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_2234392021-04-22_2233182021-04-22_2233022021-04-22_2232032021-04-22_223704

台積電將首度對高階主管發放限制型股票。(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今(2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首度核准發行不超過普通股2600張的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案,以吸引及留任公司高階主管;台積電表示,此目的是為了強化高階主管對於創造長期股東價值的責任,並實現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的成果。
台積電指出,現行高階主管獎酬皆為現金,且視當年度及前一年度績效表現而定,因應國際趨勢,獎酬將會有一部分採行限制員工權利股票,獎酬會改根據一段長時間表現而定,連結股東利益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果,以吸引及留任公司高階主管。
台積電並表示,為了強化公司的經營績效與股東利益和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成果有更好的連結。同時,符合全球投資人對於公司高階主管的薪酬與公司長期經營績效及股東權益有更強連結的期待,因此,將公司高階主管部份的變動薪酬轉換為以股票型式發放的長期獎酬。
台積電說明,此方案的適用對象為對公司的經營績效、股東利益及公司治理有直接且高度影響的高階主管。其目的是為了強化高階主管對於創造長期股東價值的責任,並實現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的成果。台積電將首度對高階主管發放限制型股票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dECHsI
---------------------------
CSR?SDG?ESG?SROI?這些英文縮寫,是近年企業經營的必修學分。到底這些是什麼?《CSR@天下》帶你一次搞懂跟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大小事!
一、什麼是CSR?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CSR)就是企業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不光只是替股東賺錢而已,還要對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有所貢獻。
CSR其實不是新概念,在中國傳統中有「儒商」、西方有「企業慈善家」,可見在這個名詞出現前,企業回饋社會的做法就已經存在。
不過,做公益慈善的CSR,在1970年代曾有不同的詮釋。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當時指出「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利潤。」而且,「如果企業投入資源贊助慈善事業,就等於是阻止個別股東自行決定應該如何處置他的錢。」
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世界經歷了幾次的經濟衰退,自然環境面臨愈來愈嚴重的破壞,資本主義過度發展讓企業長得愈來愈大,跨國大型企業擁有的資源與能力,甚至超越許多政府。這都凸顯出企業不光只是提供就業機會與創造財富而已,對環境、社會永續的發展,都能夠、也應該扮演更正向積極的角色。
CSR再度被重新定義。企業不光只要替股東創造更大的利益,還要兼顧所有相關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權益。利害關係人就是跟企業運作有關的所有人,從內到外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消費者、社區、國家、與自然環境等。
企業不只是獲利的工具,更應是負責任的公民。未來的領導級企業,不只是商業世界的領導,也將是社會的領導力量。沒有落實CSR的企業,很難再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可以說CSR已經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CSR領域包括哪些?ESG又是什麼?
CSR的領域廣大,可以用ESG原則來看。E是指環境(environment)、S指社會(social)、G是公司治理(governance)。當代CEO要面對的關鍵問題,除了獲利之外,更要回答:公司的存在是否對社區有利?企業是否改善了環境?企業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是否做了有悖道德的事?
不過,ESG還少了一項對員工、客戶的照顧,因此《天下》的「天下CSR企業公民獎」,則是用4大面向來評估企業的CSR。除了對應ESG的「環境永續」、「社會參與」、與「公司治理」之外,還增加了一項「企業承諾」。
這4大面相各自回應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公司治理」針對股東;「環境永續」針對環境;「社會參與」針對社區、社群;「企業承諾」是針對員工、上下游供應商與合作伙伴、與客戶。下面將說明各個面向的意涵。
三、公司治理跟CSR有什麼關係?
公司治理是指企業要以透明、公開、有效率、遵守法規等做法來治理公司,並創造獲利,才能讓企業健康永續地經營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雖說「賺錢是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的觀念已經過時,但是獲利仍是CSR中很重要的一環。「企業不賺錢是罪惡的,」因為虧錢不僅無法對股東交待,想要照顧到其他的利害關係人,例如員工加薪、參與公益活動,更是緣木求魚。因此,獲利(而且是以符合法規與道德規範的方式)也是企業的CSR門檻之一。(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給不給人看清楚?優良公司治理的關鍵)
四、什麼是「企業承諾」?供應鏈管理跟CSR有什麼關係?
「企業承諾」指企業要善待員工、上下游供應商、與客戶,回應他們的需求。不僅要創造幸福職場,讓員工獲得妥善的照顧與成長機會,也必須對客戶提出品質良好的產品或服務。因此,一家靠血汗工廠或黑心產品來賺錢的企業,即便有獲利,仍是違反了CSR的精神。
近年來,供應鏈管理也成為CSR很重要的一環,因為企業可以對上下游的合作廠商發揮正向的影響力。台灣的科技業與紡織業是國際永續供應鏈的一環,例如蘋果要求供應商採用綠能,Nike要求代工廠保障勞工權益,都是明顯的例子。不僅國際大廠對台灣企業有所要求,許多台灣本土企業也都開始針對其供應商,提出遵守永續經營規範的要求。(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幸福職場要有溫度,光員工福利還不夠)
五、只有製造業才需要推動「環境永續」嗎?金融與服務業怎麼做環保?
節水節能、揭露綠足跡、淨灘、減碳減廢等環保措施,只是環保「基本功」,現在的環境永續做法,已經提升到如何將「綠色」納入營運中。例如,將回收資源變成新材料的「循環經濟」,就是近年的顯學,大愛感恩科技用回收寶特瓶來做衣服、遠東新用海廢垃圾來做球鞋,都是例子。
並非只有製造業才能在環境永續上有所作為。零售業也可以在減塑、減廢、節能上,提出對環境友善的做法。例如,荷蘭跟英國已經有無塑超市,家樂福也捐出即時品來減少食物浪費,並照顧弱勢。
金融業也能透過「綠色金融」,除了發行綠色債券之外,更能發揮「金主」的力量,不投資或融資會破壞環境的企業或專案。例如,國泰金控簽署了赤道原則、責任投資原則,就是一例。(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別說不是製造業就不能做環保)
六、「社會參與」是什麼?光做公益慈善不夠嗎?
投身公益慈善、回饋地方需求等「社會參與」,是一般人對CSR的基本認識。但現在的CSR早已超越「造橋鋪路辦校賑災」等傳統做法。單純一次性的金錢或物資捐贈,只是「基本盤」,要能做到更深入社會參與,企業必須有更長期的策略,來回應社區需求。例如,信義房屋長期推動「社區一家」,星展銀行扶植社會企業,普萊德科技推動國小課輔等等,都是這樣的例子。(延伸閱讀:【天下企業公民獎評審解析】企業行善要讓人有感的公益6大招)
七、什麼是SDGs?跟CSR有什麼關係?
聯合國在2015 年針對人類面臨共同的挑戰,提出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作為2030年前世界各國努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
這17項SDGs包括消除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等、乾淨水資源、氣候變遷、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等等,下面又分成169項追蹤指標,涵蓋了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3大面向。
許多歐美企業已經將SDGs設為推動業務與CSR的方向,因為這些目標就是人類現在面臨的問題,而針對問題提出解方對企業來說,一方面是潛在的市場需求,一方面也是回應利害關係人的需求。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也並非所有SDG目標都適用於台灣,但是許多台灣企業也已經開始注意SDGs,將其CSR的活動跟相對應的SDG目標對照。
八、什麼是SROI?
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SROI)是用來評估CSR效益的量化指標,意味投入1塊錢,能創造出幾塊錢的社會價值。SROI將社會影響力及結果從質化描述,轉變成以貨幣化進行「量化」的追蹤與管理,讓CSR也能用數字管理,並成為規劃CSR策略時的參考。例如,華碩評估其「數位包容計劃」的SROI,結果是每投入1塊錢就為社會創造出3.61元的價值。
九、怎樣才能做好CSR?
就跟經營企業一樣,CSR的做法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大致上還是有幾個原則可以考量,包括長期持續、從上到下、與核心能力結合、回應社會需求等。
就像經營一門生意一樣,CSR要發揮成效,也必須長期耕耘,因為一次性或短暫的活動,成效終究難以彰顯。根據《天下》的CSR企業公民獎的統計,過去10年來參加評選的企業,約有3~4成的專案時間在1~5年,約有2成多的專案,時間在5~10年間。例如,帝亞吉歐的「夢想資助計劃」至今連續舉辦16年,中國信託的「點燃愛心之火」更是超過30年,讓這些專案廣為社會大眾所知,也因此能發揮更大的影嚮力。
十、為何CSR要由上而下才有效?
CSR要能成為企業的DNA,就必須由上到下來推動。企業最高層必須重視且參與,才有可能動員員工。否則,基層員工往往忙於各自工作,往往只認為CSR是人資或公關部門的事。因此,唯有最高管理階層真正展現出對CSR的支持與承諾,才有可能讓員工都認真看待CSR。(延伸閱讀:只有高層,沒有中階參與,企業永續不會成功)
有些企業已經將CSR列為績效考核的KPI之一。例如克蘭詩的各國分公司總經理的年度績效考核,有10%來自於CSR的表現;聯合利華則規定旗下每個品牌,每年至少要推動一項永續專案。
十一、CSR為何要跟企業的核心能力結合?
CSR的面向很廣,該如何選擇要做哪些事?從企業本身的核心能力來看,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畢竟這是企業最擅長的事,不僅容易做出自己的特色,讓其他企業難以超越,也比較容易持續。例如,資生堂的「化妝療法」,就充分發揮其美妝專業。
CSR也會有「跟風潮」,例如偏鄉送愛、淨灘等等都是如此。並非這些活動不好,但是如果這跟企業本身的核心職能無關,難免淪為「me too」,誰來做都一樣,反而無法突顯出個別企業的特色。就像市場競爭一樣,如果企業推出的CSR專案跟他人一樣,自然難有辨識度。
十二、CSR為何要回應社會需求?
就像SDGs提出了人類社會的挑戰,CSR要做的事正是如何協助達到這些目標。因此,CSR必須與時俱進,跟著社會的發展走,能夠即時回應社會問題的CSR,成效會更明顯,也會更受到肯定。例如,中國信託金控投入校園反毒活動,就是看到青少年毒品氾濫問題日益嚴重。
十三、CSR如何兼顧長期與創新?
CSR最好能長期持續,但是長期專案要如何創新?其實創新並非一定指顛覆性的做法,每年微調改善都是創新。例如,科思創的「魔法學校」,原先針對一般中學推廣科普教育,之後改為針對聽障生,並將弱勢小學也納入,都是一種「漸進式創新」。
十四、CSR是大企業的事嗎?中小企業怎麼辦?
傳統認為CSR只是捐錢的慈善活動,因此是有錢大企業的事,跟中小企業無關。不過,CSR面向極廣,未必一定要花大錢才能做,有些面向甚至跟錢無關,例如提供員工幸福的工作環境。即便要花錢,也可以依照企業本身的資源來評估,因為CSR不是一個比拚投資規模的遊戲,而是如何從企業的核心出發,發揮正向影響力。大企業能夠揮灑的空間或許較大,但中小企業一樣能做出有特色的CSR。(延伸閱讀:【CSR一百強】請新人吃「饅頭」 宏正用大富翁降低菜鳥陣亡率)
十五、CSR只是搏名聲而已嗎?對企業營運有幫助嗎?
一般認為CSR只是美化公司形象的行銷工具,因此有人對企業CSR保持懷疑態度。確實有些企業的出發點,只是為了「搏名聲」,甚至只做表面,例如「漂綠」的企業,宣稱做了環保,但實際上卻仍繼續破壞環境。
CSR確實對企業形象有所幫助,但並不止於如此。事實上,CSR做好的企業,因為照顧員工,員工認同度升高,對企業競爭力自然有所幫助。形象好也會對生意有正面影響,因此雖然CSR跟業績並無直接關聯,卻能對營運帶來間接的好處。(延伸閱讀:【CSR一百強】瑞助營造推公益修繕 免費愛心賺到商機)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一次搞懂關鍵字CSR、ESG、SDGs - CSR@天下 https://bit.ly/3nmGLRL
------------------------------------------
甚麼是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投資? | 富達台灣 https://bit.ly/2PiwFEQ
--------------------
何謂ESG?天下ESG Talk #3 金管會推動公司治理3.0 三年打造ESG生態體系 - CSR@天下 https://bit.ly/32DNqNS
ESG通常與「永續投資」一詞混合使用或相互通用。我們認為永續投資是一個整體理念,而ESG是用於辨別及制定具體永續投資方案的數據分析工具。
ESG數據通常被歸類為“非會計”資訊,因為它反映了傳統上未揭露於報告卻對估值(value)為重要的組成因素。
隨著影響企業評價的因素日趨複雜,無形資產的影響力不斷增加。透過ESG指標可衡量企業管理層所作出影響營運效率及未來策略方向的決策,並提供品牌價值及聲譽等無形資產狀況的觀點。何謂ESG?永續投資是一個整體理念 https://bit.ly/3dHMVIY
--------------------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年走馬上任,就大力推動永續發展概念。他所提出的「公司治理3.0」是什麼概念?對於台灣的ESG現況又有什麼觀察?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今年520上任,三個月後,先後發布兩大重要政策:「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與「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大力推動台灣上市櫃公司與金融業致力於永續發展,強調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ESG目標。
金管會推動ESG的背景與目標為何?以下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接受《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專訪內容。
ESG是全球普世價值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請主委分享全世界ESG的發展風潮?
黃天牧答(以下簡稱答):永續發展這個議題,早在半個世紀前就開始。1967年時,有一個全球智庫「羅馬俱樂部」,曾提出一個觀念──成長的極限。這個觀念認為,如果無窮盡地強調經濟發展,人類與地球的資源是否能支持下去?因而有了《成長的極限》這本書的問世(1972年),45年後,2017年又推出《成長極限的覺醒與共生》一書。
1987年,挪威籍的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女士,組織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在聯合國提出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這份三百頁的報告,第一次定義了「永續」。希望這一代享受的生活與物質,下一代也能享受,這就是永續。這個報告產生很多回響。
但「永續」真正變成聯合國的重要政策,是在2015年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為人類共同努力的標準,並希望2030年達成。
永續這個議題不是只看氣候變遷,還有所謂的社會跟治理。治理大家都很清楚,除了一般的公司治理,資安也是治理問題。社會層面,就包括人口老化、貧富差距、人權、男女性別平等,或者說種族宗教等。
這些議題,是人類在目前處理的共同議題總和。例如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第一次超過65歲以下人口。另外,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可能是全球化帶來的副作用。以治理來說,可能是資安與科技治理的問題。以社會來說,可能是AI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機會等。
問:金管會如何推動ESG?
答:永續已是目前世界上的普世價值,我認為,台灣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來提升台灣在整個國際社會中的貢獻跟能見度。
那麼,金管會及上市櫃公司能扮演什麼角色?金融業本身就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能會衍生出系統風險。但氣候變遷也可能帶來一些商業機會,比方說,提供保險商品,來做為規避期貨變遷風險的工具。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金融機構有資金,不論是透過直接金融或間接金融,資金會配置給需要的企業或個人。如果用ESG做為衡量基準,就可以把資源配置給符合、或期待符合永續發展的企業或專業項目上。
比方說,銀行界在2000年開始有一個自發性的赤道原則,希望跨國大銀行面對專業融資的個案,應去審視這些個案有沒有傷害環境?比方說,在極地開發油礦或是開採礦產,會不會影響生態環境?這些加入赤道原則的銀行,在做商業判斷的時候,就必須以環境保護為先。
問:強調永續原則時,多年來我們使用「企業社會責任」(CSR),現在則用ESG,內涵有不同嗎?
答:內涵概念不斷被強化。企業社會責任(CSR),就是希望企業在行使商業之餘,還能兼顧社會公益。我個人對什麼名稱不特別在乎,我在乎的是內涵。
在荷蘭的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主持下,界定了一個很嚴謹的格式,告訴大家編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應注意哪些項目?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這樣才能彼此比較,有透明性。GRI主持的雖然叫CSR報告,但也涵蓋了ESG的面向,所以我個人覺得,名稱不必然那麼重要,重點是內涵。
將ESG深植台灣產業
問:出「公司治理3.0」與過去2.0版,主要有何不同?
答:以往的公司治理,比較強調董事會的效能、股東行動主義、資訊透明揭露,而3.0特別加入永續藍圖,要求上市櫃公司或金融機構,揭露相關ESG的資訊,並且推出「永續板」。另外,也鼓勵機構投資人,善盡投資人的角色,關切被投資對象執行ESG的績效。簡言之,對整體上市櫃公司,除了注意傳統公司治理要求的規制,更要求在永續這部分的努力。
此外,還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目前台灣大概有475家企業在做社會責任報告,大概占整個上市櫃公司的三成。我們希望企業在做社會責任報告書時,不是編纂而已,關鍵是內容是否禁得起檢視?所以還要有一些交易所、櫃買中心、會計師事務所,或者相關的NGO,去檢視品質。數量很重要,品質也很重要。
我們還計畫推動「永續板」,這個「板」的債券不只是關心環境,而是環境、社會、治理都關心。日前已有兩檔永續發展債券發行,發債所籌得之資金主要用於太陽能專案融資、受疫情影響之中小企業融資方案及社會住宅等。這對台灣來講,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在《彭博》(Bloomberg)的評鑑上,台灣揭露ESG的分數是全球第三名,僅次於法國跟西班牙,已具一定成果。
問:8月時,金管會也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主要涵蓋又是什麼?
答:我們在2017年推出第一階段的綠色金融,當時主要是金融機構授信、投資、發債方面的綠色議題,成績也不錯。
這次第二個階段,我們要進一步配合國際的趨勢,來了解台灣的產業結構中,什麼可以被歸納為永續?什麼可以歸納為綠色?這不是金融主管機關可獨立完成,故目前正在跟環保署共同研究永續金融涵蓋的範圍,希望明年底能有具體成果。
我們要先把定義做好,再告訴大家要揭露哪些資訊?怎麼去揭露?還要有一個大家交流的平台。當然,再進一步還會思考綠色金融如何帶來商業機會。
緊跟國際趨勢,創造台灣價值
問:台灣有三成上市櫃公司編寫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這樣的比例在全世界算如何?
答:我覺得並不低。這也是一個趨勢。目前外資在台灣上市櫃公司的持股,約四成二。外資為什麼要投資台灣的上市櫃公司?當然,第一個是我們的殖利率還不錯,本益比也合理,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上市櫃公司願意重視ESG。
現在,各國重要的投資機構都很重視這一環,比方說美國的BlackRock(貝萊德投信)或Vanguard(先鋒集團),對投資對象不是只有關心每股盈餘(EPS),還很關心被投資事業是不是重視永續?
問:除了法令要求,金管會還有其他方法,讓企業重視永續?
答:我覺得利他就是利己。也許有的人認為,企業做ESG是要花錢的,但做得好的,可以幫助公司賺錢。
我前兩天參加一個座談會,遇到一個高科技公司的永續長。他表示在推動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比方董事會問,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去做這些事情?他就說服對方,這是國際趨勢,大型企業都在做。後來他漸漸說服董事會,因為他們發覺,當消費者在決定要買誰的產品時,如果價格相當,消費者會選擇ESG做得比較好的那一家。
這表示,如果形象品牌價值做得好,競爭力是有提升的。當全球都以ESG做為普世價值,沒有任何重要的上市櫃公司能夠自外於這樣的潮流。所以重視ESG,是符合商業利益的。
以這點來說,我覺得不待主管機關提供什麼誘因措施,企業自己就會這麼做。尤其台灣有很多上市櫃公司,在國際供應鏈的循環裡面。國際很在乎ESG,所有供應鏈裡的廠商,也都要做到ESG。這麼做是必須的,這是一個生存策略。
問:以您的觀察,台灣企業在執行ESG上是否有罩門?
答:我覺得與其說罩門,應該說關鍵在於負責人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如果負責人也認知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且把永續發展當做策略,這個公司就會特別重視永續發展。專訪金管會黃天牧/加入ESG精神 推動台灣公司治理3.0 | 雜誌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sFwwJ5
----------------------------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年走馬上任,就大力推動永續發展概念。他所提出的「公司治理3.0」是什麼概念?對於台灣的ESG現況又有什麼觀察?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今年520上任,三個月後,先後發布兩大重要政策:「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與「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大力推動台灣上市櫃公司與金融業致力於永續發展,強調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ESG目標。
金管會推動ESG的背景與目標為何?以下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接受《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專訪內容。
ESG是全球普世價值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請主委分享全世界ESG的發展風潮?
黃天牧答(以下簡稱答):永續發展這個議題,早在半個世紀前就開始。1967年時,有一個全球智庫「羅馬俱樂部」,曾提出一個觀念──成長的極限。這個觀念認為,如果無窮盡地強調經濟發展,人類與地球的資源是否能支持下去?因而有了《成長的極限》這本書的問世(1972年),45年後,2017年又推出《成長極限的覺醒與共生》一書。
1987年,挪威籍的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女士,組織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在聯合國提出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這份三百頁的報告,第一次定義了「永續」。希望這一代享受的生活與物質,下一代也能享受,這就是永續。這個報告產生很多回響。
但「永續」真正變成聯合國的重要政策,是在2015年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為人類共同努力的標準,並希望2030年達成。
永續這個議題不是只看氣候變遷,還有所謂的社會跟治理。治理大家都很清楚,除了一般的公司治理,資安也是治理問題。社會層面,就包括人口老化、貧富差距、人權、男女性別平等,或者說種族宗教等。
這些議題,是人類在目前處理的共同議題總和。例如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第一次超過65歲以下人口。另外,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可能是全球化帶來的副作用。以治理來說,可能是資安與科技治理的問題。以社會來說,可能是AI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機會等。
問:金管會如何推動ESG?
答:永續已是目前世界上的普世價值,我認為,台灣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來提升台灣在整個國際社會中的貢獻跟能見度。
那麼,金管會及上市櫃公司能扮演什麼角色?金融業本身就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能會衍生出系統風險。但氣候變遷也可能帶來一些商業機會,比方說,提供保險商品,來做為規避期貨變遷風險的工具。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金融機構有資金,不論是透過直接金融或間接金融,資金會配置給需要的企業或個人。如果用ESG做為衡量基準,就可以把資源配置給符合、或期待符合永續發展的企業或專業項目上。
比方說,銀行界在2000年開始有一個自發性的赤道原則,希望跨國大銀行面對專業融資的個案,應去審視這些個案有沒有傷害環境?比方說,在極地開發油礦或是開採礦產,會不會影響生態環境?這些加入赤道原則的銀行,在做商業判斷的時候,就必須以環境保護為先。
問:強調永續原則時,多年來我們使用「企業社會責任」(CSR),現在則用ESG,內涵有不同嗎?
答:內涵概念不斷被強化。企業社會責任(CSR),就是希望企業在行使商業之餘,還能兼顧社會公益。我個人對什麼名稱不特別在乎,我在乎的是內涵。
在荷蘭的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主持下,界定了一個很嚴謹的格式,告訴大家編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應注意哪些項目?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這樣才能彼此比較,有透明性。GRI主持的雖然叫CSR報告,但也涵蓋了ESG的面向,所以我個人覺得,名稱不必然那麼重要,重點是內涵。
將ESG深植台灣產業
問:出「公司治理3.0」與過去2.0版,主要有何不同?
答:以往的公司治理,比較強調董事會的效能、股東行動主義、資訊透明揭露,而3.0特別加入永續藍圖,要求上市櫃公司或金融機構,揭露相關ESG的資訊,並且推出「永續板」。另外,也鼓勵機構投資人,善盡投資人的角色,關切被投資對象執行ESG的績效。簡言之,對整體上市櫃公司,除了注意傳統公司治理要求的規制,更要求在永續這部分的努力。
此外,還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目前台灣大概有475家企業在做社會責任報告,大概占整個上市櫃公司的三成。我們希望企業在做社會責任報告書時,不是編纂而已,關鍵是內容是否禁得起檢視?所以還要有一些交易所、櫃買中心、會計師事務所,或者相關的NGO,去檢視品質。數量很重要,品質也很重要。
我們還計畫推動「永續板」,這個「板」的債券不只是關心環境,而是環境、社會、治理都關心。日前已有兩檔永續發展債券發行,發債所籌得之資金主要用於太陽能專案融資、受疫情影響之中小企業融資方案及社會住宅等。這對台灣來講,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在《彭博》(Bloomberg)的評鑑上,台灣揭露ESG的分數是全球第三名,僅次於法國跟西班牙,已具一定成果。
問:8月時,金管會也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主要涵蓋又是什麼?
答:我們在2017年推出第一階段的綠色金融,當時主要是金融機構授信、投資、發債方面的綠色議題,成績也不錯。
這次第二個階段,我們要進一步配合國際的趨勢,來了解台灣的產業結構中,什麼可以被歸納為永續?什麼可以歸納為綠色?這不是金融主管機關可獨立完成,故目前正在跟環保署共同研究永續金融涵蓋的範圍,希望明年底能有具體成果。
我們要先把定義做好,再告訴大家要揭露哪些資訊?怎麼去揭露?還要有一個大家交流的平台。當然,再進一步還會思考綠色金融如何帶來商業機會。
緊跟國際趨勢,創造台灣價值
問:台灣有三成上市櫃公司編寫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這樣的比例在全世界算如何?
答:我覺得並不低。這也是一個趨勢。目前外資在台灣上市櫃公司的持股,約四成二。外資為什麼要投資台灣的上市櫃公司?當然,第一個是我們的殖利率還不錯,本益比也合理,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上市櫃公司願意重視ESG。
現在,各國重要的投資機構都很重視這一環,比方說美國的BlackRock(貝萊德投信)或Vanguard(先鋒集團),對投資對象不是只有關心每股盈餘(EPS),還很關心被投資事業是不是重視永續?
問:除了法令要求,金管會還有其他方法,讓企業重視永續?
答:我覺得利他就是利己。也許有的人認為,企業做ESG是要花錢的,但做得好的,可以幫助公司賺錢。
我前兩天參加一個座談會,遇到一個高科技公司的永續長。他表示在推動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比方董事會問,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去做這些事情?他就說服對方,這是國際趨勢,大型企業都在做。後來他漸漸說服董事會,因為他們發覺,當消費者在決定要買誰的產品時,如果價格相當,消費者會選擇ESG做得比較好的那一家。
這表示,如果形象品牌價值做得好,競爭力是有提升的。當全球都以ESG做為普世價值,沒有任何重要的上市櫃公司能夠自外於這樣的潮流。所以重視ESG,是符合商業利益的。
以這點來說,我覺得不待主管機關提供什麼誘因措施,企業自己就會這麼做。尤其台灣有很多上市櫃公司,在國際供應鏈的循環裡面。國際很在乎ESG,所有供應鏈裡的廠商,也都要做到ESG。這麼做是必須的,這是一個生存策略。
問:以您的觀察,台灣企業在執行ESG上是否有罩門?
答:我覺得與其說罩門,應該說關鍵在於負責人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如果負責人也認知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且把永續發展當做策略,這個公司就會特別重視永續發展。
專訪金管會黃天牧/加入ESG精神,推動台灣公司治理3.0 - SUNNY愛MONEY - ETF投資理財網 https://bit.ly/3ekCTfW
-----------------------------------
公司治理3.0 健全ESG體系
工商時報 呂淑美 2020.09.22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右三)與主辦單位首長合影。圖/證交所提供
FacebookTelegramTwitter列印
為讓外界瞭解公司治理最新趨勢及永續發展藍圖的重要,證交所21日協同櫃買中心舉辦「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高峰論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致詞指出,為建構永續發展(ESG)金融生態系,金管會8月來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以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並期許ESG要成為企業DNA重要因子。
金管會8月25日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宣告我國資本市場正式進入公司治理3.0時代,21日論壇透過三場專題演講與二場專題研討的安排,探討如何因應公司治理藍圖3.0,提升我國公司治理永續發展。
黃天牧致表示,為建構永續金融生態系,金管會今年8月18日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也進一步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期許ESG不只是一個議題,而是要成為企業DNA重要因子,以營造健全永續發展(ESG)生態體系,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
證交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黃玻莉以專題報告介紹「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闡述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藍圖五大主軸,分三年推動之39項具體推動措施。
因應新修正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投保中心董事長邱欽庭專題演講說明修正重點,包括代表訴訟求償可及於經理人及卸任董監事;引進被解任董監事三年內不得擔任上市櫃、興櫃公司董監事失格制度等,投保中心身為我國踐行股東行動主義代表性公益機構,更能有效發揮外部制約力量,整體提升我國公司治理。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於專題演講表示,國際市場近年興起責任投資,時值新冠肺炎疫情,正是考驗企業的試金石。世界經濟論壇在今年公布全球風險報告,環境議題首度占據未來十年的五大長期風險,包括極端氣候、未能成功減緩氣候變遷、喪失生物多樣性、自然災害及人為造成的環境破壞等,而相關風險也牽動傳染病的傳播。公司治理3.0 健全ESG體系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2FBvPj
--------------------------------------
       回顧過往的經濟發展歷史,人類或多或少造成了環境的破壞、擴大了貧富的差距;如今,人類在領教了幾次的環境反撲後,環保意識開始抬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經濟、資本主義以及世界上最有效率的運作體-企業之於社會的意義。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開始發酵,許多相關原則及標準也一一出現,如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原則(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以及社會責任投資(Social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RI)等等。其中,ESG為許多責任投資原則中的重點注意事項,本文將針對ESG原則進一步提出說明。
       ESG原則強調一反過往企業僅就財務表現進行評估,也應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納入投資決策或者企業經營之考量。所謂E(environment)即指對於環境的關懷、S(social)則是對社會及文化的考量,而G(Corporate Governance)則是公司治理。在環境層面,考慮包括如生物多樣性、環境污染防治與控制等面向;在社會考量層面則可能包括如勞工的工作條件、工作安全、社區健康與安全、與受產業影響之利害關係人的關係維繫、土地的佔用與非自願性遷徙、對於當地原住民之補償與照料、文化遺產之保存等等;並且強調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與公開度。
       就企業主而言,ESG的施行可為公司的經營穩定度和聲譽帶來一定影響。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無論是台商或者是外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ESG之達成率作為合作的必要條件之一,要求合作對象必須重視ESG概念之施行與管理,方有合作之可能性。例如,NIKE關注海外承包商對於內部員工福利與作業安全的管控,並透過編制ESG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洗刷過去因為幾次工安事件和勞工權益問題而被冠上血汗工廠的惡名;而李長榮化工更將對於ESG的要求延伸至下游客戶端,派出公安專家,協助輔導其客戶在點交具危險性的化工產品時,做好一定的安全防範措施,降低工安事故可能造成的營運問題和賠償責任,目前已有高達95%的客戶已經改善其公安管理系統。除了企業本身對於ESG的努力外,政府的政策導向亦更加突顯了ESG概念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成熟國家,如歐盟、澳洲等,皆開始對企業課徵碳稅,倘若業者不配合,除可能錯失商機,甚至恐將遭受貿易報復措施。由此可見,企業對於ESG的實踐,可有效降低風險、提升客戶及內部員工的滿意度,甚至得以進一步提高商業利益,且一旦企業之ESG形象確立,顧客對於該企業或品牌的忠誠度亦將大幅提升。
       就投資者而言,重視ESG概念之企業,通常也擁有較透明的財報以及相對穩定、低風險的營運狀況,成為很好的投資對象。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曾經推出之報告Show Me The Money: Linkin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Issues to Company Value指出,ESG管理確實影響公司的股東權益,這些指標對於股價的影響是可以被評價與量化的;高盛針對1000家企業進行ESG評鑑後更指出,ESG表現較佳的企業,現金回報率與穩定度都相對較高(孫彬訓,2011年11月,ESG嚴把關投資穩中求利,工商時報)。而目前國外針對ESG概念所衍伸出來的投資產品已經相當豐富多元,甚至出現實際對應之標竿指數,例如道瓊永續性指數。2011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公司、聯華電子(股)公司、友達光電(股)公司、台達電子工業(股)公司及光寶科技(股)公司等5間台灣企業並且在永續經營之表現上,在全球2,500間公司中排名前10%,入選為道瓊永續性指數中的世界指數成分股。此外,許多企業或基金管理公司亦相當關注ESG商機,如寶來證券即推出「寶來新興市場ESG策略基金」,德盛安聯及富邦投信亦分別推出「德盛全球永續發展基金」和「富邦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基金」兩支類似概念的基金。
       蓬勃發展的經濟帶來了一定的財富,但貧富差距的擴大等社會問題以及對於環境生態的破壞也伴隨而來,ESG概念因此開始受到重視。無論係從政府政策之走向、企業經營模式或投資人投資決策等等,都可思考將ESG的訴求- 環境保護、社會公平、公司治理融入資本市場與經濟活動中,達到經濟、環境、社會三贏的局勢。ESG原則 ─ 一個平衡商業利益與社會、環境關懷的三贏辦法 | 宇智顧問 https://bit.ly/2QLKxYD
---------
公司治理及永續委員會
隨著企業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等三個面向的績效表現將影響企業能否永續經營,富邦導入「富邦永續經營(ESG)願景工程」,在2015年底於公司治理及永續委員會(原公司治理委員會)下設永續經營(ESG)執行小組。
為強化ESG執行小組之功能,並讓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面向能有積極作為,ESG執行小組由公司治理及永續委員會的湯明哲獨立董事及陳錦稷獨立董事督導,金控總經理擔任執行小組執行長,人資長擔任執行秘書,品牌管理暨公關處擔任秘書單位。
ESG執行小組下設有六大工作小組:公司治理小組、員工照護小組、責任金融小組、客戶關懷小組、社會承諾小組、環境永續小組。各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討論最新ESG相關議題,追蹤檢視相關行動方案之執行情形。
ESG執行小組需於每年年初提出當年年度執行計畫、前一年執行成果,每半年追蹤各項計畫之執行成果,並向公司治理及永續委員會以及董事會報告,以強化本公司ESG的績效,同時讓願景工程所設定之短中長期目標逐步落實,並與國際接軌。
------------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 5 月底上任記者會時即宣示將在三個月內提出公司治理 3.0 方案,黃天牧今 (25) 日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公司治理 3.0 - 永續發展藍圖」正式啟動 ,方案為期三年,包含「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等 5 大主軸,金管會並秀出「懶人包」以利各上市櫃公司遵循;其中,預計在 2021 年建置「永續板」,推動永續相關指數。
黃天牧表示,從 2013 開始有個五年計畫、2018 年有個三年計畫,本來公司治理 2.0 計畫要到今年年底才算告一段落,但金管會對公司治理藍圖有相當強烈的企圖心,因此決議提前規劃,洽詢各周邊單位,也比較了各國監理機關在公司治理上的一些做為所規畫出來的。
黃天牧表示,2012 年時,我國被亞洲公司治理協會降評到第六名,近幾年開始發憤圖強,公司治理的進展可看到有做就會有改變,他對於公司治理有兩個想法,一個是「公司治理是沒有終點線的競賽,所以我們要不斷再接再厲,追求卓越」,第二是,透過這次「公司治理 3.0 - 永續發展藍圖」展現決心和企圖心。
黃天牧進一步指出,為持續深化我國公司治理,提升企業永續發展,並營造健全永續發展 (ESG) 生態體系,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金管會宣布「公司治理 3.0 - 永續發展藍圖」正式啟動 。
黃天牧表示,本次公司治理 3.0 有「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 5 大主軸為中心,合計 39 項具體推動措施。
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說明,五大主軸重點摘要如下:
一、強化董事會運作及董事職能
將要求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櫃的公司、實收資本額達 100 億元以上及金融保險業的上市櫃公司,自 2024 年起設置獨立董事席次不得少於董事席次之三分之一 (配合董事任期屆滿適用),及半數以上獨立董事連續任期不得逾三屆 (配合董事任期屆滿適用);推動上市櫃公司導入企業風險管理機制。
另外,實收資本額未滿 2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自 2023 年起亦應設置公司治理主管;並提供多元化的董事進修規劃、訂定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行使職權參考範例,以及推動上市櫃公司設置提名委員會等措施。
二、強化資訊揭露
考量國際投資人及產業鏈日益重視環境、社會及治理 (ESG) 相關議題,為提醒企業重視 ESG 相關利害關係議題,並提供投資人決策有用的 ESG 資訊,將參考國際相關準則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規範 (TCFD)、美國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 (SASB) 發布之準則) 強化永續報告書揭露資訊。
另外,將要求實收資本額達 2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自 2023 年起應編製並申報永續報告書,及擴大現行永續報告書應取得第三方驗證的範圍,另為進一步推動財務資訊揭露的及時性,將要求實收資本額達 10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分別自 2022 年及 2023 年於年度終了後 75 日內,公告前一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及財務報告。
而實收資本額達 2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則自 2023 年起於年度終了後 75 日內,公告前一年度自結財務資訊,並自 2024 年起全體上市櫃公司應於年度終了後 75 日內公告前一年度自結財務資訊,以進一步提升資訊揭露透明度。
三、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
為強化上市櫃公司股東會運作,將研議強化自辦股務公司股務作業之中立性及提升電子投票結果之資訊透明度;並將要求自 2021 年及 2022 年起上市櫃公司每日召開股東常會家數上限分別調降為 90 家及 80 家,以保障股東參與股東會之權益。
四、引導盡職治理
考量我國證券市場外資投資比重逐年上升,外資往來的國際投票顧問機構對我國發行公司亦具備一定影響力,將參考國外相關規範,增訂相關盡職治理守則,並建立國際投票顧問機構與國內發行公司的議合機制,擴大我國盡職治理的產業鏈。
另外,截至今年度簽署盡職治理守則的機構投資人已達 151 家,將持續鼓勵其揭露盡職治理資訊,並設立盡職治理相關評比機制,以強化機構投資人的股東行動,提升我國證券市場整體公司治理。
五、企業自發性落實治理及永續發展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及新冠疫情等對全球帶來的衝擊,各國紛紛開始重視環境及社會的永續發展,藉由市場機制引導資金投入永續發展,是促使企業自發性注重永續議題的重要驅動力,本次藍圖將規劃建置「永續板」,推動可持續發展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及綠色債券等永續發展相關商品。
另外,並將透過持續提升公司治理評鑑效度,及增加公告中小市值公司的評鑑排名,進一步鼓勵上市櫃公司自發性提升其公司治理品質。
金管會表示,本次藍圖相關措施,金管會將與證交所、櫃買中心、集保公司及期貨交易所等週邊單位,以未來 3 年為期共同努力推動,每年並將依藍圖計畫實施情形進行滾動式修正,以達到落實公司治理、提升企業永續發展、營造健全 ESG 生態體系及強化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的核心願景。
---------------
企業別輕忽ESG風險
發布時間:民國108年11月25日
經濟日報(Economic Daily News) 第A04版焦點
     根據安永於2017年所發布的全球調研報告「企業的非財務資訊表現是否對投資人展現企業真實的商業價值?」訪問320所國際投資機構,97%投資人認為,「差勁的公司治理」為最影響投資意願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風險,這些投資人將拒絕或嚴肅考慮具有公司治理風險的公司。
  其他影響投資意願的因素,依重要程度分別為公司營運的人權風險、缺乏查核相關申訴及數據的能力、供應鏈管理ESG風險、差勁的環境績效、資源缺乏風險、ESG計畫與商業策略之間缺乏直接連結,無法創造價值和氣候變遷風險。
  綜觀以上各點,對於企業營運皆是重大風險,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對企業帶來財務及營運上的損失。
  如2018年美國加州最大的能源企業之一便因忽視氣候變遷風險導致森林大火,導致300億美金(約新台幣9,154億)賠償及750件官司,最終以破產收場。
  而和公司財務及營運息息相關的其他活動,例如投資與募資,近年來在國際上也和ESG表現有重大關聯。某間台灣知名生技大廠,近年於國際投資會議中尋求募資機會,雖然此廠於台灣獲獎無數、獲利良好,無論技術或財務面都是很好的投資選擇,卻在該次會議上被投資人當面告知,因公司ESG績效表現不佳,投資人將優先考慮投資其他ESG績效好的公司。此經驗警惕了企業,ESG績效不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的內容而已。企業應理解過往高階經理人只注重財務數字,投資人只看財務表現的「非責任投資時代」已遠去。
  當企業理解忽視ESG績效所帶來的風險後,該如何著手改進?一般而言,企業可藉由參與國際間普遍使用的永續指數,瞭解自身ESG績效並與同業進行比較,例如: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摩根士丹利ESG指數系列(MSCI ESG Indexes)和富時永續指數系列(FTSE4Good Index Series)等。
  此外因應產業特性不同,在ESG績效上應注意的要點也有所分別,如製造業應特別注意原料來源與供應鏈管理;服務業則需多關注自身的勞工權益等人權議題;金融業則可藉由責任投資(PRI)或赤道原則(EPs)的導入建立ESG投資評估系統,以避免資金投入在環境與社會表現上高風險之公司,作為管理自身ESG績效的具體行動方案。
  ESG績效在目前國際市場上,儼然已成為投資人評估企業的重要指標,台灣資本市場對於ESG績效之關注也逐步提升,企業應掌握此一趨勢,持續精進ESG績效,接軌國際。
  在此建議企業應全面評估自身ESG績效現況,必要時引入外部專業機構協助,以免關鍵時刻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遺珠之憾。(作者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服務負責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