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帛星君」又稱「增福財神」/楊梅水頭宮土地廟,內有土地公及兩側文武財神,增福財神(文財神)李詭祖及武財神趙公明-清代以後,隨著五顯、趙公明、關公、比干等財神的興起,增福財神逐漸被取代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土地公是凡人過世之後升格當神的嗎? 左傳 莊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 意思是:一生聰明正直的人,死而為神 ?/《左氏》所記鬼神之事不但反映古代宗教的原貌,且將信奉者的依違心態表露無遺;以神為名,意圖操控/《左傳》民本思想;國家將要興起,會聽取百姓的意見; 將要滅亡,就去聽從神靈的差遣。 神靈,聰明正直而又一心一意,它會按照不同的人而辦事。 虢國盡做缺德之事,又能得到什麼土地呢?"/“國家將要興起,神明下降,觀察它的德行;將要滅亡,神明也會下降,觀察它的邪惡,人得神而起滅 @ 姜朝鳳宗族


土地公的部下文武判會調查人的善惡,然後向城隍爺報告-福德正神是地方基層行政官,但有配祀文武判官並不常見,在廟中文武判分列土地公兩側,左側文官像師爺協助處理文書,右側武官則像護衛,也負責緝凶擊惡

福德正神的屬神~文判官-武判官
文判官拿毛筆 
武判官拿令牌
另外台灣傳說「土地神轄山中虎」,而土地神坐騎也常被認為是虎,也有傳說虎神能守護廟境。故許多廟宇會在土地神的供桌下供奉一座虎的雕像,謂之「  虎爺」、「虎將軍」。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土地公是和老百姓最為親近的神明,由於現代人大多不拜灶君,所以掌管一方土地、長相慈祥的土地公就成了最為普及、也最受歡迎的神明。又稱「福德正神」、「福神」;客家人則稱為「伯公」。
  土地公也是屬於神界之職務名稱,並不專指某人,傳說只要有德行者,死後就有可能被封為土地公,其位階相當於人間的村里長。土地公其實相當忙碌,管農事、守墓、錢財等等,老百姓的生前死後事全都管到了,其職能有以下數種:
  一、守護村落與家宅:家中與村莊奉祀的土地公屬於此類。
  二、把守水路:灌溉渠道旁所立之土地公廟屬於此類,有的廟身甚小。
  三、守護墳墓:墓園的土地公(后土)屬於此類,有時候在一些有應公廟旁也可以看到土地公廟。
  四、財神:手持元寶的土地公,說明了土地公也兼財神的業務,有的土地公廟還可以借錢。
  五、山神:有人認為山神也算是土地神的一種,其造型為騎於虎背之上,有人稱此虎為巡山神虎。
  六、戶口登錄:傳說人去世時要先到灶君那邊去報到,然後到土地公那邊登錄,土地公會引導人的靈魂到陰間去。
  七、平亂:有部分土地公廟有土地公顯靈退民亂之說。
  八、治病:有部分土地公廟有治病傳說。
  九、調查局:土地公的部下文武判會調查人的善惡,然後向城隍爺報告
  土地公如此忙碌,所以需要助手,虎爺是最基本的,有的稍具規模的還有文判、武判,協助土地公察明善惡,更齊全的還有五營兵將相助。
  土地公也有配偶,稱為土地婆,據說臺灣人不喜歡土地婆,所以很多廟中都沒有,而且面貌都不是挺慈祥的,此乃因為傳說土地婆比較自私所致,但在大陸土地婆是和土地公一樣受到崇敬。
  過年期間到鹿港北頭福德祠,看到該廟祭拜土地婆的陣仗十分盛大而特別,盛大倒不是因為大魚大肉的關係,而是一般祭拜女神會放幾樣化妝品,但北頭福德祠的化妝品擺了整桌,有隔離霜、防曬乳液、粉底液、腮紅、香水、口紅等等,還有些因為都是英文所以不知道是何化妝品,我想土地婆看到這麼特別的祭品,應該會覺得「足感心ㄟ」。
  臺灣早年因為民生窮困,土地公廟多簡陋,甚至三顆石頭疊起來就可成廟,土地神像也僅是一顆石頭而已,稍講究的上面還有刻字,目前很多土地公廟雖已經有土地公神像,但仍保留當初的石
頭土地公,讓人緬懷過去那段篳路藍縷的歲月。
  除了常見的土地公故事外,部分土地公有特殊傳說,舉數例如下:
  一、鹿港北頭福德祠土地公撫育宋太宗的傳說,請看本部落格之前舊文章。
  二、綠島福德祠宋太宗殺廟祝的傳說,後因廟祝不斷在夢中索命,太宗非常害怕,便封廟祝為土地公。
  三、百姓告土地公。某代書常常經過一條小溪,渡溪時都是踩著溪中一顆石頭來渡過,有天看見石頭上有「當境土地」四字,就僱人將石移走,放在鄰近的土地廟中,膜拜後便離開了。
  代書回家後卻生了怪病,說自己被兩鬼綁起來,帶到土地公面前挨罵。於是只好用雞和紙錢祭拜土地公,病才痊癒。
  一位鄉人聽說這段奇遇後,開玩笑說:「作神明的怎麼頭腦這麼不清楚,要不跟城隍爺告狀好了!」想不到代書果真寫了狀紙,燒給城隍爺。當天晚上代書居然暴斃!
  隔了一天,代書忽然復活,說他被兩衙役趕入城隍廟,到了廟裡看見一個老人跪在堂下,臉上有白白的鬍子,身上穿著囚服,再定睛一看,這不是土地公嗎。城隍爺根據狀紙推問,土地公說是部下所為,他並不知,城隍爺大怒說:「哪有神明不管好自己下屬的!打二十五大板!」接著土地公被拉出去,城隍爺向代書說:「小民竟敢告土地公,令陽間官員打你十大板!」三天後該代書果然被打十大板。
  新竹還有個張星奎賭輸錢,怪土地公食言沒保佑他,向新竹城隍廟狀告土地公,全庄鄉民為土地公求情的故事,結局是土地公沒被城隍爺處罰,而張星奎後來斷了香火。
  每月初二、十六,都會祭拜土地公,稱為做牙,不管城市或鄉村,常常都可以見到商家虔誠祭拜,土地公與民間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相信這樣的信仰在未來的歲月裡依舊會歷久不衰
中華「神」國政府系列─土地公 @ 樂風的民藝筆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c1yzSD
-------------------------------------------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土地公的部下文武判會調查人的善惡,然後向城隍爺報告

番王爺(土地公)的部下文武判會調查人的善惡,然後向城隍爺報告

嘉義北安宮鎮殿福德正神、文武判尊神
嘉邑北安宮
土地公廟
鎮殿福德正神
文判
武判
嘉義北安宮鎮殿福德正神、文武判尊神 https://bit.ly/3cT1o37


【遊記】高雄鳳山-鳳邑城隍廟(顯佑伯/縣城隍爺/城隍尊神) @ 高雄之子-痴傻男孩Johnson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文武判官

【遊記】高雄鳳山-鳳邑城隍廟(顯佑伯/縣城隍爺/城隍尊神) @ 高雄之子-痴傻男孩Johnson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鹿谷鄉清水村福德宮已有二百八十年歷史,而廟內福德正神不僅頭戴員外帽,手拿金元寶,身旁還有文武判官,整尊神像都是木頭雕刻一體成型,就連鬍鬚也不例外,在國內相當罕見,更是當地民眾的信仰。
地方文史工作者曾新彰說,福德宮內土地公神像應是早期先民來台墾荒,從大陸福建所帶過來的,從他的外貌、雕刻形式和擁有左右文武護法來看,與現在的土地公有所差異,很有可能源於宋朝,還曾接受宋真宗的冊封。
「希望土地公保佑村內諸事順利。」當地村民黃志彥說,土地公跟著先民來台開墾清水溝,至今曾改建三次,最嚴重就是九二一大地震那年,整間廟宇震毀,三尊神像卻完好無缺,讓大家吃驚,也因此積極籌措經費重建。
村民每天一大早就到福德宮開廟門,虔誠的向土地公焚香祭拜,除了報告村內大小事務,也祈求村里平安,也吸引其他鄰里,甚至外地民眾前往參拜,或求取發財金。
瑞田村民陳炳煌說,從小就知道清水村有福德宮,長大後才發現,裡面的土地公除了穿著不一樣,還有兩尊左右護法,真的很特別,「每逢土地公誕辰還能來求發財金,一年就一次,金額不限,只是要擲得到筊才有啦!」
曾新彰說,福德正神是地方基層行政官,但有配祀文武判官並不常見,在廟中文武判分列土地公兩側,左側文官像師爺協助處理文書,右側武官則像護衛,也負責緝凶擊惡,都幫忙分擔土地公業務。
受宋真宗冊封 土地公罕見配祀文武判官 | 宗教 | 人間福報 https://bit.ly/3qXQZI9


布農族番王爺-原住民布農族祖靈的結緣 https://bit.ly/3vluUXn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漢化的神明/漢化的平埔公廨~高雄內門大埔公廨,已經是一個漢化相當嚴重的公廨了,如果沒有這些歷史的紀錄,我看到他的外表一定不認為他是公廨,內部把所有的平埔祖靈都神明化了,看不出一點平埔的象徵,除了他神明的名字外,可能完全漢化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文判官造型
保安宮文判官
文判官造型 https://bit.ly/2OGd0yn (保安宮文判官)
  土地神由於是地方上的基層行政神,故所轄鄰里間的大小事情土地公公都必須親身躬行,而民眾也將土地公視為地方父母神,所以不管是生、老、病、死、訂盟誓約、考試求職、陞官求財,往往都會向土地公稟明並求其庇佑,但以土地爺一個老人家實在無力去處理所有大、小瑣事,故在一些土地公廟裏也會配祀文武判官,來協助土地公分擔業務,並調查人間善惡。    
  一般土地廟中,文武判分列土地公兩側,文判在左,武判在右。文武判既為土地公的左右手,自然也須有所分工,一般文判負責的較屬文書業務,有點像師爺性質,而武判官則有些像護衛,專門衝鋒陷陣,緝兇擊惡,亦因工作性質不同,所以在造形上也就有了很大差異。以下筆者就分別介紹文武判官的造型:    
一、文判官造型    
  文判官由於負責文書業務,故造形為書生扮相,其面貌往往顯得溫和清秀,慈眉善目,現以文判官的各部特徵來介紹其造型    
(一)頭冠    
  文判官一般頭戴官帽,且較常見的為烏紗帽,其形式變化很多,如大龍峒保安宮的文判官(圖5-34)、新竹東門堡福德宮的文判官(圖5-35)、台東福安宮的文判官(圖5-36)等,也有戴沒有展翅的官帽,如南投魚池的福天宮、嘉義東安宮(圖5-37)的文判官。    
大龍峒保安宮文判之烏紗帽
圖5-34(大龍峒保安宮文判之烏紗帽)
東門堡福德祠文判之展翅烏紗帽
圖5-35(東門堡福德祠文判之展翅烏紗帽)
台東福安宮之文判所戴之帽
圖5-36(台東福安宮之文判所戴之帽)
嘉義東安宮文判所戴之官帽
圖5-37(嘉義東安宮文判所戴之官帽)
(二)鬍鬚    
  一般文判官多蓄有黑鬚,如嘉義東安宮(圖5-42),但也有不蓄黑鬚的文判官,如南投魚池福天宮(圖5-50)。    
東安宮文判官
圖5-42(東安宮文判官)
福天宮文判官
圖5-50(福天宮文判官)
(三)膚色    
  文判官的膚色約可分成皮膚色(如大林福德爺廟)、黑色(如梅山鎮安宮)和褐色(頭城北門福德祠)等。    
(四)手持物    
  文判官因為是文書官,自然其扮相就是為師爺的角色,所以往往一手拿毛筆,一手拿書冊(如嘉義東安宮)(圖5-42),但也有只拿笏板或書卷的(如大龍峒保安宮)
文判官造型 https://bit.ly/2OGd0yn


采田福地:人與番的民族邊界  https://is.gd/uku1sf


楊梅水頭宮
 Address    326, Taiwan, Taoyuan City, Yangmei District, Yuanben Road, 299號, 巷6-1號
 Phone    +886 911 455 944, https://tw.asiafirms.com/taiwan/496758.html

文武判官變成文武財神? 楊梅水頭宮土地廟(水頭宮),內有土地公公及兩側文武財神,增福財神(文財神)李詭祖及武財神趙公明
109秋探訪楊梅見聞 @ 水龍吟部落格 :: 痞客邦 :: https://bit.ly/3vNVAQK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33006136980420/permalink/2902924619988562/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增福真君,全稱增福致善平施真君[1],人稱增福財神、增福相公,是道教神祇,財神之一,據說是北魏時官員李詭祖。成道日七月廿二日,人稱財神節。生日九月十七日。
增福真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6EFkF
源流
李詭祖,北魏淄川五松山人,今日(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五松山),在北魏孝文帝時為曲梁(今河北省曲周縣)縣令,廉政有德,愛民如子,常以俸祿布施貧民,民以為德。去世後,鄉民為之立祠祭祀。一說是任職於臺閣,故稱李相公,他的幕府部下有滿祭酒、彊司馬、期行人、利賓客、來郎君、殷工正、盛功曹、豐司農、富主簿、康太醫、平參軍、和賓相、直御史等十數神,許多廟宇一併奉祀[2]。
早期被視為所屬東嶽大帝幕府的司法神,專門判斷死者的功過後來被靈寶派、上清派等認為是陰間神明,負責計算亡者功德,而給予來生善報的神祇,最後被直接視為賜福給世人的財神。
唐初,封為「財帛星君」,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世祖封「福善平施真君」,人稱福善平施公。道教尊稱為「增福致善平施真君」
文獻記載
《三教搜神大全》稱:「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
明《萬曆續道藏》記:「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明萬曆兵部尚書曲周人王一鶚《增福李公祠記略》載:「祠崇祭祀舊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時殛妖塞橫水,心切民隱,貽福孔多,既逝之後,民作廟祭祀之。蓋能御大災,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適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則廟之所建也遠矣!
《玉匣記》載:農曆七月二十二,增福財神壽誕。
清濰縣《重修增福堂碑記》記載:夫增福財神者,老子裔胄,膠西國太傅玄孫,淄川李相公詭祖也。濰縣增福堂,歷有年矣。始於唐,興於宋,盛於元明。或曰,有濰地富戶,攜家丁數百,跋山涉水,迎請真神於淄川嬤嬤幢。祖靈蒞臨,商賈雲集,濰州遂成富庶之地。成化間,李姓富商擴修神廟,增福廟會成一方盛事。然明末亂世,賊寇生發,禍及神廟,竟至財神退位,改換門庭。雖鄉民久有革故鼎新之志,乃疏于振臂一呼之人。今幸逢盛世,又得陳氏一門良善率闔鄉公議,重修增福堂,再塑財神像,輝煌神靈,崇高廟宇。其一時人心競勸,施財者不惜金銀,施工者願勞膂力,不經久而厥工告竣。何以速哉?緣人之趨事者亟耳。故一時與事之人咸得備勒與石,以為不朽云。是為記。
增福真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6EFkF


溥儒(1896-1963)
《增福財神象》
設色紙本 鏡框
61 x 20 cm.
成交價:港元 2,375,000

題識:增福財神象讚。
神之格思,式錫景福。
自天佑之,則財斯足。
聰明正直,保佑靡常。
惟茲天吏,作善降祥。
舜歌五弦,公民慍民康。
修巳济眾,為德之光。
鬼神之盛,其道洋洋。
感以誠通,匪薦馨香。 溥儒。
鈐印:溥儒之印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增福财神象 镜框 设色纸本】拍卖品图片价格鉴赏绘画_雅昌艺术品拍卖网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來自佳士得的新春祝福 - 上海佳士得 - 崇真艺客

---------------------
增福財神生日來了,供奉者財源廣進、生意興隆
增福財神生日來了,供奉者財源廣進、生意興隆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Ph8c23
《玉匣記》載:農曆七月廿二日,是增福財神李詭祖聖誕(今年陽曆8月24日,星期三)。
我們知道,財神可分為文財神、武財神,共計八位
文財神有六位,即:比干(冀商)、管仲(徽商)、端木賜(儒商)、范蠡(浙商)、白圭(晉商)、李詭祖(增福)武財神有兩位,即:趙公明、關羽。
其中,增福財神李詭祖在民間最受歡迎,祂溫文爾雅的繪像常與福、祿、壽、喜神並列一起出現
李詭祖,是真實存在的南北朝時期歷史人物,相傳為淄川人。在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今河北邯鄲市曲周縣),清廉愛民,當時南北紛爭,百姓苦於兵戈,而李詭祖獨能安撫流亡,敦行教化,與民休息。又加之,其人鐵面無私「白日管陽間難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續道藏 搜神記卷六》),民懷其德,在其去世後立祠祭祀。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被賜封為「神君增福相公」、「增福靈德侯」, 元文宗天曆年間被賜封「福善平施公」。
農曆七月廿二日,當天供奉增福財神者,定能財源廣進,生意興隆!
即使你沒有財富,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即:為和顏施、為言施、為心施、為眼施、為身施、為座施、為察施。
有此七種布施者,功德無量,財富不在當下,即在子孫,真實不虛。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astrology/zkzlnp.html
-------------------------------------
增福財神財帛星君李詭祖的傳說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vJxoiB
增福財神李詭祖是我國民間普遍供奉的文財神。在南方,一般多以財帛星君稱之。增福財神也叫增福相公、福善平施真君。增福財神的影響廣大,信眾遍及華人居住區域。民間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二十二財神節祭祀的是他,古代春節期間木板年畫上的那位著官服,一手如意,一手元寶或聚寶盆的財神是他,清代民國鈔票上財神爺的繪像也是他。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喜、財。
史料記載,增福財神李詭祖是山東淄川人,北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仁德愛民,人稱李相公。李相公去世之後回歸故里,鄉民為其立祠,最初叫李相公祠。立祠之後,李相公屢次顯靈,民間譽為太白金星下凡,於是就有了淌錢眼的傳說和財神爺的稱謂。
後來唐高祖李淵為鞏固李氏政權,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封李詭祖為都天致富財帛星君,使祭祀李詭祖的香火傳遍大江南北,至今南方各省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南洋國家都留有許多財帛星君廟。
後唐明宗時期,又封李相公為神君增福相公,李相公成為道教的神靈,李相公祠也隨之改名增福財神廟
元世祖時期又封李相公為福善平施真君,從此增福財神廟遍及蒙古草原長城內外。元代《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道藏搜神記》,近代《中華道藏》均有李詭祖事跡的記載。在道教典籍裡面,增福財神「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具有增福增祿增財運的神通。宋代青州狀元張唐卿在《孝義天齊嬤嬤幢》,宋代青州知州富弼在《過淄川仙人鄉》及明代濟南府學教授伍福在《謁嬤嬤幢李相公墓》中對增福財神的事跡都有詳細描述。
1、太白金星下凡的傳說
南北朝時期,淄川五松山下一家李姓農戶生了一個嬰兒。嬰兒出生的時候,有一道金光穿透屋頂,直衝天上,驚動了一個在山中修煉的神仙。這個神仙掐指一算,知道這個嬰兒是天上太白金星下凡。太白金星姓李名字叫長庚,是天界的金神,也叫財帛星君。他不但管著天上的金銀財帛,還管著凡間官吏的福祿升遷和平民的衣食住行。
看到太白金星下凡,這位神仙搖身變作一個跛腳道人,來到李家門前。他告訴孩子的父親說,這孩子出身高貴,需用心教育,將來必有大用。並親自為孩子起名叫詭祖。
2、曲梁縣令治水妖的傳說
李詭祖長大後才學出眾,品德高尚,北魏孝文帝年間被任命為曲梁縣令。古時的曲梁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鄲曲周縣。那裡地勢平坦,水患頻發。老百姓說那是水妖作怪。李詭祖在老家學到降服水妖的本領,最善於降妖捉怪,於是帶領老百姓降服了水妖,治理好了水患,使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不管是在曲周當縣令還是在淄川老家,他一生忠厚仁德,樂施好善,扶危濟貧,深得老百姓的愛戴,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李相公。
李相公去世後人們將他埋葬在他的故鄉淄川嬤嬤幢,並在他的墓前建了一個祠堂,叫李相公祠。一年四季,香火不斷。
3、李相公現身淌錢眼的傳說
淄川城東面是連綿無際的群山,叫東山。東山的邊沿有一道嶺叫天齊嶺。天齊嶺的北端叫嬤嬤幢。李詭祖的陵墓和李相公祠就在嬤嬤幢西面的山谷中。嬤嬤幢東側的山谷中有一個地方叫淌錢眼。淌錢眼就是山岩上的一個石洞,洞口很小,人只能伸進手去,可是深不見底。
古時候有祖孫兩人靠要飯為生。這天沒要到多少東西,兩人又累又餓,就坐在路旁休息。老婆婆望著飢腸轆轆的孫子,十分心疼,就自言自語地說:「老天爺,你就發發慈悲,救救我們吧。」
話沒說完,就聽到身邊山岩上的石洞裡有聲音,然後從洞裡滾出一個金元寶。祖孫倆在驚喜之餘,對著石洞就磕頭。這時飄來一個白鬍子神仙,對老婆婆說:「老人家,我是嶺上李相公。石洞裡有元寶,你要多少就能淌出多少。」老婆婆說:「大慈大悲的財神爺呀,一塊元寶已經足夠了。但我們莊上吃不上飯的人還很多呢。」神仙說:「那就讓村裡人都到這裡來拿元寶吧。」說罷就不見了。
村裡人聽說後都來拿元寶,每家只拿一個,從不多拿。於是人們從此都過上了幸福生活。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神,於是人們把李詭祖當成財神爺供奉,李相公祠也就變成了財神廟,而這個向外滾元寶的石洞也有了名字,就叫淌錢眼。
4、李掌柜夢遇財神爺的傳說
隋文帝年間,我們淄川縣的周村有一個李掌柜,在齊州府(濟南)經營一家「財帛永興」絲綢店。這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夜裡,他一連做了三個完全相同的夢。夢中來了個老人,一進門就說:「明天是我升仙的日子。誰給我過,保證他財運亨通,生意興隆……」
李掌柜為討吉利,於是第二天一早就根據夢中老者的囑咐,燃放鞭炮,奉獻香火。那天來看熱鬧的人很多,看完後都到店內買綢布,本來冷清的生意立馬紅火起來。後來,每到七月二十二這天,濟南、淄川、濰縣、即墨等地的商鋪紛紛效仿李掌柜的做法,於是形成了在這一天祭祀財神爺的習俗。後來這一習俗傳遍全國各地,於是人們把這一天定為財神節。中國民間的大百科全書《玉匣記》記載:七月二十二,增福財神聖誕。老黃曆上則說,七月二十二,財帛星君聖誕。
5、唐高祖封財神的傳說
唐高祖李淵的夫人生了一種怪病,就像鬼纏身一樣,晝夜不得安寧。看遍了國醫聖手,都不見好轉。於是李世民發榜在全國徵求神醫。這時一個雲遊道人來見李世民,他說我大唐王朝殺戮過多,遊魂冤鬼找不到歸宿,所以遷怒於太后。齊地淄川有一個神仙姓李名詭祖,是聖上本家。這個李神仙主裁陰陽兩間冤獄,最能驅神役鬼,祛病消災。你可以在太后住的地方設立李神仙的牌位,求李神仙顯靈,保證能醫好太后的疾病。李世民就照著辦了,太后的病果然好了。李淵感激李神仙的神功,於是就封李詭祖為「都天致富財帛星君」。
6、王元寶發跡的傳說
王元寶是唐朝有名的財主,據說他家的地都是用黃金鋪成的。但王元寶最初是長安一個小商販,原名叫王二狗,他往返於淄川和長安之間販運絲綢,獲利不多。這天在淄川城裡住客店,又遇到小偷被偷得身無分文。王二狗覺得活著沒了意思,就要上吊。還剩一口氣的時候,他看到一位老人,王二狗認得他就是當地的財神爺李詭祖。財神爺對王二狗說,你命里有大富大貴,怎麼可以尋死呢?你難道不知道淄川出琉璃嗎?說完留下一個元寶就不見了。王二狗受到財神爺的指點,就利用財神爺留下的這個元寶開始往長安販運琉璃。
由於他是販運琉璃的第一個人,利潤很豐厚,幾年間就發跡成為長安的大財主。發財之後的王二狗覺得自己名字不好聽,也是不忘救命恩人,就改名叫王元寶。
7、孫朝陽發跡的傳說
傳說河北樂亭有一個叫孫朝陽的商人到山東做生意。在青州西邊的山中遇到強盜,財物被洗劫一空,伴當也被殺死,只有他一人逃了出來。孫商人在青州的大山走了三天三夜才從山中走了出來,來到淄川地界。沒有了盤纏,無法回家,只好要飯為生。聽人說淄川東山上增福財神廟裡的財神很靈驗,就前去求財神。他在財神像前拜了三拜,口中祈求財神保佑。
拜完了財神,他起身就走。不巧腳下踩到一塊石頭,絆了一個大跟頭。他爬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土,心想,財神爺也看不起我這落魄的人,竟然對我開這樣的玩笑。可是低頭一看,腳下竟是一塊金燦燦的金子。孫朝陽先是大驚失色,後是大喜過望,倒頭又拜,感謝財神爺對他的眷顧,並且許下心愿,等回到家鄉就給財神爺立廟,然後再來迎請財神爺真身到家鄉,日夜祭拜。孫朝陽用這塊金子兌換了錢幣,從此一路大發,很快就賺了大把的銀子,於是衣錦還鄉。第二天就在家鄉請了風水先生,修建了財神廟,迎請增福財神真身到樂亭。後來財神廟香火旺盛,祭祀綿綿不絕。財神廟周邊人家也越來越多,後來就直接以財神廟命村,一直延續到今天。
8、財神爺點化懶漢的傳說
有兄弟二人相依為命,家裡一貧如洗。哥哥總想怎樣能發點大財才好,於是他打發弟弟去種地,自己天天到嬤嬤幢財神廟裡燒香磕頭,祈禱財神保佑自己發大財。一天,財神化作他弟弟的模樣,也來到財神廟,哥哥一見弟弟就生氣了:「你不去好好種地,跑到這兒幹什麼?」弟弟說:「哥哥您天天在財神面前燒香磕頭,希望財神保佑發大財,我也想發財,所以向哥哥學習,也來燒香磕頭。」哥哥說:「你不去種地,不去播種,以後哪有收穫?」「呀!原來一定要播下種,這才能有收穫啊!哥哥你為了發財,播下了些什麼種呢?」哥哥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這時財神現出了原形,語重心長地說:「不播種就沒有收穫,不勞動就不會發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汗水一分成果啊!」
9、金子引起的福與禍
宋太祖年間,嬤嬤幢上的增福財神與山神和土地為鄰。看到有名字叫冕和璜的弟兄倆每天都在山谷中勞作,非常辛苦。土地就對增福財神說,上仙你掌管著天下金銀財帛,為什麼不賞他們一點,也好讓他們孝敬他們的母親?
財神說,他們福淺,擔當不了大富貴。山神說,他們誠心誠意拜你,為什麼這樣說他們呢?財神說,你們不知道家貧出孝子嗎?我這是為他們母親著想而已。土地說,你先施捨給他們讓我看看,我才信。財神無奈地說,福和禍是有聯繫的,看似是福,卻也隱藏了禍,要是出了問題,可是你們的罪過。於是將一塊金子丟到了弟兄倆幹活的地里。
冕首先看到了金子,然後拿給璜看,二人大喜。都說,這是咱老母親有福呀。回到家裡,冕的媳婦說,金子是冕發現的,我們應該多分。璜的媳婦說,見面分一半,為什麼你們就多分?於是大打出手,以至於到縣衙打官司。老母急火攻心,竟一口氣喘不上來,去世了。
天齊嬤嬤對財神、土地和山神說,草菅人命,是你們的罪過。三個神仙面面相覷,不知說什麼好。
增福財神財帛星君李詭祖的傳說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vJxoiB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okljlaq.html
-----------------------------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精選-增福財神、萬里進財 https://bit.ly/3s7wE4P
類別:版畫
年代:清末
尺寸:縱31cm 橫20.5cm
館藏編號:7522
增福財神版畫中兩神並肩同坐,白面者手拿如意,是殷紂王的丞相比干,赤面者趙公明,手持元寶,均著文官禮服。二神面前神案上有天秤、元寶及錁錠,意味公平求財。前有二侍神,財神背後有個聚寶盆,滿堆元寶,滿足民間百姓的求財夢,新年貼在門扉上,藉以祈財。祭祀時,「進寶圖」放在財神左側,送神時,與財神一起燒化。有關財神的傳說很多,有文財神、武財神、增福財神和黑虎財神(又稱玄壇趙元帥)等,卻頗相混淆,然而「增福財神」最為普遍。中國北方在正月初二的黎明,家庭或商號都要祭財神。商號初六開市也要祭財神,期盼一整年都生意興隆、財源滾滾而來。另外也有人在除夕傍晚,到每戶人家送「財神禡」,以求打賞
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精選-增福財神、萬里進財 https://bit.ly/3s7wE4P
----------------------------------------

「文財神」李詭祖又被稱為「增福相公」、「增福財神」和「福善施公」,是民間最早被承認的文財神。我們最常見到李詭祖的形象通常是身穿大紅官服、腰掛玉帶、頭戴丞相帽,慈眉善目、總是笑咪咪的樣子。
「文財神」李詭祖。(圖/shutterstock)
「文財神」李詭祖。(圖/shutterstock)
傳說李詭祖是玉皇大帝帳下的天官太白金星,在天庭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富,職銜為「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另根據《三教搜神大全》記載,李詭祖於北魏孝文帝時期,白天負責裁斷陽間冤獄,到了夜晚則主判陰間是非,且兼管三品以上官員的衣飯津貼,確保民間眾人年年皆可豐衣足食。
到了唐初,唐高祖贈封李詭祖為「財帛星君」,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再贈封為「神君增福相公」,也因此成為民俗史上最早被承認的文財神。後世元世祖再追封「福善平施真君」,百姓習慣稱其為「福善平施公」,道教則尊其為「增福致善平施真君」。
「文財神」李詭祖。(圖/翻攝自網路)
「文財神」李詭祖。(圖/翻攝自網路)
有一個關於李詭祖的傳說,據說在唐高祖武德二年,李世民的母親曹皇后得了怪病,似乎被厲鬼纏身,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無法安寧,從全國各地找來的名醫皆束手無策。有一位道人跟李世民說,大唐王朝建立時殺戮過多,冤魂、厲鬼因充滿冤屈無法得到善終,將憤怒轉嫁於曹皇后。這名道人還建議李世民,齊地淄川有位名為「李詭祖」的神明,主裁陰陽冤獄,且能驅邪避鬼、消災解厄,也許在曹皇后住所設立李神仙牌位並日夜供奉,曹皇后的病情就能有所好轉。照做後,終於醫好了皇后的疾病,為表示感謝於是賜封李詭祖為「財帛星君」。
歷史上,確有李詭祖這個人,北魏孝文帝時期有一位曲梁縣令就叫作李詭祖,根據《曲周縣誌》記載:「李詭祖,淄川五松人,任曲梁縣令期間,清正廉潔,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鹽鹼,率先垂範,生活簡樸,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周濟貧苦的人,是老百姓愛戴的清官,死後老百姓立祠紀念」。
過年時張貼的春聯、年畫常可見到「財帛星君」李詭祖的身影,其白白淨淨且面帶笑容的形象相當深得民心,且在春聯和年畫上,祂總會手執如意、元寶或是聚寶盆,或常可見到祂手執「招財進寶」的長聯,為大家招來滿滿的財氣和金銀財寶,所以說祂是「春聯巨星」可是一點都不為過!(編輯:連宜方)
隱藏版神明/常看卻不認識?「李詭祖」神力連皇帝也臣服 https://bit.ly/2OLv6z3
------------------------------------------------
财帛星君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eVrR2y
財帛星君,中國民間信仰的一位財神,屬於文財神,又稱增福相公,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有人說其姓李名詭祖,今山東省淄博市一帶人。
財帛星君,傳說李詭祖生日九月十七。 孝文帝時任河北曲梁(治所在今河北邯鄲永年)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后立祠祭祀。 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被賜封"福善平施公"。
財帛星君,曲周有祭祀李詭祖的"增福廟"和李相公墓。 供奉財帛星君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財帛星君李詭祖是一位身著錦衣,腰扎玉帶,左手捧著一隻金元寶,右手拿著寫有招財進寶的捲軸,相貌厚重,乃富貴無限之相的官員。 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 一般人家懸掛財帛星君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民國廿二年《曲周縣誌》記載,李詭祖,淄川人,任曲梁縣令期間,清正廉潔,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鹽鹼,率先垂范,生活儉樸,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周濟貧苦的人,是老百姓愛戴的清官,死後老百姓立祠紀念。 增福李公祠亦名財神廟在城內東街道北,祭祀北魏曲梁令李詭祖。 明嘉靖間,邑人兵部王一鶚重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又重修。
明萬曆兵部尚書曲周人王一鶚在《增福李公祠記略》中記載:「祠崇祭祀舊邑侯李公也。 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樑。 時廟妖塞橫水,心切民隱,貽福孔多,既逝之後,民作廟祭祀之。 蓋能禦大災,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適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西,元封福善平施公,則廟之所建也遠矣! 明興晉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臘薦享,災祥祈禳者,公多靈異,每禱輒應。 嘉靖初年,按使毀淫祠,議及公廟,稽功德存之。 廟製為享殿五楹,左右翼以廊各五楹,前崇門,次樂樓,后燕宮。 積歲,兩廊、燕宮就祝你,迄乙未末,鄉民宋淵等,請於祝侯鬥南,倡議捐資,聚材鸠工。 正梁宇,新覆構,耀金碧,藻檐朱棟,飾牖畫垣。 民鹹樂趨,不月而煥然。 且增建穿廊及廣生殿,以循古典,以循時制,廟其大備矣乎! 歲時伏臘,百姓祭祀公於廟,而公墳墓在安上村。 朱邑所謂子孫愛我,不如桐鄉之民也! 則公之屍祝於茲土也,固與名宦崇祀,共垂不朽矣"。
翻譯成白話文大意是:山東淄川人士李公,北魏文帝時擔任曲周縣令。 當時水妖作亂,傷害民眾,李公設法消滅了妖患,又為百姓做了好多善事。 他去世后,百姓感恩,就建立了祠堂來懷念他。 後來唐朝加李公為增福相公的封號,元朝封他為福善平施公,所以這個廟由來久遠。 明朝建立後,仍是按著唐朝的封號,是為了讓百姓更好的祭祀,或者祈禱,求福許願等,而李公也很靈異,有求必應。 嘉靖初年,政府審定民間祭祀場所,李公祠堂因有功德而保留。
地方習俗編輯
廟的規模是享殿五間,左右廂房迴廊各五間,有大門,有樂樓,有燕宮。 乙未年末,鄉民宋淵等向縣令祝鬥南請命,倡議捐款整修增福廟。 官民回應,於是裝飾一新。 李公的墳墓在縣東南安上村。 西漢時朱邑說過,就是子孫後世會祭奠我,也比不上桐鄉百姓對我的感情啊! 李公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曲周這塊土地,看起來只是在名宦祠裡每年得到祭祀,實際卻是在百姓的心目中佔有不朽的地位。
成書於元明時期的道教經典《三家源流搜神大全》(即《三教搜神大全》)有增福相公一圖,這位增福財神穿一品朝服,戴丞相帽。 稱:"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 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 至後唐明宗天成元年(西元九二六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明《萬曆續道藏》所收《搜神記》也記載:「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 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 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 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
春節迎財神
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春節時,一般人家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 據《古禾雜識》記載:「初四日午後接灶,至夜則接路頭,大家小戶門前各懸燈二盞,中堂陳設水果、粉團、魚肉等物,並有路頭飯、路頭湯,鄙俚之至。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抱路頭"亦即"迎財神"。 我國北方地區有在正月初一拜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 是日家家戶戶擺供品為財神祝壽,祈求財神賜福,保佑來年財源廣進,五穀豐登,幸福美滿。 蒲松齡在他的《窮漢詞》裡面描寫了這種習俗:「大年初一,燒炷名香,三盞清茶,磕了一萬個響頭,就把財神爺爺來祝讚祝讚。 忙祝讚,忙磕頭,財神在上聽緣由;聽我從頭說一遍,訴訴窮人肚裡愁。 ”
曲周民謠《財神歌》
三皇姐,你是聽,
上神路過也要聽。
來到你曲周大縣裡,
滿眼大街多齊整。
來到咱增福廟,
老神來侍奉。
相公爺爺塑化的好,
增福老爺喜盈盈。
五間大殿多齊整,
天棚上面金光明。
老皇姐,你是聽,
過路上神聽俺明。
財神爺爺不姓財,
他是李官下天來。
又是金,又是銀,
雪花密貢都下來。
有金童,有玉女,
皇姐御妹來交功。
來交功,來交功,
功功助的大功成。
曲周民謠《財神歌》
四御妹,你是聽,
上神路過也要聽。
來到你曲周大縣裡,
滿眼大街多齊整。
來到咱增福廟,
老神來侍奉。
相公奶奶塑化的好,
增福老奶喜盈盈。
五間拜殿修蓋好,
天棚上面金光明。
小御妹,你是聽,
過路上神聽俺明。
財神奶奶不姓財,
他是皇姑下天來。
又是金,又是銀,
鳳冠霞帔都下來。
有金童,有玉女,
皇姐御妹來交功。
來交功,來交功,
功功助的大功成
財神節
農曆七月廿二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財神節。 財神,是人們對智慧及物質需求最集中的希望,也是廣大民眾最集中的精神寄託,財神能給生活帶來幸福的寄望,更能激發人們對未來生活無窮的奮鬥精神,因此,古往今來人們追求、嚮往美好的生活,崇奉財神,祈求財神保佑多多發財,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2002年農曆七月廿二日,青島市民俗學會和青島天後宮管委會舉辦了第一屆青島市財神民俗旅遊節,以後每年舉辦一次,各大商會都會參加。 市民對於財神節的慶祝也是比較隆重,做生意的市民大都會選個吉時放幾掛爆竹,預示著自己的生意紅紅火火。 2006年11月該專案被推薦申報第一批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 三財神生日
農曆八月二十四日,是曲周縣增福財神廟廟會。 是日要辦大型廟會,人們在廟會上香,磕頭許願,還要有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
有一點必須注意,擺放文財神以及武財神的方向有異,必須分清楚! 滿面祥和的文財神,不論是財帛星君,或是福祿壽三星均應向著自己屋內,而不應向著屋外。 否則便會向屋外送財! 至於威風凜凜的武財神則應面向屋外,或是面向大門,這樣一方面既可招財入屋,同時又可鎮守門戶,不讓外邪入侵。财帛星君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eVrR2y
-------------------
農曆七月二十二是中國傳統節日財神節,是財神的祭祀紀念日。正月初五是迎新年拜財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又叫財神節。
財神節的記載最早見於《玉匣記》:七月二十二日,「增福財神聖誕」。後來各種版本的老黃曆上,農曆七月二十二日這一天也是「增福財神壽誕」。也就是說,財神節祭祀的財神是增福財神。
民謠《財神節求財神》:
財神節,請財神,財神一早進家門。
送來一個金元寶,送來一個聚寶盆。
財神節,迎財神,財神一早進家門。
又增福,又進財,又保平步上青雲。
財神節,求財神,財神一早進家門。
抬頭喜,出門順,還有全家幸福運!
為大家奉上各路財神大全,財神爺大全請回家,未來財運、好運、健康運統統屬於你
今日佛教增福財神壽誕,見者增福增財! https://bit.ly/3lB2VOZ
-----------------------------------
增福財神李詭祖,玉書神護星君位
文/長青道人
財神歷來都是人們最喜愛的神仙,因為他掌管著人們的財富,財神的信仰在民間也是非常的鼎盛,而道教的財神體系中最出名的五位財神分別是:
桃花分割線
正財神趙公明“玄化財神天尊”、
武財神關羽“關聖帝君”、文財神比干“督財府御仙官”、
商財神范蠡“聚寶靈君”、福財神李詭祖“增福財神”。
增福財神李詭祖又稱“神君增福相公”、“財帛星君”、“福善平施公”。增福財神李詭祖身著錦衣,腰扎玉帶,左手捧著一隻金元寶,右手拿著寫有招財進寶的卷軸,有些畫像則是雙手拿著卷軸,相貌厚重,紅臉長鬚,乃一副富貴無限之相。
"招財進寶"四字也是由於福財神手裡的卷軸而來。一般人家懸掛增福財神的圖在大廳或是神壇上,祈求財運、福運。
增福財神李詭祖(資料圖)
增福財神李詭祖,據記載在魏孝文帝時其任河北曲梁縣令,今山東省淄博市一帶人,相傳在李詭祖為官期間,個人生活儉樸,而且時常會把自己省吃儉用下來的財產賙濟他管轄下的百姓們,因此他受到了民眾的愛戴,
在其羽化後,愛戴他的百姓在曲梁縣內城東處為其立祠紀念,最後形成了財神廟,在光緒期間進行重修,今天這座增福財神廟依然屹立在曲周縣內。
降服水妖
在《增福李公祠記略》有這樣的記載“祠崇祭祀舊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時殛妖塞橫水,心切民隱,貽福孔多,既逝之後,民作廟祭祀之。蓋能御大災,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適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
大概的意思是,李詭祖在曲梁縣當縣令的時候,當地發生了一起水妖害人作亂的事件,害的當地糧食盡被洪水淹沒,百姓民不聊生,人心不穩,李詭祖歷經多番苦難,最終把水妖收復,加上他樂善好施,死後人們立祠紀念,到唐朝的時候,他被封為“增福相公”,元朝的時候又被追封為“福善平施公”。
文中對李詭祖如何收復水妖並未進行細緻小寫,據今淄博一老人描述,相傳當年李詭祖在任縣令第三年的秋季,本為秋收之際,可是天空中連續的下起了十多天的大雨,眼看地裡的莊稼要被洪水給淹沒,此時縣內人心惶惶。百姓最後尋找到了李詭祖。
李詭祖發動衙門裡的衙役幫忙疏通水渠,可是因為雨水過大,莊家還是被淹沒了。此時鄉里一個善於占卜的人告訴李詭祖,說大雨之所以不停,是因為在誠外十里處有一水妖再作怪。
增福財神李詭祖(資料圖)
李詭祖自幼便學得一手降伏水妖的本事,所以一人前往,果然在城外有一水妖在施法作亂,李詭祖拔劍上前與水妖大戰,但是因為水妖在水中佔優勢,而李詭祖無法全力施展,最後敗下陣來,此時他身上所帶的卷軸(另有說法說是李詭祖當時任命縣令的詔書)發出金光,李詭祖拿出詔書,水妖被卷軸金光所傷,便順著河流往下游逃去,李詭祖一路追趕,數次和水妖大戰都被水妖逃脫。最後追至一村莊,村裡一老者聽到李詭祖是追水妖至此,又屢次被其逃脫,便拿出一祖傳金石,據祖上說,此石具有鎮妖降魔的作用,最後李詭祖在金石的幫助下收服了水妖,又有傳聞說這個金石最後化成了李詭祖手中的金元寶。
太白金星轉世
民間又有傳聞,李詭祖為太白金星轉世,在其出生的時候屋頂突然冒出了數道金光,這時候在五松山中修行的一老神仙掐指一算,算出嬰兒為天上的太白金星轉世,老神仙便化成一個老道士到李家,為其取名為詭祖,說嬰兒出生帶金光,為富貴出生,將來必有大成就。
在《萬曆續道藏》所收藏的《搜神記》及《三教搜神大全》中有這樣的記載:“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大概的意思是說說李詭祖不單白天為官管理人間冤案,晚上也會在地府中判案,並在陰間掌管著歷代三品以上官運的財運俸祿,同時也掌管著人間百姓的財運。由此可看出李詭祖是掌管最上層富貴人士的財富。
因此在明清時期受上層人士影響,增福財神的信仰遠超其他幾位財神。增福財神李詭祖在民國時期也是非常的受歡迎,民國期間鈔票上的財神像也是他。
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喜、財。現在許多古代流傳下來的古木板畫,上面畫的財神都是他的形象。
增福財神木板畫(資料圖)
如今許多地方春節都有迎財神的習俗,這裡所迎的財神就是增福財神李詭祖,每年正月初五,一大早各大商會門市都會擺上貢品,敲鑼打鼓,來迎接財神,祈求新的一年裡財源廣進,五穀豐登,幸福安康。
福財神李詭祖的誕辰為每年的九月十七,每年這個時候供有財帛星君的宮觀都會舉辦一場法會,為其慶生同時也讓信士們祈求財源廣進,一般法會上有持誦祝壽科和財神經。而福財神發源地曲周縣會在每年的農曆八月二十四舉辦增福財神廟廟會,此廟會一般會舉辦三天,人們在廟會上香,磕頭許願,還有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
增福財神在整個財神體系,乃至整個道教神仙體系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單止體現了道教體系中的人神論,只要為善積德便可成神。同時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精神支柱
增福財神李詭祖,玉書神護星君位_騰訊道學 - 微文庫 https://bit.ly/3vHerxb
----------------------------------
[黃景春]增福財神的信仰歷史與當下現狀
[黄景春]增福财神的信仰历史与当下现状 · 中国民俗学网-中国民俗学会 · 主办 · https://bit.ly/3cRTirj
摘要:增福財神又稱增福神,最早出現在河北、山東等地。 元代碑刻記載了增福神的傳說和信仰,稱該神在五代、兩宋得到過朝廷的敕封。 元雜劇塑造了增福神的形象,描寫了當時增福神信仰的流行情況。 增福神的上位神是東嶽大帝,因而他主掌地獄各司,也掌管人間衣祿食祿、貴賤高下,故又被稱作福祿之神。 明清時期增福財神信仰已流傳到華北各省,多地志書都曾記載過增福財神廟會。 清代以後,隨著五顯、趙公明、關公、比干等財神的興起,增福財神逐漸被取代,只是信仰並未消失。 河北曲周縣相傳是增福財神李詭祖生前任職、死後葬身的地方,信仰氛圍一向濃厚,今天仍保留了較多的民間傳統色彩。
關鍵詞:增福財神;元雜劇;職司;廟會;唱讚
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多位財神,漢魏時期天師道的三天萬福君已有賜財功能。 宋代民間年畫出現了"財馬"(即財神像),財神名目則有五通神、增福神。 五通神主要流行於華南,其神以偷盜淫邪為事,有違倫理教化,後世屢遭禁毀,又以五路神、五顯神、五聖神等名目出現。 增福神,也稱增福相公、增福財神,主要流行於華北,後因趙公明、五顯神等財神的興起而逐漸被取代,但並沒有完全消失。 近現代以來財神信仰大盛,卻幾乎找不到增福財神的蹤影,研究者也很少提及他,好像並不存在一樣。 但通過田野調查我們發現,增福財神信仰在民間還有存留,有些地方還在他的誕日舉行財神廟會或財神會,如膠東財神會就在增福財神的誕日舉行,其活動現狀我們已做過調查。 河北曲周縣相傳是李詭祖生前任職的地方,原有增福財神廟、李詭祖墓,明代以來縣誌多有記載。 2018年8月,筆者赴曲周縣考察了兩座增福財神廟。 基於此,本文先對增福財神的歷史發展脈絡做大致梳理,進而在此基礎上對當下曲周縣增福財神信仰的情況略做介紹。
一、元代增福神信仰
元朝增福神的主要信仰地域在今河北、山東、北京等省市,中心區域是據傳為他生前任職的河北曲周縣。 增福神的誕辰原本是九月十七,后又衍生出七月二十二、八月二十四。 凡在這些日子舉行財神廟會,大致可推斷此地曾經信奉增福財神。
現今可見最早記載增福財神信仰的文獻是至治三年(1323)楊熙撰《重修曾福相公行宮碑記》。 該碑記見載於民國《昌樂縣續志》卷十七,文曰:
於莊中有一神祠,故老相傳曾(增)福相公之廟,綿綿互乎千古於斯,積有年矣。 至唐明帝朝天成元年,贈為神號曾福相公,以為福祿之神。 時有本村巨農於淵,詣其祠,窺其墓,詢咨歎曰:"靈神於此,廟貌不存。 惟基址荊棘荒蕪,無人整葺,何忍坐視,宜重修建,不宜(亦)可乎?" 謂妻李氏可否,妻從其言,並長子於德,慨然允之。 同發虔心,舍箱囊,隨鸠工聚材,不一載徹而新之,兼捏塑神像一堂,正殿、門宇不日而成。
《碑記》稱神名為增福相公,於莊有其祠,也有其墓,但未提及他的姓名、籍貫和來歷。 此處說後唐天成元年(926)他被加封為增福相公,而且明確說他是"福祿之神"。 人們對「福」的理解,更傾向於多財; "祿"即俸祿,即官吏的薪給,也就是錢財。 所以,增福相公就是增財、賜財之神。 山東昌樂縣距河北曲周縣一千多華裡,而曲周縣的增福廟"歲在鹹平,復增修廟貌",也就是說北宋早期曲周縣的增福廟就重修過了。 昌樂縣的"行宮",肯定是從曲周縣或別的什麼地方分香過來的。 此廟"積有年矣",說明它分香過來的年代也很久了。 因此,推定增福神在五代時期已有信仰,並非不可接受。 此碑為「巨農」於淵一家人修葺荒廢舊廟後所立,立碑時間是"九月下弦",即九月二十二、二十三日。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立碑? 大約跟增福相公誕辰九月十七日有關。 估計這次立碑行動,是慶祝增福相公誕辰的一部分。 至於為什麼沒有趕在誕辰當天立碑,而是稍晚幾日,楊熙撰寫碑記時有所暗示:"(於淵)欲論著其始末,踵門求愚為記。 予固辭之,再三禱之,仍不獲已。 "于淵請楊熙撰寫碑記,楊熙一再推辭,碑記未能如期完成,因而此碑比誕辰晚數日才得以樹立。
在元代,山東、河北等地民眾同時在信奉增福神。 元代中山府判官胡仲昇為曲周縣增福廟撰寫的《福善平施公碑記》,把增福神與歷史上在曲周(古稱曲梁)任職的某位縣令聯繫起來。 該《碑記》雲:
仰惟福善平施公,淄川人也。 仕魏文朝,出宰曲梁,懷英明之德,抱哲智之才,其決如神,其謀若聖。 於時有妖狐之害、巨水之災,公即除妖拯溺,澤流四境,民獲安生,功烈固已至矣。 其土俗感恩之深,既升之,後遂立神宇而敬致祭享,庶報其賜。 考諸祭法,能禦災捍患則祀之,理固誠然。 廟后唐天成二日報導,封增靈德侯,神之靈應日以宣著。 逮亡宋,歲在鹹平,複增修廟貌,其雄壯觀於四方。 鴻惟大元天曆二年,加封福善平施公,益崇祀事,蓋取諸《書》《易》福善禍淫、稱物平施之義,以彰神之英明德化,禮亦甚稱。
碑文稱增福神為淄川人,「仕魏文朝,出宰曲樑」,明確了他的籍貫和生活時代,沒有提及他的姓名,但對照此人事蹟,其為明代王一鶚《增福李公祠記略》中的李公、《搜神記》中的增福相公李詭祖無疑。 此「魏文」一般認為是北魏文帝,而非曹魏文帝。 主要功德是為當地除妖狐、洪水之患,民眾感其恩德而敬致祭享。 又稱後唐天成二方稱北京(927)封「增靈德侯」,北宋鹹平年間(998-1003)增修廟宇,元天曆二年(1329)加封"福善平施公"。 對後唐加封的記載,在時間、封號上與楊熙所撰《碑記》皆有出入,因新舊《五代史》不載,孰是孰非無法辨別。 從唐高宗開始給神明加封爵號,到五代各國封神現象多而混亂。 后唐明宗可能加封過增福神,但也可能根本沒有加封,但增福神崛起以後,有關加封的傳說很容易被接受。 後一次加封《元史》也沒記載,但刻碑與加封僅有幾年之隔,這次加封應是真實的,否則樹立此碑在當時人看來就荒誕可笑了。 增福神原本是地方神,元廷加封地方神靈甚多。 此碑撰者胡仲昇,生卒年月不詳,《全元文》有其小傳:"胡仲昇,元至治三年(1323)間任歷城縣(今屬山東)主簿。" 這個小傳太簡短了,隻字未提胡仲昇在河北的經歷。 實際上胡仲昇曾任中山府判官,《全元文》收他兩篇文章,都是他在中山府任職期間寫下的。 這兩篇文章,其一為《劉公德政碑》,是他為雞澤知縣劉明善撰寫,褒讚其功德政績; 其二即《福善平施公碑記》,介紹曲周縣增福神原委及被加封之事。 碑文記述了天曆二年朝廷對增福神的加封,故立碑時間肯定在此後。 估計是元廷加封增福神以後,曲周士紳重修了增福廟,因而邀請胡仲昇撰寫《碑記》。 碑文讚揚了增福神的靈異,遇水旱蝗疫之災,有禱即應。 "世傳適在金國,邑罹攸灼之災,諸舍宇為之一空,惟是廟巋然獨存,所以表其神之異爾。" 這更是一種大災之後惟廟獨存的模式化傳說,民眾常以此證明廟神靈異,士紳則據此動員大眾捐資修廟。 因為增福神的種種靈異,百姓遇到旱澇蝗疫等災害即來禱求。 然而,文中的靈異神蹟似乎與司財之職並無關聯,唯其封號中的「福善」強調對善人的福報,「平施」有平均、施與的意思,與「稱物平施」的碑文相對應,且與民眾對財神平均財富的期待相吻合。 中國古代平均財富的思想源遠流長,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即是此意。 道教《太上三洞神咒》卷九《雷霆祈禱諸咒》之"化財咒"曰"天有錢星,地有錢靈,陰陽造化,陶鑄均平",也是祈禱天下錢財平均。 財神掌管財富,具有施予錢財的功能,不管是南方的五路神,還是道教的趙公明,概莫能外。 從名號上看,"福善平施公"既是福佑善人的,也是平均財富、施與錢財的,跟增福神的基本神格並無二致。
二、元雜劇對增福神的描寫
元代,對增福神主司財富的描寫,出現在多部雜劇中。 雜劇中的增福神也是從人轉化而來,有的劇情還介紹了他前世的姓名、官職和事蹟。
元代鄭廷玉雜劇《看錢奴買冤家債主》第一折,描寫窮漢賈仁到靈派侯廟祈求神靈賜給他富貴,併發願富足之後一定做善人。 靈派侯認為這事該增福神掌管,喚來增福神處理。 增福神出場時有個自我介紹:
賈仁做拜科,雲:「上聖可憐見,小人怎敢埋天怨地。 我想賈仁生於人世之間,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燒地眠,炙地卧,窮殺賈仁也! 上聖可憐見,但與我些小衣祿食祿,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我可也舍的。 上聖,則是可憐見咱!" 靈派侯雲:「這樁可是增福神該管。 鬼力,與我喚的增福神來者。 "正末扮增福神上,雲:"小聖增福神是也,掌管人間生死、貴賤高下、六科長短之事,十八地獄,七十四司。"
增福神介紹自己掌管之事甚多,神格比較寬泛。 其中「六科」,即科舉考試的六種科目,而科舉及第被授予官職從而獲得薪給和其他收入是古代文人謀取財富的重要途徑。 靈派侯請增福神來處理賈仁祈求"衣祿食祿",可知他的神格偏重於司財。 "貴賤高下"體現財富多寡,"六科長短"決定俸祿多少,也能體現出財富多寡。 所以,增福神的這段表白再次印證了他的財神職司。
劉唐卿《降桑椹蔡順奉母》也寫到增福神,神格特徵與鄭廷玉的描寫相近。 其第二折敘述孝子蔡順的母親病中想吃桑葚,為治愈母親疾病,隆冬季節蔡順對天叩頭出血,祈禱天神讓桑樹結葚,並願將自己壽命減一半加給母親。 他的孝心感動上天,上天派遣增福神降臨人間傳達敕令,冬天變做春天,桑樹結出桑葚,讓蔡順摘去獻給母親。 增福神出場時自白:「吾神乃上界增福神是也。 我身居逍遙之境、自在之鄉,掌管人間貴賤壽夭增福延壽之事。 行善者增添福祿,作惡者減算除年。 "可見他的職司很廣,且含有"貴賤""增福""延壽"等事。
劉君錫《龐居士誤放來生債》對當時拜財神的描寫更多,對增福神的塑造也更生動。 該劇第一折描寫龐居士同情負債人,燒掉別人借錢的契券,因此感應了主掌財富的增福神。 這位增福神名叫曾信實,來到龐居士家探問為何燒掉契券。 龐居士說自己不稀罕錢財,恨不得把自己的家產全部給窮人。 他們在對話中說到了除夕拜財神的情形:
正末雲:"先生,還有一等無端的小人,到那臘月三十日晚夕,將那香燈花果祭賽,道是:'錢呵,你到俺家裡來波!' 那的都是邪氣。 "(唱)
【鵲踏枝】誰待要祭那財神,我則待送那魔君。 纏殺我也財物金銀,我覷的似吊客喪門。 倒不如將他來與貧乏家施捨盡,另做個種果收因。
從上述對話可以看出,元代除夕夜就有了祭財神、祈錢財的習俗。 龐居士對這一習俗持排斥態度。 他因偶爾的機緣聽到了槽上的驢馬對話,它們都說前世欠了龐家債務,今世變驢變馬來還債,大為驚駭。 他原以為借錢是助人脫困,沒想到卻成了別人的來生債。 他決定散財給貧乏之家,斷掉前世因,消除後世果。 劇中還描寫了李孝先因還不起債而憂戚生病,龐居士當面燒掉了他的借據,還贈金撫慰。 李孝先死後被加封為注祿神,從名目上看就是主掌爵祿的神靈,跟增福神職司相近。
無名氏《施仁義劉弘嫁婢》塑造了一個名叫李遜(字克讓)的增福神。 在「楔子」中他原本是中舉後赴任的官員,病卒於路途上,把家小託付給洛陽劉弘。 因劉弘善待他的家小,李遜被加封為增福神后,在玉帝面前替劉弘祈求延壽增嗣。
李遜扮增福神上,雲:"吾神乃上界增福神是也,生前乃是汴梁李遜,字克讓是也...... 小聖在生之日,與人水米無交,死歸冥路,今以正直為神。 上帝點檢人間善惡文簿,洛陽劉弘,有兩樁缺欠,夭壽乏嗣。 小聖在玉帝前展腳舒腰,叩頭出血,言劉弘每事皆善,出無倚之喪,嫁貧寒之女,乞告一子,見今十三歲,乃劉奇童是也。 ”
小聖死歸冥路,乃至天庭,為生前秉性忠直,主東嶽增福之案,掌人間生死輪迴。
此處李遜自稱是因生前為人正直而死後在天庭被敕封為神,"主東嶽增福之案,掌人間生死輪迴"。 在雜劇的最後,增福神李遜降臨劉弘之家,說自己"奉上帝敕令,特來增福延壽也",並聲稱"今日個保全你那妻財子祿壽"。 所保全的五個方面有財和祿,在綜合性神格中顯示出財神的特性。
從以上四部雜劇對增福神的描寫可以看到以下幾點:第一,四位增福神都不叫李詭祖,其中兩位沒有交代名諱,另兩位的名諱分別是曾信實、李遜,還有一個跟增福神相似的注祿神李孝先。 這些人的籍貫、事蹟與李詭祖毫無共同之處。 這說明元代的增福神信仰很流行,對增福神的來歷存在多種文學化闡釋。 第二,有兩部雜劇說增福神為東嶽屬神,《看錢奴買冤家債主》中東岳殿前靈派侯讓鬼力喚來增福神,《施仁義劉弘嫁婢》中增福神自稱"主東嶽增福之案"。 相傳建於唐宋、重修於元代的泰山南邊的蒿里山神祠森羅寶殿內最早出現的東嶽七十六司,其中就有增福司。 泰山中天門下舊有增福廟,后稱增福財神廟,迄今尚存。 由於跟東嶽的這層關係,增福神總是具有主掌人間生死壽夭的職能。 但是,四部雜劇也都寫到他聽命於天帝的情形。 玉帝是增福神的最高主宰。 第三,增福神的神格甚廣,主管地獄各司、生死輪迴、壽夭子嗣,也主管科舉爵祿、貴賤高下、錢財多寡。 他主財的職能十分明顯,且貫穿元初、元末雜劇之中。 第四,元雜劇中有明確的財神稱謂,《龐居士誤放來生債》有對除夕祭財神、祈禱發財習俗的描寫——這是古代最早的對除夕祭財神的描寫。 除夕祈財習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存在。
三、明清時期的增福財神信仰
戲曲具有藝術感染力,對看戲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深入的。 有人說:"戲曲者,普天下人類所最樂睹、最樂聞者也,易入人之腦蒂,易觸人之感情...... 其他神仙鬼怪,富貴榮華之劇,皆足以移人之性情。 "戲台就像個大課堂,讓人學到知識,也勸人遵行禮法,引導人信奉神佛。 雜劇演出對增福神信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信仰地域擴大,廟宇也不斷增多。
明代增福神仍在擴大影響力,並跟曲周縣歷史上的縣令李詭祖結合起來。 元雜劇中描寫的增福神曾信實或李遜,在曲周並無什麼影響,當地人堅信李詭祖才是增福神的正身。 由於司財功能明顯,增福神在曲周被稱作增福財神。 不過,當地儒者仍強調他是一位有功德於曲周的名宦。 明萬曆年間曾官至兵部尚書的王一鶚《增福李公祠記略》就主要從儒者的角度敘述神主的德業:
增福廟崇祀舊邑侯李公也。 謹按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樑。 時廟狐妖,塞橫水,心切民隱,貽福孔多,既逝之後,民作廟祭祀之。 蓋能禦大災,捍大患,固祭典之所宜祀者。 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則廟之所建也遠矣。 明興,晉祀名宦廟,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臘薦享。 災祥祈禳者,公多靈異,每禱輒應。 嘉靖初年間,按使毀淫祠,議及公廟,稽功德獨存之。 廟制中為享殿五楹,左右翼以廊各五楹,前重門,次樂樓,后燕宮。 積歲,兩廊、燕宮就位數。 迄已未秋,鄉民宋淵等,請於祝侯鬥南,倡議捐資,聚材鸠工。 正梁宇,新覆構,耀金碧,藻檐朱棟,飾牖畫垣。 民鹹樂趨事,不月而廊宮煥然,且增建穿廊及廣生殿,以弘古典,以循時制,廟其大備矣乎! 歲時伏臘,百姓祀公於廟,而公墳墓在庵上村。
碑文說李公事蹟,符合《禮記·祭法》能禦大災、捍大患則祀之的原則,被列入聖賢之列,因而嘉靖初年禁毀淫祠時,增福李公祠得到保全。 王一鶚還介紹此廟佈局,"中為享殿五楹,左右翼以廊各五楹",規制相當可觀。 此廟位於曲周縣城東街,本地人都稱增福財神廟。 當地百姓每逢朔望、節日或廟會都來廟中祭拜。 王一鶚作為曲周本地人,對李詭祖信仰比較瞭解,他說李詭祖「墳墓在庵上村」。。
增福財神信仰在明代傳播甚廣,影響也在擴大。 明代《搜神記》就收入李詭祖的小傳,後來《搜神記》又被收入《續道藏》之中。 該小傳仍稱他增福相公、李相公,明確稱他就是李詭祖。 其傳曰:
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 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 白日管陽間,決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枉)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 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增福相公。
此小傳介紹李詭祖生平,與他處"出宰曲樑"或"仕曲樑"不同,這裡誇大了他的官職,說他"治相府事",還說他"白日管陽間""夜判陰府",拔高的傾向十分明顯。 此小傳還聲言他兼管三品以上高官及在世平民的衣祿食祿,具有財神的特徵。 另一方面,這裡還明確說明他"九月十七日生"。 這個神誕日《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也有記載:"(九月)十七日增福財神聖誕。" 從明代地方誌記載來看,此日民間有廟會,因而道觀也應有相關科儀活動。 此時增福神已經從民間神祇躋身於道教神譜之中。
李詭祖為九月十七日神誕,到清代更加流行,華北多地的財神廟會十分熱鬧,所以康熙年間禦刻本《治國興家增福財神寶卷》說:"財神老爺聖誕之辰,九月十七吉日良辰,天下共聞處處慶賀是實么!" 寶卷是通俗性宗教表演的底本,在一定程度上說它就是民間信仰的顯示器,任何流行的神仙都會很快進入到寶卷之中。 此本寶卷是皇家御刻本,屬比較貼近國家意識形態的文本,卻說九月十七日財神老爺聖誕"天下共聞處處慶賀",足見財神誕辰的普及和熱鬧景象。 在北京的財神廟,廟會前後持續三天,各界人等都來參加。 如《燕京歲時記》載:"財神廟,在彰儀門外,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開廟三日。 祈禱相屬,而梨園子弟與青樓校書等為尤多。 士大夫之好事者,亦或命駕往觀焉。 "天津也在此日舉行財神廟會,《津門雜記》載:"城內東北隅,財神殿","(九月)十七日祀財神最盛"。 《津俗談叢》也說:"津俗以九月十七日為財神生日,商號及商人家庭皆於此日以香燭、供品致敬,懸彩張燈,鞭炮齊鳴,儼如年三十,故五六十年前,津門有'九月十七小除夕'之說。" 財神誕日的熱鬧盛況猶如過年,可見天津工商業者對增福財神崇拜之熱烈。 商店慶祝財神生日時,掌櫃的率領職工們站在櫃檯前,人手各舉一個算盤,頻頻搖動,嘩嘩作響,表示生意旺盛的繁忙景象。 河北、河南等地的人們也於此日慶祝財神誕辰。 如光緒《灤州志》:"(九月)十七日,俗以為財神誕日,商賈鹹賽神為會,響爆竹如雷。" 至今,河北沿海漁民仍信奉增福財神,如《河北省志》卷四《海洋志》說:"農曆九月十七,是財神爺生日,海上常鬧天氣,這天出海會觸犯財神爺鬧天起風。" 民國《長葛縣誌》(河南)載:"增福廟,在縣西北十八裡,明景泰年石宗重修,成化二十三年諸石宇重修,有碑記。" 長葛縣增福廟過去也在九月十七日慶祝神誕。
可以看到,在河北、山東、北京、天津、河南等北方地區,明清時期都有增福財神信仰,九月十七日舉行廟會也很普遍。
四、清以後增福財神被其他財神取代
清代以降,五路財神信仰大盛於華南並不斷向北方傳播,與此同時,趙公明、關公、比干、沈萬三、金龍四大王等也名聲日隆,而北方有數百年歷史的增福財神卻逐漸式微。 於是,後起的財神不斷侵佔原屬增福財神的地盤。 到清末民初時期,北方已經擁有多位財神。 老北京稱增福財神、趙西元帥和關帝為'三財',也就是三位並列的財神。" 其實這三位財神,增福財神是固有的,其他兩位是後來崛起的。 後起的財神反客為主,不斷擴大影響力,出現了增福財神逐漸被取代的景象。
南方信仰的五路財神,也稱五顯神,在北京入主增福財神廟,仍在九月十七日舉行神誕廟會。 前引《燕京歲時記》所說彰儀門(即廣安門)外的五顯財神廟,"每年新正月二日,及九月十七日,香火甚盛...... 廟中神像五座,皆短衣威猛","有借元寶之俗,發財後加倍還之"。 五顯財神誕日原本在正月初五,此廟卻是九月十七日,顯然原本祀增福財神,後來廟名、神像都被五顯財神取代了。 此廟以向財神借元寶來吸引信眾,以為借元寶即可發財,而發財后需十倍還錢。 震鈞《天咫偶聞》卷九雲:"廣寧門外財神廟,報賽最盛,正月二日、九月十七日,傾城往祀,商賈及勾闌尤夥,廟貌巍煥,甲於京師。 廟祝更神其說,借神前紙錠懷歸,俟得財則十倍酬神,故信從者益多。 "向財神廟借債、發財後加倍還錢之俗,以蘇州上方山五通神"還陰債"最為有名。 北京五顯財神廟,糅合了南北財神的信仰方式。
趙公明取代增福財神的情況也屢有發生。 清代以來坊間相傳趙公明原是回民,祭祀只用牛羊肉,忌諱豬肉,這成為辨認趙公明信仰的一個重要依據。 光緒《樂亭縣誌》載:"(九月)十七日,福神誕辰,城鄉皆以羊祀之。" 此處福神實即財神。 民國《昌黎縣誌》載:"(九月)十七日各商家賽財神,俱以羊祀之,不用豬肉。" 民國《灤縣誌》亦載:"(九月)十七日,俗傳為財神聖誕日,商賈鹹置酒食以慶祝。 祭神必牛羊肉,無用豬肉者。 "我國南北朝已有的胡人識寶傳說,後來大盛於唐代。" 回回"之名首見於宋代,原指僑居中國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是我國回族的祖先。 明代已有"回回"識寶故事,還有"回回"獻寶之說。 鄧之誠在《骨董續記》卷一說:「丙寅冬,於法蘭西人亞當處,見回回財神銅像。 高三寸許,深目高鼻,捲髮作頭陀狀。 跪一足,手持一寶瓶。 座側有文曰:『襄陽府竹山縣巡檢司舍人□□,成化十年敬造。 '知是時回回財神之教盛行。 "此銅像為"跪一足"造型,豈有財神反過來給人下跪之理? 此造像應為"回回獻寶",而非"回回"財神。 胡人識寶、"回回"獻寶之類傳說,影響到了對財神趙公明的想像,他被描述成黑須虬髯的面目,被認為是西域"回回"人。 於是祭祀財神不能用豬肉的說法流行開去。 河北多地九月十七日祭財神都強調要用牛羊肉,不能用豬肉,表明增福財神已被趙公明取代 強勢者取代衰微者,這種情形在清代民國時期的財神信仰中一直在悄然發生。
關公信仰在明清時期迅速崛起,因其威武形象和忠勇信義品格,首先被一些商人會館奉作保護神。 山東聊城原本信奉增福財神,並在九月十七日慶祝神誕。 山陝會館初建時,中堂奉祀關公以聯繫鄉誼,左偏殿奉火神、文昌,右偏殿奉祀大王財神。 此"大王財神"就是金龍四大王,"清代重漕運,更以四大王兼為運河神"。 因在運河沿線經商全賴運河通行情況,商家又以金龍四大王為財神。 聊城山陝會館嘉慶十四年(1809)刻《金龍四大王行略碑》,說金龍四大王是謝紀、謝綱、謝統、謝緒等四人。 然而,有意思的是,山陝客商在此會館奉祀關公並向關公祈求發財,久而久之他逐漸具備了司財神格。 此會館仍於九月十七日舉行廟會,但所奉財神不再是增福財神,而是金龍四大王和關公。 該會館影響甚大,信仰方式向其他商業會館滲透,從而推動商人群體財神信仰的轉變。 由於關公與中國傳統倫理高度吻合,在商人中間形成了"義能生財"的觀念,供奉關公既表達倫理思想,也體現神靈信仰。 於是,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公在商人群體中被普遍信奉為武財神
北方是增福財神的信仰圈,道觀內他原有一席之地,但到清末也被其他財神取代了。 北京東嶽廟有阜財殿,清末塑文財神比干和武財神趙公明像。 比干也被說成增福財神,但他還有沈萬三、楊公丞等化身。 這些說法有點亂,民間信奉實踐的情況則更加複雜,人們說起財神,更多想到武財神趙公明、關公,或者文財神比干,還有其他財神。 民國《新河縣誌》說:"至於工人,則各供祖神,商則只供關帝及財神。" 把關帝與財神並列,而財神又有路財神、場財神、仙家三種,卻沒有增福財神。 在有的地方,新的財神取代了原來的財神。 如光緒《遵化縣誌》載:"九月十七日,祀財神暨金龍四大王。" 大運河沿線地區把金龍四大王奉為新財神,但此處原財神是哪位,卻沒有說清楚。 仍有個別地方把財神與增福財神等同起來,卻認為他是由文財神、武財神組成的。 如民國二十九年《武安縣志》載:"財神,一稱'增福財神',有文財神、武財神之說。 商店、居民多爭祀之。 "当把增福財神等同於財神,而人們由財神聯想到的更多是趙公明、關公乃至比干、金龍四大王的時候,增福財神就被架空或取代了。 實際上,武安縣與增福財神李詭祖任職的曲周縣毗鄰,卻已不知增福財神原委,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山東的膠東地區有財神會,會期為七月二十二日,原本奉祀增福財神,民國時期已轉變為趙公明和關公。 1949年以後,膠東財神會陷入停頓。 改革開放以來,膠東財神會漸次恢復,但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原本奉祀的是增福財神了現在一般都把趙公明、關公或比干的神像擺放出來叩拜。 近年有人在淄博市淄川區(原淄川縣)洪山鎮五松山嬤嬤幢找到了李詭祖的墳墓,重建了增福財神廟,並在七月二十二日舉行財神廟會。 這隻是個別學者根據歷史文獻(甚至不惜杜撰歷史文獻)試圖建構淄川增福財神信仰的一種努力,其中有經濟利益的訴求自不待言,但這種建構能否在將來轉化為民眾的自覺信仰,尚需時日加以觀察。
五、曲周縣增福財神信仰現狀
據元代《福善平施公碑記》記載,河北曲周縣是增福神生前任職、建功業的地方,死後當地人安葬了他並建廟致祭。 祠廟、墓葬在安上村。 縣城東五里許有相公莊村,當地傳說是給李相公祠種地的農戶聚居形成的村莊。 明清時期曲周縣城內也有一座增福財神廟,"其主要建築為山門、戲樓、拜殿、正殿、後殿(寢殿)、西跨院、廊房等,佔地面積達十余畝"。 曲周附近的雞澤、肥鄉等縣也有增福廟或增福祠。 這一地區的增福財神李詭祖崇拜氛圍較為濃重。 但是,清中期以後,隨著趙公明、關公等財神的強勢崛起,增福財神信仰受到衝擊,有些廟會還是原來的日期,但所祀的神已不再是增福財神。 譬如雞澤縣的增福廟,廟的名稱沒有改變,但現在供奉的是文財神比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財神崇拜受到批判,安上村的李詭祖墓被鏟平,祠廟也被拆除。 曲周縣城東街的增福財神廟先是被一所小學佔用,後來拆毀神殿建成了縣政府辦公樓。 前幾年縣政府搬到新址,舊址轉給縣公安局,現在曲周縣公安局大院就是增福財神廟舊址。 十多年前,東街居民安FQ在大院東北院牆外建了一座十二三平方米的小廟,正門上方題"增福財神廟"。 廟壇正位塑增福財神李詭祖的文官像,雙手抱著金元寶,身後的繪畫也有金元寶和錢串子。 壇下左右兩邊各立一侍者,左侍手拿鐵鐧,頗顯威武; 右侍手持長蛇,據說此蛇能增長財富。 廟前有一個不大的空場地,左右各立一石獅。 每年農曆八月二十四日舉行神誕廟會,前來燒香的信眾數以千計。 據安FQ介紹,廟會日期以前就是八月二十四日,延續的是舊俗。 廟會期間,香客除了來自縣城和本縣各鄉鎮外,還來自附近幾個縣以及邯鄲市、石家莊市等地,另外還有來自北京、內蒙古、河南等地的香客。 他們認定這裡是所有財神的祖廟。
安上村李詭祖墓舊址,現在是一片農田。 筆者前去調查的時候,農田裡的玉米一人多高。 在一位村民的指點下,我們在玉米地裡找到了一南一北相距5米左右的兩間小平房,是村民近年自發修建的李詭祖祠。 祠內沒有神像,只有香爐,爐內的香灰已經板結,說明已長時間沒人來燒香了。 據指路的村民說,南邊的那間屋子原本有李詭祖畫像,被一村民拿回家供奉去了。 這個簡陋的小廟,連找到它都很困難,平時根本沒人來燒香。
在相公莊村,李詭祖受到高度重視,不過不是作為增福財神,而是作為廉政教育的正面典型。 村廣場有一尊李詭祖塑像,基座的正面鐫刻"清慎勤"三字,背面刻寫一段介紹李詭祖當年愛民、救民事跡的文字。 這些文字主要來自元明兩代碑記和地方誌。 村廣場南邊水池是相公湖,湖邊有一座奶奶廟,其財神殿內供奉的是比干,而非李詭祖。
簡陋的小廟,冷清的香火,並不意味著曲周縣增福財神信仰傳統的失傳。 事實上,曲周縣仍在流傳增福財神李詭祖除妖救民的傳說,當地文人也不斷撰文介紹李詭祖事蹟,讚揚他捨身為民的精神。 當地還有一些唱讚財神的歌謠。 雖然無法斷定這些歌謠中的財神就是增福財神李詭祖,但是,鑒於當地歷史上對李詭祖的濃重崇拜氛圍,以及至今對他仍有崇拜的事實,也不排除這些歌謠中的財神就是李詭祖。 當地文化人士在調查過程中搜集到多首《財神經》《接財神》之類的歌謠,內容都是描述財神給人帶來財富的。 如《財神經》:
清早起來把門開,
俺把財神接進來。
頭頂金,腳蹅銀,
懷裡抱著聚寶盆。
聚寶盆里嘩啦啦響,
俺家的金銀往上長。
拉莫佛,彌陀僧,
今兒個誦了個財神經。
還有《接財神》:
正月初八俺把門開,
俺把財神接家來。
騾馱金,馬馱銀,
獅子就馱著聚寶盆。
門君老爺管開門,
灶王老爺接財神,
接到家下紮下根。
燒上了香,擺上了供,
財神爺就把金銀送。
明的送,暗的增,
增得俺的買賣四季紅,
保俺的買賣四季紅,
一年四季得了順風。
善人跪倒地溜平,
謝謝財神爺的大恩情。
阿彌陀佛,接了勝鐘。
這些歌謠在八月二十四日增福財神廟會期間也有人演唱。 廟會期間在增福財神廟表演擔花籃時演唱這些歌謠,毫無疑問是為了表達對增福財神的崇信。 任建曾經調查東街增福財神廟會,他當時搜集到的一首《財神歌》,是香客現場表演給增福財神的。 其歌詞如下:
財神爺爺不姓財,
俺請財官下天來。
頭戴金,身穿銀,
懷裡抱著個聚寶盆。
手裡拿著搖錢樹,
腳下蹅著雪花銀。
搖錢樹上拴玉馬,
玉馬這裡臥麒麟。
麒麟這裡搖一搖,
金的元寶屯著門。
打了三天沒掃地,
金的元寶三尺深。
對增福財神賜予財富的功能,歌謠做了誇張性描述。 增福財神是從天上下來的,這跟當地人把李詭祖稱作財帛星君的觀念是一致的。 增福財神"手裡拿著搖錢樹""懷裡抱著個聚寶盆",頭戴、身穿、腳蹅全是金銀,完全成了財富的化身。 信眾在廟會期間通過歌舞表達對增福財神的信仰,同時也表達對富裕生活的期待。 長期以來民眾的生活都是拮据的,改革開放以後人們逐漸過上衣食充足的日子,同時也渴望將來有更加富足的生活,這符合當今發展的趨勢。
從以上考察可以看到,曲周縣對增福財神的信仰雖然已經遠不如元明時期流行,但這種信仰仍然存在。 兩處小廟都是民眾自發建造的,廟會活動也是接續歷史傳統延續下來的,呈現的是比較淳樸的民間儀式。 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利用李詭祖,發掘他身上的廉政元素,但出於某種顧慮,還沒有發掘他的神格資源; 當地商業資本迄今也沒有開發增福財神的打算。 這其實不是壞事,因為沒有外部力量的干預,民間信仰可以更好地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傳承。
六、結語
以上我們對增福財神的歷史發展脈絡與當下傳承現狀做了簡單梳理,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增福財神最早出現在河北、山東等地。 元代碑刻記載了增福神的傳說和信仰,稱該神在五代、兩宋得到過朝廷的敕封。 此外,元雜劇還塑造了增福神的形象,描寫了當時增福神信仰的流行情況。 增福神的上位神是東嶽大帝,因而他主掌地獄各司,也掌管人間衣祿食祿、貴賤高下,被稱作福祿之神。 明清時期增福財神信仰已流傳到華北各省,多地志書都曾記載過增福財神廟會。 清代以後,隨著五顯、趙公明、關公、比干等財神的興起,增福財神逐漸被取代,只是信仰並未消失。 河北曲周縣相傳是增福財神李詭祖生前任職、死後葬身的地方,信仰氛圍一向濃厚。 現在該縣仍有兩座增福財神小廟,每年舉行廟會,信眾亦有自發的唱讚活動,保留了較多民間傳統色彩。
[黄景春]增福财神的信仰历史与当下现状 · 中国民俗学网-中国民俗学会 · 主办 · https://bit.ly/3cRTirj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村莊團隊協力精神

大約在昭和五年左右,一群居住在苗栗的客家人,離鄉背井來到花蓮港,當時十多戶人家陸續來此開闢耕田,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託,起了一間小伯公廟,同時為了維持香火以及為伯公奉茶,人們做了一塊神牌,日日相互傳遞,神牌交到某戶人家時,就由那戶負責上香、奉茶以及打掃伯公廟
九十餘年前至今,相傳的神牌由原本的十多戶共同輪流值班,到現在僅存四戶,然而各家仍然嚴守祖先遺訓,持著神牌上香、奉茶以及打掃清潔。
今天下午到那四戶之中的葉先生家,葉先生聽到我們的來意,從屋內拿出那塊傳了數十年的神牌讓我們看看。
原本只是伯公廟沿革史上的文字,一下子突然原物就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拿著那塊古老的神牌,上頭還有修補的痕跡,我的手忍不住在發抖。宗族祠堂裡也有類似的木牌,是祭拜祖先的輪值傳遞告知牌!地點:金門金城北門徐氏。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3790945927781/permalink/581246792848861/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老伯公舊土地公 | Facebook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老伯公舊土地公 | Facebook


騎老虎的伯公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1910年代宜蘭城隍老爺遶境文武判官肖像老照片。宜蘭城隍廟建於1813年,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了。


清末民初武財神
黑虎憨厚有神韻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


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土地公(土地伯公)+文武判-文判官-武判官/土地公是屬於神界領調義民祭義民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