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十善/十字真經 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怎樣赴龍華三會? 太虛大師/佛家五戒/儒家五常/念經-五部六冊/修身-五戒、六度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五戒十善

2020-05-27_1211012020-05-27_1211082020-05-27_121114
https://is.gd/WvLCLZ
第十講勸我們修學,從哪裡下手?「五戒十善」。這是佛法修學的根本法,無論是三乘或者是二乘,必須以五戒十善做基礎。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他還能成菩薩嗎?還能成聲聞、緣覺嗎?不可能的事情。五乘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麼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佛、成菩薩,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甲、五戒
  「五戒」:可以取得人道的資格,就是我們一般講人格,做人的資格,在六道裡取得人道的條件。
  戒有五條:「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說。中國的社會是倫常的社會,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所看不到的。倫是五倫,五倫是講我們社會的組織,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個家庭到社會國家,是五倫組織。五倫組織關係非常的親密,所謂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在社會結構上來說非常的完美,這是西方社會所沒有的。維繫五倫社會的道統就是五常八德,特別是五常,這是道德的基礎;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條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人人都必須遵守。每一個人從小就要接受這個道德教育,所以一般人一生在社會上所作所為,有這個道德規範著,不至於越軌太大。我們民族在這個世界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沒有滅亡,就是靠這個倫常的道統維繫著。可是中國人現在是禮丟掉了,法也不遵守,天下大亂!所以我們現在比起西方人差遠了,遠不如西方人。我們自己應當要覺悟、要負責,把中國固有文化復興起來。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不偷盜」:不偷盜就是「義」,義是義務,不講求報酬。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這是義;不偷盜接近義。「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這一條戒也是很不容易受持,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佛經裡定義不是如此。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而且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的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淨心。
  「不邪淫」:這一條相當於儒家講的「禮」。不邪淫是指在家人,不是指出家。人天法是講不邪淫,出世間法是講不淫欲,這一點有大的差別。「不妄語」:不欺騙他人,這也是根本大戒。「不飲酒」:這一條戒是屬於遮戒。前面四條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預防,它本身沒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後會做出殺盜淫妄;由此可知,佛制訂不飲酒,是防止前面這四條戒。過分的酗酒必定誤事,社會上許多犯罪與酒幾乎都是關聯的。
  「開遮持犯」,「遮」是禁止,就是這五條戒決定不能犯。「開」是有開緣,像我前面跟諸位說的殺生,是開緣。在什麼情形戒可以開?利益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在救度一切眾生時,眾生有急難,這時候可以開戒。開戒決定不是為便利自己,而是為利益眾生;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救度眾生又不是非不得已時,都不算開緣。要看戒本,才能真正明瞭每一條戒的戒體、戒相、戒行,以及開遮持犯如何修學,這才談得上受戒。持戒守法一定要懂得戒律的意義,又要記得戒條的條文,還要理解這一條戒的精神,然後才能夠如法的修學。「持」是受持,「犯」是破戒。開緣裡面,開戒是持戒,並沒有犯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一生能夠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是人身,不會墮三惡道。
乙、十善
  這一段是講「天乘之因」。生天,天人要修「十善業」。他的德行標準比我們高,我們守五條,他有十條,這十條也就是五戒的擴展
  「身三」:身有三條戒。「不殺」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五戒的前面三條。「約身如繩,身業清淨」:約是約束,繩是繩墨,從前木匠用來打直線;約束自己身,像繩子一樣拉得很直。約束自己,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四種,這是從不妄語裡開出來的。第一、「不妄語」:不說假話。第二、「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第三、「不兩舌」不挑撥是非。第四、「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話說得非常好聽,可是用意不善,都是欺騙人、誘惑人、迷惑人。譬如近代有一些電影、電視、歌舞、小說,許許多多都是綺語,對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影響;造作罪業,不曉得罪業深重,還認為那是高度的藝術。佛制戒律,教我們「守口如瓶,口業清淨」。特別是要修出世間法的,縱然對眾生沒有害處,也都是些戲論,為什麼不多念幾聲佛號?你要寫一部小說,為什麼不寫一千萬聲佛號?天天一張一張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寫上幾十萬字,你會成佛,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功德多大!眾生迷惑顛倒,沒有把事實真相看清楚;真正明白,才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比念佛更好的,為什麼不多念佛!
  「意三」:意業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痴,這個範圍也非常廣大。「不貪」:一切惡法不能貪,一切善法也不可以貪;因為貪惡法跟貪善法都是個貪心,只是把對象更換一下而已。在人天乘裡,貪一些善法還沒有關係,因為他並不想出三界,所以貪心並沒有斷。對一切惡法不貪,心就清淨。「不瞋」:欲界天人還有瞋,貪瞋痴都有;色界跟無色界天人沒有瞋,貪跟痴沒斷,但是瞋恚心已經伏住,種子雖然沒斷,它不起現行,所以色界跟無色界天人不會發脾氣,沒有瞋恚。如果有瞋恚心,不能得定。「不痴」:不愚痴。對於一切境界不明事理、不辨真妄,這是愚痴。「防意如城,意業清淨」:從前城牆築得很高、很厚,防守盜賊,我們防意就要像守護城池一樣,要謹慎,不可以放逸,不可以大意,求得意業清淨。
  天人的三業比我們人間清淨,道德水準比我們高。這十條是生天的基本條件,不能缺少。如果是只修十善,最高只能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單有十善還不行,還要加修禪定,叫未到定。欲界上面四層天,也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若世間根本禪定成就,就生到色界天。
丙、應辨
  第一條是講因果。「因,有真偽純雜大小轉變」:因,有真有假、有純有雜、有大有小,所以它會轉變。這個轉變,譬如真的會變成假的,假的會變成真的,因此果報千差萬別。因是這麼複雜,所以果—依報、正報,千差萬別。為什麼要辨別這個?譬如我們現在都是人,這樣說起來我們過去生中一定修五戒,現在我們得人身。雖然得人身,每一個人正報不一樣,面貌不一樣,身體健康不一樣,聰明智慧不一樣,生活環境差異更大,這是什麼原因?真偽純雜大小轉變,非常的複雜,這是應當要知道的。
  第二條講「有漏」、「無漏」。有漏,這裡面帶著煩惱、習氣,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有漏為「世間功德」,無漏為「出世間功德」。有漏是「著相求福」,所求的是福報,在修學時著相。這個福報能不能得到?能得到。「離相去障」:高明的人離相,他不求福,他求的是去障,去障就明心見性;那是真正的功德,是真實的功德,這是覺悟的人。真正聰明人,修學跟普通人不一樣,一般普通人多半是求人天福報。佛在經典裡面為我們講許多道理、許多方法,連無上正等正覺都可以獲得,都能夠證得,何況人天福報?這些是小事,只要肯修學,非常容易就能夠獲得。


道教五戒十善_修五戒十善的福報
道教規定,五戒在天為五緯,天道失戒則現災異;在地為五嶽,地道失戒則百穀不成;在數為五行,五數失戒則水火相薄,金木相傷;在治為五帝,五帝失戒則祚夭身亡;在人為五臟,五臟失戒則性發狂。
道祖曰:「此五戒失一,則命不成。 是故不殺者,乃至無有殺心。 不盜者,乃至無有邪取。 不淫者,乃至無有邪念。 不酒者,乃至無有暴力。 不妄語者,乃至無有洩漏。 如是可謂成也」。 又曰:"祗要信士,在家或出家,奉持五戒,盡身盡命,終不毀犯。 又能日夜勤誦道德經,求取經中妙義,苦行精進,仁恕佈施,捨身救物,便能成真、成道、成聖"。
五戒:
一戒者,不得殺生。
二戒者,不得偷盜。
三戒者,不得邪淫。
四戒者,不得酗酒。
五戒者,不得口是心非。
十善:
一孝順父母。
二忠事君師。
三慈心萬物。
四忍性容非。
五諫诤邪惡。
六損己救窮。
七放生養物,種諸果林。
八道邊舍井,種樹立橋。
九為人興利除害,教化未悟。
十讀三寶經律,恆奉香花供養之具。
道教認為,常行五戒十善,天人善神庇佑,永滅災殃,長獲福佑。 又以此五戒為「積功歸根」之戒,系道教重要戒條、根本戒律,凡能持此五戒精進無虞者,益算延齡,天神護佑,永脫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道教五戒十善_修五戒十善的福报 https://bit.ly/2QoDCo0
----------------------------------------------------
道教《上清大洞真元妙經品》:「蓋三洞經者,乃洞真之部、洞玄之部、洞神之部;其四輔經目名太玄之部、太平之部、太清之部、正一之部通為七部之經。」
    道藏有云:天地之前,混沌未立,大道以一氣輾轉相生為玄元始三氣,第一始氣所化,號天寶文人治玉清境清微天總十有二部,聖行之經為洞真教主,明自然之道,上成之樞。第二元氣所化,號靈寶文人治上清境禹餘天總十有二部,真行之經為洞玄教主演無為之道,中成之機。第三玄氣所化,號神寶文人治太清境大赤天總十有二部,仙行之經為洞神教主開道德之本,大成之柄也。
太上之說,涉及道教許多經典的修持。太上是指心上所作的功夫。《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寶訣》云:「邈真人結虛生空津,自然道集為,大洞經真賢,奉法信乘,運歷黃庭太上削死籍,司命書仙名,保秘年劫積洩慢,地獄嬰災考及七祖,風刀解汝形。」
    六齋指身體上六根修持之六種戒律法。六根為眼耳鼻舌身意,最敏銳者主有耳目心稱為三業。乃是道教徒每日必修的課誦,十直就是令道徒修行十種善行。老子稱一般的素食是「祭祀之齋」。如何齋食才是正確的理念?這是本經論述的重點。舉凡生命的延續,沒有不用食物的生命。只是攝取食物的對象不同,當然人的需求不只求那食物而已!六根個別顯對岀所求的目的,所以人生才會那麼忙碌,然其修道者,應該如何從齋食入道呢?
    聖紀則是道教聖賢演說的紀事典籍。信奉道教必須熟讀經典的文化,對經道師恭敬的學習,絕對不只是課誦就算是修道,修行就是身體力行,按照經典的記載落實於生活中;然而道教是中華民族思想的文化繼承信仰,不懂的人,可以說是迷信,那是因為只懂得皮毛?若經自我親身體驗時,其所了解的意義,就能明白迷信真正的定義。迷信?指那不懂說懂,不信說信的人。人的所有迷信,不單只有宗教的信仰,舉其所有不能徹底使人專精的思想,或為迷惑於人,刻意偽造假象者,皆能詮釋為迷信。
道教五戒
一者、不得殺生。
二者、不得嗜酒。
三者、不得口是心非。
四者、不得偷盜。
五者、不得淫色。
    道教五戒為信徒入門應該遵守的基本戒律。何謂道教?以道德為教化戒守的規矩。五戒能守,能保護身體五臟,上應天上的五星。
第一條不得殺生害命。這是同體之悲心,尊重所有生命,能養護內在的仁善心。若以因果定律而論殺生,殺性過重者,殺人必有被殺,若世俗都是殺來殺去!最後必定全部完蛋,強權有利,弱勢不能存活。還有制定死刑法則的觀點,刑法的目的在制裁有過失的人。但可以說人的過失是難免的,何況尊敬生命的立場上,有誰具有主掌生命的生死權?以道家觀點論述生死權,權天下的生命,不無掌控在天地鬼神的手上。上天有好生之德,若使人人懂得尊敬生命,善於規劃人生,那錯誤減少了,自然就沒有互相侵犯的必要性。
    第二條不得嗜酒。就是喝酒的習慣。酒氣過量能亂性,因此不得嗜酒擾亂性情。其實,對修道家來說,凡是能使人變成習慣的行為,皆如同嗜酒!這是指離正道而行的所有行為,凡是染上習慣,干涉進道修業的都應該改掉!
    第三條不得口是心非。就是嘴巴所講的與心想不同,心口不一,俾使心神不能專一。講話的功能,來自於心意的踹摩,若是心口不一之人,必定是有二心者,二心者不能專一守元。
    第四條不得偷盜。偷竊心是不老實的心,不老實的人,哪裡能守住本元而不致亂呢?蓋不屬於自己的權利,所取得的物品,就是偷竊的行為。有人外在行為看似端正,內心卻無法安撫得當,這樣的心思視同偷盜心。
第五條不得淫色。這就更重要了!基本上有家室者,入道後就要懂得節制情慾的發洩,逐漸能轉化為善行的力量。若是情欲較重者,尤須修持道門的《龍虎經》,降龍伏虎專制性情的調伏。若不能調伏者,必定不能入道。
十善
一念孝順父母。
二念忠事君師。
三念慈心萬物。
四念忍性容非。
五念諫爭解惡。
六念損己救窮。
七念放生養物種諸果林。
八念道邊舍井種樹立橋。
九念為人興利除害教化未悟。
十念讀三寶經律,恒奉香花供養之具。
道教五戒十善 @ 台南無極慈聖殿  https://bit.ly/3slvEsN


六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2020-05-26_125235

六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06-21_081514


佛教中的「五戒十善」是指什麼?
在傳統文化復興的今天,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與傳統文化混雜的佛教術語,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佛教中很普及的「五戒十善」。其實五戒簡單的理解就是五個戒律,所謂戒律就是我們需要遵守的原則,同理,十善就是十種善業。下面我們就具體說一說這些戒律和善業:
一、源於《增壹阿含經》的五戒
1、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2、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3、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4、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5、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痴,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二、源於《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十善
1、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2、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3、不邪淫,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慾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凈梵行之善也。
4、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5、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斗諍,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6、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7、不綺語,不綺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8、不貪慾,不貪慾者,謂不貪著情慾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慾,當行清凈梵行之善也。
9、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10、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以上就是出自於《增壹阿含經》、《佛說十善業道經》中關於「五戒十善」的解釋了,其實還有很多佛經中涉及到這些戒律和善業,我們就不一一摘取了。
五戒十善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根本,也是普通人完善人格,成就美滿人生的法則,希望大家能夠共同遵守,成就大自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69kpq.html
---------------------------
道在紅塵鬧市修 全憑五戒作根由
  佛法以人為根本,人道則是因持守五戒而來。受持五戒將來就可以獲得人身。人有貧窮、富貴、壽夭、智愚、美醜、高矮,這些都是因持守五戒的清淨程度不同而造成,五戒雖然簡單,但要把五戒持的清淨,也是非常不容易。
五戒戒條:
.不殺生: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如人、動物、小昆蟲及墮胎。
.不偷盜:對於一切財物,乃至一草一木,非自己所有而取,或是不論用任何手段,如騙取、強奪、霸佔等,皆算是偷盜。
.不邪淫:不與正配以外的人行淫。(凡與男女兩身相和合,皆名之為淫。)
.不妄語:不說謊、搬弄是非、惡口罵人,危害到他人。
.不飲酒:不喝酒,乃至於不勸人喝酒、不入酒家、不思念飲酒。(喝酒會使人神智昏昧,來世感愚癡的果報)。
  發心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男眾稱為優婆塞,女眾稱為優婆夷。受持一戒就有五位善神謢持,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善護持。持戒嚴謹的人,就成為世間的人上人,感獲大富大貴的果報;持中品戒的人,感得一般的富貴;持下品戒則可保人身。若是持下下品戒,雖得人身,六根卻不能具全。所以想要修行及提昇,必須從清淨身口意做起。
  佛法講五戒,儒家則講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五常與五戒差不多,不過五戒非常顯明,有條有理,一說出來馬上就知道。儒家的五常,仁就是要有慈悲心,做仁人君子,不要殘害眾生;義就是義氣,不要人家的東西,仗義施財;禮即是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禮貌,男與女之間也要有一種禮節;智就是要有智慧,不飲酒使心智不昏昧,就是有智慧;信就是信用,不妄語就是有信用。所以五常與五戒也是相通的。現代有些人雖然不信佛教,但是也知道要做好事,不做壞事,同樣是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將來的果報亦都屬於人道的果報。
  古德有言:「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五戒作根由,殺生戒除慈心大,不貪財物廉潔優,見色不貪性清淨,葷酒永斷性長流,欲學長舌莫妄語,成佛不須出世求。」 希望大眾把握今生,持守五戒,切勿空過,枉受輪迴之苦。
受持五戒功德
  五戒者,一切世出世間諸善法戒之根本。《善生經》云:「若有說言,離五戒已,度生死者,無有是處。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應當至心受持五戒。」
  《七佛經》云:「若有人能受持五戒,感得二十五神侍衛。」
  《辯意長者子經》云:「佛為辯意長者子說,要有五事行得生天。
  以偈頌曰:
  不殺得長壽,無病常解脫;一切受天位,身安光影至。
  不盜常大富,自然錢財寶;七寶為宮殿,娛樂心常好。
  男女俱不婬,身體香潔淨;所生常端正,德行自然明。
  不欺口氣香,言語常聰明;談論不吃蹇,所說眾奉用。
  酒食不過口,無有誤亂意;若當所生處,天人常奉侍。
  若其壽終後,二十五神迎;五福自然來,光影甚煒燁。」
  《優婆塞戒經》云:「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是五種施易可修行,自在無礙不失財物,然得無量無邊福德。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五戒、十善 
【前言】 
  一般人認為宗教不外乎是勸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學佛。然而,世間善惡的標準不一,隨著時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對善惡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所以佛垂慈訓,以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進而超凡入聖。
  
【五戒】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或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若能受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一、不殺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殺則奪其生命,仁者所不為。故《詩經》稱讚文王,德及鳥獸昆蟲;孔子亦言「勝殘去殺」;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二、不偷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非吾人所有,一針一草悉皆莫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即是偷盜。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是故佛法戒偷盜。
三、不邪淫
  男女交合,謂之淫欲。佛門四眾弟子中,出家眾冀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故不淫欲。若在家眾,除了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凡為邪淫因緣的舞榭歌場、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
四、不妄語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民無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
五、不飲酒
  飲酒能亂性,令人昏醉無智而造作諸惡。古時儀狄造酒,禹因痛絕;紂作酒池,國以荒亂;昔有優婆塞,因酒而破戒;世間許多罪惡,無不以酒為媒介。且飲酒過量,易造成慢性中毒,違害身心。故不論從自利或利他而言,都應當戒酒。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是衣食困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一切善惡諸事,歸納起來,不外此十種,犯之則惡,守之則善。
一、身三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此已於五戒中述及。
二、口四過
  口有四種過失:妄語、兩舌、綺語、惡口。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語,不說虛誑語。 
  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是兩舌。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不惡口,即不出醜惡之語毀辱他人。 
三、意三業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的惡行。 
  不貪:「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不瞋:「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不癡:「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結論】 
  五戒十善有消極和積極二面。身業方面,不僅不殺、不盜、不淫,進而能護生、布施,即獲身業清淨。口業方面,不僅守口如瓶,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進而能以誠實語、和諍語、質直語、柔軟語,待人接物,規過勸善,即獲口業清淨。意業方面,不僅防意如城,不貪、不瞋、不癡,進而廣行布施,慈悲濟世,體解因緣、心性妙法,即獲意業清淨。 
  五戒十善是修行的基礎。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心中有一些些貪、瞋、癡,殺、盜、淫的念頭,就感未來的生死。所以無論在家、出家,若能淨守五戒十善,三業清淨,必能超凡入聖,進趨菩提佛果


十全大善/十大善業
一、不殺生而慈心於仁  
——殺是殺害,生是生命,不殺害眾生之生命,名為不殺生。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勿殘殺加害。因為佛教主張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釋尊以平等慈悲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指示眾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殺。而孟子也曾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於仁愛,而憐憫被殺害的眾生。由此看來,能慈心於仁,無殺害生靈,生命界則可盡其天然,爭鬥仇恨的事,便可消滅,天下豈不太平?
二、不偷盜而義利節用
  ——偷謂詐騙潛竊,盜謂強劫豪奪。不偷竊強奪人家的財物,叫做不偷盜。因為一切事物,主權轉移,必依正義,不與取而取,非分取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的行為。能資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於合宜叫做“義”。知利己而須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義利”。人人行義利,節儉日用,奉養父母,維持家庭生活,樂其天倫,與朋友金錢往來而能守慎,則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貞良守禮
  ——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後,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
四、不妄語而誠實無欺
  ——以術愚人,以言詐人,喜說謊話,是說不是,不是說是,叫做妄語。不妄語就是說話誠實,不說虛偽誑騙的話。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到誠實不欺,則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
五、不兩舌而無爭是非
  ——不兩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苟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端?
六、不惡口而出言慈和
  ——不惡口即是不說粗惡毀辱他人的話,及不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口。經雲:“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
七、不綺語而言說有禮
  ——所謂綺語,即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導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取樂,都叫做綺語。說此綺語者,不惟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故要說合於禮儀,不乖違真實的正經話,便叫做不綺語。如能遠離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敬仰。
八、不慳貪而慈心捨施
  ——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慳”,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慳貪的人追求財、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會造出種種罪業,故要遠離慳貪,不慳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用外,對於貧病孤苦者,能給與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即是慈心舍施,經雲:“能舍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因貪而違法亂紀,危害他人社會,佛教乃勸人慈心舍施,以對治慳貪。
九、不嗔恚而慈忍積福
——嗔恚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災禍。常人說:“火燒功德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動怒於人,以至動武打鬥,發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淨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嗔恚,即所謂“忍字上面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能忍得住片時刀,過後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業。
十、不愚癡而多聞增智
  ——愚癡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瞭,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癡,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癡
十大善業 @ 勤學佛堂 :: 痞客邦 :: https://bit.ly/3lDYjrn


修十善業十大善果,修十不善業十大惡果
修十不善業獲如下惡果:
一、愚癡所獲外色不潔果實虛耗。
二、嗔森伙所獲果味辛辣容貌醜惡。
三、貪愛所獲。 庫藏寡鮮。
四、雜穢所獲林木叢刺園苑荒殘。
五、粗惡所獲觸對硬澀果實非美。
六、離間所獲眷屬不和疾病縈纏。
七、虛妄所獲臭氣惡名人皆嫌厭。
八、邪欲所獲外多塵垢妻不貞良。
九、偷盜所得霜雹蟲蝗飢馑水旱。
十、殺命為因。 壽量色力而非滿足。
修十善業獲如下善果:
一、因無邪見信心不斷。 最上果實香美具足。
二、因無嗔所做的圓滿諸根無缺。
三、因無貪愛倉庫果實充滿具足。
四、因無雜穢林木園苑。 遠離叢刺。 皆悉滋潤。
五、因無粗惡果味甘美。 遠離硬澀。
六、因無離間眷屬和願。 遠離高下霹靂霜雹。
七、因無妄語口常香潔。
八、因無邪欲美聲流播遠離塵垢。
九、離於偷盜。 飢馑風雹蟲蝗等災悉皆遠離。
十、遠離殺害。 壽量所依皆悉滿足。
---------------------------------
捨十惡,行十善
   斷了上述十惡,將來要證得佛果一定要種善因,捨十惡之後,相反的必需做十大善事,哪十大善業呢?
一、身的三善:
捨殺生惡業的方法:要救眾生的壽命、多放生、戒殺、茹素
捨偷盜惡業的方法:要多佈施眾生,不要吝嗇小氣
捨邪淫惡業的方法:要遵守戒律
二、語的四種善事:
捨妄語惡業的方法:說真實的話、說老實的話,不說欺騙他人的話
捨兩舌惡業的方法:多講好話,讓大家相處和睦
捨惡口惡業的方法:講柔軟、謙虛的話
捨兩舌惡業的方法:早晚誦經、做功課
一、    意的三種善事:
斷貪念惡業的方法:不貪心,能放棄、能捨一切所不願捨
斷嗔恨惡業的方法:多去幫助別人、利益眾生
捨邪見惡業的方法:多親近佛法、真實修行
一切六道眾生各自有痛苦、有快樂,兩個相同境遇的人,所受的快樂、痛苦也不相同,比例也不一樣,這是過去世自己所種的因、造的業、受的果不相同之故。所以,自己造的業、受的果,不能給別人或是由別人來替你背受,即使是小小的善、小小的惡,都是自己要受的,一定要清楚了解這點才好。
   有人會問:這輩子我做了這麼多的善事,為何還是過的不好?因果這件事並不一定現在馬上看得到,但一定會在未來有結果,現在的苦痛是很多世累積下來的結果。鳥在天空飛時看不見自己的影子,那表示沒有影子這件事嗎?不是的,鳥兒落地時影子依然存在的,所以說,影子無時無刻都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看不見,不能說它沒有、不存在。因果也是一樣,當我們往生時,善、惡業是一起跟著走的,因果不虛,這是百分之百確定的道理。 
自己造的一切業一定會承受到其結果的,佛陀在經典中記載著很多這樣的故事。佛陀在世時目犍連、迦薩佛常以神通到地獄度眾生,有一次有一位外道的領袖往生投生到地獄受苦,當這位外道者看到佛陀門下的兩位尊者在地獄度眾生就拜托他們,在返回人世時告訴他的弟子,他們所信的神佛正在地獄裡受苦,要他們去跟佛陀學習真正的解脫法門,要他的弟子不要再供養、朝拜他的舍利塔,因為當他們這樣做時,在地獄的他,身體就像綁上了緊束的鐵鍊般痛苦。
迦薩佛先返回人間告訴了外道者的弟子,但因為業力的關係,他們聽不見所說。待目犍連返回人間時,再將地獄中外道者所說的話講一遍給他的弟子聽時,這些外道者的弟子反而起了嗔恨,生氣地毆打目犍連到他的臉都腫了!目犍連號稱神通第一,但碰到業力的關係,連神通也失效!已證得羅漢果位的目犍連在無神通的情況下只有將這些外道者帶到聖地,對他們說,若他所說的話屬實的話,就一起涅盤,於是目犍連與這些外道就一起涅盤,消失虛空了!
即使羅漢都會受到這樣的果報,更何況身為凡人的我們,生生世世都在造惡業,怎能不急切的去尋求解脫之道呢!不能以為惡小無所謂而為之;也不可以因為善小而不為。無論是多小的惡業也要捨掉,再小的善事也要去做、去遵守。小小的火柴都可以燒掉整棟房子,所以,即使是小善也會不斷的增長為無量的功德;小惡也會令自己墜入無法解脫的三惡道深淵。
有位國王某一世投胎為貧窮人家子女時,有次見到佛陀經過,他覺得很歡喜,想供養佛陀,但那時候他還小,沒有什麼可供養佛陀的,於是他便以地上的砂土供養入佛陀的缽中。因為他在供養的當下一心發出的善念與善根關係,讓他在之後的好幾世都轉生投胎為法輪王。
   有人以為,「惡口」的惡業很小,比不上「殺生」嚴重而不去戒守它,要知道,若口中所說的惡語傷害到化身來度眾生的菩薩,其果報也是很嚴重的,千萬不可以小看一點點的「惡」而不去斷除它。
   若不斷行持上述十種善業,將來必能證得佛果;若持續造十惡業,即墜入輪迴的因。
因果不虛(四)--捨十惡,行十善 @ 善天的小窩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93YU0E
--------------------------------------
十善業道經講話 https://bit.ly/3lCG3yC
-----------------------------------
十善業(梵語:Daśa-kuśala-karmāni),或稱十善行、十善、十善業道,是佛教中的十種善行、修行者的根本[1]。
居士戒包括五戒[2],和受持一晝夜的八關齋戒[3],在大乘佛教中,十善或作為戒律受持,則稱爲十善戒、十戒,不是指沙彌十戒。
十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5MMb0
概論
十善業道,即不行十惡業道,行十善行不犯五戒,可生欲界天[4]。十善業道中的身三善業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語四善業道: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5],再加命清淨[6],即是四證淨中的聖所愛戒或稱聖戒[7]。說一切有部等,將七善業道歸類入性戒[8],十善業道攝於而不含攝三妙行[9],比如十善業道不攝身語妙行之諸遮戒[10],和《施設論》所說諸業[11];根本[12]七善業道可稱為尸羅、妙行、律儀[13]、別解脫、別解脫律儀[14]、業道[15]、業[16],意三善業道:不貪欲、不瞋恚、正見,不是實意業、勝義意業[17]。
龍樹《大智度論》稱,行善業道及不自放逸,不論受戒與否,皆名尸羅[18],尸羅可略說為八種身口律儀及淨命[19],不飲酒是其中身律儀[20];十善業道是總相戒,在身口業七善業道所攝之戒外,不飲酒攝入不貪中[21];十善業道是持戒之根本,又稱為舊戒,佛陀出世與否都常在,而其餘律儀是佛陀出於惡世時制定的戒律,違犯十善戒,懺悔不能除去其惡報[22];十善業道中,身口七善業道是戒[23],七善業道是業,意三善業道不是業,以其能起業,又因業而生,故而合併為十善業道[24]。
內容
十善業道,是於十惡行所依止之處,遠離故而發起之業道[25]: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26]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27]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28]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29]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30]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31]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32]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33]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34]
正見(不邪見):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35];有妙行、惡行,有妙行、惡行果[36];有此世,有他世,有化生有情[37];有父,有母[38];世間有阿羅漢,有正至,有正行此世他世[39],即於現法,知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40]
正見引領[41]諸世間善行、出世間正行[42],正見不等同於三善根中的無癡[43]。三善根為無貪、無瞋、無癡[44],是十善之因[45],是生一切善法之心所法[46]。
世間善行
佛陀以四攝事統攝世間善行,如《雜阿含經·六六九經》: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所有法,是眾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攝事:或有一取施者[47],或一取愛語者[48],或一取行利者[49],或一取同利者[50]。……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
世無四攝事,母恩子養忘,亦無父等尊,謙下之奉事。
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51]。」    ”
《長阿含經》和《中阿含經》的《善生經》詳細解說了如何建立親善的家庭和社會關係
十善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15MMb0


斷酒肉文/《開皇律》《北齊律》/「十惡不赦」/佛說未曾有經/十惡,在佛教中指十種嚴重程度之惡行。包括:一殺生。二不與取。三欲邪行。四虛誑語。五離間語。六麁惡語。七雜穢語。八貪欲。九瞋恚。十邪見。[1]行此十種惡行所造之業稱十惡業,會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也稱十惡業道、十不善業道。與之相對的十善/《開皇律》在《北齊律》「重罪十條」基礎上,改為「十惡之條」,即:一、謀反,二、謀大逆,三、謀叛,四、惡逆,五、不道,六、大不敬,七、不孝,八、不睦,九、不義,十、內亂。按規定,「犯十惡及故(意)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五戒十善/十字真經 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怎樣赴龍華三會? 太虛大師/佛家五戒/儒家五常/念經-五部六冊/修身-五戒、六度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菩薩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六波羅蜜多+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六道輪迴,從習氣來判斷你的前世是哪一道眾生?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了一些獨特的習氣,通過這些習氣我們就可以判斷自己或他人究竟是從哪一道投胎轉世而來-所有眾生的身體、長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舉止、行動作為,沒有一個眾生是無「習氣」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