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共一壇-山川壇社稷壇城隍壇
日治初期新竹廳之官廟(四)--社稷壇
文/溫國良/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社稷壇,祭祀社稷時所用之祭壇。「社稷」一詞,意指國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穀。由於古代農業對國家重要,中國歷代帝王皆極為重視祭祀社稷。祭祀社稷,通常由皇族主持,祈盼五穀豐登、國土太平。
社稷壇,屬重要之禮制建築,於古代都城規劃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記載,歷代王朝均在都城建造太廟和社稷壇,二者分居左右;但具體位置不盡相同。元代都城大都的太廟在當時的齊化門(今朝陽門)內,社稷壇在平則門(今阜成門)內,雖也設在大內宮城的左右;但離皇城較遠。
祭祀社稷的活動,各朝也不盡相同,分為分祭和合祭兩種方式。明朝以前的社稷壇,「社」、「稷」分開建壇,祭祀行禮也分開。至明洪武10(1377)年,太祖朱元璋認為「社」、「稷」固不可分,故讓禮官奏議,合社稷共為一壇。遵照洪武10(1377)年以後的制式,社稷壇即將「社」、「稷」合為一壇修建,即為今日所見之形制。
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明治36(1903)年2月25日民總第846號照會函,通知各廳調查其轄下之官廟情形,新竹廳長里見義正於3月15日,就社稷壇之情形,以新總收第1337號之1函,陳報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如次:
社稷壇,直省、府、州、縣皆建之。蓋社祭五土、稷祭五穀者也。制為社神在右、稷神在左,異位同壇,壇之高二尺一寸、方二丈五尺。以春秋仲月(五月八月)上戊日為祭日,由當地長官掌之,有故,由次官攝之。在城之文武官皆與祭。眡割牲、省粢盛、紏儀、執事、贊相禮儀等之分掌,由學宮之弟子內選充。神牌,以木為之,塗以朱漆,其表青書,題某處某社、某稷之神,神位藏於城隍廟,至祭日,設壇祭之。主祭官於三日前齋戒,一日前省牲,治祭物,潔籩豆,掃除壇,設幕次於中門,獻官以下其多就宿於幕次。至當日,長官詣壇,行一跪三叩禮。(其儀式略之)雍正十(1732)年,直省、府、州、縣、衛所修建社稷壇及風雨雷神、山川、城隍壇,依定例遵行如式。乾隆三(1738)年,省會之地,總督、巡撫等率領司道文武等官,各按品級,照例文員列東班、武員列西班行禮。其府、州、縣之地,乃令知府或知州、知縣主祭。而本地之社稷壇為道光九(1829)年同知李慎彝所建,位於東門外土城內,坐北朝南,其高若干、方若干,均如制。山川壇位其右,先農壇亦位其右,廟坐一進,外加環牆,廟宇四十坪,地基五十坪,祀田二處。及明治二十八(1895)年,我軍入新竹,祭祀廢止中斷,成為陸軍之所用地。明治三十二(1899)年,歸新竹辦務署管理,今充作避病院使用。(依據淡水廳志、臺灣府志)而壇之收穀為每年該廟後之田租四圓、海豐庄之佃人游守級獻納租谷十九石二斗。
由上可知,新竹廳社稷壇,因府而設,由當時之臺灣府淡水同知李慎彝建於道光9(1829)年,位於新竹東門外(註1)土城內。及明治28(1895)年,日軍入新竹,祭祀廢止中斷,成為陸軍用地。明治32(1899)年,歸新竹辦務署管理。明治36(1903)年,充作新竹避病院使用。然而,時至明治42(1909)年11月29日,則遭新竹廳長家永泰吉郎陳報臺灣總督府申請廢壇,惟原由未明。臺灣總督府本於臺灣舊有寺廟之建立、廢止、合併或遷移事宜,屬地方官廳之權責,由代理民政長官(註2)山田新一郎核定後,於明治42(1909)年12月15日,函覆新竹廳長可由其自行核處。自此之後,日治初期在臺灣總督府就全臺官廟調查中,唯一留存一座祭祀社稷之官廟--新竹社稷壇,便宣告消失在臺灣之歷史軌跡中。
註1:依據洪敏麟編著《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頁124記載:「新竹東門外,在新竹市街區之東北部,大約今中正路至國立新竹女中間,信義路以東至縱貫鐵路間的區域,包括育賢里全域,親仁里的南部,榮光里之北半部。一帶昔為新竹城之附廓,因在東門(迎曦門)之外,故得稱。」
註2:時任民政長官為大島久滿次,山田新一郎為總督官房參事官。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3twRGuy
-------------------------
社稷壇、山川壇
創建年代:清康熙50年(1711)
歷史沿革:據《續修臺灣縣志》卷二﹤政志‧壇廟﹥:「社稷壇:在大東門內東安坊,舊屬永康里(壇制坐南向北,高三尺,廣二丈五尺,四出陛各三級。國朝順治初定,每歲春秋仲月上戊日祭,設神牌紅質金字,雍正二年奏准府稱府社之神、府稷之神,縣稱縣社之神、縣稷之神,祭畢奉主藏於城隍廟)。康熙五十年,巡道陳璸建.壇下餘地四周各二丈餘,繚以垣。風雲雷雨山川城隍同壇:在社稷壇之右(壇制高二尺五寸,方廣二丈五尺,坐北向南,四出陛南向五級,東西北各三級,每歲二仲月祭,設神牌,赤質金字,雍正二年奏准風雲雷雨之神居中,山川居左,城隍居右,祭畢奉神牌藏於城隍廟)。康熙五十年,巡道陳璸建。」
山川臺在東安坊東南山丘,於明鄭時期已成街市,置「風雲雨雷山川壇」,俗稱山川臺,坐北朝南祀奉。清初於山川臺之西、「御史衙」前設「校士院」。清乾隆30年(1756)臺灣知府蔣允焄於校士院舊址新建萬壽亭,改稱萬壽宮。
環境描述:日明治44年(1911)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山川臺一帶規劃綠園與新闢道路,山川臺風貌因而改變。日大正9年(1920),臨東門圓環西南角因日人於此設立臺南州新豐郡役所,管轄新豐郡。太平洋戰爭時郡役所被燒夷彈砲轟受損,戰後重修改為臺南市衛生所,民國70年(1981)北側又改建為復興市場,今西南角復興市場公有零售市場自治會,原府城東南處之高地,今已不復其地貌。
約原憲兵隊至復興市場及之東南今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肺癆醫院」,大同路一段69號)一帶,可見明顯高地。
保存狀況:日治時期以來因闢建道路與建造屋舍,原地表景觀已改變。
28 社稷壇、山川壇 @ 樹谷文化基金會考古推廣補助 :: 痞客邦 :: https://bit.ly/36UnhN1
社稷坛(사직단),人在韩国 - Chinese in Korea - 好韩国
江山社稷,」社稷「究竟是什麼?
江山社稷,」社稷「究竟是什麼?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a4EWnv
社稷是中國古代國家政權的代稱和象徵,也是與古代國家與科學技術有關的保護神。
一、 社與稷
古代的「社」字,就是指社神。《說文》的解釋是「地主也」,是指土地的主宰。其主宰的土地,可以是普天下的,也可以是一個地區的。所以天子有自己的社神;各個諸侯國,也有自己的社神。秦漢開始的統一國家規定,至少每個縣都要有自己的社神祭壇。
起初,祭壇上種一棵樹,來代表神。種什麼樹?則根據當地實際,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樹木。《莊子》中那棵能給木匠託夢的大櫟樹,就是社神祭壇上的神樹。孔子的學生宰我,不懂裝懂,說周朝人的社樹用栗木,是爲了使人「戰慄」,遭到孔子的批評。
由於樹木總是不能長久,從漢代開始,改由石頭。現在北京中山公園裡面的社稷壇,中間就是一塊石頭。
社稷壇(圖片來源:baidu.com)
稷,是穀子,去皮以後就是小米。紅軍到陝北時,小米還是當地的主要食物。產小米的穀子比較耐旱,中國古代,至少是北方地區,穀子播種當最爲廣泛,所以古代往往用稷來代稱所有的糧食作物。
穀子(圖片來源:itbbs.pconline.com.cn)
二、稷神和社神
據說在堯舜時代,就設有專管糧食生產的官職,並用作物的名稱命名,稱稷。譯成今天的概念,就是農業部長。
擔任堯舜稷官的人叫棄,即被拋棄的意思。他的媽媽叫姜嫄。有一天跟著丈夫去拜神求子,路上踩到了一個大腳印,懷孕生下了棄。因爲覺得無男女之道孕而生子不妥,就把他拋棄了。但是他得到了各種庇護,後來還是被揀了回來。棄長大以後,特別聰明,尤其是莊稼種得好,於是被任命爲稷。稷後來也被尊祀爲神,神名也叫稷。
中國古代,無男女之道孕而生子被棄再被揀回的故事,民間有很多版本。但官方承認的,就這一個。《詩經》的《生民篇》,講的就是這個故事。棄的子孫,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周武王以及他們的後代子孫。
社神最初由勾龍擔任。據說他是共工的兒子:「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后土爲社。」(《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句,就是勾。共工,也是古代國家的官名,其職責是「平水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興修水利,共工就是古代的水利部長。文獻上說他曾經稱霸九州。大約這個時期,他野心膨脹,要和顓頊爭做「帝」。失敗後發怒,頭撞不周山,以致天柱折,地維絕。但他的兒子好像沒有野心,而且水利辦得好,所以被祀爲社神。
社神和稷神原來各自有自己的神壇。也就是說,社有社壇,稷有稷壇。明代皇帝朱元璋爲祭祀方便,把他們合在一處,稱「社稷壇」。現在北京中山公園的社稷壇,就是二神合一的祭壇。
由於北京的社稷壇代表整個國家,所以壇上的封土有五種顏色,象徵著各地的土壤。外地的社稷壇,則根據所在地區,只用一種顏色。比如北方用黑土,南方用紅土等等。這些社稷壇,今天已經很難看到了。
官方規定,社稷祭祀只延伸到縣級,明代把以前鄉里也曾建社的情況加以推廣,規定每一百戶立壇一所,祭祀五土五穀之神。這樣,社稷祭祀就擴大到了普通百姓中間。
中山公園社稷壇的五色土
(圖片來源:blog.sina.com.cn)
三、社稷神的功能
社稷神的功能,主要是讓國家風調雨順,保證莊稼豐收。孟子說:
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孟子·盡心下》)
意思是說,祭祀的牛羊都準備好了,其他祭品也都充足潔淨,並且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祭祀,沒有怠慢。如果仍然旱澇不斷,那就要撤換社稷神,因爲社稷神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在其他國家的歷史上,比如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常見這樣的情形。戰爭失敗了,人們歸罪於某位神祇。於是把怒火撒向神祇,毀滅神像,損毀廟宇等等。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古代和其他古代民族,有著同樣的宗教心理。
後來的注釋者,往往把「變置社稷」解釋爲僅僅毀掉舊的社稷神壇。據文獻記載,在棄擔任稷神以前,人們祭祀的稷神是烈山氏(厲山氏)的兒子農(或稱柱):「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爲稷。」(《禮記·祭法》)說明古代的稷神確實被「變置」過。
至於社神,漢代有一個時期,曾經把大禹祀爲社神,但未能推廣開來。大約由於「變置」不易,所以後人才把「變置」僅僅解釋爲換一個新的神壇。
社神的另一功能,就是監督行刑。
據《尚書·甘誓篇》,古代戰爭,如果是國王御駕親征,要帶上祖宗的神主牌,還要帶上社神的神主牌「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就是說,努力作戰的,在祖宗神主前賞賜;不努力的,要在社神的神主牌前殺頭。
假如遇到日蝕,就在社神前面擊鼓,像嚇退野獸一樣,拯救太陽,叫做「伐鼓於社」。(《左傳·文公十五年》)此外就是如逢旱災、水災的祈禱活動,都在社神前面進行。有時候出徵得勝,也會在社神前面舉行獻俘禮。
社稷神的功能,到明朝又有發展。據《泰泉鄉禮》,即爲普通民衆制訂的禮儀,社稷神的功能,可用八句話代表:
第一句:春天祈禱。
第二句:秋天還報。依照古代國家禮制,每年有春秋兩次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春天主要是祈禱,向神提出要求;秋天是還報,也就是民間所說的還願。
第三句:有事則告。比如訂立鄉約,聘請教師,誦讀保甲條例和其他官方文件,建立社倉等等,都是社裡的大事,要向社神報告。
第四句:有求則禱。春天是例行祈禱,這裡指臨時的祈禱。比如突然發生自然災害,甚至兵匪災難,都要向社稷神祈求保佑。
第五句:有疑則誓。比如訴訟爭執等等,疑難不決,可在社稷神前面發誓,尋求解決。
第六句:有過則罰。如不遵守鄉約的,或者犯有其他過錯,都可在社稷前面進行處罰。
第七句:有患則禳。比如驅除疫鬼之類的活動,也在社稷前面進行。
第八句:有慶則會。春秋兩次大祭完畢,大家聚會,飲酒慶祝。
由於社稷神前面是普通民衆經常聚會的場所,由此發展出「社會」這個概念。
四、社稷神觀念的演變
把大禹作爲社神之所以未能推廣開,也當與漢代神祇觀念的改變有關:人們不再把某人作爲這些自然物的神,而認爲自然物的神乃是自然物的精靈。時間發生在東漢末年。
社神是勾龍,稷神是棄,載入儒教經典,因而是儒者們的基本常識。然而東漢末年,關於社稷神「是什麼」的問題,引起了儒者鄧義和仲長統的爭論。
鄧義堅持認爲,社神就是勾龍。仲長統也很清楚經典的文字。但他認爲,社神就是土神。而土神的尊貴,僅僅次於上帝。一個古代的官員,怎麼可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因此,勾龍,當然也包括棄,只能是土神和穀神的「配食者」,即陪同享受祭祀的人鬼,而不是土谷的正神。土谷的正神,乃是士谷的精靈。
鄧義和仲長統都曾在曹操麾下爲官。仲長統還曾著《昌言》,批評當時的天命觀念,有一定的無神論傾向,是東漢末年比較重要的哲學家。他們的爭論,影響深遠。而從漢代到魏晉時代,正是中國傳統鬼神觀念發生根本變化的時代。傳統的許多人神被否定了,代之而起的,是如靈魂一樣的精靈性神祇。
上帝,被視爲天這個大物的精靈;山神、河海之神,也都被認爲是山河湖海的精靈,而不再由人充當。社稷作爲土谷之神,也被認爲是土谷的精靈。勾龍和棄,則成了土神、穀神的配食者。
到了唐代,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於是韓愈把孔子和勾龍、棄進行了對比。韓愈說:
自天子至郡邑,守長通得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與孔子焉。然而社祭土,稷祭榖。勾龍與棄,乃其佐享,非其專主。又其位所,不屋而壇。豈如孔子用王者事,巍然當座,以門人爲配。自天子而下,北面拜跪。(韓愈《處州孔子廟碑》)
也就是說,勾龍和棄,僅僅是土神、穀神的配食者;不像孔子,乃是主神,像王者一樣,巍然正座,由弟子們配享。從天子而下,都要面北拜跪。「其祀事,皆無如孔子之盛。所謂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者。」(同上)
韓愈以後,著名的詩人杜牧又在韓愈碑文的背面題字說:
自古稱夫子者多矣。稱夫子之徳,莫如孟子;稱夫子之尊,莫如韓吏部。(杜牧《書處州韓吏部孔子廟碑陰》)
也就是說,孔子,是比勾龍、棄,更加尊貴的神。
孔子像(圖片來源:www.sohu.com)
五、社神的延伸
中國古代的土神其實不僅是社。國家祭祀中,和上天匹配的大地之神,正式的名稱是「地祇」。並有所謂「天父地母」之說,因此有人認爲,大地之神,應是上天之妻。儒者們爲此爭論了一千多年。到明朝最後確定,大地之神地祇,乃是獨立的,和上天同樣尊貴的神。並且確定了京城南郊建天壇祭天,北郊建地壇祭地的禮儀制度,被清朝沿用。
隋唐時期的國家,還祭過「神州」這尊大地之神。現在「神州」成了中國這塊大地的代稱。
此外的土神,還有「后土」,往往也由勾龍擔當。漢武帝曾把后土作爲大地之神,後來則演變爲僅是葬地的守護神,以致大多數人都把他忘記了,甚至「皇天后土」也常被誤寫爲「皇天厚土」。
從宋代開始,興起了新的土神:土地。土地神不入國家祀典,但在民間廣泛流傳。至少在北方的許多人家,除竈神以外,院子正中,往往設「天地」神龕;剛進門之處,設「土地」 神龕。每到年末,市面上常有 「竈神」「天地十方神靈」和「土地神」的楊柳青年畫出賣。買一張回去貼上,據說可保一年平安。
土地神,筆者少年時期就聽說是韓愈。並有故事說,韓愈晚年窮困潦倒,在街上討飯,一隻狗撲來,情急之下,跑進一戶人家門裡,後來人們就在影壁牆上給他留了一個神龕。
傳說歸傳說,一直未得佐證。後來閱曾國藩的文集,中有一篇祭文說,他剛到吏部任上時,見院子裡供著土地神韓愈,旁邊站著孔子。他覺得不妥,於是寫了一篇祭文,說韓先生,如果你在世,也不會讓孔子站在旁邊而你坐著吧。於是把孔子像移走,另作安排。
江山社稷,」社稷「究竟是什麼?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a4EWnv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187卷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社稷祀典部彙考四
明
太祖洪武元年正月親祀社稷十二月頒社稷制度於天下
按《大政紀》:「洪武元年正月,恭詣社稷壇行禮。十二月 己丑,頒社稷壇制於天下郡邑。壇設城西,左社右稷, 各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寸,陛三級。祭用春秋二仲 月上戊日。」
按《春明夢餘錄》:洪武元年,命儒臣定諸祀典,李善長 等進社稷議曰:「周制,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 左宗廟。社稷之祀,壇而不屋,必受霜露風雨,以接天 地之氣。凡起大事,動大眾,必先於社而後出,其禮可 謂重矣。蓋古者天子社以祭五土之祇,稷以祭五穀 之神,其制在中門之外,外門之內,尊而親之,與先祖」 等。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以其同功均利以養人,故 祭社必及稷,所以為天下祈福報功之道也。然天子 有三社:為群姓而立者曰大社,其自為立者曰王社, 有所謂勝國之社,屋之不受天陽,國雖亡而存之,以 重神也。後世天子之禮,惟立大社大稷以祀之,社皆 配以句龍,稷皆配以《周棄》。漢因高祖,「除亡秦社稷,立 官,大社大稷,一歲各再祀。光武立大社大稷於雒陽, 在宗廟之右,春秋二月及臘,一歲三祀。唐因隋制,並 建社稷為大祀,仍以四時致祭。宋制,每歲以春秋二 仲月及臘日祭之。元世祖營社稷於和義門內少南, 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今宜祀以春秋二仲月 上戊日。」皆從之。上親祭大社、大稷。大社設正位在東, 配以后土,西向;大稷設正位在西,配以后稷,東向。各 用玉兩邸,幣黑色。牲用犢一、羊一、豕一,籩、豆各十。后 土、后稷位並同,不用玉。祭畢,賜群臣享胙於奉天門。 復議社稷壇創屋以備風雨。學士陶安奏:「考諸《禮》,天 子大社必受風雨霜露,以達天地之氣。若亡國之社, 則屋之」,不受天陽也。今於壇創屋非宜。若祭而遇風 雨,則於齋宮望祭之上是之。
按《續文獻通考》:「先是丙午十二月,定議以明年丁未 為吳元年。群臣建言制度宜早定。上以國之所重,莫 先於宗廟社稷,於是令有司立宗廟社稷。」
洪武三年,建享殿於社稷北。
按《明會典》,「國初以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太社、太稷,異 壇同壝。太社以后土句龍氏配,太稷以后稷氏配。每 獻禮,先詣太社及配位壇,獻畢,次詣太稷及配位壇 臨祭,遇風雨則於齋宮望祭。洪武三年,於壇北建享 殿,又北建拜殿,各五門,以備風雨行禮。」
按《八編類纂》:明初大社、大稷建於宮城之右,異壇同 壝。
洪武四年,定社稷祭服,立大社壇,並定齋戒之儀 按《大政紀》,「洪武四年正月,詔定親祭社稷用皮弁服, 陪祭官各服本品梁冠祭服。五月丙寅,詔立大社壇 於中都。九月乙亥,詔親祀社稷,齋三日,降香齋一日, 著為令。」
洪武七年定天下府州縣社稷牲牢
按《明會典》:「洪武七年奏定天下府州縣社稷之神正 配位各用羊一、豕一。」
洪武十年、「改建社稷壇於午門外之右」
按《明會典》,「洪武十年,改建社稷壇於午門外之右。先 是,社主用石高五尺,闊二尺,上微尖,立於社壇半,埋 土中,近南北向,稷不用主。至是埋石主於社稷壇之 正中,微露其尖,仍用木為神牌而丹漆之。祭則設於 壇上,祭畢貯庫。壇設太社神牌居東,太稷神牌居西, 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神西向而罷勾龍、后稷配,自 奠帛至終獻、皆同時行禮。
按《春明夢餘錄》:洪武十年,上以大社大稷分祭配祀, 皆因前代制,欲更建之,為一代之典。遂下禮部尚書 張籌詳議,奏曰:「按《通典》,顓頊祀共工氏子勾龍為社, 烈山氏子柱為稷。稷,田正也。高辛唐虞夏皆因之。周 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此社稷之祀所由始也。商 湯以旱而遷社,以后稷代柱,欲遷勾龍,無可繼者,故」 止。然王肅以為社祭勾龍,稷祭后稷,皆人鬼,非地祇。 而陳氏《禮書》又謂:「社所以祭五土之祇,稷所以祭五 穀之神。」鄭康成亦謂:「社為土總神,稷為原隰之神。勾 龍以有平水土之功,故配社祀之;稷以有播種之功, 故配稷祀之。」二說為不同。漢元始五年,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唐宋及元則又以勾龍配社,周 棄配稷,蓋本鄭氏之說。此配祀之說,緣於古昔,初無 一定之論也。至於社稷分合之義,《書·召誥》言:「社於新 邑」,孔氏註曰:「社稷共牢。」又《封人》「掌設王之社壝」,註云: 「不言稷者,舉社則稷從之。」如是,則當時社與稷固已 合而一之矣。陳氏《禮書》曰:「稷非土無以生,土非稷無 以見生生之數」,故祭「社必及稷,以其同功均利而養 人也。」而《山堂考索》則曰:「土爰稼穡,其本一也。」是則社 稷之祭,合而一之,於古自有明證。至於壇位,則考之 周制,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起大事, 動大眾,以先告於社而後出。其制在中門之外,外門 之內,尊而親之,與先祖等。漢遣官祭大社、大稷,光武 立大社大稷於雒陽,在宗廟之右。唐因隋制,建於含 光門之右。大抵皆本成周左祖右社之意。社主之言, 《周禮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主,各以野之所 宜木名其社。」《小宗伯》「立軍社。」鄭氏註:「社主用石為之。」 蓋以石者土之所生,最為堅實故也。唐神龍中議立 社,韋叔夏引鄭元議,以為社主用石。《韓詩外傳》云:「天 子社主,長五尺,方二尺,剡其上,以象物生;方其下,以 象地體;埋其半,以象根在土中,而本末均。宋初祭社 稷,正配位用神位版,大社又以石為主,其形如鐘,長 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下半,其中植槐。」是則木主、 石主,前代蓋兼用矣。今擬社稷合祭,共為一壇,皆設 木主,而丹漆之祭,則設於「壇上,祭畢收藏,仍用石主 埋壇中,如唐、宋之制。至於勾龍配社,周棄配稷。棄雖 唐、虞農官,而勾龍共工氏之子也,祀之無義,商湯欲 遷之而未果。漢嘗易以夏禹,而今以列祀帝王之次, 棄稷亦配享先農。請罷勾龍與棄配位,謹奉仁祖配 享大社大稷,以成一代之盛典,以明社尊而親之之 道。」上覽奏稱善,遂定合祭之禮。十月工完。於是合祭 社稷,奉仁祖配。
洪武二十六年、定「太社太稷、及天下府、州、縣社稷祀 典。」
按《明會典》,「洪武二十六年初定儀,一齋戒與祭太廟 同。一告廟,正祭前二日,用祝文酒果,於奉先殿告請 仁祖配社稷祝文與大祀同。一省牲於太廟同。牛三、 羊三、豕三、鹿一、兔二一,陳設太社在東,北向」,犢一、羊 一、豕一、豋一、鉶二,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帛一。黑色 玉用兩圭有邸。太稷在西,北向,陳設同仁祖。配位在 東,西向,陳設同無玉。共設酒尊三、爵九、篚三於壇西 北,東向。祝文案一一正祭。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事 官各司其事。導引官導引皇帝至御拜位。內贊奏「就 位。」典儀唱「瘞毛血,迎神。」奏樂,樂止。內贊奏「四拜」,百官 同。典儀唱「奠玉帛,行初獻禮。」奏樂。執事官各捧玉、帛、 爵獻於神位前。讀祝官取祝,跪於神位左。內贊奏「跪。」 典儀唱「讀祝。」讀訖,進於太社神位前。內贊奏「俯伏」,興、 平身。百官同。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執事官各 捧爵獻於神位前,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 太常卿進立於壇西,東向。唱「賜福胙。」光祿司官捧福 胙自神位前由正門左出,至皇帝前。內贊奏「跪。」奏「搢 圭。」光祿司官以福酒跪進。內贊奏「飲福酒。」光祿司官 以胙跪進。內贊奏「受胙」、出圭,俯伏,興、平身。內贊奏「四 拜。」百官同。典儀唱「徹饌」,奏樂。執事官各詣神位前徹 饌,樂止。典儀唱「送神,奏樂。」內贊奏「四拜。」百官同,樂止。 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饌,各詣 瘞位。奏樂。內贊奏「禮畢。」〈又〉「著令天下府州縣,合祭風 雲雷雨山川社稷城隍孔子、及無祀鬼神等,有司務 要每歲依期致祭。其壇墠廟宇制度,牲醴祭器禮式 具載《洪武禮制》。」社稷府州縣同。壇制,東西二丈五尺, 南北二丈五尺,高三尺,俱用營造。尺四出陛,各三級。 壇下前十二丈或九丈五尺,東西南各五丈。繚以周 牆,四門紅油。北門入石主,長二尺五寸,方一尺,埋於 壇南正中,去壇二尺五寸,止露圓尖,餘埋土中。神號 各布政司寓治之所,雖係布政司官致祭,亦合稱「府 社、府稷。」「府稱府社之神」、「府稷之神」,州稱「州社之神」,「州 稷之神」,「縣稱縣社之神」、「縣稷之神。」神牌二,以木為之, 朱漆青字。身高二尺二寸,闊四寸五分,厚九分。座高 四寸五分,闊八寸五分,厚四寸五分。臨祭設於壇上, 以矮卓盛頓,祭畢,藏之房屋。「神廚三間,用過梁通連, 深二丈四尺,中一間,闊一丈五尺九寸;傍二間,每一 間闊一丈二尺五寸。鍋五口,每口二尺五寸。庫房間 架,與神廚同,內用壁,不通連。宰牲房三間,深二丈二 尺五寸;三間通連,中一間,闊一丈七尺五寸九」分,傍 二間各闊一丈。於中一間正中鑿宰牲小池,長七尺, 深二尺,闊三尺,甎砌,四面安頓木案於上。宰牲血水 聚於池內,祭畢擔去,仍用蓋,房門用鎖。宰牲房前舊 有小池者,仍舊制不必更改,無者不必鑿池,止於井 內取水。滌牲桶四隻,寬大可以容牲。祝版以木為之, 白紙寫文貼其上,祭畢焚之。祭器牲匣四,以木為之, 朱漆底、蓋各高六寸,長三尺三寸,闊二尺二寸。蓋兩 頭用銅環二箇,底兩傍用銅環四箇,籩豆簠簋俱用瓷,楪簠,簋楪稍大。酒尊三,用瓷尊每尊用蓋布巾一, 酌酒杓一,爵六,用瓷爵;鉶一,用瓷碗。香爐二,設於壇 之左右。案卓神牌案二,高一尺一寸,闊一尺九寸,長 三尺三寸。籩豆簠簋案四,高一尺一寸,闊一尺九寸, 長三尺三寸。牲匣案四,高六寸,闊二尺四寸,長三尺 五寸。祝案一,高一尺二寸,闊一尺九寸,長三尺三寸。 酒尊案一,高二尺七寸五分,闊一尺五寸,長五尺。卓 面剜三孔,仍用木板一片,橫裝於剜孔之下,以盛酒 尊。爵帛案一,高二尺七寸五分,闊二尺三寸,長三尺。 盥具,尊一,用瓷器。酌水杓一,盆一,錫銅瓷隨用。帨布 一,案一,高二尺七寸五分,闊二尺三寸,長三尺。祭物: 羊一,豕一,帛一,黑色,長一丈八尺;鉶一,盛和羹;籩四, 棗、栗、鹽、槁、魚;豆四,韭葅、醯醢、豬肉鮓、菁葅、鹿醢,或用 鹿兔簠二,黍稷;簋二,稻粱。祭期,每歲仲春、仲秋上戊 日,獻官各布政司及府州縣,凡遇祭祀,隨處但長官 一員行三獻禮,餘官止陪祭,武官並不預祭。《儀注》:「正 祭前三日,獻官并陪祭官執事人等,沐浴更衣,散齋 二日,各宿別室。致齋一日,同宿祭所。散齋仍理事務, 惟不飲酒,不食蔥韭蒜薤,不弔喪問疾,不聽樂,不行 刑,不判署刑殺文字,不預穢惡事。致齋惟理祭事。正 祭前一日,執事者設」香案於宰牲房外。贊引引獻官 常服詣省牲所。贊「省牲」,執事者牽牲,從香案前過。贊 引贊「省牲畢。」遂宰牲,以毛血少許盛於盤,其餘毛血 以淨器盛貯,祭畢埋之。其牲須連皮煮熟供祭。前期, 執事掃除壇之上下,并設獻官幕次於中門外,執事 者依圖陳設。其日清晨,執事者各實籩、豆、酒、尊等器, 并滌爵。臨祭,獻官免滌,獻官具祭服,僉祝版於幕次。 執事者置祝於案、置帛於篚,取毛血盤置神位前、牲 案下。將行禮,執事者以牲匣盛牲置於案,未啟蓋。通 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陪祭官各就位。唱「獻官就位。」 贊引「引獻官入就位。」通贊唱:「瘞毛血。」執事者以毛血 瘞於坎,遂啟牲匣蓋。通贊唱「迎神,鞠躬」;拜,「興,拜,興,拜, 興,拜,興,平身」;獻官、陪祭官皆四拜,興,平身。《通贊》唱:「奠 帛,行初獻禮:捧帛者捧帛,執爵者執爵以俟。」贊禮唱: 「詣盥洗所。」贊引引獻官至盥洗所。贊「搢笏」,執事酌水 進巾,獻官盥手帨手訖,盥手帨手不。贊贊:「出笏」,獻官 出笏。贊:「詣酒尊所。」贊:「司尊者舉羃酌酒」,執事者各以 爵受酒。贊:「詣某社神位前。」引獻官詣神位前。贊「跪搢 笏」,獻官跪搢笏,捧帛者跪進於獻官之右。獻官受帛, 獻帛以帛授執事者,奠於案,執爵者跪進於獻官之 右。獻官受爵。贊「獻爵」,獻官獻爵,以爵授執事者,奠於 神位前。凡進帛、進爵,皆在獻官之右,奠帛、奠爵皆在 獻官之左。贊「出笏」,獻官出笏。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 伏,興,平身。贊「詣某稷神位前」,同上儀。贊「詣讀祝位」,獻 官詣讀祝位。贊「跪」,獻官跪。贊「讀祝。」讀祝者取祝跪讀 於獻官之左畢,興,置祝於案。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 伏,興,平身。贊「復位」,獻官復位。《通贊》唱「行亞獻禮。」贊「引 引獻官詣酒尊所。」贊:「司尊者舉羃酌酒,執事者各以 爵受酒。」贊「詣某社神位前。」引獻官詣神位前。贊「跪」,贊 「搢笏」,獻官跪,搢笏,執爵者跪進於獻官之右。獻官受 爵,贊「獻爵」,獻官獻爵,以爵授執事者,奠於神位前。贊 「出笏」,獻官出笏。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伏,興,平身。贊 「詣某稷神位前」,同上儀。贊「復位」,獻官復位,終獻同亞 獻儀。通贊唱「飲福受胙。」執事者設飲福位於壇之中 稍北。執事者先於社神前取羊一腳置於盤。執事者 於酒尊所酌酒一爵,立俟於飲福位之右。贊引引獻 官詣飲福位。贊「跪搢笏」,獻官跪搢笏,執事者以爵跪 進於獻官之右,獻官受爵。贊「飲福酒」,獻官飲訖,以虛 爵授執事者,執事者跪受爵於獻官之左以退。贊「受 胙」,執事者以胙跪進於獻官之右。獻官受胙,以胙授 執事者,執事者跪受於獻官之左。捧由中道出。贊:「出 笏」,獻官出笏;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伏,興,平身。贊「復 位。」通贊贊「兩拜」,獻官、陪祭官皆兩拜。通贊唱:「徹饌。」執 事者各詣神位前,以籩豆稍移動。通贊唱:「送神。」贊:「鞠 躬」;拜,興,拜;興,拜;興;拜,興,平身。獻官、陪祭官皆四拜;興, 平身。通贊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瘞所。獻 官、陪祭官移身,分東西立,俟捧帛祝者由中道過獻 官拜位。通贊唱:「望瘞。」贊引贊「詣望瘞位。」獻官至望瘞 位,執事者以祝帛焚於坎中。將畢,以土實坎。贊引通 贊同唱:「禮畢。」 里社凡各處鄉村人民,每里一百戶 內立壇一所,祀五土五穀之神,專為祈禱雨暘。時若 五穀豐登,每歲一戶輪當會首,常川潔淨壇場,遇春、 秋二社,預期率辦祭物,至日約聚祭祀。其祭用一羊 一豕,酒果香燭隨用,祭畢就行會飲。會中先令一人 讀「抑強扶弱」之誓,其詞曰:「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禮 法,毋恃力淩弱,違者先共制之,然後經官。」或貧無可 贍,周給其家。三年不立,不使與會。其婚姻喪葬有乏, 隨力相助。如不從眾,及「犯姦盜詐偽,一切非為之人, 並不許入。會。讀誓詞畢,長幼以次就坐,盡歡而退。務 在恭敬神明,和睦鄉里,以厚風俗。」《儀注》:「前祭一日,會 首及與祭之人,各齋戒一日。會首前遣執事人掃除壇所,為瘞坎於壇所之西北,方深取足容物。會首洗 滌廚房鑊器,以淨室為饌所。至晚宰牲,執事者以楪 取毛血」,與祭器俱寘於饌所。〈祭器俱用瓷瓦器〉祭日未明,執 事者於廚中烹牲。設「《五土》五穀」神位於壇上,五土居 東,五穀居西。設讀祝所於壇所,居中間,設會首拜位 於壇下,俱南向。設預祭人位於其後,設《引禮》及諸執 事人位又於其後。執事者於饌所,實祭物於楪內,解 牲體置於二俎,置酒於尊,書祝文於紙。祭物既備,執 事者各捧設於神位前,燃香明燭。自會首以下各服 常服,盥手入就拜位,立定。執事者執壺於尊中,取酒, 立於五土神位之左。引禮者唱:「鞠躬,拜;興;拜;興,平身。」 會首以下皆「鞠躬;拜;興;拜;興,平身。」執事者取毛血瘞 於坎中。引禮引會首詣五土神位前;唱:「跪。」會首詣五 土神位前;跪;舉杯;執壺者「斟酒。」引禮唱:「三祭酒。」會首 三祭酒訖。引禮唱:「俯伏,興,平身。」執壺者詣五穀神位 之左。《引禮》引會首「詣五穀神位前。」唱「跪。」首會「詣五穀 神位前,跪;舉杯,執壺者斟酒。」引禮唱「三祭酒。」會首三 祭酒訖。引禮唱「俯伏,興,平身。」會首「俯伏,興,平身。」《引禮》 唱「就讀祝位。」讀祝者取祝,立於讀祝位之左。會首詣 讀祝所。引禮唱「跪。」會首跪。唱:「讀祝。」讀祝者跪。讀祝訖, 興,置祝於案。引禮唱:「俯伏,興,平身。」會首「俯伏,興平身。」 引禮唱:「復位。」會首復位。引禮唱:「鞠躬,拜,興,拜,興,平身。」 會首以下皆鞠躬,拜,興,拜,興,平身。執事者徹祭物。讀 祝者取祝文焚瘞於坎所。禮畢,行會飲讀《誓文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187卷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https://bit.ly/36QWJMU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187卷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187卷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日治初期新竹廳之官廟(三)--孔子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3rvCtbq
新竹廳提出官廟調查報告附冊孔子廟(學宮)(《臺灣總督府檔案》掃描號:000047420020030)
日治初期新竹廳之官廟(三)--孔子廟
文/溫國良/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孔子廟,祭祀孔子之廟。孔子為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名丘,字仲尼。生於魯襄公22(西元前551)年夏曆8月27日,以國曆算,為9月28日;卒於魯哀公16(西元前479)年夏曆2月11日,享壽73。孔子為儒家學派創始人,開平民教育之先河,後世尊稱「至聖先師」,國人通稱「孔夫子」,臺灣民間俗稱「孔子公」。孔子之專廟奉祀,始於春秋之時。魯哀公於山東曲阜闕里建「孔子廟」,收藏孔子衣冠、琴、車、書等遺物。北魏時,因漢時嘗封孔子為宣尼公,故又稱「宣尼廟」。北齊時,各地郡學皆於坊內立「孔顏廟」。唐太宗貞觀時,詔各州縣皆立「孔子廟」。玄宗開元時,封孔子為文宣王,故又稱「文宣王廟」。明成祖永樂以後,又稱「文廟」。民國3(1914)年,北京臨時政府內務部禮制館規定從最古之稱為「孔子廟」;惟民間仍習稱為「文廟」或「孔廟」。廟中大成殿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及四配、十二哲(註1)神位,其弟子及歷代先賢先儒分列東西兩廡。歲時致祭,典禮隆重。
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明治36(1903)年2月25日民總第846號照會函,通知各廳調查其轄下之官廟情形,新竹廳長里見義正於3月15日,就學宮(孔子廟)之情形,以新總收第1337號之1函,陳報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但經筆者整理,分成一沿革、二大成殿神位配置、三祭祀人員、四祭孔儀式如次:
一、沿革
學宮(註2),係嘉慶22(1817)年,同知張學溥興建,道光4(1824)年,同知吳性誠將之竣工。道光11(1831)年,貢生林祥雲補建省牲所,道光17(1837)年,同知婁雲購城民柯姣園地,添築圍牆,倡捐重修。明治28(1895)年之役,充作新竹守備隊之兵舍使用,一時中斷祀典;但明治30(1897)年秋,紳民等鳩資執行祭儀,明治31(1898)年夏,新竹辦務署長桑原戒平與新竹守備隊協議,撤大成殿之兵舍,安置神位如常。然而,其他之全部仍供用兵舍。維持基本如附件調查書。以往縱有租穀259石、息銀100圓,但此時悉歸官有。(註3)至明治39(1906)年,大成殿周圍廂房充作新竹公學校(註4)教室。民國45(1956)年,新竹縣議會通過遷移孔廟計畫,民國47(1958)年9月28日,遷建落成於中山公園內(註5),僅大成門與大成殿尚維持原貌,部分建材沿用原拆遷下之石材及橫樑,是一個兼具人文色彩與遊憩的懷思場所。民國95(2006)年,釋奠典禮後由於建築物老舊,有結構安全疑慮,全面停辦。民國97(2008)年,於東廡後方空間重設鄉賢祠,並奉祀王世傑、徐立鵬、鄭崇和、鄭用錫、鄭用鑑、林占梅等6位先賢(註6),並於民國98(2009)年3月及9月,分別辦理鄉賢春秋祭典。民國99(2010)年3月1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但由於上述建築老舊,民國102(2013)年,新竹市政府向文化部爭取千萬修繕補助經費,經過1年整修完工。今新竹市孔廟的大成殿幾乎終年大門深鎖,僅每年孔子誕辰舉行祭孔時打開。
二、大成殿神位配置
大成殿位其中央,坐北朝南,正殿之神位為至聖先師孔子,東側配祀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子,西側配祀宗聖曾子、亞聖孟子,以先賢閔子損、冉子雍、端木子賜、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為東六哲,配祀於東配之下,以先賢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顓孫子師、朱子熹為西六哲,配祀於西配之下,其東廡,配祀先賢:公孫僑、林放、原憲、商瞿、漆雕開、司馬耕、梁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公西赤、南宮适、任不齊、公良孺、公肩定、鄡單、罕父黑、榮旂、左人郢、鄭國、原亢、廉潔、叔仲會、公西輿如、邽巽、陳亢、琴張、步叔乘、秦非、顏噲、顏何、縣亶、牧皮、樂正克、萬章、周敦頤、程顥、邵雍,計四十人,配祀先儒:公羊高、伏勝、毛亨、孔安國、后蒼、鄭康成、范甯、陸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謝良佐、羅從彥、李綱、張栻、陸九淵、陳淳、真德秀、何基、文天祥、趙復、金履祥、陳澔、方孝孺、薛瑄、胡居仁、羅欽順、呂柟、劉宗周、孫奇逢、陸隴其,計三十一人;其西廡,配祀先賢:蘧瑗、澹臺滅明、宓不齊、公冶長、公皙哀、高柴、樊須、商澤、巫馬施、顏辛、曹卹、公孫龍、秦商、顏高、壤駟赤、石作蜀、公夏首、后處、奚容蒧、顏祖、句井疆、秦祖、縣成、公祖句茲、燕伋、樂欬、狄黑、孔忠、公西蒧、顏之僕、施之常、申棖、左邱明、秦冉、公明儀、公都子、公孫丑、張載、程頤,計三十九人,配祀先儒:穀梁赤、高堂生、董仲舒、毛萇、杜子春、諸葛亮、王通、韓愈、胡瑗、韓琦、楊時、尹焞、李侗、呂祖謙、袁燮、黃幹、蔡沈、魏了翁、王柏、陸秀夫、許衡、吳澄、許謙、曹端、陳獻章、蔡清、王守仁、呂坤、黃道周、湯斌,計三十人。(參考附表)
三、祭祀人員
祀事由正獻官掌之,以廳縣之長官任之,由分獻官副之,以學官任之,其他有陪祭官,由廳縣之正官及營訊之武官任之,其下置執事。
曰監宰,凡以牛羊豕為正牲,以鹿兔為間,式為宰殺之時,務使潔淨,先取其毛血少許,血以告其殺,毛以告其純,將之盛入盆中,置於神位下,其餘之毛血、腸胃等盛入淨桶,置於別房埋瘞,乃監視之也。
曰監洗,凡鍋、釜、罍、爵、籩、豆之屬及其他之器皿需要洗滌潔淨,乃監臨之者也。
曰監造膳羞,凡製造餅餈、脯醢之屬必監視者也。
曰收發祭器,凡祭器一發一收間,檢視明白,防止遺漏者也。
曰提調幕次,凡帳幕、桌席等之鋪設皆須提調,不可遺漏。
曰通贊,凡臨祭儀,以發聲節坐作進退之順序者,稱為通贊。
曰引贊,臨祭儀,從事迎導、扶起祭官等之行為也。
曰司罍洗香燭,司酒尊所、盥洗所及香案、香爐、香合、燭就等之事也。
曰司帛,司帛之供奠及帛案也。
曰司爵,司爵之供奠及爵案也。
曰讀祝,司讀唱祭文及祝案也。
曰飲福受胙執事,乃先捧酒、捧胙予獻官,後令宰夫割取、監視之執事也。以上為祀事之職員。
四、祭孔儀式
祭日為春秋二次,其仲月(月用仲,取時之正也)上下(日用丁,取文明之象也)。先期三日,正副獻官、陪祭官及執事皆沐浴更衣,散齋;二日,各宿別室,致齋;一日,同宿齋所,理祭事,不飲酒,不茹葷(蔥、韭、葫、薤、蒜),不吊喪,不問疾,不聽樂,不行刑,不判署刑殺文字,不與穢惡事。期至,先祭崇聖祠。畢後,文廟中鼓初嚴,殿上諸執事各燃燭焚香,丹墀及露臺上皆明炬,各官俱朝服。鼓再嚴,歌生、樂舞生各序立丹墀兩邊。鼓三嚴,各執事薦羹及啟牲匣蓋,以湯澆牲體,使氣上升,各引贊引各獻官至戟門下北面立。依通贊之唱:樂生隨司麾入殿內,各就所執樂位,舞生各隨司節上露臺,分東西立班,司節就西立。依通贊之唱:司罍洗者各執罍洗,司瘞者立於埋瘞所待命,其他之執事亦各執其事。依通贊之唱:陪祭官各照官階就拜位(但:武官為把總以上),分獻官各就位,正獻官依引贊之前導就位。依引贊之唱:執事捧正祀之毛血由中門出,四配及東西哲祭祀之毛血由左右門出,兩廡之毛血隨之瘞於砍中。依通贊之唱:迎神,麾生舉麾。依唱:樂奏昭平之章,舞生執籥。依通贊之唱:正獻、分獻、陪祭諸官俱行三跪九叩禮,興,麾生偃麾,止樂。依通贊之唱:執事各捧帛盤,正祀由中門進,配哲由左門進,兩廡分東西進,詣各神位左,鞠躬旁立。依通贊之唱:行初獻禮,引贊二人導正獻官行,因贊而至盥洗所,獻官盥洗畢,因贊而詣酒尊所,司尊者舉冪酌酒,即注酒於爵,司爵者捧爵在獻官前行,正祀由中門入,餘由左門入,詣各神位前,鞠躬旁立。依引贊之前導,詣孔子神位前,即獻官隨引贊由左偏門入,至神位前朝上(即堂上)立。麾生舉麾,唱:樂奏宣平之章,擊柷作樂,舞生按節而舞。依引贊跪叩之唱:隨作樂,隨行禮(三跪九叩禮)。依又唱:捧帛者西跪進帛,獻官拱舉,執事者接置案上。依又唱:司爵者西跪進爵,獻官拱舉,執事者接置案上。依又唱:起立,依又唱:起立,依又唱:獻官詣香案前。依唱:跪,再依通贊之唱:眾官皆跪。又,依唱:執事讀祝文,文曰:
維某年,歲次某干支,二、八月某干支朔,越某日某干支,正獻官某、分獻官某敢昭告於至聖先師孔子之神曰:維道冠絕古今,德配天地;刪述六經,垂憲萬世。今茲仲春、秋,謹以牲帛、醴粢,祗奉舊章,式陳明薦;以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配。尚饗!
讀畢,麾生舉麾,繼續奏樂(讀祝中,止樂,至是,續奏未終之樂)。讀祝者將祝版復置神案上。依通贊之唱:獻官行三叩禮。又依唱:起立。再依引贊之唱:詣復聖顏子神位前。依贊:跪,依贊:奠帛,依贊:獻爵,依唱:叩首等,俱如正祀儀。再依贊:跪如前儀。此時,依通贊之唱:行分獻禮,正獻官專行中位及四配之禮,故立即依引贊之贊:詣亞聖孟子神位前。依贊:跪如前儀。分獻官另依引贊之前導,至各東西兩哲及兩廡,祭之如正祀儀。依贊:復位時,麾生偃麾,止樂,即引贊引正獻官及分獻官由西角門出,復於原位,朝上立。至是,通贊唱:行亞獻禮,麾生舉麾。唱:樂奏秩平之章,擊柷作樂,舞生按節而舞。獻畢,唱:復位,麾生偃麾如前儀。至是,依通贊之唱:行終獻禮,儀如亞獻,麾生舉麾,奏敘平之章,擊柷作樂,舞生按節而舞。獻畢,依唱:復位,麾生偃麾如前儀。依通贊之唱:行飲福受胙之禮。依引贊之贊:跪飲福酒,即東執事進爵,獻官飲訖,西執事接爵置神案上。依又贊:受胙,即東執事進胙,獻官受胙,西執事接胙由中門出。依又贊:叩首、起立、復位。至是,依通贊之唱:正獻、分獻、陪祭各官俱行三跪九叩禮。再依通贊之唱:撤饌,麾生舉麾。依唱:奏懿平之章,樂作舞止。依引贊之贊:正獻、分獻、陪祭各官行三跪九叩禮,麾生偃麾如前儀。又依通贊之唱:讀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其正祀由中門、左右配哲由左右門、兩廡從祀各隨班,俱詣瘞所。再依唱:各獻官詣瘞位,麾生舉麾。依唱:奏德平之章,有樂無舞,送神。依唱:望瘞,依唱:焚祝帛,依唱:復位,麾生偃麾,樂止。依通贊、引贊之同唱:禮畢。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3rvCtbq
大明會典之一百八十七
營造五
城垣
凡京師城垣。洪武二十六年定、皇城京城牆垣、遇有損壞、即便丈量明白見數計料。所有磚灰、行下聚寶山黑窯等處關支、其合用人工、咨呈都府、行移留守五衛、差撥軍士修理。若在外藩鎮府州城隍、但有損壞、係干緊要去處者、隨即度量彼處軍民、工料多少、入奏修理。如係腹裏去處、於農隙之時興工
○天順六年、今後軍都督府、並守門官軍巡視。如有損壞低窪、該門官軍、隨即填補修理
皇城
皇城、起
大明門、長安左右門、歷東安、西安、北安三門、周圍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內
紫禁城、起
午門、歷東華、西華、玄武三門、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東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城、高三丈
垛口、四尺五寸五分。基厚二丈五尺。頂收二丈一尺二寸五分
京城
國初定都南京。城周圍九十六里。門十三、曰正陽、通濟、聚寶、三山、石城、清涼、定淮、儀鳳、鍾阜、金川、神策、太平、朝陽。後塞。鍾阜、儀鳳二門。外城周圍一百八十里。門十六、曰麒麟、仙鶴姚坊、高橋、滄波、雙橋、夾岡、上方、鳳臺、大馴象、大安德、小安德、江東、佛寧、上元、觀音。永樂中定都北京。建築
京城、周圍四十里。為九門、南曰麗正、文明、順成、東曰齊化、東直。西曰平則、西直。北曰安定、德勝。正統初、更名麗正為正陽、文明為崇文、順成為宣武、齊化為朝陽、平則為阜成。餘四門仍舊。城南一面、長一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東、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頂收五丈。嘉靖二十三年、築重城、包京城南一面、轉抱東西角樓止。長二十八里。為七門、南曰永定、左安、右安。東曰廣渠、東便。西口廣寧、西便。城南一南、長二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七寸。東、一千八十五丈一尺。西、一千九十三丈二尺。各高二丈。垛口四尺。基厚二丈。頂收一丈四尺。四十二年、增修各門甕城
凡皇城紅鋪。弘治六年奏准、巡視城垣委官、時常點視比較。應修理者、隨即具呈修理。其直宿官軍、不行用心看守、致有損失、應參究者、徑自參究
○嘉靖三十一年題准、兵部點軍司官、工部街道官、各城巡視御史、俱要不時巡閱、查點各該官軍、嚴督看守。遇有遺失損壞、輕則責治、重則參提、俱責修陪。仍行錦衣衛街道官、一體巡緝禁治
凡城垣禁約。成化十年、令都城外四圍、沿河居住軍民人等、越入牆垣、偷魚割草、竊取磚石等項。輕則量情懲治、重則參奏拏問、枷號示眾。若該城徇情、縱容不理、及四鄰知而不首者、皆治以罪。其守門官軍、亦不許於城外河邊、栽種牧放、因而引惹外人、入內作踐。違者、一體治罪
凡各處城樓窩鋪。洪武元年令、腹裏有軍城池、每二十丈置一鋪。邊境城、每十丈一鋪。其總兵官隨機應變增置者、不在此限。無軍處所、有司自行設置、常加點視、母致疏漏損壞。提調官任滿得代、相沿交割、違者治罪
壇場
凡修理壇場。洪武二十六年定、天地壇場、若有損壞去處、合修理者、督工計料修整。合漆飾者、行下營繕所、差工漆飾。所用木石磚灰顏料等項、行下抽分竹木局等衙門、照數關支
○嘉靖十二年題准、祈榖壇、並犧牲所、每年太常寺呈工部、支取石灰一萬斤、工食銀二十兩、給付各該人員修飾
○萬曆四年題准、先農壇、每年春秋二季、行太常寺委官、摘撥壇戶、將瓦上磚地內草木芟除。牆垣、行管理重城司官巡視。如有剝裂處所、量取磚石、雇募匠作修補
圜丘壇 【 吳元年、建圜丘於京城之南。洪武十一年、即其地建大祀殿、合祀 天地、是為 天地壇。嘉靖九年、復初制、仍為圜丘、在正陽門南】
圜丘、三成壇。一成、面徑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面徑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面徑十二丈、高八尺一寸。各成面磚、用一九七五陽數、及周圍攔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級、白石為之。內壝圓牆、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靈星石門六、正南三、東西北各一。外壝方牆、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二己七寸。靈星門如前。
【 高用周尺、餘今尺、下同】 又外圍方牆、為門四、南曰昭亨、東曰泰元、西曰廣利、北曰成貞
方澤壇 【 吳元年、建方丘於鍾山之北。洪武十一年、改建天地壇、遂廢。嘉靖九年、復初制、為方澤、在安定門外】
方澤、二成壇。一成、面方六丈、高六尺。二成、面方十丈六寸、高六尺。各成面磚、用六八陰數、皆黃色琉璃、青白石包砌。四出陛、各八級。周圍水渠一道、長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闊六尺。內壝方牆、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靈星門六、正北三、東西南各一。外壝方牆、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靈星門如前。又外圍方牆二重、內重北門三、東西南門各一。最外、惟西向三門。又西有石坊、曰泰折街
朝日壇 【 嘉靖九年建、在朝陽門外】
壇、方廣五丈、高五尺九寸、壇面磚、青色琉璃。四出陛、九級。圓壝牆七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靈星門六、正西三、南東北各一。外圍牆、前方後圓、西北各三門。牆之西北、有石坊、曰禮神街
夕月壇 【 嘉靖九年建、在阜城門外】
壇、方廣四丈、高四尺六寸。壇面磚、白色琉璃。四出陛、六級。方壝牆二十四丈、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八分。靈星門六、正東三、南北西各一。外圍方牆、東北各三門。牆之東北、有石坊、亦曰禮神街
雩壇 【 嘉靖中建】
壇在泰元門外。圓廣五丈、高七尺五寸。四出陛、各九級。內壝圓牆、徑二十七丈、高四尺九寸五分、厚二尺五寸。靈星門六、正南三、東西北各一。外圍方牆、四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正南三門、曰崇雩門、共為一區、在南郊之西。外圍牆、東西面闊八十一丈五尺、南北進深五十六丈九尺、高九尺、厚三尺
神祇壇 【 國初建山川壇於 天地壇之西。永樂中、北京山川壇成。嘉靖十一年、即其地為天神地祇壇】
神壇、方廣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四出陛、各九級。壝牆、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五寸。靈星門六、正南三、東西北各一。內設雲形青白石龕四於壇北、各高九尺二寸五分
祇壇、面闊十丈、進深六丈、高四尺。四出陛、各六級。壝牆、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四寸。靈星門、亦如神壇。內設青白石龕、山形三、水形二、於壇北、【 先擬設於壇南北向、後改】 各高八尺二寸。左從位、山水形各一於壇東、右從位、山水形各一於壇西、各高七尺六寸
先農壇 【 洪武二年、建先農壇於山川壇西南。永樂中、建壇如南京】
壇在神祇壇後、石包磚砌、方廣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四出陛。壇東、為觀耕臺、用木、方五丈、高五尺。南東西三出陛
先蠶壇 【 嘉靖中、始建在安定門外、後改於西苑】
壇、石包磚砌、方廣二丈六尺、高二尺六寸。四出陛。壇東、為採桑臺、用磚石、方一丈四寸、高一尺四寸。南東西三出陛
太社稷壇 【 吳元年、建 社稷壇於宮城之西南北向、異壇、同壝。洪武十年、改建。同壇、問壝。永樂中、建壇如南京、在午門右】
同壇、同壝、壇、二成、上成、方五丈。次成、方五丈三尺、高五尺。四出陛、用五色土、隨方築之。壝垣、四面開靈星門。垣之色、亦各如其方
凡壇場禁約。弘治十三年奏准、天地、山川壇內、縱放牲畜作踐、及私種耤田外餘地、並奪取耤田禾把者、俱問罪。牲畜入官。犯人枷號一箇月發落
○嘉靖十年、令南郊近牆田地、不許縱人葬埋。行該城御史、並差給事中、及錦衣衛堂上官各一員、會同相勘。但有墳域附近一二裡內、無分大小、有力者、聽令自行遷葬。無力者、工部於空遠去處、設立義塚、限兩月以裏、盡行遷移。其先農壇、並東西郊、一併查勘、從宜處置。仍出榜曉諭、有故違者重治不宥
○萬曆四年題准、先農壇內牆垣、兵部行令巡捕官兵、常川巡緝。作踐牆垣者、拏究。壇內耕種地土、離牆二丈外、方許鋤犁
廟宇
太廟 【 建置詳見禮部祠祭司】
太廟、一座、九間。左右兩廡、各十五間。廟門、一座五間。左右門、二座。有神庫、神廚。
寢廟、一座、九間。左右兩廡、各五間。
祧廟、一座、九間。左右兩廡、各五間。
世廟 【 今名玊芝宮、建置詳禮部祠祭司】
宮門、五間、曰芝祥門。前殿、七間、曰寶慶殿。兩廡、各五間。後寢、五間、曰大德殿。兩廡、各三間
歷代帝王廟 【 國初、建於南京。嘉靖中、後建於京師】
廟在阜成門內、街北。前為廟門。中為景德門。門內、為景德崇聖之殿。殿九間、重簷、五出陛。東西兩廡、各七間。殿之後為庫。前門內、左有神庫、神廚。宰牲亭、門外
文廟
正殿七間、舊稱大成殿、今題曰先師廟。殿之東掖、為祭器庫、十一間。西掖、為樂器庫、十一間。東西廡、各十九間。兩廡之南、折而北向、為東西序、各十一間。門、各一。兩序之中、為大成門、今題曰廟門、五間。中門三、東西各列□十二
祀典神祗廟於 【 詳禮部祠祭司】
凡修建廟宇。洪武二十六年定、歷代聖帝明王、忠臣烈士、及名山嶽鎮、應合祭祀神祇廟宇、務要時常整理。如遇新創、及奉旨起造功臣享堂、須要委官督工計料、依制建造
○正統八年敕、凡嶽鎮海瀆祠廟、屋宇牆垣、或有損壞、及府州縣社稷、山川、文廟、城隍、一應祀典神祇、壇廟頹廢者、即令各該官司修理。合用物料、酌量所在官錢內、支給收買。或分派所屬殷實人戶備辦、於秋成時月、起倩夫匠修理。不許指此多派、虛費民財、及修蓋淫祠、妄用民力。若嶽鎮海瀆、廟宇、焚毀不存、用工多者、布按二司、同該府官、斟酌民力、量宜起蓋。仍先畫圖、奏來定奪。凡修完應祀壇廟、皆選誠實之人看守。所司時加提督。遇有損壞、即依例修整、不許廢壞。乃令巡按御史按察司官、按臨巡視
○成化十五年、令天下祀典神祇、祠廟應修理者、務要申達合干上司、勘實斟酌定奪
○弘治十二年、曲阜孔廟火。題准取旁近各省、及各抽分廠銀重修○嘉靖三十八年、以先牧廟、建自永樂、歲久頹敝、題准重修公廨
凡修理公廨。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文武衙門公廨。如遇起蓋、及修理者、所用(上□下木)磚瓦灰石人匠等項、或官為出辦。或移咨刑部、都察院、差撥囚徒、著令自辦物料人工修造。果有係干動眾、奏聞施行
○永樂二年奏准、今後大小衙門、小有損壞、許令隸兵人等、隨即修葺。果房屋倒塌、用工浩大、務要委官相料、計用夫工物料數目、官吏人等保勘、申部定奪修理
○弘治元年奏准、今後各衙門、但有門窗等項損壞、原物見在者官為出料修理。原物不在者、就令經該官吏、及看守之人、出料自陪修理
○嘉靖二十三年題准、各衙門應修理者、小修用銀一百兩以下、大修五百兩以下、估計到部、動支節慎庫官銀、上緊修理。以工完日為始、小修以三年為限、大修以五年為限、不得先期輒便議修○又議定、各有錢糧衙門損壞、工部委官估計物料、轉行動支無礙銀兩、徑自修理。惟原無錢糧者工部議估興工
文職公廨
宗人府 【 在長安左門南】 吏部 【 在宗人府南】
戶部 【 在吏部南】 禮部 【 在戶部南】
兵部 【 在宗人府後】 刑部 【 在貫城坊】
工部 【 在兵部南】 都察院 【 在刑部南】
翰林院 【 在長安左門外】 國子監 【 在安定門內】
太常寺 【 在後府南】 通政使司 【 在太常寺南】
大理寺 【 在都察院南】 詹事府 【 在玉河東岸】
光祿寺 【 在東安門內】 太僕寺 【 在萬寶坊】
鴻臚寺 【 在工部南】 欽天監 【 在鴻臚寺南】
太醫院 【 在欽天監南】 行人司 【 在長安右門外】
上林苑監 【 在文德坊】 中兵馬司 【 在城內仁壽坊】
東城兵馬司 【 在城內思城坊】 南城兵馬司 【 在城外正陽街】
西城兵馬司 【 在城內鹹宜坊】 北城兵馬司 【 在城內教忠坊】
武職公廨
中軍都督府 【 在長安右門南】 左軍都督府 【 在中府南】
右軍都督府 【 在左府南】 前軍都督府 【 在右府南】
後軍都督府 【 在中府後】 錦衣衛 【 在通政司南】
旗手衛 【 在通政司後】 府軍衛 【 在時雍坊】
府軍左衛 【 在保大坊】 府軍右衛 【 在鹹宜坊】
府軍前衛 【 在保大坊】 府軍後衛 【 在仁壽坊】
羽林左衛 【 在保大坊】 羽林右衛 【 在明時坊】
羽林前衛 【 在時雍坊】 金吾左衛 【 在保大坊】
金吾右衛 【 在仁壽坊】 金吾前衛
金吾後衛 虎賁左衛 【 以上三衛俱在保大坊】
燕山左衛 【 在安福坊】 燕山右衛 【 在思城坊】
燕山前衛 【 在鳴玊坊】 大興左衛 【 在日照坊】
濟陽衛 【 在居賢坊】 濟州衛 【 在金城坊】
武驤左衛 武驤右衛
騰驤左衛 騰驤右衛 【 以上四衛俱在崇教坊】
彭城衛 【 在萬寶坊】 永清左衛 【 在西城坊】
永清右衛 【 在日中坊】 武功左衛
武功右衛 武功中衛 【 以上三衛俱在明時坊】
長陵衛
獻陵衛
景陵衛
裕陵衛
茂陵衛
泰陵衛
康陵衛
永陵衛
昭陵衛
凡公生門禁約。弘治十三年奏准、東西公生門朝房、官吏人等、或帶住家小、或做造酒食、或寄放貨櫃、開設卜肆、停放馬騾、取土搬穢等項作踐者。問罪、枷號一箇月、發落
○嘉靖二十年題准、東西朝房、先年每衙門、止容辦事吏一名、在內看守。近皆攜帶家小、引挾親黨、任憑居住。又多閒雜人等、鬻市酒食、寄放貨物。合通行各該衙門查理。仍行本部管理街道官、及轉行巡視御史、督令該管兵馬、挨次體勘。有仍前雜亂者、拏送法司、問罪如例。兵馬司每月朔、具結回報凡貢院修理。舊例、合用銀兩、工部出六分、順天等八府、共出四分。嘉靖二十八年題准、修蓋板捨、工部二千七百。順天府一千八百。共增足四千五百之數
○四十三年、又議充拓東西坊牌樓、面闊三十二丈。大門、至南拓十二丈。坊牌外民房、改造官廳三間。東西夾道、開廣各一丈五尺。圍牆拓十二丈
○萬曆元年以後、又議充拓改建、於是堂宇弘廠。諸經房、各具庖湢。板捨皆易以磚、歲免拆卸。撥工役四名、常川看守。委營繕所官一員、專掌鎖鑰
倉庫
凡修蓋倉庫。洪武十四年、計在京一歲官俸軍糧之數、令各建倉儲蓄、以便支給
○二十六年定、凡在京各衙門倉庫。如有損壞、應合修理者、即便移文、取索人匠物料修整。如本處倉庫不敷、應合添蓋者、須要相擇地基、計料如式營造。所用竹木磚石灰瓦丁線等項、行下抽分竹木局等衙門關支。如是工匠物料不敷預為措辦足備、以候應用
○永樂九年奏准、倉廒損壞者、該衛修理。缺少者、本部蓋造
○萬曆三年題准、修建倉廒規制、俱以樣廒為準。各委官、及作頭姓名、刻扁懸記。如十年之內、即有損壞者責令陪修、仍治其罪
京倉
舊太倉十一衛、舊廒三百六座。見在廒二百三十六座、計一千二百十五間空地五十三座
錦衣衛、見廒二十座。內二座六間、一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八座
羽林前衛、見廒二十四座。內一座四間、四座六間、三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四座
大寧中衛、見廒二十一座。內一座三間、二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七座
神武左衛、見廒二十座。內三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三座
昭陵衛、見廒二十五座。內二座三間、一座四間、一座七間、一座八間、餘俱五間。空地三座
忠義前衛、見廒二十三座。內二座四間、二座六間、一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三座
忠義後衛、見廒十九座。內一座四間、一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五座
蔚州左衛、見廒二十座。內一座四間、四座六間、二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五座
景陵衛、見廒二十四座。內四座六間、一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五座
獻陵衛、見廒十九座。內二座四間、五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五座
義勇右衛、見廒二十一座。內一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五座
南新倉八衛、舊廒二百四十九座。見在廒一百八十座、計八百九十八間。空地四十九座
府軍衛、見廒二十一座、俱五間。空地五座
燕山右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七座
永清右衛、見廒二十三座、俱五間。空地六座
龍虎衛、見廒二十四座。內二座四間、餘俱五間。空地五座
龍驤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八座
彭城衛、見廒二十三座、俱五間。空地六座
濟州衛、見廒二十五座、俱五間。空地六座
金吾左衛、見廒二十四座、俱五間。空地五座
海運倉六衛、舊廒一百七十八座。見在廒一百二十座、計六百間。空地六十座
永陵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十二座
忠義右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八座
義勇後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八座
寬河衛、見廒二十一座、俱五間。空地十一座
泰陵衛、見廒十九座、俱五間。空地十三座
燕山左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八座
新太倉七衛、舊廒一百八十一座。見在廒一百四十九座、計七百四十五間。空地二十七座
富峪衛、見廒二十二座、俱五間。空地三座
大寧前衛、見廒二十一座、俱五間。空地三座
茂陵衛、見廒二十一座、俱五間。空地四座
會州衛、見廒二十二座、俱五間。空地三座
裕陵衛、見廒二十一座、俱五間。空地五座
義勇前衛、見廒二十二座、俱五間。空地四座
康陵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五座
北新倉五衛、舊廒一百四十座。見在廒九十五座、計四百八十三間。空地四十一座
府軍前衛、見廒十七座、俱五間。空地十一間
府軍左衛、見廒二十一座、內一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八座
府軍右衛、見廒十八座。內一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八座
燕山前衛、見廒十九座。內一座三間、餘俱五間。空地六座
金吾前衛、見廒二十座。內二座六間、三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八座
大軍倉四衛、舊廒一百二十二座。見在廒七十七座、計三百九十間。空地四十五座
大軍倉、見廒十九座。內二座六間、一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十座
旗手衛、見廒十九座。內一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一座
永清左衛、見廒十八座、俱五間。空地十一座
武城中衛、見廒二十一座、俱五間。空地十三座
濟陽倉二衛、舊廒四十七座。見在廒三十四座、計一百六十間。空地二座
濟陽衛、見廒十八座。內一座三間、四座四間、餘俱五間
金吾右衛、見廒十六座。內五座四間、一座六間、餘俱五間。空地二座
祿米倉二衛、並部糧、舊廒七十四座。見在廒四十九座、計二百四十五間。空地二座
彭城衛、見廒十九座。內一座四間、餘俱五間。空地一座
府軍前衛、見廒十九座。內一座三間、二座四間、一座六間、一座七間、餘俱五間。空地□座部糧見廒十一座。內二座六間、餘俱五間
西新倉四衛、舊廒一百座。見在廒八十三座、計四百十五間。空地二十二座
羽林左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七座
虎賁左衛、見廒二十座、俱五間。空地五座
金吾後衛、見廒二十一座、俱五間。空地五座
府軍後衛、見廒二十二座、俱五間。空地五座
大興左衛倉一衛、舊廒二十九座。見在廒二十五座。內四座六間、二座七間、餘俱五間、計一百三十三間。空地四座
太平倉二衛、舊廒四十八座。見在廒四十四座、計二百二十間
留守前衛、見廒二十二座、俱五間。內坍塌一座
留守後衛、見廒二十二座、俱五間
通倉
大運南倉、舊廒一百二十一座。見在廒八十座。每座五間、計四百間
大運中倉、見在廒一百四十座。內五座六間、二座四間、餘俱五間、計七百三間
大運西倉、見在廒三百九十四座。內一座六間、餘俱五間、計一千九百七十一間
大運東倉 【 今廢】
凡提督修倉。正統二年、初差工部堂上官提督。後復添設員外郎一員、職專修倉。仍以堂上官提督。後又差內臣、及戶部管倉堂上官提督
○嘉靖十五年奏准、裁革京通二倉修倉內臣。令工部堂上官、並原委太倉通州員外郎、主事、督率各衛所官修理
○四十三年、令京倉修倉員外郎主事、於就近公署居住督工。裁革通州修倉主事、行管通惠河郎中兼理
凡京倉軍夫。原額府軍等六十三衛、修倉軍餘、共一千九百八十八名。正德十五年、減留一千二百名。十六年以後、裁革冒充、及改
康、永、昭、三陵守護外。實在九百四十六名。內錦衣衛旗校十一名、月糧一石。各衛軍餘、月糧八斗。除歲派差占見役等項二十二名、其九百二十四名、每年二月至九月做工。十月至次年正月歇工月分、每名月辦料價銀二錢五分
○嘉靖四十五年以後、做工月分、亦令納銀、隨工自雇夫匠
○萬曆元年議准、各軍支米月分、照舊徵銀二錢五分。支銀月分、徵銀二錢七分。米折銀月分、徵銀三錢五分。各衛掌印官、照數徵收。除本工雇夫匠支用外。其餘類總解部、以充買料支用
凡通倉軍夫。通州十二衛、修倉軍餘、原額六百名。正德十五年、減留四百五十名。內餘五十名、自二月起、至九月止、每名辦納價銀三兩六錢、共銀一百八十兩。其餘分作四班、三班上工、一班歇息。又自十月至正月四箇月、前項軍餘、除在廠管事、看守物料、及上宿巡風等項、共一百十六名外。其餘三百三十四名、每名辦納料價銀一兩、共三百三十四兩、與前銀、俱解部、以備買料支用
凡修倉年例。每年、京倉、舊該修二百二十餘間。通倉、舊該修一百一十餘間。正德十五年題准、量減三分之一。後定、每年、京倉、該修三十座。通倉、該修十五座。大約每座、五間為率。管理修倉主事、每年預於十一月、移文戶部管糧司官、備查應修廒座、開送修倉主事、督率官匠、親詣各倉、逐一估計合用物料數目、於正月內、具呈本部題派。工完呈部。十二月內、提督侍郎具題
○嘉靖十六年、又因增修倉廒一百六十餘座。題准京倉年例、量加四座
○萬曆九年題准、每年修倉廒底、板木近土、米易浥爛。議用城磚砌漫、方置板木鋪墊。廒門廒牆、遍留下孔、以洩地氣。仍將修過廒座、用過錢糧具奏營房
凡修理營房。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各衛軍人營房、及駝馬象房、如有起蓋修理、所用物料、官為支給。若合用人工、隸各衛者、各衛自行定奪差軍。隸有司者、定奪差撥囚徒、或用人夫修造。果有係干動眾、奏聞施行
土牆營房每間合用
桁條五根 椽木五十根
蘆柴一束半 釘二十五枚
瓦一千五百斤 石灰五斤
凡陵衛營房。舊例、係各衛自行蓋造。順天撫按、會同查處。正德十六年、蓋造
康陵衛。查有拆毀寺觀、抄沒官房、始議給發
○嘉靖二十七年、蓋造
永陵衛。合用工料、先儘撫按衙門贓罰、並所屬州縣、庫貯無礙官銀動支。不敷、工部量行補湊
○萬曆元年、蓋造
昭陵衛。工部補湊、題用順天所屬、未解葦課銀
凡象房。弘治八年修蓋、工部出辦物料人匠、兵部摘撥官軍、錦衣衛借撥軍校、兼用。本部該衛、各委官一員、會同督理。做工軍士、行戶部日支米鹽、如例。正德十年、嘉靖十六年、重修、亦如之凡馬房。舊例每所、定與公廨地二十頃、歲租六十兩、以備修理。各掌馬房事、及巡青內外官、自行收支。又有生熟草場地、頃數不等。內留生草牧地。餘俱召佃、徵子粒銀、徑解御馬監收貯。嘉靖初題准、二項租銀、俱納所在州縣、轉解戶部、貯聽修理倉廄支用。其各馬房修理、自後率以三年為期
獄具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各衙門、合用刑具、皆須較勘如法、應合應付者、方許應付
應天府採辦
笞 杖 (木□)
龍江提舉司成造
枷 杻
寶源局打造
鐵鎖 鐵鐐
刑部、每年該用長枷五百二十面。手肘七百八十副。拶指一千三百把、每把、用綿繩一條。方枷二百六十面。竹板三千片、每貓竹一根、長一丈九尺、圍圓九寸、破竹十三片、長四尺五寸、闊一寸五分。鐵索六百五十條。鎖頭六百五十箇。鐵鐐七百八十副。鐵釘三千箇
都察院、每年該用長枷一百二十面。手肘四百二十副、拶指八百把、每把、用綿繩一條。方枷二百六十面。竹板三千斤、照前尺寸。鐵索九十條。鎖頭九十箇。鐵鐐四百副。鐵釘二千箇
大理寺、每年該用拶指四百四十把、每把、用綿繩一條。竹板七百八十片、照前尺寸
成化二十一年奏准、刑部、都察院、問擬徒罪以下、俱送工部。其笞杖罪囚、免其運灰、量為收銀、買辦獄具。其修倉囚犯、亦令每日出銀一分、按月送部、成造枷鐐等具、以備法司取用。有可修理者、仍送部修理應用
大明會典(明)李東陽等纂-●大明會典之一百八十七 _国学导航 https://bit.ly/3a1bazE
揭陽歷史上的先農壇和耕耤禮
揭陽歷史上的先農壇和耕耤禮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oZY3D5
◆ 揭陽歷史上的先農壇和耕耤禮
作者:彭妙艷
拙文在「揭陽讀書人」公眾號貼出後,接連數日,有着不少熱心了解地方文化的朋友,希望對於先農壇和耕耤禮有着更系統的了解,這就讓我想到寫作這篇文章,作為對前文的補充。
在耕讀文明時代,農業與教育相關廟宇建設與禮制的實施,是朝廷到地方都十分重視的事情,在今揭陽市境,當時也不例外。所以在地方志上,也就留下了相對於其他類型神廟與禮制更加詳細的記載,為今人對歷史的了解和認識,提供了詳實的文獻。
為了讓讀者對之有着「更系統」的了解,筆者先把惠來、普寧、揭陽三縣縣誌的相關資料抄錄於後:
雍正九年(1731)《惠來縣誌》卷九《秩祀·先農壇》:
在東郊華埔鄉之東。耤田四畝九分。壇高二尺一寸,寬二丈五尺。壇後正房三間,配房各一間。正房中間供奉先農之神牌位。東間存貯祭器、農具,西間收貯耤田米穀。配房東間置辦祭品,西間令看守農民居住。壇廟耤田之外,周圍築土為牆,開門南向。祭祀陳設品物,一切禮儀,遵雍正三年大部奏定,照直隸各省各府州縣,每歲數祭,社稷壇之例。
耤田禮儀:祭先農壇禮畢,縣正印官換蟒袍補服秉耒,佐貳執青籍播種。行耕時,用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俱照九卿之例,九推九返。農夫終畝。耕畢,各官率耆老、農夫望闕行三跪九叩首禮。
耕耤農具,俱用赤色,牛隻用黑色,籍用青色。所盛籽種,照本處土宜。選擇勤謹農夫二名,免其差役,酌給口糧,令看守壇宇、灌溉耤田。地方官不時看視,查其力作收穫。將每年所收米穀數目,用過粢盛數目,造冊報布政司,送戶部查核。
乾隆十年(1745)《普寧縣誌》卷二《壇壝·先農壇》:
在縣東郊。雍正五年,知縣藍鼎元奉文建壇。方廣二丈五尺,四出升各三級,高二尺一寸。壇後祠宇,正房三間,配房各一間。正房中間,供奉先農神牌。牌高二尺四寸,寬六寸,座高五寸,寬九寸五分。紅牌金字填寫「先農之神」,如京師式。正房東間,存貯祭器、農具;西間收貯。耤田四畝九分。周壇廟耤田之外,築土為牆,開門南向。
耕耤日期,每年十月初一日。頒時憲書,後欽天監選擇吉期,頒行各省,同日舉行。至期奉神位於壇上,陳設祭品:帛一、羊一、豕一、鉶一、籩四、豆四、簠二、簋二。各官朝服行禮,一如祭社稷之儀。禮畢,各官俱換蟒袍補服,行耕耤禮。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知縣秉耒,典史巡檢,青籍播種,九卿之例,九推九返。農夫終畝耕畢,各官率農夫望闕行三跪九叩禮。
耤田先經雍正四年奉文之初,署知縣黃廷相於西郊建壇。買方有萬西溝田四畝九分。後以西郊不合,改建東郊。五年,知縣藍鼎元買王乃昭岐崗田四畝九分。
二處每年共額租一十四石九斗。每年除籽種、粢盛谷二石四斗,又牛一頭,犁一張,耙一張,看守農夫二名。乾隆九年頒發。
祭文:維乾隆某年如上式致祭於先農之神曰:維神肇興稼穡,粒我烝民。頌思文之德,克配彼天。念率育之功,常陳時夏。茲當東作,咸服先疇。洪惟九五之尊,歲舉三推之典。恭膺守土,敢忘勞民!謹奉彝章,聿修祀事。惟願五風十雨,嘉祥恆沐於神庥;庶幾九穗雙岐,上瑞頻書於大有。尚饗。
乾隆四十四年(1779)《揭陽縣誌》卷二《 壇祠·先農壇 》:
在東門外。雍正四年奉文建。壇右耳房三間,每歲仲春亥日巳時致祭。帛一、羊一、豕一、劍一、籩四、豆四、簠二、簋二。地方官行三跪九叩禮。奠瘞畢,出詣耤田。所田四畝九分,計三坵。農具赤色,耕牛一,黑色,籽種籍一,青色。耆老一,牽牛,農夫一,扶犁。農童八,唱耕耤歌。一官捧籍,一官播種,俱用右手扶犁,左手執鞭,各行九推禮。農夫終畝耕。畢,回官廳更朝衣,望闕行三跪九叩禮。
乾隆三年,奉文,文武各官一體詣壇致祭。又雍正六年,奉文於先農壇內附立八蜡神位。地方官於季冬上戊日致祭。其神位則先嗇一,司嗇二、農三、郵表畷四、貓虎五、坊六、庸七、昆蟲八。
祝文(部頒):維神肇興稼穡,粒我蒸民。頌思文之德,克配彼天。念率育之功,常陳時夏。茲當東作,咸服先疇。欽惟九五之尊,歲舉三推之典。恭膺守土,敢忘勞民。謹奉儀章,聿修祀事,惟願五風十雨,嘉祥常沐於神庥。庶幾九穗雙岐上瑞,頻書書於大有。尚饗。
綜上,可見:先農壇與耕耤禮,是清雍正三年(1725),由朝廷頒發文件「欽定」的。包括壇、廟的取向、規模、形式、祭文,都有嚴格規定,不得逾越與苟略。耤田四畝九分,選二農夫看守耕種,也都是制度。祭拜與行耕耤禮的儀軌、過程,農具、執事者、角色扮演、動作等,也都有章可循而不能隨心所欲。只是耕耤歌的有無,耕耤歌的內容,似乎就可有可無,各縣自行決定。因為從各縣誌的記載看,只有揭陽在行禮時有八農童唱耕耤歌,而惠來、普寧兩縣卻闕如,就可窺見其大概。
也正因為耕耤歌不像祭(祝)文,是由「部頒」的,所以文獻必須記載在冊,以供執行,所以,揭陽歷史上雖有以八農童唱耕耤歌的項目,卻沒有一首耕耤歌借着記載而流傳下來。這未始不是憾事。幸好,在廣東,特別是河源地區,卻還記載收錄有20首之多,從而可以讓人一窺其面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92ex25.html
《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290年前的连平地图) - 知乎 https://bit.ly/3q2wmuT
輿圖,即地圖。 輿的本意是車的底座,可用來承載物體,因為地圖上載有山川、河流、城鎮、四方地物,所以古人就把地圖稱為輿圖,把地理學叫作輿地學,把看風水叫作勘輿學。 雍正8年版《連平州志》卷之一的輿圖部分包含7張圖:連平州治全圖、連平州城全圖、連平州學宮圖、九連山、先農壇圖、忠義孝弟(悌)祠、節孝祠,后3張圖含有尺寸和建造時間說明。
為確保嚴謹,照牛排盡量採用《連平州志》雍正八年刻本的原圖。 為了方便閱讀,實體書中分散在兩頁的圖片被我PS到一塊了,結合1980年手抄油印版+雍正版州志把圖上看不清的文字用綠色小字標註。 本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圖片為主,古文極少。 開篇依法安利一下我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宅在家裡瞎折騰的微信公眾號(iZhaoNiuPai)——
1、連平州治全圖。
我首次看到這張圖還有點激動,因為距今290年以前,清朝雍正年間連平境內的大多數地名與現在並無多大差別:中村、古坑、上坪、下坪、石人嶂、激動陂(麻陂)、蜆村(顯村)、內管(內莞)、上藍州、下藍州、朝天馬、獐坑(樟坑? )、大埔、油溪、忠信、三角、大湖、田源、黃牛石、鶴湖、密溪、貴東、貴塘、陂頭塘(陂頭)、牛嶺水(牛嶺水)、豐盤、茶山,等等。 古代連平州的地盤大小、主要道路、山川、河流、州城的位置,都和現在基本一致。 那個年代可沒有衛星定位,沒有拍照技術,更沒有汽車,要畫出這麼詳細的地圖恐怕只能依靠兩條腿跋山涉水,土法丈量。
連平州治全圖(點擊圖片可放大,下同)
2、連平州城全圖。
州治選址,是牟應受上任之前,由督撫右司馬兼佥都禦史熊文燦、按台錢守廉及嶺東分守道洪雲蒸等官員選定的。 有司發現,雖然連平地處山中,但寬敞平坦,無險逼壓之形,無幽陰湫溢之患,城內外可置數千家,而附近石龍、上坪、下坪諸鄉村尤其聲勢相倚、阡陌相連,是做城池的好地方。
位址選定后,便委託長寧縣令陳國正主持督造建城之事,明朝崇禎六年(1633年)十月開始修建連平城牆和衙署,永安(紫金縣)知縣牟應受主持均田賦、清丈土地之事。 聽說要建州城了,本地居民歡欣雀躍,爭相去山裡採木石、做磚、灰,風水先生和能工巧匠雲集,轉運泉流。 城外葺寮結肆,人煙已聚集了起來。
連平州城建於山中,最宜守禦,牟應受"丈勘賊田,履畝清查",土地丈量工作做得又細又好。 次年11月,連平縣改為連平州,此時連平城牆衙門公署也已竣工,牟應受正式調任連平州首任知州。 為安全起見,有司安置了280個兵士守內城,其餘內莞、獐坑等地也有守衛、御所,可護城周全。 牟應受在裏面辦公、吃工作餐,雖是"百雉方新",周遭仍有一些野生動物出沒:"披荊鹿豕群為侶,揮劍豺狼膽亦寒。 "工作餐也很簡單,不過是"涼薄菜羹"。 牟應受"躬親阡陌,跋涉溪澗,畫井分田,測壤定賦稅,清隱占,定戶籍,設屯田,守要害",疏通溝渠,丈量土地,使民眾從蓬檐茅舍里搬進更為牢固的磚牆瓦面住宅。 同時,他出台相關措施,"懷柔遠近,充實城池",讓外來人口也能安居下來,與本地原有人口毗鄰相安,漢族佘族和睦相處。
連平州城後來經不斷擴建,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時已初具規模,城內建有州署、學宮、書院、府第、祠堂、店鋪等建築,大街小巷縱橫交錯。 後人為紀念牟應受,將州城改名為「元善」(牟應受又名元善),並在城北建了個牟公祠(牟爺祠)。 可惜風雲變幻,雍正年間的老城牆城門和各種老建築都已不復存在,如今香火不斷的牟候祠不過是2001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照牛排聽石龍大哥講古,現在的建設銀行國稅大廈那裡以前有老城牆和地主墳墓,後來曾變成垃圾場。
連平州城全圖,清雍正八年(1730年)
3、連平州學宮圖。
牟應受是拔貢出身,重視文化事業。 公務之餘,牟應受讓一些聰明好學的子弟到自己住的地方來,教以《詩》《禮》,每天讀背、講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州治的文化氛圍濃厚了起來。 再加之"復荷督學,魏公仲雪,薪階棫朴,拔茅連茹,四方文學之士負笈踵至"。 有幾個飽學之士帶頭,民智逐漸開化,此後連平"衣冠之英輩出",荒昧偏霉之地"易樸陋而文明"。
在清末廢除科舉制度前,連平州一直享有「科甲蟬聯仕宦顯」之譽。 在清代200多年的科舉考試里,連平出了翰林5人,進士12人,舉人53人,副榜6人,拔貢23人。 清初康熙、雍正時期,僅何姓一門三代就考取了四舉人、兩進士,人讚之為"兄弟舉人,父子進士,叔侄同科"。 連平顏氏家族在清代曾以"一門三世四節钺(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的顯赫家世成為當時全國"二十八世家"之一,聞名朝野。
在雍正八年的學宮圖裡,有學正衙、訓導衙、崇聖祠、土地祠、儒學門、東西廡、東西齊、進賢門、明閣、先師,等等。
連平州學宮圖(據1980年連平縣檔案館圖書館手抄油印版雍正《連平州志》)
4、九連山圖。
最開始知道九連山,大概是在1999年曾平標寫的那本報告文學《遠山的誘惑》,上面說"九連山是一本永遠讀不完悟不透的百科全書,它記錄的不僅僅是一塊地域的喜怒哀樂,同時也是一個民族悲歡離合的真實寫照! "隱約記得裡面有說到當地人早年曆盡艱辛開鑿修九連山隧道(估計是S341省道那段1公里長的隧道)的事蹟。 2009年12月29日,連平縣上坪鎮旗石村的一個山坳中彩旗飛舞,大廣高速公路連平段九連山隧道工程正式動工,這是另外一條3.3公里長的九連山隧道。
雍正《連平州志》里畫的九連山圖,北至周公陂、上藍州、朝天馬、骨頭司、亞髻缺(亞婆髻? )、李田,南至大埠、漆目凹、十二排、油溪、窄頭、忠信,東至青草洲、獐坑,西至內管營,地理位置大致相當於現在連平東部的內莞、油溪、高莞和忠信鎮,2003年以前還有個九連鎮(后併入內莞)。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九連山是個位於贛粵邊界的大山脈,跨越東南西北九個市縣:和平、新豐、英德、清遠、翁源、連平、龍南、定南、全南(對應明朝地名:和平、河源、長寧、英德、龍門、從化、翁源、龍南、定南),九連山主峰黃牛石海拔1430米。
九連山
5、先農壇圖。
先農壇,在漢唐以前稱為帝社、王社、藉田壇。 魏時,先農為國六神(風伯、雨師、靈星、先農、社、稷)之一。 武則天垂拱年(685至688年)之後,祭壇改稱先農壇。 在北京西城區天壇公園西南,有一座佔地2000畝、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先農壇(舊稱山川壇)。
祭祀先農和親耕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舉行。 明清兩代,成為國家重要的祭祀典禮。 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文武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並親耕(稱為藉田禮)。 在先農神壇祭拜過先農神后,在俱服殿更換親耕禮服,隨後到親耕田(也叫演耕田,一畝三分地)舉行親耕禮。 親耕禮畢后,在觀耕台觀看王公大臣耕作。 秋天,親耕田收穫后,將穀物存放在神倉院,供北京九壇八廟祭祀使用。
《雍正耕織圖·耙耨》,長白臉小鬍子就是四爺胤禛
我們的破塵居士雍正皇帝熱衷於此,在13年的皇帝生涯里到北京先農壇祭祀並親耕12次。 他登基之前還曾自導自演,命宮廷畫師精心繪製了一套《雍正耕織圖》獻給康熙。 在那46幅圖裡,雍親王親自出演男一號,妻子兒女也紛紛登場,一手扶著犁,一手舉著鞭,扮演辛勤勞作的農夫往返犁地三次(三推三返),以示重視農桑、心系蒼生。 身邊有6名大臣扶著犁頭,還從各地挑了24個60歲以上經過禮儀培訓的老年農夫,穿著蓑衣幫他扶犁而行。 演員都有演砸的時候,據說嘉慶二十年照例親耕,但耕牛根本就不配合嘉慶皇帝的工作,死活不肯耕地,輪到王公大臣們上線耕種時也不聽使喚,有的耕牛甚至還四處奔逃,那一畝三分地成了大型翻車現場。
雍正四年議准:奉天、直隸、各省,於該地方擇地為日電,以雍正五年為始,每歲仲春,府尹、督撫及府、州、縣、衛所等官,率所屬耆老、農夫,行耕鈴認禮。 該督撫將設立濟南田畝數報明戶部、禮部存案。
五年議准:直、省各擇東郊官地潔凈豐腴者,立為聯準會。 如無官地,動支帑銀置買民田,以四畝九分為髮生田,每歲耕如果不曆之日祭先農。 禮畢,各官鹹易蟒袍、補服,州、縣正印官秉耒,佐贰執青箱播種。 專城衛所正印官秉耒,如無屬員,即選擇耆老執青箱播種。 耕時,用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悉照九卿之例,九推九還,農夫終畝。 耕畢,即率耆老、農夫,望闕行三跪九叩禮。 其農具用赤色,牛用黑色,箱用青色,所盛籽種,各從其土之宜。 即著(同"著")守壇農夫灌溉田,地方官不時勸課,將每年所收米谷及用過粢盛數目,造冊報布政使司,送戶部複實至各省。 耕大戰日期,每歲十一月。 頒《時憲書》后交欽天監擇日,由部奏請,欽定通行。 奉天府尹、直隸、各省督撫,轉飭所屬,同日舉行,永著為例。 《禮部則例·直省耕煤炭》
咱連平沒有北京那麼氣派的先農壇,但為了鼓勵男耕女織,雍正年間連平州也做了一套迷你版的:
先農壇一座,坐在東郊,高二尺一寸,寬二丈伍尺,四面結方;
先農壇祠一座,三間,正間一十七坑,偏間一十三坑,簷高一丈一尺,深二丈四尺
; 配房兩間,每間十三坑,深二丈四尺,簷高九
尺; 築土圍牆一百零三丈,高五尺
五寸; 門樓一間,南向,寬一十五坑,
深九尺; 先農祠一棟,深二丈四尺,寬三丈四尺,高一丈五尺,簷高
一丈一尺; 東西兩間配各,深一丈,寬一
丈,高一丈; 先農神牌一位,高二尺四寸,寬六寸,座高五尺,寬七寸五分。
丈、尺、寸【商代一尺合今16.95cm,人高約一丈故有"丈夫"之稱。 清代一尺相當於現在的31.1釐米,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簷【yán,同"檐",伸出牆壁的部分】。
連平州先農壇圖
6、忠義孝弟(悌)祠。
忠是對君主忠誠,義是對朋友講義氣,孝是孝敬父母,弟(tì,悌)是友愛兄弟,忠義孝悌祠是供奉生前忠、義、孝、悌的死者牌位的祠廟。 忠義是儒家推崇的重要倫理道德準則,主要是為維護統Z階級的利益。 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
旌表忠孝節義,是清朝的禮制,於京師及各直省府、州、縣、衛, 分別建立忠義孝悌祠一座,祠內立石碑;另設節孝祠一座,祠外建有大坊,凡是本地應給予旌表者,均題名於其上,身後設位祠中。 其宗室、覺羅應旌表者,由宗人府奏交禮部題請旌表;在京八旗及各省駐防八旗應旌表者,由部於每年三月內, 咨查在京都統及駐防將軍、都統,造冊報部核議匯題;各省應旌表者,由督、撫、學政會題,取具冊結,送部核題。 具題後行知各地方,各地方依限期行查咨,以備存案。 凡奏准應旌表者,分別等第賜給建坊銀兩、缎匹, 並頒發敕諭、詩章匾額等物品。 照牛排看《連平上坪謝氏族譜》,上面有不少族人受到地方官旌表、送牌匾的記載,不過我暫未見到匾額實物。
雍正四年(1726年)5月,連平州城東北角建了一所忠義孝弟祠:
祠宇一,進深二丈四尺,寬三丈四尺,高一丈五尺,簷高一丈一尺;
東西兩廊長八尺,深四尺
; 頭門高一丈三尺,簷高九尺,深八尺,寬三丈三
尺; 八字牆共
一丈; 石碑一座。
連平州忠義孝弟(悌)祠
7、節孝祠。
節指貞節,孝是孝順。 節孝祠是舊時封建統Z階級旌表節孝婦女的祠堂,清代在各省,府,州,縣各建節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節孝婦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
同樣在雍正四年(1726年)5月,連平州城北建了一所節孝祠:
祠宇一,進深一丈七尺,寬三丈四尺,高一丈三尺;
東西兩廊長八尺,深四尺
; 頭門高一丈三尺,簷高九尺,深八尺,寬三丈三
尺; 八字牆共
一丈; 牌坊一座,高一丈三尺,寬二丈四尺。
連平州節孝祠
之前預告的連平八景圖,在州志裡單列於"輿圖"之後,照牛排正準備連平老八景和新八景的資料,過幾天會單獨發一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連平州志》,牟應受、韓師愈、盧廷俊、何深、顏希聖,明清;
《河源日報》,記者凌麗,2020年02月09日;
《牟公祠堂記》,佟國瑞,康熙二十五年;
《新唐書·禮樂志》,宋祁、歐陽修、范鎮、呂夏卿,北宋;
《雍正耕織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清雍正;
《禮部則例·直省耕煤炭》,清;
《清會典·禮部十·祠祭清吏司二》,清
《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290年前的连平地图) - 知乎 https://bit.ly/3q2wmu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