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萬里客、天地一詩人」-臺灣首位國際級旅遊文學家-澎湖進士蔡廷蘭故居
上午縣務會議,縣府主管走讀澎湖文史,第一個行程是參觀蔡廷蘭進士第。深覺,如果說當個現代人不易,那麼當個古代人更難。
職場不順,家庭失和,生活苦悶,現代人煩惱不少。那麼當個古代人如何?終年辛勞,不得溫飽;水路阻隔,不得訊息;出人頭地,並不容易。
從蔡廷蘭的生平事蹟可知,想要求取功名富貴,進京赴考,光是交通往返就很折騰人。
道光15年(1835) 蔡廷蘭赴福州省城參加第3次鄉試不中,心情已經夠沮喪,不意返澎途中遇颱風,這一吹就將人與船吹到越南,歷盡波折,再輾轉回澎。
這一路的驚懼難熬,光是想像,就令人哆嗦,何況身歷其境?這是交通難、應考難。
經此苦難,蔡廷蘭將所見所聞寫成「南海雜著」,也因此留下珍貴史料,讓蔡進士的歷史價值更加彰顯,生命意義更加奪目,差堪告慰。
道光17年(1837)中舉人,道光24年(1844)晉京會試,中進士,以知縣分發江西省。此後仕途多在大陸內地,離鄉背井,歿於任所,歸葬澎湖。
蔡廷蘭寫的〈請急賑歌〉四首,則是描述道光12年(1832)澎湖大饑荒,家人離喪,衣食無著的慘狀。這是生活之難。
每當接觸歷史古蹟,或聽長輩憶昔,古今對照下,生活在此時此地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如果我們過的日子也叫難,那麼祖輩們過的日子可就千難萬難了。自覺熬不下去時,就想想祖輩們的千難萬難吧!臺灣世族的社會責任與文化 Cl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ulture in Taiwan : 「風塵萬里客、天地一詩人」-臺灣首位國際級旅遊文學家-澎湖進士蔡廷蘭故居 | Facebook https://bit.ly/3u8OzIs
---------------------------
圖1:蔡廷蘭塑像(位在澎湖蔡氏宗祠前)
談澎湖進士蔡廷蘭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科舉考試的最終目標是中進士、點狀元。臺灣無狀元福份,考上進士已經是祖上積德了。論考取進士先後,全臺性的有「開臺進士」,雖然有過些許爭議,竹塹進士鄭用錫算是實至名歸。而地區性的排名,另外有「開澎進士」蔡廷蘭與「開蘭進士」楊士芳,都是頭角崢嶸科舉人物。
有人說,科舉考試除了真才實學,還要憑藉著幾分考運,甚至是老天爺的庇佑,「開澎進士」蔡廷蘭在參加福建鄉試碰上颱風,漂流越南,經歷九死一生,最後考取舉人、進士,是臺灣科舉史上的傳奇故事。
蔡廷蘭是清代澎湖的唯一進士,光緒《澎湖廳志》有其傳記,首段便說:「蔡廷蘭,字香祖,學者稱秋園先生。父培華,別有傳。廷蘭幼穎異,五歲讀書倍常童,八歲能文,十三補弟子員,屢試輒冠其曹。旋食餼,名藉甚;澎之廉吏蔣鏞尤愛重之。」由此可知蔡廷蘭是讀書的天才。《廳志》說他5歲讀書,背誦超過一般學童好幾倍,8歲便能寫科場應試的八股文,13歲考上秀才,這實在是很驚人的紀錄。一般來說,志在舉業的學童6歲就學,須經10年寒窗,接受完整科舉教育,再參加歲試、科試,都已16、7歲了。
13歲考上秀才,幾乎是破天荒,在澎湖可能絕無僅有,在臺灣恐怕也是難得一見,《廳志》傳記會刻意標榜,其故在此。在日據時期,民間還流傳雙頭掛(亦作雙頭跨,今馬公市興仁里)蔡家大門長年貼著一副門聯:「六歲能文澎少有;十齡進學郡週知。」「六歲能文」,比《廳志》所記早了兩年。「十齡進學」,可能遷就對聯形式,只是個約數。
再說《廳志》提到蔡廷蘭之父,說是:「父培華,別有傳」,《廳志》的確有蔡培華傳,蔡培華原籍金門,文章滿腹,卻窮得無以養親,只好屈就為澎湖廳署的小吏。這時的澎湖通判是朱國垣,朱很欣賞蔡培華文采,給了一筆豐厚酬勞,令他歸就儒業。於是半耕半讀,「晝出秉耒,夜操卷達旦」,偕族弟蔡元宗共讀,蔡元宗考取秀才,蔡培華年紀已老,仍孜孜不倦,潦倒不堪。教子廷蘭,13歲先其父考入臺灣府學庠生,蔡培華至69歲,終於考上秀才。
由於蔡廷蘭稚齡進學,轟動全臺,後來又考取進士,地方尚難免會流傳風水之說,蔡培華傳有段記事:「親既歿,孺慕不衰。有富人出數百金欲附葬母塚,戒術者紿之曰:『而能從吾,當有以報;不然,此地於子且不利!』培華盛氣曰:『是謂我不丈夫也,吾豈以親墳圖富厚者?』力卻之,窮益甚。」意指蔡培華葬母處為風水寶地,富人也想分一杯羹,遭到拒絕。當然在古早年代,許多人便會聯想到蔡廷蘭的科舉發跡,而抹煞其向學的勤苦。
廷蘭進郡庠學後,其才氣橫溢,很快便「屢試輒冠其曹,旋食餼」,成了大名鼎鼎的廩膳生,很受到澎湖通判蔣鏞的器重。道光12(1832)年,澎湖的一場饑荒,廷蘭賦詩請賑,更因此受知於奉檄勘賑的興泉永道周凱。周凱抵澎勘賑,蔡廷蘭賦詩以進,備陳災黎窮困狀,周凱大加稱賞,這段期間,蔡廷蘭恰有臺灣應科試之行,臨別周凱贈〈送蔡生臺灣小試〉:
「海外英才今見之,如君始可與言詩。志高元幹空流輩,文愧昌黎敢說師!大木定邀宗匠斲(謂平遠山觀察),小疵先把俗情醫。島中相贈無長物,聊解春裘作饋遺。」
道光14(1834)年,蔡廷蘭主講臺灣的引心書院。次年,鄉試失利而歸,在金門海面遭到颱風,船飄流十晝夜,抵越南思義府的菜芹汛,後由陸路返閩,再回到臺灣。這段驚險之旅,前後共4個月,歷經萬餘里,因見聞所及,寫成《海南雜著》一書。17(1837)年,考取拔貢,同年聯捷為舉人。主講臺灣府崇文書院,兼引心、文石兩書院。24(1844)年,登進士第,以知縣即用分發江西。29(1849)年4月,補峽江縣。咸豐2(1852)年7月卸任。充江西鄉試同考官,9月署南昌水利同知,10月卸事。3(1853)年回峽江任,5(1855)年8月卸事。6(1856)年9月,又委署豐城縣,所至均有惠政。時太平軍進犯,土匪焚掠,蔡氏籌辦團練,屢退寇患。以防堵出力,巡撫耆齡保升同知。9(1859)年3月,在任病故,年僅59,結束其璀璨的一生,也留下不少詩文作品,以及文物古蹟供後人憑弔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3vh8fLs
蔡廷蘭(1801年9月21日-1859年4月17日),原名崇文,字仲章、後改名廷蘭、更字香祖,號郁圓,學者稱秋園先生,臺灣府澎湖廳林投澳雙頭掛社(今馬公市興仁里)人[1],清朝政治人物,為澎湖唯一的進士[1]。
蔡廷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P2jZ0P
生平
家族乃金門瓊林蔡氏,明末遷至澎湖[2],為蔡培華第四子,十三歲補弟子員,屢試第一,深得蔣鏞欣賞。道光十二年(1832年)澎湖大饑,作〈請急賑歌〉上呈興泉道周凱。受知於周凱,因避其名諱,改名廷蘭(周凱字仲禮)。台郡當道名流莫不知有此士。道光十四年(1834年)主講引心書院。[3]
道光十六年(1835年)鄉試畢返鄉遭颱風,飄泊至越南廣義省菜芹汛出海口。阮朝官員因他有廩生的身份,加恩增給錢五十緡,並不用依規定等來年待船歸國,當年冬就准陸路北行回國。在會安與南義巡撫潘清簡一日筵敘兩次。除夕夜至王城順化,欲晉謁明命帝,但東閣大學士關仁甫稱他會被慰留待船而作罷。回途中參觀二徵夫人廟。步行四月,歷萬餘里在道光十七年(1836年)返福建,所見所聞撰成《海南雜著》。[1]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進士,人稱「開澎進士」。道光十七年(1837年),周凱任臺灣道,聘蔡廷蘭主講崇文書院,兼引心、文石兩書院。歷官峽江知縣、南昌水利同知、豐城知縣等。因抗太平軍有功,升贛州同知、賞載藍翎。咸豐九年(1859年)陰曆三月十五日卒於官,移靈回鄉。[1][3]
澎湖縣的人物傳說,僅蔡廷蘭及張百萬二人即佔六成多,這些傳說詳述了兩人傳奇的一生,也表達出當地人對蔡、張二人功成名就的渴望[4]。
著作
著《海南雜著》二卷、《香祖詩草》一卷。《海南雜著》上卷包括〈滄海紀險〉、〈炎荒紀程〉、〈越南記略〉,下卷皆途次唱酬之詩[3]。此書於清代出版四版,光緒三年(1877年)北京俄國東正教傳教士譯為俄文,除此尚有法、日、越南等多國譯本,是當時全台唯一一本海外見聞錄,也是清代時期台灣人著作外國見聞之首例[1]。《香祖詩草》抄本由陳瑾堂贈連橫,後轉入楊雲萍之手,現存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計有五十六題、一百一十五首詩作[5]。
光緒四年(1878年)金門林豪集其遺作成《愓園遺詩》四卷、遺文一卷、駢體文二卷、尺牘六卷,今未見[3]。
逸事
有誤傳當地膾炙人口的詩作〈澎湖八景〉為蔡廷蘭所作,但其實是當地秀才許晉纓作品[6]。
家族
開澎始祖蔡鳴震來澎時間約於明崇禎17年(1644年)[7],根據高啟進編著《開澎進士蔡廷蘭》[8]:17-19記載,蔡廷蘭為金門瓊林第22世子孫,遷澎第六代,族譜行「仲」字輩。
父系先祖
金門開基始祖:蔡煜(一世)
澎湖開基始祖:蔡鳴震(十七世,開澎第一代)
遷澎第三代,曾祖父:蔡克舉、曾祖母:李氏
遷澎第四代,祖父:蔡君超、祖母:許氏
遷澎第五代,父親:蔡培華、母親:許氏,育有五子。
母家、妻族
蔡廷蘭娶妻許氏,乃附貢生許容光次女;蔡廷蘭自祖母以降,凡母親與妻子咸來自鼎灣澳港仔尾(今湖西鄉許家村)的許氏家族。
另有一小妾,姓氏不詳。
兄弟
行長:蔡會賓,字仲嘉,號廷茗(廷嘉)
行次:蔡良遇,字仲幸,號廷萱(廷緣)
行三:蔡天胤,字仲隆,號廷蕃(廷芝)
行四:蔡崇文,字仲章,後改名廷蘭,字香祖
行五:蔡威武,字仲揚,號廷顯(廷揚)
子嗣
長子蔡繼尹
次子蔡繼漸(後為秀才)
另有二女,適同村陳某與王某
蔡廷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P2jZ0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