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10 Thu 2010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 對古文明有興趣的人應該對他不陌生, 他就是讓特洛伊重見天日的人. 施里曼在特洛伊遺跡中發現卐標記, 因而向 Emile Burnouf 徵詢意見, 埃米勒則認為這是雅利安人的標誌, 這就是卐符號與納粹黨徽的淵源.
納粹的西藏探險
1938 年, 由納粹黨衛軍祖先遺產學會 (SS Ancestral Heritage Society) 出資, 並得到許多企業贊助, 一支五位專家組成的探險隊出發前往西藏, 由探險家謝佛爾 (Ernst Schafer) 領軍, 成員包括昆蟲學家兼攝影師克勞斯 (Ernst Krause), 人類學家貝格 (Bruno Beger), 地質學家維納 (Karl Wienert) 與技術指導 Edmund Geer, 探險隊原本計劃沿長江上行進入西藏, 但這條路因日軍侵華而中斷, 於是改經英國控制的印度進入西藏. 當時雖未開戰, 但可想而知的英國對於德國把手伸進後門一定非常不爽, 而且中途必需跨越許多難以渡過的天然障礙, 如此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入藏, 目的是為什麼呢? 要瞭解此行的目的, 必需由納粹的信仰說起...
納粹虛構日耳曼族理想化的過去, 在遠古, 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 引發海嘯毀滅了亞特蘭提斯, 倖存的雅利安神族逃往世界其他地區, 而德國人就是消失的雅利安神人優秀後代, 因此有權統治其他次等人類, 並奪回有雅利安遺跡存在的土地, 那些是雅利安遺跡呢? 從埃及金字塔到英國巨石陣等等世界上宏偉的古跡, 一般人類是沒有這個能力製造的, 所以都是萬年前由雅利安人所建的... (那些鼓吹史前超文明的人是不是該特別注意這一段?)
這個神話的推手, 就是黨衛軍頭子希姆萊, 他在 1935 年成立祖先遺產學會, 負責有關雅利安起源的研究. 他們認為純正的雅利安血統, 應該還存在於世上最偏遠的地區. 1938 年的西藏探險, 就是為了尋找在世界另一端的雅利安兄弟...
探 險隊進入西藏, 觀察西藏的政治, 歷史與人民生活, 但最主要的目的, 則是蒐集德國人與藏人系出同源的證據. 他們詳細記錄無數的測量數據, 並塑造了許多頭模, 藉以帶回德國與其他種族做比對. 此行共拍攝了六萬張照片, 12萬呎影片, 長度超過50小時, 這些影片還剪輯成記錄片 "Secret Tibet".
說穿了, 此行就是要鞏固雅利安神話, 強化納粹侵略的正當性.
↑探險隊成員.
↑貝格測量一位西藏婦女的五官資訊.
↑比對眼珠顏色.
↑拔牙中! 探險隊提供藏人免費醫療服務打好公關.
納粹並沒有第二次西藏探險, 雖然謝佛爾曾提出派出一批黨衛軍軍官訓練西藏部隊, 對印度發動游擊戰的構想, 但沒有被採納.
網路上流傳一篇文章, 述說納粹兩度進入西藏, 尋找能扭轉時空的神器. 比對史實, 就會發現那篇 "希特勒兩次派人秘密進西藏尋找蝦米碗糕" 的文章通篇添油加醋, 只能算是幻想小說, 比如:
>秘密製作藏族人的石膏模型
這可一點都不秘密, 不過有個小插曲, 那就是在製做第一個頭模時因呼吸管脫落差點悶死了那個可憐的傢伙, 最後是靠大筆賄款擺平這件事...
>1943年1月,由海因裏希·哈勒率領的納粹五人探險小組秘密啟程赴藏
這個所謂第二次西藏探險則是個笑話, 我是指唬濫文中所寫的. 事實呢? 則是個落難登山客的故事!
故 事主角是登山專家海因里希哈勒(Heinrich Harrer, 1912-2006), 他在 1939 年加入了一個登山隊, 目的不是西藏而是要找出登上喜馬拉雅山的新路線, 而他也完成了目標, 不過就在準備回國時被英國人給逮了, 他倒也沒閒著, 數度逃獄, 終於在 1946 年逃到拉薩並成為達賴的良師益友, 傳授達賴許多地理方面的知識. 哈勒將他在西藏的經歷寫成書 "Seven years in Tibet", 1956 年拍成記錄片, 1997 年改編為電影, 由布萊德彼特主演, 中譯為 "火線大逃亡".
不論是謝佛爾的西藏行或是哈勒的逃亡, 資料都是相當公開的. 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大量謝佛爾一行人所拍的照片, 相關人士也有許多著作, 傳記與訪談記錄, 這些都不是機密, 只是被人遺忘...
↑謝佛爾 1990 年接受訪談時述說西藏經歷.
>專門研究近東文明的阿瑪賽把梵文中的“萬”字符號介紹給了納粹黨和希特勒,被其創新利用成為他們的標誌
既然提到了, 就順便聊聊吧, 這個阿瑪賽指的是誰我不知道, 不過倒有位法國學者埃米勒 (Emile Burnouf), 是梵文與希臘文專家.
要 知道, 萬字符號並不是梵文的專利, 而是世界各地都有發展出來的古老符號,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 有些宗教界人士宣稱卍才是正統, 並將卐字稱為反萬字, 視為邪惡的象徵, 以與納粹撇清關係. 事實上, 這個符號分右向(卐)與左向(卍), 在印度, 兩種都用, 納粹也是兩種都用, 納粹不過是用了個歐洲古老符號做為黨徽, 至於由來, 就得提起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 對古文明有興趣的人應該對他不陌生, 他就是讓特洛伊重見天日的人. 施里曼在特洛伊遺跡中發現卐標記, 因而向 Emile Burnouf 徵詢意見, 埃米勒則認為這是雅利安人的標誌, 這就是卐符號與納粹黨徽的淵源.
納粹的西藏探險 @ 超自然筆記 :: 痞客邦 :: https://bit.ly/37AVnqd


568700024398774484385687000242rn753720on56850004849988n2382959310004o4n3800n26p6568400049611qnq91684398px-Schliemann_grave2020-12-20_114216

海因里希·謝里曼:發現特洛伊的夢想家
2018-01-17 由 墨丘利 發表于歷史
「這裡我要講一段童話:一個窮孩子,7歲上就立志要找到一座城市;39年後,他果然著手工作,努力尋找,最後不僅找到了那個城市,而且找到了大批財富,一筆除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掠奪美洲所得以外都無法與之比擬的財富。」
發現特洛伊:尋金者謝里曼的故事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第一部序幕中寫道:歷史變成了傳奇,傳奇變成了神話。
意蘊是,神話和傳奇中也許就蘊涵著歷史的真實。
在真實的世界裡,也有這樣一個人,憑藉對神話和傳奇畢生堅定不移的信念,靠一生胼手胝足的奮鬥,發掘了神話的真相,還歷史以原貌,自己也成就了一段傳奇。
一場戰爭,一部史詩。
一個人,一座傳說中的城市。
一個夢想,一段神話的開始與落幕。——這就是謝里曼與特洛伊的故事。
荷馬引領他到特洛伊
宙斯說:
  「在太陽和星空之下,凡人居住的
  所有城市當中,神聖的特洛伊
  是我最珍愛的堡樓」
1829年聖誕,小亨利的爸爸送給他一本《世界史圖解》,裡面有一幅畫:伊尼亞斯攜父抱雛逃出將被大火吞沒的特洛伊——背景是高大的城牆和雄偉的悉安門。
  小亨利被畫面迷住了
「特洛伊是這樣的嗎?」
  「嗯。」
  「它消失了誰也不知道它在哪裡,對不對?」
  「是的,孩子。」
  「不,等我長大,我會找到特洛伊,找到國王留下的財寶。」
千百年以來《伊利亞特》廣為人知代代傳頌,人們一直認為《伊利亞特》只是荷馬虛構的故事,特洛伊和那場戰爭只是詩人天馬行空的想像。
有一個人卻堅持它是真實存在的,他就是德國人海因里希·謝里曼。幼時便聽長輩讀過《伊利亞特》,對特洛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書中美麗的海倫,那場戰爭,勇猛的英雄,傳說中普里阿摩斯的黃金寶藏,都是曾經真實存在的。
「那麼,特洛伊城完全消失了,誰也不知道它在哪裡嗎?」
「是這樣,」爸爸說。
「我不信,」小海因利希.謝里曼說,「我長大以後要親自去找到特洛伊城和國王留下的珍寶。」
爸爸大笑起來。
幻想家的年輕時代
貧困,以及認識到只有通過刻苦學習才能擺脫貧困,這兩者最能激勵我學習。
謝里曼對金錢和名利有一種天生的、強烈的渴望。
他是一個幻想家,但同時他又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少年時貧困的經歷使他認識到只有在社會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成為一個成功人士,才能獲得人們的尊重。
他把一半薪水都花在學習上,正如他所說:
「我那例行公事性質的工作十分適合我,因為它使我有足夠充分的時間來進行我那被忽視了的教育。
20歲的時候,他來到了荷蘭,進入一家進出口公司從事商業。
22歲到俄國經商,主要經營靛藍貿易。
在商業上他是一個天才,很快就掙了大錢,在此期間,他還到美國從事過銀行業,生意越做越大,並取得了美國國籍
但即便是在追逐金錢的過程當中,他也一如既往地熱愛《荷馬史詩》,堅信《荷馬史詩》是真實的歷史而非神話,相信自己能找到《荷馬史詩》中所描寫的特洛伊古城以及那些誘人的寶藏。
功成名就後的謝里曼,依然念念不忘《伊利亞特》。他會做什麼呢?
重新追尋童年夢想
1863年,這一年謝里曼42歲,他意識到自己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再也不能在經商上浪費精力了——錢是永遠都掙不完也掙不夠的,但生命有限啊!於是,他毅然結束了自己的商業生涯,決定去追求一直藏在心中的最燦爛的夢想!
他決定重新追尋童年夢想時。
他經常一邊拿著《伊利亞特》,一邊對照著在地圖上搜尋。
最終,他把目光停留在了奧斯曼帝國西北部的大平原上,「就是這裡!」他找到了一座名叫「希薩里克」(在當地語中意為「要塞」)的山。站在山腳下,謝里曼知道他找到了,因為這裡的地形和史詩中描述的一模一樣!
「每座山,每塊石,每條河,每一個橄欖園都使我想起荷馬。我發現我猛地一躍,飛越了幾百年,進入具有古希臘騎士風格的閃光年代。」
泥土下的寶藏:謝里曼和他的特洛伊王國
1873年,終於沒有使謝里曼失望。
在接近小丘遺址的底層挖出了一條5米多寬的石鋪路面,謝里曼斷定,這條街道的盡頭一定有一座大型建築物的遺址。他馬上加派人手,沿街掘進。街面上覆蓋著一層2.5~3米厚的灰燼,在黃、紅、黑色的木灰中摻雜著燒透了的磚石碎片中,謝里曼確信他終於找到了那座被希臘聯軍焚毀的城堡。同年5月,一大棟建築物的遺址展現在謝里曼眼前,雖然這座建築物並沒有預想中的豪華,但謝里曼毫不遲疑地認定,他已經找到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的宮殿。
1873年6月14日,謝里曼在「普里阿摩斯宮殿」的一堵圍牆下,無意中見到了期盼已久的金屬的閃光。他抑制住內心的狂喜,開始在那堵隨時都要倒塌的牆下拚命地挖金子,一件又一件的寶貝從他的手中遞到了妻子索菲亞的手中。挖掘出的寶物相當豐富,有6隻金鐲、一隻重601克的高腳金杯、一隻高腳墟拍金杯、一件裝有60隻金耳環的大的銀制器皿、8700個各種式樣的金制物件,還有穿孔的稜鏡、金扣子、穿孔小金條和其他小件飾物,以及銀、銅的花瓶與青銅武器。
根據《伊利亞特》中的種種線索,最終發現了特洛伊,挖到了神話故事中的寶藏。謝里曼發掘「普里阿摩斯的黃金寶藏」時,發現了8000多件珍寶。
夢想終究回應了他
他是「奇思狂想和講究實際的結合體,因而能不顧天命而單憑旺盛的精力和自律取得偉大的成就,甚至能將這種結合維持下去。」
發掘特洛伊之前,在希臘、土耳其遊歷,謝里曼到過伊大卡(奧德賽統治之地)。在那裡他遭遇惡狗,跌坐在地。他後來描述,那一刻他完全沉浸在神話當中,覺得自己就是還鄉的奧德賽,打扮成乞丐到他的牧豬人歐邁俄斯那兒,遭到狗的侵犯——這多象一個孩子沉浸在卡通片的情節當中!
他相信童年的夢想,夢想終究回應了他
考古發掘的先驅
考古學虛構的國度發現者。
自1871年到1886年這十多年的時間裡,謝里曼通過自己的挖掘工作,發現了前希臘文明,確定了在希臘古典時代以前,存在著一系列燦爛的古代文化。同時,他的傑出的工作為現代考古學奠定了基礎。
謝里曼的考古實踐,也使他成為歐洲現代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先驅,為普及考古學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著作有:《特洛伊的古物》(1873)、《邁錫尼》(1876)、《伊利奧斯》(1879)、《奧爾霍邁諾斯》(1880)、《特洛伊》(1883)、《梯林斯》(1886)等。
一個語言天才,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
一個從小相信神話中「特洛伊」是真實存在的偏執狂,一個40年後在荷馬的「啟示」下發現特洛伊的夢想家。
一個萬貫家財的大富豪,是掌握15門語言的智者,是發現了特洛伊的考古學家……
一個夢想,一段神話的開始與落幕。——這就是謝里曼與特洛伊的故事。
海因里希·謝里曼(Heinrich Schilemann 1822-1890)年表
1822 謝里曼1月6日出生在新布科夫(Neu-Buckow)
1831 他的母親去世
1836-1841 在福爾斯騰堡當店員
1841 去漢堡。後乘船遇到海難
1842-1846 在阿姆斯特丹
1842 學會英語和法語
1843 學會荷蘭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葡萄牙語
1844 進入B·H·施洛德公司從商。學會俄語
1847 第一次訂婚
1850 他哥哥去世。去加利福尼亞旅行
1851 在美國
1852 第一次結婚
1854 學會瑞典語和波蘭語
1855 兒子出生
1856 學會希臘語
1858-1859 學會拉丁語和阿拉伯語。去瑞典、義大利、埃及和雅典旅行
1859 大女兒出生
1861 二女兒出生
1863 結束從商
1864-1865 環球旅行:印度、中國和美洲。出版《中國和日本》
1866-1871 在巴黎。學習考古學
1861 去希臘和特洛伊。在伊薩卡(Ithaca)發掘。出版《伊薩卡、伯羅奔尼撒和特洛伊》。獲博士學位。離婚
1869 第二次結婚
1870 父親去世
1871 安德洛馬赫出生
1871-1873 在特洛伊考古發掘。普利阿姆(Priam)的寶藏。出版《特洛伊的古物》
1874 在邁錫尼試驗性發掘。同土耳其人打官司
1876 在邁錫尼發掘皇陵。出版《邁錫尼》
1878 阿伽門農出生
1879 同微爾和(Virchow)一道在特洛伊發掘。發表《伊利奧斯》(Ilios)
1880 在奧爾霍邁諾斯(Orchomenos)發掘
1881 將特洛伊古物收藏贈送德國。獲柏林榮譽市民稱號
1882 同多爾普菲爾德聯合在特洛伊發掘
1883 出版《特洛伊》。安克斯哈根(Ankershagen)
1884-1885 在梯林斯發掘
1886 出版《梯林斯》
1887 去埃及旅行
1888 同微爾和一道去埃及旅行
1889 在特洛伊召開第一屆國際會議。伯蒂舍爾行動(Botticher&nbspoperation)
1890 第二屆國際會議。12月26日謝里曼在那不勒斯逝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oxzqqe5.html
---------------------------------------------
海因里希·施里曼(德語:Heinrich Schliemann,1822年1月6日-1890年12月26日),德國商人和考古業餘愛好者。出於一個童年的夢想,他毅然放棄了商業生涯,投身於考古事業,使得荷馬史詩中長期被認為是文藝虛構的國度:特洛伊、邁錫尼和梯林斯重現天日。
少年與早期
施里曼幼年在安克爾斯哈根的故宅
施里曼出生於新布科市,是一個貧窮牧師的兒子。父親在他7歲時送他一本希臘神話故事書(Georg Ludwig Jerrer's Weltgeschichte für Kinder),其中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為了奪回弟媳「天下第一美女」特洛伊的海倫,號召「希臘第一勇士」阿基里斯等各路英雄豪傑發動長達十年的特洛伊戰爭、最後特洛伊陷入熊熊火海的畫面一直深刻印在他的腦海中。在從商業職業學校畢業後,14歲在雜貨店做學徒,幾年以後由於健康問題離職。之後他打算移民新大陸,於是在往返漢堡與委內瑞拉的客船上做服務生;在船隻於荷蘭海岸沉沒以後,他在阿姆斯特丹一間貿易公司 B. H. Schröder & Co. 當辦公室小弟與記帳人。施里曼對於語言有學習熱情和天份,終其一生,除了母語德語以外,自學掌握了英語、法語、荷蘭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俄語、瑞典語、波蘭語、希臘語、拉丁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等多種語言。
施里曼的環球旅行(1864-66年)
1846年公司派他到俄羅斯聖彼得堡做代理人,在那裡他開始自立門戶,投資從事藍染貿易。約1851年淘金潮吸引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沙加緬度,在加州他主要從事銀行業務、買賣礦工們挖到的金砂。1852年他回到俄羅斯,與 Ekaterina Lyschin 結婚。他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1854-56年)主要承包軍事補給。這次他累積了比在加州從事銀行生意更大的財富,足以讓他提早退休並環遊世界。他在36歲之年退休,並開始將他的精力與財富奉獻給考古學的研究。他開始頻繁的造訪希臘、義大利並環遊世界到墨西哥、埃及、印度、中國、日本等地,並在巴黎學習考古學。他將在中國與日本的經歷收集在《La Chine et le Japon au temps présent》(當代中國與日本,1867年)。
施里曼夫婦,1869年
1868年46歲的施里曼帶著他的財產到了希臘,實地探訪希臘與小亞細亞的遺跡,並結識英國考古學者 Frank Calvert。隔年他出版了《Ithaka, der Peloponnes und Troja》(伊薩卡,伯羅奔尼撒與特洛伊,1868年),在此書他主張希沙利克(Hisarlik)是特洛伊的所在地,並得到羅斯托克大學授與的哲學博士學位。[1]施里曼與他的俄羅斯籍妻子離婚,並在1869年與一位年輕的希臘女學生 Sophia Engastromenos 結婚。
發掘特洛伊
雖然在施里曼之前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從事古希臘的考古挖掘工作,例如1862年法國地質學者 Ferdinand A. Fouqué 對聖托里尼的調查,不過施里曼還是被認為是將古希臘考古學發揚光大、吸引大眾目光的先驅。當時一般認為如果特洛伊真的存在,那麼最有可能的地點是在特洛阿斯平原南端的 Bunár-bashi。[2]英國考古學者 Frank Calvert 早從1865年起已在較冷門的希沙利克進行挖掘,然而他得不到大英博物館的資助難以為繼,1871年施里曼接手他的工作。在希沙利克的挖掘現場發現了多層遺址,施里曼認為特洛伊的金銀財寶一定是在最底層,於是他用有爭議、不專業的方法將上層炸開;Calvert 對此粗暴的方法感到不滿,於是兩人在1872年拆夥。1873年施里曼發現一個堡壘遺址,並挖到許多文物與金飾,並走私出土耳其。施里曼相信他找到了特洛伊,而這些財寶屬於普里阿摩斯(末代特洛伊國王)。他將他的發現與理論出版在《Trojanische Altertümer》(特洛伊的古物,1874年)。他的主張遭到許多同時期學者的懷疑,不過這本書一出版便造成一般普羅大眾的轟動,特洛伊的出土是19世紀考古學界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施里曼也瞬間成為家譽戶曉的人物。
由於對文物分配問題上的不滿,鄂圖曼政府不再發挖掘許可給施里曼,直到1876年4月才解禁。在這段延遲期間他出版了《Troja und seine Ruinen》(特洛伊及其遺跡,1875年),並開始邁錫尼的考古挖掘。1876年施里曼在邁錫尼發掘出阿伽門農面具。施里曼認為他找到了阿伽門農與克呂泰涅斯特拉之墓,並將他的發現出版於《Mykenä》(邁錫尼,1878年)。
施里曼在1878-79年、1882-83年、1888-90年又針對希沙利克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與第四次發掘。從1882年起,他得到德國考古學者威廉·多普菲德 (Wilhelm Dörpfeld) 的協助,多普菲德將德國專業的系統性考古知識帶到希沙利克,給考古挖掘技術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除了希沙利克與邁錫尼,施里曼還挖掘了伊薩卡 (1878年)、奧爾霍邁諾斯(1881-82年)、梯林斯(1884-85年)、塞西拉與皮洛斯 (1887年)等地的遺跡。施里曼本來還打算挖掘克諾索斯,不過在實現其夢想前逝世,他未竟的工作由英國考古學者阿瑟·埃文斯接手,後者發現了比邁錫尼文明更古老的米諾斯文明。
晚年施里曼深受耳疾所苦,1890年11月在希臘動手術,在違反醫師囑咐下,施里曼又到萊比錫、柏林與巴黎等地出差。本來預計回到希臘雅典過聖誕節,不過由於健康因素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停留。1890年12月25日在經過那不勒斯的廣場時突然倒下,隔天病逝,享年68歲。
普里阿摩斯的財寶,1880年後分散各地
普里阿摩斯的財寶(柏林新博物館)
普里阿摩斯的財寶(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耳飾(普希金博物館)
醬汁壺(普希金博物館)
赫利俄斯浮雕(柏林佩加蒙博物館)
邁錫尼獅子門,約1885年
阿伽門農面具(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跳牛(Bull-leaping)壁畫,梯林斯
評價
施里曼之墓,希臘雅典
後世對於希沙利克的發掘發現特洛伊II (施里曼挖到金飾與文物的地層)其年代比特洛伊VII(被認為是最接近荷馬時代的特洛伊)的年代還要早上千年。施里曼在挖掘過程中破壞了許多珍貴文物,對於保存現場完整完全沒概念、文物原始位置資料記錄不清、系統分類混亂,對後世造成許多困擾。此外阿伽門農面具的風格在古希臘從未出現過,與阿伽門農的實際關係也遭到質疑。
1995年美國歷史學者 David Traill 的著作《Schliemann of Troy: Treasure and Deceit》指出:所謂施里曼從小立志找到特洛伊、精通近20種語言、為了未來考古事業準備而累積財富、慧眼獨具主張希沙利克就是特洛伊等等都是後來穿鑿附會的浪漫故事。實際上施里曼只是一位對考古有興趣的有錢人,他從英國考古學者 Frank Calvert 手中搶走了發現特洛伊的功勞。
雖然施里曼是一位業餘的考古學者,不過他對於激起人們對於古希臘神話的好奇與想像、推廣考古的學術研究還是有一定貢獻。美國考古學者 Carl Blegen 認為:不能用現在的條件技術來看過去,1876年以前沒有什麼人知道如何妥善進行考古挖掘,當時根本沒有所謂科學的考古調查,而且大概也沒有其他人比施里曼有更多實務田野經驗了。[3]如果沒有他對考古的熱情、支持與奉獻,那麼也許特洛伊等遺跡就像亞特蘭提斯一樣至今也只是故事書上的一段傳說而已
海因里希·施里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J9xT26
---------------------------
普里阿姆寶藏的發現
1870年,施里曼由新婚妻子希臘少女索菲婭陪同,出資雇工,在達達尼爾海峽附近土耳其境內的希沙里克山丘開始考古發掘。 時光流逝,寒暑三易,他們發現了多層城牆遺址,並終於在一座地下古建築物的圍牆附近掘出了大量珍貴的金銀製作器皿,僅一頂金冕就由16,353個金片和金箔組成。 施里曼興奮地宣佈,他發現了特洛伊國王普里阿姆的寶藏。
邁錫尼古墓葬的發現
1876年,施里曼再接再厲,在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邁錫尼遺址的獅子門內側展開發掘工作,迅即發現了共計6座豎井墓的墓葬圈,墓內有無數精美的器物。 例如,鑲嵌黃金、凹刻獵獅圖的青銅匕首,有兩個手把、把上各有鴿子相對的高腳金杯,等等。 特別是男屍臉罩金面具,胸覆金片,女屍佩戴金冠和其他金制首飾,童屍裹於金葉片內。 珠光寶氣,遍地黃金。 啊,史詩不正是稱邁錫尼為「富有黃金的邁錫尼」嗎? 面對一具在黃金面具下保存完好的男性屍體,施里曼電告希臘國王:「我凝視著阿伽門農的臉膛。 "
其他發現
1884年,施里曼在史詩所說的「大城牆的梯林斯」遺址,發現了位於堅固雄偉的城堡內的宮殿殘跡。 它的正廳、門廊、庭院和整個輪廓與荷馬詩中描述的奧德修斯等人的王宮非常相似。 特洛耶的發掘繼續多次進行,一共挖出了9層遺址,所謂"普里阿姆寶藏"存在於從底層往上數的第2層。
1894年後,施里曼的親密助手竇普菲德認為第6層才是爆發特洛伊戰爭的普裡阿姆的城市,而施里曼發現寶藏的第2層則要年代久遠得多。
一生的遺憾
"有一個地方名叫克裡特,在葡萄紫的海水中央,有90個城鎮。 在眾城中最大的城是克諾索斯,有一位米諾王從九歲開始便治理那個地方"。 這是荷馬在《奧德賽》中所描述的克里特島的情景。 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也都報導了米諾王在愛琴海上的霸權;相傳米諾王在克諾索斯修建了一座龐大複雜的迷宮。
施里曼晚年在一封信中寫道:「我想以一件偉大的工作來結束我一生的勞動,即找出克裡特的克諾索斯諸王的史前宮殿」。。 但是,他沒有來得及實現這一願望就去世了。海因里希·施里曼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aoNhmp
--------------------------------------------
提到考古,必然要提起曾經被以為是虛構國度的特洛伊重現天日的,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大部分人都很熟悉了,而頂著被其他考古學家嘲笑的壓力發掘了特洛伊的正是我們下面要說的這位——海因里希? 施利曼謝里曼
熟悉考古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點德國的謝里曼,不僅是因為謝里曼發現了地中海東部的先希臘的邁錫尼文明,以及以特洛伊二期文化為代表的先邁錫尼的安納托里亞文明,也不僅是因為他相信荷馬,一直都在試圖證,日月荷馬史詩就是鮮活的歷史,這一點他真的做到了,更因為他的傳奇經歷,他的"卓有成果的探索精神既富浪漫情調而又充滿激情,這一點觸動並且活躍了人們對世界的想像力"。
從小他便酷愛讀書,接觸到荷馬史詩的契機也頗為
意外。
那是1829年的耶誕節,一位貧苦的牧師送給他兒子海因裡
希. 謝里曼一本傑勒的《世界史圖解》,裡面有一幅畫是伊尼亞斯背著老父,抱著兒子從特洛伊大火中逃出的場景。 孩子看著那巨大的城牆和雄偉的悉安門問爸爸:「特洛伊城是這樣嗎? 爸爸點頭。
"那麼,特洛伊城完全消失了,誰也不知道它在哪裡
嗎? "
是這樣,"爸爸說。
"我不信,"小海因利
希. 謝里曼說,「我長大以後要親自去找到特洛伊城和國王留下的珍寶。 爸爸
大笑起來。
童年的記憶是終生難忘的,而謝里曼童年所記憶的東西很早就超過了從父親那裡聽來的舊
事。 他在14歲上停了學,接著到一個名叫弗斯登堡的小城的一家食品店去當學徒五年半。 他的工作是賣鮮魚,賣白蘭地酒,賣牛奶,賣鹽,磨碎準備蒸餾用的土豆,晚上打掃店鋪,從早上五點於到晚。
這時他已經差不多忘掉了爸爸講的那些
故事。 一天,一個磨坊主的幫工喝得醉蘸蘸地來到店裡,依在櫃檯旁用洪亮的聲音朗誦了一首長詩,那調子裡充滿著落魄文人對於不學無術的人們的鄙夷。 謝里曼覺得好聽極了,可是一個字也聽不懂。 問了一下,才知道那人背誦的就是荷馬的《伊里亞特》。 他連忙湊了幾個錢,買了一杯酒給那醉漢,讓他從頭再背誦一遍。
謝里曼在奔波闖蕩中度過了青年時代,他在1841年到了
漢堡。 在駛往委內瑞拉的一條船上充當雜役。 船行14天后遇上風暴,船在北海海面荷蘭所屬德克色爾島附近沉沒。 他游到岸上,最後是在一所醫院裡,筋疲力竭,衣服破碎。 接著,通過一位世交介紹到阿姆斯特丹一家企業的辦公室充當雜役。
他住在一間簡陋的閣樓里,冬天連火爐
都沒有。 就在這裡他開始學習外語。 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他用一種不同一般的自學方法精通了英語、法語、荷語、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義大利文。 他曾說:「通過緊張而勤奮的學習,一年之內我的記憶力顯著增強,很容易地學會了荷蘭、西班牙、義大利和葡萄牙文。 每種語言只用了一個半月就達到流利地說、寫的程度。 "
於是,在成為一個考古學家之前,他先成為了一個語言學家,之後他利用語言的天賦把握了時機,開始從事起各國之間的商貿,一年以後他創辦了自己的進出口商行,當然他為此付出了大量時間和艱苦的努力。 到1854年他又學習瑞典文和波蘭文。 1850年正當他在美國時,加利福尼亞參加合眾國,這使他當然地取得了美國國籍。 和當時許多人一樣,他捲入了黃金熱,並且辦了一家經營黃金的銀行。 這時他的身份已經夠得上美國總統的座上客了。
謝里曼不停地掙
錢。 他投資房地產,在俄國克里米亞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做軍火生意,從而獲得巨額利渴。
儘管他大約是19世紀最有天賦的語言學者,但由於有了這種理想卻奇怪地使他不敢學希臘語,因為他擔心一旦學希臘文化入了迷,就會放棄經商,從而不能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打下堅實的經濟
基礎。 這樣直到1856年他才開始學習現代希臘語。 希臘文是他學習的第一門與業務無關的語言;在以後幾年裡,他用現代希臘文寫的信寥寥無幾。 他的方法卻依舊,為數不多的長篇大論只用來作為練習。 我最近請教了東方語言學家,有關謝里曼自學的語言,不僅有希臘文,不久以後又有波斯文、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謝里曼的心情蕩漾,而這對他來說也不是第一次了。 他對這一古老語言的熱情真摯地發自內心,而與此同時,他亦得將他的精力奉獻給這個國家,她的語言偉大而富有生機,浪漫而精力充沛,他性格中德國和美國的成分結合於一身,主宰了他的頭腦,使他要去這文明古國,只有這樣,他的生活才會充實,。 立志要把埋藏在地下的特洛伊古城發掘出來。
以後的十年,這種雙重生活加快了步伐,並不再困擾他;其實,謝里曼的商社已不復存在,只有學者謝里曼活在世
上。 直到他死,他一直是把意志和激情這兩種生活與活動的形式集於一身。
我們在別處見不到像他這樣有這麼鮮明的兩種靈魂,也見不到比他這種雙重目的和他率真的天性更可愛
的東西。 在他33歲到35歲之間的不計其數的練習冊中,他不停地練習現代和古代希臘文。 他的寫作越來越流利,最初,他將生詞譯為法語或其他文字。 他的日記少有塗改,工整清爽,而這些練習冊卻像學童的練習簿,有擦痕、污跡及教師的改錯。
"我的消遣",他寫信給他姐姐說,"就是學語言,這是我所熱衷的消
遣。 在工作日,我不停地工作在事務所中,而在周日,我從早坐到晚研讀索福克勒斯,將他譯成現代希臘文。 "這種把時間和精力作六比一的分配的結果是,他的希臘文練習冊展示了一個渴望逃避到理想王國去的商人,他的真實內心的獨白,比起他的旅行日記,更能揭示出他的內心世界,其中不乏勤奮不倦和自炫博學的記載。 他著重記錄了天氣,他所在的地域,緯度和他的健康情況,植物志和動物志,商業、政治、社會和種族問題。 這些練習冊的心理學價值超過謝里曼所保存的成千上萬的檔的總和。 從他的希臘文練習冊中,我們按時間順序作了部分摘錄
「我應該雇一個希臘助理,但他應該通曉俄語、法語和德語。 我對荷馬和索福克勒斯的後代有強烈的偏愛。 "
"我知道自己又吝嗇又貪心,我應該不再如此財迷。 整個戰爭期間,除了錢我沒想過別的。 "
当周日終於來臨時,我又能沉浸在荷馬的著作和狄摩西尼的演說中,他使雅典衛城顫抖。 "
"我知道有這樣一句話:'補鞋匠應該一直做到底。 '但我不會一直做商人做到底。 在我早年,當別人在學習時,我還是個奴隸,直到20歲時,我才開始學習語言。 結果是,我缺乏學習語言的背景和環境。 我永遠做不了學者,但我力圖補上失去的東西。 我的願望是讓自己認真地學習,且我這麼做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
這些記錄清楚地顯示了他在 30 多歲時的想法;它們揭示了他為什麼繼續做了十年的商人。 我們可以看見他如何接連徒勞地試圖放棄淘金,但一次又一次被誘惑回頭,而他又如何在對知識如饑似渴的追求中,安排好一切工作來練習希臘文的寫作。 這就像一個悲喜劇的冒險故事,他企盼著帶刺激的收場,雖然他已經知道結局,但還是把一切抱負再三地變為失望的折磨。
經過兩年的內心搏鬥,他終於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每個周日都召集起一群學者和鑒賞
家。 當羅倫茲教授去德國作專項研究時,謝里曼寫道:「我多麼羨慕這傢伙! 而我除了默記做不了別的,通過這種方法可幫助記憶,但對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作演講或寫作),雖微不足道,我卻做不到。 不幸的是,因為我毫無背景,永遠也做不到...... 當我審視當前的自己,我視自己的一生不過是科學的涉獵者...... 我總試圖寫原文的作品,但寫了一二頁之後我便將他們撕得粉碎,連我自己都嫌它筆墨拙劣,想到自己的塗鴉就像空中樓閣毫無根底,決計再也不作此等嘗試了。 "
幾乎與此同時,他寫信給他姐姐說:"想起曾經打算放棄經商,我便禁不住好笑;我就像下大賭注的賭徒,看見贏得的賭金堆在眼前,怎麼可能叫他離開賭桌。 "
何況,一提到賺錢,謝里曼就思潮奔湧、滔滔不絕!
最終只有一個危機——失去一切的危險才能使謝里曼這個狂熱和幸運的商人放棄經商,於是他決定在1858年罷
手。 "去年秋天,危機爆發,我在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和漢堡的總數加起來約有三千萬塔勒。 我在11月初至1月底的損失不計其數。 我所經歷的焦頭爛額的情形使我36歲便突生華髮。 我蒙受的損失程度在國外的商行總值達35萬至45萬帝國塔勒...... 這次危機的另一個結果便是從此使我厭惡商務,最終堅決徹底地遠離它所有的興衰變遷...... 即使是現在,四個月這次可怕的變故之後,我還沒能從那時期的精神損失中恢復過來;即使對於我這樣一個鐵石心腸的人,寫著寫著,我也禁不住滿眼流淚。 "
如今,他第一次遊歷了東方,行程遠至耶路撒冷,南至尼羅河的第二大瀑布。 在回來的途中,訪問了斯米爾那,賽克拉德和雅典。
拙稚而強硬,渴望求知,酷愛冒險,以及對自己語言天分的強烈信心,庇護和激勵這個獨特的人在阿拉伯世界遊歷,而這種遊歷既不能給他帶來榮耀,也不能帶來名
聲。 如果問為什麼,就像那希臘語教授所能回答的;事實如此,無可解釋。
1868年,他到了希臘和小亞細
亞。 第一次踏上荷馬史詩中的這片土地,他興奮已極。 他決定不再做生意,他要奮力去發現這傳奇中的特洛伊城! 他在書中寫道:「的確,我喜歡錢;但是,錢這東西只能作為我實現一生偉大理想的工具。 」
他的「嚮導」不是別人,正是史詩作者荷馬! 他已經把《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看成歷史,而不是單純的文學詩詞。 謝里曼是如此為荷馬的魁力所傾倒,以致於當他參觀伊薩卡島時還以為他真的回到了那個年代。 伊薩卡島是希臘的一個島,《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奧德修斯和他的妻子珀涅羅珀傳說就住在那裡。 謝里曼這樣寫道:「每座山、每塊石、每條河、每一個橄欖園都使我想起荷馬,我發現我猛地一躍,飛越過了幾百年,進入具有古希臘騎士風格的閃光年代,"他雇用了四個民工,在傳說曾經是奧德賽宮殿的遺址上動工發掘。 當民工挖出兩個裝滿灰末的罐子時,謝里曼心中大喜;他在想:這是不是奧德賽和珀涅羅珀的骨灰呢?! 他想馬上找到證據以驗證荷馬史詩的準確性,於是他趕到了土耳其愛琴海的另一邊。
土耳其西北部的兩個遺址早已和特洛伊傳奇有著神話般的聯繫,這就是名叫布納巴西的村落和稱為西沙裡克的小
山。 謝裡曼手捧著荷馬史詩,在這兩個遺址上進行著他的考察,他認定西沙裡克小山更加符合他在《伊里亞特》史詩中所找到的特洛伊城的位置。 雖然在這之前,有幾個人推測過:西沙裡克小山是遺失特洛伊城的位置;但是只有此時此地,謝里曼才相信了他們的說法。
在動工發掘西沙里克遺址前,謝里曼需要獲得土耳其政府的准
許。 他清楚地知道,當時美國人要比德國人和俄國人更容易獲得土耳其政府頒發的許可證,於是他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印第安那波里度過了1869年,以便取得美國公民的身份。 謝里曼在美國的逗留也使他很快與他的俄國妻子離了婚,他想再娶。 當時他已經是如此醉心於古希臘文化和歷史以至於認為只有希臘女人才適合於他。 他開始請朋友為他介紹。 他提醒這些朋友:「她必須對荷馬充滿熱情。 "最後47歲的謝里曼選中了其中的一個。 她叫索菲亞. 英格斯托門羅斯,17歲。 兩人很快結了婚。 使許多熟悉他的人感到吃驚的是,這次婚姻十分美滿,充滿無限真愛。
1870年,四十七歲的施里曼帶著他新婚的妻子千里迢迢前往達達尼亞海峽,來到近東沿海特洛伊平原,尋訪他為之魂牽夢繞數十載的古城堡
遺址。 經過實地勘察,他最後選定一個名叫希沙立克的小丘作為挖掘地點。 但是那時候的他仍然沒有獲得土耳其政府的准許證,但他還是開始挖掘這座小山了。 在土耳其當局勒令他停止非法開掘之前的兩星期,謝里曼挖出了一段石牆,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寫道:"這石牆有6英尺厚,建築得牢固極了! "他堅信,這就是荷馬在史詩中描寫的特洛伊城牆!
1870年4月,施里曼從土耳其官方領到了發掘的許可證,他雇傭了一百名
工人。 他在1871年正式動工開掘,他渴望發現特洛伊的心情可以說到了瘋狂程度! 他的發掘方法有些魯莽與妄動,他不是將這座50英尺高的小山從上向下一層一層地開掘。 用認真的考古學家的話來說,就是要用標準的傳統開掘方法,小心翼翼地尋找一件件文物。 謝里曼雇用了120名民工,命令他們盡量挖寬,挖深,從小山的這一端挖到那一端,挖出了一道130英尺長的坑,簡直像是把蛋糕一下從中間切開,看看裡邊夾的是什麼心子。 有人這樣譏諷道:「他簡直是在挖蘇伊士運河,哪裡像是在考古現場發掘! "
第二年又挖了四個半月。 1873年3月中旬,他們又開始挖掘。
發現了! 他發現的石牆只是這塊「蛋糕」的第一層皮。 這使謝里曼感到大感吃驚的是,他發現的不僅僅是特洛伊,而是埋在下面的一大片城市。 一層一層的廢墟一個壓一個,一共有45英尺深! 每一層代表著一個城市——一個在前一個廢墟基礎上建造的城市。 各層之間又有多層泥土相隔。 有幾層灰末顯示,其中部分城市曾被大火夷為平地。 謝里曼對上面幾層,不太感興趣,因為他認為真正的特洛伊,即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應該是在最下面或靠近最下面的地層。 所以,使後來的考古學家深感遺憾的是:謝里曼支使他的民工殘忍無情地用大車拖走了成千上萬立方碼的泥土和石頭,使這座遺址小丘上面幾層具有考古實證價值的地層,在他大刀闊斧向底層魯莽發掘下丟掉了! 正如謝里曼自己所說的:"我的目的是掘出特洛伊,我估計它是較低地層遺址中的一個,我不得不破壞而放棄較上面的地層中許多有趣的遺址。 "他的魯莽與妄動使當時的一些學者十分不滿,稱他是"特洛伊第二個破壞者。 "
1873年,謝里曼對荷馬史詩準確性的深信己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他的民工在接近小丘遺址的底層挖出了石鋪路面、大號陶罐。 同年5月,他們又挖到一棟大型建築物遺址。 謝里曼堅信,他已經找到「特洛伊的最後一位國王的宮殿遺址。 荷馬在史詩中把這位國王叫做普里阿摩斯,所有古典著作也是這樣稱呼他的。 "這次大規模發掘的高峰一直持續到5月底,此時的謝里曼已經發掘出了考古學家所能發現的最不平凡的遺址之一:普裡阿摩斯國王的黃金寶藏!
根據謝里曼的記載,當他挖到"普里阿摩斯國王宮殿"的基石時,他突然看見在黑暗之處有道道金子的閃
光。 為了不讓民工看見,他匆匆叫他們收了工,他不想讓他們把發現黃金的事上報給當局;因為根據許可證的要求,發掘者應將所發現東西的一半上繳土耳其政府。 但是,謝里曼決意要把所尋到的所有文物上繳給希臘政府,因為他已經把希臘看成了他的家,民工一走,謝里曼就拚命挖金子;此時他已不顧頭上搖搖欲墜的石磚快要砸下來的危險。 他發現大量黃金飾物一個緊挨一個存放著,好像它們之前是放在木箱裡,而木箱隨後又腐爛掉了。 傳說索菲亞. 謝里曼用她的紅披肩,從這裡把寶藏偷運走。 後來,在坑的頂部的一個小室里,他發現了許多金、銀器皿,還有一些銀錠和工具。 但是,最令人矚目的還是黃金珠寶飾物,包括3件頭飾,60隻耳環、6隻手鐲。 近9000顆黃金珠子(謝里曼後來用這些珠子打成一條異常珍貴的金項鍊),這是當時考古學上最有價值的發現。 謝里曼家族成功地把這些珍主運出了土耳其,運到了希臘,再由索菲亞的親戚把它們藏在花園和貨棚里,直到1874年謝里曼準備將此事公諸於世。
謝里曼發現的公開,頓時引起一場軒然大
波。 土耳其政府極其憤怒地要求歸還這批藏寶;全世界的考古學家瑟學者強烈要求展覽這個稀世發現;在普通人心目中,謝里曼這位尋寶人一夜間成了大英雄。 然而,普里阿摩斯寶藏卻給謝里曼帶來了麻煩。 他沒有向土耳其道歉,沒有請他們原諒他沒有履行給土耳其"一半"的諾言。 因為在那個時期,歐洲的考古學家也在埃及與近東大肆掠奪地下寶藏,這已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作法。 許多考古學家還因這樣做成了百萬富翁而沾沾自喜。 但是令謝里曼感到失望的是,希臘政府在土耳其人壓力下,拒絕接受這批藏寶。 最後,謝里曼只有把它們送到德國,存放在柏林一家國立博物館中。 土耳其政府發誓要找他算帳,他也不想受到嚴厲懲罰,因而賠償了土耳其政府要求得到的五倍罰金。
特洛伊黃金寶藏的發現,雖然舉世矚目,但也僅僅是謝里曼考古生涯中的一個
片段。 他一直在指導西沙里克的發掘,直到1890年去世。 19世紀70年代中期,他還開掘了一個稱為邁錫尼的古希臘遺址——傳說是征服特洛伊的希臘聯軍統帥阿伽農國王的故鄉。 在那裡,謝里曼發現了又一個,甚至是更有價值的寶藏——"皇家墓地",其中有金飾點綴的遺骸,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許許多多的遺骸! 其中一個男性骷髏還戴著一付黃金面罩。 謝里曼帶著自豪而又敬畏的心情寫道:「我凝視著阿伽門農的那張臉,許久! 許久! "
現在看來:謝里曼是錯認了阿伽門農。 在邁錫尼發現的墓地可追溯到西元前1600年。 而如果確有阿伽門農這位國王,則他所處的年代要遠遠靠後,即特洛伊戰爭年代,大約西元前1250年前後。 然而,謝里曼在邁錫尼的發現卻是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數世紀頂峰文化的首例確切證據。 正如學者們在讚揚謝里曼考古發掘時所指出的那樣:邁錫尼文化從大約西元前1600年至1050年,一直主宰著愛琴海地區,西元前14世紀和13世紀,在邁錫尼人的全盛時期,他們居住和往來貿易的足跡遍及希臘、克裡特、愛琴海諸島、土耳其沿岸,以及義大利南部。 大約西元前11世紀,邁錫尼帝國瓦解。 當地人與來自北方的部落混合而建立了希臘文明,在8世紀時,處於全盛時期。 古希臘的語言、文學和宗教保存了邁錫尼文化的許多成分,包括關於戰爭和國王的傳奇,這些都成為特洛伊戰爭傳奇故事的素材。
謝里曼也誤認了特洛
伊。 "普里阿摩斯主藏"發掘的地層,據現代考古學家推斷,形成於西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這比傳奇中的特洛伊戰爭年代要早1000年。 匆匆忙忙一下挖到遺址的最底層——謝里曼認為的特洛伊所在地——勢必大大超過了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的真正所在地層。 這可真是太傻了!
推算各地層所屬年代的主要權威,是
威廉. 多朴菲爾德,他在1882年被謝里曼雇用來監督發掘工程進展。 據他斷言:從最下層的最古老的特洛伊I.,向上數到最上層的新近地層特洛伊I.,整個廢墟遺址由9個不同地層構成。 其中特洛伊II.就是謝里曼認為是荷馬史詩中提到的特洛伊所在的地層。 但威廉認為,真正的遺址比謝里曼在此之前估計的要古老的多;而且,荷馬史詩中早已描述過的特洛伊,即西元前13世紀的特洛伊,會在新近得多的地層,即特洛伊VI.中找到,雖然謝里曼大為吃驚,但他最後還是接受了威廉耐心收集的證據,認為有這樣的可能性,即他所發現的寶藏可能不屬於普里阿摩斯國王。 在他去世之前,他承認:他所發現的藝術珍品可能比普里阿摩斯在位的年代要早1000年。
在謝里曼去世后,威廉在西沙裡克遺址上繼續探察,並成功定位了特洛伊VI.的部分遺
跡。 這是謝里曼的民工尚未破壞掉的部分。
他發現了一堵大型石牆,找到了特洛伊VI.早已被燒毀的
證據。 威廉宣告,這才是"真正的"特洛伊。 現代考古學家已經證實了他對年代的推算,即:特洛伊I.可追溯到大約西元前3000年;特洛伊II.(謝里曼認為的特洛伊),西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特洛伊VI.,公 伊里亞特》史詩中所描述的年代);特洛伊VIII.,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4世紀所來到的這座希臘城市;特洛伊IX.,最上地層,是古羅馬的新特洛伊(新伊利昂)城。
在西沙里克工作的下一位考古學家是美國人,名叫
卡爾. 布勒根。 此人在1932年來到這裡。 他的發掘方法體現了20世紀新的科學的考古學態度,即:慢慢地、仔細地測量、記錄、照像,然後才搬走所發現的東西。 在謝里曼和威廉所遺留下的,未被發掘過的小丘地區,布勒根獲取了大量關於特洛伊III.、IV.、V.的資料;像他的前輩謝里曼和威廉一樣,他對證實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最感興趣。 他把威廉劃分的9個地層進一步分成46層。 他斷定:特洛伊VII.地層當中的一層最有可能是傳奇中的特洛伊。
今日的西沙里克已經完全不是1870年謝里曼開始發掘的那個泥土覆蓋的小山丘了,它就像一個採石場,被打成許多的孔洞和壕溝,還有崩破的石
牆。 遺留下一攤面目全非的城市痕跡。 它目前是土耳其的主要文化景觀之一,每年吸引著300,000觀光者來到這裡。 觀光者一到這裡就能看到一個三層樓高的大木馬,體現著永恆的荷馬傳奇風格。 劇院裡可觀賞演出。 此劇院是西元1世紀由羅馬人修建的。 當然,重要的科學考察仍在進行。 1988年開始的,由一組德國和美國的考古學家所進行的一系列探險,已經找到了可能作為這小山頂四周的防衛邊界的遺迹——一條10英尺寬的壕溝。 這條壕溝已深挖到底盤岩,包圍著一大片區域;這暗示該遺址上的一些早期城市可能有考古學家們所估計的5倍大。 其他的近期發現有:特洛伊IX.出土的,比真人還大的羅馬大帝哈德里安的大理石雕像;特洛伊I.下面的早期定居者的遺跡。 考古學家們已經著手對特洛伊的史前遺址進行考察,但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任何新的進展。
在希臘邁錫尼,謝里曼的第二大發現是這個黃金面具,被稱為"阿枷門農面具"。 然而,製作此面具的時間比阿伽門農國王(如真有其人)在位的時間早幾百年。
新型發掘方法標誌著在特洛伊考古歷史的重大變化。 在遺址工作的考古學者第一次不再受荷馬和《伊里亞特》史詩的擺布。 德國考古學家瑪夫銳德. 柯夫曼負責發掘他認為,《伊里亞特》史詩描述的事件是否曾經發生不太重要。 他這樣說道:「我相信,《伊里亞特》描述了歷史事件的核心:戰爭確實在這個地勢險要的地區不停地發生。 ...... 關於是否有帕羅斯和海倫這樣的人物,不是主要的問題。 "
1993年8月8日,考古學家在修復由羅馬人建造的一個劇院時,發現了西元2世紀羅馬大帝哈德里安的大理石雕像。
特洛伊無疑是古時一大強國。 它位於海岬之上,俯視著歐亞之間的重要貿易通道,即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航道:處於這樣一個貿易與旅遊交叉路口的城市,特洛伊極易捲入戰爭並受到攻擊,這類型的衝突就可能為數世紀的人所記憶,並代代相傳,從而給荷馬的傳奇故事增添了更多渲染力量。 與謝里曼不同的是,今天的考古學家們把特洛伊視為具有悠久而曲折複雜歷史的名城;而不是用來證明文學傳奇的真相。 柯夫曼,這位負責發掘工程的德國考古學家作了這樣一個解釋:"我們的遺址發掘工程並非根據《伊里亞特》史詩進行;而是作為研究史前文明的歷史學家,從令人迷醉的文化'十字路口'開始! "儘管如此,謝里曼一定會高興知道:一個關於特洛伊的傳奇至今仍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一個小時候就醉心於少兒書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特洛伊圖片的男孩,在長大之後竟然找到了湮沒在數世紀塵土之下,而又充滿著神話傳奇色彩的城市——特洛伊!
瑰麗奇絕的中土大陸只是托爾金的
想像。 然而在真實的世界里,也有這樣一個人,憑藉對神話和傳奇畢生堅定不移的信念,靠一生胼手胝足的奮鬥,發掘了神話的真相,還歷史以原貌,自己也成就了一段傳奇。
一場戰爭,一部史
詩。
一個人,一座傳說中
的城市。
一個夢想,一段神話的開始與
落幕。
這就是謝里曼與特洛伊
的故事。
【考古学】虚构的国度发现者:海因里希.【考古学】施利曼谢里曼_收藏知识 https://bit.ly/38lPtZ9


施里曼的成就是什麼?
2019-01-21 由 指尖上的探索 發表于資訊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領域內里程碑式的人物,考古學也不例外。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就是一個傳奇式的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
施里曼是德國人,提到考古學就會想到他的名字,正如提到戲劇腦海中就立刻會出現莎士比亞的名字。施里曼出生於1822年,一生最大的成就是證明了特洛伊和邁錫尼古城的存在。施里曼生於一個貧寒之家,14歲就輟學當了一名雜貨店的學徒,但他從小就立志有朝一日深挖古蹟,尋找出化為廢墟的特洛伊古城。施里曼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他經商致富,為考古研究積蓄了必要的資金,同時刻苦學習,熟練掌握了英語、德語、希臘語等18種語言,儘管不是科班出身,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優秀的考古學家。
1870年,施里曼邁出了考古研究的第一步,他出資僱工,歷時三年終於在達達尼爾海峽附近的希沙里克山丘挖掘出大量的金屬器皿,這是特洛伊遺址的一部分,也是特洛伊國王普里阿姆的寶藏。隨後的1876年對施里曼來說意義重大,這一年他在希臘的伯羅奔尼撒半島邁錫尼遺址的獅子門內側展開發掘工作,隨即發現6所豎井墓的墓葬,揭開了邁錫尼遺址神秘的面紗。施里曼將一生都奉獻給了他摯愛的考古工作,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梯林斯遺址,其與荷馬史詩中描繪的奧德修斯的王宮十分相似。但是,施里曼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找出克里特的克諾索斯諸王的史前宮殿。
施里曼一生著作頗豐,《特洛伊的古物》《梯林斯》等作品都凝結了他一生的智慧,他證實了荷馬史詩中所說的特洛伊和邁錫尼古城的真實存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j5geyxq.html
------------------
十九世紀考古學崛起過中的一位關鍵人物,是德國人海因里希.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施里曼擁有驚人的語言天份,會講十三種語言,不是略通,拿來和人閒聊說幾句日常會話而已,他充分利用這十三種語言,在各地旅行時,走到哪裡,他就用那個地方的語言寫日記。
施里曼還真走了不少地方!他是個很成功的商人,發跡甚早,在俄羅斯和美國都累積了龐大的財富,所以年紀輕輕三十六歲,就已經可以安穩退休了。
那麼早退休了要幹嗎?施里曼將所有的時間、精神和財富,都耗在小亞細亞的考古挖掘上。他對這件事的投入專注,誇張到甚至在離婚之後,他都還在希臘雅典的報上刊登徵婚啟事,徵求對古希臘歷史有強烈興趣的女子當他的新娘。
施里曼小時候家境不好,唸的是職業學校,沒上過大學。不過十四歲時,他在一個特別的場合聽見一位大學生用古希臘語頌唸了荷馬的史詩《伊里亞德》,就深受吸引。以古希臘語頌唸荷馬史詩,其中有很強烈的音樂性,詩行是押韻的,而且是用傳唱的方式留下來的。施里曼從來沒聽過這麼美的聲音。於是他立志要學古希臘文,而且憑藉著他過人的語言天分,也就快速學會了,自己可以用古希臘文讀荷馬史詩。他用古希臘文讀荷馬史詩之後,產生了一個當時幾乎沒有人同意的強烈信念──他認為史詩中的這些內容不會是荷馬或歷代吟遊詩人創造出來的。
荷馬史詩在歐洲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是一代一代歐洲青年所受的人文教養,不可或缺的一環。荷馬史詩中的許多人物、故事,是歐洲人的共同記憶,也是歐洲文獻背後共同的典故。長期以來,大家都認定荷馬史詩是希臘神話的一部份,或說和希臘神話有著同樣的來源。那當然不是歷史,不會有歷史的依據
荷馬史詩中有那麼多與現實不符的內容。例如『伊里亞德』中最重要的英雄,是刀槍不入的阿奇里斯,他只在腳踝上有致命弱點,那是因為他剛出生時,媽媽握住他的腳踝將他全身浸入神液中,媽媽手握之處沒有泡到神液。他是半人半神。還有許多純粹的神穿插在史詩故事中,他們住在奧林匹亞山上,掌握人的命運,還會隨時以其神力戲弄、干預人事。還有一個迷倒所有男人的大美女海倫,偏偏她嫁了一個懦弱的丈夫,可是丈夫的哥哥卻極度強悍……
這些像是人間現實中會發生的事嗎?然而施里曼讀了荷馬史詩,卻直覺認定了:那一場圍城特洛伊的戰爭必定是事實,如果沒有發生過那十年戰爭,荷馬不可能憑空虛構,講得出這麼精采且複雜的故事。和當時一般人的常識牴觸,施里曼堅持特洛伊圍成真正發生過,而且下定決心要去證明他所相信的才是對的,眾人抱持的常識是錯的。
要如何證明?靠考古挖掘。施里曼接觸了考古學,考古學就是他的依賴。若是真的有那一場戰役,戰爭打了那麼久,那麼特洛伊城不會是一個小城,特洛伊城不可能憑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只要用對的考古方式,就能將特洛伊城挖出來,證明給不相信的人看。
在施里曼的堅持與毅力下,如此瘋狂的想法竟然實現了,寫下十九世紀考古學最浪漫、也最驚人的一頁。施里曼改寫了考古學史,同時也就吸引了大批帶有浪漫幻想的優秀人才,隨後投身加入考古學的行列。
改寫考古學史的施里曼 | 楊照 | 立場新聞 https://bit.ly/2WsUklX
-----------------------------
語言天才海因里希·謝里曼是如何學習外語的?
2019-08-17     思源8866
海因里希·謝里曼(Heinrich Schilemann 1822-1890)先生是一位語言天才,他曾在兩年內經過自學,掌握了德語、英語,法語,荷蘭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俄語,瑞典語,波蘭語,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等18種語言。
語言天才海因里希·謝里曼是如何學習外語的?
謝里曼青少年時代以做學徒謀生。但他酷愛讀書,尤其專心攻讀荷馬(Homer)史詩,他堅信荷馬史詩所述特洛伊(Troy)戰爭皆屬史實而非虛構,立志要把埋藏在地下的特洛伊古城發掘出來。克里米亞戰爭時期經商致富後即自費進行了長期的考古發掘。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海因里希·謝里曼如何學習外語的方法,海因里希·謝里曼學習小語種外語的方法就是背誦法的。
海因里希·謝里曼如何學習小語種外語的背誦法何種方法有效,則必須靠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摸索。要記憶,一是要有信心,即暗示自己「我能記住」;二是苦練,下大功夫;三是要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
語言天才海因里希·謝里曼是如何學習外語的?
A.記憶體操
許多有超常記憶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恆的強記知識的習慣。馬克思喜歡背詩歌。他從少年時代起,堅持用一種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日久天長,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強。列夫·托爾斯泰有驚人的記憶力,別人問他原因是什麼,他解釋說是由於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強記憶一些單詞或其他內容的知識。他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
B.朗讀背誦記憶法
小語種外語的背誦法學習時一遍接一遍地念,直到熟讀,這種方法,叫朗讀法,也叫誦讀法。對詩詞、外語單詞等高聲朗讀,記憶效果十分好。但誦讀要與背誦相結合,效果會更好。
例如,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寫出16個無意義音節,讓被試者識記憶9分鐘,然後馬上回憶。被試者中全部時間用於朗讀的,當時只能回憶35%;而1/5時間用於背誦,能回憶50%;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5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74%。同樣是對這些無意義音節進行識記9分鐘,4小時後再回憶,全部時間朗誦的只能回憶15%;1/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26%;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3/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48%。
語言天才海因里希·謝里曼是如何學習外語的?
C.覆蓋關鍵部分記憶法
先用筆或紙蓋住你認為難以記憶材料的內容,那些被覆蓋的部分自然無法看見,而再讀這些材料時,可以想出被蓋的部分是什麼內容。實在不能記住,則挪開筆或紙,反覆幾次,便記住了。
D.最初、最後記憶法
心理學中有這樣的實驗:編出毫無意義的字詞15個,定出順序來按此順序複述幾次,每次都把記下來的打「√」,沒能記住的打「×」。實驗結果顯示,差不多都在中間第七或第八個字詞,「×」號較多。也就是說,最初最後的部分較容易記住,中間的一些字句則不管重複幾次都很難記牢。
E.單側體操記憶法
單側體操記憶法,就是經常做左半身體操,充分發揮右半腦作用,以增強記憶的方法。
心理學實驗表明,左右腦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腦右半球相當於一個表象存儲系統,主要記憶各種形象材料,如圖形、閃光、音樂、震動等信息;大腦左半球相當於一個字詞存儲系統,主要記憶語言、文字、抽象符號等。這兩半球的分工不是絕對的,而是互相聯繫、互相配合、互相補償的。
右半腦支配左半身,左半腦支配右半身。大部分人愛用右手,因此造成發展不平衡。下面介紹的單側體操,目的在於加強大腦右半球的作用,以擔負部分左半腦的功能。進行單側體操,強化右半腦的功能,減輕左半腦的負擔,把兩半球都利用起來,會收到驚人的記憶效果。所以海因里希·謝里曼如何學習小語種外語的背誦法也是有方法所尋,濱才小編微笑生活希望大家如何學習小語種外語找到自己的定位。
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5oIGtGwBvvf6VcSZRLeh.html


2021-02-21_1026472021-02-21_102741Aeneas_and_Turnus-450x336Statue-Augustus-450x6752021-02-21_102705

特洛伊戰爭後 哪些人轉生成羅馬偉人
文/章閣
特洛伊戰爭後 哪些人轉生成羅馬偉人 | 埃涅阿斯 | 羅馬神話 | 大紀元 https://bit.ly/3aDN3aT
在基督教還未出現之前,西方社會就一直相信有輪迴的存在。
比如,古希臘先哲柏拉圖在《理想國》卷十曾記載,勇士厄洛斯講述了靈魂受審及再生的詳情。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則認為靈魂在不同的物種中輪迴轉生,直到最後得以凈化,從而擺脫生死輪迴。
古羅馬史詩《埃涅阿斯紀》也秉持同樣觀點,詩人維吉爾詳細介紹了特洛伊戰爭後,在冥界的樂土,一些人將會轉生成羅馬偉人的情形。
依據史詩所述,為了爭奪世上最美的女子海倫,希臘和特洛伊的二個國王引發大戰。
希臘人攻陷特洛伊後,大肆屠殺城民。特洛伊王族的埃涅阿斯(Aineías,另譯伊尼阿斯)王子揹著他年邁的父親,率領一群人,逃出了特洛伊。
埃涅阿斯是天神宙斯的後裔,他的母親是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他的父親是安奇塞斯王子,也就是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的堂兄弟。在特洛伊的眾王子之中,除了赫克托耳,就屬埃涅阿斯富有盛名。他是匯集勇敢、智慧和英俊為一身的大英雄。
埃涅阿斯率領一群人逃出特洛伊後,就一直漂泊在茫茫大海上。
這期間,他的父親和妻子先後去世。在神的指引下,他穿越了海洋,來到了意大利。
埃涅阿斯非常尊敬阿波羅神。所以他一上岸,就到處尋找能夠祭祀阿波羅神的神廟。他虔誠地祈禱,希望阿波羅幫助他們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們在拉丁姆定居下來,並能建立邦國。
特洛伊木馬,喬凡尼·多美尼科·提也波洛(Giovanni Domenico Tiepolo)作品,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當時有一位女子名叫西比爾,因阿波羅賦予了她卓越的預言能力,西比爾成為著名的女先知。
女先知告訴埃涅阿斯,他將會卑躬屈膝地向意大利的各個城邦求助,他會像從前一樣經歷許多災難和考驗。但是女先知仍是鼓勵他勇往向前,無論遭到任何挫折,都不可妥協和屈服,因為命運已經為他展開了前行的路。
埃涅阿斯王子說,無論遭遇什麽困難,對他都不算什麽。只因他常常夢見死去的父親,所以很想去冥界拜見他。於是西比爾就帶著他進入了冥界。
在冥界有一片樂土,即埃呂西姆樂土,是有福者的家園。凡是住在這裡的人,他們在生前,有的是為了保家衛國陣亡的將士;有的是慷慨幫助他人的義人,有的是沒有太大罪過的祭司,也有的是虔誠的詩人,他們的言行沒有玷污阿波羅。這些人的頭上都纏著一條白色的帶子,每個人都是英姿俊美,聲名顯赫。
埃涅阿斯看到他的父親安奇塞斯正在專心地檢閱靈魂,查閱他們日後的命運和成就,以便他們某天能去投胎轉生。根據安奇塞斯的介紹,那些人的元神轉生之前,會飲忘川水,忘掉過去的記憶。這與中國所傳說的,轉生前要喝孟婆湯,是一個意思。
埃涅阿斯聽說人死後,還要轉生到世上,繼續遭受苦難,為此很不理解。他的父親就為他詳細地解釋肉身和元神的關係。
原來宇宙間存在著一種力量,造就了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儘管天地之間的萬物都帶有靈氣,但「因為肉身是泥土做的,肢體是會朽死的」,這個肉身承載著人的七情六慾,像是一個物質的軀殼,會禁錮人的靈性,會使他們變得呆滯。在慾望的誘惑下,人會做出許多不好的事。
所以當一世的生命結束後,為了清除生前犯下的罪過,需要通過輪迴轉生的方式,不斷地錘煉人的元神。所以每個人的元神都會承受一定的痛苦,然後來到冥界的樂土。經過一千年的輪轉,去掉那些根深蒂固的惡習,才能得到天帝的召喚,重新投胎做人。
從安奇塞斯的介紹來看,「人身難得」在東西方文化中是一致的。元神要在另外空間歷煉很久,等待很久,才能再次得到人身,獲得轉生的機會。
接著安奇塞斯為他的兒子講到,那些等待轉生的羅馬名人,以及他的後代子孫在意大利的命運,其中包括阿爾巴王朝的諸王、羅木路斯、奧古斯都,以及羅馬諸王和一些羅馬大英雄等等。而且這些人轉生,將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集體轉生,有的會做埃涅阿斯的族人,有的會做他的臣民,而且位置都集中在羅馬。
其中,一個站在離天光最近的年輕人,靠著一根沒有矛頭的長槍,他將會轉生成埃涅阿斯最小的兒子,名叫西爾維烏斯(另譯阿斯卡尼阿斯,或裘利斯),他是第一個繼承意大利血統的人。這個年輕人轉生後,由埃涅阿斯未來的妻子拉維尼亞撫養成人。西爾維烏斯長大後,將在意大利中部締建阿爾巴·隆加王朝。
戰神瑪爾斯之子羅木路斯(Romulus,另譯羅慕路斯)的頭盔上插著兩根筆直的翎毛,這是他父親戰神的徽記,預示著日後他將出人頭地。羅馬建國後,他是第一代國王。他沒有獨攬大權,而是將國政分為三方治理,分別是國王、元老院和市民大會。由三方共同治理羅馬。在他的統治下,羅馬聲名會威震天下。
羅木路斯(Romulus,另譯羅慕路斯)和他的雙胞胎弟弟雷穆斯(Remus)。(公有領域)
奧古斯都(拉丁語: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還沒有轉生,在裡海、邁俄提亞湖和尼羅河周圍的各個國家,就已經聽到了關於他降世的預言。神的預言讓大地上的王國感到驚恐和顫抖。日後,這位奧古斯都還將在拉丁姆,在薩圖爾努斯(羅馬眾神之王朱庇特的父親)統治過的土地上重建帝國,並且開啟黃金時代。
羅馬附近郊區第一門的奧古斯都像,梵蒂岡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在他們輪迴轉世之前,命運的劇本就已經確定了,每一朝羅馬王的名字,他們繼承王位的前後順序,以及他們的主要功績。未來還沒有出現,上天就已經做了系列安排。埃涅阿斯的兒子,以及他未來的族人,將會在羅馬建立豐功偉業。
在冥界,埃涅阿斯看到有一個人頭戴橄欖枝,攜帶著聖器。此人將會轉生在庫列斯,名為努瑪·龐皮留斯(公元前753年─前673年)。他日後會執掌大權,成為羅馬王。努瑪之後,圖巴斯(另譯圖魯·霍斯梯留)將會繼承他的王位。未來的圖巴斯會打破安逸的生活,激勵怠惰的平民練習武藝。圖巴斯之後則是安庫斯(另譯安庫·馬爾修),他在人間的表現,比如喜歡炫耀自我,喜歡求得美譽。
在等待轉生的人群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比如二個不同的元神,他們都是身穿明亮的鎧甲,彼此和睦相處。但是轉生後,按照命運的設定,他們會彼此爭鋒相對,互相廝殺。這就是未來的凱撒和龐培。
安奇塞斯告誡他的兒子,作為他的親生骨肉,神的後裔,應當心懷仁慈,讓後代子孫不要參與邪惡的戰爭,不要手足相殘。
在安奇塞斯的介紹中,還提到不少名人,譬如打敗哥林多的門米烏斯;鏟平阿爾各斯的艾米留斯·保路斯(羅馬大將);馬其頓的佩爾修斯王(戰無不敗的阿奇琉斯的後代)[1];偉大的卡托、科蘇斯、格拉庫斯兄弟[2]和斯基皮奧父子、「執掌大權而兩袖清風」的法布里求斯[3]、列古路斯·色拉努斯、赫赫有名的馬克西馬斯等等。
安奇塞斯叮囑埃涅阿斯:「你須用你的權威治理萬國,你的長處在於建立和平的秩序,對戰敗者的寬厚仁慈,還能用戰爭征服傲慢無理者。」
安奇塞斯還預言了,日後羅馬會發生大動亂,馬爾凱魯斯(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另譯馬塞拉斯、馬克盧斯)將率領羅馬騎兵平定暴亂,鏟除迦太基和叛亂的高盧。他被譽為「羅馬之劍」。
埃涅阿斯很好奇,那個英俊的年輕人,身穿鎧甲,與馬爾凱魯斯並肩而行,但他一臉愁容,不知道日後他會轉生成什麼人?安奇塞斯流著眼淚告訴他,那個年輕人將是埃涅阿斯的後代,日後會死於和戰神作戰的戰場上。
安奇塞斯引領著他的兒子,把所有應該看的地方都瀏覽了一遍,將羅馬未來的命運,羅馬王的名號,提前告訴了他。埃涅阿斯深受鼓舞,內心燃起對榮耀的渴望。從冥界回來後,埃涅阿斯王子忍受了種種災難,為日後羅馬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因而被視為是羅馬人的祖先,羅馬的奠基者。@*
埃涅阿斯擊敗圖努斯,盧卡·喬丹奴(Luca Giordano)作品。(公有領域)
註釋:特洛伊戰爭後 哪些人轉生成羅馬偉人 | 埃涅阿斯 | 羅馬神話 | 大紀元 https://bit.ly/3aDN3aT
[1]佩爾修斯王,另譯珀爾修斯(約公元前212年─前166年),安提柯王朝最後一任國王。
[2]另譯格拉古兄弟,指提比略·格拉古(公元前168年─前133年)和蓋約·格拉古(前154年─前121年)兩兄弟。
[3]法不里求斯,羅馬大將和英雄。公元前282年,擔任執政官。公元前275年擔任監察官。他為官清正,不接受任何重金厚禮。他去世時,家境極為貧苦,羅馬為他擔負喪葬費。他是貧寒美德的代表。但丁在《筵席》第二第五章中盛讚他忠於國家,拒絕重金厚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