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px-India_National_Emblem448px-Asokanpillar-crop2020-11-04_1610392020-11-04_1610312020-11-04_161026

阿育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TvIvF
阿輸迦·孔雀(梵語:अशोक मौर्य,IAST:Aśoka Maurya,約西元前304年-前232年[4][5]),常被簡稱為阿育王(अशोक,Aś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頻頭娑羅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帶來佛教的繁榮[6],後世稱為佛教護法[7]。
阿育王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多次的戰爭之後,阿育王在西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間統治了印度次大陸大部份的土地[8]。王朝的版圖擴張到現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達到伊朗的東部,東邊則到印度的阿薩姆邦,南方則到喀拉拉邦及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國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鄔闍衍那及巴連弗邑。
阿育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TvIvF
生平
家世
阿育王的祖父,乃孔雀王朝的開國君主月護王, 其打敗了亞歷山大的軍隊,並獲得了其後繼者塞琉古帝國之承認,奠定其國孔雀王朝之大國地位。
即位之初
根據佛教文獻記載,前273年頻頭娑羅逝世,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與其兄蘇深摩爭奪王位取勝,並把王族政敵全部殺死,在統治初期被認為是一個暴君。不久阿育王篤信佛教(有人說是受佛教徒的異母弟影響;也有說是受沙門的影響)。在約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統一印度全境。其統治時期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9]。
根據小摩崖法敕,阿育王在接觸佛教後,曾經有兩三年的時候不太積極,之後與僧團深入相處,約於即位後第七年皈依佛教。根據阿育王刻文中的十四章法敕記載,阿育王在即位第8年,征服羯陵伽國,當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在即位第9年開始虔誠信仰佛教,想要以和平方式擴張勢力。
但似乎阿育王之後亦沒完全改變暴力與專制,北傳記載他曾將數以萬計的分那婆陀那國的拜偶像外道屠殺,導致誤殺了自己敬重的佛教長老,亦即其同母弟弟毘多輸柯[10]。據南傳記載阿育王曾因佛教僧侶不與外道一起和合說戒,而屠殺了都城內的佛教僧侶[11],阿育王後悔之後,再沒有迫害各宗教的具體記載,對佛教、婆羅門教和耆那教都予以慷慨捐助[12]。所以後來的人都認為阿育王強調寬容和非暴力主義,稱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
宣揚佛教
現存位於鹿野苑的阿育王石柱頭
現存的位於毘舍離的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為了推廣佛教,並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諭,稱為「法敕」[13]。法敕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為人誠實等,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在敕令中阿育王通常自稱為「天親仁顏大王」。
阿育王作為佛教徒大力宣揚佛法[14]。他禁止無益的殺生,為平民建立醫院,為旅客建立休息的場所,對貧民施捨,並且親自朝拜佛陀的聖跡,建立了許多佛塔。據傳說,阿育王在位期間 ,共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在他即位第17年,在華氏城由帝須長老舉行第三次佛教結集,使佛教成為了印度全國性的宗教。他還向周邊國家派出許多傳教團,使佛教開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尤其是派人去錫蘭的傳教[15],使斯里蘭卡至今都是南傳佛教的中心。依據語言學家季羨林的考據,阿育王對外所傳播的佛教,只限於上座部派別。依據北傳佛教的記載,阿育王後期轉而信奉大眾部[16]。
治國方針
阿育王的後期治國方針是基於佛教的精神,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他的這種政策並不是空想主義的,具有相當的現實性。對於羯陵伽國的征戰雖然對其慘狀深有感觸,但是仍然將其土地編入了帝國的版圖。他雖然禁止殺生祭祀,但是沒有廢除死刑和酷刑。在屠殺分那婆陀那外道後,他的宗教政策變為寬容。
雖然是上座部佛教徒,但後期容許其他宗教的存在,婆羅門教、耆那教都得以共存。他的這種宗教政策,也成為了以後印度君主的傳統[17]。
晚年
佛教傳說,阿育王曾問優波毱多誰是最大施主,優波毱多說是布施了真金百億的須達多,阿育王晚年病重,計算一生所布施為九十六億,要把國庫財產布施出來湊齊百億[18],因而被所立太子軟禁,每天供給少量食物[19]。他病死後,孔雀王朝陷入了無休止的戰亂,並在四十多年後就滅亡了。
王位繼承
阿育王原本指定他的兒子鳩那羅為王儲,但鳩那羅不久即被刺瞎。於是王位便由鳩那羅的侄子達沙拉沙繼承,鳩那羅的兒子三缽羅底被指定繼承達沙拉沙。
家庭
根據古籍記載,阿育王被認為有5位妻子,她們分別是:
Devi,阿育王的第一任妻子
摩哂陀(Mahendra)
僧伽蜜多(Sanghamitra)
Karuvaki,羯陵伽人,唯一一位在阿育王的墓碑中被記載的妻子。
帝瓦拉(Tivala)
善無續(Asandhimitra),阿育王的首席王后
Charumati,善無續的養女,實為阿育王與情婦的女兒。
Padmavati
鳩那羅(Kunala),出生數月即喪母,由善無續扶育成人。
帝舍羅叉(Tishyaraksha),原為善無續的女僕。傳統上被認為是反面人物,因為她先是誘拐阿育王的兒子鳩那羅,後又由愛生恨地弄瞎了他。
阿育王建立的建築
在Ven.Weligama Sri Sumangala監督下,英國恢復了阿育王時期的建築[20]
印度中央邦博帕爾的桑吉
印度比哈爾邦的婆羅巴岩
印度比哈爾邦的那爛陀寺大學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的塔克西拉大學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的Bhir Mound
印度的帕魯德窣堵坡
巴基斯坦斯瓦特縣的Butkara stupa
阿育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TvIvF
------------------------
星雲大師 https://bit.ly/34VN0o0
佛陀涅槃百年後,印度摩竭陀國王宮誕生一位轉輪王,由於王后臨盆時無憂無惱,所以為嬰兒命名阿輸迦,意為「無憂」,中譯「阿育」。阿育王早年為穩固政權,不惜一切剷除異己,因此有「暴虐阿育」的外號。所幸經由佛法力量的攝受,阿育王痛改前非,成為千古難得的護法仁王,人民欣見國王由暴轉慈,遂改尊他「法阿育」。為了興隆佛法,阿育王在四邊城門設置藥品倉庫,施藥與僧眾、百姓,免費的醫療設施使印度免除了貧病的威脅。此外,阿育王每日各以一千錢供養塔像、上座比丘,各以一萬錢供養僧眾,添置藥品,甚至栽植路樹,遍鑿水井,以便行人消暑休憩之用,凡此種種德政,均詳載於摩崖法敕中。雖然只有三十餘年的治世,阿育王時代的孔雀王朝卻是印度史上最強大的國家,也為今日留下佛法治國的最佳典範。
如願登基整肅朝臣
阿育王子誕生時,容貌遠遜於丰顏俊容的父王,加上幼時性情暴躁易怒,凡事剛愎自負,有時甚至與父王爭執,較之沈靜溫雅,事事以父王馬首是瞻的修師摩王子自然不如。因此,父王偏愛修師摩王子,且多次企圖取消阿育王子繼承王位的資格,但是都未奏效。
一回,怛叉尸羅國預謀叛變,國王命阿育王子前往征服該國,但卻不給任何武器及戰車。國王盤算阿育王子徒手空刃之下,非死即傷,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將王位傳給鍾愛之子修師摩。不料事與願違,阿育王子自信、堅毅的態度,及其高貴的領袖氣質,竟贏得當地民心,不費一兵一卒輕易收復該國,大臣們也見機推薦,以為阿育王子智勇雙全,確是繼承國祚的最佳人選。
頻頭娑羅王本已宿疾纏身,見大臣們擁護阿育王子,不久便悒鬱而終。阿育王子順理成章接掌王位,命羅提掘多為第一輔相,成為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
阿育王謹記先祖苦心創建的大帝國絕不能毀在自己手中,因而對於恃權而驕的大臣及陰謀顛覆王朝的亂黨,一律處以極刑。登基以來,約有五百名大臣遇害,甚至連懷有異心的後宮妃嬪也無一倖免。在此雷厲風行的整肅行動中,計有數千人受戮,「暴虐阿育」的稱號,從此不脛而走。
羯陵迦役血腥教訓
孔雀王朝兵力雄厚,領土廣袤,由建國始祖旃陀羅笈多奠定江山至今,國力已臻鼎盛。然而未能將印度東南方獨立王國羯陵迦納入版圖,始終令阿育王感到遺憾,為了統一整個印度,他在即位第九年發動戰爭。
這場戰役,雙方都以破釜沈舟的決心應戰。為了這塊土地,兩軍廝殺,烽火所至,虜殺無數,軍民死傷慘重,戰場上數十萬青年血流成渠,屍橫遍野,少數倖得生還的戰士,帶著殘缺肢體,哀傷地回到家鄉,家園卻已殘破湮滅。
一回,戰事告急,阿育王巡視戰區,看見一名男孩神情木然,呆坐在一堆死屍中,無視於周遭的炮火,他不解地問男孩,何獨不懼被敵人所殺?男孩淡漠地說,自己的父親、叔伯們都已戰死,母親也因病無人照顧而亡,自己還怕什麼呢?男孩空洞的眼神,使勝利的阿育王跌入愧疚的深淵。
為了孔雀王朝的威望,發動戰爭的結果,竟是數不盡的家園成了斷垣殘壁,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滿目瘡痍的景象,正無言地諷刺著阿育王的勝利。他深切自責、悔恨,一時的好大喜功,造成百萬生靈塗炭,想起自己曾歸信佛教,當下決定,痛改前非,並藉佛法的力量懺除罪孽,以佛教正法統治印度,帶給全民真正的幸福。
法王阿育廣修供養
阿育王對佛法生起信心後,請教上座法師,得知佛陀的教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便集合八個地方的佛陀舍利,分置在八萬四千寶篋中,命大臣至所統領的八萬四千城鎮,各於交通要道興建一塔寺,塔中安奉佛陀舍利,以八萬四千塔供養八萬四千法。
三年間,所有的塔寺都已竣工。阿育王命大臣鳴鼓宣詔,七日之後將作大供養布施,國中一切人民應受八戒,潔身淨心。
當日應供的比丘僧凡十八萬、比丘尼九萬六千、羅漢一萬。阿育王見萬人空巷的場面,滿心歡喜,不禁問起大德目犍連子帝須,如此布施,功德如何?目犍連子帝須表示如此布施雖屬曠古絕今,但論起真正的布施,這樣的功德並不算最大。
「什麼樣的布施功德最大?」
「不論貧富而願令親生子女出家修道,這樣的功德才是超越一切的布施。」
阿育王想起親王毘多輸柯早先因自己的引導,離開外道,獻身僧團,未來王位理應由長子摩哂陀承繼,但不知摩哂陀是否想成為一國之君,抑或擔當如來家業?不意,摩哂陀仰慕目犍連子帝須的智慧風采已有多時,歡喜提出出家的意願,而一旁的王女僧迦蜜多也表示自己出家的願望。
眼見自己珍愛的一雙兒女爭相出家,內心雖依依不捨,但有敬重的尊者為其依止師父,阿育王心中無限的歡喜驕傲,當下即把兒女託付給尊者。後來摩哂陀、僧迦蜜多大弘教法,為阿育王的仁政帶來更多的盛譽。
禮敬僧寶無分長幼
阿育王虔信佛教,恭敬僧眾,但對於「禮敬沙彌」卻不以為然。一日,阿育王見到一位七歲沙彌,外貌端嚴威儀,就帶著沙彌到無人處頂禮,並且叮嚀小沙彌,切莫告訴他人,阿育王曾向他頂禮。沙彌答應,身體卻陡然變小,在缽沿內外上下跳躍,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沙彌恢復原狀後,也請阿育王切莫告訴別人剛才發生的事。阿育王聞言,慚愧萬分,從此再也不敢輕視任何一位沙彌。
對於阿育王見到僧伽不分長幼皆予作禮的態度,部份大臣深表反對,認為有失堂堂國君的威儀。阿育王則藉機教育群臣,下令大臣們各自拿取動物的頭到市場販售,由其中反對最力的耶舍大臣攜一死刑犯的頭充作「阿育王的頭」兜售。結果,動物的頭紛紛售出,只有耶舍大臣手中的人頭無法賣出,因為百姓們聽到「阿育王的頭」時,惟恐惹禍上身而紛紛走避。此時阿育王問耶舍大臣:「我的頭不尊貴嗎?」耶舍說阿育王的頭至為尊貴,只是按人之常情,死人的頭,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遑論出價買回。阿育王趁機點醒耶舍:「既然所有人頭死後均屬卑賤,我也不例外,為何要阻止我向人頂禮呢?」大臣們無言以對,從此效仿阿育王,向佛法僧三寶恭敬行禮。
重整僧團法鼓遠振
阿育王崇奉佛教,對於導人為善的異教也予以尊重維護。但由於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百姓也發心護持,外道梵志貪圖利養之輩便寄生於佛教僧團中,既不遵循佛法律儀,又以邪說誤導百姓,沙門比丘不願與之自恣布薩,以致展轉七載都不得說戒。
阿育王眼見教團內部分裂日趨嚴重,便下定決心重整僧團。首先向目犍連子帝須請教僧事,共同研商對策,隨後集合所有比丘,逐一詢問佛法的真義,以此方法區分沙門與外道。於是,共篩揀出六萬外道沙門,此後僧團才漸漸恢復往日的清淨。
在阿育王的護持下,從僧團中遴選千位精通三藏的比丘,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於摩竭陀國華氏城進行第三次結集,內容以經、律、論為主,將當時各部派對佛法的詮釋統籌彙整,目犍連子帝須並作《論事》,對當時各種外道異端邪說加以批駁,論決正義。這次的結集,使佛教教團更為鞏固;教典統一後,也杜絕邪命外道披佛法外衣蒙混的機會,對於日後第四次結集有著重要的影響。
經典結集後,奉阿育王之諭,目犍連子帝須開始派遣傳教師到國外弘法,其中包括摩哂陀及僧迦蜜多前往錫蘭,為佛教弘傳於錫蘭的先聲,也使錫蘭成為南方上座部的發祥地,僧迦蜜多並於錫蘭創立第一個比丘尼教團。此外,派遣摩訶曇無德至孟買,摩訶勒棄多至阿富汗以西,末闡提至克什米爾,摩訶提婆至南印的賣索爾,勒棄多至南印,曇無德至蘇庫爾以北,末示摩及迦葉波等至尼泊爾,須那迦與鬱多羅至緬甸等。其後又陸續派遣更多傳教師至九處邊地,其範圍北起尼泊爾,南到錫蘭,西起巴克多利亞,東到緬甸。此一龐大的傳教特使團,以印度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方擴散,所到之處除了宣揚佛法教義,對於佛教美術的發展,更具深遠的影響。
其中摩哂陀備受錫蘭人的愛戴與感恩,佛教成為錫蘭的國教,歷代王朝均以佛教立國,人人尊稱「阿羅漢摩哂陀」為其佛教始祖。當初由摩哂陀從佛陀金剛座前移植的菩提樹,至今仍枝葉繁茂,為錫蘭的國寶之一。其他如克什米爾、尼泊爾及緬甸,今日仍為佛教國家;孟買、阿富汗各地亦有許多佛教徒,佛教史蹟流傳至今。
今日佛教得以發展成世界最大的宗教,佛教藝術得以深刻影響著人們,均與此次傳教有關,阿育王派遣傳教師,可謂佛教國際化的先覺者。
摩崖法敕人間佛教
佛化政治為阿育王治世的理想,除了結集法藏,派遣傳教師至各地外,更希望能將信念付諸文字,留傳後代,成為實踐的依據。因此,便積極著手撰刻法敕的工作。
阿育王即位第十二年,以各地方言刻成的「摩崖法敕」無計其數。目前可考的共計十四章,內容平易通俗,旨在教導百姓如何實踐人間佛教。例如阿育王教導百姓不殺生,規定在國家領土以內,不許屠殺任何生物作為祭祀的犧牲品,或當作宴會的用料。其次,規定全國各級官員應每五年巡行一次,教導百姓順從父母,布施朋友、親族和婆羅門、沙門,不屠殺生物,節欲和儲蓄等善行。
阿育王並於灌頂十四年設「佛法官員」,負責樹立並宣揚佛法,專心做佛教信徒們的福利事業。此外,為了快速解決民眾的問題,更有明文規定,無論何時何地,凡有關於佛法及百姓的政務,上奏官員均得隨時隨地奏明阿育王。法敕中充滿了阿育王對百姓的照顧,他認為國王受一切眾生之恩,因此應以施行仁政回報大眾,此種仁民愛物的胸懷,在君主專政時代,誠屬先進的民主思想。至今,這些法敕及石柱仍可見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買疏爾北部、阿瓦爾半島等地。除了提供人間佛教的最佳典範,敕文中所顯示的年代,更有利於研究印度及佛教的歷史。
最後布施亙古垂青
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對佛教的護持功德早已凌駕佛世之須達長者,然而須達長者曾布施百億金,阿育王雖然有心效法,卻只達到九十六億金,此事始終令阿育王耿耿於懷,即使臥病在床,亦掛念不已。一日,他告訴輔臣羅提掘多後,羅提掘多建議可用庫藏財寶,但當時的王儲貳摩提接受佞臣讒言,拒絕阿育王支用任何錢財。於是阿育王命人將自己進餐所用的金質餐具送至阿育王寺,貳摩提知悉後,為王改換銀質餐具,阿育王依舊布施,到後來換成銅器、鐵器、瓦器,甚至連器皿都省略,只給半個菴摩羅果,阿育王雖然痛心,但仍請大臣們拿到阿育王寺布施。
臨終前,阿育王問羅提掘多:「現世誰為國王?」
「是您統領天下,位居人王。」羅提掘多回答道。
阿育王點點頭,遣人拿紙筆寫下:「我今日以大地、大海普施一切僧眾。」然後蓋上官印,捨報西歸。
王儲貳摩提急於登基,為輔臣羅提掘多所阻,他表示所有國土已被阿育王布施僧眾,若欲贖回,須以四億金易之。貳摩提雖不情願,仍舊拿出四億金,使阿育王布施百億金的心願終於完成。
早年阿育王雖窮兵黷武,但皈信佛教後,卻傾盡所有護持三寶,以佛法治理國家。百年來,佛教分布的地區不出恆河流域,到了阿育王時代,卻如風吹草偃,擴及全印度,由於阿育王的衛教護法,遂使今日佛教的發展成為世界四大宗教之首。星雲大師 https://bit.ly/34VN0o0
-------------------------
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怎麼的一個人,你知道嗎?
2017-08-28 由 霞綺江練聊歷史 發表于歷史
阿育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阿育王是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他篤信佛教,所以被佛教典籍稱為「無憂王」。阿育王也是僅次於釋迦牟尼的重要人物。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率軍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入侵印度,遭到印度人的頑強的抵抗。
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從印度河流域退走,但他在旁遮普設立了總督,並留下了一支軍隊。
當時恆河平原最強大的國家是難陀王統治下的摩揭陀國。公元前327年,該國出身剎帝利的一名名叫旃(zhan)陀羅笈多的貴族青年,揭竿而起,組織了一支軍隊抗擊馬其頓的軍隊。
公元前324年,他率領直抵摩揭陀國首都華氏城(今印度巴特那),推翻了難陀王的統治,定都華氏城。
因為他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所以就把他建立的新王朝叫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建國後大肆擴張,吞併了周邊的很多的國家。孔雀王朝的版圖不斷擴大,軍事勢力也很強,擁有3萬騎兵、60多萬步兵和9000頭戰象。
公元前298年,旃陀羅笈多逝世,他的兒子頻頭沙羅登基。頻頭沙羅在位期間,繼續對外擴張,消滅了16個大城君主,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但這時孔雀王朝統治並不穩定,各地經常發生叛亂。
公元前273年,頻頭沙羅去世,死前並沒有立太子,為了奪取王位,王子和公主展開了殘酷的廝殺。
王子之一的阿育王18歲時,被父王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不久西北部的重鎮叉始羅城叛亂。他又被任命為該地的總督,率軍前去鎮壓,叉始羅城聞風而降,從此阿育王嶄露頭角,積累了政治資本。
父王病逝後,阿育王在大臣們的支持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經過4年的拼殺,阿育王殺死了99個兄弟姐妹,最終獲得了勝利。
公元前269,阿育王舉行了灌頂儀式(印度當時的登基儀式),成為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
阿育王殘暴成性,殺人無數。即位後,他專門挑選兇惡的酷吏設立了「人間地獄」,殘害國內百姓。對外則沿著祖父和父親的步伐,繼續對外侵略擴張,征服了濕婆國等很多的國家,其中南征羯陵伽的戰爭,最為激烈。
羯陵伽位於今孟加拉灣沿岸,是古印度的一個強國,擁有騎兵1萬,步兵6萬,戰象幾百頭,而且經濟繁榮,海外貿易十分發達。
公元前262年,阿育王率大軍親征羯陵伽。羯陵伽雖然實力強大,但面對實力倍於己的孔雀王朝,最終還是失敗了,15萬羯陵伽人被俘,10萬人被殺。殺人如麻的阿育王看到屍骨成山、血流成河的場面,也十分震驚。
羯陵伽被征服後,孔雀王朝的領土又進一步擴大了。
整個南亞次大陸,東臨阿薩姆西界,南至邁索爾,西抵興都庫什山,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除了南端外,全部成為了孔雀王朝的領土。孔雀王朝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本統一的印度王朝。
羯陵伽戰爭中屍山血海的慘狀對阿育王震撼太大了,他深感痛悔,從小埋藏在心中的佛性,終於被惻隱之心喚醒。戰爭結束後,他與佛教的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大受感召,決心皈依佛教。
阿育王宣布佛教成為印度的國教,下令在印度各地樹立石柱,開鑿石壁,將他的詔令刻在上面。他還召集大批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經,在各地修建了很多的寺院和佛塔。同時派出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國去傳教。在他的支持下,佛教日益的傳播,後來還傳到了埃及、敘利亞、緬甸、泰國和中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對佛教的發展歷史而言,阿育王僅次於釋迦牟尼的重要人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nqzn4v5.html
----------------------
(一)阿育王的生平
犍陀羅笈多(chandragupta)王的繼承人,就是他的兒子毘陀沙羅(Bindasara)。根據希臘學者所說:毘陀沙羅另有一個名字稱為殺敵者(Amtraghata),他的統制時期大約從元前三00年到元前二七三年。他將父親的基業似乎擴大了不少。他曾在德克希拉(Tarila)鎮壓了一次叛亂。他是否有新的征服,雖沒有確切的史料可考;但其領土不僅佔有北印度的大部份,而且遠及南印度之德干以及邁索爾之吉特爾莊(Chitaldrug)地區。凱靈伽(Kalinga)王國統治了普利(Puri)、甘詹(Ganjam)以及附近鄰接的大部份土地,為一獨立王國。
毘陀沙羅的父親即已與西方希臘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他曾接見一位名叫德瑪可斯(Deimachos)的希臘大使,在一冊精細悅人的軼事中曾論到他與這位希臘使節之間具有良好的私誼,也曾提到敘利亞王安泰奧卡斯(Antiochos)一世所提爾(Soter)、塞流卡斯之子尼卡脫爾(Nikator)與毘陀沙羅都有私誼上的關係。
毘陀沙羅有很多女兒,也有很多兒子,阿育王是其兒子之一,阿育王曾出任過德克希拉與烏闍(Ujan)的總督職務。一般史料都說,當其父親害疾時,阿育王即離開了烏闍,回到王城──補怛羅。當他父親死後,就獨攬了王城的政權,而且殺害他的大哥。他有九十九個兄弟,為不同的母親所生。他所頒的第五次石碑公告大會約于他即位後的十四年。阿育王曾論到他兄弟們的妻子,反對他,辜負了他的善意,這也直接顯示出,傳統上所說:阿育王殺了他所有的兄弟是不足取信的;但我們也得指出,他信仰宗教可能是較晚期以後的事。同時,從阿育王之石碑佈告亦可知:至少在他即位之後之十三年以內,他兄弟們的妻子仍還
頁23    阿育王評鑑    
中國佛教第24卷第10期(1980.07)
是活著的;當然也不能說由于他的妻子還是活著的,也就說他們兄弟也是必然活著的。總之,我們應對傳統說法,阿育王殺死了他所有兄弟的誇大說法應採取保留態度,不能信其為真的史事。可能因為王位之爭而殺死了他的大哥,如說殺死了他所有的兄弟那是不大有可能的。
(二)阿育王的事功與善政
毘陀沙羅王在位約二七年,他死于元前二七三年。而他的繼承者卻在他死後四年才正式即位,在他死後的三六或三七年,約元前二三二年其繼存者亦亡。這位新王的名字,在晚期文獻中都是很有名的,那就是阿育王。也有他自己所獨立的碑銘刻著他的名字。其中有一些碑銘刻著:可愛的諸神(Devanampiva),其上并刻有頭銜,「與子孫、繼承人及國人共享」等字樣。另一些碑石刻有慈悲(Piyadasi, Priyadarsin 或 Piyadassana, Priyadarsana)字樣,據說是出自他祖父犍陀羅笈多的遺訓。
關于阿育王早期的政事我們所知很大,他必定也曾繼續執行他祖先的侵略政策。文獻中載有他曾鎮壓德克希拉的叛變。同一文獻時代的碑銘亦載有他即位後的八年征服凱靈伽(Kalingas),也到達了孔雀王朝的極盛時代。他整個領土包括,非泰密爾的印度全境,甚至據有阿富汗部份地區。在卡布爾河流域,據有約那(Yonas)、坎播伽(Kambojas)、及甘德那(Gandaras)等地,以及其鄰近山區,直到卡德維利、克利希納(Godavari-Krishna)盆地之安德那(Andhras)王國,甚至更遠及邁索爾北方之伊西拉(Isila)的阿哈那(Ahara)。從梭帕羅(Sopara)與蓋拉爾(Girnar),東到伽卡陀(Jaugada),西到多里(Dhauli)。
在西北方的領土與希臘的敘利亞王安泰奧卡斯二世的領土相接。在南部與泰密爾所屬之克拉帕陀(Keralaputra),剎帝帕陀(Satiyaputra)以及般地那(Pandyas)、柯陀(Chodas)兩個王國相對峙。
如果傳統的資料是可靠的話,阿育王的領土尚包括與世隔絕的克什米爾與尼泊爾,北孟加拉之般達拉瓦陀那(Pgndravard-hana)與東孟加拉之沙馬達陀(Samatata)兩平原。同時在哈日羅(Hazara)縣之曼賽羅;在德羅丹(Dehra-Dun)縣之伽爾尸(Kalsi);在尼泊爾塔端(Tarai)之尼伽里薩格爾(Nigali.Sagar)與羅門第(Rummindei)等。以上喜馬拉雅(Himalayan)河流域地方都發現有阿育王的碑銘,他的統治勢必也達到了這些地方。另外,在北比哈爾犍帕爾蘭(Champaran)縣之南帕婆(Rampurva)地方亦發現有阿育王的碑銘。
但是,在孟加拉省內并末發現阿育王的石刻布告;只是在北孟加拉發現有古老婆羅米(Brahmi)摩訶壇(Mahasthan)之石碑,那是屬于基督紀年稍前的時代,以說明般陀城市的繁榮。而不是阿育王時代的石刻。
阿育王在凱靈伽(Kalinga)之戰,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從這次戰爭中所得到勝利的果實,是印度史上,甚至在東方人的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他領悟到戰爭的殘酷,知道了百姓流離,士兵流血的痛苦,使得他立志作一位寬儉、仁愛的國王;也引起他的懺悔而留心治道;在外交政策上,也導至了重大的變化。他的帝國,始于軍學的征戰撻伐,強取豪專,大肆誅殺,但卻以仁政治天下,以慈孝為天下倡。
阿育王的原來宗教信仰,也像其他印度國王一樣,是相信梵書中之提婆(Devas)神的,如果克什米爾凱爾哈納(Kalhana)的編年史沒有錯的話,他主要信仰的為濕婆(Siva)神。不過,在凱靈伽戰役以後,似乎受了佛教很大的影響,變成為優婆
頁24    阿育王評鑑    
中國佛教第24卷第10期(1980.07)
塞(Upasaka),信奉了佛教。但他開始信奉佛教時,對佛教並不算怎麼熱心;直到他去了菩提伽耶(Bodh-Gaya),與佛教僧伽的長老建立了親密關係,有了真正的信仰後才開始闡揚佛教。有人甚至認為阿育王實際上已參加僧伽組織,做了和尚。為了宗教與道德的闡揚,在他倡導下組織了居士會(The Pious Fraternity),以及在各方面促進了佛教的發展。他深研佛教經典、教律,到處參訪佛教聖地,他教民眾的佛法,也同時向民眾請教佛法。國王親自向民間傳教說法,他所得到的不只是他精神上所感到的快樂,甚至在政治上亦帶來極為良好的善政。但他的政權,稍後即陷入司法官員、祭師、軍人等之傾軋中。「可愛的諸神」之碑銘,要求民眾視為生活規範。他曾教育民眾不要以為天堂是為某些人開放的;卻使再低賤的人,只要他們服膺道德,他就可以進入天堂。阿育王似乎是每十年有一次全國性的巡視:第一次是他即位後的第十年,第二次是他即位後的二0年。在第二次出巡曾朝拜過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地。
阿育王的領土幅員廣大,他的出巡、說法、傳道,除了具有特殊的熱忱,是不能將他的政令與教義傳達到全國民眾。當即位後的第十二年,也就是他第一次出巡全國後兩年,他廢棄了最重要的地方官員,謀縣的司法官、監察地方的觀察人員(Rajukas);省級的歲計人具及警察(Pradesikas),以及事務與秘書人員等(Yuktas)。
他命令他的官員:將他所頒倫理道德之詔書、敕令刊石立碑;每五年要出外巡察一次,給民眾施以道德上之教育,而且視教化民眾與一般政令之推行一樣重要。這些有關道德上之銘言,及政令都刊石立柱于公共場所或大道。他要求他的官員盡其所能,促使商人在外經商,也同時傳播佛教。所以他在中央特別設置宗教部(Dharma Mahamatras)專司宗教之管理與傳播事宜。無論在鄉村城市都有宗教傳播人員,尤其遠至帝國的西陲及西北邊界。這些傳播人員向全國各階層、各部族人士無論王公貴人、地方官員、平民百姓,或監獄中的囚犯,都一視同仁與他們共同生活,向他們傳教。
他在地方設有驛站人員,以保持地方官民與國王之間之聯繫。為了人民道德的提昇,為了臻進國民的福祉,又在各地方增設行館(Rajuka)代國王即時處理福利地方的事務。凡派遣出國的使節,或其他官員,在國外也得同樣遵守他所定的銘言。
凡是以前用武力、不正當手段所奪取之領土一律放棄,聽其個人自由選擇,而以文化、宗教、政治等和平方式歸化的領土,才正式納入他的帝國。這就是所謂:化干戈(Bheri Ghosha)為玉帛(Dhamma Ghosha)。
阿育王并不滿足他自己的善政,而且更告誡他的兒子與其他的王室人員,不要再興兵征伐,要輕施薄斂,對于犯罪的人也要寬厚相待。要視「以仁政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與此相反的軍國主義的政策,即是摩揭陀的統治者,拜比薩羅的政策。
阿育王曾說,他以佛法倫理(Dharma-Vijaya)治國,只是獲得表面上的成功;而且,更進一步,要征服其鄰近諸國,諸如希臘泰密爾以及錫蘭等國的人民的精神與心靈。當時與他同時代的希臘政權是:元前二六一至二四六年的敘利亞王安泰奧卡斯(Antiochos)二世,迪奧(Theos),元前二五八──二四七年的埃及王蒲脫尼米(Ptolemy)二世,費拉德爾風斯(philadlphos);元前三00至二五八年之塞內(Cyrene)、馬伽(Magas)王;以及元前二五二至二四四年的歌林國(Corinth)或元前二七二至二五五年埃匹儒國(Epirus)之亞力山大國王。
阿育王真的在有些鄰國建立慈悲學院(Philanthropic Institutions)。佛教對于促進西亞之進步,厥功至偉,也影響了後期摩尼教教徒們(Manichaeans)的分支立派。但對于
頁25    阿育王評鑑    
中國佛教第24卷第10期(1980.07)
希臘,這種大慈大悲的和平政策似乎沒有發生影響。當阿育王軍事最強大的時期,據載「也可以摧毀任何強大的敵人」;但當他的軍隊撤離後,希臘軍隊又曾一度進入勃布爾流域之旁遮普,甚至恒河地區亦受到騷攪。
他在南方所推行的和平政策更為成功。他派往錫蘭的使節,是他兄弟的兒子摩咸陀王子(Mahendra)。錫蘭國王提婆那匹耶.狄沙(Devanamplya Tissa),亦以阿育王的例子答覆阿育王,他親自率領他的大臣到達印度訪問。錫蘭人甚至斷言,當時通使的尚有緬甸、蘇門答喇(Suvarna-Bhumi),可能還有鄰接的諸國。
(三)阿育王的教化
在一塊碑銘中,阿育王曾公開承認,他是皈依佛(Buddha)、皈依法(Dharma)、皈依僧(Sangha)的三寶弟子,他稱佛陀為法王。他曾去佛陀所歷經之地朝聖、膜拜。他說,凡是佛陀所宣化的,也都是他所要說的。所以他對于佛教的教義的研究,闡揚不遺餘力。對于僧伽,在他改奉佛教以後,備加禮遇,與當代高僧過從甚密,為了闡發佛教的真諦,特增設特別的官員,甚至他自己亦從事促進佛教組織及傳教工作。為了防止教派之分裂,他採取統一宗教儀式。傳統上,都相信,他之所以召集佛教宗教會議,就是為了維護佛教的統一專集結經典的。阿育王不但深研佛的教理,甚至對佛教的教律也極感到興趣,這在當時的佛教文獻中有很多記錄足可證明。
雖然阿育王正式信奉佛教,但並不歧視其他宗教。他所反對的,是違反道德原則的一切,而道德才是一切宗教之本質。所以他從未反對過有神論者、婆羅門與其他宗教。他仍一本以前的宗教態度「敬愛諸神。」他對待婆羅門仍是非常優厚,經常贈給他們大批禮物,正如禮過戈沙羅(Gosala)的信徒阿吉韋卡(Ajivikas)一樣。他所說的宗教行政單位,所管理的不僅是佛教,是包括一切宗教,甚至耆那教也是包括在內的。阿育王特別強調宗教共同的本質,防止各宗各派以惡言相向,以避免產生不幸的結果。雖然他自己是崇信佛陀的教義;朝拜佛教勝地;禮敬佛教三寶;遵守佛歸的服制;親近佛教僧伽;強化佛教團體,但是,他從不鼓勵任何人去信仰任何特別的宗派。他曾在大眾之前宣示:無論三菩提(sambodhi)、或涅槃(Nirvana),都同是天堂(Svarga)而回歸諸神(Devas)。只要每個人遵守傳統的儀規,不斤斤計較各宗各派狹義的教條,奉行一般的宗教儀式,或高或低,人人都可以進入天堂。這些傳統上的共同儀規是:
「孝順父母;服從長上;友善動物;服膺道德;說話誠實。
「尊敬師長;善待親友。」
在他石柱的告示上寫道:「沒有慈悲與道德,要在這個世界,或另一世界享受快樂是很難的,仔細地檢討你自己,你是否孝順、服從?是否污染有罪惡?是否具有內在自發的力量?」他另外一根著名的石柱上刊佈著:「看到你靈性的深處。」以此,阿育王似乎相信:內省的效力大于倫理的形式;但人在初期也必須按道德形式的約束,然後才能內省內觀。
阿育王是言行一致的人,甚至言出必行,他寬厚仁慈,所以也推己及物,要求民眾對動物也不要施予監禁,而且禁止殺害牠們。甚至,動物有了病,也與人一樣要給予醫治。他既規定不殺生,阿育王的御食也是純為素食,而且,王室一向在森林狩獵的運動也一併取消。宗教以動物作犧牲的祭祀也下令禁上,以免殺害生命也恐因殺生而降低人的德性。不但為人建立醫院;而且,還建立禽、獸醫院。在通衢大道,他的地方官員設置茶水站,在茶水站廣種林木以供旅客休息。他經常派遣官員從王宮到各地方
頁26    阿育王評鑑    
中國佛教第24卷第10期(1980.07)
去刺探民隱,察視地方官員之治道。他為修行的沙門提供之石窟精舍,贈送旅費給到處參訪傳法的僧侶,設置專門機構掌理宗教事務,照顧出家僧侶,這些都是一視同仁不分宗教派別的。他鼓勵他的后妃與王子參予慈善工作,根據史料至少有一位名叫克沙婆基(Karuvaki)的王后和她的朋友、侍從人員是從事慈善工作的。
阿育王為僧侶所建之石窟精含,是在第五世紀為我們所發現的。它在王城補怛羅附近,可說是阿育王時代,以其當代最優良的建築技巧,所完成的。這些富麗堂皇的石窟精含,簡直和宮殿一樣,其中有用功靜坐的修行禪室與奉行宗教儀式的寺廟。阿育王常常被人視為佛陀的轉世。現代的藝術家也極為稱讚在薩爾那(Sarnath)鹿野苑城的那根大石柱。那種光滑的表面,以及無與倫比雕刻技術,真是印度文化之光的象徵,現在的印度,就是以這根柱子柱頭頂端的獅像作為國旗圖案的。
在印度歷史上。阿育王是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有永不稍減的熱情,以推行他的教化政策。他愛護人民他提昇了人民的精神道德,實際造福了國民。所以他直呼他的國民為子民。
他具有無比的精力、才能,與組織能力是不容懷疑的。他是一位政治家,也是極成功的軍事家,由于在他軍事的幕營下具有卓優的參謀、顧問人才,使得他的政治力量擴及到四鄰諸王國。不到數年,僅憑他的教化、說服了他的鄰近的三個國家,而後又將本來是恒河流域一個地方教派的佛教擴大為世界性的宗教。他藉佛教,宣傳他的寬恕、和平、慈悲的教化。他放棄軍事征服,並非是在敗軍之際,而是正是他軍事強大國力鼎盛之時;雖然他追求懷柔的和平政策,似是以武力為後盾的。阿育王的胸襟寬大、意志堅強,再配合他的忠誠正直的人格,慈悲謙和的態度,使四鄰遭受苦難不幸國家的人民萬眾歸心,所以孔雀王朝能相繼地統治他們有好幾個世代。但由于阿育王促使官員熱衷于宗教之宣傳,也放棄了狩獵,甚至武備不修,連城閣也廢弛了,因此西北印度的兇悍部族,以及南印度若干國家,所見到的只是柔弱無力的傳教人士,並不見有武力殿後,久之便懷有二心。所以當阿育王死後數年,就有塞流卡斯的軍隊捲土重來,及大夏國(Bacteria)的入侵。
(四)阿育王評鑑
如果富樓那(Purannic)的文獻是可採信的話,則阿育王的直接繼承者即是他的兒子坎納羅(Kunala)。克什米爾的編年史中沒有這位王子的名字;而只提到伽羅卡(Jalauka)為阿育王之子,具為其克什米爾地區的繼承人。當阿育王死後,帝國分裂,他的兒子們各據一方,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那即是說一個王子繼承了原來的王位;而另一王子則在印度西北成為一獨立局面。唯一泰婆拉(Tivara)王子,據石碑所載,未有分封到土地。坎納羅的王位又傳給他的兒子般都帕里塔(Bandhupalita),這件事只是在富樓那文獻中才有記載,他另外還有兒子沙姆婆羅蒂(Samprati 或 Sampdi)則是在所有權威性的文獻中如梵書、佛教、耆那教等的文獻都有記載。並且說,他是帕提補怛羅及烏闍(Ujain)兩城的最後一位孔雀王朝的統治者,深得民眾的愛戴。
而富樓那的文獻,則根本沒有坎納羅之子稱為沙姆婆羅蒂的,所以更沒有繼承他王位的記載。而卻載有坎納羅之王子十車王(Dasaratha),十車王確實是歷史上的人物。十車王在阿育王之後,統治了摩揭陀國一個短時間。他留有三塊碑銘在納格詹山(Nagarjuni);在比哈爾也留有十車王贈給「可敬阿吉韋卡(Ajivikas)」的石窟精舍。阿吉韋卡就是佛陀所稱之邪命派。
在十車王與沙姆婆羅蒂之後卻是沙里蘇卡(Salisuka),
頁27    阿育王評鑑    
中國佛教第24卷第10期(1980.07)
根據一本天文學的文獻伽爾吉本集(Gargi Samhita)的記載,他是一位荒淫的國王:「沒有正義,卻要國民服從他的所謂正義,他以暴政統治他的國家。」根據富樓那的文獻,沙里蘇卡的王位繼承者相繼有提婆伐曼(Devavrman)、薩塔陀拉(Satamdhanua)、布柯陀羅多(Brihadratha)三人。其最後一主布柯陀羅多的王位是為其軍事統帥菩沙密多羅(Pushyamitra)所推翻,他就是新巽伽王朝(Sunga Dynasty)的締造者。根據富樓那的文獻所載:孔雀王朝共傳十主,從元前三二四到元前一八七年,共計立國一三七年。
孔雀王朝到晚期以後,其政治本身即漸腐化。凱爾哈納(Kalhana)指出無論在克什米爾,或毘羅(Berar)地方都是不在內的。到了元前三世紀之末期,有一位自稱「印度人之王」的王稱之為沙布伽辛那(Subhgasena)的,他宣示印度河流域是屬于他們的領土。但他的名字都沒有在孔雀王朝晚期的統治者名單中發現過。或許他是出自不同的家族,而在西北部統治了孔雀王朝帝國的部份領土。即使他與孔雀王朝是同一家系,也不會是補怛羅王城的主要嫡系。希臘歷史學家敘述他是印度人之王,是一獨力主權國,并非是德克希拉(Taxila)總督、副王之類的副職。
孔雀王朝的瓦解,并未引起外來的侵略。我們可以從婆萊比奧斯(Polybius)的版圖得知。婆萊比奧斯是安泰卡斯(Atiochos)三世,生于元前二二三年,死于元前一八七年。他是安泰奧卡斯二世迪奧(Theos)的孫子,迪奧是與阿育王同一時代的人物。他是塞流卡斯一世尼卡陀(Nikator)的曾孫,尼卡陀是與犍陀羅笈多同一時代的人物。他曾進入印度,從沙布伽辛那(Subhagasena)那裡獲取了一批大象回去。但如果伽爾吉本集(Gargi Samhita)的記載是正確的話孔雀王朝崩潰以後,希臘軍隊則是侵入到了補怛羅王城的。
根據有的學者說:孔雀王朝的崩潰,由于婆羅門反對阿育王的政策,以反動的方式推波逐浪,促成了它的滅亡。但從阿育王自身的所言所行的記錄來看娑羅門沒有反動的埋由,更不可能成為婆羅門的敵人。相反地,他待婆羅門極為優渥,他照顧他們的福利,獎助他們組織宗教團體,這與佛教、耆那教及阿吉韋卡(Ajivikas)派都是平等相待的。一位婆羅門的歷史學者凱爾哈拉(Kalhana)讚揚阿育王的仁慈,對待他的兒子及另一位婆羅門極為熱情有如朋友一樣的親切。另一位婆羅門學者本拉(Bana),他給推翻孔雀王朝最後國王布柯提婆陀(Brihadratha)的一位將軍取了一個綽號,稱他為流氓(Anarya)。而有些富樓那文獻的作者,則甚至污辱孔雀王朝,說他們是魔鬼。伽爾吉本集雖然指出反對沙里蘇卡(Salsuka)的高壓統治,但也看不出孔雀王朝對婆羅門有什麼特殊迫害、犧牲、不利的各種跡象;而且出任孔雀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的最高軍事將領還是婆羅門。就當時印度說來,阿修羅(Asura)一詞即是魔鬼,意思是諸神的敵人,不僅指阿育王一人而且泛指「為佛陀所誘惑的人」,即指一切佛教徒而言的。
事實上,富樓那在這方面的論載與其當代阿育王的碑銘也是相矛盾的。他們的碑銘明明寫看「敬愛諸神」(Devanampiya),而不是諸神的敵人。
孔雀王朝真正滅亡的原因,當然絕不止此。阿育王在他即位後第八年,當凱靈伽(Kalinga)戰爭之後,他告誡他的子孫,不要擴張軍備,從事侵略戰爭。甚至連皇家的狩臘運動亦加以廢止,將近二十九年的時間,沒有動用一兵一卒,軍隊毫無戒備。正如阿育王自己自得的說:「化干戈為玉帛都得歸功于教化的結果。」
根據本拉的口述證詞:他們的將軍菩沙密多羅(Pushyamitn)推翻他們的國王,就在軍隊的烱目之下,亡于一旦之間。他不
頁28    阿育王評鑑    
中國佛教第24卷第10期(1980.07)
像他先代的國王那樣孔武有力,馳騁于田獵之中,親臨疆場之上從事征伐;他已指揮不動他的軍隊,甚至他對他的軍隊毫無影響力。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遼遠的省區甚至在毘陀沙羅(Bindusara)王與阿育王時代就有些不受控制的情形發生。如果傳統的文獻所記載確實的話,也因為兩次因行政上的措施激起了德克希拉(Daxila)人的公開叛變。在阿育王時代所規定國王乃至各級政府首長要定期出巡,或派高級官員外出探視民隱,監察地方政治,主在防止弊端。但當其軍隊自四鄰撤退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就顯得軟弱無力。有些省份,是受到王室野心人員的挑撥、慫恿,而成為獨力自主的國中之國。有的甚至挾持中央政府。在這種情形下,使原撤退的希臘軍隊,尋又窺伺入侵,所以才引起菩沙密多羅將軍的纂位竊國的事件。
犍陀羅笈多王即位的時間,耆那教認為是在元前三一三年,這與錫蘭及緬甸的佛教所記載阿育王加冕時間計算起來,兩者之間很有出入。他們認為阿育王即位時間,即其父親即位後的五五年或五六年。富樓那的歷史大致同意佛教的紀年認為是犍陀羅笈多即位後二十四年阿育王才正式即位;錫蘭佛教認為是在二十八年;緬甸則認為在二十七年,因為毘陀沙羅王的在位期,是沒有計算到阿育王的即位時間與加冕時期的,而說阿育王是在犍陀羅笈多即位後二十五年即位則是似乎合理的。
司密斯(Smith)指出,孔雀王朝一共統治才一三七年,根據婆育富樓那史,孔雀王朝只不過一三三年而已。尚剩下四年可能就是那未正式即位的前四年。孔雀王朝第十三次所刊布之石碑公告,已確切地提到亞梵那(Yavana)的希臘王仍都還活著,這一定是他即位後之第十二次碑告,也是他以道德箴言刊布碑告的第一次。在這些個亞梵那的希臘國王中,沒有提到大夏國德奧多羅(Diddotos)一世。德奧多羅在元前第三世紀中期,擁有很大的勢力。在希臘國王中,阿育王稱其中一國王為塞內國摩伽王,根據最可靠的史料,他的死期是在元前二五八年之前。他的繼承者德麥提訶、懷爾(Demetrios Fair),據說,也是在那年死的。如果元前二五八年是其第十三次刊布碑告,則阿育王的即位時間,絕不會晚于元前二六九年。根據佛教的記錄,鍵陀羅笈多的即位日期,絕不會晚于元前三二四年。此即從阿育王元前二六九年加上他自己在位五五年即為三二四年。如根據富樓那歷史所記,犍陀羅笈多即位不會晚于元前三一八年。如包括阿育王未正式即位的四年,則不會遲于元前三二二年。
根據加斯丁(Justin)的記載,犍陀羅笈多的發跡,是由于他年輕時,在亞力山大的營帳他對亞力山大有一次公開詆譭,亞力山大要殺他,他逃出來之後才著手建立武力的,那時是元前三二六自後不久就起義對亞力山大的駐印總督發動攻擊,并隨即組成了印度式的獨立政權,脫離了馬其頓省督的控制。馬其頓在印度的政治力量,與犍陀羅笈多的立國,兩者之間力量消長之際,其間亦時常發生戰爭。
在一本梵文的劇本馬陀羅‧拉克希沙(Mudrarakashasa)也說,當野蠻民族(Mlechchha)被打敗後,其軍隊與其首領投向印度的革命王朝。在元前三二一年,馬其頓在信德所統治的領土已從印度河撤退。而且,再沒有派遣新的省督來統治信德省。在元前三二一年,亞力山大的繼承者,承認,如果沒有卓越的指揮官與忠貞的軍隊,他無力再趕走印度軍隊所光復的希臘在印度的領土。可見,希臘放棄了對信德的統治,是由于他軍隊不足,面對著印度諸王的挾攻。在印度方面,勢必有一新的政局展開。希臘軍隊存在在即度河的東邊,大概是在元前三二一年以前。但阿姆比(Ambhi)、坡羅婆(Paurava)及其他羅闍(Raja),他們或許對趕走馬其頓的統治多少都出了一些力量,但他們都不能居于主流的地位。加斯丁也確切地提到,他們只是爭取他們自己的國家獨立而出力,而不像犍陀羅笈多那樣全面,徹底的
頁29    阿育王評鑑    
中國佛教第24卷第10期(1980.07)
反抗馬其頓的統治。尤有進者,如果,尚有阿姆比、坡羅婆等國的軍隊參加推倒馬其頓的統治,則他們一定也會像犍陀羅笈多那樣為加斯丁所提到。雖然犍陀羅笈多也未曾被巴比倫及催帕拉地遜(Triparadeisdns)的文獻所及,但我們有證據證明我們的觀點。那就是在西旁遮普亞梵那(Yavana)的希臘要塞司令艾德慕(Endemos),他是在元前三一七年就任的。但艾德慕的出任新職,與犍陀羅笈多在元前三二一年之前佔據印度河下游以及印度河內陸平原等地一事正是互相呼應的。那就是說,由于犍陀羅笈多之坐大而使得艾德慕出任新職。
在傳統上,史學家都承認,婆羅門旃那克耶(Chankya 或 Kautilya)為難陀最後一朝的總理大臣時,而推翻難陀王,犍陀羅笈多所給予他的幫助最大。難陀的亡國也是亡于旦夕之期,其軍隊的將軍巴陀那沙羅(Bhadrasala)也慘遭殺害,而犍陀羅笈多就掌握了補怛羅的政權。阿育王評鑑 https://bit.ly/2TOEn8a
-----------------------------------------------
佛陀的預言―阿育王傳 
阿育王,梵語:Ash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生卒起迄約西元前304年-西元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他同時是一位虔誠的在家佛教徒,後世稱為佛教在人間的大護法。
西元前273年,頻頭娑羅逝世,阿育王為了與其兄修師摩奪嫡,在大臣成護的協助之下終於勝出。古今中外的政治鬥爭都免不了腥風血雨,他登基後為了剷除異己,遂將王族的政敵全都殺光,故而在他統治的初期被評價為一個暴君。在約西元前261年,他征服了羯陵伽國,當時約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總計約數十萬。至此,他統一了全印度,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
後來,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這一幕開始觸動了他內心善良悲憫的光明面。阿育王深具宿世善根,且與佛法有極深的因緣,當阿育王的宿世善業成熟時,他皈依了佛教,有說他是受異母胞弟的影響,也有說是受沙門的感招。但當時的阿育王仍是一名世俗的皇帝,接觸佛法的時日不長,加上宿世的無明煩惱習氣,所以他並沒有完全捨棄暴力,他曾實施過白色恐怖,屠殺了數以萬計的分那婆陀那國的外道教徒,也因此事件連累了阿育王的老師被當做是外道而慘遭殺害了,至此阿育王才真的翻然悔悟,成為一名心胸寬大的明君。他不再將自己的信仰強加諸在他人身上,所以他並沒有將佛教定為國教,也不再繼續迫害其它教派,甚至還一視同仁地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慷慨地捐助。
阿育王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以後,極力推廣佛教,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故而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並在石柱上刻了許多敕令和教諭,稱之為「法敕」,內容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為人誠實等。而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所以在敕令中他自稱為「天親仁顏大王」。
阿育王徹底地奉行世尊的教誨,一生中都大力宣揚佛法,他禁止殺生,為平民建立醫院,為旅客建立休息的場所,對貧民施捨,並且親自朝拜佛陀的聖跡,建立了許多佛塔,在位期間他一共建造了八萬四千座佛塔。
在他即位後的第17年,由華氏城的帝須長老舉行了佛教歷史上第三次驚動人天的結集,因為佛法的殊勝及阿育王的德政,遂使佛教成為了印度當時全國性的宗教。他努力向周邊的國家派出了許多傳教團,欲使佛教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由於佛法傳到了錫蘭,遂使斯里蘭卡至今都仍是南傳佛教的重心。依據語言學家季羨林的考據,阿育王對外所傳播的佛教,只限於上座部派別。而據北傳佛教的記載,阿育王後期似有轉而信奉大眾部的跡象。但不管怎樣,阿育王的後期治國方針都是基於佛教的精神,透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徹底地實踐了佛教的轉輪聖王的理想。雖然他對於羯陵伽國的征戰所產生的慘狀深有感觸,但是仍將其土地編入了帝國的版圖。雖然他禁止殺生祭祀,但並沒有廢除死刑和酷刑。雖然他是上座部的佛教徒,但他保障了人民的信仰自由,因此婆羅門教、耆那教等外道都得以和平共存,而這也成為了日後印度君主的傳統。歷史上對阿育王的評價極高,認為他並不是那種逃避現實又不僧不俗的佛教徒,而是一位集寬容、和平、果斷、睿智等兼容並蓄的成功君王,他在民眾的歡呼聲及擁戴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史稱為「孔雀王朝」。
本經是敘述佛陀在世時曾預言在佛入滅後的百年,印度會出現一位名叫阿育王的聖君。這篇珍貴的經文被收錄在北傳的《雜阿含經》中,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乘坐經文的時光機,回到過去的古印度佛陀時代,親自聽聞佛陀在當時預言阿育王的經過。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六○四篇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喬正一譯於西元2013/3/24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是發生在佛陀住在古印度的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林時候的事。
 某日清晨,世尊著衣持缽,帶領諸比丘僧一起走入城內乞食化緣。佛陀的膚色如白金一般亮麗耀眼;容貌俊美無籌,猶如滿月一般的皎潔;舉止穩重,行步如鵝王一般威儀具足。就像是以下的偈語所形容的:「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行步如鵝王,面如淨滿月,世尊與眾俱。」
    當世尊以腳踏進城門的地時,發生了六種地震,如以的偈語所說:
「大海及大地,城郭并諸山,
牟尼足所踐,動搖如浪舟。」
    佛陀展現了如是的神蹟後,所有的人民都高聲齊唱:「太神奇了!佛世尊一入城便出現了這般奇蹟。」
    佛陀的慈心與威德,使得高低不平的崎嶇道路都成了平坦好走的大道,使各種荊棘諸與瓦礫等障礙都消失不見,聾者復聰,盲者復明,瘖啞者能開口說話,城內的各種樂器,在無人彈奏的情況下會自動發出美妙的音樂。」
 每一次,世尊走入城內時,都會以慈心普照一切的眾生,慈心的光亮猶如千日之焰一般,使一切的人民都沐浴在光照之中。
 當時,世尊順著街道而行,巧遇兩個小孩在旁邊玩耍,其中一個出生高貴種姓的婆羅門,另一個是剎帝利,他們一起在沙堆中嬉戲。
 那個出生自婆羅門家庭的小孩名叫闍耶,另一個名叫毘闍耶。他們看見世尊走過來,又見世尊身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於是心生恭敬與歡喜。
 他們想供養世尊,於是手捧著麥麩與細沙,分別放入世尊的缽中。
 隨後,毘闍耶合掌隨喜,發願說道:「真是善哉!善哉!今日我看見大悲世尊通身散發著一尋的光圈,又目睹世尊完美的容顏,著實令我心生大敬信,所以我捧沙立即奉施給世尊,願以此功德令我得離生老死際【譯按:解脫】。」
 而闍耶則天真地發願道:「那麼我願以此惠施善根之功德,令我得以統一天下,成為一個深受人民敬愛的大國王。」
 世尊接受了這兩個小孩的供養,便微微一笑。
 阿難尊者站在世尊的身旁,他看見世尊微笑,便合掌問佛:「世尊!過諸佛世尊絕非無因緣而微笑,不知今日佛世尊是以何因緣而微笑呢?」
 世尊對阿難說:「沒錯,沒錯,就像你說的。過去諸佛沒有因緣是不會笑的,我今天會笑,的確是有因緣。阿難,在我滅度百年之後,這個叫做闍耶的小孩來生將統治巴連弗邑這個地方,當大國王,他的姓氏是孔雀,名字叫阿育。他會以正法治理天下,又廣為收集我的舍利,建造八萬四千座法王之塔,安樂無量的眾生。」
 「阿難!你回去後把我缽中的沙放到如來平時經行的地方,以後我經行時都會踏過上面。」
 「是,世尊。」。
 接著,佛陀開始了以下的預言。
 在佛陀入滅百年後的未來,巴連弗邑這個地方,會出現一個叫月護的國王,他會有一個兒子,名叫頻頭娑羅,他將來也會繼承王位 統治這個國家,他也會有一個兒子,名叫修師摩。
 而未來的瞻婆國裡會有一個出生自婆羅門家庭的女子,長相極為漂亮,令人樂見,傾國傾城,那時所有的命相師都會預言此女當為王妃,會生二個兒子,一個當國王,統領一天下;另一個則出家學道,當成聖跡。
 女子的父親非常地疼愛她,視她為掌上明珠,將她送入皇宮讓修師摩太子選妃。但就像古今中外的後宮一樣,此女因美貌出眾,在入宮後還沒有跟太子相見以前,就已惹起其他妻妾的嫉妒,於是她們設計陷害此女,騙她說身為太子的妻妾就應該要會替夫君理髮才是為妻之道。
 此女不但美貌,還多才多藝,很快便學會理髮的技術,於是某日她替太子理髮,太子非常地滿意,便問她:「妳想要什麼?我都可以賞賜給妳!」
 「不用,只要太子能真心愛我就好!」
 「但我可是太子,而妳是理髮師,妳我身份階級懸殊,不可通婚,叫我怎麼愛妳?」
 「殿下,我不是來自低下種姓的家庭,我乃是高貴種族的婆羅門之女。命相師曾對我父親說我有嫁給國王的命,所以我才會來這裡參加選妃!」
 「哦?如果真是這樣,那是誰叫妳學理髮的技術?」
 「是太子妃及其他夫人叫我學的。」
 太子一聽即知此女過於單純,受到他人的陷害,但危機也就是轉機,此女反而因禍得福,太子對她說:「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
 太子隨後改立她為太子妃。
 沒多久,太子登基了,他當上國王以後便立此女為皇后。
 國王與皇后很恩愛,感情甚篤,沒多久皇后便懷孕了,而且懷的是龍鳳胎,第一個兒子因出生時很安隱順利,令皇后的身心沒有憂惱,所以在他出生七日後,便取名叫無憂,又名為「阿育」。
 接著,皇后又產下了另一個兒子,取名叫離憂。
 而阿育生來長得很醜,且皮膚很粗糙,很不得父王的疼愛,所以國王不大樂意抱他。
 有一天,國王很想知道他這麼多的兒子裡未來誰能繼承皇位,於是他命相師為諸位王子看相。
 相師說:「陛下,請將諸位皇子帶到金殿園館中,讓我好好地端詳。」
 可是阿育卻沒有前去。阿育的母親便問道:「你為何不去?」
 阿育回答:「母后,父王既然不喜歡我,想必他也不樂於見到我,我又何必自討沒趣?」
 「傻孩子,說什麼傻話?他可是你親生父親,怎麼會不喜歡你?這是你父王的命令,你不可以違抗喔!」
 「既然母后叫我去,我去便是。不過我希望母后能替我送飲食。」阿育在跟媽媽撒嬌。
 「好啦!你趕快去吧。」皇后催促著。
 當阿育走出門時,巧遇一名朝中的大臣,名叫阿羅陀。
 此臣問阿育:「請問殿下要去哪裡啊?」
 「我聽說父王要在金殿園館觀察諸王子將來誰能繼位,我是奉命前去。」
 其實國王的確不喜歡阿育,所以先交代這名大臣做安排,倘若阿育前來,當使其乘坐老鈍的大象前來,並以老人為隨從。
 所以這名大臣便假意替阿育準備了一匹老象。
 阿育來到了園館,跟諸王子坐在一起。
 當諸王子各自用餐時,阿育的母親以瓦器盛著酪飯,送給了阿育。
 國王便問相師:「他們誰有帝王之相?誰可以承繼我的皇位?」
 命相師們早就發現阿育才具有帝王之相,但他們也善於察言觀色,知道國王並不喜歡阿育,所以如果說實話,恐怕會令國王不開心。
 於是,便說道:「他們之中若有誰乘坐好的交通工具者,此人當作國王。」
 這時,諸王子各自都說:「我的交通工具是最好的。」
 阿育說:「我騎的是老象,還有哪一頭象會比老象更有經驗穩重?所以當然是我的坐騎最好!」
 國王一聽覺得有理,於是又叫命相師再觀察。
 命相師又說:「凡坐在第一座位者,此人當作王。」
 諸王子仍各自說:「我坐的是第一座。」
 阿育說:「我現在坐在地上,試問當今還有哪一種座位勝過大地?所以當然是我的座位第一,未來我當作王。」
 國王一聽,也深覺有理,故命相師再觀。
 就這樣一重一重的測試,都是阿育勝出。
 最後,諸王子各自回宮。
 那些婆羅門相師都知阿育將來一定會當上國王,便常常對其母送禮巴結,其母亦禮尚往來重餉婆羅門,私下問婆羅門相師:「國王駕崩後,誰當作國王?」
 「唉呀!這是天機不可洩漏,不可說也。」
 但皇后仍再三追問。
 相師私下透露:「皇后殿下,我可以告訴妳,但請妳千萬不可告訴別人,就是您的兒子,就是阿育。」
 皇后一聽大喜,說道:「真是太好了!不過國王若聽到,一定會不高興,恐怕會對您不生敬信。這樣吧!大師先請回,將來阿育真的當上了國王,一定少不了您的好處,我們母子一定會終生供養您。」
 後來,邊境有鄰國造反,國王便命阿育帶領兵將去打仗。
    但阿育臨去時,不帶一兵一卒。他的隨從訝異地問:「太子啊,我們現在可是要去打仗,你不帶兵將,如何弭平亂賊呢?」
 「若我真有當國王的那個命,那麼善根果報,兵甲自然會來。」
 好笑的是,敵國的人民聽聞阿育前來,立即修治道路,莊嚴城郭,執持吉瓶之水及各種供養,前來歡迎阿育,他們都喊說:「我等都不反國王及阿育太子,事實上,這裡的國家對我們人民很不好,早已失去民心了。」
 阿育不費吹灰之力便平定了此國,接著又轉攻佉沙國。阿育一路上有非常多的貴人相助,當時就有二名壯士主動為他開拓道路,推諸山石。還有諸天神托夢宣令此國的君民:「阿育將來會統治天下,你們最好不要跟他作對。」
 就這樣,阿育又輕而易舉便降伏此國,且一路順風地收服了諸國,直到海際。
 有一天,另一位名叫修師摩的王子出外遊戲,巧遇一名大臣,因此臣平時不拘小節,不修禮法,得罪了那位王子,於是王子便命人對此臣施以棍杖刑罰。
 這名大臣自忖:「這個王子還沒得到王位,就已如此殘暴;若將來一旦得到王位,那還得了。又聽聞阿育若得天下,將擁有五百名大臣相隨,看來我等應協助阿育當上國王,統領天下。」
 後來,德叉尸羅國又造反了,這一次諸臣共議希望修師摩王子能去弭平叛亂。而國王亦應可,修師摩王子便帶兵前往攻打彼國,結果卻失敗了。
 同一時間,國王又得重疾,國王自知來日不多,便告訴諸臣欲立修師摩為國王,令阿育調往彼國當親王。
 但諸臣內心裡卻都希望阿育能當國王,於是急中生智,以黃色的顏料塗在阿育的身體、臉部、手、腳,諸臣告訴國王阿育王子也生重病,私下又替阿育打扮,將他帶到國王的面前,對國王說:「陛下,先且立此子為王吧,我等以後再慢慢改立修師摩為王。」
 國王聽到這樣的話,很不開心,憂愁不樂,故而默然以對。
 這時,站在一旁的阿育心念口說:「如果,我應正得王位者,就請諸天神前來現身,以水灌我之頭頂,以素繒繫我的脖子。」
 神蹟果然應驗了,諸天神立即現身,並以水灌阿育的頭頂,以素繒繫其首。
 而國王一見此景,更加愁惱,一氣之下,氣急攻心,便一命嗚呼了。
 阿育王依禮法殯葬父王以後,便登基為帝,立阿菟樓陀為大臣。
 而修師摩王子在戰地聽聞其父駕崩,又改立阿育為王,憤恨不平,立即招集諸兵,攻伐阿育王。
 阿育王的皇宮四側大門中,有兩座大門各有二名將士守衛,第三座門則有大臣守護,他自己則守東門。
 阿育王得悉他的哥哥要造反,便如同特洛伊戰爭的木馬屠城記一般,請阿菟樓陀大臣先打造一座機關木象,又製造一座阿育王的人像,將人像騎在木象上,安置在東門外。
 又作一個無煙的火坑陷阱,上面以物覆蓋住。修師摩攻到時,阿菟樓陀大臣告訴修師摩王子:「殿下如果想當國王的話,阿育王現正在東門,你可以 前往討伐,若能捉得此王者,自然王位就是你的了。」
 王子立即趕往東門,果然中計,墮入火坑中活活被燒死。
 當時,有一名叫跋陀羅由陀的大將軍,一聽說修師摩王子死亡,便深覺政治的鬥爭實在醜惡,心生厭世,便帶領許多的眷屬於佛法中出家學道,他們很辛勤精進,很快便證得漏盡,成阿羅漢。
 當阿育王開始治理國家之初,有一些大臣曾得罪過阿育王,阿育王對那些臣子說:「你們可砍伐花果之樹,改種植刺棘。」
 諸臣卻道:「我們未曾聽說有卻除花果而改植刺樹這種事,只有見過除伐刺樹而植果實。」
 但阿育王三次敕令臣子這麼做,他們仍抗命不從。國王一氣之下,即持利劍殺死了五百名大臣。
 又有一次,阿育王帶著宮中的女眷一起於園中出遊,他們看見一棵無憂樹,樹上的花開得極為茂盛。阿育王看見以後,認為此花樹與他同名,故而心懷歡喜。但因阿育王長相很醜陋,皮膚粗糙,女眷都不愛阿育王,因為討厭阿育王的緣故,所以他們以手毀折無憂花樹。
 當阿育王一覺醒來,驚見無憂樹上的花狼藉在地,心生忿怒,便將諸女綑綁起來,以火燒殺。
 因為阿育王生性暴躁易怒,所以大家私下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暴惡阿育王」。
 阿菟樓陀大臣建議阿育王:「陛下,您不應親自動手殺諸臣及宮女,這實在有損您的威嚴,陛下應立劊子手,只要有應殺之人,就都交給此人 處理。」
 阿育王接受建議,便昭告天下徵求劊子手。而國內有一座名叫耆梨的山,山中有一戶織師。織師有一子,也叫做耆梨,生性兇惡,常撾打及綑綁他的兒女,他有時也捕捉水陸的動物,平時不孝父母,是故世人都傳說他是兇惡的耆梨子。
 阿育王聽到此人的傳聞後,便派遣使者問此人:「你願不願意擔任國王的劊子手?」
 「人間一切有罪之人,我都能淨除,又何況是一方之人?」
 耆梨答應後,但他的父母一直苦勸他不要做這種事。就這樣耽擱了一陣子,後來他還是前來任職,阿育王當面告訴他:「我所有的罪人,都罪應至死,你明白了嗎?」
 「我明白,請陛下替我建造一間刑房。」
 於是阿育王立即命人打造了一間極為華麗的房間,這房間只有一扇門,裡面雖然華麗美觀,但卻擺置許多刑具,是間不折不扣的人間地獄。
 耆梨住進刑房後,對阿育王說:「陛下,我有一個請求,希望您能答應。那就是只要有人入此屋中,就不能再活著走出去。」
 「可以,我答應你!」
 後來,耆梨前往寺院中,聽諸比丘述說有關地獄的種種。當時,有比丘講到當有眾生因惡業而墮入地獄以後,地獄裡的惡鬼卒便捉住那名罪人,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以熱鐵丸著其口中,或以融銅灌口,又或以鐵斧斬截其體,或以杻械枷鎖檢繫其身,還有火車鑪炭、鐵鑊、灰河、刀山、劍樹等種種恐怖的情境,一如《長阿含經》中的《天五使經》所載述的內容一般。
 耆梨聽聞比丘說過有關地獄諸事之後,便在刑房裡仿造地獄的情節設計成活生生的地獄,來折磨阿育王所欲懲罰的罪人。
 有一次,某位商人帶著他的太太一起入於大海,入海時,他的太太便生產了,生了一個兒子,因為此兒是在海上出生,故名為「海」。
 就這樣,他們一家人漂泊在海外也有十幾年了,他們生意作得很成功,便打算衣錦還鄉,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五百名海盜,殺了商人,並奪走寶物。
 商人之子見父傷死,又失去寶物,便深覺世間無常,厭離世間苦,於是投身如來的教法中出家學道,他回到故鄉,以比丘的身份開始遊行諸國,他遊行到了巴連弗邑這個國家,第二天一早,他著衣持缽,走入城內次第乞食,一不小心竟誤入了刑房中。
 比丘看見房間裏有火車、鑪炭等正在折磨諸眾生,猶如活生生的地獄,嚇得半死,寒毛直豎,便轉身欲奪門而出。
沒想到竟被耆梨給當場逮住了,耆梨陰森森地對比丘說:「凡入此屋中者,不能活著出去,算你運氣不好,誤闖了生人禁地。」
 比丘聽到這樣的話,萬念俱灰,自知難逃死劫,於是難過得泣淚滿面。
 耆梨大聲斥道:「給我安靜點!你怎麼像個小孩一樣哭得那麼大聲?」
 比丘以如下的偈語回答:
「我不恐畏死,志願求解脫,
所求不成果,是故我啼泣,
人身極難得,出家亦復然,
遇釋師子王,自今不重睹。」
    比丘的意思是說,他並不怕死,只是還沒有解脫就馬上得死,錯失了生而為人的難得機緣。壯志未酬身先死,他難過的是 此生再也遇不到三寶了。
    耆梨說:「反正你今天是必死無疑,想開一點吧!」
 比丘又以哀求:「拜託!請給我一點時間,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好嗎?」
 「不行!」
 就這樣他們討價還價,終於達成共識,七天後就殺了比丘。
 比丘自知時日不多,便勇猛精進,坐禪息心,到了第七天,王宮內有宮女犯錯,被送到刑房。
 耆梨將這名女人放在臼中,以杵擣之,磨成碎末。
 比丘一見此景,便極厭惡此身,他思惟道:「唉!苦哉啊!我再不久也會這樣了。」便說了以下的偈言:
「嗚呼大悲師,演說正妙法,
此身如聚沫,於義無有實。
向者美女色,今將何所在,
生死極可捨,愚人而貪著。
係心緣彼處,今當脫鎖木,
令度三有海,畢竟不復生。
如是勤方便,專精修佛法,
斷除一切結,得成阿羅漢。」
     這名比丘因為觀身不淨,擺脫對生死的貪愛染著與無明,當下證得了阿羅漢。
     耆梨對比丘說:「喂!你的死期已到了。」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我們不是先前講好的七日期限?今天已到期了,受死吧!」
 比丘以如下的偈語說道:
「我心得解脫,無明大黑闇,
斷除諸有蓋,以殺煩惱賊,
慧日今已出,鑒察心意識,
明了見生死,今者愍人時,
隨順修聖法,我今此身骸,
任爾之所為,無復有吝惜。」
    這時,耆梨一把抓住比丘,將他丟到鐵鑊的油中,鍋底下燃火,但火始終點不燃,又假使點燃,也不熱。
 耆梨見火點不燃,一怒之下便毆打旁邊的獄卒,這時火竟自動燃起,而且很猛盛。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耆梨打開鐵鑊的蓋子,赫然發現比丘盤坐在一朵大蓮花上,他嚇壞了,便立即向國王報告此事,阿育王一聽立即駕車趕來察看此事。
 比丘一見阿育王,便施展神通,調伏時至,猶如鴈王一般飛昇至空中,示現各種神奇的變化。【譯按:比丘雖有不得於在家人面前施展神通的戒律,但此處的比丘在生死一瞬間所施展的神通,除了是逃離刑具的傷害以外,目的也是在感化阿育王,並非志在名聞利養,所以是第六教誡神通,並不犯戒。】
 阿育王看見比丘的神通後,心生大歡喜,合掌觀看眼前的聖人,並以如下的偈語向比丘懺悔,並表示想要當比丘的弟子,跟隨比丘修行:
「我今有所白,意中所不解,
形體無異人,神通未曾有,
為我分別說,修習何等法,
令汝得清淨,為我廣敷演,
令得勝妙法,我了法相已,
為汝作弟子,畢竟無有悔。」
    比丘心想:「我已經感化了阿育王,我應該可以教導他很多的事,讓他護持佛法,並廣為蒐集如來的舍利,安樂無量的眾生,讓大家都能皈信三寶。」而這也是比丘之所以會在阿育王的面前施展神通的因緣。
 比丘向阿育王說了以下的偈言:
「我是佛弟子,逮得諸漏盡,
又復是佛子,不著一切有,
我今已調伏,無上兩足尊,
息心得寂靜,生死大恐怖,
我今悉得脫,有離三有縛,
如來聖法中,獲得如是利。」
    阿育王聽聞比丘所說的偈語以後,對於佛陀產生了大敬信,又問比丘:「佛尚未滅度時,曾說過些什麼?」
 比丘回答:「佛陀曾預言過您會在他滅度後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於巴連弗邑這個國家當國王,名叫阿育王,並提到您會以正法治理國家,又會廣為蒐集佛舍利,於人間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但陛下,您今日建造這座人間的大地獄,殺害無量的人民,可是與佛陀的預言背道而馳喔,望陛下今後宜應慈念一切眾生,施其無畏,令得安隱,這也是佛陀對陛下的 預言,請陛下當如法修行,不要辜負佛陀對您的期望。」
 這時,彼阿育王對於佛陀極生敬信,他合掌向比丘作禮懺悔道:「我得大罪,今向比丘懺悔,我之所作甚為不可,願為佛子,受我懺悔。捨心勿復責,我這個愚人今復歸命三寶。」
 比丘度化了阿育王以後,便以神通乘空而消失。
 阿育王從刑房走出以後,耆梨上前說道:「陛下不能離去!」
 「為什麼?難道你想殺我?」
 「沒錯。」
 「那麼我問你,我們兩個是誰先入此屋中?」
 「是我。」
 「既然如此,那麼你應該先死!」
 阿育王立即命人將耆梨放進膠舍裏,以火燒之,又命人破壞了這座人間地獄,讓大家免於恐懼。
 阿育王開始轉性了,他想要興建佛舍利塔,於是帶領四兵眾至王舍城,蒐集佛陀時代的阿闍世王所建造的佛塔中的舍利,重新修治此塔,使佛塔與當初的塔無異。
 接著,他來到了古印度的羅摩村,開始蒐集七佛塔中的舍利。而諸龍王聽說阿育王發此宏願,便化做人形,邀請阿育王到龍宮中,阿育王向龍王索求舍利供養,龍王立即給他。
 阿育王命人打作了八萬四千個金、銀、琉璃、頗梨的篋【譯按:篋ㄑ一ㄝˋ,即放東西的箱子。】,裝載著佛陀舍利。又命人製作八萬四千四百個寶瓶,來盛此篋,又製作無量百千的幡幢繖蓋,使諸鬼神各持舍利供養之具,並敕諸鬼神:「在人間的陸地到海邊,所有的城邑聚落,若滿一億家人者,都要為世尊建立舍利塔!」
 當時,有一個名叫著叉尸羅的國家,該國有三十六億人家,該國的人民告訴鬼神:「請給我們三十六篋舍利,我們會在此建立佛塔。」
 巴連弗邑有一位名叫耶舍的上座比丘,阿育王前來參訪他,並向上座表示:「我欲建立八萬四千座佛塔,遍布在人間各處。」
 上座讚嘆道:「善哉!陛下!剋後十五日月食時,令此人間起諸佛塔。世間所有人民,都將興慶無量,一起尊稱您為法阿育王,您的善名必將永傳後世。」
 阿育王建妥八萬四千座佛塔以後,心中歡喜踊躍,便帶領諸群臣前往雞雀精舍拜訪耶舍上座,他問道:「請問,佛陀是否還預言過,有其他比丘在弘揚佛法嗎?如果有的話,我一定前往恭敬供養。」
 上座回答:「佛臨般涅槃時曾降伏過阿波羅龍王、陶師旃陀羅、瞿波梨龍。當他降服諸龍後,便來到摩偷羅國這個地方,告訴阿難:『在我般涅槃後,百世之中,會有一位名叫瞿多的長者,他的兒子名叫優波崛多,他會出家學道,弘揚佛法,非常的優秀。』當時,佛問阿難:『你看到那座山沒有?』阿難說:『看見了。世尊!』佛陀告訴阿難:『此山名叫優留曼茶,是阿蘭若處,隨順寂靜。』」【譯按:優波崛多尊者,又名優波鞠多,為僧團的第四代領導人,有不具三十二大人相的佛陀之美稱,據南北傳相關經文記載,這位尊者已降服了第六欲天的天魔波旬,使其三皈依。詳見北傳《付法藏因緣》。】
 阿育王問上座:「那麼尊者優波崛今日是否已出現在世間?」
 「已經出現在世間了,他已出家學道,降伏煩惱,是一位阿羅漢,他與一萬八千名比丘一起住在優留曼茶山中的阿蘭若處。他悲憫眾生,如佛一般宣說淨妙法,廣度無量諸天及人類,令大家入甘露城。」
 阿育王聽聞以後,心中歡喜踊躍,立即敕群臣速準備寶車,前往參訪供養優波崛多尊者。
 當時,有臣子建議阿育王:「那位聖者既然在陛下的國界裡,那乾脆差遣使者奉迎他前來。」
 「不行,我應該親身前往迎請,才能表示我對他的恭敬。」
 阿育王先派遣使者通知尊者,而尊者很慈悲,思惟著:「若阿育王來的話,一定是大隊人馬,勞師動眾, 使大家不堪其苦,而且還會逼殺害微小的蟲、及打擾聚落的人民。」
 於是,尊者對使者說:「還是我去見阿育王吧。」
 阿育王一聽說尊者親自前來,心中歡喜踊躍,便從摩偷羅至巴連弗邑的沿途,開安舟航,於船上懸諸幢蓋。
 尊者優波崛因悲憫阿育王的緣故,便帶領一萬八千名阿羅漢眾,隨著水道徑來王國。
 阿育王帶領諸大臣眷屬,親自前往迎接,即出往尊者,他向尊者五體投地作禮,長跪合掌,說道:「我統領天下,受於王位,但不以為喜;今目睹尊者,令我歡喜踊躍無量,如來弟子,才能如是,如睹於佛。」
 阿育王並號令使者在國內廣為宣傳:「尊者優波崛比丘今來此國。」並如是唱言道:
「欲得富貴者,遠離貧窮苦,
常處天上樂,解脫涅槃者,
當值優波崛,修敬今供養,
未見諸佛者,今睹優波崛。」
     於是舉國人民皆出來恭敬奉迎尊者優波崛,並恭敬供養。
 尊者優波崛對阿育王說:「陛下!當以正法治理國家,要悲憫天下眾生,三寶難遇,於三寶中當常恭敬供養,修念讚歎,廣為人說。因為如來、應供、等正覺,曾預言過:『我之正法及我比丘僧等, 未來都將依靠阿育王的護持。」
 阿育王也將建造八萬四千做佛塔之事向尊者報告。
 尊者優波崛便讚嘆道:「善哉!善哉!陛下應行如是法。」
 阿育王便迎請尊者優波崛入城,請尊者就座,並安置眾僧令往雞雀精舍。
 阿育王雖貴為一國之君,權傾天下,但他最自卑的地方就是他的外表,於是他將自己的煩惱向尊者告白:「尊者的顏貌真是端正俊美,身體又柔軟 ;而我的外表卻醜陋不堪,肌膚又粗糙。」
 尊者便說道:「這是因為我過去前生布施的時候,以清淨及恭敬之心,布施極好的財物。而陛下過去前生行施時,卻是以輕率之心將沙土施於佛,因此緣故而感得醜陋的外表。」
 阿育王聽感嘆道:「原來都是因為我於過去前生還是小孩的時候,曾布施沙土給佛,今獲果如是,倘若我能布施精妙之物,那果報豈非更加不可思議!」
 尊者說道:「沒錯!陛下,您不過是在無上福田裡布施諸沙土,就已得到無盡的善果了。」
 「既然佛法是如此的不可思議,那麼懇請尊者告訴我佛陀生前所說過的法,以及他遊行過的地方,我定當一一前往供養禮拜,為諸後世眾生攝受善根。」
 「善哉!善哉!陛下能發此妙願,我一定告訴您。」
 於是,尊者先帶領阿育王來到了如來的出生地,阿育王立即五體投地,供養禮拜,並在此處建立佛塔。
 尊者問道:「陛下想不想看一看佛陀剛出生時所行七步之處?」
 「當然想!」
 尊者舉起手,指著摩耶夫人所攀過的樹枝,並對那棵樹的樹神說:「樹神!今請你現身吧!令阿育王看見你,使他心生大歡喜 吧。」
 話才說完,樹神立即顯靈,站在尊者的身邊,說道:「不知尊者有何指示?我定當依法奉行。」
 尊者對阿育王說:「此神見過佛陀出生時的經過。」
 阿育王問樹神:「請問佛陀出生時有何吉兆?」
 「我無法描述如此妙勝諸事,我只能大略描述,當時光明徹照十方,佛陀的身體相好具足,令人喜樂見之,且感動天地。」
 阿育王聽聞樹神所說的話,心生歡喜,立即布施十萬兩珍寶而離去。
 回到城裏後,尊者又帶阿育王來到了天寺中,介紹道:「太子出生之時,這間寺廟的神明還向太子行禮。因此當時的人民都尊稱菩薩為『天中天』」
 阿育王聽了以後,大受感動,便以各種珍寶供養。
 尊者又阿育王來到菩薩的學堂,告訴阿育王佛陀成佛以前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在此處學乘象、乘馬、乘車、弓弩等各種技藝。
 尊者又一一介紹佛陀成佛以前年少時曾遊戲過的地方,看見老、病、死人的地方,第一次坐在樹下得離欲初禪的地方,偷偷出城並脫去身上的瓔珞及皇冠的地方,拜訪外道仙人的地方,參訪優藍弗仙人的地方,六年苦行的地方,接受二女奉獻乳糜的地方,迦梨龍讚歎菩薩的地方…。
 這時,尊者以手指著龍宮,說道:「迦梨龍王!你曾經見過佛陀,請你現身吧!」
 龍王尋聲即出,站在尊者的面前,合掌問道:「不知尊者有何所指示?」
 尊者對阿育王說:「此龍王見過佛陀,也曾讚歎過如來。」
 阿育王立即對龍王合掌致敬。
 阿育王便在上開等處一一捨財供養,並建立塔廟。
 尊者又帶領阿育王來到佛陀成佛的那棵菩提樹下,對阿育王介紹:「這棵菩提樹,就是菩薩摩訶薩以慈悲三昧之力破天魔兵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聖地。」
 阿育王立即施捨無量珍寶供養,並在此處建立大塔廟。
 「此處是四天王各持一缽,奉上於佛,合為一缽之處。此處是佛陀接受商人兄弟飯食之處。此處是如來來到波羅奈國時,阿時婆外道請益佛之處。此處是仙人園鹿野苑,如來於此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之處。」
 「此處是如來度化優樓頻螺迦葉等仙人為道之處。此處是如來為瓶沙王說法,使王得見四聖諦,及無量人民、諸天得道之處。此處是如來為天帝釋說法,使帝釋及八萬諸天得道之處。此處是如來示現大神通,施展各種變化之處。此處是如來至天上為母說法,下凡回人間降落之處。」
 尊者帶阿育王來到鳩尸那竭國,介紹道:「此處是如來已完成弘揚佛法的任務,於無餘般涅槃而般涅槃之處。」
 這時,阿育王聽到這段介紹時,因憂惱過渡而昏迷倒地。諸臣立即以水洗阿育王的臉,阿育王良久得穌,醒後卻難過的啼泣涕零。
 阿育王又對尊者說道:「我想要見一見佛陀的諸大弟子修行之處,並欲供養他們的舍利,懇請尊者為我示之。」
 「善哉!善哉!陛下能發如是妙心,我會助你完成心願。」
 尊者便帶領阿育王來到了舍衛國,走入祇桓精舍裡,以手指著某塔,說道:「這是尊者舍利弗的塔,陛下應當供養。」
「這位尊者有何功德?」
 「他是第二法王,隨轉法輪。」
阿育王心生大歡喜,立即施捨十萬兩珍寶,供養其塔。」
「陛下應供養此塔。」
「這位尊者有何功德?」
「他是神足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他能以腳指踐地,地即震動,撼動天宮,能降伏難陀跋難陀龍王。」
阿育王立即施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此塔。
「此是摩訶迦葉塔,應當供養。」
「他有何功德?」
「他少欲知足,頭陀第一,如來曾施以半座及僧伽梨衣。他悲憫眾生,興立正法。」
阿育王立即施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此塔。
「此是薄拘羅塔,應當供養。」
 「他有何功德?」
「他無病第一,但從不為人說一句法,故而一生寂然無言。」
「既然如此,那麼以一錢供養。」
諸臣問阿育王:「他們的功德既然相等,何故於此僅供養一錢?」
「這位尊者雖除無明癡,智慧能鑒察,但他不說法,於世人又有何益?」
「此是阿難的塔,應當供養。」
「他有何功德?」
「此人是侍佛者,多聞第一,撰集佛經。」
阿育王立即捨百億兩珍寶,而供養其塔。
諸臣不解問道:「為何於此塔的布施供養皆勝過前面的塔?」
阿育王以如下的偈語解釋:
「如來之體身,法身性清淨,
彼悉能奉持,是故供養勝。
法燈常存世,滅此愚癡冥,
皆由從彼來,是故供養勝。
如大海之水,牛跡所不容,
如是佛智海,餘人不能持。
唯有阿難尊,一聞悉受持,
終無忘失時,是故供養勝。」
阿育王對以上諸塔供養以後,來到了菩提道場樹。這棵樹下是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聖地,故而阿育王便以敬佛如佛在之心供養這棵菩提樹。
阿育王的皇后名叫低舍羅絺多,她見阿育王如此敬愛那棵菩提樹,而冷落了她,竟對那棵樹生起嫉妒心,於是重金聘請了一位巫師作法,詛咒那棵樹,令其枯死。
於是,巫師前往菩提樹,以咒術詛咒那棵樹,並以綖繫樹身。這時,大樹果真漸漸枯死,葉即萎落,其葉凋落。
巫師又告訴皇后:「妳應以熱乳澆樹,乃可令枯。」
於是,皇后假意告訴阿育王:「我想要以乳供養菩提樹。」
阿育王不疑有他,便說道:「妳去吧!」
就這樣,菩提樹立即枯萎。
阿育王發現以後,難過到昏迷倒地,大家以水撥澆,國王經良久才甦醒,醒後悲泣道:「我見此菩提樹,猶如見到如來,今樹已死, 我心亦死,我也要隨之而去。」
皇后大驚,發現自己鑄下大錯,趕緊以冷乳灌菩提樹下,樹又更生。
阿育王聽說菩提樹又復活了,立即轉悲為喜,來到菩提樹下,更加依依不捨。
阿育王又發願欲舉辦無遮供僧大會,於是各準備了四個寶瓮,這四寶甕分別是金、銀、琉璃、頗梨,裡頭盛有諸香乳及諸香湯,他手持各種飲食,幡幢、寶蓋等各種寶物,及各種花香,並受持八關齋戒,著白淨衣服,執持香鑪,站在殿上,向四方作禮,心念口言:「如來賢聖弟子在諸方者,請憐愍我,受我供養。」又說了以下的偈言:
「如來賢聖子,正順寂諸根,
離諸三界欲,諸天應供養,
今當悉來集,受我微心惠,
哀愍副我意,令法種增長,
常樂於寂止,解脫諸所著,
如來之真子,從法而化生,
諸天所供養,哀愍於我故,
今當悉來集,副我之微意,
諸聖在處處,罽賓多波婆,
大林離波多,阿耨大池邊,
江河山藪間,如是一切處,
諸聖在中者,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副我之微意,
又在於天上,尸梨沙宮殿,
香山石室中,神通具足者,
今當悉來集,哀愍於我故。」
當阿育王說完以後,立即有三十萬比丘來此集會,這些大眾比丘中至少有十萬名是阿羅漢,二十萬是學人及凡夫比丘,而上座之座無人坐。 
阿育王問諸比丘:「為何上座之座無人坐?」
大眾中有一比丘,名叫耶舍,是位大阿羅漢,具足六通,他回答:「此座,乃上座之座,大家又豈敢於中而坐?」
「那麼,尊者那裡,還有更資深的上座比丘嗎?」
「當然有,陛下!他就是賓頭盧尊者,他就是上座,他應坐此處。」
阿育王心生大歡喜,問道:「他見過佛嗎?」
「有,而且賓頭盧者還活著。」
「我可以見到他嗎?」
「陛下!他馬上就到。」
阿育王心生大歡喜,而說以下的偈言:
「我今快得利,攝受於我故,
令我自目見,尊者賓頭盧。」 
沒多久,尊者賓頭盧帶領諸多阿羅漢,就像鴈王般乘虛空而來,在於上座處坐。
諸比丘僧各自上前禮敬,然後依序而坐。
阿育王見尊者賓頭盧的鬢角皓白,看起來就像是一位辟支佛,於是他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其足,長跪合掌,看著尊者的顏貌而說以下的偈言:
「我今之王位,統領閻浮提,
不以為歡喜,今得見尊者,
我今見尊者,便是見生佛,
心懷大踊躍,勝見於王位。」
「請問尊者見過三界所尊仰的世尊本人嗎?」
尊者賓頭盧的白眉相當的長,幾乎都快遮到眼睛,他以手撥舉起眉毛,看著阿育王說道:「我見過如來,他身作黃金色,有三十二相好,面如淨滿月,梵音聲柔軟,伏諸煩惱諍,常處於寂滅。」
「尊者是於何處見過佛?」
「如來帶領五百位阿羅漢,第一次在王舍城安居時,我當時也在其中。」
「還有,佛住舍衛國時,曾施展大神通,作各種變化,作諸佛形,遍滿諸方,乃至阿迦尼吒天,我當時也在場,親見如來的各種變化神通之相。」 
「又,如來在天上與母親說法時,我亦在場;當與母說完後,諸天眾從天上來,下降至僧迦奢國。當時,我看見過這二件事。又優波羅【蓮花色】比丘尼以神通變化作轉輪聖王,第一個跑到世尊 面前迎接,我也看見過。』
「世尊與五百阿羅漢一起住在舍衛國,給孤獨長者的女兒嫁到外道富樓那跋陀那的家中時,彼女請佛及比丘僧。當時,諸比丘以神通各乘空而前往,我當時也 特意表演神通,以神力挑起一坐大山前往受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世尊譴責我:『你怎麼可以於在家人面前表演神通?我現在罰你,你要常在世間,不得取涅槃,必須護持我正法,勿令滅失。 』」
「又有一次,如來帶領諸比丘僧入城乞食。當時,二名小孩在沙土中遊戲,逢見佛來,便捧著塵沙,奉上給佛。而世尊便預言那名小孩:『於我滅度百歲之後,這名小孩將於巴連弗邑繼受王位,統領天下,名叫阿育。他會蒐集我的舍利,建造八萬四千座塔。』而那名小孩就是陛下的前生,我當時也在現場喔。」
阿育王問尊者:「請問尊者現住在何處?」
「我住在北山,山名叫揵陀摩羅。」【譯按:揵陀摩羅山,位居須彌山山腰,山的四頭有四大天王各據一方,各率二十八部眾鎮守保護一方。】
「那您有多少同修?」
「六萬名阿羅漢比丘。陛下何須浪費時間多此一問?時間不早了,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就請陛下施設供養僧眾吧。大家吃完以後,陛下會心生歡喜。」
「啊!沒錯,尊者!我竟然忘了。然我今先當供養佛念所覺的菩提之樹,然後再以香美飲食施設於僧。」
阿育王的兒子名叫拘那羅,常跟隨在國王的右邊,他舉起二指而不說話,他的意思是想要二倍供養。大家看見後都笑了起來,阿育王亦笑,說道:「唉呀!兒子啊!這有增益功德供養。」
阿育王又說道:「既然這樣,我就再以三十萬兩金供養眾僧,復加千瓮香湯,洗浴菩提樹。」
這時,王子又舉起四指,他的用意是再加四倍。
結果,阿育王生氣了,他問他的大臣:「到底是誰教王子作這種事,誰膽敢挑唆他與我競爭?」
「陛下,誰敢與陛下競爭?這當然是王子天性聰慧利根使然,他欲增益功德,故而作如此之事啊!」
阿育王向右望著王子,對上座說:「現在,除了我國庫藏之物以外,其餘一切我個人的財物,包括我的夫人、宮女、諸臣、眷屬,及我拘那羅子,皆悉布施給賢聖眾僧。」
阿育王接著以瓮香湯洗浴菩提樹。而菩提樹也因此長得更加茂盛好看。
當阿育王洗浴菩提樹以後,接著供養眾僧。
這時,上座耶舍說道:「陛下!現在大有比丘僧集合在此,你應當發淳信心供養。」於是,阿育王從上至下,親自一一供養。
而現場有二名沙彌吃完以後,各以飯團互相丟擲。
阿育王看見後立即笑道:「這兩個沙彌真可愛,他們在玩遊戲。」
供養完以後,阿育王回到上座的面前站立。
 上座對阿育王說:「陛下千萬不可心生不信敬心。」
阿育王驚道:「我沒有不敬,我只是看見有二個沙彌在玩遊戲,就像世間的小朋友一樣,他們以土團互相丟擲。」
上座說道:「這二個沙彌可都是俱解脫阿羅漢,他們不是在玩遊戲,而是相互奉食。」
阿育王聽後,倍增其信心,心想:「此二沙彌能展轉相施,我今亦當於一切僧人奉施絹、劫貝。」【劫貝,梵Karpasa,一種植物,又作劫波育,劫波羅,劫婆羅,劫波娑,劫波薩,劫貝娑。樹名(譯曰時分樹)。又,白㲲名。即以劫貝樹之絮織之者。形小,狀如土葵,有殼,剖以出華,如柳絮,可以為布也。】
而二名沙彌知悉阿育王的心念,便互相說道:「令王倍增敬信。」
其中一名沙彌持鑊贈給阿育王,另一名沙彌贈與染草。
阿育王問沙彌:「這有何作用?」
沙彌說道:「陛下因為我們的緣故,而施與眾僧絹及劫貝,我們想令陛下將白布染成壞色,再施給眾僧。」
阿育王一聽心想:「我只不過才起心動念而已,嘴都還未說出口,他們就以他心智知我在想什麼,真是了不起!」
於是,阿育王即稽首敬禮眾僧,而說以下的偈言:
「孔雀之族姓,內外親眷屬,
因此惠施故,悉皆獲大利,
遭值良福田,歡喜應時施。』」
佛陀最後說道:「這就是未來的阿育王所作的無量功德。」
回上一頁
回首頁
雜阿含經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六○四)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
共諸比丘僧入城乞食,如偈所說:
「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
行步如鵝王,面如淨滿月,
世尊與眾俱。」
時,世尊以足踐城門限地,作六種震動,
如偈所說:
「大海及大地,城郭并諸山,
牟尼足所踐,動搖如浪舟。」
佛變現如是神力。時,諸民人高聲唱言:
「奇特未嘗有法!變現神力,如佛世尊,
入城示現如是種種未曾有法。」如偈所說:
「地下即成平,高地反為下,
由佛威神故,荊棘諸瓦礫,
皆悉不復見,聾盲及瘖啞,
即得見聞語,城郭諸樂器,
不擊妙音出。」
時,彼世尊光相普照,如千日之焰,
如偈所說:
「世尊身光明,普照城邑中,
民人蒙佛光,涼若栴檀塗。」
時,世尊順邑而行。時,彼有兩童子,
一者上姓,二者次姓,共在沙中嬉戲。一名闍耶,
二名毘闍耶,遙見世尊來,
三十二大人相莊嚴其體。時,闍耶童子心念言:
「我當以麥[麩-夫+少],仍手捧細沙,著世尊缽中。」時,
毘闍耶合掌隨喜,如偈所說:
「見大悲世尊,通身一尋光,
勇顏睹世尊,心生大敬信,
捧沙即奉施,得離生老際。」
時,彼童子而發願言:「以惠施善根功德,
令得一天下一繖蓋王,
即於此生得供養諸佛。」如偈所說:
「牟尼知彼心,及彼意所願,
受果增善根,及福田力故,
即以大悲心,受其奉施沙。」
時,闍耶以此善根,當得為王,王閻浮提,
乃至得成無上正覺,故世尊發微笑。爾時,
阿難見世尊發微笑,即便合掌向佛,
而白佛言:「世尊!諸佛世尊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非無因緣而能發微笑,
今佛世尊以何因緣而發微笑?」如偈所說:
「世尊離調笑,無上世中尊,
齒白如珂玉,最勝今發笑,
勇猛勤精進,無師而自覺,
妙言令樂聞,無上柔軟音,
而記彼童子,梵音遠清徹,
無上兩足尊,記彼施沙果。」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諸佛無有因緣亦不發笑,我今笑者,
其有因緣。阿難當知,於我滅度百年之後,
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統領一方,為轉輪王,
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復廣布我舍利,
當造八萬四千法王之塔,安樂無量眾生。
「如偈所說:
「於我滅度後,是人當作王,
孔雀姓名育,譬如頂生王,
於此閻浮提,獨王世所尊。
「阿難!取此缽中所施之沙,
捨著如來經行處,當行彼處。」阿難受教,即取缽沙,
捨經行處。「阿難當知,於巴連弗邑,
有王名曰月護。彼王當生子,名曰頻頭娑羅,
當治彼國。彼復有子,名曰修師摩。「時,
彼瞻婆國有一婆羅門女,極為端正,令人樂見,
為國所珍,諸相師輩見彼女相,即記彼女:
『當為王妃,又生二子,一當領一天下,
一當出家學道,當成聖跡。』「時,
彼婆羅門聞彼相師所說,歡喜無量,即持其女,詣巴連弗邑,
種種莊嚴,莊嚴其體,欲嫁與修師摩王子。
相師云:『應嫁與頻頭娑羅王,
彼女當生福德子,子當紹王基。』
婆羅門即以其女嫁與此王。王見其女,端正有德,即為夫人。
前夫人及諸婇女見是夫人來,作是念言:
『此女極為端正,國中所珍,王若與彼相娛樂者,
棄捨我等,乃至目所不視。』
「諸女輩即使學習剃毛師業。彼悉學已,為王料理鬢髮。
料理之時,王大歡喜,即問彼女:『汝何所求欲?』
女啟王言:『唯願王心愛念我耳!』如是三啟。
「時,王言:『我是剎利灌頂王,汝是剃毛師,
云何得愛念汝?』彼女白王言:『我非是下姓生,
乃是高族婆羅門之女。相師語我父云:
此女應嫁與國王。是故來至此耳!』王言:
『若然者,誰令汝習下劣之業?』女啟王言:
『是舊夫人及婇女令我學此。』「王即敕言:
『自今勿復習下業。』王即立為第一夫人。
王恒與彼自相娛樂,仍便懷體,月滿生子,
生時安隱,母無憂惱。過七日後,立字無憂。
又復生子,名曰離憂。無憂者,身體麤澀,
父王不大附捉,情所不念。又王欲試二子,
呼賓伽羅阿。語婆羅門言:
『和上觀我諸子,於我滅後,誰當作王?』婆羅門言:
『將此諸子出城金殿園館中,於彼當觀其相。』
乃至出往彼園。「時,阿育王母語阿育言:
『承王出金殿園館中,觀諸王子,於我滅後,
誰當作王。汝今云何不去?』阿育啟言:
『王既不念我,亦復不樂見我。』母復言:
『但往彼所。』阿育復啟:『母復敕令往,今便往去,
願母當送飲食。』母言:『如是。當出城去。』「時,
出門逢一大臣,名曰阿[少/兔]羅陀。此臣問阿育言:
『王子今至何所?』阿育答言:
『聞大王出在金殿園館,觀諸王子,於我滅後,誰當作王。
今往詣彼。』「王先敕大臣:『若阿育來者,
當使其乘老鈍象來,又復老人為眷屬。』時,
阿育乘是老象,乃至園館中,於諸王子中地坐。「時,
諸王子各下飲食,
阿育母以瓦器盛酪飯,送與阿育。如是諸王子各食飲食。時,
父王問師言:『此中誰有王相,當紹我位?』時,
彼相師視諸王子,見阿育具有王相,
當得紹位。又作是念:『此阿育,王所不應,
我若語言當作王者,王必愁憂不樂。』即語言:
『我今總記。』王報言:『如師所教。』師言:
『此中若有乘好乘者,是人當作王。』時,
諸王子聞彼所說,各念言:『我乘好乘。』時,阿育言:
『我乘老宿象,我得作王。』「時,王又復語師言:
『願更為觀授記。』師復答言:『此中有第一座者,
彼當作王。』諸王子各相謂言:『我坐第一座。』
阿育言:『我今坐地,是我勝座,我當作王。』
「復語師:『更為重觀。』師又報言:『此中上器、上食,
此當得王。』乃至阿育念言:『我有勝乘、勝座、
勝食。』時,王觀子相畢,便即還宮。「時,
阿育母問阿育言:『誰當作王?婆羅門復記誰耶?』
阿育啟言:『上乘、上座、上器、上食,當作王子,
自見當作王:老象為乘,以地為坐,
素器盛食,粳米雜酪飯。』「時,
彼婆羅門知阿育當作王,數修敬其母。其母亦重餉婆羅門,
即便問言:『大王崩後,誰當作王?』師答言:
『此不可說也。』如是乃至三問。師言:
『吾當語汝,慎勿使人知,汝生此子,名曰阿育,
是其人也。』夫人白言:『我聞此語,歡喜踊躍,
若王聞者,於師所不生敬信,
師今可還本住處;若子作王者,師當一切得吉利,
盡形供養。』「時,頻頭羅王邊國德叉尸羅反。時,
王語阿育:『汝將四兵眾,平伐彼國。』
王子去時,都不與兵甲。「時,從者白王子言:
『今往伐彼國,無有軍仗。云何得平?』阿育言:
『我若為王,善根果報者,兵甲自然來。』
應發是語時,尋聲地開,兵甲從地而出,
即將四兵,往伐彼國。「時,彼諸國民人聞阿育來,
即平治道路,莊嚴城郭,執持吉瓶之水,
及種種供養,奉迎王子,而作是言:
『我等不反大王及阿育王子,然諸臣輩不利我等,
我等是故背違聖化。』即以種種供養王子,
請入城邑。平此國已,又使至伐佉沙國。
「時,彼二大力士為王平治道路,推諸山石。
又復諸天宣令此國:『阿育當王此天下,
汝等勿興逆意。』彼國王即便降伏。如是,
乃至平此天下,至於海際。「時,
修師摩王子出外遊戲,又復遇逢一大臣,臣不修禮法,
王子即使人打拍其身。大臣念言:
『此王子未得王位,用性如是;若得王者,不可而當。
又聞阿育得天下,得壞五百大臣,
我等相與立阿育為王,領此天下。』「又,德叉尸羅國反,
諸臣共議:『令修師摩王子去。』王亦應可,
即便往彼國,不能降伏。「時,父王復得重疾,
王語諸臣:『吾今欲立修師摩為王,
令阿育往至彼國。』時,諸臣欲令阿育作王,
以黃物塗阿育體及面手腳已,諸臣白王言:
『阿育王子今得重疾。』諸臣即便莊嚴阿育,
將至王所:『今且立此子為王,
我等後徐徐當立修師摩為王。』時,王聞此語,甚以不喜,
憂愁不樂,默然不對。「時,阿育心念口言:
『我應正得王位者,諸天自然來,以水灌我頂,
素繒繫首。』尋聲諸天即以水灌阿育頂,
素繒繫首。時,王見此相貌,極生愁惱,即便命終。
「阿育王如禮法殯葬父王已,
即立阿[少/兔]樓陀為大臣。「時,修師摩王子聞父崩背,
今立阿育為王,心生不忍,即集諸兵,
而來伐阿育。阿育王四門中,二門安二力士,
第三門安大臣,自守東門。「時,
阿[少/兔]樓陀大臣機關木象,又作阿育王像,像即騎象,
安置東門外。又作無煙火坑聚,以物覆之。
修師摩既來到時,阿[少/兔]樓陀大臣語修師摩王子:
『欲作王者,阿育在東門,可往伐之,
能得此王者,自然得作王。』時,彼王子即趣東門,
即墮火坑,便即死亡。
「爾時,有一大力士,名曰跋陀羅由陀,
聞修師摩終亡,厭世,將無量眷屬,
於佛法中出家學道,加勤精進,逮得漏盡,成阿羅漢道。
「阿育王正法治化。時,
諸臣輩我等共立阿育為王故,輕慢於王,不行君臣之禮,
王亦自知諸臣輕慢於我。「時,王語諸臣曰:
『汝等可伐花果之樹,植於刺棘。』諸臣答曰:
『未嘗見聞卻除華果而植刺樹,
而見除伐刺樹而植果實。』乃至王三敕令伐,彼亦不從。
「爾時,國王忿諸大臣,即持利劍,
殺五百大臣。又時,王將婇女眷屬,出外園中遊戲,
見一無憂樹,華極敷盛。王見已,
此華樹與我同名。心懷歡喜。王形體醜陋,皮膚麤澀,
諸婇女輩,心不愛王,憎惡王故,
以手毀折無憂華樹。王從眠覺,
見無憂樹華狼藉在地,心生忿怒,繫諸婇女,以火燒殺。
王行暴惡,故曰暴惡阿育王。「時,
阿[少/兔]樓陀大臣白王言:『王不應為是法。云何以手自殺人,
諸臣婇女?王今當立屠殺之人,應有所殺,
以付彼人。』王即宣教立屠殺者。彼有一山,
名曰耆梨,中有一織師家。織師有一子,
亦名耆梨,兇惡撾打繫縛小男小女,
及捕水陸之生,乃至拒逆父母,
是故世人傳云兇惡耆梨子。「時,王諸使語彼:
『汝能為王斬諸兇人不?』彼答曰:『一切閻浮提有罪者,
我能淨除,況復此一方?』「時,諸使輩還啟王言:
『彼人已得兇惡者。』王言:『覓將來也!』諸使呼彼,
彼答言:『小忍,先奉辭父母。』具說上事,
父母言:『子不應行是事。』如是三敕,
彼生不仁之心,即便殺父母已,然後乃至。
「諸使問曰:『何以經久不速來也?』時,
彼兇惡具說上事。諸使者以是事具啟王。王即敕彼:
『我所有罪人,事應至死,汝當知之。』
彼啟王言:『為我作舍。』王乃至為其作舍屋室,
極為端嚴,唯開一門,門亦極精嚴,於其中間,
作治罪之法羅列,狀如地獄,
彼獄極為勝好。時,彼兇人啟王言:『今從王乞願,
若人來入此中者,不復得出。』王答言:
『如汝所啟乞願,當以與汝。』「時,彼屠主往詣寺中,
聽諸比丘說地獄事。時,有比丘講地獄經:
『有眾生生地獄者,地獄即執彼罪人,
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以熱鐵丸著其口中。
次融銅灌口,次復鐵斧斬截其體,
次復杻械枷鎖檢繫其身,次復火車鑪炭,次復鐵鑊,
次復灰河,次復刀山劍樹。』具如天五使經所說。
彼屠主具聞比丘說是諸事,開其住處,
所作治罪之法如彼所說,
案此法而治罪人。「又一時,商主將其婦入於大海,入海時,
婦便生子,名曰為海。如是在海十有餘年,
採諸重寶,還到本鄉,道中值五百賊,
殺於商主,奪彼寶物。「爾時,商主之子見父傷死,
及失寶物,厭世間苦故,
於如來法中出家學道,還其本土,遊行諸國,
次至巴連弗邑。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缽,
入城次第乞食,誤入屠殺舍中。「時,彼比丘遙見舍裏,
見火車鑪炭等治諸眾生,如地獄中,
尋生恐怖,衣毛皆豎,便欲出門。時,兇惡即往,
執彼比丘言:『入此中者,無有得出,
汝今於此而死。』比丘聞其所說,心生悲毒,
泣淚滿目。兇主問曰:『汝云何如小兒啼?』「爾時,
比丘以偈答曰:
「『我不恐畏死,志願求解脫,
所求不成果,是故我啼泣,
人身極難得,出家亦復然,
遇釋師子王,自今不重睹。』
「爾時,兇主語比丘曰:『汝今必死,何所憂惱?』
比丘復以哀言答云:『乞我少時生命,
可至一月。』彼兇不聽。如是日數漸減,
止於七日,彼即聽許。「時,此比丘知將死不久,
勇猛精進,坐禪息心,終不能得道。
至於七日,時,王宮內人有事至死,送付兇惡之人,
令治其罪。兇主將是女人著臼中,
以杵擣之,令成碎末。「時,比丘見是事,極厭惡此身:
『嗚呼!苦哉!我不久亦當如是。』而說偈言:
「『嗚呼大悲師,演說正妙法,
此身如聚沫,於義無有實。
向者美女色,今將何所在,
生死極可捨,愚人而貪著。
係心緣彼處,今當脫鎖木,
令度三有海,畢竟不復生。
如是勤方便,專精修佛法,
斷除一切結,得成阿羅漢。』
「時,彼凶惡人語此比丘:『期限已盡。』
比丘問曰:『我不解爾之所說。』彼兇答曰:
『先期七日,今既已滿。』比丘以偈答曰:
「『我心得解脫,無明大黑闇,
斷除諸有蓋,以殺煩惱賊,
慧日今已出,鑒察心意識,
明了見生死,今者愍人時,
隨順修聖法,我今此身骸,
任爾之所為,無復有吝惜。』
「爾時,彼兇主執彼比丘著鐵鑊油中,
足與薪火,火終不然,假使然者,或復不熱。
兇主見火不然,打拍使者,而自然火,火即猛盛;
久久,開鐵鑊蓋,
見彼比丘鐵鑊中蓮華上坐,生希有心,即啟國王,王即便嚴駕,
將無量眾,來看比丘。「時,彼比丘調伏時至,
即身昇虛空,猶如鴈王,示種種變化,如偈所說。
「王見是比丘,身昇在虛空,
心懷大歡喜,合掌觀彼聖:
「『我今有所白,意中所不解,
形體無異人,神通未曾有,
為我分別說,修習何等法,
令汝得清淨,為我廣敷演,
令得勝妙法,我了法相已,
為汝作弟子,畢竟無有悔。』
「時,彼比丘而作是念:『我今伏是王,
多有所導,攝持佛法,當廣分布如來舍利,
安樂無量眾生,於此閻浮提,盡令信三寶。』
以是因緣故,自顯其德。而向王說偈言:
「『我是佛弟子,逮得諸漏盡,
又復是佛子,不著一切有,
我今已調伏,無上兩足尊,
息心得寂靜,生死大恐怖,
我今悉得脫,有離三有縛,
如來聖法中,獲得如是利。』
「時,阿育王聞彼比丘所說,
於佛所生大敬信,又白比丘言:『佛未滅度時,何所記說?』
比丘答言:『佛記大王:「於我滅後,
過百歲之時,於巴連弗邑,有三億家,彼國有王,
名曰阿育,當王此閻浮提,為轉輪王,
正法治化;又復廣布我舍利,
於閻浮提立八萬四千塔。」佛如是記大王。
然大王今造此大地獄,殺害無量民人,
王今宜應慈念一切眾生,施其無畏,令得安隱,
佛之所記大王者,王當如法修行。』而說偈言:
「『當行哀愍心,莫惱諸群生,
當修習佛法,廣布佛舍利。』
「時,彼阿育王於佛所極生敬信,
合掌向比丘作禮:『我得大罪,今向比丘懺悔,
我之所作甚為不可,願為佛子,受我懺悔。
捨心勿復責,我愚人今復歸命。』而說偈言:
「『我今歸依佛,無上勝妙法,
比丘諸眾尊,我今盡命歸,
我今當勇猛,奉受世尊敕,
於此閻浮提,普立諸佛塔,
種種諸供養,懸繒及幡幢,
莊嚴世尊塔,妙麗世希有。』
「時,彼比丘度阿育王已,乘空而化。「時,
王從地獄出,兇主白王言:『王不復得去。』王曰:
『汝今欲殺我耶?』彼曰:『如是。』王曰:『誰先入此中?』
答曰:『我是。』王曰:『若然者,汝先應取死。』
王即敕人,將此兇主著作膠舍裏,
以火燒之,又敕壞此地獄,施眾生無畏。「時,
王欲建舍利塔,將四兵眾,至王舍城,
取阿闍世王佛塔中舍利,還復修治此塔,與本無異。
如是取七佛塔中舍利,至羅摩村中。時,
諸龍王將是王入龍宮中,王從龍索舍利供養,
龍即與之。王從彼而出,如偈所說:
「『羅摩羅村中,所有諸佛塔,
龍王所奉事,守護而供養,
王從龍索分,諸龍開懷與,
即持此舍利,漸進於餘方。』
「時,王作八萬四千金、銀、琉璃、頗梨篋,
盛佛舍利;又作八萬四千四寶瓶,以盛此篋,
又作無量百千幡幢繖蓋,
使諸鬼神各持舍利供養之具,敕諸鬼神言:『於閻浮提,
至於海際,城邑聚落滿一億家者,
為世尊立舍利塔。』「時,有國名著叉尸羅,
三十六億家,彼國人語鬼神言:
『三十六篋舍利與我等,起立佛塔。』王作方便,國中人少者,
令分與彼,令滿家數,而立為塔。「時,
巴連弗邑有上座,名曰耶舍,王詣彼所,白上座曰:
『我欲一日之中,立八萬四千佛塔,
遍此閻浮提,意願如是。』如偈讚曰:
「『大王名阿育,於先八塔中,
各取其舍利,於此閻浮提,
建立諸佛塔,八萬及四千,
縱廣殊妙勝,一日都使畢。』
「時,彼上座白王言:『善哉!大王!
剋後十五日月食時,令此閻浮提起諸佛塔。』
如是乃至一日之中,立八萬四千塔,世間民人,
興慶無量,共號名曰法阿育王。如偈讚曰:
「『王聖種孔雀,安樂世間人,
於此閻浮提,建立勝妙塔,
本名為惡王,今造勝妙業,
共號名法王,相傳至於後。』
「王已建八萬四千塔,歡喜踊躍,
將諸群臣往詣雞雀精舍,白耶舍上座曰:
『更有比丘,佛所授記,
當作佛事不?我當往詣彼所供養恭敬。』「上座答曰:『佛臨般涅槃時,
降伏阿波羅龍王、陶師旃陀羅、瞿波梨龍。』
詣摩偷羅國,告阿難曰:『於我般涅槃後,
百世之中,當有長者,名瞿多,
其子名曰優波崛多,當出家學道,無相佛教授於人,
最為第一,當作佛事。』佛告阿難曰:
『遙見彼山不?』阿難白佛:『見也。世尊!』佛告阿難:
『此山名優留曼茶,
是阿蘭若處名那茶婆低,隨順寂靜。而偈讚曰:
「『優波崛比丘,教授最第一,
名聞振四方,最勝之所記,
於我滅度後,當得作佛事,
度諸眾生類,其數無有限。』
「時,王問上座曰:『尊者優波崛今已出世不?』
上座答曰:『已出世,出家學道,降伏煩惱,
是阿羅漢,共諸無量比丘眷屬一萬八千,
住在優留曼茶山中阿蘭若處,哀愍眾生,
如佛說淨妙法,度無量諸天及人,令入甘露城。』
王聞已,歡喜踊躍,即敕群臣,速辦嚴駕,
將無量眷屬往詣彼所,修敬供養優波崛多。
「時,臣白王言:『彼聖既在王國,
宜當遣信奉迎之,彼自當來。』王答臣曰:
『不宜遣信至彼所,應當自往,彼不宜來也。』而說偈曰:
「『汝得金剛舌,那能不斷壞,
諫我莫往彼,親近田舍人。』
「王即遣信,往彼尊者所言:『某日當來尊所。』
時,尊者思惟:『若王來者,無量將從,
受諸大苦,逼殺害微蟲、聚落人民。』作是念已,
答使者曰:『我當自往詣王所。』時,
王聞尊者自來,歡喜踊躍,從摩偷羅至巴連弗邑,
於其中間,開安舟航,於航懸諸幢蓋。「時,
尊者優波崛愍念王故,將一萬八千阿羅漢眾,
隨於水道徑至王國。時,國中人啟王言:
『尊者優波崛將一萬八千比丘眾來至。』「王聞,
大歡喜踊躍,即脫瓔珞,價直千萬,
而授與之。王將諸大臣眷屬,即出往尊者所,
即為下食,五體投地,向彼作禮,長跪合掌,
而作是言:『我今領此閻浮提,受於王位,
不以為喜;今睹尊者,踊躍無量,如來弟子,
乃能如是,如睹於佛。』而說偈言:
「『寂滅已度世,汝今作佛事,
世間愚癡滅,如日照佛世,
為世作導師,說法中第一,
眾生可依怙,我今大歡喜。』
「時,王敕使者宣令國界:
『尊者優波崛比丘今來此國。』如是唱言:
「『欲得富貴者,遠離貧窮苦,
常處天上樂,解脫涅槃者,
當值優波崛,修敬今供養,
未見諸佛者,今睹優波崛。』
「時,王嚴飾國界,平治道路,懸繒幡蓋,
燒香散華,及諸伎樂。
舉國人民皆出奉迎尊者優波崛,供養恭敬。「爾時,
尊者優波崛白王言:『大王!當以正法治化,哀愍眾生,
三寶難遇,於三寶中,常以供養恭敬,
修念讚歎,廣為人說。所以者何?如來、應供、
等正覺知人見人,常為記說:「我之正法,寄在國王,
及我比丘僧等。」』而說偈曰:
「『世雄人中尊,正勝妙大法,
寄付於大王,及我比丘僧。』
「時,王白優波崛曰:『我已建正法。』而說偈曰:
「『我已造諸塔,莊嚴諸國界,
種種興供養,幡幢及諸寶,
廣布佛舍利,遍於閻浮提,
我興如是福,意願悉已滿,
自身及妻兒,珍寶及此地,
今已悉捨施,供養賢聖塔。』
「時,尊者優波崛讚王言:『善哉!善哉!
大王應行如是法。』而說偈言:
「『捨身及財命,世世無所憂,
受福無有窮,必得無上覺。』
「時,王請尊者優波崛入城,設種種座,
請尊者就座,眾僧令往雞雀精舍。白尊者曰:
『尊者顏貌端正,身體柔軟,而我形體醜陋,
肌膚麤澀。』「尊者說偈曰:
「『我行布施時,淨心好財物,
不如王行施,以沙施於佛。』
「時,王以偈報曰:
「『我於童子時,布施於沙土,
今獲果如是,何況餘妙施。』
「尊者復以偈讚曰:
「『快哉善大王,布施諸沙土,
無上福田中,植果無窮盡。』
「時,阿育王告諸大臣:『我以沙布施於佛,
獲其果報如是。云何而不修敬於世尊?』
王復白優波崛言:『尊者!示我佛所,說法、
遊行處所,當往供養禮拜,
為諸後世眾生攝受善根。』而說偈言:
「『示我佛說法,諸國及住處,
供養當修敬,為後眾生故。』
「尊者言:『善哉!善哉!大王能發妙願,
我當示王處所,為後眾生。』「時,王將四兵軍眾,
及持種種供養香華、幡幢,及諸伎樂,
便將尊者發去。尊者隆頻林,此是如來生處,
而說偈言:
「『如來初生處,生時行七步,
顧視諸四方,舉手指天上,
我今最後生,當得無上道,
天上及於人,我為無上尊。』
「時,王五體投地,供養禮拜,即立佛塔。
尊者白王言:
『大王欲見諸天見佛生時行七步處不?』王白言:『願樂欲見。』「時,尊者舉手,
指摩耶夫人所攀樹枝,而告彼樹神曰:
『樹神!今現,令王見之,生大歡喜。』
尋聲即見,住尊者邊,而作是言:
『何所教敕?我當奉行。』尊者語王言:『此神見佛生時。』
「王以偈問神曰:
「『汝見嚴飾身,生時青蓮華,
足行於七步,口中有所說。』
「神以偈答曰:
「『我見相好身,生時二足尊,
舉足行七步,口中有所說,
於諸天人中,我為無上尊。』
「時,王問神言:『佛生有何瑞應?』神答言:
『我不能宣說妙勝諸事,今略說少分:
「『光明能徹照,身體具相好,
令人喜樂見,感動於天地。』
「時,王聞神所說歡喜,施十萬兩珍寶而去。
又將王入城裏,語言:
『此處菩薩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體紫磨金色。』時,
王向此處作禮,興種種供養。「又將王至天寺中,
語王言:『太子生時,令向彼神禮。時,
諸神悉禮菩薩。時,諸民人為菩薩立名,
今是天中天。』時,王復以種種供養。「又將示處語王言:
『此處父王以菩薩示諸婆羅門,瞻其相德。』
王復種種供養。「又示:『此處菩薩學堂,
此處學乘象,此處學乘馬、乘車、弓弩。
如是學一切伎術處,此處是菩薩治身,
此處菩薩六萬夫人遊戲處,此處菩薩見老、病、死人。
此處菩薩坐閻浮提樹下,坐禪得離欲,
樹影不離身,父王向其作禮。此處菩薩將百千天神,
出城而去。此處菩薩脫瓔珞,
與車匿遣馬還國。』而說偈曰:
「『菩薩於此處,脫瓔珞及冠,
授與於車匿,遣馬還於國,
獨行無有侶,便入學道山。』
「『又此處菩薩從獵師,易袈裟衣,被此衣已,
而為出家。此處是仙人所稽請處,
此處瓶沙王與菩薩半國處,
此處問優藍弗仙人,此處菩薩六年苦行。』如偈所說:
「『苦行於六年,極受諸苦惱,
知此非真道,棄捨所習行。』
「此處二女奉菩薩乳糜,如偈所說:
「『大聖於此中,受二女乳糜,
從此而起去,往詣菩提樹。』
「此處迦梨龍讚歎菩薩,如偈所說:
「『此處迦梨龍,讚歎諸菩薩,
當隨古時道,證無上妙果。』
「時,王向尊者而說偈曰:
「『我今欲見龍,彼龍見佛者,
從此趣菩提,證得勝妙果。』
「時,尊者以手指龍宮,語曰:『迦梨龍王!
汝以見佛,今當現身。』時,龍王尋聲即出,
住在尊前,合掌白言:『何所教敕?』時,尊者語王曰:
『此龍王見佛,讚歎如來。』「時,王合掌向龍,
而說偈曰:
「『汝見金剛身,我師無疇匹,
面如淨滿月,為我說彼德,
十力之功德,往詣道場時。』
「時,龍王以偈答曰:
「『我今當演說,足踐於地時,
大地六種動,光耀倍於日,
遍照三千界,而趣菩提樹。』
「時,王如是等處處種種供養,及立塔廟。
「時,尊者將王至道樹下,語王曰:『此樹,
菩薩摩訶薩以慈悲三昧力破魔兵眾,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說偈言:
「『牟尼牛王尊,於此菩提樹,
降伏惡魔軍,得勝菩提果,
天人中特尊,無能與等者。』
「時,王捨無量珍寶,種種供養,及起大塔廟。
「此處四天王各持一缽,奉上於佛,
合為一缽。此處於賈客兄弟所受諸飯食。
此處如來詣波羅奈國時,阿時婆外道問佛。
此處仙人園鹿野苑,
如來於中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而說偈言:
「『此處鹿野苑,如來轉法輪,
三轉十二行,五人得道跡。』
「時,王於是處興種種供養,及立塔廟。
「此處如來度優樓頻螺迦葉等仙人為道。
此處如來為瓶沙王說法,王得見諦,
及無量民人、諸天得道。此處如來為天帝釋說法,
帝釋及八萬諸天得道。此處如來示大神力,
種種變化。此處如來至天上,為母說法,
將無量天眾,下於人間。「王復種種供養,
及立塔廟。
「時,尊者語阿育王,至鳩尸那竭國,言:
『此處如來具足作佛事畢,
於無餘般涅槃而般涅槃。』而說偈言:
「『度脫諸天人,修羅龍夜叉,
建立無盡法,佛事既已終。
於有得寂滅,大悲入涅槃,
如薪盡火滅,畢竟得常住。』
「時,王聞是語,憂惱迷悶擗地。時,
諸臣輩以水洗心面,良久得穌,啼泣涕零。
如是乃至興種種供養,立大塔廟。
「時,王復白尊者曰:
『我意願欲得見佛諸大弟子佛之所記者,欲供養彼舍利,
願為示之。』時,尊者白王言:『善哉!善哉!
大王能發如是妙心。』「時,尊者將王至舍衛國,
入祇桓精舍,以手指塔:『此是尊者舍利弗塔,
王當供養。』王曰:『彼有何功德?』尊者曰:
『是第二法王,隨轉法輪。』而說偈言:
「『一切眾生智,比於舍利弗,
十六之一分,以除如來智。
如來轉法輪,是則能隨轉,
彼有無量德,誰復能宣說。』
「時,王生大歡喜,捨十萬兩珍寶,供養其塔,
而說偈言:
「『我禮舍利弗,解脫諸恐怖,
名稱普於世,智慧無有等。』
「次,復示大目揵連塔:『王應供養此塔。』
「王復問曰:『彼有何功德?』尊者答曰:『是神足第一,
以足指踐地,地即震動,至於天宮,
降伏難陀跋難陀龍王。』而說偈曰:
「『以足指動地,至於帝釋宮,
神足無與等,誰能盡宣說?
二龍王兇暴,見者莫不怖,
彼於神足力,降伏息瞋恚。』
「時,王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此塔,以偈讚曰:
「『神足中第一,離於老病死,
有如是功德,今禮目揵連。』
「次,復示摩訶迦葉塔,語王言:
『此是摩訶迦葉塔,應當供養。』王問曰:『彼有何功德?』
答曰:『彼少欲知足,頭陀第一,
如來施以半座及僧伽梨衣,愍念眾生,興立正法。』
即說偈曰:
「『功德田第一,愍念貧窮類,
著佛僧伽梨,能建於正法,
彼有如是德,誰能具宣說。』
「時,王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是塔,以偈讚曰:
「『常樂於寂靜,依止林藪間,
少欲知足富,今禮大迦葉。』
「次,復示尊者薄拘羅塔:『此是薄拘羅塔,
應當供養。』王問曰:『彼有何功德?』尊者答曰:
『彼無病第一,乃至不為人說一句法,
寂然無言。』王曰:『以一錢供養。』諸臣白王:『功德既等,
何故於此供養一錢?』王告之曰:
『聽吾所說:
「『雖除無明癡,智慧能鑒察,
雖有薄拘名,於世何所益?』
「時,彼一錢還來至王所。時,
大臣輩見是希有事,異口同音讚彼:『嗚呼!尊者!少欲知足,
乃至不須一錢。』
「復示阿難塔,語王言:『此是阿難塔,
應當供養。』王曰:『彼有何功德?』答曰:
『此人是侍佛者,多聞第一,撰集佛經。』而說偈曰:
「『奉持牟尼缽,念至能決斷,
多聞之大海,辯才柔軟音,
能悅天人眾,善知三佛心,
一切悉明了,功德之寶篋。
最勝所稱歎,降伏煩惱諍,
如是等功德,應當修供養。』
「王即捨百億兩珍寶,而供養其塔。「時,
諸臣白王言:『何故於此布施供養皆悉勝前?』
王曰:『聽吾所說心中所以:
「『如來之體身,法身性清淨,
彼悉能奉持,是故供養勝。
法燈常存世,滅此愚癡冥,
皆由從彼來,是故供養勝。
如大海之水,牛跡所不容,
如是佛智海,餘人不能持。
唯有阿難尊,一聞悉受持,
終無忘失時,是故供養勝。』
「爾時,王如是種種供養,向尊者合掌,
而作是言:
「『我今受此形,不復負此身,
修無量功德,今為人中主,
我今取堅實,造立諸塔廟,
莊嚴在於世,如星莊嚴月,
奉佛弟子法,應行諸禮節,
我今悉已作,稽首尊者足,
蒙尊者恩力,今見勝妙事,
快獲大善利,從是分別法。』
「爾時,王供養上種種事,恒偏至菩提道場樹。
此樹下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間希有珍寶供養之事,供養菩提樹。「時,
王夫人名曰低舍羅絺多,夫人作是念:
『王極愛念於我,我亦念王,王今捨我去,
持諸珍寶至菩提樹間。
我今當作方便殺是菩提樹,樹既枯死,葉便凋落,王當不復往,
彼可與我常相娛樂。』即喚咒師,語咒師言:
『汝能殺菩提樹不?』彼答曰:『能,與我千兩金。』「時,
夫人即與千兩金錢。咒師往菩提樹間,
以咒咒樹以綖繫樹。時,樹漸漸枯死,
葉即萎落,未即枯死,其葉凋落。白夫人曰:
『復應以熱乳澆樹,乃可令枯。』夫人白王:
『我今欲以乳供養菩提樹。』王曰:『隨卿意耶!』
如是乃至以熱乳澆之,樹即枯燥。「時,
諸夫人白王言:『菩提樹忽然枯死,葉葉變落。』
而說偈言:
「『如來所依樹,名曰菩提者,
於是得正覺,具足一切智,
大王今當知,是樹今枯死,
葉色亦變異,不知何以故。』
「時,王聞是語,即迷悶擗地,
諸人輩以水澆王心面,良久而穌,即便泣淚言:
「『我見菩提樹,便見於如來,
今聞彼樹死,我今亦隨沒。』
「時,彼夫人見王憂愁不樂,而白王言:
『主勿憂惱,我當喜悅王心。』王曰:『若無彼樹,
我命亦無。
如來於彼樹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樹既無,我何用活耶?』
「夫人聞王決定語,還復以冷乳灌菩提樹下,
彼樹尋復更生。王聞以乳溉灌樹還得生,
日日送千瓮乳溉灌其本,樹還復如先。
諸夫人輩白王言:『菩提樹今復如先,無復有異。』「時,
王聞已,即生歡喜,詣菩提樹下,睹於菩提樹,
目不暫捨,而說偈言:
「『諸王所未作,瓶沙持國者,
我今應供養,我今浴菩提。
諸乳及香水,華香及塗香,
當復供養僧,賢聖五部眾。』
「時,王各辦四寶瓮,金、銀、琉璃、頗梨,
盛諸香乳,及諸香湯,持種種飲食,幡幢、
寶蓋各有千種,及種種花香伎樂,受持八支齋布薩,
著白淨衣服,執持香鑪,在於殿上,
向四方作禮,心念口言:『如來賢聖弟子在諸方者,
憐愍我故,受我供養。』而說偈言:
「『如來賢聖子,正順寂諸根,
離諸三界欲,諸天應供養,
今當悉來集,受我微心惠,
哀愍副我意,令法種增長,
常樂於寂止,解脫諸所著,
如來之真子,從法而化生,
諸天所供養,哀愍於我故,
今當悉來集,副我之微意,
諸聖在處處,罽賓多波婆,
大林離波多,阿耨大池邊,
江河山藪間,如是一切處,
諸聖在中者,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副我之微意,
又在於天上,尸梨沙宮殿,
香山石室中,神通具足者,
今當悉來集,哀愍於我故。』
「時,王如是語時,三十萬比丘悉來集。
彼大眾中十萬是阿羅漢,
二十萬是學人及凡夫比丘,上座之座無人坐。「時,王問諸比丘:
『上座之座,云何而無人坐?』時,
彼大眾中有一比丘,名曰耶舍,是大阿羅漢,具足六通,
白王言:『此座,上座之座,餘者豈敢於中而坐?』
「王復問曰:『於尊者所,更有上座耶?』
尊者答曰:『更有上座,大王!佛之所說,
名曰賓頭盧,是上座,應坐此處。』「王大歡喜,而作是言:
『於中有比丘見佛者不?』尊者答曰:『有也,
大王!賓頭盧者,猶故在世。』「王復白曰:
『可得見彼比丘不?』尊者曰:『大王!不久當見,
尋當來至。』「時,王生大歡喜,而說偈言:
「『我今快得利,攝受於我故,
令我自目見,尊者賓頭盧。』
「時,尊者賓頭盧將無量阿羅漢,次第相隨。
譬如鴈王乘虛而來,在於上座處坐。
諸比丘僧各修禮敬,次第而坐。「時,
王見尊者賓頭盧頭髮皓白,辟支佛體,頭面禮足,
長跪合掌,睹尊者顏貌,而說偈言:
「『我今之王位,統領閻浮提,
不以為歡喜,今得見尊者,
我今見尊者,便是見生佛,
心懷大踊躍,勝見於王位。』
「復白尊者曰:
『尊者見世尊耶?三界所尊仰。』「時,尊者賓頭盧以手舉眉毛,視王而言:
「『我見於如來,於世無譬類,
身作黃金色,三十二相好,
面如淨滿月,梵音聲柔軟,
伏諸煩惱諍,常處於寂滅。』
「王復問曰:『尊者何處見佛?』尊者曰:
『如來將五百阿羅漢,俱初在王舍城安居,
我爾時亦復在中。』而說偈言:
「『大牟尼世尊,離欲相圍遶,
在於王舍城,結於夏三月。
我時在彼眾,恒住如來邊,
大王今當知,我目見真佛。』
「『又復,佛住舍衛國時,如來大作神力,
種種變化,作諸佛形,滿在諸方,
乃至阿迦尼吒天,我爾時亦在於中,
見如來種種變化神通之相。』而說偈言:
「『如來神通力,降伏諸外道,
佛遊於十方,我親見彼相。』
「『又復,如來在天上與母說法時,
我亦在於中;與母說法竟,將諸天眾從天上來,
下僧迦奢國。時,我見此二事。天人受福樂,
優波羅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
將無量眷屬,乘空而來,詣世尊所,我亦見此。』
而說偈言:
「『如來在天上,於彼結夏坐,
我亦在於中,牟尼之眷屬。』
「『又復,世尊住舍衛國,五百阿羅漢俱。時,
給孤獨長者女適在於富樓那跋陀那國。時,
彼女請佛及比丘僧。時,
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爾時以神力合大山,往彼受請。時,
世尊責我:
「汝那得現神足如是?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
勿令滅也。」』而說偈曰:
「『世尊受彼請,五百比丘俱,
時我以神力,挑大山而去,
世尊責罰我,住世未滅度,
護持我正法,勿令法沒盡。』
「『又復,如來將諸比丘僧入城乞食。時,
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戲,逢見佛來,捧於塵沙,
奉上於佛。時,世尊記彼童子:
「於我滅度百歲之後,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當受王位,
領閻浮提,名曰阿育。當廣布我舍利,一日之中,
當造八萬四千塔。」今王身是也。
我爾時亦在於中。』而說偈曰:
「『王於童子時,以沙奉上佛,
佛記於王時,我亦親在中。』
「時,王白尊者曰:『尊者今住在何處?』
尊者答王曰:『在於北山,山名揵陀摩羅,
共諸同梵行僧。』「王復問曰:『有幾眷屬?』尊者答:
『六萬阿羅漢比丘。』尊者曰:
『王何須多問?今當施設供養於僧。食竟,使王歡喜。』王言:『如是,
尊者!然我今先當供養佛念所覺菩提之樹,
然後香美飲食施設於僧。』敕諸群臣,
唱令國界:『王今捨十萬兩金布施眾僧,
千瓮香湯溉灌菩提樹,集諸五眾。』「時,
王子名曰拘那羅,在王右邊,舉二指而不言說,
意欲二倍供養。大眾見之,皆盡發笑,王亦發笑,
而語言:『嗚呼!王子!乃有增益功德供養。』
「王復言:『我復以三十萬兩金供養眾僧,
復加千瓮香湯,洗浴菩提樹。』時,王子復舉四指,
意在四倍。「時,王瞋恚,語臣曰:
『誰教王子作是事,與我興競?』臣啟王言:
『誰敢與王興競?然王子聰慧利根,增益功德,故作是事耳!』
「時,王右顧視王子,白上座曰:
『除我庫藏之物,餘一切物,閻浮提夫人、婇女、諸臣、眷屬,
及我拘那羅子,皆悉布施賢聖眾僧,
唱令國界,集諸五眾。』而說偈曰:
「『除王庫藏物,夫人及婇女,
臣民一切眾,布施賢聖僧,
我身及王子,亦復悉捨與。』
「時,王、上座及比丘僧,
以瓮香湯洗浴菩提樹。「時,菩提樹倍復嚴好,增長茂盛,
以偈頌曰:
「『王浴菩提樹,無上之所覺,
樹增於茂盛,柯條葉柔軟。』
「時,王及諸群臣生大歡喜。「時,
王洗浴菩提樹已,次復供養眾僧。時,彼上座耶舍語王言:
『大王!今大有比丘僧集,
當發淳信心供養。』時,王從上至下,自手供養。「時,
彼有二沙彌,得食已,各以[麩-夫+少]團歡喜丸,更互相擲。
王見即笑而言:『此沙彌作小兒戲。』供養訖已,
王還上座前立。上座語王言:
『王莫生不信敬心。』王答上座:『無有不敬心,
然見二沙彌作小兒戲,如世間小兒,
以土團更互相擲。如是二沙彌以[麩-夫+少]團、以歡喜丸,
更互相擲。』上座白王言:
『彼二沙彌是俱解脫阿羅漢,更相奉食。』王聞是已,增其信心,
而作是念:『此二沙彌能展轉相施,
我今亦當於一切僧人施絹、劫貝。』「時,
二沙彌知王心所念,二沙彌共相謂言:『令王倍增敬信。』
一沙彌持鑊授與王,一沙彌授以染草。
王問彼沙彌:『用作何等?』二沙彌白王言:
『王因我故,施與眾僧絹及劫貝,
我欲令大王染成其色,施與眾僧。』「時,王作是念:『我雖心念,
口未發言。此二達士得他心智,而知我心。』
王即稽首敬禮眾僧,而說偈言:
「『孔雀之族姓,內外親眷屬,
因此惠施故,悉皆獲大利,
遭值良福田,歡喜應時施。』
「時,王語沙彌言:『我因汝等施僧衣,
施僧衣已,復以三衣并四億萬兩珍寶,
嚫五部眾;嚫願已,復以四十億萬兩珍寶,
贖取閻浮提宮人、婇女,及太子、群臣。』
「阿育王所作功德,無量如是。」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佛陀的預言―阿育王傳 https://bit.ly/3k04kfE
-------------------------
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怎麼的一個人,你知道嗎?
2017-08-28 由 霞綺江練聊歷史 發表于歷史
阿育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阿育王是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他篤信佛教,所以被佛教典籍稱為「無憂王」。阿育王也是僅次於釋迦牟尼的重要人物。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率軍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入侵印度,遭到印度人的頑強的抵抗。
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從印度河流域退走,但他在旁遮普設立了總督,並留下了一支軍隊。
當時恆河平原最強大的國家是難陀王統治下的摩揭陀國。公元前327年,該國出身剎帝利的一名名叫旃(zhan)陀羅笈多的貴族青年,揭竿而起,組織了一支軍隊抗擊馬其頓的軍隊。
公元前324年,他率領直抵摩揭陀國首都華氏城(今印度巴特那),推翻了難陀王的統治,定都華氏城。
因為他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所以就把他建立的新王朝叫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建國後大肆擴張,吞併了周邊的很多的國家。孔雀王朝的版圖不斷擴大,軍事勢力也很強,擁有3萬騎兵、60多萬步兵和9000頭戰象。
公元前298年,旃陀羅笈多逝世,他的兒子頻頭沙羅登基。頻頭沙羅在位期間,繼續對外擴張,消滅了16個大城君主,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但這時孔雀王朝統治並不穩定,各地經常發生叛亂。
公元前273年,頻頭沙羅去世,死前並沒有立太子,為了奪取王位,王子和公主展開了殘酷的廝殺。
王子之一的阿育王18歲時,被父王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不久西北部的重鎮叉始羅城叛亂。他又被任命為該地的總督,率軍前去鎮壓,叉始羅城聞風而降,從此阿育王嶄露頭角,積累了政治資本。
父王病逝後,阿育王在大臣們的支持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經過4年的拼殺,阿育王殺死了99個兄弟姐妹,最終獲得了勝利。
公元前269,阿育王舉行了灌頂儀式(印度當時的登基儀式),成為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
阿育王殘暴成性,殺人無數。即位後,他專門挑選兇惡的酷吏設立了「人間地獄」,殘害國內百姓。對外則沿著祖父和父親的步伐,繼續對外侵略擴張,征服了濕婆國等很多的國家,其中南征羯陵伽的戰爭,最為激烈。
羯陵伽位於今孟加拉灣沿岸,是古印度的一個強國,擁有騎兵1萬,步兵6萬,戰象幾百頭,而且經濟繁榮,海外貿易十分發達。
公元前262年,阿育王率大軍親征羯陵伽。羯陵伽雖然實力強大,但面對實力倍於己的孔雀王朝,最終還是失敗了,15萬羯陵伽人被俘,10萬人被殺。殺人如麻的阿育王看到屍骨成山、血流成河的場面,也十分震驚。
羯陵伽被征服後,孔雀王朝的領土又進一步擴大了。
整個南亞次大陸,東臨阿薩姆西界,南至邁索爾,西抵興都庫什山,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除了南端外,全部成為了孔雀王朝的領土。孔雀王朝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本統一的印度王朝。
羯陵伽戰爭中屍山血海的慘狀對阿育王震撼太大了,他深感痛悔,從小埋藏在心中的佛性,終於被惻隱之心喚醒。戰爭結束後,他與佛教的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大受感召,決心皈依佛教。
阿育王宣布佛教成為印度的國教,下令在印度各地樹立石柱,開鑿石壁,將他的詔令刻在上面。他還召集大批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經,在各地修建了很多的寺院和佛塔。同時派出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國去傳教。在他的支持下,佛教日益的傳播,後來還傳到了埃及、敘利亞、緬甸、泰國和中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對佛教的發展歷史而言,阿育王僅次於釋迦牟尼的重要人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nqzn4v5.html


30485a59745835576b7737r100012n8q0rrrn318

自公元前4世紀以來,地中海東部地區、印度、中國都已進入風雲激盪的歷史劇變時代,各民族間戰亂頻仍。時勢造英雄,亞歷山大、阿育王與秦始皇三位分屬希臘文明、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的當之無愧的「戰神」就生活在這個時期,他們生活的年代相距不過百餘年。
印度文明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在與其他各民族文明的比較中,印度文明最令人難忘的印象是什麼?
印度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確立的並且能夠傳承至今的成熟的宗教文明體。從這一點來說,印度文明就像一個減震器,她減緩乃至消解了那些從西方、北方而來的衝擊,承受著遊牧民族、海洋民族施予的巨大壓力。以發達的信仰社會為標誌的印度就像一個碩大的口袋陣,吞噬了自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以來的源源不斷地進入印度的一批批入侵者,並將他們徹底同化為印度人的一部分——這當然除了後來那些較大規模的自有信仰的文明體之外,如伊斯蘭文明等。
若要把印度文明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說明清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使我想到了印度文明在與外來文明體面臨直接衝突中的那些傑出表現,他們以什麼力量瓦解了外敵的入侵?如何以一種與一切英雄毫不相關的行為維持了文明的尊嚴?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由甘地發起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等等。戰爭是維持民族尊嚴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這是關於戰爭的正向思維方式,然而,印度人或許掌握了抑制戰爭行為的並且證明是十分有效的反向思維方式。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是,戰無不勝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印度歷經征戰之後,卻於公元前324年不得不帶領他的那些疲憊的士兵回到波斯。是什麼止住了亞歷山大前進的鐵蹄?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多等諸多原因,人類族群生存的危機日益加劇。族群間的戰爭規模變大了,地球似乎突然間變小了。文明的衝突與融合更加明顯,世界因而聯結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尤其自公元前4世紀以來,地中海東部地區、印度、中國都已進入風雲激盪的歷史劇變時代,各民族間戰亂頻仍。時勢造英雄,亞歷山大、阿育王與秦始皇三位分屬希臘文明、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的當之無愧的「戰神」就生活在這個時期,他們生活的年代相距不過百餘年。作為歷史的開創性人物,是偉大的文明造就了他們的功績;而在他們的身後,又是各自文明更加輝煌的崛起。從此,歐洲進入了時斷時續的不穩定狀態,中國進入周期性的不穩定狀態,而印度則進入了超穩定狀態。
戰爭意味著死亡與毀滅,人類為何投入一場場血腥殘酷的戰爭?
戰爭通常是調整族群之間利益紛爭的最為極端的方式,當人類族群遇到生存危機時,戰爭就有可能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選擇。希臘城邦由於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十分緊張,這些島國總是通過向大陸擴張來解決人口過剩的危機。然而,到了公元前8世紀以後,這種擴張被周圍的其他強勢族群阻止了,之後便是連綿不絕的內戰與外戰。特別是波斯帝國的崛起,希臘本土受到東方波斯人的進攻,西方的擴張又受到迦太基人的抑制,希臘城邦的生存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機。希波戰爭的勝利雖然極大了刺激了希臘人的民族主義神經,然而,伯羅奔尼撒戰爭又中止了這一進程。經過無數次城邦間內部戰爭的血與火的考驗,希臘世界終於實現了偉大的軍事變革,這使希臘世界產生出一支戰無不勝的強大軍隊。當獨眼、跛足、容貌被毀的血腥戰神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統一希臘城邦之後,戰爭的禍水終於可以引向東方了。
是族群仇恨的火種成就了亞歷山大的帝國事業。希臘人渴望擁有一位偉大的領袖帶領他們踏上東征之路。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率領一支約55000人的軍隊,打垮了強大的波斯,接著征服了毫不抵抗的埃及,然後侵入波斯的心臟地帶,進而向東挺進到了印度。他打敗了印度河流域和它北邊的蠻荒高原,然而,就在此時,他的軍隊卻發生兵變,拒絕繼續向東挺進。
亞歷山大是個英雄,然而,再偉大的英雄也有末路之時。人們普遍認為馬其頓帝國太依賴於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父子的英才,因而,在他們死後不久,帝國再也不能維持下去。事實上,希臘人需要英雄替他們沖開一條通往東方的血路,但當希臘人的要求得到滿足之後,亞歷山大似乎也就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據公元1世紀的歷史學家普魯塔克寫道:「當亞歷山大看到自己帝國的版圖時,他流淚嘆息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再去征服了。」(轉引自《帝國衰亡史》[美]科馬克·奧·勃里恩,現代出版社,2013年7月版,161頁)然而,真正的歷史事實是,亞歷山大停止前進的原因是他的士兵發動了兵變,他們說什麼都不願再前進了。今天的人們仍在思考亞歷山大的軍隊為何停止前進的原因,在我看來,印度那裡沒有希臘人的仇恨淵源;也沒有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更何況並沒有遇到這支英雄軍隊建功立業所需要的像波斯民族那樣的激烈反抗。我們很難想像亞歷山大軍隊在印度大概19個月的戰鬥與生活狀態,但很顯然,他們遇到的是與波斯民族迥異的族群,那裡大概沒有如波斯王堆積如山的黃金,也沒有其他可以擄掠的財富。他們鋒利的長槍遇到的是以信仰維生的非暴力的和平民族,一再重複的屠殺場景讓英雄的希臘人感到厭倦。沒有人願意永遠過著以屠殺為職業的生活方式,結果便使印度成了這支英雄組成的軍隊所能到達的最後一站,他們渴望回到家鄉,再次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流下眼淚的人還有印度的阿育王。戰爭像是一把手術刀,為無數的民族帶來無法癒合的傷口。儘管亞歷山大從未征服過印度的心臟地帶,但是希臘人對印度平原的入侵也造成了持久的影響。公元前321年,在亞歷山大撤離印度河不久,月護王在希臘入侵者造成的權力真空地區建立了孔雀王朝,統一了北印度。到其孫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時代,孔雀帝國國力強盛,領土幾乎囊括除了南端的整個次大陸,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專制帝國。阿育王早年好戰,但在通過特別殘忍的戰爭征服羯陵伽王國之後,他流淚了。當他看到十多萬俘虜被處死,他在內心深處對此感到深深的悲傷和悔恨。從此以後,他設法實行佛教的溫和教義,並向全國頒布以佛教信條為內容的敕令。他倡導樸素、同情、寬容、戒殺,主張各教派和諧共存。他還下令興辦了許多有益民生的公益事業,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孔雀王朝長達41年之久,其間國家十分富裕,並且得到很好的治理。
亞歷山大是個半人半神式的英雄,他繼承了荷馬史詩英雄後裔的衣缽。英雄的天下是可以分享的,只要有足夠的勇敢與智慧便可以做到。亞歷山大身邊的英雄們也許就是這麼認為他們與亞歷山大之間的關係,因為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然而,當亞歷山大從印度回到波斯,他接受了波斯王的稱號和冠冕,為了更有利於統治整個帝國,他覺得自己更應該像個真正的王。他要求人們像對待波斯王那樣,在他面前五體投地,親吻他的手。而這一切都是他身邊的英雄們不願看到的,他們分明感到這不僅是對於英雄人格的侮辱,而且是對神的褻瀆,因為只有神才配得上這樣的儀式。亞歷山大遇到了從未有過的難題,它遠比進行一場戰役更為艱難。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英雄們已經習慣於同胞兄弟般的親近,他們不僅拒絕向他頂禮膜拜,而且總是冒著生命危險規勸他不要這麼做。作為人間的英雄,亞歷山大再現了荷馬史詩中的神話,但英雄畢竟不是神。亞歷山大在內心深處自我神化的慾望更加表明,他不是一個真正的智者。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稱謂——亞里士多德的學生。
很多歷史學家都熱衷於探討亞里士多德與亞歷山大之間的關係。兩位影響西方世界的偉大人物,曾經的師生關係,難道不曾有過真正的智慧性碰撞嗎?柏拉圖式哲學王的政治理想為何沒有變為亞歷山大帝國的現實?
公元前343年,跟隨柏拉圖學習20餘年的亞里士多德成為13歲時的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的這一職位一直做了3年。而這3年,從理論上說正是亞歷山大人生觀形成中的關鍵時期。飽學多才的亞里士多德能把宮廷王子培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羅素在他的名作中採用了一位哲學史家的看法,認為亞歷山大是一個「不僅狂妄、酗酒、殘酷、報復成性,而且迷信得粗鄙不堪,他把深山裡的酋長的邪惡和東方專制君主的狂暴都結合在一道了。」
至於我,雖然我同意貝恩對於亞歷山大的性格的意見,然而我卻以為亞歷山大的功業是極其重要的,而且是極其有益的;因為要不是他,整個希臘文明的傳統很可能會早已經消滅了。至於亞里士多德對於他的影響,則我們盡可以任意地猜想成我們覺得是最合情理的東西。至於我,則我願意想像它等於零。亞歷山大是一個野心勃勃而又熱情衝動的孩子,和他父親的關係處得很壞,並且大概是不肯受教育的。亞里士多德教導說,每個國家的公民都不應該達到十萬人,並且還宣揚中庸之道的學說。我不能想像他的學生除了把他看成是他父親為了使他不致胡鬧而安置來看管他的一位沒趣味的老迂腐而外,還能把他看成是什麼別的。亞歷山大對於雅典的文明確實懷有一種勢利眼的敬意,但這一點是他整個的王朝所共有的,他們都希望能證明自己並不是野蠻人。這非常類似於十九世紀俄國貴族們對於巴黎的那種感情。所以這一點也不能歸功於亞里士多德的影響。而且在亞歷山大的身上,我也看不出有任何別的東西可能來源於亞里士多德的影響。
更使人驚異的倒是,亞歷山大對於亞里士多德的影響竟是如此之小,亞里士多德對政治的思考竟至於輕易地遺漏掉了一個事實,即城邦的時代已經讓位給帝國的時代了。我疑心亞里士多德一直把亞歷山大認為只不過是「一個放蕩而拗執的孩子,是永遠不能理解一點哲學的」。大體上說,這兩個偉大人物的接觸似乎是毫無結果的,竟仿佛兩人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一般。
(《西方哲學史》[英]羅素著,商務印書館,1963年8月版,204—205頁)
當一個人舉起屠刀揮向人群的時候,他的內心會不會產生無法抑制的惶恐不安?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也許可以作為是智者還是武夫的標準。阿育王就是這樣一個有信仰的智者。他把自己對於10萬人被殺、15萬人被放逐、數十萬人死於此後而來的饑荒和瘟疫的慘烈戰禍通過在全國建立眾多石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悔罪的願望。阿育王至少樹立了30根獨立石柱,這些石柱本身就可以視為亞歷山大開創的希臘化時代的文化成果——它們製作精良,以磨光砂石鑲面,有的高達30英尺。更重要的是,石柱因刻有阿育王的「柱諭」而聞名天下。這些石柱一般設立在群眾聚集的公共場所,以便人們更易於接受阿育王戒殺與寬容之類的「正法」。
我已下令在路邊種植榕樹,給牲畜和人們以蔭涼。我已下令種植芒果園林,我下令每隔9哩挖水井和建憩亭……我處處設立許許多多的供水點,以供牲畜和人們享用。然而這些利益是重要的,確實,世界在許多方面從以前的國王們、也從我這兒,已享受到了關懷。但是,我之所以做這些事情,是為了我的臣民能遵從「大法」。(《柱諭》,VII,R.塔帕爾,《阿育王與孔雀王朝衰落》,轉引自《印度的智慧》,林太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51頁)
這是一代帝王多麼溫情的表白!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阿育王廣施仁政,晚年將大量財物施捨給佛教僧伽,以致影響國庫財政平衡和皇室收入,最終喪失權力,在鬱悶中離世。孔雀帝國在他之後很快也就分裂了。
阿育王從一個嗜殺者轉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處理信仰與王權之間的關係上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然而,中國的秦王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卻是一個與阿育王完全相反的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他幾乎一年一國地滅亡了東方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秦王嬴政自年幼時代就已倍受折磨——中國式的偉大帝王往往都會有這種非凡的經歷。為了征服東方六國,最終獲得帝位,一方面對待敵國殘酷無情,史料顯示,自秦孝公以來,秦國僅在戰場上就殺害100多萬軍人,這還不包括本國軍人的死亡人數;另一方面,對待一切有用於他的人採取了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態度,有時甚至大行賄賂以收買敵國官員為己方賣命。《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述秦王見尉繚時的故事,可謂入木三分。
(秦王)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繚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游。」乃亡去。秦王覺,固止,以為秦國尉,卒用其計策。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秦王會見尉繚時,以平等的禮節相待,衣服飲食也與尉繚一樣。尉繚(後來對人)說:「秦王這個人,高鼻樑,大眼睛,老鷹的胸脯,豺狼的聲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有求於人的時候)刻意營造簡約的氣氛,對人謙下,得志的時候也會輕易地吃人。我是個平民,然而他見到我總是那樣謙卑。如果秦王奪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實現,天下的人就都成為奴僕了。我不能跟他長久交往。」於是逃走,秦王發覺,堅決勸止,讓他當秦國的最高軍事長官,始終採用了他的計謀。
秦始皇滅亡六國後,採用源於三皇之「皇」、五帝之「帝」的「皇帝」稱號,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他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改革;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奠定中國2000餘年的皇權政體,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稱為「千古一帝」。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著嗜殺本性的亞歷山大,他的心靈世界裡,是一片屬於眾神的天空,那裡是英雄徜徉的天地;曾經嗜血成性的阿育王在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教義哺育下幡然醒悟,終於回到了佛陀普施天下的慈悲懷抱之中;秦始皇有著亞歷山大一樣嗜血的本性,亦有阿育王的慈悲情懷,但他心中的天下只有自己的小家那般大小,他的理想只是讓中國人萬世為其私有化的家天下所虜而已。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三位影響人類文明走向的開創性人物,其共同點可以稱之為「血腥戰神」,在他們的號令下,無數的人失去了生命,人類族群間的戰爭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他們通過戰爭這一極端的歷史事件,走到了歷史的前台。與他們的先輩所經歷的諸多戰爭不同的是,他們是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經受了人類文明走向成熟期的偉大洗禮。
戰爭改變了一切,如果沒有如此大規模的古代戰爭,如今的人類各族群也許仍然生活在「小國寡民」的狀態。戰爭像一把無形的巨斧,在不同族群相互割據的地理區域人工開鑿了可以貫通的「大運河」。這條大運河應該歸功于波斯人與希臘人的雙向互動。從此之後,東西方的通道被徹底打開了。亞歷山大的軍隊每征服一地,就建造城鎮,從地中海濱到阿富汗、印度邊陲,建立了70余座以亞歷山大里亞命名的新城,現經考古和發掘核實的近40座。接著,那些飢餓的人群——成千上萬的希臘商人、行政官員、教師、專門職業者和僱傭兵紛紛離開人口擁擠、資源匱乏的希臘城邦,緊隨惡狼般的入侵者進入東方尋找謀生的機會。亞歷山大並沒有排斥被征服地的文明習俗,相反他鼓勵希臘人效仿他,與當地人通婚。他們不可避免地將希臘人的價值觀帶到各地。作為征服者,他們能夠將希臘的思想居高臨下地灌輸給與他們接觸的人,結果就造成了希臘與亞洲的不同文化交織在一起的混合文化。亞歷山大的東征,催生出希臘化時代的到來,可以稱之為一個面向東方的西方從此誕生了。戰爭將印度教、佛教介紹給了西方,而且從此以後,印度與地中海地區東部之間有了直接的貿易往來。希臘化時代貿易規模大,遠途交易多。到了後期,海洋貿易與陸路貿易都有發展,到中國漢朝張騫通西域時,東西方的國際貿易通道已經有了有據可查的著名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希臘化時代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打破了歷史上形成的東、西各自獨立發展的模型,將它們合二為一。現在,人們首次想到把整個文明世界當做一個單位。起先,埃及人和馬其頓人是以征服者和統治者的身份去東方的,他們強制推行希臘化模式。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自己也發生了變化,使隨後產生的希臘化文明成為一個混合物,而不是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植物。最後,東方的宗教也傳播到西方,大大地促進了羅馬帝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轉變。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PJ6mEK.html


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
18歲時,他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約公元前273年,賓頭娑羅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為了奪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傳說阿育王曾經謀殺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終,阿育王獲得了勝利,約公元前269年,阿育王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
阿育王早年好戰殺戮,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晚年篤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稱為「無憂王」。
阿育王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阿育王曾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為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統治時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也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
阿育王還有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他的戰鬥素質是明顯從幼年開始,被賦予皇家軍事訓練。他被稱為一個可怕的獵人,因為根據傳說,他只用一個木棍殺死過一個獅子。由於他的名譽作為一個可怕的戰士,一個無情的將軍,所以被送去遏制阿凡提省孔雀帝國的騷亂。
阿育王統治的孔雀王朝,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軍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絕對的權威。全國被分為若干行省,行省總督通常由王子擔任,但行省內部仍有著許多保持自治或半獨立的部落,孔雀王朝還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該王朝的創始人旃陀羅笈多之孫。旃陀羅笈多是一位印度軍事領袖,他在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後的歲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區,由此在印度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主要的帝國。
他一生的業績可以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要是經過奮鬥坐穩王位和通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印度,在約在公元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時,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印度全境得到統一。
據說,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
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代,在全國努力推廣佛教,促成了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榮。阿育王統治時期成為古印度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強盛時代。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於阿育王強調宗教,政治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印度長達41年的時間。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5zgaob2.html

1540304548804p80052sr8877pp48405nq64001o1p79ro1prq7757485o814ps5s4643p09n68q45sop789537s3q439rspp594319802rr63s9855p58o7r30984r0r7845r1n8pp9ros25o146r990340r1op6on42008q49q8ro3278p098q5rn112q844n4pqn87pr6677q9rno57664p64p63q08q499n883s74r7rp9r04539r350s97r6r14641n5121s972271s5po555n13s512534890n09757q1396r5so615403045619627034234o36


印度最虔誠的君主——皈依佛門的阿育王
2017-07-30 由 豐澤園 發表于歷史
阿育王(又稱無憂王,約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賓頭沙羅王之子,阿育王后來成為了一位佛教徒,還當上了佛教的護法。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
阿育王
阿育王18歲時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後來在鎮壓旦叉始羅城叛亂中立下大功,積累了政治資本。公元前273年父王賓頭沙羅病重,阿育王回國爭奪王位,傳說他殺死了99個兄弟之後才坐穩了寶座,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王位爭奪的血腥激烈由此可見一斑。在排除了一切反對勢力後,舉行了灌頂儀式(即印度當時的登基儀式)。
阿育王一生的經歷可以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要是經過奮鬥坐穩王位和通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印度。阿育王是歷史上著名的好戰君主之一。他發動了一系列統一南亞次大陸的戰爭,曾征服過濕婆國等,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遠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國的戰爭。這次戰爭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統一印度的事業(最南端的部分除外),但也造成了10萬人被殺,15萬人被擄走的人間慘劇。這一戰是阿育王一生的轉折點,也是印度歷史的轉折點。阿育王被伏屍成山、血流成河的場面所震撼,深感痛悔,惻隱之心喚醒。他同佛教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之後,終於被感召,決心皈依佛門,徹底改變統治策略。
印度
皈依佛門之後,阿育王的人生進入了「白阿育王」時代,主要內容是弘揚佛教。阿育王宣布他將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儘量減少傷亡。他宣布佛教為國教,將他的詔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他倡導的正法,包括以下這些基本內容:對人要仁愛慈悲,包括孝敬父母,善待親戚朋友和其他人,對動物也要尊重它們的生命,因為它們也是「眾生平等」的一部分;要多做有助於公眾的好事,如修橋造路、種樹建亭等;要對其他宗教寬容,給予耆那教、婆羅門教、阿耆昆伽教應有的地位,禁止不同教派之間的互相攻擊。這些「正法」的內容體現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統治需要。
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和土地,還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阿育王派人向周邊國家宣傳佛教,從此,佛教走出印度,成為了世界性宗教。
釋迦摩尼
趣味連結:釋迦摩尼
釋迦牟尼佛,(約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義即「釋迦族的聖人」。據佛經記載,佛陀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弘法45年。年80歲左右圓寂。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kz6bzo8.html


古印度的人們為什麼稱阿育王為「黑阿育王」。孔雀王國的傳奇
2019-03-18 由 徽凰人生 發表于歷史
歷史中真實的阿育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他究竟有著怎樣傳奇的人生呢?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他的父親叫賓頭沙羅王,是印度歷史上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國王,當然和阿育王相比的話,阿育王比他要更偉大。孔雀王朝正式在阿育王的時代達到了全盛。阿育王同時還是一位佛教徒,最終成為了護法名王,他是保護佛教傳播的。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眾多的帝王當中無與倫比,它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高居印度諸多國王之首。

阿育王的一生可以分為清楚的兩部分。按照印度的傳說,他前半生是黑阿育王,因為按照印度的傳統,他們用黑色去形容一種不祥,一種比較兇殘的事情。那麼我們知道他的前半生是一個給大家的印象不怎麼樣的一個王,所以叫黑阿育王。阿育王在18歲的時候,被任命為印度底下孔雀王朝底下一塊巨大疆域的總督,後來鎮壓了這個城的起義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公元前273年,當他的父親病重的時候,阿育王回國爭奪王位,殺掉了自己99個兄弟,才奪得了王位。

古印度孔雀王朝
殺人無數的阿育王在繼位以後,絲毫沒有改變他這種殘酷的天性。據說他曾經設立了一個地方叫人間地獄這,這裡邊有各種各樣的非常殘忍的刑具,按照我們佛典,或者印度古代歷史當中的記載,人間地獄裡有油鍋把人扔到油鍋里去炸,有鋸子把人鋸成兩半,還有釘板等等,把老百姓動不動就抓進來,關在這個人間地獄裡折磨。同時誰來當這個人間地獄的獄主呢?誰來當這個監獄長呢?阿育王在全國範圍內尋找了一個最惡毒的最殘忍的人,來擔當這個人間地獄的獄長。

油鍋
所以阿育王在古印度被認為是個暴君,事實上他的前半生也確實是個暴君。歷史上的阿育王一生有黑白之分,前半生的黑阿育王是一個殘酷的暴君,其殘忍程度堪比中國的商紂王,他設立的人間地獄可謂泯滅人性,然而他的後半生卻變成了截然相反的白阿育王,對佛教的弘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性情大變的呢?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去征服南亞次大陸,征服了很多國家。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的261年,阿育王率領大軍打到了今天的孟加拉一帶,這次戰爭使孔雀王朝完成了統一印度的勢力。這場戰爭非常的殘酷,導致10萬人被屠殺,15萬人被擄走,被搶走了,從家園裡搶走。阿育王非常殘酷,酷愛屠殺。即便如此,他被他發動的征服戰爭導致的慘狀驚呆了。他看到屍體成山血流成河,他深感痛悔,他一下子震驚,覺得太殘酷了。他內心深處的一些善被激發起來。這些善原來被一種貪慾,一種對權力的追求,對金錢的追求,對疆土的追求所遮蓋住了。但是在這一刻,他這顆心被喚醒。他和一位佛教高僧叫優婆鞠多長談以後,最後決定皈依佛門,徹底改變了統治策略。從此,阿育王開始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而這一場戰爭按照印度的歷史記載,是阿育王從黑暗獄王變成白阿育王,從一個暴君變成一個比較善良的君主,這樣的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而同時當然也是印度歷史的轉折點。

從黑變白阿育王轉變得如此徹底,判若兩人,如果說是戰爭的殺戮讓阿育王善心萌生,那麼佛教高僧的點化則徹底改變了他暴虐的內心,既然阿育王成為了皈依佛教的護法名王,那對於他從黑到白的轉變,在佛經中又是怎樣解釋的呢?佛經裡邊啊有這麼一個故事,說阿育王他虔誠,就特別有佛性,特別有善根,只不過後來被一些貪慾給遮蔽了,被誤入歧途了。那麼為什麼說他前身特別有善根呢?有一次釋迦摩尼啊佛陀了還在世的時候,釋迦摩尼在外邊碰見一個小孩,這個小孩非常的可愛,正在幹嘛呢?在做遊戲,做什麼遊戲呢?這個孩子從地上啊拿了很多泥巴,在團團泥巴玩捏來捏去。當這個小孩抬頭看見佛陀的時候,因為佛陀法相莊嚴,那麼這位小孩一看,就被佛的這種莊嚴的法相所驚呆了,而這個小孩又對這個佛顯得非常的親熱。所以這個小孩就非常有意思,就把手上的這一段泥巴當作飯,當做食物,恭恭敬敬地捧給師尊,作為食物來供養師尊。世尊告訴他身邊的弟子也就是阿難陀。你別小看這個孩子,佛滅百年以後,此小兒當作轉輪聖王。什麼意思呢?轉輪聖王是印度古代一種很大的國王的一種尊稱,梵文叫斫迦羅伐剌底。

轉輪聖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馬車輪子轉過的地方都是我的國土,所以叫轉輪聖王,形容這個國王的疆域非常大。佛陀就對阿難陀說,這個孩子在我滅度以後百餘年,他就將是印度的轉輪聖王。這也說明後來的佛教徒看到了阿育王的轉變,看到了阿育王由兇殘轉向善良,由喜歡屠殺轉向了這個愛護眾生以後,他要在佛教裡邊尋找一個理由來解釋阿育王的轉變,當然這是一種神話。根據佛教的說法,阿育王的人性轉變是因為其善根的存在,並且其前世與釋迦摩尼頗有淵源。
孔雀王朝興起於公元前324年,沒落於公元前188年,實行奴隸制,它的名字起源於統治者旃陀螺笈多是來自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命名。旃陀螺笈多占領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區,而後他打敗了塞琉古王國,並統治了阿富汗。阿育王在位時,統治疆域遼闊,政治獨權,佛教也開始廣泛傳播。孔雀王朝統治了長達五十年,直到公元前187年,最後一位國王被大臣殺害,孔雀王朝就此結束,在當時基本實現了統一印度。

一、興起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國王打敗了波斯帝國,而後占領了印度西北部。公元前325年,壓力上大國王離開了印度河地區,在旁遮普駐守軍隊。到了公元前317年,有一個叫旃陀螺笈多的年輕人,出生於剎帝利的貴族,他帶領了當地的人民進行了起義,建立了一隻部隊,打敗了馬其頓人駐紮在西北印度的軍隊,最後解放了北印度。而後他帶領軍隊攻占了摩揭陀國的首都華氏城,奪取了政權,成立了孔雀王朝。旃陀螺笈多奠定了孔雀王朝的基礎,他晚年信奉耆那教,最終捨棄了王位一心求教,最後遵循教義絕食而死。他的兒子賓頭娑羅繼承了王位,維持了孔雀王朝在北印度的統治地位。

二、鼎盛
賓頭娑羅去世後,他的兒子阿育王繼承了王位,成為孔雀王朝第三個繼承者,他原本是一個總督,駐守在西北地區,因為父親身體不好回到了都城華氏城。根據佛教的記載,阿育王在他父親去世後,殺了九十九個兄弟,才繼承了王位。阿育王剛上位便鎮壓了西北地區的人民起義,他是一個很殘暴的人,會殺害百姓。在阿育王即位後,占領了羯陵伽,傳言在這場戰役中,屠殺了數以萬計的百姓,在旃陀羅笈多至阿育王這三代人的統治下,孔雀王朝的政權達到了鼎盛階段。

三、政治
孔雀王朝是實行君主專制的國家,國王有著最高的統治權,所有的重要決定都必須由國王在定奪,任命官員有最高的罷免權,有最高的行政權;國王制定的規定就會成為法律,有最高的立法權;任何軍事行動,國王都是最高的領導者,有最高的軍事權;國王還可以參閱各種刑事案件,有最高的司法權;國王還會派官員到各地,督查百姓的日常,有最高的檢察權。

國王身旁還有有一些專門的諮詢人員和官員,這些官員有三種,第一種就是管理地方各事宜的官員,他們主要的工作任務是建立渠道,測量各地的土地,讓每個地方的用水達到合理的水平;統計獵戶,合理的進行賞罰;對各行各業進行合理的稅收,監督各地的土木工程;修建鐵路等。第二種是管理各城市的官員,他們主要有六組人,每組人有五個,這六個組都有自己要負責的領域,都有手工業、海外僑民、市場經濟、貨幣交易、稅收等。第三種是專門管理軍事的官員,這個也是有六組人,每組都是五個人,分別管理不同的兵種。

孔雀王朝統治期間,實行了三種土地制度,第一種:國家的土地和國王所擁有的所有土地,國王可以指派農民進行耕種,收取賦稅;第二種是官員和貴族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是國家賞賜的,不用上繳賦稅,但是不能夠轉讓出去;第三種就是還沒有被開發的土地和百姓的土地。

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孔雀王朝時期,所有的奴隸和囚犯都在農莊上出賣苦力,還有專門的人製造工具,奴隸和囚犯勞動後只能得到吃的,但是製造工具的不僅能得到吃的,還能夠得到工資。在這個時候,奴隸制度已經開始走向沒落了,奴隸開始爭取自由,財產可以得到繼承。

四、外交
旃陀羅笈多統治時期,亞歷山大的部落塞琉古沿襲了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洲的大部分地區,一直想要統治印度的西北部。公元前305年,亞歷山大率領軍隊打到了印度,但是失敗了,後來他割讓了一部分地區送給了旃陀羅笈多,旃陀羅笈多也給了他五百頭的大象,而後兩國締結了盟約,保持了和平,塞琉古還排遣了官員長期生活在孔雀王朝的都城華氏城。

旃陀羅笈多的兒子賓頭娑羅羅依舊和塞琉古王國友好相處,兩國締結聯姻,希臘的國王常年派官員到印度的首都華氏城,埃及的國王也曾經派官員到華氏城。

五、滅亡
阿育王去世後,孔雀王朝也開始分裂了,西北地區的王子宣布獨立,此時南部的安度羅也宣布了獨立,國王在持續了五十年的統治之後,最後被孔雀王朝的大臣殺害了,建立了巽伽王朝,孔雀王朝就此結束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pa4yb5.html
---------------------------------------
無庸置疑的,佛教過去的昌盛,需歸因於那些勇於超越物質生活,追求生命真義的追隨者。但我們也不該忘記:它亦同時歸功於那些瞭解這種追尋的價值,並給予援助的國家與人們。甚至有些偉大的國王和軍人捨棄了世俗的野心,轉而致力護持佛法。而這些就是欽哲基金會所希望追隨的道路。
佛教曾歷經許多黃金時期 – 印度阿育王的孔雀王朝(西元前三世紀)、中國的唐朝(八世紀)、日本的天台宗時期(九世紀) 、元朝忽必烈時期(十二世紀),以及被入侵前的西藏。在這些時期,佛教深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正如同今日人們崇拜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好萊塢明星以及足球選手;當時社會大眾對於那些矢志出離的僧眾極為尊崇。因為他們明白致力追求證悟之重要性。
今日在少數僅存的一些地區,像是不丹、泰國,我們仍舊可以看到人們對於追尋證悟的人仍保有同等的尊崇。一個出家人可以決定進行閉關九年,而無須太過憂心。佛法弟子亦可輕易進入寺院或佛學院研習,不論他想要修習多久,都是被允許的。在這些地方,布施乃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佛教過去一直是以這種方式延續著。但除了以上少數諸例,現代社會已然喪失了這種習慣。
佛教已傳至西方,並且日益昌盛,但護持靈性追求的體制仍極度缺乏。人們只有在購買了嶄新的蘋果電腦、出外渡假、扣除了健身俱樂部的會員費之後,才捐出口袋裡剩下的零錢。相對的,許多西方弟子發現要找個閉關和出離的地方很困難,因為他們得持續不斷地靠自己去解決物質上所需。他們也缺少像佛學院、寺院等可以輕易獲得法教的地方。他們必須靠自己之力去尋求,甚至遠至尼泊爾或印度以求學習語言和經典,才能如願。
若我們真心的想要延續佛教的傳統,若我們真心的想將佛教在西方“建立”起來,那我們就必須預先考慮到下一個世代。這意味著創建永續性組織來培育佛法修持,並讓任何對佛法有興趣的人都能如願。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坐等美國或法國那一天會變成一個佛教國家。在阿育王的時代,他興建了許多佛龕與寺院,把佛陀的教示鐫刻在岩石和柱子上,並派遣傳教士遠至希臘、埃及等國家。他的親生兒子,出家為僧,並將佛教傳至斯里蘭卡,直到今日,佛教仍是斯里蘭卡主要的宗教。因此,我們從小處著手,例如出版經典、在法國資助三年的閉關、為印度和不丹的七百多位出家僧眾提供食物與住處。
欽哲基金會的整體目的,就在於去創造出一個能夠護持人們持續的研習且修持佛法的體系
系列之一印度 阿育王 | 欽哲基金會 https://bit.ly/3kVsGZr
-------------
佛陀的預言―阿育王傳 
     
 
阿育王,梵語:Ash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生卒起迄約西元前304年-西元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他同時是一位虔誠的在家佛教徒,後世稱為佛教在人間的大護法。
西元前273年,頻頭娑羅逝世,阿育王為了與其兄修師摩奪嫡,在大臣成護的協助之下終於勝出。古今中外的政治鬥爭都免不了腥風血雨,他登基後為了剷除異己,遂將王族的政敵全都殺光,故而在他統治的初期被評價為一個暴君。在約西元前261年,他征服了羯陵伽國,當時約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總計約數十萬。至此,他統一了全印度,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
後來,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這一幕開始觸動了他內心善良悲憫的光明面。阿育王深具宿世善根,且與佛法有極深的因緣,當阿育王的宿世善業成熟時,他皈依了佛教,有說他是受異母胞弟的影響,也有說是受沙門的感招。但當時的阿育王仍是一名世俗的皇帝,接觸佛法的時日不長,加上宿世的無明煩惱習氣,所以他並沒有完全捨棄暴力,他曾實施過白色恐怖,屠殺了數以萬計的分那婆陀那國的外道教徒,也因此事件連累了阿育王的老師被當做是外道而慘遭殺害了,至此阿育王才真的翻然悔悟,成為一名心胸寬大的明君。他不再將自己的信仰強加諸在他人身上,所以他並沒有將佛教定為國教,也不再繼續迫害其它教派,甚至還一視同仁地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慷慨地捐助。
阿育王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以後,極力推廣佛教,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故而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並在石柱上刻了許多敕令和教諭,稱之為「法敕」,內容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為人誠實等。而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所以在敕令中他自稱為「天親仁顏大王」。
阿育王徹底地奉行世尊的教誨,一生中都大力宣揚佛法,他禁止殺生,為平民建立醫院,為旅客建立休息的場所,對貧民施捨,並且親自朝拜佛陀的聖跡,建立了許多佛塔,在位期間他一共建造了八萬四千座佛塔。
在他即位後的第17年,由華氏城的帝須長老舉行了佛教歷史上第三次驚動人天的結集,因為佛法的殊勝及阿育王的德政,遂使佛教成為了印度當時全國性的宗教。他努力向周邊的國家派出了許多傳教團,欲使佛教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由於佛法傳到了錫蘭,遂使斯里蘭卡至今都仍是南傳佛教的重心。依據語言學家季羨林的考據,阿育王對外所傳播的佛教,只限於上座部派別。而據北傳佛教的記載,阿育王後期似有轉而信奉大眾部的跡象。但不管怎樣,阿育王的後期治國方針都是基於佛教的精神,透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徹底地實踐了佛教的轉輪聖王的理想。雖然他對於羯陵伽國的征戰所產生的慘狀深有感觸,但是仍將其土地編入了帝國的版圖。雖然他禁止殺生祭祀,但並沒有廢除死刑和酷刑。雖然他是上座部的佛教徒,但他保障了人民的信仰自由,因此婆羅門教、耆那教等外道都得以和平共存,而這也成為了日後印度君主的傳統。歷史上對阿育王的評價極高,認為他並不是那種逃避現實又不僧不俗的佛教徒,而是一位集寬容、和平、果斷、睿智等兼容並蓄的成功君王,他在民眾的歡呼聲及擁戴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史稱為「孔雀王朝」。
本經是敘述佛陀在世時曾預言在佛入滅後的百年,印度會出現一位名叫阿育王的聖君。這篇珍貴的經文被收錄在北傳的《雜阿含經》中,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乘坐經文的時光機,回到過去的古印度佛陀時代,親自聽聞佛陀在當時預言阿育王的經過。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六○四篇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喬正一譯於西元2013/3/24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是發生在佛陀住在古印度的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林時候的事。
 某日清晨,世尊著衣持缽,帶領諸比丘僧一起走入城內乞食化緣。佛陀的膚色如白金一般亮麗耀眼;容貌俊美無籌,猶如滿月一般的皎潔;舉止穩重,行步如鵝王一般威儀具足。就像是以下的偈語所形容的:「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行步如鵝王,面如淨滿月,世尊與眾俱。」
    當世尊以腳踏進城門的地時,發生了六種地震,如以的偈語所說:
「大海及大地,  城郭并諸山,
牟尼足所踐,  動搖如浪舟。」
    佛陀展現了如是的神蹟後,所有的人民都高聲齊唱:「太神奇了!佛世尊一入城便出現了這般奇蹟。」
    佛陀的慈心與威德,使得高低不平的崎嶇道路都成了平坦好走的大道,使各種荊棘諸與瓦礫等障礙都消失不見,聾者復聰,盲者復明,瘖啞者能開口說話,城內的各種樂器,在無人彈奏的情況下會自動發出美妙的音樂。」
 每一次,世尊走入城內時,都會以慈心普照一切的眾生,慈心的光亮猶如千日之焰一般,使一切的人民都沐浴在光照之中。
 當時,世尊順著街道而行,巧遇兩個小孩在旁邊玩耍,其中一個出生高貴種姓的婆羅門,另一個是剎帝利,他們一起在沙堆中嬉戲。
 那個出生自婆羅門家庭的小孩名叫闍耶,另一個名叫毘闍耶。他們看見世尊走過來,又見世尊身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於是心生恭敬與歡喜。
 他們想供養世尊,於是手捧著麥麩與細沙,分別放入世尊的缽中。
 隨後,毘闍耶合掌隨喜,發願說道:「真是善哉!善哉!今日我看見大悲世尊通身散發著一尋的光圈,又目睹世尊完美的容顏,著實令我心生大敬信,所以我捧沙立即奉施給世尊,願以此功德令我得離生老死際【譯按:解脫】。」
 而闍耶則天真地發願道:「那麼我願以此惠施善根之功德,令我得以統一天下,成為一個深受人民敬愛的大國王。」
 世尊接受了這兩個小孩的供養,便微微一笑。
 阿難尊者站在世尊的身旁,他看見世尊微笑,便合掌問佛:「世尊!過諸佛世尊絕非無因緣而微笑,不知今日佛世尊是以何因緣而微笑呢?」
 世尊對阿難說:「沒錯,沒錯,就像你說的。過去諸佛沒有因緣是不會笑的,我今天會笑,的確是有因緣。阿難,在我滅度百年之後,這個叫做闍耶的小孩來生將統治巴連弗邑這個地方,當大國王,他的姓氏是孔雀,名字叫阿育。他會以正法治理天下,又廣為收集我的舍利,建造八萬四千座法王之塔,安樂無量的眾生。」
 「阿難!你回去後把我缽中的沙放到如來平時經行的地方,以後我經行時都會踏過上面。」
 「是,世尊。」。
 接著,佛陀開始了以下的預言。
 在佛陀入滅百年後的未來,巴連弗邑這個地方,會出現一個叫月護的國王,他會有一個兒子,名叫頻頭娑羅,他將來也會繼承王位 統治這個國家,他也會有一個兒子,名叫修師摩。
 而未來的瞻婆國裡會有一個出生自婆羅門家庭的女子,長相極為漂亮,令人樂見,傾國傾城,那時所有的命相師都會預言此女當為王妃,會生二個兒子,一個當國王,統領一天下;另一個則出家學道,當成聖跡。
 女子的父親非常地疼愛她,視她為掌上明珠,將她送入皇宮讓修師摩太子選妃。但就像古今中外的後宮一樣,此女因美貌出眾,在入宮後還沒有跟太子相見以前,就已惹起其他妻妾的嫉妒,於是她們設計陷害此女,騙她說身為太子的妻妾就應該要會替夫君理髮才是為妻之道。
 此女不但美貌,還多才多藝,很快便學會理髮的技術,於是某日她替太子理髮,太子非常地滿意,便問她:「妳想要什麼?我都可以賞賜給妳!」
 「不用,只要太子能真心愛我就好!」
 「但我可是太子,而妳是理髮師,妳我身份階級懸殊,不可通婚,叫我怎麼愛妳?」
 「殿下,我不是來自低下種姓的家庭,我乃是高貴種族的婆羅門之女。命相師曾對我父親說我有嫁給國王的命,所以我才會來這裡參加選妃!」
 「哦?如果真是這樣,那是誰叫妳學理髮的技術?」
 「是太子妃及其他夫人叫我學的。」
 太子一聽即知此女過於單純,受到他人的陷害,但危機也就是轉機,此女反而因禍得福,太子對她說:「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
 太子隨後改立她為太子妃。
 沒多久,太子登基了,他當上國王以後便立此女為皇后。
 國王與皇后很恩愛,感情甚篤,沒多久皇后便懷孕了,而且懷的是龍鳳胎,第一個兒子因出生時很安隱順利,令皇后的身心沒有憂惱,所以在他出生七日後,便取名叫無憂,又名為「阿育」。
 接著,皇后又產下了另一個兒子,取名叫離憂。
 而阿育生來長得很醜,且皮膚很粗糙,很不得父王的疼愛,所以國王不大樂意抱他。
 有一天,國王很想知道他這麼多的兒子裡未來誰能繼承皇位,於是他命相師為諸位王子看相。
 相師說:「陛下,請將諸位皇子帶到金殿園館中,讓我好好地端詳。」
 可是阿育卻沒有前去。阿育的母親便問道:「你為何不去?」
 阿育回答:「母后,父王既然不喜歡我,想必他也不樂於見到我,我又何必自討沒趣?」
 「傻孩子,說什麼傻話?他可是你親生父親,怎麼會不喜歡你?這是你父王的命令,你不可以違抗喔!」
 「既然母后叫我去,我去便是。不過我希望母后能替我送飲食。」阿育在跟媽媽撒嬌。
 「好啦!你趕快去吧。」皇后催促著。
 當阿育走出門時,巧遇一名朝中的大臣,名叫阿羅陀。
 此臣問阿育:「請問殿下要去哪裡啊?」
 「我聽說父王要在金殿園館觀察諸王子將來誰能繼位,我是奉命前去。」
 其實國王的確不喜歡阿育,所以先交代這名大臣做安排,倘若阿育前來,當使其乘坐老鈍的大象前來,並以老人為隨從。
 所以這名大臣便假意替阿育準備了一匹老象。
 阿育來到了園館,跟諸王子坐在一起。
 當諸王子各自用餐時,阿育的母親以瓦器盛著酪飯,送給了阿育。
 國王便問相師:「他們誰有帝王之相?誰可以承繼我的皇位?」
 命相師們早就發現阿育才具有帝王之相,但他們也善於察言觀色,知道國王並不喜歡阿育,所以如果說實話,恐怕會令國王不開心。
 於是,便說道:「他們之中若有誰乘坐好的交通工具者,此人當作國王。」
 這時,諸王子各自都說:「我的交通工具是最好的。」
 阿育說:「我騎的是老象,還有哪一頭象會比老象更有經驗穩重?所以當然是我的坐騎最好!」
 國王一聽覺得有理,於是又叫命相師再觀察。
 命相師又說:「凡坐在第一座位者,此人當作王。」
 諸王子仍各自說:「我坐的是第一座。」
 阿育說:「我現在坐在地上,試問當今還有哪一種座位勝過大地?所以當然是我的座位第一,未來我當作王。」
 國王一聽,也深覺有理,故命相師再觀。
 就這樣一重一重的測試,都是阿育勝出。
 最後,諸王子各自回宮。
 那些婆羅門相師都知阿育將來一定會當上國王,便常常對其母送禮巴結,其母亦禮尚往來重餉婆羅門,私下問婆羅門相師:「國王駕崩後,誰當作國王?」
 「唉呀!這是天機不可洩漏,不可說也。」
 但皇后仍再三追問。
 相師私下透露:「皇后殿下,我可以告訴妳,但請妳千萬不可告訴別人,就是您的兒子,就是阿育。」
 皇后一聽大喜,說道:「真是太好了!不過國王若聽到,一定會不高興,恐怕會對您不生敬信。這樣吧!大師先請回,將來阿育真的當上了國王,一定少不了您的好處,我們母子一定會終生供養您。」
 後來,邊境有鄰國造反,國王便命阿育帶領兵將去打仗。
    但阿育臨去時,不帶一兵一卒。他的隨從訝異地問:「太子啊,我們現在可是要去打仗,你不帶兵將,如何弭平亂賊呢?」
 「若我真有當國王的那個命,那麼善根果報,兵甲自然會來。」
 好笑的是,敵國的人民聽聞阿育前來,立即修治道路,莊嚴城郭,執持吉瓶之水及各種供養,前來歡迎阿育,他們都喊說:「我等都不反國王及阿育太子,事實上,這裡的國家對我們人民很不好,早已失去民心了。」
 阿育不費吹灰之力便平定了此國,接著又轉攻佉沙國。阿育一路上有非常多的貴人相助,當時就有二名壯士主動為他開拓道路,推諸山石。還有諸天神托夢宣令此國的君民:「阿育將來會統治天下,你們最好不要跟他作對。」
 就這樣,阿育又輕而易舉便降伏此國,且一路順風地收服了諸國,直到海際。
 有一天,另一位名叫修師摩的王子出外遊戲,巧遇一名大臣,因此臣平時不拘小節,不修禮法,得罪了那位王子,於是王子便命人對此臣施以棍杖刑罰。
 這名大臣自忖:「這個王子還沒得到王位,就已如此殘暴;若將來一旦得到王位,那還得了。又聽聞阿育若得天下,將擁有五百名大臣相隨,看來我等應協助阿育當上國王,統領天下。」
 後來,德叉尸羅國又造反了,這一次諸臣共議希望修師摩王子能去弭平叛亂。而國王亦應可,修師摩王子便帶兵前往攻打彼國,結果卻失敗了。
 同一時間,國王又得重疾,國王自知來日不多,便告訴諸臣欲立修師摩為國王,令阿育調往彼國當親王。
 但諸臣內心裡卻都希望阿育能當國王,於是急中生智,以黃色的顏料塗在阿育的身體、臉部、手、腳,諸臣告訴國王阿育王子也生重病,私下又替阿育打扮,將他帶到國王的面前,對國王說:「陛下,先且立此子為王吧,我等以後再慢慢改立修師摩為王。」
 國王聽到這樣的話,很不開心,憂愁不樂,故而默然以對。
 這時,站在一旁的阿育心念口說:「如果,我應正得王位者,就請諸天神前來現身,以水灌我之頭頂,以素繒繫我的脖子。」
 神蹟果然應驗了,諸天神立即現身,並以水灌阿育的頭頂,以素繒繫其首。
 而國王一見此景,更加愁惱,一氣之下,氣急攻心,便一命嗚呼了。
 阿育王依禮法殯葬父王以後,便登基為帝,立阿菟樓陀為大臣。
 而修師摩王子在戰地聽聞其父駕崩,又改立阿育為王,憤恨不平,立即招集諸兵,攻伐阿育王。
 阿育王的皇宮四側大門中,有兩座大門各有二名將士守衛,第三座門則有大臣守護,他自己則守東門。
 阿育王得悉他的哥哥要造反,便如同特洛伊戰爭的木馬屠城記一般,請阿菟樓陀大臣先打造一座機關木象,又製造一座阿育王的人像,將人像騎在木象上,安置在東門外。
 又作一個無煙的火坑陷阱,上面以物覆蓋住。修師摩攻到時,阿菟樓陀大臣告訴修師摩王子:「殿下如果想當國王的話,阿育王現正在東門,你可以 前往討伐,若能捉得此王者,自然王位就是你的了。」
 王子立即趕往東門,果然中計,墮入火坑中活活被燒死。
 當時,有一名叫跋陀羅由陀的大將軍,一聽說修師摩王子死亡,便深覺政治的鬥爭實在醜惡,心生厭世,便帶領許多的眷屬於佛法中出家學道,他們很辛勤精進,很快便證得漏盡,成阿羅漢。
 當阿育王開始治理國家之初,有一些大臣曾得罪過阿育王,阿育王對那些臣子說:「你們可砍伐花果之樹,改種植刺棘。」
 諸臣卻道:「我們未曾聽說有卻除花果而改植刺樹這種事,只有見過除伐刺樹而植果實。」
 但阿育王三次敕令臣子這麼做,他們仍抗命不從。國王一氣之下,即持利劍殺死了五百名大臣。
 又有一次,阿育王帶著宮中的女眷一起於園中出遊,他們看見一棵無憂樹,樹上的花開得極為茂盛。阿育王看見以後,認為此花樹與他同名,故而心懷歡喜。但因阿育王長相很醜陋,皮膚粗糙,女眷都不愛阿育王,因為討厭阿育王的緣故,所以他們以手毀折無憂花樹。
 當阿育王一覺醒來,驚見無憂樹上的花狼藉在地,心生忿怒,便將諸女綑綁起來,以火燒殺。
 因為阿育王生性暴躁易怒,所以大家私下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暴惡阿育王」。
 阿菟樓陀大臣建議阿育王:「陛下,您不應親自動手殺諸臣及宮女,這實在有損您的威嚴,陛下應立劊子手,只要有應殺之人,就都交給此人 處理。」
 阿育王接受建議,便昭告天下徵求劊子手。而國內有一座名叫耆梨的山,山中有一戶織師。織師有一子,也叫做耆梨,生性兇惡,常撾打及綑綁他的兒女,他有時也捕捉水陸的動物,平時不孝父母,是故世人都傳說他是兇惡的耆梨子。
 阿育王聽到此人的傳聞後,便派遣使者問此人:「你願不願意擔任國王的劊子手?」
 「人間一切有罪之人,我都能淨除,又何況是一方之人?」
 耆梨答應後,但他的父母一直苦勸他不要做這種事。就這樣耽擱了一陣子,後來他還是前來任職,阿育王當面告訴他:「我所有的罪人,都罪應至死,你明白了嗎?」
 「我明白,請陛下替我建造一間刑房。」
 於是阿育王立即命人打造了一間極為華麗的房間,這房間只有一扇門,裡面雖然華麗美觀,但卻擺置許多刑具,是間不折不扣的人間地獄。
 耆梨住進刑房後,對阿育王說:「陛下,我有一個請求,希望您能答應。那就是只要有人入此屋中,就不能再活著走出去。」
 「可以,我答應你!」
 後來,耆梨前往寺院中,聽諸比丘述說有關地獄的種種。當時,有比丘講到當有眾生因惡業而墮入地獄以後,地獄裡的惡鬼卒便捉住那名罪人,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以熱鐵丸著其口中,或以融銅灌口,又或以鐵斧斬截其體,或以杻械枷鎖檢繫其身,還有火車鑪炭、鐵鑊、灰河、刀山、劍樹等種種恐怖的情境,一如《長阿含經》中的《天五使經》所載述的內容一般。
 耆梨聽聞比丘說過有關地獄諸事之後,便在刑房裡仿造地獄的情節設計成活生生的地獄,來折磨阿育王所欲懲罰的罪人。
 有一次,某位商人帶著他的太太一起入於大海,入海時,他的太太便生產了,生了一個兒子,因為此兒是在海上出生,故名為「海」。
 就這樣,他們一家人漂泊在海外也有十幾年了,他們生意作得很成功,便打算衣錦還鄉,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五百名海盜,殺了商人,並奪走寶物。
 商人之子見父傷死,又失去寶物,便深覺世間無常,厭離世間苦,於是投身如來的教法中出家學道,他回到故鄉,以比丘的身份開始遊行諸國,他遊行到了巴連弗邑這個國家,第二天一早,他著衣持缽,走入城內次第乞食,一不小心竟誤入了刑房中。
 比丘看見房間裏有火車、鑪炭等正在折磨諸眾生,猶如活生生的地獄,嚇得半死,寒毛直豎,便轉身欲奪門而出。
沒想到竟被耆梨給當場逮住了,耆梨陰森森地對比丘說:「凡入此屋中者,不能活著出去,算你運氣不好,誤闖了生人禁地。」
 比丘聽到這樣的話,萬念俱灰,自知難逃死劫,於是難過得泣淚滿面。
 耆梨大聲斥道:「給我安靜點!你怎麼像個小孩一樣哭得那麼大聲?」
 比丘以如下的偈語回答:
「我不恐畏死,  志願求解脫,
所求不成果,  是故我啼泣,
人身極難得,  出家亦復然,
遇釋師子王,  自今不重睹。」
    比丘的意思是說,他並不怕死,只是還沒有解脫就馬上得死,錯失了生而為人的難得機緣。壯志未酬身先死,他難過的是 此生再也遇不到三寶了。
    耆梨說:「反正你今天是必死無疑,想開一點吧!」
 比丘又以哀求:「拜託!請給我一點時間,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好嗎?」
 「不行!」
 就這樣他們討價還價,終於達成共識,七天後就殺了比丘。
 比丘自知時日不多,便勇猛精進,坐禪息心,到了第七天,王宮內有宮女犯錯,被送到刑房。
 耆梨將這名女人放在臼中,以杵擣之,磨成碎末。
 比丘一見此景,便極厭惡此身,他思惟道:「唉!苦哉啊!我再不久也會這樣了。」便說了以下的偈言:
「嗚呼大悲師,  演說正妙法,
此身如聚沫,  於義無有實。
向者美女色,  今將何所在,
生死極可捨,  愚人而貪著。
係心緣彼處,  今當脫鎖木,
令度三有海,  畢竟不復生。
如是勤方便,  專精修佛法,
斷除一切結,  得成阿羅漢。」
     這名比丘因為觀身不淨,擺脫對生死的貪愛染著與無明,當下證得了阿羅漢。
     耆梨對比丘說:「喂!你的死期已到了。」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我們不是先前講好的七日期限?今天已到期了,受死吧!」
 比丘以如下的偈語說道:
「我心得解脫,  無明大黑闇,
斷除諸有蓋,  以殺煩惱賊,
慧日今已出,  鑒察心意識,
明了見生死,  今者愍人時,
隨順修聖法,  我今此身骸,
任爾之所為,  無復有吝惜。」
    這時,耆梨一把抓住比丘,將他丟到鐵鑊的油中,鍋底下燃火,但火始終點不燃,又假使點燃,也不熱。
 耆梨見火點不燃,一怒之下便毆打旁邊的獄卒,這時火竟自動燃起,而且很猛盛。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耆梨打開鐵鑊的蓋子,赫然發現比丘盤坐在一朵大蓮花上,他嚇壞了,便立即向國王報告此事,阿育王一聽立即駕車趕來察看此事。
 比丘一見阿育王,便施展神通,調伏時至,猶如鴈王一般飛昇至空中,示現各種神奇的變化。【譯按:比丘雖有不得於在家人面前施展神通的戒律,但此處的比丘在生死一瞬間所施展的神通,除了是逃離刑具的傷害以外,目的也是在感化阿育王,並非志在名聞利養,所以是第六教誡神通,並不犯戒。】
 阿育王看見比丘的神通後,心生大歡喜,合掌觀看眼前的聖人,並以如下的偈語向比丘懺悔,並表示想要當比丘的弟子,跟隨比丘修行:
「我今有所白,  意中所不解,
形體無異人,  神通未曾有,
為我分別說,  修習何等法,
令汝得清淨,  為我廣敷演,
令得勝妙法,  我了法相已,
為汝作弟子,  畢竟無有悔。」
    比丘心想:「我已經感化了阿育王,我應該可以教導他很多的事,讓他護持佛法,並廣為蒐集如來的舍利,安樂無量的眾生,讓大家都能皈信三寶。」而這也是比丘之所以會在阿育王的面前施展神通的因緣。
 比丘向阿育王說了以下的偈言:
「我是佛弟子,  逮得諸漏盡,
又復是佛子,  不著一切有,
我今已調伏,  無上兩足尊,
息心得寂靜,  生死大恐怖,
我今悉得脫,  有離三有縛,
如來聖法中,  獲得如是利。」
    阿育王聽聞比丘所說的偈語以後,對於佛陀產生了大敬信,又問比丘:「佛尚未滅度時,曾說過些什麼?」
 比丘回答:「佛陀曾預言過您會在他滅度後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於巴連弗邑這個國家當國王,名叫阿育王,並提到您會以正法治理國家,又會廣為蒐集佛舍利,於人間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但陛下,您今日建造這座人間的大地獄,殺害無量的人民,可是與佛陀的預言背道而馳喔,望陛下今後宜應慈念一切眾生,施其無畏,令得安隱,這也是佛陀對陛下的 預言,請陛下當如法修行,不要辜負佛陀對您的期望。」
 這時,彼阿育王對於佛陀極生敬信,他合掌向比丘作禮懺悔道:「我得大罪,今向比丘懺悔,我之所作甚為不可,願為佛子,受我懺悔。捨心勿復責,我這個愚人今復歸命三寶。」
 比丘度化了阿育王以後,便以神通乘空而消失。
 阿育王從刑房走出以後,耆梨上前說道:「陛下不能離去!」
 「為什麼?難道你想殺我?」
 「沒錯。」
 「那麼我問你,我們兩個是誰先入此屋中?」
 「是我。」
 「既然如此,那麼你應該先死!」
 阿育王立即命人將耆梨放進膠舍裏,以火燒之,又命人破壞了這座人間地獄,讓大家免於恐懼。
 阿育王開始轉性了,他想要興建佛舍利塔,於是帶領四兵眾至王舍城,蒐集佛陀時代的阿闍世王所建造的佛塔中的舍利,重新修治此塔,使佛塔與當初的塔無異。
 接著,他來到了古印度的羅摩村,開始蒐集七佛塔中的舍利。而諸龍王聽說阿育王發此宏願,便化做人形,邀請阿育王到龍宮中,阿育王向龍王索求舍利供養,龍王立即給他。
 阿育王命人打作了八萬四千個金、銀、琉璃、頗梨的篋【譯按:篋ㄑ一ㄝˋ,即放東西的箱子。】,裝載著佛陀舍利。又命人製作八萬四千四百個寶瓶,來盛此篋,又製作無量百千的幡幢繖蓋,使諸鬼神各持舍利供養之具,並敕諸鬼神:「在人間的陸地到海邊,所有的城邑聚落,若滿一億家人者,都要為世尊建立舍利塔!」
 當時,有一個名叫著叉尸羅的國家,該國有三十六億人家,該國的人民告訴鬼神:「請給我們三十六篋舍利,我們會在此建立佛塔。」
 巴連弗邑有一位名叫耶舍的上座比丘,阿育王前來參訪他,並向上座表示:「我欲建立八萬四千座佛塔,遍布在人間各處。」
 上座讚嘆道:「善哉!陛下!剋後十五日月食時,令此人間起諸佛塔。世間所有人民,都將興慶無量,一起尊稱您為法阿育王,您的善名必將永傳後世。」
 阿育王建妥八萬四千座佛塔以後,心中歡喜踊躍,便帶領諸群臣前往雞雀精舍拜訪耶舍上座,他問道:「請問,佛陀是否還預言過,有其他比丘在弘揚佛法嗎?如果有的話,我一定前往恭敬供養。」
 上座回答:「佛臨般涅槃時曾降伏過阿波羅龍王、陶師旃陀羅、瞿波梨龍。當他降服諸龍後,便來到摩偷羅國這個地方,告訴阿難:『在我般涅槃後,百世之中,會有一位名叫瞿多的長者,他的兒子名叫優波崛多,他會出家學道,弘揚佛法,非常的優秀。』當時,佛問阿難:『你看到那座山沒有?』阿難說:『看見了。世尊!』佛陀告訴阿難:『此山名叫優留曼茶,是阿蘭若處,隨順寂靜。』」【譯按:優波崛多尊者,又名優波鞠多,為僧團的第四代領導人,有不具三十二大人相的佛陀之美稱,據南北傳相關經文記載,這位尊者已降服了第六欲天的天魔波旬,使其三皈依。詳見北傳《付法藏因緣》。】
 阿育王問上座:「那麼尊者優波崛今日是否已出現在世間?」
 「已經出現在世間了,他已出家學道,降伏煩惱,是一位阿羅漢,他與一萬八千名比丘一起住在優留曼茶山中的阿蘭若處。他悲憫眾生,如佛一般宣說淨妙法,廣度無量諸天及人類,令大家入甘露城。」
 阿育王聽聞以後,心中歡喜踊躍,立即敕群臣速準備寶車,前往參訪供養優波崛多尊者。
 當時,有臣子建議阿育王:「那位聖者既然在陛下的國界裡,那乾脆差遣使者奉迎他前來。」
 「不行,我應該親身前往迎請,才能表示我對他的恭敬。」
 阿育王先派遣使者通知尊者,而尊者很慈悲,思惟著:「若阿育王來的話,一定是大隊人馬,勞師動眾, 使大家不堪其苦,而且還會逼殺害微小的蟲、及打擾聚落的人民。」
 於是,尊者對使者說:「還是我去見阿育王吧。」
 阿育王一聽說尊者親自前來,心中歡喜踊躍,便從摩偷羅至巴連弗邑的沿途,開安舟航,於船上懸諸幢蓋。
 尊者優波崛因悲憫阿育王的緣故,便帶領一萬八千名阿羅漢眾,隨著水道徑來王國。
 阿育王帶領諸大臣眷屬,親自前往迎接,即出往尊者,他向尊者五體投地作禮,長跪合掌,說道:「我統領天下,受於王位,但不以為喜;今目睹尊者,令我歡喜踊躍無量,如來弟子,才能如是,如睹於佛。」
 阿育王並號令使者在國內廣為宣傳:「尊者優波崛比丘今來此國。」並如是唱言道:
「欲得富貴者,  遠離貧窮苦,
常處天上樂,  解脫涅槃者,
當值優波崛,  修敬今供養,
未見諸佛者,  今睹優波崛。」
     於是舉國人民皆出來恭敬奉迎尊者優波崛,並恭敬供養。
 尊者優波崛對阿育王說:「陛下!當以正法治理國家,要悲憫天下眾生,三寶難遇,於三寶中當常恭敬供養,修念讚歎,廣為人說。因為如來、應供、等正覺,曾預言過:『我之正法及我比丘僧等, 未來都將依靠阿育王的護持。」
 阿育王也將建造八萬四千做佛塔之事向尊者報告。
 尊者優波崛便讚嘆道:「善哉!善哉!陛下應行如是法。」
 阿育王便迎請尊者優波崛入城,請尊者就座,並安置眾僧令往雞雀精舍。
 阿育王雖貴為一國之君,權傾天下,但他最自卑的地方就是他的外表,於是他將自己的煩惱向尊者告白:「尊者的顏貌真是端正俊美,身體又柔軟 ;而我的外表卻醜陋不堪,肌膚又粗糙。」
 尊者便說道:「這是因為我過去前生布施的時候,以清淨及恭敬之心,布施極好的財物。而陛下過去前生行施時,卻是以輕率之心將沙土施於佛,因此緣故而感得醜陋的外表。」
 阿育王聽感嘆道:「原來都是因為我於過去前生還是小孩的時候,曾布施沙土給佛,今獲果如是,倘若我能布施精妙之物,那果報豈非更加不可思議!」
 尊者說道:「沒錯!陛下,您不過是在無上福田裡布施諸沙土,就已得到無盡的善果了。」
 「既然佛法是如此的不可思議,那麼懇請尊者告訴我佛陀生前所說過的法,以及他遊行過的地方,我定當一一前往供養禮拜,為諸後世眾生攝受善根。」
 「善哉!善哉!陛下能發此妙願,我一定告訴您。」
 於是,尊者先帶領阿育王來到了如來的出生地,阿育王立即五體投地,供養禮拜,並在此處建立佛塔。
 尊者問道:「陛下想不想看一看佛陀剛出生時所行七步之處?」
 「當然想!」
 尊者舉起手,指著摩耶夫人所攀過的樹枝,並對那棵樹的樹神說:「樹神!今請你現身吧!令阿育王看見你,使他心生大歡喜 吧。」
 話才說完,樹神立即顯靈,站在尊者的身邊,說道:「不知尊者有何指示?我定當依法奉行。」
 尊者對阿育王說:「此神見過佛陀出生時的經過。」
 阿育王問樹神:「請問佛陀出生時有何吉兆?」
 「我無法描述如此妙勝諸事,我只能大略描述,當時光明徹照十方,佛陀的身體相好具足,令人喜樂見之,且感動天地。」
 阿育王聽聞樹神所說的話,心生歡喜,立即布施十萬兩珍寶而離去。
 回到城裏後,尊者又帶阿育王來到了天寺中,介紹道:「太子出生之時,這間寺廟的神明還向太子行禮。因此當時的人民都尊稱菩薩為『天中天』」
 阿育王聽了以後,大受感動,便以各種珍寶供養。
 尊者又阿育王來到菩薩的學堂,告訴阿育王佛陀成佛以前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在此處學乘象、乘馬、乘車、弓弩等各種技藝。
 尊者又一一介紹佛陀成佛以前年少時曾遊戲過的地方,看見老、病、死人的地方,第一次坐在樹下得離欲初禪的地方,偷偷出城並脫去身上的瓔珞及皇冠的地方,拜訪外道仙人的地方,參訪優藍弗仙人的地方,六年苦行的地方,接受二女奉獻乳糜的地方,迦梨龍讚歎菩薩的地方…。
 這時,尊者以手指著龍宮,說道:「迦梨龍王!你曾經見過佛陀,請你現身吧!」
 龍王尋聲即出,站在尊者的面前,合掌問道:「不知尊者有何所指示?」
 尊者對阿育王說:「此龍王見過佛陀,也曾讚歎過如來。」
 阿育王立即對龍王合掌致敬。
 阿育王便在上開等處一一捨財供養,並建立塔廟。
 尊者又帶領阿育王來到佛陀成佛的那棵菩提樹下,對阿育王介紹:「這棵菩提樹,就是菩薩摩訶薩以慈悲三昧之力破天魔兵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聖地。」
 阿育王立即施捨無量珍寶供養,並在此處建立大塔廟。
 「此處是四天王各持一缽,奉上於佛,合為一缽之處。此處是佛陀接受商人兄弟飯食之處。此處是如來來到波羅奈國時,阿時婆外道請益佛之處。此處是仙人園鹿野苑,如來於此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之處。」
 「此處是如來度化優樓頻螺迦葉等仙人為道之處。此處是如來為瓶沙王說法,使王得見四聖諦,及無量人民、諸天得道之處。此處是如來為天帝釋說法,使帝釋及八萬諸天得道之處。此處是如來示現大神通,施展各種變化之處。此處是如來至天上為母說法,下凡回人間降落之處。」
 尊者帶阿育王來到鳩尸那竭國,介紹道:「此處是如來已完成弘揚佛法的任務,於無餘般涅槃而般涅槃之處。」
 這時,阿育王聽到這段介紹時,因憂惱過渡而昏迷倒地。諸臣立即以水洗阿育王的臉,阿育王良久得穌,醒後卻難過的啼泣涕零。
 阿育王又對尊者說道:「我想要見一見佛陀的諸大弟子修行之處,並欲供養他們的舍利,懇請尊者為我示之。」
 「善哉!善哉!陛下能發如是妙心,我會助你完成心願。」
 尊者便帶領阿育王來到了舍衛國,走入祇桓精舍裡,以手指著某塔,說道:「這是尊者舍利弗的塔,陛下應當供養。」
「這位尊者有何功德?」
 「他是第二法王,隨轉法輪。」
阿育王心生大歡喜,立即施捨十萬兩珍寶,供養其塔。」
「陛下應供養此塔。」
「這位尊者有何功德?」
「他是神足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他能以腳指踐地,地即震動,撼動天宮,能降伏難陀跋難陀龍王。」
阿育王立即施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此塔。
「此是摩訶迦葉塔,應當供養。」
「他有何功德?」
「他少欲知足,頭陀第一,如來曾施以半座及僧伽梨衣。他悲憫眾生,興立正法。」
阿育王立即施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此塔。
「此是薄拘羅塔,應當供養。」
 「他有何功德?」
「他無病第一,但從不為人說一句法,故而一生寂然無言。」
「既然如此,那麼以一錢供養。」
諸臣問阿育王:「他們的功德既然相等,何故於此僅供養一錢?」
「這位尊者雖除無明癡,智慧能鑒察,但他不說法,於世人又有何益?」
「此是阿難的塔,應當供養。」
「他有何功德?」
「此人是侍佛者,多聞第一,撰集佛經。」
阿育王立即捨百億兩珍寶,而供養其塔。
諸臣不解問道:「為何於此塔的布施供養皆勝過前面的塔?」
阿育王以如下的偈語解釋:
「如來之體身,  法身性清淨,
彼悉能奉持,  是故供養勝。
法燈常存世,  滅此愚癡冥,
皆由從彼來,  是故供養勝。
如大海之水,  牛跡所不容,
如是佛智海,  餘人不能持。
唯有阿難尊,  一聞悉受持,
終無忘失時,  是故供養勝。」
阿育王對以上諸塔供養以後,來到了菩提道場樹。這棵樹下是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聖地,故而阿育王便以敬佛如佛在之心供養這棵菩提樹。
阿育王的皇后名叫低舍羅絺多,她見阿育王如此敬愛那棵菩提樹,而冷落了她,竟對那棵樹生起嫉妒心,於是重金聘請了一位巫師作法,詛咒那棵樹,令其枯死。
於是,巫師前往菩提樹,以咒術詛咒那棵樹,並以綖繫樹身。這時,大樹果真漸漸枯死,葉即萎落,其葉凋落。
巫師又告訴皇后:「妳應以熱乳澆樹,乃可令枯。」
於是,皇后假意告訴阿育王:「我想要以乳供養菩提樹。」
阿育王不疑有他,便說道:「妳去吧!」
就這樣,菩提樹立即枯萎。
阿育王發現以後,難過到昏迷倒地,大家以水撥澆,國王經良久才甦醒,醒後悲泣道:「我見此菩提樹,猶如見到如來,今樹已死, 我心亦死,我也要隨之而去。」
皇后大驚,發現自己鑄下大錯,趕緊以冷乳灌菩提樹下,樹又更生。
阿育王聽說菩提樹又復活了,立即轉悲為喜,來到菩提樹下,更加依依不捨。
阿育王又發願欲舉辦無遮供僧大會,於是各準備了四個寶瓮,這四寶甕分別是金、銀、琉璃、頗梨,裡頭盛有諸香乳及諸香湯,他手持各種飲食,幡幢、寶蓋等各種寶物,及各種花香,並受持八關齋戒,著白淨衣服,執持香鑪,站在殿上,向四方作禮,心念口言:「如來賢聖弟子在諸方者,請憐愍我,受我供養。」又說了以下的偈言:
「如來賢聖子,  正順寂諸根,
離諸三界欲,  諸天應供養,
今當悉來集,  受我微心惠,
哀愍副我意,  令法種增長,
常樂於寂止,  解脫諸所著,
如來之真子,  從法而化生,
諸天所供養,  哀愍於我故,
今當悉來集,  副我之微意,
諸聖在處處,  罽賓多波婆,
大林離波多,  阿耨大池邊,
江河山藪間,  如是一切處,
諸聖在中者,  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  副我之微意,
又在於天上,  尸梨沙宮殿,
香山石室中,  神通具足者,
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
當阿育王說完以後,立即有三十萬比丘來此集會,這些大眾比丘中至少有十萬名是阿羅漢,二十萬是學人及凡夫比丘,而上座之座無人坐。 
阿育王問諸比丘:「為何上座之座無人坐?」
大眾中有一比丘,名叫耶舍,是位大阿羅漢,具足六通,他回答:「此座,乃上座之座,大家又豈敢於中而坐?」
「那麼,尊者那裡,還有更資深的上座比丘嗎?」
「當然有,陛下!他就是賓頭盧尊者,他就是上座,他應坐此處。」
阿育王心生大歡喜,問道:「他見過佛嗎?」
「有,而且賓頭盧者還活著。」
「我可以見到他嗎?」
「陛下!他馬上就到。」
阿育王心生大歡喜,而說以下的偈言:
「我今快得利,  攝受於我故,
令我自目見,  尊者賓頭盧。」 
沒多久,尊者賓頭盧帶領諸多阿羅漢,就像鴈王般乘虛空而來,在於上座處坐。
諸比丘僧各自上前禮敬,然後依序而坐。
阿育王見尊者賓頭盧的鬢角皓白,看起來就像是一位辟支佛,於是他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其足,長跪合掌,看著尊者的顏貌而說以下的偈言:
「我今之王位,  統領閻浮提,
不以為歡喜,  今得見尊者,
我今見尊者,  便是見生佛,
心懷大踊躍,  勝見於王位。」
「請問尊者見過三界所尊仰的世尊本人嗎?」
尊者賓頭盧的白眉相當的長,幾乎都快遮到眼睛,他以手撥舉起眉毛,看著阿育王說道:「我見過如來,他身作黃金色,有三十二相好,面如淨滿月,梵音聲柔軟,伏諸煩惱諍,常處於寂滅。」
「尊者是於何處見過佛?」
「如來帶領五百位阿羅漢,第一次在王舍城安居時,我當時也在其中。」
「還有,佛住舍衛國時,曾施展大神通,作各種變化,作諸佛形,遍滿諸方,乃至阿迦尼吒天,我當時也在場,親見如來的各種變化神通之相。」 
「又,如來在天上與母親說法時,我亦在場;當與母說完後,諸天眾從天上來,下降至僧迦奢國。當時,我看見過這二件事。又優波羅【蓮花色】比丘尼以神通變化作轉輪聖王,第一個跑到世尊 面前迎接,我也看見過。』
「世尊與五百阿羅漢一起住在舍衛國,給孤獨長者的女兒嫁到外道富樓那跋陀那的家中時,彼女請佛及比丘僧。當時,諸比丘以神通各乘空而前往,我當時也 特意表演神通,以神力挑起一坐大山前往受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世尊譴責我:『你怎麼可以於在家人面前表演神通?我現在罰你,你要常在世間,不得取涅槃,必須護持我正法,勿令滅失。 』」
「又有一次,如來帶領諸比丘僧入城乞食。當時,二名小孩在沙土中遊戲,逢見佛來,便捧著塵沙,奉上給佛。而世尊便預言那名小孩:『於我滅度百歲之後,這名小孩將於巴連弗邑繼受王位,統領天下,名叫阿育。他會蒐集我的舍利,建造八萬四千座塔。』而那名小孩就是陛下的前生,我當時也在現場喔。」
阿育王問尊者:「請問尊者現住在何處?」
「我住在北山,山名叫揵陀摩羅。」【譯按:揵陀摩羅山,位居須彌山山腰,山的四頭有四大天王各據一方,各率二十八部眾鎮守保護一方。】
「那您有多少同修?」
「六萬名阿羅漢比丘。陛下何須浪費時間多此一問?時間不早了,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就請陛下施設供養僧眾吧。大家吃完以後,陛下會心生歡喜。」
「啊!沒錯,尊者!我竟然忘了。然我今先當供養佛念所覺的菩提之樹,然後再以香美飲食施設於僧。」
阿育王的兒子名叫拘那羅,常跟隨在國王的右邊,他舉起二指而不說話,他的意思是想要二倍供養。大家看見後都笑了起來,阿育王亦笑,說道:「唉呀!兒子啊!這有增益功德供養。」
阿育王又說道:「既然這樣,我就再以三十萬兩金供養眾僧,復加千瓮香湯,洗浴菩提樹。」
這時,王子又舉起四指,他的用意是再加四倍。
結果,阿育王生氣了,他問他的大臣:「到底是誰教王子作這種事,誰膽敢挑唆他與我競爭?」
「陛下,誰敢與陛下競爭?這當然是王子天性聰慧利根使然,他欲增益功德,故而作如此之事啊!」
阿育王向右望著王子,對上座說:「現在,除了我國庫藏之物以外,其餘一切我個人的財物,包括我的夫人、宮女、諸臣、眷屬,及我拘那羅子,皆悉布施給賢聖眾僧。」
阿育王接著以瓮香湯洗浴菩提樹。而菩提樹也因此長得更加茂盛好看。
當阿育王洗浴菩提樹以後,接著供養眾僧。
這時,上座耶舍說道:「陛下!現在大有比丘僧集合在此,你應當發淳信心供養。」於是,阿育王從上至下,親自一一供養。
而現場有二名沙彌吃完以後,各以飯團互相丟擲。
阿育王看見後立即笑道:「這兩個沙彌真可愛,他們在玩遊戲。」
供養完以後,阿育王回到上座的面前站立。
 上座對阿育王說:「陛下千萬不可心生不信敬心。」
阿育王驚道:「我沒有不敬,我只是看見有二個沙彌在玩遊戲,就像世間的小朋友一樣,他們以土團互相丟擲。」
上座說道:「這二個沙彌可都是俱解脫阿羅漢,他們不是在玩遊戲,而是相互奉食。」
阿育王聽後,倍增其信心,心想:「此二沙彌能展轉相施,我今亦當於一切僧人奉施絹、劫貝。」【劫貝,梵Karpasa,一種植物,又作劫波育,劫波羅,劫婆羅,劫波娑,劫波薩,劫貝娑。樹名(譯曰時分樹)。又,白㲲名。即以劫貝樹之絮織之者。形小,狀如土葵,有殼,剖以出華,如柳絮,可以為布也。】
而二名沙彌知悉阿育王的心念,便互相說道:「令王倍增敬信。」
其中一名沙彌持鑊贈給阿育王,另一名沙彌贈與染草。
阿育王問沙彌:「這有何作用?」
沙彌說道:「陛下因為我們的緣故,而施與眾僧絹及劫貝,我們想令陛下將白布染成壞色,再施給眾僧。」
阿育王一聽心想:「我只不過才起心動念而已,嘴都還未說出口,他們就以他心智知我在想什麼,真是了不起!」
於是,阿育王即稽首敬禮眾僧,而說以下的偈言:
「孔雀之族姓,  內外親眷屬,
因此惠施故,  悉皆獲大利,
遭值良福田,  歡喜應時施。』」
佛陀最後說道:「這就是未來的阿育王所作的無量功德。」
回上一頁
回首頁
雜阿含經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六○四)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
共諸比丘僧入城乞食,如偈所說:
「身色如金山,  端嚴甚微妙,
行步如鵝王,  面如淨滿月,
世尊與眾俱。」
時,世尊以足踐城門限地,作六種震動,
如偈所說:
「大海及大地,  城郭并諸山,
牟尼足所踐,  動搖如浪舟。」
佛變現如是神力。時,諸民人高聲唱言:
「奇特未嘗有法!變現神力,如佛世尊,
入城示現如是種種未曾有法。」如偈所說:
「地下即成平,  高地反為下,
由佛威神故,  荊棘諸瓦礫,
皆悉不復見,  聾盲及瘖啞,
即得見聞語,  城郭諸樂器,
不擊妙音出。」
時,彼世尊光相普照,如千日之焰,
如偈所說:
「世尊身光明,  普照城邑中,
民人蒙佛光,  涼若栴檀塗。」
時,世尊順邑而行。時,彼有兩童子,
一者上姓,二者次姓,共在沙中嬉戲。一名闍耶,
二名毘闍耶,遙見世尊來,
三十二大人相莊嚴其體。時,闍耶童子心念言:
「我當以麥[麩-夫+少],仍手捧細沙,著世尊缽中。」 時,
毘闍耶合掌隨喜,如偈所說:
「見大悲世尊,  通身一尋光,
勇顏睹世尊,  心生大敬信,
捧沙即奉施,  得離生老際。」
時,彼童子而發願言:「以惠施善根功德,
令得一天下一繖蓋王,
即於此生得供養諸佛。」如偈所說:
「牟尼知彼心,  及彼意所願,
受果增善根,  及福田力故,
即以大悲心,  受其奉施沙。」
時,闍耶以此善根,當得為王,王閻浮提,
乃至得成無上正覺,故世尊發微笑。 爾時,
阿難見世尊發微笑,即便合掌向佛,
而白佛言:「世尊!諸佛世尊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非無因緣而能發微笑,
今佛世尊以何因緣而發微笑?」如偈所說:
「世尊離調笑,  無上世中尊,
齒白如珂玉,  最勝今發笑,
勇猛勤精進,  無師而自覺,
妙言令樂聞,  無上柔軟音,
而記彼童子,  梵音遠清徹,
無上兩足尊,  記彼施沙果。」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諸佛無有因緣亦不發笑,我今笑者,
其有因緣。阿難當知,於我滅度百年之後,
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統領一方,為轉輪王,
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復廣布我舍利,
當造八萬四千法王之塔,安樂無量眾生。
「如偈所說:
「於我滅度後,  是人當作王,
孔雀姓名育,  譬如頂生王,
於此閻浮提,  獨王世所尊。
「阿難!取此缽中所施之沙,
捨著如來經行處,當行彼處。」 阿難受教,即取缽沙,
捨經行處。 「阿難當知,於巴連弗邑,
有王名曰月護。彼王當生子,名曰頻頭娑羅,
當治彼國。彼復有子,名曰修師摩。 「時,
彼瞻婆國有一婆羅門女,極為端正,令人樂見,
為國所珍,諸相師輩見彼女相,即記彼女:
『當為王妃,又生二子,一當領一天下,
一當出家學道,當成聖跡。』 「時,
彼婆羅門聞彼相師所說,歡喜無量,即持其女,詣巴連弗邑,
種種莊嚴,莊嚴其體,欲嫁與修師摩王子。
相師云:『應嫁與頻頭娑羅王,
彼女當生福德子,子當紹王基。』
婆羅門即以其女嫁與此王。王見其女,端正有德,即為夫人。
前夫人及諸婇女見是夫人來,作是念言:
『此女極為端正,國中所珍,王若與彼相娛樂者,
棄捨我等,乃至目所不視。』
「諸女輩即使學習剃毛師業。彼悉學已,為王料理鬢髮。
料理之時,王大歡喜,即問彼女:『汝何所求欲?』
女啟王言:『唯願王心愛念我耳!』如是三啟。
「時,王言:『我是剎利灌頂王,汝是剃毛師,
云何得愛念汝?』彼女白王言:『我非是下姓生,
乃是高族婆羅門之女。相師語我父云:
此女應嫁與國王。是故來至此耳!』王言:
『若然者,誰令汝習下劣之業?』女啟王言:
『是舊夫人及婇女令我學此。』 「王即敕言:
『自今勿復習下業。』王即立為第一夫人。
王恒與彼自相娛樂,仍便懷體,月滿生子,
生時安隱,母無憂惱。過七日後,立字無憂。
又復生子,名曰離憂。無憂者,身體麤澀,
父王不大附捉,情所不念。又王欲試二子,
呼賓伽羅阿。語婆羅門言:
『和上觀我諸子,於我滅後,誰當作王?』婆羅門言:
『將此諸子出城金殿園館中,於彼當觀其相。』
乃至出往彼園。 「時,阿育王母語阿育言:
『承王出金殿園館中,觀諸王子,於我滅後,
誰當作王。汝今云何不去?』阿育啟言:
『王既不念我,亦復不樂見我。』母復言:
『但往彼所。』阿育復啟:『母復敕令往,今便往去,
願母當送飲食。』母言:『如是。當出城去。』 「時,
出門逢一大臣,名曰阿[少/兔]羅陀。此臣問阿育言:
『王子今至何所?』阿育答言:
『聞大王出在金殿園館,觀諸王子,於我滅後,誰當作王。
今往詣彼。』 「王先敕大臣:『若阿育來者,
當使其乘老鈍象來,又復老人為眷屬。』時,
阿育乘是老象,乃至園館中,於諸王子中地坐。 「時,
諸王子各下飲食,
阿育母以瓦器盛酪飯,送與阿育。如是諸王子各食飲食。時,
父王問師言:『此中誰有王相,當紹我位?』時,
彼相師視諸王子,見阿育具有王相,
當得紹位。又作是念:『此阿育,王所不應,
我若語言當作王者,王必愁憂不樂。』即語言:
『我今總記。』王報言:『如師所教。』師言:
『此中若有乘好乘者,是人當作王。』時,
諸王子聞彼所說,各念言:『我乘好乘。』時,阿育言:
『我乘老宿象,我得作王。』 「時,王又復語師言:
『願更為觀授記。』師復答言:『此中有第一座者,
彼當作王。』諸王子各相謂言:『我坐第一座。』
阿育言:『我今坐地,是我勝座,我當作王。』
「復語師:『更為重觀。』師又報言:『此中上器、上食,
此當得王。』乃至阿育念言:『我有勝乘、勝座、
勝食。』時,王觀子相畢,便即還宮。 「時,
阿育母問阿育言:『誰當作王?婆羅門復記誰耶?』
阿育啟言:『上乘、上座、上器、上食,當作王子,
自見當作王:老象為乘,以地為坐,
素器盛食,粳米雜酪飯。』 「時,
彼婆羅門知阿育當作王,數修敬其母。其母亦重餉婆羅門,
即便問言:『大王崩後,誰當作王?』師答言:
『此不可說也。』如是乃至三問。師言:
『吾當語汝,慎勿使人知,汝生此子,名曰阿育,
是其人也。』夫人白言:『我聞此語,歡喜踊躍,
若王聞者,於師所不生敬信,
師今可還本住處;若子作王者,師當一切得吉利,
盡形供養。』 「時,頻頭羅王邊國德叉尸羅反。時,
王語阿育:『汝將四兵眾,平伐彼國。』
王子去時,都不與兵甲。 「時,從者白王子言:
『今往伐彼國,無有軍仗。云何得平?』阿育言:
『我若為王,善根果報者,兵甲自然來。』
應發是語時,尋聲地開,兵甲從地而出,
即將四兵,往伐彼國。 「時,彼諸國民人聞阿育來,
即平治道路,莊嚴城郭,執持吉瓶之水,
及種種供養,奉迎王子,而作是言:
『我等不反大王及阿育王子,然諸臣輩不利我等,
我等是故背違聖化。』即以種種供養王子,
請入城邑。平此國已,又使至伐佉沙國。
「時,彼二大力士為王平治道路,推諸山石。
又復諸天宣令此國:『阿育當王此天下,
汝等勿興逆意。』彼國王即便降伏。如是,
乃至平此天下,至於海際。 「時,
修師摩王子出外遊戲,又復遇逢一大臣,臣不修禮法,
王子即使人打拍其身。大臣念言:
『此王子未得王位,用性如是;若得王者,不可而當。
又聞阿育得天下,得壞五百大臣,
我等相與立阿育為王,領此天下。』 「又,德叉尸羅國反,
諸臣共議:『令修師摩王子去。』王亦應可,
即便往彼國,不能降伏。 「時,父王復得重疾,
王語諸臣:『吾今欲立修師摩為王,
令阿育往至彼國。』時,諸臣欲令阿育作王,
以黃物塗阿育體及面手腳已,諸臣白王言:
『阿育王子今得重疾。』諸臣即便莊嚴阿育,
將至王所:『今且立此子為王,
我等後徐徐當立修師摩為王。』時,王聞此語,甚以不喜,
憂愁不樂,默然不對。 「時,阿育心念口言:
『我應正得王位者,諸天自然來,以水灌我頂,
素繒繫首。』尋聲諸天即以水灌阿育頂,
素繒繫首。時,王見此相貌,極生愁惱,即便命終。
「阿育王如禮法殯葬父王已,
即立阿[少/兔]樓陀為大臣。 「時,修師摩王子聞父崩背,
今立阿育為王,心生不忍,即集諸兵,
而來伐阿育。阿育王四門中,二門安二力士,
第三門安大臣,自守東門。 「時,
阿[少/兔]樓陀大臣機關木象,又作阿育王像,像即騎象,
安置東門外。又作無煙火坑聚,以物覆之。
修師摩既來到時,阿[少/兔]樓陀大臣語修師摩王子:
『欲作王者,阿育在東門,可往伐之,
能得此王者,自然得作王。』時,彼王子即趣東門,
即墮火坑,便即死亡。
「爾時,有一大力士,名曰跋陀羅由陀,
聞修師摩終亡,厭世,將無量眷屬,
於佛法中出家學道,加勤精進,逮得漏盡,成阿羅漢道。
「阿育王正法治化。時,
諸臣輩我等共立阿育為王故,輕慢於王,不行君臣之禮,
王亦自知諸臣輕慢於我。 「時,王語諸臣曰:
『汝等可伐花果之樹,植於刺棘。』諸臣答曰:
『未嘗見聞卻除華果而植刺樹,
而見除伐刺樹而植果實。』乃至王三敕令伐,彼亦不從。
「爾時,國王忿諸大臣,即持利劍,
殺五百大臣。又時,王將婇女眷屬,出外園中遊戲,
見一無憂樹,華極敷盛。王見已,
此華樹與我同名。心懷歡喜。王形體醜陋,皮膚麤澀,
諸婇女輩,心不愛王,憎惡王故,
以手毀折無憂華樹。王從眠覺,
見無憂樹華狼藉在地,心生忿怒,繫諸婇女,以火燒殺。
王行暴惡,故曰暴惡阿育王。 「時,
阿[少/兔]樓陀大臣白王言:『王不應為是法。云何以手自殺人,
諸臣婇女?王今當立屠殺之人,應有所殺,
以付彼人。』王即宣教立屠殺者。彼有一山,
名曰耆梨,中有一織師家。織師有一子,
亦名耆梨,兇惡撾打繫縛小男小女,
及捕水陸之生,乃至拒逆父母,
是故世人傳云兇惡耆梨子。 「時,王諸使語彼:
『汝能為王斬諸兇人不?』彼答曰:『一切閻浮提有罪者,
我能淨除,況復此一方?』 「時,諸使輩還啟王言:
『彼人已得兇惡者。』王言:『覓將來也!』諸使呼彼,
彼答言:『小忍,先奉辭父母。』具說上事,
父母言:『子不應行是事。』如是三敕,
彼生不仁之心,即便殺父母已,然後乃至。
「諸使問曰:『何以經久不速來也?』時,
彼兇惡具說上事。諸使者以是事具啟王。王即敕彼:
『我所有罪人,事應至死,汝當知之。』
彼啟王言:『為我作舍。』王乃至為其作舍屋室,
極為端嚴,唯開一門,門亦極精嚴,於其中間,
作治罪之法羅列,狀如地獄,
彼獄極為勝好。時,彼兇人啟王言:『今從王乞願,
若人來入此中者,不復得出。』王答言:
『如汝所啟乞願,當以與汝。』 「時,彼屠主往詣寺中,
聽諸比丘說地獄事。時,有比丘講地獄經:
『有眾生生地獄者,地獄即執彼罪人,
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以熱鐵丸著其口中。
次融銅灌口,次復鐵斧斬截其體,
次復杻械枷鎖檢繫其身,次復火車鑪炭,次復鐵鑊,
次復灰河,次復刀山劍樹。』具如天五使經所說。
彼屠主具聞比丘說是諸事,開其住處,
所作治罪之法如彼所說,
案此法而治罪人。 「又一時,商主將其婦入於大海,入海時,
婦便生子,名曰為海。如是在海十有餘年,
採諸重寶,還到本鄉,道中值五百賊,
殺於商主,奪彼寶物。 「爾時,商主之子見父傷死,
及失寶物,厭世間苦故,
於如來法中出家學道,還其本土,遊行諸國,
次至巴連弗邑。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缽,
入城次第乞食,誤入屠殺舍中。 「時,彼比丘遙見舍裏,
見火車鑪炭等治諸眾生,如地獄中,
尋生恐怖,衣毛皆豎,便欲出門。時,兇惡即往,
執彼比丘言:『入此中者,無有得出,
汝今於此而死。』比丘聞其所說,心生悲毒,
泣淚滿目。兇主問曰:『汝云何如小兒啼?』 「爾時,
比丘以偈答曰:
「『我不恐畏死,  志願求解脫,
所求不成果,  是故我啼泣,
人身極難得,  出家亦復然,
遇釋師子王,  自今不重睹。』
「爾時,兇主語比丘曰:『汝今必死,何所憂惱?』
比丘復以哀言答云:『乞我少時生命,
可至一月。』彼兇不聽。如是日數漸減,
止於七日,彼即聽許。 「時,此比丘知將死不久,
勇猛精進,坐禪息心,終不能得道。
至於七日,時,王宮內人有事至死,送付兇惡之人,
令治其罪。兇主將是女人著臼中,
以杵擣之,令成碎末。 「時,比丘見是事,極厭惡此身:
『嗚呼!苦哉!我不久亦當如是。』而說偈言:
「『嗚呼大悲師,  演說正妙法,
此身如聚沫,  於義無有實。
向者美女色,  今將何所在,
生死極可捨,  愚人而貪著。
係心緣彼處,  今當脫鎖木,
令度三有海,  畢竟不復生。
如是勤方便,  專精修佛法,
斷除一切結,  得成阿羅漢。』
「時,彼凶惡人語此比丘:『期限已盡。』
比丘問曰:『我不解爾之所說。』彼兇答曰:
『先期七日,今既已滿。』比丘以偈答曰:
「『我心得解脫,  無明大黑闇,
斷除諸有蓋,  以殺煩惱賊,
慧日今已出,  鑒察心意識,
明了見生死,  今者愍人時,
隨順修聖法,  我今此身骸,
任爾之所為,  無復有吝惜。』
「爾時,彼兇主執彼比丘著鐵鑊油中,
足與薪火,火終不然,假使然者,或復不熱。
兇主見火不然,打拍使者,而自然火,火即猛盛;
久久,開鐵鑊蓋,
見彼比丘鐵鑊中蓮華上坐,生希有心,即啟國王,王即便嚴駕,
將無量眾,來看比丘。 「時,彼比丘調伏時至,
即身昇虛空,猶如鴈王,示種種變化,如偈所說。
「王見是比丘,  身昇在虛空,
心懷大歡喜,  合掌觀彼聖:
「『我今有所白,  意中所不解,
形體無異人,  神通未曾有,
為我分別說,  修習何等法,
令汝得清淨,  為我廣敷演,
令得勝妙法,  我了法相已,
為汝作弟子,  畢竟無有悔。』
「時,彼比丘而作是念:『我今伏是王,
多有所導,攝持佛法,當廣分布如來舍利,
安樂無量眾生,於此閻浮提,盡令信三寶。』
以是因緣故,自顯其德。而向王說偈言:
「『我是佛弟子,  逮得諸漏盡,
又復是佛子,  不著一切有,
我今已調伏,  無上兩足尊,
息心得寂靜,  生死大恐怖,
我今悉得脫,  有離三有縛,
如來聖法中,  獲得如是利。』
「時,阿育王聞彼比丘所說,
於佛所生大敬信,又白比丘言:『佛未滅度時,何所記說?』
比丘答言:『佛記大王:「於我滅後,
過百歲之時,於巴連弗邑,有三億家,彼國有王,
名曰阿育,當王此閻浮提,為轉輪王,
正法治化;又復廣布我舍利,
於閻浮提立八萬四千塔。」佛如是記大王。
然大王今造此大地獄,殺害無量民人,
王今宜應慈念一切眾生,施其無畏,令得安隱,
佛之所記大王者,王當如法修行。』而說偈言:
「『當行哀愍心,  莫惱諸群生,
當修習佛法,  廣布佛舍利。』
「時,彼阿育王於佛所極生敬信,
合掌向比丘作禮:『我得大罪,今向比丘懺悔,
我之所作甚為不可,願為佛子,受我懺悔。
捨心勿復責,我愚人今復歸命。』而說偈言:
「『我今歸依佛,  無上勝妙法,
比丘諸眾尊,  我今盡命歸,
我今當勇猛,  奉受世尊敕,
於此閻浮提,  普立諸佛塔,
種種諸供養,  懸繒及幡幢,
莊嚴世尊塔,  妙麗世希有。』
「時,彼比丘度阿育王已,乘空而化。 「時,
王從地獄出,兇主白王言:『王不復得去。』王曰:
『汝今欲殺我耶?』彼曰:『如是。』王曰:『誰先入此中?』
答曰:『我是。』王曰:『若然者,汝先應取死。』
王即敕人,將此兇主著作膠舍裏,
以火燒之,又敕壞此地獄,施眾生無畏。 「時,
王欲建舍利塔,將四兵眾,至王舍城,
取阿闍世王佛塔中舍利,還復修治此塔,與本無異。
如是取七佛塔中舍利,至羅摩村中。時,
諸龍王將是王入龍宮中,王從龍索舍利供養,
龍即與之。王從彼而出,如偈所說:
「『羅摩羅村中,  所有諸佛塔,
龍王所奉事,  守護而供養,
王從龍索分,  諸龍開懷與,
即持此舍利,  漸進於餘方。』
「時,王作八萬四千金、銀、琉璃、頗梨篋,
盛佛舍利;又作八萬四千四寶瓶,以盛此篋,
又作無量百千幡幢繖蓋,
使諸鬼神各持舍利供養之具,敕諸鬼神言:『於閻浮提,
至於海際,城邑聚落滿一億家者,
為世尊立舍利塔。』 「時,有國名著叉尸羅,
三十六億家,彼國人語鬼神言:
『三十六篋舍利與我等,起立佛塔。』王作方便,國中人少者,
令分與彼,令滿家數,而立為塔。 「時,
巴連弗邑有上座,名曰耶舍,王詣彼所,白上座曰:
『我欲一日之中,立八萬四千佛塔,
遍此閻浮提,意願如是。』如偈讚曰:
「『大王名阿育,  於先八塔中,
各取其舍利,  於此閻浮提,
建立諸佛塔,  八萬及四千,
縱廣殊妙勝,  一日都使畢。』
「時,彼上座白王言:『善哉!大王!
剋後十五日月食時,令此閻浮提起諸佛塔。』
如是乃至一日之中,立八萬四千塔,世間民人,
興慶無量,共號名曰法阿育王。如偈讚曰:
「『王聖種孔雀,  安樂世間人,
於此閻浮提,  建立勝妙塔,
本名為惡王,  今造勝妙業,
共號名法王,  相傳至於後。』
「王已建八萬四千塔,歡喜踊躍,
將諸群臣往詣雞雀精舍,白耶舍上座曰:
『更有比丘,佛所授記,
當作佛事不?我當往詣彼所供養恭敬。』 「上座答曰:『佛臨般涅槃時,
降伏阿波羅龍王、陶師旃陀羅、瞿波梨龍。』
詣摩偷羅國,告阿難曰:『於我般涅槃後,
百世之中,當有長者,名瞿多,
其子名曰優波崛多,當出家學道,無相佛教授於人,
最為第一,當作佛事。』佛告阿難曰:
『遙見彼山不?』阿難白佛:『見也。世尊!』佛告阿難:
『此山名優留曼茶,
是阿蘭若處名那茶婆低,隨順寂靜。而偈讚曰:
「『優波崛比丘,  教授最第一,
名聞振四方,  最勝之所記,
於我滅度後,  當得作佛事,
度諸眾生類,  其數無有限。』
「時,王問上座曰:『尊者優波崛今已出世不?』
上座答曰:『已出世,出家學道,降伏煩惱,
是阿羅漢,共諸無量比丘眷屬一萬八千,
住在優留曼茶山中阿蘭若處,哀愍眾生,
如佛說淨妙法,度無量諸天及人,令入甘露城。』
王聞已,歡喜踊躍,即敕群臣,速辦嚴駕,
將無量眷屬往詣彼所,修敬供養優波崛多。
「時,臣白王言:『彼聖既在王國,
宜當遣信奉迎之,彼自當來。』王答臣曰:
『不宜遣信至彼所,應當自往,彼不宜來也。』而說偈曰:
「『汝得金剛舌,  那能不斷壞,
諫我莫往彼,  親近田舍人。』
「王即遣信,往彼尊者所言:『某日當來尊所。』
時,尊者思惟:『若王來者,無量將從,
受諸大苦,逼殺害微蟲、聚落人民。』作是念已,
答使者曰:『我當自往詣王所。』時,
王聞尊者自來,歡喜踊躍,從摩偷羅至巴連弗邑,
於其中間,開安舟航,於航懸諸幢蓋。 「時,
尊者優波崛愍念王故,將一萬八千阿羅漢眾,
隨於水道徑至王國。時,國中人啟王言:
『尊者優波崛將一萬八千比丘眾來至。』 「王聞,
大歡喜踊躍,即脫瓔珞,價直千萬,
而授與之。王將諸大臣眷屬,即出往尊者所,
即為下食,五體投地,向彼作禮,長跪合掌,
而作是言:『我今領此閻浮提,受於王位,
不以為喜;今睹尊者,踊躍無量,如來弟子,
乃能如是,如睹於佛。』而說偈言:
「『寂滅已度世,  汝今作佛事,
世間愚癡滅,  如日照佛世,
為世作導師,  說法中第一,
眾生可依怙,  我今大歡喜。』
「時,王敕使者宣令國界:
『尊者優波崛比丘今來此國。』如是唱言:
「『欲得富貴者,  遠離貧窮苦,
常處天上樂,  解脫涅槃者,
當值優波崛,  修敬今供養,
未見諸佛者,  今睹優波崛。』
「時,王嚴飾國界,平治道路,懸繒幡蓋,
燒香散華,及諸伎樂。
舉國人民皆出奉迎尊者優波崛,供養恭敬。 「爾時,
尊者優波崛白王言:『大王!當以正法治化,哀愍眾生,
三寶難遇,於三寶中,常以供養恭敬,
修念讚歎,廣為人說。所以者何?如來、應供、
等正覺知人見人,常為記說:「我之正法,寄在國王,
及我比丘僧等。」』而說偈曰:
「『世雄人中尊,  正勝妙大法,
寄付於大王,  及我比丘僧。』
「時,王白優波崛曰:『我已建正法。』而說偈曰:
「『我已造諸塔,  莊嚴諸國界,
種種興供養,  幡幢及諸寶,
廣布佛舍利,  遍於閻浮提,
我興如是福,  意願悉已滿,
自身及妻兒,  珍寶及此地,
今已悉捨施,  供養賢聖塔。』
「時,尊者優波崛讚王言:『善哉!善哉!
大王應行如是法。』而說偈言:
「『捨身及財命,  世世無所憂,
受福無有窮,  必得無上覺。』
「時,王請尊者優波崛入城,設種種座,
請尊者就座,眾僧令往雞雀精舍。白尊者曰:
『尊者顏貌端正,身體柔軟,而我形體醜陋,
肌膚麤澀。』 「尊者說偈曰:
「『我行布施時,  淨心好財物,
不如王行施,  以沙施於佛。』
「時,王以偈報曰:
「『我於童子時,  布施於沙土,
今獲果如是,  何況餘妙施。』
「尊者復以偈讚曰:
「『快哉善大王,  布施諸沙土,
無上福田中,  植果無窮盡。』
「時,阿育王告諸大臣:『我以沙布施於佛,
獲其果報如是。云何而不修敬於世尊?』
王復白優波崛言:『尊者!示我佛所,說法、
遊行處所,當往供養禮拜,
為諸後世眾生攝受善根。』而說偈言:
「『示我佛說法,  諸國及住處,
供養當修敬,  為後眾生故。』
「尊者言:『善哉!善哉!大王能發妙願,
我當示王處所,為後眾生。』 「時,王將四兵軍眾,
及持種種供養香華、幡幢,及諸伎樂,
便將尊者發去。尊者隆頻林,此是如來生處,
而說偈言:
「『如來初生處,  生時行七步,
顧視諸四方,  舉手指天上,
我今最後生,  當得無上道,
天上及於人,  我為無上尊。』
「時,王五體投地,供養禮拜,即立佛塔。
尊者白王言:
『大王欲見諸天見佛生時行七步處不?』王白言:『願樂欲見。』 「時,尊者舉手,
指摩耶夫人所攀樹枝,而告彼樹神曰:
『樹神!今現,令王見之,生大歡喜。』
尋聲即見,住尊者邊,而作是言:
『何所教敕?我當奉行。』尊者語王言:『此神見佛生時。』
「王以偈問神曰:
「『汝見嚴飾身,  生時青蓮華,
足行於七步,  口中有所說。』
「神以偈答曰:
「『我見相好身,  生時二足尊,
舉足行七步,  口中有所說,
於諸天人中,  我為無上尊。』
「時,王問神言:『佛生有何瑞應?』神答言:
『我不能宣說妙勝諸事,今略說少分:
「『光明能徹照,  身體具相好,
令人喜樂見,  感動於天地。』
「時,王聞神所說歡喜,施十萬兩珍寶而去。
又將王入城裏,語言:
『此處菩薩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體紫磨金色。』時,
王向此處作禮,興種種供養。 「又將王至天寺中,
語王言:『太子生時,令向彼神禮。時,
諸神悉禮菩薩。時,諸民人為菩薩立名,
今是天中天。』時,王復以種種供養。 「又將示處語王言:
『此處父王以菩薩示諸婆羅門,瞻其相德。』
王復種種供養。 「又示:『此處菩薩學堂,
此處學乘象,此處學乘馬、乘車、弓弩。
如是學一切伎術處,此處是菩薩治身,
此處菩薩六萬夫人遊戲處,此處菩薩見老、病、死人。
此處菩薩坐閻浮提樹下,坐禪得離欲,
樹影不離身,父王向其作禮。此處菩薩將百千天神,
出城而去。此處菩薩脫瓔珞,
與車匿遣馬還國。』而說偈曰:
「『菩薩於此處,  脫瓔珞及冠,
授與於車匿,  遣馬還於國,
獨行無有侶,  便入學道山。』
「『又此處菩薩從獵師,易袈裟衣,被此衣已,
而為出家。此處是仙人所稽請處,
此處瓶沙王與菩薩半國處,
此處問優藍弗仙人,此處菩薩六年苦行。』如偈所說:
「『苦行於六年,  極受諸苦惱,
知此非真道,  棄捨所習行。』
「此處二女奉菩薩乳糜,如偈所說:
「『大聖於此中,  受二女乳糜,
從此而起去,  往詣菩提樹。』
「此處迦梨龍讚歎菩薩,如偈所說:
「『此處迦梨龍,  讚歎諸菩薩,
當隨古時道,  證無上妙果。』
「時,王向尊者而說偈曰:
「『我今欲見龍,  彼龍見佛者,
從此趣菩提,  證得勝妙果。』
「時,尊者以手指龍宮,語曰:『迦梨龍王!
汝以見佛,今當現身。』時,龍王尋聲即出,
住在尊前,合掌白言:『何所教敕?』時,尊者語王曰:
『此龍王見佛,讚歎如來。』 「時,王合掌向龍,
而說偈曰:
「『汝見金剛身,  我師無疇匹,
面如淨滿月,  為我說彼德,
十力之功德,  往詣道場時。』
「時,龍王以偈答曰:
「『我今當演說,  足踐於地時,
大地六種動,  光耀倍於日,
遍照三千界,  而趣菩提樹。』
「時,王如是等處處種種供養,及立塔廟。
「時,尊者將王至道樹下,語王曰:『此樹,
菩薩摩訶薩以慈悲三昧力破魔兵眾,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說偈言:
「『牟尼牛王尊,  於此菩提樹,
降伏惡魔軍,  得勝菩提果,
天人中特尊,  無能與等者。』
「時,王捨無量珍寶,種種供養,及起大塔廟。
「此處四天王各持一缽,奉上於佛,
合為一缽。此處於賈客兄弟所受諸飯食。
此處如來詣波羅奈國時,阿時婆外道問佛。
此處仙人園鹿野苑,
如來於中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而說偈言:
「『此處鹿野苑,  如來轉法輪,
三轉十二行,  五人得道跡。』
「時,王於是處興種種供養,及立塔廟。
「此處如來度優樓頻螺迦葉等仙人為道。
此處如來為瓶沙王說法,王得見諦,
及無量民人、諸天得道。此處如來為天帝釋說法,
帝釋及八萬諸天得道。此處如來示大神力,
種種變化。此處如來至天上,為母說法,
將無量天眾,下於人間。 「王復種種供養,
及立塔廟。
「時,尊者語阿育王,至鳩尸那竭國,言:
『此處如來具足作佛事畢,
於無餘般涅槃而般涅槃。』而說偈言:
「『度脫諸天人,  修羅龍夜叉,
建立無盡法,  佛事既已終。
於有得寂滅,  大悲入涅槃,
如薪盡火滅,  畢竟得常住。』
「時,王聞是語,憂惱迷悶擗地。時,
諸臣輩以水洗心面,良久得穌,啼泣涕零。
如是乃至興種種供養,立大塔廟。
「時,王復白尊者曰:
『我意願欲得見佛諸大弟子佛之所記者,欲供養彼舍利,
願為示之。』時,尊者白王言:『善哉!善哉!
大王能發如是妙心。』 「時,尊者將王至舍衛國,
入祇桓精舍,以手指塔:『此是尊者舍利弗塔,
王當供養。』王曰:『彼有何功德?』尊者曰:
『是第二法王,隨轉法輪。』而說偈言:
「『一切眾生智,  比於舍利弗,
十六之一分,  以除如來智。
如來轉法輪,  是則能隨轉,
彼有無量德,  誰復能宣說。』
「時,王生大歡喜,捨十萬兩珍寶,供養其塔,
而說偈言:
「『我禮舍利弗,  解脫諸恐怖,
名稱普於世,  智慧無有等。』
「次,復示大目揵連塔:『王應供養此塔。』
「王復問曰:『彼有何功德?』尊者答曰:『是神足第一,
以足指踐地,地即震動,至於天宮,
降伏難陀跋難陀龍王。』而說偈曰:
「『以足指動地,  至於帝釋宮,
神足無與等,  誰能盡宣說?
二龍王兇暴,  見者莫不怖,
彼於神足力,  降伏息瞋恚。』
「時,王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此塔,以偈讚曰:
「『神足中第一,  離於老病死,
有如是功德,  今禮目揵連。』
「次,復示摩訶迦葉塔,語王言:
『此是摩訶迦葉塔,應當供養。』王問曰:『彼有何功德?』
答曰:『彼少欲知足,頭陀第一,
如來施以半座及僧伽梨衣,愍念眾生,興立正法。』
即說偈曰:
「『功德田第一,  愍念貧窮類,
著佛僧伽梨,  能建於正法,
彼有如是德,  誰能具宣說。』
「時,王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是塔,以偈讚曰:
「『常樂於寂靜,  依止林藪間,
少欲知足富,  今禮大迦葉。』
「次,復示尊者薄拘羅塔:『此是薄拘羅塔,
應當供養。』王問曰:『彼有何功德?』尊者答曰:
『彼無病第一,乃至不為人說一句法,
寂然無言。』王曰:『以一錢供養。』諸臣白王:『功德既等,
何故於此供養一錢?』王告之曰:
『聽吾所說:
「『雖除無明癡,  智慧能鑒察,
雖有薄拘名,  於世何所益?』
「時,彼一錢還來至王所。時,
大臣輩見是希有事,異口同音讚彼:『嗚呼!尊者!少欲知足,
乃至不須一錢。』
「復示阿難塔,語王言:『此是阿難塔,
應當供養。』王曰:『彼有何功德?』答曰:
『此人是侍佛者,多聞第一,撰集佛經。』而說偈曰:
「『奉持牟尼缽,  念至能決斷,
多聞之大海,  辯才柔軟音,
能悅天人眾,  善知三佛心,
一切悉明了,  功德之寶篋。
最勝所稱歎,  降伏煩惱諍,
如是等功德,  應當修供養。』
「王即捨百億兩珍寶,而供養其塔。 「時,
諸臣白王言:『何故於此布施供養皆悉勝前?』
王曰:『聽吾所說心中所以:
「『如來之體身,  法身性清淨,
彼悉能奉持,  是故供養勝。
法燈常存世,  滅此愚癡冥,
皆由從彼來,  是故供養勝。
如大海之水,  牛跡所不容,
如是佛智海,  餘人不能持。
唯有阿難尊,  一聞悉受持,
終無忘失時,  是故供養勝。』
「爾時,王如是種種供養,向尊者合掌,
而作是言:
「『我今受此形,  不復負此身,
修無量功德,  今為人中主,
我今取堅實,  造立諸塔廟,
莊嚴在於世,  如星莊嚴月,
奉佛弟子法,  應行諸禮節,
我今悉已作,  稽首尊者足,
蒙尊者恩力,  今見勝妙事,
快獲大善利,  從是分別法。』
「爾時,王供養上種種事,恒偏至菩提道場樹。
此樹下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間希有珍寶供養之事,供養菩提樹。 「時,
王夫人名曰低舍羅絺多,夫人作是念:
『王極愛念於我,我亦念王,王今捨我去,
持諸珍寶至菩提樹間。
我今當作方便殺是菩提樹,樹既枯死,葉便凋落,王當不復往,
彼可與我常相娛樂。』即喚咒師,語咒師言:
『汝能殺菩提樹不?』彼答曰:『能,與我千兩金。』 「時,
夫人即與千兩金錢。咒師往菩提樹間,
以咒咒樹以綖繫樹。時,樹漸漸枯死,
葉即萎落,未即枯死,其葉凋落。白夫人曰:
『復應以熱乳澆樹,乃可令枯。』夫人白王:
『我今欲以乳供養菩提樹。』王曰:『隨卿意耶!』
如是乃至以熱乳澆之,樹即枯燥。 「時,
諸夫人白王言:『菩提樹忽然枯死,葉葉變落。』
而說偈言:
「『如來所依樹,  名曰菩提者,
於是得正覺,  具足一切智,
大王今當知,  是樹今枯死,
葉色亦變異,  不知何以故。』
「時,王聞是語,即迷悶擗地,
諸人輩以水澆王心面,良久而穌,即便泣淚言:
「『我見菩提樹,  便見於如來,
今聞彼樹死,  我今亦隨沒。』
「時,彼夫人見王憂愁不樂,而白王言:
『主勿憂惱,我當喜悅王心。』王曰:『若無彼樹,
我命亦無。
如來於彼樹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樹既無,我何用活耶?』
「夫人聞王決定語,還復以冷乳灌菩提樹下,
彼樹尋復更生。王聞以乳溉灌樹還得生,
日日送千瓮乳溉灌其本,樹還復如先。
諸夫人輩白王言:『菩提樹今復如先,無復有異。』 「時,
王聞已,即生歡喜,詣菩提樹下,睹於菩提樹,
目不暫捨,而說偈言:
「『諸王所未作,  瓶沙持國者,
我今應供養,  我今浴菩提。
諸乳及香水,  華香及塗香,
當復供養僧,  賢聖五部眾。』
「時,王各辦四寶瓮,金、銀、琉璃、頗梨,
盛諸香乳,及諸香湯,持種種飲食,幡幢、
寶蓋各有千種,及種種花香伎樂,受持八支齋布薩,
著白淨衣服,執持香鑪,在於殿上,
向四方作禮,心念口言:『如來賢聖弟子在諸方者,
憐愍我故,受我供養。』而說偈言:
「『如來賢聖子,  正順寂諸根,
離諸三界欲,  諸天應供養,
今當悉來集,  受我微心惠,
哀愍副我意,  令法種增長,
常樂於寂止,  解脫諸所著,
如來之真子,  從法而化生,
諸天所供養,  哀愍於我故,
今當悉來集,  副我之微意,
諸聖在處處,  罽賓多波婆,
大林離波多,  阿耨大池邊,
江河山藪間,  如是一切處,
諸聖在中者,  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  副我之微意,
又在於天上,  尸梨沙宮殿,
香山石室中,  神通具足者,
今當悉來集,  哀愍於我故。』
「時,王如是語時,三十萬比丘悉來集。
彼大眾中十萬是阿羅漢,
二十萬是學人及凡夫比丘,上座之座無人坐。 「時,王問諸比丘:
『上座之座,云何而無人坐?』時,
彼大眾中有一比丘,名曰耶舍,是大阿羅漢,具足六通,
白王言:『此座,上座之座,餘者豈敢於中而坐?』
「王復問曰:『於尊者所,更有上座耶?』
尊者答曰:『更有上座,大王!佛之所說,
名曰賓頭盧,是上座,應坐此處。』 「王大歡喜,而作是言:
『於中有比丘見佛者不?』尊者答曰:『有也,
大王!賓頭盧者,猶故在世。』 「王復白曰:
『可得見彼比丘不?』尊者曰:『大王!不久當見,
尋當來至。』 「時,王生大歡喜,而說偈言:
「『我今快得利,  攝受於我故,
令我自目見,  尊者賓頭盧。』
「時,尊者賓頭盧將無量阿羅漢,次第相隨。
譬如鴈王乘虛而來,在於上座處坐。
諸比丘僧各修禮敬,次第而坐。 「時,
王見尊者賓頭盧頭髮皓白,辟支佛體,頭面禮足,
長跪合掌,睹尊者顏貌,而說偈言:
「『我今之王位,  統領閻浮提,
不以為歡喜,  今得見尊者,
我今見尊者,  便是見生佛,
心懷大踊躍,  勝見於王位。』
「復白尊者曰:
『尊者見世尊耶?三界所尊仰。』 「時,尊者賓頭盧以手舉眉毛,視王而言:
「『我見於如來,  於世無譬類,
身作黃金色,  三十二相好,
面如淨滿月,  梵音聲柔軟,
伏諸煩惱諍,  常處於寂滅。』
「王復問曰:『尊者何處見佛?』尊者曰:
『如來將五百阿羅漢,俱初在王舍城安居,
我爾時亦復在中。』而說偈言:
「『大牟尼世尊,  離欲相圍遶,
在於王舍城,  結於夏三月。
我時在彼眾,  恒住如來邊,
大王今當知,  我目見真佛。』
「『又復,佛住舍衛國時,如來大作神力,
種種變化,作諸佛形,滿在諸方,
乃至阿迦尼吒天,我爾時亦在於中,
見如來種種變化神通之相。』而說偈言:
「『如來神通力,  降伏諸外道,
佛遊於十方,  我親見彼相。』
「『又復,如來在天上與母說法時,
我亦在於中;與母說法竟,將諸天眾從天上來,
下僧迦奢國。時,我見此二事。天人受福樂,
優波羅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
將無量眷屬,乘空而來,詣世尊所,我亦見此。』
而說偈言:
「『如來在天上,  於彼結夏坐,
我亦在於中,  牟尼之眷屬。』
「『又復,世尊住舍衛國,五百阿羅漢俱。時,
給孤獨長者女適在於富樓那跋陀那國。時,
彼女請佛及比丘僧。時,
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爾時以神力合大山,往彼受請。時,
世尊責我:
「汝那得現神足如是?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
勿令滅也。」』而說偈曰:
「『世尊受彼請,  五百比丘俱,
時我以神力,  挑大山而去,
世尊責罰我,  住世未滅度,
護持我正法,  勿令法沒盡。』
「『又復,如來將諸比丘僧入城乞食。時,
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戲,逢見佛來,捧於塵沙,
奉上於佛。時,世尊記彼童子:
「於我滅度百歲之後,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當受王位,
領閻浮提,名曰阿育。當廣布我舍利,一日之中,
當造八萬四千塔。」今王身是也。
我爾時亦在於中。』而說偈曰:
「『王於童子時,  以沙奉上佛,
佛記於王時,  我亦親在中。』
「時,王白尊者曰:『尊者今住在何處?』
尊者答王曰:『在於北山,山名揵陀摩羅,
共諸同梵行僧。』 「王復問曰:『有幾眷屬?』尊者答:
『六萬阿羅漢比丘。』尊者曰:
『王何須多問?今當施設供養於僧。食竟,使王歡喜。』王言:『如是,
尊者!然我今先當供養佛念所覺菩提之樹,
然後香美飲食施設於僧。』敕諸群臣,
唱令國界:『王今捨十萬兩金布施眾僧,
千瓮香湯溉灌菩提樹,集諸五眾。』 「時,
王子名曰拘那羅,在王右邊,舉二指而不言說,
意欲二倍供養。大眾見之,皆盡發笑,王亦發笑,
而語言:『嗚呼!王子!乃有增益功德供養。』
「王復言:『我復以三十萬兩金供養眾僧,
復加千瓮香湯,洗浴菩提樹。』時,王子復舉四指,
意在四倍。 「時,王瞋恚,語臣曰:
『誰教王子作是事,與我興競?』臣啟王言:
『誰敢與王興競?然王子聰慧利根,增益功德,故作是事耳!』
「時,王右顧視王子,白上座曰:
『除我庫藏之物,餘一切物,閻浮提夫人、婇女、諸臣、眷屬,
及我拘那羅子,皆悉布施賢聖眾僧,
唱令國界,集諸五眾。』而說偈曰:
「『除王庫藏物,  夫人及婇女,
臣民一切眾,  布施賢聖僧,
我身及王子,  亦復悉捨與。』
「時,王、上座及比丘僧,
以瓮香湯洗浴菩提樹。 「時,菩提樹倍復嚴好,增長茂盛,
以偈頌曰:
「『王浴菩提樹,  無上之所覺,
樹增於茂盛,  柯條葉柔軟。』
「時,王及諸群臣生大歡喜。 「時,
王洗浴菩提樹已,次復供養眾僧。時,彼上座耶舍語王言:
『大王!今大有比丘僧集,
當發淳信心供養。』時,王從上至下,自手供養。 「時,
彼有二沙彌,得食已,各以[麩-夫+少]團歡喜丸,更互相擲。
王見即笑而言:『此沙彌作小兒戲。』供養訖已,
王還上座前立。上座語王言:
『王莫生不信敬心。』王答上座:『無有不敬心,
然見二沙彌作小兒戲,如世間小兒,
以土團更互相擲。如是二沙彌以[麩-夫+少]團、以歡喜丸,
更互相擲。』上座白王言:
『彼二沙彌是俱解脫阿羅漢,更相奉食。』王聞是已,增其信心,
而作是念:『此二沙彌能展轉相施,
我今亦當於一切僧人施絹、劫貝。』 「時,
二沙彌知王心所念,二沙彌共相謂言:『令王倍增敬信。』
一沙彌持鑊授與王,一沙彌授以染草。
王問彼沙彌:『用作何等?』二沙彌白王言:
『王因我故,施與眾僧絹及劫貝,
我欲令大王染成其色,施與眾僧。』 「時,王作是念:『我雖心念,
口未發言。此二達士得他心智,而知我心。』
王即稽首敬禮眾僧,而說偈言:
「『孔雀之族姓,  內外親眷屬,
因此惠施故,  悉皆獲大利,
遭值良福田,  歡喜應時施。』
「時,王語沙彌言:『我因汝等施僧衣,
施僧衣已,復以三衣并四億萬兩珍寶,
嚫五部眾;嚫願已,復以四十億萬兩珍寶,
贖取閻浮提宮人、婇女,及太子、群臣。』
「阿育王所作功德,無量如是。」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

奈良市的世界遺產藥師寺  世界遺產藥師寺東塔整修中 明春開放欣賞「凍結的音樂」之美 https://bit.ly/2Uteyee

BB1b1dHj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