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列-火槍陣列/陣法/魚麗陣法/九曲黃河陣/鳥雲陣/兩軍交戰講究陣型和列隊/在陣列最前端的士兵肯定不會是新兵,新兵 沒有上過戰場, 很可能就會潰逃 ,所以首排士兵必然是軍中精銳 ,畢竟戰場上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生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sxQiQm-2sxQiQm-4 (1)sxQiQm-3sxQiQm-0

魏國步兵方陣的創始者——魏獻子
2017-06-13 由 史隱 發表于歷史
《史記》記魏絳生魏贏,魏贏生魏獻子;《世本》中載,魏絳生魏獻子,沒有魏贏。本文認為《史記》記載正確,理由如下。
《晉世家》:「晉平公六年,魯襄公朝晉。晉欒逞有罪,奔齊。八年,齊莊公微欒逞於曲沃,以兵隨之。齊兵上太行,欒逞從曲沃反,……遂滅欒氏宗。逞者,欒書孫也。其入絳,與魏氏謀。」依《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第二》,晉平公八年為公元前550年。從年代看,可以確定的是魏絳於公元前562年還在位,而公元前544年在位的是魏獻子,中間有18年,如果在魏獻子和魏絳中間還有一人在位,可能此人在位時間比十八年還要短,有可能就是魏贏,由於這次變亂,無諡號。《世本》所記,魏絳生魏獻子,而無魏贏,可能就是因此而誤載。魏獻子由於其父魏贏在位時間短,即位時當年齡不大。
那麼魏獻子在位多長時間呢?《晉世家》載:「晉平公十四年,吳延陵季子來使,與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語,曰:『晉國之政,卒歸此三家矣。』」依《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第二》,晉平公十四年公元前544年。則公元前544年,魏絳定已不在世,而魏獻子在位。那麼魏獻子什麼時候不在位的呢?《魏世家》記載:「魏獻子事晉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強,公室卑。晉頃公之十二年,韓宣子老,魏獻子為國政。晉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惡,六卿誅之,盡取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子為之大夫。獻子與趙簡子、中行文子、范獻子並為晉卿。」依《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第二》,晉昭公元年為公元前531年,晉頃公十二年為公元前514年。則魏獻子在晉頃公十二年在位,機掌晉國國政。魏獻子之時,魏氏經過與祁氏、羊舌氏的鬥爭,在晉國的地位提高,並且封地進一步擴大,「六卿各令其子為大夫」。《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第二》也記載:「平公十四年(前544年),吳季札來使,曰『晉政卒歸韓魏趙。』頃公十二年(前514年),六卿誅公族。」《史記》關於魏獻子在位的時間下限是公元前476年,《六國年表》於周元王元年(前476年),魏欄記「魏獻子」。魏獻子於前544年即已經在位,至前476年,在位已經最少68年,這在春秋時期實為罕見。依《左傳》記載:「定公元年(傳一·一)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晉魏舒合諸侯之大夫於狄泉,將以城成周。魏子蒞政。衛彪傒曰:『將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義也。大事奸義,必有大咎。晉不失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獻子屬役於韓簡子及原壽過,而田於大陸,焚焉,還,卒於寧。范獻子去其柏槨,以其未復命而田也。"《國語周語三十三》有同樣的記載:「敬王十年,劉文公與萇弘欲城周,為之告晉。魏獻子為政,說萇弘而與之,將合諸侯。……是歲也,魏獻子合諸侯之大夫於狄泉,遂田於大陸,焚而死。及范、中行之難,萇弘與之,晉人以為討,二十八年,殺萇弘。及定王,劉氏亡。」魯定公元年為公元前509年,左傳與國語記載魏獻子死於這一年。《史記》與《左傳》和《國語》有了明顯的不同之處,史學界大部分採取了《左傳》與《國語》之說。但《史記六國年表》在公元前476年,為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其他幾國國君都沒有錯,只有魏獻子之處錯,實在可疑。
魏獻子最大的貢獻是創立步兵,讓我國古時的軍隊從車戰向步兵變化,這也有可能是後來魏文侯時期,魏國方陣的由來,魏國方陣無敵於戰國初期近一百年。公元前 541年,晉國與白狄族戰於太原。因戰場地形狹窄,晉國兵車無法展開,難於抵禦狄兵。魏舒向中行吳建議「毀車為行」,改車戰為步戰。即將戰車甲士全部改編為著甲步兵,與原有的隨車步兵混編,使原來以兩、伍、專、參、偏為編組的車戰陣形,變為以前鋒、後衛、右翼、左翼、前拒為編組的步戰陣形,增強了部隊的機動靈活性,這即是著名的魏舒方陣。晉軍用改革後的陣形,乘狄兵尚未列陣,快速迫近攻擊,大敗狄兵。魏舒「毀車為行」,是中國古代車戰向步戰轉變的先聲。魏舒後升任晉軍中軍將。
魏軍方陣
魏方陣
魏獻子魏舒
魏獻子還做了一件事,就是滅晉國公族祁氏和羊舌氏。祁氏和羊舌氏是晉國公室當時碩果僅存的兩家大族,而祁氏一起家族內患不斷擴大,將晉頃公和羊舌氏很快被卷了進去,從而導致晉國局勢的動盪,於是六卿乘機把祁氏和羊舌氏兩大公族一舉消滅了。同年,魏獻子取代韓宣子開始執政,他對祁氏和羊舌氏的采邑進行了分割,《左傳》記載:「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賈辛為祁大夫,司馬烏為平陵大夫,魏戊為梗陽大夫,知徐吾為塗水大夫,韓固為馬首大夫,孟丙為盂大夫,樂霄為銅鞋大夫,趙朝為平陽大夫,僚安為楊氏大夫。謂賈辛、司馬烏為有力於王室,故舉之。謂知徐吾、趙朝、韓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其四人者,皆受縣而後見於魏子,以賢舉也。」這件事之後,魏氏的地盤進一步擴大,晉君的地盤進一步縮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689xloq.html
----------------
魏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0lbvJe
------------------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純正的步兵方陣?春秋鄭國魚麗之陣試探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純正的步兵方陣?春秋鄭國魚麗之陣試探|Zi 字媒體 https://bit.ly/2MJbiHC
公元前707年,鄭莊公抗拒王命,周桓公率師親伐,鄭子元首創魚麗之陣,在繻葛打敗了周王軍。《左傳·桓公五年》「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繻葛,命二拒曰:旝動而鼓。蔡衛陳皆奔,王卒亂,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從此魚麗之陣名震古代軍事界,對後世影響深遠。那麼到底什麼是魚麗之陣呢,後世卻頗多異說莫衷一是。筆者在這裡結合前人成果,試對春秋鄭魚麗之陣進行還原,謬誤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魚麗」即「魚麗於羀」的省稱,見於《詩•小雅•魚麗》。毛傳云:「羀,曲梁也,寡婦之笱也。」就是大口、窄頸、腹大而長的捕魚竹籠。對於「麗」的釋讀大致有兩種說法,或曰「歷」「附」或曰「離」「罹」,楊英傑先生認為「麗」當從《說文》「麗,旅行也」,《左氏會箋》亦采此說。「魚麗」既是游魚多密,集群而行,也有「附」之意。不僅與全詩內容相符,也與《詩》序「魚麗,美萬物盛多」一致,當以此說為近。魚麗之陣應該就是借喻游魚多密集群行進於羀而為陣名。藍永蔚先生認為步卒之伍為魚,戰車之間的間隙為羀,此說不確。魚麗之喻當指整個軍陣,而不是單指步卒。整體陣形像羀,陣中各戰鬥編組為魚。也就是兩頭大而中間長的戰陣。現存先秦文獻中已很難找到關於魚麗之陣的詳細記載,只有《左傳》中曾提及魚麗之陣首創時的基本特點。
據《左傳》記載春秋繻葛之戰中鄭魚麗之陣的特點是「先偏後伍,伍承彌縫」。「偏」是戰車作戰時的基本編組,這一點沒有異議。傳統觀點皆采杜注,認為「伍」即「五人為伍」,乃是步卒的最小編製單位,偏代表戰車,伍代表步卒。但用「偏」泛指戰車在先秦文獻中並沒有出現過,一般都是用「乘」來指戰車,這一點藍永蔚先生也注意到了。此處的偏當為實指,即戰車一偏(戰車戰鬥編組詳情見附註)。藍永蔚認為「伍」也是實指,即「五人為伍」,分別位於戰車側后,和戰車互相掩護作戰,形成一個緊密的作戰單元。但是如此一來戰車間隙之中的步卒就過於單薄,很難承擔起獨立作戰任務,只能成為戰車的附庸,輔助戰車作戰,而無法和戰車互相配合。若此處之「伍」是泛指步卒,戰車左右後的步卒各為基本戰鬥分隊一兩(二十五人),參見下圖所示,上圖是根據藍永蔚觀點所復原的魚麗之陣,引自《戰術史綱要》,下圖是筆者根據前述臆測的。此時的戰車才能和步卒互相掩護作戰。
但是「伍」做此解似又與前面的「偏」做實解不相符。「先偏後伍」,「偏」和「伍」是相互對應的,如果「偏」是戰車的戰鬥編製,那麼「伍」是否也是戰車的一種戰鬥編製呢
《周禮·夏官·司右》載:「凡軍旅會同,合其車之卒伍,而比其乘。」鄭玄注云:「車亦有卒伍。」服虔注引《司馬法》云:「五十乘為兩,百二十五乘為伍」。清代江永即認為此處之「伍」乃車之伍。魚麗之陣「蓋以二十五乘居前,以百二十五乘承其後而彌縫之,若魚之相麗而進」。如此則繻葛之戰鄭中軍共有150乘。鄭莊公克叔段時用了200乘,到春秋後期能動用700乘伐陳,葛繻之戰時,鄭國估計能夠動用300—400乘,中軍有150乘應算合理。
按照這種觀點,鄭魚麗之陣應該是一個以戰車為主體的軍陣,即使有步兵,也是附屬步兵,這些步兵主要負責保衛戰車和承擔雜役,無法獨立於戰車進行戰術動作。此陣中二十五乘戰車為一偏在前為橫隊,一百二十五乘戰車為一伍在後為縱隊,分別位於前隊戰車的間隙之後。其亦與「魚麗於羀」之形基本相符。
由於不知道春秋時代的一偏二十五乘是如何排布的,這裡只能根據想象繪圖如下圖,圖中一個方框代表一乘。一乘戰車大約寬三米,架上馬之後全長也約三米,此陣長約80米,縱深約70米。前衛一偏呈兩行排列,後面是十列縱隊,每兩列為一偏。春秋時代的戰車確有呈兩縱隊排列的實例,如輝縣琉璃閣車馬坑、虢國墓地梁姬陪葬車馬坑均隨葬有十九乘車,車身同向,分兩個縱列下葬,晉國趙卿墓車馬坑隨葬有十五乘車,也分兩個縱列。
戰車的進攻性武器主要有投射兵器弓、弩和格鬥兵器戈、矛、戟。目前春秋時期出土的戈、矛、戟中的長者一般也只有3米左右,兩乘車的車廂間距至少在4米以上,所以車戰中的格鬥只能在兩車相錯時進行,也就是所謂的「錯轂而戰」。按照藍永蔚還原的魚麗之陣來看,戰車和步兵互相掩護緊密配合,則我軍戰車無法和敵軍戰車錯轂,此陣中的戰車只能進行射擊和對敵方徒步戰鬥人員進行格鬥。由於步兵的作戰平台大地要比車兵的更加安全,車兵在武器的使用上存在不利條件,尤其是投射兵器。而戰車為了不至於和步兵脫節,也無法發揮出機動性能上的優勢。此陣中的戰車在作戰時很難發揮出戰術優勢,如果像藍永蔚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方陣的話,縱深處的戰車和步卒也將無法參與作戰。江永所言的魚麗之陣,則能充分發揮戰車的機動優勢。以一偏為前衛,可以警戒騷擾敵軍。後面的戰車縱隊則可以方便的從前衛戰車間的空隙穿過,快速對敵軍展開進攻。是一個良好的進攻型軍陣。
你可能會喜歡
縱觀整個春秋時代,戰車和車戰始終是戰爭的主體,戰車數量的多少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的最重要標準,如春秋後期的平丘之會。重要的戰爭也幾乎都是以戰車為主,如崤之戰、城濮之戰、艾陵之戰等等。以步兵為主的戰鬥很少,大部分還是針對戎狄的戰爭。直到春秋後期步兵才在南方逐漸興起,成為一隻和車兵同等重要的力量。雖然鄭國在春秋初期就已經擁有獨立的建制步兵,但春秋初期在一個軍陣里將步兵的作用提高到和車兵同等重要的地位,並與車兵混編互相配合作戰,可能並不現實。鄭魚麗之陣作為一個以戰車為主體的軍陣才更加符合春秋初期的戰爭特點。
由曾公亮和丁度編纂的《武經總要》是北宋一部官修的重要軍事著作,其對北宋及之前的軍事理論和技術進行了總結,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中《前集·本朝八陣法》在介紹宋代的罘罝陣時有這樣一段記載:「罘罝陣即太公三才之人陣,孫子之罘罝,吳起之卦陣,諸葛亮之虎翼,《左傳》之魚麗也。」又言「罘罝前後橫,中央縱,張其四翼,利於相救」。此軍陣的特點是前後為橫隊,中間為縱隊,形如「工」字。這和前面復原的魚麗之陣較為相符,只不過鄭魚麗之陣沒有位於陣后的橫隊。罘罝為捕獸的網具,羀為捕魚的籠具,形狀上大體相似。由此可見《武經總要》所言不虛,宋罘罝之陣與魚麗之陣乃是一脈相承。
1974年秦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中外。秦俑一號坑出土的軍陣縱深極大(見下圖),從出土至今引起無數猜測,但其不似作戰陣,也不似行軍陣,與檢閱陣、集結陣亦不相似,大家眾說紛紜卻都沒有給出讓人信服的結論。
秦俑一號坑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2米,總面積約14260平方米。其陣首尾是三行弓弩兵,每列70人,共210人,面向東西構成前鋒和後衛。兩側各有兩列弩兵,面向南北構成兩翼。中間是9組36路縱隊,9組兵俑呈對稱分佈,全部面東構成本部。此陣前後橫中央縱正是宋罘罝陣的基本特點。或許此陣就是秦國的魚麗之陣,也可為魚麗之陣與罘罝陣的淵源添一佐證。
根據探測和出土情況,估計一號坑有5700個秦俑,中軍本部有戰車50-60乘,步兵數量是車兵的30多倍。有些學者認為此陣就是典型的車步混編型軍陣。但實際上這些戰車大部分都配有金鼓,目前出土的16乘戰車中伴隨出土金鼓的有12乘(由於一號坑曾被破壞,有些戰車有金無鼓),佔總數的75%。王學理先生曾就這一問題進行過翔實的論述,見其專著《秦俑專題研究》。可見秦俑一號坑軍陣中的戰車應該是建制步兵的指揮車,整個軍陣的主體是步兵,戰車主要用於指揮,而不是戰鬥。也就是說這個軍陣乃是步兵軍陣,而不是傳統認為的車步混編軍陣。
從鄭子元的魚麗之陣到秦俑一號坑軍陣,魚麗之陣有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不僅出現了後衛,還增強了兩翼的防護,軍陣的構成也由原來的以戰車為主體變成以步兵為主體。這完全符合春秋戰國時代的軍事發展方向。在其後的歷史長河中又衍生出宋代的罘罝陣等軍陣。
由於史料匱乏而又混亂,此文中有頗多猜測之處,最後的結論也只是略備一說。也許只能如楊伯峻先生所言「杜注謂五人為伍,恐誤······然司馬法既非春秋戰法,杜注固難從,即如江說······於理亦未必合。後代頗多異說,莫衷一是。文獻不足徵,考古又難為證,姑闕疑可也。」
參考書目楊英傑著《戰車與車戰》王學理著《秦俑專題研究》藍永蔚著《春秋時期的步兵》盧林著《戰術史綱要》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日)竹添光鴻注《左氏會箋》楊泓著《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袁仲一、王占民編《秦俑研究文集》黃朴民《軍事通史·春秋卷》[宋]曾公亮、丁度《武經總要》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所記兵車對古代車陣研究之啟示》
附註:根據《司馬法》佚文總結的春秋戰車的戰鬥編製春秋時代戰車的基本戰鬥編組是偏,根據《司馬法》佚文所記,偏又有三種不同的編法。小偏車九乘為小偏,就是以九乘為一戰鬥編組,三偏二十七乘為「參」,三參八十一乘為「專」。著名的魏舒五陣中就有這種編製。大偏十五乘為大偏,兩偏為「兩」亦稱「卒」,這個編組情況在史料中經常出現,楚國有左右二廣的編製,一廣三十乘為一卒。三百乘可能是其更高一級編製。正偏二十五乘為正偏,五十乘為「兩」,一百二十五乘為「伍」。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純正的步兵方陣?春秋鄭國魚麗之陣試探|Zi 字媒體 https://bit.ly/2MJbiH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