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當遠距教學成為日常,更要接住每一位學生
作者 【投書】當遠距教學成為日常,更要接住每一位學生 | 誠實樓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cbcaS6
2021-11-12
在疫情下,究竟有多少遠距中輟的孩子未被社會大眾所看見,而成為遠距教學下的孤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疫情中的遠距教學,教育現場許多問題也陸續浮上檯面。例如長期的數位落差、數位素養不平等,讓許多學生在遠距教學期間未能如實體課程般按表操課,因而缺席、學習落後,形成所謂「遠距中輟」的新興教育現象。
遠距中輟的成因不同於傳統中輟,也與現行「零中輟政策」的預防與輔導機制不完全相容,有必要另外掌握原因,對症下藥。筆者在此針對這種新興現象進行探究,盼能協助這群國中小學生重回學習。
遠距上課正在加大他們的學習差距
2021年5月全國宣布三級警戒,全台各級學校也在統一命令下停止實體課程,全面遠距教學。許多教師陸續反映學生線上學習狀況不佳。根據,有老師指出學生不上課、不做作業,形同中輟生,有些班級甚至6個學生中就有一個不上線。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秘書長,自己身為新北市的國小教師,確實遇過學生在停課後就失聯、也聯繫不上家長的狀況。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國小學生停課後,有學生連續多節未上線學習。立委伍麗華於今年7月所舉辦之「」線上記者會更表示,根據教育部調查,停課期間竟有高達8,413位原住民地區學校學生無法使用線上平台方式學習。
筆者訪談現場教師,得知「教育局曾來文提及對於『遠距中輟』的孩子先不要通報,盡量以輔導優先」。我們可以試想,究竟有多少遠距中輟的孩子未被社會大眾所看見,而成為遠距教學下的孤兒?
為了更深入研究此議題,筆者於臉書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針對高國中小老師進行線上匿名問卷調查,在填答問卷的100位教師中,多達77%的教師表示在遠距教學期間遇過學生缺課情形,平均每班皆有1、2位同學會有缺課狀況;少部分教師表示自己所任教的導師班中,有多達6位以上同學曾經缺課。此外,依據老師的質性意見回饋,我們也發現學生遠距缺席狀況不盡相同,部分學生習慣早上缺課,或在一天當中缺席2~3節課,也有學生一天中缺課半天以上,甚至整天都未曾上線上課。透過新聞報導與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遠距教學後所形成的缺課情形相當普遍。
2021年5月全國宣布三級警戒,全台各級學校也在統一命令下停止實體課程,全面遠距教學,但遠距教學後所形成的缺課情形相當普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硬體、學生、家庭、教師:遠距中輟的四大成因
筆者透過蒐集新聞報導、期刊與調查報告等文獻,並對國中小校長、教師與學生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及問卷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分析,歸納出造成學生遠距中輟的四大成因,依序為行動載具與網路建置不足、學生學習動機低落與數位能力缺乏、家庭支持系統缺乏及教師數位素養不足。
1.行動載具與網路建置不足:根據兒福聯盟於今年進行,303所填答問卷的學校中有12.5%的偏鄉小學,超過8成的學生需要使用學校所提供的設備才有辦法參與線上課程,另有53.1%的偏鄉學校希望外界提供學生網路連線設備。此外,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在疫情期間的也發現,城市弱勢兒有58.5%沒有電腦、筆電和平板,偏鄉更高達70.6%。由此可知,偏鄉學校與弱勢學生往往因為缺乏行動載具及網路,而面臨遠距學習的困境。
此外,在問卷調查中,任教於偏遠級國中的教師提及希望能夠改善網路速度、補助平板,讓學生不用輪流使用;也有國小教師亦反映學校與政府單位應提供遠距教學設備給教師與學生,而非自行購置,因並非人人都負擔得起。而其他偏鄉地區的教師也在問卷中表示,學生缺課的原因主要為網路收訊不佳與行動載具缺乏。而在筆者訪談中,發現彰化縣某偏鄉國小學生缺課最主要的原因是因教育局可供借用之行動載具數量有限,使該校無法取得足夠的行動載具提供給有需求之學生,導致學生無法遠距上課。
筆者亦訪問教育文化委員會民眾黨的高虹安委員,得知網路覆蓋率在原住民地區仍不高,儘管教育部協請各大電信業者提供4G行動網卡,但仍有地區沒有訊號覆蓋。以上皆凸顯載具設備與網路建設在我國仍存在落差,也是遠距教學無法順利實施的主要原因。
2.學生學習動機低落與數位能力缺乏:在問卷調查與訪談資料中可發現,學生學習動機與數位能力缺乏,是教師們最具共識的遠距中輟成因。受訪的新北市某偏鄉國中教師指出:「關於校內中輟的學生,有部分是因為學習動機不足,因此建議老師的教學策略可能需要有些調整、或透過研習、指南等方式精進」;另一位新北市都會國中教師也提到:「在學校,學生有老師盯著,但在家裡,學生很有可能因為家長沒有約束,就不會每堂課都按時線上學習,另一部分學生可能有在線上,但因為沒有開鏡頭,所以老師也無法時時掌握學生是否專注。」也有教師提到,學生因為不會操作,所以無法順利線上上課。
在問卷調查中,超過85%的教師表示學生缺課的原因主要為學習動機不足,即便連絡家長、班級導師提醒孩子上課,成效仍舊有限,原因不外乎是學生本身動機就不強烈、自律性不足、沉迷3C產品、不會使用學習載具、家人因為繁忙或其他原因而無力管教孩子。根據鍾佳濱委員於今年針對屏東縣國中小所進行之調查報告,也同樣發現學習態度不積極是學生無法順利遠距學習的核心原因。
在過去實體教學為主的模式中,除了教師、同儕可以對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形成約束力,教師在實體課程也較容易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可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保持專注力。當學習場域轉換,許多平時不被關注的問題因而被看見,要如何在遠距教學下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引起學習動機,將會成為教師的一大挑戰。
在問卷調查中,超過85%的教師表示學生缺課的原因主要為學習動機不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家庭支持系統缺乏:部分學生的行動載具與網路仰賴家長提供(如器材準備、網路連線等),當孩子上課時遇到斷線、突發狀況時卻無家長在身旁提供協助,就可能帶來困難。某位受訪的台中市偏鄉國小六年級學生自述:「有一次早上家裡沒網路,爸爸說今天無法上課,只好跟同學(對面社區)借網路來考試。我不會自己用網路線,電腦都是爸爸處理。」
除此之外,若家中需要孩子幫忙,則會讓學生因家中事務分心而無法專注學習,甚至造成缺課。受訪的新北市偏鄉國中教師表示:「像有些小朋友是需要在家裡邊上課邊顧店的,可能就是需要讓家長意識到小孩的受教權」。根據新聞報導指出,遠距教學期間,偏鄉家長會將學生帶往工作地點,讓學生在不合適的環境進行學習,經常連絡不到人也不知原因。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也觀察到實際走進學生家中,存在更多隱性問題,包括學生沒有自己的房間和書桌、兄弟姊妹在同一空間上課互相干擾等。
家庭是否能發揮約束與管教功能,也是遠距教學成敗的一大關鍵。在問卷中多位教師指出,家長若因為疫情外出工作,學生在家庭除了缺乏照顧之外,更可能因為無人約束或家長放任,使學生難以準時進行遠距學習。
4.教師數位素養不足: 學生學習動機不足除了和其本身的自制能力有關之外,教師數位素養也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關鍵。新北市某都會國中教師表示:「教師本身的數位素養對於學生學習動機確實影響很大,……可能需要增加一些研習或課程,或是從制度面上去做相關規範。」台北市某都會高中教師也提及:「學生都會反映老師數位教學能力不足,但就算打1999也沒用,遠距教學放大了老師的問題,像是沒有績效評估,主要原因還是老師的自主性不足、誘因不足,整個問題是制度沒有給予老師誘因去提升老師的數位素養。」
筆者亦訪談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國民黨林奕華委員,委員表示:「我認為比起辦了幾場(數位素養增能)研習,成效更重要。之前會有遠距教學的示範學校,但這樣遠距教學的能力可能只是少數老師才有,擁有這樣能力的老師並沒有普及,這樣又牽扯到『教育公平性』的問題。」在未來遠距教學極有可能成為教育常態的情況下,若教師無法精進其數位能力,極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意願,進而擴大學習落差的嚴重性。
解決遠距中輟,政府做了什麼?
目前的《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者,或轉學生未向轉入學校報到者,列為中輟生」,應由教育部會同警政單位進行家庭訪視了解中輟生之情形,若中輟生有家庭變故等情況,以致復學困難,亦會由社工人員介入調查,依社會福利法規予以特別救助,同時也得請家庭教育中心,提供親職教育之諮詢服務。
遠距教學期間的中輟問題,學校仍依照此辦法進行通報與後續處置,然而目前的條文撰寫並未顧及遠距情況。例如「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者……列為中輟生」在遠距教學中,或許應該更改為是否有在線上進行課程,或是否在非同步教學中完成教師所安排之活動或作業等。
在政策上,政府目前已有5G智慧學習學校計畫,支援偏鄉、非山非市國中小學校學生學習載具設置、幫助落後學生,同時鼓勵學校實施數位學習平台輔助自主學習模式。計畫中以借用的方式提供學校硬體設備,並非直接由學校所有,若無使用需求時還須歸還縣市管理單位。這樣的推廣的確能學生數位能力、增進教師遠距教學之能力,但由於此為競爭型計畫,也會形成資源排擠。
在政策上,政府目前已有5G智慧學習學校計畫,支援偏鄉、非山非市國中小學校學生學習載具設置、幫助落後學生,同時鼓勵學校實施數位學習平台輔助自主學習模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次,政府目前也有專案協助鐘點教師參與安心上工計畫,先由校方調查在遠距教學中難以參與或學習低落之學生及鐘點教師可申請的職缺數後,再交由勞動部勞發署協助媒合,來達到停課不停學的目標。筆者對國教署的訪談得知,該計畫實際媒合成功之鐘點教師人數約500位,有協助校內鐘點教師收入、改善學習效果、減輕家長負擔等優點,但在對學校教師的訪談中,多數卻回應沒有聽過,校長們則說有收到公文,但沒使用。由此可知這個政策或許立意良善,但實行上卻還有落差。
另一方面,國教署目前也已經成立「高級中等學校數位學習資源中心」,建置數位教學的課程與評量架構規範,統整各類資源,並提供設備諮詢服務,以精進教師資訊科技能力。然而此政策目前有三大問題:1.未擴及更可能發生設備問題與線上學習動機不良的國中小;2.政策執行進度緩慢;3.平台網頁尚未整合完成。要做到數位資源的有效整合,仍需一段時間的努力。
數位落差是國內外普遍性的問題,為了有效提升網路普及、電子設備使用率和操作能力,在國外有推出搭載數位設備之交通工具的案例。例如美國舊金山透過企業的合作,讓公車成為配備Wi-Fi和筆電的移動教室;密西西比則是利用校車巡迴,免費提供Wi-Fi,讓學生更方便上網學習。盧安達也將公車作為農村地區的移動電信中心,同時提供通信技術培訓,印度的互聯網巴士也承擔相同任務,除了有工作人員向居民解說電子設備使用技術之外,也讓超過150萬人第一次透過電腦上網。
台灣目前對於遠距中輟尚無無直接的法規因應,而目前現有之政策皆有優點,但也有不足之處。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國外的案例作為我國政策制定之基石,進一步解決遠距中輟的問題。
筆者將增修相關法律的詳細文件及內容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進行提案,希冀透過社會大眾的支持,形成強而有力的民意,促使行政機關進行相關辦法的檢討與修正。圖片來源:
改變遠距中輟,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綜合文獻探討、訪談與案例調查,筆者認為可針對遠距中輟之問題成因提出四個相應的解決方案,以達成降低遠距中輟之目標。
首先在設備方面,因遠距中輟問題在疫情期間快速增長,現行政策未能妥善應對,且無法全面解決行動載具與網路建置不足之狀況,故筆者參考國外案例,計畫出「數位巡迴車車」方案,希望能透過企業、政府與民間組織之跨部門公私協力合作,建立行動載具共享的服務。首先參考國家發展委員會數位機會調查報告,篩選出100處偏鄉或原鄉學區,將募資及採購之行動載具送至當地,並協助建立資源共享的行動載具借用服務。另設置兩輛裝載行動式基地台之巴士巡迴此100處學區,車上配有專業人員可協助網路設備及行動載具之維修、提供免費網路給偏遠地區學童使用,另外每輛數位巡迴車車上亦搭載25台行動載具供當地學童臨時借用。期待透過此方案在短時間內補足偏鄉、原鄉學區設備缺乏的問題,也希望能協助推動長期借用制度,以落實資源共享的目標。
其次,除了硬體設備的落差可能會導致遠距中輟的現象發生外,學生個人能力與家庭系統支持的落差亦可能加劇遠距中輟的現象,故筆者設計「數位協助課程」,以三階段的課程提升學生數位能力。第一階段以實體教學,著重在基本學習載具的操作,了解電腦設備的使用方法與網路的連接方式;第二階段也是實體,進行常見遠距課程軟體的基本操作介紹,讓學生熟悉遠距課程期間可能使用的各式軟體及其功能;第三階段課程以遠距教學,讓學生自行實際操作遠距教學軟體,並以線上學習平台的介紹作結。本方案會視學生起點行為調整課程難度,且每一階段課程實施完畢均發放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以利課程進行滾動式修正。
最後,在職教師數位素養不足亦是學生遠距中輟的成因,因不熟悉遠距教學的操作而使課程品質下降,學生的學習動機也隨之降低,故筆者參考民意代表、在職教師之意見,擬定相關修法建議,透過增修現行法律,補足遠距中輟問題之配套與規範,並且提出制定遠距教學特別法,改善在職教師與師資培育生數位能力訓練制度,以全面改善遠距教學之品質,進而降低遠距中輟的發生。
為了讓方案能夠具體實踐,筆者將增修相關法律的詳細文件及內容於,希冀透過社會大眾的支持,形成強而有力的民意,促使行政機關進行相關辦法的檢討與修正。「當遠距教學成為趨勢,我們更要接住每一位孩子」,教育作為國家實力的根基,倘若無法確保每一位孩子的學習環境及品質,使其成為遠距教學下的犧牲者,對於孩子本身以及社會整體發展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您的每一份附議都將成為推動政策制定、讓社會更好的基石,若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以及我們想處理的問題,請不吝支持我們的提案!
(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生。)
【投書】當遠距教學成為日常,更要接住每一位學生 | 誠實樓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cbcaS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