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從何處來
2021-01-08
林文映:客從何處來 - 思考香港 https://bit.ly/2LRvGK5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最近在《思考香港》發表了一篇題為「從深山奔向大江大海」的文章,簡單介紹了客家人從中原南遷的源流。筆者隨後收到一些海外鄉親來函追問,南遷的漢族民系有許多分支,「客家」的身份認同、稱謂及相關研究何時確立?
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也是眾多海內外學者仍在考究的課題。筆者嘗試通過所閱覽過的一些資料作答,拋磚引玉,期望同業先進不吝賜教。
中國文化中對「客」字的用法極為普遍,最早適用於對來訪者的客氣稱呼,比如客卿、門客、說客、掮客、客串。宋朝的時候,官府的人口統計分類,地主官僚、豪門望族稱為「戶」,佃農則稱為「客戶」。到了明清,外地的來人稱為「客籍」,以區別於土著。
康熙年間,渡海到台灣的粵東移民,被貫以「客仔」、「山客」、「客民」等各種稱謂,但「客家」之名尚未在台灣出現。
查閱康熙28年(公元1689年)編撰的《東莞縣誌》,本地人,也就是廣府人把粵東來的客家人稱為「崖佬」。珠三角一帶把客家話稱為「麻介」話,因為客家話中的「什麼」就是「麻介」。語氣中,多少帶出本地人的優越感和對客家人的譏諷。
後來,「客家」的稱呼開始佔上風,而且得到了客家人本身的認同。根據康熙59年的東莞縣誌,住在東莞的客家人開始自稱客家。此為他們自己認同為客家人的開始。也是所有外稱、自稱轉型的開始。
最早對客家問題具研究性質的著述,應該出現在清朝中期,由徐旭曾寫的《豐湖雜記》。徐氏當時在惠州豐湖書院教書,提出「今日之客家,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客家人之風俗,勤儉樸厚,故其人崇禮讓、重廉恥,習勞耐苦,質而有文」。其文章雖然很短,但卻開了後世客家研究之先河。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將台灣割讓日本。在苗栗的抗日人士丘逢甲逃回家鄉廣東蕉嶺。他與同樣是梅州出生的客家籍外交官黃遵憲來往頻密,兩人在1905年在「人境蘆」成立了客家研究會。
民國初年,許多著名的客家籍或非客家籍的學者,如黃遵憲、章太炎、顧頡剛、羅常培、羅香林,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在顧頡剛的倡導下,組織考察客家歷史和文化,並委派羅香林編輯《客家史料叢刊》。在當時,對客家的研究幾乎成為學術界的一門顯學。
當然,在這一陣的研究熱潮中成就最大影響最深的首推羅香林先生。他畢業於清華大學,輾轉在大陸多家大學執教,最後定居香港,被聘為香港大學的教授。
林文映:客從何處來 - 思考香港 https://bit.ly/2LRvGK5
羅氏的貢獻在於,對客家作為一門學科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他撰書的兩本專著,包括寫於1933年的《客家研究導論》、出版於上世記五十年代的《客家源流考》,成了每一位客家研究者不可不讀的入門書。
羅香林既是客家族譜學的奠基者,亦首次建構了「客家民系」概念。透過對地方誌、族譜的重新解讀,創造出獨特的客家史觀。羅氏的許多觀點對後輩學者有重大影響,但也引起了很多爭論。對客家源起及客家話如何形成的討論,至今仍在持續。
林文映:客從何處來 - 思考香港 https://bit.ly/2LRvGK5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