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_213211phppLuTKN

伏爾泰(法語:Voltaire,發音:[vɔl.tɛːʁ],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馬里‧阿魯埃(法語:François-Marie Arouet,法語發音:[fʁɑ̃.swa ma.ʁi aʁ.wɛ],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儘管在他所處的時代審查制度十分嚴厲,伏爾泰仍然公開支持社會改革。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天主教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伏爾泰的著作和思想與托馬斯·霍布斯及約翰·洛克一道,對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響。
伏爾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6vogn9
生平
伏爾泰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是家裡五個孩子當中的幼子[1](最後只有三個孩子存活下來),父親弗朗索瓦‧阿魯埃(法語:François Arouet)是一位法律公證人,後任審計院司務。母親瑪莉‧瑪格麗特‧杜馬(法語:Marie Marguerite d'Aumart)來自普瓦圖省的一個貴族家庭。伏爾泰先後在巴黎耶穌會和路易大帝高中(法語:Collège Louis-le-Grand)接受教育。據說伏爾泰非常聰明,3歲即可背誦文學名著,12歲能夠作詩。在高中時代,伏爾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後來更通曉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英語[2]。1711年至1713年間攻讀法律。投身文學之前,伏爾泰還為法國駐荷蘭大使當過秘書,並與一名法國女子墮入愛河。兩人私奔的計劃被伏爾泰的父親發現,被迫回國[3]。
事實上,伏爾泰在高中畢業後便有從文的願望,但他的父親希望他讀法律。伏爾泰假裝在巴黎為一名律師擔任助手,實際上大多數時間用在創作諷刺詩上。這件事很快被他父親發現,將他送到外省(巴黎地區之外的地方)讀法律。然而,伏爾泰堅持寫作論文和作不太講究考證的歷史研究。當時的法國絕對主義君主制度正蘊育著深刻的危機。伏爾泰曾擔任過一段駐外使館的秘書和法庭的書記,出入於貴族圈中,他以詩人的敏感經常針砭時尚、評論朝政,以談鋒犀利和妙語連珠引人矚目。因此他也遭到封建專制統治者的不斷迫害。1715年,伏爾泰因寫詩諷刺當時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流放到蘇里。
以伏爾泰自稱
1717年,他因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獄關押了11個月[4]。在獄中,伏爾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劇本:關於路易十五的攝政,菲利普二世(奧爾良公爵)的《俄狄浦斯王》(Œdipe)。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爾泰」作為筆名,這來自他在法國南部的故鄉一座城堡的名字。出獄不久的1718年秋,《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轟動,伏爾泰贏得了「法蘭西最優秀詩人」的桂冠。1726年,伏爾泰又遭貴族德·羅昂的污辱並遭誣告,又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獄達一年[5]。出獄後,伏爾泰被驅逐出境,流亡英國[6]。
英國時期
流亡英國的伏爾泰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時期,他對當地的政治、社會、宗教、科學等狀況非常感興趣。在英國居住的3年間 (1726年-1728年),他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和當地的社會習俗,深入研究了英國的洛克等學者的理論和牛頓的物理學新成果,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哲學通信》就是他在英國的觀感和心得的總結,也是他第一部哲學和政治學的專著。
1729年,因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默許,伏爾泰回到法國。以後一些年他陸續完成和發表了悲劇《布魯特》、《薩伊》、以及歷史著作《查理十二史》等。
西雷莊園
在他們翻譯的牛頓著作扉頁圖上,夏特萊侯爵夫人被描繪為伏爾泰的謬思女神,將牛頓在天上的洞見傳遞給伏爾泰。
1734年,伏爾泰正式發表了《哲學通信》 (英語:Letters Concerning the English Nation,法文:Lettr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nglais) ,宣揚英國改革後的成就,抨擊法國的專制政體。書信集出版後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夏特萊侯爵夫人在西雷村的莊園,隱居15年。這期間他一度被宮廷任命為史官,並分別於174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46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寧靜的隱居生活使得伏爾泰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寫下了許多史詩、悲劇以及歷史、哲學著作,如哲學和科學著作《形上學》、《牛頓哲學原理》;戲劇《凱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蕩的兒子》、《海羅普》;哲理小說《查第格》等。這些作品的發表使得伏爾泰名聲響亮。除了哲學上的討論以外,他們在同居處設立物理實驗室,一起研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且夏特萊侯爵夫人是最早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從拉丁文翻譯成法文的人。
伏爾泰深信牛頓的理論,尤其是光學(牛頓發現白光是由光譜上所有顏色相合而成,伏爾泰對此做過不少實驗),以及重力(許多關於牛頓的故事都是伏爾泰所寫的,像是蘋果從樹上掉下的事情是他在倫敦時從牛頓的姪女那得知,並在他的論詩學(Essai sur la poésie épique)中首次提及。)雖然伏爾泰跟侯爵夫人對於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與牛頓同時代的競爭者)的哲學相當有興趣,而且侯爵夫人還採用了部分萊布尼茨的說法來反駁牛頓,但是他們仍是忠實的「牛頓主義者」。她翻譯的牛頓著作直到20世紀仍然是最重要的版本。伏爾泰所著的《牛頓哲學原理》(Eléments de la philosophie de Newton),有可能是跟夫人所合著的,把牛頓介紹給了廣大民眾。許多學者認為,這本著作使得牛頓光學與力學理論終於被廣大民眾所認識與接納。
柏林時期
圓桌(Die Tafelrunde) 阿道夫·馮·門采爾所繪.腓特烈大帝的賓客齊聚在無憂宮的大理石大廳,包括了普魯士科學的成員以及伏爾泰(左起第三,坐者。)
1749年,夏特萊侯爵夫人因難產逝世。伏爾泰短暫地回到巴黎。1750年,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伏爾泰應仰慕他已久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請到柏林,得到了一個不錯的宮廷文學侍從的職位以及很好的待遇。[7]他作為一名哲學家,與法語說得近乎完美的國王建立了友誼。但是這兩位朋友沒有能夠長時間地互相包容對方,前者擁有高超的智力與犀利的性格,後者喜怒無常,習慣於別人的唯命是從。分歧的擴大不可避免,並且在1753年,伏爾泰與另一位國王賞識的科學家莫佩爾蒂發生爭執,伏爾泰寫文章諷刺莫佩爾蒂的荒謬論文。但後者得到國王的支持。這一事件導致了他與國王關係的破裂,並促使他離開普魯士。他在居留柏林時期最重要的出版著作是《路易十四時代》。
費內
離開普魯士後,伏爾泰在法國和日內瓦邊境上,一個叫費內的地方置產定居。此後,他全心投入到火熱的啟蒙運動中。一方面用化名寫作和印發大量小冊子,猛烈抨擊天主教會和新教的宗教迫害專制政府的草菅人命等罪行;另一方面熱情支持年輕一代的啟蒙思想家特別是百科全書派的鬥爭,積極為他們撰寫條目,《哲學辭典》就是他為《百科全書》所寫的哲學條目的彙編。同時,除了繼續創作戲劇作品外,他還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羅斯》、《議會史》等歷史著作和《老實人》、《天真漢》等哲理小說。伏爾泰的奮戰不懈,推動了啟蒙運動的蓬勃發展,他也被人們尊稱為「費內教長」。
去世
1778年2月10日,84歲高齡的伏爾泰回到闊別29年的巴黎,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5]。這也成為伏爾泰人生發展最輝煌的頂點。不久,他便病倒了,於同年與世長辭。
臨終前,伏爾泰對自己的後事做了交代:把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一半埋在教堂外。意思是說,上帝讓他上天堂,他就從教堂這邊上天堂;上帝讓他下地獄,他可以從棺材的另一頭悄悄溜走。[8]
伏爾泰的靈柩被巴黎人民永久地擺放在先賢祠中,並親切地稱呼他是「精神王子」。伏爾泰是啟蒙的鬥士,一生為思想和言論自由而戰,靠自己的筆過一種獨立的生活。
伏爾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
維克多·雨果
主張
伏爾泰反對君主制度,提倡自然神論,批判天主教會,主張言論自由。一段箴言以伏爾泰的名義廣為流傳:「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語:Je ne suis pas d'accord avec ce que vous dites, mais je me battrai jusqu'à la mort pour que vous ayez le droit de le dire. 英語:I do not agree with a word t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人們認為這代表了他對於言論自由的主張。伏爾泰其實從未說過這句話,這句話來自英國作家伊夫林·比阿特麗斯·霍爾於1906年出版的傳記《伏爾泰的朋友們》。她在寫「我不同意你的説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説話的權利。」時,「錯誤」地將這句她自己的評語加上了「引號」,結果使後人以為這是轉引自伏爾泰本人的話。[9]
伏爾泰欣賞中國的孔子,因為孔子是用道德的說服力來影響他人,而不是用宗教狂熱和個人崇拜。崇拜中國儒家思想,並將中國的政治體制視為最完美的政治體制。因為中國的文官制度能讓下層階級人民得以晉升為統治階層。他視孔子為真正的哲學家,他曾說「那個聖人是孔夫子,他自視清高,是人類的立法者,絕不會欺騙人類。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10][11]
批判天主教
對於天主教,伏爾泰把天主教教宗比作「兩足禽獸」,傳教士是「文明惡棍」,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他號召「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與駭人聽聞的宗教狂熱作鬥爭,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還有一些人從遠處痛駡他。」
批判神聖羅馬帝國
對於神聖羅馬帝國,伏爾泰批評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12]
現今也有人利用伏爾泰批判神聖羅馬帝國的口吻來反諷美軍MRE口糧早期的難吃程度。伏爾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6vogn9


精選了法國巨匠伏爾泰的36個名句,一起來精進,提高!
2017-06-29 由 哲學詩畫 發表于文化
伏爾泰(生於公元1694年11月21日—逝於公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歲),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是在被關進巴士底獄時,給自己取得。伏爾泰是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著名學者、作家。其父是一個辯護律師,母親帶有貴族血統,但是在產下伏爾泰後就死去了。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拿破崙說:法國自從有了伏爾泰和盧梭,才真正開始去思想。
代表作有《哲學通信》《形上學論》《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
為了更好的了解伏爾泰,今天特地精選了他的36個名句,一起來學習,提高下!
1,人的本能是追逐從他身邊飛走的東西,卻逃避追逐他的東西。
2,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盡,最短的也不莫過於時間,因為我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
3,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4,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子。
5,一個人往往要死兩次:不再愛,不再被愛。
6,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7,生活是條沉船,我們不要忘了隨時在救生艇上高歌。
8,人類通常像狗,聽到遠處有狗吠,自己也吠叫一番。
9,做一個惹人厭煩的人的秘訣就是告訴別人一切。
10,外表的美只能取悅於人的眼睛,而內在的美卻能感染人的靈魂。
11,沒有所謂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是考驗、懲罰或補償。
12,尊重不一定是接受,更不會是妥協。
13,不經歷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14,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15,妄自尊大隻不過是無知的假面具而已。
16,人使用思想僅僅是為了遮蓋錯誤,而用語言則是為了掩飾思想。
17,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知道的唯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面迅速踏過。
18,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還是照樣愚蠢和邪惡,跟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所發現的並沒有兩樣。
19,小人自大,小水聲大。
20,謹慎的人對自己有益,有德行的人對別人有益。
21,人生來是為行動的,就像火總向上騰,石頭總是下落。對人來說,一旦沒了行動,也就等於他並不存在。
22,假如上帝確實不存在,那麼因為人性的原因,就有必要創造一個出來。
23,除了懶人之外,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 假使你不願自殺,你最好找點工作做。
24,平庸與天才是格格不入的。
25,人雖生而平等,卻無不在枷鎖之中。
26,自私是永遠存在的。
27,友誼是靈魂的結合,這個結合是可以離異的,這是兩個敏感,正直的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28,我們在這世上的時日本來就不多,不值得在可鄙的壞蛋的腳下爬行。
29,幻覺是所有樂趣之首。
30,生命在於運動。
31,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於溫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於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別的美德。
32,愚昧是產生專制的唯一土壤。
33,能言善辯並不能證明什麼。
34,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劍至死都不能離手。
35,人人手持心中的聖旗,滿面紅光走向罪惡。
36,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諧之神的巨大神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jpl5o3.html


125_abe49bc5.pdf (ntnu.edu.tw)

2020-12-02_213403

125_abe49bc5.pdf (ntnu.edu.tw)


西方世界的中國觀:伏爾泰狂熱地讚揚,黑格爾卻不看好?
中國與18世紀的世界
西方世界的中國觀:伏爾泰狂熱地讚揚,黑格爾卻不看好? | 一流人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6tXqeZ
西方世界的中國觀:伏爾泰狂熱地讚揚,黑格爾卻不看好?
西方世界的中國觀:伏爾泰狂熱地讚揚,黑格爾卻不看好? | 一流人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6tXqeZ
迄至18世紀中葉,中國普遍受到西方人的傾慕。這大部分得歸因於天主教,特別是耶穌會傳教士的著作與書信在西方廣為流傳,這些傳教士在龐大的中國人口中看到傳教的遠景。雖然大多數的天主教傳教士亦察覺到中國若干內在積弊,不過他們大抵延續耶穌會士利瑪竇的觀點。利瑪竇於1583年至1610年寄居中國,他十分推崇中國人的勤奮、國家官僚制度的齊備、文化傳統之中所蘊含的深邃哲理,和統治者的無上權威。
康熙年間,在華傳教活動由法國耶穌會士主導,他們對清初的中國更是充滿溢美之詞,意在向「太陽王」(Sun King)路易十四請命,企圖說服出錢出人,支持傳教士。這些諛詞描述傳達的重要想法是,儒家典籍的倫理意涵證明中國是一個深具道德情操的國家,而且曾實行一神論的宗教形式,而這與猶太教跟基督宗教傳統共同所體現的精神相去不遠。因此,稍加努力之後,中國人就可以回復固有的價值觀,不用刻意強迫,他們也會改信基督宗教。在促進中西方哲學與道德價值的同時,中國學者也幫助天主教傳教士們將孔子的經典之作《論語》,翻譯成拉丁文。拉丁文版的《論語》在一六八○年代完成,1687年已經可以在巴黎或牛津的圖書館一窺蹤跡。
雖然在康熙末年,耶穌會傳教士在中國的影響力大幅滑落,而且,在18世紀,耶穌會在歐洲的勢力也逐漸式微,最後在1773年解散,不過耶穌會士對中國政府與社會的敘述仍是歐洲人所能讀到最詳細的資料。德國哲學家萊布尼玆(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tz)就曾經讀過,他對《易經》的八卦十分感興趣。甚至大力抨擊教會的哲學家伏爾泰(François Marie Arouet de Voltaire),也深深被有關中國的論述所吸引。伏爾泰對18世紀法國教會的權力痛加撻伐,他巧妙地利用天主教提供之有關中國的資料,駁斥天主教教會各種極端的主張。伏爾泰論道,假若中國的確是崇尚道德、充滿智慧、倫理有序、管理良善,假若這皆歸因於儒家思想的浸染,既然孔子不是基督徒,那麼即使是沒有天主教的宗教力量,仍然可以成為一個受人景仰的國家。
西方世界的中國觀:伏爾泰狂熱地讚揚,黑格爾卻不看好?圖/法國哲學家伏爾泰(1694-1778),取自wikimedia commons。
伏爾泰在1740至1760年間發表的一系列極有影響力的著作中,對中國大加讚揚。伏爾泰在一本小說裡指出歐洲、亞洲兩個不同社會在道德價值觀的呼應。他在一齣戲劇裡指稱,中國人的倫理道德甚至能感化由成吉思汗所領軍的蒙古征服者(譯注:此一戲劇即是伏爾泰改編自元曲《趙氏孤兒》而成的《中國孤兒》。)。伏爾泰在《諸民族風俗論》(Essai sur les moeurs et l 'esprit des nations)一書裡,於開篇處便重新省思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並以相當的篇幅來論述中國。伏爾泰意在強調不同文明的價值,並指出歐洲人的傲慢自大:「對中國禮儀的最嚴重誤解,肇始於吾人以己之風俗度衡彼之風俗:無論前往這世上任何角落,吾人總會帶著因為天生好辯而衍生的偏見。」伏爾泰無法在歐洲人身上找到「哲人王」(philosopher-king),來說明他的宗教與政府體制的觀點,他相信,乾隆皇帝可以扮演哲人王的角色,他甚至還寫詩向遙遠彼岸的這位皇帝致敬。
伏爾泰對中國典章制度的禮讚,是發生在欣慕中國文化的脈絡下。在18世紀這段時期,歐洲人十分迷戀中國,法文中的「chinoiserie」一詞即用來形容對中國的狂熱,但是現在比較是具有中國趣味的裝飾格調與設計流風,而非哲學的探索與政府體制架構的擘畫。在有關中國式的宅邸、林園的畫冊裡,中國式的鑲邊絲綢、刺繡以及色彩絢爛的瓷器中,歐洲人發現了一種有別於新古典主義精密幾何計算與「巴洛克」(baroque)繁複風格的設計。法國的「洛可可」(rococo)風潮融入中國元素,這種文化氛圍崇尚柔和色彩、不對稱性,一種刻意造作的雜亂感,以及夢囈式的官能表現。洛可可的流行風尚在當時的歐洲舉目可見,從中產階級家庭擺飾的「中國風」壁紙與家具,到公園裡的涼亭建築、街上的轎子、中國式的林園造景皆然。
然而隨著晏臣那種憤怒與譏諷文字的出現,這股中國趣味的風尚,不管是在知識上或在審美方面,很快就消失無蹤。啟蒙運動時代的許多重要人物,開始認為伏爾泰筆下的中國不足採信,伏爾泰對中國的狂熱之情已淪為這些哲學家嘲弄的笑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與孟德斯鳩(Baron de Montesquieu)懷疑,中國人並未享有真正的自由,中國人的法律是奠基於威嚇而不是理性,中國的考試制度可能會令中國道德墮落,而非促進道德的進化。其他作家亦表示,中國似乎並未進步,甚至沒有進步的觀念;此種觀點與認為中國日漸退化僅是一步之遙而已。套用法國歷史學家布蘭傑(Nicolas Boulanger)寫於1763年,後來翌年被英國激進派的威爾克斯(John Wilkes)翻譯成英文的文章:
中國現今所保留的所有古代制度的殘餘,必然會被未來的革命洪流所吞噬;一如部分古代制度在現今中國消失無蹤;最後,直到中國不再有創新的制度,她將永遠落入失敗的一方。
有幾位歐洲卓越的思想家細思這些有關中國與中國人說法,努力求索中國未來的前景。蘇格蘭的思想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於1776年出版的《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分析》(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曾討論中國的經濟。在分析各國的生產力時,亞當.斯密發現可用中國來與其他國家,特別是歐洲各國與北美發展中社會進行比較。若以人口作為國家發展指標,亞當.斯密的結論是,歐洲國家每隔500年增加一倍,這個成長即使稱不上劇烈,也算穩定。北美的人口每隔20或25年就增加一倍,因此北美的勞動力不虞匱乏;此故,「新大陸」是「比較繁榮,而以更快的速度向富裕之道邁進」。
中國「長久以來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亦即土地最膏腴,農業最發達,人口最多且最勤奮的國家」,儘管如此,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中國的財富已經臻至其法律與制度性質所能容許的限度」。處於如此狀態下,持續的人口成長將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後果:「在這樣的國家,工人的工資在過去足以維持生計,養家活口,但因為工人相互競爭與雇主的利益,工資很快就會下滑至一般人道要求的最低限度」。其結果,「中國最下層人民的貧困,遠遠超過歐洲最匱乏國民的貧窮程度」,殺嬰的行為是社會存在的普遍現象。所以亞當.斯密尖銳地論道:「結婚在中國是受到鼓勵的,然而這並不是因為生兒育女有什麼好處,而是因為他們有殺害子女的自由。」根據亞當.斯密的說法,中國拒絕改變,結果使這些問題更形惡化。因為自外於世界經濟的成長,中國正逐步邁向自我封閉的命運:「忽視或輕蔑對外貿易,只有兩、三個港口容許外國船隻停泊的國家,斷難達到與其不同法律和制度國家所能擁有的商業數量。」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於一八二○年代初所作的系列著名講義中,把布蘭傑、盧梭、孟德斯鳩、亞當.斯密等人的批判分析,融入到他對歷史初期階段,現已被揚棄之「東方文明」(Oriental Civilization)的論述裡,而中國文明無疑是東方文明之中的佼佼者。黑格爾所建構的「亞細亞社會」(Asiatic Society)概念,對青年馬克思(Karl Marx)與19世紀末思想家有著深遠的影響。對黑格爾而言,歷史是他稱之為「觀念」(idea)與「自由」的世界展現的過程。自由是「世界精神」(World Spirit)自我實現的彰示,而世界精神在歐洲與北美的基督教國度裡已全然開顯。黑格爾對自己所處的時代深感樂觀,發展出一套貶抑中國過去文明價值的歷史哲學。黑格爾把中國描述為由皇帝或專制君主所宰制的國家,正是「只知道一個人自由」之「東方國家」的典型。在西方的希臘、羅馬,「只知道一部分人(指貴族)是自由的」;幾世紀後,到了黑格爾所處的時代,卻知道全體人們皆是自由的。因為不了解「精神」在世界的進程,所以中國皇帝的「自由」也是「恣意」的,這表現為「殘暴——激情的冷酷獸性——或是欲念的,而這種馴服只不過是自然(Nature)的意外」。
西方世界的中國觀:伏爾泰狂熱地讚揚,黑格爾卻不看好?圖/德國哲學家黑格爾(1770-1831),取自維基百科。
黑格爾寫道,中國的命運部分得歸因於地理因素:「亞細亞東部的廣大土地隔絕於歷史的普遍進程之外。」在一段措詞有力的章節裡,黑格爾提及中國人缺乏歐洲人海上冒險的勇氣,而寧願守護著大平原農業的節律。土地所呈現的僅是「永無止盡的依賴性」,而大海卻負載著人類「超越這些思想與行動的有限範疇……海洋的無限延伸超脫了大地的制約,但亞細亞國家雖然以海為鄰,其輝煌的政治組織卻缺乏這種想法,其中中國即是一例。對亞細亞國家而言,海只不過是大地的盡頭與中斷,他們與海並沒有積極的關係。」勇於海上冒險而積累了龐大財富的福建商人,若是看到此類陳述可能會感到十分錯愕,不過大清帝國對海上冒險興趣缺缺,這點黑格爾基本上是說對了。
在這一連串晦暗的結論裡,黑格爾將中國置在世界精神進程以外。雖然中國曾經擁有過無數的歷史學家,不過他們在自己的框架中研究自己的國家,殊不知中國「置身於世界歷史的發展外,總是認定必須要等到若干條件結合後,自己才會踏上興盛的進步之路」。雖然中國皇帝向其百姓所說的話可能是「莊嚴、宛如慈父一般的和藹」,不過中國的百姓卻「自視卑微,確信人天生就只配給皇帝拉車」。在一段遠遠超越馬戛爾尼對清代歷史命運預言的話語裡,黑格爾為中國的百姓感到悲哀:「身上的重擔把他們壓倒在地,然而這卻像是無法逃脫的宿命:他們出賣自己為奴,吞進難以下嚥的奴隸飯食,卻不以此為忤。」
或許中國在形上學與地理方面尚未陷入完全孤立的狀態。在一段意味不明的獨白裡,黑格爾補充道:「與世界其他面向的關係,就只能仰賴另外的民族將它們找出,並研究它們的特質,始可得知。」由誰或如何去尋找,黑格爾並未明言,不過西方強權挾其船艦、外交使節團與鴉片,很快就會找到答案了
西方世界的中國觀:伏爾泰狂熱地讚揚,黑格爾卻不看好? | 一流人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6tXqeZ


被思想耽誤的法律人─伏爾泰
你知道有「法蘭西思想之父」之稱的伏爾泰,在投身哲學、文學前就讀的其實是「法律系」,還曾擔任過「法庭書記」嗎?
法操》被思想耽誤的法律人─伏爾泰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2KRXVHu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可以說是伏爾泰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但你知道這句話其實不是伏爾泰說的嗎?你知道這位「法蘭西思想之父」在投身哲學、文學前,就讀的其實是「法律系」還曾擔任過「法庭書記」嗎?
出生於富裕的中產家庭
伏爾泰的本名為弗朗索瓦-馬里‧阿魯埃,出生於1694年11月21日的巴黎。父親是法律公證人,母親則是貴族。伏爾泰雖然生活在富裕的中產階級,但他卻不願意照著父親的期望,當一名法律人,而是投身於文學創作,對於當時貴族的荒淫無度有著諸多的批評。伏爾泰因為這些創作,曾兩度被關押於巴士底監獄,後遭流放逃到英國。
流放英國期間,深入的理解英國的政治運作,君主立憲與法國的封建專制形成強烈對比。受到這些啟發的伏爾泰繼續寫作,發表《哲學通信》一書,卻立刻遭到法國查禁,並被下令逮捕。當時伏爾泰女友沙特萊侯爵夫人的莊園,變成伏爾泰的避風港,並在此莊園內與沙特萊侯爵夫人一同研究牛頓的著作。
沙特萊侯爵夫人的情人
伏爾泰是沙特萊侯爵夫人的情人之一,沙特萊侯爵夫人除了幫助伏爾泰逃離追捕,住進自己的西雷莊園中。他們也都是「牛頓主義者」,一同在西雷莊園設立物理實驗室,一起專研牛頓的著作。伏爾泰在這段時間寫出了許多史詩、哲學、科學論著。
沙特萊侯爵夫人。(維基共享)
啟蒙運動思想家:捍衛公民自由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名言,是英國作家伊夫林·比阿特麗斯·霍爾,在1906年出版的《伏爾泰的朋友們》中,論述伏爾泰思想的一句話,但因為不小心加上引號,而被世人誤認為伏爾泰親口所述。即便伏爾泰沒有說過這句話,但這句話是霍爾歸納出的伏爾泰想法,體現伏爾泰對於言論自由的支持。
而伏爾泰反對君主制度,提倡自然神論,批判天主教會,主張言論自由。在作品中也對天主教會、政府體制有諸多批評。相信大家一定也聽過伏爾泰另一句名言「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這句名言出於伏爾泰的《Essai surlesmœursetl’esprit des nation》(譯《風俗論》)。因為神聖羅馬帝國其實並非一個政治實體,不僅無定都羅馬,他的皇帝也未必需要經過教宗加冕,故也不神聖,伏爾泰認為宗教只是統治人民的手段之一。
雖然伏爾泰並無法學相關的貢獻,但他追求言論自由的心態,對於時事批判的眼光,勇於批評體制,都是值得法律人或是社會大眾學習的!

68484_02


召喚思想自由與寬容的巨人 —— 伏爾泰戲劇性的人生
召喚思想自由與寬容的巨人 —— 伏爾泰戲劇性的人生 - 法國思想長廊 https://bit.ly/36voV8j
[提要]啟蒙時代聲名最顯赫的人物是伏爾泰,他的思想遺產極其豐厚也極其複雜。 他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在他身上集中集中。 他畢生為之奮鬥的思想自由與宗教寬容,已成為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價值。
問:伏爾泰這個人一生經歷豐富,著述也極豐富,涉及各種領域,讓人不容易抓住重點來深入理解。 請你給聽友們仔細捋線索。
答:好。 說起伏爾泰這個人,首先要對他一生經歷有所瞭解。 因為他同啟蒙時代的其他思想家不同。 一般啟蒙哲人或者是哲學家,或者是法學家,或者是文學家,或者是詩人。 但是他出入所有這些領域,他的活動範圍超出法國,在歐洲其他國家也留下印跡。 他所打交道的人,上至顯赫的君王,下至小小的工匠,他在巴黎出入沙龍,風光無限,又遠避塵囂,躲到日內瓦湖畔的小村費爾奈,擺出一副遁世的樣子。 可小村費爾奈卻成為歐洲自由知識分子的聖地。 當他在生命的回到法國時,已成為萬人擁戴的偶像。 他的最後一部戲劇《伊蘭娜》首演結束後,他乘坐的馬車竟被人卸掉馬具,由一群人拉著車走。 他的一生讓那些極聰明的作家也犯疑惑,像為他寫傳的莫洛亞,便有這樣的困擾。 他問「伏爾泰有一個偉大的人格嗎」? 他為人高傲,卻為帝王寫下肉麻魅媚的頌詞。 他一生宣揚寬容,卻對他的敵手毫不寬恕。 他一會兒慷慨大度,一會兒又吝嗇之極,與人斤斤計較。 他經常表現出坦白大度,卻也偶爾撒謊騙人。 他勇敢地挑戰勢力強大的教會,又時常害怕被抓入監獄,他以博大的慈愛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伸冤,又設計陷阱,把被被被對他利益的人送進監獄。 他的思想宏大深邃,又會寫些淺薄無聊的小帖子攻擊他的對手,可以說他寫了許多戲劇,而他本人就是一出活劇。
問:聽你的這個概括,更讓人好奇,想知道他怎麼能夠成為一個一腳踏在奧林匹斯山上,一腳踏在泥潭中的巨人。
答:那就讓我們循著他一生的足跡看一看,希望最後聽友們能夠得出自己的判斷。 伏爾泰1694年11月22日出生在巴黎,他的本名是弗朗索瓦·馬里·阿魯埃。 他父親是巴黎一位著名的律師,當時有一位前風塵女子主持著一個著名的沙龍,這位女子叫尼儂。 老阿魯埃就負責料理尼儂的法律事務。 尼儂年輕時極為美麗,她雖曾在風月場中出入,但她不是一個倚門賣笑的娼妓,而是一位博學多才,結交天下名士的沙龍女主人。 小阿魯埃也就是後來的伏爾泰有一位非常有學問的教父,他是一位老神父,名叫沙托納夫。 在小阿魯埃三歲時,他就教他讀拉封丹的寓言。 小阿魯埃三歲時已經能夠通篇背誦長詩《馬伊薩德》。 這是一首攻擊宗教狂熱的詩。 沙托納夫是尼儂的老友,他向女主人誇耀小阿魯埃的聰慧,後來尼儂在她的遺囑中,專門給這孩子撥出一筆2000法郎的款子,讓他買書。 10歲的時候,小阿魯埃進了路易大帝中學,在學校中他是拔尖的好學生。 對古典教育的各個科目,史詩、悲劇、修辭,他幾乎是一學就會。 12歲時就已經開始創作風格華麗的詩歌,請聽友們注意,法國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17世紀是路易十四的世紀,18世紀就是伏爾泰世紀。 這就是說,伏爾泰的思想背景和資源,已經蘊含著這個時代的精神。 莫洛亞總結道:「在一個中產階級議論是非的時代,他便是一個議論是非的中產者。 在一個宗教論爭最劇烈的時代,他便是最熟悉論爭、關心宗教而反宗教的人。 在一個古典時代,他便是一個古典主義者,一個前代規律的承繼人。 在一個科學萌芽的時代,他雖非專門學者,而卻是博聞強記的愛好者與宣傳家"。
問:沒錯,伏爾泰對牛頓的科學理論極為欣賞,他臨死前就引用了牛頓論述地球引力的話:"到此為止,無需再遠"。
答:啟蒙時代的學者都對科學極為關注,比如拉美特利的名著《人是機器》,就是想用科學研究的方法來研究人。 這也是後來人批評啟蒙哲學的一個原因。 但是科學的萌生,確是對思想領域的拓展發生了影響。 這些學者從不把科學家和人文學者分開,我們前面講過的帕斯卡就是大科學家,又是大哲學家。 伏爾泰,當時還是小阿魯埃,他的父親要他選擇一個職業。 他說:"除了做個文人,我什麼都不要"。 在他心目中,一個文人意味著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 這位才華橫溢的青年一出手就去挑戰權貴。 路易十四死後,繼位的路易十五才五歲,當時路易十四的私生子曼恩公爵和幼支的奧爾良公爵菲力浦爭奪攝政權。 小阿魯埃和曼恩公爵夫人關係很密切,他經常出入曼恩夫人在索城的沙龍。 在這個圈子裡,他公開寫詩譏諷攝政大權在手的奧爾良公爵。 有一次攝政王下令把王室養馬的數量微減一半,這位小阿魯埃譏諷說,與其馬匹減半,不如讓宮廷中的那些蠢驢減半。 這還不夠,他還寫詩攻擊攝政王的女兒貝里公爵夫人,這下子惹惱了攝政王。 攝政王還算客氣,他不過是下了道命令,把阿魯埃這個孩子遣送圖爾。 後來經他父親求情,改為流放到盧瓦爾河畔的敘利城堡。
問:其實,這位攝政王很有自由思想,他心裡是很欣賞伏爾泰的才華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