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歷代帝王廟/宋代武成王(姜太公)陪祀+宋代文宣王(孔子)陪祀-太廟/儒教傳統的祖先信仰和君主崇拜相互影響,除了人人都供奉祖先外,天子擁有「封神」的權利,太廟內也不僅供奉皇帝的祖先還供奉了已故的功臣名將,歷代帝王廟也供奉了188位中國曆朝帝王和79位歷代賢相名將。民間祠堂除了祭祀先祖和灶神也為歷代聖賢建廟立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7 (1)BcCNem4BMH2_cNUglK02qq90006s9o243141q615 (5)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皇帝每年在此祭祀先祖。隨著朝代的演變,皇后、宗室皇親、功臣,經皇帝恩准,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稱為「配饗太廟」
配享太廟是一種什麼榮譽?清朝僅26人獲此殊榮,他是唯一的漢臣
2018-07-05 由 史記視野 發表于歷史
在中國古代,一個大臣官員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就是「配享太廟」,無論是幾朝老臣或是爵位,都沒有能配享太廟的榮譽高,那麼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榮譽呢?
太廟在古代皇帝的宗廟,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這種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時就有了,自秦漢之後,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廟,歷代皇帝都要下跪磕頭燒香的。
作為皇帝自己家的祖廟,裡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父母一類人,受後代皇帝的磕頭跪拜也是當之無愧的,不過後來為了褒獎一些功臣,允許非皇帝親族或是遠親的人配享太廟。
這些配享太廟的人和先帝一樣,可以受後代皇帝皇子的跪拜磕頭,享受到大型的祭祀,這是古代一個死者的最高榮譽,因為皇帝死後也不過是如此。
能夠進入太廟是一種極大的榮譽,歷代皇帝對配享太廟的臣子也十分慎重,有功於社稷還不行,要求必須是大功於社稷,足見其嚴苛,即使王爺沒有功勞也進不去。
目前遺留下來的清朝太廟,是從明朝永樂皇帝時,準確說是1420年修建的,大殿東西兩邊修建的配殿,用來供奉那些配享太廟的宗親或是臣子,還有神庫、宰牲亭等。
作為做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歷時200多年,能夠配享太廟的皇親和大臣也僅僅只有26人,由此可見一斑,在清朝26位配享太廟的人中,只有一位大家可能認識,那是是張廷玉。
此人在許多清朝古裝劇中都有出現,是康雍乾三個皇帝身邊的老臣,尊稱為「三朝老臣」,張廷玉也是26個人中唯一的漢臣,他是怎麼做到配享太廟的呢?
張廷玉是安徽桐城人,他的父親是清朝的大學士,張廷玉本人是康熙三十九的年進士,此後逐漸成為了康熙身邊的心腹大臣,在九龍奪嫡時他支持四皇子,也就是後來的雍正。
如此一來他就有了擁立之功,加上他本身為官清廉能幹,非常受雍正皇帝的信賴和重用,後來雍正設立了軍機處,張廷玉不僅參與決策,還總覽了諸多要務。
為了表彰張廷玉的功勞,雍正親自許諾讓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可是雍正一死人走茶涼,乾隆對張廷玉就是不是那麼回事了,晚年的張廷玉下場並不好。
因為在皇長子病逝期間,張廷玉請求歸鄉觸怒乾隆,一度剝奪了配享太廟的資格,1755年,84歲的張廷玉病逝老家,死後乾隆才念及雍正的允諾,賜張廷玉配享太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3omyzy8.html


歷代帝王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03-27_2308042020-03-27_230810

歷代帝王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太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03-27_2304022020-03-27_230354

北京太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分類:清朝配享太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3Qa2dv
從配享太廟的名單上看,張廷玉的確太孤單,也太寒酸了
在清朝,官員生前以位列內閣大學士為人臣最高政治追求,而死後最高的榮譽便是配享太廟,有清一代,漢人中只有張廷玉享此殊榮。太廟中的東西配殿一共供奉了26個功臣,其中25位是滿人,所以康熙、雍正、乾隆所標榜的滿漢平等都是扯淡。
什麼是配享?
通俗的理解就是在祭祀的場所太廟,在主位的神碑兩旁供上地位稍低的人的神位,作為帝後的配角,與主位神碑共享人間供奉和香火,這就是配享。
在我國古代,配享由來已久,而且範圍很廣。在孔廟裡有「四配」,這四配都是孔子最得意,最有成就、最有影響力的弟子。後來還有「十二哲」,這十二個人都是歷代被推崇的名儒先哲。他們都配享孔廟,與孔子共同享受後人的供奉。
清朝時,在天壇的的皇穹宇和祈年殿里,皇帝的神碑(截止到道光帝)都作為配位,供奉在皇天上帝的兩旁。在地壇的皇袛室,皇帝的神碑也是供放在配位。而我們所講的配享是特指那些有功勳的大臣配享太廟,和其他無關。
將功臣配享太廟是對這些功臣的最高獎賞,可謂曠世殊榮,皇恩浩蕩。皇帝為了激勵臣工孝忠皇家,效命疆場,於是就採取了這種配享的措施和形式。
這些配享的臣子不僅是當時而且也是後世學習的最高典範,所以讓哪些功臣配享太廟,皇帝一向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當然所配享的臣子與當時的國家政治需要和皇帝的好惡有很大關係。
比如睿親王母子及其妻子的配享和後來的撤出,和珅之弟和琳的配享和撤出,以及怡親王允祥的配享都是十分典型的。總之,配享是為國家的政治需要服務的。
在清朝的太廟裡,配享的臣子分為兩種人。一種是皇族,愛新覺羅氏。這些人供奉在太廟殿前的東配殿內。第二種是非皇族的滿族人和漢人,漢人就張廷玉一個。這類人的神碑供奉在太廟殿前的西配殿內。
太廟的東配殿內有功王13人,另外又有福晉3人,這樣一來東配殿內實際供奉16個人,配享在西配殿內的功臣共13人。這26個(不包括3名福晉)配享的臣子在清朝確實都是出類拔萃的精英。
清朝最早建立太廟是在崇德元年(1636年),建成的當年就將費英東和額亦都兩位開國功臣配享太廟了。
從配享東配殿的13位功王來看,除策凌外,其餘12人都是皇室成員愛新覺羅氏,這一點值得理解。因為清初努爾哈赤的這些子孫確實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在這13位清朝王爺中,卻有3位其功績鮮為人知,史書也很少記載,就連名字也不被大家熟悉,如通達郡王雅爾哈齊、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袞、多羅宣獻郡王界勘。在清初,比這3人名氣大,又能征善戰的王爺有很多,卻未能配享太廟。
在配享西配殿的13位功臣中,除了張廷玉一位漢臣外,其他12人都是滿族。實際上,為大清江山的創立、清政權的鞏固而殺敵報國、效命疆場、或為國捐軀的蒙、漢大臣有很多,他們對國家的貢獻不比這12個人小,卻也未能配享太廟的殊榮,未免有失偏頗。
這只能表明清朝皇帝儘管嘴上是滿漢一家,實際上還是存在著嚴重的民族偏見。
小編整理了清朝太廟東西配殿的功臣名單,看看大家有多少是熟悉的。
東配殿的功王
1、武功郡王禮敦及其福晉(景祖翼皇帝覺昌安的長子,努爾哈赤的伯父)
2、通達郡王雅爾哈齊(顯祖宣皇帝塔克世的第四子,努爾哈赤同母弟)
3、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袞及其福晉(景祖翼皇帝覺昌安第二子)
4、多羅宣獻郡王界勘及其福晉(景祖翼皇帝覺昌安第三子)
5、禮烈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第二子)
6、睿忠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
7、鄭獻親王齊爾哈朗(顯祖宣皇帝塔克世的孫子)
8、豫通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
9、肅武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
10、克勤郡王岳托(禮親王代善長子)
11、怡賢親王允祥(康熙第十三子)
12、超勇襄親王額駙策凌(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元世祖第四子後裔)
13、恭忠親王奕訢(道光第六子)
西配殿的功臣
1、信勇直義公費英東
2、弘毅公額亦都
3、武勛王揚古利
4、忠義公圖爾格
5、昭勛公圖賴
6、文襄公圖海
7、襄勤伯鄂爾泰
8、大學士張廷玉
9、尚書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
10、大學士贈郡王爵傅恆
11、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阿桂
12、大學士一等嘉勇忠銳公贈郡王銜福康安
13、科爾沁博多勒噶台忠親王僧格林沁
各位有沒有覺得張廷玉的名號有點單薄?僅僅只是大學士!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qxppq.html
-----------------------
配享太廟是什麼待遇?為何兩位蒙古親王能被供奉在清朝宗室太廟?
2019-11-14   
我們看歷史資料和影視劇中,有時會看到王爺和大臣死後被賜「配享太廟」,很多人不解其意。這「配享太廟」是個什麼意思?又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我們先聊聊太廟是什麼?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起源於夏朝,起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歷代皇帝的地方,皇帝每年都要來祭祀先祖。後來隨著朝代的演變,太廟的功能也有了增加改變。皇后、宗室皇親、有功的大臣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稱為「配享太廟」。
配享太廟是什麼待遇?為何兩位蒙古親王能被供奉在清朝宗室太廟?
明清太廟
在每個朝代,受到配享太廟的宗室和大臣不是很多,只有對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且受到皇帝認可的人才有可能被賜配享太廟,對於逝世後能配享太廟的人來說,這是對本人的尊榮,也是整個家族的榮耀。尤其是到清朝,配享太廟的人數更少,配享太廟宗室的僅14位,大臣有13人,可入選之嚴格。
清朝皇帝祭奠祖先的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明清兩朝太廟相同),是根據中國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禮制建造的。由前、中、後三大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院,前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祖大典的場所。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東配殿供奉有功皇族、皇親神位,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而在配享皇族宗室的東配殿卻有兩位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的王爺神位,他們有著怎樣的功績能被當時的皇帝破例供奉在太廟東殿呢?
配享太廟是什麼待遇?為何兩位蒙古親王能被供奉在清朝宗室太廟?
策棱畫像
第一位是超勇襄親王博爾濟吉特·策棱,他是蒙古喀爾喀部人,成吉思汗後裔,屬於蒙古鑲黃旗。策棱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大的功績就是多次打敗準噶爾叛部,安定西北,守衛邊境,具有卓越的軍功得以配享太廟。在策棱年幼時,其母帶著他與弟弟於康熙三十一年歸降大清,康熙帝准其留守京城,並帶入內廷撫養。在其長大後,按照滿蒙聯姻的習俗,康熙將自己的第十個女兒和碩純愨公主下嫁策棱,並封為和碩額駙。婚後不久,冊為貝子,命其回原蒙古部落駐守。
因策棱驍勇善戰,熟悉蒙古地形,又有軍事指揮才能,從康熙到乾隆年間,多次大敗入侵喀爾喀蒙古的準噶爾叛部,深受皇帝器重。雍正元年,雍正帝特詔進封策棱為多羅郡王,雍正九年,又因擊敗準噶爾叛部大舉進攻,被封為和碩親王,隨後又被授予喀爾喀大札薩克(部落統領)的職務,雍正十年又因軍功被封為固倫額駙,十公主也因此被追封為固倫長公主。到了乾隆元年,乾隆又命策棱率兵駐守烏里雅蘇台,為喀爾喀部落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放其母回歸西北團聚。乾隆六年,乾隆帝念其年老,命移軍駐紮塔密爾。至乾隆十五年,策棱病重後逝世,消息傳回京中,乾隆帝親自駕臨祭奠,命配享太廟,諡號「襄」。
策棱作為一名蒙古親王配享太廟,靠的是自己實打實的軍功,驍勇善戰,將領才能,忠於朝廷,即有忠心,又有軍功,又沾皇親。
配享太廟是什麼待遇?為何兩位蒙古親王能被供奉在清朝宗室太廟?
僧格林沁
第二位配享太廟的晚晴愛國將領博爾濟吉特·僧格林沁,蒙古科爾沁旗人,出生家庭一般,但在道光五年被選定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承襲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進入蒙古貴族階層。歷經道光、咸豐、同治三朝,在此期間為清廷屢立功勳,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抗擊英法聯軍、鎮壓捻軍,被清廷稱為「國之柱石」。
道光年間,因為驍勇善戰,僧格林沁受到重用,擔任一系列重要職位,為咸豐朝顧命大臣之一。咸豐三年到五年,因全力鎮壓太平天國反軍,戰績卓越,因而聞名海內外;咸豐七年,僧格林沁指揮的大沽口保衛戰,是自1840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以來清廷抵抗列強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受到了清廷的大力獎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咸豐帝迫於壓力,咸豐帝革去僧格林沁郡王爵仍留欽差大臣職。到了咸豐十年,僧格林沁被起復出兵鎮壓捻軍(活躍在長江以北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同治四年五月,僧格林沁被捻軍誘敵深入,難以突圍,被捻軍張皮綆斬殺在麥田,戰死疆場,終年五十五歲。
僧格林沁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治軍嚴謹,深受百姓尊敬,在他的靈柩回京時,獻上的萬民傘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兩邊迎祭,哭聲震地。清廷以親王規格為僧格林沁舉行了葬禮,同治帝載淳和慈禧太后親臨祭奠,賜諡號「忠」,賜配享太廟。
配享太廟是什麼待遇?為何兩位蒙古親王能被供奉在清朝宗室太廟?
《大清蒙古王》僧格林沁形象
從以上兩位蒙古親王的生平來看,他們是有幾大共同點的,一是兩人都歷經三朝,可以說是老臣老將;二是兩人能被配享太廟都是因為軍功卓越,一位是平定邊境,一位是平定內亂,抗擊外敵;最後一點是兩人的的忠義,策棱忠於朝廷,無不臣之心,連一向忌憚外臣的雍正都對他連連晉封;僧格林沁忠於朝廷,愛護百姓,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可見,在清朝,能配享太廟的親王都是有卓越的軍功且出生貴族,對朝廷衷心的王爺。配享太廟是什麼待遇?為何兩位蒙古親王能被供奉在清朝宗室太廟? https://bit.ly/2Uky0dM
-------------------
張廷玉配享太廟一事與乾隆
本文所提到的多半都是從高陽先生所著的「柏臺故事」中所節錄出來的,在下的水準可沒有這麼好,可以將乾隆的詩解釋的這麼清楚,當然我相信也有人不同意高陽先生的看法, 歡迎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根據高陽先生的看法,張廷玉一定是雍正既位前重要的謀士,在雍正當了皇帝之後也是雍正很重要的幫手,很多的重要文稿根據高陽先生的考證,都是張廷玉所寫的,其中包括了有名的,「大意覺迷錄」,所以因為這些因素張廷玉本人在雍正大漸之日,跟鄂爾泰兩個人都被受作「顧命大臣」,遺命要配享太廟。 這是很難的恩遇,只要看一下,後來的漢大臣中連曾國藩都沒有能夠配享太廟就可知道此事有多難的。
 不過乾隆對張廷玉的印像並不好,大概是認為雍正很多不得人心的政策有很多都是接受張廷玉的建議所致,不過張廷玉也不見得認為乾隆有多了不起,因為張廷玉大概認為乾隆如果沒有自已,那當得到皇帝。
 再加上是三朝元老,對很多乾隆推翻前朝所作所為的方法一定也很不高興,難免有時候會給乾隆臉色看看,但是他是顧命大臣,光是給皇帝臉色,乾隆也不能對他如何,但是在乾 隆七年就藉口說《廷玉年逾七十,命不必向早入朝,遇炎蒸風雨亦不必進入》,希望眼不見為淨。
 不過這樣處了大概幾年,到了乾隆十三年張廷玉要求要修仕回鄉,張是安徽桐城人,家鄉中的讀書人很多,但是乾隆怕張廷玉回去之後將雍正的秘密給透露,所以用了很多理由不准他回去,到了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乾隆看他歸心似箭,所以說《強留轉似不強,而去之一字實又不忍出口》,但是在這些往來回返的文件中藏了很多的機關,乾隆說《座右鼎彝古器,尚缺久陳儿席,何況廟堂元老,誼切股肱》,此中的機關就是如果張真的求去,就是對皇帝薄情。當然張廷玉計不及此,馬上就說要回去,還要在此時以定的乾隆十六年的南巡中《請得暫時闕廷,於後年江寧 迎駕》。
歸田一事到此就算了,但是更重要的配享太廟一事,還正方辛未艾之中,因為乾隆曾說過,《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所以張廷玉為此上朝免冠碰頭求乾隆准他配享太廟,乾隆至此勉勉強強的答應他,但是寫了一首口氣相當差的詩賜給張廷玉,這首詩的口氣在下半首是這樣說的《可例青田原侑廟,漫愁鄭國竟催碑,吾非堯舜誰昊契,汗簡評論且聽伊》,前面一句是說用劉伯溫的例子准他歸田配享,但是第二句就很不好了,是說唐太宗本來替魏徵寫了墓碑又取消,對張廷玉配享太廟一事,乾隆也有可能這樣作。最後兩句則是說他不是堯舜,所以張廷玉說之,他就姑且聽之。這樣的語氣已經很不好了,但是張廷玉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真的想依老賣老還是怎麼的,居然只派他兒子入宮叩謝。
這下給乾隆找到藉口了,要軍機處下旨叫張廷玉《明白回奏》此事,《明白回奏》是個很糟糕的一個批奏,因為如果一句話講不清楚就是違旨,那時候問題就大了。為此張廷玉特別在第二天進宮回奏,這下給乾隆一個很好作文章的藉口
 上篇提到張廷玉跟乾隆苦求要退隱桐城,但是還是想要配享太廟,乾隆好不容易看張廷玉三朝元老的分上,決定要給他這個恩遇,但是乾隆已經被張廷玉這麼不識相的給搞的很火了,所以寫了一首口氣很差的詩給張廷玉,詩中引用唐太宗本來要替魏徵寫碑文,但是後來又反悔的例子來警告張廷玉,不知張廷玉是真的依老賣老還是如何,居然只叫他兒子代為謝恩,這下給乾隆找到藉口叫張廷玉仔細《明白回奏》。
 今天繼續談,清朝上奏褶被回批叫當事人「明白回奏」的都是很不太好的事情,除非回奏的達情達理,不然很容易被皇帝找碴,那就算是原來是小事,很容易變成大事,因為講的不明白,那不是違旨,那問題就大了‧  再下來運氣好的只是交吏部議處,運氣不好就是革職交刑部問罪了。張廷玉雖然不會「交部」,但是這樣就很沒有面子,再加上乾隆此時對張廷玉的態度一定是很不滿的,所以張的學生汪由敦正好在軍機處值班,一定將乾隆的態度跟自已的老師報告,第二天張廷玉就自已一早上朝跟乾隆明白回奏去了,沒想到不去還好,去了反而授人一個把柄,乾隆為此事特地親自寫了一篇上諭教訓張廷玉,此篇上諭很長,
原文如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看看乾隆的筆工有多強
『朕許大學士張廷玉原官致仕,且允配享太廟之請。乃張廷玉具折謝恩,詞稱「泥首闕廷」,並不親至,第令伊子張若澄代奏。因命軍機大臣傳寫諭旨,令其明白回奏。而今日黎明,張廷玉即來內廷,此必軍機處洩露消息之故。不然今日既可來,何以昨日不來?此不待問而可知者矣。夫配享太廟,乃張廷玉畢世之恩,豈尋常錫齎、加一官、晉一秩可此,不特張廷玉歿身銜恩,其子孫皆當世世銜恩。伊近在京邸,即使衰病不堪,亦當匍匐申謝。乃陳情則奏請面見,而謝恩則竟不親赴闕廷,視此莫大之恩,一若伊分所應得,有此理乎?
朕作賦詩,命翰林和韻,獻諛者或擬以皋夔,比以伊周。夫皋夔尚可也,伊周則不可也。朕詩自有分寸,謂「兩朝綸閣謹無過」,不為溢美之詞,亦尚其實長也。若因此而稱心滿意,則並其夙所具之謹且忘之,而不謹矣。夫「可例青田原侑廟」者,劉基以休致之臣,而得配享,曾有此例,故事在可許。伊試自思,果能仰企劉基乎?張廷玉立朝數十年,身居極品,受三朝厚恩,而當此桑榆晚景,輾轉圖維,惟知自便。未得歸則求歸自逸,既得歸則求配享叨榮,及兩願俱遂,則又視若固有。
意謂朕言既出,自無反汗,已足滿其素願,而此後更無可覬之恩,亦無復加之罪,遂可恝然置君臣大義於不問耳。朕前旨原謂,配享大臣不當歸田終老,今朕憐其老而賜之歸,是乃特恩也。既賜歸而又曲從伊請,許其配享,是特恩外之特恩也。乃在朕則有請必從,而彼則恬不知感,則朕又何為屢加此格外之恩,且又何以示在朝之群臣也。試問其願歸老乎?願承受配享乎?令其明白回奏。
昨朕命寫諭旨時,大學士博恆及汪由敦免冠叩首,奏稱張廷玉蒙聖恩曲加體恤,終始矜全。若明發諭旨,則張廷玉罪將無可逭,此已見師生捨身相為之私情。
及觀今日張廷玉之早來,則其情顯然,朕為天下主,而今在廷大臣因師生而成門戶,在朝則倚恃眷注,事事要被恩典,及去位而又有得意門生留星替月,此可姑容乎?  夫君子絕交不出惡聲。朕昨令寫諭旨,意尚遲回,不欲遽發。及觀張廷玉今日之來,且來較向日獨早,謂非先得信息,其將誰欺?若將二人革職交王大臣等質訊,未有不明者。但朕既曲成其終,張廷玉縱忍負朕,朕不忍負張廷玉。然軍機重地,乃顧師生而不顧公義,身為大臣,豈應出此?
朕嘗謂大臣承受恩典,非可濫邀,若居心稍有不實,則得罪於天地鬼神,必致敗露。張廷玉一生蒙被異數,即使詐偽亦可謂始終能保。乃至將去之時,加恩愈重,而其所行有出於情理之外,雖欲曲為包容,於理有所不可,豈非居心不實之明效大驗耶?天道之顯著如此,為人臣者,其可不知所儆惕乎?可不知所改悔乎?』
 上諭中的重點是今天可以來,那為什麼昨天不來,可見不是不能來是不想來,並且跟張廷玉解釋說乾隆用劉伯溫的例子來準他配享太廟,問張廷玉捫心自問是不是功可比劉伯溫呢?這裏的真的要佩服乾隆的『筆工』,真的是左轉右轉都是他的話,理由真是長篇大論‧
張廷玉當然說他沒有得到認何的信息,乾隆就又寫了篇的上諭痛責張廷玉一番,這篇將史貽直扯進來
『張廷玉與史貽直素不相合,史貽直久曾於朕前奏張廷玉將來不應配享太廟。在史貽直本不應如此陳奏,而彼時朕即不聽其言也。張廷玉奏請見面時,稱外人亦有議將來不得配享者,朕問謂誰?即明指史貽直所言。及問以大學士員缺,即奏稱汪由敦現在暫署,將來即可辦理。其意謂在朝既與史貽直夙有嫌隙,今經休致,則史貽直獨在閣中,恐於伊未便,故援引一素日相好之門生,則身雖去而與在朝無異。此等伎倆,可施之朕前乎?試思大學士何官,而可徇私援引乎?更思朕何如主,而容大臣等植黨樹私乎?史貽直即與張廷玉不協,又何能在朕前加以傾陷?若因張廷玉既去,即自矜得意,是亦自取罪戾耳。大臣等分門別戶,衣缽相傳,此豈盛世所有之事?』
張廷玉在雍正的時候好像相當的政治天才,但是到了乾隆時代,不知他是依老賣老還是怎麼的,到了這種地步還在跟皇帝爭就顯的太不上道了,想來是張廷玉不太了解乾隆對他的看法如何,張廷玉大概認為你們父子兩人的天下要不是有我那會有今天,但是乾隆可不這麼想,由於大部份雍正的上諭都是張廷玉寫的,乾隆對這些上諭有很多都不怎麼認同,比方說對「大義覺迷錄」的處理方法還有其他很多的事情,在乾隆認為《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張廷玉不過是唯命是從一奴才而已,既非犯言直諫的正人君子,亦非正色立朝的大臣,所以是從心底輕視其人。張廷玉不料及此,所以行停常常動乖上意。
下一年因為皇長子定親王的喪事,張初祭普過,他就想要動身,沒想到這樣又被乾隆找到藉口又把張廷玉罵一頓,這一次乾隆一次要把張廷玉給解決了,不要再托泥帶水零割張廷玉了。
上諭中說
『上年朕許伊休致回籍,伊即請面見,奏請恐身後不獲蒙配享之典,要朕一言為券。朕以皇考遺詔已定,伊又無大過,何忍反汗?故特允其請,並賜詩為券。夫其汲汲如此者,直由於信朕不及,即此居心,已不可以對天地鬼神矣。又何可冒膺侑食之大典乎?及其謝恩,並不躬親,經廷臣議處,朕仍加恩,寬留原職,並仍准其配享,且於陛辭之日,賜齎優渥,並令於其動身時,仍派大臣侍衛往送。伊遂心滿意足,急思旋裡。適遇定親王皇長子之喪,甫過初祭,即奏請南還。試思伊曾侍朕講讀又曾為定親王師傅,而乃漠然無情,一至於此,是為尚有人心者乎?
朕從前不即令其回籍者,實朕之以股肱心膂視之,逾於常格之恩,而伊轉以此怏怏。及至許其原官致仕,許其配享,則此外更無可希冀,無可留戀,惟以歸田為得計矣。前於養心殿召對,奏稱太廟配享一節,臣即赴湯蹈火,亦所甘心。夫以一己之事,則甘於赴蹈,而君父之深恩厚誼,則一切置之不顧,有是情理乎?』
乾隆在這個上諭中說《股肱心腹視之,逾於常格之恩》這話好像跟他前面講的話不同調,但是跟他後面的話連在一起就是暗示張廷玉『我老爸需要你,我可不需要你,我只是看我老爸的面子上重用你,你別給臉不要臉』。上諭中更嚴重的是說張廷玉《信不及朕》,也就說你信不過我,我也信不過你,張廷玉應該有所了解,但是一再忽略,是不是想所挾持? 惡感漸深,最後面發下一張配享太廟的個臣清單,問張廷玉他夠不夠資格跟這些人一起同列太廟,並說回奏日,命大學士九卿等定議具奏。
到此張廷玉大夢方醒,知道這下大糟特糟,求容反辱之了,在不上奏請罪,家門都會有禍,於是具疏請罪,最後廷臣具議,以張廷玉種種負恩,應革去大學士。乾隆到此是佔了全面的上風,也就可免了,所以就饒了張廷玉,張廷玉在乾隆十五年休致回桐城養老 。 
所以了,這種風光是如birchl 網友所說的是清朝風光第一人,但是這樣的風光要是我的話還不如不要‧光是後面被乾隆休理到顏面無光要用跪的求,還要看乾隆臉色的這樣進去太廟,這未免也太窩囊了。張廷玉配享太廟一事與乾隆  https://bit.ly/2QP4cnn


2020-03-27_231303

敬天法祖
敬天法祖是儒家周禮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天道(自然規律);祖就是宗廟的祖先神。天神稱祀,宗廟稱享,祭祀天神稱為外事,祭祀宗廟稱為內事。出自《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無二道也。《周禮》一書,朱子以為周公輔導成王,垂法後世,用意最深切,"宗廟所祭者一家之親,內神也,故曰內事;郊社及山川之屬所祭者天下一國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朱熹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亦所以尊祖也。祖先也是漢人與天神溝通的媒介敬是態度,法是學習,天是昊天,上帝之類的,祖是起源以及變化規律,就是要用敬畏嚴謹的態度去學習和套用自然規律!前面天主要側重於社會管理規則,後面祖側重於自然規律!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儒教的核心之一,也是漢人的主要信仰。敬天的祭祀場所是天壇
中文名稱
敬天法祖
來源
周禮
類型
儒教教義之一
性質
祭祀形式
詳細釋義
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天神地隻隻能由天子祭祀。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則隻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清明節、寒食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是祭祖日。祭祖也是漢人宣告自己為炎黃子孫最直接的方式
敬天
敬天信仰出自儒教聖經《詩經》:"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上既勸王和德以安國,故又言當畏敬上天,當敬天之威怒,以自肅戒,無敢忽慢之而戲謔逸豫。又當敬天之災變,以常戰傈,無敢忽之而馳驅自恣也。天之變怒,所以須敬者,以此昊天在上,人仰之皆謂之明,常與汝出入往來,遊溢相從,終常相隨,見人善惡。既曰若此,不可不敬慎也。"
宋朝天子祭天出行儀仗
宋朝天子祭天出行儀仗
天不言語,以災異譴告。敬天信仰就是天人感應信仰。"早夜敬天,于是得安文王之道。"王者如此上事,則敬天安命之道。欽崇天道,永保天命。敬天的方式是祭天。祭天又稱郊祀或明堂之祭,是儒教裏的國家吉禮第一禮儀。"夫古之畏敬天而重天郊……是故天子每至歲首,必先郊祭以離開天,乃敢為地,行子禮也;每將同師,必先郊祭以告天,乃敢征伐,行子道也。"唐朝《郊祀議》曰:"孔子雲:'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此萬世不易之法也。昔長孫無忌請祀高祖于圜丘以配昊天上帝,祀太宗于明堂以配上帝,義為得之。今國家嗣興唐祚,追尊孝德,而以堯舜為肇祀之祖,宜以神堯配天于圜丘,孝德皇帝配上帝于明堂,禮也。其服物製度,古有常儀,願罷一切偽飾。"郊以祀天,祀天而必法則其所垂之象,使凡吾身之所被服、吾身之所乘駕、吾禮之所施設文飾,莫非天之象焉。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
祭天服飾象征著上天垂象、天象,所以天子祭天要穿十二紋章袞冕。三公之冕九,祀、火、毳、藻、綉、爵弁等冕六,韋弁、皮弁、玄冠,合上九。三孤自祀冕而下八,無火冕。公卿七,又無毳冕。上大夫六,又無藻冕。中大夫五,又無皮弁。下大夫四,又無爵弁。士服三,祀弁、爵弁、玄冕。庶士玄冠。
法祖
孔子曰:"萬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緣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歷代有天下者,皆以祖配天。始祖感天神靈而生,祭天則以祖配之。自外至者,無主不上。"《爾雅·釋天》文。雲'自外至者,無主不上',《公羊》宣三年傳文,'外至'者,天神也,'主'者,人祖也。故祭以人祖配天神也。"
法祖可分為兩類:
其一,法立國之祖。即所謂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關于法開國之祖前面有所論述,如周初法文王和周公。秦二世一即位也遵奉始皇,為止立廟。而且自漢以後,歷代王朝,莫不尊其開國之君主為祖先,而且開國之主遺留下的製度、命令,後代也不敢隨意改動。
其二,法五帝。即所謂的"祖述堯舜"君主開國之初,往往先建立自己的帝王譜系。追溯到最早,甚至可以找出他們與遠古時代的五帝有血緣關系,這點在《史記》《漢書》中多有記載。如《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甫一即位,就尊黃帝為始祖,帝虞為二世祖,並立有九廟:"一曰黃帝太初祖廟,二曰帝虞始祖昭廟,……太初祖廟東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餘廟半之。……功費數百巨萬,卒徒死者萬數。"又《元命包》雲:"夏,白帝之子。殷,黑帝之子。周,蒼帝之子。"是其王者,皆感大微五帝之精而生。五帝猶仁、義、禮、智、信之心,隨感而應者也。五帝是"五行精氣之神",人間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帝輪流所感應而生的,因此也稱為"感生帝",如堯是赤帝所感生,舜是黃帝所感生,禹是白帝所感生,湯是黑帝所感生,周文王是蒼帝所感生。帝王祭天當然要祭祀與自己一朝相應的天帝。明朝時乾清宮裏的匾額上的四個字為"敬天法祖"。"入門丹陛至乾清宮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崇禎元年八月初四日懸安,系高太監時明筆也。"滿清入侵中國,焚明太廟神主,"易乾清宮匾'敬天法祖'為'敬天勤民'"。
-----------------
敬天法祖,大抵就是敬奉上天,將天神格化,相信「老天爺」,同時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福澤庇佑,並效法祖先的懿德嘉行、家風家法等。 敬天法祖是早在上古就已經形成的傳統文化習俗,數千年來一直流傳于華夏大地。 所謂「祖宗家法」在古代有著極為重要的社會地位。 [1-2] 
敬畏上天、尊奉祖先是漢民族傳統文化理念。 天神稱祀,宗廟稱享,祭祀天神稱為外事,祭祀宗廟稱為內事。 出自《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無二道也。 朱熹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亦所以尊祖也。 敬天法祖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9iKfvK
-----------------
敬天法祖是周禮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天神、上帝;祖就是宗廟的祖先神。


台灣宗教學會2019年會「台灣宗教研究20年的回顧與前瞻」暨「敬天法祖」學術研討會報名表

「敬天」與「法祖」為華人社會最核心的信仰觀念,由此開展出敬事上天與祭祀祖先兩大宗教禮儀,並衍伸出華人宗教特有的形上學、宇宙論、倫理學與社會實踐體系。本次會議將廣邀人文與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參與,並針對下列與「敬天」、「法祖」相關的議題進行深度探索並撰寫論文:「敬天法祖」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啟事 | Facebook https://bit.ly/33TSFZn
1.敬天的形上觀、宇宙觀、倫理觀
2.孝道、尊親與祭祖的形上觀、宇宙觀、倫理觀
3.敬天與祭祖的禮儀展演與文學藝術的各種象徵形式
4.家族、宗族的祭祀空間、器物、組織與社會實踐
5.上述各項主題在不同歷史時期、地域的比較分析
6.世界宗教對上述主題的詮釋、抗拒或融入等交涉題
7.其他與敬天、法祖相關的宗教性議題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 貼文 https://bit.ly/2WTsG2K
台灣宗教學會2019年會「台灣宗教研究20年的回顧與前瞻」暨「敬天法祖」學術研討會報名表 https://bit.ly/2UoT2bl

2020-03-29_181442「敬天法祖」國際學術研討會0312-32019年會海報


 「祭祖」在中華文化儒家脈絡中的意義
  祭祖在中華文化儒家傳統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意涵豐富,在此無法一一陳述,僅點出與天主教會信仰之精義相互呼應的核心部分。
一、 「天」與「祖先」的區分
  中華民族一向被稱為「禮義之邦」,中華文化被視為「禮」的文化。「禮」的原始形態和重要內容是宗教祭祀,但由於殷人和周人對「天」、「帝」的看法不一,所以殷禮以祭祀鬼神為核心,而周禮則是祭祀祖先。殷人的「天」、「帝」觀中,包括祖先神;周人則切斷了天、人之間的臍帶,將祖先神由至上神「天」中分離出來,居於「天」神之下,受「天」的支配。
二、 周代以降,對祖先的祭禮
  而在周代,有系統的記載「祭禮」的作品,當推《禮記》。《禮記‧祭統》指出「祭禮」的重要性: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吉(祭)、凶、賓、軍、嘉禮合稱「五禮」,而以祭禮為重。對天地鬼神的敬重,與對家族祖先的尊崇,是治世、齊家的根本,因此,「敬天祭祖」一直以來均是儒家倫理道德生活中極重要的一部分,這也關係著人際的網絡。
  「禮」,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是倫常的實踐,因此,有「禮者,履也」之說。 儒家視人際結構,有縱向面和橫向面:縱向面是對生命根源關係之探索,人與父母、先祖之關係屬之,對應這關係的倫常態度,謂之「孝」;橫向面則是由此生命根源所開展的結構,手足關係屬之,對應這關係的倫常態度,謂之「悌」。父母先祖在世,固然共享天倫之樂,若是一旦離世,發乎人的至性至情,不免要再加追溯懷念,而這種人對生命根源的追溯懷念,就是祭祀。「祭祖」,則是將對生命根源的追溯與崇敬,由家庭的幅度,更推廣為自然生命的天與地,甚而至於「文化天地」。
三、 「死而不絕」的生命理念
  換言之,祭禮之中,對祖先的祭祀,是將「死而不絕」的生命理念,推擴到最高層次。一方面滿足生者對死者的思念與崇敬之情,一方面以香火不斷的人間祭奠,傳達死而不絕的生命理念。
   雖然孔子曾在回答弟子詢問時說「未知生,焉知死」,彷彿對「死」存而不論,其實,儒家視生死為一個完成,是由過去、現在、未來連結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死者離世,生者葬之,這是「葬禮」,是一種斷裂,為安頓死者。而就人的情感來說,希望與死者「再連結」,這個再連結,則是「祭禮」,是一種接續,為了提昇生者。
   「祭祖」,是活著的家族成員對亡故的祖先表示敬畏、懷念之情的重要禮儀。人們懷著誠敬之心祭拜祖先。在莊嚴的氣氛中,子孫感受到祖先的威儀,因而把對祖先的敬畏之心,轉化為對傳統道德的尊奉,並身體力行,以報答祖先的化育之恩。
  祭祖的精義,即在於對生命所從出的本源禮敬。因此,祭祀禮儀之前要齋戒沐浴,以示尊崇慎重。齋戒有兩種:先對外在事務預作安頓,謂之「散齋」;之後專力於排除內心雜念,稱為「致齋」。專心致志的冥想三天,所祭祀的先人的音容笑貌,自然栩栩如生,如在目前。之後,在祭祖之時,自然感應到祖先的臨在,接受子孫的祭祀。 這和「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 的真誠態度,是類同的。這就是禮記中所論的「祭禮」的意義,也是中華文化中對於「祭祖」所要求的精神。輔神禮儀研究中心:禮儀專題「禮儀年」 https://bit.ly/2UIlt30


中國傳統對「神」的敬禮 (上)
羅光
神學論集 第17期 一九七三年 411―429頁
中華民族從有歷史文據以來,常有宗教信仰,信仰皇天上帝,也信仰神靈。皇天上帝高居一切以上,造生人物,掌管宇宙,人們對祂當然奉獻敬禮,表示服膺。其他神靈也在人類以上,能造福構禍,理應受人敬奉。儒家雖不是宗教,但在傳統的生活規律中,含有祭天,祭神的典禮。佛教和道教則是宗教,而宗教必有宗教生活,宗教生活特別表現於宗教儀禮,因此中國傳統裡,歷代都有對於「天」和「神」的敬典。
中國傳統裡對於「天」和「神」的敬禮,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祈禱,第二類是祭祀。祈禱用語言文字表達敬意,祭祀用儀典表示服膺。在祈禱和祭祀的意義裡,含有罪惡的觀念並牽涉及人的來生問題。我們在下面便分段研究祈禱、祭祀、罪惡和來生。
(一)祈禱 
(1)甲骨文的貞卜 
「人窮則呼天」,這句成語代表中華民族的心理。在中華民族遠古時代已有向所信仰的「天」行祈禱的典禮。我中華民族最古的史蹟現在祇有甲骨,這是商朝貞卜所用的龜甲牛骨,上面刻有卜辭.是目前我中華民族最古的文字。
貞卜;貞為問卜,卜為灼龜所見的兆。商朝時,每遇稍微重大的事,一定要貞卜,以知道上天的旨意,順天的旨意則吉,逆天的旨意則凶。
從現有的甲骨文裡可以知道當時所卜的事類。『商人貞卜之事項,羅振玉分為九類,王襄分為十二類。按卜辭分類,甚非易事。一因文字多未能識,一因句讀多未能通,故無從歸類者甚夥。茲參考羅、王之說,稍加增訂,分類如下:第一祭、第二告、第三 亨、第四行止、第五田漁、第六征伐、第七年、第八雨風、第九霽、第十瘳、第十一夢、第十二命、第十三旬、第十四雜卜。』 (1)
貞卜用龜,取龜在秋天,春天殺龜釁龜,然後加以攻治,鋸去背甲,留用腹甲,鑽鑿小孔,大龜甲可有七十二鑽。貞卜時,以火燋灼龜甲小孔,小孔旁乃有裂紋,鉅紋稱為墨,細紋稱為拆。貞者按照裂紋,以定吉凶。把吉凶之辭,刻於小孔旁,即是卜辭。現在所有甲骨文,就是這種卜辭。
古代除龜卜外,還有筮法、筮用替草。古代的易書,即是卜筮的書。古代傳說夏朝有連山,商朝有歸藏、周朝有周易。這種傳說雖不可考;但是卜筮一事,則是古史中不容懷疑的事。在『周禮』一書中,更有龜卜的典禮。
卜筮目的除詢問事件的吉凶外,也有求雨求病愈的目的。這些目的都包含一種向上天的祈禱,祈求上天顯示旨意,有時更向上天求福。卜筮的意義:第一,承認人事由上天處理,第二承認人應遵行天意,.第三承認上天的旨意可以顯示給人,人在卜筮時,常是默默祈禱上天,祈求賜佑。卜筮因此可以視為一種最古的祈禱。
(2)經書時代
與甲骨文同時代的書經和稍後的詩經,載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言詞,這些言詞常是一篇一篇的正式文告。在正式文告中,有祭神的歌詞。祭祀以禮儀動作為主,以樂歌為輔。祭祀的樂章歌頌神的威儀盛德,祈求賜福賜祐。這些樂章也就是祈禱詞。
 尚書虞書益稷篇說:『夔曰:憂擊鳴球,搏咐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后德讓,下管發鼓,令止柷敔。筮鏞以閒,鳥獸蹌蹌,蕭韶九成,鳳凰來儀。』
 這篇樂章,不是祭天祭神的樂章,而是祭祖的樂章,不能代表尚書的祈禱辭。然而祭祖既有頌德的歌章,祭天的大典,一定也有歌頌天德的樂章。 
詩經裡的頌,朱子解為:『宗廟之樂歌。大序所謂美盛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但是詩經的頌也有不是祭祖宗的樂章,『豐年』一詩,則是祭社禝的樂章,大雅有『生民J、『行葦』、『既醉』、『鳧露』、『板』,等詩,都是祭祀以後宴客的樂章,不歌頌祖先的功德,祇歌讚祭典的嚴肅,求福的詞句也表現在字裡行間。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弄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周頌、豐年)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大雅、皇矣)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既醉以酒,爾殽既將;君子萬年,介爾昭明。昭明有融,萬朗令終,令終有傲,公尸嘉告。』(大雅,既醉)
 『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昊天日明,及爾出王。昊天旦旦,及爾游衍。』(大雅、板)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卜三管,其命多辟。天生蒸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大雅、蕩)
 『畟畟艮耜,俶載南畝。播厥百穀,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筥。其鑲伊黍。其笠伊糾,其鎛斯趙。以薅荼蓼,荼寥朽止。黍稷茂止,穫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殺時犉牲,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周頌、良耜)
 『良耜』和『豐年』是秋收報社稷之歌,大雅的『皇矣』、『既醉』、『板』、『蕩』,是諫誡和祝嘏的詩,詩中都有敬畏上天和感謝豐收的意思。這些詩篇雖不是直接祭上帝或祭神的讚詞,但也可以看作讚頌神靈的禱詞。
古代正式的祈禱詞是祭文,祭天、祭地、祭神,從漢以後都有祭文。祭弔亡人時,也朗誦祭文。祭祀中還有祝嘏之詞,代表上天或神靈及祖先賜告,祝福獻祭的人。
(3)漢唐宋祭天地文
郊社的祭典為歷代最隆重的典禮,按周禮郊社祭典裡沒有祭文,祇有樂章,秦時古樂已亡,祭祀時雖仍用樂,但沒有詞。同時,興起了頌讀祭文的儀節。
現存的漢朝祭天的祭文有漢昭帝祭天地文:『皇皇上天,照臨下土,平地之靈,降甘風雨。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維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祐。薄薄之土,承天之神,興甘風雨,庶卉百穀,莫不茂者,既安且寧。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靈。』(謹昭帝祝天地辭)
 漢光武帝登基祭天文: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願降命,屬秀黎元,為民父母,秀不敢當。群下百僚,不謀同辭,咸日:王莽纂試竊位,秀發憤興義兵,破王邑百萬眾於昆陽,誅王郎銅馬赤眉青犢賊,平定天下,海內蒙恩。上當天心,下為元元所歸。讖記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秀猶固辭,至於再至於三,群下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漢光武帝即位祭天地文)
 唐朝所存留至今的祭天地文有泰山玉牒文。玉牒在古代為封禪之文。史記封禪書說:『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古代的封禪書為一秘件,不令人知。唐玄宗開元十三年,有事泰山,玄宗問前代玉牒,為什麼祕而不宣。賀知章答說:玉牒通意於天,故尚微密。玄宗說:朕今為民祈福,無一秘講,即以玉牒出示百僚。
 唐高宗泰山玉牒文:『嗣天子臣治敢告於昊上帝。有隋位極顛危,天數窮否,生靈塗炭,鼎祚淪亡。高祖伏黃鉞而救黎元,錫元珪而拯沈溺。太宗功宏鍊石,定區宇於再麾,業比斷鼇,飲滄漠而一息。臣黍奉餘緒,承威積慶,遂得費山寢燎,炎海韜波。雖業茂宗祧,實降靈弩吳。今謹告成東嶽,歸上元,大寶克隆 鴻基永固,凝薰萬姓,陶化八絃。』
 民國六十年十月二十日,馬鴻逵夫人劉慕俠女士呈獻唐玄宗及宋真宗泰山封禪玉冊於蔣總統,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兩冊在山東泰安蒿里山上,於民國二十二年出土,玉簡現皆完好,簡上所刻冊文,為禪地祇之詞。封禪的典禮,封為祭天,壇在泰山之上,禪為祭地,壇在泰山之下。
 唐玄宗禪地祇文:『惟開元十三年歲次弓丑,十一日辛卯,嗣天子隆基,敢昭告于皇地祇,臣嗣守鴻名,膺茲丕運,率循地義,以為人極,夙夜祇若,汔未敢康。賴坤元降靈,錫之景祐。資植庶類。屢惟豐年。式展,時巡報功厚載。敬以玉帛犠齊,粢盛庶品,備茲痊禮。式表至誠。睿宗大聖真皇帝配神作主。
 宋真宗禪地祇文:『惟大中祥符元年歲次戊申,十月戊子朔,二十五日壬子,嗣天子臣叵敢昭告于皇地祇。無私垂祐。有宋肇基,命惟天啟,慶賴坤儀。太祖神武,威震萬寓。太宗聖文,德綏九士。臣恭膺寶命,篡承丞緒。穹天降靈,靈符下付,景祚延鴻,祕文昭著。八表以寧,五兵不試,九穀豐穰,百姓親比。方輿所資,凉德是愧。薄率同詞,搢紳協議。因以峙巡,亦既肆類。躬陳典禮。祇事厚載,致孝祖宗,潔誠嚴配。以伸大報,聿修明祀,本支百世,黎元受祉。謹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茲禋瘞,式表至誠。皇伯考太祖啟運立極,英武聖文,神德玄功,大孝皇帝;皇考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大明,廣孝皇帝,配神作主。尚饗。』
 這類祭告天地之文多係歌功頌德;然而祭文的意義則是把功德歸之於天地的保祐,獻祭報謝。漢光武帝登基告天,把當時登基的理由昭告上天。至於封禪大典,在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的時候,皇帝登泰山,把國家治平的情況昭告上天,獻祭報謝。漢昭帝祭天地文則是在通常的祭天大典裡的頌辭,感謝皇天后土,風調雨順,庶物群生。皇帝對於皇天皇地祇,自己稱臣稱名,表示敬奉上天的誠意。
 (4)國家大典的禱詞
 兩國締結盟約,為政界的一樁大事。春秋戰國時,諸侯相爭,合縱連橫,常立盟約。盟約的威信在於國際道義。但是在道義衰落的戰國時期,大家都不敢以國際道義為盟約的唯一保障;於是乃呼求神靈,以作保證。這種保證詞列在盟約之內。若是簽約的國家有不守約的舉動,神靈將降罰。
左傳襄公十一年,諸侯伐鄭,鄭人懼,同盟子亳,載在書上說:『凡我同盟,毋薀年、毋壅利、毋保姦、毋留慝、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獎王室。或閒茲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一國之神,明神殛之,俾失其民,墜命亡氏,路其國家。』(左傳卷二十七)
袁紹曾於漳河結盟討伐董卓,有『漳河盟辭』。辭云:『凡我同盟之後,畢力致命,以伐凶醜,同獎王室,翼載天子,有渝此盟,神明是殛,俾墜其師,無克詐國』。
太子加冠為朝廷重典。加冠禮時須告祖廟,有祝文昭告祖宗,祈天賜福。
漢昭帝冠辭:『陛下離顯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嘉祿。欽順仲夏之吉日,遵並大道邠 ,或秉集萬福之休靈,始加昭明之元服,推遠稚兔之私志,崇積文武之寵德。肅勤萬祖清廟,六合之內靡不息。陛下永永,與天無極。』
晉太子冠祝文:『令月吉日,始加元服,皇帝穆穆,恩宏袞職。欽若昊天,六合是式,率遵祖考,永永無極。眉壽惟祺,介茲景福。』
皇帝的祭典,郊社以外,就是祖廟祭祀。祖廟以下,皇帝有時親祀神靈。在神靈中太一算是尊高。司馬遷史記載有拜祝太一的贊饗文:『德星昭衍,厥惟休祥。壽星仍出,淵耀光明。信星昭見,皇帝敬拜太祝之享。』
皇帝祭太一,自稱皇帝,不像祭天地時自稱臣稱名。然而太一的祭享也算重典。(賽詞,醮詞第 1O頁11頁)
(5)求雨文
歷代文獻裡所存的求雨文頗多。我國以農立國,農夫耕種,常須雨調風順。天旱不雨,五穀不生,因此地方官員到神廟行禮,祈求賜給甘霖。天下了雨:又到廟謝恩。
曾鞏有福州鱔溪禱雨文:『……神有靈蹟,國人所祇;神明顯號,天子所躋。萎能起之,槁能澤之。胡能有餘,劍而不施。我用卜日蚤駕以馳。既告潭側,尚其聽之。攘除驕陽,騰雲瀇霓。播為甘液,霈酒淋漓。俾農有秋,百物具宜。……』
曾鞏諸廟謝雨文:『……故若鞏者,任職於外,六年于茲,而無歲不勤於諸雨。賴天之仁,鬼神之靈,閔人之窮,輙賜甘澤,以救大旱,吏知其幸而已。其為酒醴牲饗,以報神之賜,曷敢不虔。……』
白居易祝皋亭神文:『……去秋愆陽,今夏少雨。實憂災汵,重困杭人。居易忝奉昭條,愧無政術。既逢愆序,不敢寧居。一時禱伍相神,祈城隍祠,靈雖有應,雨末霑足。是用擇日祇事,改請於神。恭維明神稟靈於陰祇,資善於釋氏,聰明正直,潔靖慈仁,無幽不通,有感必應。今請齋心虔告,神其鑒之。若四封之間,五日之內,雨澤霈足,稼穡滋稔,敢不增修像設,重薦馨香,歌舞鼓鍾,備物以報。如此,則不獨人之福,亦惟神之光。若寂寥自居,肸蠁無應,長吏虔誠而不咎,下民盼望而不知,坐觀農田,使之枯悴;如此,則不獨人之困,亦惟神之羞。惟神裁之,敬以俟命。尚饗。』
雨多了,造成淫雨,五穀受害,官吏乃求止雨放晴。董仲舒有『止雨祝』,求社神山雨:『諾!天生五穀以養人,今淫雨太多,五穀不和。敬進肥牲清酒,以請社靈,幸為止雨,除民所苦,無使陰滅陽。陰滅陽,不願于天。天之常意,在于利人。人願止雨,敢告于社。』
醮為古代加冠和娶妻的祭典,又以酒不酬酢為醮。後代佛教道教興起,設壇祀禱,都稱為醮。杜光庭曾寫晉公作后土醮詞,求平定變亂,以安國土:『伏以惟地惟天,厚載廣覆,生成庶品,孕育群靈,坤德母儀,光被萬有。……厥有誠祈,盍申昭告。臣封境之內,戈甲屢興,害及丘墳,戮兼嬰耄。……念茲萬姓,誠切禱祈,瀝血披心,仰希鑒祐。伏兮曲哀虔祝,俯借威靈,命山川嶽瀆之神,助平災淦,雷電風雲之吏,共靜郊原。……奉斝陳詞,言興淚霣,不任。』
古代秋收以後,十一月間有賽社,以報謝田神;故有賽詞;但別種秋祭也可稱賽,梁朝沈約曾作用『賽鼎山廟文』:『我皇體天御宇,望日表尊,備樂變乎笙錦,鬱禮華於俎豆。邇無不懷,遠無不肅。鳥革素之客,草移丹綠之狀。泉露改味,日月重光。卯惟大王年逾二百,世兼四代,揚玉稃、希瑤席、秦楚趙之巫,把瓊茅而延佇,燕衛宋鄭之音,結統風而成典,九嶷之乘蔽比,三山之駕若雲。』
(6)私人祈禱
以上五節所引的祈禱文都是朝廷或官吏正式行祭祀時所用的禱詞;古代既然有祭祀,自然就有祭文。除這種正式的祈禱外,私人也向神靈祈禱,或為祈福,或為祛災。私人的祈禱通常在祭神的處所。後來佛、道的寺院興建了以後,祈禱的人便都上廟上觀了。
按古代的傳說,很古的時候就有私人祈禱的故事。詩經玄鳥章云:『天命玄烏,降而坐商』。朱子註說:『玄鳥、鳦也。春分玄鳥降,高辛氏之妃,有娀氏女簡狄,祈於郊禖,鳦遺卵簡狄吞之而生契,其後氏遂為有商氏。』玄鳥降卵為神話,祈於郊禖也算神話的一部份。但是古代已有祈禱並非虛話。
史記孔子列傳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這裡所說禱於尼丘,也是私人祈禱。 
論語說:『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日:禱于上下神祇。予日:丘禱之久矣。』 (論語述而) 
朱熹註釋曰:『禱者,悔過遷善,以祈神之佑也。無其理則不必禱。既日有之,則聖人未嘗有過,無善可遷,其素行固已合於神明,故曰丘之禱久矣。又士喪禮,疾病行禱五祀,蓋臣子迫切之情,有不能自已者,初不請命於病者而後禱也。故孔子於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無所事禱之意。』 
朱子的解釋很牽強,子路請求孔子准許向五祀行祭,祈求病愈。孔予告以自己心中早已禱告,清心節慾,以與神接。這種禱告是精神方面的禱告而不見於語言。 
佛教和道教盛行以後,信眾的私人禱告乃成為日常的宗教生活。但是國人的傳統心理常以為在有事故時纔祈禱。祈禱兩字的意義本來就含有這種心理。『說文』解釋祈字:『祈,求福也,以祈斤聲。』 『經籍纂詁』也解「祈」為「求福也」,「為民求福叫告之詞也。」 『禱』字在『經籍纂詁』說是「請也,祈也」,「求福也」,「告事求福也」。「謂禱於天地社稜宗廟」。「說文」解釋『禱』字為『告事求福也』,『求福謂之禱,報賽謂之祠』,『請於鬼神』。 
(7)佛教的祈禱 
佛教信佛,信菩薩,信天界和地獄。為能獲得光明,脫離苦海,又為超渡亡魂,轉生人世。佛教有供奉佛和菩薩的敬禮。  
僧尼住在寺廟裡,朝夕誦經,所誦經文,多為佛教經典,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妙法華嚴經、淨土經、阿彌陀經等。除誦唸經典外,僧尼還唱誦朝暮課誦。今據臺北善導寺所印的『佛教朝暮課誦』(2),摘錄幾篇佛教的朝課:
  『香讚』,朔望早課前用:  『寶鼎爇名香,普徧十方,虔誠奉獻法中王。  端為民國祝萬歲,地久天長。  端為民國祝萬歲,地久天長。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唱誦時,有大磬,引磬、大鐘、弔鐘、小鼓、木魚,鐺子、鉛子等樂器,依照一定規律敲叩。
  宣讀神咒,神咒係中文從梵文音譯,意義不明,按照文字誦唸。
  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段,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若厄。然後唱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上來現前清淨眾,諷誦如來諸品咒。回向三寶眾龍天,守護伽藍諸聖眾。三塗八難俱離苦,四思三有盡霑恩。國界安寧兵革銷,風調雨順民安樂。大眾薰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三門清淨絕非虞,檀信歸依增幅慧。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養,四者殲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詞薩,摩訶般若波羅密。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民圖永固,國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自願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願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願依憎,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碍,和南聖眾。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羅,南無護法韋馱奪天菩薩。』
佛教的暮課,誦佛說阿彌陀經,禮佛懺悔文。
禮佛懺悔文:『大慈大悲愍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歸命禮。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南無,如來,應供,正編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大夫,天人師,佛,世尊。…』
再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經生咒,南無阿彌陀佛誦:『南無阿彌陀佛,(遶念數百千聲)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敢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全不貪戀,意不顛倒,如人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誦唸『普供養真言,我們選錄兩則:
阿彌陀佛供:『阿彌陀佛,無上醫王,巍巍真相放毫光,苦海作舟十品蓮邦,同願往西方。』
觀音菩薩供:『觀音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尋聲,無剎不現身。』
以後有念誦,讚偈,拜願。現擇錄『大慈菩薩發願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歸依,纖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渡眾生,總願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佛教僧尼早晚誦經,供奉禮拜。所誦經文和中國傳統祭典中的祭文,在文筆和意義上都完全不同。佛教的經文充份表現宗教信仰,不求福免災,而是讚頌佛法,皈依佛法,求脫罪業,轉生西方樂境。
佛教信眾有住家長齋禮佛者:他們在家誦唸經文,平日則手持佛珠,默誦阿彌陀佛。佛教祈禱的經文向佛和菩薩讚頌,佛教祈禱時所誦的經典多為釋迦佛的訓言,和天主教神父、修士、修女所誦日課經有相同之點。
 (8)道教的祈禱
 道教對鬼神的信仰很深,求福祛災的心情更重,對於祈禱也就非常注意。
 道教的祈禱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的祈禱為修鍊長生之術的人祈求神靈助佑,因為內丹外丹的修鍊,都須有神靈保護,纔能有成;第二類的祈禱是怯除災禍的經文,有符咒,有青詞,有密詞,有道場文等;第三類的祈禱為道士道姑所誦的經典。 
為求長生,須用鍊氣之法,修鍊時常祝禱神靈,今選錄幾首祝文: 
『天道大道,願得不老,壽比中黃,昇天常早,願延其命,與道長久。』(3)
 『玄光玉女,養我真人,子丹服食元氣,飲宴禮泉』(4)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係小兆某某,好道願得長生。此吾之氣也,再從此氣生,念之萬遍無止也。令北長生,上為真人,雲車上迎,飛昇天宮,上謁上帝,南極老人,元光之前。』(5)
 『大一北極,敬告諸神,常令魂魄安寧,無離某甲身。』(6)
 道教為能修養精氣,先要存思,存思是靜坐,存思神物,心專於一,存思時,應行祈禱。祝曰:『真氣下流通幽關,鎮神固精塞死源,玉經慧朗通萬神,為我致真命長存,拔度七祖返胎仙。』(7)
 『元氣非本生,五塗承靈出,雌雄寄神化,森羅遽幽鬱。玉音響太和,萬唱元中發,仙庭迴九變,百混同得一。易有合虛中,俱入帝堂室。』(8)
 沐浴在道教的修養中也是一種要事,沐浴畢也當禱祝。『黃籙簡文經』云:『奉經威儀,登齋誦經。』洗浴畢,冠帶衣服,叩齒十三通,祝曰: 『五濁以清,八景以明,今日受鍊,罪滅福生,長與五帝,齋參上靈。』 (9)
 鍊丹之術常為秘訣,道書雖傳載丹術多種,誰也不能按法鍊成,因最要條件在於神助。鍊丹時常須禱祝。
 『平旦,澡洗薰衣,柬向再拜,心存天真』(10)
 丹書為秘傳,傳自神靈,故有祭受法,祭神求傳秘訣。祭時,誦唸禱詞: 『今日吉辰,齋志奉迎太上諸君丈人,乞停住華輦,憩息須臾。(因重上香,少頃又三拜,良久而跪)。某以胎生肉人,枯骨子孫,久淪愚俗,積聚罪考,禍欲深重,愆過山嶽。唯乞太上,解脫三戶,令百尼除解。今奉屬太上道君,永為神民,常思清虛,以正穢身。思遇因緣,得開玄路。即日受先師告某金液之經,披省妙祭,蕭然反生。乃知天尊靈貴,非世尸所陳。豈其頑朴,可得希聞。是不敢輕秘,故祀祭天神至尊。 一書委帛一傳之誓,已備如本科,將輒抱佩永年,無泄無漏。唯願太上大道諸君丈人,發扶某一身,使享壽延年,所向詣會,早得從心。神藥速辦,棲遁山林。別替告祈高上諸皇,以合丹液之矣,依傳授之科,敬受師節度。』 (11)
 道教用咒詞以袪魔袪穢,同時也畫符籙。符籙不可懂,咒詞則誦唸。如解穢湯咒詞說: 『北斗七星之精,降臨此水中。百殗之鬼,遠去萬里;如不去者,斬死付西方白童子。急急如律令。』
 『四大開明,天地為常,玄水澡穢,辟除不祥。雙童守門,七靈安房。雲津鍊灌,萬氣混康。內外利貞,保滋黃裳。急急如律令。』(12)
 旦夕燒香,虔求神助,以得長生: 『每日卯西二時,燒香,三捻香,三叩齒。若不執簡,即拱手微退,冥目視香煙,微祝曰:玉華散景,九炁含煙,香雲密羅,上衝九天。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上聞帝前,令其長生,世為神仙。所向所啟,咸之如言。』(13)
在道家的祈禱中有所謂『青詞』。凡太清宮道觀薦告的祝文,用青籐紙,以朱筆書寫,或祈福,或悔過,稱為背詞。
歐陽修曾作『河南平陽洞河南濟瀆北海水府投送龍簡青詞』:『伏以九區至廣,萬物類居,惟川嶽之宅靈,繫真仙而總治。載稽道祕,實有舊章。粲然玉簡之清文,蜿若金鱗之瑞質。茲為鎮信,輔以精誠,伏冀沖鑒昭臨,純祺錫羨,保邦家之永固,均動植以蒙休。』
張元晏曾作『下元金籙道場青詞』:『維乾寧二年,歲次丙辰,十月戊申朔,十二日己未,嗣皇帝臣,稽首太上聖祖大道金闕元元天皇大帝。伏以強名曰道,迴出氤氳之表,惟天為大,是生恍惚之中,融和氣以陶蒸,藹真風而煦育。況黃庭碧落,集列聖之威儀,絳闕丹台,聚群仙之步武。爰起祈恩之路,實開請福之門。敢用真誠,陳於下會。今雖物無疵癘,年獲豐登。遠人不倦於引航,絕塞靡虞於烽燧。而鯨鯢作慝,蚊豕為妖,塗炭黎元,續亂紀律。宮朝載罹於焚毀,簪裾仍迫於覊離。敢不寤寐思愆,曉夕引咎。於是廣延真侶,重叩元關,幣帛交陳,香燈備設。伏望堅覆露之德,暢亭毒之恩,使氛祲盡消,萬彙咸泰,復安宗社,大定寰區,及臣眇身,司霑宏造。謹詞』
這兩篇青詞都是文人的作品,保有傳統祭文的文筆,但也有道教的信仰。然較比修鍊長生的祝詞則有不同。文人所作的青詞,對於神仙長壽的事則不提及,祇求神靈賜福。
密詞是佛教和道教通用的祈禱文,為醮壇請禱之詞。歐陽修曾作有密詞,今錄一首。
東太一宮開啟保夏祝聖壽金籙道場密詞:『伏以寂然妙道,推善應以無方,瞻彼高靈,薦精誠而必達。屈此長嬴之候,是惟茂育之時。爰稽玉笈之真文,載潔雲壇之淨醮。冀敷昭鑒,來集純禧。固壽歷之延昌,溥黔而均祐。』
道教的禱詞,除上面所選錄的各種外,還有道士道姑所誦的經典。道教的清規中有十種善事。第十善事即是讀三寶經律,恒奉香花供養之。『全真演教宗壇』的清規中有關於誦經的戒律。『早晚功課不隨班者,跪香上殿誦。……上殿誦經禮斗,不恭敬者,跪香。』全真教道士道姑早晚所誦經典,為『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玉樞贅經』,『三官懺』,『全真全功課經』等。(14)
中國傳統對「神」的敬禮 https://bit.ly/2WR8XAF
-------------------------------------
中國傳統對神的敬禮(下)
(一)祭祀
(1)祭祀的意義
 (甲)源起
中國的祭祀起源很早。「後漢書」、「祭祀志」說:『祭祀之道,自生民以來則有之矣。豺獺知祭祀,而況人乎。『史記』的『五帝本紀』說:『……諸侯咸尊軒轅為天于,代神農氏,是為皇帝。……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依鬼神以制義……潔誠以祭祀。……帝嚳辛者,英帝之曾孫也。……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帝堯者……乃命義和、敬順昊天。』這是中國史書對於祭祀源起的述說。
『事物紀原』『禮祭郊祀部,祭祀』引王子原的拾遺記說『庖使鬼神以致群祠,以犧牲登薦百神,則祭祀之始也。』 『黃帝內傳』說:『黃帝始祠天祭地,所以明天道。』這種紀載,不是正史,兩者似有矛盾。
書經虞書『舜典』說:『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於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于群神。』舜帝登極後,祭天、祭六宗和山川群神。史記的封禪書,也以舜帝類於上帝,作為封禪的開始。
在殷虛甲骨文裡,有祀典的證據。雖多為祭祖報宗的祀典,但也證明殷代祭神。用甲骨卜時,卜之日必祭,祭是祭祖妣,以所祭之祖的生日為卜日。所用的犧牲,有牛或羊,或豕或犬。
『禮記』『王制』篇說:『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下植礿、祫禘、祫嘗、祫蒸。諸侯礿則不禘,禘則不嘗,嘗則不蒸,蒸則不祈。』
祭祀在中國的起源很早,根據中華民族現存的歷史史據,祭祀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同時起源,有中華民族的歷史時,就有了祭祀。
 (乙)祭祀的意義
祭字的意義,說文解釋為祭祀,以示,以手持肉。『說文解字詁林』引段注說:『箋曰:榖梁桓八年范注:無牲而祭日薦,薦而加牲曰祭。故又持肉會意。渾言則有牲無牲皆日祭也。』
廣韻說:『祭,至也,察也』 『春秋繁露』 『祭義』篇說:『祭者,祭也,以善逮鬼神之謂也。……祭之為言,際也。』孝經,士章說:『而守祭祀』,疏說:『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日際也。』
祭,解為以手舉肉,解為察,都是『字』的解釋,現在我們要問在意義或內容方面究道代表什麼?
穀梁傳,成,十七年,篇中有言:『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春秋繁露的『祭義』篇說
『五穀食物之性也,天之所以為賜人也。宗廟上四時之所成,受賜而薦之宗廟,敬之性也。於祭之而宜矣。宗廟之祭,物之厚無上也。奉上豆實,夏上尊實,秋上機實,冬上敦實。豆實,韭也,.春之始所生也;尊實,麷也,夏之所受初也;機實,黍也,秋之所先成也;敦實,稻也,冬之所畢熟也。始生故曰祠,善其司也。夏約故曰礿,貴所初礿也。先成故曰嘗,嘗言甘也。畢熟故曰蒸,蒸言眾也。奉四時所受於天者而上之,為之上祭,貴天賜且尊宗廟也。孔子受君賜,則以祭,況受天賜乎?一年之中,天賜四至,至則上之所以歲四祭也。故若子未嘗不食新,新天賜至,必先薦之,乃取食之,尊天敬宗廟之心也。尊天,美義也;敬宗廟,大禮也:聖人之所謹也。不多,而欲潔清,不貪數,而欲恭敬,君子之祭也,恭親之致其中心之誠,盡敬潔之道,以接至尊,故鬼神享之,享之如此乃可謂之能祭。』
董仲舒以祭為報謝天之所賜,又以天之所賜而獻於祖宗,為尊天敬祖。
對於尊天,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郊義」篇說:
『郊義春秋之法,王者歲一祭天於郊,四祭於宗廟。宗廟因四時之易,郊因於新歲之初,聖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親也。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以最尊天之故,故易始歲更紀,即以其初郊。郊必以正月上辛者,以所最尊首一歲之事,每更紀者以郊,郊祭首之,先貴之義,尊天之道也。……
『堯謂舜曰,天之曆數在爾躬,言察身以知天也。今身有子,孰不欲其有子禮也,聖人正名,名不虛生。天子者,則天之子也,以身度天,獨何為不欲其子之有子禮也。今為其天子,而闕然無祭於天,天何必善之!』
董仲舒以皇帝名為天子,對於天應當行子禮。天子郊祭乃為表示敬天尊天的誠心。
『禮記』『祭統』篇說:『祭者,所以追養祭孝也。』『禮記』的『郊特性』篇說:『祭有祈焉,有報焉。有由辟焉。』祈為祈福,報為報謝,由辟用為弭災兵,遠罪疾。
祭字和祀字,甲骨文中皆已有。祭字在甲骨文象手持酒肉,『此字變形至夥,然皆象持酒肉于示前之形』祀者在甲骨文中有時祇有巳字,『祚案,文曰:佳王二祀,佳王五祀,作巳者,與上文同,故知即祀之省矣。』 (17)
中國古代有對天,對鬼神的信仰;又信天為至尊,造生人物,賞罰人生;信鬼神掌管日月風雨,治理山川,信父母祖宗為生命之本,他們死後神魂升天;因此為報本,為求福,為免禍,乃向天,向鬼神,向祖宗表示敬重,表示謝恩,乃行祭祀。(17)
祭祀的典禮,是將所賜的恩物,擇最初和最優者獻於天,獻於鬼神和祖宗。中華民族是由游牧生活而進步至農耕生活,游牧生活所受於天賜的物是畜牲,農耕生活所受於天賜的物是百穀;因此,祭祀時所獻的是犧牲,是酒,是豆黍,後來皇帝增獻玉帛。犧牲和祭品,含有以受天賜之物,報謝天地鬼神,上供祖宗。
中華民族的傳統,沒有一種具有組織和教義的宗教,為表示對於天,對於鬼神的信仰和敬禮,乃由皇帝,官吏和家長去行祭。中華民族的祭祀,不是由宗教的司祭,而由國家的行政長官,舉行祭祀的禮儀不是宗教的儀典,而是國家的儀典。『祀,國之大事。』
中華民族的傳統,不以祭祀為宗教祭典,而為國家社會的祭典。但是從祭祀的對象看,則祭天、祭地、祭鬼神的祭祀,含有宗教信仰的意義;因為這種信仰是宗教信仰。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沒有這種宗教信仰,便不再舉行祭天地鬼神的祭典。對於先聖先賢和祖宗的祭祀,則沒有宗教的意義;因為紀念先聖先賢和祖宗,是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情緒。現在中國社會雖沒有正式的宗教信仰,仍舊每年祭孔子,祭黃陵,祭先烈,祭祖。
 (丙)祭祀的條件
古代祭祀的第一個條件在於『誠』,第二個條件在於『潔』。董仲舒說:『君子之祭也,恭親之致其中心之誠,盡敬潔之道,以接至尊。』 (春秋繁露。祭義)
誠,為祭祀最靈要的條件,孔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論語,八佾)
中庸說:『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天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第十六章)
中庸讚揚鬼神之德,隱微不顯,體物不遺;故祭祀的人,齊以求潔,明以求誠。因為在祭祀時,鬼神的靈氣充滿上下左右,人心的隱密處也被神照明,人便不能不誠。
中庸又說:『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第十九章)
祭祀應該有「誠」,因為孝子事死如事生,而且孝是『教之所由也』 (孝經第一篇) ,祭祀之誠,具有宗教的意義。
祭祀時應該有誠,另外還有一種理由,人能至誠,他的精神可以和天地鬼神相接,互相貫通。。中庸說:『唯天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依?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第三十二章)至誠者的精神,淵淵浩浩,可以和天地相通。
程明道對於張載的西銘曾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理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 (18)
張載說:『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有思慮知識,則喪其天矣。君子所性,與天地同流異行而已齋矣。』 (19)不識不知為天性之誠,不自作思慮,可以和天地同性。
潔,在祭祀時用齋來表現,『禮記』的『祭義』篇說:『致齋於內,散齋於外。齋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三日乃見其所為齋者。J注疏說:『致齋,思此五者。散齋七日,不御不樂,不弔。』這是祭祀祖宗先人時的齋,齋和誠,結合一起。齋日,排除外面的事務,清除心內的思想,一心一意專注在所祭祀的先人。『禮記』的『祭義』篇說:『李子將祭祀,必有齋莊之心,以慮事,以具報物,以脩宮室,以治百事。』同一篇裡說:『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不與爭也,望其容貌而眾不生慢易焉。故德煇動乎內,而民莫不承聽,理發乎外而眾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道,而天下塞焉,舉而錯之無難矣。』古代祭祀最重禮樂,禮樂以治人的內外,使人的心潔而誠,人的舟體敬而恭。
『大清會典』規定黃帝行祭前的齋禮:
『凡齋戒,大祀三日,中祀二日。南北郊祀,皇帝於大內齋宮,致齋二日,壇內齋宮致齊一日。頒牧群臣誓戒百執事,恭書於版,王公陳設於府第,文武官陳設於公署,各致齋二日,隨壇齋宿一日。饗太廟,祭社稷,皇帝於大內致齋,王公於府第,文武官於公署,各致齋。朝日,夕月,饗前代帝王先師先農,皇帝於大內致齋,王公百官,均於私第致齋。齋戒之日,不理刑名,者。』
古代的祭祀按照禮記分為祭天地,祭社稷,祭山川,祭五祀,祭祖先。當時還沒有祭先師先烈的典禮。後代的祭祀逐漸加多。我們在清代的祭典裡可以看到各種的祭祀。
『大清會典』的祭統說:
『凡祭三等:圜丘、方澤、祈穀、雩祀、太廟、社稷為大祀;日、月、前代帝王、先師孔子、先農、先蠶、天神、地祗、太歲為中祀;先醫等廟、賢良、昭忠等經祀為群祀。』
祭祀凡三等,為大祀、中祀、群祀,共十八項祭祀,包括國家的一切祭典。祭典中的祭天的圜丘南郊為最尊,祭地的方澤北郊為次。十八祭典有祭上帝,和神明的祭,有祭祖先的祭,有祭先聖先烈的祭。朝廷把這三類祭典,視為國家的大典,不視為宗教典禮。我們研究中國祭禮何者屬於宗教祭祀,何者屬於社會祭祀,應從所奉祭的對象加以分析。上帝和神靈,由宗教信仰而造成,祭上帝和神靈(日、月、雩、天神地祗、五祀),雖是國家的祭典,但仍是宗教性的祭祀。祖先和先師、先賢(太廟、先農、先蠶、先醫、先師孔子、賢良、昭忠)則是社會敬仰的對象,不是宗教信仰的對象;雖然他們已經逝世,他們的神魂作為祭祀的對象,祭祀仍然是社會敬禮,而不是宗教祭禮。佛教和道教的紀念亡人的道場,為宗教典禮,因為是為亡人的道場,為宗教典禮,因為是為超渡亡魂,完全出於宗教的信仰。儒家的祭祖祭先聖賢,乃是為紀念而不是為超渡,因此在祭典中用饗字。對於天、地神祇則不饗而用祭或祀。
(2)祭祀的祭品
在祭祀大典中,行祭的人奉獻禮品,這些禮品稱為祭品。祭品是人所受於天的恩物,人選來奉獻上天和神靈或祖先,以表報謝,以表孝敬。在祭品中有農產物,有牧產物,有手工品。
牧產物為犧牲、牛、羊、豕、犬。祭典分太牢和少牢。太牢具有三牲,即牛、羊、豕;少牢具有兩牲,即羊豕。但牛犢也稱為持牲,羊也稱為少牢。或是全牲,或是鼎俎。
農產物則分為酒和稻、麥和蔬菜、水果、以尊、爵和篷豆盛著,陳列供案上。
手工器則有玉和帛。
『大清會典』的『祭統』規定:
『凡玉六等,以蒼璧祀天,英琮祭地,黃珪祭社,青珪祭稷,赤壁祀曰白璧祀月。
凡帛七等,郊祀制帛,以祀天地。……展親制帛,以饗宗藩報功,制帛以饗功臣。素帛編於群祀,其色各以類從。
凡牲四等,天地用犢,配位同。從位、日月、用特、餘均太牢。宗朝太牢、西蕪、小牢。社稷、太牢、配位同。日月、神祇、均太牢。月壇配位同。前代帝王、先師、光農、先蠶、太歲、先醫之祀、如之。配位少牢。群祀如之。牛色尚黝。大祀入滌九旬,中祀三旬,群祀一旬。
凡樂四等:九奏以祀天、八奏以祭地,七奏以饗太廟,六奏以祭社櫻,朝日。饗先農如之。六奏以夕月,饗前代帝王、先師、先蠶、祀神祇、太歲、如之。
凡祝版、祀天、青質朱書;祭地、黃質墨書;饗太廟、祭社稜、白質墨書;朝日,赤質朱書;夕月、白質墨書;太歲以下,均白質墨書。
凡祭品:天、地、匏爵;籩、竹絲純裡、髹以漆;豆、登、簠、簋、犧、尊、皆用陶。太廟、玉爵;籩、竹絲書裡;登,用陶、飾以文采;豆與簠簋,皆木、髹漆、飾以玉,鉶,範銅為之,飾以金;春用犧尊、夏用象尊、秋著尊、冬壼尊、大祫山尊、皆範銅為之。社稷、玉爵、配位用陶、日月先農、先蠶、陶爵、豆、登、簠簋、鉶、尊、同。前代帝王、先師:及諸人鬼之祭、豆、登。鉶、簠、簋、尊、爵、皆範銅不飾、錘用竹、俎用木、皆髹以漆。
凡祭物、登、實以大羹;鉶、實以和羹;簠、實以委稷;簋、實以稻梁;籩、實以形鹽、魚、棗、榛、菱、芡、鹿脯、白餅、黑餅、糗餅、粉餈;豆、實以韭菹、醓醢、菁菹、鹿醢、芹菹、免醢、筍菹、魚醢、脾析、豚拍、酏食、糝食。』 (21)
『上帝、蒼璧一、帛十有二、犢一、祭一、簠二、簠二、籩豆各十有二、尊一、爵三、鑪一、鐙六、燔牛一。列聖、均帛一、犢一、登一、簠二、簋二、籩豆各十有二、尊一、爵三、鑪一、鐙四。……』 (22)
(3) 祭禮
歷代的祭祀常有變換,郊祀的大典變換更多。
『洪武元年,二月壬寅朔,中書省李善長等奉敕撰進郊祀議,略曰:王者事天明,事天祭,故冬至報天,夏至報地,所以順陰陽之義也。祭天於南郊之圜丘,祭地於北郊之力澤,所以順陰陽之位也。周禮大司樂:冬日至,禮天神,夏日至,禮地祇。此三代之正禮,而釋經之正說。自秦立四時,以祀白青黃赤四帝,漢高祖復增北時,兼祀黑帝,至誠帝有雍峙,及謂陽五帝,甘泉太乙之祀,而昊天上帝之祭,則未嘗舉行。魏晉以後,宗鄭玄者,以為天有六名,歲凡九祭。宗王肅者,以為天體為一,安得有六?一歲二祭,安得有九?雖因革不同,大抵多參二家之說。自漢武用祠官寬舒議,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禮如祀天,而後世因於北郊之外,仍祠后土。鄭玄又感於緯書,謂夏至於方丘之上,祭崑崙之祇,七月於泰圻之壇,祭神州之祇。折而為二,後世又因之一歲二祭。元始間,王莽奏罷甘泉泰祠,復長安南北郊,以正月上辛者丁,天子親祀天地於南郊。由漢唐歷千餘年間皆因之。其親祀北郊者,惟魏文帝、周武帝、隋高祖、唐元宗(睿宗)四帝而已。宋元豐中,議罷合祭,紹聖政和間,或分或合。高宗南渡,惟用合祭之禮。元成宗始合祭天地,五方帝。已而立南郊,專祀天。泰定中,又合祭。文宗至順以後,惟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以大明夜明早辰太歲從祀。夏至祀皇地祇於方丘,以五嶽五鎮四瀆從祀。太祖如其議行之,建國丘於鐘山之陽,方丘於鐘山之陰。』 (23)
在郊祀的祭典上,歷代有兩個問題,一是祇祭昊天上帝或祭五天帝;一是南郊北郊分祭,或天地合在南郊同祭。按照三代的祭禮,南郊北郊分祭,祭天祇祭昊天上帝。明清兩代恢復古禮。
歷代祭祀的種類雖多,但是祭祀的典禮有幾項是共同的,這幾項典禮構成祭典的大綱,其餘典禮都屬細節,可多可少,可隆重可簡單。
祭祀的共同典禮:
一、有牲。在祭祀的前一夕,主祭皇帝按祭典的尊卑,或親自或者遣官員視察犧牲和祭品。
二、迎神,孔子曾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的時候,神要能歆享祭祀,祭祀饞有意義。在祭祀開始有迎神典禮。如大清會典的南郊祭天大典,皇帝就位以後:
『皇帝就拜位立,迺燔柴迎帝(上帝)神,司香官各奉香盤進,司樂官贊舉迎帝神樂,奏始本之章。』 (24)
北郊祭地大典,皇帝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迺瘞毛血,迎神,司樂官贊舉迎神樂,奏中平之章。』(25)
凡帛太廟,皇帝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迺迎神,司香官各奉香盤進,司樂官贊舉迎神樂,奏貽平之章。』 (26)
現在祭孔大典也有迎神的典禮,其他祭典,如祭皇帝陵,公祭允烈及陣亡將士等禮,不是遵行古禮,而是現代社會所通行的簡單追念禮,便沒有迎神和其他各項祭禮。
三、奠玉饗
迎神以後,主祭上香。上香典禮不是古代的典禮,古代右薰香,置身於爐中薰燃,香氣上升。
上香後,奠玉帛。大清會典的郊祀。
『皇帝行三跪九拜禮,王公百官均隨行禮,司玉帛官各奉篚進,奏景平之章。皇帝陞壇,詩
上帝位前,司玉帛官跪,進篚,皇帝跪,受筐,奠玉帛,興。』 (27)
四、三獻:初獻、亞獻、終獻、獻爵。初獻、奠爵正中、亞獻奠爵於左,終獻奠爵於右。
五、讀祝文、祝文寫在祝版上。初獻後,司祝官至祝案前,奉祝版跪於祝案左,皇帝在讀祝拜位跪,司祝官讀祝文。讀畢,安放上帝位前。
六、賜福胙、三獻畢,由光祿卿兩人就東案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到飲福受胙拜位,跪受福酒爵,授左面的禮官、跪受胙、授禮官。祭畢、皇帝以胙、賜隨祭的王公大臣。
七、送神、望燎。受福胙以後、送神、皇帝和百官均跪、行三跪九拜禮。然後,有司奉祝、奉帛、奉饌、奉香、恭送燎印、置各燎鑪、皇帝出至望燎位、望燎、祭典乃告完成。
上面的各項典禮。除奠玉帛一禮外,在現在的祭孔大典禮都照樣執行,祇把跪拜禮改為鞠躬。
為使讀者對祭祀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今將大清會典的郊祭祭天大典抄錄於后:
『皇帝就拜位立,迺燔柴迎帝(上帝)神:司香官各奉香盤運。司樂官贊舉迎帝神樂?奏始平之章。贊引官奏陞壇,恭導皇帝詣第一成上帝位前,司香官跪進香。贊引官奏跪,皇帝跪。奏上香,皇帝上柱香,次三上瓣香。興。以次詣列聖配位前,上香、儀同。贊引官奏復位、皇帝復位。贊引官奏跪、拜、興。
皇帝行三跪九拜禮、王公百官均隨行禮、司玉官帛各奉篚進、奏景平之章、皇帝陞壇、詣上帝位前、司玉官帛跪、進篚、皇帝跪受篚、奠玉帛、興。以次詣列聖配位前、奠帛、儀同。皇帝復位。
迺進俎、皇帝轉立拜位傍、西嚮。有司貯羹於壺,恭執、自壇下陟午階升,諸上帝位列聖位前、各跪、拱舉、興、以羹沃俎者三、皆退、由西階降。皇帝復位,奏咸平之章。
皇帝陞壇,詣上帝位配位前,跪進俎、興、復位。行初獻禮。司爵官各奉爵進、奏壽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皇帝陞壇、詣上帝位前,司爵官跪進爵、皇帝跪、獻爵、奠正中、興、退、就讀祝拜位立。
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樂暫止。皇帝跪、群臣皆跪、司祝讀祝華、奉祝版詣上帝位前、跪安於案、三叩、退、樂作。
皇帝率群臣行三拜禮、興、詣配位前、以次獻爵、儀同。贊禮即引分獻官,由東西階升壇,各詣從位前上香、奠帛、以次獻爵、畢、降階退立原位。樂止、武功之舞退、文舞八佾進、行亞獻禮、奏嘉平三章、舞羽籥之舞。
皇帝陞壇,以次獻爵,奠於左,儀如初獻,復位。行終獻禮,奏永平之章,皇帝陞壇,以次獻爵、奠於右,儀如亞獻,復位。分獻官獻爵,均如初獻。樂止、文德之舞退。
太常官贊賜福胙。光祿卿二人,就東案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詣飲福受胙,拜位立。侍衛二人進立於左,奉福胙官降立於右,皇帝跪,左右執事官咸跪,右官進福酒,皇帝受爵,拱舉,授左官。進胙受胙亦如之。三拜、興、復位、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禮、徹饌、奏熙平之章。
有司詣上帝位前,奉蒼璧退,送帝神,奏清平之章,皇帝率群臣行三跪九拜禮。有司奉祝、奉帛、次饌、次香、恭送燎所。
皇帝轉立拜位傍、西嚮、侯祝帛過、復位。從位香帛,均由東西階,奉送至各燎鑪,奏太平之章。祝帛燎半,奏望燎,恭導皇帝由內壝南左門出,至望燎位,望燎。引分獻官各詣左右門外,望燎,奏禮成。』 (28)
(4) 佛教和道教的祭典
佛教和道教雖敬佛,敬菩薩,敬神靈,但沒有正式的祭祀典禮,佛教祇有供奉和道場,道教
祇有醮禱和道場;但是民間的信仰和古代流傳的巫覡相混合,便也興起了一些祭典。
 (甲)佛教的供養和道場
佛教的供奉為敬佛和敬菩薩的典禮。佛和菩薩在佛教裡代表信仰最誠的人,他們已經取得光明。修到了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不願援助凡人。佛教教徒於佛和菩薩深表尊敬。尊敬心情的表現有塑像、燃燈、有華香、唄讚、有懸幡、伽監舍利、建塔。
塑像和修建廟塔,佛教在中國藝術界造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唐朝的佛像為中國人物畫的全盛時期,畫家如閻立本和吳道子,乃中國繪畫史上的名家,他們的作品稱為神品。
魏晉時期在甘肅敦煌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窟內牆壁滿佈壁畫,成為我國藝術界一大特色。
同時又有雲岡巖的造像和龍門石窟的雕像。『造像立寺於南北朝盛極一時,係因國內上下皆尊奉佛教,及在求功德福田所致。故作銘記為造像時所必經之手續。鑿石為龕者,其銘記多在龕之上下左右,或於座下之方告石上。如為大型佛像,則另立碑記之。碑像之銘記多位於佛龕之下,小者皆刻於背,佛龕或佛座之上,凡造像之人,稱佛弟子,正信佛弟子,清信士、清信女等。』 (29)
燃燈、華香、懸幡、為裝飾佛像,為敬禮佛像。在佛像前又有燃香,供花果的供奉。這種供奉有些相似中國傳統祭典的祭品。在有些佛寺裡,在廟會或佛誕和菩薩誕辰也供菜蔬。信徒更把家中所用的肴饌,先在廟裡供奉,以求祝福,然後帶回家中食用。
佛教的隆重典禮為道場。道場本指佛成聖道的處所,即是中印度摩竭陀國尼連禪側,菩提樹下的金剛座。後來凡是證道所,供養佛的處所,也稱為道場。佛教有慈悲道場,水陸道場。在道場除向佛和菩薩供養外,僧尼舉行唸經,燒香禮佛,為亡人祈禱,施主也可參加敬禮。
「釋門正統」說:『又有所謂水陸者,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之義。亦因武帝(梁)夢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無量,何不作水陸,普濟群靈,諸功德中最為第一。帝問沙門,咸無知者。唯誌公勸帝,廣尋經論,必有所因。於是搜尋貝葉,置法雲殿,早夜披覽,及詳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製儀文,三年乃成。遂於潤之金山寺修設,帝臨地席,詔祐律師宣文。世涉周隋,茲文不傳,至唐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禪師,因異人之告,得其科儀,遂再興焉。我朝蘇文忠公軾重述水陸法像贊,今謂之眉山水陸。供養上下八位是也。熙寧中東川楊鍔祖述舊規,又製儀文三卷,行於蜀中,其最為近古。』(30)
佛教的道場也稱齋會,也稱法會,都是供奉和唄讚,沒有奉獻犧牲的祭典。供奉和唄讚的目的,在超渡亡魂,求福祛災,自建功德。
 (乙)道教的典禮
道教的派別頗多,所有宗教典禮也沒有統一的儀典。通常的祀禱大典為設立醮壇,懸幡誦經。舉行天皇太一,五星列宿祭,以消災度厄。這種祭典採用古代傳統的儀節,有誦經,獻牲,也有祭文。唐朝皇帝和宋真宗徽宗,崇奉道教,詔建宮觀,親自行祭,把中國傳統祭典和教典儀混合在道教裡。
道教也承繼了古代民間所流行的巫覡。巫覡在古代民間的信仰裡,具有使神靈降來和鬼魂出現的能力,能驅魔,能求雨,道教的道士在民間作了巫覡的繼承人。民間有了病人,家人便邀請道士驅鬼。道士杖劍唄咒,驅逐邪魔。
道教所立的關帝廟,馬祖廟,和玉皇國,也常有祭典。問卜獻香為通常的敬禮,遇慶節則祭品雜陳,信眾羅拜。臺灣民間所行拜拜,也為道教祭禮,廟中供奉犧牲和祭品,家中也供列各種肴饌,且供全豬,供畢、大家分食宴享。
(5)罪惡
宗教的祭祀普通包含罪惡的意義,人因罪而獻犧牲,表示悔過,表示贖罪。在中國傳統的祭祀裡,罪惡的意義很輕,但是在佛教和道教的法會道場裡,罪惡的意義則很重。我們在這方面稍為加添研究。
 (甲)罪過的意義(31)
『罪』在經書?,包含三層意義:第一、罪是違反天意,第二、罪是犯法,第三、罪是違反倫理道德。
書經說:
『有良多罪,天命殛之。』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泰誓上)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
這些罪在於違反天意。天意即是天命,天命在經書?指上天給人的使命,和上天給人的規律。人遵守上天的規律,實行上天的使命,則是行善;人若不滿足上天的使命,不遵守上天的規律,就是犯罪入惡。
犯法當然有罪,罪由法而定。中國古代的律法,如唐律清律,規定各種罪名,有流罪,有死罪。
在倫理方面,有倫理的規律,倫理的規律稱為禮。孔子曾說: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禮是代表天理,由聖人按照天理而制定。然而天理也在人心。中庸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喜怒哀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第一章)
中庸以人性具有天理,人心由情感之發而動時,或跟天理相合,或跟天理不相合,於是便有善惡。在中國的傳統裡,倫理方面的惡常稱為過。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論語、里仁)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靈公)
孟子則也以過為罪:『長君之過,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今之夫皆逢君之惡。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告子上)
佛教和道教定有規誡。佛教的誡律中最普通的誡律為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教僧尼的誡律則很多,『四分律』說明僧戒有二百五十,尼戒有三百六十四。道教也有誡律,如『洞玄靈寶六齋十直』說:
『道教五戒: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嗜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盜,五者不得淫色。十善:一念孝順父母,二念忠事君師,三念慈心萬物,四念忍性容非:五念諍諫蠲惡,六念損己救窮,七念放生養物,種諸果林,八念道邊舍井,極樹立橋;九念為人興利除害,教化末悟,十念讀三寶經律,恆香花供養之具。凡人常行五戒十善,恆有天人善神術之,永滅災殃,長臻福祐,唯在堅志。』 (32)
佛道的信徒若違犯誡律,即是犯罪,佛教也稱為造惡業。
儒家傳統所講的罪,祇有違背天命的罪直接開罪上天;其他的倫理罪過和法律罪惡,則不直接開罪上天。『在書經詩經時代,中國古人的倫理觀念和宗教觀念連合在一起,書經和詩經所講的罪,是違背上天的命令。從孟子荀子以後,儒家的倫理以人性和人心為根基,雖然承認人性來自天,但已經不提上天。因此中國儒家講惡講過時,只想到違背良心天理,而不想到是違背上天的命令。中國人作惡時,他們自認對不起良心,對不起父母,也可以想到對不起皇帝,但不想是對不起上天。』 (33)
佛教和道教的罪常不被認為開罪上天,因為他們沒有對於皇天上帝的信仰。佛教的罪乃是自己愚昧造成痛苦的惡業,道教的罪和佛教的罪在意義上相同,道教的誡律乃是採取佛教的戒律而造成。
凡是罪都有刑罰,國家的法律有刑法,按罪定刑。『儒家雖不以罪惡為直接違背天命,但卻相信上天對於罪惡常降以罰。上天的罰為災禍,為疾病,為死亡。佛家更信輪迴的報應。』 (34)輪迴的報應為因果的報應,有因必有果,絕對不能逃避。『猶形影之相須。』 (35)報有三種:現報、生報、後報。現報為現生受報,生報為來生受報,後報為將來第二生或第三生受報。
道教的『抱朴子』 『微旨篇』說:『天地有司過之神,墮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等,等減則人貧耗、疾病、屢逢憂患。等盡則人死。諸應奪等者,有數百事,不可具論。』
 (乙)罪在祭祀中的意義
中國古代的祭祀,以報恩為宗旨,所奉的犧牲和祭品,也是天所授賜的物件。報恩或報德以外,則為祈福。奉獻祭祀的人,雖是皇帝或官長,但是他們以國家或所轄境內的人民之名義獻祭,不是為私人;他們代替人民向上天或神靈報恩祈福。因此,罪的觀念,通常不進入祭祀的意義以內。在普通一般的宗教祭祀裡,罪的意義很深,祭祀常是為贖罪,常是為求罪赦。在『舊約』所記載猶太人的祭祀裡,以贖罪的全燔祭為最重要。
中國古代的祭祀,南郊北郊,日月星辰以及名山大川神靈的祭祀,都沒有贖罪的意義,常是為報恩,或為祈恩。猶太人的祭祀以犧牲代替人捨生贖罪,因人不能自殺,也不能殺罪人以祭,乃代以牛羊。中國古人獻牛羊犧牲,獻五穀百?,乃是以天所賜之物,奉獻於天或神靈,以表謝意。就是在祭祖的祭典中,也是報恩。『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禮記、祭統)。
祇有在人民遭遇天災大難的時候,如逢久旱不雨,官長纔代人民向神靈認罪,請免罪罰,而解民困。在這種祭祀裡,罪惡的意義便進入祭祀的意義裡;但是仍舊沒有以犧牲代人贖罪的思想,犧牲和祭品祇是人民獻給神靈的禮物,表示人民的誠心。
這種認罪免罰的意義,在郊祭的大典裡也沒有。郊祭上天,常為報德求福。而且郊祭舉行的年代,是在國家太平年代;國家有大災或叛亂時,皇帝不敢舉行郊祭。至於封禪大典,更是要在國家富強,人民樂業的時代纔可以舉行。歷代舉行封彈的皇帝很少。
但是佛教的祭典,即醮壇道場或法會,則以贖罪為主,罪惡的意義很深。
佛教雖然也舉行為國家祈福的水陸道場;然而普通的法會道場乃是為超渡亡魂。佛教很信仰業報,一個人死後,通常都因惡業墜入地獄,等候受完了罪罰,再輪迴人世。法會道場便是為亡魂贖罪,使得早脫地獄苦刑,好能重生為人。
孟蘭盆會為佛教的大典。盂蘭盆為梵語ullambana的譯語,意義為供佛以救亡魂倒懸之苦。『佛弟子目連尊者,見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問救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種供物供三寶,請其威,得救亡世之父母,因起此法會。』 (36)
『當日,調百味之飲食及百種之器具,供養安居告終之眾僧也。供祖先之亡靈及施於餓鬼,非本意也。雲棲之正訛集曰: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為盂蘭盆大齋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禪,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日』(37)
佛教的祭典本是供養和誦經的法會,供養和誦經乃為禮讚諸佛菩薩,為讚頌的祭典,雖不用犧牲,然有供品。佛教禮讚祭典的用意則為求佛菩薩,救援有災的亡魂和生人。禮讚祭典又有功德,功德可用為贖惡業,消災除禍。
道教的典禮則抄襲佛教典禮,誦經醮場或道場,通常都是為贖罪。罪在道教的信仰裡很深,張道陵為人治病時,要人寫三張悔過喜,一張懸在山上;一張埋在地中;一張沈在水裡:稱為三官手書。道教設壇誦經,或是進廟行香,都是為亡人或生人悔罪求赦,祈福祛禍。雖然道教不信地獄,但是普通信眾也都信佛,邀請僧道,一同為亡魂超渡。
(6)來生
除罪惡的觀念以外,還有一個觀念和祭祀的意義關係很密切:就是來生。
儒家對於來生的態度,以孔子的態度為標準:
『季路閒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孔子的態度,不否認鬼神和來生,祇是不願意視之為人生的重要問題,人生的問題在於善度現生,好好待人接物。因此儒家對於後生採取不討論或不知道的態度。儒家的宗教儀,典如祈禱、如祭祀,完全沒有來生的觀念,祇是為現生求福。儒家的福樂和災禍都是現生的事情,毫不牽連到來生。
『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書經、洪範)
五福六極,代表儒家的人生價值,不關係來生。這種價值論完全建立在現生的觀點上,和天主教的福音所有的價值觀相反。瑪竇福音第五章第三節到第十六節所講八端真福,建立在來生的觀點上,以貧為福,以哀為福,以溫良為福,以心浮為福,以為義而受迫害為福,以好義為福,以平和為福,以慈悲為福。雖然洪範也以好德和康寧為福,但仍以現世的享受為福。基督福音的真福則以來生的幸福為真福。
儒家雖不講來生,在宗教儀典中不提及來生,但是祭祖的敬典則不能不涉及來生。儒家有魂魄的問題。孔子說: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
『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潛潛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周頌、清廟)
儒家信人有魂魄,魂為陽氣之盛,魄為陰氣之盛。人死,魄隨身體,下降於土,化於土中,魂上升於天。
『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揭於上,為昭明,焄嵩悽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 (禮記、祭義)
人死後,魄必消散,這一點沒有問題。問題則在於魂升於天,即禮記所說『氣發揚於上,為昭明』,是否永久存在呢?或過不久,魂也散在天地大氣中呢?儒家對於這個問題沒有明白的答案。祇有王充明明否認鬼神的存在,也否認人魂的常存。朱熹曾說人魂散在天地大氣之中:可是,中國儒家最重祭祖,誰也不敢明說祖宗死後魂不再存在,不然又何必祭祖呢?
儒家不講來生,然而人總有死,死後的問題,不能不使人心不安。尤其中國人重孝,重祭祖,則對於祖先死後的存在問題不能不問,於是佛家傳入中國後,乃乘虛而生,向中國人大談來生,而以來生為中國一般民眾的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
佛教講來生,因為講因緣,人生是因緣所成。人為什麼生呢?是因為自己有『我執』,自己相信自己存在;這種我執,乃由人的無明而來;無明則來自人的惡業。無明祇有佛的光明可以消除,佛的光明則由禪觀而得。人得有佛的光明,使入涅槃,不再轉生。因此,凡是沒有成佛入涅槃的人,在死後都要重新轉生,佛教稱轉生為輪迴。
在一個沒有成佛的凡人去世時,在轉生以前,有五條路可走,稱為五趣:即地獄、畜牲、餓鬼、人、天。
『五趣屬於三界,三界指有情者所住的器世間。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下有地獄,中有人的四洲,上有六欲天。色界則包有梵眾天等十七處的色相最精妙,宮殿樓閣,精緻華麗,因此稱為色界。無色界則沒有地域可言,所以稱為無色,包有空無邊處等四天。
『人在輪迴時,按人的善惡而定趣向。犯了重罪的人,則趣地獄。犯了輕惡的人,則趣傍生或餓鬼。作了上善的人,趣生於天。作了下善的人,投生為人。……』(38)
『但五趣,有說為六趣或六道者……除五趣外,加『阿脩羅』 (或脩羅,或阿索洛)所以然要添加阿脩羅,為的善惡都能有三報。惡分上中下三品,有地獄、餓鬼、畜牲三報。善分上中下三品,便也有三報:上品善有天報,中品善有人報,下品善有阿脩羅報。』(39)
『法苑珠林』自卷第七開始,到卷第十二止,稱為六篇,講解六趣的意義,有述意、有會名、有住處等節目,更有列舉實例,以加說明。
來生在佛教的信仰中意義重大,在佛教的宗教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位置。佛教的宗教生活無非為求對來生的解脫,或求亡魂的超脫。
道教對於來生沒有明白的信仰,所信和所求的長生,乃是今生的延壽,不是死後的永生。道士或信者修煉內丹或外丹時,祈求神靈的護祐,類似佛教的求佛菩薩以升天界。但不是為著來生而祈求。民間道教信徒都信佛,以佛教來生信仰為信仰。神學論集 https://bit.ly/3av35B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