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判(小判/こばん koban ?),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金幣。金座,江戶時代的鑑鑄公設單位和『三貨図彙』一書以「小判」明記、「金銀図録[1]」和「大日本貨幣史」等古銭書以小判金(こばんきん)一名收錄、貨幣收集界中以小判金稱之。數量有一定限制。採用純金製成。
大判(日語:おおばん ō ban,又稱「大判金」)是日本古時的一種金幣,廣義上是指16世紀以後製造的「延金[註 1]」中所有呈橢圓形且面積較大者,較小者則為「小判」。天正16年(1588年)豐臣秀吉命京都金匠後藤家製造大判,尺寸及重量開始有了官定的規格,直到文久2年(1862年)都是由後藤家擔任此一工作。量目(重量)方面除了萬延(1860年)以後製造的之外,均規定以10兩(44匁,約165公克)兌換一貫,但事實上品位(純金含有量)則依時代不同有異。幣值方面不像小判一樣有公定價格,而是以品位為參考值,在市場上決定兌換比率。不過江戶時代有一段時間曾規定過公定價格。
種類
讓葉金(又稱無銘大板金)
天正大判金
天正菱大判金
天正長大判金
大佛大判
慶長大判金
慶長笹書大判金
明曆大判
元祿大判金
享保大判金
天保大判金
萬延大判金
大判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NARpqx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