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民國四大高僧之一(虛雲,太虛,印光,弘一)
https://is.gd/inZzlp


惜字數載,獲得一目數行,過目不忘記憶力的高僧
1986年盛夏,101歲的離欲禪師帶領弟子一行數人,背上行李,從四川樂至縣去射洪縣東山寺拜祭本空禪師。到了洋溪鎮,距東山寺還有七八里的山路,有人勸離欲禪師坐滑竿,離欲禪師說:“修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吃苦。走路也是修行。”居士們一聽為之震動,有所領悟。所謂“行、住、坐、臥都是禪”、“一念淨心成正覺”。學什麼、修什麼、證什麼、悟什麼,惟求一顆清淨之心。
離欲禪師又說:“你們還不曉得,我年輕時還揀過字紙哩!我撿字紙不是為了賣錢。師父告訴過我:修行要愛惜字紙,這也很重要。我們今天能認得這些字,都是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傳世育人之寶物,怎能隨地亂丟,任意踐踏?把字紙收集起來,到廟上字型檔去焚化,字灰埋入淨土,或送到江海。堅持做下去,肯定會增福長慧的。我如此做了幾年,智慧明顯增長,看書時,可以一目數行,過目不忘。這叫做因果關係。什麼事情都有因果關係呀!說得更明白一點,這揀字紙的本身就是在積福、積德,心生善念,是一個淨化心靈的過程,同樣可以說他是在修行。若修實證,就能使人開慧。
按:印光大師曾在《一函遍復》和《普勸敬惜字紙及尊敬經書》文中強調惜字及惜字的福報和作踐字紙的慘報蓮池大師在《自知錄》(即佛門的日常功過準則)中寫到:“拾路遺字元火,百字一功”“丟棄字紙不顧,十字一過”。古今大德,多強調惜字,以免折福損壽,障礙生活及修行。欲求福報者,豈能不敬惜字紙,而作踐呢?


154036791501192qn6q30n7395px-蓮池袾宏2020-03-20_170243233n2199536r46p080s203011sq3q26041ps96p479rs415496r52r048qr11319f_23243479_1
蓮池袾宏(1535年-1615年),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俗姓沈,法名袾宏,字佛慧,法號蓮池,故常稱為蓮池大師,又因常在雲棲寺居住而稱為雲棲蓮池,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並稱明末四大高僧[1],後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
生平
其家是杭州世族,父名沈德鑒,庵號明齋,母親姓周。十七歲時中秀才,成為庠生,學行俱優,但是他志不在此。見鄰家日誦佛號數千之老嫗,其夫念佛乃能無疾而終,令他深感佛法不可思議,嘗書「生死事大」於書桌前以自警惕。妻子張氏,生子時過世,後又娶湯氏為妻。
二十七歲父喪,三十一歲母喪,自此決心出家,寫下《七筆勾》,投性天理和尚門下落髮,並開始行腳參學,曾至京師參見遍融、笑巖兩位長老,在其門下修行過一段時間。經東昌時開悟,作偈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1571年)至雲棲山,重建雲棲寺,開始有許多弟子依止在他門下,成為一方叢林。
祩宏申明戒行,要求門下每半月誦《梵網經》與比丘戒品。因其參學時,特重參究念佛,因此開淨土一門,著《彌陀疏鈔》。又編輯禪宗語錄,作《禪關策進》,以禪淨雙修教導門下。他又特別重視戒殺生,與放生,文章流行於世。
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病,遺言:「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之後端坐,面西方唸佛圓寂。
著作
著有《自知錄》、《竹窗隨筆》、《錙門崇行錄》等書。
蓮池祩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xSrbr7
-----------------------------
蓮池大師臨終遺訓
2018-10-24 由 禪語佛心 發表于佛教
蓮池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凈土法門,主持雲棲道場四十餘年,言傳身教接引無數佛子同歸凈土,臨終前半月預知時至,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別諸弟子及故舊等,後歸寺中具茶湯設供話別眾僧。
七月初一,師上堂,對大眾說:「明天我要走了!」。晚上,大師示微疾,瞑目靜坐於丈室。
次日夕,諸弟子等請留遺訓,大師睜眼開示:「大眾老實念佛,莫捏怪,莫壞我規矩。」言畢向西念佛而逝。
師世壽八十有一,僧臘五十。弟子奉其舍利入塔於五雲山麓。
自七祖省常大師生西,至蓮池大師行化於世,其中間隔五百五十餘年。此時間內教法式微,凈宗不振,雖有高僧大德出現,弘揚凈土念佛法門,以救道法之衰落,然收效甚微。證諸史冊,自身行持謹嚴,度眾不遺餘力,蓮池大師當為最為出色者之一。
蓮池大師簡介
大師乃杭州仁和人氏,俗姓沈,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於望族世家。父名德監,號明齋先生,母周氏。十七歲補諸生,以學識與孝行著稱於鄉里。
居俗家時,鄰家有一老嫗,日課數千佛號,大師問其所以,老嫗答言:「先夫持佛名,臨終時無疾而逝,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宿根深厚的大師聞語深為感動,信佛法之不可思議,遂寄心凈土。曾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以自警策。後來因為父母相繼去世,悲傷無比,由此而於佛教生死五常之理更有體會。決志出家修行,於是與妻子湯氏訣別,作言:恩愛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為計!乃作七筆勾詞(表示世間名聞利養、兒女私情等等,一一捨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詞分為七節故名之)而後悄然棄家修道,於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投西山無門寺性天和尚落髮,接著在昭慶寺無塵玉律師處得受三壇具足戒後,便即杖策遊方,遍參知識。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入京師參訪奇本端的法孫笑岩德寶禪師,也有省悟,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忽聞樵樓之鼓聲乃大悟。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公元1571),入杭州雲棲山,見山水幽絕,是安居修行的好地方,逐往山中結茅舍居之,常去山腳的梵村乞食以資養命。山中時有虎患,村民深受其苦,大師慈悲為作施食佛事,不久虎患使絕。
時歲又逢亢旱,村民懇請大師祈雨以解災情,大師手擊木魚,率眾沿循田埂繞行念佛,一時頃,所及之處,雨下如注。村中民眾歡喜踴躍,對佛法生大誠信之心,自發地組織力量為大師建造禪院。自此之後,師於道場中大弘教法,普度群萌。四方佛子聞風而至,海眾雲集,共修凈業,逐漸成為一大叢林。
大師主持道場以來,注重真修實行,以戒律為基本,以凈土為皈依。禪與凈土並提不重,弘宗演教常年不斷,恆以清規律制為叢林之柱石,此時南北戒壇久已被禁,為使戒法不絕,便令受戒者自備衣缽於佛前為作證明而受具戒。並著述有關律制軌範的文例,如《沙彌要略》、《具戒便蒙》、與《菩薩戒發隱》等,以便戒子研學戒法。提倡戒殺放生,於寺中開有專用的放生池和放生所,所著《戒殺放生文》風行於世。同時又將《瑜伽焰口》、《水陸儀規》、和《朝暮二時課誦》(諸經日誦)等佛門法事儀規的行文作了完善的修訂工作。這些儀規,一直相沿至今。
在生活上大師是簡樸清淡的,始終是麻布素衣以蔽身,一麻布幃都用了幾十年,日常行持作業都儘可能要求親力親為。著有三十二條自警以律己。待人接物應之以慈悲,外顯威儀之相而又不失溫和,為了道場與大眾不辭勞苦,平等地以大悲心行攝化一切。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8z5k4ng.html
--------------------------------
蓮池大師(公元1523~1615年),明代僧,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出生於世代望族之家。十七歲補諸生,以學識與孝行著稱於鄉里。鄰家有一老嫗,日日念佛名。大師問其所以,老嫗回答:先夫持佛名,臨終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大師聞語感動,遂寄心淨土,書「生死事大」於案頭以自警策。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母亦永訣,大師決志出家修行,與妻子湯氏決別:「恩愛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湯氏灑淚說:「君先走一步,我自會打算。」大師作一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髮。其妻隨後也削髮為尼。 
  大師受具足戒後,策仗遊方,遍參知識。參學遍融禪師,老禪師教喻:「勿貪名利,唯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大師拳拳服膺。後參笑巖寶祖,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聞樵樓之鼓聲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閒事,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入杭州雲棲山,見山水幽絕,遂結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時常傷害村民,大師慈悲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懇請大師祈雨,大師手擊木魚,循田埂念佛,一時,雨下如注。村民及信眾們自發地為大師建造禪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內衲子歸心,遂成一大叢林。 
  大師是從永明延壽以來,融禪淨教律為一體之大成者,主唱禪淨不二,念佛含攝萬法之旨。大師痛念末法眾生,掠影宗門,撥無淨土,有若狂象;教下講師,依文解義,說食不飽。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門,橫截生死,普攝三根。於是單提淨土,著《彌陀疏鈔》十餘萬言,總持圓頓諸經,融會事理,指歸一心。大師以華嚴一即一切的圓融理念詮釋念佛法門,認為念佛是大總持法門,含攝菩薩六度萬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義。由是,大師不主張閱藏,應一心念佛。 
  大師明因慎果,深悲末法眾生,業深垢重,教綱衰滅,戒律鬆弛,此時修行,應以戒律為根本,以淨業為指歸。因而,大師整飭清規,在南北戒壇久禁不行的情況下,大師令求戒者具三衣,於佛前受之,大師為證明。已受戒者,半月誦《梵網經戒》及《比丘諸戒品》。其住持的道場,規條甚嚴,出《僧約十條》、《修身十事》等示眾。各堂執事職責詳明,夜必巡警,擊板唱佛名,聲傳山谷。布薩羯磨,舉功過,行賞罰,絲毫無錯。大師策厲清規,嚴明梵行,並親自著述,闡發戒律精義,以救末世疲弊之習。大師極力戒殺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設有放生所,救贖潛游蜎飛諸生物。大師《戒殺放生文》盛傳於世。 
  大師樸實簡淡,虛懷應物,貌相溫和,聲若洪鐘,胸無崖岸。自奉儉樸,自有道場以來,未曾妄用一錢,凡有香俸盈餘,便施散給其他寺廟的和尚。施衣藥,救貧病,常行不倦。大師生平惜福,年老還是自己洗衣,淨溺器,不勞煩侍者。終身一襲布衣,一頂麻布蚊帳用了幾十年。 
  大師道隆德盛,感動當時。李太后遣內侍繼紫袈裟白金問法要,大師書偈答曰:「尊榮豪貴者,由宿植善因,因勝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達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錦上花,重重美無盡。如是修福已,復應慎觀察:修福不修慧,終非解脫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眾生真慧性,皆以雜念昏,修慧之要門,但一心念佛。念極心清淨,心淨土亦淨,蓮台最上品,於中而受生。見佛悟無生,究竟成佛道,三界無倫匹,是名大尊貴。」 
  大師深感淨宗念佛法門乃至簡至易,普攝諸根,仰賴佛力,圓證菩提的無上大法,故殷殷普勸念佛往生淨土。其言曰:「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處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裡偷閒,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
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
   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大師一生精修,廣弘淨土,臨終前半月預知往生的時間。到城中告別諸弟子及故舊朋友,只說:「吾將他往。」回寺用茶湯供養眾僧,告訴大家明日將行。七月朔晚,大師示微疾,瞑目無語。城中諸弟子趕到,哀請留囑,大師睜眼開示:「老實念佛,莫換題目。」說完,向西稱佛名而逝。世壽八十一,僧臘五十。世稱雲棲和尚、蓮池大師;與紫柏、憨山、蕅益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師著述甚豐,主要有《阿彌陀經疏鈔》、《雲棲法匯》、《竹窗隨筆》、《往生集》、《淨土疑釋》等流行於世。
------------------------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
一.蓮池大師生平事蹟
二.蓮池大師的佛學思想
三.蓮池大師著作
四.蓮池大師年表
一.蓮池大師生平事蹟
師諱志宏,(1535-1615)字佛慧,別號蓮池,因久居雲棲寺,是以世稱蓮池大師或雲棲和尚,為淨土宗第八代祖師,又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犍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師乃杭州仁和人氏,俗姓沈,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於望族世家。父名德監,號明齋先生,母周氏。十七歲補諸生,以學識與孝行著稱於鄉里。居俗家時,鄰家有一老嫗,日課數千佛號,大師問其所以,老嫗答言:“先夫持佛名,臨終時無疾而逝,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宿根深厚的大師聞語深為感動,信佛法之不可思議,遂寄心淨土。曾書 “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以自警策。後來因為父母相繼去世, 悲傷無比,由此而於佛教生死五常之理更有體會。決志出家修行,於是與妻子湯氏訣別,作言:“恩愛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為計!”乃作七筆勾詞(表示世間名聞利養、兒女私情等等,一一舍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詞分為七節故名之)而後悄然棄家修道,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西元1566)投西山無門寺性天和尚落發,接著在昭慶寺無塵玉律師處得受三壇具足戒後,便即杖策游方,遍參知識。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入京師參訪奇本端的法孫笑岩德寶禪師,也有省悟,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忽聞樵樓之鼓聲乃大悟。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西元1571),入杭州雲棲山,見山水幽絕,是安居修行的好地方,逐往山中結茅舍居之,常去山腳的梵村乞食以資養命。山中時有虎患,村民深受其苦,大師慈悲為作施食佛事,不久虎患使絕。時歲又逢亢旱,村民懇請大師祈雨以解災情,大師手擊木魚,率眾沿循田埂繞行念佛,一時頃,所及之處,雨下如注。村中民眾歡喜踴躍,對佛法生大誠信之心,自發地組織力量為大師建造禪院。自此之後,師於道場中大弘教法,普度群萌。四方佛子聞風而至,海眾雲集,共修淨業,逐漸成為一大叢林。
大師主持道場以來,注重真修實行,以戒律為基本,以淨土為皈依。禪與淨土並提不重,弘宗演教常年不斷,恒以清規律制為叢林之柱石,此時南北戒壇久已被禁,為使戒法不絕,便令受戒者自備衣缽於佛前為作證明而受具戒。並著述有關律制軌范的文例,如《沙彌要略》、《具戒便蒙》、與《菩薩戒發隱》等,以便戒子研學戒法。提倡戒殺放生,於寺中開有專用的放生池和放生所,所著《戒殺放生文》風行於世。同時又將《瑜伽焰口》、《水陸儀規》、和《朝暮二時課誦》(諸經日誦)等佛門法事儀規的行文作了完善的修訂工作。這些儀規,一直相沿至今。
在生活上大師是簡樸清淡的,始終是麻布素衣以蔽身,一麻布幃都用了幾十年,日常行持作業都盡可能要求親力親為。著有三十二條自警以律己。待人接物應之以慈悲,外顯威儀之相而又不失溫和,為了道場與大眾不辭勞苦,平等地以大悲心行攝化一切。
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淨教,主持雲棲道場四十多年來,言傳身教中接引無數佛子同歸淨土,臨終前半月預知時至,于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別諸弟子及故舊等言之:“行將他往”。後歸寺中具茶湯設供話別眾僧。七月初一,上堂對眾曰“明日吾行矣!”。晚上,大師示微疾,瞑目靜坐於丈室。次日夕,諸弟子等請留遺訓,大師睜眼開示:“大眾老實念佛,莫捏怪,莫壞我規矩。”言畢向西念佛而逝。師世壽八十有一,僧臘五十。其弟子奉全身入塔於五雲山麓。自七祖省常大師生西至蓮池大師行化于世,其中間隔了五百五十餘年之久。此時間內教法式微,淨宗不振,雖有融通淨教弘傳淨土之高僧大德出現以救道法之沒落,然收效匪著。證諸史冊,最有功行且最為出色者當屬蓮池大師。
二.蓮池大師的佛學思想
蓮池大師的佛學思想,主要在於融合各宗同歸淨土。在他的《普勸念佛往生淨土》一文中說的:“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道須佛證,正好念佛。”(見《雲棲遺稿》卷三)可以體現這一理念。其思想的歸趣雖說在於淨土,但對於華嚴與禪宗也頗有造詣。華嚴宗的派系中以他為華嚴圭峰下第二十二世祖師。另外他在《竹窗隨筆-經教》中又表明了對於經教的重視,文曰:“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懇懇勸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何由而知十萬億?之外有阿彌陀也?其參禪者藉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悟是邪解也。……是故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楷”。而在《雲棲法彙?閱藏要語》中又再說明:“大藏經所詮者,不過戒定慧而已……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門,何也?戒乃防非為義,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入,即戒也;定乃除散為義,若能一心念佛,心不攀緣,即定也;慧乃明照之義,若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戒定慧也。何必隨文逐字,閱此藏經。”這些論點體現了他所說的念佛法門統攝無量法門的觀念。
正如蓮池大師自己所說的,念佛法門是他一生之所崇尚,必然的無論是自度或是度他都以三根普被,利頓全收的淨土法門為中樞。大師所闡揚的念佛法門有四類,分別為: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與實相念佛。其中以“持名念佛” 為大師所最推崇,認為:“觀想理微,眾生心雜,雜心修觀,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良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如闡揚持名念佛之功,最為往生淨土之要,若能持名深達實相,則以妙觀同功。”在他的《阿彌陀經疏鈔》中重申道:“單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國,可謂愈簡愈約,愈妙愈玄,徑中徑矣!”
大師認為學佛的根本是在於攝心,而持名念佛一法是為攝心要道。是以其非常注重對於心的修證,並指出修學“一心不亂”為:一心者,專注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又將一心不亂分為事理二種,並與定慧結合,說明此一心即實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薩念佛三昧,即達摩直指之禪,即是轉識成智。因此而得結論雲:故知念佛法門總攝一切佛法。
蓮池大師除了以身作則率眾念佛修行之外,也很注重以文字般若作佛事,余時筆耕不輟,是以著述甚豐,主要代表作有:《戒疏發隱》五卷、《阿彌陀經疏鈔》四卷、《佛遺教經節要》一卷、《具戒便蒙》一卷、《水陸儀規》六卷、《竹窗隨筆》三卷、《往生集》三卷、《淨土疑辯》一卷、《禪關策進》一卷、《楞伽經摸象記》十卷、《緇門崇行錄》一卷、《山房雜錄》三卷等。這些著作在大師往生後由受業弟子大賢及居士等編集成冊,分為三類。凡釋經十一冊、輯古十一冊、手著十二冊,全集稱為《雲棲法彙》。明崇禎十年(1637)比丘智瑛募資刊為方冊本行於世。清代悟開法師贊此書為“真度世之寶筏,法門之柱石。”現今流通的版本則為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7)由金陵刻經處重刻刊行的。
據有關史籍記載,清康熙二十八年,聖祖親詣雲棲,雍正十三年,世宗冊封蓮池大師為:“淨妙真修禪師”,編入禦選語錄並禦制像贊,贊曰:“三乘十地,頓漸偏圓。一句具足。法爾如然。作麼一句。阿彌陀佛。方廣等平,圓通明徹”。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高宗四詣雲棲寺,嘉慶十七年,雲棲寺不慎失於火災,仁宗特頒內帑並諭募緣重修,如是種種跡象表明,蓮池大師身後聲光顯著,盛為歷代帝王所尊,德蔭後世,道感千古,誠附一代宗師之榮稱。其豐功偉績將永遠在淨宗弘傳史上大放光彩。敬錄印祖所撰的蓮池大師相頌作為本文之結語並借此表達誠摯之敬仰之情。
三.蓮池大師著作
蓮池大師除了以身作則率眾念佛修行之外,也很注重以文字般若作佛事,余時筆耕不輟,是以著述甚豐,主要代表作有:《戒疏發隱》五卷、《阿彌陀經疏鈔》四卷、《佛遺教經節要》一卷、《具戒便蒙》一卷、《水陸儀規》六卷、《竹窗隨筆》三卷、《往生集》三卷、《淨土疑辯》一卷、《禪關策進》一卷、《楞伽經摸象記》十卷、《緇門崇行錄》一卷、《山房雜錄》三卷等。這些著作在大師往生後由受業弟子大賢及居士等編集成冊,分為三類。凡釋經十一冊、輯古十一冊、手著十二冊,全集稱為《雲棲法彙》。明崇禎十年(1637)比丘智瑛募資刊為方冊本行於世。清代悟開法師贊此書為“真度世之寶筏,法門之柱石。”現今流通的版本則為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7)由金陵刻經處重刻刊行的。
--------------------------
八祖杭州雲棲蓮池大師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
蓮宗八祖杭州雲棲蓮池大師
(恭錄於《凈土聖賢錄》)
蓮宗八祖略傳
(白話文)
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沈氏的子弟。年十七歲,中秀才,以學問德行著稱。鄰居有一位老婦人,每日念佛號數千,袾宏問她是何緣故,老婦人說:『我的先生持佛名號,臨命終毫無病苦,與人拱手作別而往生,因此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袾宏從此之後即歸心於西方凈土,書寫「生死事大」四個字,放在桌子前面,以自我警策。年三十二歲出家,拜謁遍融、笑岩諸長老大德,參究「念佛的是誰」,有所省悟。
明穆宗隆慶五年(西元一五七一年),乞食到雲棲山,看到山水景色極為幽靜,於是定居下來。雲棲山本來一向多虎,袾宏為之放瑜伽焰口,虎即不再為患傷人。有一年大旱不雨,居民請求他為大家祈雨,蓮池大師回答說:『我只知道念佛,並沒有其他的方法。』大眾堅持地請求,大師於是就拿木魚出去,循著田埂而行,稱念佛號,即時大雨如傾盆般地跟著下起,隨著大師腳步所到的地方即下起雨來。眾人非常歡欣喜悅,於是互相聚起來為他準備建材、造立屋舍。四方的僧人也日漸地前來親近歸附,於是此處成為一叢林。
蓮池大師主張凈土法門,痛斥狂禪。著作《阿彌陀經疏鈔》,融會事理,統攝上中下三種根器的眾生,內容極為淵博深奧。當時有一位名為曹魯川的居士,寫信給蓮池大師,其中大略是這樣的:
『夫釋迦牟尼世尊有三藏十二部的教典,這就是所謂在廣闊的大海,張開眾多的網,又所謂有大的倉庫也有小的倉庫。我們只應該談大以包容小,怎麼可以反過來舉一而廢多呢?最近我們鄉裡間有在倡說要經無量劫才可以成佛,只有漸次修行而沒有頓悟成佛之事。這種「歷劫成聖,必漸無頓」之說的漸教,雖然也是聖人說的,未嘗有不是之處。但是以漸教而廢棄頓教之法,那就有差錯了!尊者(指蓮池大師)您內心秘密地體悟圓頓的教法,而外在顯示凈土法門,諸佛也是有這樣在度化眾生,這是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奈何最近以來這些聽教的信眾,只想要以阿彌陀佛一位聖人,而盡廢其餘的十五位王子(註:《法華經》(化城喻品)中,大通智勝佛有十六王子,皆已成佛,阿彌陀佛是其中之一。)。以凈土一部經典,而廢除三藏十二部的所有經典。那麼這是不才如我者所不願聽聞的。
當今雖然是末法之時,然而眾人的根機,難道沒有利根、鈍根的差別嗎?有如釋迦世尊,為大迦葉、為憍陳如,他的說法是如此。為善財、為龍女,他的說法又是另外一種。《楞嚴經》中,二十五位聖人,各個證得圓通,而文殊菩薩所稱嘆的,又是不一樣。正是所謂的昨日定,今日不定。又所謂說:我是空,而且又不是空;說:我是有,而且又不是有。這就是能夠善巧方便應機說法,而不專執一門為主。活活潑潑地,如水上葫蘆一樣,按了就轉動,限制不住它。假如像木樁釘住一點、守住一個洞窟,怎麼能夠利益人天大眾呢?我所期望的,希望尊者您,為凡夫大眾開示凈土法門,而遇到利根器的就直指最上乘的佛法,能夠圓融通達,不限制於一個立場角度。使得大鵬鳥和小麻雀,各自安適於自己的處所,這樣不是盡善盡美嗎?
另外,佛陀所說的《華嚴經》,乃是無上的一乘圓頓教法,是如來稱乎本性的究竟了義之說。尊者您卻以之與《阿彌陀經》並稱,這樣好像已經有些不妥當。您又因此而著作論疏(指《阿彌陀經疏鈔》)讚嘆高推極樂凈土,使凈土法門凌駕於華嚴之上,所謂的「朱紫混淆」大概就是說這種情形吧!因此我同時期望尊者您,為凈土根器的人說凈土法門,為華嚴根器的人說華嚴,大家不要互相譏誚攻擊,但是也不要相互混雜紛亂,這才是真正的流通佛法,才是五教同時宣揚,三根全部攝受,何必一定要刻舟而求劍(指因無知而用錯誤的方法,去追求想達到的目標。),彈雀而走鷂(指因小失大)呢?』
蓮池大師回信曰:『華嚴具足了無量的法門。而求生凈土,也是華嚴無量法門中的一門。就時代的機緣而言,我們的本意是要藉由此凈土法門而入於華嚴的境界,並非是要推舉此一法門而廢除華嚴。你來信說我以《阿彌陀經》與《華嚴經》並稱,因此而有著作論疏,使凈土法門凌駕於華嚴之上,如果真有這樣的論著,此論著又是誰作的呢?要知道,華嚴就如同天子,有誰能使王侯大臣種種百官,凌駕於天子之上呢?就算是我也不曾使之平等並稱啊!我在《阿彌陀經疏鈔》中,特別說明了華嚴是究竟圓滿的道理,而《阿彌陀經》只得到此究竟圓滿的少分,是華嚴經的眷屬之類的,因此兩者不是並稱的。
其次,來信又說,應當隨著眾生的根機給予教化,為適合凈土的人說凈土,為適合華嚴的人說華嚴,此意甚妙。但是其中有兩個意義:第一、「千機並育」,千種根機的人都能夠得到教化,這乃是如來出現於世間的大事,並非敝人我所能作為的。因此曹溪六祖專弘直指人心的禪法,豈是六祖不能通達其他的教法?慧遠大師建立東林的蓮社,也不是只會接引鈍根的人。至於雲門、法眼、曹洞、溈仰、臨濟,雖然五宗同出於曹溪六祖之根原,然而其教授指導眾生的方式也稍有差別。各個門派祖師,施設不同的方便教法,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何況是像我這樣一個凡夫呢?如果隨便地學習古人,昨日定,今日又不定,散漫而沒有一定的師承,多變紛亂而不專一。名義上說是要利益眾生,實在是誤人子弟。何以故?「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只有法王才可觀察眾生根機給予不同的教化。我們自知是平民,卻要號稱國王,這就不可不謹慎小心了!
第二、演說華嚴則必然收攝凈土,說凈土也一樣可以貫通華嚴。因此說華嚴的自己專說華嚴就好,說凈土的就自己專說凈土,這固然也是可以並行而不違背的。然而現今之人只知道華嚴比極樂凈土廣大,卻不知道阿彌陀佛即是毗盧遮那如來。另外,龍樹菩薩入出龍宮誦出《華嚴經》,而卻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為華嚴會上的法王長子,卻又願生西方極樂。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一同輔佐毗盧遮那佛,號稱華嚴三聖,也同樣願生西方凈土。這些都有確切的依據,就如同明月星辰一樣的明白清楚。居士你將提倡華嚴使之風行四方,而卻與文殊、普賢、龍樹等菩薩的願力相違背,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況且李通玄長者所著的《西方合論》里列出十種凈土,極樂雖然說是權宜,而華嚴權實融通、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因此淫房和殺生之地無非是清凈的道場,何況七寶莊嚴的極樂世界呢?婆須密多以淫慾度眾生,尚且皆是古佛示現的妙用,何況萬德莊嚴悲智具足的阿彌陀佛呢?居士你遊戲於華嚴的無礙法門之中,而卻礙於極樂凈土,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我和居士你同為華藏世界的莫逆之交、同道良友,而居士你卻不明白我區區之心。而且我又願意拉居士為極樂世界清凈蓮胎的骨肉兄弟,希望居士你不要置我於外啊!』
曹魯川居士又寫信來說:『諸多不是究竟了義的經論,例如普賢行願品和《大乘起信論》,都稱讚演說凈土法門,這豈是沒有原因的?然而在《華嚴經》中,卻未曾提及。這在《西方合論》中所列的第十凈土就更清晰明白。《法華經》里所列出的十六王子,裡面雖有阿彌陀佛,但是並未曾定為唯一的至尊。其中讚嘆持經的功德,旁枝地說到極樂凈土,實在是在說明女人往生凈土的因果。《首楞嚴經》中二十五位聖者所證的圓通,文殊菩薩並沒對其分別高下,只說「方便有多門」,又說「順逆皆方便」。但是以修行的快慢不同,在沒有高下差別之中,又未嘗沒有指示和歸向的目標。因此歸結於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最上,而不推崇讚許大勢至菩薩為第一。又更加貶斥評論為:「無常」,為「生滅」。
而像賢首、清涼等大師,極力地標示小、始、終、頓、圓等五教,這是大家都認為得體適當的,可是其中卻未嘗評論到凈土。禪宗這個門派,尤其是特別地掃蕩排除凈土法門。例如齊己禪師說:「唯有徑路修行,依舊打之繞。但念阿彌陀佛,念得不濟事。」又說:「如果和以前一樣地舍父逃走,流落他鄉,東撞西磕,苦哉阿彌陀佛!」像這一類的語言,有人以為是太苛刻,可是難道是毫無原因的嗎?而齊己禪師既然這麼說,想必是有他的道理啊!
所以通達佛法的人一再地說道:「無量阿僧祇劫的辛苦修行,不如於一念間證得無生法忍。」又說:「於當下一念緣起悟入無生,就能超出三乘權巧方便之學。」何況無論三乘或一乘,主要就是在說明「無我、無我所」,而今天往生凈土的人,念佛的我為能生,極樂凈土為所生,自他能所的分別極為清楚,生滅的現象極為明顯,而愛憎取捨的心念又紛亂不止,這些種種的缺失,真是多得無法盡舉。我們看看自古以來弘揚凈土法門的人,必定說:「華開見佛悟無生」,一定要往生凈土見了阿彌陀佛,才能從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或者阿彌陀佛,教誨他一切法無生的道理,這個時候才能開悟,如此似乎是比較曲折遲緩。
再說華嚴世界毗盧性海所現的法界全身,就如同人身有八萬四千毛孔,而東方的藥師佛、西方的阿彌陀佛,各各在其中的一個毛孔,說法度眾生。假如我們拋棄掌握全身的機會,而入於一個小毛孔,這不但是把大海與水泡本末倒置,又像是蒼蠅不投向廣大的虛空,而猛穿窗紙以求出路,這些比喻大概就是在說這種事吧!先前不才我所寫的書信中所說的:「為適合凈土的人說凈土,為適合華嚴的人說華嚴。」我自認為是不違背諸佛的法門,也是為了尊者您本人的片片真心。而尊者您卻想要牽引我入蓮池苞胎,那就如同古人所說的:「把人捉入迷途中」,以及所謂的拋棄金子而擔取稻草一樣。
尊者您座下的聽者徒眾,從杭州來到蘇州的人,無非津津樂道於九品往生。私下地和他談論,只要一涉及上乘佛法,則駭然心驚、張大眼睛發楞而不知所措,有的更反過來嘲笑上乘佛法,像這種過失,是在弟子們呢?還是在大師您呢?大丈夫的氣勢胸量,應當浩然沖天,以廣度眾生為急務。既然已經舍俗出世了,也開堂授徒了,也敷座弘法了,不但不具有大丈夫的作為氣度,反而只有街坊老齋公、老齋婆的行為舉止,等到突然被伶俐的人問著,被明眼人逼到,不知道是要向虛空北斗中藏身,還是要向鐵圍山里藏身呢?佛法大事非同小可,希望尊者您重新審慎思量吧!』
蓮池大師又以書信答覆說:「委屈您賜來的書信之中,玄妙的言詞、高超的辯才,深沉廣博層層無窮,實在是令人欣羨之仰慕之。然而我私自以您關愛我至深,而言詞卻太過浪費周章了,如果您想要弘揚禪宗、貶抑凈土,也不必說很多,何不說:「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既然一佛也不立,哪一個更是阿彌陀!又何不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既然寸土都沒有了,何處更有極樂世界!只要用這兩句話,那麼你來信的內容就攝無不盡了。如果我現在要一一回答你,恐怕犯了斗亂諍論的過失;如果不回答,則此於佛法深義大有關係,終究不可以沉默不語,所以膽敢在此約略地陳述之。
你書信說到不了義經典才談說凈土,而以(普賢行願品)、《大乘起信論》當作談凈土的不了義經。《大乘起信論》暫且不說,(普賢行願品)以一品而統攝八十卷《華嚴經》之全部經義。從古至今,誰敢議論其為不了義經典。居士您獨推崇《華嚴經》,而卻排斥(行願品),(行願品)是不了義,那麼《華嚴經》也是不了義了!另外,你來信又說《法華經》授記往生極樂凈土的,是女人修持的因果;那麼,龍女成佛,也只是女人的因果嗎?你又說阿彌陀佛只是十六王子之一;那麼毗盧遮那佛也只是二十重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而已啊!居士您獨尊毗盧遮那,奈何您卻不知毗盧遮那與阿彌陀是平等不二的。
來信又說到《楞嚴經》選取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而捨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更貶斥之為無常、生滅。那麼憍陳如尊者體悟「客塵」兩個字,可以說是通達無常而不取無常,並以此契入不生不滅的深義,何以不能入選為圓通法門呢?果真說:「觀音登科中舉,勢至下第落選。」難道你不曾聽說「龍門點額」之比喻(龍門點額是古代傳說,鯉躍龍門,若越過者魚化為龍,若不過者則只是龍門點額,依舊為魚,用以比喻雖是科舉落第的人,未必無有真才實學。),而卻作齊東野人之道聽塗說!
你的來信又說到齊己禪師,將古人勸人念佛的偈頌,逐句的註解其語,古人說:「唯有徑路修行」,則附註說:「依舊打之繞」(依然輪迴打轉)。古人說「但念阿彌陀佛」,則附註說「念得不濟事」(念了也無濟於事)。居士您既然通達禪宗之法,為何不知道這是禪宗祖師當下為人解除執著、捨棄束縛的方便語,如今你卻把它當作真實不變的教法去體會,而死在語言文句之下呢?若是如此,古人有言:「踏在毗盧頂上行」,如此則不但阿彌陀佛無濟於事,毗盧遮那佛也無濟於事。像這樣子的語言,祖師大德的語錄傳記之中,有百千萬億之多。老朽我四十年前,也曾用這些話來逞口舌之快,用之來自豪自己的文章。後來知道慚愧了,從此再也不敢如此去做,到了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覺到羞愧臉紅耳根發熱呢!又齊己禪師說:「求生西方的人,猶如舍父逃走,流落他鄉,東撞西磕,苦哉阿彌陀佛!』現在我可以回應他說:『如今卻是如子憶母,還歸本鄉,舍東得西,樂哉阿彌陀佛!」居士您且說說看,這句話和齊己禪師所說的相差多少?
又來信說道:「多劫修行,不如一念得無生法忍。」居士已經證得無生法忍了嗎?如果已得,則不應該以念佛的「我」為能生,以「凈土」為所生。何以故,即念佛心即是凈土,誰為能生?即凈土即是自心,誰為所生?不見能生、所生而往生凈土,故終日生而未曾生,這才是所謂真正的無生。如果一定要人不可以往生,然後才稱之為無生,這是斷滅空,不是真正「無生」的旨意啊!來信又認為以「華開見佛,才能夠體悟無生。」則是曲折遲緩。居士您通達禪宗,難道不知從執迷而得開悟,就如同從睡夢中醒過來,又如同蓮華開放。念佛的人,有現生見性的,是蓮華頓時盛開的。有往生後開悟見性的,是蓮華開於比較久遠之後。眾生的根機有利鈍之別,功行也有勤奮與懶惰之分,因此華開有慢有快,怎麼可以一概以為曲折緩慢呢?
又來信把華嚴比喻為人的全身,把西方凈土比喻為毛孔。往生西方的人如同把全身放入毛孔之中,是大海與水泡本末倒置,像這樣子的大小比喻是沒有錯的。但是,居士您既然通達華嚴宗的思想,怎麼只許以小入大,不許由大入小。況且大小相入,正是華嚴十玄門的一玄啊!舉華藏境界不可說不可說無量無盡的世界,而入於極樂凈土的一朵蓮華中,尚且不能盈滿此蓮華一片葉子中一芥子那麼微小的地方,那麼又何妨把全身投入於一毛孔之中呢?
來信又告訴我這個荒山野僧說,只要問到上乘佛法,就駭然心驚張大眼睛發獃。居士您不是說:「適合華嚴的要告訴他華嚴,適合凈土的開示他凈土法門。」如今這些鈍根之輩,正適合求生凈土,你何不給他適應病症的藥,而強要喧擾吵雜他們呢?你又說道,老朽我既然出世修行開堂授徒,不具有大丈夫的作風謀略,而作老齋公老齋婆的行為舉止,一旦被伶俐人問到,被明眼人逼迫到,是要向虛空北斗里藏身呢?還是要向鐵圍山里藏身呢?
老朽我從來不敢承擔「出世」之名,自己認為也沒有什麼「大丈夫」的作風謀略,這些姑且放下不談。而居士您把修行凈土的人,貶斥輕視為老齋公老齋婆,那麼就如同古人所說,這不是貶斥愚夫愚婦,而是貶斥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大菩薩啊!豈只是文殊、普賢、馬鳴、龍樹,還有慧遠大師、善導大師、天台智者大師,永明延壽大師等諸菩薩、諸善知識,都是齋公齋婆嗎?劉遺民、白居易、柳宗元、蘇東坡等諸大君子,都是齋公齋婆嗎?就算是齋公齋婆好了,只要是念佛往生者,即得不退轉菩薩之地位,怎麼能夠輕視貶斥呢?況且齋公齋婆,雖然平庸無智低下卑劣,然而卻是很恭敬地遵守戒律規矩,像這樣是正確的,還是愚痴呢?而那些聰明智慧善於言詞辯論的人,喜歡任意狂妄地談論般若,在吃肉吃飽了之後,又來找僧人閒聊禪理的人,真是魔啊!愚人的長處就在於他能安於樸實木訥,我自己曾真心地思惟:我寧願被說是老齋公老齋婆,也不願做老魔民老魔女!
至於所謂的伶俐人、明眼人來問到、逼到,那麼老齋公老齋婆不須高登虛空北斗,也不必遠赴鐵圍山,就只要在伶俐漢的咽喉處安單居住,在明眼人的眼珠里敷座而坐,何以故?要教他暫時閉住口頭三昧,要他迴光返照。居士您推尚華嚴而極力的毀謗凈土,老朽我專修凈土而不斷地讚嘆華嚴,如果居士你靜下來的時候,暫且試著去思惟一下,此事為什麼會這樣呢?
又你來信說我勸你求生凈土,就譬如叫你拋棄金子而擔取麻草,是顛倒行事,太過於屈辱居士您了!但是我以為這樣的比喻尚未親切,現在代為作一譬喻:
譬如有一農人,拜訪於大富長者的豪門之前,拿出請帖,想要邀請大富長者到他的田園農舍。旁邊聽到的人都嘲笑他,可是農人卻又重新再次打掃自己門前的小路,準備再去邀請富人前來遊玩。在旁嘲笑這位農夫的人說:「富貴的主人前一次沒有責備你,已經是很幸運了,難道你還要再去邀請一次嗎?」農人回答說:「我看到很多富貴的人家,有的是雖然富有卻沒有仁義;有的是外表富有而實際上是貧窮的;有的是還未富裕就先驕慢了;有的是為富人掌管庫藏財物,而卻自以為是富人。況且像「金谷」這樣美的花園、像「郿塢」這樣巨大的庫藏,於今又在哪裡呢?而我以一介田園農舍的老翁,安享自在太平之樂,因此忘了自己的低下卑賤令人憐憫,而卻去邀請大富長者與我同享田園太平之樂,我現在知道錯了!」於是大家相視大笑而散去。』
蓮池大師平日廣修一切善行,以資助凈土的行業。當時戒壇久已停止而不傳戒,蓮池大師於是令求戒的人,自己具備三衣,在佛前受戒,蓮池大師為之作證明。大師又訂定《水陸儀文》、以及《瑜伽焰口》等儀軌,以救拔幽冥眾生之痛苦。並開設放生池,著作《戒殺文》,因此而受度化的人甚多。
明神宗萬曆四十年(西元一六一二年)六月底,忽然進入城裡,告別弟子們和故舊朋友說:『我將往他處去。』回到山裡之後,設茶點告別大眾,大眾都莫測他的意思。到七月初一的晚上,入法堂說:『明日我就走了!』第二天晚上,入方丈室,示現些微的疾病,閉目靜坐。等到城裡所有的弟子們都來到山上,蓮池大師於是又張開眼睛說:『大眾老實念佛,不可搗亂作怪,莫壞了我的規矩!』然後面向西方稱念佛名而往生,時年八十一歲。(雲棲法匯)
——恭錄於《凈土聖賢錄易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rop5z8r.html
--------------------------
明末四大高僧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xe6zZX
明末四大高僧,意指明朝末年四位佛教法師,即「蓮柏椒蕅」[1]: 蓮池袾宏(1535年-1615年)、紫柏真可(1543年-1603年)、憨山德清(全椒憨山,1546年-1623年)、蕅益智旭(1599年-1655年),明朝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各個宗派都衰微不振,明神宗萬曆時期佛教復興,佛教中名僧輩出,尤其以此四大名僧為世所共知。
簡介
蓮池袾宏(1535年-1615年),俗姓沈,字佛慧,別號蓮池,常被稱為蓮池大師,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人,又因常在雲棲寺居住而被稱為雲棲蓮池,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提倡禪、淨兩者兼修的理論。
紫柏真可(1543-1603),俗姓沈,名真可,號紫柏,原名達觀,常被稱為達觀大師,南直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立志復興禪宗,同時又對儒釋道三教以及教內各宗持調和的態度,和當時佛教文化發展的大趨勢合拍而動。
憨山德清(1546年-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常被稱為憨山大師,謚弘覺,南直滁州府全椒縣人(今屬安徽省),臨濟宗門下,復興禪宗。
蕅益智旭(1599年-1655年),俗姓鍾,字智旭,號蕅益,南直隸蘇州府吳縣瀆川人,被尊為淨土宗九祖。晚年住於浙江餘杭的靈峯,因此又被尊稱為靈峯大師。
----------------------------------------
蓮池大師(1535-1615),字佛慧,自號蓮池。俗姓沈,浙江杭州人。他與憨山、紫柏、蕅益一併稱明清四大高僧。大師17歲補邑庠,後信奉凈土宗,志在出世,31歲出家,於杭州昭慶寺受具足戒,學華嚴,參禪要,歷游諸方,遍參知識。37歲回杭州,見雲棲山水幽寂,即結茅安居,日久漸成叢林。同門因尊稱他為雲棲大師。
蓮池大師被尊為凈土宗第八祖,對我國凈土宗思想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師的《彌陀疏鈔》,是凈土宗的重要文獻。大師的《西方發願文》,幾乎成為了我國凈土宗行人回向時不可或缺的定課。在行持上,大師主張各宗並進,持戒為本,華嚴為體,凈土為歸。蓮池大師同時也是華嚴宗的大德,在《宗教律諸祖演派》被推為華嚴圭峰下第二十二世,在大師的《彌陀疏鈔》中展現了大師華嚴思想的精華。
憨山大師讚嘆蓮池大師道:「慾海橫流,三毒熾然,孰能遏狂瀾以清烈焰?自非應身大士,又何能醒顛暝而朗長夜?時當後五百年,尤難其人,是於雲棲大師深有感焉。」(見《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蓮池大師一生著述非常豐富,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大師的《竹窗隨筆》、《正訛集》、《直道錄》、《山房雜錄》等廣為流傳。
特別是《竹窗隨筆》,是大師在日常修行中隨感所寫的法語,有四百餘篇,每篇小巧精緻,卻又振聾發聵,直指人心,是蓮池大師難得的佛教隨筆精品。在《竹窗隨筆》中,蓮池大師對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之間的關係作了詳細地解說,並表明了自己對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的獨到見解。下面我們就對蓮池大師對出家與在家看法展開論述。
一、蓮池大師對出家看法
出家有很大的功德,在很多經典中都有對出家功德的論述。如《佛說出家功德經》云:佛告阿難言:「此羅羨那比丘,畏於生死地獄苦故,舍欲出家,一日一夜,持凈戒故,舍此世已,生四王天,為北方天王沙門子,恣心受於五欲快樂,貪受五欲,與諸女共相娛樂,壽五百歲。五百歲已,命終轉生三十三天,為帝釋子,具受五欲,極天之樂,天妙女,恣意千歲。壽盡生焰天,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聲音味觸,快心欲樂。……「此毗羅羨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壯年已過,諸根熟時,畏惡生老病死患故,厭世出家,剃除鬚髮故,身披法服,勤修精進,持四威儀,常行正念,觀於五陰苦空無我,解法因緣,成辟支佛,名流帝,於是時,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於善根,令諸群生種於三乘解脫因緣。」
蓮池大師認為出家具有很大的功德,但是要求出家的人必須要嚴持戒律,發真正了脫生死之心。若是不能破煩惱,斷無明,而只是做形象上的出家人,貪圖名聞利養;則出家反而會遭致更大的過患,倒不如不出家的好。蓮池大師在《出家利益》一文中說: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讚嘆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為利益也。豈曰不耕不織,而有自然衣食之為利益乎?豈曰不買宅,不賃房,而有自然安居之為利益乎?豈曰王臣護法,信施恭敬,上不役於官,下不擾於民,而有自然清閒逸樂之為利益乎?古有偈曰:「施主一粒米,大似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又云:「他日閻老子與你打算飯錢,看你將何抵對?」此則出家乃大患所伏,而況利益乎哉!所謂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煩惱,斷無明,得無生忍,出生死苦,是則天上人間之最勝,而父母宗族被其澤也。不然,則雖富積千箱,貴師七帝,何利益之有?吾實大憂大懼,而並以告夫同業者。
在這段論述中,蓮池大師認為出家是一件大事,並不是為了不耕不織,有衣食所需,有安穩住所,有別人供養就是出家的利益。若作此想,自己又貪圖享受,不畏懼因果之苦,將來就必須披毛戴甲來償還別人的供養。更有甚者,還有可能墮落地獄之中受苦。
蓮池大師認為出家的確是「大丈夫之事」,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大師所說的出家並不是出世俗所居住的家,關鍵是要出三界火宅之家,如此,才能算作大丈夫。如果雖出世俗之家卻不能了脫生死,出離三界火宅,只不過是白出家一場,對自己沒有一點益處可言。大師在《出家(一)》一文中說: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也。」夫將以武功定禍亂,相以文學興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將相之手,而日出家非其所能,然則出家豈細故哉?今剃髮染衣,便謂出家。噫!是不過出兩片大門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後名為大丈夫也。猶未也,與三界眾生同出三界,而後名為大丈夫也。古尊宿歌云:『最勝兒,出家好,出家兩字人知少。』最勝兒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兩字者少也。
蓮池大師認為,一個發菩提心,真為生死而出家的人,他們的初發心都很好。可怕的是,他們的初發心往往難於保持長久。這樣的人出家之後往往為名利所束縛,沒有心思用在道業上,即使是有的曾在深山中經過多年苦行的人,有時也很難經受住名利的誘惑。所以,大師勸誡已經出家的佛子,一定要真為生死,斷除煩惱,出塵勞之家,如此才不負自己出家的初衷。對此,蓮池大師在《出家(二)》一文中說:
人初出家,雖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為因緣名利所染,遂復營宮室,飾衣服,置田產,畜徒眾,多積金帛,勤作家緣,與俗無異。經稱一人出家,波旬怖懼;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慶矣!好心出家者,快須著眼看破。曾見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來,被數十個信心男女歸依供養,遂埋沒一生,況其大者乎!古謂必須重離煩惱之家,再割塵勞之網,是出家以後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後之家難,予為此曉夜惶悚。
二、蓮池大師對在家修道的觀點
雖然出家修道有種種利益,但是佛教對出家人的要求條件較高。而且出家人如果不能夠嚴持戒律,明因識果,在道業上沒有什麼成就,將來就得披毛戴甲償還信眾的供養。也就是說,出家人不精進修道所遭受的果報遠比在家人要重。再者說,嚴守戒律,不犯因果,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在沒有十足的把握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之前,以在家的身份修行比出家要好得多。蓮池大師在《修行不在出家》一文中說:
予昔將欲出家,有黃冠語予:「不必出家,只在得好師耳。」予時出家心急,置其語不論。出家後,思彼以延年修養色身為業,得傳而留形久住足矣,何必出家。為僧者,欲破惑證智,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則古德皆舍家離俗而作沙門。又彼若志求金丹大道,亦須出家。則彼之言未為當理。但觀今人有未出家前,頗具信心,剃染之後,漸涉世緣,翻成退墮;則反不如居家奉父母、教子孫,得一好師示導正法,依而行之,是如來在家真實弟子,何以假名阿蘭若為哉?如是,則彼言亦甚有理,又不可不知也。
蓮池大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了在家修行的好處。大師自己當年要出家時,曾有一個道士勸他,修行只要有一個好的指導老師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出家。蓮池大師當時的出家心切,並沒有把道士的話當回事。等到大師出家之後,想到道士以長壽延年修養色身為業的,只要能得好師傳授,只要修到可以留形久住就足夠了,的確不必出家。
但作為僧人,希望破惑證智,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所以古德都是舍家離俗而作沙門的。況且他們道士如果志求金丹大道,也必須要出家。可見,他的話不能算是在理。但反過來看現在的人,有未出家以前具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在剃髮染衣之後,漸漸地沾染上了世俗的習氣,這樣反而更容易墮落。如果因出家而遭致罪業。那就不如在家孝養父母,教導子孫,拜一個好的師父作指導,依法而行。這樣會在道業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同樣能夠成為真實的佛弟子,又何必非要住寺院出家修行呢?
蓮池大師的話,具有很深的道理。也許有人會說,在家修行,俗事繁雜,不能夠一心修行,不如出家少事少惱,可以一心在道。其實,在家出家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在家修行有成就者也比比皆是。從佛世時的維摩詰居士,到唐代的傅大土都是在家修行有成就者的典範。所以,在家修行也能夠有大成就。我想,蓮池大師主張在家修行的觀點,對那些不安心俗世生活,整天尋求出家修道的人來說,當是一劑清醒劑,使他們能夠認清在家修行的好處,從而做到俗務修行兩不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lm4egbe.html


蓮池大師七筆勾》白話解釋
蓮池大師
 蓮池大師(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姓沈,出身世家,年少有才名。除夕飲宴,玉杯落地,因悟一切無常,產生厭離,作七筆勾詞,傳誦一時。三十二歲出家,後住持杭州雲棲寺,提倡淨業,嚴持戒行,說法四十餘年,著述甚多,皈依弟子數千人,受教化的不計其數。大師於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六月初進杭州城與朋友告別,七月初—晚,告訴大眾說:“我明天往生了!”第二天晚間,有小病,在方丈室閉目而坐,城內弟子們均趕來,大師開眼說:“大眾:要老實念佛,不要捏怪,不要破壞我的規矩!”說後,面向西方念佛而逝,僧臘五十,世壽八十一。殞後,王春宇將遺著編輯成《雲棲法匯》,共三十四卷行世。大師與憨山、紫柏、藕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被尊為淨宗第八代祖師。
蓮池大師七筆勾
  [白話]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懷胎,三年乳哺,推幹就濕,咽苦吐甘。恩比山高,德如海深,不是能用五隻鼎器烹牛豬羊三牲之血祀,能報答於萬一的。若想報答父母之恩,惟有皈依三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則不僅一生父母,得蒙拔濟,生生父母,盡得超升。這樣孝子之道,就圓滿了。唉!想報父母恩,須向出世法之大事因緣中求。但凡夫之情見,怎樣理解得了呢?孝子賢孫們,只有明白世間法都是無常的,如幻如化,從而向無為真空的解脫境界中去參究,才能放得下。不要追求什麼“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所以把五色封章從思想上勾銷。
  恩愛夫妻,同心異形,朝夕相處,都想白頭到老,但往往不能如願,雖然相互牽纏掛礙,無休無止。但世事無常,轉瞬即逝,因緣盡時,還得分手。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金錢萬貫,不能帶走分文;子孫滿堂,誰也不能代死。只有生前的所作所為善惡之業,如影隨形的決定著自己的去向。善者升,惡者墮,因此便有天堂地獄。欲念輕的升天堂,欲念重的生人道:欲念無休止的,墮畜生道;欲念全無的,出離三界,成阿羅漢;兼行大慈大悲的,菩薩法界;萬德圓滿,佛法界;嗔恨心重的,成阿修羅;邪見深重,是地獄種子。吾人平時心念,即十法界受生因緣,不可不慎!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不向出世法中求解脫,萬劫沉淪無已時。唉,一失人身,萬劫難複,值得深省!要知恩愛乃生死之根本,恩與怨同根,互相轉化。恩是怨的開始,怨是恩的結局。今日恩愛,安知不是昔日冤家?眼前對頭,焉知不是過去夫妻。俗眼誰知,只見情愛綢繆,以慧眼觀之,實在可憫可憐!披枷帶扭,所為何事!明智之士,應具慧眼,儘早看破,跳出情網。快刀斬亂麻,永不受纏縛。人從淫欲而生,故淫根難斷,生死難了。為佛弟子,應時加警策,克制防範,如臨大敵,如臨深淵,其對治之法,離不開教中經典所說,其要有三:(一)悟佛知見。即明瞭即心即佛,人人本具,個個現成。但伏見思惑,任運無為,才能明白佛性,所謂“無念境界,唯證方應。”綿綿密密,心無間雜,自然斷惑證真,破無明顯實相。(二)知自心是佛,雖末見性,但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也不管善念惡念,盡皆放舍,隨它去。如古德雲:“休歇即是菩提。”如寒灰死火,古井不波。如禪宗參話頭,淨土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妄心的對治方法,水清月現,心淨佛現。(三)修不淨觀、九想觀、白骨觀等,皆是對治欲念的方法。不淨觀,即觀此身,皮肉筋骨,五藏六腑,各盛汙濁之物,猶如皮囊,內裝腥臭。白骨觀,觀頭是骷髏,胸骨及四肢骨,逐一觀之,觀心純熟,淫念自輕,若平日不修對治,遇境逢緣,即為境所轉。以上三法時時覺照,綿綿用功,常使正智現前,妄情脫落,習氣淨時,自然本地風光,盡大地無非如來法身,揚眉瞬目,皆是法事,豈不快哉!
   人的身體是四大和合的假相,看外表相貌堂皇,察其內膿血腥穢,生老病死苦,人人難免。遍身瘡疣浸襲,有如浮囊度海,朝不保夕,哪能把這個寶貴的時光花在為子孫顯貴的浮名上呢?就拿竇燕山來說,雖然教成五子,名播海內。現在看起來,還不是舞臺上的一場假戲,戲散後,空無所有。生死路險。無常迅速,世間一切皆不常久的。生命有限,得甘休時且甘休。再如,你雖為兒孫著想,但後輩能體諒你的艱辛創業,繼承你的志願嗎?所以說積財似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惟有積陰德於冥冥之中,而子孫自食其報。孔子贊周易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因果之理不可不知。
  寒窗十年,磨穿鐵硯,一旦得中了狀元,好不榮耀,但時光如駛,片刻也不能停留,雖擁有鬥大的金印,這聲名威勢是不能長久的。世上有多少人,枉自向外賓士,求名求利,今日童顏,轉瞬間就變成白髮蒼蒼的老人了,真如一場黃粱大夢,相傳呂洞賓學成趕考,路過邯鄲,住宿旅店,遇漢鐘離授他一枕頭,忽然倦臥入夢。夢見少年登第,出將入相,貴顯無比。後來打了敗仗,貶官殺頭,一夢驚醒,鍋裡的黃粱飯尚未煮熟。由此息了功名心,而去學仙。功名富貴,過眼雲煙,切不要迷惑在這幻夢中。要知道享福必然造罪;招致後苦,稱為三世怨,生生相報,無有了期。
  錢多了,是很喜歡的吧,但我看財多並非是福,卻因此而憂愁,多塵煩惱,無有片刻安寧。有錢人千方百計想賺錢,絞盡腦汁又怕營業失利,思前慮後,憂心忡忡,坐臥不安。財多累已,變成金錢的奴隸。那能比受用自在、無憂無慮的道人生活呢?前人有詩說:“青菜豆腐著鹽炒,粗茶淡飯一腹飽,日餐三頓能足腹,安樂自在無煩惱,身穿百衲無價寶,莽袍錦鏽多煩惱,天地即我結茅處,何必營謀家園好。若信山僧閑言語,管取快樂直到老”。
  才學淵博,筆思敏捷,倚馬成文,傾瀉如流,琴棋書畫,件件皆精,才華蓋世,因此放浪無羈,縱酒貪花,目中無人,不可一世。慧眼冷觀,有什麼值得誇耀?要知道生死面前,人人平等,不因為你文章寫得好,可以留在世上。所以生死到來,毫無用處,只能說你白白虛度年華,錦心繡口,能救卿卿性命否?佛法無邊,苦海慈航,廣則舉手低頭,童子遊戲,聚沙成塔,皆種菩提種子,究竟佛果;深則悟佛密因,與佛祖一鼻孔出氣,一言一行,皆秉佛旨,了義正印,普利有情,彌陀願深,四眾同登慈航;觀音悲切,三途悉獲解脫,知而不信,諸佛奈何?信而不行,等於未信,行而不切,自怠磋跎!普勸大眾,生死路險,無常迅速,時已末法,休再貽誤!努力今生須了卻,莫教累世受餘殃!
  世人多有以放蕩享樂為受用和自得者,因此縱情任性,放浪形骸,奔走歌樓,調情月下,炫富恃才,自逞風流。殊不知折損福報,深積罪愆,種禍招殃,苦歸身後,殃及妻女,終得償報。
  ----------------------------
【原文及注解】
  1.恩重山丘①,五鼎三牲未足酬②。親得離塵垢③,子道方成就。嗏④!出世大因由⑤,凡情怎剖⑥。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⑦。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⑧。
  [解]①丘:土山,比喻父母恩重如山。②鼎是三足兩耳的盛器,亦作烹飪用,五鼎三牲,指用豐富的飲食孝敬父母。酬:報答。③塵垢即煩惱,意謂使父母得離生死煩惱,則為子之道方算圓滿完成。④音叉、或差,感歎詞,多用於曲調中。⑥超塵出世的大事因緣,也就是報答罔極親恩的無上福德因緣。⑥凡夫的淺知陋識怎能剖析這真實義諦。⑦有心孝順父母的賢孝子孫。應該好好研究博大精深的佛教,悟一真法界,證真空妙理,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一子得道,九祖超升,佛祖得果後,超拔父母,具有經典記載。⑧求得富貴,顯親揚名,榮宗耀祖,都是眼前幻景。畢竟沒有一法可得,因此一筆勾銷。
  2.鳳侶鸞儔①,恩愛牽纏何日休②?活鬼喬相守⑧,緣盡還分手④。嗏!為你倆綢繆⑤,披枷帶扭⑧,覷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⑦。
  [解]:①鳳和鸞同類,神話中神鳥。儔;伴侶。比喻如鸞鳳一樣親密無間的伴侶。②難分難舍的恩愛牽纏著,什麼時候才能甘休?③像活鬼一樣喬裝假相,互相欺騙,迷戀不悟。④因緣盡時,各自分離。就如旅行時遇到的朋友。雖然互相仰慕,但畢竟要分離。人生在世,也如客人住旅店,夫妻如旅店中遇到的朋友,旅店不是長久之家,路上所遇到的朋友也是要分離的。⑧綢繆:纏綿的意思。恩愛難舍,互相牽掛。⑥枷、扭;古代刑具,披枷帶鎖,比喻被恩愛牽纏,不得解脫。⑦覷:音區。覷破,看破。今日夫妻,往往是前世冤家。古德雲;“夫妻好似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何況每日同居,勾心鬥角。同床異夢,互相疑忌者,計較爭論者,紛紛擾擾,各懷異己之心,何待緣盡。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3.身似瘡疣①,莫為兒孫作遠憂②。憶昔燕山竇⑧,今日還存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④。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⑤。因此把桂子蘭孫一筆勾⑥。
  [解]:①瘡:瘡毒。疣:贅瘤。說我們這個幻身,如瘡毒贅瘤,使自己受苦,即“身是罪藪” 、“身是苦本”之意。②不要為兒孫作馬牛。②從前燕山人(今河北省)竇禹鈞費盡心機,教成五子,名揚天下,今日什麼也不存在!如水中泡沫,虛幻影子,刹那即滅。④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無常,須臾變化,沒有可戀。早期自度,休得自誤。⑤要覺悟甜,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卻是永恆常存,永不生滅,何不求證此真常淨妙本地風光,而常妄情於後代賢達之癡情乎?⑥把希望子孫成龍成風的癡妄情想一筆勾。
  4.獨佔鰲頭,漫說男兒得意秋①。金印懸如鬥,聲勢非常久②。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⑧。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④。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⑤。
  [解]:①獨佔鼇魚頭,比喻中狀元,這是男兒最得意的時候了吧。②佩掛金印如鬥,可以煊赫一時,但轉瞬即逝,可憐不常不久。③唉!多少人白白花了許多功夫,昔日童顏,轉眼白了少年頭。真是枉馳求,空悲切!④到頭來,黃粱夢醒,俱是過眼雲煙;眼光落地,一雙空手見閻羅。⑤奉勸君,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何不早回頭,把富貴功名一筆勾,做個清涼漢,撒手往西方,位居不退,快樂無疆。
  5.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愁①。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②。嗏!淡飯勝珍饈③,衲衣如繡④.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構⑤。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解]:①家宅田產,富比王侯,雖然是歡喜事,僧家看來卻是無盡憂愁。②有了錢,雖然是享受自在,可是又怕盜搶,又怕火燒,連自己妻子兒女也不相信,日夜憂愁著害怕損失,所以佛說,錢是毒蛇,飽暖思淫欲,它能驅使人廣造惡業。③唉,粗茶淡飯,只要能吃飽肚皮,心中無求,快樂自在,勝過那美味珍饈。④百衲寶衣,只要遮蔽身體,抵禦寒冷,胸懷淡泊,安貧守道,比那身穿錦鏽莽袍的帝王還要自在。所以康熙皇帝說:“惟有袈裟披最難”。⑤隨所住處恒安樂,盡天地間,無非我安居茅廬,而且不須要勞心營造。因此把勞勞碌碌廣置田宅的思想—筆勾。
  6.學海長流,文陣光茫射鬥牛①。 百藝叢中走,鬥酒詩千首②。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生死跟前,半字難相救③。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解]:①學識淵博深如海,文章光芒萬丈,②多才多藝,鬥酒千篇,③縱使滿腹文章,但又有什麼值得誇口的呢?生死到來,一點也不能相救。是修心了生死好?還是文章蓋世好?憑君選擇吧!
  7.夏賞春遊,歌舞場中樂事稠①,煙雨迷花柳,棋酒娛親友②,嗏!眼底逞風流,苦歸身後,可惜光陰,懡欏空回首③,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
  [解]:①夏觀賞,春旅遊。歌舞場中遊興正濃。稠:。濃密的意思。②倚翠偎紅,尋花問柳,迷戀多少浪蕩子,酒席會上書畫琴棋,親朋歡聚,逍遙終歲。③可誰知風流一時,痛苦百世,苦歸身後。白白浪費了寶貴光陰,可知欠下多少風流帳;老來懺悔,惜己晚矣!因此應即早回頭,收拾蕩心,洗心滌慮,莫再風月情懷逞風流。懡欏:梵語。羞愧之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