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前的「凱道」 廟埕前的民主聖地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說起凱道,也就是台灣最高政治權利象徵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許多人會聯想到表達不同理念訴求的集會遊行。從舊名「介壽路」時期的520農運、反刑法100條運動,到1996年更名凱道後,近年的洪仲丘事件、服貿爭議引發的街頭運動,凱道儼然是臺灣人「作陣踹共」的「社運一街」。

但這些都是1987年「解嚴」後的故事。

你知道在黨禁、報禁、宵禁,什麼都禁的「戒嚴」年代,哪裡是的臺灣人表達政治、公共議題的場所嗎?艋舺龍山寺廟埕,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民主聖地。

眾人之事 廟埕傳統

https://www.facebook.com/discoverstorytaipei/
參考文獻:《城市叛民:臺北暗黑旅誌》,公共冊所

【故事‧臺北】第1話 艋舺傳奇:

===============================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1]),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即今萬華之前身。十七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市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2]。
艋舺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日治時,因「艋舺」以台語發音,與佛典中的「萬華」(banka)日語音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台語猶稱其「艋舺」,但是在地人的定義認為「艋舺」並不等於「萬華區」。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閩南泉州三邑之泉安、南安、惠安人士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台北,於此地搭建茅草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人稱「蕃薯市」,當時平埔族原住民則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Vanka / Banka」,故附近漢人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
清代移民於艋舺的有幾大閩南人族群,一是泉州三邑人,二則泉州安溪移民,三為泉州同安移民,這三個群體各自為政,三邑人建立了青山王館等廟宇以凝聚團結,但是以祭祀觀音菩薩的龍山寺為行政中心;安溪人則建立主祀清水祖師的祖師廟為信仰核心,同安移民則在八甲莊[3]祭祀民宅中的霞海城隍神龕。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發動「頂下郊拚」攻擊,當時三邑人為了越過沼澤,設局燒毀了安溪人信仰中心祖師廟,並利用夜間突襲同安移民。此舉迫使奉祀霞海城隍的同安移民遷居到大稻埕。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西元1860以後,艋舺港口因河沙淤積,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依據台灣堡圖,艋舺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東至中華路一段(台北城西城牆),西至淡水河,南至三水街。現代一般人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萬華車站)[4]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大排水溝(西藏路)[5]的地段是下崁庄。反而忠孝西路以南至成都路的地段本屬艋舺,現代一般人卻視為「西門町」[6]。

File:Plain Aborigines Taipei.jpg

台灣北部的巴賽族人(圭武卒社/Ki-motsi),鳥居龍藏、攝於1897年.

File:Formosan languages.png

巴賽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6UdSxB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4][5]。

========================

巴賽語(Basay、Basai、Kawanuwan、Ketangalan,馬賽語、馬塞語)為台灣北部平埔族巴賽族所用的台灣南島語言,原在大台北地區、基隆市、新北市金山區、萬里區、瑞芳區、貢寮區等地使用。現今許多地名如:Ki-taparri(金包里社/Cajpary)、Aripong(阿里磅/新北市石門區雙湖村)、Arilaw(阿里荖/新北市石門區草里)、Masu(瑪鋉/萬里)、Kantaw(甘答門/甘豆門/關渡)、Catayo(塔塔悠/台北市松山區莊敬里一帶)、Pourompong(大龍峒)、Ki-pataw(北投/八斗子)、Ki-zing-an(唭哩岸)、Pari(八里),以及Bangka(艋舺)等均為巴賽語音譯而成。[6][1][7][5]十七世紀前半葉台灣北部於西班牙統治時期駐台(1631年7月-1633年5月)西班牙神父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 del Rosario/O.P.)說:「...他們都使用一種通用語(lingua franca)即巴賽語(Bazay)。有些地方雖然有他們自己的語言,但都是以巴賽語作為第二語言...」,[8][9] 另駐台(1636年-1642年)傳教士胡安·洛杉磯(Juan de los Angeles/O.P.)亦說:「...西班牙人統治的區域有一種共通的語言,叫做巴賽語(Basay),通行到產金的地區哆囉滿(Turoboan,花蓮縣立霧溪出海口一帶)...」[10][1][9][11]李壬癸院士研究認為在大台北地區的巴賽語於1937年才消失。[12][13]於2009年2月21日世界母語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世界各地母語現況報告。在台灣部分,有24種語言有危機。其中巴賽語等七種語言,已被認定流失。[14]
巴賽語及淡水語的採錄大抵分四個時期:(1).台灣西班牙統治時期(1626年-1642年)、(2).臺灣清治時期康熙朝(1662年-1722年)、(3).台灣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4).台灣戰後時期一九八零年代。從每時期的語料採錄可以觀察出巴賽語的語音演變進程之各式表達法。
西班牙統治時期
參見:台灣西班牙統治時期及沉默 (電影)
西班牙佔領北臺灣後,隨軍出征的道明會神父艾斯奇維(後來艾斯基維從日本傳教回台前被德川幕府逮捕殺害)先在雞籠和平島上西邊傳教士居住的「諸聖修院」(Todos los Santos)裡設立了給漢人和日本人就讀的神學院,目的在培養進入日本的傳教士。之後艾斯奇維從基隆轉抵淡水,獲准入村傳教。期間約從1631年10月至1632年2月。艾斯奇維神父為了在淡水地區更方便的傳教,編寫了「淡水語辭彙」(Vocabularin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以及「淡水語教理書」(Doctrina cristiana en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二本書與兩篇報告、後此書籍及報告歸存於西班牙阿維拉道明會館。據西班牙阿維拉(Ávila)道明會館的一份古文件註記,這二本書在20世紀初仍有西班牙神父見過。據信有可能因年久破損、故與別的古書混合裝訂而不知所蹤。至今這兩本書仍遺軼。[8][15][16][17]
清康熙時期
參見:臺灣清治時期
於臺灣清治時期1722年7月(康熙61年6月)巡臺御史黃叔璥於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卷六「北路諸羅番十」卷末載有一首「澹(淡)水各社祭祀歌」。此時期的巴賽語歌曲之採錄用的是漢字記音,音素精準度較模糊。[18][19]
日治時期
參見:台灣日治時期
台灣日治時期日人安倍明義將所採集之部分巴賽語(Ketangalan)單詞及其它的南島語系語言編入1930年12月出版的「蕃語研究」一書,由臺北市樺山町「蕃語研究會」出版。[20] 於1936年10月台北帝國大學人類學教授淺井惠倫對新北市三貂社新社巴賽語發音人「潘氏腰」(時年75歲,潘耀璋(1934−2008/75歲)老師之曾祖母)[21][22]、及1936年12月淺井與其助理林氏對宜蘭縣社頭社(qaikilabiawan/壯圍鄉新社村,哆囉美遠(trobiawan))方言發音人「吳林氏伊排(ipay)」(時年69歲)等二人進行語音記錄之研究。[23][24] 同年日本人石坂莊作亦赴臺北州(今新北市)貢寮鄉訪問巴賽族老嫗潘氏腰,並採錄三支巴賽語「祝年歌」等歌謠。[25] 接著於1937年3月1日「吳林氏伊排」(70歲)去世後,巴賽語哆囉美遠(Trobiawan)方言就先走入歷史了。不過,吳林氏留下了7張以<巴賽語哆囉美遠方言之歌謠和傳說>灌製成的<蟲膠>黑膠唱片(京都三榮唱片(Sammen)1936年出片),由東京外國語大學收存保管。[26][1][27][28]
一九八零年代
參見:台灣戰後時期
在1987年李壬癸院士對「曾潘蟯」(小時候住過貢寮新社,時年83歲)女士進行田野語音調查。[29] 再於1994年時,至宜蘭縣冬山鄉員山療養院訪談巴賽族後裔「潘盛」(時年90歲)女士,進行巴賽語之語音採錄確認工作。[1]
語言復興及發展
從1626到1642年、台灣北部西班牙統治地區,巴賽語跟至少與其他兩種語言並存:一種依據神父艾斯奇維的報告是「淡水語」(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另一種是在淡水河口北岸 Senar社(林仔)所使用的「塞納語」(Senar)(荷文:Sinack)。[30][31][32] 而據1644年 「Quimaurri(Ki-maurri/基隆港地區巴賽族平埔社)的長老"丟哆囉(tiwtolo)"接受荷蘭人詢問概要」裡的第17道提問說:「淡水的人跟 Quimaurri 的人講同一種語言嗎?」回答說:「是的」。[33]台灣日治時期1936年(昭和11年)台北帝國大學人類學教授"淺井惠倫",採錄三貂社(St. Jago、又名山朝社,今天新北市貢寮區龍門村)當時還會講巴賽語的"潘氏腰"收集到1,000多個巴賽語(Basay)、及哆囉美遠(Trobiawan)方言之語詞及句子。[22] 1991年由日本學者"土田滋"重新整理,中央研究院"李壬癸"院士帶回臺灣給台北縣市凱達格蘭族協會做族語推廣。[34] 現為死語,不過試圖進行語言復興。
語音系統
主條目:巴賽語音系
巴賽語的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35]
巴賽語語法
主條目:巴賽語語法
在語法的分類上台灣南島語並不同於一般的分析語或其它綜合語裡的動詞、名詞、形容詞、介詞和副詞等之基本詞類分類。比如台灣南島語裡普遍沒有副詞,而副詞的概念一般以動詞方式呈現、可稱之為「副動詞」,類之於俄語裡的副動詞。[36] 巴賽語語法分類是將基礎的語法之詞類、詞綴、字詞結構及分類法,對比分析語等之詞類分類法加以條析判別。[37]
例文
巴賽語歌謠採錄
1936年(昭和11年)石坂莊作與其店員"宗壬癸"前往臺北州雙溪下游貢寮訪問巴賽族老嫗「潘氏腰」(時年75歲),並採錄三支巴賽語歌謠。並於同年7月1日由廣播電臺廣播。[38] 其中一支「祝年歌」,歌詞如下:[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