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部落分布
1930年,日本總督府調查台灣平埔族部落分布狀況。

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


馬賽
17世紀臺灣北部的原住民族群。馬賽做為一群人或某些相關村落的指稱,始於17世紀荷蘭人對今大臺北地區的戶口調查表。荷蘭人以「散布在從Quimaury到St.Jago的Bassajos人村落」的描述,指稱這群住在北海岸到東北角的原住民;其中,Bassajos(又作Basaij)譯作「馬賽」或「巴賽」,相關村落有Cajpary(又作Taparri,即金包里社,分布於今臺北縣(註 1)金山鄉(註 2)、萬里鄉(註 3))、Quimaurie(大雞籠社,分布於今基隆市和平島、大沙灣沿岸)與St. Jago(三貂社,今臺北縣(註 1)貢寮鄉(註 4))。
由於馬賽人昔日的分布地點,多能找到具有物質文化遺存的考古遺址,亦與金屬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有所銜接與對應。這群擅長貿易,以海為路,深具海洋性格的人,是臺灣早期歷史中相當有特色的原住民族,而在學術研究中被視為狹義或真正的馬賽人。
在學術討論上,從蘭陽平原到從花蓮立霧溪口,另有一群在地理上斷續分布、可以指稱為廣義馬賽人的原住民族,此即哆囉滿人或哆囉美遠人;相應的史前文化,則是十三行文化的普洛灣類型。西班牙文獻在提到這些散居於Cabalan(噶瑪蘭,今宜蘭)、Toroboan(哆囉滿)地區的人群時,指出他們有各自的語言,但都會講馬賽語。因此,廣義的馬賽人並非文化類型的接近或種族、血緣的相關,而是共同使用馬賽語;北海岸馬賽與廣義馬賽之間,即因馬賽語的擴張,而使兩個人群產生連結。
馬賽人的三貂社,是歷史文獻中動態最清晰的舊社之一。在歷次調查中,三貂社都達80-90戶、超過300人;但它不是大型的單一聚落,而是以聚落群的狀態,分布在今雙溪下游到河口,及部分海岸地帶。
在西班牙文獻裡,大雞籠社有4-5個村落,約600人,多是手工匠,常被形容具有狡滑、譏刺的性情。天主教道明會士耶士基貝(Jacinto Esquivel)指出:這群人不耕種,像遊牧民族或生理人(Sangleys,即生意人),遊走於村落和村落之間,為村人修理房子、弓箭和手斧,而在產米的村落採買米、玉米做為食物。此外,他們還以漁獵、製鹽等維生,不像其他從事種植的原住民。
北海岸的金包里社也有2-3個村落,其中一個村落(可能在今野柳一帶)的住民往往像海盜一般打劫受難的船隻,以致西班牙人稱當地為「惡魔角」。金包里人的活動範圍,甚至遠達臺北盆地的淡水河岸,並在當地控制了部分硫磺礦。1654年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及雞籠島略圖」(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今作「大臺北古地圖」)和戶口表,可見Taparri在淡水地區的存在;清初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也記有:「金包里是淡水小社,亦產硫,人性巧智」,都是明證。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460 https://bit.ly/3aRwPLn


巴賽族(巴賽語:Basay、Basai、Kawanuwan,馬賽族、馬塞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布於新北淡水、台北、基隆、新北貢寮一帶,以新北金山、基隆及新北貢寮一帶為主體。且與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曾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因漢化而難以辨別。[1]巴賽族與雷朗族(Luilang)同屬凱達格蘭族的支系。[2]
巴賽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ijyyg
簡介
相傳巴賽族的祖先是從其原居地「沙那賽」(Sanasai)出發後[2],至台灣本島最東境的岬角三貂角(Santiago/Ki-vanow-an)登陸。[3][4] 17世紀康熙年大地震前,巴賽族仍為北台北一帶最主要的住民結構群。該族分布範圍在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以北地區,即分布於現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的瑞芳、貢寮、新店等地。再加上16世紀前遷移至宜蘭社頭的一支‧哆囉美遠(Trobiawan),並及相關的宜蘭里腦社(Linaw)。[5]
巴賽族的木雕板
巴賽族為母系社會。17世紀-18世紀,中國福建泉州府和漳州府一帶的漢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加上漢人沒有攜眷,因此通婚漢化程度都極深,俗謂「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漢人將其歸之為「熟番」,致使原有的文化制度迅速滅失。[6][7][8]目前部分族裔定期於自立長老會新北投教會(台北市北投區中和街377號)聚會活動。[9]
參與戰役
雞籠之戰(第二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交戰途中,有1000位淡水巴賽族弓箭手抵達雞籠島(巴賽語:Tuman)對岸,替荷蘭軍助陣,不過荷軍實戰指揮官哈魯斯認為弓箭對戰況幫助不大,令其留駐原地
巴賽族主要聚落及其相對應的現址如下各節所示。[12][13][14]
台北市
雷里社(Luili):今萬華區全德、壽德、興德、美德等里
沙蔴廚社(Samadu):今萬華區之舊龍山區一帶
里未社(Liui):今萬華區之舊龍山區一帶
圭武卒社(Li-motsi,又名奇武卒社或奎府聚社)今大同區
大浪泵社(Paronpong,又名巴浪泵):今大同區鄰江、老師、保安等里
塔塔悠社(Cattayo):今松山區永泰里
里族社(Litsouck):今松山區舊宗、新聚等里
錫口社(Maliziho,又名貓裡即吼、麻里折口、麻里錫口等):今松山區頂松、有福、豐祿、上壽、富全等里
毛少翁社(Kimassauw,又名麻少翁社):今士林區永平、倫等、三玉等里〔士林芝山岩、雨農國小一帶〕
唭哩岸社(Ki-zingan):今北投區風度、立農等里(台北捷運淡水線唭哩岸站一帶)
內北投社(Ki-pataw,又名北投社、內北頭社):今北投區公仙、長安、中正、中央、溫泉、光明、中心等里
嗄嘮別社(Sialawbe):今北投區一德、桃源、稻香等里
甘答門(Kantaw,又名甘豆門);關渡。「門」為漢語後註後綴。
Pourompong(Daronpon;大浪泵)
艋舺(Bangka)
新北市
房仔嶼社(Kipanas,又名峰仔時、峰仔嶼等社):今汐止區江北里番社莊
坌社(Pen):淡水區竹圍、八勢等里
雞柔山社(Ki-lous-an,又名雞洲山社):今淡水區義山、忠山等里
外北投社(Kua-pataw,又名外北頭社,淡水北投里):今淡水區北投里
圭北屯社(Ki-uibadu-an,又名大屯社、大洞山社):今淡水區屯山里
滬尾社(Ho-be,又名扈尾、虎尾、戶尾社):今油車口、大莊、中崙、沙崙、港仔坪以及崁頂、圭柔山一帶。
八里坌社(Paripen;Palihun):八里區埤頭、頂罟、舊城、訊塘、荖阡等里至台北市北投區。
淡水社(Ho-bui;上淡水社):今淡水區水源里社厝坑。
小雞籠社(Kaggilac;Shiokuirun):今三芝區八賢、埔頭、古莊等里。
瓦威社(Vavui):原社址包含小雞籠社,其後退縮至老梅一帶。今三芝區古莊、新莊至石門區德茂、富基、老梅等里
金包裡社(Ki-tapari,又名金包里社):今金山區磺港里;一說荷西時期位於今基隆仁愛區。[15]
三貂社(Santiago,又名山朝社):今貢寮區龍門里(新北市貢寮區穗玉里);另,古時有三貂四社之稱,推測在今瑞芳的南雅、以及貢寮的福隆、番社(龍門里)、遠望坑(雙玉里)[16]
打賓(Ta-pin):石門區富貴角
阿里磅(Aripong):石門區雙湖村
阿里荖(Arilaw):石門區草里)
瑪鋉(Masu):萬里區
基隆市
瑪陵坑社(Malingkin):今基隆市七堵區瑪東、瑪南、瑪西等里
大雞籠社(Ki-maurri):今基隆市中正區社寮、和憲、平寮等里
暖暖社(Loanloan):今基隆市暖暖區
宜蘭縣
社頭社(Trobiawan,哆囉美遠):今宜蘭縣壯圍鄉新社村等地。[5]
里腦社(Linaw):今宜蘭縣冬山鄉補城村及三奇村之間。[5]
遺跡研究
位於北台灣的七星山,在接近山頂附近有類似金字塔形狀一樣的小山丘,以及附近散落的一些奇岩怪石,飛碟學家何顯榮者認為是台灣巨石文明的遺跡,極可能是巴賽族的祭壇。[17]
在2004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進行「七星山天坪與凱達格蘭文明研究」,初步的結果,認為該「遺跡」並非過去人類行為的遺留,相關考古發掘亦未發現早期人類遺留,因此無法證明該區域與「凱達格蘭文明」有關
巴賽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ijyyg
--------------------------
噶瑪蘭與凱達格蘭|凱達格蘭社會文化 https://bit.ly/3pU2i3E
根據1650年荷蘭人的番社戶口調查資料,十七世紀左右北部平原一帶約有37個部落, 6972人 。其主要分佈在淡水河下游流域台北盆地及周圍地區。後來的研究顯示,過去居住在北部沿海和台北盆地一帶的原住民,也就是目前大家通稱的「凱達格蘭族」,應該包括說不同語言或方言的人群。十七世紀初西班牙傳教士的記錄曾提到「每一個省區以至不同的村落都有他們自己的語言」;除了馬賽語之外,「至少有其他兩種語言並存」,一種是在淡水河北岸的 senar語,一種是淡水語。因此,後續一些學者認為,凱達格蘭族至少可分為「馬賽」(Basay,或稱「巴賽」)、「雷朗」 (Luilang)和「哆囉美遠」(Torobiawan) 等不同語言群。其中「馬賽人」與16世紀前就遷移至宜蘭的「哆囉美遠人」關係極為親近 。李壬癸先生1995年將凱達格蘭族更有系統劃分如下:
日本時代初期,伊能嘉矩採集的凱達格蘭族各部落起源傳說也有不少差異;例如三貂社的傳說祖先原來住在Sansai地方,因為出海捕魚時遇到颱風而漂流到澳底灣登岸,建社的頭人是Uke;雷朗社傳說並不知道祖先故鄉在哪裡,只知道為了避難而來到台灣,開基祖名叫Maran(瑪蘭)。大致而言,現今統稱的凱達格蘭人,許多人認為可以再區分為在淡水河和新店溪以北或以東的「馬賽人」,以及淡水河與新店溪以南或以西的「雷朗人」。
馬賽人
馬賽人主要分佈在沿海地帶,主要聚落有:大雞籠社、小雞籠社、三貂社
馬賽人大多分佈在北部沿海地帶,主要聚落有:大雞籠社、小雞籠社、三貂社。根據伊能嘉矩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48號 〈第二十四回台灣通信〉『三貂社的起源神話傳說』的紀錄:「我們平埔蕃原來住在Sansai地方。 曾經因為出海捕魚,船在海上遇到颱風而漂流,其中有兩隻船抵達這裡的海岸(即澳底灣),不得已登岸居住。同舟抵達的二十多人中,Uke是頭人,建立了三貂社。這是幾千百年前的事,他們確實是我們平埔族的開基祖。子孫繁衍以後,社蕃就各自分散,部分的社蕃成為宜蘭的平埔蕃,另外的一部份則移居於雞籠地方。」
(1898.7.28)
雷朗人
台北地區的「雷朗人」,早期主要傍河而居,後期或因水患或因漢人入墾,而遷離河岸。17世紀到19世紀末期間,曾經出現於文獻的淡水河流域平埔聚落包括:
(一)基隆河岸:峰仔寺社(Kippa〔nas〕,又稱房子嶼社)、搭搭悠社(Cattaijo,上搭搭悠、下搭搭悠)、里族社 (Littsouc)、麻里即吼社(Kimal〔itsigowan〕又稱麻里折口或錫口)、雞母卒社(kimotsi,又稱圭母卒或奇五卒)、大浪汞社Pouromopon,又稱大龍峒或巴浪汞)、麻少翁社(Kimassouw,少翁社)、唭里岸社(Kirananna奇里岸)、北投社(Kipatou,內北投)、和八芝連社等。
(二)大漢溪:武朥灣社(Pinnonouan)、擺接社(Paijtsie)、里末社(Rijbats)、和瓦烈社(Quiuare〉等。
(三)新店溪:龜崙蘭社(Cournangh)、秀朗社(Sirongh)、雷裡社(Rivrijcd)和了阿八里社(Rieuwwerowar) 等。
(四)淡水河:南港社、八里坌社和淡水社等。
伊能嘉矩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28號 〈第十一回台灣通信〉採集記錄陳正春(Tanchientsun)所說的『雷朗社的起源神話傳說』.:「雷朗社本來分為雷里社(Ruiri)與秀朗社(Siuron),在康熙年間向清廷歸附的。後來在嘉慶年間,雷里社的人口減至八戶,因此與秀朗社合併,成為一個蕃社,取兩社名首尾一字,合成雷朗社。當時有二十二戶,一百多人。」(1896.11.28)。之後,伊能又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50號 〈第二十六回台灣通信〉補充陳正春的:「很久以前,也不知道是哪一個年代以前,祖先駕船出海,在海上遇到颱風,船漂流到台灣來了。祖先的故鄉在哪裡,我們無從知道,只聽說是為了避難而來到台灣的。開基祖名叫Maran(瑪蘭),是在康熙末年歸附清廷的。我們蕃社開始學習漢人的禮儀與倫常觀念,男子留辮髮、穿漢式衣褲。我們本來沒有姓,清吏賜給我們漢姓,如潘(Poan)、陳(Tan)、李(Ri)、王(On)、蠻(Van)等等。至於女子,只修改原來的服式,髮式是放任的,不過女子大多遵從舊俗。」(1898.9.28)噶瑪蘭與凱達格蘭|凱達格蘭社會文化 https://bit.ly/3pU2i3E



0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

1download.php (th.gov.tw)

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

01download.php (th.gov.tw)


艋舺-巴賽語-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巴賽族所用的台灣南島語言/艋舺龍山寺/凱達格蘭大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平埔族的分類/馬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台灣有8種語言已滅絕,16種語言正面臨危險/世界母語日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平埔族

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
平埔分類及遷移史平埔族 @ 小叮噹部落格 , 歡迎光臨 , 並祈不吝賜教 ! :: 痞客邦 :: https://bit.ly/2ZLHq3X
台灣平埔族為南島語系民族的一支,可能在五千年前至二千五百年前間移民至台灣。關於台灣平埔族群的分類,人類學家原先分為七種,後分為九種、十種。1990年代初,又有人提出七族十四支的說法。現在採用一般人較熟識的 李亦園 教授的分類。漢人移民來台後,和平埔族人密切接觸,平埔文化因而迅速被漢文化同化。再加上異族通婚之故,平埔族人漸次融入漢人系統中。
根據李亦園(1955)平埔族可分為下列的族群分類:
1. 雷朗族(luilang):台北盆地及桃園。
2. 凱達加蘭族(ketagalan):台北北濱、金山、基隆一帶。
3. 道卡斯族(Taokas):桃竹苗地區。
4. 巴則海族(Pazeh):台中盆地。
5. 巴布拉族(Papora):台中清水、梧棲。
6. 貓霧悚族(Babuza):大肚溪以南,濁水溪以北地區。
7. 和安雅族(Hoanya):雲嘉地區。
8. 西拉雅族(siraya):分佈在台南、高雄、屏東地區。分為西拉雅、大滿(四社熟蕃)、馬卡道三個亞族。相傳最早的西拉雅系的平埔族人,便是在今台南縣佳里鎮的番阿塭登陸。屏東縣境內的西拉雅族分佈如下:上淡水社(今萬丹鄉上社村)、阿猴社(今屏東市)、放索社(今林邊鄉水利村放索)、下淡水社(今萬丹鄉社皮村)、塔樓社(今里港鄉塔樓村)、茄藤社(林邊鄉車路墘)、武洛社(里港鄉武洛)、力力社(新園鄉力社)。
十七世紀初葉,平埔族的分佈區域以西部平地為主。自明鄭以來,尤其清領時期,漢人大批相率渡台,平埔各族首先面臨漢文化的衝擊。由於漢人來台墾荒者日眾,在土地競爭與商業交易中,原住民族皆較居劣勢,外在環境的變遷使得原住民族在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上向漢人學習以求突破,然而現實生活所限,仍致使部份原住民族不得不遷居,另求生存之道。
就全台論,平埔族群的遷徙,以十九世紀清嘉慶道光年間的移住最為繁複,李亦園在〈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一文中,指出較具規模的遷徙,凡四次:
1.中部平埔族移居今宜蘭縣境。
2.中部平埔族移居埔里盆地。
3.噶馬蘭族移居今花蓮、台東。
4.西拉雅族移住東部。其中尤以中部平埔族移住埔里盆地,規模最大。蓋平埔族與漢人間的土地競爭,尤以西部平原為劇烈。
************************************
                              平埔族
平埔族文化
平埔舊照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民族,可分為二大支系,一支是大家熟知的高山九族,另一支則是生活在台灣平原地帶的各族群,統稱為平埔族,他們早在漢民族大量遷台之前,就已在台灣生活四、五千年,由於近三、四百年來遭漢化的緣故,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流失,在外貌、生活、語言上越來越不易與漢人分辨,甚至有許多平埔後裔不知自己身份。
何處溯尋平埔族傳統婦女
現在說法,普遍將平埔族分為十族,若依語言學家李壬癸先生的說法,可將平埔族分為七族十四支,在高雄縣主要以西拉雅族為主,底下又分西拉雅本支、馬卡道族、大滿族,分佈在甲仙、內門、田寮、燕巢及六龜等地區。
靈魂崇拜的民族
高樹加蚋埔的祀壺平埔族人對神明的觀念,多來自祖靈,馬卡道族及大滿族人,更將祀壺視為祖靈的圖騰,被稱為拜壺民族,祀壺的大小、型狀、材質並無限制,只要開口縮小,內裝清水,上插青葉即可。
小林地區的大滿族獵具
甲仙小林村的平埔族人,最大滿族的後裔,約在清朝中葉即遷徙至小林一帶,由於地處偏遠,與外界交通不易,因此得以保存較完整的大滿族文化。傳統大滿族人的生活型態,以漁獵為主,每一位子弟從小就得接受捕魚和打獵技術的訓練,番社采風圖考》中即記載:十齡以上,即令演弓矢;練之既熟,三、四十步外取的必中。祀壺番無年歲,不辨四時,以剌桐花開一度" src="http://content.edu.tw/local/kaushoun/chinnan/9/ga42.jpg" width=200 height=130>
精神寄托-公廨標旗與天梯
向神座以粗竹為主體,是太祖下凡的基座。目前高縣的甲仙、阿里關、小林、內門等地區,尚存有平埔族人的精寄託之所-公廨,裡面祭祀的主神是族人的祖先-阿立祖,公廨過去是族人祈福求安或尪姨作法占問卜的地方,同時也是族人聚會、牽戲的活動重心。太祖是大滿族人的守護神,或稱阿立祖、阿立母…族人共有的太祖供於公廨中,不拜神像,而是以拜徵物;如向神座、豬頭瞉柱等代表;太祖分靈則供奉於私人家中,奉於神龕左側的角落(大滿族人認為這裡最大位),所以有壁角佛之稱。
祭品包括了檳榔、米、酒肉等小林平埔夜祭大滿族人傳統於每年九月十五日,採夜祭型式,遙祭祖靈。於夜幕低垂之際,族人即頭戴圓仔花環,身穿太祖最愛的純潔白衣,在尪姨帶領下,牽手繞境,踩著四步舞法,以平埔語今唱牽曲,在聲聲相疊的熱鬧氣氛中,迎接太祖下凡與族人同樂。
小林平埔夜祭
尪姨是族人與太祖溝通的橋樑大滿族人傳統於每年九月十五日,夜祭型式,遙祭祖靈。於夜幕低垂之際,族人即頭圓仔花環,身穿太祖最愛的純潔白衣,在尪姨帶領下,牽手繞圈,噸著四步法,以平埔語囹唱牽曲,在聲聲相疊的熱鬧氣氛中,接太祖下凡與族人同樂。為示尊重,祭典時均以牛車長老至祭典場所
小林平埔夜祭平埔夜祭
平埔族文物館傳統結構法完成的家屋
羊頭椅是削蕃薯的用具平埔文化逐漸隱沒在漢人世界中,高雄縣政為推廣本土教育,委託民間學者劉還月先生,於小林國小籌設國內第一座平埔族文物館,雖只是在教室裡搭建一座平埔族公廨與家屋,卻包括了許多特色:
平埔族婦女服飾
小林地區的族人在祖靈(阿立祖)的招喚下,全體動員親手蓋公廨、練歌舞,尋回漸失落的傳統,並藉此活動凝聚族人的自信心。
在耆老王天路先生們帶領下,文物館完全由族人自己動手,上山採藤、伐竹,以麻竹為支架作出主結構體,菅芒編結成透氣的牆面,不使用任何鐵釘鐵線,而用傳統的結構法,如十字型結構、交叉綁法等,最後以茅草蓋頂完成傳統屋舍。
館中擺設充份表現大滿族的信與文化特色,如標旗與天梯、向座、檳榔中柱、木鳥、太祖祀壺、獵具、羊頭椅等等。
回上一頁
*******************************************
                               平埔族
漢化調適
拍瀑拉族,學者拼音成Papora(譯作巴布拉;拍瀑拉)或Vupuran(譯作巴布蘭),是一群曾經活躍在台中海岸平原的原住民,這一群南島民族大多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遷至埔里盆地,留在原居地的後裔甚少,加上二百多年的漢化結果,數個朝代的更替,現在要找一個血緣純種或是母語流利的真正拍瀑拉人已是不可能的事,不過拍瀑拉人並沒有消失掉,除了極少數的後裔還留在台中,也有後代仍在埔里及其它地區繁衍,更由於清代漢番通婚的事實(俗語說有唐山公,無唐山媽),可能在今日台中港區五鄉鎮的許多漢人後裔身上,都可以找到部分的拍瀑拉族血統,根據民俗學者劉還月先生的說法:
台灣的漢人有沒有平埔族血統,可以參考南島語族的特徵:粗眉、雙眼皮眼大而深邃、五官輪廓清楚(相對於漢人眉清目秀的平板臉);顴骨突出;關節頭較粗;皮膚黑、粗;老了容易起皺紋等。接著,可以去查家族遷徙史,看看祖先住處是不是以前平埔族的舊社;然後,再比對自己的姓氏,清乾隆曾通令改漢姓,平埔族人使用了潘、陳、劉、林、錢等一百八十多個漢姓。日據時代的戶籍資料,平埔族人會以熟字註明。此外,還可以從語言和文化找到蹤跡。平埔族語言都已消失,但還留下某些腔調、單音、語尾助詞。在文化上,如果長輩傳下祠壺、敬祖靈等信仰,或特殊的祭品和飲食方式,都是可以去探源的。如果以上的查證都符合,那麼是平埔族後裔就更明顯了。(引自聯合報87.5.16第十四版)
不過對於已漢化一、二百年的平埔族後代來說,由於許多長輩對於祖先身分的刻意掩飾,加上語言文化的消逝,要能夠去瞭解過去並找到有利的線索,必須要有一種自覺,而自覺需要一些啟發,近年來台灣島史愈來愈受重視,在報紙這種消費群廣大的媒體中,已常出現平埔族有關的訊息報導,再則國中的教科書終於把平埔族的資料放到教材中,這些報導和教導有助於喚起平埔族後裔的知覺,而多少也使漢人能重新認識平埔族與漢人的關係。
在漢化過程中,我們相信平埔人受到極大的委屈,由於歷代的統治者基於其統治方便的理由,都會要求其不同族群的屬民放棄其語言與文化傳統,改行接受統治者的文化,這是朝代更替的趨勢與必然,以平埔族而言,從荷蘭人到漢人歷經多種外族的統治,要能保有自己的文化傳統甚為困難,不過歷史的事實既是如此,也無需感傷,唯有在尚能挽救的範圍,努力去做補救,因此,在這個時候,談平埔族的認同問題最有意義。所謂平埔族的認同,並非只是血統、語言或文化上的認同而已,而是心理上的認同,有平埔族血緣關係的,如果能自覺自己就是平埔族的後裔或一分子,那他就是平埔族人,如果只是具有血緣關係,但內心並不承認自己是平埔族人,即使血統再純粹也不算是平埔族人。
其次就平埔族的另一個認識問題而言,是否有系統的對平埔族作研究,是還原台灣島史的重要關鍵,當今台灣的居民中,早期的原住民只剩下高山族(九族)尚保有其文化風貌,而平埔族的文化只剩少數族群像葛瑪蘭和拍宰海族還保有一些語言、歌謠、祭祀之類的傳統,此外就是南部西拉雅族的零星祭祀活動,如何補充或增益相關資料,有待所有關心平埔族或台灣史的人一起努力。
現在我們可以確切認知的是:其實所謂的平埔族並未完全消失,只是在台灣的舞台上轉換角色而已。固然他們的後代都以漢人的方式在過活;在思考,但流在血液裡的記憶,終會被喚覺,尤其最近紐西蘭學者詹伯斯,用DNA比對的研究方式已為玻里尼西亞人找到台灣這個家,相信有一天消失在漢人社會中的拍瀑拉族等族群,也會以各種方式來證明他們漢化調適成功後,仍要不斷的尋根。
荷蘭人治理台灣所接觸到的原住民,幾乎都是平埔族。荷人領台之初對平埔族,以政教宣撫和武力征討互相為用;對反抗、不歸順者,以強大的武力征討鎮壓,歸順者便以令各社推舉代表自治,並設置評議會,每年集會一次。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東印度公司長官與熱蘭遮城評議會代表,與平埔族各部落訂立協約,將眾多部落納入統治之下,至西元一六三六年,共有五十七社歸順。
一六四五年,荷人召集歸順平埔族長老,組織評議會,將全台灣分為南部、北部兩個評議會。根據一六五○年之荷蘭戶口表,北部集會區有六十九村,南部集會區有九十二村,淡水地方村落有九十三村,卑南一帶村落六十一村,總計三百一十五村。
荷人依循平埔族舊有的習慣,准許各部落自治,由各社選舉頭目為長老,再從長老中任選首領。東印度公司長官的命令,透過首領以達村落,達到管理的作用。 至於教化的方法,則經由基督教達到目的;於宣教堂對平埔族實施教育,用羅馬拼音寫成新港語,並以新港語翻譯教典信條。從一六二六到一六三九年,十三年之間,在宣教士的努力之下,南部新港社、目加溜灣社、蕭瓏社、麻豆社、大目降社,受洗者為數不少;接著又創立學校,培養平埔族師資,分派南部各地擔任教師。其他地區推行教化的時間較晚,成效也不如南部五社。
有關西班牙如何治理北部平埔族,目前文獻甚缺,唯知其採撫化政策,對平埔族人之管理不甚重視。西元一六三二年,西人上溯淡水河,進入台北平原,沿著基隆河開闢道路至基隆。沿路各社相繼被招撫,西人佔領就緒後,便進行教化工作。先在基隆設學校,教育原住民、漢人、日本人。 西班牙人對平埔族的統治政策,多採取武力壓制,所以其宣撫效果,遠不如荷蘭人。西人佔領的地區北從基隆、東到蘇澳、宜蘭,南到台北,因為統治時間短暫,並未制定長遠而深入的治理政策,其首要措施在對外之防備,而非治理平埔族,僅對於居住在交通關係地帶的平埔族,施以天主教的教化而已。所以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時,只有在宗教上對平埔族有所影響,平埔族受到的約束改變並不多。 
 
從西元一六六二到一六八三年,鄭氏領台共二十二年。鄭成功寓農於兵,實行屯田制度,將土地劃分為官田、私田與營盤田三種。其中官田與營盤田的土地,其實本為平埔族所有,鄭成功卻視為他私有的土地,可以任意分配給文武官員,進行武裝拓墾,這種作法使平埔族的土地失去保障。 鄭氏為了長期與清廷對抗,開源節流,對農耕地區的平埔族,不分男女都要徵收「丁米」 ,另外有的平埔族需納「社餉」 ,經濟負擔相當沉重。 平埔族本來以為鄭氏乃他們的救星,紛紛歸附,沒想到鄭氏王朝對平埔族的剝削程度,更甚於荷蘭人,驅使奴役、虐待刻薄的情況時有所聞,使平埔族大為反感,並起來反抗。
鄭氏對平埔族的手段十分殘酷,鎮壓「番變」毫不留情,例如大肚番之役 、沙轆番之役 、竹塹、新港等社之役 。 整體說來,鄭氏治理平埔族,態度與方法都比荷蘭人嚴苛激烈,在政治、經濟的壓制也遠超過後者。 
「熟番」的定義 清廷領有台灣以後,將台灣的原住民分為「熟番」和「生番」。
所謂「熟番」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遵從教化,服從官府政令,子弟進入私塾接受教育。
2.服徭役:如遞送公文、搬運、抬轎、工事勞役等。
3.納番課:清廷對熟番徵收的丁口餉,都按照鄭氏王朝的舊例,如果熟番子弟能到鄉塾讀書,則免其丁口
     餉,以示鼓勵。
一般人常常認為平埔族就是熟番,事實上生、熟番的認定並非以族群,而是有無達到上述三個條件;我們只能說,平埔族大部份是熟番,不能認定熟番一定是平埔族。 清代各朝對平埔族的治理不盡相同,以康熙年間來說,當時對熟番的治理,採「教養兼施,恩威並濟」的方式,在番社設立社學,教育平埔族。番政由各縣、廳管理,各番社設置土官、通事,他們是推行番政的基本行政人員。通事本來應該作為政府與原住民的溝通者,卻常常和「社商」 勾結,剝削原住民。由於社商的弊病太多,到康熙五十六年(1717),終於廢除社商,但是社商雖然廢除,流弊卻沒有消除,反而造成通事壟斷番社的狀況。 
雍正年間,朝廷為了避免平埔族受到通事、社商不良氣息的影響,便從教育著手,在南北各重要番社,成立「土番社學」,聘請漢人教師教育平埔族,希望使他們漢化。另外,為了減輕平埔族的賦稅,免除婦女丁稅,並將其餘丁稅,由徵收稻穀,改為每石徵銀三錢六分。 
到乾隆時期,朝廷對平埔族有幾兩項重要的措施: 
1.減輕番餉,乾隆二年(1737),減免熟番丁稅,不分壯番、少壯番,男丁一律徵收銀二錢。
2.劃定番界,乾隆四年(1739)查明熟番與漢民耕地,不許漢民侵入番界,並且命令地方官會同土官,劃 明界線豎立石碑。 
3.乾隆五年(1740),規定士兵不得侵擾勒索番社。
4.賜漢姓,乾隆二十三年(1758),由於歸化的熟番逐漸依從漢 人的風俗,因而命其薙髮蓄辮,改用漢姓。
5.設立「理番同知」,乾隆三十一年(1766),設立南北兩路「
 理番同知」,北路設在彰化,管轄淡水、彰化、諸羅一廳二
 縣。南路由台灣海防同知兼 任,管轄台灣、鳳山二縣。
6.設立屯番制,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南北兩路設大屯四處,
 小屯八處,以熟番四千人為屯丁,發配荒土,即「養贍埔地」
 ,給予熟番耕作。 
嘉慶年間,對平埔族的治理,大致沿襲乾隆朝,道光、咸豐年間,台灣的民變、械鬥時起,為了應付這些亂局,政府無暇顧及番政,漢人侵佔番地的情況相當嚴重,平埔族土地大量流失,造成西部平埔族大規模遷入埔里謀求生存空間。同治、光緒年間,平埔族固有的語言、風俗、祭儀,流失相當嚴重,平埔族與漢人又大量通婚,兩者的種族界線十分模糊,因此光緒朝裡番的重點,放在「生番」,即高山原住民;政府開山撫番的對象,也是高山原住民。 總而言之清代對平埔族的治理,在康熙、雍正、乾隆朝較有作為。之後,隨著台灣局勢與政策轉變,朝廷對平埔族的保護就顯得「有氣無力」,番政逐漸廢弛。 
日治時期對平埔族影響最大的措施,莫過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消除大租權,確立小租戶為業主,此後大租、小租的關係完全斷絕。清末到日治初期,許多平埔族雖然失去土地的實權;象徵性的大租戶身份,至少還維持起碼的社會地位與微薄的租金收入。大租廢除以後,平埔族在土地上的實際與象徵地位都消失殆盡。
台灣的姓及對原住民的賜姓政策
  究竟臺灣有多少姓氏,清代以前,因未調查,故無從得知。日據時期,雖有數度國勢調查,雖然有關姓氏則無明確統計。僅於民國三十二年(日昭和十八年)出刊之臺灣文化論叢第一輯,曾收入日人富田芳郎之臺灣聚落之研究始見部份姓氏統計資料。該統計資料係民國十九年(日昭和五年)國勢調查所得資料。據其記載,當時其所抽樣地區之本省人之戶數內、三萬一千零三人之中,有一百九十三個不同的姓。但此統計,係以一小部份資料作成,不可視為一種完整之統計。
民國三十四年,本省光復後,雖有數次戶口調查,惟姓氏資料,未見發表,無從可知。至民國四十三年間,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作初步統計,當時除桃園、雲林、台東、高雄四縣外,全省住民八十二萬八千八百零四戶中,有七百三十七姓。
臺灣的原住民曾接清朝的賜姓,這些姓都未被收錄在書中。在清朝表示歡迎原住民的歸附,便仿漢人制度,賜與姓名,清乾隆二十三年(西原一七五八)使用漢姓。據臺灣通志:「清乾隆二十三年,以後土著諸族,尊制雉髮打辮,即陸續改用漢姓。」當時賜與「平埔族」同胞的姓有衛、金、向、錢、廖、三、王。潘。黎等姓,其中以潘姓為最多,蕃名係經翻譯的同音漢字,有分公姓名與私姓名兩種,公姓名是仿照漢制的姓名,在官府中使用,私姓名則在家中使用。
  清光緒十二年,有蕃人自以為姓,後中路撫民理蕃同知蔡嘉穀為進一步改良理蕃政策因而定出幾項規定:
   一、惟恐蕃漢混淆,血緣莫辨,故蕃人要襲用漢人的姓,姓的下面加一「新」字。如潘新、衛新。
   二、襲用漢人的姓,要從「金、玉、邑」三個字中,加一字以為姓。如王金、林玉。
   三、從千字文中編取美字為姓。分賜各社為姓。諭知新港社土目新日升,就編訂定之蕃丁姓字堂名,通飭各蕃一體遵照,共得二十五姓。如致、雨、露、麗、水、岡、巨等。
  除此之外,若無姓氏者,以蔡氏所編之二十五姓為姓。因此臺灣遂有各種的姓。
平埔族群的分類,各家學者甚有出入,普遍來說,大致可分為: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au),簡略介紹如下:
    噶瑪蘭族,19世紀前主要分佈於蘭陽平原;40個左右的部落,以蘭陽溪為界,分散於溪北、溪南海拔大約5-10公尺的低濕平地上。荷蘭時代的人口,約有1萬人左右﹔漢人入蘭時(1810年),則為5千人上下。道光、同治、光緒年間,由於生存競爭壓力大,族人除在宜蘭境內小幅移動或遷往今三星鄉外,不少人亦遷往花蓮,開創新天地。
    凱達格蘭族,是馬賽人、雷朗人、龜崙人三群人的總稱。馬賽人,主要指北濱地區的金包里、大雞籠、三貂三個社群;雷朗人的分佈,以大漢溪、新店溪流經的臺北平原為主;龜崙人,大致散居在林口台地的南崁溪流域、大漢溪中上游到桃園一帶。
    道卡斯族,指鳳山溪到大甲溪之間新竹、苗栗、臺中縣地區的原住民;即清代以後,所謂的竹塹社、後壠五社與蓬山八社等三大社群。
    巴宰族,為清代中部地區歷史舞臺上最活躍的民族;以岸裡、朴仔離、阿里史、烏牛欄四大社群為主,分佈在環繞豐原,北起大甲、南到潭子、東至東勢、西迄大肚山,大安溪與大肚溪之間的地域。
    拍瀑拉族,主要有大肚、水裡、沙轆、牛罵四社;地理分佈上,係在大肚溪以北、清水鎮以南、大肚臺地以西的海岸平原。
    巴布薩族,有東螺、二林、眉裡、半線、紫仔坑、阿束、馬芝遴、巴布薩等社,大致分佈在大肚溪以南,到濁水溪以北的地域。
    洪雅族,分佈在北起臺中縣霧峰、南迄臺南新營以北的地帶,可以分成Lloa、Arikun兩支,約有十三社。
西拉雅族,一般又區分為兩群:西拉雅四大社──即原住於臺南平原的新港、大目降、蕭壠、麻豆四社,及大武壠四社──原住於臺南縣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帶的頭社、霄里、芒仔芒、茄拔四社。
馬卡道族,原住於鳳山地方高屏溪到大武山腳的廣大平原上,即清代文獻中非常著名的「鳳山八社」
平埔族 @ 小叮噹部落格 , 歡迎光臨 , 並祈不吝賜教 ! :: 痞客邦 :: https://bit.ly/2ZLHq3X


習俗中斷150多年 噶瑪蘭族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及頭目頭飾,為海祭、豐年祭做足準備。(記者張議晨攝)
習俗中斷150多年 噶瑪蘭族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 宜蘭縣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2Pdoe
2019/07/05 16:12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噶瑪蘭族在漢人入蘭開墾後,部分族人被迫南遷花東,留在宜蘭的族人則與漢人同化;最近宜蘭壯圍奇立板社族人,要在7月13、14日舉辦海祭、豐年祭,讓暌違150年未辦的歲時祭儀,重現蘭陽平原,宣示他們重振噶瑪蘭族文化的決心。
噶瑪蘭族濱海而居,宜蘭舊地名就是取自該族;但漢人200多年前進入宜蘭開墾後,部分噶瑪蘭族人遷往花蓮、台東一帶,族人在外地顛沛流離數百年年。
未南遷的噶瑪蘭族人,散居宜蘭各鄉鎮,隨時間推移,幾乎都已漢化,用漢姓隱身漢人聚落,說著一口流利台語,幾乎與漢人無異。
但隨部落老一輩族人凋零,中生代憂心族群文化就此消失,最近位於壯圍部後社區奇立板族人,先成立噶瑪蘭族發展協會,作為族群文化復甦的起頭,經多次籌備、討論,今年恢復睽違150多年未辦的傳統祭儀。
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玉峰說,宜蘭噶瑪蘭族漢化已久,很多傳統習俗幾乎已經消失。為了復辦海祭、豐年祭,他們遠到花蓮豐濱新社求教,將古調、舞蹈及祭祀傳統帶回宜蘭。
今年5月以來,奇立板社族人陸續展開儀式祭典的準備,包含古調的傳唱練習、傳統舞蹈的教學等,每晚固定在社區登場,為13、14日活動預作準備;今部落91歲頭目潘英才,也用傳統儀式祭祖,祈求活動順利。
「如果不復辦,怕對不起祖先」潘英才說,噶瑪蘭族百年來四散全台各地,僅花蓮一帶的族人,每年循傳統舉辦祭典儀式;儀式對原住民有珍貴意義,經由花蓮族人的鼓勵,及年輕族人的投入,儀式才有辦法重見於宜蘭土地。
祖父是奇立板社族人、慈濟大學助理教授潘朝成說,奇立板社擁有超過400年歷史,從漢人入蘭前至今天,部落仍存在於壯圍濱海一帶;恢復祭典要讓其他族人及宜蘭人知道,原來噶瑪蘭人並未離開,也是讓年輕一輩族人,認識屬於自己的歷史。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為13、14日的祭典活動祭祖祈福。(記者張議晨攝)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為13、14日的祭典活動祭祖祈福。(記者張議晨攝)
91歲的奇立板社頭目潘英才,換上傳統服飾及頭目頭飾,為海祭、豐年祭做足準備。(記者張議晨攝)
宜蘭壯圍奇立板社的噶瑪蘭族人,近日勤練傳統古調,為海祭、豐年祭活動預作準備。(記者張議晨攝)
習俗中斷150多年 噶瑪蘭族海祭重現宜蘭海岸 - 宜蘭縣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2Pdoe

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


1927年,台灣總督府調查平埔族人口為62,598人,各族分布地區情況。
1929年日本改造社出版
(1) 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臺灣線性文化遺產 | 1927年,台灣總督府調查平埔族人口為62,598人,各族分布地區情況 | Facebook https://bit.ly/41jfbHV

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


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平埔族-巴賽族為母系社會-馬賽族-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分

arrow
arrow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