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新竹母斗+石斗+石製母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_temp_1618805763017

2021-04-19_155815

1930年開始施行的《中華民國度量衡法》規定:石為容積的市用單位,1石為100升;擔為重量的市用單位,1擔為100市斤即50千克。


石(這裏訓讀,本字是「擔」,或作儋、擔,是中國和日本古代容積單位,一石=十斗,通常用來量米。中國古代官員是以米、麥等糧食當作薪俸的,故有郡守兩千石之說。《漢書·律曆志》記載,漢時「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各朝代對石的定義不同,沈括《夢溪筆談·辯證一》:「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又史量才《稱謂雜記》:「俗民或直以百斤為石,或作擔。」
日本室町到江戶時代一石是52.5公斤稻穀與明清兩代不同,脫穀折算糙米約廿多公斤或不到廿公斤白米,日本歷史上,則以稻穀石高數,分判諸侯的經濟實力,石高制是生產毛額並非租稅淨值,為一領地生產毛額,抽稅後由眾多人領取,非領主一人所得,不容易與中國官員作比較。日本的1石米大約相當於現在150公斤米,一個成年人一年消耗的米量最少需120公斤白米。石高(生產量)有時是以錢換算(豐收時1石約0.4貫錢,飢荒時1石有時會高達5~10貫),有時又以其他的出產(如礦物、特產、漁獲、商業收益等)來估計,但不論如何,它都是衡量當時經濟生產的單位。日本明治19年改一石為180.39公升。
讀音
按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第六莊公二十三年田敬仲完奔齊之事,齊桓公封田敬仲為卿,敬仲不願意,說:「免於罪戾,弛於負儋」,亮吉引《說文》:「儋,何(荷)也,從人詹聲」,又引用《漢書》貨殖傳「獎千儋」和顏師古的說法:「儋,人儋之也,一儋兩甖」,證明儋為負擔之擔的本字且儋本身為一種計量單位。儋作為俗稱在之後取代了石字的讀音,也就是直接以儋為石,故有石字音儋的說法,其實是混淆了二字。因此石作為容積單位本沒有「儋」的讀音,而儋同樣作為容積單位本沒有寫成「石」的形式。石 (容量單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0kziZb
-----------------
石(這裏訓讀,本字是「擔」,漢語拼音:dàn;粵音-教院式:daam3)在秦朝和漢朝時作為質量單位使用。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一石為一百二十斤。漢代一斤大約有258.24克,一石大概為31公斤[1]。
各朝代對石的定義不同,宋代沈括記:「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2]俗民或直以百斤為石,或作擔。[3] 1930年開始施行的《中華民國度量衡法》規定:石為容積的市用單位,1石為100升;擔為重量的市用單位,1擔為100市斤即50千克。
香港
香港通常寫成担(擔的俗字)。一担即一百斤。英文通常寫成 picul 或者 tam。現仍常用於香港糧食批發。
原香港法例,1884年第廿二條,一斤重 1 1⁄3 常衡磅 (lb. avoir),一担即重 133 1⁄3 常衡磅。現在香港法例定一担等於一百斤,即 60.478982 千克[4]。石 (質量單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ONHU7v
--------------------------
古代「一石糧」相當於現在多少斤糧食?
2017-11-22 由 溫暖歲月 發表于歷史
「石"在古代作為容量單位,相當於多少重量,在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糧食都有所不同。
​在漢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曆志上》 作為容量單位,石主要用來計量糧食,稻穀、粟等等。
​據《秦漢經濟史(上)》認定:漢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斗為2000毫升。即秦漢時期1斗禾重2.7斤,這也是以實物測量所得數據。
​1漢石等於120漢斤,約為15公斤。實際應用時因糧食種類不同而不等。1漢石120漢斤是指粟。如果稻穀則為100~120漢斤,米則最高至1漢石為160漢斤。
​據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在宋代1石合92.5宋斤,1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xvqqkeq.html
------------------------------------------
古代「軍糧一石」究竟是什麼概念?
2019-01-05 由 西部遊星 發表于歷史
石,在古代既用作重量單位,也用作容量單位。
"古代軍糧一石「是多少?必須要知道是哪個朝代,一石是指重量還是容量,是容量的話,裝的是什麼糧食,密度是多少,該朝代的一斤折算多少克,都搞清楚了,才能知道"一石"等於多少千克。
用作重量單位的時候,一石 = 120斤,所以找到某個朝代對應的「一斤」是多少克,就可以知道一石是多重。
1石 = 4鈞; 1鈞 = 30斤; 1斤 = 16兩; 1兩 = 24銖
某個朝代的「一斤」是多少克,這個問題並沒有定論,所以只能知道大約的數值。
用作容量單位的時候,需要知道某個朝代的「一升」是多少毫升,再把對應的 糧食密度 x 容積,才能知道一石是多重。
1石(斛) = 10斗 = 100升 = 1000合 = 20000毫升(漢小石)
一直到三國時期,一升都是約 200毫升,從西晉開始,「一升」就開始亂了。
《中國歷代度量衡考》-丘光明編著,書中附帶的表格如下:
換一本書的話,換算的表格又有差異了:
更複雜的是,有些朝代會有「大升」,「小升「,」大石「,」小石「的區別。
《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吳慧著_農業出版社: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33byz8.html
----------------------

_temp_1618805763017

2021-04-19_155815

1930年開始施行的《中華民國度量衡法》規定:石為容積的市用單位,1石為100升;擔為重量的市用單位,1擔為100市斤即50千克。

46sp00023rn880q78p6446s80005n9q787q57p6846sr00009854q658929s46sp00023r34rnp68r267q7r66p9s10r4r998q76207s73rn5snn (1)n78o60s8067340qsn0ssssr172p6298p7q7r66p9s10r4r998q76207s73rn5snnnpr28p7647or4348n43s8211o392p943roq070032r054q3no14q17000p2n064563n5830917514145o004538npr01qro7 (1)63n5830917514145o004538npr01qro7


 (9.28-0.28)石÷18俵=0.5石-----------------米俵    三斗五升
日本戰國1石米=現在17~20公斤左右,1石稻穀=13~15公斤左右 每個士兵耗糧=1.8石/月,21.6石/年。
然後你就會信以為真了,按他的演算法一萬石就是20萬公斤米,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這個內容是出自起點小說「卑鄙在漢末」的附屬資料「東漢物價統計」:
【圖片】謠言:1石米17~20公斤,1石稻穀13~15公斤,耗糧1.8石/月21.6/年出處【織田信長吧】_百度貼吧
很明顯,東漢跟日本戰國是不沾邊的,所以這一數值完全是胡亂套用的。
二:看看維琪怎麼說?
隨著閱歷的提升,你學會了有事查維琪這一本領,在查閱維琪的過程中你發現一石=150kg,雖然這個數知道的人很少很少,我國絕大多數談論日本戰國的都說是17~20公斤,你的數位往往得不到認可,但你終於得到一個出自日本的數位了,非常喜悅,但真相是這樣的嗎?
經過簡單的查證你就會發現,一石的容積=180.39這個值是明治時期才定下來的,150公斤÷180.39升=0.8315公斤,這個值作為均值確實有些偏高了,一般算作0.78或是0.8還可以,而0.83就未必都能達到了,特別是作為全國平均大米容重的情況下尤為偏高。 其實150kg這個值也是為了方便計算而湊出來的,沒必要對它太較真。
向上回溯,一石=180.39是明治時期的,明治時期定義這個值依靠的是1669年的新京枡,新京枡是將以前的京枡:
5吋寬5吋長2.5吋高。
改成了
4.9吋寬4.9吋長2.7寸高。
可見這個值無法套用到日本戰國。
三:現代與古代都有哪些差別?
做到這一步,我們已經逐漸接近真相了。
5×5×2.5=62.5立方寸,4.9×4.9×2.7=64.827立方寸,也就是說即便幕府假裝容積不變,前者也比後者小3.59%,後者也比前者大3.72%,當然僅僅不到4%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套上一尺的長度豈不就能得出結果了?
現代日本一尺的定義是一米的33分之10,也就是30.303釐米,這個數值是根據江戶後期將戰國中期30.258釐米的鐵尺和江戶前期30.363釐米的竹尺結合而成的折衷尺重新定義而來。 不過這之間最大的差距也不過0.35%,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值,古今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現代一石150kg指的是白米,也就是精米,而戰國時代的主流是玄米,也就是糙米,簡單的說,把糙米的硬皮磨掉就是我們現在吃的精米。 要計算日本戰國的米,就必須套用糙米的標準。
由於我實在沒辦法跑到日本戰國找點米稱稱重量,只好祈禱就近找的糙米比重能用得上。 根據這兩個表,現代糙米比重的均值大約是0.76,粗略記做0.75,現在所有該有的數位都到手了,開算!
套用鐵尺的長度,可知出京枡為15.129×15.129×7.5645=1731.4立方釐米。
1731.4×0.75=1298.56克,也就是說,日本戰國一個京枡大約是1.3千克。
換算成為石,1石=10鬥,1鬥=10升,1升=10合,可見1石=100升,那就把結果乘以100倍:
1.3×100=130千克。
至此,一石有多重你就知道了。
四:這個值可以套用在哪些地方呢?
由於京枡最初只在畿內一帶使用,織田信長上洛以後在自己領內推廣,並由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所繼承,直到改為新京枡之前都是一樣的。 但在戰國時期各地都有不同的單位,所以很難套用至別處。 好在當時石高制也並不普及,各家封地制度混用,也就沒有你可以套用的地方。 具體來說,除了上洛後的織田以外,還可以套用在太閣檢地、慶長鄉帳,還有江戶時代初期的寬永國繪圖、正保鄉帳等方面(但我對江戶不瞭解,不知道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普及精米的)。 總之在精米普及、單位改制之前,這個數值還算是可以的。
還有要注意的是,太閣檢地以前一段是三百六十步,採用的是6尺一間,一反=6×30.3的平方×360步,也就是1189.8平米。 而太閣檢地一段是三百步,用的是6.3尺一間,一反6.3×30的平方×300步=1093.2平米,也就是太閣檢地的面積跟以前比小了大約9%。
五:石高制又是什麼鬼?
之前說了,石高就是把領內的用地按照上田一段=1.5石,中田一段=1.3石,下田一段=1.1石等等這種石盛來換算的,不管種的是什麼、不管是不是種地,一律假裝是在種米,所以得出來的肯定就是個估計數,所以也叫表高,那有同學就會問了,實際收穫的實高是不是更準確呢?
雖然可以說更準確一點,但當時最精確的量具是枡,但米在收穫的時候是裝最會的,不可能一升一升量好了在往裡裝。 本來就是用稻草編的草包,有0.5石、0.4石、0.35石等等規格,但是草包這種東西是不可能編的完全一樣大的,用這種東西統計出來的值雖然更準確,但也不可能一點不差,其實這也不光是古代面臨的問題,現在同樣有這種問題:
所以說即便是現代也不會有人一點一點詳細稱出總數的,也是稱個大概,再套用公式換算出結果,這一點其實古代人也算可以了。
再者,量具的材質和大小其實也會影響米的容重,越大的容器裝的米越多,處於容器底部的米被壓得更實,平均重量就會比小的容器要重一些。 比如我有次實際稱量我家的白米,就稱出了0.868、0.872、0.892、0.9、0.925這樣的高比重。 還有一位也是河南的朋友,原先在某貼吧當過小吧,當時我說起這事的時候,他說他用他家5升的金龍魚油桶,壓實裝了將近10公斤的米,我一聽就知道這哥們是斤和公斤沒分清,他要說裝了將近10斤的米那才是正常的,於是他就給我封了一天,唉,丟人啊。
結論:
1.日本戰國一石應該是130公斤。
2.日本戰國一石=17-20公斤是完全錯誤、毫無根據的。
3.一石=150公斤是現代精米的標準,不是日本戰國時代糙米的標準。
4.石的重量最好套用在太閣檢地等單位和制度統一且規格不變的時代。
5.一尺使用30.3釐米、一石使用150千克也沒太大問題,130和150也就差了百分之十幾,打個比方,你去吃小籠包,平時你一頓飯能吃10個,今天你少吃一個是不是也餓不死? 多吃一個是不是也撐不死? 就是這麼個道理,這點誤差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一石=17-20公斤這個則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日本战国的一石米到底是多少? - 知乎 https://bit.ly/3tyAXGJ
-----------------------------------
5斗米是多少?斗是容量單位還是還是面積單位?
2018-11-11 由 考試加油站 發表于歷史
5斗米是多少?
漢代,一斗等於2000毫升,所以一斗米相當於4斤米,五斗米大致是20斤米。
唐代,一斗米=6.25斤米(貞觀年間)。
宋代,一斗米=11.84斤米。
明代,一石米=153.5斤米,一斤米=594.6克米,一石米=91.09千克米,即一斗米=18.25422斤(明中期)。
現代:一升米重1.25斤,10升米為一斗米,一斗米=12.5斤米,五斗米就是62.5斤米。
斗是容量單位還是還是面積單位?
沒這個面積單位,斗是容量單位
一斗為十升,十斗為一石,
一升為十合,一合為十勺,一勺為十抄,一抄為十作,一作為十厘。
中國古代計量方法極為精確,且為十進位制.即:一斗為十升,每升約重1.5公斤;一升為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為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為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為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為十厘,僅重0.015克(約一粒米)。
一斛,古時早期,以十斗為一斛,後來改以五斗為一斛,按照(30斤/斗)計算,一斛應為300斤或150斤.
一石相當於一斛,一斛有十斗,一斗相當於現在的二千毫升。
斗,既是盛糧食的一種木質容器,也是計算糧食重量的一種工具。正面看,上小下大梯形狀,兩邊有把手,稱斗耳,方便搬倒。斗製作規矩,上口下底皆正方形,一般為楸木為材料,堅固耐用。
類似斗的工具曰升,十升為一斗。作為一種較為標準的計量工具,是以精糧(米)來計算的,一升約為三市斤(一斤為十六兩,現為500克)。十升為一斗,一斗為30市斤,即現在的15000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9mrmjy.html


祖先用的,一升,一斗,一石,都是溶積計量單位,一升米的重量是現在的1斤2兩,一石米是1百2O斤。但是一斤米是16兩,半斤同八兩都是同一個等量,所以現在成了一個成語,半斤八兩。
23
升斗石是過去計量糧食的單位,由於各種糧食的比重不同,計量出來的重量也不一樣。例如小麥玉米綠豆單用升斗計量,結果重量不同。在各個朝代也不完全相同。
大概是一升是三斤,一斗是十升,一石是十鬥。
38
“石”這個字的讀音為dan。有兩個用途。一個是計算容量用,一個是計算重量用。
在漢代,1石的容量是多呢?1石=10鬥,1鬥=10升。按照這個算法,1石=100升。
作為重量計算單位,1石是多少呢?1石=4釣,1鈞=30斤,合計1石=120斤。
47
偶爾看到了這個題目,問古代一石糧食等於現代多少斤?看了友們的回荅都能把容量換算成重量。我覺得有點兒非議。
石,鬥,升,都應該是容量單位。不同的糧食會有不同的重量,如麥子,小米,綠豆等,在同等的容量裡,重量是不一樣的。你若借我一石小米。
而來還我一石綠豆。豈不就吃了虧了?重量就是重量,容量就是容量,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5234
古代中國,糧食多少通常以容量論,計量容量的單位有合、升、鬥、斛,其計算關係是1斛等於5鬥,1鬥等於10升,1升等於10合。計量重量的單位有銖、兩、斤、鈞、石。因為10鬥(2斛)糧食相當於1石,所以古時糧食也用石來論。
現在我們來算一算一石糧食現在到底有多少斤:1石糧食等於4鈞,而1鈞糧食等於30斤,所以1石糧食就是120斤,由於古代中國用十六進制,和現在的十進制有所不同,過去的1斤相當於現在的8兩,故古代1石糧食相當於現在的100斤。
這裡的"石"和"擔"相通。原因是1石糧食正好是一個成年男子彎腰正好能擔起來的重量,故古代常常習慣上把1石糧食稱1擔糧食。
中國古代計量單位和現在相比,明顯便大(多),所以我們經常在評書中看到不可思議的描述,比如說某人身高八尺,有的還說1丈掛零,講某英雄的兵器重量,一對擂鼓甕金錘足足有800斤重等等,其實古時重量單位換算和現在有出入,所以才讓人感到古代人為什麼個子那麼高、力氣為什麼那麼大。
64
“石”作為古代的一種重要計量單位,它有兩種意思,一代表容量,二代表重量。作為容量,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等於十升,一升差不多4斤左右,一石也就是400斤。作為重量,每個朝代的斤數都不同。
漢朝時一石合15公斤,宋朝時一石合59公斤,明朝合60公斤,清朝合50公斤。各朝各代的計量標準都不一樣,比較亂,還是現在的比較省事。
72
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等於十升,我們過去在生產隊分糧時就用這個,在場院分糧時叫下場。
以小米算4.7斤即一升(當然每次當場用秤測一下 ),十升一斗47斤,用一平平的木板在鬥上面一刮就可以了。那一石就是470斤了。
在生產隊場院給社員分糧時,用撮子撮滿糧使勁一下倒進鬥裡滿了後用木板刮平,就按47斤算了。(不一定非按47斤算,因品種不一樣,容重都另測 )
83
這個計量單非常複雜,不同地域是不同的,更何況時代。在我們家鄉,以升計重常以6斤一斗60斤。一石600斤。
但雖一地區都會有很大相差,有以8斤也有10斤。現在農村用升計重巳不多貝。但木製升具倒還能看到,至於鬥小時候倒見個一兩個,現在早巳不見蹤影。
也常聽說關於升的尺寸規格,上八下七高六寸。有句俗言叫,下七上八橫走天下。七八一十五,乘六等九十。
乘四,(四時)正合三百有六十。故以看出古人對計量器具製作包含著天人相應的奧妙。
91
漢文帝憂慮春時“百姓鰥寡孤獨、窮困之人或阽於死亡,而莫之省憂”,決策“振貸之”,又特別強調“養老之意”,指示落實“布帛酒肉之賜”,並要求必須保證質量,不得以“陳粟”敷衍。“賜天下鰥寡孤獨、窮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兒九歲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數”,年八十已上,賜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賜帛人二疋,絮三斤。著名歷史學家林甘泉研究表明:
秦代至西漢1石為27市斤粟,1鬥為2000毫升,1斤相當於258.24克。
104
我是地道的農民,也常用石,鬥,升來量糧食,每年新糧打碾入庫,總要衡量個數據,來計算一年的成果,做到心中有數。如果用稱來稱(當地以前都用杆稱),需要兩個人抬,一人抓稱,很不方便。採用升子來量就方便多了。
於是石,鬥,升,合(ge)。成了當地常用的計量單位。一合等於一斤半,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鬥為一石。
即:1合=1.5市斤,1升=15市斤,1鬥=150市斤,1石=15OO市斤。
1鬥一口袋,一頭毛驢剛能馱動,解放前我們的父輩經常趕著毛驢糶糧,都用口袋來衡量糧食的多少。所以確切的說1石=15OO市斤=75O公斤。
115
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等十升,一升米老秤一斤十二兩,約合1.75斤,一升谷要看谷的比重,好谷1.25斤,欠收年就不同了,故有俗語借了壯谷還秕穀,比喻不高興的樣子。
由此推算,一石米重175斤,一石好谷125斤。
121
十升一斗,十鬥一石。升有1市斤,有1.5市斤,有2市斤的,以前家裡有。
鬥分大斗,小鬥。大斗18市斤,小鬥15市斤,石分大斗石和小鬥石,大斗石180市斤,小鬥石150市斤。以上依大米為準。
13
1石(音但)=10斗大米約四百市斤;
1鬥 =10升大米約四十市斤;
1升 =10合大米yue四市斤;
(更小單位無意義省略去)。
142
首先要明確升、鬥、石是什麼單位,是體積單位還是重量單位。我要明確的告訴你,升、鬥、石是重量單位,一升3斤,十升一斗,十鬥一石,也就是說一石300斤。穀子、麥子、玉米比重不一樣,因此不能用民間"升"、"鬥"來衡量重量。
這就是舊社會地主老財為啥欺負和剝削無文化、不識字農民的根本所在!不僅小鬥出、大斗進,而且混繞體積和重量的概念來剝削農民!
151
小時候母親都鬥裝糧食,不有一個盛具叫升,一升有三斤,一斗十升,十鬥一石。那時一石糧食相當現在的三百市斤,也就一百五拾公斤。如今年真不知什麼是升,什麼是鬥,什麼是石!
這可是真歷史喲!
164
石斗升的進位我的記意裡是: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等於十升,一升按四斤計算,這是我老家幾十年前的民俗。石斗升應該是容積計量,容裝不同的糧食會有不同的重量,很少有以石斗升與斤直接轉用的,只有計算概念,很不太實用。
石是概念沒有具體器物,鬥是用木板製成的純四方形的容器實物,升也是如此,升的形狀是上口大底部小的四方體器物。斗升配有一個小木板棍用來刮平斗升盛滿糧物的上口多餘過滿的糧物以求與斗升上口平為準,一般的情況下不能以石斗升與斤直接轉換交易,多為以斗升對斗升盛同物交易,(換算概念是石(擔)=四百斤,鬥=四十斤,升=四斤,我是遼南的)此供朋友們欣賞參考樂之。
174
這個問題各地不一樣,都是同樣大的體積甴於糧食品種不同重量也不一樣。過去糧食市場有的按斤買賣有的按鬥買賣。我們當地過去四升為一斗,一般的糧食大概一升3斤多至四斤重,因此差不多一斗為15斤,每十鬥為一石。
過去學歷史說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的度量衡。現在看來那只是小地區性的。在我看,新中國成立後,逐步的用公斤和米尺才有了長度和重量的統一標準。
182
這個問題很難統一,各地各有不同,我出生在南方農村,對鬥,升,石這種量器,太熟悉了!現在很多地方計算產量還是以幾鬥,幾石計算一畝的產量,包括土地面積還是以鬥,升種量計算面積,比如某塊地幾鬥幾升稻種,(以種子數量計算面積)。
就是同一區域,石,鬥,升的重量都有區別,比如我老家,一斗,為二十市斤,一石就是二百斤,我們管叫官鬥,而相隔五華里外的鄰村,一斗為十五市斤,一石也就是一百五十市斤。我們叫小鬥。
不過農村有農村的方法,比如借米,稻,你用小鬥借來,你就用小鬥還去。這是鄉村約定。
當然大家也清楚大,小鬥相差的數量,也不會產紛亂!
191
古代一石糧相當現在的多少斤糧食,這個問題提的不科學,因為從古至今度量衡沒有統一的規定,秦統一度量衡與現在的度量衡根本不是一樣的,糧食的比重也是不一樣的,具體講某種糧食像小麥小米稻米大約莫也能回答,但沒有意義,現在改成公斤稱,過去的一市斤十六兩稱可不是現在的一市斤十兩稱,容量與重量雖能換算,沒有定數不能相當然。
209
石,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五斗為一斛;一石小米等於2斛。民間有俗讀dàn音,據國家教育局與新字典上規定,已無dàn讀音。
《康熙字典》載,又量名。十鬥曰石。《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
又官祿秩數稱石。《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水經注》河水濁;澄一石水六鬥泥。《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又衡名。百二十斤為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注》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禮·月令》仲春鈞衡石。《前漢·律曆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2021-04-20_103059os628p75-9560-4p3q-90sr-481798s00o0n4r234nq4-37rp-4704-9r4s-rps364n4s2p3


一合/一升/一斗/一俵/一石
日本酒一般的容量為一升(1800ml), 江戶初期才將升的容量統一,寬為四寸九分的正方形,深為二寸七分,此為一升的份量,而該器具稱為『一升枡』,可以量液體,也可以量米 。
1/10 升為『一合』, 一合也是日本酒試酒用器具『 蛇の目猪口杯(盃)』的標準容量。日本古代劇用的一般飲用木頭酒器,就是『一合枡』,其可以量酒的容量,也可以當成米的數量單位。
10升為『一斗』,
4斗 為『一俵』
10斗為『一石』=100升=2.5俵
容量單位    與一升的比例    說明
一合    1/10升    一合也是日本酒試酒用器具『 蛇の目猪口杯(盃)』的標準容量。日本古代劇用的一般飲用木頭酒器,就是『一合枡』
一升    一升    換算為1800ml, 為現代日本酒的標準單位.
一斗    10升    如果真有人能一次喝一斗酒(100合),這酒量可真的是非常驚人!
一俵    40升    日本古時候米的標準單位
日本古代戰國遊戲或古代戲劇可以常常看到
一石    100升    日本古代官員的薪俸就是以石為單位
就連製造味噌、醬油、日本酒的業者,在以大型木桶釀造時,其木桶的大小就是以『石』為單位。原物料也是以米多少『石』,大豆多少『石』作為計量單位。
日本醬油當時出貨的玻璃瓶跟日本酒的玻璃瓶一樣,甚至是回收日本酒的玻璃瓶來當成日本醬油的容器出貨。
而台灣早期的醬油容器,一開始也是日式木桶跟日本酒瓶(可參觀金蘭醬油博物館),台灣小型醬油業者則回收啤酒跟汽水的玻璃瓶當容器。結果因為某家汽水工廠倒閉,多了一大堆汽水玻璃瓶,後來就被當成台灣傳統醬油的容器出貨(特別是雲嘉南地區的醬油業者),所以有時這一瓶是綠色的,另一瓶是褐色的,又另一瓶是透明的。
20160210_193928
台南地區的萬味香、成功、東成,都非常擅長做辣椒膏跟味味露(特殊調味的醬油膏)日本製酒跟醬油業的傳統容量單位 – im5481 https://bit.ly/2RFGnli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現在很多人是毫無概念的。 古籍記載,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其實相當的高。 電視劇裡兩個饅頭一碗湯五兩銀子的情節,且看下面你就知道,其實是很荒唐了。
《紅樓夢》里劉姥姥看到賈府上下一餐螃蟹24兩銀子,感歎說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了。 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雇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
《明史》里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 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計算方法——大米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品質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
由於《紅樓夢》故事雖以清朝為原型,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姑且以明朝的銀兩價值計算,劉姥姥拿到了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很高興了。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 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鬥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
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鬥,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 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
清初的銀兩購買價值稍低於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於大量外國銀兩湧入中國,據統計鴉片戰爭前每年世界銀產量的70%多都被用來購買中國出產的瓷器、絲綢、茶葉等產品了,銀兩的貨幣價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兩銀子=200元人民幣左右。 當時市面流通的貨幣上除中國傳統的"銀兩"外也出現了來自西方國家的銀幣,被稱作"銀洋"。
綜上所述,關於"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
  清朝中晚期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時期2000—4000元。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想想看,拿一張面額2000元以上的紙幣去市場買東西......),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實際上明朝以前,市場流通均使用銅錢(北宋局部地區出現了紙幣)。

1123030215_15298890808731n1123030215_15298891027721n1123030215_15298891430621n1123030215_15298891195521n


facebook_1660264265865_6963+653051375700413


石單位的問題,
60石換算成重量約是4140公斤;
一斗11.5斤(台斤),
十斗一石,
一石是115斤,
60石是6900斤,
等於4140公斤。
1938年每公頃產量約為2242公斤(這是糙米),
所以說六十石山產能至少是一田水田的2倍,
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以石(音但)為發音有誤。
Facebook https://bit.ly/3BriVLK


古方中的計量單位 https://m.soundofhope.org/post/641426?lang=b5

【希望之聲2022年9月3日】(編輯:郭强)在中國歷代醫藥書籍中,關於用藥計量單位的名稱雖然大體相同,但其具體的輕重、多少,往往隨着各個朝代的變遷和制度的改革而頗有出入。方劑中常用的“兩”就有很大的變化。以考古發現為基礎,經現代研究確定,秦、西漢時期一兩隻有15.6克,東漢時一兩變為約15.4克,魏、晉時期一兩是17.7克,隋唐宋元一兩多在40克以上,直到明、清兩代才大體穩定下來,計量以十六兩為一斤,一兩為十錢,一錢為十分。一錢約為3.125克,故古方中的一兩都換算成30克。
古方中的計量單位 | 古代醫藥 | 計量單位 | 古方 | 方寸匕 | 錢匕 | 刀圭 | 雞子黃大 | 量器 | 希望之聲 https://bit.ly/3KJtY7g
中藥。(Pixabay)
中藥的計量(Pixabay)
在古代醫藥書籍中,一些特殊計量單位也比較常見,如方寸匕、錢匕、刀圭、一字等。這些古代特殊的計量單位摺合現代計量單位是多少呢?下面給大家做簡要介紹。
方寸匕 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量器,形狀如刀匕,猶今之葯匙。《政和證類本草》載:“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為度。”按照古今度量衡的換算,一方寸匕的容量,約等於現代的2.74毫升;金石葯末約為2克,草木葯末約為1克。
錢匕 錢匕是古代量取葯末的器具。用漢代的五銖錢幣抄取葯末,以不落為度稱為一錢匕,一錢匕的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約合一方寸匕的6/10~7/10,約今五分六厘,約合當今不到2克;半錢匕,則是用五銖錢的一半面積抄取葯末,以不落為度,約合一錢匕的1/2,約今二分八厘,約合不到1克;錢五匕,是指葯末蓋滿五銖錢邊的“五”字為度,約合一錢匕的1/4,約今一分四厘,約合0.42克。
中藥(bomb bao/Flickr, CC BY-SA2.0)
中藥(bomb bao/Flickr)
刀圭 刀圭是指形狀像刀頭的圭角,端尖銳,中低洼。以此刀頭的圭角做計量工具,《政和證類本草》引陶弘景《名醫別錄》記載:“凡散葯有雲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也就是說,一刀圭約等於一方寸匕的1/10。
一字 古代以唐“開元通寶”錢幣抄取葯末,錢面共有四字,將葯末填去錢面一字之量,即稱為一字,約合今之0.4克。
雞子黃大 雞子黃大是採用取象類比的思路確定用藥分量的一種方法。如《傷寒論》大青龍湯中的石膏,“如雞子黃大”。一雞子黃大略等於40顆梧桐子大,約合9克。
枚 為果實入葯的計數單位,根據品種的不同,選擇標準各異。如大棗十二枚,則可選較大者為一枚之標準;又如白果五枚,則可選中等個頭的為一枚之標準。
握、把、束 是指部分草本類或蔓莖類藥物的一種約略計量單位。就是以手握拳取葯為一握、一把;握緊拳頭取葯後,切去其兩端超出部分,稱為一束。
片 亦為湯劑中常用的一種約略計量單位。如生薑一片,約計一錢(3克)。
盞、杯、碗、盅 為藥液(或水、酒)的約略計量單位。通常的容量約合今之150~300毫升。
另外,在古代方書中或在民間用藥時,還有一些模糊的計量名稱,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是指用藥取較少的分量,一般僅有幾克。
在對古代醫籍中記載這些劑量進行換算時,可以此作為參考,但不可拘泥這些換算方法,還要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按照治療的要求,以現代臨床經驗為主要依據,辨證施藥,以取得更好的療效。古方中的計量單位 | 古代醫藥 | 計量單位 | 古方 | 方寸匕 | 錢匕 | 刀圭 | 雞子黃大 | 量器 | 希望之聲 https://bit.ly/3KJtY7g

159739515752116590991802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