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逢甫
姓名: 曹逢甫
電郵: fftsao@mx.nthu.edu.tw
學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語言學博士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職稱: 榮譽退休教授
研究專長: 功能語法、言談分析、社會語言學
個人網頁: http://homepage.ling.nthu.edu.tw/faculty/fftsao/tff.html
曹逢甫 https://bit.ly/3k5utey

tff (1)

關於教授:曹逢甫先生獻身語言學研究數十年,研究領域廣泛而深入,曾獲中山學術著作獎、國科會年度傑出研究獎、臺灣語言學學會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學術成就非凡。歷任清大外語系主任、語言所所長、人社院院長等重要職務,致力語言教學,指導碩博士學生近百位,為臺灣語文教育之重要推手。於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編輯委員會、客語常用詞辭典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內,更新國語辭典,主持閩南語辭典、客語辭典之編纂,對臺灣本土語言之保存及推廣貢獻卓著。曹逢甫先生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教學、行政無不盡心盡力,作育英才無數。[諮詢顧問 / 核心教師] 曹逢甫教授 https://bit.ly/3ujeSx0


600_phpI1BgLH

本土語言界泰斗 80歲曹逢甫獲首屆「終身奉獻獎」
2021/02/19 16:4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高齡80歲的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曹逢甫,投入數十年推動本土語言,曾任教育部國語會主委,編撰閩南語常用語辭彙,投入客家語常用詞辭典編輯等工作,今天獲得教育部頒發首座「推展本土語言終身奉獻獎」。他受訪表示,自己退而不休,仍投入很多推展本土語工作,獲得教育部肯定,很高興,也覺得應該要交棒給青壯世代,繼續推動本土語文。
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教育部今天舉辦「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教育部長潘文忠致詞表示,所有得獎者都是長期推動本土語言有所貢獻者,今年共有1位終身奉獻獎、8位傑出貢獻獎及2個團體獲獎,得獎者把推動母語當成一生志業,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不停止,國家語言發展法立法後,配套課綱修改,確立本土語言教學延至國中,跨出很大的一步,有利於保存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50年前他在讀書時,曾被掛上「請說國語」的牌子,現在已完全翻轉過來,在這過程之中,他很感謝外來教會把聖經翻譯成當地語言,例如東華大學榮譽教授童春發,在玉山神學院25年,以族語為核心宣教,並創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對保存原住民族母語有很大助益,而3年前完成「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使族語老師在學校可穩定教學,近來再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更能全面推展本土語言。
首屆終身奉獻獎得主曹逢甫,為本土語言界的泰斗,是「很多老師的老師」,數十年累積上百篇的閩客語言研究論文,帶領指導本土語文研究人才120人,在擔任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期間,推動編纂台灣閩南語及客家語常用詞兩部線上詞典,成為語言研究者和本土語言教師最常用的工具,奠定本土語推展的重要基礎。
團體獎得主為在華府30年的「華府台灣學校」,因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由人在國內的前校長馮昭卿代表領獎,她表示,在華盛頓的台灣人認為「台灣人就愛會曉講台灣話」,因此成立華府台灣學校,以閩南語為核心,發展出台語現代文,傳承台語給在美下一代。「大漢之音調頻廣播電台」則有7成客家語頻道,以推廣客家語及文化為核心
本土語言界泰斗 80歲曹逢甫獲首屆「終身奉獻獎」 - 自由電子報影音頻道 https://bit.ly/3qJ5RLu
---------------------
著作:曹逢甫 https://bit.ly/2Nlmb6o
(A)        學術期刊論文
曹逢甫. 2006. 語法化輪迴的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 《漢語學報》2006年第2期(總第14期):2-15.
曹逢甫、葉瑞娟. 2006. 詔安客家話-k尾的消失及其所引起的音韻變化. 《語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2期《客語專號》435-454.
曹逢甫. 2005. 台灣閩南語的Ka7與賓語的前置. 《漢語學報》2005年第1期:21-30.
曹逢甫、 李一芬. 2005. 從兩岸三地的比較看東勢大埔客家話的特殊35/55調的性質與來源. 《漢學研究》23.1: 79-106.
曹逢甫. 2004. 利用閱讀教育突破在台灣教授英語的困境語言規劃的觀點. 《英語教學》28.3: 1-16.
蔡美慧、曹逢甫、盧豐華. 2004. 揭開病人面具─從傾聽病人開始. 《醫學教育》第八卷第三期:336-349.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Tsao, Feng-fu. 2003. The Fuzhou dialect as spoken in Sibu, Sarawak and Miqing, Fujian: A 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comparison.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15: 19-30. (Hong Kong)
曹逢甫、劉秀瑩. 2003. 解除禁忌:身體部位禁忌的另類說法—漢英詞匯比較研究之二.《現代中國語研究》5: 111-130.
曹逢甫、蕭素英. 2002. 論漢語兩種關聯句式的語法與語意.《語言暨語言學》3.4: 811-838.
曹逢甫、林麗卿. 2001. 橫看成嶺側成峰:以漢語難字結構為例談構詞與句法之間的關係. 日本明海大學《現代中國語研究》第二期.
Tsao, Feng-fu. 2001. Teaching English from Elementary School in an Asian Context: A Language Planning Perspective. The Language Teacher Vol 25, 6: 17-19.
曹逢甫、劉秀雪. 2001. 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係. 《聲韻論叢》第十一期.
曹逢甫. 2001. 新竹市閩南人與客家人語言能力與語言使用調查研究. 《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4: 143-171.
曹逢甫. 2000. 台式日語與台灣國語—百年來在台灣發生的兩個語言接觸的實例. 《漢學研究》18卷特刊(36):273-297.
曹逢甫. 2000. 從語言規劃的觀點檢討『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兼論漢語拼音的優劣. 《華文世界》95:1-11.
Tsao, Feng-fu. 1999. The Language Planning Situ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Vol.20:4&5: 328-76.
曹逢甫. 1999. 台灣語言的歷史及其目前的地位與狀態. 《漢學研究》17, 2: 313-344.
曹逢甫、劉秀瑩. 1998. 談心以及心的比喻詞:漢英詞彙比較研究之一. 新加坡:《南大語言文化學報》第三期,頁81-107.
曹逢甫. 1998. 台灣閩南語中與時貌有關的語詞”有”、”φ”和”啊”試析. 《清華學報》二十八卷第三期,頁299-334.
Tsao, Feng‑fu. 1977. Recent Investigation of Speech Acts and Teaching of Conversation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2.
曹逢甫、韓世芬、陳淑美. 1997. 台灣原住民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調查研究. 《台灣研究通訊》
              第九期,頁2-32.
Tsao, Feng‑fu. 1996. On Verb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4.1: 138‑191.
曹逢甫. 1996. 漢語的提昇動詞. 《中國語文》1996年第三期,頁172‑182.
曹逢甫、鄭縈. 1995. 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期間的關係. 《中國語文研究》11: 155-168.
曹逢甫. 1995. 台灣閩南語母語教育評述. 《台灣研究通訊》第五、六期合刊本,頁12‑18.    
曹逢甫. 1994. 動賓複合詞、殊指性與間接賓語提前. 《華文世界》73: 29‑32.
Tsao, Feng‑fu. 1994. On the Mechanisms and Constraints in Syntactic Change: Evidence from Chinese Dialects.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II: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p.389‑420.
曹逢甫. 1994. 對比分析與華語語法教學. 《華文世界》74: 120‑133.
曹逢甫、吳又熙、謝燕隆. 1994. 小學三年英語教育追蹤輔導後續實驗教學. 《教育研究資訊》二卷三期,頁111-122.
曹逢甫. 1993. 現階段台灣語言研究所面臨的問題. 《台灣研究通訊》1: 32‑34.
曹逢甫. 1993. 中文被動句的幾點觀察. 《香港語文建設通訊》42: 42‑50.
Tsao, Feng‑fu. 1992. Reduplication of Chinese Kinship Terms And What It Means. 《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第二卷第一期,頁68‑76.
Tsao, Feng‑fu. 1991. What does the Emphatic Word Right Modify? Linguistic Analysis 21, 3&4.
Tsao, Feng‑fu. 1989. Comparison in Chinese: A Topic ‑‑ Comment Approach.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19,2: 151‑189.
曹逢甫. 1988. 從主題-評論的觀點來看唐宋詩的句法與賞析. 《中外文學》17,1: 4-26.
曹逢甫. 1988. 從主題-評論的觀點來看唐宋詩的句法與賞析. 《中外文學》17,2: 58-92.
Tsao, Feng‑fu. 1988. Topics and Clause Connectives in Chines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59,3: 695‑737.
Tsao, Feng‑fu. 1987. Re‑identifying the Norm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Chinese‑Western Encounter: 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pp.385‑406.
Tsao, Feng‑fu. 1987. A Topic‑Comment Approach to the Ba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5,1: l-­54.
Tsao, Feng‑fu. 1987. On the So‑Called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2,2: 13‑44.
曹逢甫. 1987. 對比分析與錯誤分析--以中英文句子總體結構的異同為例談兩者的關係. 《英語教學》12,2: 46‑53; 12,3: 37‑49.
Tsao, Feng‑fu. 1986. Relativiz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 Contrastive Study of Form and Func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1,3: 13‑48.
曹逢甫. 1985. 四行世界 - - 從言談分析的觀點看絕句的結構. 《中外文學》13,8:  34-113.
Tsao, Feng‑fu. 1983. Linguistics and Written Discourse in Particular Languages: Contrastive Studies: English and Chinese (Mandari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II. pp. 99‑117.
Tsao, Feng‑fu. 1982. How often ‑‑ Wangwang and Changchang in Chinese.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6. pp. 73‑79.
Tsao, Feng‑fu. 1982. The Doub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 in Madarin Chines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4. pp. 276‑297.
Tsao, Feng‑fu. 1981. Review of New Frontier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5. pp. 51‑64.
Tsao, Feng‑fu. 1981. Stress and Intonation in English. Research and Teaching 2.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sao, Feng‑fu. 1978. Anglicization of Chinese Morphology and Syntax 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2. pp. 41‑54.
(B)        專書
曹逢甫. 2004.《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語言及語言學甲種專刊之七. 台北:中研院語言所.
曹逢甫、蔡中立、劉秀瑩. 2001. 《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 台北:文鶴.
曹逢甫. 1997. 《族群語言政策》. 台北: 文鶴.
曹逢甫、吳又熙、謝燕隆等. 1993. 《小學三年英語教育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 第二年研究報告》. 台北: 文鶴.
曹逢甫. 1993. 《應用語言學的探索》. 台北: 文鶴.
曹逢甫、吳又熙協同駱月娟、陳麗春、許儀宇. 1992. 《小學三年英語教育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報告》. 台北: 文鶴.
Tsao, Feng-fu. 1990. Sentence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Taipei: Student Book Co..(中文版《漢語句子與子句結構》. 王靜譯.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5年出版)
曹逢甫、余玉照、曾淵培主編. 1982. 《文馨當代英漢字典》. 台北: 文馨出版社.
Tsao, Feng-fu. 1979.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 Taipei: Stduent Book Co.. (中文版《主題在漢語中的功能研究-邁向語段分析的第一步》. 謝天蔚譯. 北京: 語文出版社. 1994年初版. 1996年第二版)
(C)        專書論文
曹逢甫、石曉娉. 2006. 兒化小稱與鼻化小稱音變. 《門內日與月:鄭錦全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頁33-55. 台北:中研院.
曹逢甫. 2006. 台北地區的開發與開發期間的族群互動和語言生態. 《2004台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頁143-164. 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陳菘霖、曹逢甫. 2006. 台灣閩南語、華語程度副詞「生」的語義來源. 《第六屆漢語詞彙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3-121.  Singapore Colips Publications.
Tsao, Feng-fu. 2004.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Taiwan. In Kam, Wo Wah & Wong, Ruth L. (eds.)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East Asia. (2nd ed.)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曹逢甫. 2004. 東南亞僑社華語文現況與僑教、僑政的關係. 蓋浙江、王傳明主編《第五屆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20-142. 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
Tsao, Feng-fu. 2003. The Five Senses and Their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Liou, Hsien-Chin et al. (eds.) Lingua Tsing Hua: A 2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Anthology. pp. 169-184.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Co.
曹逢甫、連金發、鄭縈、王本瑛. 2002. 新竹閩南語正在進行中的四個趨同變化. 丁邦新、張雙慶主編. 《閩語研究及其周邊方言的關係》.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頁221-232.
曹逢甫、黃雅榆. 2002. 客語危機以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 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 2002年6月21-22日.論文集見www.ihakka.net/hakka-public/index.html.
曹逢甫. 2002. 台灣閩南語的Ka7字句. 載戴昭銘主編《漢語方言語法研究和探索—首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4-136.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Tsao, Feng-fu. 2001. Th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AA Verbal and Adjectival Reduplication in Mandarin and Taiwanese Minnan. In Hillary. C.(ed.) Sinitic Grammar: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pp. 285-308.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曹逢甫、劉秀雪. 2001. 音韻規則的轉換---以莆仙方言為例談語言接觸. 《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95-106. 中國廈門.
曹逢甫. 2001. 從語言規劃的觀點檢討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兼論漢語拼音的優劣. 載李壬癸主編《漢字拼音討論集》,頁21-32. 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
Tsao, Feng-fu. 2000.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Taiwan. In Kam, Wo Wah & Wong, Ruth L. (eds.)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East Asia. Singapore: Time Academic Press.
曹逢甫. 2000. 華語虛詞的研究與教學—以『呢』字為例.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編《第六屆世界華語文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語文分析組:1-25. 台北:世界華文出版社.
曹逢甫、謝佳玲. 2000. 華語的聚焦結構『分裂句』再探.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編《第六屆世界華語文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語言分析組:42-56. 台北:世界華文出版社.
Tsao, Feng-fu. 1998. Postwar Literacy Programs in Taiwan: A Critical Review in Sociolinguistic Perrspective. In Huang, C. C., F. Tsao (eds.) Postwar Taiwa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ollege Park, Maryland: U. of Maryland Press.
曹逢甫. 1998. 雙言、雙語與台灣的語言教育. 《台灣語言及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新竹師院.
Tsao, Feng-fu. 1997. Preserving Taiwan’s Indigenous Languages and Culture: A Discussion in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In INOUE, N. (ed.) Globalization and Indigenous Culture. Tokyo: Institute for Japanese Culture and Classics, Kokugakuin University. pp. 80-96.
Tsao, Feng-fu. 1997. Complement and Adjunct Distribution and the Two-place Nominal in Chinese. Proceedings of NACLL 9. Victoria, Canada.
曹逢甫. 1997. 台灣的國語教育與母語教育. 游社媛等編《一九九七與香港中國語文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頁15-31.
Tsao, Feng-fu. 1996. Language in Education in Postwar Taiwan: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In Peter Storey and others (eds.) Issues in Language in Education.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p. 153-166.
曹逢甫、吳又熙、謝燕隆. 1996. 提早從小學四年級學英語合適嗎? Nash, Thomas H. 等編《中華民國第十一屆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文鶴. 頁481-492.
Tsao, Feng-fu and Hsiou-chuan Chang. 1995. A Syntactic Comparison of the Cause between Paiwan and Tagalog. 《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 頁99-126.
曹逢甫. 1995. 維護本土語言文化的芻議:一個社會語言學的觀點. 施玉惠等編《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台北:台灣師大文學院. 頁159-176.
曹逢甫. 1995. 國台語動詞組內某些結構的對比分析. 曹逢甫、蔡美慧編《台灣閩南語論文集》. 台北:文鶴. 頁89-104.
鄭縈、曹逢甫. 1995. 閩南語「ka」用法之間的關係. 《台灣閩南語論文集》. 頁23-46.
曹逢甫. 1994. 社會變遷中的語言調適問題. 《當代語文問題論集》. 頁27-52.
曹逢甫. 1994. 社會變遷中的語言調適問題. 黃沛榮編《當代語文問題論集》. 台北:台大中文系. 頁27-52.
曹逢甫. 1994. 譬喻與華語研究及教學. 《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理論分析組》,頁437-458.
曹逢甫. 1993. 語法研究與語法教學:國中生如何學好英語. 《全國英語基礎教學巡迴講座演講集》.
曹逢甫. 1992. 英語口語節奏與歌曲的韻律. 《中興大學第九屆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Tsao, Feng‑fu. 1991. The Topical Function of Preverbal Locatives and Temporals in Chinese. Schriftfestschrift: Essay on Writing and Language in Honor of John DeFrancis in His Eightieth Birthday. pp. 125‑146. Mair, Victor H. (ed.) Department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ennsylvania.
曹逢甫. 1991. 目前閱讀教學的缺失及其改進之道. 《第八屆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曹逢甫. 1991. 口語節奏與英詩格律-兼談歌曲的韻律.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頁135-154.
曹逢甫. 1991. 漢語分裂句:主題與焦點和諧共處的句子. 《台北第三屆世界華語文研討會論文集》.
曹逢甫. 1990. 從主題評論的觀點談中文的句型. 《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理論分析篇下冊》. 頁125‑146.
Tsao, Feng‑fu. 1989. Topic and Lian Dou/Ye Construction Revisited. Functionalism in Chinese Syntax.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 1. pp. 245‑278.
Tsao, Feng‑fu. 1989.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Proceedings on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pp. 653‑677.
Tsao, Feng‑fu and C. C. Lu. 1989. Ka as a Source Marker and a Patient Marker in Taiwanese.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Tsao, Feng‑fu. 1988. The Function of Mandarin Gei and Taiwanese Hou in the Double Object and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s. Cheng, R. L. and Huang, S. F. (eds.) The Structure of Taiwanese: A Modern Synthesis. pp. 165.
Tsao, Feng‑fu. 1978. Sente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 Exploration of Some Basic Syntactic Difference. Papers in Honor of Professor Lin Yu‑Keng on her Seventieth Birthday. pp. 19‑41.
Tsao, Feng‑fu. 1978. Subject and Topic in Chinese.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Chinese
            Linguistics.
Tsao, Feng‑fu. 1978. Expectation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wo Adverb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
(D)        研討會論文
Tsao, Feng-fu and Hsaio-ping Shih. 2006. R & N Diminutive Suffixation and Its Morphophonimic Changes: A Cross-dialectal Comparison. Paper presented at EACL4.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Budapest. Jan. 20-22, 2006.
曹逢甫. 2006. 閩南語正在進行中的趨同變化:「仔」前變調. 第6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 台北:台北教育大學. 5月20-21日.
曹逢甫、葉瑞娟. 2005. 詔安客家話-k尾的消失及其所引起的音韻變化. 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客家語研究. 台北:中研院. 2004年11月.
Tsao, Feng-fu and Ting-Ting Hsu. 2005. Chinese “Dui” 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CAL-13. Leiden University, Leiden, Netherlands, Jun. 9-11, 2005.
曹逢甫. 2004. 語法化輪迴的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 第二屆語言學研究研討會. 台北:政大語言所主辦. 民國93年5月8日.
曹逢甫. 2004. 台灣目前國民小學英語教育現況之檢討及未來之展望. 2004兩岸英語教育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 嘉義:嘉義大學. 5月28-29日.
David Li, Feng-fu Tsao and Su-chiao Chen. 2004.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de-switching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LS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Yonsei Univ., Seoul, Korea, July 28-30, 2004.
Tsao, Feng-fu. 2004. A 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the Emerging General Minnan. Paper presented at IAHA-18. Taipei: Academia Sinica, Dec. 6-10, 2004.
Tsao, Feng-fu and Hsiu-Hsueh Liu. 2004. A Study of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Case of Diminutive Nasal Endings in Chinese Dialects: A Preliminary Report. Paper presented at ICSTLL- 37. Lund University, Sweden, Oct. 1-3, 2004.
Tsao, Feng-fu, Lin, Y-H and Wu, J-C. 2002. Chinese speakers’acquisition and use of English third singular pronou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7th Conference of the Applie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Macquaire University, Sydney, Australia.
Tsai, Mei-hui, Feng-fu Tsao and Feng-hwa Lu. 2000. Code-switching as an indicator of the shift of frame. Paper presented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GURT) 2000. May. 4-6, 2000 Georgetown Univ., Washington, D.C. U.S.A.
Tsai, Mei-hui, Feng-fu Tsao and Feng-hwa Lu. 2000. Clarification of the third person’s identity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Professional Discours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ov. 15-19, 2000.
曹逢甫、連金發、鄭縈、王本瑛. 1999. 新竹閩南語正在進行中的四個趨同變化.邀請論文發表於第六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 香港科技大學舉辦. 1999年6月23-25日.
曹逢甫、蔣雅文. 1999. 漢語詞彙理的基本層次效應. Workshop on Chinese Lexical Development.香港城市大學: 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 1999 年7月23-26日.
曹逢甫. 1999.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Tokyo, Japan. Aug. 7-10, sponsored by The Japan Association of Collage English Teachers & The Japan Foundation.
曹逢甫. 1998. 從社會情況的變遷談中文系所語文課程的調整. 中國語文學課程規劃會議. 台大中文系主辦. 1998年5月3日.
曹逢甫. 1998. 從語言知能與語言運用的區分談語言學與心理學及社會學的關係. 語言學及其教學研討會. 政治大學主辦. 1998年1月.
曹逢甫、林麗卿. 1997. 橫看成嶺側成峰:以漢語難字結構為例談構詞與句法之間的關係. 第30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年會論文. 北京:1997年8月24-28日.
曹逢甫、蕭素英. 1993. 論漢語兩個關聯句式的語意及語法. 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北京)
曹逢甫、鄭縈. 1992. 談國語的'給'和閩南語'kap'及'hou'的來源. 第二屆國際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F) 技術報告及其他等
Wang, H.S., F.Tsao and C. Lien (eds.). 1999.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Huang, C. C. & F. Tsao (eds.). 1998. Postwar Taiwa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ollege Park, Maryland. U. of Maryland UP.
曹逢甫、卓江. 1998. 中英文身體部位之譬喻的比較研究. 國科會研究報告.
曹逢甫、西楨光正編. 1997. 《台灣學者漢語研究文集:語法篇及音韻篇》. 天津: 人民出版社.
曹逢甫、王旭編. 1997. 《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三輯: 詞法與詞彙》. 台北: 中研院史語所.
曹逢甫、連金發. 1996. 新竹地區語言分佈和語言互動的調查.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曹逢甫. 1996. 台灣閩南語動詞、名詞、形容詞研究: 名詞及形容詞部份. 國科會報告.
曹逢甫. 1995. 台灣閩南語動詞、名詞、形容詞研究: 動詞部份. 國科會報告.
曹逢甫、蔡美慧編. 1995.  《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 台北: 文鶴.
曹逢甫、蔡美慧編. 1995. 《台灣閩南語論文集》. 台北: 文鶴.
曹逢甫、蔡美慧編. 1995. 《台灣客家語論文集》. 台北: 文鶴.
Tsao, F. Huang. T., Shih, Y and Huang T-L (eds.) 1983. EFL Readings for Chinese Teachers Vol.1. Taipei: Crane.
Chu, Chauncey. W. South Coblin and F. Tsao (eds.) 1983. Papers from 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 & Linguistics. Taipei: Student Book. 
Li, P., Chen G. Tien M., and F. Tsao (eds.) 1980. Papers in Honor of Professor Lin YÜ-Keng on Her Seventieth Birthday. Taipei: Wen Shin Publishing Co.
主持計畫
國科會:漢語方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之跨方言研究第二期--河南湖北地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研究 2006.8-2007.7
教育部:台灣地區語料庫和語言理論探索---清華口語語料庫與口語研究 2006.1-2006.12
國科會:漢語方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之跨方言研究- 閩語地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研究 2004.8-2006.7
國科會:客家話的承續與調適:大埔、饒平和紹安客家話在東南亞、台灣與大陸原鄉的比較研究 2002.8-2004.7
國科會:中國學生英語代名詞之習得與使用 2001.8-2002.7
國科會:客家話動詞組結構研究:時貌、情貌,把字句與被字句 2000.8-2001.7
蔣經國基金會:新加坡、香港、台灣及東南亞華語方言調查研究 1998.7-2000.6
國科會:客家話有字句的研究 1999.8-2000.7
國科會:從言談分析觀點探討台灣醫生與老年病人的溝通 1998.8-1999.7
國科會:唐詩對偶句之語言研究 1997.8-1998.7
國科會:中英文身體部位器官之譬喻現象的比較研究 1996.8-1997.7
國科會: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研究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彙整撰寫 (III) 1996.8-1997.7
新竹市文化中心:新竹市地區語言分佈和語言互動的調查 1995.9-1996.8
服務
1992-1995: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   系主任(兼)
1995-1996: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   代院長(兼)
1995: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所    代所長(兼)
1997: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主任
1998-2000:國立清華大學語言所   所長(兼)
1999-2002: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   院長
2000-2002: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主任委員
2001-2004: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編纂委員會  主任委員
2001-2004:教育部常用詞詞典編纂委員會   主任委員
2003-2004:教育部大專院校改名改制審議委員會  委員
2004-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  委員
2004-    :教育部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   委員
2004-    :台灣英語文教學研究會  理事長
2004-    :《英語教學》  總編輯
2004-    :《華語文教學》     總編輯
2004-    :教育部九年一貫教科書審查委員會國小英語科   主任委員
2004-    :教育部九年一貫教科書審查委員會國中英語科   委員
曹逢甫 https://bit.ly/2Nlmb6o


201211160905510.pdf (tp.edu.tw)

2021-02-20_0926292021-02-20_0928022021-02-20_092711

201211160905510.pdf (tp.edu.tw)


董佩輝、洪惟仁、羅肇錫、鍾榮富等,許多還是本會的理事 (twlls.org.tw)

2021-02-20_092906

董佩輝、洪惟仁、羅肇錫、鍾榮富等,許多還是本會的理事 (twlls.org.tw)


曹逢甫教授係台灣彰化縣人,生於1942年元月五日 (twlls.org.tw)

2021-02-20_093005

曹逢甫教授係台灣彰化縣人,生於1942年元月五日 (twlls.org.tw)


 

「十七世紀西班牙-閩南詞典」編寫於十七世紀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期間-該書原始手稿目前藏於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見證早於十七世紀西班牙統治台灣時期,西班牙人與閩南人如何互學彼此語言,相關史料對於現代學者了解400多年前西班牙與閩南人的互動交流有極大幫助-大航海時代閩南人與西班牙語世界的交流過程與成果,更是人類「世界記憶」的珍貴資產

2021-03-24_1222292021-03-24_122223

「十七世紀西班牙-閩南詞典」編寫於十七世紀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期間。(江昭倫 攝)十七世紀閩南西班牙語辭典 清大出版社複製出版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bit.ly/3chf1db
清華大學出版社今天(1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發表「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一」複製套書,該書原始手稿目前藏於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見證早於十七世紀西班牙統治台灣時期,西班牙人與閩南人如何互學彼此語言,相關史料對於現代學者了解400多年前西班牙與閩南人的互動交流有極大幫助。
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讓學者有更多機會在東南亞國家尋找與台灣相關文獻資料,清大歷史研究所副教授李毓中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宗仁等學者,去年四月就在菲律賓馬尼拉的聖多瑪斯大學檔案館裡,見到一份距今約4百年的「西班牙─閩南語辭典」(Dictionario Hispánico-Sinicum)手稿。
清大歷史系副教授李毓中說明「十七世紀閩南西班牙語詞典」複製出版重要性。(江昭倫 攝)
李毓中指出,該手稿共1,103頁,約兩萬七千個詞條,推測是由西班牙人與當地閩南華人共同編寫,至於編輯年代,由於手稿中出現「雞籠、淡水」詞條上的西文記載是「西班牙人所在的土地。」,可推斷手稿編寫期間,為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時期,即1626-1642年之間。
李毓中強調,該份手稿之所以重要,在於辭典內容包含西班牙語、閩南語與官話對照,甚至包含南島原住民族語詞彙,可提供現代人對於十七世紀西班牙人、東亞閩南人與原住民一些日常生活的認識。李毓中:『(原音)這些裡面保留很多古代的,就是十七世紀閩南語重要詞彙,它這些詞彙到現在我們還在使用,比如說洗門風,當然還有很多的俚語啦這些都在這裡面,甚至很多南島語族的語彙也都在這裡面,所以它呈現出閩南人跟西班牙人,還有南島原住民,他們共同生活的智慧結晶。』
除了這份「西班牙-閩南語辭典」手稿,李毓中等學者也從其他管道獲知在西班牙巴賽隆那大學藏有西班牙人學習閩南語的文法書,一併複製出版;此外,學者們還得知德國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Herzog August Bibliothek)保存有一份菲律賓唐人漢字手稿,是有關於閩南人如何學習西班牙語的重要史料,今年也將複製出版,這些珍貴史料不但見證大航海時代閩南人與西班牙語世界的交流過程與成果,更是人類「世界記憶」的珍貴資產
十七世紀閩南西班牙語辭典 清大出版社複製出版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bit.ly/3chf1d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