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位於距中國四川省廣漢市-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年代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明顯不同-古蜀王國三星堆文明是中夏禮儀制度(包括祭蠶神、躬桑、國儺大典、喪禮、禮器、權杖、玉琮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羌族史-冉光榮李紹明周錫銀著/學者傅斯年認為商周時期的姜姓族群,即是羌人的一支。羌和姜本是一字,'羌'從人,作為族之名,'姜'從女,作為羌人女子姓"。 故章太炎《西南屬夷小記》稱:"姜姓出於西羌,非西羌出於姜姓",這說明羌、姜是興起中國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姜姓炎帝不只被認為是當今羌族的祖先,也被認為是所有與古代之羌、氐羌有關之族群的共同祖先古老「炎、黃弟兄故事」的新詮釋,將所有「氐羌系民族」(包括藏、羌、彝、哈尼、納西、景頗等十數種西南民族)與漢族緊密結合為中華民族下的「兄弟民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42a98226cffc1e178a826ad05fd9e103738da87743b2f7246b600c338744c10507cf520fd9f9d62aa044ac345982b2b7d0a2f0e64194cfef76094b369a88f9dcd100baa1cd1123983729bd12c8fcc3ce2d88f9198618367adab4d172414a8fd4b31c8701e41db151f8198618367a402b25d42a738bd4b31ce51d9825bc315c6034a825cd9332c813495409237651a9d3fd1f4134970aa43b3b9c96cad1c8a7865d3ce824b899a9014c0890e00016097b02087af4f4ae4a36acaf2edda3cc2aa695af0be93901203f92fa

一個神秘的古老文明——從三星堆看古蜀國的輝煌
一個神秘的古老文明——從三星堆看古蜀國的輝煌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1HqaxH
西南地區,杜鵑廣布,而這裡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杜鵑啼血。傳說中古蜀國的望帝杜宇死後化為鳥,整日啼血,人們稱之為杜鵑鳥。而他的血染在染紅了地上的話,叫做杜鵑花,有「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的詩句杜鵑在中國古代又叫做子規,在民間叫做布穀鳥。古人以杜鵑作為思鄉的文化符號。那麼這個古蜀國究竟是什麼時候的國家呢?是哪個民族建立的?接下來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古文獻的記載
現在,對古蜀國的記載幾乎全部來源於《戰國策》和《華陽國志》。《戰國策》中的記載主要是戰國時期,而《華陽國志》有比較古老的記載。《華陽國志》認為蜀國也是黃帝後代建立的,這明顯是受司馬遷「萬系一宗」思想的影響,他們把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和黃帝攀上親戚。這一點我們大可不必相信。
《華陽國志》記載古蜀國「歷夏、商、周」,說明產生時間幾乎和夏朝一致,從後來的三星堆遺址我們發現,古蜀文明確實不比夏朝晚,甚至更發達。商朝時期,古蜀國和商朝發生了許多戰爭,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辭中,出現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記載。武王伐紂的時期,蜀國成為了周的同盟軍,《尚書》記載:「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說明當時蜀國的軍事力量很強大。
周朝時,「蜀先稱王」,當時蜀國有位國王叫做「蠶叢」,「其目縱」,很可能就是眼睛和常人不一樣。而後又經歷了柏灌,魚鳧王。李白在《蜀道難》寫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以此感慨蜀國歷史的悠遠渺茫。到瞭望帝杜宇時期,開始「教民務農」,說明農業有了很大進步。後來杜宇傳位於開明,自己隱居了,實際上很可能是被開明逼迫讓位。開明繼位後號「從帝」,這時候已經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了,蜀國開始和秦國有了交流。
三星堆出土,是蠶叢像嗎
開明遷都成都、「始立宗廟」,可以看出,到開明帝的時候,蜀國的等級制度已經完善。在戰國,蜀國範圍比較大,包含今天漢中地區,和秦國的交流頻繁。《華陽國志》中記載了好幾個秦國和蜀國之間的傳說:
傳說一:蜀王打獵遇到秦惠王,秦王和蜀王相互贈送禮物,秦王贈送黃金,但是蜀王贈送的卻化成土,秦王大怒。不過大臣們卻說:「天承我矣,王將得蜀土地」。秦王也想報復蜀王,於是製作「牛便金」,也就是說這頭牛可以拉出黃金,蜀王很高興,派五位壯士辛辛苦苦搬回去,但是卻發現被騙了,大怒,又辛苦送回去。然後嘲笑秦人是「東方牧犢兒」,秦人又說「吾雖牧犢,當得蜀也。」
傳說二:蜀國使者朝見秦王,秦王送美女以試探,蜀王就朝服秦國。而後秦國送五位美女給蜀王,蜀王派五位壯士去迎接,到了梓潼,看到一條大蛇,於是壯士把蛇拉出了,結果導致山崩,五位壯士全部被埋,這座山現在叫做「五婦冢山」。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秦蜀棧道
蜀王分封其弟葭萌到漢中,為苴侯。但是苴國卻和巴國和好,而巴國是蜀國的世仇。於是蜀王怒,攻打苴侯,苴侯逃到巴國,並向秦國求救。於是秦王派司馬錯、張儀伐蜀,司馬錯繼續滅了苴和巴,可謂唇亡齒寒。此後,蜀國名存實亡,國王成為傀儡,最後一代蜀王綰最終被秦國殺死。
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發現於四川廣漢,經歷了1933,,1980,1981年等多次挖掘,發現4座墓葬,110多件玉器,70多件陶器,10萬件陶片,最重要的是發現1000多件壯觀的青銅器,甚至還發現了象牙、海貝等。三星堆文化的時間是距今4500年左右,比二里頭文化還早
1980年,考古人員在三星堆文化區域發現古城遺址,面積為40000平方米,其中還有祭祀坑,可以推斷為古蜀國的首都。
三星堆出土的陶器和玉器,與中原出土的也有一定相似的地方,甚至有的專家認為,三星堆就是夏朝遺址。實際上,三星堆文化和中原文化遺址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從總體特徵來說,三星堆不是中原有關的文明。我們可以從出土的一些重要青銅看出來。
太陽、鳥和樹的崇拜
青銅神鳥樹:三星堆發現八棵青銅樹,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其中最高的高3.96米,有三層枝幹,每層三根樹枝,每根樹枝上有一隻鳥,共九隻鳥。樹根下纏著一條龍。這種青銅器,在中原從未見過,而該青銅樹是一種祭祀物品。翻開古老的《山海經》,裡面有一個相似的記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難道這是傳說中的扶桑,傳說扶桑生長在東邊的暘谷,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而中國古代傳說有10個太陽,太陽裡面住著烏鴉。
青銅神鳥樹
如果仔細發現,你會看到樹幹中間有兩火輪,這個圖形的文物在三星堆還有出土,叫做「太陽神鳥金箔」(下圖),改火輪上有四隻鳥,首尾相接。而內部這是火焰。這個神奇的火輪就是太陽,表現古人「金烏負日」的傳說。同時也說明了古蜀人應該是一支崇拜太陽的民族,也很有可能是《山海經》所有記載的暘谷。不過也會引人思考,為什麼在中國西邊的蜀國會成為暘谷呢?暘谷不應該是東方嗎?
太陽神鳥金箔
另外,三星堆還出土了青銅太陽輪,其構造和現在的方向盤很像。在這裡出土類似的文物有6個。太陽輪蘊含著一個天文知識,就是將五道太陽光芒和圓弧形成的角度為36度,這正是三星堆冬至時候太陽高度角。
太陽輪
在青銅的頂端,有一個鳥身人像,面帶面罩,臉形方正,大耳高鼻,其雙眼呈外凸狀,與縱目面具眼球造型相類似。而且,三星堆出土了很多類似的青銅器。從造型來看,古蜀人以鳥為圖騰,這樣在回想杜宇化為杜鵑的故事就覺得理所當然了。古代中國一般是東夷族以鳥為圖騰,而傳說東夷所居住的東方為太陽升起之地,東夷族同樣崇拜太陽,難道古蜀人和東夷人有淵源?
鳥身人像
無獨有偶,還是在廣漢,出土過一個東漢時期的搖錢樹,造型和青銅神鳥樹十分相像,他們之間肯定有繼承的關係。
東漢陶搖錢樹座
從這一些也可以看出來,古蜀文明崇拜樹,在三星堆文化中發現很多這樣的樹的造型。不過這種樹崇拜在中國其他遺址中幾乎沒有。但是奇怪的是,在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的中卻發現很多有關於樹崇拜的文物和傳說。
三星堆展示的樹崇拜
在埃及和兩河文明,那裡的古人類同樣崇拜太陽和樹,可能因為當地植被稀少的緣故吧。在猶太教中有生命樹的傳說。在下圖中,是一幅太陽神樹浮雕,是亞述國的文物,亞述是古代為「太陽升起的地方」或者「東方」的意思,後來希臘人把東方都叫做亞洲,後來演變為亞細亞,亞洲。
亞述浮雕(展現了對樹和太陽的崇拜)
面具和彝族傳說
三星堆出土的人像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帶有面具,這也是三星堆最奇特的特點之一。三星堆據推斷是蜀國人祭祀的場所,而古人最早的祭祀活動都是帶面具的。
青銅面具
在西南地區,現在還有些民族保留了這種帶面具為舞的習慣,例如彝族的撮泰吉。錯胎機是彝族古老的祭祀活動,現在被看作是戲劇的原始形態,為儺戲,反應的是人類祖先驅趕鬼的習俗。撮泰吉中必須帶有面具,而這種面具的形式非常古老,前額突起,鼻子直長,以明顯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記。
威寧彝族撮泰吉
在埋葬方面,彝族古代採取火葬,葬於向天墳中。現在雲貴川交界處還有大量的向天墳,被稱為「東方金字塔」。向天墳表現了彝族人的太陽崇拜。
現在分子人類學興起,人們可以通過檢測DNA來找出一個民族的血緣來源。通過對涼山彝族的DNA分析,發現F—189型基因占據40%,而該基因正是印度古文明的創造者達羅毗荼人的代表性基因。在彝族古代,盛行嚴格的等級制度,而古印度,也盛行嚴格的種姓制度。難道古蜀文明真的是彝族的祖先創造的?
彝族中的文獻中記載了一個神話:《梅葛》記載人類從獨腳矮人到巨人,從豎眼人再到橫眼人。《查姆》中記載「拉爹」獨眼人到「拉拖」直眼人,再到「拉文」橫眼人……彝族神話中的豎眼人,可能是《華陽國志》記載的「縱目人」。而三星堆出土有相類似的形象。三星堆所有的人像都十分突出眼睛。
直眼人
在三星堆出土了5000多枚海貝,經鑑定來自印度洋,證明了古蜀文明和印度洋有很大的聯繫。並且出土了很多象牙,但是古代四川地區並沒有大象,這些象牙應該也是從印度傳入。這也說明古蜀國商業發展已經比較進步,出現大量的貨幣。
三星堆出土象牙
涼山彝族《西南彝志》記載,彝族在上古時期建立了12個王朝。除了古蜀國以外,在西南很多遠古時代的國家,比如夜郎國都可能和彝族有關。可見彝族歷史上應該有非常燦爛的歷史文化。彝族所用的曆法為太陽曆,彝族彝族的火把節和太陽崇拜是否有關係?
彝族刺繡中的金烏(太陽)
彝族刺繡中的太陽
權杖
在中原文明中,斧頭和鼎是權力的象徵,一般在西方文明中,權杖和斧頭為權力象徵。然而在三星堆文化中,卻出土了權杖。該權杖長1.4米,是黃金裹在木棒之上形成,其年代大約在4000年左右,那時候,中原的夏朝才剛剛建立。該權杖上面雕刻有鳥和射魚的圖案,還有人像。
權杖
有考古人員深入到雲南納西族考查發現,這裡的祭祀人員有使用「靈杖」的風俗。另外西藏的古格王朝也有使用權杖的記載。納西族還保存著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東巴文,甚至比甲骨文更早。東巴文和水族的水書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經過人類分子學專家鑑定,納西族和彝族的基因相類似。而納西族也同樣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
東巴文
在三星堆出土一個青銅立人像,1.7米,他應該手握有一跟棍子之類的東西(可能是權杖)。頭戴太陽花冠。而後又在金沙遺址出土了相類似的人像:金沙青銅立人像,兩者的手勢幾乎一模一樣。兩者都應該是蜀王或者祭司的形象。看其面貌,並非中原人。
三星堆青銅人
金沙遺址青銅人
一個神秘的古老文明——從三星堆看古蜀國的輝煌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1HqaxH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oxa23n5.html

50n60004qp6808p4on0150nq000104s5sr54qq1p50nq000102q2r15rq12p50n80004433s2q8n66rr50no000217r190on249750n60004o12rpnq845nn50nq0001p2n3ps09q67750nq0001pn74n794273250nq0001pr1p749qq4s050n900042783256s4nor50n900043pss9n5so2n050nq0001rroq1r65o82950nq0001s220n7364409 (1)50nq0001s220n7364409


蜀国(周代诸侯国)_百度百科


三星堆遺址將再次啟動發掘。圖為遺址發現的青銅人頭像。圖/本報四川德陽傳真
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2020年度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諮詢會,近日在四川德陽廣漢市召開;據悉,時隔34年後,三星堆遺址將再次啟動發掘。
在成都以北、廣漢西郊的鴨子河畔,有三座黃土丘,當地名曰「三星堆」。1986年,考古專家在一個土坑裡發現金器、玉石、青銅等各類器物近600件,被命名為一號祭祀坑。不久,附近又找到二號祭祀坑,發掘文物1300多件,沉睡數千年的三星堆文明由此震驚天下。近7000件金器、玉石、青銅器、象牙等器物,特別是「青銅神樹」、「縱目青銅面具」以及城牆的發現,表明三星堆是古蜀國的都城。
然而,古蜀國是如何出現、如何消失的,成了更大的謎團。從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三星堆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一、二號祭祀坑周邊開展了系統、全面的考古勘探與考古發掘,在一號坑現場博物館展示台旁邊,找到了一個遺跡現象,後經發掘,發現了完整的三號坑。
不少專家期待,能夠在三號坑找到比一號坑更原始的青銅器,推進對三星堆青銅器源頭的研究。根據目前已有的發現,專家推測三星堆與中原地區有聯繫,卻無實際證據;如果三號坑能出土更早相關文物,將有利於破解這一疑問。
三星堆已出土的文物很多,卻依然十分神秘。人們期待此次發掘,能夠得到更多新發現,能夠將三星堆的神秘面紗逐層揭開,為古蜀文明描繪出更加清晰的模樣


古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蜀,也被稱為古蜀國或蜀國,字面意思是葵蠶國[1],在今中國四川省出現的史前古文化部落,曾有多個朝代,不同時期發展出的文化包括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橋文化,後於前316年被秦國所滅。根據越南史書記載,其王子後於古代嶺南地區創立甌雒國,但最終被南越國滅亡。[2][3]
古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KpcwJ
相關記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王克林主張源自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遷入四川盆地後建立的古國[4],冉光榮等人主張為今羌族先祖建立。泛喜馬拉雅語系假說認為現代人由亞洲南方經過喜馬拉雅山脈進入今中國四川省與青海省一帶,為古漢藏人,在此形成古蜀文化。古漢藏人後進入黃河流域,在今中國北方形成漢族與藏緬族兩個分支。
「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周武王伐商紂的牧野之戰時,蜀人曾經相助。
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較早見於西漢時期揚雄的《蜀王本紀》[5],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較詳細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6]。
歷史文化源流
[顯示]
Sichuanlishi.jpg
巴蜀所屬政權變更史系列條目
岷江上游
主條目:營盤山遺址
古代蜀人先祖為蜀山氏,有觀點認為蜀山氏與蠶叢氏是從岷江上遊興起的,是古羌人的一個分支。[來源請求]四川西北部茂縣的營盤山遺址年代約在前3500年到前3000年。出現了大型的中心聚落,密集的房屋基址及多座人祭坑[7]。
寶墩文化
主條目:寶墩文化
約在前2600年至前2000年的寶墩文化是成都平原最早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屬三星堆文化第一期。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國時期,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時期,寶墩文化很可能與岷江上游的馬家窯文化(源出仰韶人群)有關;成都平原目前所見最早的文化是來自西北的仰韶文化晚期類型[4],同時受到了來自峽江地區的大溪文化的影響[8]。
遺址
主要遺址為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由1996年後發現的新津寶墩遺址(最大的一個,60萬平方米左右,建立的城牆有卵石覆蓋)、都江堰芒城遺址、崇州雙河遺址和紫竹遺址、郫縣古城遺址、溫江魚鳧村遺址等8座史前遺址群組成,[7]相當於三星堆遺址的第一期。
建築
城的面積10—60萬平方米不等,這些城址大多選擇在河流台地上,並沿河流方向平行修築,各個城址都有高聳的土築城牆,有的還有寬大的壕溝,城址具有明顯的防禦功能,也可能與治水有關。房屋建築以長方形的木(竹)骨泥牆方式修建,有的城址內還發現了大型禮儀性建築,可能已形成擁有宗教和政治中心的中心聚落。[7]
生活
生產工具主要使用通體磨製的小型石器,切割和鑽孔技術也已被熟練地掌握。陶器以泥條盤築加慢輪修整,器形富有變化,生產技術已十分先進,人們過著定居的農業生活[7]。寶墩文化已出現了成批的城址,但並沒有發現青銅器或與青銅器生產相關的遺蹟,目前所見的三星堆文化的青銅器明顯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即除兩個坑的青銅器外,無論是在三星堆遺址還是成都平原的其他同時期遺址,都沒有更多的發現,加上青銅器的生產及產品還具有被社會上層嚴格專控的特徵,即青銅製品被集中用於宗教或祭祀活動,而沒有用於社會生產、生活等其他方面,顯示出三星堆文化的青銅器是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製造的,成都平原的青銅器生產技術極可能是突然出現,而非在本地逐漸發展起來的。[8]。
三星堆文化
主條目:三星堆遺址
前2000—前1100年左右成都平原進入三星堆文化時期,屬三星堆文化第二期~三期。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發達的青銅文化。約相當於漢文典籍記載中的魚鳧朝時期。以三星堆為中心的古蜀國作為長江上游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是古蜀文明形成階段中的強盛時期[8]。
遺址
三星堆文化主要體現為三星堆遺址的第二和第三期,位於360萬平方米的三星堆古城內。[7]
建築
發現了密集的房屋遺蹟,眾多的祭祀坑、灰坑、手工業作坊、集中的墓地等遺蹟現象。[7]
生活
三星堆遺址已經是一個具有大量財富,有著發達的青銅冶煉技術,嫻熟的玉石器加工技術,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的文明古國。出土了大量讓世人震驚的金器、青銅器、玉石器及象牙等精美器物。這些器物造型奇特,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藝術個性[7]。
有學者指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銅牌飾,很可能是從其他地區傳入而非本地產品,所以不對當時的社會產生影響。只有三星堆兩個坑出土的青銅器群的生產和使用才標誌著成都平原進入了青銅時代。但這批青銅器的時代僅相當於殷墟時期,所以三星堆文化有一段時間為石器時代。另外,金沙遺址在發現後被納入十二橋文化。如果將三星堆的兩個坑及青銅器群歸為十二橋文化,那麼三星堆文化便很難被視為是一種發達的青銅文化了[8]。
十二橋文化
主條目:十二橋遺址
十二橋文化約在前1100—前600年,屬三星堆文化第四期,三星堆遺址在前1000年左右被廢棄,文化中心轉移到了成都平原的中心,是四川盆地青銅時代中期的一個考古學文化。十二橋文化承襲了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又包含著許多新的文化因素,文化範圍分布非常廣泛。其中金沙遺址是三星堆遺址消亡以後,成都平原上新崛起的一個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中心,是古蜀國另一個都邑所在,十二橋文化是古蜀文明發展階段中的又一個輝煌時期。[7]約相當於華夏族記載中的杜宇時期。[6]
遺址
十二橋文化以2001年初發現的金沙遺址規模最大,遺存最為豐富,出土文物等級最高,延續的時間最長。現已探明金沙遺址的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主體文化年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7]
建築
史籍記載中的古蜀第四個時期,杜宇時期的城市有都城郫邑(四川省郫縣縣城北約二里處,即民間傳說中的杜鵑古城)和瞿上兩座[9]。金沙遺址內現已發現了大型的建築基址區、大型的祭祀活動區、一般居住址、墓地等重要遺存。此時期的房屋建築有干欄式木構建築和木(竹)骨泥牆建築兩種形式。[7]
生活
石質生產工具仍然以通體磨製的小型斧、錛、鑿為主;盛行尖底陶器;卜甲的多見是這一時期比較突出的特徵。祭祀區內出土了大量與宗教祭祀活動相關的禮儀用器,其面貌與三星堆文化相同或相似。[7]
晚期蜀文化
主條目:晚期蜀文化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16年,即開明朝時期,相當於中原春秋時期至秦國占領巴蜀前,是古蜀文明發展中的最後一個高峰——晚期蜀文化時期。[7]
遺址
成都市區商業街發現的規模宏大的船棺墓地、新都馬家等級高貴的木槨墓可能就是當時蜀侯的陵墓。[7]
建築
開明五世之前,蜀侯的都城建於廣都樊鄉(即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到了開明九世建都於成都。開明十二世時「五丁力士」開闢了石牛道,打通了從蜀至秦的通道。
生活
精美的漆木器,巨大的船形棺,極具地域特點的巴蜀式銅兵器,還有至今不能識讀的「巴蜀圖語」都成為此時期文明發展的代表。[7]
秦滅古蜀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時秦國滅掉了蜀國,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6]秦始設蜀侯,後改為蜀郡。至西漢中期漢武帝時期,巴蜀文化與中原華夏文化混成,形成了巴蜀語。[7]
遺蹟
古蜀文明主要遺址有三星堆遺址,其位於四川廣漢,文物的風格與同時期中原一帶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時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達到了相當發達的文明程度。後期有十二橋遺址、金沙遺址。其他還包括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回龍洞遺址,瞿上遺址等。
建築
有學者研究古蜀國的地中意識,認為先秦文獻中所謂"建木"就是古蜀國地中位置的標誌。所謂"都廣"指的是古蜀國的明堂建築。地中標誌是與古蜀國的明堂位置相關的。從三星堆遺址出土發掘的神壇形象中找到明堂的具體形式,結合位於金沙遺址北面的羊子山土台造型,復原出古蜀明堂[10]。
符文
主條目:巴蜀圖語
巴蜀圖語,又稱巴蜀符號或巴蜀圖形文字,是在四川盆地巴蜀地區出土的文物上發現的一些圖形符號。年代在公元前9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前後延續長達800年之久[11]。
李商隱在《錦瑟》中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詩句。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泛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鱉靈功高,禪位於鱉靈,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12](一說望帝政權被鱉靈所篡,望帝幽憤而死,化作杜鵑鳥)古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KpcwJ


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竟有如此高的文明
今年6月10日恰逢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成都金沙遺址迎來第六次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們希望透過這次的發掘,能找到3000多年前古蜀王國的這一輝煌文明神秘線索。古蜀王國為何有如此高的文明?良渚、三星堆、金沙遺址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為何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發現任何的文字記載?這些謎團的破解,恐怕只有寄希望於金沙遺址的再次發掘。
謎團一:3000年前為何有如此高的文明?
10日,考古工作者們在各方的關注下開始了對金沙遺址的第六次發掘。當天就出土了130多件珍貴文物,在這些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工作者意外地發現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商代石磬。
此次共發掘了兩個商代石磬。其中最長的一個長達1.1米,堪稱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商代石磬;在它的旁邊還躺著一個約四五十釐米的稍小的石磬,兩個石磬都可以找到一個小孔。在清理中,工作人員還發現其中的一個石磬上還刻劃著清晰的弦紋。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介紹,這個石磬的發現非常意外,他當時就在現場,還是他第一個喊出了石磬的名字,這個發現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很激動。
磬是當時的廟堂之音,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樂器。它是古蜀王在祭祀時用來演奏的樂器,據專家介紹,這種樂器在四川地區屬首次發現。它的發現真實地反映了古蜀王祭祀時的場景。同時也證明瞭金沙時期的祭祀活動中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禮樂制度。
不論金沙遺址出土的石磬、太陽神鳥、玉璋還是玉琮無不彰顯出當時社會的高度文明。可是人們仍然不明白,為什么在3000年前的古蜀王國會有如此高的文明,是什么造就了它的發展?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孫華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四川成都平原屬盆地地區,周邊較高的地區當時很可能有著很高的文化。成都平原又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而且有很多的河流。當時茂密的叢林很適宜人類生存繁衍。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四周的居民開始慢慢向這裏聚集,來自不同的地域的人,也帶來了不同的技術和藝術,各方文化在這裏匯集,這裏成了中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
謎團二:成都平原的良渚、三星堆、金沙遺址究竟如何傳承?
在金沙遺址的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對發掘出來的器物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從出土的這些器物的形制上看很多都與據金沙村大約60公里的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器物非常的相似。尤其是金面具、金冠帶和青銅小立人,都驚人的相似。
孫華介紹,金沙出土的青銅小立人僅有19.6釐米,這是金沙遺址中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它與三星堆出土的2米高的青銅大立人在造型方面極其相似,身上都穿著同樣的長衣,擺出同樣的姿態,一隻手空空地攥著拳頭。不同的僅僅是身高上的懸殊,但從金沙青銅小立人下面的一個小插件可以看出,它此前應該是插在一個大件上的一個物品。除身高的不同,形制上看,兩個青銅立人所差無幾。
金沙遺址中出土了金冠帶上面刻有魚、鳥、箭、人頭圖案,其做工也很精致。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圖案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杖上面的圖案完全一致。孫華認為,金冠帶與金杖都是至高王權與族權的體現和代表,二者表面上基本相同的紋飾具有相同的象徵意義,反映出了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之間內在的緊密聯繫。
三星堆遺址的突然消失,給人們留下了很多待解的謎團。有猜測說:“三星堆的消失可能是外族的入侵。”還有猜測認為是受到洪水的侵襲,族人全部外遷所致。所有這些都是人們的猜測。金沙遺址的發現似乎可以解開一些三星堆突然消失之謎。
此外,金沙出土的22釐米的青玉琮在眾多的玉琮中顯得尤為突出,它的顏色為翡翠綠,雕工極其精細,表面有細若發絲的微刻花紋和一人形圖案,上面的微雕圖案令人叫絕,堪稱國寶。
整個玉琮分為十節,玉琮上雕刻有40個人面紋和一人形圖案,人體肥胖,頭上戴有一個冠飾,雙臂平舉,兩臂上都有一個上卷的羽毛形裝飾,雙腳叉開,長袖飄逸。整個玉器為青色,玉質非常溫潤,呈半透明狀。從造型風格看與良渚文化完全一致。
成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謝輝在談到對金沙遺址出土部分玉器的幾點認識的時候曾表示,金沙遺址青玉琮與良渚文化的玉琮仔細研究發現二者之間仍存在一些差異:首先質地不同,良渚文化的玉材多為雞骨白,金沙遺址的是青玉;其次造像風格不同,目前在良渚文物中還沒有發現青玉琮的造像風格的圖案。
謎團三:如此高的文明為何沒有文字?
金沙遺址出土的大量金器、玉器都顯示出了當時精湛的工藝,可是這種高度的文明到目前為止仍沒能找到任何的文字,難道當時沒有文字?
王仁湘說:“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並非沒有文字,殷墟甲骨文是最好的證明。”在殷墟甲骨文沒有被發現之前,人們並不知道商周有文字存在。在殷墟出土的龜甲、獸骨上可以發現,商代晚期商王室及其他商人貴族在龜甲、獸骨等占卜材料上記錄了大量的與占卜有關事項的文字,也包括少數刻在甲骨上的記事文字。這個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商周不僅有文字,而且相當的成熟。
雖然目前金沙遺址中發現的卜甲上並沒有發現任何的文字,但不代表這裏沒有文字存在,我們現在挖掘的僅是金沙遺址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有價值的金沙文化有待進一步的發掘,文字並不一定都刻在卜甲上,它很有可能在其他的可以刻字的材質上。沒有發現並不代表沒有,將來的情形還不好說,現在還不能下定論。還有可能是因為保存的關係,流失了很多。比如有可能把文字刻在樹葉或者是樹木上,雖然現在看到的大多都是刻在卜甲、銅器上的,但不能認為只有卜甲或者銅器上才會有這樣的文字。
孫華認為,有沒有文字有不同的說法。按照文獻的說法,確實沒有文字記載。此前有一種說法,一個名叫屍子的人曾在蜀國著書立說,如果當時沒有文字的話就不可能會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這種說法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
在四川也沒有發現像楚國那樣的帛書、竹簡這些文物,但在四川商代晚期,還是可能有文字的,那時流傳著一種“巴蜀符號”,但這種符號究竟是不是文字,目前還沒有定論


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確定了! 距今3200年前商朝晚期
 考古人員小心地處理三星堆祭祀坑的文物。(中華國寶 YouTube)
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確定了! 距今3200年前商朝晚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4sCyjG
 2022/06/13 13:4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今日上午公布最新重大考古成果,指出三星堆祭祀坑年代最早可追溯自3200年前的商朝晚期,也解決了過去30年來關於「祭祀坑」埋藏年代的爭議。
 綜合中媒報導,中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今日上午在三星堆博物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進行階段性成果發佈,六座新發現的「祭祀坑」面積將近13000平方公尺,坑內出土的文物將近13000件,而其中相對完整的文物有3155件,考古人員對200個樣品進行碳14測年,數據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3、4、7、8號坑的年代一致,為商代晚期,距今約3200年至3000年,也解決了「祭祀坑」在過去30年埋藏年代的爭議。
 祭祀區內分佈的商代遺存均與祭祀活動有關,8座坑周邊分佈著矩形、小圓形祭祀坑與矩形溝槽,南側有灰溝、西北部的建築,小型祭祀坑有出土跪坐石虎、跪坐石人、石琮、石璧、玉鑿、綠松石、領銅瑗、金器和象牙等珍貴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強調,本次發掘的若干新器物顯示出三星堆遺址與國內其他地區存在的密接文化聯繫。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補充「神樹、頂尊跪坐人像以及大量龍形象器物則表明三星堆遺址的使用者在自身認同、禮儀宗教以及對於天地自然的認識與國內其他地區人群相近,無疑確切表明三星堆遺址所屬的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一員。」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確定了! 距今3200年前商朝晚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4sCyjG

phpPnShM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