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漢人?誰屬華夏?
夏,西羌。
商,東夷。
周,西戎。
秦,西戎。
漢,荊楚。
北朝,鮮卑。
南朝,吳越。
隋,鮮卑。
唐,鮮卑。
宋,沙陀。
遼,契丹。
金,女真。
元,蒙古。
明,吳越。
清,女真。
華夏,意思與中華相近,最初是指史前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分布的若干部落或政治共同體所組成華夏人群,被後世視為漢文化及中華文明的起源之一[1]。根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漢族的始祖。黃帝之後,最著名的有唐堯、虞舜、夏禹等人。禹是夏后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夏禹治水有功,繼位於舜當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為華人的第一個君主之世襲王朝(家天下之始),也就是夏朝。
夏朝在上古為中央大國[2],但「夏人」一般是指夏朝遺民[3]。而「華夏」僅為漢朝之前的代名詞[4]。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漢代之後,久而久之「華夏」便成了漢族的代稱[5][6]及作為中國的代稱。
華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tZqsV
先秦時代「華夏」的含義
目前中國可信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偽孔傳》將其解釋為「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周朝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周朝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7]。
在先秦時代,華夏僅為周朝的代稱[8],同時凡遵周禮、守義之諸侯國人,也稱為華人、夏人,通稱為諸華、諸夏,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非周天子「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則被視為「蠻夷戎狄」[9][10],縱使是周王族的吳國,不守周禮[11]及稱王的舉動,一樣被視為「蠻夷戎狄」。
比如作為軒轅黃帝後裔的郯國,時而被視為「中國」[12],時而被視為「四夷」[13];同是軒轅黃帝後裔的莒國[14]、邾國[15],被魯國視為「蠻夷」,而同是周王族後裔的晉國被魯國視為「兄弟」[16]。
先秦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裔」作為四方,相對而言。與四夷對稱,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復,華即是夏。 在漢族誕生之後,「華夏」便成為了漢族的代名詞
16 November 2010 (nccu.edu.tw)
華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tZqsV
-----------------------------
華夏族,又稱河洛民族,認為漢族起源自黃河中游的華夏族。其後,這群人在周朝時自稱為諸夏或華夏,成為漢族的前身。中華民國學者許倬雲是提倡這個假說的著名代表。
華夏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9oHvzE
分布地區
中原,漢地
語言
上古漢語,書寫形式為文言文
相關族群
漢族
學說歷史
夏曾佑《中國古代史》認為中國古代原有夏族與華族兩大不同族群,許倬雲認為這兩大族群融和後,成為華夏族。學者劉學銚曾引用這個說法[1]。
徐旭生提出三集團說,認為中國人的三大來源為華夏、東夷與南蠻三族[2]。蒙文通也曾提出類似學說,將中國人始祖分為江漢民族、河洛民族與海岱民族(又稱泰族),其中河洛民族即黃帝族,與華夏族概念相同。林惠祥將中國民族歷史分為四期,認為其中最主要族系為華夏族[3]。
學者劉寶才認為西周所說的西戎,即商代稱的氐羌,與華夏族有相同起源
華夏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9oHvzE
-----------------
中國為何稱為華夏民族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QONKXi
《左傳》記載:以服事諸夏,楚食華夏,商不謀夏,夷不亂華。
由此知,我國人民從古代起,就自稱諸夏、華夏,或單稱夏或華,到春秋戰國以後,華夏就成了我們種族的名稱。而把之外的民族叫作夷、狄、戎、蠻。
華夏族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個民族的形成,在經過漫長歲月的磨合、融匯甚至犧牲,才能凝結成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情感、共同文化、共同經濟、共同疆域的整體。完全可以說民族的形成是一部野蠻的爭鬥史,也是一部文明團結史。
秦漢時期所說的中國人,在古代實際上來源於華夏、東夷、南蠻三大民族集團。
而三大集團中的華夏集團的代表,一個叫炎帝,一個叫黃帝。炎帝神農氏沒落時期,黃帝軒轅氏“慣用干戈,以征不享”,經過阪泉之戰和琢鹿之戰後,黃帝排除了異己,兼併、融合、統一了中原區的諸多民族,形成了華夏族主體。
華夏、東夷、南蠻,三大集團是構成華夏族的核心部分。華夏集團發祥於今陝西省的黃土高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經漸漸地順著黃河兩岸散佈於中國的北方及中部的一些地方。
東夷氏族的代表人物是太昊氏。傳說中的黃帝與諸侯中最粗暴的蚩尤戰于涿鹿,並且擒殺了蚩尤,這蚩尤就屬於東夷集團。東夷集團所居住的地域,北至山東北部,西至河南東部,西南至河南的極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東至海。
南蠻集團的代表人物是伏羲與女媧。這一集團的地域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為中心。
華夏族的形成過程就是華夏、東夷、南蠻三個部落集團長期鬥爭、相互融合的過程。經過戰爭,使得勝利者越來越強大。《史記》說黃帝“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琢鹿之阿。”就是說黃帝臣服了炎帝以及其他一些部落,勢力東達勃海,西至甘肅,南到長江,北到幽陵,並在今河北省涿鹿縣建了“帝都”,形成了一個勢力強大、相對穩定的早期“國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黃帝及其後裔的華夏集團與其他部落不斷融合。有虞氏虞舜與陶唐氏帝堯的兩個女兒的通婚,意味著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的進一步融合。舜帝征服三苗,就意味著一個親善大於仇視,友好大於爭奪,聯合大於離亂,世世代代通婚,不斷繁衍生息的民族大融合的共同體———華夏族基本形成了。
據前所說,華夏族早在堯舜時期已經形成。但是史學界有持不同意見者認為華夏族是在夏朝時才形成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一個民族的形成是以破壞氏族部落為目的,淡化血緣概念為條件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夏代國家的建立是一個同步的歷史進程。而原始社會末期,炎黃時代的社會結構是以家族、氏族、胞族和部落構成的,不符合民族發展形成的規律。認為華夏族在夏朝才形成的這個觀念,是以國家的形成作為華夏族形成的根據。
但是,根據現代考古發現和研究,國家的形成應該從夏代往前推千餘年。那麼,還以為華夏族是在夏代才形成就顯得觀念落後了。長期以來的落後觀念來自於我們對自己國家夏以前的歷史非但半點不瞭解,而又不願深入往前研究,只認識商代的甲骨文,就以為中國以前只有傳說,沒有歷史。這種觀念一直束縛著中國史學界的思維。
有學者認為華夏族起源于商、周和戰國時期。事實上,一個民族的形成的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往往要經過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反復磨合,因此很難準確地說明誕生在哪朝哪代。譬如漢民族的形成就是在堯舜時期形成的華夏族基礎上,歷經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幾代的民族統一,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才得以發展,成為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和廣大人口的漢民族。
《尚書.武成》說:“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三國魏曹植所著《曹子建集》說:“威慴萬乘,華夏稱雄。”《說文》對“華夏”這樣解釋:“華者,茶也,美也。”即是說“華夏”意味著美好、繁榮的中原地區繁衍著強大的國家和民族。《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又云:“冕服彩章曰華,大國曰夏。”這實際上已經不是華夏的本意,而是引申之詞。
“華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族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的地方稱為中華。華夏、中華,初指我國中原地區,後來包舉我國全部領土而言——凡所統轄,皆稱華夏或中華,亦稱中國。
而中華民族則是我國各民族的統稱,它既是血統概念,又是地理概念,還是文化概念,構成一個血統、地緣、文化認同的民族整體,是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域諸侯國諸族在歷史長河中整合而成。
中國為何稱為華夏民族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QONKXi
說起青海,有一首唐詩這般描述:“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青海: 古羌人的前世今生 https://bit.ly/39lO2LO
這首詩的基調悲壯蒼涼,道出西部游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的文化碰撞,又體現出青海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的重要性。
1949年9月5日青海解放,這片擁有72萬平方公裡的廣袤高原不但獲得了新生,而且融入與祖國同發展、同進步、同命運的時代步伐中。那麼,作為歷史上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曾經生活在青海的古羌人,其蹤跡何如?其后代何在?
根據考古發掘,大約2至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生活在青海這片廣袤的高地,當時的青海高原氣候溫暖濕潤,草原茂盛,食草動物成為先民狩獵的主要來源。后來,隨著氣候環境的惡化,青海先民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特點,採取了適合自然生存法則的宜耕宜牧或農牧兼顧、各有側重的生活方式,但重點還是以游牧生活為主,他們不斷適應高原殘酷的自然環境,頑強不息地生存了下來。
羌人是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其主要分布地點在今天的青海、甘肅、新疆等西部地區,重點活動區域在青海河湟地區,以水為居,繁衍生息。
青海的原住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推進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今天在青海考古發掘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卡約文化、辛店文化等人類文化遺址,已被確認為與古羌人有著密切關系而得到考古學界的普遍認可,由此說明,青海古羌人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另外,先秦時期我國古籍對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人以“西戎”、“戎狄”、“西夷”、“西羌”等稱呼,體現出西部羌人與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密切關系。
盡管青海是古羌人的聚居地,但對多數青海人來說,古羌人仍然是一個神秘的話題,存在著許多不解之謎。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范曄(公元398-445)所著《后漢書·西羌傳》記載,商、周、秦、漢時期,羌人在青海等西部地區分布很普遍。中國人非常講究葉落歸根,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中華文明史上,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大禹等都是古羌人,以炎帝為代表的羌人部落和以黃帝為代表的華夏部落,在推動歷史發展中,融合組成漢族先民華夏族。
先秦之前,我國歷史上是沒有民族劃分這一概念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國眾多,對人的來源區別以所在國相稱,如秦國人稱秦人,魏國人稱魏人,齊國人稱齊人等,以此類推。公元前206年,起兵於江蘇沛縣的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史稱前漢),成為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的第二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其國力強盛,延續400多年,幅員遼闊,史稱大漢,因劉邦在推翻秦帝國后曾被封為漢王,地點在今天的陝西省漢中一帶,故稱國號為漢,居民為漢人,軍隊為漢兵,因影響深遠,其居民后來演變為漢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眾所周知,漢族是中國古代多民族在長期發展融合中形成的,不是單一的純民族。
再說古羌人。羌人在游牧生活中對羊很崇敬,因為羊是羌人養殖和維持生活的主要畜種,羌人部落以羊為圖騰,“羌”字就是由羊的象形文字轉化而來的,羌也是“牧羊人”的意思。但是,商朝時期羌人與商朝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軍事斗爭,我國3500年多前的甲骨文已出現了“羌”、“羌方”、“師伐羌”、“眾人伐羌”的文字記錄,如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率領13000人的軍隊征伐羌人取得大勝的史實已從甲骨文中得到考証,特別是婦好已成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將領,由此可証明,至少在商朝時期羌人與華夏族之間的沖突從未停止過。另外,商周以來西部羌人在長期的大遷徙中,向我國東南出擊,尤以向西南氣候溫暖地區的發展較為突出,時至今日,我國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中,彝族、納西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和緬甸聯邦共和國的緬族、克欽族等大部分民族,都是我國西部羌人的后裔。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二十多萬羌族同胞,始終不渝地認定青海古羌人為他們的祖先,青海是他們的故鄉,對青海人特別和藹可親。
中國歷史上,古羌人是在青藏高原分布很普遍的民族之一,我國古代昆侖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其實是母系社會中青海羌人與自然斗爭的美好演繹,西王母是羌人的部落首領,她與周穆王會盟的事跡在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甚至在民間演化為兩人相互傾慕的故事,體現了青海古羌人與我國周王朝的緊密關系。另外,流傳於河湟地區的羌人無弋爰劍,是當時秦國向西部拓土時俘獲的奴隸,后逃脫秦兵追捕,逃入一山洞,秦兵放火焚燒以為其死,羌人發現他還活著,被稱為神人,后來受到青海河湟地區羌人的擁戴而成為首領,在青海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漢朝以來,中國出現400多年相對穩定的局面,這期間,青海羌人在發展中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四個部落,人數在十幾萬至幾萬人之間不等,人數在萬人至幾千人的小部落很多,主要居住於河湟流域的西寧(古時稱湟中)、海東平安、樂都、大通河流域的門源盆地、黃河上游的貴德等地區,氣候宜人的平安地區,是羌人活躍的核心地區,如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今平安區設安夷縣,轄地包含了今天的西寧、互助、湟中等地,說明羌人與漢族和諧相處的普遍現象。
公元前121年,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三次大規模擊破匈奴,佔領今甘肅省河西地區,打通西域通道。西漢王朝在此設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納入西漢統治版圖,開始大量移民,經營河西走廊。同時,霍去病率漢軍從河西地區經扁都口進入門源盆地,過達坂山抵達河湟地區,筑西平亭(西寧)駐守。公元前111年,漢將軍李息、徐自為進軍河湟擊敗羌人起義,西漢王朝為安撫羌人和管理河湟地區,設立“護羌校尉”一職(與郡相當),管理青海羌人事務,主要安置羌人的生產生活,民事糾紛,保障經濟、軍事交通等事務。公元前61年,76歲的西漢后將軍趙充國率6萬漢軍平息河湟羌人判亂后,實行屯田,在宜居宜田的平坦地區,大力開墾土地,興修水利灌溉設施,並從中原地區招募引進先進耕作農具和遷徙農民,率領羌漢人民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青海農業發展,貢獻巨大。這是漢民族首次進入青海的記載。
公元四世紀初,來自我國東北一帶的鮮卑人進入青海南部高原,建立了一個南北寬上千裡、東西長幾千裡的草原王國吐谷渾。這一時期,青海羌人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迫使羌人的黨項羌部落一部分融入吐谷渾,不願寄人籬下的黨項羌遠走他鄉,繼續遷徙,其中的黨項人拓跋部落漫無目的地到達青藏高原東南部青海、甘肅、四川交界處一個叫河曲的地方安置下來,當成他們的棲身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靜生活。他們多麼希望永遠平靜地生活下去,不要讓外族再來打擾他們。但是,這裡不是世外桃源。公元七世紀,西藏高原上的吐蕃強盛起來,不斷向青海滲透發展,於公元663年消滅立國350余年的吐谷渾王國,鮮卑人沒落,其居民大部分轉入吐蕃勢力范圍。618年,唐朝建立,經歷四百余年分裂與動亂的中國,終於迎來了一個統一的王朝,大唐帝國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這一時期吐蕃的發展很強盛,為確保西部特別是青海地區穩定,唐王朝採取了和親政策,王室文成公主經青海日月山遠嫁西藏,具有鮮卑人血統的唐太宗李世民為緩和民族矛盾,提出了“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依朕如父母”的華夏各民族一律平等發展的民族政策,民族部落首領歸順唐朝后,可由政府任命為都督或太守等地方長官,負責治理本民族事務,這類似於今天的民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從而增強了與各民族之間的融合發展。
吐谷渾被吐蕃滅亡后,原有的各政權相互牽制平衡機制被打亂,黨項人順應歷史潮流心向唐朝,公元638年,黨項族首領拓拔赤辭率領族人歸屬唐朝,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為都督,賜予國姓李姓。后來,黃巢農民起義軍佔領唐朝首都長安,黨項人幫助唐王朝重新奪回長安,加之受到吐蕃政權的不斷打擊,生存危機堪憂,唐政府隻好允許黨項人遷徙進入黃土高原的甘肅慶陽及寧夏和陝北一帶,開始男耕女織、相對安逸的農耕生活。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后,黨項人繼續向寧夏平原發展。公元1032年,黨項人杰出的首領李元昊在銀川一帶建立西夏國,領土包含寧夏、甘肅西北部的武威、張掖、酒泉、陝西和內蒙古的西北部、青海的東北部等地區,面積達8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200多萬。執政者不斷吸收漢文化精華,政權管理完全按照漢族的體制運行,創立了獨一無二、與漢字有所不同的西夏文字,被稱為第二漢字,修筑了都城和皇宮,設置教育機構,傳授西夏文,通過改變剃發形式和設計民族服裝,以黨項人為主的西夏國發展到了歷史的全盛時期。
魏晉時期,羌人參與五胡亂華,唐宋時期,青海地區的羌人始終處於與匈奴、鮮卑、吐蕃、蒙古、漢等民族沖突交融的境況中,黨項人不斷地融入到以上民族中,公元1227年,黨項人建立的西夏王國被興起於蒙古高原的成吉思汗軍隊所滅亡,其后裔為躲避殺掠,顛沛流離逃入四川省康定一帶,形成與藏族不同的木雅藏族人,居住用石板筑成的碉樓房屋,其他黨項人融入到各民族中。居住在今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人人數眾多,比較集中,是純正的青海古羌人一支,與西夏滅亡后的黨項人無關。另外,由於歷史上鮮卑、匈奴、吐蕃等少數民族遷徙進入青海縱橫馳騁,西部羌人的流動性很大,有些文獻也把鮮卑人歸類為羌人的一支,認為他們在上古時期源出同族。
值得一提的是,據《史記》等古籍記載,匈奴是我國夏朝時期大禹的族人,與漢族同為一族,公元前1600年夏王朝滅亡后,最后一任君主夏桀的后裔逃到中國北方一帶,與漢族分道揚鑣,過上游牧生活成為匈奴族。漢代時,匈奴人經過漢武帝的軍事打擊,一部分敗走歐洲融入當地人,一部分在三國期間被曹操遷入河南、山西一帶,與漢族雜居,隋唐時期匈奴人已基本消失。如此來看,匈奴是大禹的族人,與漢族同出一源,而大禹出自羌人,羌人與鮮卑人源遠流長,各民族最終走上了民族大融合的結局。
在中國歷史上,西部地區情況繁雜,部落眾多,很難一一歸類。但是羌人作為青海高原古老的民族,這一點毋庸置疑,在唐朝初吐蕃興起時,隨著吐蕃勢力波及青海,遺留在青海的羌人被吐蕃同化,成為藏族的一部分。
1974年3月,正是青海東部農業區的農忙季節,在河湟地區的羌人故地青海省樂都縣高廟公社柳灣生產隊,當地社員在半山坡上挖渠引水灌溉時,挖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古文化遺址——柳灣。當時出土的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罐,時間為距今4600年至3600年之間,包含了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至青銅文化等類型,歷史跨度為我國夏朝到商朝初期階段,柳灣彩陶的制陶燒制工藝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而贏得中國“彩陶之鄉”的美名,引起世界矚目。其高超技藝毫不遜色於秦始皇兵馬俑,且比兵馬俑還早2000年。
令人叫絕的是,秦始皇兵馬俑也發現於1974年3月,也是當地農民在打井取水時發現的。歷史就是這樣巧合——青海柳灣彩陶與陝西臨潼兵馬俑在同一時間橫空出世,難道他們之間有一種冥冥之中的時空溝通嗎?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制作柳灣彩陶的先民到底是哪個先民?沒有交待,根據筆者查閱文獻資料,結合青海人類發展蹤跡和長期積累的歷史知識,加之參觀位於西寧市城北區的沈那古羌人遺址及發掘出的陶罐等文物,認為柳灣彩陶與沈那遺址時間銜接,兩者之間位於湟水流域,距離不遠,陶罐制作工藝接近,屬於一脈相承的文化,也是先進的青海古羌人制作的。因為,從青海柳灣發現的1700多座墓葬、3.5萬多件彩陶的數量來看,這個彩陶制作基地人數眾多,分工明確,如果沒有農耕文明的糧食支承,是很難維持下去的,從柳灣彩陶的工藝來看,說明青海古羌人與中原文明有著緊密的文化交流。我國文獻記載的“禹興於西羌”,禹是我國夏朝奴隸制國家的開創者,大禹治水時帶領青海古羌人遷徙進入中原地區是不可爭議的事實,如果沒有彼此之間的文明融合,柳灣彩陶先民是很難制作出如此高水平的彩陶工藝品的。所以,單從河湟谷地4000年前的柳灣彩陶和沈那遺址的文物不難看出,青海古羌人具有高度的文明程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披頭散發、袒胸露腹、腰裹獸皮、手持木棍、茹毛如血的原始人,而從陶罐上那些精美的繪畫符號和亮麗的色彩,足以說明他們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綜上所述,公元313年前后,鮮卑人進入青海,佔領羌人故地建立吐谷渾國后,羌人已基本退出青海,其后歸附唐朝得以生存發展。609年,隋煬帝親征青海擊敗吐谷渾國使其國力衰退,663年,西藏吐蕃最終滅亡吐谷渾國﹔九世紀吐蕃衰落,宋及遼時期西羌后裔黨項人利用兩國相互牽制機遇,於1032年建立西夏國至1227年亡國,自此我國古籍中已無羌人政治活動記載。
遙遠的青海古羌人,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古代先民。歷史發展到當代,他們雖然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但傳承下來的那種在高原艱苦的環境中順應自然、改造自然和與日月爭輝的不屈精神,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天,在我們的生活中,青海古羌人遺留下來的生活痕跡無處不在,青海方言、農村火炕、牧民的牦牛毛帳篷、手抓羊肉、熬飯、土火鍋等飲食文化都有青海古羌人的遺風。另外,青海喇家遺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面條,不但是中華第一碗面條,也是世界第一碗面條﹔大家知道,當今的廣場舞特別是青海鍋庄舞已成為時尚,可以說廣場舞和鍋庄舞的故鄉在青海,因為1973年在大通上孫家寨出土了一件5000年前的國寶級文物“彩陶舞蹈紋盆”,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盆內一圈五人一組的歡快舞蹈人物,是古羌人對當時生活狀況的最好描摹,那種舞蹈形式,難道不是今天鍋庄舞的體現嗎?特別是青海牦牛、藏系羊、浩門馬等優良畜種,都是羌人在遠古時代狩獵生活中馴化而來,這是不爭的事實。
青海: 古羌人的前世今生 https://bit.ly/39lO2LO
隨著晉朝的衰落和南遷,許多北方的遊牧民族在中原大地紛紛建立國家,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先後建立了
五涼(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
四燕(前燕、後燕、北燕、南燕)
三秦(前秦、後秦、西秦)
二趙(前趙、後趙)
大夏
十五個北方政權和一個西南政權成漢,共十六國,稱為五胡十六國。
五胡亂華
那麼當初侵犯中原的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後來如何了呢?
匈奴
匈奴我們比較熟悉。匈奴從戰國末年就欲侵犯中原,北方的秦、趙、燕均修長城以抵禦匈奴。秦統一後,更是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匈奴。漢初,以和親的方式,向匈奴妥協。至漢武帝,以衛青、霍去病等人帶領大軍擊潰匈奴,再到昭宣中興之時,北匈奴遷至西北中亞,南匈奴依附中原。五胡亂華後,匈奴逐漸融入漢民族,隋唐之後,已經沒有關於匈奴的記載了。
匈奴
鮮卑
鮮卑最初以慕容鮮卑為代表的東部鮮卑最為強大,後來是拓跋鮮卑和宇文鮮卑為代表的北部鮮卑最為強大,並逐漸征服北方其他少數民族,統一北方,成為僅此於匈奴的北方強大少數民族。五胡亂華後,大部分鮮卑族融入漢民族,少部分融入奚和契丹。
鮮卑
羯
羯是晉時人們對周邊雜胡的統稱。羯是五胡亂華的五胡之中,最為殘暴的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權後,施行「胡漢分治」,從容羯人大肆欺辱漢人,漢族人口在此期間大大減少,使中原漢族人口從1200萬左右減少至不到400萬。這種深重的民族仇恨激發了冉閔政權的崛起。冉閔即位頒布殺胡令,一時屠殺羯人二十多萬,使羯剩不到萬人逃亡江南。這隻羯胡在「侯景之亂」時,再次屠殺江南漢族。後被南梁將領陳霸先將這隻羯胡殺盡,使得羯徹底滅亡。
羯
氐
氐起源於先秦時的西戎,漢化程度已經很高,只是部分服飾,風俗禮儀保持舊習俗。五胡亂華時,被後秦所滅,逐漸融入各民族之中。隋唐以後,已經沒有氐的記載。
氐
羌
羌同樣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西戎。三國時期,羌人還屢屢登場。蜀漢大將馬超就有羌人血統,並一直在羌族之中有很高威望。後來姜維九伐中原,還藉助過羌人的力量。羌曾經協助過漢朝抗擊匈奴。五胡亂華後,羌人退出中原,現今仍活躍在中國的西北一帶。
羌
五胡亂華之後,匈奴,鮮卑,氐融入了漢民族,羌族保留了自己的民族,至今仍存在於中國西部少數民族之中,唯獨兇殘的羯,殘害太多漢族人民,被漢族人民將其殺盡而滅族。
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也是漢民族遭遇的重大劫難,在此期間,漢人被大肆屠殺,漢族人口銳減,幾近滅絕。但在民族存亡的重要關頭,漢民族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侵。這也是漢民族文化能一直延綿不斷的重要原因,也是漢民族可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重要原因,同樣也是其他民族永遠無法徹底戰勝漢民族的重要原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6zgbvml.html
16 November 2010 (nccu.edu.tw)
16 November 2010 (nccu.edu.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