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財七施《雜寶藏經》/禪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八正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7Gb70


2021-04-19_175846

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六度」。修行這六度,正好對治人性的慳貪、毁犯、瞋恚、懈怠、散亂及愚痴。
六度波羅蜜以「布施」為首,可見極受重視;佛法講慈悲,慈者與樂,悲者拔苦,而布施正是與人快樂,拔人痛苦的最有效方法。布施時,施與受雙方都得到快樂,是自利又利他的無上法門。
布施感引富裕,能令去貧得福。更可以克服人性的慳貪毛病,使人一改慳貪習氣,由時常想;人家能給我什麼?轉而時常想;我能給人家什麼?
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度人困厄,無畏施度人脫離恐怖,法施指導人明理,解釋疑難。
「持戒」是守戒律,防非止惡,約束自己不要行差踏錯,造罪作惡。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依,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世人求長壽、財富、名譽、健康、受人恭敬。只要嚴持五戒,就以不殺生而愛護生命;獲長壽。不偷盜而能布施;獲得財富。不妄語而能誠實待人;獲得名譽。不邪淫而待人有禮;獲得恭敬。不飲酒及吸食有麻醉劑,刺激的食品,就能獲得平安和健康。持五戒來生定可得人、天福報。
「戒是無上菩提本!」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發慧,有了慧證悟無上菩提。
『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涅槃後,以戒為師。』
「忍辱」能積陰德,令業障消滅,增加福報。若不能忍受,節制脾氣、情緒、欲望,影響身心健康,一念瞋恚心起,引煩惱障門開。
簡易的調心修法,能在短期內養成寬宏大量,及恕人美德,方法就是靜坐默想;一切眾生與我有緣;隨喜他們功德,原諒所有罪惡,只要時常靜思默想,心胸氣量自然寬大,待人更慈悲仁愛,態度更柔和,亦不會太多計較。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精進」努力求精純進步。成功要靠努力,一個人鬆懈怠惰、好逸惡勞,只想享有成果,不耕耘而妄想收穫,那有不播種而有收成呢?
精進是長期的努力,細水長流,不要以「一曝十寒」的方式。佛陀弟子二十億耳,求道急欲證果,廢寢忘餐地修行,但不如願,便反悔要還俗,佛告訴他;修行之道,不要太著急,也不要鬆懈,必須恰到好處,方才容易悟道,就如琴弦,緊,會折斷,弦鬆,音色就不美一樣。
修道要精進,不屈不撓,但同時要善調飲食、睡眠、生活、起居、身體、情緒等,這樣才容易悟道證果。二十億耳聽從佛陀教導,依方法修行,不鬆不緊、很快就證道。要成功達到理想,需配合各方面因素,條件,加以奮勇努力。
「禪定」靜慮思惟。把妄念停息,惑盡情空時,真境現前,就能悟見自性。
人最易胡思亂想,意馬心猿,貪瞋憂喜未得寧靜。心散亂是動,動就會造業受報,以至流轉生死受苦。如果不想備受眾苦,就要妄心不動,要妄心不動,就得要修習禪定。
禪定能使人心力集中,定心一境,從而產生高度智慧,對治散亂之心。因為禪定是一種心智的鍛練,通過這種鍛練。可以消除妄念、執著、無知、分別心,與此同時有份莊嚴、寧靜、光明、自由的境界,充滿身心,令人喜悅。
佛教的義理說明;眾生有生死輪迴,般若波羅蜜是解脫方法。「般若」智慧,不同一般所說的聰明智慧,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真智妙慧。修習般若,能證悟真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是六度的眼目,其他五度離開般若,如人有足而無目,很難到達彼岸的。勤修六度,生命將顯得更有意義,多姿多采,充滿光輝燦爛的人生。
佛學講座 - 心靈導航 - 六波羅蜜 https://bit.ly/3ed4WxD
-----------------------
六度(梵語:ṣaḍ-pāramitā)即六波羅蜜,為佛教術語,指六種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被認為行之可渡生死苦惱大海,到達涅槃安樂彼岸。
六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B4SNLv
概論
「波羅蜜」意譯作「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1],簡稱「度」。或音譯作「波羅蜜多」、「播囉弭跢」、「播囉弭諦」。按龍樹《寶行王正論》,有六種波羅蜜統攝大乘義:布施、持戒為利他,忍辱、精進為自利,禪定、智慧為解脫[2]。此六波羅蜜為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又統攝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俱稱爲六度萬行。
釋迦牟尼為菩薩時,由「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而圓滿布施度,由「布施身體,心無少忿」而圓滿持戒、忍辱度,由「勇猛精進菩薩行,遇底沙佛,專誠瞻仰以頌讚彼」而圓滿精進度,由「坐菩提樹下,將登無上正等正覺前,住金剛喻定」而圓滿定、慧度[3]。
布施
主條目:布施
布施(檀波羅密、檀那波羅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財布施)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法布施)和消除恐懼(無畏布施)。能長養慈悲心、對治「貪」。
持戒
主條目:持戒
持戒(尸波羅密、尸羅波羅密):大乘教義中除四眾之根本律儀(攝律儀戒),尚有菩薩戒。菩薩三聚淨戒之其他二者,為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忍辱
主條目:忍辱
忍辱(羼提波羅密)《金剛經》「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包括「生忍」和「法忍」及「無生法忍」[4],其為菩薩能在「位高時不傲慢放縱」、「被侮辱時不屈/居於怨恨」以及「外界現象變化時不會痛苦煩擾」等不生瞋業[5][6]。但忍辱只能對治「自身的瞋恚(即自身造成的瞋礙)」,而不能對治「他人的瞋恚(即他人造成的瞋礙)」,且單單只會「忍辱」並沒真的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而真正要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則是需要輔助六度中除「忍辱」的另外五度[7]。故佛陀說的「忍辱」,並不是真的叫人「只會忍辱」[8]。
精進
主條目:精進
精進(毗梨耶波羅密):包括以心靈思想與以身體力行去精進,「思考何為善法、何者可成善法」(禪定),並「實踐並修正」(持戒)、「護持」(忍辱)、「分享」(布施)善法,以增進「智慧」(般若)。精進修持其餘五度,以勤斷惡源。精進對治怠惰、懈怠。[9]
禪定
主條目:禪那
禪定(禪波羅密、禪那波羅密):入三摩地,心無雜念,身心輕安,能對治心散亂。
般若
主條目:般若
般若(智慧、般若波羅密)破除無明,遠離煩惱、邪見而得自在。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對治「痴」
六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B4SNLv
--------------------------
「六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2018-09-16 由 國學論壇 發表于佛教
在大乘佛教中,大家經常見到聽到「波羅蜜多」這個詞,這個是梵文音譯,是「到達彼岸之上」的意思,其意義為:度脫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大乘佛教中有六種基本的菩薩修行方法,可以自度度他,福慧雙修,叫做六波羅蜜多,簡稱六波羅蜜,也叫六度。六度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下面我們分別簡單介紹一下:
一,布施。我們世間人追求的目標,一個是財富,一個是聰明智慧,還有一個是健康長壽。善因得善果,有舍才有得,要想達到這些願望,就要先種因,怎麼種呢?就是布施,所以布施在六度中是第一位。布施分為三種: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另外,布施還有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戒除慳貪,越是捨不得的,就越讓你舍掉,慢慢的,我們的貪心也就越來越小了。
二,持戒。持戒就是守法。世出世間的一切事物,無論大小,都有它的法則,無規矩不成方圓,遵循法則,才能做到快速成就、圓滿。六度里的這個持戒,不僅僅是受持五戒、十善等佛教戒律,小到家規,單位規定,大到國家法律等等都要遵守。這就是自律,首先得把自己管好了,才能斷煩惱,斷習氣,然後再去度眾生。
三,忍辱。忍辱就是忍耐,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我們古人經常說「士可殺不可辱」,所以翻譯佛經的法師就將這一名詞翻譯為「忍辱」,辱都能忍了,那還能有什麼不能忍的呢!所以,忍辱是專門針對我們中國人倔強的性格翻的,它原來的意思,並沒有「辱」的意思。《金剛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沒有忍耐,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會做成。
忍辱分為三類:第一,是別人對你加害、陷害,你要能夠忍受。第二,是自然的變化,寒暑冷熱、飢餓乾渴、風雨雷電等等,你要能夠忍耐。第三,是修行。在沒有得到法喜之前,學習修行也是非常艱苦的,你要能夠堅持,能夠忍耐。
四,精進。精是專精,進是進步。儒家講日日新,佛家也一樣,不是保守的,不是停滯不前的,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學佛的人,要比世間人更精進,更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精,就是讓我們一門深入,不要樣樣都通,只要一門成就了,其他法門一聽也就明白了,所以說一通一切都通,一門深入的修學,這才叫做精進。
五,禪定。六祖惠能大師說:「禪」是外不著相;「定」是內不動心。真正禪定功夫厲害的人,不是在家裡打坐,也不是在道場裡盤腿,而是在行、住、坐、臥等任何時候,都在定中,這才是高手。但我們凡夫只佩服那些盤腿打坐的,能看得到的,覺得那些人的功夫很厲害,很了不起,而真正的高手,就是站在我們面前,我們也看不出來。
六,般若。就是般若智慧。等我們修學到一定程度後,認識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正明了了事實真相,對一切環境事物不再起心動念,這時候,我們的真心就開始恢復。對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的看法,和佛看的一模一樣,這時候的知見,就是佛知、佛見,正知、正見,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般若智慧了。
把以上這六條,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真正的菩薩行,如果受了菩薩戒,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做不到,那就不是菩薩行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mbaraxp.html
----------------------
六波羅蜜
本單元要談的是波羅蜜行,但還是以六波羅蜜為基礎。
其實波羅蜜除了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外,還有九十波羅蜜,甚至還有無量波羅蜜。當然,能把握六波羅蜜作為基礎,再擴大到九十波羅蜜,那麼波羅蜜方法的說明差不多就夠了,在這裡暫不介紹十波羅蜜、九十波羅蜜,因為諸波羅蜜是以六波羅蜜為基礎,只談六波羅蜜,所有的波羅蜜方法就都可以了解。 
六波羅蜜須分兩部份來說:一個是六波羅蜜的行法,是修行的方法;一個是談六波羅蜜的對治方法。我們先談前者:大家都知道六波羅蜜談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在前面介紹六波羅蜜時已說了一些初步的概念,這裡要進一步談修行的方法。
六波羅蜜的第一個是「布施波羅蜜」,通常以普遍的、普及性的、無差別的心去行施就稱作布施,它是沒有選擇也沒有分別的,如果還有選擇、分別,就算有施的行為也不能視為布施,因為那只是依於自己的喜好而行為罷了!如果依布施波羅蜜的行法來看,講的是資生、法慧以及無畏施,其實,這三大條件只有兩種修行的方法,一是資財方面的,一個是指法的部份。所謂“無畏”施,它只是一種行為必須具備的條件,或者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因此不能認為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修行的方法,如果把“無畏”也視為布施的方法,那究竟該怎樣施呢?可見,施只有兩種,一種是“資生施”,也就是涉及到滋養生命或色身;“法”施則是滋養法身,雖然兩者都屬資生,但一個是以資養色身而言,一個則是以法身為對象。
對於尚未起信接受佛教信仰的眾生,如果他們生活困難,無法維護自己的色身,我們去幫助他們,是為資生施,那是專門針對色身的施;如果他本身已具備了生活、生存的條件,進而能接受法的培養與熏習,就可以對他們行「法」的布施,滋養他們的法身慧命;但通常滋養色身也好、滋養法身也好,以人來說,所做的都是有限的,而在菩薩行法裡則說:「眾生有盡,我願無窮」,表明了眾生再多,但是“願”卻是無限的!菩薩行法就是告訴我們要以無畏的精神,去維護勤行於資生及法施的善行,因此,於布施而言,修行須以這種方式去實行才是!
再談六波羅蜜的第二個「持戒波羅蜜」,它關係到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這是修行最起碼的基本要件。第三個是「安忍波羅蜜」,告訴我們安忍之餘還要能消化。第四個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是精進的方法,當然涉及到精進一定要依教如法,如果不好好實踐,也得不到饒益的。第五個是「禪定波羅蜜」,涉及的方法很多,不只是指散亂不散亂的問題!好比:三摩地、三摩缽提、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甚至禪那的修養,這些都屬於禪定的範圍。再看第六個「慧波羅蜜」,慧的方法,是一般所指般若的方法,奠基於智的基礎上,運作世間的知識經驗,再成為慧的力量。
以上所說即是六波羅蜜修行的方法。那麼六波羅蜜的對治方法又怎麼說呢?佛法的重點不是要放在覺悟而不談對治的嗎?怎麼這裡又談對治的方法呢?首先要了解,在修行的過程中,雖建立六波羅蜜的知見,但難道從此就暢通無礙嗎?是否每個人想做就能做到?不盡然!所以,才說六波羅蜜的對治障礙法,告訴你遇到缺失該怎麼去改變。雖然之前已提出很多道理方法,但針對目標,不外談的是對治的方法:
第一個是行布施:針對人的過於吝嗇及貪心,布施是最好的修行下手處,其中有對治的意思。第二個是淨戒:大部份的人會說自己業障重,而業重習氣就重,習氣重欲望就重,因此要靠戒來幫助;如果一個人業太重,他特別強調怎樣莊嚴自己的戒行,這是針對問題的一種對治方法。第三個是安忍:安忍的目的是針對修行人的瞋恨心,也就是當憤怒業習顯現時,總要有方法去對治,教我們怎樣安於忍法,以化解憤怒、瞋恨的習氣,這就是忍波羅蜜的對治方法。第四個是精進:修行人通常會有「三天打漁,十天曬網」一曝十寒的弊病,說明了只要是人難免會懈怠、放逸,往往會推說:「唉,今天累了,明天再說吧!」但如果能提起正念:「人命無常,我又能把握多少?」也就不至於懈怠、放逸了,這是以精進的方法來對治懈怠、放逸。平常我在講道理的時候,特別強調「要把握每一個現在」,不要隨便說:「沒關係!明天再談!」就是因為很多人一輩子沒出息,敗在「明天再說!待會兒再說!」的心態上,因此,精進本身是針對懈怠、放逸的一種對治方法。第五個靜慮:談的是禪那,“禪那”針對什麼來說?由於業的關係,有些人總是妄想雜念紛陳,容易造成散亂,這就需要以禪的方式去對治,比如:為什麼要靜坐?為什麼要運用思想、發揮智慧?還不是因為人都會妄想雜念,那麼是不是妄想雜念錯了呢?倒也不一定!因為如果能從妄想雜念中提起正念,去突破業習,散亂不但不存在,反而能從中得到利益,靠的就是禪那的力量,這就是一種對治。第六個談智慧:很多人認為這是專門針對愚癡的人而說的,但依佛陀的法義不是講愚癡,而是講癡迷;因為以世俗人來看,有愚有癡,總把愚和癡併在一起,事實上佛陀認為眾生是「癡迷」的眾生,不是「愚癡」的人,因為真正愚癡的人就不可能有知識經驗,也不可能有智慧;大半癡迷的眾生,只是暫時迷失而已,仍有覺悟的時刻;所以,以智慧或般若的方法來對治愚癡,也就是對治癡迷。
其實用愚癡兩字,倒不是說就錯了,只是這「愚癡」兩字不符佛陀的旨意,佛陀談對治是因眾生「癡迷」,因為被迷惑,誠如世俗言──因情感而迷惑,產生一種癡情,或盲從、或迷戀,這種種都是癡迷現象,比如:迷惑於錢財、迷惑於地位,五欲的貪婪,不都是因為癡迷才造成的嗎?所以,這裡談智慧,是針對人的癡迷而言,「愚癡」是世俗人的說法;就如佛陀談眾生的業,他不強調善與惡,只說善與不善。固然「人本來就有善有惡」,這是依於人的現實情況才會分別善與惡,但這不是佛陀對眾生的看法。
這一點我要特別強調:佛陀視眾生有善、有不善,那是以業而言,如果以感性、情感作用來說,指的是癡迷而不是愚癡,所以,千萬不要把善惡業的分別及愚癡的分別,當成是佛陀說的,其實,佛陀不論在口語上、意念上、思想上,都無此言說。你看!經典上所談的都是善不善等,而說「愚癡」、「業」的善惡,是在人的習氣、業的現狀去分別的,這點要特別把握,否則容易造成:佛陀本是慈悲的而變成不慈悲了。
知道六波羅蜜的行法與對治法後,還有一個問題:六波羅蜜究竟有沒有修行的順序?這是很少人談到的。如果以六波羅蜜法、六波羅蜜經或大般若經中所談的波羅蜜的宗旨和旨趣來看,都以布施波羅蜜為首,因為布施波羅蜜可以發起莊嚴戒行,而能莊嚴戒行就能安忍;能安忍才能精進,能精進才能好好思考進而顯現智慧,這是六波羅蜜修行次第的秘要。其實倒過來說也可以,比如:人有了智慧,就能好好思考;能好好思考就能防止懈怠、達到精進;能精進就不會畏懼任何障礙而能安忍;能安忍即能莊嚴持戒,持戒清淨還有什麼事情不能辦到的?布施不就是捨我嘛!
可見,它的順序是從布施順著持戒、安忍、精進、靜慮而到智慧,也可以反過來從智慧而到布施,但就是不能從中間任何一個顛來倒去;比如:以為能持戒就能夠靜慮,那不一定!為什麼?因為其中一定要有安忍的工夫與精進的修行,持戒能不傷害別人,但傷害了自己也不行。如果你這麼說:我不懈怠,我放逸一下,或者我少做一點總可以吧?但基於六波羅蜜次第生法的道理,是從布施一直順行到第六智慧波羅蜜,或者從智慧反過來回到布施也可以,千萬不要混淆了!尤其,大般若經針對這點說得最詳細,說般若波羅蜜多行、般若波羅蜜多法、般若波羅蜜多次第的生起,同樣都是般若波羅蜜多,但後面加了有行、有法還有次第生起的文字,因此很多人看般若經,看到這一段都會打瞌睡,因為前面所有的文字都相同,只有後面的一、兩個字不相同,要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如果懂得其行法、對治法與次第生起的方法,那看般若經就會愈看愈喜悅。
可見,看經還要懂得要領,談六波羅蜜以基礎來說有這六個基本條件,但千萬記住!在名相上不一定要特別強調,比如:梵文中講檀那,就是布施;尸羅是淨戒,羼提是安忍,毗奈耶是精進,禪那是靜慮,般若是智慧,真正要翻,怎麼翻呢?好比檀那如果要翻,一定要翻成「不起分別,眾生平等的去行施的行為」。尸羅呢?它的本意不是戒,而是清涼的意思,如果翻成淨戒,那當然能持戒就能得清涼。如果講羼提,羼提就是要怎樣去維護自己的戒體,當然在許多行為上就得安忍,才能夠莊嚴戒行,否則戒就難以嚴謹,怎麼說呢?比如: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佛弟子問他:「佛陀,請問您對女人的感情?」佛陀就說:「年紀大的我把她當作母親,年紀差不多的視為姐妹,年紀小的就當女兒。」問的人說:「佛陀!您為什麼講得這麼囉唆呢?何不乾脆說:你對女人的感情是把她當成最親近的人,不就好了?因為母親、姐妹、女兒不都很親近嗎?」可是,佛陀就反過來問他:「那妻子是不是更親近?」這個人還不了解佛陀的意思,他說:「是啊!」佛陀最後說:「你能不能把媽媽當妻子?把姐妹當妻子?把女兒當妻子?」由此從中可以發現佛陀的心念,哪怕最細微的地方都是清淨的,因為他絲毫沒有欲的存在,而問話的人呢?談到親近,就有了欲,所以佛陀慎言誰是最親近的人。
可見,不管是平等心、分別心也好,為什麼佛陀常常講一些話,我們總感覺他好囉唆?事實上,有他的道理在,如果你不了解他的道理,就會說釋迦牟尼佛到底在講什麼?那麼囉唆!難怪一部大藏經厚厚的。就好像我剛剛講波羅蜜一樣,何不直說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就好了?說什麼行法,又說對治法,甚至還談次第生起的順序、發生的種種狀況,乃至可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其實,如果不講這麼清楚也不叫般若經了,乾脆叫它六波羅蜜經好了,即使是六波羅蜜經,其實也沒那麼單純,如果好好研究六波羅蜜經,它也講行法、對治法以及次第生起的法,甚至還告訴你:如果能這麼做就能離苦得樂!能得極樂之果。
但這個極樂之果,如果不作了解會以為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其實它指的是佛陀世界的極樂之果,而目前只要提到極樂,就認定是西方彌陀淨土世界,其實,極樂也好、法樂也好,你只要不把它混在一起都是可以的。以上是談六波羅蜜,從行法、對治法以及次第生起的一個究竟,我們要好好的把握其中的道理,瞭解它的重點在談方法而不是對治,其“方法”是告訴我們怎麼樣把布施、戒律、安忍等的內涵與精神表現出來,照著去做,可見它是行法。
那什麼是對治的義諦呢?源於修行的過程中間,一定會有一些障礙與問題,其中必定有一個主題,以六波羅蜜而言,當你有問題的時候,需要用六波羅蜜的方法幫助你,這才是對治。至於最後次第生起的究竟呢?是告訴你從布施開始而行,能布施當然就有機會莊嚴自己的戒,能莊嚴戒行就能行於安忍,能安忍就能精進,能精進就能靜靜的思考,能思考就能顯現智慧,這是從布施到般若的次第生起的方法,如果把順序倒過來,從般若到布施也可以,但我要特別強調:那是已經有了菩薩的修養才可以這樣做,如果還是眾生,就須按照布施以至般若這個順序次第去做,為什麼要到達菩薩才可以呢?這一點是現在很多人誤會的地方,他們以為擁有智慧,有般若波羅蜜,則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但請問你的般若波羅蜜是怎麼形成的?一定是曾經經過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精進與靜慮,依次修養才能完成般若。
所以由般若至布施的表現,只有菩薩才可以做得到,因為他已經歷了前面修持的歷程,完成了般若的修養,以是之故,才有這麼一句話:「般若波羅蜜是眾波羅蜜之母」,但這裡的“母”並不是指有了般若,其他的便都可以做到,因為那是指菩薩的修養,一般學佛修行的人還是得按布施、持戒的順序著手,尤須要把握行法、對治法、次第生法的根本要領,而不只是概念的談:布施有三種、持戒有在家與出家的分別、“忍”有行忍與法忍、精進有正面的與負面的,可見,絕不能用這種概念方式去解釋六波羅蜜,這點要特別注意。六波羅蜜 :: 大般若經要解 :: 般若系列 :: 佛法介紹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 https://bit.ly/3x8FVMz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裡語言擺在行為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三無漏學中,正語、正業、正命為戒,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正見
主條目:正見
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
對四聖諦的智慧就是正見[2]。在八正道中,正見是最基礎的內容[3][4]。
佛陀將見解分為三類:邪見[5]、有漏正見[6]、無漏正見[7]。
在《巴利大藏經》中,舍利弗尊者開示了獲得正見的十六種方法。分別為:道德、食、苦、十二緣起支、漏。
道德:指分辨善、惡、善根、惡根[8]。其中不善為十種不善業道,也稱「十惡」(殺生、不與而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而不善根是指「貪、瞋、癡」(三毒)。
食: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9]。
苦:是了知四聖諦。
十二緣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緣法分別了知其本身、集、滅、道,亦稱四十四種智。
漏:其方法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滅、知達漏滅之道」。[10],原意為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它們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為它們流到更換種姓[11]。「漏」即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漏」,它們互為因果。
佛陀在談到如何證得須陀洹果時開示了四種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於獲得正見。其中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12]。「法隨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13]。
正思惟
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14],其中思惟可分為三種:邪思惟[15]、漏正思惟[16]、無漏正思惟[17]。
正思惟指正確思惟,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
出離,是指遠離貪業。
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18]。
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19]。
正語
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說謊,五戒之一)、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20]。
正語的特徵為,適時、真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21]。佛陀宣稱需要考慮三個要素決定其是否說:話語是否真實、是否對聽眾有益、是否為聽眾所喜愛[22][23]。
此外,佛陀在其他經典裏列舉了佛教修行者應避免的兩類話題和應談論的十種話題。其中應當避免的兩類話題為:無益徒勞之論[24]和諍論[25][26][27][28]。而應當談論的十種話題包括: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29]。
正業
參見:五戒
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五戒之一)、不偷盜(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惡行[30]。
正命
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31]。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清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清楚的說明。謀生手段分類為三種:即邪命、有漏正命、無漏正命[32]。
嚴格的說,應為合於因緣現實,且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方式,來進行群我關係的互動。
正精進
主條目:精進
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33]。
和精進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和正精進相反的是邪精進,為不善心裏的心所[34]。
正念
主條目:正念
參見:四念住和內觀
又作諦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隨念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緣[35]。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36]。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證悟阿羅漢果,或尚有餘則證不還位,能證悟阿那含果[37]。
正定
主條目:三昧
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38]。
正定是指四種色界禪那,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39]。


 20170616-073058_p020170616-073058_p120170616-073058_p2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要義
劉奕賜
www.chibs.edu.tw/ch_html/hkbj/05/hkbj0511.htm - https://goo.gl/GjTUsN
中正理工學院教授
p. 289
提要: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法的綱要,也是整個佛法的綱要,等於是經典中的佛教概論,所有大小乘主要教義都包含在內。經中討論的主題是菩薩道的內涵—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而以般若為統合一切的中心。本文就本經的性質與內容要點加以簡單介紹,然後將般若波羅蜜多與禪法做嘗試性的連繫解說。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是大正藏的第二六一部經,也就是以詮釋般若空慧為主旨的般若部的最後一部經[1]顧名思義,它是大乘佛法的「理之所趣」,是說明大乘佛法主要內容的經。我們可以把它當做經典裏的佛教概論來看。本文就本經的性質與內容要點加以簡單介紹,然後以其中心思想所在—般若波羅蜜—來與禪法做一個嘗試性的聯繫解說。
一、本經的性質
本經不僅如其名字所顯示,是大乘佛教的概要,而且也是全部佛法的概要,包括大小乘。雖然它的重點是在大乘的六度法門,但對於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等主要教義均有說明。統括性與概要性就是本經的特點。許多重要經典都有其特色。例如,妙法蓮華經是以主張三乘會歸一乘為它的主要特色,楞嚴經是以討論什麼是心及如何習定制心為它的主要特色。
p. 290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沒有提出任何特別主張或特別理論。它所提供給讀者的是一幅大乘佛教以及整個佛教的全圖。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一個菩薩道的行者,在戒定慧各方面應該怎麼辦,從本經裏都可找到答案。另外我們還能從本經得到關於六道輪迴,地獄狀況,及佛住世當時的許多外道行徑的知識。
菩薩行是六度萬行。本經分別說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及般若六個波羅蜜多,而以最後一項—般若—統合一切。在這一個總架構內,所有佛教主要教義都出現而混合為一。以分析研究某一宗派的教理來說,本經可能不夠明晰,但以介紹佛教大概的全貌來說,很少其他經典可以比擬。或許是由於這種統括與概略性質,沒有人以它為那一宗派的代表經典,而它提供普遍教義解說的重要性似乎沒有受到應有的注意。
根據「御製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2],本經是在唐德宗貞元四年(西元七八八年),由罽賓國沙門般若受旨宣揚,而由沙門利言翻譯而成的[3]。除這兩位以外還有數位法師參與證明經義與潤飾譯文的工作。因此本經是多人合作的成果。難怪它行文流暢美妙,淺顯易懂。大部份句子是由四個字的意義單位組成,有時還有對仗押韻。我們不知道這種語言之美是梵文本原有的,還是那些行人學者翻譯時的傑作。
六度經沒有中文異譯本,沒有藏文本;其梵文原本也已經遺失[4]。自其漢文本譯成以來,有六種長短不一的註疏出現過,但這些都已經不存在了[5]。幸而由於經文的淺易,註疏有無並沒有很大關係。本經不僅文字順暢,它的說理也相當的有條不紊,很合現代人的邏輯觀念。對於佛學名相有基礎認識的人,不需要註疏便可以了解它。
二、本經的概略
六波羅蜜多經的「佈局」,也就是它的行文脈絡,是很簡單的。故事發生在王舍城的迦籣多迦竹林精舍。當時佛住在那兒,
p. 291
與許多菩薩摩訶薩、大阿羅漢以及無數其他眾生一起。會中主要當機發問的是彌勒菩薩。他問佛陀以下幾個問題: 「云何令諸有情趣大涅槃安穩正路?此等有情,當做何事,於一切智得不退轉?云何圓滿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又此般若波羅蜜多,與前五種波羅蜜多而為其母,云何修習而能圓滿?又此大願,云何顯發?又諸有情,云何修習涅槃彼岸」
這些問題確定了佛陀說話的方向,也構成經文的題綱。事實上它們可以歸納為一個問題:如何行菩薩道?或是,如何修習大乘佛法?所謂「大涅槃安穩正路」就是大乘之道。一切智是佛智,是大乘道的目標。六波羅蜜多是大乘道的本身,大乘的主要內涵。般若波羅蜜是大乘的眼目,是大乘的方向盤。而發大願就是發修習大乘之願,也就是發菩提心。
在回答問題時佛陀首先說,一切有情若要求得無上佛智,涅槃之樂者,應當歸依佛法僧寶。接著他解釋三寶的意義和歸依三寶的正確方法。歸依三寶是行菩薩道的準備,它答覆了「云何令諸有情趣大涅槃安穩正路」的問題。要使眾生走向涅槃大道,就必須先使他們歸依三寶。
當佛陀剛解釋完歸依三寶的事,突然從遙遠的東方不眴世界來了一位大菩薩,名叫無盡藏,跟隨他來的有六十俱胝(也就是六千萬)其他的大菩薩。應阿難尊者的要求,佛陀隨即說明不眴世界的種種莊嚴。依我看來,無盡藏菩薩的來臨參與盛會,及不眴世界的狀況報導,有其特殊意義:不眴世界可說是大乘的理想世界。把這個世界描繪在佛陀正式闡明菩薩道之前,不是替我們提供了一個模仿的對象,努力的目標嗎?關於這點留在後面再討論。
說明不眴世界的狀況之後,佛因曼殊室利(文殊師利)菩薩的問題而簡述受持此六波羅蜜多經深妙理趣的功德。接著曼殊室利、普賢、觀世音諸大菩薩,及諸天王紛紛各說陀羅尼以守護國界及受持此經典的人,並為他們滌除一切障難[6]。在這裏稱讚本經功德似乎很奇怪,使人覺得有本經已講完的味道。其實,以修習大乘的果地境界來說,
p. 292
不眴世界描繪完了就等於把大乘境界說過了。聽者對於大乘要義,所謂「大乘理趣」,應該已經有概念。從這一點看, 「六波羅蜜多經深妙理趣」的功德於此稱讚,便不違背常理。此後彌勒菩薩所問,佛陀所說的都是因地修行法門,是達到像不眴世界那種大乘境界的具體辦法。雖然六度解說是本經的主體,但是不眴世界的描述似乎自成一個小單元。
在諸菩薩與天王說陀羅尼之後,佛應慈氏菩薩的要求,繼續宣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佛說修大乘行者應先發五種勝心。這五種勝心即是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這部份的說明從第三品「發菩提心品」延長到第四品「不退轉品」。第四品其實是第三品的延伸與擴大,用種種事例來解說如何發菩提心,如何保持菩提心到成佛為止。
此後佛陀順序解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個波羅蜜多。他時時強調般若波羅蜜多的重要性,因為只有般若空慧才能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與禪定的修習達到圓滿的程度;只有般若才能把布施等修行提高到可稱為波羅蜜的領域。前五種修行項目怎麼修才能與般若相應,才能真正成為波羅蜜呢?那就是要無住而修,無相而修;無我我所,遠離一切分別妄想而修。至於般若波羅蜜多本身的修行,主要在於空性的體驗與實踐。
當佛陀對於般若波羅蜜的解說將要結束的時候,會中有一個外道,名叫微末底,提出一個有關佛陀所說 「一切諸法本來不生,自性清淨」的問題。他說有人以為自在天能生諸法,能造世間,有人以為神我能生一切諸法,也有人以為諸法從和合生,為什麼佛卻說諸法無生。在回答中,佛提出一段簡短而非常精彩的反對上帝創造萬物論與反對真實自我存在論。於是佛教的中心論題—「無我」—乃得到適當的處理,而般若空性的意義乃得更清楚的解析。
般若波羅蜜的討論完畢後,佛陀解下自己所穿外衣,授與慈氏菩薩,大概是作為佛統傳承的象微。接下去是佛陀稱讚本經功德,諸天人向佛保證護持本經,保護法師、國土及一切眾生;諸大弟子保證受持讀誦流布此經,
p. 293
以令正法得以久住;諸菩薩摩訶薩也發誓護持流通本經。一切大眾,包括來自不眴世界的菩薩們,聞佛所說,都歡喜信受奉行。
從以上所述本經概要看來,做一個大乘行者或做一個菩薩應該怎麼做是很明顯的:他必須歸依三寶,發菩提心,修習六波羅蜜多,而把一切消歸般若。
三、本經的要點
以下就本經的要點加以較具體的說明。
(一)歸依三寶
三寶即是佛法僧寶。先說佛寶。佛寶可分為佛身與佛德兩方面來講。佛身可說就是「佛格」,即佛之所以為佛。經文說: 「言佛身者,所謂如來:已於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降伏魔軍,斷諸結賊,獲一切智,成等正覺。具足如是諸妙功德,號之為佛。」至於佛德的意義,經文說: 「言佛德者,即佛身中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三解脫、三示導、六神通、隨心三摩地、四智二智;離於知境,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離諸習氣;無功用道,起如如化……。」換一句話說,佛德就是佛的神通大用。
佛身的另外意義是指佛的三身:法身、報身與化身。法身 「非相亦非無相,自性清淨,無染無著,甚深無量,無有變易,難解難知,微妙寂靜,具無邊真常功德,絕諸戲論,唯佛證知,非餘所及,亦非譬喻之所校量。」報身的解釋是: 「佛報身者,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常住不變,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皆從出世無漏善根之所生故;不可思議,超過世智;純熟有情,為現茲相;演無盡法,廣利無邊。」
p. 294
化身的來由是: 「為彼有情隨所應化故,現無量阿僧企耶諸佛化身。」依此經文的解說,三身的意義接近法相宗所立的自性、受用、變化三身[7] 。
我們應該怎樣歸依佛呢?應當歸依諸佛清淨法身。為什麼?因為 「佛應身剎那遷變,化身佛者疾入涅槃。」
法寶有三種:第一種是涅槃,以常樂我淨為體性,能除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第二種是戒定慧諸妙功德,也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證清淨法身的方便。第三種法寶是三世諸佛所說正法,即三藏十二部所列。但經中分為五部份:素呾羅、毘奈耶、阿毘達磨、般若波羅蜜多及陀羅尼門[8]。這三種法寶其實是把佛法依由簡而繁,由根而末的順序而分為三種的;三種即是一種。
三種法寶之中,我們應當歸依「無為法寶」,就是歸依究竟涅槃。
僧寶也有三種:第一是諸佛聖僧;第二是處各修行階位者,如阿羅漢、辟支佛,和菩薩三賢十聖;第三是比丘與比丘尼。由此可知這三種僧寶是依修行程度高低而分的。
應該如何歸依僧寶呢?應 「歸依第一義諦無為僧寶」[9]。也就是歸依諸佛聖僧,歸依諸佛的法身。因為 「此僧寶無漏無為,不變不易,自證之法。歸依如是無漏僧寶,能滅有情一切苦故。」
由經文可知,三寶實是一寶。歸依佛是歸依諸佛法身;歸依法是歸依涅槃,而涅槃與法身名異實同;歸依僧是歸依諸佛,也等於歸依法身。法身就是眾生之佛性,即六祖大師所說的自性。本經對歸依三寶的解釋是壇經「自歸依」[10]的一個註腳。
(二)大乘理想世界的描述與眼根修行法門的暗示
前面提過,不眴世界是大乘的理想世界,何以見得呢?我們可以看看描述該世界的一段經文:
p. 295
彼佛世尊唯以諸大菩薩而為其眾;無有聲聞辟支佛名,何況有實。而彼菩薩久積淨業:布施調伏,善御六根;常行忍辱,無所障礙;堅固菩提,勤行精進;成就善巧靜慮解脫,及三摩地,三摩缽底;遊戲神通,大智光明;自在無礙,文字巧妙;慈悲喜捨,猶若虛空;悉能摧伏異道邪論;降魔勞怨,勇猛不退;成就佛智微妙甚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辯才不斷,智慧無礙;深入緣起,能離有無;行於中道,離我我所,有情壽命,養育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斷見常見;遠離一切妄執諸見;得陀羅尼,素呾纜王,以如來印之所印也;普觀眾生,堅固不捨,等如一子,無有二心;演甘露法,猶獅子吼,上中下類,一切有情,聞斯法已,無不獲益,速疾安住涅槃正路;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紹三寶種,無有斷絕;灌頂受職,當做法王;能了有情,度未度者;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處獅子座,自在無畏,降伏魔怨;能現佛身,相好具足;能轉無上清淨法輪;純以大菩薩僧而為眷屬,圍遶說法,利益有情。
可見不眴世界的眾生都是六度萬行圓滿具足的大菩薩,而他們的依報也理所當然的莊嚴清淨: 「無諸苦難及三惡趣,亦不聞名。亦無五眾犯禁之名。亦無煩惱勞慮等聲……」這樣美好的世界,不是大乘的理想世界是什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世界的名稱與修行方法。經文說這個世界: 「無有文字亦無言說。彼諸菩薩受化之時,來詣佛所,恭敬合掌,目不暫眴贍仰如來,念佛三昧自然成就。故彼世界名為不眴。」這種修行法很像禪宗四祖道信說的「守一不移」的觀法: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注意看一物,無間晝夜時,專精常不動。」[11]只是這裏的「一物」是佛而已。以眼根守一不移的觀法,尚未看到有特別名稱,姑且稱之為「眼根修行法門」[12] 吧。不眴世界不僅是大乘的理想世界,而且也是從修眼根圓通而直入實相的世界。
(三)發菩提心
在第三品中佛說修大乘者應發五種勝心: 「一者於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為諸有情求一切智心無退轉;三者一切有情皆我親友;四者一切有情於我有恩,未有毫釐用相酬報;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屬,我曾於彼起不善業,種種呵罵,
p. 296
非理責罰,深心慚愧,何時償畢。」[13]前二種心使菩薩於大乘法精進修行。後三種心使他勇猛不退,直到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求一切智與起大悲心是發菩提心的主要內涵。發菩提心就是決心為濟有情而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把眾生當自己的親友、恩人與眷屬看可加強與維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決心,時時提醒大乘行人:眾生未度,佛道未成,不可休息。前二種心是菩提心的本身,後三種心是菩提心的充實、加強與持續,是不退轉心。
如何發起大悲心呢?應當觀察六道眾生種種痛苦無救的狀況[14]。仔細觀察之後,便會起悲心,並且了解除了進入六波羅蜜的大海去尋找一切智的寶珠以外,無法可使眾生得到解脫。因此要求證得無上菩提。
要發起與維持對眾生的大悲心,必須體會由於業緣關係,一切眾生與我是一體的。他們都曾是我的父母親友或眷屬。我受他們的恩未報,欠他們的債未還。他們的一切苦痛。包括種種外道邪行,都與我有關,都是我的錯。我應負起解救他們的責任。
(四)布施波羅蜜多
布施是六度之門,是菩薩最容易做到,也是首先要做到的事。布施有財施與法施的分別,又有小施、大施與第一義施的分別。布施身外之物如飲食、衣服及財寶,叫做小施。把所愛的人如后妃眷屬布施給來乞者,叫做大施。以自己的身命而行布施,而心清淨,這叫做第一義施。
菩薩布施,應該完全出自大悲心,不擇怨親,不拘財物多少而行布施。應該修習「無相施」,才得稱為布施波羅蜜多。
(五)淨戒波羅蜜多
首先要發廣大心,為憐愍一切眾生而守淨戒, 「所謂不怖地獄,不求生天,不為己身自求解脫」而護持禁戒。
p. 297
只有自己先堅持淨戒,然後說法才能為眾生所信受,如果有人發菩提心,普為一切五趣四生而持戒,那麼縱使他只護持一種禁戒,也算入佛淨戒波羅蜜多,能得無上正等菩提。
最主要的淨戒有十種,就是十善業。有關身的淨戒是離殺、盜、淫三種。有關口的淨戒是不說虛誑、離間、粗惡、及無義語四種。有關意的淨戒是離貪、瞋、癡三種。這十種善業一一都能召感四種果報:一是現在安樂,二是煩惱勢力衰弱,三是於當來世常得尊貴,無所乏少,四是如果繼續精勤修習,將可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有這些淨戒,還不是波羅蜜多。取相持戒只是淨戒,不是波羅蜜多。何以故? 「但獲三界有漏果報,壽盡無故。」若普為一切眾生持戒,而觀第一義空,無我人相,便得名為淨戒波羅蜜多。
(六)安忍波羅蜜多
安忍的對象很多:有外來的,如天魔、鬼神、藥叉、羅剎的侵害,狂亂眾生的打罵殺害,以及整個生死流轉的痛苦。也有內在的,即八萬四千煩惱怨賊,一時不能摧伏者。這些都必須忍受。還有,在修習布施波羅蜜多時,菩薩以安忍力,才能捨頭、目、髓、腦、身肉、手、足、及身命而心無吝惜。菩薩以同事攝降伏外道時,也必須靠安忍力量,先示苦行倍過於彼,等外道尊敬菩薩以為師範,然後導之以正法。教外道「無我法」也要安忍。這裡的所謂「安忍」,除了一般稱為「忍辱」的意義之外,還有「容忍」「忍耐」「耐心」「耐力」等意義。
雖然能忍一切難忍之事,若心取相,還不是安忍波羅蜜多。經文說: 「若觀無常,離彼我相,心得安忍,非真實忍。若觀諸法善不善相,心得安忍,非真實忍……。」那麼怎樣才是真實忍呢?真實忍是以正智慧了知一切法本性皆空,無二無別。其中沒有善惡、是非、道與非道、有漏無漏、涅槃生死等相可言。換句話說,安忍必須與般若相應,才算是波羅蜜多。
(七)精進波羅蜜多
p. 298
精進是指修習其餘五度及一切善法的勤勉求進精神。其餘五種波羅蜜是靠精進力量才能成就的。精進可分身口意三方面,其中以意業最重要。菩薩修習意業有二種心理狀態:一是精進,二是退轉。發起菩提心是精進,止息菩提心是退轉。至於如何是發起菩提心,如何是止息菩提心,經中舉出很多例子。要而言之,勤修六度萬行是發起菩提心,反之則是止息菩提心。
菩薩有四種精進,即四正勤: 「所謂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滅,未生之善當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長。」菩薩依精進力,難捨能捨,難作能作,廣度眾生出生死海,而無度相。這就稱為精進波羅蜜多。修習種種精進行法,應同時了知一切所行於諸法無增無減,才能利益眾生。為什麼?因為這樣才能遠離一切相。離相而修精進才算是波羅蜜多。
精進的人在生死輪迴中演說諸種過患,顯示涅槃無量功德。由於經常有大悲心與般若空慧的支持,他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
(八)靜慮羅蜜多
佛說我們應該這樣想: 「佛道懸遠無人能到。唯有一法饒益有情,所謂正定。」菩薩尚未獲得正定之前,他的心還不能清淨不動,還不能親證生死涅槃無有二相。正定有如清涼的風,能掃除眾生的妄想雲翳,消除他們的煩惱之熱,使他們獲得清淨安樂的涅槃。
菩薩想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應當先親近大善知識,遠離諸惡知識。他應當一心奉持淨戒,小罪也該畏懼避免,寧可喪失身命,也不毀禁戒。同時,他應捨離一切世間治生、販賣、種殖、根栽,以免擾亂其心,使他不能安住甚深禪定[15]。菩薩摩訶薩於行住坐臥,都要斷除妄想,善攝其心。但他不可自入涅槃而捨棄生死中的有情。他要除去懈怠懶惰睡眠,以及世間緣務治生艱難。若能避免過度的勤與惰,他的心便會正直而湛然寂靜。
p. 299
修習靜慮有五種障,即所謂五蓋: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掉舉,四者昏眠,五者疑惑。有此五蓋,學行難成,戒定慧門不能顯了。修定的人應該遠離它們。
勤修靜慮,能起五種神通:所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隨念智證通(即宿命通)、及神境智通(即神足通)。這五神通只是修定所起的作用,不算是靜慮波羅蜜多。菩薩得神通後仍應勤修靜慮,直至無上菩提。發心修習靜慮不難,要持續不懈而有真正成就才是難事。
菩薩修定,也要修四無量心,所謂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經中對於這四量心的含義有詳細解釋。廣義的說起來,這四無量心包括所有主要的大乘功德。
修行靜慮就是修行出世的方便與智慧。 「於諸有情起慈悲心名為方便,觀法寂滅是名智慧…求一切法是名方便,了法性空是名智慧。觀佛色身是名方便,觀佛身空是名智慧。」要而言之,修行度眾是方便,證悟空性是智慧。
住於真正三昧的人了知一切法平等,一切眾生平等。眾生對他有利有害,他都不動於心而平等對待。他通達一切法而了解第一義諦。他能處於世間而八風不動。他能不捨三昧不離世間而自在無礙。
菩薩入靜慮波羅蜜多便能入無量三昧。經中列舉很多三昧名稱。換句話說,正定修行圓滿時,什麼樣的修定方法都能通達,什麼樣的定境都可進入。其實這時無所謂定不定,不能說有出有入;菩薩無時無地不在三昧之中[16] 。
(九)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是其他五種波羅蜜多及一切善法之母。離開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不能圓滿成就而稱為波羅蜜多。離開般若,解脫涅槃終不能證得。般若波羅蜜多不僅出生一切善法,也出生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故本經是一切諸佛之母。
p. 300
前五度的討論顯示,每一波羅蜜多都以「無相」為必要條件,也就是以般若為必要條件。般若是六波羅蜜多的中心與主體。而六波羅蜜多實是一般若波羅蜜多。任一個波羅蜜多廣義的解釋起來都可包含其他五種,這點從經文本身可以看得出來。
為什麼般若波羅蜜多是其他五種波羅蜜多之母呢?因為有了智慧才能「無相」。取相布施,取相持戒等是有漏法,是世間善,不能成為解脫涅槃之因。這裡的所謂「相」是指一切見聞覺知的對象,最主要的是指心中的相,也就是心中的形象與念頭。例如,為求升天或為求自己解脫而行布施,便是取相布施,不得名為波羅蜜多。 「大智施者心無所得,無所得故得佛菩提。如是施者名檀波羅蜜。」只有心中無所得,無所求,無所念,才能得佛菩提。這樣行布施,才是布施波羅蜜多。這種說法與金剛經所言「不住相布施」是完全一樣的。無相即不住於相,即無念,即心無分別。要證空性有了般若正智才能心無分別。
眾生「執我取相」故有五種怖畏:一者不活畏,即怕沒資財生活;二者惡趣畏,即怕因已造惡業而墜入三塗;三者死畏,怕喪失身命;四者惡名畏,恐自己的劣行為人所知;五者大眾威德畏,怕在眾人之中發言。菩薩智慧觀察,具證我法二空,能利益自他,除斷邪行,具淨尸羅,深入緣起,了本無生,住無相理,身心寂靜,無自他相,成就微妙四無礙辯,處眾無畏猶獅子王,所以沒有這些怖畏。正如心經所說: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般若波羅蜜多既然這樣的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列舉十六種法與般若不相應。所謂「不相應」就是「沒關係」、「不相干」的意思。這十六種法是一、十二因緣;二、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三、身見邊見乃至六十二見;四、世間八風;五、各種隨煩惱;六、我慢增上慢等;七、各種根本煩惱;八、煩惱魔死魔等;九、我相、人相、作者、受者、養育、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業障、報障、煩惱障等;十、妄念分別,見聞覺知;十一、
p. 301
四種顛倒(無常計常,常計無常;無樂計樂,樂計無樂等)及有情心行乃至諸塵勞門;十二、慳恪、犯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痴,與有相行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十三、不善之法,性罪、遮罪、有漏、有為,及世間出世間善法、無漏、無為法;十四、二十二根;十五、三界五趣種種有情;十六、真諦俗諦,有為無為,有智無智,有識無識,作意無作意,有體性無體性,有相無相等心意差別。
這十六種法包羅萬象,可以說就是一切差別法。般若不與一切差別法相應。經文有言: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無染無著離諸分別,平等清淨一相一味,不與如是差別等法而為相應。」這與心經所言相同。心經有言: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理趣經是就般若而說,心經是就空性而言,但同樣是說明一切皆遣,一切皆離的道理。般若是證空性之智,空性是般若所證之理。所謂理智一如,都不容有差別相。
因此,所謂般若就是絕對的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就是諸法空性的證悟與所有執著的消除。一個人如果脫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的桎梏,便可發揮無限的潛能,到四面八方去,以各式各樣的方法為眾生服務,所謂普渡眾生,擔荷如來家業。智慧與慈悲總是攜手並進的。越是證菩提越能發慈悲。由此看來,般若在解脫方面的否定一切正是在度眾方面的肯定一切,並非沉空死寂。
正因為如此,所以形容大乘智慧或菩提的句子常常雙頭並舉,包含正與反、靜與動、絕對的離執與隨之而起的無邊功用。例如說菩薩 「住三解脫門而不取證,遊戲神通淨入實際,不住生死不入涅槃,不盡有為不住無為,雖觀無相不捨大悲,雖住三界而恆出離,知真無染而不修證,離於戲論常樂宣說」等等。這也就是不著兩邊,行於中道。
諸法性空的中心論題之一是諸法不生,諸法無我。這問題在本經般若波羅蜜多第十品中有詳細的說明。有一個外道名叫微未底,他問佛說: 「世尊,佛說一切諸法本來不生,自性清淨。此義不然。自在天帝,而是一切萬物父母,
p. 302
能生諸法,能造能作,安立世間。復有說云神我能生一切諸法,然此我者住於心中,猶如姆指。復有說云一切諸法從和合生。云何今者乃說無生?」於是佛提出一段很精闢的分析,說明何以上帝創造萬物論與真我存在論是不正確的。在結論中,佛說一切諸法假有實無。它們不是自在天或神我創造的,也不是和合因緣而生的,也不是五大(地水火風空)合成的。 「一切諸法本性不生,從緣幻有;無來無去,非斷非常,清淨湛然。是真平等。」
從緣幻有就是因妄想分別而有,而妄想分別起於無明。無明依於阿賴耶識,是藏識的污染現象。經文有言: 「諸法非因生,亦非無因生。虛妄分別有,是故說唯心。無明妄想見,而是色相因。藏識為所依,隨緣現眾像。如人目有翳,妄見空中花,習氣擾濁心,從是三有現。」總而言之, 「所見皆自心。」
修行就是要去除賴耶識的妄習。妄習若除,賴耶即如來藏,即正智,即本覺心,即真性,即大圓鏡智,或其他許多名相: 「賴耶妄熏習,隱覆如來藏。修習純熟時,正智方明了。諸識隨緣轉,不見本覺心。自覺智現前,真性常不動…賴耶性清淨,妄識所薰習。圓鏡智相應,如日出雲翳。」
修行人不可以執著於空,應觀色即是空,而色空具不可得: 「若有修空者,順空而取空,觀空與色殊,不名真觀者。觀色即是空,色空不可得,此即勝義空,是真解脫者。」
般若的意義討論到此為止。那麼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何起步呢?佛說有十種事能障智慧之燈應該去除:一者懶惰;二者近惡知識;三者耽著睡眠;四者聽聞大乘尋復忘失;五者樂習世間技藝而生執著;六者我慢覆藏,雖遇善友不能諮問無上正法;七者於大乘教微妙深理不能解悟,我慢自高便生退屈;八者恥己愚昧,不能親近有智之人;九者攻乎異端詐謂知見;十者於最上乘不生信樂。
菩薩應具足八十四種勝上之心,才能發生般若波羅蜜多微妙勝慧。這些「勝上之心」就是可以導致般若正智的種種思想行為。例如聞法無厭,敬事多聞,觀身寂滅,清淨適悅等。在此不贅述。要而言之,這些都是遠離妄想分別的方便。
p. 303
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者應當修習八法。這八法是:蘊善巧、處善巧、界善巧、諦善巧、緣善巧、三世善巧、一切乘善巧、一切法善巧。所謂善巧就是徹底研究或非常熟習的意義。修習般若的人要徹底研究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各種諦(如真諦、俗諦等)、緣生法門、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法的一切乘、以及一切法。這八種法實際上包括了一切佛所教的東西,包括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換句話說,修習般若需要徹底研究經教。但研究經教的主要目的在於驗證諸法的空性,以及獲得由這種體驗而產生的無量無邊濟世大用。大乘行者永遠是悲智雙運,空有不二的。
四、結論、大乘理趣、般若、禪
佛法如汪洋大海,四面八方看都無邊際,但要說簡單也簡單得使人難以相信。不論大乘小乘,其教義歸納起來不過是老生常談而三歲小孩都懂得的四句話: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一切善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經教研究,都可歸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兩個項目之下。般若波羅蜜多的離相行善與體解空性則屬於「自淨其意」。般若波羅蜜多,或自淨其意,是佛教的精神所在,是成佛的關鍵,也是最難修習的部份。若心得徹底淨化,戒惡行善根本不成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說,大乘的要義(理趣)是六度,而六度的中心在般若。
p. 304
心的淨化正是禪法的內容。禪的特點就是它不理會問題的枝節,而直搗問題的根源—心;它不先講求戒惡行善,卻直接著手於體驗心的本來清淨。這就是所謂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從禪的觀點看(其實禪沒有觀點,不如說從我對禪的了解看),於心無相還不夠無相,應該連心也無才是徹底的無相。真正的無相實在沒有相不相可說。因此在處理無相法或空法方面,禪比一般的教法要更進一步。
如果眾生的心可以用無相的程度來劃分層次,我們可約略分為五個層次,各以一圖代表[17]:
一、惡相心
二、善惡雜相心
三、善相心
四、無相心
五、無 心
第一種心充滿惡相,以一圓圈充滿黑點來代表,是地獄眾生的心,或是即將下地獄的眾生之心。第二種心善惡雜陳,是大多數眾生的心。這種眾生既行善也作惡,而善惡程度有無量的等級差別。第三種心是善相心。這是世間大聖賢的心。世間聖賢善心善行圓滿,可謂完人。但他們著相行善:或為求來世善果而行善,或為升天堂而行善,或為明辨是非善惡而行善,或為成聖成賢而行善等等。第四種心是無相心,此乃大菩薩之心。菩薩一切所行所思,都是無緣大悲的自然流露,沒有自私的目的,也沒有是非善惡等的執著分別。第五種心不用任何圖形代表,就是禪心。禪心是無心,不能用任何東西來表示,也沒辦法說明。
從世俗觀點看,善行越多,一個人的品德便越高尚。從佛教的觀點看,行善當然好,但是如果著相而行善,則善業越多,心中污染的白點也越多。心中有染,不管是被白點或黑點所染,都是不自由不解脫的。點子越多,束縛越大,
p. 305
著相的害處就在於此。世人常抱怨「好心不得好報」,就是著相行善的表現。因此,應該不住於相而行布施,不住於相而行持戒等等。應離一切相,而行一切善法。
上面說第四種心是大菩薩心而第五種是禪心,這並不意味著禪師的心還高過大菩薩的心。這不是心的等級問題,而是表達的層次問題。任何可思可議,可以語言文字表示的,都只止於第四種心。真正的無相,真正的無心,是從來沒有人講過的。只是禪法特別強調擺脫語言文字的束縛,用不尋常的方法,使人當下體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那個東西而已。
到此可以下個總結語:大乘的理趣是六度;六度的中心在般若;而禪法是般若的具體化,方法化與實踐化,有時也是戲劇化,趣味化。
以日常用語來說,怎麼實踐般若的無相呢?為善不欲人知是不夠的。為善而忘掉它如何?還不夠。應該為與忘同時。或許有人要問,那怎麼可能呢?問的人該受一頓棒喝。
-------------------
六度波羅蜜
在大乘佛教中,六度萬行是修練成佛的重要途徑。其中,“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指六種修成功德的要點。而“萬行”則是對六度的實踐。 “六度”即六種功德,如能貫徹地完成,便能成佛。每種功德均能去除一種特定的業障。
佈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佈施 (財佈施) 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法佈施) 和信心的給予 (無畏佈施)。佈施能除去貪慳。
持戒: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 等。另外捨己為人的精神也算是持戒。持戒能除去惡業。
忍辱:不把任何對自己或教義的侮辱或攻擊放在心上、坦然面對苦難,以及培養耐性。忍辱能除去瞋恚。
精進:簡而言之,就是勤勞地修行。精進能除去懈怠。
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
般若:增進對佛法的瞭解、增長智慧。般若能除去愚癡。
在行六度時,不能另有目的 (例如佈施不能以追求地位、福報、名譽為目的),作成的功德方能稱為波羅蜜.
---------------------------
說六波羅蜜多 林健雄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佛為弟子宣說諸菩薩行的一部般若經典。經中佛告須菩提:「汝問何等是菩薩摩訶薩摩訶,須菩提!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摩訶。何等六?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發心趣求大乘的菩薩,是以六度做為主要的修行方法,《增一阿含經》序說:
「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
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
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
若菩薩習行六波羅蜜,具足福慧資糧,圓滿所修,即得證無上正等菩提。
「六波羅蜜」是六種波羅蜜。「波羅蜜」又作波羅蜜多、播囉彌多、梵語Paramita,義譯作:到彼岸、度無極、事究竟,或單作度,是菩薩為成佛準備所修的大行。《大智度論》卷十二說:「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
所謂六波羅蜜是指:(一)布施波羅蜜;(二)持戒波羅蜜;(三)忍辱波羅蜜;(四)精進波羅蜜;(五)禪定波羅蜜;(六)智慧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菩薩行六度,布施居首,它不但是仁愛慈悲的表現,也是解脫苦惱的第一步。
菩薩布施,不但以財施眾生,使他們身心安樂,更進一步能行法施與無畏施,令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依《大智度論》說布施波羅蜜能攝六度。這是什麼道理呢?以三種布施而言:一.財施:財物可以分成「內財」和「外財」兩種。衣食等財物為外財,體力、心力以及生命等為內財。能以此內外財施捨眾生,這種財施,為狹義的布施波羅蜜。二.無畏施:令眾生離諸怖畏,而持戒與忍辱二者就是在行無畏施。因為若能受持禁戒,潔身自守,就不會侵害他人,妨礙大眾,或造成威脅不安。若能以安忍寬容別人,能避免衝突,就不會相殺相奪,造成人間的恐怖,這都是無畏施的實踐。三.法施:即精進、禪定、般若三者。以雄健無畏的精進,克服障難,誨人不倦,利人不厭。以禪定力,洞見眾生根性,適時給予應機的法藥。以般若智慧,明達事理,曉以眾生什麼是佛法,什麼是邪是正。這樣六波羅蜜統攝於布施,成為菩薩行的根本了。
止惡修善就是六度中的持戒波羅蜜。持戒,是修行的基礎,三無漏學中,戒學居首。基礎不穩,工具不備,怎能有所成就?《大智度論》卷十三說:「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度,是不可得;若無戒欲求好果亦復如是。」又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戒法雖多,五戒、十善是下手處。
在佛法中,十善業是徹始徹終的德行。有以增上心持戒的,得生人天而得富樂自在的果報;有以出離心而持戒的,能得證聖果,不再退墮生死;或發菩提心,為利樂有情而持清淨的尸羅,這就成為大乘戒,得證無上正等菩提。因此,十善業是人天眾生,聲聞獨覺菩薩的根本依處。《發菩提心經》卷上說:「十善戒為一切善戒根本,斷身口意過,能制一切不善之法。」
忍辱波羅蜜為第三度。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事理。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眾生,學無量佛法,所謂「難行能行」,在實行的過程中,會有種種的考驗,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達到目標呢?如《大智度論》卷十四說:「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所以為了度眾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
菩薩修此忍力,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在的煩惱所動,與凡人的境地不同。
佛教弟子於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唯依其不同的品類而有不同的名稱,如於五根中,名精進根;根增長名精進力;心能開悟,名精進覺;能到佛道涅槃城,是名正精進。四念處中,能勤繫心,是精進分;四正勤,是精進門;四如意足中,欲精進中是精進;六度波羅蜜上,名精進波羅蜜。
精進能普遍策發一切善行,與一切功德相應,因此,《大智度論》卷十五說:「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生出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乘菩薩道的精進,有其深遠的意義。修菩薩行,是以無盡的法界為境的:親近供養一切佛,聞持修習一切法,莊嚴一切國土,度脫一切眾生……圓滿一切功德。其心量的廣大,所謂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樣的大願、大行、大果,如果沒有無限的精進,是不能成就的。
禪定波羅蜜,在修習成就的菩薩行中,禪定與慧是相應不離的。止觀的修習就是定慧的修習。經說止是「心一境性」,「心正安住」。定是「平等持心」的意思,所以止是安心一境而不散亂的。止與觀不同,兩者有互相助成的作用。修習止觀在次第上一般說來是先成就止的,意即是先修禪定。菩薩的修行,若沒有定慧,是不能成就的!
大乘禪法的內容,包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解脫、九次第定及諸三昧,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說:「菩薩住般若波羅蜜,除諸佛三昧,入餘一切三昧──若聲聞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薩三昧,皆行皆入。是菩薩住諸三昧,逆順出入八背捨、……於是八背捨,逆順出入九次第定。……依八背捨,九次第定,入師子奮迅三昧。……依師子奮迅三昧,入超越三昧。」
九次第定,是四禪、四無色定及滅盡定;八背捨就是八解脫。菩薩修習這些禪定,成為菩薩禪波羅蜜的重要內容。
六波羅蜜中最後和最要緊的一個,就是般若波羅蜜。它是大乘佛法的精華和命脈。《大智度論》卷十八說:「諸佛及菩薩,能利益一切,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般若波羅蜜於佛法中的重要性,於此可見一斑。
依內容而言,般若可分為: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及三.文字般若。般若的修學次第是聽、爭、持、讀、誦、正憶念、如說行,也就是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從修而向悟入。以三種般若言,文字般若重在安立二諦、抉擇空有,於此聽聞受持,以聞思慧為主。經如理思惟、籌量分別,攝心觀察緣起無自性,即觀照般若,以思修慧為主。如得離一切妄想戲論,現覺實相,即實相般若了。總之,其修學方便是依文字而入離文字,由分別而入無分別。
般若為五度眼目,萬行為般若所攝持,始能到達究竟佛果,成為波羅蜜。然而,般若也需要萬行的莊嚴,如沒有萬行助成,般若也即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為波羅蜜。所以般若為菩薩行的宗主,而又離不了萬行。得到了般若空慧的滋潤,菩薩的六度萬行,才能臻至圓滿完善,菩薩道的實踐,才能不斷提昇,完成上求下化、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的目標。
-----------------------------
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六度」。修行這六度,正好對治人性的慳貪、毁犯、瞋恚、懈怠、散亂及愚痴。
六度波羅蜜以「布施」為首,可見極受重視;佛法講慈悲,慈者與樂,悲者拔苦,而布施正是與人快樂,拔人痛苦的最有效方法。布施時,施與受雙方都得到快樂,是自利又利他的無上法門。
布施感引富裕,能令去貧得福。更可以克服人性的慳貪毛病,使人一改慳貪習氣,由時常想;人家能給我什麼?轉而時常想;我能給人家什麼?
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度人困厄,無畏施度人脫離恐怖,法施指導人明理,解釋疑難。
「持戒」是守戒律,防非止惡,約束自己不要行差踏錯,造罪作惡。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依,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世人求長壽、財富、名譽、健康、受人恭敬。只要嚴持五戒,就以不殺生而愛護生命;獲長壽。不偷盜而能布施;獲得財富。不妄語而能誠實待人;獲得名譽。不邪淫而待人有禮;獲得恭敬。不飲酒及吸食有麻醉劑,刺激的食品,就能獲得平安和健康。持五戒來生定可得人、天福報。
「戒是無上菩提本!」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發慧,有了慧證悟無上菩提。
『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涅槃後,以戒為師。』
「忍辱」能積陰德,令業障消滅,增加福報。若不能忍受,節制脾氣、情緒、欲望,影響身心健康,一念瞋恚心起,引煩惱障門開。
簡易的調心修法,能在短期內養成寬宏大量,及恕人美德,方法就是靜坐默想;一切眾生與我有緣;隨喜他們功德,原諒所有罪惡,只要時常靜思默想,心胸氣量自然寬大,待人更慈悲仁愛,態度更柔和,亦不會太多計較。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精進」努力求精純進步。成功要靠努力,一個人鬆懈怠惰、好逸惡勞,只想享有成果,不耕耘而妄想收穫,那有不播種而有收成呢?
精進是長期的努力,細水長流,不要以「一曝十寒」的方式。佛陀弟子二十億耳,求道急欲證果,廢寢忘餐地修行,但不如願,便反悔要還俗,佛告訴他;修行之道,不要太著急,也不要鬆懈,必須恰到好處,方才容易悟道,就如琴弦,緊,會折斷,弦鬆,音色就不美一樣。
修道要精進,不屈不撓,但同時要善調飲食、睡眠、生活、起居、身體、情緒等,這樣才容易悟道證果。二十億耳聽從佛陀教導,依方法修行,不鬆不緊、很快就證道。要成功達到理想,需配合各方面因素,條件,加以奮勇努力。
「禪定」靜慮思惟。把妄念停息,惑盡情空時,真境現前,就能悟見自性。
人最易胡思亂想,意馬心猿,貪瞋憂喜未得寧靜。心散亂是動,動就會造業受報,以至流轉生死受苦。如果不想備受眾苦,就要妄心不動,要妄心不動,就得要修習禪定。
禪定能使人心力集中,定心一境,從而產生高度智慧,對治散亂之心。因為禪定是一種心智的鍛練,通過這種鍛練。可以消除妄念、執著、無知、分別心,與此同時有份莊嚴、寧靜、光明、自由的境界,充滿身心,令人喜悅。
佛教的義理說明;眾生有生死輪迴,般若波羅蜜是解脫方法。「般若」智慧,不同一般所說的聰明智慧,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真智妙慧。修習般若,能證悟真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是六度的眼目,其他五度離開般若,如人有足而無目,很難到達彼岸的。勤修六度,生命將顯得更有意義,多姿多采,充滿光輝燦爛的人生。
------------------------------
「六度」雖為之六種法門互相含攝,且被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能對治貪等六種煩惱,其內容如下:
布施
主條目:布施
布施(檀波羅蜜、檀那波羅蜜): 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 (財布施) 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法布施) 和消除恐懼 (無畏布施)。長養慈悲心。能除去五毒中的「貪」。
持戒
主條目:持戒
持戒(śīla ,शील,尸波羅蜜、尸羅波羅蜜): 大乘行者除四眾之根本律儀(攝律儀戒),尚須持守三聚淨戒之其他二者: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 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忍辱
主條目:忍辱
忍辱(羼提波羅蜜)《金剛經》:「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 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金剛經》:「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以及外界的寒熱饑渴等《出六度集經》:「忍辱有二種。一者生忍。謂於恭敬供養中。不生憍逸。於嗔罵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謂於寒熱風雨饑渴等法惱害之時。能安能忍。」。《遺教經》:「能行忍者,乃可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能除去五毒中的「瞋」。
精進
主條目:精進
精進(毗梨耶波羅蜜): 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大智度論》(卷八十):「精進者,謂心練於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等,為身精進;斷慳貪等噁心,使不得入者,為心精進。
禪定
主條目:禪定
禪定(禪度波羅蜜、禪那波羅蜜): 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對治散亂。
般若
主條目:般若
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 修行般若以破除、遠離「無明和愚痴」,令諸煩惱不得自在。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除去五毒中的「癡迷」,對應六道中的畜生道。 [1] 在六字真言中有修行者將六度對應六道作其他的排列
十波羅蜜為六波羅蜜後加了:「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 南傳上座部佛教亦類似於六波羅蜜的修行法門稱「十波羅蜜多」。 又稱事究竟、到彼岸[2]、度無極、度、波羅蜜、波羅蜜多、播羅弭多、 [3] , 謂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4][5]。
六度萬行,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由於具體行門很多,故以「萬行」稱之。然修六度萬行尚有「內、外」門之分,未悟真心前多依「事相」修,名為外門,悟明真心後方能「稱理修行六度」,稱為「內門廣修六度萬行」。[6]


六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2020-05-26_125235

六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