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旗儀式/水滸旌旗文化/《水滸傳》是展示我國古代旌旗文化的典範之作/旗神廟/祭旗儀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軍旗祭
臺灣步兵第二聯隊軍旗祭 臺灣步兵第二聯隊軍旗祭-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圖中為日治時期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的軍旗,正舉辦軍旗祭。步兵第二聯隊駐守濁水溪以南,1907年(明治40年)11月7日,明治天皇將軍旗頒授給聯隊,也因此臺灣步兵第二聯隊將每年的11月7日訂定為祭拜軍旗的日子。這張照片就是步兵第二聯隊的軍旗祭,軍旗在許多臺灣重大的軍事行動中也曾隨軍出動,其中包括發生在1914年(大正3年)的太魯閣事件。臺灣步兵第二聯隊除了駐守於臺南的隊本部之外,另外聯隊下還有三個單位,分別是花蓮港分屯大隊、玉里分屯中隊、臺東分屯中隊。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臺灣步兵第二聯隊軍旗祭|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4cnFToq
---------------------------------------
祭祀軍旗,祈求出師大捷。《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至出兵之日,先要殺他兩個祭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九月霜降祭旗,萬歲爺做大將軍,我家大老爺做副將軍,兩人並排在一個氈條上站著磕頭。」
----------------------------------------
總統日前校閱新成立的空軍部隊時,一面軍旗敬禮時旗桿突然折斷,有人說是「壞彩頭」,據傳陳總統心情也受影響,掌旗軍官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統帥,太激動、太興奮,揮旗用力過猛。」這是不是也可以正面解讀成「軍旗最真摯的敬禮」,何必一定要悲觀地往壞處想呢?軍旗桿折斷 https://bit.ly/3xN0weF
陸海空軍軍旗條例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bit.ly/4bqrSVK
祭旗,香港俗語,原意是指「行軍打仗,祭祀軍旗,以求大捷」,現今俗語分別解成「殺一儆百」及「找代罪羔羊」兩個意思。後者意義與「食死貓」、「孭鑊」近義。
出處
古代行軍打仗,均會有一支用來標識自己軍隊的旗,是為軍旗。軍旗是一隊軍隊的精神象徵,同時又有壯聲威的效果,因此軍旗對當時的軍隊是很重要的,四大名著中,《水滸傳》內的梁山泊上就有專員負責捧帥旗[1]。為了使行軍順利且報捷,古代的軍隊一般都會對軍旗進行祭祀儀式,是為祭旗。軍隊會在行軍出發前,用一些牲畜、戰俘,甚至是將領(不論敵軍或自軍)作為祭品,斬首祭祀軍旗。在很古老的戰爭中已經有祭旗的做法,然具體時間已不可考,《春秋》、《禮記》、《史記》中都有記載。[2][3]
意義
由於祭旗時都是使用牲畜或人命作為祭品,因此被人用來祭旗,即代表著犧牲,其後引申為在一件事件(通常是一件意外)發生後,要一個人或小撮人為錯事或罪行負起全部責任(犧牲),這些人就成為代罪羔羊,很多時被找去祭旗的人都是不自願或事先不知道的。而祭旗亦有殺一儆百的含意,當權者通過對一兩個犯錯人之重罰,而達到對大部分人的警戒,使他們自律守規,從而穩定局勢。祭旗 | 香港網絡大典 | Fandom https://bit.ly/3VZ69Pc
---------
軍旗祭是日本帝國陸軍各步兵團和騎兵團在其警備基地和戰地舉行的一種慶祝活動。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它慶祝接受軍旗,軍旗是團的象徵,而且軍旗是從平時存放的團長室移到團外的。相當於 陸上自衛隊的駐防節或學校文化節。
軍旗節 - 維基百科 https://bit.ly/4eSTSnK
概述
標準步兵團旗
標準騎兵團旗
該活動一般在天皇授予軍團軍旗的當天舉行,或視情況在當天左右舉行。軍旗節每年舉行一次,被稱為「第二屆軍旗節」。
升旗節當天,軍團向廣大群眾隆重開放,向軍旗、團長和嘉賓敬禮,並舉行師級遊行,展示槍械等武器。亮,還有戲劇、武術比賽等各種娛樂活動,讓來訪的市民興奮不已。這是軍隊深入接觸群眾(一般公民)的難得機會,也是讓軍隊更熟悉群眾、加強同群眾連結的公關活動。軍旗節是當地的特產,也是市民的一種娛樂形式,其圖像作為明信片廣泛流傳 。
團裡的士官們所配發的軍裝狀況最好 ,,平時穿的是行列禮裝或外出時穿的軍裝
此外,不只在日本國內,駐紮在滿洲、朝鮮、台灣等國外的軍團,許多運輸團、飛行團、飛行中隊也舉辦了類似的紀念活動 。
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爆發後,沒有應急餘地,重要團出戰,在原有警備區設置了補充部隊,所以軍旗仍保持與以前一樣的規模。然而,即使在二戰末期的1944年(昭和19年)和1945年(昭和20年) ,軍旗節仍繼續在內部使用,作為士兵和士兵休息的一種方式,並作為日本軍隊的傳統。 。
相當於陸上自衛隊駐防節。軍人(官兵)的表演、攤位、武器展示、軍樂隊表演等有許多共通點
---------------------
Facebook https://bit.ly/3RU8KZt
明代各衛所皆有旗纛廟,京師與諸侯王的幕府亦有,因衛所亦是地方行政單位,大至上以望朔祭祀六纛之神及軍旗(宋以後改牙旗)為日常祭,為古禮《禮記•王制》之禡祭,唐代多祭軒轅,宋代多祭蚩尤。明代最為興盛,全國各衛所旗纛廟約兩千餘座,於同時間各地府州縣學,及衛所儒學,亦辦射禮,古代民居除縣城外,駐軍所在地亦為重要聚落,若出征之禡祭為最高規格的太牢,是古代巫、道、儒、兵共通的禮儀。
軍隊中官兵晚上睡不好、鬼壓床也會有人請出軍旗鎮壓,而部隊如果不太平靜,單位長官也會祭拜軍旗祈禱部隊平安順利。有軍中人士更透露,軍旗有許多戰死的軍魂,因此軍旗是神聖的甚至可以鎮邪。而軍隊更流傳一句話,軍旗不倒不斷連保旺、旗倒旗斷拜不斷、不拜不理等著看」,因此部隊都相當害怕軍旗出現傾倒、斷裂等事。神聖軍旗禁忌多 不拜不理等著看 - 社會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45W6N4y
中國遠征軍向美軍教官致贈錦旗
民國33年2月12日,一批中國遠征軍訓練結業後,第53軍教導連的林玉坤(譯音:Lin Yu Kun)上尉連長向美軍訓練教官赫曼.佛萊德上尉致贈錦旗。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編印美國國家檔案館照片精選「中華民國與二戰」)
中華之窗 | Facebook https://bit.ly/3eZN0br
軍牙六纛之神+祭旗纛---旗纛 (音「道」,ㄉㄠˋ)」
典故緣由 :
牙祭為古代出兵時祭拜軍旗(軍營的大旗,因旗竿上一般以象牙為飾,故稱「牙旗」)之神,所行「祭旗」禮,祈求旗開得勝之意,《宋史‧禮志》:「禡牙」係「『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牙』」(「禡」音「罵」,ㄇㄚˋ) 。宋朝「節帥署」基層人員收入微薄,每月初一、十五祭「節堂」中的「旗纛 (音「道」,ㄉㄠˋ)」後,初二、十六後有祭旗的胙肉可以分,稱為「打牙祭」,一個月有二次,一年共有廿四次。明代各衛所皆有旗纛廟,京師與諸侯王的幕府亦有,因衛所亦是地方行政單位,大至上以望朔祭祀六纛之神及軍旗(宋以後改牙旗)為日常祭,為古禮《禮記•王制》之禡祭,唐代多祭軒轅,宋代多祭蚩尤。明代最為興盛,全國各衛所旗纛廟約兩千於座,於同時間各地府州縣學,及衛所儒學,亦辦射禮,古代民居除縣城外,駐軍所在地亦為重要聚落,若出征之禡祭為最高規格的太牢,是古代巫、道、儒、兵共通的禮儀。
「禡牙」習俗由軍中傳播到民間,慢慢由古代祭旗禮演變成民間及商場上的「牙祭」。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做「牙祭」。商場如戰場,商場在新的一年開市首日,即仿效軍隊祭拜牙旗之大禮,早年,競爭激烈的各商店只除夕、正月初一「休市」停止營業,正月初二即營業,謂之「開市」,稱「開牙」、「開頭牙」。希望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年底十二月十六日最後一次「牙祭」,又稱為「尾牙」,祭神完畢以後,以祭肉分給店員。古代民間生活清苦,平日以蔬食為主,祭神日才有機會吃肉,清乾隆時期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描述:「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飯,初二、十六跟著店裡吃牙祭肉」。到了現代工商社會則演變成老闆犒賞員工一年辛勞,設宴邀請聚餐,而「頭牙」也改為舊曆二月初二。
臺灣則流傳一典故,古代買賣交易皆會在每月的月朔、月望擇一地點進行,稱為「互市」。在互市時人們會以肉類祭拜市場的「福神」(即今日的土地公),祭畢,則以祭祀用的肉類烹飪,設宴款待職員與客人,用以聯絡客戶感情並慰勞職員、傭人的辛勞,這樣的行事稱之為「互祭」。後將「互」訛寫成「牙」,故稱為「牙祭」。
在臺灣的工商業者,牙祭的對象是土地公、地基主,開市的日子也不是正月初二,是以初五玄壇下降日開市。頭牙的日子則是二月初二(土地公聖誕)。在臺灣及港澳華人聚居之地,仍保有「牙祭」的習俗。中國大陸由於文革「破四舊」之故,「牙祭」習俗已經消失。
頭牙的習俗:
做牙,又稱牙祭、作牙、做禡(ㄗㄨㄛˋ ㄇㄚˋ),是指傳統中,每月兩次的土地神祭祀活動,因民間認為土地神(土地公)是地方的財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而有別於舊曆初一、十五祭祀一般神祇,土地神的祭祀日為每月的初二、十六,稱為「做牙」,商家大多會作牙,主要以三牲(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神。
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誕日為起點,開始「做牙」,稱為「頭牙」,十二月十六則稱為「尾牙」。而古代中國商家「做牙」完,總會把祭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送給員工食用,俗稱「打牙祭」。
(2)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臺灣行宮-正一天師宮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2QQ3RnN
--------------------------------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卷一六:旗纛廟,洪武三年建於都督府後,以祀軍牙六纛之神,每歲驚蟄、霜降祭之。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卷一五:旗纛廟,建於太歲殿之東。 永樂建,規制如南京。 神日旗纛大將,日六纛大神,日五方旗神,日主宰戰船之神,曰金鼓角铳炮之神,日弓弩飛槍飛石之神,日陣前陣後神祗、五倡等眾,皆南向
後金天命十年(1625) 攻佔瀋陽,還軍扈渾河,殺牛祭旗纛, 此為旗纛之祀之始。 天聰十年(1636)八旗軍出征凱旋日,立旗纛拜天。 自是清軍每出師、班師,均行祭旗纛。 若皇帝親徵,啟行前於堂子內門外建禦營,樹黃龍大纛,八旗及火器營分兩翼設八列旗纛在其後。 皇帝身著戎服,佩刀,出宮乘騎,至堂子衙門下馬, 環殿禮畢, 出內門向纛神致禮,率從征將士行三跪九拜禮。 禮成,作樂,鑾駕啟行。 領侍衛內大臣及司纛侍衛率親軍舉纛從行。 又,班師凱旋致祭禮。 屆日,自郊外五里至堂子,陳設法駕鹵簿。 皇帝行至郊外,降輿拜纛。 雍正初定,三年一祭。 各省祭旗纛,遣武員戎服致禮。
中文名旗纛之祭類型禮制名時清代釋義祭祀旗纛的制度
後金天命十年(1625) 攻佔瀋陽,還軍扈渾河,殺牛祭旗纛, 此為旗纛之祀之始。 天聰十年(1636)八旗軍出征凱旋日,立旗纛拜天。 自是清軍每出師、班師,均行祭旗纛。 若皇帝親徵,啟行前於堂子內門外建禦營,樹黃龍大纛,八旗及火器營分兩翼設八列旗纛在其後。 皇帝身著戎服,佩刀,出宮乘騎,至堂子衙門下馬, 環殿禮畢, 出內門向纛神致禮,率從征將士行三跪九拜禮。 禮成,作樂,鑾駕啟行。 領侍衛內大臣及司纛侍衛率親軍舉纛從行。 又,班師凱旋致祭禮。 屆日,自郊外五里至堂子,陳設法駕鹵簿。 皇帝行至郊外,降輿拜纛。 雍正初定,三年一祭。 各省祭旗纛,遣武員戎服致禮。旗纛之祭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eak28m
古人霜降為什麼要祭旗纛?
《周禮》中記載,大司馬(統管全國軍事的官職)凡是出師的時候,都很重視旗鼓的作用,要對旗纛進行祭祀,稱之為軍牙六纛之神。 (牙旗,是主帥在軍隊中位置的標識。 命名,是浦頭,古代馬頭上的一種札飾,是皇帝乘輿的標記性裝飾。 天子有六軍,因而稱六斌。 )
漢高祖當初立為沛公,在沛豐供奉黃帝,祭祀擻尤,以所殺白蛇之血塗鼓旗行祭。 《漢書·郊祀志》載:"秦代祀東方八神將,三日兵,主祠蚩尤。" 蚩尤旗,是星名,這是祭祀旗纛的開始。 後來漢武帝設置靈旗析祝兵事,太史以此旗指向所討伐之國。 三國孫權曾做黃龍虎牙旗。 后齊天子親征,也建有牙旗。 自唐以後,各個朝代都有旗纛之祭。
各地一般都有旗纛廟,在廟中築台,設置軍牙六纛神位。 春季在驚蟄日祭祀,秋季在霜降日祭祀。 明代祭祀旗纛,在每年仲秋祭祀山川之日,由專人在旗纛庙裡的壇內進行; 箱降日,在教場祭祀; 歲末祭獻太廟的時候,則在承天門外祭祀。 此外,凡是軍隊出行,都要祭祀旗纛。 清代在霜降日五更時,鳴炮致祭。 武將主祭,在演武廳迎接巡視的帝王。 祭祀完畢,將士們齊集教場,兵士們披掛整齊,展示武器,唱著軍歌整隊而歸,或者繞街遊行。
吳地民間,這一天天未亮時,人們就相互提醒,以免沉睡錯過,只要聽到信號,就爭相趕到教場觀看儀式,稱之為看旗纛,據說如此能拔除不祥。
古代出徵為什麼要祭旗?
祭旗是古代一種迷信的做法:軍隊的首領在出徵之前,殺死某活物,以該活物的生命祭祀所神靈,以求得上神靈的庇佑。這個很古老就有
斬首祭旗一般都應用於後來的軍事之中,春秋、禮記、史記中都有記載.在很古老的戰爭中就有.具體時間不可考了。
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鼓舞士氣.殺一儆百。
什麼是祭旗
祭旗是中國古代一種迷信的做法,在軍隊出征的時候,在帥旗之下,將三牲(豬牛羊)的鮮血潑灑在地,以祭祀上天,求降福運。
怎麼祭旗
祭旗的流程有四步——
1、將官誓詞
2、上祭品
3、放禮炮
4、斬殺祭品
祭旗是古時軍隊出征前必行的祭儀,通常是殺死某活物,以該活物的生命祭祀神靈,以求得神靈的庇佑。在中國古代史料和戲曲中,常可見戰前“祭旗”的記述。如秦蕙田《五禮通考》卷二百三十七《軍禮》說:
“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太宗徵河東,出京前一日,遣右贊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禡牙。
明代戲曲沈採《千金記》二十九出寫到,韓信上場對眾將雲:“待吾與彼交戰,扎定本營追來,你(等)當奮勇接戰。......入其城,拔趙旗插漢旗。”“傳令各營將官,子時祭旗,寅時出軍。”
此外還有湯顯祖的《還魂記》三十一出說道,杜寶率眾築城防事成,“〔眾唱雲〕吉日祭賽城隍,城隍。歸神謝土安康,安康。祭旗纛,犒軍裝。
陣頭兒,誰抵當?箭眼裡,好遮藏。”這裡“子時祭旗”“祭旗纛”,均指古代軍旅出征前必行的祭儀禡旗。
為什麼古人戰前要莊重的舉行祭旗儀式呢?這跟古人的觀念有關。古人以為旗纛有神,故戰前要祭釁軍中牙旗、大纛或門旗,也稱“禡牙”、“禡旗”、“禡纛”。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公牙”條記:“軍前大旗謂之牙旗,出師則有建牙、禡牙之事。”建牙,即將軍出征豎一杆象牙為飾的大旗,禡牙即釁祭該旗,或有祭文。
明朝時期,朱元璋詔令建“旗纛廟”,把禡旗變成了春秋常祀的儀典。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軍中牙旗不止一處,“大將行住,不以何地,皆有牙旗”。所以出戰前的祭旗儀式繁多,並不只有一種。宋人許洞《虎鈐經》就收有四篇“禡旗文”,記述了不同的祭旗儀式。
可見,師出祭旗較繁多,它因旗纛的處所與類別,必分而祀之。
3歷史評說3
祭旗是中國古代一種迷信的做法,在軍隊出征的時候,在帥旗之下,將三牲(豬牛羊)的鮮血潑灑在地,以祭祀上天,求降福運。
在後面的軍事戰爭中,因為有敵方俘虜的情況,便開始有斬敵將首級祭旗的做法。
一般在軍隊出征的時候,就會祭旗。目的是為了鼓舞士氣,達到攻無不克的狀態。也有“旗開得勝”的意思。
祭旗的流程有四步——
1、將官誓詞
2、上祭品
3、放禮炮
4、斬殺祭品
4寒時三1
祭旗是一種迷信的做法,還具有一定的程序:將官誓詞→上祭品→禮炮三聲→斬殺祭品。將活物獻給神靈,希望神靈得到賄賂,能助我軍將士所向披靡。
這種做法能給與人一種心理的踏實和安慰,算是一種願望的寄託。
這是一個普遍解釋。
祭品一般是動物,也有惡劣的做法:斬殺背叛者或捉拿的敵軍。
出征前為什麼要祭旗?
個人認為有三種意思
第一種:鼓舞士氣,給將士一種敵人就是讓人坐以待斃的禽獸!我們一定能夠輕易拿下他們的頭顱的意象。
第二種:殺一儆百,誰敢投降或誰臨場逃脫誰就上這祭旗臺
第三種:喚出將士們的血性。血一般都讓人又懼又怕,生死抉擇時,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所以,只能拼一死戰,才能有活的一線生機。
人在逼迫到絕望的時候,通常會發揮出他的最大潛能,祭旗,那樣血淋淋的場面,想想也應該有警示的作用。
原始的野蠻人是我們人類的祖宗,骨子裡的血性只是被仁義禮智信有效的剋制了,可一旦到生死攸關之時,必然會招來更大程度的爆發。
所以,我認為,戰爭前的祭旗,應當有第三種含義。
5五葉談4
祭旗
祭旗是古代一種迷信的做法:軍隊的首領在出徵之前,殺死某活物,以該活物的生命祭祀所神靈,以求得上神靈的庇佑
古時將領出徵祭旗是為了求得上神靈的庇佑,一般多用牲畜的血祭旗而還有一種叫做斬首祭旗
斬首祭旗一般是隻在兩軍交戰的時候,說出對我軍不利話語的人,被主將殺掉祭旗,斬首祭旗的意義則是鼓舞士氣,殺一儆百
明代旗纛廟信仰行為之探討
一、明代以前旗纛信仰的歷史沿革
旗纛的信仰之於軍隊,歷史淵源相當悠久,其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禮記‧王制》中:
天子將出征,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征之地。[1]
這裡面提到的「禡」,意指一種對軍中牙旗的祭禮,如《爾雅》:「禡,師祭也」。由此可見,對於軍旗的祭祀其實起源甚早。然而,這種淵源如此悠久的軍旗祭祀,實際上在後世的流傳情況又是如何呢?觀二十四史中,在本文欲研究的明代以前,除周代的《禮記》中有明確記載外,一直要晚到《新唐書》才又出現了明確對於旗纛的祭祀,見於《新唐書‧志第六‧禮樂六》:
若禡於所征之地,則為壝再重,以熊席祀軒轅氏。兵部建兩旗於外壝南門之外,陳甲胄、弓矢於神位之側,植槊於其後。尊以牛羲、象、山罍各二,饌以特牲。皇帝服武弁,群臣戎服,三獻。其接神者皆如常祀,瘞而不燎。其軍將之位如示類。[2]
在唐代以前,中央政府在兵事上的祭祀對象,並不是牙旗,而應該是蚩尤。例如《漢書‧高帝紀第一》中提到漢高祖「祠皇帝、蚩尤於沛庭」,[3]而當時的大臣也認為「黃帝戰於阪泉,以定天下。蚩尤亦古天子,好五兵,故祠祭之,求福祥也」;[4]此外,《漢書‧郊祀志第五》也提到:「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川及八神。……八神,一曰天主,……二曰地主,……三曰兵主,祠蚩尤」。[5]而在《漢書》後的史書中,蚩尤旗的出現往往也等於軍旗。
旗纛之祭為何在唐代重新被重視,箇中緣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因不是本文的主旨,故先不細考。總之,在唐代之後,《宋史‧志第七十四‧禮二十四‧軍禮》中再次提到了旗纛之祭:
禡,師祭也,宜居軍禮之首。講武次之,受降、獻俘又次之。田獵以下,亦各以類附焉。
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榪。後魏出師,又建纛頭旗上。太宗征河東,出京前一日,遣右贊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禡牙;遣著作佐郎李巨源即北郊望氣壇用香、柳枝、燈油、乳粥、酥蜜餅、果,祭北方天王。[6]
比較特別的是,宋代的旗纛之祭,也融合了對於蚩尤的祭拜,還有所謂的「北方天王」,應該就是佛教中的多聞天王(毘沙門天)。對前者的祭祀,可以說是一種漢文化的傳統傳承,但後者則明顯是受到佛教的影響,才將一個在佛教神話中降妖伏魔的護法天王列入國家祀典的行列之中。
由明朝人所撰寫的《元史》中,仍可見到禡祭的影子,例如《元史‧本紀第四‧世祖一》:「秋七月丙午,禡牙西行」、「歲戊午,冬十一月戊申,禡牙於開平東北,是日啟行」這類的紀錄,但筆者認為,蒙古族自成吉思汗以來,本來就存在著該族特有的九斿白旗、也被稱為是九纛的儀仗旗幟。如《蒙古秘史》第二零二節中所寫的:
綏服了所有居住氈帳的百姓,虎兒年(丙寅,一二零六),在斡難(河)源頭,召集(大)會,立起九腳白旄纛,(共)上成吉思可汗以可汗之(尊)號。[7]
所以在《元史》中所提到的禡牙,筆者認為不一定能很自然而然的認定其為漢文化中的軍隊牙旗,也有可能是蒙古族本身所具有的君權象徵旗幟。
二、明代中央政府的旗纛信仰
接著來到本文主要關注的明代。《明史‧志第二十六‧禮四》中做了如是紀載:
旗纛之祭有四。其一,洪武元年,禮官奏軍行旗纛所當祭者。旗謂牙旗,黃帝出軍訣曰:『牙旗者,將軍之精,一軍之形。候凡始豎牙,必祭以剛日。』纛,謂旗頭也。《太白陰經》曰:『大將中營建纛。天子六軍,故用六纛。犛牛尾為之,在左騑馬首。』唐、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今宜立廟京師,春用驚蟄,秋用霜降日,遣官致祭。乃命建廟於都督府治之後,以都督為獻官,題主曰軍牙之神、六纛之神。七年二月,詔皇太子率諸王詣閱武場祭旗纛,為壇七,行三獻禮。後停春祭,止霜降日祭於教場。其二,歲暮享太廟日,祭旗纛於承天門外。其三,旗纛廟在山川壇左。初,旗纛與太歲諸神合祭於城南。九年,別建廟。每歲仲秋,天子躬祀山川之日,遣旗手衛官行禮。其正祭,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金鼓角銃砲之神、弓弩飛槍飛石之神、陣前陣後神祇五猖等眾,凡七位,共一壇,南向。皇帝服皮弁,御奉天殿降香。獻官奉以從事。祭物視先農,帛七,黑二白五。瘞毛血、望燎,與風雲雷雨諸神同。祭畢,設酒器六於地。刺雄雞六,瀝血以釁之。其四,永樂後,有神旗之祭,專祭火雷之神。每月朔望,神機營提督官祭於教場。牲用少牢。凡旗纛皆藏內府,祭則設之。[8]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到,明代的旗纛之祭,明確被規範為軍隊本身該進行的祭祀,主祭官通常都是帶有軍職者,再更高階的就是手握天下兵權的皇帝。所以與唐代、宋代不同的地方在於,唐代時還會見到由皇帝帶領群臣戎裝而祭;宋代初年則是遣右贊善大夫祭祀,但後來也看到由都部署這樣的軍官做獻禮,其餘將校陪位的狀況。明代則幾乎大部分由武官主祭,少部份時候會由皇帝或太子及諸宗室王主祭。從這邊或許可以看出,對於旗纛的祭祀,大致上越來越朝向限定、專責於軍隊的趨勢。
那麼,對於旗纛的祭祀,究竟是在甚麼樣的軍事情境下,才需要進行呢?這裡或許我們也可以從《明史‧志第三十三‧軍禮》略窺一二:
禡祭
親征前期,皇帝及大將陪祭官皆齋一日。前一日,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省牲,詣神廚,視鼎鑊滌溉。執事設軍牙六纛於廟中之北…祭日,建牙旗六纛於神位後。皇帝服武弁,自左南門入。至廟庭南,正中北向立。大將及陪祭官分文武重行班於後。迎神,再拜,奠幣。行初獻禮,先詣軍牙神位前,再詣六纛神位前,俱再拜。亞獻、終獻如之。[9]
又或者如《大明會典‧卷九十二‧群祀二》中所紀載的:
洪武元年,詔定親征、遣將諸禮儀。以為古者天子親征,則類於上帝、造於祖、宜於社、禡於所征之地、祭所過山川。若遣將出師,亦告於廟社、禡祭旗纛,而後行……。[10]
這兩段文字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情境:皇帝親征。在親征的情況下,天子會親自或遣官對軍旗進行祭祀,這其實也符合最初在《禮記‧王制》中的紀載。所以對於明代人而言,「旗纛之祭」可以說是一種例行性的國家祀典,是定期要在每年「驚蟄、霜降日」遣官致祭的;但是「禡祭」則是皇帝要親征時才會動用的大禮,所以就算是在《明實錄》中亦不常見。禡祭的實際一例,可見於正德十四年時,武宗打算親征寧王,此時在《武宗實錄》中便紀載:
辛巳,禮部上大駕親征祭告禮儀。一祭告天地前期,擇日齋戒省牲;祭日,上服武弁、乘革輅、備六軍,以牲犢幣帛作樂行三獻之禮。一祭告太廟前期,擇日齋戒省牲;祭日,上服武弁、乘革輅、備六軍,餘同時享儀。一祭告太社、太稷前期,擇日齋戒省牲;祭日上服武弁、乘革輅、備六軍,餘同春秋祭社稷儀。一禡祭軍牙六纛之神前期,擇日齋戒省牲;祭日,上服武弁,餘同常祭儀。[11]
又如明代沈節甫所編、萬曆年間刊刻的《紀錄彙編》卷三十四的〈北征記〉中,也有關於永樂帝北征蒙古前,舉行旗纛之祭祀的紀載:
永樂二十二年春……四月戊申,以親征胡寇,告天地宗廟社稷,遣官旗纛山川等神。[12]
更甚者,禡祭對於軍隊出征的意義,似乎還不僅僅是一個出征前的象徵性儀式,而可能也帶有一種「血祭誓師」的意味在,例如在《世宗實錄》嘉靖五年三月裡看到的:
原任南昌知府鄭瓛奏:臣前守南昌,宸濠謀逆。臣…身幽囹圄,及濠舉兵,命囚臣別舟聲言用臣祭禡。幸臣以微言,風感守者,得脫械。[13]
從此處可見,這位上奏的大臣,在武宗年間的寧王之亂時,因原任南昌知府,在武宗年間的寧王之亂時,就曾經被俘甚至差點被拿來祭旗。是以,我們似乎可以推論,在當時人的想法中,「禡祭」不只是一種例行的軍事行動前的儀式,更可以用「血祭」的方式來對眾軍作一種宣示。
三、明代地方政府中的旗纛信仰
至於地方上的旗纛廟,其實祭祀方式與前引《明史》中相近,但細節則有所不同,例如嘉靖年間所著的《宣府鎮志》:
十七年,做旗纛廟:宣德中,總兵官譚廣重建廟,設軍牙六纛神位。春祭用驚蟄日、秋祭用霜降日。祭物用羊一、豕一、帛一、白色祝一、香燭、酒、果。先期各官齋戒一日,至日,守禦長官武服行三獻禮。若出師,則取旗纛以祭;班師,則仍置於廟。[14]
從此處可以看到,在例行的春秋兩次祭祀外,當地方軍隊出師時,旗纛也會被拿出來做祭祀,做為軍隊的精神象徵。又如明代李材所著的《兵政紀略》中也寫道:
二十八日寅刻,集兵武塲。約會遊擊將軍王瑞,祭告 旗纛,就扵辰時進發。[15]
雖然只有兩個文獻可以佐證,但似乎地方軍人會在舉行旗纛祭祀的與中央政府操作旗纛祭祀的狀況雷同,也就是除了每年固定的祭祀時間(無論是只有霜降日,還是驚蟄霜降日都祭祀)外,再來就是在出征前會進行祭祀。
此外,與上述所引《世宗實錄》中,寧王叛亂前曾想以血祭旗纛的方式來向全軍作一決心上的宣示外,我們在地方志上似乎也可以看到類似的例子,來證明當時人對於旗纛的心理期待、寄託或者想像。崇禎年間所著的《閩書》卷七十一裡,紀載著漳州衛的其中一任名為「斌」的指揮同知,在面對英宗正統年間的鄧茂七之亂(1448-1449),叛軍圍住漳州城時的反應:
賊日造攻城車樓,將憑東門登之,城中旦夕危。斌即率兵南城下,去石開門,束整而入。立散家財,給軍募士;設祭旗纛,對神誓。其軍皆插雞雉羽、服虎豹皮;斌兜鍪,左斧右刀、抗弦張箭、躍馬大呼,率先鋒百勇飛出東門。賊左右麾,分砍之;百斧齊發、斷其車樓城梯、焚其器杖、燎其窩壘,賊遁。[16]
在此段文獻中,祭祀旗纛的誓師舉動,被包含在守軍突圍前的準備工作裡面。固然我們無法將漳州守軍成功突圍、大破叛軍的勝利,完全歸功於指揮同知「斌」在戰前對旗纛的祭祀;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當時軍人的心中,旗纛或象徵、或被認為寄宿著某種神靈(如前引明史中的軍牙六纛之神),才讓他們在突圍前要鄭重其事的「對神誓」;與當時許多信仰不同的是,旗纛,或者說軍牙六纛之神的信仰是一種抽象的神,前文所引的《明史》中雖然把許多的神祇都包含了在旗纛祭祀之中,但祂們大部分所指涉的其實都只是當時軍人會用到的兵器而已。不過,這樣抽象的信仰卻能提起一支軍隊或一次軍事行動的士氣,或許便代表了當時軍人對這個信仰的寄託。
除了上述軍人寄託信仰於旗纛的例子外,從文獻上來看,當時的文人在明朝特殊的政治需求下,也會接觸到旗纛信仰。同樣是嘉靖年間所著的《寧夏新志》中這樣寫道:
旗纛廟:新譙樓西內有祠祀。鎮守勞績於地方者,每歲行禮於霜降日。歲久不葺,廟貌門桓皆頹。嘉靖十九年,都御史南澗楊公守禮修治煥然,公自識之曰:『旗纛乃軍牙六纛之神,將領之司命也。況寧夏極臨邊界,尤用武之地,斯廟之設,誠知所重。』數年來,門墻屋宇圮於風雨,雖歲有常祭,僅如故事。庚子春,南澗子閱而傷之,遂命指揮方輿督其工,隨事處分。工食木瓦,月餘而成,煥然一新,可以萃靈棲神也。[17]
從都御史楊守禮(?~1555年)的話語中可發現,當時的旗纛,至少在知識份子眼中確實被視為是「軍牙六纛之神、將領之司命」;且由於寧夏處於邊陣,常有兵事,因此修葺旗纛廟就更引起了這位都御史的注意,最後更要在任內把旗纛廟修建到「可以萃靈棲神也」的程度。都御史一般而言乃由文人擔任,故其可能也要熟悉此一原本在明朝律例中該由武官主祭的旗纛信仰及儀式內容。
例如以下所引的這條資料,是由明嘉靖三十一年時擔任兩廣總督的應檟所寫的《蒼梧總督軍門志》便提到了,新任提督上任之後,須舉行的禮儀就包括祭旗纛:
新提督將入境,舊提督先至南雄府候,代上班指揮率領旗軍執旗纛至南安府候,迎至南雄,舊提督迎至城門外。新提督先入,至衙門祭旗纛,各文武官進見畢,舊提督造拜、新提督回拜…提督、總兵赴各府儀,總府禮畢,提督至其府行祭門禮;開門,至堂復行祭旗纛禮。陞公座,各文武官以次進見,如總府儀。[18]
這段資料顯示,原本應該是被限定在軍人社群中的旗纛祭祀,也因為在明朝中葉以後特殊的時空背景下,士大夫常會以總督或巡撫的身分派駐地方,總理軍務、民政大權,文人於此情況下,也開始需要加入軍人社群中,熟悉以及實際操作過往只由軍人參與的旗纛祭祀事宜。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只屬於軍人的旗纛信仰,可能也加入了文人的想像及期待(例如像軍牙六纛之神、將領之司命這樣的定位);例如在前文所引的《寧夏新志》中,原先城中「歲久不葺,廟貌門桓皆頹」的旗纛廟,也是在楊守禮到任之後,才重新獲得重視及整修。此種現象,或許顯示出,即使在明朝「以文御武」的大方針下,其實被派駐到地方的文人總督或巡撫,也會開始跟地方上的軍人作調和甚至是一定程度的攏絡。其中一種方法,可能就是從重視、整修原屬於軍人社群信仰的旗纛廟開始。
同樣的例子,也可以在一些曾擔任過總督、巡撫甚至是知府的文人墓誌銘中看見。如明朝焦竑所著的《國朝獻徵錄》,一名名為徐顥的文人墓誌銘提到:
君諱顥,姓徐氏。初字希道,後更子淳,別號龍山云。世為杭州錢塘人。正德十一年,舉鄉試高等;十五年會試中試;明年辛巳,今上初策士,賜進士出身…拜臨江太守,躬勤庶政,常夙興以矯游惰、擿奸發伏如神,吏民莫敢欺他…作郡志、記文獻、祠旗纛、脩武備,皆井井規畫,利當時而法後人。[19]
從「祠旗纛」與「脩武備」被放在同一個語句組合中,我們似乎也可以看出,除了當時的人也認為這兩件事本來就都屬於軍事的領域而應該放在一起之外,「祠旗纛」也被原為進士出身的徐顥給承攬了,他注意到旗纛廟的修整、與武備的規畫,一者屬精神層面、一者屬物質層面,雙管齊下才能夠振興該地的防務狀況。
四、結語
透過對史料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明代時軍人對於旗纛的祭祀場合,分成兩種狀況:其一,是中央所規定,在每年驚蟄、霜降兩個節氣時由軍人做為獻官來祭拜,這是屬於例行性的祭祀;其二,是軍隊出征或皇帝親征時,會舉行祭祀,如果屬於皇帝層級則還會順便祭告山川宗廟等等。但是在地方的層級,我們可以看到旗纛祭祀的另一種意涵:誓師。在特定的時間點(比如受到敵軍圍城,即將進行突圍)或其他需要展現出兵決心的狀況(比如以皇帝大位為訴求的叛變),對旗纛所進行的祭祀,可能便是期待對旗纛的崇奉能夠起到對全軍進行精神感召、凝聚軍心的作用。
再者,旗纛的祭祀,在明代文人常有機會以總督、巡撫的身份派駐到地方,兼領一省或數個省份的軍、政大權的情況下,他們也需要開始去熟悉跟操作原本在體制上專屬於軍人社群的旗纛祭祀活動。於是從文獻裡可以看見,文人總督、文人巡撫或甚至是文人知府,在其任內都可能會以重修旗纛廟的方式,當作是一種重振地方武備的手段;也或許是透過這種方式,來凸顯自己對於武備的重視。
誠然,明代中央政府的基本國策確實是想「以文御武」;但如果從旗纛祭祀這個層面來觀察的話,筆者認為,我們可以發現身為文人的總督、巡撫甚至是知府,即使在「以文御武」得這個大框架下,還是會因為地方防務上的需求,而與軍人有所合作或嘗試進行調和跟理解。依循此脈絡,旗纛確實在軍人的信仰中有其份量、或有所寄託;那麼,文人督撫來到地方後,重修旗纛廟之舉,或許也就是一種對當地軍人的攏絡方法。明代旗纛廟信仰行為之探討 – 《史原》論壇 https://bit.ly/3tf040y
古代行軍打仗為什麼插那麼多軍旗,它們有什麼作用
2019-01-24 由 歷史大學堂 發表于歷史
公元前204年,為鞏固側翼,韓信率數萬漢軍背水結陣,與二十萬趙軍在井陘對峙。二千漢軍伏兵乘趙軍輕敵出擊之機,攻佔趙軍大營,「拔趙幟,立漢赤幟」。趙軍發現大營被踹,心無鬥志,全軍覆沒,「背水一戰」由此而來。此戰中,軍旗的重要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古人對熊、虎等猛獸有崇拜心理,在布上畫熊和虎,祈求祥瑞護佑,這就成了旗。不僅如此,古人將一些特殊符號畫在布條上,此為幟。在《墨子》中,兩者合二為一,首見「旗幟」一詞。在沒有社交軟件的古代,豎立在杆子上的旗幟,是體現等級、顯示位置和通信聯絡的神器,受到了封建統治者的重視,在軍隊中廣泛使用。
圖1 北宋大駕鹵簿圖書中的金吾纛旓
一、纛
在軍旗中,「纛(讀dào)」的地位最高,它代表着最高統治者,有「旗頭」之稱。常見的旗幟不同,豎立纛的旗杆上部有一個毛球,是用耗牛尾製成,稱為旓(讀shāo)。用旓裝飾的纛,源自於黃帝。他戰勝蚩尤後,剪下蚩尤的頭髮作為纛的裝飾,由此奠定了纛的神聖地位。
圖2 成吉思汗軍隊里的大旗「纛」
隨着時間的推移,纛的形制略有變化,始終傳承不絕。成吉思汗的大纛,稱為「蘇勒德」。它類似於矛狀的古代兵器,矛底銎部有個圓盤,盤沿上有81個小孔,以馬鬃為旓,用松柏做杆,豎立在石質龜座上,是守護蒙古族的聖物,也是攻無不克的勝利圖騰,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受到北方放牧民族大纛文化的影響,奧斯曼帝國蘇丹的令旗也採取了大纛的樣式。
二、牙旗
在影視劇中,軍隊出征時常會舉辦祭旗儀式。祭祀的旗幟就是牙旗。三國時期,薛綜認為:「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意思是說,天子或將軍出征,在軍營前樹立旗幟,旗竿飾有象牙,因此得名牙旗。
圖3 中興瑞應圖中的紅纛赭黃牙旗
豎立牙旗的營門,叫做「牙門」,也叫「軍門」。 這個傳統由來已久。在《周禮》中,把「牙門」稱為「旌門」,有「為帷宮,設旌門」的記載。到北宋時,「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為衙。」在牙門傳承中,以訛傳訛,變成了衙門。至於軍門,成為了明代高級將領,如總督、巡撫的代名詞,也是清代對提督或總兵的尊稱。
三、號旗
「背水一戰」中,二千漢軍偷襲趙營,使用的就是紅色的號旗。底層士兵攜帶大量號旗出戰迎敵,能夠在戰場上區分敵我,鼓舞士氣。將領臨場指揮時,可以通過號旗的數量,判斷士兵的傷亡情況,此外,觀察號旗的推進速度,判斷戰場局勢變化,做出準確的判斷,為贏得戰爭的勝利創造有利條件。
四、信幡
代表皇帝的軍旗,除了纛,還有信幡。這種表明將官身份的旗幟,在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賦予了新的含義。當時,用畫有白虎的幡,作為主戰的軍旗。與之相對,騶(讀zōu)虞幡釋放的是和談罷兵的信號。清朝文人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提出「 晉制最重騶虞幡」。說明騶虞幡是皇權的象徵,影響力巨大。
騶虞,至今仍爭議不斷,主要有雪豹、白化王獵豹和大熊貓三種說法。母雪豹有掩埋獵物的習慣,被人發現後,以訛傳訛,誤以為雪豹為仁獸,而且雪豹與《山海經》中的描寫大致相符,因此,騶虞很有可能就是雪豹。
圖4 明朝《出警入蹕圖》圖中前面的是皁纛,後面就是幡(招搖)
在「八王之亂」中,妖后賈南風假借騶虞幡的權威,解散了楚王司馬瑋的軍隊,順利將其誅殺。賈南風倒台後,晉惠帝司馬衷能力低下,無法掌控西晉亂局。永寧二年(302年)五月,河間王司馬顒(讀yóng)擅立太子,引起諸王不滿,長沙王司馬乂(讀yì)起兵發難,司馬顒欲再次借用騶虞幡造勢,結果遭到反殺。象徵皇權的騶虞幡隨着皇權式微,也走向了沒落。
五、五方旗
旗幟除了表明身份和地位,還能標示位置。相傳在黃帝時期,就用青、赤、白、黑、黃等五種顏色,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因此稱為「五方旗」。古代軍隊作戰時,五方旗能夠便於將領指揮軍隊,隨時掌握戰場動態。
三國時期,魏國在旗幟上分別用青龍、朱鳥、玄武、白虎、黃龍等圖案,配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隊伍,起到溝通和聯繫的作用。直到宋代,將領「執五方旗以節進退。」就連在《水滸傳》也能看到五方旗的影子。第一○九回中:「敲金邊,出五方旗,放大炮,掌號儹行營,各各擺陣出戰。」還原了宋軍作戰狀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5 明人摹宋繪《胡笳十八拍》 圖中為五方旗
梳理一下這些軍旗,不難發現,它們是一個層級分明、上下協調、實時有效的作戰體系。首先,體現了從上到下的國家機器。大纛旗代表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發出戰爭的指令。將軍受命出征,牙旗所在之處,必是將軍臨陣之地。手持號旗的士兵積極應戰,奮勇爭先。其次,實時反映戰場狀態。五方旗將軍隊分成五部分,將軍通過旗幟的變化,了解戰場形式,調整作戰部署,為戰勝對手創造有利條件。
在戰場上,軍旗如此重要,奪旗成為一項重要的軍功。井陘之戰初期,趙軍佔據人數和地形的優勢。韓信以拔營奪旗的方式,瓦解趙軍鬥志,造成對手集體撲街,趙王歇,大將陳余被殺,創造了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神話。
對於個人而言,奪旗同樣十分榮耀。公元前119年,西漢名將李廣的小兒子李敢,跟隨大將霍去病參加漠北之戰。大軍北征兩千餘里,翻越離侯山,強渡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兩軍激戰。李敢不但斬首頗多,而且奪下了左賢王的戰旗。戰後,漢武帝表彰有功將士。李敢因奪旗有功,受爵關內侯,食邑兩百戶。李敢彌補了「李廣難封」的遺憾,也算是對李廣的安慰。
圖6 金兵的五方八卦旗,合五色為一面旗
相對於兵器甲冑,古代軍旗熱度不高,粉絲不多。軍旗沒有兵器剛強鋒利,也沒有甲冑避銳護體,但它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民族尊嚴的代表,是軍隊靈魂的體現。在軍隊中,兵器甲冑是攻堅克難的硬件,軍旗是使命必達的軟件。裝備和意志的結合,軟硬兼施,才是打好仗、打贏仗的保證,如今,軍隊的武器早已更新換代,鳥槍換炮,可軍旗的精神內核不但沒有變化,反而發揚光大,激勵着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qvprnn8.html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揭秘中國古代禡祭和軍旗文化
2017-12-07 由 未來網新聞 發表于歷史
《左傳·成公十三年》上講述了一段故事,周簡王九年(公元前578年),魯成公和其他諸侯一起接受王命,到王畿洛邑覲見天子,會同霸主晉厲公伐秦(麻隧之戰)。征伐之前天子舉行了祭祀,然後將祭祀所用的生熟肉分給各位諸侯,成肅公(子爵,周王同姓)接受生肉時表現出不敬的樣子,劉康公(子爵,頃王之子定王之弟)見到後立即批評了成肅公,其中有一句話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成子惰,棄其命矣,其不反乎?」大概意思是說國家最重要的大事,就是祭祀和征伐,祭祀時接受膰(熟肉),征伐時接受脤(生肉),這是對鬼神的大禮節,今天成子(成肅公)心不在焉,不要命了麼?這則故事裏,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祭祀和征伐是國家首要大事。中國人可能是最重視祭祀的民族,中國人的祭祀可以一直追溯到遙遠的上古時期,始終是國家的重要大事,《國語·周語上》說:「夫祀,國之大節也。」祭祀也是權利的象徵,主持祭祀的,通常是一國之君。國家一級的祭祀,又因對象不同,分為祭祀天地、鬼神(祖宗)、日月星辰、社稷、風雲雷雨山川和軍事祭祀,周簡王在要求同姓諸侯伐秦之前舉行的這場祭祀,就是國家的軍事祭祀--禡祭。
古代的軍事祭祀有兩類,第一種就是禡祭,又稱為師祭。是指在征伐之前舉行的祭祀,禡祭的目的在告知神祗大軍出征之地和行軍經過,保佑出征順利。第二種是蒐禮,即蒐田之禮,蒐田就是蒐山田獵,蒐禮又稱為表貉或表狢。古代田獵,不只是游幸,還附有軍事演習磨練軍隊的作用,因此蒐禮是一種軍事禮儀。《周禮·春官·肆師》:「凡四時之大甸獵祭表貉,則為位。」《國語·晉語八》:「昔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為荊蠻,置茆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 指在古代出征田獵的陣前,立「望表」插豹尾表狢,對田獵的地區的山川發誓言祭祀的禮儀,與後世祭祀山川有共通之處,後世禡祭和蒐禮實際上已經基本合併,可以並稱禡祭,禡祭和蒐禮往往還伴隨觀兵露布(鹵簿)之禮,以表現軍容盛壯,禡祭完畢作戰獲勝後,還要進行獻俘禮,將俘虜首惡殺於禡祭的壇下,告慰神主。先秦時的禡祭之禮,至漢代已經不可考,鄭玄解釋禡祭時也很苦惱,用了「為兵禱,其禮亦亡」這樣的話,孔穎達補充說祭祀的對象可能是「造軍法者」,即黃帝或蚩尤,他也不能確定要祭祀的究竟是哪一位。儘管先秦的禡祭對象有爭議,禡祭過程不清楚,但是在隋以後,禡祭的主神就逐漸只剩下了黃帝,蚩尤很少再出現,《隋書_卷八 志第三 禮儀三》「開皇二十年,太尉晉王廣北伐突厥,四月己未,次於河上,禡祭軒轅黃帝,以太牢制幣,陳甲兵,以三獻之禮」。《隋書 帝紀 煬帝》記載:「大業十年春二月辛未,詔百僚議伐高句麗,數日無敢言者。三月壬子,行幸涿郡。癸亥,次臨渝宮,親御戎服,禡祭黃帝,斬叛軍者以釁鼓。」中國自漢以後的禡祭,主要內容是以軍旗祭祀神祗,保佑可以戰勝,而軍旗正式的稱呼就是旗纛。
古代中國的軍旗,簡稱旗纛,最初的作用應當是辨別歸屬。中國的軍旗按其形狀作用不同,又分為纛、五方旗、幡、牙旗、旌旗等等,簡單的一個一個說說:纛:纛是最初的軍旗,又稱旗頭,是古代軍旗之首,可以在鹵簿中單獨出現,也可以出現在旗幟的頂端部分,纛的上端是木質髹金的金吾(金吾:最初可能是三個串聯的戈,如曾侯乙墓出土的現在稱之為三果/戈大戟,甲骨文中有漢字「我」,「我」字音通「吾」,都有表示自己的含義,因「我」是金屬或髤金製作,因此後世又稱之為「金吾」,戰漢以後的逐漸簡化造型,形如寶劍,連槍尖左右每邊共三刃,有點像個造型複雜的紅纓槍頭或三尖兩刃刀,漢光武帝的人生夢想「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就是想找個漂亮媳婦再做個執纛的旗手),纛體稱為纛旓,旓就是旗杆上部的大毛球,比如紅纓槍的紅纓,正式的纛要用純色氂牛尾製成,因其多為皁色(黑)又稱皁纛,關於黑色氂牛尾的皁纛來歷,馬王堆三號墓出帛書《黃帝十六經 正 亂》上面記錄漢初時對黃帝戰蚩尤的說法「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禽(擒)之。剝其□革以為干候,使人射之,多中者賞。斷其發而建之天□,曰之(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集之。」就是說黃帝擒蚩尤後,拿蚩尤的身體發明了4樣東西,第一箭靶:剝下蚩尤的皮做成靶子讓大家射;第二是是旗幟:剪下蚩尤的頭髮綁在木杆上舉在天上就是蚩尤之旌;第三是足球:把蚩尤的胃填滿乾草做成一個足球讓大家踢;第四醬肉,把蚩尤的肉做成葅醢分給子民吃。其中的蚩尤之旌,以蚩尤的黑頭髮綁在木杆上的形象,聯繫到後世以皂纛祭祀黃帝,這可能就是皁纛來歷了。皁纛在古代屬於最重要的軍旗,一般出現在天子鹵簿(儀仗)里,歷代有所沿用和變化,《宋朝會要》曰「皂纛本後魏纛頭之制, 唐衛尉纛居其一,蓋旄頭之遺像。」 宋朝曾鞏 《曉出》詩寫道「曉出城南羅卒乘,皁纛朱旗密相映」。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北宋《大駕鹵簿圖書》,描繪的是北宋天子鹵簿的出行,其中也有一杆「金吾纛旓」,金、宋亡國後胡元以蒙古入主中國,也使用了纛,因為用了白色氂牛尾製成,稱之為成吉思汗的「九游白纛」或「九腳白旄纛」(九游白纛曾經作為蒙古國的國徽圖案,蒙古人稱之為「咤干酥喇定/查干蘇魯錠」,有主杆陪杆之分,以繩牽連在一起,一人持主纛多人為輔持從纛,與宋的金吾纛旓配屬的引騎、壓纛等相通)。此外因為天子六軍之說,古代軍隊也代稱之六纛。
先天五方旗:皁纛之外,比較常見的軍旗,還有先天五方旗。五方旗其實就是古代的八卦旗(陰陽兩魚圖是明朝後從西方傳入中國),五方旗與中國的五行有關,旗分為五面,即青、赤、黃、白、皁色五旗,五行含義太多下面我列了個表,用來顯示古代的五軍制或代表行軍中的五個方位,其實各種軍旗可能都與五行八卦的方位有關,有時候,人們也把五方旗的五個顏色按色塊排列,繪製在一面旗幟上,宋代繪畫里,多次出現了五方旗,如《中興瑞應圖》、《胡笳十八拍圖冊》、《冬日戲嬰圖》等。到了明朝,五方旗和纛合二為一,明代設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直接使用青、赤、黃、白、皁五色五杆纛代表,成畫與萬曆初年的《入蹕圖》中描寫的明朝天子鹵簿里,就用這五杆纛,《明會典》里也提到了纛在儀仗中的使用,明朝在兩京和駐有衛所、都司和駐軍行營的府州縣城中,為禡祭所需,都設有旗纛廟,高啟的詩《觀軍裝十詠》的第三篇名字就是《纛》「發亂野牛驚,神專大將營。師行當禡祭,壇卜戮番生。」可見纛與禡祭的密切關係。到了清朝由於實行八旗制,原來的旗纛文化已經式微,不再或很少禡祭(乾隆年也祭祀過旗纛,清代的纛,其實就是幡的變形),各地旗纛廟更是大多廢置。不過清代仍然保留了五方旗,即在旗面上以等距橫條排列五色,成了一二品官的官旗(戲曲舞台上,還有一種幾種顏色套在一起的方旗,叫做八卦旗,其實也是五方旗的變形,武將的靠旗,大概也是與五方令旗有關)。到了民國初年,共和初建,各省又推舉這種五種顏色的旗幟為國旗,並賦予五族共和的新含義,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五色旗,直到今天原始的先天五方旗仍是道家做法時招攬天兵神將的道具。
望表:上面說了「蒐禮」,望表就是蒐禮的道具。望表二字就是方天畫戟的本名,講究的望表也要髹金,連上一根木杆,杆首插上長毛動物的皮毛,稱之為表狢。表狢一般是插豹尾,稱為厖(音mang,二聲,望表連接的時候,多數時候不是連在畫戟的戟頭下面,而是掛在畫戟的第二個小枝上),很多古代的搜山圖或廟裏的壁畫都有望表,望表與纛的作用有相似之處,都等於是把戰利品掛在長兵器上,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掛的是獵物皮毛,一個掛的是俘虜毛髮,望表和古代田獵關係密切,可能源自上古部落男子集中田獵,將戰利品掛在長矛上的傳統。
幡:幡明朝又稱為「高招」或「招搖」旗,今天仍然可以在農村描繪上看到舞幡藝人招搖過市的表演,幡是古人常見的旗幟,長條矩形,正掛在木杆的纛旓之下,上面可以寫字描圖,按《入蹕圖》顯示,幡一般緊跟纛,可能是與纛搭配出現,可見幡在旗幟中位置很高,清代祭旗纛時,直接就是以幡代替旗纛,現在京劇里的「大纛旗」其實也是幡的變形,也是像關公周瑜這樣的大帥才有的。另有一種用在古人葬禮上白幡,出殯時舉在隊伍前列,白幡有個固定名稱,稱之為「大工布」。
牙旗:牙旗顧名思義,就是指旗有牙--旗後面有旒,方便旗幟迎風招展,牙旗是現代影視里最常見的古代軍旗,各朝都略有變化,有矩形,有半圓形、有不規則形,宋元以後,又出現了三角形等,牙旗的圖案豐富,主要由龍虎豹麒麟白澤等瑞獸、日月星辰二十八宿、六甲神、道家符篆、六十四爻文等等,主要目的,一是顯示軍容壯麗,二是求個吉利,三是與先天五方旗相通,即以五行八卦等區別行軍方位。普通的牙旗旗頭不會過於華麗,戚繼光在《紀效新書》的軍旗直接以木葫蘆塗漆代替華麗的纛旓。
旌旗:又稱旌旂,《周禮·春官·司常》:「凡軍事,建旌旗。」旌旗是牙旗的變形,纛旓上不設金吾,而是插上羽毛,圖案變化如同牙旗。
其它舉例:如令旗,明代的令旗多呈湖藍色,上書一個令字,三角形,由旗牌官秉持。軍門旗:明代衛所及駐軍官署,門左立一面黃旗,上書「軍門」二字,門右立一面黃旗,上書「飭兵」二字。此外還有節、幢等,都是禮儀儀仗,與軍事關係不大,不一一列出了。
附明代禡祭簡介:
儘管朱明出身土鱉,禮法不如唐宋高級,但由於元朝的胡人形象,明朝建立後,幾乎完全廢棄更新了元朝的全部制度,不但從行政制度上,乃至坤輿區劃、道路建設、城壕工程、服飾習慣、律法禮儀、郵驛通訊,差不多可以說是廢墟重建,工程超級大,《明集禮》、《明會典》、《明史》都有明代祭祀的流程介紹,我們現在能大概看出端倪的比較系統的禡祭,基本上就只有明朝的禡祭。朱元璋稱帝後,於洪武元年追唐宋軍制(儘可能的),以詔書定軍禮,禡祭分為師行而祭和廟祭兩種。其中師行而祭是征伐前祭祀,又細分為皇帝親征和大將出征兩種,親征需要皇帝本人親自祭祀旗纛,大將出征則只需遣官祭祀即可。廟祀時間是春秋兩祀,春祭用驚蟄日,秋祭用霜降日。洪武九年,在京師(應天)山川壇(先農壇)東廂單獨建立旗纛廟(六楹,廟左設燎爐),從此後明朝禡祭開始正是分祭(之前是與山川祭祀合祭),屬國家吉禮中的中祀。除京都旗纛廟外,在各王國、全國各府州縣的都司、衛所行營側建旗纛廟。《明會典》「凡各處守御官,俱於公廨後築台,立旗纛廟,設軍牙六旗纛神位。若出師,則取旗纛以祭;班師則仍置於廟。」(如現在的開封仍有旗纛街,當地解釋說是八旗駐防得名,此說有誤,旗纛街得名是因原明朝親軍祥符衛的旗纛廟所在)。各地祭祀過程全國比同京師,分為齋戒、省牲、迎神、三獻禮、飲福、徹豆、送神、望燎等步驟,旗纛廟祭祀神祗為「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金鼓角銃炮之神、弓弩飛槍飛石之神、陣前陣後神祗五昌神眾」,一般以上各位大仙合壇一塊祭祀。燕逆篡位後又增加一位大仙「火雷神」。各地駐軍祭祀旗纛時,由駐軍品級最高的長官服戎服(明代戎服一般指頭戴大帽,身穿通袖膝襴紋大紅貼里,腰扎窄鞓,皁皮官靴)行初獻,後面的亞獻、終獻按品秩排隊進行。
《大明會典》中禡祭祝文的範文:1、惟某年月日,皇帝遣具官某,致祭於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金鼓角銃炮之神、弓弩飛槍飛石之神、陣前陣後神祗五昌等眾。唯神欽天命而無私,助揚威武,有功國家,茲當仲秋,謹遵常典,特以牲醴,遣官致祭,神其鑒之。尚享。 2、惟某年月日,皇帝遣具官某,致祭於天威神機火雷無敵大將軍之神。唯神威勇猛厲,剛勁精強。訇雷掣雷,欻火奔風。護國庇民,厥功顯著。肅靖凶暴,寧謐封疆。遏有征討,唯神是賴。驅鋒遣鏑,端直奇妙。萬發萬中,疊貫連穿。破敵致勝,如拉枯朽。無堅不摧,無悍不滅。神其蓄銳毓靈,用之則應。特以牲品致祭。神其享之。
大將出征的自撰祝文實例:成化元年,兩廣土人叛亂,朝廷提左僉都御史韓雍,協理軍務分道進剿,韓雍寫《祭旗纛之神》文一篇:惟茲兩廣叛蠻,久違王化,戕害民命,罪惡貫盈,聖天子甫即大位,奉天勤民,憫茲廣人久墜塗炭,特命雍等統率大兵,來茲伐叛,用救民生。初指桂林,賊侵我疆,五發偏師,所向克捷,是皆神威,助我先聲。今寒霜既降,肅殺維時,蕃漢夷兵,川匯雲集。雍等整飭兵戎,申嚴號令,將圖分道並進,往問叛蠻之罪。惟神主司戎兵,三軍瞻仰,伏望威靈,陰相默佑,指麾將士,旌旗所向,戰勝攻取。指日削平群凶,慰安黎庶,使地方永永無虞,用副朝廷伐罪弔民之意,實荷靈神無疆之休,謹用祭告。尚饗。 (孝宗的生母紀太后和西廠廠督汪直就是因此戰「俘入掖庭」)
另外存疑一個:關於蚩尤的所謂軍神地位。從網上看,很多人把蚩尤說成主兵的軍神,我以為值得商榷,由於先秦禡祭的古俗已經不可細考,漢朝自己的各種說法又矛盾很多,歷史上後世又難免以訛傳訛,最後傳到本末倒置也不奇怪,我個人從一個側面看蚩尤做軍神與理不很通,上文提到黃帝斬蚩尤後以其頭髮做軍旗,其實就是拿蚩尤的腦袋綁在木杆上,建成軍旗皁纛,而旗纛是歷代禡祭的必備之物,歷代用軍神的腦袋祭祀,神祗又是黃帝,蚩尤作為的軍神體面在哪裏體現?漢朝的蚩尤刻像網上可以找得到,完全就是一副牛魔王的兇惡模樣,與石刻黃帝的文明人形象有巨大反差,很難把這個古人刻意醜化的形象與禡祭的莊嚴對照。禡祭古俗過程雖然缺失,漢以後歷代禡祭的形式也有不斷變化,但禡祭前後獻俘和殺戮番生的文字一直不少見,與黃帝殺蚩尤然後分肉給大家吃的行為似乎又是繼承關係。因此我個人覺得可能是禡祭中皂纛的蚩尤因素干擾,造成了蚩尤是軍神的誤解,真正的軍神其實是旗纛廟裏的黃帝。
這是以前做的五行簡單對照,可以對着五方旗或是各種神獸、爻文的牙旗演變看:
甲骨文早期漢字--「我」,禮儀兵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三果大戟?我?(即後世的金吾,果通假為戈)三刃,上端的後面有孔,可以掛纛旓:
「我」(金吾)在先秦的一些演化,逐漸簡化造型:
唐代行酒令時用的銀質酒纛,右面那一杆,等於是纛的微縮模型,注意纛旓上面的金吾,左右對稱的三刃造型:
北宋大駕鹵簿圖書中的金吾纛旓:
現代復刻的成吉思汗的九游白纛(查干蘇魯錠),蒙古人纛頂沒有用金吾,而是用了馬叉,這個被韓國人學去了:
宋中興瑞應圖中大帳旁的先天五方旗,每色各兩面,綁在一起了:
金兵的五方八卦旗,合五色為一面旗:
宋胡笳十八拍圖冊中的五方旗:
宋冬日戲嬰圖中的五方八卦旗變形:
明平番得勝圖中的五方旗,皂纛旌旗:
明入蹕圖中的五色纛,下一圖里皁纛的後面,就是幡(招搖):
摘芳主人畫的明代旗手--紅纛。旗手衛親軍裝束:頭戴朱漆勇字帽兒盔(從原畫和出土實物看,明代帽兒盔有氈制也有鐵制,這頂樣子應該是鐵盔了),內着綠色通肩膝襴紋貼里,白色義領,外罩湖藍色長身對襟漆釘罩甲,紅綹邊,腳穿皂皮官靴,腰扎鸞帶,左下身裹戰裙一副。髹金木槍頭呈三刃金吾狀,纛體用氂牛尾染色,外罩寶蓋珠絡,固定在朱漆木杆或竹竿上。
入蹕圖中的旌旗,旌旗就是旗頭插羽毛的旗幟,這杆用的是青纛,青方位是左,由於此旗在皇帝的鹵簿里,可能屬親軍中的左軍都督府:
出警圖中宮中着甲太監秉持的望表,注意:豹尾(厖)直接插在畫戟戟頭下,既然設有望表,說明萬曆皇帝謁陵過程中舉行了山川祭祀禮和進行了田獵(觀兵禮),出警圖和入蹕圖就應當是刻意記錄此次觀兵的時事畫:
某幅搜山圖中的神將秉持的望表,豹尾(厖)掛在畫戟下層小枝上:
陝西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明應王殿明代水陸壁畫上的望表,豹尾(厖)掛在畫戟下層小枝上:
中興瑞應圖中的紅纛赭黃牙旗,應該是趙九用的旗了:
戚繼光紀效新書塗漆木葫蘆旗頭的簡裝旗纛,牙旗圖案是二十八宿或六丁六甲神,也與方位有關:
北京先農壇的神倉,位於太歲殿東,原為明代旗纛廟,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廢京師旗纛廟,改建為神倉。位置仿南京旗纛廟建設:
開封著名文化街--旗纛街的解釋牌:
古代旗幟的現在遺存——戲曲中的八卦旗,不甚講究:
京劇里關公大纛旗(幡)和八卦旗搭伴:
道士做法請天兵的先天五方旗,雖然做工粗糙點,畢竟是專業人士,形制是對的:
韓國古裝儀仗隊的旌旗,注意後排幾個旗頭,羽毛被剪平順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4v2kbzv.html
自是清軍每出師、班師,均行祭旗纛。 又,班師凱旋致祭禮。 各省祭旗纛,遣武員戎服致禮。
禮制名。清代祭祀旗纛的制度。後金天命十年(1625) 攻占瀋陽,還軍扈渾河,殺牛祭旗纛, 此為旗纛之祀之始。天聰十年(1636)八旗軍出征凱旋日,立旗纛拜天。自是清軍每出師、班師,均行祭旗纛。若皇帝親征,啟行前於堂子內門外建御營,樹黃龍大纛,八旗及火器營分兩翼設八列旗纛在其後。皇帝身著戎服,佩刀,出宮乘騎,至堂子衙門下馬, 環殿禮畢, 出內門向纛神致禮,率從征將士行三跪九拜禮。禮成,作樂,鑾駕啟行。領侍衛內大臣及司纛侍衛率親軍舉纛從行。又,班師凱旋致祭禮。屆日,自郊外五里至堂子,陳設法駕鹵簿。皇帝行至郊外,降輿拜纛。雍正初定,三年一祭。各省祭旗纛,遣武員戎服致禮。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三:“何來三峯矗,鼎立峙旗纛。”
名稱:旗纛
qí dào 旗纛 (纛 dào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
【釋義】飾以鳥羽的大旗。
【出處】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旗纛旄麾,飛揚晻藹。”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工部祭旗纛,霜降取用。”
重慶彭水九黎城 | 重新認識千古第一戰神、苗族先祖 蚩尤|欣傳媒
重慶彭水九黎城 | 重新認識千古第一戰神、苗族先祖 蚩尤|欣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1715957223432/permalink/7472328812828740/?mibextid=VhDh1V
【出陣的先鋒-帥旗頭】
獨一無二的旗頭,在陣頭出門遶境時,一眼就可以看見這件金光閃閃的金龍旗頭。
這次的設計與委託方多次討論,終於完成這件特別的作品。我們把金工工藝完美呈現,讓主人家在往後出門時,能格外得有面子。
軍旗祭
臺灣步兵第二聯隊軍旗祭 臺灣步兵第二聯隊軍旗祭-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圖中為日治時期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的軍旗,正舉辦軍旗祭。步兵第二聯隊駐守濁水溪以南,1907年(明治40年)11月7日,明治天皇將軍旗頒授給聯隊,也因此臺灣步兵第二聯隊將每年的11月7日訂定為祭拜軍旗的日子。這張照片就是步兵第二聯隊的軍旗祭,軍旗在許多臺灣重大的軍事行動中也曾隨軍出動,其中包括發生在1914年(大正3年)的太魯閣事件。臺灣步兵第二聯隊除了駐守於臺南的隊本部之外,另外聯隊下還有三個單位,分別是花蓮港分屯大隊、玉里分屯中隊、臺東分屯中隊。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臺灣步兵第二聯隊軍旗祭|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4cnFToq
---------------------------------------
祭祀軍旗,祈求出師大捷。《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至出兵之日,先要殺他兩個祭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九月霜降祭旗,萬歲爺做大將軍,我家大老爺做副將軍,兩人並排在一個氈條上站著磕頭。」
----------------------------------------
總統日前校閱新成立的空軍部隊時,一面軍旗敬禮時旗桿突然折斷,有人說是「壞彩頭」,據傳陳總統心情也受影響,掌旗軍官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統帥,太激動、太興奮,揮旗用力過猛。」這是不是也可以正面解讀成「軍旗最真摯的敬禮」,何必一定要悲觀地往壞處想呢?軍旗桿折斷 https://bit.ly/3xN0weF
陸海空軍軍旗條例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bit.ly/4bqrSVK
祭旗,香港俗語,原意是指「行軍打仗,祭祀軍旗,以求大捷」,現今俗語分別解成「殺一儆百」及「找代罪羔羊」兩個意思。後者意義與「食死貓」、「孭鑊」近義。
出處
古代行軍打仗,均會有一支用來標識自己軍隊的旗,是為軍旗。軍旗是一隊軍隊的精神象徵,同時又有壯聲威的效果,因此軍旗對當時的軍隊是很重要的,四大名著中,《水滸傳》內的梁山泊上就有專員負責捧帥旗[1]。為了使行軍順利且報捷,古代的軍隊一般都會對軍旗進行祭祀儀式,是為祭旗。軍隊會在行軍出發前,用一些牲畜、戰俘,甚至是將領(不論敵軍或自軍)作為祭品,斬首祭祀軍旗。在很古老的戰爭中已經有祭旗的做法,然具體時間已不可考,《春秋》、《禮記》、《史記》中都有記載。[2][3]
意義
由於祭旗時都是使用牲畜或人命作為祭品,因此被人用來祭旗,即代表著犧牲,其後引申為在一件事件(通常是一件意外)發生後,要一個人或小撮人為錯事或罪行負起全部責任(犧牲),這些人就成為代罪羔羊,很多時被找去祭旗的人都是不自願或事先不知道的。而祭旗亦有殺一儆百的含意,當權者通過對一兩個犯錯人之重罰,而達到對大部分人的警戒,使他們自律守規,從而穩定局勢。祭旗 | 香港網絡大典 | Fandom https://bit.ly/3VZ69Pc
---------
軍旗祭是日本帝國陸軍各步兵團和騎兵團在其警備基地和戰地舉行的一種慶祝活動。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它慶祝接受軍旗,軍旗是團的象徵,而且軍旗是從平時存放的團長室移到團外的。相當於 陸上自衛隊的駐防節或學校文化節。
軍旗節 - 維基百科 https://bit.ly/4eSTSnK
概述
標準步兵團旗
標準騎兵團旗
該活動一般在天皇授予軍團軍旗的當天舉行,或視情況在當天左右舉行。軍旗節每年舉行一次,被稱為「第二屆軍旗節」。
升旗節當天,軍團向廣大群眾隆重開放,向軍旗、團長和嘉賓敬禮,並舉行師級遊行,展示槍械等武器。亮,還有戲劇、武術比賽等各種娛樂活動,讓來訪的市民興奮不已。這是軍隊深入接觸群眾(一般公民)的難得機會,也是讓軍隊更熟悉群眾、加強同群眾連結的公關活動。軍旗節是當地的特產,也是市民的一種娛樂形式,其圖像作為明信片廣泛流傳 。
團裡的士官們所配發的軍裝狀況最好 ,,平時穿的是行列禮裝或外出時穿的軍裝
此外,不只在日本國內,駐紮在滿洲、朝鮮、台灣等國外的軍團,許多運輸團、飛行團、飛行中隊也舉辦了類似的紀念活動 。
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爆發後,沒有應急餘地,重要團出戰,在原有警備區設置了補充部隊,所以軍旗仍保持與以前一樣的規模。然而,即使在二戰末期的1944年(昭和19年)和1945年(昭和20年) ,軍旗節仍繼續在內部使用,作為士兵和士兵休息的一種方式,並作為日本軍隊的傳統。 。
相當於陸上自衛隊駐防節。軍人(官兵)的表演、攤位、武器展示、軍樂隊表演等有許多共通點
---------------------
Facebook https://bit.ly/3RU8KZt
明代各衛所皆有旗纛廟,京師與諸侯王的幕府亦有,因衛所亦是地方行政單位,大至上以望朔祭祀六纛之神及軍旗(宋以後改牙旗)為日常祭,為古禮《禮記•王制》之禡祭,唐代多祭軒轅,宋代多祭蚩尤。明代最為興盛,全國各衛所旗纛廟約兩千餘座,於同時間各地府州縣學,及衛所儒學,亦辦射禮,古代民居除縣城外,駐軍所在地亦為重要聚落,若出征之禡祭為最高規格的太牢,是古代巫、道、儒、兵共通的禮儀。
軍隊中官兵晚上睡不好、鬼壓床也會有人請出軍旗鎮壓,而部隊如果不太平靜,單位長官也會祭拜軍旗祈禱部隊平安順利。有軍中人士更透露,軍旗有許多戰死的軍魂,因此軍旗是神聖的甚至可以鎮邪。而軍隊更流傳一句話,軍旗不倒不斷連保旺、旗倒旗斷拜不斷、不拜不理等著看」,因此部隊都相當害怕軍旗出現傾倒、斷裂等事。神聖軍旗禁忌多 不拜不理等著看 - 社會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45W6N4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