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最罕姓:居民逾半平埔族 木柵里多罕見姓氏
更新時間: 2013/08/28 06:00
木柵里擁有罕見姓氏的居民多為平埔族後裔,當地教堂是他們的信仰中心。劉智維攝
【劉智維╱高雄報導】來到高雄市內門區木柵里,隨口一問「您貴姓?」,得到的答案通常會讓外地人摸不著頭緒,像是「机」、「力」、「東」等罕見姓氏,很多人搞不好是生平頭一次聽到。木柵里里長郭存典說,該里居民逾半是平埔族人,若姓氏為「力、東、蘭、買、兵、蒙、及、机、雞、姬」等,更能確定是平埔族後裔。
一位力姓民眾說,學生時期到外地求學,特殊姓氏往往在開學第一天就引起老師、同學注意,大家不僅對她的姓氏好奇,還會開玩笑問她:「姓『力』是不是特別有力?」
清朝依族語賜姓
內門羅漢門文史尋根工作室陳聰賢老師告訴《蘋果》,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時,台南新化發生黃教之亂,西拉雅族人因平亂有功,遷移到木柵里一帶定居,朝廷還依西拉雅族語發言,給每一家賜姓,如西拉雅姓氏「大里橈」就被改為漢姓「戴」,其他罕見姓氏也都是這樣產生的。
郭存典說,木柵里平埔族人多信仰基督教,每逢聖誕節前夕,在外工作、求學的鄉親都會返家過節,平常人煙稀少的社區,人數會一夕暴增達一千餘人,熱鬧程度就好像是漢人過農曆新年,成為木柵里特殊的節慶特色。
高雄市共有893個里,有美景、美食和溫暖的人情故事,《蘋果》帶你細細挖掘,屬於這「里」的奇聞趣事。
這里最罕姓:居民逾半平埔族 木柵里多罕見姓氏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c0X03d
雲南-諸葛賜姓張蒙鄭趙楊段高七姓
-----------------------------------------------------
姓氏文化知多少,這裡最全!
姓氏文化見證中華民族血脈 古今逾24000個。
「東南西北、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拾百千萬兆」,這不是什麼神秘的詩歌,而是中華民族最有趣的17個姓氏組合。
姓作為「遠禽獸,別婚姻」的符號,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記,經過數千年的分衍發展,至今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姓氏已有24000多種,這些姓氏有的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延續下來的部分代代相傳,延綿不斷,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紐帶。
中華萬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陽,正是中華姓氏最初的發源之地。《三墳》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因此「風」為中華第一姓。
概述: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
伏羲「正姓氏」
伏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著名的部族首領,不僅被列為三皇之首,還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貢獻頗多,但他最重要的貢獻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會之初,人們群居雜婚,難免近親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認識到這種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禮儀制度,從而避免了血親通婚,實現優生繁衍。
史載,伏羲生於成紀(今甘肅天水),建都於陳,死後亦葬於陳。淮陽自古就稱「太昊之墟」,就是傳說中的陳都(今河南周口)。
姓氏起源於母系氏族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
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
氏的出現,記錄著人類歷史腳步邁進階級社會。
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姓氏的歷史:5000年前最早使用 來歷分22種。
古代「姓」和「氏」嚴格區別: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大約在5000年前的伏羲時期,「姓」被定為世襲,且由父親傳遞。今天我們所說的姓氏與常見的「以姓氏筆劃為序」,是把姓氏當成一個統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和「氏」是有嚴格區別的。
如前文所說,「姓」代表氏族的血統,起源於母系社會,稱為族姓,是為了區分血緣,防止血緣婚配而發明的相應識別標誌。「氏」是古代貴族標誌與宗族系統的稱號,從夏朝中期開始「氏」成為「姓」的支系,表示功勳和地位。當時部落的大團體,裂變成了若干小團體,出於相互交往中識別的需要,這些小團體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時獲得了一種與地域有聯繫的新標誌—姓。
歷來以為中國人先有「姓」後有「氏」,事實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關係也在變化。傳說和文獻中出現的「氏」有上百個,最早的是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龍氏時代,隨後為鉅靈氏、黃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22氏的循蜚紀時代,接著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13氏的因提紀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最重要的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為巢,掘地為營;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結繩記事。
進入到伏羲時代,這一時期中原出現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栗陸氏、赫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陰康氏、中皇石、女媧氏等部落或國家。中國最早的「姓」就產生在伏羲時代,「風」是中國的第一個姓,這個時期一個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領是倉頡,他創造了文字,替代結繩記事。
女媧氏之後為神農氏,即炎帝,其後為姜姓。黃帝姓公孫,名軒轅,黃帝所在部落的稱呼叫有熊氏,黃帝繼承炎帝之位,統治了中原大地。黃帝有25子,得姓14有姓12: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這12個姓事實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兒子因沒有實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據考證,中國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黃兩帝之後。炎黃兩帝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無論你我他,同姓一家親,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根。
先秦時期,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姓氏便開始合而為一,由於形式固定下來,子孫可以永久使用,便於形成一脈相傳的家族,血統源流線索從此變得更為清晰。中國人十分重視姓,養成了同姓聚居的習俗,許多地區流傳著修譜聯宗的習慣,在全國形成了無數的不等的同姓人群,以至後人探討自己的家族史,很容易據此找到血緣所出。
姓氏來源有多種,有以圖騰定姓氏的:熊、羆、豹、虎、龍等;以國家名稱為姓氏的:齊、楚、韓、趙、秦等;以居住地為姓氏的:西門、郭、丘、尹、常;以官職為姓氏的:上官、卜、錢、士、司馬等;以職業為姓氏的:張、顧、屠、甄、匠等;以山河名稱為姓氏的:喬、姬、姜、黃、武等;皇帝賜姓氏的:劉、李、趙、完顏、朱等;還有以數字、季節、方位、氣候、花木等等為姓氏的。
中國人習慣繼承父親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傳遞給下一代,因此絕大多數的姓氏屬於一種無性別之分,以父系方式傳遞的基因,相當於位於代表人類男性染色體上的特殊遺傳基因。
姓氏,把一氏族的人與另一氏族的人區分開來,在一個氏族內部,為了區分彼此,出現了只屬於個人標誌的「名」。在社會交往中,無論哪群人在自己內部只用「名」就可以區分彼此,但若與另一氏族的人交往,僅稱「名」還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氏族的「姓」與自己的「名」結合在一起,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區別他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姓名又被賦予了許多新的內涵,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姓氏文化。
在中國,一般每人都有姓。人們初次交往,彼此總要先問:「您貴姓?」可見姓氏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國古人的姓名和現代一樣,是人們在社交中用來代表個人的符號。
姓的來歷約有二十二種
我國到底有多少姓,至今尚未有一個精確的統計數。俗稱「百家姓」,其實在明朝(1368—1644年)時就已有3000多個姓了。姓的形成有其不同的歷史過程,同樣的姓未必就是一個起源。如「賀」,有的是原姓「賀蘭」或「賀敦」,簡化為「賀」;有的是原姓「慶」,因避皇帝的忌諱而改姓「賀」。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各種原因而變化。
因此,我國姓的來歷,幾千年來變化多端,說法不一,但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傳說上古時代神農氏的母親叫女登,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媯、姒等。
二、以出生地、居住地為姓。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於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代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鄭大夫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
三、以古國名為姓。虞、夏、商朝都有個汪芒國,汪芒的後代乃姓汪;商朝有個在涇渭之間的阮國,其後代便姓阮。
四、以封地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趙城,他的後代便姓趙;周昭王的庶子被封於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兒子被封到邢國為邢侯,他的後代便姓邢。
五、以官職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他們的後代都以這些官職為姓。
六、天子賜氏,以 號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個寵姬,為了表示哀痛,賜她的後代姓痛;周惠王死後追 為惠,他的後代便姓惠。
七、以祖輩的字為姓。如鄭國公子偃,字子游,其孫便姓游;魯孝公的兒子子 ,字子臧,其後代便姓臧。
八、因神話中的傳說為姓。傳說舜時有個納言是天上龍的後代,其子孫便以龍為姓;傳說神仙中有個青鳥公,後人便也有姓青鳥的。
九、因避諱或某種原因改姓。比如戰國時代田齊襄王法章的後代本姓田,齊國被秦滅了,其子孫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漢明帝諱「莊」字,凡姓莊的都改姓「嚴」。明代燕王朱棣以討伐黃子澄等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並當了皇帝(即明成祖),當時號「靖難」,而太監馬三保因「靖難」有功而被賜姓為「鄭」;後他改名為鄭和。
十、隨著歷史的發展,民族複雜化,有些姓則是民族語言的譯音。如匈奴首領單于的子孫就有不少姓單于。可見,姓就是一種符號,並不像封建宗法制的維護者所宣傳的那樣神秘和神聖。
十一、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十二、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十三、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十四、以鄉、亭之名為氏。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十五、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十六、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十七、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十八、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單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十九、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二十、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二十一、以諡號為氏。
二十二、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中華姓氏制度演化:貴族沒落 平民地位上升
夏、商時期 貴族皆有姓氏
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
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
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姬、姒、子、風、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
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芊、祁為女子本人的姓。
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
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
建立侯國要經周王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
古代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七種:
①以國名為氏。諸侯國君主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如晉重即晉文公重耳,以國名晉為氏,重為重耳的簡稱;魯申即魯僖公申,國名魯為氏,申為名。
②以封地為氏。卿大夫及其子孫以采邑名為氏。如晉國大夫畢萬采地為魏,後世子孫以魏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萬封於韓,以韓為氏。
③以官名為氏。貴族及其子孫以其官名為氏。晉國的林父為步兵組織三行里中行的軍帥,稱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稱中行偃,以中行為氏;宋國執政卿樂喜(子罕)稱司城子罕,其孫樂祁(子梁)稱司城氏,是以司城為氏。司徒、司馬、司空、司寇也是此類。
④以職業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⑤以居住地為氏。魯莊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名)、東門襄仲(字),是以東門為氏;宋國樂大心為右師,居於宋桐門,稱桐門右師,是以桐門為氏。諸如東郭、西門、池等等。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周僖王之子虎稱王子虎,其孫稱王孫蘇;鄭穆公之子喜(子罕)稱公子喜,其孫舍之(子展)稱公孫舍之。
⑦以貴族的字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國君的近親三代,公孫之子不屬公族而須另外立氏。這些貴子孫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為其氏。鄭國公子發字子國,其孫國參(子思)即以「子國」的末字為氏;另有公子,字子駟,其孫以「駟」為氏。以祖父之字為氏最為常見,是得氏通例。
戰國時姓氏變革:平民有姓 百姓成民眾通稱
春秋以前,貴族之姓承襲自遠祖,因此百代不變,比較穩定;氏為貴族得自與自己血緣關係較親近的先人,而且還會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
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如本屬於姒姓的齊國田氏,至戰國時已以田為姓。
以往貴族才有姓,平民僅有名,戰國以後,平民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
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用語。
而在不同場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區別的。例如在社會人際交往中,不相識的人碰在一起,往往會禮節性地問:「請問貴姓?」答曰:「免貴姓×。」從未聽說有:請問「貴氏」的。在家譜、族譜的題名上卻是《×氏家譜》、《×氏族譜》,也從未見過《×姓家譜》、《×姓族譜》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大概在口語中問「貴氏」犯忌,因「氏」與「死」同音。「氏」在遠古時代是男子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是紀錄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的圖冊,所以家譜、族譜的題名用某氏。
身份證數據: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
2007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中科院抽菸調查:李姓人口最多
另據中國科學院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姓氏李、王、張、劉、陳,可謂當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達3.5億。 李、王、張三大姓人口分別占漢族人口的7.9%、7.4%、7.1%。按照姓氏進化的普遍規律,大姓人數將越來越多,小姓人數將越來越少,甚至最後消亡。
這項調查和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歷時兩年。調查涉及全國1110個縣和市,得到了2.96億人口的數據,共獲得姓氏4100個。通過縣、地區、省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從而得到了當今中國新百家姓的排序。
以姓氏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的多少為序,新編成當代人的「百家姓」: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肖、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鍾、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等。
最大三個姓與最小的四個姓
三大姓追源:古高麗國君也是姓王
李姓
李姓來源甚廣,有數百之多,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時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因祖輩為理官,遂以理為姓氏,後傳為「李」。
唐初開國元勛諸將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董、羅、朱邪共16姓被賜於李姓,由此人丁大增,逐漸發展為中國第一大姓。
王姓
一般帝王的後裔稱王子、王孫,隨後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很多其他姓氏變化而來,最多的出於「媯」姓,相傳為古帝虞舜之後,另外,姓王的人也有些是商紂時比干之後,甚至古高麗國君也是王姓。
張姓
據《元和姓纂》中記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因此相傳張姓源於黃帝,是黃帝的後代。
張姓自漢代開始逐漸增多,與當時道教的興起與流行有關,當時盛行「黃帝賜姓張氏」的說法,比如當時的道教領袖如張角、張魯等。
四小姓探究:最小姓氏人數不足百
倒數第四:山(音「亞」)
在中國科學院調查行動中,在安徽省渦陽縣和遼寧省彰武縣偶然發現這個姓,共有2000人左右。
有意思的是,這些人互相都沒有聯繫,但都清楚自己姓的來源,他們都稱自己是岳飛的直系後代,當年遭到秦檜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顛倒,組成了這個新姓。
研究組幫助他們互相之間取得了聯繫,同時,考證了姓氏的來源,確實如他們所說。
倒數第三:死
據袁義達講,「死」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複姓發展而來,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
倒數第二:難(讀去聲)
分布於河南省,是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的姓發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字,由於當時人崇尚鳥類,把姓起成了「難」,後北遷,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中國已極少存在。
倒數第一是:貺(kuàng 音:礦)
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陽市區,其他天南地北各有其家族成員。其姓不過百人,據言均出一系,考據來自河南安陽市一中的一退休女教師,貺澤芹。
姓氏大玄機 暗藏遺傳密碼
玄機一:姓氏暗藏遺傳密碼
實際上,姓氏是連接文化遺傳和生物遺傳的一個橋樑。
有專家解釋稱,中國長期以來姓氏隨男,而從遺傳學角度來說,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體,因此,Y染色體就同姓氏一起遺傳給男性後代,由此,具有同樣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樣類型的Y染色體以及它所攜帶的遺傳基因。
經過調查發現,很多遺傳疾病只在同樣姓氏的人群中傳播,統計好姓名的數量和分布,對於研究人類遺傳學就有了很大幫助。
玄機二:同姓不一定同家
中國人見了面,總是要問姓名,如果發現跟自己是同一個姓就會倍感親切,認為兩人「五百年前是一家」。
但實際上這並不可信,調查發現一個大姓可能有上百個來源,比如說中國第一大姓『李』,有些是來自『嬴』姓,有些是來自『趙』姓,唐朝時『李』姓被李世民分賜給了開國元勛,甚至在後魏時期,鮮卑的複姓也有改成『李』的。」
但是,姓名卻成了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劑,很多海外華僑要出錢修補自己的家譜,他們要尋找自己的根,而在他們修家譜的過程中,通過與內地的聯繫,也對當地經濟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河南發現「難」姓村 韓國人組團尋根認親
在調查中,很多生僻的怪姓也被發現,這些姓氏從來沒有被記載過,「過去看到時,還以為這些怪姓是因為筆誤產生的,但經過我們這次調查後發現,這些怪姓有其深遠的根源。」
在河南,有研究組發現四個姓「難」的小村,裡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難」,當時研究組曾認為這個姓是筆誤造成,不具有統計意義,但韓國文化署聽說了這個消息後,異常驚喜,馬上組織了一個「尋根訪問團」來到中國。
原來,「難」姓在韓國人看來,就是自己的根源,「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個鮮卑族官員的事跡,他的名字就叫『難樓』,『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隨後,這些姓『難』的鮮卑族才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因此,河南這些姓『難』的村民就被韓國人認為是自己的祖先。」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姓氏,並且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得延續。百家姓中有七成姓來源於洛陽偃師。
百家姓大全: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咎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丁宣賁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台從鄂 索咸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鬱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卻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 柴翟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毆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荊紅 游竺權逯 蓋後桓公
万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臺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于 單于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鍾離 宇文 長孫 慕容 鮮于 閭丘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仉督 子車 顓孫 端木 巫馬 公西 漆雕 樂正 壤駟 公良 拓拔 夾谷 宰父 穀梁 晉楚 閆法 汝鄢 塗欽 段干 百里 東郭 南門 呼延 歸海 羊舌 微生 岳帥 緱亢 況後 有琴 梁丘 左丘 東門 西門 商牟 佘佴 伯賞 南宮 墨哈 譙笪 年愛 陽佟 第五 言福 倫續卯
中國現存複姓
B:百里 北堂 北野
C:淳于 單于 成公 叱干 叱利 褚師
D:端木 東方 東郭 東宮 東野 東里 東門 第二 第五 獨孤 段干 達奚
G:公孫 公廣 公上 公冶 公羊 公良 公祖 公玉 公西 公 公孟 公伯 公仲 公戶 公儀 公山 公門 公堅 公乘 哥舒 穀梁 谷利 高堂 貫丘
H:皇甫 赫連 呼延 胡母
J:亓官 夾谷 即墨
L:令狐 梁丘 閭丘 劉傅 盧蒲
M:慕容 万俟
N:南宮 南門 南榮 南野 女媧 納蘭
O:歐陽
P:濮陽
Q:青陽 漆雕
R:壤駟
S:上官 司徒 司馬 司空 司寇 司賓 士孫 申屠 叔孫 叔仲 侍其
T:澹臺 拓跋 太史 太叔 太公 禿髮
W:聞人 王孫 王官 王叔 巫馬 微生
X:夏侯 西門 鮮于 軒轅 相里
Y:宇文 尉遲 樂正 延陵 羊舌 羊角
Z:諸葛 顓孫 仲孫 仲長 長孫 鍾離 宗政 左丘 主父 宰父 子書 子車 子桑
姓氏趣聞一:有趣的十七個姓氏組合
「東、南、西、北」
東姓:有五種來源。一種相傳是舜的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後;一種相傳是伏羲的後裔東蒙氏之後;另外高句麗姓氏也有東姓,後代遷到中原後仍姓東;也有些東姓是由土族的「什東加」這個姓改過來的;在台灣土著、滿族、蒙古族等民族中也有東這個姓。東姓目前在中國分布較廣,在江蘇海門、天津靜海、黑龍江、河北、遼寧、甘肅、青海等地均有分布,但人數不多。
西姓: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以國為姓,相傳古代有個西國,也有說是西陵古國,後來人們就把西當做姓。第二種說法,是說戰國魏國時鄴縣有個縣令叫西門豹,他的後代把「西門」這個複姓改成了「西」姓。第三種是由滿族姓氏改過來的,清朝滿族八旗中錫克特哩氏後來改成了西姓。
關於西姓的來源,在河北、山東交界一帶還流傳著一個故事:明孝宗孝康張皇后為人機智賢明,曾輔佐孝、武兩帝成政事。而其兩兄弟張延齡、張鶴嶺卻仗皇親橫行鄉里。張皇后死後,在位的明世宗將其全家抄斬,部分子孫四散逃跑,為便於以後相認,他們按逃跑的方向由張姓分成了東南西北四個姓氏,所以也有「東南西北本姓張」之說。西姓在山東廣饒、鄒平、濰坊和安徽等地都有分布,但人數也不是很多。
南姓:來源較為複雜,據《史記》記載,夏禹的後代有以南為姓的;第二種來源,是說商王盤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南赤龍,其曾孫南仲在周宣王時為大夫,他的後代就以南為姓;第三種說法認為,春秋時衛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後代就把南當成姓;第四種來源,也是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高士隱於南鄉這個地方,他的後代就改姓南。在中國分布較廣,河南南姓尤其多,約占全國漢族南姓人口的75%。
北姓:來源有三種。一種是以地名為姓,據記載,在遠古有個叫北的地方,相傳黃帝把蚩尤部落的一些人遷到了這裡,其後人就以「北」為姓;也有記載說,北還是高句麗的一個姓氏,高句麗姓氏中不但有北姓,還有東姓,由此推斷,應該是以方位為姓;還有一些北姓是由北門、北宮、北郭、北人、北野這些複姓改過來的。主要分布在河北曲陽、山西汾陽、四川德昌,內蒙古包頭等地。
「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姓:系自江姓。分布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47%,尤以山東、湖北等省多此姓。名人有柴武,漢高祖時將軍,斬韓王信於參合;柴榮,五代十國時期後周世宗、軍事統帥。
米姓:源自羋姓,北宋書法家米芾自稱是先秦時楚國後裔,本性羋,後改為同音字米。另外,隋唐時,西域有一個米國,當時常有米國人來中原定居,他們以國名為姓氏,後來形成米氏。分布較廣,約占漢族人口0.037%,尤以湖南、山西等省多此姓。
油姓:起源不詳,但唐代已有人以油為姓。今山西、山東、台灣等地均有分布。名人有油風,明時陵川人。
鹽姓:源自春秋時齊毋鹽大夫之後。一說,或掌鹽池者之子孫以為氏。今江蘇、四川等地有分布。名人有鹽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鹽翼,明代鴻儒。
醬姓:源出不詳。據了解中國大陸已經沒有姓醬的人了,不過台灣還有。
醋姓:源出不詳。今陝西、四川等地有分布。
茶姓:源出多頭:一、炎帝葬於茶陵,因氏;二、齊太公之後有茶氏;三、明清時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為茶氏,系彝族。今雲南、浙江、台灣等地有分布。名人有茶話,漢時人,見《江都易王傳》;茶昱,明時武平人,洪武中洛川縣訓導。
「一、拾、百、千、萬、兆」
一姓:一姓自古有之,有的屬一那婁氏之後,有的由乙姓等演化而來。今安徽淮南仍有此姓存在。
拾姓:最早可見於《姓苑》。江蘇、台灣等地均有此姓。「拾」姓可能被簡寫為「十」姓。不過,十姓源出不詳,據統計資料稱安徽青陽有。
百姓: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一屬黃帝之後,名人如《說文》中的百儵;其二,由百里氏之後省略「里」而來。百姓發跡之處為河南南陽,現主要分布於北京、浙江、河南、四川和重慶等地。
千姓:千姓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國,百頃王楊千里入蜀,而後有千氏。現在四川、台灣、山西、北京和河南等地均有少量千姓分布。
萬姓:萬姓追宗可上溯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畢萬之後,以名為氏始姓萬;芮國國君伯萬之後,以字為氏而姓萬……如此不一一枚舉。此萬姓古時即「萬」姓。比較複雜的是古代也有「萬」(wan)姓,如東漢著有《南州異物志》的萬霞;以及從「万俟」(moqi)省略「俟」而姓「萬」(mo)者———此兩者均不能寫成「萬」。
兆姓:可見於《姓苑》和《廣韻》,清代駐防杭州的滿洲八旗中也有兆姓,一些蒙古族、彝族改漢姓時也常選「兆」。現江西興國、遼寧瀋陽、安徽利辛等地均有兆姓。
姓氏趣聞二:最好聽的10個姓氏
1、錢
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自然是這個「錢」字最最好聽了。
2、官
一聽就覺得是應該當官的。
3、龍
是不是姓龍的都會騰雲駕霧啊。
4、郝
因為跟「好」同音,你的名字很好聽,再套上個姓氏「好」,就好上加好了。
5、甄
因為跟「真」同音,你的名字很好聽,再套上個姓氏"真",假的都變成真的了。
6、鄭
因為跟「正」同音,不管你當什麼官,處長、局長、科長什麼的,本來是副的,一套上這個姓氏「正」,就變成正的了。
7、金
現在的社會,還是多金的人最受歡迎啊。
8、高
無論如何,高高在上的感覺還真是不錯的。
9、丁
最大的好處,就是一碰到「按姓氏筆劃排序」的場合,老兄你就不得不高居榜首也。
10、孔
一碰到姓孔的,就覺得孔夫子的後人,應該都是書堆里熬出來的;或者是「孔方兄」指錢,誰不會喜歡呢?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yy6ojej.html
---------------------------
百家姓各個姓氏名門望族的堂號考據,看看你的祖宗有什麼名望?
2019-02-19 由 百家姓在線 發表于文化
歡迎大家閱讀「百家姓在線」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歷史上很多名門望族多數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堂號,堂號的本意是懸掛在廳堂之上的牌匾,每逢節日便用來彰顯身份和富貴。久而久之,很多百姓在談論某一名門望族的時候通常以堂號代替,比如三讓堂吳家、八桂堂瞿家等等,這些堂號一可以牢記祖先的郡望,二可以彰顯祖宗功德,所以就流傳下來。
最初的堂號大多以地名為主,主要用於記住自己祖先源地,這就是總堂號,比如李氏隴西堂、張氏清河堂等。後來,隨著姓氏的分支增加,堂號開始逐漸演變為總堂號和自立堂號,自立堂號就是自己祖宗屬於歷史文化名人,然後為了將祖宗事跡記錄下來形成的有故事內涵的堂號,
比如孟氏「三遷堂」出自孟母三遷,趙氏「半部堂」來源於北宋宰相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卞姓的「忠貞堂」,來源於卞氏第三世祖卞壼為國犧牲,晉明帝追封卞壼為忠貞公,旌表其居為「忠孝之門」,敕卞氏堂名為「忠貞堂」等等。
堂號的幾種類型
除了上面講的地名形成的堂號之外,堂號還有以下幾種類型。
1、以先世的嘉言懿行為堂號
這一堂號主要是追尋先祖的嘉宗懿行,比如弘農楊氏「四知堂」、「清白堂」,來自於楊震拒收賄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
范氏「麥舟堂」則說范仲淹遣子純仁,至姑蘇運麥,舟至丹陽,遇石曼卿無資葬親,純仁即以麥船相贈。純仁回家後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許。故後世以此為典,以「麥舟堂」為堂號。
2、以祖宗的豐功偉績命名的堂號
這一類堂號主要是描述先祖的功績,紀念先祖而設立。
比如:如東漢名將馬援,戰功卓著,名聞遐邇,後因功封「伏波將軍」,馬氏後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為堂號。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閭大夫,屈氏遂以「三閭堂」為堂號。唐代宗時郭子儀,因平安史之亂,屢立戰功,出將入相二十餘年,是維繫李唐王朝的功勳大臣,被封為「汾陽王」。其後世子孫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陽堂」為堂號。
3、以傳統倫理規範為堂號
在封建宗法社會,各個家族常以傳統的倫理道德規範為堂號,以勸戒訓勉後代子孫。
比如:唐代張公芝九世同居,唐高宗路過其家,問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處。張公芝於紙上連書百餘「忍」字,道出其中訣竅,全在於百事忍讓。故堂號名之為「百忍堂」。
4、以祥瑞吉兆為堂號
古人對祥符瑞兆十分重視,常認為是上天預示吉祥的徵兆,往往以之為本族堂號。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於庭院,言其子孫必有位居三公者,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其後人便以「三槐堂」為堂號。明代騰衝衛寸慶是寸姓始祖,在騰衝縣城夢見城郊西南一地紫光照在荷塘。讚嘆不已:「是泱泱大邑風也。「此處可以卜居矣。寸氏於是人才輩出。其後人便以「紫照堂」為堂號。
5、以家族中科舉功名為堂號
古代一些名門望族人才輩出,科第連綿,為世人稱羨,遂以之為堂號。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為其堂號。宋人臨湘人徐偉事跡至孝,隱居教授於龍潭山中,有子八人,後皆知名,時稱「徐氏八龍」,後人即以「八龍堂」為其堂號。
安徽承志堂
各個姓氏的主要堂號(總堂號)
總堂號是一個姓氏發祥的本源,後世深以源遠流長,懼有所失,因此立「堂號」而為信。各個姓氏的總堂號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根據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邀請專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點如下:
1、濟陽堂:丁、卞、江、柯、卻、陶、庾、蔡。後漢設濟陰國,晉改濟陽郡,在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
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漢時的郡名,今綏遠鄂爾多斯地方,即山西離石縣。
3、河南堂:於、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陸、褚、廉、種。今河南陽縣。
4、東魯堂:孔。孔子生於魯,地因人而名,故叫東魯。
5、雁門堂:文、田、童、農。戰國時為趙地,漢為郡,地當山西舊代州,寧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帶。
6、隴西堂:牛、辛、李、時、彭、董。秦郡名,地當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
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莊、趙、嚴、上官。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8、平陽堂:仇、汪、巫、來、常、鳳、管、衛、歐、饒。三國魏郡名,在山西臨汾縣境。
9、吳興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宮、溫、霍、閻、尉遲。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漢時國名,今安徽省盱貽縣境。
12、南陽堂:白、束、呼、姬、許、隆、葉、翟、韓、樂、鄧,岑。秦時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13、京兆堂:申、史、宋、別、冷、杜、車、宗、段、計、韋、晁、郜、浦、象、康、舒、雍、壽、酆、黎、皇甫。漢三輔之一,地轄長安以東至華縣一帶。
14、渤海堂:甘、封、高、歐陽。漢郡名,地領河北省河間、滄縣、安次各地,南至山東吳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藍。漢郡名,地轄河南舊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潁州府。
16、武陵堂:冉、華、龍、龔、顧。漢時郡名,今湖南省常德縣地。
17、上黨堂:樊、包、尚、連、鮑。秦時郡名,在山西東南部,今長子縣境。
18、陳留堂:伊、阮、虞、謝。漢時郡名,晉為國,今河南陳留縣,後移至開封。
19、上谷堂:成、侯、冠、榮。秦郡名,地轄保定、易州、宣化、順天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國堂:朱。漢時設郡,後漢改國,在安徽宿縣境。
21、晉陽堂:匡、唐、景。秦漢時縣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三國吳郡名,在浙江省淳安縣。
23、武威堂:石、安、賈。漢武帝時郡名,即甘肅省武威縣地。
24、樂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廢,在山東廣饒縣。
25、馮翊堂:吉、雷。漢時郡名,為左馮翊轄地,即陜西大荔縣地。
26、中山堂:仲、湯、藺。春秋時國名,屬北狄鮮虞國地,今河北省正定縣境。
27、西平堂:池。東漢郡,今甘肅西寧縣。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漢時郡名,在甘肅舊平涼、固原、涇州境。
29、東海堂:有、茅、徐。漢時置郡,地當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
30、河東堂:旅、薛、裴、儲、聶。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31、下邳堂:闕。後漢時國名,即江蘇邳縣地。
32、延陵堂:吳。春秋時吳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將蘇武進縣地。
33、廬江堂:河。漢時郡名,在安徽廬江縣境。
34、北海堂:邢、郎。漢郡名,東漢改國,地領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一帶。
35、平陵堂:孟。春秋時齊邑,今山東歷城縣境。
36、彭城堂:金、劉、錢。漢郡名,今江蘇銅山縣地。
37、清河堂:房、傅、張。漢時郡名,地當河北清河、故城、棗強、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臨清、武城一帶。
38、東平堂:花。漢國名,即山東省東平縣。
39、博陵堂:邵。晉國名,後改郡,今河北省安平縣境。
40、山陽堂:岳。漢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曹丕篡漢,廢獻帝為山陽公。
41、滎陽堂:昌、潘、鄭。戰國時韓地,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
42、臨海堂:屈。三國吳,分會稽東部置臨海,在浙江省,舊稱台州。
43、范陽堂:鄒、簡、燕。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縣地。
44、齊郡堂:查、晏、覃、富、譚。漢時郡名,後改為國,今山東臨淄地。
45、高陽堂:紀、耿。漢時縣名,今河北省高陽縣地。
46、敦煌堂:洪。漢時郡名,今甘肅西部敦煌縣。
47、魏郡堂:柏。春秋時國名,在山西芮城縣境。
48、扶風堂:馬、班、祿、萬、魯。隋時置郡名,今陜西省扶風、鳳翔一帶。
49、千乘堂:倪。漢時郡名,在山東地城、益都一帶。
50、會稽堂:夏。秦郡名,地當江蘇東部、浙江西部,即今紹興。
51、河內堂:荀、司馬。漢郡名,地當河南省黃河與太行山之間,今武陵、沁陽一帶。
52、廣陵堂:貢、盛。漢國名,後改郡,今江蘇都縣地。
53、薛郡堂:海。秦時郡名,地轄山東西南部、江蘇東北部。
54、河間堂:凌章詹。漢國名,後魏改郡,在河北獻縣及河間一帶。
55、南昌堂:塗。漢縣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塗氏為豫章望族。
56、豫章堂:羅。漢郡名,在江西南昌縣地。
57、潁川堂:陳、鄔、賴、鍾。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潁水流域。
58、護國堂:逢、邊、戴、稽。春秋時陳焦邑,今安徽省亳縣地。
59、餘杭堂:隗。隋郡名,唐復為杭州,今浙江杭縣。
60、汾陽堂:郭。漢地名,唐併入陽曲,在山西省,唐將郭子儀受封於此,因而名傳。
61、琅瑜堂:符、雲、諸葛。秦郡名,地轄舊山東兗、音、沂、萊四府,後漢為國,在臨沂縣境。
62、廣平堂:游、賀、談。漢郡名,後改為國,今河北雞澤縣地。
63、江夏堂:費、黃。漢郡名,在湖北雲夢境。
64、遼西堂:項。秦郡名,地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在遼寧與河北間。
65、平原堂:東方。漢郡名,在山東舊武定、濟南二府之西,及樂陵、長清一帶,即平原縣地。
66、頓邱堂:葛、司空。春秋衛邑,在河南省濬縣。
67、弘農堂:楊。漢時郡名,在河南省靈寶縣境。
68、百濟堂:福。春秋時國名,在今朝鮮半島。
69、內黃堂:駱。漢時縣名,今河南省內黃縣地。
70、江陵堂:熊。春秋時楚郢都,漢置縣,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巨鹿堂:魏。秦郡名,晉為國,今河北巨鹿、寧晉一帶。
72、蘭陵堂:蘭。晉時郡名,在山東嶧縣,南朝宋移昌盧,在滕縣境。
73、解梁堂:關。春秋時晉邑,地領山西解縣、臨晉、虞鄉諸地,後漢關羽,即解人也。
74、燕山堂:竇。遼時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領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75、武功堂:蘇。漢郡名,在陜西郿縣境,今設武功縣。
76、始平堂: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咸陽附近。
77、梁國堂:墨、橋。漢時梁國,後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縣境。
78、濟南堂: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
79、平昌堂: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
80、朋來堂:饒姓。饒魯後代,今江西撫州、上饒一帶
81、濮陽堂: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
82、噤李堂:崔姓。郡望清河崔氏,今河北省清河一帶崔
83、俊逸堂;鮑姓。
84、惠風堂:饒姓,惠風就是春風,溫暖宜人。朝時饒威為魯陽太守,推行政事像和暖的春風,深得民心。
85、臨川堂:饒姓。
86、三沙堂:江西省修水縣有三沙,即白沙、高沙、黃沙。相傳三兄弟鑒、錡、鎮,避兵於分寧,各居一沙。原為「雍睦堂」。
87、雙峰堂:湖北省赤壁市饒氏為三沙後裔,堂號為雙峰堂。 還有湖北江夏、咸寧、武昌、鄂州等三沙後裔原來也用此堂號,在2011年聯合修譜時改為平陽堂。
88、漢里堂:劉姓。漢皇祖陵所在地的江蘇豐縣金劉寨劉氏裔孫乃漢高祖劉邦後裔,世世代代為漢皇祖陵填墳祭祀,為表明自己是劉邦後裔又是在漢皇故里,故所建家祠是「漢里祠」,所以堂號是漢里堂。
中國姓氏文化名都,廣東南雄
各個姓氏的其他堂號
1、李氏:隴西堂、趙郡堂、忠武堂、九如堂、存德堂、青蓮堂、雍睦堂、衍慶堂、樹萱堂、敦倫堂、寧華堂、厚世堂、饗誠堂、西平堂、世德堂、樂文堂、義興堂、餘慶堂、函道堂、積厚堂、芳慶堂、敘倫堂、太白堂、致和堂、永思堂、孝思堂等。
2、王氏:太原、琅邪、北海、陳留、東海、高平、京兆、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金城、廣漢、長沙、堂邑、河南、三槐、槐陰。
3、張氏: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太原、京兆、鍵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修武、上谷、滎陽、平原、河東、始興、馮翊、魏郡、鄭州﹝郡號﹞、百忍、 金鑒、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岳、敬誼、源流。
4、劉氏:彭城、沛國、弘農、河間、中山、梁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密、竟陵、長沙、河南、廣平、丹陽、廣陵、臨淮、藜照、藜閣、德馨、豢龍、蒲編、漢里。
5、陳氏:穎川、汝南、下邳、廣陵、河南、武當、馮翊、京兆、東海、新安、廬江、渤海、德星、德聚、繩武、三恪、四勿、建業、映山、忠節、延慶、餘慶、報本、星聚、三義、樹本、燕貽、官梅、篤慶、光裕、崇義、崇本、世德、衍慶、敦睦、敘倫、地心、重華、仁恥、毓慶、世德、敦厚、奉先、聚原、傳義、三和、培德、三相、義門、道榮、惇庸、雙桂、徽五、紹德、懷忠、聚星、三益、存誠、澠武、三堯。
6、楊氏:弘農、天水、河內﹝郡號﹞、關西、四知、棲霞、光裕、賜書、崇本、清白。
7、趙氏:天水、涿郡、南陽、金城、下邳、穎川﹝郡號﹞、半部、琴鶴、孝思、谷治、萃渙、愛日。
8、黃氏:江陵、江夏、會稽、濮陽、安定、零陵、巴東、西郡、晉安、洛陽、東陽、松陽、上谷、譙郡、固始﹝郡號﹞、紫雲、種德、燕山、寬和、思敬、逸敦、敦睦、熾昌、孝友、四士、千頃、檀樾。
9、周氏:汝南、廬江、尋陽、臨川、陳留、沛國、泰山、河南、武功(元朝前姓蘇)﹝郡號﹞、細柳、篤佑、愛蓮。
10、吳氏:延陵、渤海、濮陽、陳留、長沙、吳興、汝南﹝郡號﹞、讓德、種德、三讓。
11、徐氏:東海、高平、東莞、琅琊、高宛、滌陽、濮陽﹝郡號﹞、東尾、東隴、元溫、一本、二廟、三賢、三水、三益、三和、四明、五桂、五全、五雲、五福、五瑞、五鳳、六吉、六順、八龍、九橋、文苑、文敬、大坪、寧壽、玉嶼、玉井、玉安、正倫、正誼、立本、聖交、麥飯、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遠、崇雅、禮耕、惇王、懷德、雍肅、南陵、崇本、偃王、永恩、鴻績、敘倫。
12、孫氏:汲郡、樂安、東莞、吳郡、富春、陳留、太原﹝郡號﹞、平治、映雪。
13、胡氏:安定、新蔡、弋陽、定城、義陽、中州、洛陽、恆山、河東〔郡號﹞、澹庵。
14、朱氏:沛國、吳郡、錢塘、義陽、丹陽、太康、河南(郡號)、鳳陽、紫陽。
15、高氏:京兆、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郡號﹞、有繼、厚余、供侯、聚慶。
16、林氏:西河、濟南、下邳、南安、晉安﹝郡號﹞、問禮、忠孝、永澤、林本、善慶、崇本、九龍、十德、九牧、松卜、紹閩、敦本、雙闕、青龍、林平。
17、何(河)氏:廬江、東海、陳郡、扶風﹝郡號﹞、水部、虞江、天衢、三高、儒雅。
18、郭氏:太原、華陰、馮翊、汾陽、昌樂、西平、敦煌、中山﹝郡號﹞、尊賢。
19、馬氏:扶風﹝郡號﹞、銅柱、絳紗、駟德、回升、孝後、睇眩、寶善、體仁、志誠唏眩、聚未、忠孝、樹德、裕本、誠忍、刻鵠、善述、書誠、惇遠、存德、文英、監茲、公明、衍慶、樂真、敦悅、靜業、藏拙、青雲、絳帳、伏波。
20、羅氏:豫章、長沙、齊郡、襄陽、河東〔郡號﹞、尊堯。
21、梁氏:安定、天水、扶風、河南﹝郡號﹞、儀國、保善、梅鏡。
22、宋氏:京兆、西河、廣平、敦煌、河南、扶風、弘農、樂陵、江夏﹝郡號﹞、玉德。
23、鄭氏:滎陽、高密、隴西、南陽﹝郡號﹞、博經、著經、通德、安遠、玉麟。
24、謝氏:陳留、陳郡、會稽、馮翊﹝郡號﹞、威懷、安晉、東山、寶樹。
25、韓氏:穎川、南陽﹝郡號﹞、晝錦。
26、唐氏:晉昌、晉陽、北海、魯國﹝郡號﹞、移風。
27、馮氏:始平、杜陵、長樂、信都、穎川、上黨、京兆、弘農、河間、魏郡、 新平﹝郡號﹞、同輿、三同、善德。
28、于氏:河南、東海(郡號)、忠肅。
29、董氏:隴西、濟陰﹝郡號﹞、直筆、良史、豢龍。
30、蕭(肖)氏:蘭陵、廣陵、河南﹝郡號﹞、芳遠、定漢。
31、程氏:安平、廣平、京兆、東阿、新安、河南、安定﹝郡號)、明道、伊川、立雪。
32、曹氏:礁國、彭城、高平、巨野﹝郡號﹞、譙縣、清靖、無為。
33、袁氏:汝南、陳留、陳郡、彭城、襄陽、河南、東光、華陰、太原、濮陽、宜春〔郡號〕、臥雪、守正、懷楚、維則、介禳、介江、介祉。
34、鄧氏:南陽、安定、平陽、長沙、陳郡、洛陽、高密﹝郡號﹞、平壽、謙恕、南雄。
35、許氏:高陽、汝南、河南、太原、會稽﹝郡號﹞、長興、洗耳、德仁、訓詁。
36、傅(付)氏:清河、北地﹝郡號﹞、雙鳳、興商。
37、沈氏:吳興、汝南﹝郡號﹞、夢溪。
38、曾氏:魯國、廬陵、武城、天水﹝郡號﹞、三省、魯陽。
39、彭氏:淮陽、隴西、宜春(郡號)、可祖、長壽、述古。
40、呂氏:河東、東平、京兆、馮翊、淮南﹝郡號﹞、渭濱、東萊、著存。
41、蘇氏:武功、扶風、武邑、藍田、洛陽、河南、河內﹝郡號﹞。
42、盧(蘆)氏:范陽、河南、河間﹝郡號﹞、專經。
43、蔣氏:樂安、東萊﹝郡號﹞、鐘山、九侯、居易、亦政、慎樞。
44、蔡氏:濟陽﹝郡號)、九峰、龍亭。
45、賈氏:臨汾、武威、武陵、河南、長樂(郡號)、至言、積善。
46、丁氏:濟陽〔郡號〕、鍾德、夢松、雙桂、留餘、承德、五果、御書。
47、魏氏:巨鹿、任城〔郡號〕、九合、敬愛、治禮、十思。
48、薛氏:河東、新蔡、沛國、高平﹝郡號﹞、忠諫。
49、葉氏:南陽、下邳﹝郡號﹞、崇信、敦睦、點易、續古、繼美、百妨、天敘、永思。
50、閻(閆)氏:天水、河南、太原(郡號)、丹青、右相、日月。
51、余氏:新安、下邳、吳興、高陽(郡號﹞、清嚴、忠惠、風采、武溪、八賢、敬義。
52、潘氏:滎陽、廣宗、河南、豫章﹝郡號﹞、黃門。
53、杜氏:京兆、漢陽、南陽、襄陽、濮陽﹝郡號﹞、詩聖、少陵、寶田、寶蓮。
54、戴(代)氏:礁國、廣陵、濟會、清河〔郡號〕、注禮。
55、夏氏:會稽、譙郡、高陽、魯郡〔郡號﹞、平水、正德、務本、源遠、尚忠、思孝、明德、聚奎、遺愛、鶴來、秘書、餘慶、孝恩、德遠、孝思、永存、三餘、六凰、登茅、集慶、彝敘、龍耳、崇本、敦本、淳敘、敦睦、敬承、光裕、衍慶、報本、匯泉、植本、篤厚、墨莊、清廉 。
56、鍾(鍾)氏:會稽、穎川、竟陵(郡號)、鍾祥、石門、四德。
57、汪氏:平陽、新安﹝郡號﹞、六桂、越國、忠勤。
58、田氏:北平、雁門、京兆、河南、平涼、天水、太原﹝郡號﹞、紫荊、貧驕、風翔、風鳴、荊茂、荊樹、德蔚、鷹門、五豐、耕餘、守正、三盛、耕裕、聚書、燭照、武侯。
59、任氏:樂安、東安、南陽、廬江、陳留(郡號)、水薤、玉知、敘倫、吏部、節武。
60、姜氏:天水、廣漢〔郡號﹞、龍泰、稼檣、渭水、孝友、敬義、寅清、表海、孝思、敬睦、敬勝、敬德、三孝、森蔭、森陽、雲磬、瀚靜、渭璜、寶璜、崇本、經草、松柏、餘慶、敦本、敦睦、孰樂、敦倫、致遠、享典、貽安、聚儀、東海、仁德、忠儀、貴三、善慶、獲勝、養拙、璜瑛、峝支、壽世、飛熊、敘倫、樂顏、追遠、魯文盛。
61、范氏:南陽、高平、錢塘、敦煌、汝南、河內、山陽、外黃(郡號)、後樂、芝本、雞黍、永思、崇本、敦本、積善、忠恕、經義、逵道。
62、方氏:河南﹝郡號﹞、六桂、立本、倫敘、榴耕、聚樂、敦義、永思、大訓、友慶、永錫、白雲、發祥、世恩、壯猷、觀禮、陽牧、光遠、光啟、正學。
63、石氏:武威、渤海、平原、上黨、河南﹝郡號﹞、三典。
64、姚氏:吳興、南安(郡號﹞、仁聖。
65、譚氏:濟陽、齊郡、弘農、平陵(郡號)、善斷、濟南。
66、廖氏:汝南、巨鹿、武威﹝郡號﹞、清武、崇遠、垂裕、承佑、果烈、紫桂、萬石、中鄉、世彩、馨德、知本、本思、五桂、武城、慕維。
67、鄒氏:范陽、太原、廣陵、南陽、渤海、丹陽﹝郡號﹞、碣石、諷諫、回春、古經、敦睦、顯忠、中和、敦本、元愷。
68、熊氏:江陵、南昌(郡號)、鍾陵、射石、謙益、孝友、典裕、思孝、雨錢。
69、金氏:彭城、京兆〔郡號﹞、麗澤、鴻文、懷德、追遠、世耕。
70、陸氏:河南、平原、穎川、河內、吳郡〔郡號﹞、忠烈、黜霸、翰英。
71、郝氏:太原、京兆、安陸(郡號)、曬書。
72、孔氏:魯郡、京兆、河南、會稽、常山、南陽(郡號)、闋里、至聖。
73、白氏:南陽、太原﹝郡號﹞、香山、治生。
74、崔氏:清河、博陵、汞陽、遼東、陽丘(郡號)、譚國、章丘、扶餘、襄平、凌東、清陽、甘陵、冀南、南宮、邯鄣、世德、噤李、德星、敦敘、默陰、鐵嶺、樂善、三戟、德聚、玉心、敦本、敦耕、敦五、慎德、承緒、永思、崇志、默蔭、了善、石永、仁本、八行。
75、康氏:京兆、東平、會稽、華山、江夏﹝郡號﹞、京北。
76、毛氏:西河、滎陽、河陽、北地(郡號)、舌師。
77、丘(邱)氏:河南、吳興、扶風﹝郡號﹞、敦睦、硯耕、思敬、忠實。
78、秦氏:天水、太原、齊郡、河內(郡號)、三賢、樂善、養真、忠孝、淮海、五禮、敦余。
79、江氏:濟陽、淮陽﹝郡號﹞、六桂、忠廉。
80、史氏:高密、京兆、桂陽、建康、宣城、陳留、河南、溧陽(郡號)、忠烈、懷溧。
81、顧氏:會稽、武陵(郡號)、三絕、懷遠、裕昆、永思、格思、凝薇、忠考、惇敘。
82、侯氏:上谷、丹徒、三水、絳郡、河南﹝郡號﹞、卻幣、救趙。
83、邵氏:博陵、汝南、安陽﹝郡號﹞、安樂。
84、孟氏:洛陽、平陸、東海、巨鹿、武康、安平、江夏(郡號)、三遷。
85、龍氏:武陵、天水、武陽、太原、武昌、南陽(郡號)、八德、敦厚、經德、世師、納言。
86、萬氏:扶風、河南、槐里(郡號)、隰西、成孝、滋樹、永思、孝思、敦睦、世德、藹吉、孝里、萬成、敦厚、思誠、辨志。
87、段氏:京兆、武威、扶風、天水(郡號)、君軾、錦綢、餘慶、多壽、集鳳。
88、雷氏:豫章、馮翊(郡號)、謙讓。
89、錢氏:彭城、下邳、吳興﹝郡號﹞、吳越、錦城、惇彝、燕詒、錦樹、萬選、丹桂。
90、湯氏:中山、范陽﹝郡號﹞、掬星、吞星、玉茗。
91、尹氏:天水、河間(郡號)、和靖、一經、文和。
92、黎氏:京兆、九真、宋城﹝郡號﹞、載酒、新安、敦本、禮序。
93、易氏:太原、濟陽(郡號)、忠裔、忠思、重桂、純孝、植栗、慶源、瑞芝、玉芝。
94、常氏:太原、平原、河內、武威、河南(郡號)、知人。
95、武氏:太原、沛國、馮翊(郡號)、鬻薪。
96、喬(橋)氏:梁國、頓丘、馮翊(郡號)、文惠、純潔、在中、三肆、善益、金陵。
97、賀氏:會稽、河南、廣平、陳留、濟南(郡號)、四明、百歲、賜曲、詩文。
98、賴氏:穎川、松陽、西川、南康、河南、河內﹝郡號﹞、秘書、四川。
99、龔氏:武陵〔郡號﹞、六桂、中隱、楚仙、耕讀、渤海。
100、文氏:雁門(郡號)、信國、正氣、久大、崇本、六義、三山、三芝、玉蘭。
101、衛氏:河東、陳留、遼東(郡號)、永世、敦本、樂善、傳懷、友順、一部、追遠、慶源、羽音、興善、崇德、光大、功德、敦倫、麻孝、後樂。
102、陶氏:濟陽、丹陽、潯陽(郡號)、愛菊、五柳、寸陰。
103、喻氏:蒼梧、南昌、江夏、嚴州、錢塘、桐廬、豫章(郡號)。
104、柏氏:平陽、魏郡、濟陽、咸陽(郡號)、忠恕、碧山。
104、水氏:吳興、臨安(郡號)。
105、竇氏:扶風、河南、清河(郡號)、世和、承恩。
106、雲氏:琅琊、河南(郡號)。
107、奚氏:譙國、北海(郡號)。
108、郎氏:中山、魏郡(郡號)。
109、魯氏:扶風(郡號)、三異。
110、昌氏:汝南、東海(郡號)、雙芝、茂蔭、高勛、敦倫、嚴昌、禹拜、瑞應、餘慶。
111、苗氏:上黨、濟陰、東陽(郡號)、惠化。
112、鳳氏:平陽、邰陽(郡號)、勵眾。
113、花氏:東平、開封(郡號)、汴梁、大梁、汴京、含英、銀銅、紫雲、珠樹、昆陵。
114、俞氏:河間、河東(郡號)、流水。
115、酆氏:京兆(郡號)。
116、鮑氏:上黨、泰山、東海、河南(郡號)、清懿。
117、費氏:江夏、琅琊(郡號)、衍慶、念本、源述、職思、尚志、承志、地遠、敦睦。
118、廉氏:河東(郡號)。
119、岑氏:南陽(郡號)、合山、三山、繩武、章慶。
120、洪氏:敦煌、豫章、宣城﹝郡號﹞、平山、雙忠、三瑞、義居、招隱、積德、聽彝、務本、懷本、敦本、本立、楚寶、和順、敬愛、洪福、著存、永錫、六桂。
121、畢氏:河內、東平、太原(郡號)、經訓、廉介。
122、安氏:涼州、姑臧、武陵、河內(郡號)、濟世。
123、時氏:隴西、陳留、鉅鹿(郡號)、仁恕、壽春、留犢。
124、皮氏:天水、下邳(郡號)、鹿門、吉安。
125、卞氏:濟陰、濟陽(郡號)。
126、齊氏:汝南、高陽、中山(郡號)、簡禮。
127、伍氏:梁國(郡號)。
128、元氏:河南(郡號)。
129、卜氏:西河(郡號)。
130、平氏:河內(郡號)。
131、和氏:代國、汝南、西陵(郡號)。
132、穆氏:河南、河內、汝南(郡號)、明經。
133、湛氏:豫章、新淦(郡號)。
134、祁氏:太原、扶風(郡號)、澹生。
135、禹氏:隴西、琅琊(郡號)、惜陰、十起。
136、狄氏:天水、太原(郡號)、梁公。
137、米氏:京兆、隴西、高平(郡號)、鹿門、寶晉、海岳。
138、貝氏:清河(郡號)、留任、修史、豐谷、東武、光裕。
139、明氏:吳興、平原(郡號)、廉慎、集慶、助月。
140、臧氏:東海、穎川、東莞、天水(郡號)。
141、計氏:京兆、齊郡(郡號)、晉鑒。
142、伏氏:太原、高陽、平昌(郡號)、鳴琴、藏授。
143、成氏:弘農、上谷(郡號)、永敬。
144、談氏:梁郡(郡號)。
145、茅氏:東海、陳留、晉陵(郡號)。
146、盛氏:汝南、梁國(郡號)。
147、屈氏:臨海、河南(郡號)、三閭、汨羅。
148、項氏:遼西(郡號)、師聖。
149、祝氏:河南、太原(郡號)、懷星。
150、梅氏:汝南、宣城、文山、北海(郡號)、苑陵、漢中、內江、麻城、績學、慰仙。
151、閔氏:太原、隴西、東魯(郡號)、江舟、流芳、純孝、育嬰、孝悌。
152、席氏:安定(郡號)、嘉會。
153、季氏:魯國、壽春(郡號)、三思。
154、麻氏:上谷(郡號)、金紫。
155、強氏:天水、丹陽(郡號)、浚渠。
156、路氏:陽平、陳留、襄城、安定、東陽、河南、京兆、穎川、內黃(郡號)、道平、五金。
157、婁氏:譙郡、東陽(郡號)。
158、危氏:汝南、臨川(郡號)、太史、晉昌、三苗、鑑賞、敦本、仁義。
159、刁氏:弘農、渤海、河西(郡號)、藏春。
160、莊氏:天水、會稽、東海﹝郡號﹞、錦繡。
161、童氏:雁門、渤海、建昌﹝郡號﹞。
162、阮氏:陳留、太原〔郡號﹞、常興、竹林、三斯、敦倫、文煥、敦善、餘慶、世懋、敬思、名賢、勺湖草。 163、柯氏:濟陽、錢塘、齊郡﹝郡號﹞、瑞鵲。
164、倪氏:千乘﹝郡號﹞、經鋤、鋤經、帶經、怡德、世德、本源、天寵、忠孝、承德、合一、貞一、建本、報本、崇本、愛日、寧遠、永思、集義、繼善、樂善、雍睦、遺安、培德、種德、敬業。
165、宰氏:西河(郡號)、臨淄。
166、簡氏:范陽、涿郡(郡號)、追來、溯源、孝思。
167、游氏:馮翊、廣平﹝郡號﹞、立雪、盛蘭、東興、追思、聚輝、聚順、美秀。
168、塗氏:豫章、南昌﹝郡號﹞、五桂。
169、龐氏:始平、和郡、南安、南陽(郡號)。
170、耿氏:高陽、河東、扶風(郡號)、美陽、懷遠。
171、甄氏:中山(郡號)、還金。
172、檐氏:河間、渤海﹝郡號﹞、繼述。
173、都氏:黎陽(郡號)、鴻臚。
174、顏氏:魯國、琅琊﹝郡號﹞、復聖。
175、裘氏:渤海(郡號)、敦睦。
176、連氏:上黨、武功(元朝前原姓蘇)﹝郡號﹞、清凍、瞻依、武功、三賢。
177、韋氏:京兆(郡號)、扶陽。
178、尤氏:吳興〔郡號〕、樹德、志清、歸閒、鶴棲、遂初、卿田。
179、管氏:平原、晉陽(郡號)、匡世。
180、杭氏:餘杭、丹陽(郡號)、東鄉、一韋。
181、鄺(曠)氏:廬江(郡號)、宣城、三忠。
182、句(勾)氏:平陽、渤海(郡號)。
183、辜氏:豫章、晉安、惠安、彰化(郡號)、白礁。
184、葛氏:梁國、頓邱(郡號)。
185、單氏:河南、南安(郡號)。
186、鄔氏:太原(郡號)、穎川。
187、牟氏:巨鹿、平陽、滎陽(郡號)、三弄、清風。
188、黨氏:馮翊(郡號)、忠武。
189、古氏:新安、新平、河內﹝郡號﹞、國寶。
190、甘氏:渤海、丹陽(郡號)、舊學、五城。
191、左氏:濟陽(郡號)、傳經。
192、柳氏:河東﹝郡號﹞、仰峰、遺經。
193、貢氏:廣平(郡號)、秀野、南湖、明潔。
194、章氏:河間、豫章(郡號)。
195、樂氏:南陽、河內(郡號)。
196、巫氏:平陽﹝郡號﹞、忠孝。
197、施氏:吳興﹝郡號﹞、臨濮、錢江、潯海。
198、宗氏:京兆、河東(郡號)、忠簡、安西。
199、戚氏:東海(郡號)、享倫、三禮、景文、積善、止止、雙溪、七候、體仁。
200、樊氏:上黨、南陽(郡號)、崇德、文魁、鑒真、三陽、忠烈、檻真、聽命。
201、舒氏:京兆、巨鹿(郡號)、閬風。
202、向氏:河南(郡號)、中和、淑均。
203、翁氏:鹽官、臨川、錢塘(郡號)、資善、賜魚、六桂、得生。
204、解氏:平陽(郡號)、梁都。
205、晁氏:京兆、南陽、穎川(郡號)、智囊、學書。
206、滕氏:北海、南陽、東陽(郡號)。
207、覃氏:會稽、南海、弘農、齊郡(郡號)、務滋、普舍。
208、嚴氏:天水、馮翊、華陰﹝郡號﹞、富春、調山、古秋、鈐山、宜雅、四錄、尺五、海雲。
209、敖氏:譙國、魯國(郡號)、寀庵。
210、饒氏:平陽、臨川(郡號)、惠風、朋來。
211、單氏:河南、南安(郡號)、仁孝、孝友、忠孝、燕詒。
212、苟氏:河內、河南、西河(郡號)。
213、殷氏:陳國、汝南、琅琊、東海、雁門、弘農、馮翊(郡號)。
214、陰氏:始平(郡號)。
215、鐵氏:淮南(郡號)。
216、佘氏:新蔡、新鄭(郡號)、慰忠、佑啟。
217、權氏:天水(郡號)、貞孝。
218、晏氏:齊郡(郡號)、廉儉、久敬。
219、溫氏:太原、汲郡、清河﹝郡號﹞、忠武。
220、豐氏:松陽(郡號)、尚義。
221、卓氏:西河、南陽〔郡號﹞、褒德、忠孝、傳經、近青、清壹、輓車。
222、關氏:隴西、東海(郡號)、忠義。
223、岳氏:山陽、馮翊、鄴郡(郡號)、臨漳、鄴邑、彰德、蘭雪、賜葛、純孝、精忠、報本、全倫。
224、牛氏:隴西(郡號)、太史、大雅、惟明。
225、壽氏:京兆(郡號)、潔素。
226、通氏:西河(郡號)、直忠。
227、濮氏:魯郡(郡號)、尚忠。
228、英氏:晉陽(郡號)。
229、空氏:宮邱、營邱、頓邱(郡號)、平昌、易水。
230、裴氏:河東(郡號)、綠野、督國。
231、習氏:東陽、襄陽(郡號)、忠烈。
232、陽氏:沂水、隴西、陽都(郡號)、啟胤。
233、羊氏:河上、泰山、京兆(郡號)、峴山、松遐、遺直、鍾愛、追遠。
234、胥氏:太原、吳興、琅琊(郡號)、名節、眘琊、敦睦、清節。
235、蒙氏:安定(郡號)、獻典。
236、福氏:百濟、遼東、平陵(郡號)、武興、文水。
237、蘭氏:汝南、中山、東莞(郡號)。
238、冷氏:京兆、新蔡、臨安(郡號)、化民。
239、屠氏:陳留、廣平(郡號)。
240、褚氏:河南(郡號)。
241、楚氏:江陵、新平(郡號)、秉德、剛介、紫芝、聽雪。
242、申氏:魏郡、琅琊、丹陽(郡號)、魯詩、忠孝。
243、莫氏:鉅鹿、江陵、河間(郡號)、敦本、德蔭、威遠、思濟、安定。
244、駱氏:內黃、會稽、河南、譙陽、遼東(郡號)、相土、殷城、山陰、紹興、三川、河內、洛陽、白馬、東都、成周、扶餘、襄平、遼陽、凌東。
245、封氏:渤海(郡號)、平盧。
246、邊氏:陳留、金城、隴西(郡號)、腹笥。
247、查氏:齊郡、海陵、濟陽(郡號)、清容。
248、巴氏:高平、渤海(郡號)、雙卿。
249、桑氏:河南、黎陽(郡號)、淮翼、樞密、鐵硯、四知、啟後、一本。
250、商氏:汝南、京兆、濮陽(郡號)、追遠、衎烈、三元、兩賢、敬愛、好易、續志。
251、容氏:敦煌(郡號)、律歷。
252、庹氏:洛陽、南陽(郡號)。
253、全氏:京兆、錢塘(郡號)、綏南、錢侯。
254、池氏:西平、陳留、西河(郡號)、同安。
255、遲氏:太原(郡號)、鏑余、忠武。
256、荀氏:河南(郡號)、作冠、蘭令。
257、榮氏:樂安、上谷(郡號)、任城、三樂、霸州、六合。
258、藍(籃)氏:汝南、中山、東莞﹝郡號﹞、藍田、藍玉、戒君。
259、祖氏:涿郡、京兆、范陽(郡號)。
260、包氏:丹陽、上黨(郡號)、孝肅。
261、紀氏:平陽、高陽、天水、襄平﹝郡號﹞。
262、班氏:扶風、黎陽(郡號)、定遠、漢書。
263、吉氏:馮翊、洛陽(郡號)。
264、闕氏:下邳(郡號)、銓仙、三韓、邳州、荊州、敘倫、節高、思榮、追聖。
265、車氏:魯國、南平、河南、京兆、淮南(郡號)、螢照、玉峰、、還讀、高露。
266、寧氏:齊郡(郡號)、達孝、篤親、成德。
267、印氏:馮翊(郡號)、禦侮。
268、母氏:平昌、河東(郡號)。
269、竺氏:東海、東莞(郡號)、樅陽、化鄉、聽彝。
270、符氏:琅琊(郡號)、積善。
271、居氏:渤海、信都(郡號)、湘侯、瞻盦。
272、沙氏:汝南、東莞(郡號)、濟民。
273、鞏氏:山陽(郡號)、厚齋。
274、辛氏:隴西、雁門(郡號)、雙貞、環州、棗強、孝友、永思。
275、聞氏:吳興(郡號)、超卓、正氣、精彩。
276、柴氏:平陽、汝南、巨鹿、長安、河南、信安(郡號)、壽聖、供侯、棘蒲、任城、霍國。
277、艾氏:隴西、河南、天水(郡號)、愛民、東山。
278、瞿氏:高平、京兆、松陽(郡號)。
279、惲氏:武進、鄱陽(郡號)、光裕、承蔭。
280、那氏:丹陽、京兆、天水(郡號)、循法。
281、霍氏:太原、河東、蜀郡(郡號)。
282、闞氏:天水、會稽(郡號)、齊魯、孝謹。
283、蓋氏:漁陽、安陽、洛陽、汝南(郡號)、崇賢、多士。
284、種氏:洛陽(郡號)、滕陽、雙洪。
285、谷氏:上谷(郡號)、恩威、經庫、築益。
286、帥氏:南陽、河南、范陽、平原、靈石(郡號)、授琴。
287、師氏:太原、琅琊、平原(郡號)、授琴。
288、應氏:汝南、穎川、淮陽(郡號)、擇善、燕翼、報本、徵德。
289、藺氏:中山、華陰(郡號)、完璧。
290、華氏:武陵、平原、沛國、西安(郡號)。
291、海氏:齊郡、薛郡、南海、珠崖(郡號)、臨淄、魯縣、瓊州。。
292、歐(區)氏:平陽、廬陵、渤海、鄱陽﹝郡號﹞、八劍、六一、畫荻、廷鑒、光六、篤親、文忠、余山、敦本、本仁、光遠、餘慶、倫敘、忠厚、學士、立三。
293、焦氏:中山、廣平、馮翊(郡號)、三詔、飲仙。
294、勞氏:武陽、松陽、渤海(郡海)。
295、冉氏:東魯、武陵、魏郡(郡號)、南面、迎聖、忠孝。
296、蒲氏:河東(郡號)、揖讓、帝師。
297、薄氏:雁門、譙郡(郡號)、格物。
298、厲氏:范陽、南陽(郡號)、半樹、佛子。
299、利氏:河南(郡號)。
300、別氏:京兆、天水、巴郡(郡號)、巴州、閬中、巴中。
301、農氏:雁門(郡號)、稼穡。
302、翟氏:汝南、南陽(郡號)、傳詩、寵畏、忠孝、博古、語古、慶遠、世佐、篤誠。
303、越氏:晉陽(郡號)、伸知。
304、酈氏:新蔡(郡號)、廣野、長揖、枕湖、永思、明經、注經、積善。
305、匡氏:太原、晉陽、任城(郡號)、鑿壁、樂安、敦睦、解頤、佑啟、境本、太和、經畲、匡家、敦厚、結廬。
306、國氏:下邳(郡號)、恭儉。
307、經氏:滎陽、平陽(郡號)、賜宴。
308、索氏:敦煌、武成、武威、馮翊(郡號)、求索、五龍。
309、庾氏:穎川、濟陽、新野(郡號)。
310、仇氏:南陽、平陽(郡號)、方正、德化。
311、井氏:南陽、扶風(郡號)、五經。
312、蒯氏:襄陽(郡號)、輔國。
313、季氏:魯國、壽春(郡號)、三思。
314、寇氏;馮翊、河南、上谷、上黨、東海(郡號)。
315、景氏:晉陽(郡號)、念祖。
316、蒼(倉)氏:武陵、咸陽(郡號)、創文。
317、浦氏:京兆(郡號)、廣平。
318、平氏:河內(郡號)。
319、繆氏:蘭陵(郡號)、盡忠。
320、聶氏:河東、新安、清河(郡號)、憫農、垂裕、光裕、崇德、三禮、崇本、理學。
321、扈氏:京兆(郡號)。
322、靳氏:西河、遼東(郡號)、安陽、平定、離石、扶餘、襄平、凌東、中書、敦睦。
323、詹氏:渤海、河間、南陽(郡號)、奎光、潔身、繼述、敦睦、敦復、永思、墩崇。
324、懷氏:河南(郡號)、湖南。
325、燕氏:上谷、范陽、吳興(郡號)、召賢。
326、邢氏:河間(郡號)、北彥。
327、宣氏:東郡、濮陽、始平、宣城(郡號)。
328、牧氏:弘農(郡號)、善治。
329、嵇氏:河南、譙國(郡號)、廣陵、竹林、宋遺。
330、秋氏:天水(郡號)、鑑湖。
331、宿氏:東平、河南、上黨(郡號)、太原。
332、姬氏:南陽(郡號)、壽丘、赤舄。
333、邰氏:平盧(郡號)、翼親、思源。
334、宮氏:河東、太原(郡號)、忠諫、敦本。
335、惠氏:琅琊、扶風(郡號)、景言、餘慶、百歲。
336、融氏:南康、高陽、融州(郡號)、融江、古皇。
337、薊氏:內黃(郡號)。
338、干氏:滎陽、穎川、扶風(郡號)、良史。
339、松氏:東莞、泰山(郡號)。
340、伊氏:陳留、河南、山陽(郡號)、任聖。
341、相氏:西河、巴郡(郡號)、諷德。
342、郁氏:黎陽、魯郡、太原、高平、膠東、富陽(郡號)。
343、滑氏:下邳、京兆、安陸(郡號)、躋鵲。
344、曲(麴)氏:平陽、雁門、陝郡、晉昌、安康(郡號)、曲沃、金州、陝城。
345、虞氏:濟陽、會稽、陳留(郡號)、五絕。
346、糜氏:東海、汝南、南陽、汝陽(郡號)。
347、來氏:江都、平陽、洛陽、樂安(郡號)。
348、並氏:南陽(郡號)。
349、厙氏:松陽、南陽(郡號)、輔儀、金城。
350、年氏:懷遠(郡號)、恭定、兵嚴。
351、鮮氏:南安、太原、漁陽(郡號)、敦厚。
352、雙氏:天水(郡號)、和易。
353、荊氏:廣陵、江都(郡號)、邠慶、受祉、臨保、篤慶、保慶、留余、垂裕、留青、裕後、永恩、啟佑、寶善、廣宗、培源、昌後、谷貽、留青。
354、殳氏:武功(郡號)、邰國、郿城。
355、紅氏:昌平、河內、河南(郡號)。
356、粟氏:江陵、長安(郡號)。
357、冼氏:南海、高興(郡號)。
358、汲氏:濮陽、清河、西河(郡號)、東海。
359、邴氏:魯國、平陽(郡號)、操尚。
360、富氏:齊郡、陳留(郡號)。
361、烏氏:穎川、汝南、鄱陽(郡號)、懿穆。
362、朋氏:廬郡、太湖(郡號)、廬江。
363、隗氏:餘杭(郡號)、江石。
364、山氏:河南、河內(郡號)、渾璞。
365、房氏:清河、濟南、河南(郡號)、十堰、中書、繼錦、敦倫、親睦、國器、孝友、懷德、滑石、文英、松茂、孝思、思本、世善、明禮、務本、樹德、聚賢、恆瑞、清和、禎槐、文定。
366、於氏:黎陽、京兆、廣陵(郡號)、救民。
367、法氏:扶風(郡號)。
368、況氏:九江(郡號)。
369、逢氏:譙國、北海(郡號)、計復。
370、隆氏:南陽(郡號)、翕然。
371、冒氏:滎陽、海陵、碭縣(郡號)、古邲、海陽、碭山。
372、劇氏:河南(郡號)、三川、雒陽。
373、木氏:吳興(郡號)。
374、沐氏:河間(郡號)。
375、北(邶)氏:玄菟、遼東(郡號)。
376、譙氏:北海、巴郡、巴西、譙國(郡號)、閬中、西充。
377、尚氏:京兆、汲郡、清河、上黨(郡號)、廉介。
378、禚氏:齊郡(郡號)、臨淄。
379、賓氏:大梁(郡號)。
380、裘氏:渤海(郡號)、敦睦、敦敘。
381、万俟氏:蘭陵、開封(郡號)、建昌。
382、宗政氏:京兆、彭城(郡號)、安西。
383、羊舌氏:弘農、京兆、河東(郡號)、種璧。
384、公良氏:陳留、東郡(郡號)。
385、夾谷氏:撫城(郡號)、撫州。
386、穀梁氏:下邳、西河(郡號)。
387、宰父氏:魯郡(郡號)、魯國。
388、段干氏:扶風、魯郡(郡號)、魯國。
389、司空氏:頓丘(郡號)、耐辱。
390、仲孫氏:高陽(郡號)、乾禮。
391、太叔氏:東平(郡號)、明鑑。
392、單于氏:千乘、朔方(郡號)、馭民。
393、歐陽氏:渤海(郡號)、畫荻、六一。
394、申屠氏:京兆、西河(郡號)、固安、瓶隱。
395、司寇氏:頓丘、平昌、馮翊、河南(郡號)、澶州。
396、夏侯氏:譙國、魯郡(郡號)、毫州、魯國、任城、汶陽、汝陰。
397、公冶氏:魯國(郡號)、博通。
398、聞人氏:河南(郡號)、中山。
399、諸葛氏:琅琊(郡號)、三顧、臥龍、德生、滋樹、尚禮、觀音。
400、公羊氏:頓丘(郡號)、春秋。
401、司徒氏:趙郡(郡號)、藏名。
402、巫馬氏:單父、魯郡(郡號)。
403、赫連氏:盛樂、渤海(郡號)、樂川、仁恕。
404、濮陽氏:博陵、平陵、廣平(郡號)、相吳。
405、澹臺氏:太原、濮陽(郡號)、毀璧、斬蛟。
406、閭丘氏:頓丘、邾郡、邾國(郡號)。
407、宇文氏:趙郡、太原(郡號)、邯鄲。
408、東方氏:平原(郡號)、四何。
409、尉遲氏:太原(郡號)、鏑余、忠武。
410、公西氏:頓丘(郡號)。
411、子車氏:天水(郡號)。
412、皇甫氏:京兆、安定(郡號)、威遠。
413、公孫氏:扶風、高陽(郡號)、白馬、忠義。
414、長孫氏:淄川、濟陽、河南(郡號)、青州、霹靂。
415、淳于氏:齊郡、河內(郡號)、德感。
416、令狐氏:太原、弘農(郡號)、泣墓、博施。
417、鍾離氏:穎川、會稽(郡號)、飛鴻。
418、西門氏:梁郡、魏郡(郡號)、梁國、臨漳。
419、軒轅氏:上黨、淮南、汝南、睢州、興平、鄢陵、鹿邑、術康、柘城、民權、寧陵、冠氏、嘉祥、靜海、漁陽、東平、開封、郃陽、扶溝(郡號)、東臨、太霞、榆西。
420、南宮氏:河南、魯國、南宮(郡號)、東魯、任城。
421、呼延氏:安定、新蔡、太原(郡號)。 422、樂正氏:天水(郡號)。
423、司馬氏:河內(郡號)、太史。 424、梁丘氏:馮翊(郡號)。
425、東郭氏:濟南(郡號)。 426、博絡氏:通遼(郡號)
427、慕容氏:敦煌、雁門、遼東(郡號)。 428、東門氏:濟陽(郡號)
429、端木氏:魯郡、廣平(郡號)。 430、獨孤氏:河南、高陽(郡號)。
431、拓跋氏:穎川、雁門(郡號)。 432、左丘氏:齊郡(郡號)。
433、上官氏:天水(郡號)、孝友。 434、百里氏:新蔡、京兆(郡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5vlv4r6.html
Microsoft Word - 100_Big5.doc (cityu.edu.hk)
Microsoft Word - 100_Big5.doc (cityu.edu.hk)
賜姓政策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s://bit.ly/2Y41xtu
平埔族人原本沒有姓氏只有名字,在命名上採連名制,簡單的說,新生嬰兒的名字,除了新名之外還加上母親的名字在後面(隨繼承法則)。清領時期採用賜姓政策當時的平埔族、賽夏族、排灣族等。漢姓是漢族血統與出身的一種表徵。《史記》云:「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別也。」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所列,土番之姓有机、羅、李、卯、標、卓、萬、戴、穆、寧、來、毒、孽、乃、兵、竭白、北、鄂、岳、雙、尤、溫、鬱、大、蚋、月、落、璞、力、宜一字者,有道泌、埤弄、目加、舊來、之机、合萬、羅皆、池皆、加惹二字者,有弟其力、呂猫落三字者,不過這些姓並非由賜姓而來,而是藉由「番語家名」羅馬拼音的漢譯而來。
清代對臺灣歸化番何時開始實施賜姓政策,文獻雖然闕如,不過當可推測是在「土番歸化」薙髮(即剃髮)納餉(鹿皮、小米)之後。連橫《臺灣通史》記載:「歸化熟番漸從漢俗,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乾隆23年(1758年),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請參「社學」條),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巫、莫、文、米、葉、衛、吳、黎等姓,其中以「潘」姓最多。
乾隆37年(1772年)朱景英《海東札記》載:「番以父名為姓,以祖名為名。如祖名甲,父名乙,即呼曰乙礁巴甲。礁巴者,番口語也。近時各社均延師課讀番童,出就道試,錄取樂舞生,給予頂戴,與新生一體簪掛。前學政就番字加水旁,姓以潘者,今則張、王、劉、李,自為姓者多矣。」唐贊袞《臺陽見聞錄》亦載:「初,熟番有名無姓,既准與試,以無姓不可列榜;某巡臺掌學政,就番字加水三點為潘字,命姓潘。故諸番多潘姓;後別自認姓,有趙、李諸姓。」可見,賜姓時,初以「潘」姓居多,之後漸有張、王、劉、李、趙諸姓。有些番社,並不以「潘」姓為大宗,而是以「錢」姓最多,有些姓如黎、金,因繁衍數少,幾乎絕嗣。《新竹縣采訪冊》載,竹塹堡社(即新社)於乾隆年間,「丁口千餘,厥分七姓:曰錢、曰衛、曰廖、曰三、曰潘、曰黎、曰金。今惟錢姓丁口最繁盛,計有二百。衛、廖、潘、三等四姓,每姓丁口只有數十,其黎、金兩姓則已絕嗣矣。」
光緒5年(1879年),後山統領兼辦卑南廳撫番事務的吳光亮寫成〈化番俚言〉三十二條,其中有一條曰:「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當時所賜漢姓,係擇自百家姓,如恆春縣各番社賜潘姓、金姓,卑南廳各番社賜陳、吳、戴、林等姓。
光緒12年(1886年),為了防止番姓之混冒,中路理番同知蔡嘉穀規定襲用漢姓或潘姓者必須於姓下加一「新」,成為「雙字姓」,以示區別,而且也規定各番姓之堂號。
中路理番同知蔡諭土目新日升悉:茲將編定新港社各番丁姓字郡名、堂名,開列於後。仰飭各番一體遵照,毋違!特諭。計開:致(新亨堂)、雨(新隆堂)、露(新吉堂)、結(新澤堂)、為(新寵堂)、霜(新父堂)、金新(新懷堂)、生(新慶堂)、麗(新笏堂)、水(新附堂)、玉(新輝堂)、出(新采堂)、崑(新績堂)、岡(新猷堂)、劍(新謨堂)、 號(新勳堂)、巨(新麻堂)、闕新(新禧堂)、珠(新範堂)、稱(新錦堂)、新(寶港堂)、 蔡新(寶石堂)、詠(興國堂)、朝(方山堂)、毂(寶心堂)。
其有襲用唐人之姓及以「潘」字為姓者,均於姓下添一「新」字為雙姓,以「新」字為堂名。其襲用唐人之姓者,或加作金、玉、邑三部內所有之字亦可。
光緒12年12月13日給。
可見光緒年間所賜之姓大多是出自南朝梁敕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所撰〈千字文〉,如「雲騰致雨」、「露結為雙」、「金生麗水」、「玉出崑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之句。賜姓政策--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s://bit.ly/2Y41xtu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