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於本嶼。聖墩去嶼幾百里,元佑丙寅歲,墩上常有光氣夜現,鄉人莫知為何祥。有漁者就視,乃枯槎,置其家,翌日自還故處。當夕編夢墩旁之民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實所憑,宜館我於墩上。」父老異之,因為立廟,號曰聖墩。歲水旱則禱之,癘疫崇降則禱之,海寇盤亙則禱之,其應如響,故商舶尤藉以指南,得吉蔔而濟,雖怒濤洶湧,舟亦無恙。-廖鵬飛.《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 https://is.gd/EkdMR6
-----------------------------------------
關於媽祖身世之記載,最早出現於南宋高宗進士廖鵬飛所撰《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碑文:「姓林氏,湄洲嶼人」媽祖最早的信仰為女巫系統,按南宋廖鵬飛所撰《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記載:「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而南宋高宗莆田進士黃公度〈題順濟廟〉詩亦有:「平生不厭混巫媼,已死猶能效國功」詩句。宋黃巖孫撰《仙溪志》卷九〈三妃廟〉:「順濟廟,本湄洲林氏女。為巫,能知人禍福,歿而人祠之」;明周瑛《興化府志》卷二十五〈天妃廟〉:「余少時讀宋群志,得紹熙(按:南宋光宗年號)初本,亦稱妃為里中巫」;明費元祿《天妃廟碑》:「天妃林氏,本閩著姓也。……妃稟純靈之精,懷神妙之慧。少能婆娑按節樂神,如會稽吳望子、蔣子文事」。足見媽祖最原始的形象乃女巫信仰,可能相當於現在的尪姨。此外,宋李俊甫的《莆田比事》言:「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異,能言人休咎,死廟食焉」。丁伯桂《順濟聖妃廟記》:「少能言人禍福,歿稱通賢神女,或曰龍女也」。所謂神女、龍女應指其具有神通,能預知未來吉凶,故死後受人崇拜,但可能僅為一般的亡靈崇拜,尚無神格可言。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台灣民俗、台灣戲曲、台灣俗語- 台灣媽祖傳說及其本土化現象 https://bit.ly/33q0yal
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1150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據此,媽祖生前是一個女巫。 https://is.gd/sdCKOI
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1150年)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據此,媽祖生前是女巫「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
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船員說這是湄州女神顯靈,於是路允迪返國後上奏朝廷請封
---------------------
媽祖信仰最原始是屬於「女巫信仰」。按南宋廖鵬飛所撰《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記載:「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而南宋高宗莆田進士黃公度〈題順廟〉詩亦有:「平生不厭混巫媼,己死猶能效國功」。宋黃巌孫撰《仙溪志》卷9〈三妃廟〉:「順濟廟,本湄洲林氏女。為巫,能知人禍福,歿而人祠之」足見媽祖最原始形象乃女巫信仰。此外,宋李俊甫的《莆田比事》言:「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異,能言人休咎,死廟食焉」。丁伯桂《順濟聖妃廟記》:「少能言人禍福,歿稱通賢神女,或曰龍女也」。所謂神女、龍女應指其具有神通,能預知未來吉凶,故死後受人崇拜。
媽祖在宋徽宗宣和4年(西元1122年)因路允迪出使高麗海難事件賜「順濟」廟匾,此為媽祖首次受到官方的褒揚,當時媽祖信仰可能已在民間流傳久遠。而媽祖第一次得到皇帝冊封,則在宋高宗紹興26年(西元1156年),封為「靈惠夫人」。隔二年加封「昭應」,而後孝宗時又因救瘟疫、平海寇等神蹟再加封「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至宋光宗昭熙年間又以連年救旱救疫晉封「靈惠妃」,自此至宋亡皆封為「妃」級。到元朝因航運的發達,媽祖信仰日益普及,媽祖的地位也愈來愈崇高。元世祖至元年間,以媽祖保護漕運晉封「天妃」,此後成宗、文宗、順帝皆有加封,而位階仍為「天妃」階級,其原因都與保護漕運有關。
明成祖3年(西元1405年)曾恢復「靈惠夫人」封號,隔二年又封為「聖妃」,至永樂年間,因派遣鄭和下西洋尋找惠帝、宣揚國威,由於航海需仰賴媽祖安定軍心,又加封為「天妃」。清康熙19年(西元1680年)鄭經敗走廈門,退守台灣,清近已作攻台之準備,為爭取民心乃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康熙23年(西元1684年)施琅將軍攻克台灣,為避免功高震主引來殺機,託言媽祖顯靈助戰,同年康熙冊封媽祖為「天后」,成為位階最高之女神。
媽祖信仰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也是移民社會和海洋文化的表徵,台灣民間供奉媽祖的廟宇、神壇、民宅和舟船數量眾多,而媽祖的信徒更是遍佈世界各地不可計數。關於媽祖的身世,自宋代以來即有許多版本,各地文獻方志、碑文均有不同說法;直到清代以降,民間大致採信明僧昭乘所著《天妃顯聖錄》之說,有關媽祖身世的說詞才日趨一致。
關於媽祖身世之記載,最早出現於南宋高宗進士廖鵬飛所撰《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碑文:「姓林氏,湄洲嶼人」。此外,宋代李俊甫《莆田比事》:「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異,能言人休咎,死廟食焉」。丁伯桂《順濟聖妃廟記》:「神,莆陽湄洲林氏女」。黃巖孫《仙溪志》:「順濟廟,本湄洲林氏女」。到了元代黃四如《聖墩順濟祖廟新建蕃釐殿記》:「妃族林氏」。程端學《靈慈廟記》:「謹案神姓林氏,興化莆田都巡君之季女」。明代黃仲昭《八閩通志》:「神姓林,世居莆田湄洲嶼」。呂一靜《興化府志》:「天妃之神,本姓林,世居莆陽之湄洲嶼」。陽思謙撰《泉州府志》:「神本姓林,世居莆陽之湄洲嶼」。無名氏《三教搜神大全》:「妃林姓」。由上引述文獻可知,有關媽祖身世自宋代至明代都謂媽祖係宋代福建興化莆田湄洲嶼人氏,但皆未言其名諱,此乃因封建時期男尊女卑,女性通常只稱其姓不言其名,而冠以某夫人、儒人之稱謂。台灣民間所言媽祖姓林名默娘,其實遲至明末昭乘和尚撰《天妃顯聖錄》流傳之後才形成。
旱溪媽遶境大屯十八庄之發起,相傳為道光初年,台中、霧峰、大里、太平等地區稻作罹患嚴重烏龜仔病蟲害,農人均束手無策,乃恭請旱溪媽祖前往保佑破煞,相當靈驗,神到蟲除,恢復往昔的豐收,此後,每年農曆三月一日起恭請媽祖鑾駕出巡,迄今綿延從未間斷。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nnL2nB
媽祖助姜特立捕賊
京杭大運河曾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經濟大動脈和生命線,那麼,媽祖信仰則是運河上船民求生存的精神支柱。 自宋代以來,歷代皇帝前仆後繼地去封谥天妃。 宋代達16次、元代7次、明代5次、清代15次。 供奉媽祖幾乎成為歷代皇帝的共同點。 媽祖信仰已成為沿海、沿江、沿河百姓的魂。
北京 天妃 漕運
媽祖傳說之《呼天妃神女挽漕》
明朝,我國的北方糧食仍然極大程度上依賴南方,因此南糧北運的海上漕運仍是朝廷的重要工作。洪武初年,漕運所動用的船隊非常龐大,動輒船舶上百,士卒過萬。有一次,漕運船隊在北海遇上颶風,一時天昏地暗,颶風捲起千重浪,百艘糧船傾旦夕,萬人生命懸一線,萬石官糧毀瞬間。此時,萬人呼泣,君皇在哪裡?父母在哪裡?萬餘官兵船工在走投無路之下,唯有大叫「天妃救命!」天妃,只有天妃,聞聲救苦救難!她來了,她是在大家肉眼能看到的情況下來了!她鳳冠霞帔,神火相隨。天妃一現,即時風平浪靜,一帆風順直送漕船到直沽。皇帝聽了,驚訝不已,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隨緣轉發,功德無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qbgaqno.html
,由元代的貿易背景可知元積極拓展海上貿易,促使海上絲綢之路的推展,建立起與世界各國的海洋經貿關係,而重要的文化力量就是媽祖文化。元代媽祖文化亦展現充分的經貿精神,透過漕運使得大運河與海運相連,並與海上絲路相通,海漕的始點港為劉家港,終點港為直沽的大直沽,港口成為貿易中心以及與國外交通貿易的要港,商人祈求、蒙受與感念媽祖的庇佑,媽祖文化因漕運與海上絲路而大興,帶著濃厚的經貿精神。元代漕運經由水路運送稅糧物資,致使大運河與海運的交通與經濟大為發展,影響媽祖文化的傳播更為開展;相輔相成的,媽祖信仰為元代河海漕運與海上絲綢之路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力量,商眾與民眾祈求媽祖庇佑平安順利,媽祖文化亦影響人們的德行與涵養,而讓人們擁有善良的心,並開創生命的價值,發揚媽祖慈愛助人的情懷與經世濟民的理想。
海洋文化 |。 媽祖信仰在北京。
海洋文化 | 妈祖信仰在北京_福建_新闻_华人头条 https://bit.ly/3d1ihIn
宋代以後,媽祖信仰受到歷代朝廷的重視。 北京雖然離海較遠,但自元泰定年間,大都就有海神天妃祠廟的建置,媽祖信仰自此在北京發祥。
天妃娘娘媽祖畫像。
元代開通京師漕運,從江南海運漕米先到直沽(今天津),再至通州,最後經通惠河運到北京。 為祈保漕運平安,元泰定三年(西元1326年)官府在直沽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三岔口西岸皆建天妃宮,故學者推斷,北京的天妃宮應建於此時。
明中葉后,隨著文化、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很多府、州、縣均在京設立同鄉會館。 據胡春煥、白鶴群所著《北京的會館》一書統計,不包括臺灣會館,明清以來福建在京設立的會館有省館2所,府館11所,州館2所,縣館11所等。 明清的會館幾乎都供奉神靈,形成宮館一體的獨特形式。 福建會館剛以奉祀天后媽祖為主。 據筆者調查,歷史上奉祀媽祖的福建會館在京主要有6座。
杜飛《京師漕運印象圖》素描圖。
莆陽會館:舊館創建於明朝,位址在今宣武區高家寨。 光緒年間會館坍壞後出售,禦史江春霖等人在賈家衚衕另創新館。 據同治十三年(今1874年)進士、翰林院編修塗慶瀾《荔隱居楹聯偶存·會館》記載:"(光緒)己醜年在賈家衚衕建有莆陽新館,前後三進,各四間排,後進為景賢堂,祀文昌、天后及四鄉賢。 神龕前,余各制有聯及大門、屏門等處,歲懸桃符,煥然一新......"塗慶瀾還為天后神龕題寫了對聯:"神力雲帆濟滄海,帝京香火似湄洲。 "可見當時會館的香火十分旺盛。
福州會館:始建於明代,老館原在宣武區虎坊橋南下窪子。 嘉慶十一年(西元1806年)刑部尚書、福州螺洲人陳若霖欲告老還鄉"舍宅為館",於是便創立新館,之後歷代不斷擴建和重修。 新館正殿供奉媽祖,嘉慶二十一年(西元1816年)曾由林則徐主持安座並祭祀。 大殿前的鐵鼎爐,是福州赴京舉子為叩謝媽祖庇佑所敬獻。
延邵會館:位於崇文門外纓子衚衕,始創於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 會館正殿為天后殿,大殿檐下懸挂"敕封天上聖母"直匾。 殿前高懸的"海邦仰聖"團龍金字匾,為乾隆經筵講官、吏部尚書漳浦人蔡新所題。 每年10月,福建籍紙商入京做生意,必演戲娛神,酬祭媽祖。
漳州會館:漳州在京有3座會館,其中東館創建於明代,原址在冰窖衚衕。 館內的媽祖神像在1937年移至漳州西館供奉。
建寧會館:創建於明代,位址在粉房街。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化日,建寧籍鄉人必聚集會館,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儘管會館已衰落,但祭祀媽祖活動從未停止。
汀州會館:始建於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位於前門外長巷二條東北,分南北兩館,隔街相對,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 天後宮雕刻精緻,正殿祀媽祖神像,上懸"德配坤元"和"慈恩廣被"兩塊匾額。 殿前走廊還有光緒間江蘇漕運京局總辦道員上杭人鄧心茂題聯句:"渤海靖鯨鲵,萬廪千倉遵職貢。 舟車馳水陸,南征北運仗神威。 "
汀州會館內外景。
除此之外,歷史上北京媽祖宮廟還有位於今東城區育群衚衕由清朝名將福康安創建奉祀的天後宮、道光年間皇家綺春園惠濟祠以及什剎海民間所建娘娘廟,而今奉祀媽祖的宮廟則有北京朝陽區東嶽廟海神殿以及通州區二泗村天妃宮(佑民觀)。 正在籌建的則是朝陽區管庄鄉濱河公園廣場內媽祖廟。
北京朝陽區東嶽廟。
北京通州天妃宮(佑民觀)
歷史上,福建的會館除延邵會館是商人同業會館,其他幾乎主要是為舉子服務的文人試館。 館內供奉天后媽祖,一方面是福建舉子乘船北上入京會試,需祈求媽祖護航。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媽祖是福建女神,容易得到同鄉人的認同,更好地發揮聯絡鄉誼、團結互助的積極作用。海洋文化 | 妈祖信仰在北京_福建_新闻_华人头条 https://bit.ly/3d1ihIn
明朝大運河重啟與天妃信仰的傳播。2013年06月20日 01:27
明朝大运河重启与天妃信仰的传播_文化频道_凤凰网 https://bit.ly/3l3ipKa
明永樂年間朱棣為了避開海運風濤船險造成漕糧海損巨大,經過認真考慮才令京杭運河沿岸各府全力疏浚運河,一改元末明初海上漕運為運河漕運,也為遷都北京做好前期準備。 在京杭大運河重新啟用的400多年中,京杭大運河成為明清兩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主動脈和生命線。 不僅僅由此而誕生如天津、德州等一批城鎮,還啟動了杭州、嘉興、吳縣、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淮安、臨清、濟寧、張秋、滄州、通州等運河城鎮的經濟發展。 由此同時,善於經商的福建商人將自產的糖果、乾貨等福建特產,沿著運河擴展到徽商和晉商的地盤,也將媽祖信仰傳播到運河沿線,尤以運河而生的天津、德州等城市,媽祖信仰更是普及。
天津的誕生與發展都與運河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元代開海漕以來,天津才形成一個重要的水旱碼頭。 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在直沽設衛併為紀念當年在此處渡海河奠定勝局,特取"天子渡津處"之意,賜名"天津"。 隨後朱棣廢海漕為河漕,天津才成為南北運河交匯入海的京畿門戶。 天津歷史學家羅澍偉說:「明代以後,天津開始興盛起來」。。 據《天津續縣誌》記載:天津原有十六天妃宮,分別位於東門外、陳家溝、丁家沽、鹹水站、賀家口、曹沽、泥沽、東沽、前辛莊、後塵山、秦家莊、城西馬庄、河東磨家口、蘆兆口、直沽、城西如意巷。 其中以直沽天後宮為最大。 一座城市擁有如此眾多媽祖廟,功勞應該記載在京杭大運河史冊。
明初的德州只是一處重要軍事重鎮,京杭大運河全新開通才逐漸形成城市。 可以說是從運河漂來的一座城市。 媽祖文化也非常豐富。 據明人王權《天妃廟記》雲:「德州舊無天妃廟,廟初立無文記歲月,天順庚辰,成化辛醜兩新之」。。 此段記載不難看出德州早在明天順四年(1460年)以前就出現了天妃廟。 有學者李泉等考證,德州的天妃廟最早應在永樂宣德年間出現,德州歷史上至少修建了4座天妃廟。
此外山東臨清也建有天妃廟,人們根據明工部尚書朱衡在臨清天妃宮宴請欽差並看戲玩樂的描寫而得出這一依據。 在運河之畔的濟寧,歷史上也建有兩處媽祖廟,一處於清乾隆三十一年,河道總督李清時建,天後宮地點位於濟寧天井閘上。 另一處更早的天妃廟建於城北關外,當地人稱為天仙閣或天妃閣。 在張秋鎮至少建有一座"顯惠廟"來祀奉天妃。 在明代以前,山東民眾早有供奉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信奉。 自京杭大運河重新開通以後,沿河民眾將天妃和泰山女神混為一神祭祀更為普通。
京杭大運河浙江、江蘇段媽祖信仰的傳播更早於北方。 京杭大運河的南方起點杭州,早在宋就建起杭州艮山順濟妃廟,杭州西湖天后宮建於明初,田汝誠《西湖遊覽志》卷二十一:"天後宮,在孩兒巷北,洪武初興建,名號不見經史"。 在上海郊縣嘉定宋代亦已建廟祠媽祖,直至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又重建成,幾乎於上海立縣同時。 在京杭大運河中經濟發達的蘇州,宋代起建有媽祖廟,據盧熊《蘇州府志》"壇廟祠宇"稱:"始於宋代,元泰定五年給幣重修"。 在長江與運河交匯處的鎮江也建有多處媽祖廟,據至順《鎮江志》中載有李醜父《靈惠妃廟記》得知,最早媽祖廟建於宋淳熙年間。 六都古都南京雖不在京杭大運河沿線,但長江上游各省的漕糧必經南京至揚州運河北上。 明初建都南京,南京成為疏浚京杭大運河決策地、總指揮部,媽祖信仰崇祀更成為領頭羊,歷史上南京至少建有七處媽祖廟宇,它們分別是上新河北岸天妃宮、大勝關天妃宮、下關天妃宮、寶船廠娘娘宮、水西門天後宮、莫愁路天妃宮、定淮門內水佐崗天妃宮。 其中筆者考證水佐崗天妃宮,建於宋元時水師左軍營內,因鄭和等人之奏,明成祖朱棣才將水左衛地天妃廟改建為吉祥寺,並在長江邊下關敕建"天妃宮"。 成為全國最大的天妃宮,朱棣於1416年御撰天妃宮碑文,無疑成為媽祖文化史上的一塊豐碑。
在運河之都的淮安,不僅僅建有全國最大的清江漕船廠,京杭大運河漕運總督還設於此。 各地船民雲集淮安,形成淮安一大奇觀。 在範圍不大的清江浦建立起集中國水神之大觀的各種廟宇,其中金龍大王廟14座,河神廟、海神廟、河西大王廟、龍王廟、風湖大王廟、風神廟、三神廟、禹王宮、惠濟祠、黃大王廟、九龍將軍廟等,在楚州歷史上曾敕建鎮海金神廟、天妃宮、淮瀆廟等(9)滿足全國各地船民的祭祠。
在淮安目前至少發現三處媽祖廟遺跡。 一處位於淮安城北蓮花街,從仲跻榮先生於1985年10月參加在淮安舉辦的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學術討論會期間,無意在一施工現場發現一塊嵌在牆壁中的《福建天后碑記》,得知蓮花街原來就建有一座天後宮,並於1826年重建。 另一處歷史久遠的天妃宮建於淮安楚州區萬柳池湖心一小島,上建紫極宮(宋后改作天妃宮),淮安最著名的天妃宮,要算惠濟祠,據《大清一統志 淮安府》載:"惠濟祠在清河縣舊治東舊新莊閘口,明正德三年(1508年)建,祀天妃,嘉靖初賜額'惠濟',本朝雍正二年重修"。 這座宮建的惠濟祠位於今淮安碼頭鎮北1公里處,亦稱「鐵鼓祠」。"奶奶廟」,因為這座天妃廟建於新莊閘口的緣故,後來新莊閘也稱天妃閘,清康熙乾隆曾多次視察天妃閘的運河水利設施,並建行宮於祠左。 目前僅存禦制重修惠濟祠碑一座,淮安市有關部門正在籌備複建惠濟祠。
在京杭大運河終點北京,我們今天幾乎已經看不到海神天后(媽祖)信仰的蹤跡。 北京作為元明清三朝國都,肯定少不了媽祖在京都傳播和興盛,福建莆田媽祖文化研究所劉福鑄先生率先深入挖掘文獻,對北京歷史上媽祖信仰作出初步考述。 北京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雖然遠離大海,但至少在元泰年間就建有天妃祠廟,其依據來自元代熊夢祥的《析津志輯佚》中關於"祠廟儀祭"的記載。
元代,漕運開通利市,首先從江南海運漕糧直達直沽(今天津),再由白河至通州,最後經過通惠河運到大都(北京)。 媽祖信仰正是通過京杭大運河中開鑿的通惠河傳播到大都的。 京都媽祖信仰,目前發現最早的記載來自明景泰五年(1454年)《重修京都天妃宮碑記》,該碑記載:"...... 京師舊有廟,在都城之巽隅大通橋之西。 景泰辛末,由持道士丘然源援南京例清升為宮。 "由此可知,北京宮建媽祖廟宇原稱天妃廟,景泰二年重修後,按照南京下關官建天妃宮為例,開始升格為天妃宮。 足見南京天妃宮對全國媽祖信仰的影響。
在北京郊縣也存在幾座媽祖廟,據乾隆《直隸通州·建置·壇廟》記載,通州建有兩座天妃宮,一座在州城北門內,一座在州北門。 始建年代無考,應建於明代,並與漕運有關。 北京東北郊懷柔縣也存在一座建於明朝的"娘娘宮"。 北京唯一一座與大運河無關的宮建媽祖廟,是清代建於東四牌樓馬大人衚衕的天後宮。 明清以來福建在京設立會館有25所,也多供奉媽祖神像。 最引人注意的是清嘉慶帝在皇家御園建惠濟祠供奉天后。
由此看來,惠濟祠祭祀天妃,成為嘉慶皇帝特有的專利。
如果說京杭大運河曾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經濟大動脈和生命線,那麼,媽祖信仰則是運河上船民求生存的精神支柱。 自宋代以來,歷代皇帝前仆後繼地去封谥天妃。 宋代達16次、元代7次、明代5次、清代15次。 供奉媽祖幾乎成為歷代皇帝的共同點。 媽祖信仰已成為沿海、沿江、沿河百姓的魂。
在京杭大運河整體打包申遺的今天,媽祖文化也應納入申遺內容之中,天妃信仰——中國的"和平女神"與"航海女神",必將成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中的絢麗華章
明朝大运河重启与天妃信仰的传播_文化频道_凤凰网 https://bit.ly/3l3ipKa
在漕運古鎮張家灣東南十里處,有個伴運河而生的古老村落——里二泗村。 里二泗村西北角,有座道教的佑民觀。 在清朝嘉慶年間以前,大運河就在祐民觀門前經過。 也就是說,佑民觀曾經是大運河畔的一個地標——溯運河北上的船看見它,就知道離張家灣不遠了。
运河漂来的妈祖庙_曾经牧牛人_新浪博客 https://bit.ly/2GCKhWs
據《通州文物志》說,佑民觀在明朝嘉靖以前,叫做天妃宮,原是供奉天妃的。 天妃,是保佑航行安全的女神。 今日的佑民觀前的四柱三樓式牌樓,北面的字是康熙皇帝御筆提的"保障漕河";門額"護國寧漕佑民觀"概括了這座道觀被賦予的三項使命。 觀內聖母殿裡供奉著五尊神像,正中是王母娘娘,右手頭戴冕旒的女神即為天妃,牌位上寫:"天妃媽祖慈尊"。 塑像兩邊垂著的對聯"漕河古運海神佑,立地駐觀省後人",好像是特別說明:這位神祇是隨著漕運來到這裡的。
天妃,又稱天后,東南沿海稱之為媽祖,姓林,世居福建莆田的湄洲嶼,據說她在人間生活了不到三十年,升化於宋雍煕四年(987年)。 媽祖的父親林願,是五代時的一位軍官——閩都巡檢。 史料說媽祖"生而神異,能知人禍福",升化之後,"嘗衣紅衣飛翻海上",因而被當地父老奉為神,"相率祠之"。 宋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高麗,中途遭遇大風。 同行的七八隻船都被風浪傾覆,唯有路允迪所乘之船據說因媽祖降臨而化險為夷。 路允迪回國後奏知皇帝,宋徽宗特賜廟號曰「順濟」——由此,媽祖為女神的身份得到了官方認可。 此後,這位女神不斷顯示靈異,封號也不斷添加,至南宋景定年間,已擁有"靈惠溥濟嘉應善慶妃"之稱。
元代,大都的糧食靠海船從南方運來。 海船大,載糧多,然而風險也大。 據《元史·食貨志·海運》中說:"糧船漂溺者無歲無之"——每年都有船傾人亡的事故發生。 從事海運的人為保平安,只好祈求女神保佑。 平安抵達的,便認為是得益於女神保佑,因而對女神感激不盡,崇拜也愈加虔誠。 至元中,忽必烈皇帝以女神"護海運有奇應"而加封至十個字,為:"護國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供奉天妃的廟曰"靈慈"——"天妃"的稱號便始於此。 據《元史·祭祀志》記載,當時,泉州、福州、興化(天妃故鄉福建莆田)、直沽(今天津)、平江(今蘇州)、周涇(今江蘇嘉興)等處皆建有天妃廟,位置都在運河及海運港口,其中離大都最近處是天津。 皇慶年間(1312)以後,"歲遣使歌詞香遍祭"——每年派專人去各處天妃廟祭祀。 截至元文宗時期,天妃的神號增至二十字,朝廷遣官致祭的天妃廟增至一十八處,除上述幾處之外,還有淮安、崑山、杭州、寧波、台州、溫州等地。
元代從事海運的官兵、水手大部分是為南方人。 他們在把南方的糧食運到通州的同時,也把對天妃的崇拜帶到了北京地區。 沿漕運北上的天妃廟不止里二泗這一座。 據《順天府誌》記載,通州有兩座天妃宮。 一座位於城內東北隅,在貢院北邊,隔城就是運河石壩樓。 《光緒順天府誌》記載,此宮"始建無考,明崇禎十三年修"。 但父老相傳始建於元代。 明嘉靖間編的《通州志略》也這樣記載:「天妃宮在靖嘉寺東」(後為貢院小學後院),元至正三年(1343年)建。 民國初年在貢院舊址建小學時,將天妃宮拆除,現在只留下一個天後宮的地名。 另一座在北門外,始建時名天妃宮,清代時更名為天後宮。 據《通惠河志》記載:天妃宮一座,嘉靖七年(1528年)新建。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生日那天,與河運有關的人不分南北,均到廟中燒香祝壽,乞求天后保佑水運平安。 後來人們傳說,天后娘娘還掌管送子之事,兼能"福佑眾生",所以不少當地與行船無關的善男信女也到天後宮朝拜,求子、祈福。
大都城跟前也有過一座天妃廟,坐落在通惠河畔的大通橋之西。 《五城坊巷衚同集》記載:"出朝陽關沿河往南...... 有天妃宮。 "如今它的準確位置已不可考,大約在建國門立交橋南。 當代學者趙洛認為,北京這座天妃廟始建於元朝泰定年間,和天津的那座天妃宮是同時建的。 天津的天妃宮始建於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 如果說天津的天妃宮是隨海運北上的,那麼大通橋畔這座天妃廟則是沿通惠河而來到北京的。
景泰末年,道士邱然源以南京的天妃宮為例,請求朝廷將大通橋畔的"天妃廟"改稱為"天妃宮"。 南京的天妃宮建於明朝永樂七年,位於南京儀風門(今興中門)外長江之濱、獅子山麓,是朱棣敕建的,賜額曰"弘仁普濟天妃之宮"。 朱棣並加封天妃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委派南京太常寺卿於每年的正月十五、三月二十三天妃誕辰進行官祭。 朱棣敕建這座天妃宮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歸來便向朱棣奏說,他在航海途中遇到狂風巨浪,由於祈禱天妃保佑而化險為夷。 朱棣聽說后馬上派官員前往福建湄山致祭,並賞天妃族孫每人五百貫錢。 之後,天妃"顯靈"的事蹟越發多了,於是有了南京城外的這座天妃宮。
邱然源的請求得到了朝廷的應允,大通橋畔的天妃廟從此"升格"為天妃宮,但規模並沒有相應擴大。 成化庚子年(1480),邱然源"募材鸠工"將天妃宮"拓大而一新之"。
據《日下舊聞考》中大臣們說,清朝乾隆年間,大通橋畔的這座天妃宮尚在。 但這座天妃宮似乎沒有里二泗這座佑民觀知名度高、香火旺盛。
运河漂来的妈祖庙
有意思的是,佑民觀供奉的天妃娘娘稱"天妃金花聖母娘娘",是天妃娘娘與金花娘娘的混合體。 金花娘娘又稱金花夫人、金花聖母、送子娘娘,是中國粵、桂、鄂、浙等地民間信奉的生育女神。 天妃金花聖母又能送子助產,又能保佑漕運平安,無疑使信徒更多了。 據說,清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皇帝也慕名前往來祈求子嗣——不過這個說法不太可信:順治六歲登基,順治八年才十四歲。 天妃娘娘功能的這一變化,再一次證明:大運河起到了融合南北文化的作用运河漂来的妈祖庙_曾经牧牛人_新浪博客 https://bit.ly/2GCKhWs
澳門即將回歸。不久前看電視《澳門歲月》,七歲小 姑娘領唱“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十分激動人心。這首聞一多 於1925年寫的詩,寫得多好啊! Macau是澳門的葡文名, 由媽港或媽閣翻譯來的。這 媽港、媽閣是紀念媽祖的港口或廟宇。媽祖出生於福建莆 田縣湄州島,離泉州不遠。唐宋泉州海上交通發達時,湄 州島是海上運輸樞紐之一。據《莆田縣志》記,媽祖林默 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3月23日。生時不 啼哭直到滿月也不叫一聲,因名默娘。她自幼聰穎,誦讀 詩書,16歲踩浪渡海,救助不少遇險的漁民。公元987年 她28歲,九月初九在湄州島湄嶼峰羽化升天。後更護佑海 上航船。傳說她乘席渡海,雲遊島嶼,人稱龍女。又說她 穿紅衣飛翔海上。尤其宋徽宗宣和年間,給事中路允迪出 使海上,中途遇大風,八條船溺沉7條, 只見紅衣龍女坐 路舟船桅上,船獨保全。還奏朝廷,特賜廟號順濟。到南 宋淳熙間加封靈惠。元代海運日增,更求助於媽祖。 《元史-祭祀志》:“惟南海女神靈惠夫人, 至元中,以護海運有奇應,加封天妃神號,積至十字,廟日靈慈。直沽、 平江、週涇、泉福、興化等處皆有廟。” 在科學不發達、海上颶颱風忽起,惡浪滔天的時候, 航行極不安全。人們只有乞求神靈幫助。媽祖林默娘水性 好,又聰明,慷慨救人危難,便成了航海人的“保護神”。據記述,明代鄭和下西洋和清施琅收復台灣都得到媽祖的 神助。因此,永樂加封普濟天妃,康熙加封為天后。後來, 沿海各地、海外華僑聚居的港埠都建有媽祖廟,稱天妃廟、 天妃宮或天后宮等。不少地方還以媽宮、媽港、媽閣、馬 (媽)祖島命名。如台灣澎湖列島上最大的島嶼馬公島的 “馬公”即“媽宮”訛變而來。馬公島上的天后宮是台灣 最古老的媽祖廟。而台灣台南赤嵌樓附近有一座大天后宮, 正殿供奉湄州媽祖金身,兩側祀千里眼、順風耳二將,旁 祀四海龍王、水仙尊王,是護航救難的神祗。現有鹹豐帝、 光緒帝御筆匾,著名於世。 北京是否也有媽祖廟呢?又建於何時何地? 《日下舊 聞考-郊垌》載:“出朝陽門關沿河往南有天妃宮。” 這 是明代嘉靖時《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的記載。舊聞考錄明代邱《天妃廟碑》寫:“京城舊有天妃廟,在都城之巽隅大通橋之西。景泰辛未,道士邱然源援南京例,請升為宮……成化庚子,然源乃慕材鳩工,拓大而一新之。祠神之功,茲其稱矣。” 碑說景泰已有,還說舊有天妃廟。又起於何時?查元代熊夢祥的《析津志》(此見北京古籍出版社的輯佚本) 於《祠廟·儀祭》中有海漕天妃,記“天妃,姓林氏。興教軍莆田都巡君之季女,生而神異,有殊相,能知人禍福, 拯人急患難。”可見元代北京即有天妃廟,因海運漕米而立的。 《日下舊聞考》此條目“臣等謹案”說:“天妃宮今 存。其地名大橋北西河沿。邱碑文亦存。”可見天妃宮 在乾隆晚期尚存。邱碑說都城巽隅大通橋就是城東南東便 門北邊通惠河上的大通橋。碑說天妃宮在橋西,臣按語說 大橋北,應在大通橋西稍北,約在今北京站東街東頭稍南, 這個大通橋即漕運通惠河的終點。原有橋有閘,80年代初 期橋和閘還在,因修路拆去。筆者記得曾寫文說應保留這 古蹟。元代開始從江南海運漕米到直沽(天津),再從直 沽經白河到通州,由通州經通惠河運糧來京,漕船直到大 通橋下。所以於大通橋西建天妃宮,祈佑漕船順利平安通 過江海波濤到京是很自然的。元泰定三年(1326年)於直 沽南、北運河和海河交彙的三岔口兩岸建天妃宮(今天津 舊城東北角)。則北京大通橋邊的天妃宮也建於元泰定年 間或稍後。 《光緒順天府志》記通州也有天妃宮兩座,一在北門 內,一在門外,自也是祝佑漕運安全的。媽祖廟———天 妃宮牽連著澳門、台灣和北京。古老中華文化風俗是根深 葉茂的。趙洛
北京的妈祖庙--赵洛 https://bit.ly/3ircCN0
蒙古人忽必烈繼位後,於至元九年遷都北京,定名大都。 不過他也為自己出了一道極為棘手的難題:初為統轄大江南北的國家首都,人口由十幾萬暴漲至80萬,最迫切也最難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 而大元朝廷每年的糧賦收入1211萬石,有1000萬石來自江南。
如何把巨量的糧賦運到北京? 這讓忽必烈頗為抓狂。 他的視野終點絕不只是北京城,他夢寐以求的是讓蒙古馬靴把整個世界的版圖都踩在腳下。 但他必須有一個穩固的起點,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立足之處。
忽必烈一方面緊急修建以大都為中心,遍布全國的驛道交通網路;一方面命水利專家郭守敬疏通京杭大運河,並在京城內開鑿通惠河,讓南來的貨物直接運抵皇宮牆外的積水潭。 然而如此大動干戈,每年調運進京的糧食也不過二三百萬石,難以填飽獅虎之腹。
百般無奈時,有人提議走海運——這是僅剩的一根救命之草。
海盜救了大元帝國一命。
中國的南糧北運,歷代皇帝都不敢打海運的主意。 那片神秘莫測的海域,每個漩渦、每片波浪,都是噬人的陷阱。 礁石林立,氣候暴戾,加之缺乏足夠適航的海船和水手,而更讓人們談虎色變的是海盜猖獗。
忽必烈決定鋌而走險,命令羅壁、朱清、張瑄三人不惜一切代價開闢出一條海上航線,后兩者恰恰都是江湖上沒人敢惹的海盜! 以夷制夷,這是忽必烈重構中國秩序的另一個支點。 朱清是崇明姚沙(今上海市崇明區)人, 原系楊氏家奴,因不堪虐待,殺其主而避跡海上,與張瑄(今上海嘉定區人)結夥販賣私鹽,後來共同淪為海盜。 他們稱霸海疆,對海上航道爛熟於心。
三人受命后立即在上海製造平底海船60艘,這是針對黃海沿岸沙多灘淺的特點,繼而又招募一批漕丁漕夫。 忽必烈為鼓勵船隊,每人按一戶5口計算發放口糧。
至元十九年,"海盜們"開啟了中國海上漕運史前無古人的冒險之旅。 如此龐大的船隊,要跨越東海、黃海、渤海三大海域,長距離且陌生的海途,即使朱、張二人也感覺是凶多吉少。 海運船隊馱糧46000多石自平江(今江蘇省昆山市)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縣瀏河)入海,經(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縣黃連沙頭,抵西海州(今連雲港市南海洲鎮),歷膠州(今山東省膠縣),一個多月後到達成山(今山東省榮成市),水程共計13050里。 然後,再由成山沿內海西進,最終在海津鎮(今天津地區)靠泊,一年後這批糧食才運抵大都。 歷盡坎坷的海上漕運,為南糧北運敲開了一扇嶄新卻又是兇險之門。
此後他們又相繼摸索出兩條新航線,海運效率大增。 順利的話,最快10天就可以由浙江抵達大都。 據《大元海運記》、《元史·食貨志》統計,海運運糧數量呈階梯式躥升,最多時一年可達350萬石。 途中糧食損耗也由最初的25%下降到1%。 海上漕運從此成為關乎元大都存亡的經濟命脈。
羅壁為此受到忽必烈的特別嘉獎:任命為懷遠大將軍、管軍萬戶,兼管海道運糧。
朱、張二人也因開創元代海運而載入《元史》和《新元史》,成為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朱清並沒有走上仕途,繼續癡情於詭秘的海上世界。 他置辦大批海船,與多國進行貿易,令劉家港成為著名的"六國碼頭"。 他因此積累了大量財富,"田園庾廩遍天下,商舶交番夷中",以致朝廷"賜鈔印,聽其自印","富並王侯","富倍王室","富貴為江南之望"。 就連他的子女、族人、家奴等也被封為百戶、千戶、萬戶,佩金銀符者多達百餘人。
這一切都毫無例外地引來眾多嫉恨,於是"屢被人言"。 忽必烈在位末年,關於朱清、張瑄在"濱海有異志",屬"懷異圖者"的舉報不絕於耳。 他一律不予採信,認為朱、張兩人"有勞國家",應當"重其(漕運)功",予以"保護"。 忽必烈離世后,風雲大變。 元大德六年 (1302年),詆毀朱、張的言論再度甚囂塵上,兩人遂被江浙平章札剌亦兒脫脫(後為宰相)逮捕入京,並被查封家產、沒收軍器船舶,子孫流放漠北。 "其海外未還商舶,至則依例籍沒"。 張瑄被問到斃獄中,兒子張文虎在大都西市被斬首。
一代梟雄就這樣折戟沉沙,但他們創造的歷史卻永遠光鮮。
海上漕運——一張多米諾骨牌。
海上漕運對元代政治、經濟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
當時是以米糧為俸祿供養官吏和軍隊,沒有糧食就等於沒有薪餉。 幸好,缺糧少米的可怕後果並沒有出現。 忽必烈還用進京漕糧巧妙地打出一張張親民牌,以彌合蒙、漢民族間的溝壑。 他把大批糧食用於賑濟貧民,據《馬可波羅行記》所記,"任何人因孱弱衰老,不能謀生或不能獲得食物,即予以每年消費所必須的東西"。 《續文獻通考》卷三二中載,「每年賑濟撥米總二十萬四千九百石」。。 至於那些「北來的貧民」,則有「十六萬八千戶仰食於官」。 如果碰上禾稼不收的災年,"人民艱食,海運多得濟"。
海運不僅盤活了忽必烈執政困局,亦使我國一直沉寂落後的漫長海岸線突然活躍起來。 沿海經濟蓬勃生長,大小城鎮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與東南亞、西亞以至北非的海上貿易航線變得枝繁葉茂,建立通航貿易關係的多達120個國家和地區。 海上絲綢之路,也因元代海運的勃興,變得日益清晰和強大...... 這些像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呈現出令人驚喜的蝴蝶效應,也為忽必烈的勃勃野心,添注了無法遏制的膨脹元素。
應該特別提到的是,漕運還急速提升了我國造船能力和技術水準,為一百多年後明代鄭和七下西洋,作了重要鋪墊。 海漕分作春、秋季兩次起運,為確保全年有350萬石米糧入京,平均一次總運量要達到150萬石以上。 如果用1000糧海船裝運,共需1760多艘船隻參加。 如此龐大宏偉的船隊,必須有足夠的造船能力支撐,且船型必須不斷加大,性能不斷提高。 據載,延祐年間(1314—1320年)已能建造八九千糧(石)的巨舶,在當時是世所罕見的。 隨之催生的羅盤導航技術和天文航海技術,在世界也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滬、津因漕運而顯露頭角。
漕運孵育出的眾多港口城市,是格外引人的一個群體,它們為日後中國經濟的崛起埋下伏筆。
太倉劉家港,是元代海漕的起航港。 它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崑山市區東北36公里處,屬崑山轄地。 密密匝匝的內河水系勾連江南產糧區,又外接出海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劉家港有了突然發跡的理由。 江南各地的運糧漕船從四面八方駛進這裡,在此倒載裝入海船,開啟北運大都的旅程。 一時間,自古寂寂無聞的劉家港,湊齊了天時、地利、人和,搖身變成江南最大的糧米集散地,時稱"天下第一倉"。 元朝廷在此特別設置了"海道運糧萬戶府",專司海漕運輸。
有意思的是,如今的上海、天津兩大世界級都市,在當時還不如發跡前的劉家港呢。 那時,"天津"兩個字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而上海只不過是個少有人知的區區小鎮。 正是得益於元代海漕,它們才告別了庸碌無為,最終變成泱泱大城。 上海在宋代以前稱華亭海,至宋代改稱上海,但它只是秀州華亭縣的一個鎮,沒有人把它放在眼裡。 因漕運所需,至元二十九年,元朝廷改稱其上海,升格為縣,在此開港並設市舶司,從此上海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才逐漸顯露出不同凡響的發展潛質。
北宋時期,塘沽尚未成陸,在海河與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交匯處是直沽寨。 到了元代直沽成為歷史的幸運兒,從劉家港北上的漕糧其終點便定在直沽碼頭。 朝廷在此設立"鎮守海口屯儲親軍指揮司",令其霎時成為舉國的視線焦點。 成千上萬的車馬和海船在這裡聚散,壯觀而繁盛。 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起兵奪權成功后,將直沽改名天津,並置天津左衛,始有天津城。
忽必烈書寫了中國海上漕運的傳奇,極具嘲諷意味的是,他的子嗣未能守住大元帝國江山,而最終竟縊殁于海運。 元朝末期,南方各省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 至正二十三年,起兵最早的是以販鹽航海為業的方國珍。 元兵追捕時,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與哥哥國璋、弟弟國瑛、國珉等人逃到海上,聚起了幾千人,劫奪海船,切斷漕糧航線,讓北京得不到顆粒海上漕糧。 之後,農民起義軍又攻佔大運河和驛道的運輸線,令大都北京方寸全亂,元帝國最終於1368年滅亡。
到了明清兩代,由於閉關鎖國政策,海上漕運未能再現靈光。 而那段傳奇故事,不可複製地永遠定格在了歷史的卷帙中
元代海运:北京的生命线-新华网 https://bit.ly/36u5ddq
被譽為「活著的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全線復航工作指日可待!目前泰安段全線已具備通航條件,聊城段復航也列入規畫,未來京杭大運河將直通河北雄安新區,山東微山湖亦可與雄安新區的白洋淀相連。意味著中外遊客若想效法「乾隆下江南」,自北京揚帆抵達杭州,將不再只是夢想。
「縱貫大江南北,直來直往」的京杭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線全長近1800公里,堪稱大陸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
山東迎河運發展期
重現京杭大運河直達北京,推動黃河以北航段復航,尤其山東段的全線貫通至為關鍵。京杭大運河的通航里程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山東濟寧以南地區與江蘇、浙江三省,並與長江三角洲主要內河航道網相連接,構成「北煤南運」與地區物流及外向型經濟的運輸大通道,也是大陸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黃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積、天然水資源緊張等因素,近年來山東省境內只剩濟寧、棗莊兩地河段仍保持通航,如今則可望迎接「山東內河水運發展黃金時期」的到來。截至去年底,京杭大運河山東段通航里程已達1150公里,其中主航道濟寧市至蘇魯界段湖東線已建成三級高等級航道178公里。
京杭大運河泰安段經兩年來密集施工,8月26日東平湖內最後一根深水樁基、標牌吊裝完成後,已具備全面通航條件,距山東段全線貫通、大運河全線復航也更進一步。之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完工,讓京杭大運河山東段自濟寧向北延伸79公里,最北航點到達東平縣;一旦東平湖內航道完工,即可通航。
濟寧拚運河文化旅遊
京杭大運河復航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據一位運河濟寧段的船主估算,從山東往江蘇運送石子,河運每噸運費僅10多元(人民幣,下同),一次至少可運送1500噸;若用陸路汽車運輸,算上通行費、燃油費後,成本翻倍。他形容「整條運河通航的河段,至少能抵得上七八條等長距離的高速公路運力。」
擁有運能大、成本低、能耗輕、汙染小等諸多優勢,截至目前,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已建成濟寧、棗莊、菏澤三個港口,泰安港也在興建當中。數據顯示,去年山東內河港口吞吐量完成7366萬噸,其中濟寧港5949萬噸、棗莊港1416萬噸。不僅如此,大運河穿城而過,帶來數百年繁榮的濟寧,以「運河+旅遊」為主軸,盼能打響「運河之都」文化旅遊品牌。
有專家指出,未來京杭大運河全線復航後,航道將由德州市出山東,之後將連通炙手可熱的雄安新區。
可以想見,河北保定市安新縣的白洋淀水系,或許將可經由京杭大運河與濟寧市微山縣的微山湖貫通,再一路向南直達錢塘江入東海。
南北通航遊 京杭大運河將復甦 - 焦點新聞 - 旺報 https://bit.ly/33oCKUe
京杭大運河,位於中國東部,為「大運河」的一條幹線。2014年,京杭大運河作為大運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二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1]。
京杭大運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EVIGe0
緣起
京杭大運河的基礎為隋代統一南北以後修建的隋唐大運河。隋朝將以前開鑿的運河水道以及自然水道加上運河組成了以隋朝京都洛陽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興,向南到餘杭的水路網。元世祖忽必烈希望將經濟中心江南與政治中心元大都相連接,決定在隋唐大運河基礎上對其進行改建。改建保留了古邗溝、江南運河等河段,中間裁彎取直,不經洛陽而在山東開鑿了新的運河,使得兩點距離縮短。
古代陸上運輸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緩慢,運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所以大宗貨物都儘量採用水路運輸。中國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但是在黃河流域歷經戰亂破壞,而長江流域得到開發以後,中國就逐漸形成了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如宋人王應麟言「今之沃壤,莫如吳越閩蜀」,明人于慎行言「三代以前,江北繁盛,江南曠闊。漢晉以下,江南富實,江北凋敝。蓋由三國五胡之亂,兵害戰爭多在江北」)。為保證南北兩大中心的聯繫,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往京城,開闢並維持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幹線,對於歷代朝廷就變得極其重要,明清兩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區)中心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占到全國的3/4。
歷朝歷代對大運河的延伸、擴寬,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江南一帶在全國農業發展地位不斷加強、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導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也對京杭大運河進行過多次疏浚。
邗溝
春秋末年,位於太湖流域的吳王夫差為了與中原的晉國爭霸,於前486年修築邗城(今揚州附近),作為北上據點,並在城下開鑿運河到末口(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城北北辰坊),溝通長江與淮河,以運輸軍隊和輜重。此運河於前484年完工,後世稱為「邗溝」,是大運河中最早有確切紀年的一段河道。在開鑿過程中,吳人儘量利用長江、淮河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巧妙地以人工渠道連接兩岸,故只鑿渠長約150公里。
但是同為吳國所開鑿的胥溪、胥浦才是大運河最早成形的一段,其以伍子胥而命名。胥溪從宜興開始,在蕪湖入長江,使太湖水系第一次和長江聯繫起來。胥浦是在胥溪完工後不久開鑿的,它以太湖為起點,經澱山湖和泖湖,流入東海,為太湖開拓了出海口。胥溪、胥浦的開鑿,把整個東南水系連成一體。
運河上的觀光船
運河上的貨船
隋朝的大運河
主條目:隋唐大運河
隋代統一南北以後,陸續開挖了以洛陽為航運中心,首尾相接的幾段運河。
廣通渠:從京城長安至潼關東通黃河。長達300餘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宇文愷主持。以渭水為主要水源,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通濟渠:從洛陽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隋煬帝楊廣即位後,為了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605年),命宇文愷負責營建洛陽,每月役丁200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鑒·隋紀四》)。通濟渠在黃河南岸,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 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a],引黃河水進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xūyí[b]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 2000里。施工時雖然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巨。可是歷時很短,從三月動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了。
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在修建通濟渠的同時,徵調淮南民工10多萬擴建。大體在邗溝的基礎上拓寬、裁直。
永濟渠:在黃河以北。從洛陽對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衛河和蘆溝(永定河)等自然河道開挖加深,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大業四年(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當年完成。全長1900多里。
疏浚江南河: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隋煬帝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鑒》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鎮江)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隋煬帝把後兩者合稱御河)、永濟渠和江南河等渠道,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成,但是由於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方舟或龍舟,而且互相連接,所以又是一條大運河。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餘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於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加強國家的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價值的。
隋唐大運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西沿廣通渠達大興城長安,北由永濟渠達涿州、南經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達江都、餘杭。
洛陽位於中原大平原的西緣,海拔較高,運河工程充分利用這一東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東流向的特點,開鑿時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時又便於船隻順利通過。特別是這兩段運河都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證。這兩條如此之長的渠道,能這樣好地利用自然條件,證明當時水利科學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開鑿這兩條最長的渠道,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大運河的全部工程。隋朝的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較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所以,當時開鑿運河也是為了解決糧食北運的問題。
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
但是,開鑿運河的艱巨工程對勞動人民卻是一場災難。隋煬帝強徵幾百萬民工修築運河,嚴重地破壞了生產,使成千上萬的民工慘死在運河工地上。隋煬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謀主管修河,強制天下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徵發了200多萬人。同時又從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擔負供應民工的夥食炊事。隋煬帝還派出了五萬名彪形大漢,各執刑杖,作為督促民工勞動的監工。
在長江以南,完成了江南運河,這是大運河的南段。實際上,江南運河的雛形已經存在,並且早就用於漕運。「漕」是利用水路運送漕米到集中地點的意思。漕運是中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中國古代向農戶徵收地租和田賦,在很長時期內,採取徵收實物的辦法。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區所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區徵收的糧食調運到京城,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措施,為封建統治者所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漕運在中國歷史上形成過一套較完整的制度,並有相應的一套管理系統。漕運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做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做漕軍、漕丁和漕夫。許多朝代都設專管漕運的官員。遠在秦漢時代,中國史書就已經有了關於漕運的記載,到了隋朝,漕運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京杭大運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EVIGe0
【杭州旅遊】京杭大運河流淌千年的中原命脈(歷史、船遊、周邊景點整理)-欣中國-欣傳媒旅遊頻道
津城之根,一座天妃宮見證歷史的興衰發展。
津城之根,一座天妃宫见证历史的兴衰发展 https://bit.ly/33rmOkn
津城之根。
媽祖文化魅力。
歷史上的天津,得灘塗漁鹽之利,趁河海舟楫之便,據京師門戶之險,歷經了漕糧海運、禦道門戶的繁榮與興盛,見證了拱衛畿輔、抵禦列強的悲壯與屈辱,嘗試了西學東漸、實業圖強的探索與變革。 1997年寒冬,出於對歷史的探究,職責的恪守,天津考古學界終於在遠離繁華喧鬧市中心的海河東岸,認定了一座高高隆起的土阜,這就是天津城市之根--大直沽。
天津皇會(1936)
早在元代,朝廷開放海運。 自瀏家港啟航的漕糧運輸船北上,進入海河,抵達海運終點大直沽,再換河船運往今北京的元大都,大直沽成為海漕與河漕的中轉站。 朝廷在大直沽設立接運廳,敕建天妃靈慈宮以保漕護航。 從此,集廟興盛,天津進入城市起源階段。 天妃靈慈宮是北方媽祖文化代表性廟宇,歷經元、明、清三代八百餘年,幾度興廢。
出於漕運的需要,元朝在大直沽先後建造了兩座天妃宮,分別位於海河的東西兩岸,人們分別稱之為東廟和西廟。 西廟至今猶存,東廟也就是大直沽天妃靈慈宮,現只存基址。 經近年考古發現,元代始建和明、清歷次重建的基址皆存,遺址堆積厚3米餘。 出土有《重修敕建天妃靈慈宮碑記》(碑額殘塊)和元、明、清各個時期的陶瓷殘片等。
天津大直沽元明清天妃宫遗址正殿地基
河東大直沽天妃靈慈宮在元至正五年(1345)前已經存在,因為元至正年間的危素《河東大直沽天妃宮碑記》記:「慶國利民廣濟明著天妃祠,吳僧慶福主之。 泰定間弗戒於火,福言於都漕運萬戶府,朝廷發官帑錢,始更作焉。 "但是河東大直沽天妃靈慈宮始建於元代何時,學術界卻一直存有爭議。 《元史·祭祀志》在"名山大川忠臣義士之祠"中記載:"惟南海女神靈惠夫人,至元中以護海運有奇,加封天妃神號,積至十字,廟曰靈慈、直沽、平江、周涇、泉、福、興化等處皆有廟。 皇慶以來,歲使齋香遍祭。 "至元為元世祖年號,系西元1264年至1295年。 加封天妃神號,在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見《元史·世祖本紀》。 據此,直沽的天妃宮應建於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以後。 《天津縣新志》即雲:「天妃宮,一在大直沽東岸,一在大直沽西岸,皆元建。 史雲:'泰定三年,作天妃宮於海津鎮',即在直沽者也。 其在大直沽者,至元年建,泰定間被火重修,時稱東、西廟。 每歲海運駛至海濱劉家港,省臣、漕臣齋戒卜吉於天妃靈慈宮,謂東廟也。
解放前皇會舉辦時天後宮門前貼滿黃報。
其後東廟廢而西廟存,加封天后聖母,列入祀典,今名天後宮。 "但也有人認為東廟始建於元朝延佑年間(1314-1320),依據是明任天祚《重修敕建靈慈宮天妃碑記》的開頭一段文字:"神毓秀於閩,顯化於湄,先朝感其靈異,代代褒封,曰夫人,曰天妃,十五餘更...... 而巍然煥然,保治世於無虞,感人心於沖漠,不特一時一處也。 傳至延佑,茲大直沽乃古建天妃靈慈宮。 "所以根據這《碑記》可以斷定東廟建於延佑間。" 《天津簡史》亦持此說,其雲:天津最早的天妃宮在大直沽,約建於延佑年間(1314-1320),后遭火災焚毀,於是又在三岔口下邊(現在城東門外迤北)建築了一座天妃宮。 關於河東大直沽天妃靈慈宮的始建年份,國內學術界至今各抒己見,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早於明永樂二年(1404),即天津設衛建城的時間,大直沽天妃靈慈宮見證了天津城市的發展與興衰,是天津城市史中濃重的一筆。
天津大直沽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外景。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天津,大直沽天妃宮被焚毀。 1905年重建正殿。 1951年破除迷信,殿內神像、法器被掃除一空。 正殿前後改作河東禮堂、供銷合作社和街辦工廠,直到完全拆平。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天津市考古隊配合舊城區改造,在大直沽發掘出元明清天妃宮大殿基址。 經京津專家多次論證,市政府決定永久保存基址,建遺址博物館。 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來津考察後,認定「大直沽是天津歷史文化名城的原生點,它從直沽寨發展到海津鎮,天妃宮遺址則成為這個原生點的標誌」。。 2006年國務院公佈"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妃宮遺址成為國寶級的文化遺產。
天津大直沽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内景津城之根,一座天妃宫见证历史的兴衰发展 https://bit.ly/33rmOkn
,由元代的貿易背景可知元積極拓展海上貿易,促使海上絲綢之路的推展,建立起與世界各國的海洋經貿關係,而重要的文化力量就是媽祖文化。元代媽祖文化亦展現充分的經貿精神,透過漕運使得大運河與海運相連,並與海上絲路相通,海漕的始點港為劉家港,終點港為直沽的大直沽,港口成為貿易中心以及與國外交通貿易的要港,商人祈求、蒙受與感念媽祖的庇佑,媽祖文化因漕運與海上絲路而大興,帶著濃厚的經貿精神。元代漕運經由水路運送稅糧物資,致使大運河與海運的交通與經濟大為發展,影響媽祖文化的傳播更為開展;相輔相成的,媽祖信仰為元代河海漕運與海上絲綢之路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力量,商眾與民眾祈求媽祖庇佑平安順利,媽祖文化亦影響人們的德行與涵養,而讓人們擁有善良的心,並開創生命的價值,發揚媽祖慈愛助人的情懷與經世濟民的理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