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溝楊梅段|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台灣番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土牛溝/楊湖路土牛溝/「土牛民番地界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代臺灣番界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清代臺灣番界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台中文資處提供)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tW2v8
2020-07-14 05:30:00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是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官方所立之原漢界線的見證,也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因具見證台灣開發史及原漢政策等重大意義,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未來可獲中央較多維護及維修經費。
土牛界線是清領時期普遍設置的原漢界線,台中市文資處指出,清初閩客漸移民到台灣,與在台平埔族和高山原住民在開墾、貿易、領地方面,常發生利益摩擦。官方在重要入山口,利用自然地形或採人工挖掘壕溝為界線,以挖出的土砌成土堆,因土堆外形似牛,便稱之為「土牛」。另豎立石碑做為漢人和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線。
文資處指出,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清乾隆26年(1761年)彰化知縣張世珍在原漢邊線挖溝為界,挖出的土堆堆砌成19個土堆,並於土堆邊立碑為界。
該「土牛民番地界碑」內容詳載土牛堆和土牛溝的深、寬、長度、尺寸,並以「永禁民人逾越私墾」限制越界開墾,是目前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台灣官方所立之漢番界線之見證,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台中市在2013年8月1日公告指定為「一般古物」,目前置放在石岡區土牛國小內。今年6月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
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台中文資處提供)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tW2v8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土牛民番地界碑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古物 https://bit.ly/2OpUZAu
種類 圖書文獻
公告日期 2013/08/01
公告文號 府授文資二字第1020132570號
所在地理區域 石岡區
文化資產所在地 臺中市石岡區豐勢路308號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國民小學
創建年代 1761
簡介 
1. 此碑為乾隆26年(1761)彰化知縣所立,是其時清代的東界,為臺灣開發史上漢番隔離政策之重要物證。
2. 此碑為泉州白石雕字,為全臺唯一保存之土牛線紀念物,與楊梅所見之土牛溝可搭配互相印證開發史實。
3.為目前臺灣所存最完整的,具有歷史、族群意義,見證族群的衝突與協議。
4.全臺以土牛界碑者,今只保存此物最久,且象徵意義重大,在臺灣文獻、歷史文化價值殊為重要。
5.此碑可能為臺灣現存僅見的清代臺灣官方所立之漢番界線之見證,亦為臺灣開發史的重要史事。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d/%E5%9C%9F%E7%89%9B%E6%B0%91%E7%95%AA%E5%9C%B0%E7%95%8C%E7%A2%91.jpg


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田園歸番管業界碑
◎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田園歸番管業界碑
(乾隆十一年,1746年)
清朝領有台灣之後,移民政策或鬆或緊,但漢人移民來台從未間斷。由南而北,由平原至丘陵, 漢人的拓墾,逐漸侵入原住民的狩獵之地,於是衝突日起,迭生「番害」。
清廷官府為平息漢番紛爭,於是劃分漢番界線,並於漢番交界處立石碑為記,禁止雙方越界,以避免滋生衝突。
這塊碑石根據考證,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淡水同知曾曰瑛所立,碑文為「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園田歸番管業界」。 這塊石碑也是台北市北投區「石牌」地名的由來。據說當時石牌地區的石碑有數塊(或說三塊,或說五塊),現存二塊, 一塊原保存於石牌派出所內,現已移至於捷運石牌站前,供民眾觀覽;另一塊就是二二八公園內的這塊古石碑。
台北城古蹟巡禮(三):二二八公園古碑覽記(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302篇) https://bit.ly/2Zr2s8F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由臺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界線。清朝政府採原漢隔離政策,承認原住民自治土地權,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時稱「番地」。該界線主要功能即在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或是漢人與原住民相結反清,而事實上,土牛紅線也代表清朝與原住民政權的分界線。也稱為土牛、番界,在日治時期又寫做蕃界。(附近有土牛國小)
土牛界線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2kltvA
臺北捷運石牌站前佇立的石牌界碑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與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與生番(高山族)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高山族出草抵禦的情況。為解決此衝突,清政府決定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承認番民自治地權,自清康熙61年(1722年)起,採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為「原漢界碑」(如:臺北市石牌)。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番地」。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福建與廣東省東部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和客家人移民蜂湧來臺,與高山族原有碑界已經不能區隔漢人與原住民的邊界,整個民族界線已經向東方移動,清朝衙門決定另加以新的天然山川為新界線,又在交通要衝而山川不明顯之地另外「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新的原漢界線,這便是「土牛紅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在臺灣,也有多處地方直接以土牛作為地名,代表乾隆早期位於土牛界沿線
土牛界線作為分界,以西為臺灣漢人及入籍清朝的平埔族、以東則為高山族。乾隆時期,土牛界線隨著漢人的拓墾資及清廷的開放,曾多次調整,所以乾隆中晚期,另外又畫有「紫線」、「綠線」來取代土牛紅線,到了「嘉慶皇帝」以後,朝廷不再畫線,漢原界線往往另以台灣各地「隘勇線」取代了前述的各條舊界線。
《大清律例》中雖明文規定「凡民人偷越定界 私入臺灣番境者,杖一百」,但仍無法制止漢人越界開墾。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後,日本殖民政府承認清晚期的隘勇制度與「隘勇線」,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臺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蕃界」在日治時期主要是用來指涉關於蕃地的事務,而蕃界一詞本身應該是單純用來指稱原住民的生活和活動領域。
今臺灣桃園市楊梅區或臺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1]。另外,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如新北市土城區、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 竹北市隘口裡,苗栗縣西湖鄉也有土牛的地名
土牛界線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2kltvA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1735年法國人所繪臺灣地圖_Map_of_Government-controlled_Taiwan_-_Formosa_by_French1916年日本人所繪臺灣地圖_Map_of_Taiwan_-_Formosa_by_Japanese


自明末鄭芝龍、顏思齊招募漢人到台灣來開墾之後,隨著漢人數量越來越多,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衝突越演越烈,其中居住於西部平原的平埔族更是首當其衝。
  這其中應運而生的政策就是劃分番漢界線,禁止互相侵擾,由清朝政府來設立界碑,雙方不得越界,各安其份,頗有點原住民保留區的味道〈換個觀點,或許也可說是漢人保留區〉。但由於清朝政府治理台灣前期並不盡心,執法時鬆時緊,導致平埔族土地遭到漢人巧取豪奪,其方式有掛屍迫遷、以水換地、以地還債、以鋤騙地、婚姻繼承等等,有部分算是你情我願,有些真可說是詐騙集團手法了。
  後來連政策也開始鬆動,改為只要政府同意,漢人也可圈佔平埔族土地,平埔族就這樣漸漸的失去他們的家園。所以當時有同情平埔族的漢人寫下了「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的詩句。
  目前還可看到相關的史蹟最有名的就是台北石牌捷運站出口的「番漢界碑」,距今約有260年歷史。
  原本以為該碑在新北投站附近,結果到處找不著,問了凱達格蘭文化會館的工作人員才知道在捷運石牌站。不過該碑也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才遷至此處,之前還曾經換過兩個地方。
  此碑最早是由江西南昌人曾日瑛於乾隆年間設立,當時任職淡水 廳同知的他為了解決原住民與賴、魏、謝三姓先民的爭地問題,在磺溪庄(現今北投明德路旁)立這塊碑來確立雙方墾地地界,規定漢人及平埔族人均不得越界滋事,因此有了「石牌」的地名。1935年日據時期,由當時之巡查補謝金選等遷移至石牌派出所,豎立於該所庭園內。後因派出所改建而移置於捷運石牌站。
  番漢界碑高160公分,寬40公分,厚27公分,以觀音 山所產之安山石製成,根據網路資料還有另一石碑在二二八公園 內,可是印象中在公園內沒看過。
  雖說清政府腐敗,好歹還有個原住民保留區的概念在,印象中不知道是哪個政治人物在競選的時候曾提出「設立原住民保留區」的政見,結果只敢喊沒人敢做,又是一場空。
  那些喊愛台灣的人,敢不敢把原本屬於原住民的東西還給人家,如果不敢,就是喊假的,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看我們不管本省外省全都得收拾行李搬離台灣了。
  打個比方,有兩個人闖進你家,一個先來,另一個比較慢來,先來的跟後來的說這裡不是你家,請你快滾,後來的說大家都是一家人,這裡也是他的家,卻都沒有人問問原來的主人到底是誰的家,結果兩個外人在你家裡面吵來吵去,搞得烏煙瘴氣,這像話嗎!
後記
      石牌番漢界碑已經在2008年3月3日被文建會列為「重要古物」,理由如下:(資料來自文建會網站)
1.該石碑立於乾隆10-13(1745〜1748)年,距今已二百餘年。
2.該石碑為淡水 同知曾日瑛為確定漢人與原住民墾耕界限,立石於二者交界處,以絕爭地,見證了臺北盆地之開發史。
3.依「臺北廳誌」漢番界碑目前僅存二塊,一在磺溪莊,另一在石牌莊,前者即位於今捷運石牌站前之石碑。
4.北投「石牌」地名,亦以此石碑而得。 石牌福星宮-Fuhsing Temple, Shipai
5.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5款、第6款規定。
臺灣原住民保留區?─北市石牌番漢界碑 @ 樂風的民藝筆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WlvGnA

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田園歸番管業界碑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唭哩岸&八仙圳巡禮 @ 楊班長步道行走 :: 隨意窩 Xuite日誌


族群交融 https://bit.ly/3exAaO2
漫長的歲月中,唭哩岸這塊土地上呈現了許許多多族群活動交會的痕跡。在此見到的族群融合現象可分為漢人與平埔族間,與漢人群體中先來後到者之相處情形兩個方向來談。
埔漢交流
在漢人來台之前,平埔族人已經在這塊土地上居住數百年之久。當時抵台卻身無長物的漢人,為獲取土地不得不運用手段,例如通婚、欺騙、交換等等。「娶番女」是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因為原住民的農業生產以婦女為主,通婚是一種最快讓原住民承認漢人擁有土地合法性的方法。
埔漢間的相處除了和平的通婚外,其實很多情況下也有衝突的矛盾。漢人常常以取巧的欺詐方法騙取原住民的土地,如改土地租用為買賣、半夜移動土地界線等情況時有所聞,致使衝突頻生,嚴重者甚至鬧出人命。官府無奈,只得以政治力量介入民間族群的交流 。
乾隆年間,此地賴、魏、謝三姓祖先因土地問題與平埔族發生爭執,淡水同知曾日瑛為確定埔漢產業界線而立石於民番交界處,以絕爭端。石碑日後轉音「石牌」,為今日石牌地名之由來。
除了具體的石碑有跡可尋外,我們尚可從唭哩岸謝姓大族今日遺俗中窺見不同族群接觸、通婚後的影響。因謝姓遠祖為平埔族,故後代子孫均不講番,如「紅面番鴨」改稱為「紅面鴨」,番婆稱為「露鴨」;又因避其祖謝文發名字中「發」字之諱,稱「發粿」為「酵粿」(「酵」字台語念ㄍㄚˋ)等。凡此種種,均可略窺其尊重先人的傳統,也看得出漢族與平埔族原有習俗交相採借的結果。
漢漢之爭
除了與原住民相處會有衝突外,漢移民間彼此也常滋事端,稱為「分類械鬥」。台灣最初地廣人稀,各籍移民原能相安無事,但後來人口增加,為了爭土地、水源,演出打群架的械鬥。這種群毆群殺,北部稱為「拼」,南部稱為「台」(即「殺」的意思),台灣常見的大眾爺廟也是這種時代背景的產物。
唭哩岸雖沒有關於武裝械鬥的歷史記載,但不同的漢移民間仍有強烈的群體意識。據地方耆老及蔡財林老闆所述,日治時代以石牌路為界線分成「唭里岸」與「石牌仔」;石牌地區日漸興盛後,極力強調石牌與唭哩岸的區別,不但處處爭取以石牌命名,也堅持在石牌土地上的原唭里岸車站需改名為石牌車站,但並未成功。石牌人士不服,後來達成條件交換,在唭哩岸土地上的國小便名為石牌國小。
時勢改易,在強調互相尊重的今日,唭哩岸與石牌間的地方競爭仍在,只是轉為「拼陣頭」等良性方式呈現,這應該也是雙方所樂見的吧!
不知不覺中,唭哩岸的歷史靜靜緩緩地沈澱,同時也似乎沈澱了自己。族群交融 https://bit.ly/3exAaO2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經理謝打馬眾番界止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iXNL4R
今苗栗縣三灣鄉大河村有一小地名稱作「石牌」,緣以該地昔立日有清代漢番界碑而得名,碑文為「經理謝打馬眾番界址」。(參見黃榮洛「竹苗地區的殘碑」,刊臺灣風物第四十卷第二期。)本碑無落款年代,僅書「經理謝打馬番界止」,知係清代界碑;而「謝打馬」並非社名,或係原住民姓名。碑於日據時期移至今址,碑文曾收錄於「北臺灣の古碑」、「北碑集成」。 按:上述「歸番管業界碑」至「經理謝打馬眾番界止」等九件碑碣,係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臺灣省立博物館將其館藏七件碑碣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所藏二件碑碣,合力建立,名稱「臺北碑林」;並於其畔勒碑紀事,以為紀念。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iXNL4R


原漢關係的見證~臺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 原漢關係的見證~臺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 - 嘀嘀看
大成報/ 2020.07.14 01:26   原漢關係的見證~臺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 | 蕃新聞 https://bit.ly/3iX11Xg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臺中市102年8月1日公告指定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為一般古物,該界碑是清乾隆26年(1761)彰化知縣張世珍,為避免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擴大,於原漢邊線挖溝為界。係以挖出的土堆砌為19個土堆,因土堆外形似牛,便稱之為「土牛」,並且豎立石碑做為漢人和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線;目前置放於臺中市石岡區土牛國小內,於109年6月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
文化局指出,土牛界線是清領時期普遍設置的原漢界線。因清初閩客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平埔族和高山原住民在開墾、貿易、領地等關係上常產生摩擦;清政府為解決雙方衝突,承認原住民自治地權,便在重要入山口,利用自然地形或採人工挖掘壕溝為界線,防止漢人越界進入原住民區域侵擾開墾。
在中部沿山地區,清代「朴子籬社圖」明確劃出東側靠山、北臨大甲溪,呈南北向排列有土牛堆19墩和土牛溝;從朴子籬社社寮有路通往土牛堆,土牛溝前不遠處尚有望寮1座,做為警戒觀測之用。至日治時代雖仍可見到土牛堆遺跡,但今已無遺存。 原漢關係的見證~臺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 - 嘀嘀看
文化局透露,「土牛民番地界碑」為清乾隆26年(1761)彰化知縣張世珍所立,內容詳載土牛堆和土牛溝的深、寬、長度、尺寸,並以「永禁民人逾越私墾」限制越界開墾,為目前臺灣現存僅見的清代臺灣官方所立的漢番界線見證,也是全臺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在臺灣開發史及原漢政策等有重大意義。原漢關係的見證~臺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 | 蕃新聞 https://bit.ly/3iX11Xg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為防止漢人私自開墾原住民的土地,導致雙方衝突,釀成社會動亂,自清康熙末年,官府曾數次劃設,及確認番界。俗稱「土牛」或「土牛溝」的番界,就是乾隆中葉大規模劃定番界的結果。當沒有河川等自然地形可用以標誌番界時,除了開挖「土牛溝」,並將挖溝所掘之土堆成土牛堆,官府並設置地標,例如「勘定民番地界碑」,即是用來標識族群的分界點。


臺中市文化資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竹長和宮典藏
樹林頭、水田、崙仔,共三庄牛路界碑,乾隆33年8月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1916年日本人所繪臺灣地圖_Map_of_Taiwan_-_Formosa_by_Japanese (1)「土牛民番地界碑」「原漢界碑」/土牛溝/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psmU3w
編按:客委會主委李永得 5/23 到立法院備詢,其中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質詢「浪漫台三線,你要讓我知道是哪三條線?」,讓李尷尬回應「台三線不是三條線,而是沿線有客家地景的一條公路」。但若考慮台三線在許多路段是沿著清代延至日治時期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建築,那麼我們的政府官員在經營「浪漫台三線」觀光,可能還得由更多歷史角度來看。
近日來「浪漫台三線」的議題隨著客家委員會主委到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的備詢中,意外的引起熱議,台三線因為行經台灣西部山區之鄉鎮市區,沿線地形多呈丘陵地、台地,日治時期以來被視為軍事用途而闢建的戰備道路與產業道路(編按1)。
而 Kolas Yotaka 委員也指出,蔡英文總統選前力推的「浪漫台三線」,其實與清治到日治時期設的「隘勇線」重疊;Kolas 以原住民的立場提醒客委會主委李永得除了發展觀光願景,應該也讓國人了解這「浪漫」的旅遊路線上,自清末到日治初期,曾經是統治政權為了鞏固政權、刻意製造的「土牛溝」,客家族群也遭到後來抵達台灣的人口逼迫移往山區居住,導致有大量的客家人與原住民族都被迫參與了這段原漢衝突,甚至原客衝突的歷史。
然而,日前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典禮表演上,有一個橋段旁白:「因為漢人的大舉遷移,平原的原住民全都躲到山上去了!」── 這司儀口中「平原的原住民」,揪竟是誰呢?
新竹楊梅段的土牛溝。(圖片來源:weifly(CC Licensed))
台三線上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是真正被人忽略的「台三線」
…… 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
其實絕大部分就是平埔族群,而且我們並沒有全部都跑到山上去,大部分只是退居往山裡靠攏(編按2),這可以由繪製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 「臺灣民番界址圖」上的「土牛紅線」來解析。
「土牛紅線」,是清代臺灣自南而北陸續劃定的人文界線(編按3),康熙六十一年朱一貴事件後,浙江總督滿保主張遷民劃界,而藍鼎元力持不可,取代之為「唯立石禁入番地」來隔離生番漢民;至乾隆年間演為劃分漢民、熟番、生番的界限。
臺灣民番界址圖卷上從南到北繪有一條蜿蜒不斷的紅線與藍線(編按4),線以西的平原地帶為漢人或平埔族群地區,線以東為生番界(編按5)。此界線以天然山區則沿山形或坑谷,有河流以岸為界,至於平原地帶則挖溝堆土成為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編按6)
紅線為舊定界,藍線則為乾隆 25 年的新定界,台灣的中部紅藍兩線並存,從兩線分布來看,顯示出當時的漢人不斷向內移墾,也造成了平埔族群四次大遷徙。(編按7)
清代以降的土地政策對原住民族不利,導致平埔原住民的土地不斷流失。本圖攝於新竹楊梅段土牛溝附近。(圖片來源:weifly,CC Licensed)
19 世紀平埔四次大遷徙,是誰跑到山上了?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目前仍在研究中的 19 世紀平埔族群四大遷徙路線如下:
1804 年(嘉慶九年)
中部(彰化)巴宰族人潘賢文因爭奪通事職失敗,懼怕被捕,率領巴宰族之岸裡社、阿里史社,道卡斯族之大甲社、吞霄社,阿里坤族之北投社,以及巴布薩族之阿束社、東螺社等中部平埔族群共一千多人遷墾到蘭陽平原,為平埔族群的第一次大遷徙。
1823 年(道光三年)
中部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噶哈巫族、阿里坤族、羅亞族等族群因漢人入墾,壓縮其生存空間,因而遷墾至埔里盆地,這是台灣史上平埔族群第二次大遷徙。
1829 年(道光九年)
高雄、屏東地區的大武壠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人,因為漢人擠壓生存空間,越山遷墾台東,在花東縱谷建大庄(今花蓮東里)等部落,此為平埔族群第三次大遷徙。(編按8)
1853 年(道光二十年)
噶瑪蘭族之加禮宛等六社人,因漢人入侵家園無以維生,而舉族遷往花蓮美侖溪畔,建立加禮宛六社。光緒 4 年與漢人的衝突再起,引發「加禮宛事件」,族人慘遭發配打散導致留在原地的已不足十戶,此為平埔族群第四次大遷徙。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甚至刻板印象所有的原住民都跑到山上去了,大家卻沒有想過,平原的原住民若搬到山上去了,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浪漫台三線是憧憬,對原住民是真實血淚
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總統就職演說中有提到:
「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新政府會用道歉的態度,來面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重建原民史觀,逐步推動自治,復育語言文化,提升生活照顧,這就是我要領導新政府推動的改變。」
也許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台灣的教育讓我們沒有正確的多元史觀,許多人不了解原住民的文化價值觀,我們的教育體制甚少不曾教導我們如何欣賞和尊重他人的文化,造成許多人誤以為平埔只有一個族,甚至還以為我們已經滅亡,一直到誤觸、破壞到不同文化底線時,人們才會去重視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讓我們原民自己來詮釋自己的歷史,打破彼此的不瞭解及對原住民刻板印象的藩籬,讓我們來告訴你們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創造台灣應有的文化多元並榮。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所製,圖上黑線以東應代表高砂族區域,紅線則為官員巡視的路線,起端基隆上岸,終結於阿里港。
編按
台三線又稱內山公路,北自臺北,南至屏東,其中桃園至苗栗路段與過去殖民者區隔原漢的土牛(番)界與隘勇線常重疊。
許多平埔原住民被迫移居山腳,然也有如高雄大武壠族人於 19 世紀末便主動或被動移居至甲仙內山區。
一般認為土牛(番)界自明鄭時期開始:
「人民之私墾者亦日進,每遭番害,乃築土牛以界之,禁出入。土牛者,造土如牛,置要害,戌兵防守。或曰紅線,則以土築短垣,上砌紅磚以為識,耕者不得越。」(《臺灣通史》,連橫,1908-1918)
生番、熟番等名詞,自古以來為殖民者或外來者對原住民族的稱呼,定義也不斷在轉移。1716 年首度出現「熟番」一詞,在此之前,所謂生番亦包含後來的熟番。
土牛界不只有紅線與藍線,例如最遲至乾隆末年便有以綠線與紫線表示之土牛界。參照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p241-245。
除了影響平埔原住民族,金廣福等漢移民集團沿當年土牛溝(約苗栗北埔繞三灣至獅潭段台三線)屯墾,亦是造成賽夏族往淺山移動之原因。
清朝各朝代對臺灣的原住民族治理政策一直在轉變,但平埔原住民的生計均不斷受威脅。例如雍正初期嚴禁漢人私入越界開墾,主要是避免原漢呼應,對政府反動,但仍阻止不了漢人潛越土牛溝私墾;乾隆中葉後期甚至有平埔原住民保留地,政府態度由鼓勵開墾轉為「禁墾護番」,實施所謂「番大租」的政策,但開墾需資本,制度實際上仍對(漢)墾戶或(漢)佃戶有利,導致平埔原住民的土地不斷流失,間接導致 19 世紀的平埔四次大遷徙。
事實上在 1829 年之後,因漢人日益壓縮生存空間,南部原住民族(主要以大武壠族與馬卡道族為首)在 1839、1874-1875、1892 等年又逐次向花東縱谷進行多次大遷徙。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psmU3w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