


台南聖母廟香科手抄本數位化 揭開「土城香」神秘面紗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土城香科手抄本完成建檔與數位化,並於廟內文物館舉辦為期1個月的微型成果展。(記者王姝琇攝)
台南聖母廟香科手抄本數位化 揭開「土城香」神秘面紗 - 臺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MouwU
2021/11/19 13:20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台南每逢香科年迓熱鬧,總能吸引數以萬計的信眾參與,但籌辦醮典的繁複過程及細節,外人難以想像。要如何守住傳統又要融舊創新,同時持續傳承給下一代,文件記錄絕對佔舉足輕重地位!鹿耳門聖母廟「土城香」甫屆滿一甲子,迄今累計10多本香科冊手抄本,在修護團隊努力下完成建檔與數位化,即起於廟內文物館展出,今(19)日特別舉辦「文件資源整飭工作坊」,揭開土城香歷史面紗。
聖母廟文化與創意組長陸昕慈表示,南市府針對市定民俗擬定保存維護計畫,土城香是其中重要項目,遂委託薪傳文物修護工作室前來進行多次訪查,意外發現廟裡有一批完保存完整的香科冊手抄本,詳細記載土城香的發展歷程,今年適逢土城香屆滿一甲子,值此同時揭開塵封已久的文件並進行數位化,更別具意義;這也是60年來首度對外公開相關文資。
廟方表示,土城香首科始於1961年、3年一科,惟1961、1964年首兩科香科冊手抄本遺失,僅於1967年丁未科文獻中部份紀載,而丁未科也成為聖母廟歷史最悠久且保存最完整的資料,包含開會紀錄、公文往返、遶境路關圖、帳冊及陣頭等無所不有;經修護團隊2個月的努力,自丁未科起的手抄本已完成數位化。
文化局文資處表示,宮廟紙本文件、照片或影音資料,常因隨意堆放、人事更迭或保存環境不佳,而被遺忘甚至損壞,更遑論做到系統保存;有鑑於此,市府率先選定6間具有民俗文化資產身分的保存團體或宮廟,試辦「民俗保存者文件資源調查整飭計畫」,包括蘇厝長興宮、安定真護宮、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鹿耳門天后宮、安平靈濟殿和臺南孔廟以成書院。
其中聖母廟地下書庫保存大量關於廟務、醮典文件,透過整理、修護及數位化建檔也揭開土城香籌辦的神秘面紗。文資處期盼能以鹿耳門聖母廟為典範,透過本次計畫達到拋磚引玉之效,讓寺廟歷年收存下來的文件、影音資料能夠被重視,透過盤點、分類及整理,進而發掘出它的價值。
土城香科手抄本保存完整籌備會議記錄、人員編制、香醮公文書,以及陣頭數量、遶境路線順序、路關地圖等。(記者王姝琇攝)
台南聖母廟香科手抄本數位化 揭開「土城香」神秘面紗 - 臺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MouwU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今天舉辦「文件資源整飭工作坊」,邀民眾及各友宮廟代表一起探索歷史文件數位化保存的重要性。(記者王姝琇攝)
台灣最強宮廟是「這間」!3個月超過708萬人次到訪
2025年5月20日 週二 上午8:23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2025年第一季全台宗教觀光景點人氣榜揭曉,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以超過708萬人次的參訪數,榮登宗教類景點第一名,首次進榜即奪冠,表現亮眼。觀光署統計指出,今年1至3月宗教觀光景點前五名依序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雲林北港朝天宮、北港武德宮、南鯤鯓代天府與西螺福興宮,全台共有9間廟宇單季參訪人次突破百萬,凸顯宗教信仰在台灣觀光版圖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打敗北港朝天宮2025台灣最強宮廟是「這間」!3個月超過708萬人次到訪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光是1月就累積超過377萬人次參觀。(圖/翻攝自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官網)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此次大幅領先的主因,是因為農曆新年期間舉辦的「新春花火迎春牛」活動,不僅施放高空煙火,還首度結合500架無人機展演,吸引大批家庭前往賞燈祈福,光是1月就累積超過377萬人次參觀。此外,該廟擁有三百多年歷史,香火鼎盛,目前占地達40公頃,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廟區設有親子遊樂空間、露營與烤肉區,並提供漢服拍照體驗,逐漸轉型為兼具宗教、休閒與文化意義的綜合型景點。
打敗北港朝天宮2025台灣最強宮廟是「這間」!3個月超過708萬人次到訪
擁有「粉紅超跑」媽祖進香活動的白沙屯拱天宮,在1至3月的參訪人次中僅以104萬人排第9名。(圖/翻攝自Youtube@白沙屯媽祖網路電視台)
另人意外的是,擁有「粉紅超跑」媽祖進香活動的白沙屯拱天宮,儘管進香活動吸引近33萬香燈腳報名、沿途參與人次逾70萬,卻在1至3月的參訪人次中僅以104萬人排第9名,主要是因為進香活動集中於春末時節有關。不過外界預估,該廟在4至5月的人流可能出現激增,未來有望晉升排行榜前段班。從本次統計來看,不論是歷史悠久的大型媽祖廟、還是以特色活動吸引信眾的宮廟,都展現出台灣宗教文化的旺盛活力與吸引力。台灣最強宮廟是「這間」!3個月超過708萬人次到訪 https://bit.ly/4k3CpLz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