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六代戰機F-47亮相 學者:與無人機搭配作戰是一大指標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4m0XsA2
強化夜間作戰能力 空軍深夜宣布恢復「跨子夜」實戰化飛行訓練 - 自由軍武頻道
強化夜間作戰能力 空軍深夜宣布恢復「跨子夜」實戰化飛行訓練 - 自由軍武頻道
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兼論戰略模糊的危險錯覺
星期專論》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兼論戰略模糊的危險錯覺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VV28u
拜登總統先後在四個不同場合直率且明確地表示,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台灣,美國將進行軍事干預。圖為二○二二年九月十八日,拜登在新聞節目「六十分鐘」專訪中表示,「如果台灣遭到前所未見的攻擊,美國將會出兵防衛台灣」。(翻攝自CBS頻道)
2022/10/30 05:30
◎余茂春(Miles Yu)
美國對台政策的相關對話,經常提及所謂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可是,鼓吹這種概念實在是一廂情願、無事生非,且頗具危險。戰略模糊從來不是美國的官方立場。過去七十年來,維繫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憑藉,並非戰略模糊,而是正好相反。在動用武力保衛台灣的問題上,美國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就是戰略清晰。
戰略模糊 對中政策怠惰藉口
「戰略模糊」的概念指的是美國所謂的預設立場,即不明確表明一旦中國入侵台灣時,美國是否會動用武力保衛這個民主國家。據稱這項政策的目的是遏止這種中共對台的侵略行動,並且阻絕中國發動侵略的任何藉口,亦即台灣片面宣布獨立。
早在一九九○年代中期,這個近乎迷思的「戰略模糊」的說法,就已經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影響了政策制定者的思維。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戰略模糊可以作為安撫中國的一種手段,也是華盛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往的一種方式,不會激怒北京進而破壞「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可是,戰略模糊往往成為美國對中政策怠惰的便宜藉口。
戰略模糊在概念上是自相矛盾的。它混淆了戰略意圖和戰術行動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戰略意圖上,美國始終維持戰略清晰的政策和作為。自杜魯門(Harry Truman)以來,歷任美國總統一貫含蓄或明確地宣示在中國侵略台灣時加以干預的意圖。就像所有的軍事計畫一樣,唯一而且應該曖昧不明的是戰術和具體行動計畫,也就是如何軍事捲入的問題,而不是要不要軍事捲入的問題。
戰略模糊也是一廂情願的,因為北京從來不相信美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侵台灣時會坐視不管,聽之任之。僅憑中國的如此認定便足以清楚表明,在華盛頓或其他地方談論戰略模糊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自我斟酌。
實際上,很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找得到有影響力的人士相信美國有所謂的戰略模糊。從毛澤東到鄧小平的所有中共領袖都堅信,美國會在人民解放軍侵略台灣時出兵干預,他們都抱持中共所謂「杜勒斯主義」(John Foster Dulles Doctrine)的堅定信念,即美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需要台灣成為美國的「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美國永遠不會讓中國這種共產主義國家奪佔台灣,如果解放軍試圖入侵台灣,美國將毫不含糊地動用武力進行干預。
擊敗美軍 中共視為奪台要件
正是在認定美國有戰略清晰的信念引導下,中共展開大規模的擴軍計畫,在入侵台灣的所有戰情想定中,鎖定美軍是侵台軍事行動的最大威脅。人民解放軍的致勝理論,做為其行動和戰術的依據,將擊敗美軍做為奪取台灣的先決條件。在這一點上,中共也是毫不含糊的。
雖然戰略模糊並未編入美國的戰略原則,然而它經常被華府地區的政策制定者和權威人士津津樂道,談得煞有介事。迄今為止,戰略模糊在民主國家裡被反覆重提,以至於某些政府領袖竟然相信,在如何抵禦解放軍入侵台灣的問題上,美國可能確實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甚至模棱兩可。
然而,不真實的東西說得再多也不會變成真的。美國對於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已經延續了七十年之久。
美國的對台戰略清晰始於一九五○年六月廿五日,共產中國支持的北韓人民軍在當天發動韓戰。就在同一天,杜魯門總統派遣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保護這個島國免於中國可能的入侵,並將該地區中立化。一九五五年,美利堅合眾國和中華民國(台灣)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美國對台防務戰略清晰的成文化持續了近卅年之久。
然後,在一九八○年一月一日,卡特(Jimmy Carter)總統片面終止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過,即使發生這種變化,美國也沒有揚棄保衛台灣的戰略意圖。美國官方的戰略模糊政策並未因此而誕生。
自一九八○年以來,從卡特—雷根(Carter-Reagan)時代開始,隨之而來的是一段可以被稱為「戰略準透明」(strategic translucency)的短暫的逐步演變時期,在此期間,舊的戰略清晰政策找到了新的形式。
這些新的形式始於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和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接著,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為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戰略清晰賦予了新生命,批准向台北出售數量空前的精銳F-16戰鬥機。
美國的戰略清晰貫穿每一次中國針對台灣發動的危機和挑釁。最為人所知的是,在一九九五年和九六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期間,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派遣兩支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進駐台灣海峽附近水域,應對解放軍在那裡發射飛彈恫嚇台灣選民的挑釁行為。
過去六年 華府強化戰略清晰
歷任美國總統不斷透過聲明和其他行動,重申對台戰略清晰政策。二○○一年,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明確宣示,他將「不惜一切保衛台灣」(do whatever it takes to defend Taiwan)。 後來,在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在美中關係的框架之外,與台灣發展出極為強健的關係。這種更密切的關係,包括大幅增加對台出售關鍵性武器,更頻繁地派遣高層級官員訪問這個民主島國。
今天,我們置身於美國強化對台戰略清晰的時期。在過去的六年裡,不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主政,美國一直不斷強化對台戰略清晰。
我們看到,美國戰艦一再無視中國所謂的「紅線」(red line),在台灣海峽展開航行自由行動。這些行動的頻率大幅增加十倍以上,使這條對台灣防禦至關重要的水道實質國際化。
美國國會還就保衛台灣的重要性,達成歷史性的跨黨派共識。我們已經在好幾項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法案中看到這一點,這些法案獲得一致或近乎一致的支持,進一步將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成文化。
美國的軍事領袖也重申美國對台戰略清晰的立場。海軍上將帕帕羅(Samuel J Paparo)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負責在中國一旦攻擊台灣時執行美國的軍事任務。二○二二年十月十九日,帕帕羅上將表明,美國將「阻止任何對台灣的入侵,以及任何以武力解決問題的嘗試,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模糊空間。」
白宮的態度也同樣明確。自二○二一年十月以來,拜登(Joe Biden)總統先後在四個不同場合直率且明確地表示,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台灣,美國將進行軍事干預。
儘管如此,華盛頓仍然有人拒絕放棄對戰略模糊的癡情。他們援引白宮對總統軍事干預共軍侵台聲明的澄清,稱其為「後推」(pushback)或「收回」(backtracking)。然而,白宮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與美國總統在保衛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清晰並不矛盾。
正好相反,這些聲明進一步肯定了戰略清晰。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鞏固了美國的戰略清晰立場,因為「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本要件之一,就是美國長久以來一貫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使用武力解決台灣議題的立場。正如自尼克森時代以來歷屆美國政府的多次聲明,這個立場一點也不模糊。
中共霸權擴張 台灣首當其衝
在保衛台灣問題上維持戰略清晰,應有助於對中國的全球性挑戰提供戰略清晰。中共是一個修正主義政權,與為數眾多的周邊國家有劇烈的領土領海衝突,準備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發動一連串侵略,而台灣是這一連串侵略行動的第一個環節。我們對這種侵略並不陌生,納粹德國的侵略系列行動起始於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日本帝國曠日持久的擴張始於侵佔滿洲(九一八事變),歷史的殷鑑其實並不遙遠。
台灣就是中國的蘇台德區。中共對此毫不含糊。而我們也不應該首鼠兩端。讓我們避免一九三八年慕尼黑式那種危險而災難性的「戰略模糊」得以重演。
(余茂春曾在川普政府擔任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政策規劃辦公室中國政策首席顧問,現為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及2049計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以及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星期專論》美國保衛台灣的戰略清晰—兼論戰略模糊的危險錯覺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VV28u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數據,美國目前擁有5550枚核彈頭,俄羅斯則有6255枚,中國目前的核武庫規模大約為350枚。
美國國防部3日發表2021年版《中國軍力報告》,探討中國的國家戰略、外交目標、經濟計劃和軍事發展,並且描繪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報告指出,解放軍正在積極發展跨軍種聯合作戰與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中國核武庫的擴張速度更是超乎美方預期。預計中國在2030年就會坐擁千枚核彈頭,2027年更打算憑藉武嚇將台灣領導人逼上談判桌,按照北京所給的條件進行「談判」。「2027要把台灣逼上談判桌!」五角大廈發表《中國軍力報告》:解放軍擴增核武庫、發展聯合作戰能力 https://bit.ly/31yyVO5
在《核不擴散條約》確認的五個核武國家(美、俄、英、法、中)裡,中國的核試次數與核武數量相對較少。但最新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解放軍正在加速核擴張,2027年可能擁有最多700枚核彈頭,2030年之前擁有至少1000枚核彈頭,超過美軍在2020《中國軍力報告》的預估。此外,報告也研判中國已擁有核三位一體能力,可從空中、地面、海上發射核彈。不過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數據,美國目前擁有5550枚核彈頭,俄羅斯則有6255枚,中國目前的核武庫規模大約為350枚。
2021《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繼續表現出與全球軍事強國競爭的野心。 一位五角大廈官員表示,「解放軍不斷發展的能力和概念,繼續增強他們戰鬥與贏得戰爭的能力。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對抗中國所說的『強大敵人』—這很可能是對於「美國」的委婉表達」。除了正在進行的「機械化」改革,解放軍也在努力實現武器和裝備的現代化,提升跨軍種的聯合作戰能力,也準備打一場「資訊化」和「智能化」戰爭,同時增強太空、網路領域的作戰能力。
除此之外,中國也正在建立更強大的海外後勤和基礎設施,使解放軍能夠在更遠的距離投射和維持軍事力量。五角大廈官員強調:我們討論的不僅僅是中國周遭,更包括印度-太平洋區域,甚至連全世界都包括在內。2021《中國軍力報告》也引述中方說法,表示解放軍現階段的建軍目標之一,是在2027年將台灣領導人逼上談判桌,按照北京所給的條件進行「談判」。
美軍最高將領、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A. Milley)上將3日出席阿斯彭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時表示,他將中國視為美國的「頭號」軍事挑戰者:「中國顯然正在向我們提出區域性挑戰,他們的野心更是向我們提出全球性挑戰。」米利表示:「他們有一個中國夢,想要挑戰基於規則的自由秩序。」米粒雖然宣稱「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比過去40年到70年間更加不穩定的世界」,但他也說,他不認為中國會在近期(6個月、12個月,也許24個月)攻擊台灣,不過「解放軍確實正在為國家領導人提供動武選項」,而且「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在被問到「美國是否有能力保衛台灣」時,米利的回應則是「無庸置疑」:「我們絕對有能力在世界範圍內做所有這些事,如有需要,也包括保衛台灣。」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亞當・希夫(Adam Schiff)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也表示:「我認為我們需要更明確地表示我們保衛台灣的義務,向台灣提供能夠自我防衛的所需資源。」希夫說,美國應該盟友合作建立更強的國際威懾,對中國明確展現他們若試圖以武力佔領台灣,將會付出高昂代價。
「2027要把台灣逼上談判桌!」五角大廈發表《中國軍力報告》:解放軍擴增核武庫、發展聯合作戰能力 https://bit.ly/31yyVO5
(法新社華盛頓5日電) 美國國務院今天公布美國核彈頭庫存量,是前總統川普禁止公布這項數據後,美國4年來首度公布核彈頭數量。
截至2020年9月30日,美軍擁有3750枚現役與非現役核彈頭,比前一年少55枚,比2017年同個時期少72枚。
美國核彈頭庫存量於美俄1967年冷戰正酣之際來到高峰,當時共有3萬1255枚核彈頭,今天公布的數據是自那時以來最低。
美國國務院今天公布核彈頭數據,正逢拜登政府試著重啟於川普任內停擺的美俄武器控制談判。
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說:「提高各國核彈頭庫存量的透明度,對禁止核武擴散與裁軍的努力至關重要。」美國公布核彈頭庫存量 4年來首見 https://bit.ly/3BvNUFe
---------------------------------------------------------------
【探索時分】不要和美國開戰的五個理由(上)
當今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想和美國開戰,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不要和美國開戰的五個理由。
1. 美國有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事人才儲備
首先,美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私人飛機和最成熟、最龐大的民間飛行產業。
美國目前有著66萬飛行員,其中私人飛行執照就有20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中國2020年私人飛行執照數量是3000多人。美國是中國的70倍。而美國的民間飛行員數量比世界上其它地區加起來還要多。 美國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私人飛機,超過20萬。全球總共就有差不多40萬架私人飛機,美國占了一半。
這些私人飛行員 ,在戰時,搖身一變,不需要怎麼培訓,就可以上戰場了。飛行員是非常難培養的,培養一名合格的飛行員的周期至少需要四五年,也就是說戰爭的時候你開始培訓飛行員,等你培訓完飛行員,這個戰爭早就打完了。所以民間飛行員的數量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空軍最重要的戰略儲備,飛機沒了可以再造,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沒了你可造不出來。
例如二戰期間的世界頭號空軍王牌埃里希·哈特曼,他母親就曾是德國一個滑翔俱樂部成員,在母親的帶領下哈特曼15歲時便取得了滑翔機駕駛證書並成為希特勒青年飛行團滑翔教員。參軍後迅速成為空軍王牌,整個二戰共擊落了352架戰機。
二戰期間日本人就是在這方面吃了大虧,中途島海戰損失了4艘航母固然很傷 ,但是航母沒了可以再造,大量飛行員死亡是無法彌補的。所以到了二戰後期,日本人有飛機,但是沒有飛行員,那怎麼辦,乾脆就駕著飛機去撞擊敵艦吧,你不需要學飛行,只要能起飛就行了,看到了敵艦撞過去,反正是有去無回,這就是神風特攻隊。
可是二戰時期美國就有40萬飛行員,生產了30萬架飛機,日本怎麼可能是美國人的對手呢。有意思的是,當時日本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 ,在8月15日日本投降後,開著特攻機要做日本最後一次神風攻擊,但是由於他不會開飛機,墜落在沖繩附近的海域。
不僅僅是飛行員,美國陸軍的人才儲備也是世界第一。2017年的報告顯示,美國在民間有3.93億枝槍, 占世界民有槍枝的45.8%。 這個數字還不包括美國警察和軍隊所擁有的槍枝。美國人平均每個人有1.2枝槍,手槍,半自動步槍。在美國哪個城市都有靶場,都有賣槍的,雖然各個州對於持槍的法律不一樣,但是擁槍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所以在美國擁有步槍,會開槍是很普遍的事情。這些美國人在戰爭時期,搖身一變,就成了步兵。
射擊雖然不像開飛機那樣要求那麼高,但也是需要經驗,一個有著10年擁槍的美國人加入軍隊,和一個從來沒開過槍栓的人應徵入伍,那是沒法比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的陸軍士兵儲備世界第一。
美國人喜歡開飛機、開槍,住在海邊和湖邊的還喜歡開船。你要是東西海岸住,經常能看到有美國人開著大皮卡,後面拉著一個快艇,或者摩托艇,在海邊有很多專門存放私人遊艇的碼頭,這些遊艇 ,大的有三層,裡面廚房臥室一應俱全,帶上補給能從佛羅里達開到巴哈馬。這些人懂航海知識,會開船,真到了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們搖身一變,很快就能加入海軍。
2. 美國人有著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預備役
美國所有預備役部隊加起來總共大概有106萬人,稱之為百萬雄師不為過分。更驚人的是,美國預備役的裝備保有量巨大,擁有接近1萬輛的坦克和裝甲車步兵戰車,還擁有六千多門火炮和火箭炮、22,000枚反坦克導彈,同時兼顧空中力量,除去大批無人機和運輸機外,還有一千架以上武裝直升機和兩千多架其它直升機。
值得注意的是,其它國家預備役撿軍隊用剩下的武器,美國預備役不同,使用的裝備部分是美軍退役,另一部分則是購買新裝備, 所以武器裝備都是新近的,不會有太多老舊裝備。比如擁有的裝甲戰鬥車輛中,有3000輛以上是現代化的M-1坦克,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中共裝備最先進的99式坦克也就一千多輛,而俄羅斯裝備自己最新式的T-90坦克也就兩千多輛,但是美國預備役的M1坦克就能達到三千多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陸軍預備役是世界第二陸軍。
我們再來看美國預備役的空軍,美國空軍預備役擁有三百多架的作戰飛機,而國民警衛隊裝備飛機的數量多達1700架,加起來高達兩千多架。其中包括9架B-52戰略轟炸機、 154架A-10攻擊機、 670架F-15和F-16戰機,甚至還有17架別國很難擁有的預警機!
B-52戰略轟炸機。 (U.S. Airforce/Getty Images)
A-10攻擊機。(Ethan Miller/Getty Images)
不僅如此,美國國民警衛隊竟然還裝備了第五代戰機F35。 早在2019年10月位於佛蒙特州的美國國民警衛隊空中部隊接收了該部隊的首批F-35A戰鬥機,該中隊原來是用的F16,結果F16咱不用了,用起F35來了。
美國國民警衛隊是繼美國空軍、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後第三支接收F-35戰鬥機的美國部隊。不僅有F35,連最先進的F22國民警衛隊也有,美軍有20架F22A戰鬥機分給了空軍國民警衛隊。類似的,還有20架B2隱身轟炸機是國民警衛隊和美國空軍共用的。
我們總體來看一下,國民警衛隊空軍有11個F-16C/D 戰隼中隊, 5個F-15C/D 鷹中隊,2個F-22A猛禽中隊,其中1個僅配備人員,沒有飛機。有飛機的中隊是夏威夷國民警衛隊第154聯隊199飛行中隊。還有7個C-17全球霸王運輸機中隊,16個C-130 大力神運輸機中隊 。
美國的預備役,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打其它國家的正規軍都沒有問題。
3. 美國有著強大的軍事工業和科技能力
在二戰時日本發動珍珠港大獲全勝,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山本五十六卻感嘆地說道,我們只是喚醒了一個巨人。
確實如此,從開戰一開始,美國就激發了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我們就說鋼鐵吧,戰前,美國鋼鐵年產量3000萬噸左右。到了1941年,暴漲2倍多,達到7500萬噸。到1944年,達到最高峰8132萬噸。這是什麼概念呢?
1944年,蘇聯、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這5個大國的鋼鐵生產總量才5600多萬噸,相當於美國一個國家鋼鐵年產量的70%。5個國家打不過一個美國。1940年,美國石油年產2億噸,到1945年到了2.3億噸,美國石油產量占全球的60%有餘。全球石油總產量只有3.6億噸。1942年,美國一年就可以生產飛機4.7萬架 ,坦克3萬輛。平均每天生產128架飛機和82輛坦克。
這就意味著,每天從生產線上開出來的飛機和坦克就可以裝備3個美軍飛行大隊和1個美軍裝甲團。
1942年,英國在阿拉曼戰役中損失了500多輛坦克。沒關係,美國及時補充了600輛坦克給你。德國損失了400多輛坦克,打完就完了,少一架是一架。
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人共建成下水了埃塞克斯級航母22艘、中途島級航母2艘、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塞班級輕型航母1艘、博格級護航航母45艘 、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8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50艘。總計147艘航母。而在二戰期間日本總共才造了15艘航母,共有25艘航母,這樣的實力怎麼和美國人打。
埃塞克斯級航母。(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為了對抗德國潛艇,美國在二戰瘋狂造驅逐艦,其中著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建造了175艘,而在整個二戰期間,算上之前建造的,日本海軍擁有的甲級驅逐艦也就五十多艘,這仗沒法打。
雖然目前美國很多製造業轉移。但是目前美國的軍工企業依然留在國內,並且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目前全球前五名的軍工企業都在美國,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公司、通用動力。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擁有聞名遐邇的臭鼬工廠, U-2高速偵察機、SR71黑鳥偵察機、世界上首款隱身轟炸機F117, 第五代戰機F22猛禽和F35閃電都是臭鼬工廠出品。除此之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產品還包括F16、C130運輸機、C-5大型運輸機。
排名第二的是波音公司,全球現役的波音民用飛機接近13,000架,約占全球機隊總量的75%。波音的民航飛機聞名天下,軍工實力也非常強大,波音的軍工主要來自之前的麥道公司,1997年波音公司宣布,原波音公司與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簡稱:麥道公司)完成合併,新的波音公司正式營運。麥道公司曾經是美國最大的軍用飛機生產商之一。比如F15鷹、C-17運輸機都是麥道公司的產品。
而諾斯羅普-格魯曼開發的戰機包括 F/A-18超級大黃蜂、B2幽靈隱身轟炸機、 F14熊貓戰鬥機、 E2鷹眼預警機、全球鷹無人機。而最著名的就是,美國下一代隱身轟炸機B21,B21是美國正在開發的、成本更小、在未來具備無人能力的一款先進隱身轟炸機,預計將在明年迎來首飛。
前面說的幾家都是造整個武器的,而雷神公司是全球最先進的電子和雷達設備製造商,基本上我們看到的重要飛機的雷達都是雷神公司開發的,F-15鷹式戰鬥機使用的APG-63和APG-70雷達,F-22猛禽戰鬥機使用的AN/APG77雷達,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使用的APG-65、APG-73和APG-79雷達。甚至B2、F14雄貓的雷達也都是雷神開發的。對了,部署在台北的鋪路抓遠程預警雷達也是雷神公司的。
排名第五的軍火公司是通用動力,通用動力一大業務是製造軍艦和核潛艇。比如美國最新的,號稱史上最強大的核潛艇哥倫比亞級就是通用動力建造的。而著名的F16也是通用動力研發的,後來把生產線賣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了。
有賣就有買,目前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就是通用動力旗下的,M1戰車原本是克萊斯勒防務開發的,後來被通用動力合併了。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飛機都是美國產的,比如美國第四代戰機F16的銷量已經超過4500架,而第五代戰機F35的訂單已經超過3500架了。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歐洲的狂風戰鬥機產量只有九百多架,而法國陣風產量只有二百多架,俄羅斯號稱四千多架飛機,但是第四代飛機只有800架左右,而中國所有各型號的第四代飛機據說也只有一千多架左右。可見美國產的飛機在軍火市場占據多麼大的市場份額。
不要和美國人開戰的5點理由,我們上集就到這裡,下集我們將到來剩下的2個理由
【探索時分】不要和美國開戰的五個理由(上) | 周子定 | 美國飛行執照 | 美國空軍 | 大紀元 https://bit.ly/3w0RynN
-----------------------------------
【探索時分】不要和美國開戰的五個理由(下)
世界上總有些人想和美國開戰,我們上集介紹了不要和美國開戰的3個理由,這一集將帶來剩下的2個理由。
4. 美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美國的空軍是世界第一,海軍是世界第一,陸軍是世界第一。
美國空軍:1.3萬架飛機
先看美國空軍,美國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國民警衛隊加在一起擁有1萬3千架飛機,這是一個什麼概念?美國一個國家,可以單挑世界上所有其它國家。
第二名俄羅斯只有4000多架飛機,中國只有3300架左右飛機,排名第四的印度2000多架飛機,排名第五是韓國,1500多架飛機,日本空軍有750架左右的飛機,以色列飛機數量650。也就是說美國空軍的實力比俄羅斯、中國、印度、韓國、日本、以色列這些國家加起來還要強大。其它國家加在一起打美國,都不一定打得過。
美國空軍擁有最先進的第六代戰機F-22猛禽和F-35閃電。F-22戰機是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第五代戰機,具有強大的隱身能力,它的雷達反射截面不足0.001平方米,和一個麻雀大小差不多。超音速巡航速度能達到1.8馬赫,最高速度仍然是美國空軍的機密。而F-35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第五代戰機,目前訂單已經多達3500架,已經交付了600多架飛機。
美國空軍不僅是世界第一,美國海軍擁有3700多架飛機,實力也在俄羅斯和中國之上,堪稱世界第二的空軍力量,除了裝備F-35之外,主要是接近一千架的超級大黃蜂F/A-18。
美國海軍:295艘大小軍艦
美國海軍目前有近500,000現役和預備役海軍軍人、295艘現役大小軍艦。海軍旗下設有空中部隊,擁有超過3,700架飛機。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2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68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其中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一種多用途水面艦,有強大的隱身功能,雷達發射截面只有一艘漁船的大小。它可以用神盾系統防空,也能用先進炮來岸轟,還有一些反潛能力。
美國海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其中最新服役的是福特級,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航母,噸位達到10萬噸,能夠搭載75架以上的飛機,新型A1B壓水式核子反應爐發電量為尼米茲級3倍,其服役期間50年不用更換爐芯。這意味著航母的出勤率將會更高,以前的尼米茲航母要進行中期大修,更換反應堆的爐芯。
除了核動力航母,美國還擁有十幾艘兩棲攻擊艦,這些兩棲攻擊艦有著全通甲板,搭載上F-35,搖身一變,就能成為輕型航母。其中的代表就是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美利堅級排水量達到45,000噸,擁有廣大的搭載空間,作為兩棲攻擊時,可以搭載一個由12架MV-22、6架F-35B、4架CH-53E「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7架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以及2架MH-60S「海鷹」(Seahawk)搜救直升機所組成的混編機隊。同時可以搭載1700名海軍陸戰隊戰士,擁有強大的空中投放能力。
而作為輕型航母時,搭載20架F-35B戰鬥機與2架H-60搜救直升機,空中攻擊火力超過很多國家的輕型航母。比如意大利的加富爾級航母就最多只能攜帶10架F-35,也就是一艘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頂兩艘加富爾級航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是一個擁有二十多艘航母的國家。
F-35B戰鬥機 (Cpl. Francisco J. Diaz Jr./U.S. Marine Corps via Getty Images)
除了龐大的航母艦隊,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潛艇部隊。美國建造了62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目前還有34艘在服役。洛杉磯核潛艇擁有強大的武器庫,4枚魚雷發射管裝備了多達37枚魚雷,同時還有12個單元的戰斧巡航導彈,擁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
美國目前還服役了19艘弗吉尼亞核潛艇,美國有著目前世界上最安靜的核潛艇「海狼號」,噪音水平可能只有95分貝。每一艘造價30億美元,目前只建造了3艘。有8具66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還可以攜帶多達50枚戰斧巡航導彈攻擊陸地和船舶的目標。
目前美國還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海基核威懾力量,擁有18艘俄亥俄級導彈核潛艇,其中4艘被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每一艘俄亥俄級均裝備有24枚射程12,000千米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每一個彈道導彈能夠攜帶8枚核彈頭,也就是這樣一艘潛艇上有192枚核彈頭!而巡航導彈版本的俄亥俄級則能夠攜帶多達154枚、攜帶常規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
製導導彈潛艇。 (Dave Fliesen/U.S. Navy via Getty Images)
綜合來說,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74艘核潛艇,這樣一個數字比世界上其它所有國家加起來都多。我們知道,除了美國,只有法國有一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而看核潛艇,俄羅斯有30多艘,中國有十幾艘,英國有11艘核潛艇,法國10艘核潛艇,加起來也比不上美國。
美國陸軍:1萬多輛坦克
美國還有最強大的陸軍。美國擁有10,000多輛坦克,具體數字是軍事機密,但是據估計,有6000輛M1坦克,超過1萬輛M60系列。分屬於美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據悉,美軍現役坦克的型號全部為M1,而大量的坦克是放在預備役的。
美國為什麼擁有這麼多備用坦克呢?其實這些坦克的戰備狀態非常好,是因為美國的陸軍現役規模比較小,目前美國陸軍只有10個師,但是卻有著大量的預備役和國民警衛隊,這些預備役使用的並不是過時的裝備,而是最新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美國的國民警衛隊有隨時上戰場的能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役中,大量的國民警衛隊被徵召前往前線。
我們以美國的第一裝甲師為例,來看看美國陸軍的火力配置。
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LIU JIN/AFP via Getty Images)
其中第一裝甲師裝備M1A2艾布拉姆斯型主戰坦克728輛,M2型步兵戰鬥車316輛,其它裝甲車輛475輛,火炮172門,高炮24門,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144輛,各型直升機127架。
美國目前裝備的主戰坦克是M1艾布拉姆斯,1991年的海灣戰爭,M1A1坦克完全碾壓對手,它配備的貧鈾穿甲彈可以輕易擊穿2000米內的伊拉克的T-72坦克,而T-72坦克卻對M1A1坦克無法造成傷害。
更重要的是,M1A1坦克卓越的火控系統,可以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如夜間和沙塵)輕易捕捉到T-72坦克。
除了坦克和步兵戰車,美國陸軍還裝備了大量的直升機,陸軍雖然只裝備了百餘架固定翼飛機,且均為支援飛機,但裝備有大量直升機,接近5千架,另外還有500餘架無人機,總數量與空軍不相上下。
其中有700架最強武裝直升機阿帕契,阿帕契火力非常強大,能掛載4組4聯裝共16枚「地獄火」半主動激光制導空地反坦克導彈,理論上具備了一次出動,擊毀地面16輛主戰坦克的能力。此外,機首下方裝有1門30mm單管鏈式機關炮,備彈高達1200發,能有效對付地面目標。
阿帕契防護力驚人,塑鋼蒙皮的蜂巢結構,你拿12.7/14.5mm大口徑機槍穿甲彈,或者是20mm機關炮高爆彈,都打不穿機體,阿帕契的戰場生存能力在全球武裝直升機中算是老大。
還有400多架最強大的直升運輸機支奴干(CH-47 Helicopter,代号:Chinook),前後各有一個螺旋槳,長度30.1米,我們知道一個籃球場也就是28米,也就是一架支奴干直升機比一個籃球場還要長,它可運載33~55人或12,700公斤貨物。
5. 美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核武器庫
美國擁有6000多枚核彈頭,其中部署有1600多枚。如果單論核彈頭數量,美國和俄羅斯可能不相上下,但是光有核彈頭不行,你必須要有投放核彈頭的能力,你的核彈頭不投放出去,放在家裡只能自爆,威懾自己人,威懾不了別人。
而美國就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核武器投放能力。一般來說,投放核武器有三種方式:空中,通過戰略轟炸機來投放核彈頭;海洋裡,則是依靠核潛艇來發射洲際導彈;陸地上,還有陸基洲際導彈。
論戰略轟炸機的質量和數量,美國都是全球第一:論隱身能力,美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B-2幽靈轟炸機;論速度,美國有超音速轟炸機槍騎兵B-1B,不僅速度快,還能夠低空突破;論數量,美國有76架B-52轟炸機。
不僅如此,美國空軍有400多枚義勇兵陸基洲際導彈。這些洲際導彈已經服役超過50年,射程達到1萬3千公里,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其實美國只有40%的核彈頭是交給了陸基洲際導彈核戰略轟炸機,主要的核彈頭都給了美國的核潛艇。
美國目前的潛射彈道飛彈是三叉戟-2型,三叉戟-2型部署在14艘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艦上,每艘可配備24枚,每個導彈能攜帶8枚核彈頭,也就是這樣一艘潛艇上有192枚核彈頭,足夠可以炸平一個大洲。
美國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去年已經開工興建。將全面替代俄亥俄級核潛艇。美國第五代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的第一艘哥倫比亞號(SSBN-826),2019年5月23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建造。
哥倫比亞級比上一代的俄亥俄級略大,長170.7米,直徑13.1米,水下排水量21,144噸。它有一個使用壽命為42年的新型反應堆,在全壽命周期內可不再需要更換核燃料。
美國擁有世界上優秀的軍事人才儲備,最強的預備役,強大的軍事工業和科技能力,世界上最強大海軍、陸軍和空軍,還有最具威懾力的核武器庫,以上就是不要和美國人開戰的5個理由。
【探索時分】不要和美國開戰的五個理由(下) | 周子定 | 美國海軍 | 美國陸軍 | 大紀元 https://bit.ly/3trbs9x
新頭殼
陳昭南觀點》美國抗中戰略的關鍵詞:得台灣者得天下
陳昭南觀點》美國抗中戰略的關鍵詞:得台灣者得天下 https://bit.ly/2QVp003
總統蔡英文獲頒得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頒發的馬侃獎。 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資料照片)© 由 新頭殼 提供 總統蔡英文獲頒得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頒發的馬侃獎。 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資料照片)
新頭殼newtalk
在加拿大,過去親近台灣是個禁忌話題,但現在擁抱熊貓卻是一個危險訊號。這代表著國際大環境氣氛已經迥異往常了。
台灣總統蔡英文獲得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頒發的馬侃獎 (John McCain Prize),藉以表彰她反對中國持續施壓的堅定立場。沒想到一場外交攻防戰卻就此引發開來。此已凸顯了加拿大特魯多政府在中國問題上的進退失據。
加國會無異議通過「支持蔡英文獲獎」動議案
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對媒體表示,台灣總統蔡英文獲獎這件事「具體而微地說明西方國家近年處理台灣事務的重大變化」。沈教授認為,過去在華府對華政策中的鴿派聲音總是比鷹派大,但現在不一樣了,鷹派的話語權很大,但歸根結底是中共主席習近平咎由自取,是他領導的中國走了戰狼外交風格,不僅與西方國家唱反調,也主動挑起與鄰近亞洲國家戰火,對待自己的香港和新疆維吾爾人民更是高壓迫害。種種行徑,實在讓想替中國政府說話的鴿派都感到為難。
據外媒《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針對這件事,加拿大國會甚至跨黨派無異議通過「支持蔡英文獲獎」的動議。更值得注意的,加拿大外長還罕見在答詢中「稱呼台灣為國家」,與打壓台灣的原意事與願違。
5月4日,加國保守黨負責外交事務的國會議員莊文浩(Michael Chong)在眾議院讚揚哈利法克斯論壇不畏壓力的決定,並恭喜蔡英文總統。他說:「儘管中共北京當局恫嚇,但蔡英文總統展現強大領導力,堅定站出來反對中共違反人權和國際法治,她是捍衛國際秩序的最佳典範。」
接下來,許多國際時事評論家都紛紛揣測,加拿大政府會不會同意台灣總統親自赴加拿大接受頒獎?不過普遍的看法多數認為,由HFX飛來台灣頒獎給蔡總統較具可行性。即使如此,到時候,台灣仍將因此而成為國際矚目焦點,台灣亦將再一次躍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4日正式在推特發布影片宣布總統蔡英文為2020年「馬侃公共服務領袖獎」得主。 圖:總統府提供(資料照片)© 由 新頭殼 提供 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4日正式在推特發布影片宣布總統蔡英文為2020年「馬侃公共服務領袖獎」得主。 圖:總統府提供(資料照片)
G7公開聲明支持台灣在WHO的觀察員地位
而,世衛大會(WHO)即將於5月24日至6月1日舉行年度會議。緊接著七大工業國集團(G7)亦將於今年6月11至13日,在英國康瓦爾(Cornwall)舉辦峰會。七國外交部長乃於5月4日先在倫敦舉行面對面會談、並為6月峰會的討論議題預做準備。據國際媒體報導,首日登場的議程即聚焦於七國如何形成共同陣線,對抗越來越獨斷的中國。同時,週三(5月5日)在倫敦外長會議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中表示:支持台灣在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地位。這是G7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該支持聲明特別提到:
也公開我們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論壇和世界衛生大會。國際社會應該能夠從所有夥伴的經驗中受益,包括台灣在應對Covid-19大流行病方面的成功貢獻。
七國集團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對此表示,「在七國集團這樣的重要場合,民主國家以一個聲音來強調她們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這是具有重要影響的。」
5月6日,法國參議院當晚以304票贊成、0票反對一致通過,有19名議員未投票,一致通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決議案,無任何反對票,極具歷史意義。除參議員一面倒表示台灣參與有利人類福祉,外交部國務員也代表政府清楚重申支持台灣的立場。這是法國參議院首度提出的友台決議案。
國際上,關注並支持台灣的聲量正日益放大中。這樣的風潮也逼使美國國內掀起其對台政策究竟要「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的激烈辯論。
所謂「戰略模糊」,即美國政府在台海戰爭危機上的模糊立場,不表明會如何應對北京攻台;而「戰略清晰」,則是美國明確表示中國對台使用武力時的回應政策。
中共才是挑釁、威脅要進犯台灣的一方
在上周五的一場網絡論壇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美國未來在台灣問題上將「穩健、清晰並堅定地表達我們的看法」,即「不應該有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舉措」。
此一情勢清楚表明了,中共才是挑釁並隨時威脅要進犯台灣的一方,而美方則長期陷入到究竟該如何嚇阻中共令其「不敢」對台動武。這道題目的關鍵詞乃在於「敢或不敢」,而不應該去考慮「要或不要」的意圖。
那麼美國人老是喜歡炒作「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的此一選擇題的思考上,也就很可能迷失在台海戰爭「會不會」把美軍拖進戰局中而導致引爆美中大戰。
我先承認,基於美國國家利益,他們確實有權拒絕自己的子弟去為其他國家的人民打仗而犧牲生命。
拜登政府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 圖:翻攝自推特(資料照片)© 由 新頭殼 提供 拜登政府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 圖:翻攝自推特(資料照片)
細數美國出兵去為其他國家打仗的一本帳
可是翻開上一世紀的歷史,我們來細數一下,號稱最會打仗的美國,歷次的出兵開戰,是不是真的都是這麼考慮的?
他們在二戰中出兵打德國和日本,是不是「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50年,他們跑到韓國境內打朝鮮,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61年他們跑到越南境內打越共,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61年,他們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玀灣發動登陸戰,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65年,他們出兵4萬2千名海軍陸戰隊隊入侵多明尼加,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86年,美國出動空軍轟炸利比亞,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90年,美國發動波斯灣戰爭,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96年到1998年,美國出兵伊拉克,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1999年,美國出兵參與科索沃戰爭,是不是為「為其他國家去打仗」?
好了,這已經夠長篇累牘了,若再換到20世紀之後的小布希、歐巴馬再到川普三任總統,那更是數不勝數,就不再條陳列舉了。
其實,此番面對對手國中共,與先前美國動不動就出兵的戰例比較,真正的或稱之為唯一的不同,是因為中共擁有會滅性的核子武力。這才是造成美國在這次面臨最大挑戰的危機中所必須慎之又慎的關鍵威脅與戰略思慮。
台灣失守即代表日澳失守,美國危矣!
那麼,即以「基於美國利益」的最大考量來觀察,台灣的失守,也即意味著日本、澳洲和美國本土的失守。原因無他,一旦台灣失守而形成第一島鏈的一大破口,中共核潛艇即可從台灣東部深水海域往美日澳加諸國進發,直驅到任何一個國家的家門口,然後以無畏之姿直接威脅以上諸國「核武伺候」,則美國能奈他何?此毋寧正是美國最大噩夢的開端!
所謂「得台灣者得天下」,對美國而言,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以此推論,在美國太空微波電控干擾先發武器研發成功並能夠大量投入實戰之前,台灣的戰略地位都必維持著100%的「美國利益」。易言之,在美中這一場高強度的對抗賽中,美國絕不允許台灣落入中共佔領的絕境中,已不言自明。
轉身換個角度再來看看中共的「敢與不敢」發動對台武力侵犯。
長期被尊為「西方兵聖」的克勞施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其名垂千古的鉅著《戰爭論》(On War)中提及「戰爭視作政治的一部分」。他對於戰爭有好幾種定義,這其中最為出名的立論之一是: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因此我們在討論中共發動戰爭所必須耗費的鉅額資本上,絕對有必要優先探討中共的當前政治形態和可能發生的各種變數跡象。不過,這已經超出本文所探索的意旨,待到下回我們再進行細論。
解放軍將領,只有死在牢裡,沒有戰死疆場的紀錄
此處請容我暫時只提出幾個多數人在議論「中共發動攻台」這一主題上所遺漏的幾項要素:
首先,中共的海空軍,迄今尚缺實戰經驗,所有將領均無實際戰功,彼等升遷為大頭頭,清一色是政治權術遠高於軍事實質;再者,中共將領不斷傳出因案繫獄乃至死於關押的囚房之例證,說白了,基本並沒有戰死沙場的軍人優良傳承;台海寬距最短為約130公里左右,戰機或飛彈的航程,都屬於短程飛行。若想要發動攻台,根本用不到航母這麼昂貴的海上大怪獸,即使要執行登陸作戰,航母也完全派不上用場。中共老是派出航母繞台騷擾,除了想達成大內宣作用及對台武嚇效用的「認知作戰」功能之外,其實是殺雞用牛刀,完全不切實際。
台灣怕的不是解放軍,而是第五縱隊和帶路黨
就算中共笨得要發射上千個飛彈對台灣進行「飽和式」攻擊,充其量也只能達到首戰武嚇效果,對台灣造成的破壞性僅只能收到微效。這一點,只要看看美國對伊拉克、南斯拉夫所曾執行的飽和式轟炸即可印證。何況台灣也不是塑膠人,完全有能力回以上千個飛彈,中共能討多少便宜?
若以戰機空中接戰,設使我是軍方首長,我一定將能飛戰機全部外撤到琉球沖繩美軍基地保存實力,耐心等待最有利的接戰時機,再大舉出動夾擊或突襲解放軍戰機。台灣迎接首戰所需動用的清一色都是隱藏在台灣密布各地的飛彈專打解放軍飛機,很夠用了。
還有,美國都不必參戰,首戰犯台的解放軍,很可能都已被台灣國軍打怕了吧!
台灣有必要這麼妄自菲薄嗎?台灣最可怕的絕不是正面來犯的解放軍,而應該是潛伏在台灣的第五縱隊和一些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方向的帶路黨。
這樣去看,近日連續發生中共人員用「橡皮筏偷渡來台登岸」的事件,就絕對值得國安當局戒慎恐懼才是。以最低成本製造台灣內部騷亂,永遠都會是中共犯台的第一戰術。
更令人驚異的,此一「橡皮艇偷渡」新戰術,在日、韓海岸邊境也傳出多起同步發生的案例。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國安危機必須升高到最高級戒備了!
陳昭南觀點》美國抗中戰略的關鍵詞:得台灣者得天下 https://bit.ly/2QVp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