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性圖 救生船
《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收明清民間教派及有關各類民間信仰經卷一百六十餘種。這是民間宗教文獻首次大規模的整理、結集。三洞拾遺 https://bit.ly/3c6zzF4
1920年代日治時期 珍貴古早台灣紀錄片 - 辛勞的農村生活---天公求雨
珍貴古早台灣錄影-辛勞的農村生活 - YouTube
https://youtu.be/a6UcjqPgdqQ?start=454&end=552
https://www.youtubetrimmer.com/view/?v=a6UcjqPgdqQ&start=454&end=552
關聖大帝返性圖輯要寶錄二卷 (taolibrary.com)
關聖大帝返性圖輯要寶錄二卷 (taolibrary.com)
商湯桑林禱雨(圖片:出自〔清〕《彩繪帝鑑圖說》,局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歷史上決定把自己當作祭品燒掉的君王是誰?
程書語2021.3.31 05:44商湯成湯桑林禱雨,網開一面商朝中國歷史皇帝
【希望之聲2021年3月31日】(編輯:程書語)歷史上決定把自己當作祭品燒掉的君王是誰? | 商湯 | 成湯 | 桑林禱雨,網開一面 | 商朝 | 中國歷史 | 皇帝 | 希望之聲 https://bit.ly/3sJgTRN
你沒有看錯,歷史上確實有這樣一個天子,非常嚴肅認真地決定把自己當作祭品燒掉,以祈求天降甘霖,潤澤大地。這就是商朝的開國之帝——商湯。 這是怎麼回事呢?
“網開一面”的仁君
商湯是個非常仁德的帝王,有個成語“網開一面”,就是來自於他的故事。《呂氏春秋》和《史記》都有記述:有一天,商湯外出,在林子裏看到有人正在張網捕捉飛鳥,這個人在東、南、西、北四面都掛上網,然後跪下來禱願,說:“願從天下四方來的飛鳥,都進入到我的網中來,成爲我的獵物!”
商湯在伊尹的協助下,開創了夏王朝(圖片:出自〔清〕《彩繪帝鑑圖說》,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商湯網開一面(圖片:出自〔清〕《彩繪帝鑑圖說》,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成湯看到這樣的景象,有點急,說:“哎!這樣的話,鳥獸都要滅絕了。”成湯過去解下三面的網,只留下一面的,隨後他也跪下來幫着祈願,不過他說的是:“鳥獸們啊,你們想往左跑的,就往左跑吧,想往右跑的,就往右跑吧,不想活的,就往網裏來吧。”
網開了三面,只留一面網,這就是“網開一面”的典出和真義。可惜不知爲什麼現代人用成“只留一條活路”的意思了。
多少鳥來自投羅網不得而知,人心爲湯之大仁德所感化是顯而易見的。
成湯本國的黎民百姓對他的愛戴更不用說,商湯的仁德之高,已經到極點了,甚至施到了禽獸身上,諸侯因此紛紛來歸附,這也是商湯被後世頌爲聖賢之王的原因之一。
成湯桑林禱雨
成湯桑林禱雨,也被古代很多典籍記載下來。
什麼是桑林?《淮南子》高誘注:“桑林者,桑山之林,能興雲作雨也。”古人祈雨常在桑林之中進行。
商朝時代,“桑林”之祭是國家級的大型祭祀,儀式莊嚴隆重,還要配以禮樂,以表達對神靈的虔敬。祭祀時要供奉各種犧牲品,把供品放在乾柴上焚燒,青煙會直上天空,叫做“燎”。
商朝建立伊始,適逢連年大旱,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解除旱情,民生維艱,向神祈禱和占卜的結果是要用“人牲”,就是用人做祭品。成湯決定由自己充當祭品求雨。
充當祭品要先齋戒以潔淨身體,不能再喝酒,吃的是素食;再剪掉毛髮、斷掉指甲;祭祀那天還需要沐浴淨身,以達到最爲潔淨的程度。到祭祀那天,要穿上白色的粗布衣服,身體圍上茅草,祭品將和黑公牛一起,置於木柴堆之上焚燒。
商湯桑林禱雨 (圖片:出自〔清〕《彩繪帝鑑圖說》,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商湯桑林禱雨 (圖片:出自〔清〕《彩繪帝鑑圖說》,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焚燒之前,成湯在祭臺上從六個方面自責,曰:“政不節與?民失職與?宮室崇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昌與?”
他說:“是因爲我的政令不當嗎?是我用人不善嗎?是宮室修建太奢華了嗎?是聽信枕頭風太多了嗎?是官員收受賄賂了嗎?是毀善害能的人昌盛嗎?我向上天請求:各方犯下過錯都是我成湯才德欠缺造成的。祈請上天降罪給我,不要因我的罪過,連累百姓……”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大雨就落下來了,上天收到了他的誠意。
商湯真是用自己的命來向上天“爲民請命”,實在可敬得很。這是他被後世頌爲聖賢之王的又一個原因。
這一年獲得了大豐收,全國上下一片歡快順洽,大臣伊尹受命作了一首名爲《大濩(huò)》的樂曲。“濩”,用甲骨文表現就是一個大雨淋淋的形象。
《莊子‧天下》說:黃帝有《咸池》, 堯有《大章》, 舜有《大韶》, 禹有《大夏》,湯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樂,武王、周公作《武》。這首《大濩》被專用於商王的祭祀儀式,後代商王用此樂舞來祭祀,以感謝上天的垂慈,感恩商湯王爲民請命的聖德,是著名的古代六大樂舞之一。
成湯祈雨的“桑林”,就在如今河南省滎陽縣。湯王廟溝、禱雨廟,三千多年過去了,這些地名一直沒有變。
歷史上決定把自己當作祭品燒掉的君王是誰? | 商湯 | 成湯 | 桑林禱雨,網開一面 | 商朝 | 中國歷史 | 皇帝 | 希望之聲 https://bit.ly/3sJgTRN
六代樂舞,[1]又稱六樂或六舞,以樂舞教國子,周代姬旦汲取前朝文化的精華淡化了舞蹈的娛樂功能,集中整理出前代樂舞,將其引向高雅、肅穆、神聖的大雅之堂。周公整理了樂舞《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和《大濩》,又新創編了《大武》,合稱《六代舞》。
[2] 《雲門》、《大咸》、《大韶》、《大夏》所代表的各代,都是由禪讓得的天下,所以稱「文舞」;而《大濩》和《大武》所表現的都是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君主,稱「武舞」。
六代樂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Cx0EV
六樂出處
[3] 六代樂舞之出處解析
《雲門大卷》
簡稱雲門,為黃帝時所作。
《大咸》
亦名咸池或大章,為堯帝時所作。
《大韶》
亦名九韶或簫韶,為舜帝時所作。
《大夏》
為夏禹時最具代表性的樂舞。
《大濩》
為商湯時所作。
《大武》
周代為了頌揚周武王伐紂王大捷所編創的樂舞作品。
六代樂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Cx0EV
大濩是商代樂舞,和夏代的樂舞《大夏》一起在奴隸制社會成為昭顯統治者功德的工具+周 代樂舞之一。相傳為 成湯 時作。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鄭玄 注:“《大濩》, 湯 樂也。”《莊子·天下》:“ 黃帝 有《咸池》, 堯 有《大章》, 舜 有《大韶》, 禹 有《大夏》, 湯 有《大濩》, 武王 、 周公 作《武》。”
--------------------
周 代樂舞之一。相傳為 成湯 時作。
引《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鄭玄 注:“《大濩》, 湯 樂也。”
《莊子·天下》:“黃帝 有《咸池》, 堯 有《大章》, 舜 有《大韶》, 禹 有《大夏》, 湯 有《大濩》, 武王、周公 作《武》。
周代大樂《大濩》
相傳是伊尹所作,是紀念商湯伐桀的樂舞,到了周朝,則用來祭祀始祖姜嫄或所有故去的女性祖先,是周代的六舞之一,十分莊嚴隆重。和夏代的樂舞《大夏》一起在奴隸制社會成為昭顯統治者功德的工具。
“六舞”主要用於周代宮廷祭祀禮儀,表演的場合隆重,人數眾多,天子用“八佾”(64人的舞陣)的規格標準。六部樂舞的大部分由所傳周代以前各代的代表性樂舞整理增刪而成,所以又叫“六代之舞”。
包括黃帝時期的《雲門大卷》,堯時的《大咸》,舜時的《大韶》,夏禹時的《大夏》,商湯時的《大濩》和周代由周公(也有說武王)新創編的《大武》。其中《雲門》、《大咸》、《大韶》、《大夏》所代表的各代,都是由禪讓得的天下,所以稱“文舞”,而《大濩》和《大武》所表現的都是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君主,叫做“武舞”。到了後代,“六舞”就都被稱做“先王之樂”,成了神聖的“雅樂”。它們的影響波及到後世數千年。
“六小舞”則是用於教育貴族子弟的樂舞,有時也用於某些祭祀場合。周代“樂師”的任務就是“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六小舞”包括有《帗舞》(執長柄飾五彩絲綢的舞具而舞)、《羽舞》(執鳥羽)、《皇舞》(執五彩鳥羽)、《旄舞》(執旄牛尾)、《幹舞》(又叫《兵舞》,執盾)。多大年歲學什麼舞,什麼身份學什麼舞,何人負責教授,何時組織會考,對不用功者如何笞罰,對成績優異者怎樣任官封爵等等,都有細緻嚴密的規定。
Microsoft Word - 24期-7.廖抱一-20130110-影印版 (tnua.edu.tw)
Microsoft Word - 24期-7.廖抱一-20130110-影印版 (tnua.edu.tw)
---------------------------------
六代之樂和祭孔樂舞
2017-07-07 由 闕里書院 發表于文化
孔子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荀子曰:「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周有成均之教,先之以樂德,繼之以樂語、樂舞、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此皆成均教之。所謂成之者,成其體、成其禮、成其用也。禮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者,和之不可變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朱子云,樂之和便是禮之誠,禮之誠便是樂之和。古代在各種高等級的祀典中均離不開樂舞,在《周禮》中,春官即掌禮樂與祭祀,設有大司樂一職主管樂政,以六律(十二律之陽聲)、六同(十二律之陰聲)、五聲(宮商角徵羽)、八音(金石絲竹匏土木革)、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祇。其下又設樂師、大師、小師、鍾師、笙師、磬師、籥師等一系列職官分掌歌舞、音樂教育及各種樂器演奏與歌舞表演。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祇,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應鐘,舞咸池,以祭地祇。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㲈,以祀四望。乃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
《大司樂》所言六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此周代所存六代之樂。鄭玄註:「黃帝之樂曰云門、曰大卷,黃帝能成名萬物,以明民共財,言其德如雲之所出,民得以有族類。大咸,咸池,堯樂也。堯能禪均刑法以儀民,言其德無所不施。大㲈,舜樂也。言其德能紹堯之道也。大夏,禹樂也。禹治水傳土,言其德能大中國也。大濩,湯樂也。湯以寬治民,而除其邪,言其德能使天下得其所也。大武,武王樂也。武王伐紂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武功。」賈疏:「此大司樂所教是大舞,樂師所教者是小舞。案《內則》云:『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象謂戈,皆小舞。又云:『二十舞大夏。』即此六舞也。」[1]周代所存上古五種樂舞,加上周代所制定的《大武》,合此六種樂舞,都是舞與樂相合,被後世稱之為「六代樂舞」、或「六代之樂」。
此六代樂舞中,《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所代表的各個時代,都是由禪讓而治天下,稱為「文舞」;《大濩》和《大武》則是歌頌以武力而安天下的有道君主商湯和周武,屬「武舞」。文武二舞,象徵文治武功二方略。六代之樂,遂成為後世華夏禮樂的正統儀典,深深地影響和左右著後世中國(以及日韓等泛儒學文化圈國家和地區)歷代宮廷雅樂的製作和發展,亦對孔廟雅樂有著關鍵的影響。
舜帝乃中國道德文化的鼻祖,太史公譽之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傳說為了用音樂教化民眾,舜帝模仿鳳鳥的形狀,用竹子製作了鳳簫。用泗水之濱的砭石製作石磬而創作《大㲈》之樂。《大㲈》的製作,主要是因為舜能繼承堯的德業,發揚堯的德行,故立樂舞以歌頌堯的聖德。《大㲈》之樂也是流傳的比較廣的一個樂曲,更對後世的雅樂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竹書紀年》雲「有虞氏舜作《大㲈》之樂」,因以竹簫、石罄為主要伴奏樂器,又名《簫韶》。此即《尚書》所云「簫韶九成」。夏商周三代均把《㲈》作為國家大典之樂。周公二次分封,姜太公以首功封營丘而建齊國,《㲈》樂傳入齊。《論語·述而》載昔孔子入齊,於高昭子家中觀賞齊《㲈》,「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乃至發出「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之感喟。加上先師對顏淵所云「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或可遙見《韶》樂感染力之大之強。
古人所謂三王不襲禮,五帝不沿樂,《禮記·樂記》云:「王者功成作樂,治定製禮。其功大者樂備,其治辨者禮具。」《呂氏春秋·古樂篇》又載:「武王即位,……乃命周公作《大武》。」周公作《大武》,乃以歌頌武王以武力伐暴安天下的功德。《大武》之樂自周代初期以來就影響甚廣,其原因不僅在於其形式上發揚和繼承了黃帝以來前代古典樂舞的文化傳統,同時還自有其題材內容和本身的時代特徵。而周公的制禮作樂,更將六代樂舞整理增刪,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禮樂制度。周代樂舞的文化精神是以崇尚華夏民族氣節之「文德」教化為主要特點。這也正是夫子念茲在茲的「周監乎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之所在。《周禮·大司徒》亦云:「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以六樂防民之情,而教之和。」周公整理後的六代樂舞被後世稱為宮廷雅樂,是中國音樂舞蹈的高峰,更是中國古代禮樂文明進入成熟期的里程碑和象徵。
魯國是春秋之際非常特殊的一個諸侯國,作為「制禮作樂」的周公之子伯禽封地,其在周王室中有著於其他諸侯國截然不同者之地位。文獻中有「成王賜魯郊」之說,郊祀之禮必然要有樂舞,因此魯國的周天子禮樂保存的相對完整。《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南方吳國的公子季札聘魯,請觀於周樂。魯侯命樂工為之表演了《周南》、《召南》、《邶》、《庸》、《衛》等各地風樂及《大雅》、《小雅》、《頌》等雅頌之樂,當季札觀賞到《大武》和《大韶》之時,讚嘆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魯昭公二年晉大夫韓宣子適魯,又有「周禮盡在魯」之嘆。季札觀樂是《左傳》中記載的唯一一次系統全面且盛大的「周樂」演奏,亦是文獻記載中周樂的最後一次展現。隨著魯國的衰亡,其保存的六代之樂漸趨亡佚。有關六代樂舞的文字雖散見於先秦文獻之中,然《史記·禮書》云:「周衰,禮廢樂壞,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備三歸。」由於春秋末季諸侯征戰以及鄭衛俗樂之聲的衝擊,宗周文明禮崩樂壞。《史記·孔子世家》云:「孔子年三十五,……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季札聘魯之時,孔子方七歲,時隔二十八年之後,孔子才於齊國欣賞到韶樂。而到了春秋末期,六代之樂已所存無幾。故而夫子只能對《大韶》、《大武》進行評價「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而無緣欣賞六代樂舞之原貌了。及至秦盪滅遺文,「秦始皇平天下,六代廟樂唯《韶》、《武》存焉。」[2]
禮主於誠敬、樂主於和順,禮樂皆得,方謂之有德。《禮記·樂記》云:「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又曰:「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荀子·樂論》亦云:「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廣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於四時。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在中國文化里,德行是心性的端正,而音樂則是德性的光華。《樂記》又載昔魏文侯問於子夏,聽古樂唯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問子夏其故者何?子夏答曰:
「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訊疾以雅。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也。今夫新樂,進俯退俯,奸聲以濫,溺而不止。及優侏儒猱雜子女,不知父子。樂終不可以語,不可以道古。此新樂之發也。今君之所問者樂也,所好者音也。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疾疢不作而無妖祥,此之謂大當。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綱。紀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詩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俾。俾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於孫子。』此之謂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
在子夏的解釋中,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當然是不可用於祭祀的。祭祀用樂當以「鞀、鼓、椌、楬、塤、箎」德音為之。《樂記》云:「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在儒家看來,聲、音、樂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分別對應禽獸、庶民和君子。樂的大節是德,是有著嚴格價值取向的道德教化樂曲,故而「德音之謂樂」。儒家極為看重「樂」對人的影響和教化,認為以君子之道作為主導的樂音有益於人類文明,而以滿足感官刺激作為主導的樂音,會將社會引向混亂,孔子批評「鄭聲淫」就是這個意思。而高層次的樂音是天道的體現,使人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薰陶,涵養心性,這是入德之門,更起著教化之功。所以,在儒家看來,只有合於道的音,才能稱為「樂」。職是故,「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所以,樂向有雅、俗之別,古人則分別謂之以古樂、今樂和德音、溺音。後世雅、俗之樂的劃分源自隋唐之時,「自周陳以上,雅鄭淆雜而無別,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至唐更曰『部當』。」唐代更進而分成三部:番樂、俗樂、雅樂。[3]由是而降,歷代禮樂均以雅為正、以俗為亂。紫之亂朱和鄭衛之音向為夫子所惡,祀孔用樂自然要以肅雍和鳴的德音雅樂為是。
《隋書》記載了孔子之後《韶樂》流傳的歷史:秦始皇滅齊,得齊《韶》樂,並改《大武》名《五行》;漢高滅秦,《韶》傳於漢,高帝改名曰《文始》。秦漢時期均把《文始》、《五行》這兩部文武相依的樂舞定為祭祀之用,秦漢改《大韶》、《大武》樂名的做法及其流傳,對於後世的影響殊為深遠。自秦漢以來,歷代作樂,均以《韶》、《武》為藍本。文獻中所說的漢章帝元和二年春二月幸魯祠孔子,作六代之樂,當不外乎原名《韶》、《武》的《文始》、《五行》而已。曹魏時期,魏文帝曹丕將《文始》復稱《大韶》。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廟祭祀之樂,以《大韶》名《大觀》。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元嘉立學裴松之議,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於釋奠禮之始,由是而降,泮宮禮樂逐漸臻於大成。隋代是祭孔雅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時期,開皇九年(589),文帝平定南朝陳國,獲得了南朝劉宋及蕭齊所保存的華夏傳統古樂。仁壽元年(601),由太常卿牛弘、太常少卿許善心、內史舍人虞世基、禮部侍郎蔡征等人領導、參與並創製隋代宮廷雅樂。該宮廷雅樂系列包括了祭祀先聖先師樂章在內的五十六首樂章,此為祭祀孔子以專用樂章之始,更是祭祀先師之樂成為宮廷雅樂的一部分之始。隋楊以降,《韶》《武》之樂又幾經改換名稱,但均居於帝王用樂之列,在郊祀、祭祀宗廟和祭祀孔子時表演的皆為《韶》《武》之樂,屬於祭祀的最高等級,更是華夏民族保存至今最為悠久的古代樂舞遺存。
古代樂舞亦稱為隊舞,對樂舞的人數和排列方式,周禮明確規定:「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 佾舞的人數禮制固定,如果諸侯用八佾,即為僭越。樂隊的排列方式,天子樂制像宮室一樣四面設樂隊,謂之「宮縣(懸)」;三面設樂的叫「軒縣(懸)」,此乃諸侯之制;兩面設樂的為「判懸」,為大夫之用樂;一面設樂者曰「特懸」,為士之用樂等級。這種編制完備的大型演奏樂隊,乃迄今文獻所見之中人類文明史上最古老的交響樂團形式。始於隋代確立的祭孔雅樂,現僅存《誠夏登歌》樂章歌詞一篇,但其曲譜無傳。孔廟雅樂因襲了《大韶》、《大武》文武二舞具備的古老傳統,儘管隋代創製的祀孔樂章並沒有保存下有關文武二舞並用的歷史資料,但步隋之後的唐代雅樂卻是文武二舞並興的樂制。而唐代的孔廟樂舞之制也是見諸史料記載中最早的由軒懸升為宮懸、和最早的文武二舞並用時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唐代的釋奠,只有國學使用宮懸,州縣學並不設樂。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雖然此時樂制已升至宮懸,但舞卻仍用六佾。《闕里志》云:「開元二十七年,詔祀先聖樂用宮懸,舞用六佾。」[4]《泮宮禮樂疏》李之藻氏亦云:
「孔子沒,天下學者宗焉,天下萬世師,則天下萬世所公祀,魯國烏得而私諸?遭秦滅學,祀秩闕然,雖漢高過魯,剏祠太牢,乃晉魏以前學廟未設,太常釋奠,肇於正始元嘉,權奏登歌。北齊乃舞六佾,春秋二仲,歲有事焉。拜孔揖顏,每朔一舉,隋備四仲之祭,日用上丁,其猶古者四時皆祭之意歟?貞觀定名先聖,開元樂備宮懸,而天下諸州配享從祀彬彬盛矣。」[5]
上古之時,早在堯舜時代就有用樂舞教育青少年的做法,《尚書·堯典》記載了舜帝對當時的典樂官夔說的一段話:「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周代的王官之學學習禮儀首先是學習樂舞,用樂舞來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周禮·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籥師》「掌教國子舞羽吹籥」。《禮記·文王世子》曰:「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內則》又云:「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學不教,內而不出。」「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勺」即是文舞,羽籥以彰文功之貌;舞「象」,則言武舞,干戈以示武德之意。
孔門六藝「樂」居其一,古代所謂的「樂」,並非單純指今天的音樂一項內容而已,實包含了音樂、詩歌、舞蹈在內的一個綜合「科目」而言之。古人設教,將樂舞作為一門必修之課實則寓意深遠。明人李之藻《泮宮禮樂疏》論曰:
「嗟乎!先王之教,所以必從事於舞者何也?人生而成童,血氣筋骨漸以充實而憤盈,其嬉笑跳躍動於手足舞蹈之間,如熊經鶴舞、獅攫猨騰,機自有所不容遏。禁之郁,縱之盪,聖人因而導之曰:來,吾教爾舞。進而示之以盤躃顧盼之容,束之以俯仰進退之節,而又鐘鼓悅其耳,羽旄快其目。而習之者亦相率而以為便,不自知其閒於節、范於正而防志之潛消也。故曰,聽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信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古者之教,洒掃應對以禁傲,詩書羽籥以導和。若夫動而有節則莫舞若矣。固以動陽氣導萬物,其於成就人才則尤親切焉。由小學之書而進之以瞽宗之禮樂,由瞽宗之禮樂而成之以東序之舞,則聖王之教可想也。」[6]
禮樂兼得,方謂之有德。古人設教,將舞蹈與禮樂合為一體,更順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其高明的設計和教育方法。
同時,宗廟祭祀的樂舞,向來就是一項極盡莊嚴神聖之事,自古就是禮之大者。《周禮》和《禮記》明言周代是以宗室胄子來充任宗廟舞生,漢代則由品官嫡子來充當舞者,《周禮·地官·舞師》賈疏云:「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酌,祭祀之舞亦不得用卑者之子。」《漢大樂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酌。除吏兩千石到六百石及關內侯到五大夫子,先取嫡子高七尺以上,年十二到三十、顏色和順、身體循禮者為舞人。」再至隋唐,「古之舞者,即諸侯之子孫。容服鮮麗,故得神祇降福,靈光燭壇。今之舞人,並容貌蕞陋,屠沽之流。用以接神,欲求降福,固亦難矣。有隋之際,猶以品子為之,號為二舞郎。逮乎聖朝,遂變斯制,誠願革茲近誤。考復古道,其二舞聖人,望取品子年二十已下,顏修正者充。令太常博士主之。准國子學給料,行事之外,習六樂之道,學五禮之儀。經十周年,量文武授散官。號曰云門生。」[7]《泮宮禮樂疏》又云:「至隋而尚以品子為之,號二舞郎。蓋典樂之教雖亡,而胄子之選猶在也。降至大觀,乃詔罷雲門生舞,而舞人皆菆陋屠沽、或用羽流俚雜者混跡其間,貴介志行之士於是乎羞與為伍,而先王教化之道殆不可復行於叔季之世矣。」[8]
清人孔繼汾《闕里文獻考》云:「南齊武帝永明三年,尚書令王儉奉詔斟酌眾議,設軒懸舞六佾,北齊後周並同此制。」此為孔廟釋奠用舞之始。闕里孔廟的樂舞生,「宋金皆孔氏子弟肄習供祀。元世祖中統三年正月修宣聖廟成,閏九月東平路總管嚴忠范請補廟學,樂工始用他姓。明太祖洪武七年,敕宣聖廟四時祭祀所用樂舞生於府州縣儒學生員內選民間俊秀子弟內選專一在廟,習演樂舞,照廩膳生員事例除本身優免外,仍免供給人二丁。」[9]歷史上,闕里孔廟設有禮樂二學,其樂學機構所錄取的樂舞生,都是出身單純的儒童,以區別於民間藝人。被錄用的樂生、舞生和歌生,不僅要具備合格的專業素質,同時也注重品德素養和家世的清白。所以,對符合專業條件者,一般要由州府縣衙出具證明方可採用。而佾舞生入學年齡一般都在九至十四歲之間,正是遵循了《禮記·內則》所云「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之意。在這一點上,目前台北孔廟的釋奠樂舞,由與台北孔廟緊鄰的大龍小學的學生來承擔著每年釋奠禮樂舞生的職責,該校院牆上「釋奠禮樂舞生充任」的一行大字赫然醒目,這成為該校的文化傳統和校譽符號。這種方式,抑或正繼承了原闕里孔廟禮樂二學的一貫精神。
六代之樂和祭孔樂舞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PMBjuw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m3myqv2.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