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正條密植競技會
竹東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06222676226303/permalink/1821924491322776/
-------------------------
昭和19年橫山庄農業會長都宮龜治郎予橫山庄同主催婦女子正條密植競技會賞狀
婦女子正條密植競技會為一種日本時代的女子農事勞動競賽,「正條密植」是一種讓秧苗能夠維持適當行株距的種植方法,利用正條密植器拖曳出線條記號,接著在記號點插上秧苗,使得農田秧苗如棋盤般整齊,提升單位面積產量。此插秧方法操作容易,婦女小孩也能勝任。
此件〈昭和19年橫山庄農業會長宇都宮龜治郎予橫山庄同主催婦女子正條密植競技會賞狀〉是1944年(昭和19年)3月18日橫山庄的婦女參加正條密植競技會,審查成績優秀,獲得橫山庄農業會長宇都宮龜治郎頒發的賞狀。
昭和19年橫山庄農業會長都宮龜治郎予橫山庄同主催婦女子正條密植競技會賞狀-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h7JCN3
「體位向上」:殖民地臺灣 (1937-1945) 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
日治晚期 (1937-1945) 當局對戰場後方國民強調「體位向上 (たいいこうじょう) 」的歷史現象,目的在於探究殖民地臺灣的體育、運動與身體活動形式,也援引傅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對系譜學 (genealogy) 和治理術 (governmentality) 的洞見,分析當時的身體治理與實踐。結果發現,當局緊隨日本內地的身體治理,包含知識的建構、活動的安排、身體的檢查與管理等,促使公共衛生的知識與技術迅速滲透至殖民地臺灣。並且,競技運動在中日戰爭開打的初期仍然受到鼓勵,卻從不僅止於休閒娛樂和自我實現,轉而增加體操、步行與 (廣義) 武道的身體活動,以及具實用性質的國防體育、奉公勞動和增產作業之競技。然而,無論是否認同「健康、勞動、奉公」為一種理想的生活形式,臺灣人對官方所安排的身體治理也不完全照單全收。「帝國之夢」對所有人而言意義不盡相同,這不僅左右著時人的身體實踐,也是未來研究值得關注之處。
DSpace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 「體位向上」:殖民地臺灣 (1937-1945) 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 https://bit.ly/3nZLqJp
新竹州衛生課發行《體力增強》
1.本物件是1941年新竹州衛生課發行的《體力增強》刊物。採直式印刷,平裝。封面中央上半部為刊物名稱,下半部文章目次;右上部有「第一號」、「昭和十六年八月號」字樣;左下部為「新竹州衛生課」字樣。內容是3篇有關健康教育的文章。最末為版權頁,上載印刷、發行相關資訊。
2.本物件的發行,是因應日本進入戰爭體制,而對國民強調所謂的「體位向上」,各機關開始不斷出版增強體能之類的書籍。發行人土井利三,為日本佐賀縣人,1926年來臺任警部補,1930年升任警部。1941年時任新竹州衛生課警部,次年轉任新竹州警察部理蕃課警部。
------------------------
新竹州衛生課に於ける體位向上座談會
新竹州衛生課に於ける體位向上座談會-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b6Unva
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名裕仁(裕仁/ひろひと Hirohito ?),為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父親。出生時稱號為迪宮,徽印印號為若竹。裕仁在大正五年(1916年)11月3日被立為皇太子,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其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裕仁在1945年8月14日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向平民親自宣讀和錄音,這在日本史上也屬首次,鑒於他的性格內向退縮,他作為當時日本的國家元首,是否有控制日本內閣的能力及負起戰爭責任的議題仍還很有爭議,不過日本戰敗後,依照新憲法他完全失去政治上的實權,以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象徵而存在,此後他轉向科學研究與倡導和平。除了日本神話中的天皇之外,他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享年最高者,也是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之一。1989年1月7日,裕仁因患十二指腸癌去世於東京吹上御所,享年87歲。當天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於1989年1月8日改年號「平成」,昭和時代完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293346602011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