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撓被清朝封為六品官- 清乾隆年間發生「黃教之亂」新港社西拉雅族頭目大里撓因協力平亂有功,獲賜姓封地封官,帶領部分族人遷入今高雄市內門區居住/高雄內門為何罕姓多 相傳與西拉雅族頭目大里撓被賜姓「戴」有關係 衍生出力、机、姬、卯、候、毒、蘭、藍、東、買等姓/高雄內門西拉雅族祭拜阿立祖,不少居民在戶外、客廳或邊間房舍豎立水壺神座,平日會用檳榔與香菸祭拜/西拉雅新港社頭目大里撓協助清朝剿匪,成功後被乾隆皇帝賜姓「戴」,另賜地封為六品官,大里撓帶著族人遷居內門三平里,分成33區屯墾定居,衍生出橫山宋江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


 

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
屏東遊客好奇萬金及赤山一帶大多數的村民都姓潘,相傳是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
聯合報〔2014-12-19〕
如果到屏東萬金叫一聲潘先生,可能有半村以上的人都要回應。最近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才發現,一路所遇都是潘先生與潘小姐,原來這裡有八成以上都姓潘,「潘先生們」說故事,反讓遊客津津樂道。
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就開始以鏡頭記錄萬金,最近他在臉書上提到,以前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自己,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經常吸引他按下快門。
他說,當年他經常到萬金拍照,幾乎所訪問到的耆老都姓「潘」,每一個「潘先生」的表情,迄今都讓他印象深刻,有的即成為他收藏的經典影像。
萬巒鄉萬金村有人口兩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他說,萬金、赤山一帶至少有七、八成村民都姓潘,在他之前的村長姓潘、下任村長也姓潘,大家都是潘先生。
「我也姓潘。」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就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馬卡道平埔族人的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金聖母聖殿的秘書潘世華也姓潘,他說,為何這一帶村民都姓潘?有一說是皇帝「賜姓」,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
就以聖殿的工作人員來說,至少有半數以上皆姓潘,潘世華就特別打趣說,如果打電話只說要找「潘先生」或「潘小姐」,恐怕有一半的人要搶著接電話,在這裡,名字比姓更加重要。
屏東萬金、赤山滿村姓「潘」 相傳清康熙皇帝賜姓
東網〔2014-12-19〕
屏東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發現赤山一帶至少有7、8成村民都姓潘,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馬卡道平埔族人的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不過,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巒鄉萬金村有人口2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還曾以鏡頭記錄萬金,他提到,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我,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
關於萬金村與赤山村的馬卡道平埔族人
萬金村,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北方,人口超過兩千人,為萬巒第一大村。坐落於沿山地帶,以萬金聖母聖殿而聞名。居民多為平埔族馬卡道族,大多數是來自鳳山八社中的力力社及下淡水社的後裔,因著不同因素或直接或間接的從老埤遷移而來的。有七成左右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一直到戰後還有馬卡道族趒戲傳統。潘姓為萬金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
據說萬金古名放索,而稱赤山古名「栗山」,每年五榖登豐,堆滿倉埕,遠望如萬頃金山,後名「萬金」。
關於萬金,最早的記載出現在《福建通志台灣府》:「萬巾庄隘轄力力社,為加泵生蕃出沒之所,乾隆間設防守。」乾隆時期推行的守隘政策與番屯制度,將馬卡道族力力社社民遷往沿山地帶,並設立萬巾隘口,抵禦生番。在林爽文事件(1787年)之後,在赤山萬金地方設立放索大屯,漸漸開墾成聚落。西元一八六三年,郭神父籌資建萬金聖母聖殿,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土角厝,後今數次擴張改建,才有今日規模。約莫同時,赤山萬金地方的平埔族開始往恆春半島移動,在今日滿州地方、牡丹地區形成聚落。
後屬阿猴廳赤山庄,人口普查顯示為高屏地區最大之平埔族部落,1935年的統計顯示,萬金赤山兩地有逼近兩千人的熟番。戰後與赤山分家,劃歸萬巒鄉萬金村。今該地馬卡道族居民均操臺語,建築、風俗普遍受到客家文化影響。亦有為數不多的福佬人及客家人居住在此地。
赤山村,古名茄萣或粟山,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邊,北與萬金村接壤。居民以平埔族馬卡道族為主。潘姓為赤山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赤山本與萬金一體,日治時期同稱赤山庄,有千餘位的平埔原住民族居住,戰後分家,南方的聚落劃為赤山村。今仍有平埔馬卡道族祭典。
赤山在馬卡道族的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恆春半島的馬卡道族居民分布多是由萬金赤山遷移過去的,當地平埔原住民文化深受赤山村影響。二戰前,赤山與萬金、餉潭、箕湖等地正月十五會一起舉辦馬卡道族跳戲的活動。【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2014-12-19〕 https://bit.ly/3BfM7oj
-------------------
屏東萬金滿村姓潘 相傳康熙賜姓
20141219
屏東遊客好奇萬金及赤山一帶大多數的村民都姓潘,相傳是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互聯網)
屏東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發現赤山一帶至少有7、8成村民都姓潘,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平埔族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不過,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巒鄉萬金村有人口2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還曾以鏡頭記錄萬金,他提到,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我,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
屏東萬金滿村姓潘 相傳康熙賜姓|即時新聞|台灣|on.cc東網 https://bit.ly/2UgQ4IR
-----------------------------------
紀錄片導演邱才彥所拍攝的萬金及萬金的"潘先生"。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如果到屏東萬金叫一聲潘先生,可能有半村以上的人都要回應。 最近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才發現,一路所遇都是潘先生與潘小姐,原來這裡有八成以上都姓潘,"潘先生們"說故事,反讓遊客津津樂道。
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就開始以鏡頭記錄萬金,最近他在臉書上提到,以前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自己,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經常吸引他按下快門。
他說,當年他經常到萬金拍照,幾乎所訪問到的耆老都姓"潘",每一個"潘先生"的表情,迄今都讓他印象深刻,有的即成為他收藏的經典影像。
萬峦鄉萬金村有人口兩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 他說,萬金、赤山一帶至少有七、八成村民都姓潘,在他之前的村長姓潘、下任村長也姓潘,大家都是潘先生。
"我也姓潘。" 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就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平埔族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金聖母聖殿的秘書潘世華也姓潘,他說,為何這一帶村民都姓潘? 有一說是皇帝「賜姓」,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
就以聖殿的工作人員來說,至少有半數以上皆姓潘,潘世華就特別打趣說,如果打電話只說要找"潘先生"或"潘小姐",恐怕有一半的人要搶著接電話,在這裡,名字比姓更加重要。屏東萬金80%姓潘 叫聲「潘先生」半村人回應--臺灣頻道--人民網 https://bit.ly/3hKYr8m
------------------
萬金村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北方,人口超過兩千人,為萬巒第一大村。坐落於沿山地帶,以萬金聖母聖殿而聞名。居民多為平埔族馬卡道族,大多數是來自鳳山八社中的力力社及下淡水社的後裔,因著不同因素或直接或間接的從老埤遷移而來的[1]。有七成左右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一直到戰後還有馬卡道族趒戲傳統[2]。潘姓為萬金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該地也為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之駐地。
萬金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nfdcE
名稱由來
據說萬金古名放索[3],而稱赤山古名「栗山」,每年五榖登豐,堆滿倉埕,遠望如萬頃金山,後名「萬金」[4]。
歷史
關於萬金,最早的記載出現在《福建通志台灣府》:「萬巾庄隘轄力力社,為加泵生蕃出沒之所,乾隆間設防守。」乾隆時期推行的守隘政策與番屯制度,將馬卡道族力力社社民遷往沿山地帶,並設立萬巾隘口,抵禦生番。在林爽文事件(1787年)之後,在赤山萬金地方設立放索大屯,漸漸開墾成聚落。西元一八六三年,郭神父籌資建萬金聖母聖殿,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土角厝,後今數次擴張改建,才有今日規模。約莫同時,赤山萬金地方的平埔族開始往恆春半島移動,在今日滿州地方、牡丹地區形成聚落。
後屬阿猴廳赤山庄,人口普查顯示為高屏地區最大之平埔族部落,1935年的統計顯示,萬金赤山兩地有逼近兩千人的熟番。戰後與赤山分家,劃歸萬巒鄉萬金村。今該地馬卡道族居民均操臺語,建築、風俗普遍受到客家文化影響。亦有為數不多的福佬人及客家人居住在此地。
萬金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nfdcE
-------------------
赤山村,古名茄萣或粟山,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邊,北與萬金村接壤。居民以平埔族馬卡道族為主。潘姓為赤山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赤山本與萬金一體,日治時期同稱赤山庄,有千餘位的平埔原住民族居住,戰後分家,南方的聚落劃為赤山村。今仍有平埔馬卡道族祭典[1]。
赤山在馬卡道族的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恆春半島的馬卡道族居民分布多是由萬金赤山遷移過去的,當地平埔原住民文化深受赤山村影響[2]。二戰前,赤山與萬金、餉潭、箕湖等地正月十五會一起舉辦馬卡道族跳戲的活動。[3]
赤山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hkxhy


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

【什麼是賜姓政策?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從特殊姓氏來辨識自己是否為平埔族人後裔(我們不是炎黃子孫、也不是龍的傳人、更不是中華民族)
【什麼是賜姓政策?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從特殊姓氏來辨識自己是否為平埔族人後裔(我們不是炎黃子孫、也不是龍的傳人、更不是中華民族) https://bit.ly/3rcbR00
姓氏是平埔族群重要的文化特徵之一,由於受到漢化的因素,使得平埔族群放棄了原本的姓氏和命名方式,然而在取漢姓的過程中,靠著族譜和氏族認同,產生了許多和閩南人、客家人不同的姓氏,甚至連戰後移民漢人也都沒有的姓氏,而這些姓氏和賜姓的族譜,成為平埔族群自我認同的重要依據。
台灣的平埔族群:凱達格蘭(Ketagalan)─巴賽(Basay)、雷朗(Luilang)、龜崙(Kulon)、巴宰(Pazih)、噶哈巫(Kaxabu)、道卡斯(Taokas)、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安雅(Hoanya)─阿立昆(Arikun)、羅亞(Llo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tao)、大武壠(Taivoan)、哆羅美遠(Torobiawan)、猴猴(Qauqaut)、噶瑪蘭(Kavalan)族等。
(各位平埔族親,如有沒整理到的在請大家留言補上,謝謝!!)
【從來不曾消失的平埔族群─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 
主要賜姓:潘 
罕見 / 特殊姓氏:
臺、偕、階、閩、獨、振、龜、景、長、武、合、乳、邦、月、蚊、文、歪、歹、老、定、翼、力、同、念、東、弼、委、紅、茅、角、羗、湖、詩、透、銅、藩、蕃、爐、區、新、岩、楓、苑、鹿、曷、埕、利、買、嘪、賣、猴、標、雙、喜、詩、樟、雛、味、滿、陣、棹、振、掌、奚、詠、倚、竭、北、六、水、麗、崗、崑、桌、牙、陀、秘、烏、糠、長、萇、霜、干、永、車、鬆、來、池、机、機、兵、蘭、蒙、及、雞、姬、豹、松、宇、墜、乃、邜、卯、茆、貓、麻、熊、竹、墜、陣、角、示、出、世、玉、車、河、秦、敦、猴、漳、糠、蠻、巒、加、凍、冬、鄂、童、蒲、浦、樟、巧、叢、欉、盂、錢、衛、金、三、黎、日、豆、夏、風、斛、絲、岳、米、有、溫、段、程、向、駱、毛、宜、莫、雙、印、加、房、眉、哀、穆、萬、毒、都、秘、寧、孽、鬱、龔、大、蚋、落、璞、蟬、昂、蠟、佟、冬、英、尤、沋、樂、巫、妻、送、郎、丘、鄞、邵、郝、麥、望、韋、蟹、解、巖、茒、紫、雷、祿、闕、龐、壬、沅、俞、能、嘉、霄、雛、元、丹、阿、尪、哖、柑、塗、養、魯、巨、承、栗、木、牟、柏、憑、于、萇、棹、肖、螺、矯、蟾、賈、正、塘、德、闊、蘆、玲、登、陀、尹、凃、家、添、壠、佘、桂、侯、雲、枋、勤、昌、致、雨、露、結、為、生、麗、崑、岡、劒、號、珠、稱、朝、榖、垂、里、傼、朥、翼、潭、門、鱗、糯、筋、雀、獅、鳳、肖、塘、濶、全、仰、巴、左、平、任、安、朴、伯、步、成、貝、尚、居、宗、易、苗、禹、城、桑、商、梅、粘、陵、華、獨、全、遲、年、可、計、房、葛、籃、石、胡、白、歐、夏、鐘、鍾、田、賀、湯、伊、傅、戴、伍、邰、高、溪、候、油、應、刀、机、卓、巧、岳、几、丁、呂等。
常見姓氏:
汪、江、辜、陶、孔、包、陸、倪、韓、宋、袁、涂、鄧、梁、彭、章、朱、柯、袁、薛、古、簡、周、藍、賴、紀、沈、林、劉、吳、李、施、張、陳、康、黃、顏、嚴、游、馬、羅、姚、柳、余、方、唐、周、譚、蘇、莊、葉、翁、連、邱、楊、蕭、蔣、甘、盧、趙、阮、廖、徐、王、鄭、董、蔡、許、洪、曾、謝、郭、簡、曹、魏、杜、范、孫、何、彭、施等。
其他姓氏:
山貓、歐陽、金新、闕新、蔡新、道秘、埤弄、弟其力、目加、扶來、舊來、之机、仔蚋、合萬、羅皆、羅訖、池皆、加惹、呂貓落等。
【臺灣生熟番紀事─化番俚語】(與此文章對應深入探討。)
http://www.guoxue123.com/tw/02/051/006.htm 
  一、改社為莊,以示區別。查內地百姓所居之地,均稱某村、某莊,未有稱為社者。茲本軍門恩准爾等安居故土,其社名改名為莊。爾等將來置買田業、立契書券,一切皆照現改莊名辦理,以歸畫一。
  一、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
  一、建立廟祠,以安神祖。爾番眾現已歸化,凡一村一莊、或幾村幾莊共建廟宇一座,安設關聖帝君、或天后聖母、或文昌帝君及各位正神身像,合眾虔誠供奉。又各莊各建祠宇一座,安設全莊祖宗牌位,每逢年節及每月初一日、十五日,眾備香燭虔心叩拜,必獲保佑人口平安、五穀豐熟,獲福無窮矣。
【什麼是賜姓政策?】
(清代雍正、乾隆、光緒年間,當時原住民並不懂文字,從一些土牛線、番社學、薙髮蓄辮、賜姓、堂號,或墾號、番租、土官、賜地、隘番等的政策,一步步慢慢成為屯番、流番或散番,最後變成化番、熟番、漢人的滿化過程。)
平埔族人原本沒有姓氏只有名字,在命名上採連名制,簡單的說,新生嬰兒的名字,除了新名之外還加上母親的名字在後面(隨繼承法則)。
清領時期採用賜姓政策當時的平埔族、賽夏族、排灣族等。漢姓是漢族血統與出身的一種表徵。《史記》云:「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別也。」
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所列,土番之姓有机、羅、李、卯、標、卓、萬、戴、穆、寧、來、毒、孽、乃、兵、竭白、北、鄂、岳、雙、尤、溫、鬱、大、蚋、月、落、璞、力、宜一字者,有道泌、埤弄、目加、舊來、之机、合萬、羅皆、池皆、加惹二字者,有弟其力、呂猫落三字者,不過這些姓並非由賜姓而來,而是藉由「番語家名」羅馬拼音的漢譯而來。
清代對臺灣歸化番何時開始實施賜姓政策,文獻雖然闕如,不過當可推測是在「土番歸化」薙髮(即剃髮)納餉(鹿皮、小米)之後。連橫《臺灣通史》記載:「歸化熟番漸從漢俗,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
乾隆23年(1758年),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請參「社學」條),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巫、莫、文、米、葉、衛、吳、黎等姓,其中以「潘」姓最多。
乾隆37年(1772年)朱景英《海東札記》載:「番以父名為姓,以祖名為名。如祖名甲,父名乙,即呼曰乙礁巴甲。礁巴者,番口語也。近時各社均延師課讀番童,出就道試,錄取樂舞生,給予頂戴,與新生一體簪掛。前學政就番字加水旁,姓以潘者,今則張、王、劉、李,自為姓者多矣。」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亦載:「初,熟番有名無姓,既准與試,以無姓不可列榜;某巡臺掌學政,就番字加水三點為潘字,命姓潘。故諸番多潘姓;後別自認姓,有趙、李諸姓。」可見,賜姓時,初以「潘」姓居多,之後漸有張、王、劉、李、趙諸姓。有些番社,並不以「潘」姓為大宗,而是以「錢」姓最多,有些姓如黎、金,因繁衍數少,幾乎絕嗣。
《新竹縣采訪冊》載,竹塹堡社(即新社)於乾隆年間,「丁口千餘,厥分七姓:曰錢、曰衛、曰廖、曰三、曰潘、曰黎、曰金。今惟錢姓丁口最繁盛,計有二百。衛、廖、潘、三等四姓,每姓丁口只有數十,其黎、金兩姓則已絕嗣矣。」
光緒5年(1879年),後山統領兼辦卑南廳撫番事務的吳光亮寫成〈化番俚言〉三十二條,其中有一條曰:「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當時所賜漢姓,係擇自百家姓,如恆春縣各番社賜潘姓、金姓,卑南廳各番社賜陳、吳、戴、林等姓。
光緒12年(1886年),為了防止番姓之混冒,中路理番同知蔡嘉穀規定襲用漢姓或潘姓者必須於姓下加一「新」,成為「雙字姓」,以示區別,而且也規定各番姓之堂號。
中路理番同知蔡諭土目新日升悉:茲將編定新港社各番丁姓字郡名、堂名,開列於後。仰飭各番一體遵照,毋違!特諭。計開:致(新亨堂)、雨(新隆堂)、露(新吉堂)、結(新澤堂)、為(新寵堂)、霜(新父堂)、金新(新懷堂)、生(新慶堂)、麗(新笏堂)、水(新附堂)、玉(新輝堂)、出(新采堂)、崑(新績堂)、岡(新猷堂)、劍(新謨堂)、 號(新勳堂)、巨(新麻堂)、闕新(新禧堂)、珠(新範堂)、稱(新錦堂)、新(寶港堂)、 蔡新(寶石堂)、詠(興國堂)、朝(方山堂)、毂(寶心堂)。
其有襲用唐人之姓及以「潘」字為姓者,均於姓下添一「新」字為雙姓,以「新」字為堂名。其襲用唐人之姓者,或加作金、玉、邑三部內所有之字亦可。
光緒12年12月13日給。
可見光緒年間所賜之姓大多是出自南朝梁敕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所撰〈千字文〉,如「雲騰致雨」、「露結為雙」、「金生麗水」、「玉出崑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之句
【什麼是賜姓政策?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從特殊姓氏來辨識自己是否為平埔族人後裔(我們不是炎黃子孫、也不是龍的傳人、更不是中華民族) https://bit.ly/3rcbR00


賜姓改名政策+台灣族譜的真相,不要以為有漢族譜就表示祖先來自中國+許多漢人來台大興族譜,表示很有族源之想法,但何以獨記開台祖,確不言唐山祖隻字片語?/番社丁口調查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FireShot Capture 045 - 【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六龜、荖濃、杉林、甲仙是平埔族群居地 潘、力、東、金、向、卓、邱、劉、陳等姓 日治時代歷史文件揭密 你的阿公阿嬤都有_ - siow3033.wixsite.com

【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六龜、荖濃、杉林、甲仙是平埔族群居地 潘、力、東、金、向、卓、邱、劉、陳等姓 日治時代歷史文件揭密 你的阿公阿嬤都有「熟」字〔2013-04-19〕
日治時期鳥居龍藏拍攝的六龜里平埔族人
【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六龜、荖濃、杉林、甲仙是平埔族群居地 潘、力、東、金、向、卓、邱、劉、陳等姓 日治時代歷史文件揭密 你的阿公阿嬤都有「熟」字
關於六龜、荖濃、杉林、甲仙的平埔族人
文 / 劉還月《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
「平埔族群改漢姓的歷史更早,清乾隆二十三年 ( 西元 1758 年 ) ,清政府通令平埔人剃髮、蓄辮,以傚清俗,且用冠履,並改漢姓,當時有潘、陳、劉、林、錢等姓,其中以潘姓佔多數...」。另外,「居住在高雄縣的平埔族群,以從台南遷來的西拉雅族和大武壠族為主,潘姓大部分集中在六龜、杉林、甲仙三地,力姓與邱姓則分別在內門和茄萣兩地佔半數以上,而在平埔族群中最常見的陳姓以及劉姓在六龜鄉也佔有相當高的比例。 」
荖濃地區的姓氏分佈,其中除了占比例最大的潘、劉、陳等姓,是西拉雅人漢化後六龜荖濃地區最主要的姓氏之外,張、江、王、吳、邱、林、葉、李、沈、卓、郭、謝、曾、黃、莊、東、金、向、楊、許等姓,也是六龜鄉常見的平埔族姓氏。
日治時代戶籍謄本歷史文件揭密 六龜是(大武壠族)平埔族群居地
新唐人亞太電視 / 李涓榕、林宏觀 / 高雄報導〔2013-04-19〕
不說觀眾也許不知道,政府一直保留日治時代戶籍謄本,而且已經完成電子化,民眾可以到最近的戶政事務所申請。高雄六龜區日前(16日)有居民集體前往戶政事務所,申請日治時代戶籍謄本,證實六龜區是平埔族群(大武壠族),希望爭取政府重視保存當地傳統文化。
身穿平埔族服飾,這幾位六龜區民,個個看起來神情凝重,內心忐忑,因為他們的身世謎團,即將揭曉。
六龜區戶政事務所職員:「(你的)阿公阿嬤都有(熟)字,(熟)以前在日治時代是平埔族的意思。」
六龜荖濃村居民 潘華榮:「(查出自己是甚麼族?)平埔族啊。」
六龜居民 潘友錫:「其實滿好玩的,因為我媽嫁給我爸的時候,外公都說我爸是番,我媽就一直跟我講這件事情,我爸也沒有否認他是番。」
六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柯新武:「六龜社區幾乎都是平埔族人,但是過去幾十年已經漢化,所以大家不重視尋根。」
六龜荖濃村居民:「(我是番)我也是。」
身世揭曉,六龜區民幾乎都是平埔族後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柯新武計劃搜集證據,爭取政府重視保存當地傳統文化。
六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柯新武:「今天來戶政事務所,希望調查我們以前的資料,從資料當中來尋根,確認平埔族在六龜的情況,讓政府重視六龜。」
漢人很重視紀錄家族史的族譜,不過台灣原住民因為沒有文字,沒有留下紙本的族譜,想尋找家族根源的人,不妨到戶政事務所申請日治時代戶籍謄本,也許會有驚奇的發現。
(高雄)平埔族註記 杉林「熟」男「熟」女最踴躍
自由時報/記者蔡清華/高雄報導〔2016-09-12〕
高雄市政府為推動西拉雅族正名運動,延續記錄西拉雅族人於日治時期原住民身分事實,自三年前與南市、屏縣推動日治時期戶籍種族欄「熟」註記措施,截至今年八月底,高雄市已受理四七三件,其中以杉林區「熟」男及「熟」女最為踴躍,計有一二九件、居全市之冠,其次為內門區一○七件。
高雄市民政局表示,日治時期的戶籍資料種族欄上,原住民的註記有「生」、「熟」之分,目前法定原住民族註記為「生」,而平埔族則註記為「熟」,也算是「平地原住民」。
縣市合併前,原高雄縣曾於民國九十八年四月,由各戶政事務所初步普查,平埔族人數約一萬四○九九人,其中以六龜最多(三八五三人),分布區域緊鄰台南市及屏東縣。
民國九十年,為喚起原住民對文化及族群之間的認同,平埔族正名運動開始,高雄市同意將本人或其直系血親尊親屬日治時期種族欄記載「熟」身分事實補填於現戶戶籍資料個人記事欄內,對於西拉雅族文化推動,是莫大的鼓勵。
目前平埔族雖未獲政府同意以原住民身分註記,但「熟」註記喚起西拉雅民眾尋根意願,找回自己與祖先親密的連結。平埔族民眾可依個人意願,逕向各戶所提出註記申請,希望藉此讓更多平埔族認識自己生長的文化及故鄉。
大武壠族人「熟」登記 邀集平埔族響應 
TITV 原視新聞〔2015-08-06〕
剛辦完熟登記的小林大武壠族人,開心的拿著戶藉資料給親朋好友拍照;八月六號這天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召集大武壠族人一起到杉林區戶政事務所辦理「熟」登記,為的是害怕流失日據時期熟番的原住民族身份,也希望熟登記的動作可以影響更多平埔族群參與申請。
在熟登記的活動中,大武壠族人嘗試演唱從文獻中找回來的古調,表現他們要回復身份的決心,現場也有學者到場支持熟登記活動,也呼籲政府遵守聯合國的原住民族宣言承認平埔族群的原住民族身分。
2005年當時的台南縣府已經承認西拉雅族,認定為「縣定原住民族」,並在2009年開始受理族籍登記;高雄市也在2013年10月承認平埔族群是「市定原住民族」雖然熟註記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大武壠族人仍然堅持原住民族身份的事實,期待中央政府早日還給他們公平和尊嚴。
高雄甲仙小林平埔夜祭固定在農曆九月十五日舉行,祭祀守護神「太祖」。(記者陳祐誠攝)
高雄小林、阿里關以及六龜荖濃 平埔族群夜祭3地盛大展開
自由時報/記者陳祐誠/高雄報導〔2015-10-27〕
1年1度的甲仙小林、阿里關以及六龜荖濃平埔夜祭活動,今晚在3地盛大展開!小林村自莫拉克風災滅村後,居民分散各地,祭典近年已變成親友團圓的年度盛事;荖濃與阿里關則強調小而美、回歸傳統的祭典儀式。
甲仙及六龜荖濃的平埔族群(大武壠族),守護神「太祖」供奉於公廨中,每年農曆9月15日,族人固定舉行隆重祭典。眾人從一早就開始打掃環境,並進行砍向竹、立向竹等前置作業,晚間則備妥檳榔、香菸、米酒及豬肉等祭品,排放在公廨內獻祭。
太祖公祭典禮與重頭戲牽戲祭儀,則於晚間6時30分登場,由耆老們帶領眾人跳起傳統舞步,慶祝太祖聖誕。
高雄市長陳菊晚間前往甲仙,穿上平埔族服飾參加小林夜祭,她指出高雄有小林、頂荖濃及阿里關3個重要的平埔祭典,將與族人一起努力保留平埔傳統文化,也藉此機會緬懷莫拉克風災中,近500名被活埋的小林村民。
荖濃平埔夜祭今晚同步在清奉宮旁的公廨前展開,族人殺豬並擺放米酒、檳榔於公廨內,祭祀守護神「太祖」,在耆老的牽戲帶領下,以傳統古調與舞步慶祝太祖聖誕。
六龜區公所表示,牽曲在日治時期一度面臨失傳,幸虧有人以羅馬拼音記載下曲調,讓古調得以原音重現。【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六龜、荖濃、杉林、甲仙是平埔族群居地 潘、力、東、金、向、卓、邱、劉、陳等姓 日治時代歷史文件揭密 你的阿公阿嬤都有「熟」字〔2013-04-19〕 https://bit.ly/2VWXr8B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4月19日訊】不說觀眾也許不知道,政府一直保留日據時代戶籍謄本,而且已經完成電子化,民眾可以到最近的戶政事務所申請。高雄六龜區日前(16日)有居民集體前往戶政事務所,申請日據時代戶籍謄本,證實六龜區是平埔族群,希望爭取政府重視保存當地傳統文化。
身穿平埔族服飾,這幾位六龜區民,個個看起來神情凝重,內心忐忑,因為他們的身世謎團,即將揭曉。
六龜區戶政事務所職員:「(你的)阿公阿嬤都有(熟)字,(熟)以前在日據時代是平埔族的意思。」
六龜荖濃村居民 潘華榮:「(查出自己是甚麼族?)平埔族啊。」
六龜居民 潘友錫:「其實滿好玩的,因為我媽嫁給我爸的時候,外公都說我爸是番,我媽就一直跟我講這件事情,我爸也沒有否認他是番。」
六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柯新武:「六龜社區幾乎都是平埔族人,但是過去幾十年已經漢化,所以大家不重視尋根。」
六龜荖濃村居民:「(我是番)我也是。」
身世揭曉,六龜區民幾乎都是平埔族後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柯新武計劃搜集證據,爭取政府重視保存當地傳統文化。
六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柯新武:「今天來戶政事務所,希望調查我們以前的資料,從資料當中來尋根,確認平埔族在六龜的情況,讓政府重視六龜。」
漢人很重視紀錄家族史的族譜,不過台灣原住民因為沒有文字,沒有留下紙本的族譜,想尋找家族根源的人,不妨到戶政事務所申請日據時代戶籍謄本,也許會有驚奇的發現。歷史文件揭密 六龜是平埔族群居地 -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https://bit.ly/37StYj2
高雄縣六龜鄉荖濃地區的平埔族文化
從 西拉雅人 的遷徒路徑中,可以知道西拉雅人曾經因漢人移民的開墾,而遷徒到了荖濃溪流域沿岸居住,可見得 六龜、荖濃 等地區曾經是西拉雅人的居住地。至於是何時遷入及分佈地為何呢?以下是經過歷史學者的考證:
一、乾隆 46 年( 1781 )以後, 大滿族 ( 四社平埔 )遷移到荖濃溪流域的荖濃( 包括六龜、下荖濃、瓠仔寮 ) 一帶等地區。至於分佈地呢?依據日本學者 伊能嘉矩 《 大日本地名辭書‧ 臺灣》的記載中,遷移至荖濃溪流域的 大滿族 ( 四社平埔 )中是以 芒仔芒社 為主,因而形成了 響竹庄 、 頂荖濃 、 下荖濃 、 大苦苓 、 紅水坑 、 枋寮 、 水冬瓜 、 獅額頭 、 六龜里 、 舊庄 、 狗寮 、 上坡仔 等。這些分佈地均位於六龜鄉荖濃溪的西岸。此外,根據《 安平縣雜記 》的記載, 大滿族 的遷徒地中,屬於現今六龜鄉的分佈地為 舊匠寮 、 荖濃莊 、 塚仔埔 、 獅額頭 、 大苦苓 、 六篙(龜)里 、 舊莊 、 狗寮 、 中莊仔 、 尾莊仔 、 土籠(壟)灣 等。  
二、 馬卡道族 的 大傑顛社系 ,在 道光 9 年遷至東部的台東、花蓮一帶,並且在數年後,部份的族人返回到 荖濃、六龜 地方。由此可見,六龜荖濃地區的西拉雅人應該屬於大滿族及少許的馬卡道族。只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認為六龜荖濃地方的西拉雅人應該是大滿族而巳。
台灣的原住民在面對清朝的強勢統治下,紛紛被迫更改漢姓, 劉還月 等在《 我是不是平埔人 DIY 》 ( 第一版,第一刷,原民文化出版 ) 一書中描述:「 平埔族群改漢姓的歷史更早,清乾隆二十三年 ( 西元 1758 年 ) ,清政府通令平埔人剃髮、蓄辮,以傚清俗,且用冠履,並改漢姓,當時有潘、陳、劉、林、錢等姓,其中以潘姓佔多數...」 (90 頁 ) ,另外,「 居住在高雄縣的平埔族群以從台南遷來的西拉雅族和大滿族為主...潘姓大部分集中在六龜、杉林、甲仙三地,力姓與邱姓則分別在內門和茄萣兩地佔半數以上,而在平埔族群中最常見的陳姓以及劉姓在六龜鄉也佔有相當高的比例。 」
荖濃地區的姓氏分佈,其中除了占比例最大的 劉、潘、陳 等姓,是 西拉雅人 漢化後六龜荖濃地區最主要的姓氏之外, 張、江、王、吳、邱、林、葉、李、沈、卓、郭、謝、曾、黃、莊、東、金、向、楊、許 等姓,也是六龜鄉常見的平埔族姓氏 ( 見《 我是不是平埔人 DIY 》 121 頁,第一版,第一刷, 原民文化出版 ) 。我們不能斷定擁有這些姓氏就是 西拉雅族 的後裔,但是西拉雅族人佔有相當比例卻是無庸置疑的。
我們也可從一些存留下來的歷史遺跡中,尋找出有關荖濃和西拉雅的關係,那就是信仰的中心- 公廨 。公廨位於頂荖濃地區 清奉宮 對面,隔著南橫公路,一條小巷大約二百公尺的休耕農地上。屋頂是鐵皮,三面壁的紅磚建築,面積大約二、三坪。裏面有一個陶製的甕,甕底放著一塊木板,大約離地十公分左右,旁邊放有一個向神座,地上則放有香爐、酒杯、金紙等漢人民間宗教信仰的物品及焚燒過的金紙灰燼,並稱呼奉祀為 太祖 。由此可見,當地還是有不少人前往祭拜。
另外,距公廨左邊大約一百公尺的地方,有位李姓住戶,在其住家旁邊庭院也供奉太祖。形式擺設與公廨差異不大,但格局卻比公廨大上許多,可能是屬於私家奉祀,有人管理的緣故。特別的是,牆壁的紅紙上寫著〝 原太祖 〞牌位,研究相關的書籍中,並未有提及〝 原太祖 〞這個稱呼,是否為信仰的變遷,導致名稱的差異,就不得而知了。此外,在甕的後方置有一塊石頭,石頭上纏有紅布條,這與 馬卡道支族 的 祈雨石 有關,由此也可以佐證荖濃地區居住著部分的 馬卡道族人 。
六龜有十二個村包括新寮、新威、新興等三個客家村(六堆之右堆),以及六龜地區文武、義寶、六龜三村,其他上有大津、
中興、興龍、新發、荖濃、寶來村。各村內又有一些特殊地名,介紹如下╴「新寮」:新寮村有新寮、九兄弟等聚落。
新寮人大都是從美濃、高樹遷居而來,隔荖濃溪與高樹鄉之舊寮相對,故稱新遷居地為新寮。
「新威」:舊名新彌庄
『二埤仔』:現新興村的二坡地方。新興、新威村一帶有「仙人圳與黃仙人」傳說。
「六龜里」:六龜村、義寶村、文武村以前併稱名。六龜村包括舊有的庄頭、社二分、紅水坑三個聚落。
六龜鄉的故事
義寶村舊名「?田埔」及今六龜完全中學前,龜王岩及自來水廠一帶。文武村係於民國五十九年從義寶村劃分出來的。沿著
184號公路往旗山方向走,現在加油站附近,以前為香蕉集貨場,故舊名「香蕉寮仔」。到牌樓附近,靠山那側,以前為
平埔族舊部落,故有「舊庄」之名;靠溪側,因有野生土木瓜如檳榔樹高,故舊名「木瓜坑」。
舊垃圾掩埋場,即今之柴頭坑溪,舊名「錦安」。
「狗寮」今之復興巷舊名。附近廟宇有二其中慈惠堂位於小溪側,沿廟旁小溪進入山中,溪流切山而流兩岸礫岩層壁高險峻,
溯溪前行百公尺可見三個人工穿鑿的洞穴,據在地傳說,此地原為平埔族聚落,早期與山地原住民時有糾紛與征戰,原住民與
平埔族互相戫首對方之人頭,甚至於煮食對方屍體,稱之為「控嘎儡人嘎」,義指燉煮人肉,因燉煮時間長,湯汁形成膠凍樣;
又據聞人之腳底板味道與口感最佳。目前洞旁尚有甕裝之殘留人骨遺骸,值得人類學考古研究。
「興龍村」:日據時代統稱「土龍灣」;原來名為「土龍」,因戶政造冊時誤登「土龍」,故有「土龍灣」之名。興龍村舊名
土龍村,民國六十一年更名為「興龍村」;有土?、圳頭埔、舊潭、大苦苓四個舊聚落。
「中興村」:包括中庄、山腳、尾庄、草?等聚落。目前山腳、尾庄、草?此三部落的門號均稱尾庄。
「新發村」日據時代的行政區名叫新開,包括新發、獅額頭、新開三個聚落。新開是新發村的發源地。新發舊名「塚仔埔」,
因名稱不雅,又是新開發的地方,乃更名為「新發」;又一說,新發舊名「TEOUN-埔」,源自當地平埔族部落常於該地舉行祭
典跳舞之地(許炯華),另有一小地名,「花窯」為昔日燒製石灰之處。獅額頭則是指過獅額頭大橋,位於荖濃溪另一邊的聚落
,現在地址名稱為獅山巷,為邱貴春鄉長任內更名,當地居民仍通稱該地為「獅額頭」。
「荖濃村」、「寶來村」:舊時併稱荖濃村,到民國四十二年寶來村才獨立設村。荖濃村涵蓋「水冬瓜」、「蠻仔埔」、
「下荖濃」、「頂荖濃」、「直瀨」、「田營底」等舊部落。「水冬瓜」是從新發大橋到往彩蝶谷的叉路口。
「蠻仔埔」是「蕃仔埔」之諧音,位於水冬瓜至第一號橋之間。田營底據說是日據時代的練兵場,因靠溪邊,光復後闢為稻田。
『寶來村』:包括「大埔」、「檨仔腳」、「寶來」、「囌囉婆」、「囉囉埔」等舊部落。
「大埔」包括現在寶建陸兩側,加油站、妙通寺附近。據說以前這裡長著幾棵大芒果樹,所以居民就叫這地區為「檨仔腳」。
「寶來」包括寶來一號橋至二號橋間及竹林山坡地,寶來舊名日語音「還賴」,光復後再取諧音寶來。「囌囉婆」、「囉囉埔」
均係平埔族語,囌囉婆位於新寶路,及保安宮附近,囉囉埔則指寶來二號橋以北至「牛相鬥」岩石間的部落。
寶來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曾有一位知縣聽聞此地有溫泉,特地搭乘轎子前來泡溫泉,但因路途遙遠難行,到了這裡已是
天色漸黑,看不清這裡的一切形樣。第二天清早醒來驚見景色之美,宛若蓬萊仙境,而連續大讚道「蓬萊、蓬萊」,因其帶有濃
厚鄉音之故,而被誤聽為「寶來、寶來」,此行之後,為了形容此地方,乃以寶來稱之,進而流傳,成為寶來由來的傳說。
另一說法,是寶來因位於荖濃與寶來溪的會合點上,形成凸出兩溪河域交會處的一塊陸地,狩獵之人追蹤獵物至此,獵物被逼到
這塊凸出的陸地時,三面環水便無退路可逃,而一舉被擒,所以狩獵者只要到這裡,福氣就跟著來,而共同稱之為福來之地,
因由台語之福來誤為寶來之音而流傳。無標題文件 https://bit.ly/3srcnYF


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

【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台南左鎮、玉井、大內、新化 哀、毒、買、兵、鬆、力、東、姬、穆、冬、萬、戴等特別姓氏
【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台南左鎮、玉井、大內、新化 哀、毒、買、兵、鬆、力、東、姬、穆、冬、萬、戴等特別姓氏〔2017-10-08〕 https://bit.ly/2WsQPPA
特別姓氏的都市 不為人知的左鎮
新頭殼newtalk | 張大魯 台南市報導〔2017-10-08〕
一直對左鎮這個鄉鎮有高度的興趣,因為好友哀玉梅就是這裡的人,沒錯,她姓哀,悲哀的哀。「哀」,還不是左鎮這裡最奇特的姓氏,還有「毒、買、兵、鬆、力、東、姬」等令都市人驚訝的姓氏。他們都不是外省人,是道地的台灣原住民,西拉雅平埔族人。
「我們台灣高山和平地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住民,我不是外省人!以前被灌輸所有台灣人都是從中國渡海的,是錯誤的教材與洗腦。」哀玉梅說,這就是早期台灣教育的失敗,都在教大中國地理歷史,台灣人反而不知道自己的歷史與地理,搞不好有人到現在還不知道台灣有左鎮這個偏鄉,更不用說哀這個姓氏。
左鎮二寮是南部地區觀日出最佳位置,設有觀日亭,如果錯過日出,也可以從這裡看鳥瞰「月世界」,也就是惡地,這不是世界唯一,美國、加拿大、義大利等國都有惡地,但在熱帶氣候區域,真的只有台灣台南、高雄山區有可看見。
當地人口中的「市內」,短短不過六百公尺街路上,不會有遊客逗留,左鎮是台灣少數沒有連鎖性便利商店的鄉鎮,小7、全家、萊爾富、OK,甚至小一點的美廉社都不願設點在此,或許是左鎮目前住民不到五千人,對零售業來說是無利可圖之處吧。
澄山教會,沿路上坡甚至陡坡,在產業道路中很難會車。   圖:張大魯/攝
集點數?超商取貨?咖啡買一送一、第二杯半價?霜淇淋?一位左鎮人很哀怨的說,他們想都沒想過,「對了,左鎮有全國連鎖性的據點啦,中油!」。
不過,有被遺忘也有被照顧,左鎮有四間基督教會,其中三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尤其是位於山上的<澄山教會>,沿路上坡甚至陡坡,在產業道路中很難會車,「如果信仰不夠堅定,應該開不到此地。而且車子的性能還不能太差」。教友自豪又打趣的說:「左鎮沒有鬼啦,因為這裡是上帝管的。」
來左鎮的遊客大多是透清早來觀日出,但其實左鎮有些景點因為「政府相關單位沒有善盡維護之責」,讓雜草叢生、落葉遮掩,失去它觀光休憩的功能,長達一百公尺的<要月橋>就是其一,遊客要找到它正確的位置,得靠一點運氣。
左鎮國小、左鎮國中的入口處都可看見「不倒翁」,這是五年前一部電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主要場景所在地,劇組離開後留下不倒翁雕像與塗鴉,成了二所學校重要的地標。
2006年廢校的左鎮國小岡林分校,改設為「左鎮月世界生態學園」,園區在操場上設置五間圓型的水管屋提供露營者使用,不過因為使用執照申請問題,無法開放使用。
哀玉梅在戶政所查到前五代都在台灣,哀是台灣的姓氏,不是外省姓。圖/蔡育豪(部份個資經過處理隱藏)
【她的故事】你沒看錯,她姓「哀」 悲哀的哀 哀哀叫的哀!
民報 / 蔡育豪 / 台南報導〔2016-09-12〕
「你好,我是哀玉梅。」
「請問是哪個哀?」
「喜怒哀樂的哀!」
「……」
「悲哀的哀,哀痛的哀,就是你知道的那個哀。」哀玉梅說,十幾年來這樣的對話,她已經習以為常。每個人最後都會說:「妳這個姓好特別喔。」
其實,哀這個姓,並不特別,尤其在台南的左鎮,「哀」還算是大姓。台南左鎮、新化一帶,不僅有姓「哀」,也有「毒、買、兵、鬆、力、東、姬」等令都市人驚訝的姓氏。哀玉梅表示,國小國中都在左鎮、新化上學,同學間都習以為常,不覺得自己的姓氏有奇怪,到台南市上高商時,才開始感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出了社會更多,每次簽到簽名,都被誤為「袁」。
哀玉梅說:「家族的長輩,為了怕解釋麻煩,多會改說我姓袁,是祖先寫錯了,少寫一橫。尤其在念書時都被灌輸大中國史觀,中國曾有袁士凱,所以就會以為我們是姓袁的外省人渡海來台定居。」
高商畢業後,哀玉梅進入隸屬長老教會的台灣教會公報社工作,接觸到許多台灣本土意識和台灣歷史,才真正覺得要尋根。哀玉梅到戶政事務所,往上查了直系五代,發現在1853年她的曾曾曾祖母就是姓哀,她是西拉雅平埔族,在當年母系社會中,大多從母姓,一直到祖父這一代才是從父姓,但也是姓哀。
「我們台灣高山和平地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住民,我不是外省人! 以前被灌輸所有台灣人都是從中國渡海的,是錯誤的教材與洗腦。」哀玉梅說,這就是早期台灣教育的失敗,都在教大中國地理歷史,台灣人反而不知道自己的歷史與地理,搞不好有人到現在還不知道台灣有左鎮這個偏鄉,更不用說哀這個姓氏。
哀玉梅開始大方的介紹自己:「聖經說,哀傷的人有福了,我是個有福氣的人,因為我姓哀,悲哀的哀、哀痛的哀、哀哀叫的哀,雖然聽起來不好,但我是很喜樂的,所以你們會很高興看到我。」這樣一說,氣氛就會和緩一點,也拉近彼此的距離。用特別的方法介紹負面的字,會讓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也由這個姓氏,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台灣族群文化。
不過,麻煩事還是出現,哀玉梅於2010年臉書在台發展時,曾用「哀小梅」申請帳號被駁,在同事起哄下,用「哀唷喂」竟然成功申請到帳號並使用到今年,沒想到八月某天竟無法登入,同時收到臉書訊息:「臉書的規定要使用真名。」
哀玉梅被迫填寫本名,但卻又不被臉書接受,最後只能上傳身分證證明才解鎖登入。哀玉梅為了怕再被人「檢舉」,乾脆改用英文名。「我本來氣到想直接去戶政事務所改名哀唷喂,再上傳新身分證。」
哀玉梅對文字工作有興趣,所以除了查詢祖先的源頭,也查了「哀」的來源:西拉雅人母語名字最後一個字的尾音。哀玉梅說:「我們不是蕃仔(早期對原住民不敬的稱呼)、不是漢人,我是台灣人,在向別人介紹哀這個姓氏時,其實也在介紹台灣,可以有機會多認識台灣的歷史與議題,我不止以姓哀為榮,更以身為台灣人為驕傲。」
哀玉梅表示,台南左鎮這個近二千戶、五千多人的小鄉,人口數是台南37個區倒數第二少,但竟有四間教會,其中有三間超過百年歷史,這在台灣是少見的。所以左鎮人會開玩笑說,左鎮沒有鬼啦,因為這裡是上帝管的。
除了在公報社擔任文字編輯與行銷企畫,哀玉梅也常發表畫作,從小對繪畫有興趣的她,作品多以鄉土的、菜市場的、跟自己的生活有連結的為主,用圖畫說出台灣常民的故事。
如果未來結婚,哀玉梅可能會與先生商量,孩子可以姓哀嗎?「因為我已經為孩子想好名字了,男的叫哀佩,女生叫哀鳳。」
兵家綺體貼對待家人,會親手做健康甜點。(鳳凰藝能提供)
兵家綺揭姓氏淵源 尋根之地竟在左鎮
翻爆 / 張雅琪〔2020-01-29〕
兵家綺透露「兵」的姓氏十分特殊,充滿好奇心的她為了找出姓氏淵源,翻閱祖譜追溯到前兩三代的家族長輩,發現女方來自西拉雅族,她還特地到台南左鎮,也就是西拉雅族和漢人結合的發源地拜訪,「乾隆時期的漢人為逃避官兵追殺來台,才改跟西拉雅族同個姓氏,由此可知兵氏來自道地的台灣平埔族人。」她津津樂道地說在左鎮還有像是買和賣等其他的特殊姓氏值得去探究。
她仔細發現同樣姓兵的人在輪廓、五官上都十分深邃,家族成員又遍佈全台,「我碰到姓兵的八九不離十都是親戚哦!」她委婉地笑說雖有西拉雅族血統,但是對族內文化不甚了解,也感慨西拉雅族並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和文化,倒是她分享一個趣事,相傳西拉雅族在腳指頭的最後一節都會分兩半,「兒時我總覺得指甲尾端長特別醜和過長,還拿刀子想要磨平磨光滑,怎料到長長後依舊突出兩節。」
她表示家族凝聚力特別高,光是自己家的兵氏支線,每次相聚至少都是兩到三桌起跳,「我也依稀記得小時候整個兵氏宗親曾相聚,差不多是七十幾桌唷!」喜愛料理的她在家族聚會也會親自下廚和做棗泥核桃糕給長輩吃,「適合給牙齒不好的長輩吃,口感也較軟,自己做低糖無負擔。」然而今年過年期間家中長輩身體不適,她則專心待在家照顧。
買嘉儀抱著剛出生的女兒,小名是「買菜」,他笑說本名還沒取好。(買嘉儀提供)
罕見買姓 西拉雅族人
自由時報/記者吳清正/專題報導〔2015-05-06〕
「買」這個少見的姓氏,大都是西拉雅平埔族人,買嘉儀說:「是的,我是西拉雅族人。」
買嘉儀出生在台南市玉井區,和統一獅總教練陳連宏、Lamigo桃猿陳金鋒兄弟的故鄉大內區,都是西拉雅人的大本營。西拉雅人近年來推動正名運動,已獲得台南縣政府和縣市合併後的台南市政府認定為原住民族,但是中央政府還沒有認可。
買嘉儀表示,他們家也參與了正名運動的連署,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國家通過,讓剛出生的小女兒將來能更了解自己的出身,並且以西拉雅族人的身分為榮。
女兒綽號叫買菜
買嘉儀因為這個少見的姓氏,從小到大被取了「買便當」、「買飲料」等等不計其數的綽號,買嘉儀笑說,幾乎什麼東西都買過了,女兒將來一定也會被取買東西的綽號,乾脆小名就叫作「買菜」,第2個孩子的小名則叫「買飯」。【平埔族群的罕見姓氏】台南左鎮、玉井、大內、新化 哀、毒、買、兵、鬆、力、東、姬、穆、冬、萬、戴等特別姓氏〔2017-10-08〕 https://bit.ly/2WsQPPA
----------------------
特別姓氏的都市 不為人知的左鎮
新頭殼newtalk | 張大魯 台南市報導
大魯行腳》特別姓氏的都市 不為人知的左鎮 | 生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3jopiHT
左鎮國中的不倒翁雕像。   圖:張大魯/攝
一直對左鎮這個鄉鎮有高度的興趣,因為好友哀玉梅就是這裡的人,沒錯,她姓哀,悲哀的哀。「哀」,還不是左鎮這裡最奇特的姓氏,還有「毒、買、兵、鬆、力、東、姬」等令都市人驚訝的姓氏。他們都不是外省人,是道地的台灣原住民,西拉雅平埔族人。
「我們台灣高山和平地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台灣住民,我不是外省人!以前被灌輸所有台灣人都是從中國渡海的,是錯誤的教材與洗腦。」哀玉梅說,這就是早期台灣教育的失敗,都在教大中國地理歷史,台灣人反而不知道自己的歷史與地理,搞不好有人到現在還不知道台灣有左鎮這個偏鄉,更不用說哀這個姓氏。
左鎮二寮是南部地區觀日出最佳位置,設有觀日亭,如果錯過日出,也可以從這裡看鳥瞰「月世界」,也就是惡地,這不是世界唯一,美國、加拿大、義大利等國都有惡地,但在熱帶氣候區域,真的只有台灣台南、高雄山區有可看見。
當地人口中的「市內」,短短不過六百公尺街路上,不會有遊客逗留,左鎮是台灣少數沒有連鎖性便利商店的鄉鎮,小7、全家、萊爾富、OK,甚至小一點的美廉社都不願設點在此,或許是左鎮目前住民不到五千人,對零售業來說是無利可圖之處吧。
集點數?超商取貨?咖啡買一送一、第二杯半價?霜淇淋?一位左鎮人很哀怨的說,他們想都沒想過,「對了,左鎮有全國連鎖性的據點啦,中油!」。
不過,有被遺忘也有被照顧,左鎮有四間基督教會,其中三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尤其是位於山上的<澄山教會>,沿路上坡甚至陡坡,在產業道路中很難會車,「如果信仰不夠堅定,應該開不到此地。而且車子的性能還不能太差」。教友自豪又打趣的說:「左鎮沒有鬼啦,因為這裡是上帝管的。」
來左鎮的遊客大多是透清早來觀日出,但其實左鎮有些景點因為「政府相關單位沒有善盡維護之責」,讓雜草叢生、落葉遮掩,失去它觀光休憩的功能,長達一百公尺的<要月橋>就是其一,遊客要找到它正確的位置,得靠一點運氣。
左鎮國小、左鎮國中的入口處都可看見「不倒翁」,這是五年前一部電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主要場景所在地,劇組離開後留下不倒翁雕像與塗鴉,成了二所學校重要的地標。
2006年廢校的左鎮國小岡林分校,改設為「左鎮月世界生態學園」,園區在操場上設置五間圓型的水管屋提供露營者使用,不過因為使用執照申請問題,無法開放使用。大魯行腳》特別姓氏的都市 不為人知的左鎮 | 生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3jopiHT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2014-12-19〕 https://bit.ly/3t7VZih
屏東遊客好奇萬金及赤山一帶大多數的村民都姓潘,相傳是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
聯合報〔2014-12-19〕
如果到屏東萬金叫一聲潘先生,可能有半村以上的人都要回應。最近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才發現,一路所遇都是潘先生與潘小姐,原來這裡有八成以上都姓潘,「潘先生們」說故事,反讓遊客津津樂道。
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就開始以鏡頭記錄萬金,最近他在臉書上提到,以前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自己,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經常吸引他按下快門。
他說,當年他經常到萬金拍照,幾乎所訪問到的耆老都姓「潘」,每一個「潘先生」的表情,迄今都讓他印象深刻,有的即成為他收藏的經典影像。
萬巒鄉萬金村有人口兩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他說,萬金、赤山一帶至少有七、八成村民都姓潘,在他之前的村長姓潘、下任村長也姓潘,大家都是潘先生。
「我也姓潘。」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就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馬卡道平埔族人的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金聖母聖殿的秘書潘世華也姓潘,他說,為何這一帶村民都姓潘?有一說是皇帝「賜姓」,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
就以聖殿的工作人員來說,至少有半數以上皆姓潘,潘世華就特別打趣說,如果打電話只說要找「潘先生」或「潘小姐」,恐怕有一半的人要搶著接電話,在這裡,名字比姓更加重要。
屏東萬金、赤山滿村姓「潘」 相傳清康熙皇帝賜姓
東網〔2014-12-19〕
屏東萬金聖誕季熱鬧非凡,許多遊客造訪萬金發現赤山一帶至少有7、8成村民都姓潘,萬金聖母聖殿的解說員潘仁識說,萬金、赤山一帶原為馬卡道平埔族人的聚落,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皇帝賜姓「潘」,使得這一帶成為「潘氏」聚落,也有一說是曾有潘姓人士在此地當大官,百姓「跟姓」,姓潘者就愈來愈多,他的母親家族原姓郭,但先人遷至萬金後,即改姓潘,後來更成了潘家人。不過,潘姓村民之間未必有親戚關係,但「大家都是同姓一家親」。
萬巒鄉萬金村有人口2千多人,村長潘榮信就是棒球好手潘威倫的父親;屏東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邱才彥30年前還曾以鏡頭記錄萬金,他提到,常去萬金教堂走走,拍拍照,「不單有古老的影像吸引我,還可以聽聽『潘先生們』說動人的故事」,「潘先生們」的動人風采。
關於萬金村與赤山村的馬卡道平埔族人
萬金村,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北方,人口超過兩千人,為萬巒第一大村。坐落於沿山地帶,以萬金聖母聖殿而聞名。居民多為平埔族馬卡道族,大多數是來自鳳山八社中的力力社及下淡水社的後裔,因著不同因素或直接或間接的從老埤遷移而來的。有七成左右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一直到戰後還有馬卡道族趒戲傳統。潘姓為萬金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
據說萬金古名放索,而稱赤山古名「栗山」,每年五榖登豐,堆滿倉埕,遠望如萬頃金山,後名「萬金」。
關於萬金,最早的記載出現在《福建通志台灣府》:「萬巾庄隘轄力力社,為加泵生蕃出沒之所,乾隆間設防守。」乾隆時期推行的守隘政策與番屯制度,將馬卡道族力力社社民遷往沿山地帶,並設立萬巾隘口,抵禦生番。在林爽文事件(1787年)之後,在赤山萬金地方設立放索大屯,漸漸開墾成聚落。西元一八六三年,郭神父籌資建萬金聖母聖殿,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土角厝,後今數次擴張改建,才有今日規模。約莫同時,赤山萬金地方的平埔族開始往恆春半島移動,在今日滿州地方、牡丹地區形成聚落。
後屬阿猴廳赤山庄,人口普查顯示為高屏地區最大之平埔族部落,1935年的統計顯示,萬金赤山兩地有逼近兩千人的熟番。戰後與赤山分家,劃歸萬巒鄉萬金村。今該地馬卡道族居民均操臺語,建築、風俗普遍受到客家文化影響。亦有為數不多的福佬人及客家人居住在此地。
赤山村,古名茄萣或粟山,位於屏東縣萬巒鄉東邊,北與萬金村接壤。居民以平埔族馬卡道族為主。潘姓為赤山第一大姓,該姓佔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數。赤山本與萬金一體,日治時期同稱赤山庄,有千餘位的平埔原住民族居住,戰後分家,南方的聚落劃為赤山村。今仍有平埔馬卡道族祭典。
赤山在馬卡道族的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恆春半島的馬卡道族居民分布多是由萬金赤山遷移過去的,當地平埔原住民文化深受赤山村影響。二戰前,赤山與萬金、餉潭、箕湖等地正月十五會一起舉辦馬卡道族跳戲的活動。
【平埔族群的主要姓氏】皇帝賜姓?屏東萬金、赤山80%姓「潘 」 叫聲「潘先生或潘小姐」半村人回應〔2014-12-19〕 https://bit.ly/3t7VZih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2月9日下午3:38  · Facebook https://bit.ly/3HXA2Hg
【「赤山萬金庄,放索開基祖」放索社馬卡道族人的遷徙故事】
文 / 李建霖
遠在西元1604年林邊就在世界地圖上展現,它的名字叫pangsoya(放索)。放索社當時聚落族人可達千人之多,不過。因生活型態及空間的改變,閩粵漢人移墾林邊。放索社平埔族人與漢人通婚、或選擇遷徙南移恆春半鳥、或往東移大武山下及台東。林邊放索社的馬卡道支系。三百多年來。經荷蘭人教化。漢人治理。使得原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何有焉」的原始生活。逐漸消失殆盡。如今留在林邊的平埔族遺蹟。還有三處。放索安瀾宮:其廟址為豐作路東邊,即放索舊部落塭邊。崎峰姥祖廟:在放索和崎峰村之間路旁一座小廟。潘姑娘廟:在林邊國中旁。在地方上,人們也稱這座廟為潘婆嬤。早在一六三七年荷蘭人曾在放索社設學校與傳教在村內傳教。傳說番婆媽是荷蘭的基督徒。而且因為略諳醫術,救人無數,深受村民愛載。所以在她辭世之後,住民感念恩德,所以就尊稱她為潘婆嬤。
因為受不了漢人移民的數量不斷增加,壓迫到當地原住民的生活領域,終於屏東一帶的馬卡道族帶著家人以及家當,例如牛車之類的。根據記載,其實自1722年,越來越多的漢族移入開始,就已經陸陸續續有零星的馬卡道族人開始遷徙,而到了1832年時,終於發生一次大規模遷徙,包括了台南、高雄、屏東等地的平埔族群聚落,許多人離開原居地,這次的遷徙是規模最大、也最有集體性的遷徙活動。放索社的馬卡道族亦於此時進行集體遷移,有些來到靠近潮州斷層一帶,例如今萬巒鄉萬金村一帶,有些來到枋寮,有些抵達今滿州鄉長樂村,更有些遷移到東台灣。有人說水利、崎峰一代已經沒有馬卡道族裔(主觀認同),至於是否有馬卡道族人因文化涵化或通婚而融入漢族之中,則需要有更充分的證據佐證。
其實放索社人還曾因為清朝政府政策命令之故,被半強迫性的遷移離開自己的家鄉放索社,來到金萬金、赤山一帶,這政策就是俗稱的「番屯政策」。1790年,林爽文、莊大田之亂結束後,熟番屯墾制正式推動,屏東地區設立放索大屯(位於今萬金、赤山附近)與塔樓小屯,調派鳳山八社和部分新港社的壯丁前往駐守(包括放索社在內的馬卡道主要的八個部落壯丁,以及少部分西拉雅新港社人),於是部分放索人被調離自己的故鄉,為清國抵擋為那些為了報復山下漢人移民侵占領域的生番,自此生番(應為今排灣族)欲報復漢人,則必須通過熟番這關,以降低漢族生命財產之損失,所以馬卡道族人在「以番治番」策略下,再度成為帝國的先鋒(荷蘭時期放索社也因荷蘭殖民政權的勢力,被迫出兵小琉球),「以番治番」的描述其實是輕描淡寫,在我過去的田調中,曾耳聞一些排灣族與馬卡道族人相互出草的故事,這些死傷或許成為英雄事蹟,但也成為無奈的哀傷。
遽聞遷移的族人有部分是來到東港鎮的南平里一帶,就位於崎峰村旁,也有說法認為部分放索社的平埔族人沒有隨著遷移,而是隱姓埋名留在水利村靠海岸一帶的地方繼續生活著,輪廓深邃,只是恐怕也已經不知道或不認為自己是馬卡道族人。而滿州、恆春一帶的馬卡道族尪姨起乩時必定唸一段咒語「赤山萬金庄,放索開基祖」,暗示著他們的先民可能來自放索,後來滿州長樂村、恆春鼻仔頭的馬卡道族裔甚至帶著老祖神像回到水利村的安瀾宮認祖歸宗,表示回到祖先的原居地,這……又是新的故事了!
【參考資料來源】
水利、崎峰故事,放索社馬卡道族人的遷徙故事
Facebook https://bit.ly/3HXA2Hg
----------------------------------
水利、崎峰故事,放索社馬卡道族人的遷徙故事
水利、崎峰故事,放索社馬卡道族人的遷徙故事 | 317林邊故事鄉 https://bit.ly/3sJjAnv
水利、崎峰故事
因為受不了漢人移民的數量不斷增加,壓迫到當地原住民的生活領域,終於屏東一帶的馬卡道族帶著家人以及家當,例如牛車之類的。根據記載,其實自1722年,越來越多的漢族移入開始,就已經陸陸續續有零星的馬卡道族人開始遷徙,而到了1832年時,終於發生一次大規模遷徙,包括了台南、高雄、屏東等地的平埔族群聚落,許多人離開原居地,這次的遷徙是規模最大、也最有集體性的遷徙活動。放索社的馬卡道族亦於此時進行集體遷移,有些來到靠近潮州斷層一帶,例如今萬巒鄉萬金村一帶,有些來到枋寮,有些抵達今滿州鄉長樂村,更有些遷移到東台灣。有人說水利、崎峰一代已經沒有馬卡道族裔(主觀認同),至於是否有馬卡道族人因文化涵化或通婚而融入漢族之中,則需要有更充分的證據佐證。
其實放索社人還曾因為清朝政府政策命令之故,被半強迫性的遷移離開自己的家鄉放索社,來到金萬金、赤山一帶,這政策就是俗稱的「番屯政策」。1790年,林爽文、莊大田之亂結束後,熟番屯墾制正式推動,屏東地區設立放索大屯(位於今萬金、赤山附近)與塔樓小屯,調派鳳山八社和部分新港社的壯丁前往駐守,於是部分放索人被調離自己的故鄉,為清國抵擋為那些為了報復山下漢人移民侵占領域的生番,自此生番(應為今排灣族)欲報復漢人,則必須通過熟番這關,以降低漢族生命財產之損失,所以馬卡道族人在「以番治番」策略下,再度成為帝國的先鋒(荷蘭時期放索社也因荷蘭殖民政權的勢力,被迫出兵小琉球),「以番治番」的描述其實是輕描淡寫,在我過去的田調中,曾耳聞一些排灣族與馬卡道族人相互出草的故事,這些死傷或許成為英雄事蹟,但也成為無奈的哀傷。
遽聞遷移的族人有部分是來到東港鎮的南平里一帶,就位於崎峰村旁,也有說法認為部分放索社的平埔族人沒有隨著遷移,而是隱姓埋名留在水利村靠海岸一帶的地方繼續生活著,輪廓深邃,只是恐怕也已經不知道或不認為自己是馬卡道族人。而滿州、恆春一帶的馬卡道族尪姨起乩時必定唸一段咒語「赤山萬金庄,放索開基祖」,暗示著他們的先民可能來自放索,後來滿州長樂村、恆春鼻仔頭的馬卡道族裔甚至帶著老祖神像回到水利村的安瀾宮認祖歸宗,表示回到祖先的原居地,這……又是新的故事了!水利、崎峰故事,放索社馬卡道族人的遷徙故事 | 317林邊故事鄉 https://bit.ly/3sJjAnv

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


潘姓/潘氏/賜姓政策?平埔族-三百家番親罕見姓氏-平埔族人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