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隨身聽」佩玉,佩在左側的玉會發出宮音和羽音,配在右側的玉會發出徵音和角音,快走時的節奏符合《採齊》之曲,慢行時的節奏符合《肆夏》之曲-持續聆聽著五音的正聲,邪僻的念頭就不會產生了。
佩ㄆㄟˋpèi玉ㄩˋyù
佩戴玉飾在身上。
《左傳·哀公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於公孫有山氏,曰:『佩玉橤兮,余無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晲之。』」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叔儀乞糧於魯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商周,玉器成為貴族階級身份或是統治者的象徵,像是西周的玉牌聯珠串飾,經常可見月牙形玉簧,有些串飾甚至長達一公尺,穿戴這樣的禮器,代表穿戴者行走時須保有一定禮儀規範,反應不凡的身份。
古代的「隨身聽」 | 玉 | 佩玉 | 神韻藝術團 | 大紀元 https://bit.ly/2DKixyr
更新: 2020-08-14 6:18 PM 標籤: 玉, 隨身聽, 佩玉, 神韻藝術團
在藍牙耳機、智能手機普及的現代社會,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在任何地方聆聽音樂。其實,古人也有屬於他們的「隨身聽」。
禮記曰,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的種類多樣,十分美觀,可以用作隨身的裝飾。據說玉還有通靈的功效,因此被帝王用作祭天的禮器。其實,玉在古代君子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著一種「樂音隨身聽」的非凡妙用。
自從西周建立、周公制禮作樂後,人們了解到道德禮樂對人心的教化遠勝於苛政酷法,於是系統規範了各種禮儀,細緻到日常的起居、言行,甚至舉手投足間的分寸把握,都涵蓋到了。接受過禮樂教化的君子,通體散發著高貴的學養氣質和獨特的東方內韻。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公有領域)
在這些細緻的禮儀規範中,就有著對佩玉功能的解說。《禮記玉藻篇》中記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夏》⋯⋯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這段話大意是:「古代君子佩玉,佩在左側的玉會發出宮音和羽音,配在右側的玉會發出徵音和角音,快走時的節奏符合《採齊》之曲,慢行時的節奏符合《肆夏》之曲。⋯⋯進退時隨著手的動作,玉也發出清脆的碰撞之聲。所以,君子在車上時,可以聽到鸞鈴聲響,行走時聽見佩玉聲響,這樣持續聆聽著五音的正聲,邪僻的念頭就不會產生了。」
戰國 螭虎紋佩(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由此可見,古人對自己內心的約束是多麼嚴格,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又是多麼高超!人在生活當中,常常會被各種負面情緒、信息所干擾。這時,正聲雅樂可以幫助人們擺脫邪念,升起積極的向善之心。這樣的一件「隨身聽」真是集價值、美觀、實用於一身。
而古之厚德君子,行走時寬袍大袖迎風舞動、佩玉鏗鏘清脆悅耳,顯露出文質彬彬的風度。無怪乎莊子曾言古有邯鄲學步者,這樣的一種行走的風姿,確實令人心生仰慕。
其實,邯鄲學步者之所以不能成功,也許是因為他忘記了學習君子那一種通過修身養性得來的沈著安詳。畢竟,佩玉碰撞的節奏是否準確、進退的儀態是否合宜,只是內心德行的一種外在投射而已。對於一個真正的君子來說,這些美妙的樂音,是不用刻意而為就能自然產生的啊!古代的「隨身聽」 | 玉 | 佩玉 | 神韻藝術團 | 大紀元 https://bit.ly/2DKixyr
古籍《五經通義》說玉 “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孔子也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爲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 德、道等君子的品節。《詩經》裏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
歷史上,在周代,玉首先是器,被用來作爲禮器或信物。這是男性的天地,也是男性權力的一種表徵方式。
禮儀制度規定了玉與男子的關係,即使是佩玉,其審美意義也不如現代女性佩戴的玉飾品大,而主要承載着一種道德功能。
《玉藻》中有一句話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裏面除了“君子比德於玉” 的道德象徵性之外,還包含着通過佩玉節制男子行止的意義。“玉不去身”之玉,主要是指佩玉。
佩玉的講究
中國古代男子的佩玉分爲左右兩組,“佩玉必雙”就是這個意思。
每一組爲一佩,每一佩由七塊玉組成,分別有云、龍、藻、蛇、麟等圖案。佩上的橫玉稱 “珩玉”,形如角菱或殘環。珩玉上端有一孔,用來穿帶,掛於腰帶之上;珩玉的兩角各有一孔、中間一孔,分爲三組,都用絲帶或珍珠貫穿起來。中間一組的中間部分爲一塊圓形佩玉,稱“瑀”。瑀上下各有三孔,用來上 下聯結,其末端懸一塊玉,形如半璧,兩端呈尖形,稱爲“衝牙”。
衝牙的半圓中間有一孔,用以穿帶聯結,其它兩組在中間處各懸琚形玉一塊,上下各一孔,用以聯結上下半組。下半組末端懸一塊璜玉,璜玉的形狀如半璧 ,兩璜相對,形如全璧。這三組佩玉在人行走的時候,隨着人的行動而相互撞擊,其撞擊聲響古稱“珩鐺佩環”。
佩玉的意義:修身
實際上,佩玉撞擊並 不是爲了悅耳,而是起着一種提示作用,提醒佩玉男子的行止必須從容適度。走快了,佩玉的撞擊聲非但不悅耳,而且很亂;走慢了,力度不夠,佩玉就不會發出撞擊聲;只有不疾不徐,從容適度,佩玉纔會發出悅耳的聲音 。人起坐時也是如此。因此,這是一種通過外在手段強化男子道德修養的方式,其道德作用遠遠大於審美作用。
同時,它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儒家的“修身”本就是內 外兼修,既有“五日三省吾身”的內省,也有通過佩玉來節制行止的外修。因爲,儒家的教化是全方位的,詩樂禮儀無不是實現教化的具體途徑。
可是,“佩”玉就具有裝飾性作用,就會具有審美功能,不過,在中國古代, 男子佩玉的審美功能不但與道德功能相比是比較弱的,就是與其區別功能相比,也要弱很多。漢魏以後,門閥世族子弟、官宦士紳無不佩玉,並相沿成俗。固然其道德功能還在起作用,起碼在士階層中是這樣,但是,作爲一 種社會身份的表徵,佩玉更多地發揮着一種社會區別功能。【古氏和田玉】爲什麼古代講究君子佩玉,而女子不佩玉呢? - 雪花新闻 https://bit.ly/3kNYn7l
玉作為非實用性的生產工具和專用禮儀製品,標誌著以等級為核心的禮制的開始,象徵著持有者的特殊權力和身份。
在古代,佩玉是一種禮儀,更是身份的標誌。
《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專門記述各種佩玉禮制:君子必須佩玉,行動起來可以發出悅耳的叮咚聲;凡是衣外系帶,帶上必有佩玉;無故不得摘去佩玉。
古代佩玉的方式,是在外衣腰的兩側各佩一套。 每套佩玉都用絲線串聯,上端是"珩"(衡),這是一種弧形的玉;珩的兩端各懸著一枚"璜",這是半圓形的玉;中間綴有兩片玉叫"琚"和"璃";兩璜之間懸著一枚玉,叫"沖牙"。
走起路來,沖牙與兩璜相撞擊,發出有節奏的叮咚之聲,鏗鏘悅耳。 玉聲一亂,說明走路人亂了節奏,有失禮儀。
以佩玉顯示佩玉者的身份和地位,在《禮記·玉藻》中也有詳細規定:帝王佩戴用玄色素色絲串聯的白玉,公侯佩戴用紅色絲繩串聯的山玄玉,大夫佩戴用素色絲串聯的水蒼玉,世子佩戴文雜色絲繩串聯的瑜玉,士人佩戴赤黃絲繩孺玟玉。
"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組绶。" 可見,古代是用佩玉的質地和串玉絲繩的顏色來辨識等級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中國古代男子佩玉,女子是不佩玉的,作為女子飾 物的玉飾,僅有首飾中的玉簪、玉搔頭和腕飾的玉鐲。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製度性的,一是禮儀制度,一是服裝製度。在中國古代,服裝製度實質上也是一種禮儀制度,只是到了現代以後,服裝的製度性才逐漸削弱了。 ▲ 白玉鏤雕龍螭 斧式佩 (清乾隆 故宮藏品) 玉的內涵 《紅樓夢》中有“金玉良緣”。 “金”是寶釵項上所戴項圈上的金鎖,俗稱“長命鎖”,是小孩子戴的飾物;“玉”則是寶玉和長命鎖戴在一起的玉墜兒——通靈寶玉。金鎖和玉墜兒上各有兩句吉讖:“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雖然是藝術虛構,但也有其現實依據。用玉作女人的項墜兒,是現代以後才有的。這首先與古代女 性服裝製度有關。除了唐代,女性上衣的領口開得比較低之外,歷代女性服裝的領口都很高,根本沒有給項墜兒留下展示的空間。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女性服裝的演變,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服裝製度對於女性頸項飾品的製約力量 。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是典型的製服時代。男裝不用說了,即便是女裝,也是嚴格製度化的。 50年代的列寧裝,60年代的工裝,70年代的軍裝,即使社會觀念不將佩戴項鍊看做是資產階級思想,女性服裝也沒有給頸項飾 品留下一點點空間。 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不僅走出了製服時代,而且進入了服裝大變革時代。在這個變革時代,尤其以女裝的變革更為顯著,更具有革命性。不僅裙裝五花八門,花樣翻新,上裝的款式也越來越豐富,特 別是領口的變化,給女性頸項飾品提供了廣闊的展示舞台。金、銀、珍珠、珊瑚項鍊,玉石、寶石項墜兒,一下子都湧了出來,爭先恐後地裝扮著女人美麗的脖頸。 ▲ 白玉鏤雕松鹿紋帶飾(明故宮藏品) 相比之下,古代男子佩玉與服裝製度的關係不大,倒和禮儀制度的關係極為密切,而且正是禮儀制度從根本上造成了中國古代男子佩玉,女子不佩玉這種社會現象的。古籍《五經通義》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孔子也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 德、道等君子的品節。 《詩經》裡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咱們再回 顧下歷史,在周代,玉首先是器,被用來作為禮器或信物。這是男性的天地,也是男性權力的一種表徵方式。 ▲ 龍紋玉璜(西周故宮藏品) 璧是祭天的禮器;琮是祭地的禮器;璋既是朝聘、發兵、喪葬的信物,也是祭祀南方的禮器;琥是祭祀西方的禮器;璜則是祭祀北方的禮器。 《周禮·春官·瑞典》中的周制六瑞——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穀璧、蒲璧,分別是王、公、侯、伯、子、男所持的信物。禮儀制度規定了玉與男子的關係,即使是佩玉,其審美意義也不如現代女性佩戴的玉飾品大,而主要承載著一種道德功能。 《玉藻》中有一句話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裡面除了“君子比德於玉” 的道德象徵性之外,還包含著通過佩玉節制男子行止的意義。 “玉不去身”之玉,主要是指佩玉。 ▲ 白玉鳳紋素面牌 | 編號: 135539 佩玉的講究 中國古代男子的佩玉分為左右兩組,“佩玉必雙”就是這個意思。每一組為一佩,每一佩由七塊玉組成,分別有云、龍、藻、蛇、麟等圖案。佩上的橫玉稱 “珩玉”,形如角菱或殘環。珩玉上端有一孔,用來穿帶,掛於腰帶之上;珩玉的兩角各有一孔、中間一孔,分為三組,都用絲帶或珍珠貫穿起來。中間一組的中間部分為一塊圓形佩玉,稱“瑀”。瑀上下各有三孔,用來上 下聯結,其末端懸一塊玉,形如半璧,兩端呈尖形,稱為“衝牙”。衝牙的半圓中間有一孔,用以穿帶聯結,其它兩組在中間處各懸琚形玉一塊,上下各一孔,用以聯結上下半組。下半組末端懸一塊璜玉,璜玉的形狀如半璧 ,兩璜相對,形如全璧。這三組佩玉在人行走的時候,隨著人的行動而相互撞擊,其撞擊聲響古稱“珩鐺佩環”。 ▲ 玉組佩 (明晚期 故宮藏品) 佩玉的意義:修身 實際上,佩玉撞擊並 不是為了悅耳,而是起著一種提示作用,提醒佩玉男子的行止必須從容適度。走快了,佩玉的撞擊聲非但不悅耳,而且很亂;走慢了,力度不夠,佩玉就不會發出撞擊聲;只有不疾不徐,從容適度,佩玉才會發出悅耳的聲音 。人起坐時也是如此。因此,這是一種通過外在手段強化男子道德修養的方式,其道德作用遠遠大於審美作用。 ▲ 羊脂白玉挂件-獨霸乾坤| 編號:161408 同時,它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儒家的“修身”本就是內外兼修,既有“五日三省吾身”的內省,也有通過佩玉來節制行止的外修。因為,儒家的教化是全方位的,詩樂禮儀無不是實現教化的具體途徑。可是,“佩”玉就具有裝飾性作用,就會具有審美功能,不過,在中國古代, 男子佩玉的審美功能不但與道德功能相比是比較弱的,就是與其區別功能相比,也要弱很多。漢魏以後,門閥世族子弟、官宦士紳無不佩玉,並相沿成俗。固然其道德功能還在起作用,起碼在士階層中是這樣,但是,作為一 種社會身份的表徵,佩玉更多地發揮著一種社會區別功能。 ▲ 碧玉-素面環牌 | 編號:161447 在中國古代男子佩玉這種習俗中,道德功能與區別功能是佩玉的主要功能,不過在不同時代,這兩種功能的重要性有所不 同而已。 古代男子佩玉有何讲究中国玉文化资讯中心_中国和田玉网
清代學者俞樾曾感歎:「夫古人佩玉,詠於《詩」,載於《禮》,而其制則經無明文,雖大儒如鄭康成,然其言佩玉之制略矣。 "先秦至兩漢期間的佩玉及佩玉方式一直是高古玉研究的熱門話題。 近幾十年來,考古出土的戰漢時期人物造型文物諸如玉人、偶俑等,其中有的身上琢刻、描繪有佩玉圖像,這些佩玉圖像可以說是當時人現實生活中佩戴玉器的真實寫照,其佩戴玉器的種類、佩戴玉器的方式,給今人以最直觀的印象,並且這些圖像往往還可以與文獻史料、出土實物相對應。 本文試將相關人像做一簡單梳理介紹,以期讀者能對這一時期的佩玉形式有一初步的瞭解。
一、戰國至秦人像的佩玉。
戰國至秦所見人像中描刻的佩玉既有組佩形式也有單玉佩的形式,組佩形式基本上是由兩三件玉器組合成的小型簡約組玉佩。 主要有:
河南洛陽銅加工廠出土的1件戰國跽坐狀玉人,玉人高7.5釐米,梳髻戴冠,赤足,雙手扼於胸前,玉人身上衣服飾有大小方格、三角和條帶紋。 腹前佩有由一環一璜組成的組佩。 類似形制的組佩見河南信陽楚墓M2出土的一件彩繪漆雕木女俑,木俑身上繪由玉環在上和玉璜在下,中間飾以配珠構成的組佩。 這種簡單的樣式有別於西周時期流行的多璜組玉佩,故有學者稱之為"單璜佩"。 文獻中亦有相應的描述,《山海經·海外西經》載"夏後啟...... 又手操環,佩玉璜"及《韓詩外傳》載"孔子南遊適楚,至於阿谷之隧,有處子佩璜而浣者。 "
佩戴單玉佩的圖像見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的一號銅車上的車御官俑,車御官俑"腰部佩著青銅劍和佩環...... 佩環位於俑的腰際右側,外徑3.7、穿徑2釐米,上飾白色谷粒紋"。 車御官俑的這種佩玉方式,是將綬帶一端系在革帶上,中間用谷紋玉環銜接,綬帶的另一端可能系有印章掖在衣服內側。 《急就章》顏師古注曰:「綬者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 亦謂之璲。 "秦俑身上展現的這種印绶相結合的佩玉式樣將所佩玉環作為印绶的銜接,突出了玉佩的實用性,淡化了禮制色彩,更利於軍隊日常行動和戰時作戰。
此外,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有一件據傳為洛陽金村大墓中出土的戰國青銅燈座,燈座為一立人造型,高30釐米,立人身材敦實,大臉高顴骨,辮髮垂於兩肩,身著短袍,足蹬短靴,具有北方遊牧民族特徵。 人像腰間懸掛一削刀,刀首造型如同玉環,疑是玉首削刀。 這可能是所見最早的匈奴人佩玉造型。
二、漢代人像的佩玉。
漢代沿用前朝印綬製以及佩劍作為其衣服制度的重要組成。 因此西漢一朝對西周時期的組玉佩制度並不十分重視,這時的佩玉除了彰顯身份外更多的是起著裝飾作用。 所見出土的漢代玉器、陶俑上體現當時佩玉情況的具體有:
1983年廣州南越王墓東側室B組組佩中的玉舞人佩E135,玉舞人高4.8、寬2.2釐米,身著交領長袖衣裙,一手垂袖於腰間,一手甩袖過頭頂,作漫舞狀,頭頂至腳底有一孔貫穿。 舞人腰間刻有由環、璜及流蘇組合的小型組佩。
1973年南昌東郊14號西漢墓中也出土一件佩戴組佩的玉舞人14:33。 舞人高5.2、寬1.6釐米,造型與南越王墓出土舞人類似,只是組佩略有不同,這件舞人身上所佩戴組佩由1件玉環、1件菱形玉佩及1件沖牙組成。 盱眙東陽漢墓中亦出土有相類似的玉舞人,舞人尺寸與南昌玉舞人相同,造型上除前額無發飾,其他基本相同,舞人身上的組佩亦是由1件玉環、1件菱形玉佩及1件沖牙組成。 這兩件舞人所佩戴的組佩樣式具體事例可參見2002年江蘇泗陽陳墩漢墓,在陳墩漢墓M1棺內墓主人腹部至腿部依次排列出土一組由1件玉環、1件鈴形佩、1件玉觿組成的組佩。 據此推斷,南昌東郊14號西漢墓玉舞人14:33、盱眙東陽漢墓玉舞人身上刻繪的菱形玉佩應是表示玉佩萊院佩。
關於這類組佩,史料中亦有描述,《漢書·雋不疑傳》記載西漢武帝時期雋不疑的裝束,提到他"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其中"環玦"佩就是指這種由玉環與玉課程(此時文獻中玉玦應該指玉課程佩)構成的組佩,佩帶這類組佩是雋不疑作為管轄地方教育行政事務的"郡文學"一級官吏盛裝打扮。
除宮娥玉舞人外,組佩亦見於漢代陶俑裝飾。 1986年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出土的雙襟長袍背箭箙俑WK2:20,陶俑右胯繪有一套組玉佩,其"組佩上端以方形玉掛於腰帶,下以朱懸六件白玉管和一件白玉璜。 "以紅色绶帶穿系組佩,陶俑生動再現了漢代諸侯王麾下高級軍官佩戴組佩護衛宮室的情形,在該墓葬俑群中僅此一例。 北洞山西漢楚王墓中亦出土多件佩帶有玉具劍的陶俑,這裡就不再一一詳述了。
所見漢代人物形象亦有佩單玉佩。 安徽渦陽石弓山崖墓出土1件青玉人俑,玉人高5.75、寬3.23釐米,人俑頭戴冠帽,足蹬履,面部五官以陰線刻出,身著交領寬袖著地長袍,腹前系有一由綬帶系掛的玉璧。 漢人佩戴單玉佩的描寫見《漢書·武五子傳》,其中有段張敞關於漢廢帝劉賀被貶回昌邑老家之後的形象描述,"臣敞入視居處狀,故王年二十六七,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銳卑,少須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 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環,簪筆持牍趨謁"。 這裡落魄王侯劉賀,接見前來視察的山陽太守張敞時的裝束亦只是佩戴一件玉環。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君子佩玉之說。 《禮記·玉藻》雲"古之君子必佩玉",古人視玉如寶,遂提出了"君子如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的經世理念。 所以,佩玉,就成了君子有風骨的象徵。
在古時,男人的衣著配飾比女人還要再精緻上幾分,發簪玉佩,龍鉤別子,翎管表杠...
帝王將相的冠冕上嵌著玉珠,達官貴人的腰帶上鑲著玉片,文人騷客的衣服上系著美玉......
時光流轉,千年歲月悠忽而逝,雖然如今君子佩玉的觀念沒有古時那樣強烈了,但佩玉的男人依然會被冠上精緻、品位的標籤。
和田玉的優雅、大氣、充滿文人質感和風骨的形象,簡直就是男人形象的化身。
玩玉的男人:剛毅、大氣。
有句古話說得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男人都喜歡佩戴玉石,時刻提醒自己,讓自己的性格像玉石一樣溫潤,內斂,不張揚,不輕浮。
要做一個像玉一樣的人,懷瑾握瑜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為一個男人,應該脾氣好、度量大、胸襟廣,規範自己:作性情溫良,像玉石一樣潤澤。
玩玉的男人:信實、達雅。
《詩經》里也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即君子以玉象徵高潔的德行,玉是君子的象徵,古代男人帶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樣,或者自己本來就是君子。 玉,總給人們帶來吉祥、美好、溫馨的回憶。
玉的鏗鏘使佩玉的男人溫文爾雅,沒有邪念,來來去去光明正大。
玩玉的男人:磊落、淡然。
《五經通義》亦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
玉純淨而又不慘雜質,它表裡如一,佩玉的男人就會顯得剛毅大氣,做事光明磊落,乾淨利索,沒有絲毫的彎彎繞繞,內心不帶雜念,做事光明正大、踏實可靠。
所以,玩玉的男人:磊落、淡然。
玩玉的男人:溫暖純良。
高曉松說:讓我們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是最重要的,成為純良的自己,誠懇的自己,磊落的自己,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在這個充滿虛偽的謊言和物欲橫流的世界裡,保持一份單純,誠實,在人群中顯得尤為珍貴。
玩玉的男人,一般都經歷過沉沉浮浮,看遍世間無常。 一夜暴富和一夜落魄在玉圈兒這裡,每天都在發生。 經歷的多了,看的事情也更透徹了。
他們遇到變故,會更沉穩,更冷靜,更淡定,這對於一個家庭而已,是極其重要的特質。
保持一顆真心去對待自己心愛的人,兩個人一起攜手共進。
玩玉的男人:智慧,富足。
人們的物質生活滿足率,精神生活當然也不能缺乏,而玉石恰恰迎合了這樣一種心理。
冰冷的石頭,沒有丁點生命氣息,但是經過打磨切割雕刻,即能瞬間變得通透,鮮活,石頭中感悟到了天地,仿彿看出了生命,看到你和我。
華夏千年的文化積澱,老祖宗的大智慧,於寸山寸水之間,感受天地萬物,體悟人間百事。
男人愛玉,佩玉於身,貼身相伴,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 玉,之於男人,是一種圖騰般的守候。
幾千年來和田玉成為中華民族性格和精神的載體,是中國人民性格的體現。 擁有一塊好玉,更能彰顯他的風骨和品性。佩玉,是男人的风骨 中华玉网 https://bit.ly/2Y2yLKd
自古男子就有佩玉的習慣,"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在古代男子佩玉這種習俗中,道德功能與區別功能是佩玉的主要功能,不過在不同時代,這兩種功能的重要性有所不同而已。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玉都是高貴優雅,美好明潔的象徵。 佩玉是中國多重文化內涵的體現,它表現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養,彰顯人的身份、感情、風度,以及語言交流。
在中國古代男子佩玉這種習俗中,道德功能是佩玉的主要功能,審美功能也是一個方面。
道德修養的體現:古代君子必佩玉,要求君子時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規範人的道德,用鳴玉之聲限制人的行為動作。 君子佩玉在不快不慢,富有節奏的步伐下才會發出富有音律、悅耳動聽的聲音,所以君子走路勢必溫文爾雅,沒有邪念,作為道德修養和文化品位的象徵。
自古男子為什麼要佩玉?
富貴的體現:「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以白玉為堂黃金作馬,由此可見是多麼的富貴奢華,富可敵國。 所以玉標誌著身份和富有。
吉祥的象徵:玉為祥瑞之物,溝通與神靈的聯繫,祈求吉祥如意。 不是迷信,而是由歷史和文化積澱而成的風俗。
避禍保平安:精神寄託,視玉極重,精神貫注,即使偶遇意外,因心志集中或可意外倖免,反映人們的共同心願。
延年益壽:服玉長生是不現實的,但玉有藥用功效,有益人體健康。 《本草綱目》上傳有玉性"甘平無毒"可"潤心肺"。 "除胃中熱"對"止煩躁""止喘息""止渴"有一定作用,如現在流行的玉忱:人的經絡統一於大腦這個腦髓,玉忱接觸頭部,會降低髓海的溫度,使人經絡暢通,頭清目明,延緩衰老。
駐顏和美容:宋代醫學著名《聖濟錄》載: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 慈禧太后駐顏有術,以玉磨面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玉除了磨面可去瘢痕皺紋,還可滋養毛髮。自古男子为什么喜欢佩玉?-琢艺轩和田玉 移动版 https://bit.ly/33WjAG6
古語的出處——《禮記·玉藻》,第一句的原句全貌是這樣的:「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
良心電視劇《琅琊榜》的佩玉細節
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就是,古代的君子一定要佩玉。走起路來,要讓左右兩側玉佩發出合乎音律的美妙聲音,需掌握好一定的節奏。小步快走時就像合著《采齊》的樂節,慢步慢行時又像合著《肆夏》的樂節,轉身合乎圓,拐彎合乎方,前進時身體略向前弓,倒退時身體略後仰。如此這般地行走,然後才能使佩玉發出鏗鏘的鳴聲。
玉組佩和組佩下端的玉沖牙
第二句的原句全貌是這樣的:「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沖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大致意思是,從天子到士,他們的革帶上一定要佩玉,只有在辦喪事時例外。佩玉上要有玉沖牙。君子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玉不離身,因為君子是以玉來象徵德行的。
這其中有幾個問題,一個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被稱作「君子」?「君子」為什麼要用玉來象徵自己的德行?
我猜古代君子大概長這樣吧
其實「君子」在古代所指的對象是比較多的,不過《禮記》是一本儒家典籍,它所說的「君子」自然也就很明確了。根據《論語中》孔子的「君子篤於親」「君子求諸己」「君子喻於義」等說法,我們可以大體明確「君子」是一種品德高尚、人格趨於完美的人。
現代漢服愛好者佩玉情形
《禮記》作為一本關於社會規章制度和個人仁義道德的書,所記載的「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其實就是為了約束一個人的行為規範,「君子比德於玉」就是為了提醒自己加強個人道德品質,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品格高貴的「君子」。(配圖,玉沖牙,組佩部件,用於矯正步伐。)
君子如蘭花、竹成了象徵符號
然而在如今這個時代,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君子已經不再被崇尚,人們已經不會將它作為一種社會身份的象徵。「君子」僅僅是一個詞語,一個歷史上的符號,一個古人塑造出來的美好人格形象。
至於古人用玉來「君子」美好品德的象徵,孔子也給出了解釋。《禮記·聘義》載: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何也?為玉之寡而珉之多歟?」孔子曰:「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而長,其終則詘然樂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珪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在這段話中,孔子詳細將玉的光澤、細度、斷口、重量、聲音等各種自然特徵和人類的仁、智、義、禮、忠、信等道德對應起來,將玉人格化,從此玉和人因為共同的「德」而產生了聯繫。所以,後來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玉」:
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溫潤光潔、白凈無暇的和田玉
很多人在引用許慎的解釋時,只截取了「石之美」幾個字,而忽略了後面「德」的描述。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合適,因為「石之美」的概念很泛,自然界中漂亮的石頭太多了。如果加上後面的部分,「石之美有五德者」,其實等於詳細說明了玉的各種物理性質和自然特點,概念範圍一下子就縮小了,符合標準的恐怕就只有和田玉了。
傳統的人之八德
說了到這裡,玉和我們普通人的關係也就慢慢清楚了。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人,雖然未必像君子一樣德行完美,但在社會上生存和與人相處都需要有各種「品德」。比如做生意需要有「誠信」之德,否則生意做不大;交朋友需要有「忠義」之德,否則交不到知心朋友;為家人之間需要有「孝悌」之德,否則不會幸福美滿……
大德必壽
然而,儘管道德這種東很有價值,但它對人的種種約束,任何時候的人都不會主動去追求做完美的「君子」。孔子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在《中庸》中他說了一句這樣的話:
「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是不是很有誘惑力?所以古人佩玉養德,才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只是為了一個「君子」身份,地位、財富、名聲、長壽這些東西才是驅動他們的核心因素!
美玉雖好,但古代君子佩玉另有玄機 https://bit.ly/3iGuyDz
古人佩戴玉器,不是對財富的炫耀,也不僅僅是作為裝飾,而是另有深意。
《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子貢問孔子為什麼人們重玉而輕石時,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許慎《說文》:“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記載,玉石具有“除中熱、解煩懣、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等功效。
古人佩玉是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人也要像玉一樣清透而溫潤,品行舉止要如玉,自始至終都懷有高尚的美德。
在古人的裙子上常常配有一塊玉,它的名字叫“玉環綬”。用條帶繫於腰間,垂下來。“玉環綬”的作用一個是美觀,另外就是可以壓住裙幅。當走路時有風吹來,不至於使裙子隨風飄舞而有失雅觀。
同時呢,玉本身具有一種高雅、聖潔的美,是其它東西不能替代的。所以在古代,無論男子還是女子,身上都常常配帶玉環綬。
古人為什麼佩玉,又為什麼是古代貴族的身份象徵呢?
儒家學說以玉比德,因而人們佩玉不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有著表達身份、情感、風度及語言交流的作用,乃至與國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社會各階層的生活、觀念、倫理道德等層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繫。
下面我們從佩玉有德和佩玉規制兩個方面向大家闡述古人對玉的理解和應用。
佩玉有德
春秋時管仲歸納出玉的9個品德。《管子·水地》載:「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客也;叩之,其聲清揚徹遠,純而不淆,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這是最早見於記載的對玉德的讚美。
孔子也對玉的美德作過詳述。《禮記·聘義》:「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絀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孔子列舉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11種美德,關鍵的理念是「君子比德於玉」,為後世所尊崇。
東漢時許慎把玉的品德作了簡化,對玉的概念下了定義。《說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zhì),潔之方也。」
古人對玉的九德、十一德、五德說,從物質表層來看,強調的是珍貴天然的石頭要澤,半透明,有硬度,比重大,有韌性,顏色單一,斷時不傷手,成器擊之聲清久遠;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品德內涵,是道德修養和文化品位的象徵,與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連通。
古人用玉等級森嚴。《周禮·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以6種不同顏色和不同種類的玉用於不同禮儀,視玉為祥瑞之物,即所謂「以玉作六瑞」。玉在古代又是貴族身份、等級和財富的標誌。《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遠則揚之,然後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意思是說君子出入進退俯仰之間,身上的佩玉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節奏的步伐下,才會發出富有韻律、悅耳動聽的聲音,這聲音不僅集中君子的注意力,同時也告訴周圍的人們:君子來去光明正大,從不偷聽偷看別人的言談舉動,於是佩玉就變成了君子有道德修養、行為光明磊落的標誌。雖然這種繁文縟節漢代以後就不再流行,但「君子比德於玉」的傳統在日後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玉文化涉及玉的使用、玉的裝飾、玉的欣賞,玉與宗教、玉與社會等級、玉與道德,人們賦予玉的內涵無比深邃,歷史也圍繞著玉演繹出無數動人心扉的悲歡離合故事,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玉文化。
「玉佩」一詞最早見於《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當時的玉佩不僅是裝飾品,還是親戚間的重要禮品,還暗示著佩者勿失尊嚴、從禮而行的公用。
佩玉是古代玉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玉器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一種。佩玉是玉文化伊始的萌芽和靈感之源,新石器時代玉器中就有很成熟的佩玉方式,已具審美特徵。禮器用玉就是在此基礎上主觀規範、兼收並蓄多種文化基因的結果,佩玉也由一種簡單的裝飾物提升到了文化品德、精神象徵的高度。佩玉有兩個關鍵期,春秋戰國兩漢的禮器盛行期和唐宋明清的大眾時尚期。在佩玉中,出現過由珩、璜、琚、瑀、沖牙等組合而成的全佩,將數件佩玉用彩組串聯懸掛於革帶上的組佩,以及閒暇之時隨身佩掛用的裝飾性玉件。
商周時期玉器作為各級貴族的身份標誌之物,其形狀、數量也都「按部就班」,不可越雷池半步。商周出現的大量龍、鳳、鳥、魚形佩玉,普遍採用圓雕工藝,常用雙鉤陰線,形態誇張抽象。春秋戰國秦漢時佩玉大流行,王公貴族身上無不佩玉,有的把幾件玉器串聯組合起來佩戴,據說是為了「聽玉之聲,以節行止」。此時的組玉佩有多種樣式,主要有人形飾、牌飾、小型璧、環、璜、觽(xī)、瓶形飾及龍、虎、龍鳳佩、玉珠等,結構複雜,完整的一套玉佩長達1米以上;講究上下左右對稱,陰刻線條、刀工粗放、風格綿軟,出現著名的「遊絲描」,雙鉤陰線斜削起坡技法運用嫻熟,把線條的運用推上了史無前例的高峰。戰國的玉佩中玉龍、玉璜、玉帶鉤較多,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絕倫的作品。了解漢代的佩玉時尚可知,玉帶鉤、玉(shè)、玉璧、玉環成為人們的至愛,玉辟邪一類壓勝玉器也大量出現,佩玉紋飾細密,陰線細若髮絲,更創新了粗獷蠻荒、簡潔洗鍊的「漢八刀」。漢代佩玉中剛卯、翁仲、司南佩稱作「辟邪三寶」,為人稱道。
佩玉規制
古時佩玉組合與玉組佩的佩戴方法很有講究,不同等級、性別、年齡、愛好都會有不同的佩玉。組綬是用來穿串玉飾的一種絲帶,古時對佩玉的玉材選用和色彩的配用有一定的規範,藉以顯示身份和等級概念的用意不言而喻。「進則揖之,退則仰之。」其中的「揖」是指人體上身向前微傾成俯視之姿,「仰」是指人體上身向後微仰成仰視之態。佩玉行走時,左腿起步,則身體前傾,右腿跟進須在身體後仰之後,連貫行走就形成不停頓的前傾後仰動作,這樣一來就必然牽動身上的佩玉,使之發生相互碰撞而產生有節奏的音響,一如樂曲中的「宮商角徵羽」之聲。古人以玉比德,故佩美玉奏美樂,以詡美德,這是一種創造,因為只有連貫、均勻、協調的步伐才能使懸掛在身上的玉佩發出優美的聲音,亂則聲雜。佩鳴之聲是作為一個君子行為規範的反映,同時還有一種重要的含義,即以此向天地人君表示自己絕無非辟之心,也是向統治者表示盡忠盡節的一種形式。「正行」君子不可行無狀,用玉鳴之聲來規範人的行止,也稱「節步」,以玉鳴之聲驅除心中雜念,同時也是一種對禮的尊重。
佩戴玉組佩有上起頸經胸腹部而垂於膝下者,有在腰間正中佩一套或兩套組佩者。商周時還不是非常講究,也沒有固定的搭配,至漢代中晚期,才相對定型,一種是垂直懸掛,一種是身體兩側垂佩,一般從上向下的次序是璧、翁仲、珩、璜、環、沖牙、玉珠,身體兩側的玉佩一般是左帶玉劍,右帶環玦。從發掘的玉佩實物看,佩玉除了垂直系戴外,還平行串聯,聲音是靠沖牙同沖牙兩側的璜相碰撞發出的。明益宣王夫婦合葬墓出土的玉佩包括銀鉤、珩、琚和沖牙各2件,玉璜4件,玉墜滴8件,玉珠600多顆,分段貫穿綴連在一起,長度有66厘米,可以想像走起路來玉珠與玉璜、玉墜滴、玉沖牙相撞當會發出清越之聲了。明魯王朱檀墓、明定陵朱翊鈞墓都有不同形式的組佩出土。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宮廷玉組佩,每副有玉葉、玉件組合,最上端是一件鏤雕騎鳳紋的壽星,其下是有一銅鍍金的雙龍提梁,橫樑下掛4串玉飾件,共5行,每串有兩片玉葉及卐字、壽字、雙魚、鳳鳥、麒麟、雙柿、寶蓋和4個仙人組成。正如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十三《禮部》記載:「凡大朝會時,百寮俱朝服佩玉,殿陛之間,聲韻甚美。」
古代的佩玉細分有許多部分,如璜、珩、環、沖牙及其他組成的垂直懸掛體系,分上、中、下三部分,璜或珩位於成組玉佩的上部,作用有如扁擔兩端懸掛器物,起平衡作用;玉環位於成組佩玉的中部,是玉佩中表示人的身份、品德的最主要部分;沖牙成對懸於玉佩下端,行走時相撞出聲,在三部分之間還懸有其他玉件並雜有玉人、玉獸片等。按商周古制,身份越高,隨身的組玉佩越複雜越長;身份較低者,佩玉飾就變得簡單而短小。至於佩玉者的步態,身份越高步子越小,走得越舒弛。天子、諸侯和代祖先受祭的「屍行」,在行走時邁出的腳應踏在另一隻腳所留足印的一半之處;而大夫行走時足印則應是一個挨著一個,士行走時步子之間就可以留下一個足印的距離。行走的速度與身上所佩玉飾的多少、長短所形成的碰撞聲音,均各有不同韻律,這樣走起來很累,但古人依然樂此不疲,非此莫君子。
古代真正意義上的主體組合玉佩最早見於商周,漢以後延續組玉佩制。曹魏王粲新創製的一套玉佩成為後世廣為流傳的式樣,這套玉佩包括蝙蝠形、飛碟形、梯形、半圓形玉佩,半璧形玉璜、帶穿孔的玉環及玉珠等,玉佩為素麵,雕琢紋飾者很少。作為官方與貴族的禮儀服飾,晉天子所佩白玉垂珠大綬,唐天子、五品以上官員所綴玉佩組合多有差別;宋、明帝王百官佩玉的形式與等級也都有嚴格的規定。然佩綬之間的玉環、玉珩、玉璜、沖牙等玉飾相觸有聲的特徵則興盛綿延數千年不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8aaxke.html
為什麼古代身份尊貴的男女都要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為什麼?
在古代,很早之前人們就崇拜玉,更崇尚把玉佩戴在身上。但古代因為交通不發達,所佩戴的玉多數是玉質一般的玉石,而非現代我們可以買到的翡翠這樣的高檔玉石。不過即使如此,古代對玉的崇拜也是非常高的,不是尊貴身份的人是沒有資格佩戴玉的。
《禮記·玉藻》中有「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沖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大致意思是,從天子到士,他們的革帶上一定要佩玉,只有在辦喪事時例外。佩玉上要有玉沖牙。君子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玉不離身,因為君子是以玉來象徵德行的。
而古代人如此看重玉的原因,除了所說的玉象徵君子的德行和佩戴人的身份地位外;更重要的是玉還是一種護身符。因為玉是最好的載體,可以成為一種法器。一些修仙小說里會經常提到很多法器和寶貝都是用玉製作的。而且還可以做成記載並傳授知識的玉碟等等。甚至是布置保護法陣的器具,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古代術士和道家,佛家都認為玉是最好的法術載體。選擇上好的玉石,在上面刻畫符文或雕刻成形狀,並進行「開光」,也就是賦予法力,就能起到各種作用。尤其是起到「護身符」的作用。
而去寺廟裡燒香許願,請回來的隨身佩戴的最好的往往也是玉墜。玉墜往往雕刻成佛像或者法器,由高僧進行開光後交給香客,而且必須隨身佩戴,不能離身。這種蘊含了法力的玉墜就相當於人的「護身符」,可以護佑佩戴人平安渡厄,太平無事。
而道家對玉的應用更多,比如有人求子又求財還想求平安怎麼辦?這時候會用玉墜雕刻成葫蘆形狀來達到你所求的所有目的。因為葫蘆的諧音為「福祿」,又是古代的盛水之器。水是什麼?水就是財!所以葫蘆首先就是招財納財的。
而如果還要求子,那雕刻時就要雕刻帶有藤蔓的葫蘆。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因為葫蘆籽多,加上藤蔓。寓意瓜瓞連綿,多子多福。而且葫蘆還是佛教和道教很重要的風水法器,常被當作鎮物用來辟邪。大家恐怕都看過很多古代修的塔,而塔頂往往會有一隻葫蘆做鎮。修塔的地方是為了鎮壓辟邪的。而葫蘆就是最重要的辟邪寶物。
所以古代很多人會佩戴雕刻有葫蘆圖案的玉器,可謂一寶三用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gre98nl.html
商周,玉器成為貴族階級身份或是統治者的象徵,像是西周的玉牌聯珠串飾,經常可見月牙形玉簧,有些串飾甚至長達一公尺,穿戴這樣的禮器,代表穿戴者行走時須保有一定禮儀規範,反應不凡的身份。
中國玉器早期因為預料少,玉料珍貴,經常可見以天圓地方造型玉器,作為向天祭祀之用,也可見鳥禽意象的玉器,象徵人神溝通媒介。(江昭倫攝)
蔡慶良:『(原音)玉料是非常珍貴而堅韌,它事實上是很難製作的,所以在早期平均生命不到四十歲情況,有些製作玉器可能要累代製作,好幾代接力,就像今天的大教堂一樣,一做做五百年,你說五百年我看不到啊,人家會回答你,又不是為你做,它是為敬頌上帝而做,所以玉器也是一樣,越早期,跟天有關,所以他會不計代價,累代接力,就是要做出難以置信的重器。』
展場中一件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齊家系玉璧,以及紅山文化晚期鳥形玉珮,就相當具有代表性。蔡慶良:『(原音)中間這一件,其實在先民立場或他的世界觀,這就是上天的象徵,天圓地方嘛,為什麼感覺略有粗燥,很簡單,舉個例,你去參加祭祖活動,你絕對不敢穿得太過,你絕對不敢穿十公分高跟鞋,你絕對不會把指甲塗鮮紅色,因為場合不宜。為什麼選擇這種樸拙形制呢?很簡單,越樸拙,恭謹的內心恰足以表示對上天的崇敬,所以這是很自然。很多人都以為説是因為早期技巧不行或者工具不好,所以造成這種略顯粗糙的形制,其實不是,他能從土裡、山林挖出礦料做到這種形制,代表他技巧已經非常成熟 ,所以我們問的問題應該問說,他為何選擇這種形制跟風格?而不是說他為什麼做不出來,他絕對做得出來,所以旁邊為什麼會有鳥的形制,很多人認為說這只設裝飾品,其實這絕對不是裝飾品,既然我們知道玉器的功能是為了溝通人跟天,其實在今天也是一樣,我們大家都羨慕鳥禽能夠在天空飛翔,所以它正好可以作為人、天溝通的使者,所以為什麼在新石器晚期、早期,五、六千年,為什麼鳥禽題材特別多,因為那就是要溝通人天的使者啊,所以大家絕對不要把它當作裝飾品。』
龍山時期的兩件玉圭,為文化部指定國寶,源自斧的造型,由於上頭有獸面紋、鷹鳥紋等紋樣,代表在當時龍山人心目中具有神聖地位。
龍山文化時期社會分化日益明顯,只有統治者才有資格使用玉器,兩件玉圭也可看出在龍山人心中具有神聖地位。(江昭倫攝)
這兩件玉圭流傳到十八世紀時,乾隆皇帝命玉工將御製詩與璽文加在玉圭上,卻刻成與玉圭上的鳥紋樣相反方向,很多人以為乾隆不了解花紋的神祕性。但蔡慶良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從乾隆御製詩內容可以清楚了解,乾隆認為玉圭上的圓孔象徵日月,日月方向朝上更為重要,也反應玉器在不同人心中其實有不同的觀看方式。
商周圭璧制度成形 漢代葬玉觀念興盛
到了商周,玉器成為貴族階級身份或是統治者的象徵,像是西周的玉牌聯珠串飾,經常可見月牙形玉簧,有些串飾甚至長達一公尺,穿戴這樣的禮器,代表穿戴者行走時須保有一定禮儀規範,反應不凡的身份。
另外,此時儒家學說興起,玉也被賦予道德意涵,玉被比喻為君子品德的化身,孔子就曾説「君子比德於玉」。到了西周,圭壁組配成形,玉的雕琢和形制便開始與禮制產生直接的關聯,後來更成為中國禮制的核心。
西周的玉牌聯珠串飾,經常可見月牙形玉簧,有些串飾甚至長達一公尺,代表穿戴者行走時須保有一定禮儀規範,反應身份象徵。(江昭倫攝)
從戰國到漢代,玉開始世俗化,成為貴族誇耀財富的象徵,當時人認為玉可庇護死者靈魂、轉世再生,因此漢代葬玉文化蔚為興盛。
蔡慶良舉例,一件墓葬出土的玉高足杯,被認為有承接露水之功能,另一件死者下葬時口含的玉蟬,都是標準漢代墓葬文化。蔡慶良:『(原音)蟬蟄伏這麼多年,是為了成仙而做準備,而它與羽化在樹幹上,什麼事都不做,只喝露水,各位為什麼我剛說那個高腳杯,又叫承露杯,為什麼規格之高,因為它是為了承接露水,為了延年益壽而做,所以那是最高的貴族而用,最高貴族其實在剛我們說,在它藍色跟褐色的器色,告訴你它的規格,因為代表跟銅器、鐵器合葬,那只有大貴族才能合葬,很多線索是很有趣的,但是你要理解背景。但是說到底2000多年來有人長生不老嗎,至少我們所知是沒有,所以在世喝高腳杯,承接露水,求長生之不老,不可得,所以埋到土裡,就把蟬含在嘴巴裡,希冀有朝一日能夠破土重生,標標準準漢代喪葬觀念,思維模式,所以只有大貴族才能用。』
漢代人認為玉可庇護死者靈魂、轉世再生,因此漢代葬玉文化蔚為興盛。展場中的漢代覆面玉石飾件及琀蟬就是充分反樣這樣的思維,也是貴族身份的象徵。(江昭倫攝)
另一件故宮超級巨星,東漢的「玉辟邪」也有類似的意涵。漢代因為崇尚神仙思想,帶有翅膀的祥瑞動物也被視為仙界生物,「玉辟邪」就代表了不可限量的神性與能力。而玉辟邪,整體接近直角三角形的構圖,營造出辟邪向前跳躍的動態感,加上圓形雕刻型態,都反映了當時玉雕技術與藝術性,確實達到某種高峰。
東漢「玉辟邪」,反映了當時玉雕技術與藝術性,確實達到某種高峰。(江昭倫攝)
異文化衝擊 玉器發展繽紛多元
中國玉器發展的脈動,在魏、晉南北朝時曾一度低緩無力,隋、唐開始,漢人與外來不同民族接觸,透過不同文化衝擊、交融,隋、唐、五代以至於宋、遼、金、元的八百年期間,中國玉器發展出現重大轉折,讓玉文化廣納更繽紛的內容。蔡慶良:『(原音)我們都知道從魏晉南北朝之後,因為漢代外交制策或民族政策,遊牧民族慢慢到長城以南,所以慢慢融合起來,正史叫五胡亂華,正史的觀點,事實上就是文化融合,文化融合它顯現在玉器上面,所以玉器上就會出現不同題材,我們在這個時代就會看到不同文化的技巧,不同文化題材,不同文化的目的。所以你會看到唐代,一般人為唐代認為鮮卑族、有人認為突厥,都有,反正就是外族,所以你會看到這種胡人做玉器或者跳舞的題材。』
受到多元文化衝擊,隋、唐開始玉器有了外來民族的元素加入。(江昭倫攝)
這階段時期的玉器出現大量以自然花卉、鳥獸、人物為主題的寫實象生之作,消費對象也開始普及到普通市民,文房用具也可見玉雕作品, 特別是到了宋代,文人情趣興盛,玉雕在陳設與賞玩之餘,也有象徵意義。
一件刻意染色的玉荷葉杯,葉緣彎曲起皺,代表當時雕刻技藝成熟細膩,也被認為傳達宋代文人惆悵不得志卻又不放棄理想的象徵意義。
一只刻意染色的玉荷葉杯,就被認為傳達宋代文人惆悵不得志卻又不放棄理想的象徵意義。(江昭倫攝)
而傳統文化中,以玉為溝通人神媒介,表彰道統的象徵觀念,依舊貫穿不同朝代,唐玄宗開元十三年舉行封禪大典時的祝禱文「禪地祗玉冊」,就是典型例子,也是文化部認定的國寶之一。
蔡慶良:『(原音)它看這個禪地玉冊是皇帝跟地祇神的悄悄話,他寫的隸書,只有一個是寫楷書,在哪裡寫呢?在第三簡,最下面寫「隆基」,隆基是誰?李隆基,唐玄宗,他自稱嗣天子臣,我是天子底下的臣子,叫做隆基。所以你看他怎麼樣抬到前面呢?你看下面他寫說,「敢昭告于」誰?皇地祇,地神,皇地祇馬上跟到這一簡最上面,所以它為什麼重要,這代表了法統的象徵,補足了歷史上非常重要缺失的文獻,或者你可以比對文獻,作為經傳之闕如。』
以玉為溝通人神媒介,表彰道統的象徵觀念,貫穿中國不同朝代,唐玄宗開元十三年的封禪大典時的祝禱文「禪地祗玉冊」,就是典型例子。(江昭倫攝)
明清玉器發展徹底世俗化 製作工藝達顛峰
玉器發展到了明清時代,工藝又達到另一個高峰。明代玉器越到晚期,工藝發展越快速,人才輩出,玉雕名將陸子剛就是其中之一,甚至有大量仿冒品出現。蔡慶良:『(原音)就像今天一樣,商品化的時代,你買不同的產品,就像女士愛買化妝品 ,或者喜歡買包,第一個喜歡買什麼牌子,對吧,標準商品化時代,所以明代晚期就出現重要著名的大匠師陸子剛,因為他實在太有名,只要他落款就身價百倍,所以你看後面就有他的簽名,所以你聽到「子剛牌」、「子剛款」,就是這樣,可是我們因為缺乏明確知道説可以確定這就是陸子剛作品,仿的人太多,我們現在很難判斷哪個是仿品,哪個是他的原作。』
陸子剛是明代玉雕行業的翹楚,上下百年無敵手,有「子剛死,技亦不傳」之說。當時即有大量仿冒品出現。(江昭倫攝)
到了清代,玉器可說徹底世俗化。蔡慶良說,各式各樣造型精美的玉雕大量出現,品種與數量相當繁多,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市場需要什麼,就會有人做」,且為各階層廣泛使用。
乾隆皇帝本人,更是一位「愛玉成痴」的人,故宮院藏玉器有大半都是出自乾隆所藏,也因此清宮玉器做工之精,器形之多,超越中國歷代。
乾隆自己則因為愛好賞玩古玉,因此也提倡仿製古玉。故宮院藏一件「白玉群獸插屏」,有祥雲、有瑞獸、有神樹,明顯漢玉制式,正是乾隆仿古玉的代表,而實際上它是一個銅鏡台座,白玉本體下方左右突起的圓雕鳥雀造型,則是為了放置銅鏡之用,鳥雀局部還刻意染成棕褐色,以示其羽毛,呈現靈動感;看不見的木座背後,還設計了夾層,目的是為了收納銅鏡,可說巧思處處。
乾隆皇帝提倡仿製古玉,故宮院藏一件「白玉群獸插屏」,設計雕工處處可見巧思。(江昭倫攝)
也因為擁有自己的玉器審美觀,乾隆本人還會評點他心中認為的玉器製作工藝好壞,他曾批評蘇州、揚州玉工為了市場性而炫技,譁眾取寵,製作玉器時不考慮功能,如製作香薰就不該全器用多層次鏤空技法,以致無法盛放灰燼。
清代玉器發展已徹底世俗化,市場需要什麼,就有人做。不過有時也過於炫技,乾隆就曾以香爐為例,批評玉工不該全器用多層次鏤空技法,以致無法盛放灰燼,明顯譁眾取寵。(江昭倫攝)
蔡慶良指出,很多民眾參觀故宮玉器展,都偏好雕刻精美的作品,但事實上欣賞玉器,不要只是從自己主觀美感出發,也必須了解每個時代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才能知道玉器在當時的功能以及重要性,也才能掌握玉器藝術之美,自然能感受得出中華「玉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中華獨有「玉文化」 故宮人教看門道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bit.ly/3mWz2Z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