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達「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文/見據法師
  「無緣大慈」者,乃諸佛菩薩觀眾生迷而不覺,沉淪受苦,而生絕對、平等的慈悲心,不論有緣與否,均予平等救度;「同體大悲」者,乃了知眾生本具佛性,與聖人圓證的真如體性,本質上無二無別,同在如來毘盧性海本體中,乃至於一切無情萬物,亦不離此性體,即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圓成佛道,則一切心、一切有情及所依報的無情世界,統統攝入諸佛空性本體,故除有情眾生外,對無情萬物示生同體大悲。《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故知,慈悲心為修行的根本,欲成就無上菩提者,應先發大慈悲心。
眾生與我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隨業流轉,流浪生死。《慈悲三昧水懺》云:「若尋此眾生,無始劫來,或是我父母兄弟,六親眷屬,以業因緣,輪迴六道,出生入死,改形易報,不復相識。」又《父母恩重難報經》云:「爾時世尊……忽見路邊聚骨一堆。爾時如來向彼枯骨,五體投地,恭敬禮拜……佛告阿難……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緣,我今禮拜。」《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由是之一切外在眾生與吾因緣甚深;而吾人內心眾生(生滅的念頭)亦長相纏繞,如此吾人至親至愛無量無邊的內外眾生,苦惱無間,若不思救拔,於心何忍?
由思入解
  《楞嚴經》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佛法是無上真理,諸佛之母,惟須具足聞思修三慧──諦聞、審思、如實修行,方能入寶山得寶而返。故在諦聞「慈悲」教理,具足「正見」後,必須進一步依苦、空、無常、無我、四聖諦、四念處……等三十七助道品、六波羅蜜乃至中道之理去「正思惟」,使意業清淨,轉識成智。以己為例,從以下幾方面來思惟「慈悲」之理:
  一、懺悔往昔惱害眾生罪過:一切眾生既是我過去親眷,當起慈悲心普度,並從戒殺吃素放生做起。然忖思今生未發心前,造諸惡業,或苦惱眾生,或殺害食噉,難計其數,況無始以來所造罪業,無量無邊。年過四十,始斷肉食,招感一身病苦,罪有應得。思惟至此,對往昔貪婪愚痴加害一切眾生,深感愧疚,除佛前至誠求哀懺悔外,誓願盡未來際不惱眾生、不食其肉,及時時慈悲護念其生命,度脫其苦難。
  二、把握難得之度眾因緣: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大善知識難遇。就「時間」而言,佛法住世,剩不到一萬年,距彌勒佛出世,長達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兩者比較,佛法住世時間微不足道,其餘漫長時間,無「法」可依,娑婆世界眾生輪迴受苦,無有出期,甚為可憐可悲!佛法真實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如不能把握此剎那般的機緣,成就道業,度化眾生,更待何時?眾生一日不能得度,吾人一日不得安心,如是思惟,慈悲心焉能不生起?
  三、度眾難苦之道:眾生雖有佛性,皆當成佛,可是目前還在沉迷,為三苦、八苦、種種諸苦所逼迫,苦惱無量。慈悲就是要拔苦予樂,不僅給予物質濟助,尤其重要者,要從精神層面助令其得以自在解脫。不僅現在如此,一天、一月、一年、十年,乃至生生世世都要起這樣的慈悲心,而眾生無量,故吾人之慈悲心也是無量。
  四、效法菩薩大悲願:《維摩詰經》云:「菩薩如是,於眾生愛之若子,眾生有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癒。」思惟過去誦持《普門品》及觀世音菩薩聖號,求子、求功名、求健康,事事感應如意,今既已出家,當念眾生苦,發大悲心,進而體悟《普門品》「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如實究竟之理,效法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盡未來際廣度一切。
依解起行
  思惟了達慈悲之理後,當依解起行:
  一、修習七週緣慈:自發心每日修習「七週緣慈」觀行迄今已逾半年,但為慈悲利樂上中下親冤乃至一切非親非冤之中間人而修觀回向,念念在度化眾生。修觀以來,漸漸了達無人、我、眾生、壽者相即「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大悲心的真諦,如是慈悲心日漸增長。
  二、無間拜願回向:每次早課後留在禪堂禮懺、拜願,一切發願完全為了眾生,迄今行之有年。由此長養大願心、慈悲心,並將之落實於日常細行中。如每日晨起默誦毗尼日用「足不傷蟲」偈咒,一路俯視而行,見擋道可能被踩踏者,乃細心移開;又如近日颱風入境,蒼蠅大量避入建築內,沾附食物或身體,非但未生嫌惡,且能慈悲容受;對於被風雨吹得東倒西歪的大樹,亦期望在經風雨摧殘後,能恢復生機。這些事上的護生已成生活的一部份,在理上,則覺察到慈悲心已生根於心田。
  三、願代眾生受苦:在 導師無盡悲願感召及教授師用心教導下,經由不斷的薰修福德、教理、禪定,修行心志愈加堅固。為行菩薩道,發心向五明處學習,在過程中遇到身心障礙或種種境界考驗,心生煩惱時,「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之心志意念,就是超越困境最大的動力。不僅能包容他人的習氣,還感恩對方給自己借境練心的機緣,來對治煩惱。這樣發心發願,承擔眾生苦,就是在吃苦了苦。
  修行一切都是為了眾生,大慈大悲愍眾生就是成佛作祖最根本、最重要的第一步。所謂「萬里途程不離初步」,初步──本具的清淨心,能不迷則「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但以無明障蔽真心,心志薄弱,大慈悲心難以生起,故應經常思惟慈悲之理,重慮緣真,契悟真心。同時廣修慈悲法門,長養慈悲心,事上做到了,最後由事入理,回歸自心,達到事理圓融,事理不二,就能徹底體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真諦,踏實地朝「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之路邁進。
【中台世界】─ 如何體達「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https://bit.ly/3pUdVta
---------------------------
朋黨論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爲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爲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爲朋者,僞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爲朋者,僞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爲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僞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爲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爲一朋。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爲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爲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書》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爲朋矣,然紂以亡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爲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爲黨人。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爲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爲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後世不誚舜爲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爲聰明之聖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爲一朋,自古爲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嗟呼!興亡治亂之跡,爲人君者,可以鑑矣。朋黨論_原文、翻譯及賞析_歐陽修詩詞_讀古詩詞網 https://bit.ly/3wj5hXs
--------------------------------
歐陽修十句經典: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2018-09-10 由 素道堂 發表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1.寧以義死,不苟幸生。
出自宋·歐陽修《縱囚論》。以,因為。苟,苟且。幸生,僥倖而活。寧可為了正義而死,也不願苟且僥倖而活。這句話是說人活得要有尊嚴、有意義,不能為了活命而放棄所要堅守的「義」等信念。
2.視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
出自宋·歐陽修《有美堂記》。好,愛好、嗜好。看看他有什麼樣的愛好,就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了。這句話是說一個人的愛好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位。
3.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出自宋·歐陽修等《新唐書·陸象先傳》。庸人,平庸、不高明的人。耳,罷了。這句話是說天下本來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憂慮的,只是庸人自擾而自尋煩惱而已。
4.其所以見稱於世者,亦所以取嫉於人。
出自宋·歐陽修《尹師魯墓志銘》。他被世人稱讚的原因,也就是他受人嫉妒的原因。這句話是說德隆才高的人雖然會被稱讚,但也易於受人嫉妒。這句話是對世態人情本質的深刻揭示。
5.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
出自宋·歐陽修《六一居士傳》。本句以比喻修辭法,形象地說明了做事要專注,不為外界干擾所影響的道理。
6.所求無不得,所欲皆如意。
出自宋·歐陽修《准詔言事上書》。所追求的都能得到,所想的事都稱心如意。
7.言不激切,則聽者或未動心。
出自宋·歐陽修《論契丹侵地界狀》。激切,激昂而懇切。則,那麼。或,也許。動心,感動。話不說得激昂而懇切點,那麼聽的人也許不會深受感動而引起足夠的注意。這句話是說為了使聽者印象深刻而達到交際的目的,說話是要有技巧的。
8.疑心動於中,則視聽惑於外。
出自宋·歐陽修《論台諫官言事未蒙聽允書》。中,衷,指內心。則,那麼、就。心裡產生了疑問,那麼對問題的認識就會受到外物的影響。這句話是說只有心中有定見,才不會為外物所迷惑的道理。
9.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出自宋·歐陽修《朋黨論》。同心同德共渡難關,順境與逆境中始終如一,這才是君子之交的朋友。這句話是說君子之交的特點是患難與共,而不是得意之時趨炎附勢,失意之時作鳥獸散,甚至落井下石。
10.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出自宋·歐陽修《朋黨論》。道,道德信念。利,利益、利害關係。君子之間的友誼是建立在相同的道德信念基礎之上,小人之間的交情則是以相同的利害關係為基礎。本句通過對比君子之交與小人之交的差異,強調兩者在道德水準上的高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gr2al5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