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閥閱世家-門閥制度+烏頭門+欞星門-南朝世族階級的形成:閥閱、郡望與譜牒《十八州士族譜》《百家譜》/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祕書。/清流官+「濁流官」/「八關齋戒」(按,佛教儀式,本意為離家一日一夜,加入僧團生活,遵守佛教八項戒律)/「行香」(按,佛教用語,指用齋後或靜坐前行走,由慢至快)/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人,無寸進之路。選舉之弊,至此而極。 http://bit.ly/2CwplLE
---------------------------
南朝梁時所編的士族世系譜。
百家譜
譜牒(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蹟的檔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了該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旨要。)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譜牒”,後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某郡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譜牒,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譜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譜的彙編或選編,所以叫作“百家譜”(百指約數)等等。
張氏族譜字輩大全家譜序言
先祖爺自山西洪峒縣遷居以來,就定居在山東省金鄉縣城西南八里張大莊。據碑文記載,近五百年,曾歷經修譜,雖幾經波折,僅倖存一部老譜,尚有不足之處,現全譜子孫芃衍昌盛,局部村莊世代有紊亂現象,據此全譜共同議決,譜當接修。老幼聞之無不歡欣鼓舞,齊聲贊曰:當接老譜,永垂後世,是以為序。
張姓祭祖歌:
巍巍中華,山高水長,浩浩張姓,族史輝煌。始祖揮公,英武非常,軒轅嫡後,帝胄世昌。其父玄囂,封邑青陽,清河之濱,滋潤成長。手足情深,顓頊臂膀,生而穎悟,巧技尤強。體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觀天象。頓生靈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書記詳。用於狩獵,獵物盈倉,衣食無憂,黎庶讚揚。用於禦敵,威力無雙,大勝凱旋,拓土開疆。諸侯咸服,顓頊帝王,華夏共主,萬民敬仰。揮公功德,萬古流芳,顓頊嘉之,封為弓長。以職為姓,乃賜姓張,張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綿延,繁榮盛昌,遍及全球,遠播五洋。英賢輩出,崢嶸自強,為將為帥,入閣拜相。科技藝文,工農學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而今我等,飛臨濮陽,不遠萬里,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銘記心上,不忘故土,為國增光。揮公後裔,再創輝煌,祖神有靈,來格來嘗。
張氏家譜修編
譜牒加深了豪門大族與庶族寒人之間的鴻溝,使世家大族內部嫡庶尊卑關係得以強化。它用血緣關係的紐帶模糊了階級意識,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維持和鞏固。但是,家乘、譜牒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文獻價值。就張姓的家乘、譜牒而言,它記錄了張姓諸家族的氏族來源、世代系統、人物傳記、遷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孫繁衍和與此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不失為研究家族史、社會史的重要原始資料。
在修撰譜牒之風相當興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張姓這樣的大姓氏,也應該有家乘、譜牒的修撰,只是因為時間久遠,沒有能夠保留下來。現在我們可以考知的張姓家乘、譜牒,有唐朝人張太素的《敦煌張氏家傳》20卷,此後又有《曲江張氏家譜》一卷。
宋元明清諸代,各地的張姓家譜不斷修撰,以至於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修續家譜。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張浚等人修纂的《張氏統宗世譜》有18卷,後來又擴展到2l卷,並附有《文獻》l1卷,卷帙極為豐富。這部譜書將當時全國各地的張姓家族的有關情況全部收入,書中還附有《張氏古今遷居地理圖》17幅。這是張姓的一部極為重要的譜書。民國時期,張姓聚族修續家譜之風方興未艾,建國後一些地方也有續修家譜的情況。
張氏家譜祖訓
張氏祖圖片
篤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糧息訟,營生業言。士農工商,各執其業。慎喪祭言,慎終追遠。宜盡誠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擇。嚴內外言,治內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親敬,敦宗睦族。篤教學言,養不廢教,作養人才。厚風俗言。吉凶慶恤,孤寡有體。敦和睦言,捍忠御災,協力同心,嚴雜禁言,奸盜賭博,占欺謀吞。
繼承祖德
清河張氏,廣居丁旺,黃帝賜姓,源遠流和。緬懷先輩,精忠善良,聖賢眾多。功高德望。勸我族人,繼承發揚,效郡報國,雍澤民心。孝敬父母,弟恭兄讓,族和鄰睦,遵綱守常。禮信仁義,嫉仇豪強,慎婚傳嗣,家教有方。讀書習文,勤為農桑,禁戒非為,習武自強。
忠效國家
國家與民,關係互相。民忠國盛,國富民康。國澤黎民,民增國光。天經地義,效國理當。勸我族人,以此為尚。奉事國家,蹈火赴湯。為國穩安,戎馬扛槍,為國振興,農工學商。清政廉潔,不圖恩償。和衷共濟,不怨下上。執行政令,遵紀守綱。踴躍赴公,早完稅糧。
勤為職業
現代職業,百千萬行,擇業從事,各有理想。腦力體力,士農工商。貴在勤勉,富在自強。勸我族人,切莫閒浪。必從謀業,或專或廣。荻耿果實,老奉幼養,欲成大業,地於少壯。從頭做起,不惰不曠。勤操苦幹,必有報償,精專計謀,物豐財旺。永不息止,家富業旺。
孝敬父母
身為人子,必有爹娘。生子不易,養更非常。竭盡全力,操碎心腸。恩重如山,情深似洋。勸我族人,必為報償。父母在世,孝順敬讓。不可凌辱,不可欺誆。遇有要事,應與商量。父母老耄,服待奉養。問寒問曖,關心痛癢。父母歸仙,節禮安葬。
雍和兄弟
兄弟之情,非同尋常。只因緣份,方逢世上。如身手足,根脈一綱。榮辱聯結,禍福關相。勸我族人,兄弟莫忘。珍視情義,互尊互諒。雍愛和睦,兄恭弟讓。莫記恩怨,免為參搡。福祿共享,苦難同當。遇事多商,親朋禮往。妻室各教,父母共養。團結一致,共拒豪強。
友睦族鄰
人之祖先,原本同綱。繁衍生計,遷徒各方。近者是鄰,遠者為鄉。百姓如是,況且族黨。勸我族人,友睦鄉黨。以和為貴,仁厚謙讓。緩急通義,慶弔禮往。藝業相扶,困難相幫。鄰里之間,互為守望。哀矜孤寡,顧照幼長。不弄是非,多忍多讓。莫欺貧弱,勿恃豪強。
慎結婚姻
男婚女嫁,大事一樁。立家之言,門楣之光。夫妻恩愛,歡樂無疆。美滿婚姻,地久天長。勸我族人,慎結儷伉。擇女選郞,切莫輕肓。德才為先,不偏長相。慕愛淑賢,求取忠良。勤儉能幹,品行端莊。性溫體健,善有兒郞。情深意篤,莫重財妝。依照法律,鸞鳳成雙。
訓教子女
生育子女,重在教養。啟其愚頑,提高智商。德才體能,全面向上。立志成才,以仕棟樑。勸我族人,教子莫忘。從幼抓起,不可疏曠。打罵凍餓,繼然不當,溺愛放任,非屬良方。家教要嚴,更需師長。鍛鍊意志,教導思想,習禮知義,循規遵章。膽識才略,詩書文章。
崇尚節儉
持家之道,勤儉二方。勤則生財,儉為備荒。懶惰之人,好景不長。勸我族人,節儉為尚。居不貪高,房堅宅亮。食不求珍,腹飽口糧。衣不華貴,齊整大方。器質而潔,不圖排場。紅白好事,不宜鋪張。現時富足,當思久長。量入為出,有儲有藏。
禁戒非為
為人處世,需求名芳。忌人說短,怕指脊樑。品端行正,受人敬仰。胡作非為,定遭禍殃。勸我族人,正大明光。非理之事,不為不想。不義之財,莫貪莫枉。酗酒吸菸,宜戒不倡。偷搶訛詐,賭博嫖娼。聚眾歐斗,誣告誹謗。此事作為,觸犯律章。禁之止之,免訟公堂。
張氏家譜之張氏起源
張(Zhāng)姓出自黃帝之後代揮,得姓始祖:張揮。黃帝少昊青陽氏第五子,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他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弓。於是黃帝封揮為專門製造弓的官叫「弓正」,張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位的大姓。有人口近億,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零八。
起源主要有五:
1、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揮也成為張姓得姓始祖。
2、出自黃帝姬姓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如雲南南蠻酋長龍佑那,被諸葛亮賜姓張。元朝末年蒙古將領伯顏帖木兒歸附明朝後,明成祖朱棣賜張姓。韃靼人哈剌爾敦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名隆善。另一個韃靼人奴兒為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賜姓張,名友。女真族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明成祖朱棣賜姓張,名志義。
4、其他姓氏改姓。如秦末韓國貴族姬良,謀刺秦始皇未成,改姓為張名良。三國時魏國名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元代馬札爾檯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其後人伯爾格,乾隆年間定居任岫巖,子孫都改姓張氏。赫舍里氏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扎庫塔氏、扎拉哩氏、愛義氏等清代全部改為張氏。藏、回、瑤、壯、侗、朝鮮、彝、苗、高山、阿昌、納西、僳傈等少數民族也都有張姓。
5、元太祖成吉思汗後人,有因戰亂避難於西南而改姓張者,始祖名張攀桂。其後代現多居住在彭水高谷一帶。
張氏家譜之張氏字輩
湖南常德張姓字輩:忠孝廣佳傳
陝西張姓字輩:文明三洪玉,國友益堂春,俊傑懷忠義,英賢丙大錫,
熊朝欽美彥,治世尚良臣,毓秀騰岐鳳,元辛兆瑞麟,
徑常昭獻典,丕切重人倫,理學開昌運,儒宗體道純,
功降多顯達,德懋煥維新,本固枝榮遠,禎祥福自申。
某支張姓字輩:昌大家先,崇德象賢。楷模正直,品學安全。忠禎孝友,齊聖廣淵。代生明哲,世植梅田。詩收溫裕,富貴聯延。
廣西桂林張氏字輩:增其心性學,器宇自溫純,積厚垂麻遠,國恩申錫頻。
孝友堂張氏三修字輩:噟正世大,光明顯曜,承紹人文,永昭宗道。新增字輩:建立功言,進修德業,恢振先聲,蔚啟英哲。
寧鄉官山張氏通譜字輩:德茂光先祖,良貽在克家,殷勤敦實務,謙厚發菁華,紱冕芬徽□,圭璋品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雲霞。
江西信豐安息闌州張氏字輩:正元高國福,玉定志用金,□順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學士攀龍鳳,賢才振紀剛,仁義為珍寶,詩書作棟粱,祖宗恩德積,科甲傳名揚。
金鑲堂張氏字輩:仁讓敦古道,雍和受以莊,金玉曰君子,岡陵永爾康,經緯才能超,利貞位育安,春萱同茂盛,蘭桂奕芬芳,榮華徵九如,仕宦有書香,左右清昭穆,動臣邦國揚。派行古風:化雲騰上吳,承先紹啟宗,仲興山詒遠,永廷應萬崇,日振昌英俊,賢聲繼祖功。五修字輩:傳家惟詩禮,掄秀良與忠,積善恩光大,慶余福自通,德澤宜皆學,作求泰常逢。
城南孝友張氏五修字輩:壽彥子添,瑄志必玉,春以問明,開國正德,茂光先祖。咸豐三年頒新派字輩:傳家尊理學,輔世重經綸,孝友兼名節,儒風百代新。通譜合派字輩:德茂光先祖,長貽在克家,殷勤敦寶務,謙厚發菁華,紋冕芬徽□,圭璋品誼嘉,席珍晉待聘,掞藻燦雲霞。
江西上饒清河張氏諱行字派:文武成康烈,從周儒雅□,詩書詔令德,孝友啟新獻,華國重良弼,光天欽遠謀,芳聲延祖澤,維與勤家修。行派:宗支蕃衍盛,元亨利貞祥,富貴榮華顯,斯慶綿長,棠棣聯芳秀,賢聖倫蒸當,圭璋含輝耀,翰學拜明堂,源流恢先緒,奕翼後厥昌,克昭家聲振,萬古姓名香。
湘西學士橋張氏原派語:齊家漢國,起文仕邦。續定派語:光明正大,孝友忠良。續派語:克承先志,遠紹書香。
孝友堂張氏桂公支譜舊派語:天道益世達,廷廣應時良。七英後裔合派語:英裔傳合美,珂里步前修,第峻齊標甲,恩綸福澤悠。振繩崢大業,孝友紹先猷,光裕崇儒定,家聲永作求。宣公後裔通譜派語:德茂光先祖,良貽在克家,殷勤敦務實,謙厚發菁華,紱冕芬嶶□,圭璋品誼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雲霞。
洋湖清河堂張氏派語:開國忠為上,承家孝在先,立基圖遠大,積德自綿延。
清河堂張氏原派:木火土金水,仁義禮智信,恭從明聰睿,肅又哲謀聖。三修續派:明孝友作則,存忠厚為良,裕德才宏顯,培基澤遠長。芝麻灣原派:文應光宗國,士正天心順,官清大學永。七里礄原派:先賓聯孝國正天,心順官清大學永。
湖南益陽金鑲堂張氏字輩:大寶時國日,萬正仕祈芳,和世家聲遠,千秋學業長,承宗敦孝友,應題啟文光,基植先培本,源開永發祥。
金鑒堂張氏老派:景遠榮華起,金玉滿堂興,國正天心順,官清民德純。新派:喜慶昇平世,洪恩合大開,從修家道盛,紹澤顯英才。
惠和堂張氏五修派語:萬世傳宗譜,聞鐸思紹先,正文學聖訓,祿享沐君恩。續派語:功高標鼎石,品卓冠□賢,金玉家聲振,銘經祖德延。新派語:繩武開基業,英嗣百代昌,溫恭敦孝友,積厚允流芳。通派語:德茂光先祖,良貽在克家,殷勤敦實務,謙厚發菁華,紱冕芬徽匕,圭璋品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雲霞。
湖南平江敦本堂張氏派語:白泉公立派:添志必文天,朝尚池仁承。福積公立派:漢道丹玉單,大本汝興臣。丙申重修字派:禮樂光昭遠,詩書發澤長,於今登一本,世代顯而昌。己未重修派語:禮樂光青陽,詩書發澤長,兩銘傳道德,百忍肅家常,業以千秋著,名因萬選芳,雲礽綿世德,奕葉自輝煌。己丑重修字派:禮樂光青陽,詩書發澤長,傳家原孝友,立品在端方。
湖南益陽孝文堂張氏舊派語:富標瑞世,貴顯都京,唐宋廷秀,元明尚應。新派語:克讓光堯代,允恭裕舜朝,中天開景運,盛德自宣昭。
浙江嵊縣剡西富潤張氏派語:奠居富潤,肇自從宜,瑞開靈鶴,乃建洪基,後人蔚起,先澤永垂。
湖南瀏陽金岡段張氏字輩:慶清公勝士,光國永世昌,宗德延先澤,人文啟瑞祥,純儒欽佐運,動業耀銘常,孝友傳家政,忠良萬代揚。
長沙坳上張氏字輩:獻光王國聲名遠,孝友傳家世澤延。新增字輩:肇錫宏慶,翊贊昌明,振志宣定,應運維新。
都會堂張氏字輩:道善卿明隆,積相良才慶,文際德榮光,會顯昌紹芳,承啟儂詩先,後述書昭應,貽衍謨禎謀,緒烈祥永長。
綿西張氏字輩:國正崇文學,安邦本德能,永懷先世澤,紹述定昌榮。女班行:蘭秀芳徵茂,荑柔淑質延,英華聰慧至,禮范端莊全。
上湘張氏金房字輩:安邦宗道學,耀祖肇湘湖,盛紹千秋鑒,通才式敬夫,迪光敦禮義,篤慶富名儒,仁德傳良訓,書香定遠謨。
丹徒張氏字輩:崇祖承芳遠,傳家衍緒繁。
祖籍順天府大興縣,先遷至東北。張氏:凱兆作文聖,永昌如松柏。
姚江三牆樹德堂張氏字輩:添大亞禾,萬常斌遇,小宗敬震,鳳鳴高科,錫汝景福,積善承慶,孝友忠良,寬厚誠正,仁讓中和,克念作聖。
高峰張氏字輩:碩德開宗□,雲礽億萬永,忠貞和孝友,祥髮長元仲,仁義禮智偕,溫良恭儉一,伯嘉文廷甲,希繼世英賢,教大倫昌隆,承祖遠輔佐,顯能臣正學,邦家道君明。
靖江張氏字輩:永言孝義,照明嗣服,肇應昌期,業宏丕績,翊宣文華,顯揚□德,啟後承先,同心敬述。
如泉東馬莊祿宜堂張氏字輩:棋布星臚,孫枝衍慶,永振鴻圖。
四川東北張氏字輩:廷、延、著、立、際、占、亨、應、國、瑞、啟、仁、文、光、前、代、裕、後、昆、尊、遠、益、世、常、興、
江西星子清河世家字輩:兆元之善慶 唐漢起聞人 理學傳家寶 鴻文壽世珍 久承金殿詔 長際盛朝春 忠孝千秋在 庭階景象新
江西永修字輩:子國季仕元 昌自良玉耀 光宗紹孔孟 一行可維邦 芳名遠近揚 禮儀承先德 應嗣發其祥 忠孝傳家久 詩書創業長 聖朝召左右 佳士樂安康
安徽泗州張氏字輩:成立永懷、佩玉金香、家傳萬世。
山東濟南張氏字輩:士、傳、學、汝、景、兆
湖南張氏家譜
編 號 譜 名 年號及版本 地 名 詳 細
12453 張萬盛公八修家譜 一冊235 (湖南寧鄉)
12454 張氏五修族譜 一冊290 (湖南寶慶)
12455 桎木山人(張氏) 一冊159 (湖南紹陽)
12456 三田張氏族譜 七冊734 (湖南瀏陽)
12457 瀏邑張祠牌位譜 七冊734 (湖南瀏陽)
12808 張氏慶雲公房支譜 三十六冊4084 (湖南長沙)
12809 星沙張氏支譜 三冊173 (湖南長沙)
20955 張氏通譜 清光緒2年(1876)嶺東使署刻本,8冊 (湖南)
20956 張氏合修族譜 清咸豐孝友堂木活字本,10冊,存卷4-11 (湖南)
20957 張氏續修支譜 清宣統元年(1909)金鑒堂木活字本,1冊,存卷10 (湖南)
20958 張氏族譜 清清河堂木活字本,2冊,存卷2、6 (湖南)
20959 張氏四修族譜 清彝倫堂木活字本,1冊,存卷15 (湖南)
20960 張氏三修族譜 民國10年(1921)懷德堂木活字本,6冊,存卷4、7、9、12、卷首 (湖南)
20961 張氏族譜 清木活字本,2冊,存卷6、10 (湖南)
21143 《張氏四修族譜》 同治12年,孝文堂,木活字本,8冊 湖南益陽
21490 金岡段張氏二修家譜 清光緒18年 湖南瀏陽
山東張氏家譜
百忍堂張姓後人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等省。 其中又有許多的分支,資料整理時已知:
1、分布在魯南蘇北煙臺等地有一分支,為馬山張,其輩排序為:「修善則昌 敬先繼長 心存忠厚 禮義增光 傳茂嘉運 庭化玉方 鳳伯明臣 振啟興邦」
2、河南台前橋北張(張公藝)遺址支系,其輩排序為:「興玉傳繼廣,北憲慶繁祥,蘭秀桂榮茂,逢春生賢良,忠信孝友讓,正道振家邦,宏福昭耀久, 作善修德常」
山東平陰西六張氏家乘不分卷,(清)張儒志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序,刊印本四冊。
山東淄博張氏宗譜不分卷,(清)張務振、張務瀚述次,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序,刻本一冊。
山東滕縣古滕張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清)張采旃等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四冊。
山東滕縣古滕張氏族譜六卷,首一卷,(清)張鳳台、張尚鼎等續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刊印本六冊。
山東昌邑縣石埠鎮西村呂邑張氏族譜一卷,(清)張元秀、張征吉等續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手抄本。
山東昌邑東冢鄉張家寨張氏族譜五卷,(清)張恩典纂修,1920年手抄本。
山東昌邑東冢鄉大窯村張氏族譜一卷,(民國)張照普修,1936年稿本。
山東安丘張氏族譜六卷,(清)張杞園等修,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刊印本兩冊。
山東安丘張氏家乘不分卷,著者待考,清雍正年間刻本四冊。
山東繼安丘張氏家乘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山東安丘張氏家乘不分卷,附續安丘張家乘不分卷,(清)張銘訓輯清光緒年間黑紅刻本。並有手鈔四冊。
山東昌樂張氏族譜不分卷,(清)張彬文、張秀文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序,刊印本四冊。
山東煙臺福山張氏圖譜不分卷,張健綱、張芳藻編,清光緒年間手抄本。
山東煙臺福山張氏譜書八卷,(清)張氏合族修纂本,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石印本。
山東榮成崖頭鎮不夜張氏宗譜不分卷,(民國)張樹湘續修,1931年手抄本。
山東萊陽張氏譜書十卷,(民國)張承乾續修,1931年東魯印刷局鉛印本十冊。
山東掖縣張氏宗譜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稿本。
山東黃縣城鄉東村張氏族譜,(清)張允選等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刊印本四冊。
山東蓬萊張氏族譜,(清)張康泉等重修,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百忍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山東蓬萊廟谷鄉回楷夼村張氏族譜不分卷,(清)張蘭、張純五續修。
山東蓬萊淳寸鄉張家窯村張氏族譜,(清)張貽裳重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手抄本。
山東棲霞縣廟谷鄉回楷夼村蓬萊重修登州張氏族譜十卷,著者待考。
山東泰安張氏族譜三卷,(民國)張錫九等修,1934年石印本二十冊。
山東樂陵張氏族譜九卷,(清)張紫峰增輯,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二冊。
山東樂陵張氏族譜八卷,(清)張曾耆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詒谷堂刊印本四冊。
山東高青樓村披陽張氏宗譜五卷,首一卷,附一卷,附後卷,(清)張泳祚張心潛等重修,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山東無棣海豐張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張映房編,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張氏敬身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山東無棣張氏家乘十二卷,首二卷,(民國)張守炎、張守宣等續纂,1914年敬身堂石印本,今僅存一卷。
山東臨(清)張氏族譜十卷,著者待考,1913年篆文齋石印本十冊。
山東日照太平橋張氏族譜,張氏輯,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張氏家譜
家族來源:
明朝末年從江西遷至湖北,挽草為界。百忍堂得名張氏族老百忍得金人一傳說。傳說祖老凡事能忍讓,一日家中娶孫媳婦,來一乞丐,吃飽喝足後,仍不肯離去,銀兩也不肯要,只提出一個要求,和新娘子同宿,張老應允。次日,新娘子起身,發現身邊臥一金人,此為張老百忍得金人之美傳,後以百忍堂以為堂號。
輩份表:
德開景運,儒業可傳, 監(註:族譜上是金字旁,打不出來這個字)思純租,銘必守先,新呈登本,志在象賢,家聲丕顯,曲則長延,緒輝玉海,作振金天,子孫紹繼,於萬斯年。
河北張氏家譜:南皮張氏東門家譜不分卷、南皮張氏族譜、南皮張氏西門家譜、張氏族譜不分卷、南皮張氏四門弟十八支家譜。
山西張氏家譜: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宗陽張氏家譜四卷、定陽張氏家譜四卷。
遼寧張氏家譜:廣寧張氏家譜不分卷、順天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
上海張氏家譜:申浦張氏宗譜六卷、奉賢張氏家譜六卷首一卷、雲間張氏家譜一卷、雲間張氏家譜續卷一卷、南塘張氏族譜八卷。
江蘇張氏家譜:張氏宗譜十卷、銅山張氏家傳、張氏族譜二卷、張氏家譜六卷、淮陰張氏宗譜九卷。
浙江張氏家譜:清河張氏支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甬上張氏宗譜、清河張氏宗譜二十二卷。
張氏族譜字輩大全家譜序言 - 每日頭條 http://bit.ly/36VDsbg
-----------------------------
譜牒(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跡的檔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了該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旨要。)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譜牒",後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某郡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譜牒,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譜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譜的彙編或選編,所以叫作"百家譜"(百指約數)等等。
南朝梁時王僧孺所編的官修士族世系譜。亦省作"百家"、"百譜"。
相關資料
在這種官撰的譜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進去,每姓士族又都詳細列其成員的名字、官位及血緣關系,這就是簿狀譜牒。所謂"考之簿世然後授任"(《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引《晉陽秋》),"有司選舉必稽譜籍"(鄭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這種官修的譜牒。官修譜牒不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關,而且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要對所有自認為是士族,並將其家譜上之于官的家族進行甄別、認定,還要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修訂與重撰,所以朝廷設立專門的常設機構圖譜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來執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載沈約語),並汲收對譜牒有研究的學者參與其事。
東晉南北朝時門閥士族製度充分發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據譜牒來確認,人們入仕做官要根據譜牒來認定門閥的高卑,所以譜牒之學就成了一種專門學問,有專門的人從事研究。天下那麽大,士族那麽多,它們之間的關系又那麽復雜,每個家族的歷史,近的興起于魏晉之際,遠的則要追溯到東漢中葉,少說也有幾百年,要搞清楚他們內部和他們之間的各種關系(如:血緣關系、名諱、官位、姻親等等),確非易事。再加上許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譜牒,而許多庶姓大族還採取冒名頂替、偽造家世等手段企圖擠進譜牒,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譜牒修撰的艱巨性。東晉初年蘇峻之亂,把原來的譜牒焚毀了,後來重修,稱為"晉籍",其分量之大競有東西兩庫(《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這樣繁雜的工作,沒有專門學問,不作專門研究,的確是不行的。所以從西晉以後,到南北朝時,畢生研究譜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孫幾代從事譜牒研究,從而出現許多著名的譜學家。
西晉(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譜學家是摯虞。摯氏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僕卿。摯虞才學通博,著述不倦,認為漢末以來天下喪亂,許多世家大族,雖子孫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跡,辨其家族的由來,于是撰《族姓昭穆》十卷,進于朝廷(《晉書》卷五一摯虞傳)。此書早巳遺佚,我們不能確知其內容了。所謂"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謂"昭穆"即父子祖孫的血緣關系,這是現在所知道的當時第一部記載天下士族血緣關系的正式譜牒。因為它"定品違法",大概是觸動了一些顯赫的大族,為人們彈劾。它有沒有成為官書,我們也不得而知,從晉武奇特詔原諒其"違法"的過失來看,大約是被欽定為官修譜牒了。
東晉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譜學家有賈弼之、賈匪之、賈淵祖孫三人和王僧孺。賈氏為南渡的平陽大族。賈弼之在東晉太元年間由朝廷委任撰修譜牒,于是"廣集眾家,大搜群族"(《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撰成《十八州士族譜》百帙,共七百餘卷,繕寫抄定,藏在秘閣,另抄別本藏于左戶。其子匪之,匪之子淵,世傳其業。齊永明中,賈淵與王儉共同參撰《百家譜》,又撰《氏族要狀》、《人名書》等譜牒,並行于世。譜牒研究成了賈氏世傳的家學。王僧孺出身于東海王氏。他在梁代繼續賈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當是修訂賈弼之之書)、《百家譜集抄》十五卷、《東南譜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此時的譜牒之學,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武帝以是留意譜籍,州郡多離其罪,因詔僧孺改定《百家譜》。---《南史·王僧孺傳》
自桓溫首創土斷製,至梁武帝定《百家譜》,都說明士族與朝廷爭奪民戶,朝廷並不能改變這個情勢。---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
湛(劉湛)為選曹,始撰《百家》以助銓序,而傷于寡略。---《南史·王僧孺傳》
北朝顏之推作《觀我生賦》,自註說,中原士族,隨晉元帝渡江的有百家,因此江東有《百譜》(《百家譜》)。---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一節
-------------------------------
[百家譜]
百家譜 http://bit.ly/2p99akl
南朝 梁 時所編的士族世系譜。
《南史·王僧孺傳》:“ 武帝 以是留意譜籍,州郡多離其罪,因詔 僧孺 改定《百家譜》。”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自 桓溫 首創土斷制,至 梁武帝 定《百家譜》,都說明士族與朝廷爭奪民戶,朝廷並不能改變這個形勢。”亦省作“ 百家 ”、“ 百譜 ”。《南史·王僧孺傳》:“ 湛 ( 劉湛 )為選曹,始撰《百家》以助銓序,而傷於寡略。”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一節:“ 北朝 顏之推 作《觀我生賦》,自注說,中原士族,隨 晉元帝 渡 江 的有百家,因此 江東 有《百譜》(《百家譜》)。”
[百家譜]百科解釋
譜牒(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跡的檔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了該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旨要。)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譜牒”,後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某郡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譜牒,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譜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譜的彙編或選編,所以叫作“百家譜”(百指約數)等等
---------------------
百家譜是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跡的檔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了該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旨要。
南朝梁時王僧孺所編的官修士族世系譜。亦省作“百家”、“百譜”。
相關資料:
譜牒(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跡的檔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了該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旨要。)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譜牒”,後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某郡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譜牒,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譜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譜的彙編或選編,所以叫作“百家譜”(百指約數)等等。在這種官撰的譜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進去,每姓士族又都詳細列其成員的名字、官位及血緣關係,這就是簿狀譜牒。所謂“考之簿世然後授任”(《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引《晉陽秋》),“有司選舉必稽譜籍”(鄭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這種官修的譜牒。官修譜牒不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關,而且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要對所有自認為是士族,並將其家譜上之於官的家族進行甄別、認定,還要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修訂與重撰,所以朝廷設立專門的常設機構圖譜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來執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載沈約語),並汲收對譜牒有研究的學者參與其事。
東晉南北朝時門閥士族制度充分發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據譜牒來確認,人們入仕做官要根據譜牒來認定門閥的高卑,所以譜牒之學就成了一種專門學問,有專門的人從事研究。天下那么大,士族那么多,它們之間的關係又那么複雜,每個家族的歷史,近的興起於魏晉之際,遠的則要追溯到東漢中葉,少說也有幾百年,要搞清楚他們內部和他們之間的各種關係(如:血緣關係、名諱、官位、姻親等等),確非易事。再加上許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譜牒,而許多庶姓大族還採取冒名頂替、偽造家世等手段企圖擠進譜牒,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譜牒修撰的艱巨性。東晉初年蘇峻之亂,把原來的譜牒焚毀了,後來重修,稱為“晉籍”,其分量之大競有東西兩庫(《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這樣繁雜的工作,沒有專門學問,不作專門研究,的確是不行的。所以從西晉以後,到南北朝時,畢生研究譜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孫幾代從事譜牒研究,從而出現許多著名的譜學家。
西晉(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譜學家是摯虞。摯氏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僕卿。摯虞才學通博,著述不倦,認為漢末以來天下喪亂,許多世家大族,雖子孫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跡,辨其家族的由來,於是撰《族姓昭穆》十卷,進於朝廷(《晉書》卷五一摯虞傳)。此書早巳遺佚,我們不能確知其內容了。所謂“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謂“昭穆”即父子祖孫的血緣關係,這是現在所知道的當時第一部記載天下士族血緣關係的正式譜牒。因為它“定品違法”,大概是觸動了一些顯赫的大族,為人們彈劾。它有沒有成為官書,我們也不得而知,從晉武奇特詔原諒其“違法”的過失來看,大約是被欽定為官修譜牒了。
東晉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譜學家有賈弼之、賈匪之、賈淵祖孫三人和王僧孺。賈氏為南渡的平陽大族。賈弼之在東晉太元年間由朝廷委任撰修譜牒,於是“廣集眾家,大搜群族”(《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撰成《十八州士族譜》百帙,共七百餘卷,繕寫抄定,藏在秘閣,另抄別本藏於左戶。其子匪之,匪之子淵,世傳其業。齊永明中,賈淵與王儉共同參撰《百家譜》,又撰《氏族要狀》、《人名書》等譜牒,並行於世。譜牒研究成了賈氏世傳的家學。王僧孺出身於東海王氏。他在梁代繼續賈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當是修訂賈弼之之書)、《百家譜集抄》十五卷、《東南譜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此時的譜牒之學,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武帝以是留意譜籍,州郡多離其罪,因詔僧孺改定《百家譜》。---《南史·王僧孺傳》
自桓溫首創土斷制,至梁武帝定《百家譜》,都說明士族與朝廷爭奪民戶,朝廷並不能改變這個形勢。---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
湛(劉湛)為選曹,始撰《百家》以助銓序,而傷於寡略。---《南史·王僧孺傳》
北朝顏之推作《觀我生賦》,自注說,中原士族,隨晉元帝渡江的有百家,因此江東有《百譜》(《百家譜》)。---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一節
-------------------
百家譜 南朝 梁 時所編的士族世系譜。
百家譜
《南史·王僧孺傳》:“ 武帝 以是留意譜籍,州郡多離其罪,因詔 僧孺 改定《百家譜》。”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自 桓溫 首創土斷制,至 梁武帝 定《百家譜》,都說明士族與朝廷爭奪民戶,朝廷并不能改變這個形勢。”亦省作“ 百家 ”、“ 百譜 ”。《南史·王僧孺傳》:“ 湛 ( 劉湛 )為選曹,始撰《百家》以助銓序,而傷於寡略。”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一節:“ 北朝 顏之推 作《觀我生賦》,自注說,中原士族,隨 晉元帝 渡 江 的有百家,因此 江東 有《百譜》(《百家譜》)。”
百科解釋:
譜牒(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跡的檔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了該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旨要。)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譜牒”,后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某郡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譜牒,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譜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譜的匯編或選編,所以叫作“百家譜”(百指約數)等等。
--------------------
中國家譜、族譜的起源_浙江趙建飛_新浪博客 http://bit.ly/36XzYVW
中國家譜、族譜的起源
“譜牒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家譜、族譜的學科。“家譜”是以表譜的形式記載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員事跡的圖書體裁。
一。中國譜牒的起源
譜牒是伴隨著家族制度而來的記錄家族血緣關系的文獻,那麽它的產生就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經形成,需要譜牒來記錄它內部的血緣關系;二是文字已經產生,並且有了簡單的書寫工具,如簡冊等,這樣才能形成一種文獻。因此、那種認為原始社會已經產生譜牒,並把譜牒分為口述家譜、結繩家譜、文字家譜的種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當然,譜牒的起源也有一個從簡單到繁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人們對自己家族世系的記憶,最初總是口耳相傳,當懂得結繩記事時,就會利用這種方法來幫助記憶,但這種東西不是我們所說的譜牒,它不會成為一種文獻、簿籍。
關於中國譜牒的產生過程,根據目前能見到的材料和研究狀況,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分成兩個小的階段,即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的萌芽階段與西周(公元前1000- 800年)的形成階段。商代已有一些簡單的世系表,是家譜的雛型。較為完備、成熟的譜牒形成於西周。
夏朝(公元前2000-1500年)的王室世系,從夏禹立“國”到夏桀滅亡,在《史記?夏本紀》中有很詳細的記載。由於夏朝已有文字之說目前還只是推論,並無實物證明,《夏本紀》中的世系,很可能是商周以後人們根據傳說追記的,而不是當時的實錄。《史記?殷本紀》所記湯建國前的先公世系和盤庚遷殷前的先王世系,也可能有著類似的情形。至於《大戴禮記?帝系》和《五帝德》中所記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片斷世系,則可以斷定是戰國以後人們根據傳說追記的,不能視為信史。我們今天可以準確無誤地視為商代世系表的東西,是甲骨文中的幾片刻辭和商金文中的幾件彜銘。
二。譜牒的盛行
宗法式家族是一種血緣組織,內部的血緣關系必須十分清楚,這種組織才能夠維持和發展。即使他們的家族分裂成許多新家族,各家族之間的血緣關係也必須十分清楚。一個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誰?始祖如有幾個妻的話,誰是嫡,誰是庶?他們各有幾個兒子,名叫什麽?他們的妻又是誰,又各有幾個兒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樣一代一代地傳下來的?現在眾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誰?誰和誰是堂兄弟?新家族始祖是從舊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來的?它又怎樣一代一代地傳到現在?總之,家族所有成員的各種復雜的血統關系必須清楚。在沒有文字的時候,血緣關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傳授,儲存在人們的記憶中,時間長了,記憶難免有差錯。當文字產生以後,人們就用文字把這種血緣關系記錄下來.這就是譜牒。
商以前還沒有較為完整的譜牒,連司馬遷也沒有見到過。司馬遷說的《譜牒》、《牒記》都是周以後的東西。到春秋時,譜牒相當盛行了,不過由於這種東西並非專門著作,小能強大雅之堂,傳到今天的連一種也沒有。
三。周代(公元前1000-公元前200年)譜牒的內容和形式
周代譜牒現在雖然亡佚幹凈了,但漢朝人看見過,對它的內容和形式作過一些描述,戰國以後成書的《週禮》、《禮記》對它有片斷的論述:關於譜牒的內容,要記錄族眾的忌、諱。諱是名字,忌是哪一天死的。族眾生子,要記某年、某月、某日生,自然還要記是誰之子。族人有謚者要記其謚。有謚的族眾,當然只能是諸侯、卿大夫了。
關於譜牒的形式,從桓譚說的“旁行邪上”一句話來推測,應是一種表格,父輩名諱居一格,子輩名諱居一格,子子孫孫按輩份各居一格,叫做“旁行”。父統諸子,子系於父,誰是誰之子,誰是誰之父,一目了然,叫做“邪上”。在各人的名諱下註明生卒年月日及配偶、謚號等等。這樣,就把一個家族從始祖到現在的所有血緣關係都記載得清清楚楚了。
四。魏晉至唐代(公元200-900年)譜牒的盛行及其作用
譜牒是有文字以來,始終伴隨著家族組織的一種文獻,是家族組織的構成條件之一。什麽時候家族制度發達,什麽時候譜牒也就盛行。世家大族式家族組織形成後,人們根據家族的門第來選官、品人、聯姻。門第不同,政治權利和社會身份也不同。天下的家族那麽多,人們怎麽知道哪家是士族,哪家是庶族?即使同一姓,天下同姓的人也很多,又怎麽知道誰出身瑯琊王氏,誰出身太原王氏?魏晉南北朝時戰爭連綿,家族遷徙頻繁,怎麽防止庶族遷到新地方後冒充士族高門?這就需要有一種文獻把天下的士族記載下來,人們根據這種記載來確認誰是士族,誰是庶族,誰是高門,誰是卑門。這種文獻就是譜牒。
1、譜牒的興起及其形式
譜牒在歷史上曾經興旺過一陣子,後來隨著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東漢末年到魏晉之際(公元200-300年)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後,譜牒又再次盛行起來,不過從內容到形式都與西周春秋時的譜牒不同了。這時稱之為“譜牒”的文獻,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是“家傳”,這是最初級的形式。一個家族之所以在一個地方興旺發達起來,必有幾個人對家族的發展作出過傑出的貢獻,或者做過朝廷要員,或者做過封疆大吏,他們的子孫就為他們立傳,表彰他們的功績,顯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傳》、《袁氏家傳》(汝南)、《裴氏家傳》(河東)、《褚氏家傳》(陽翟)、《謝車騎家傳》(陳郡)等。
譜牒的第二種形式是“家譜”,或叫單姓族譜,每姓每族一本。家傳是傳而不是譜,只能記載家族名人事跡,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記上去,光有家傳還是無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緣關系的,於是有人以家傳為基礎,以家族的世系為脈絡,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眾貫串起來,註明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這就是家譜了。如:裴松之《三國誌》註中引到的:《崔氏譜》(博陵)、《郭氏譜》(太原)、《陳氏譜》(頒川)、《稽氏譜》(譙郡)、《阮氏譜》(陳留)、《王氏譜》(太原);《世說新語》註中引到的:《王氏世家》(瑯琊)、《袁氏世紀》(汝南) .《王氏家譜》(東海)、《荀氏譜》(潁川)、《謝氏譜》(陳郡)、《羊氏譜》(泰山)、《顧氏譜》(吳郡)、《陸氏譜》(吳郡)等等,都是這樣的家譜。
譜牒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譜牒”,後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某郡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譜牒,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譜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譜的匯編或選編,所以叫作“百家譜”(百指約數)等等。在這種官撰的譜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進去,每姓士族又都詳細列其成員的名字、官位及血緣關系,這就是簿狀譜牒。所謂“考之簿世然後授任”(《太平禦覽》卷二一四引《晉陽秋》),“有司選舉必稽譜籍”(鄭樵《通誌》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這種官修的譜牒。官修譜牒不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關,而且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要對所有自認為是士族,並將其家譜上之於官的家族進行甄別、認定,還要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修訂與重撰,所以朝廷設立專門的常設機構圖譜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來執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載沈約語),並汲收對譜牒有研究的學者參與其事。
2、譜學和譜家
東晉南北朝時門閥士族制度充分發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據譜牒來確認,人們入仕做官要根據譜牒來認定門閥的高卑,所以譜牒之學就成了一種專門學問,有專門的人從事研究。天下那麽大,士族那麽多,它們之間的關系又那麽復雜,每個家族的歷史,近的興起於魏晉之際,遠的則要追溯到東漢中葉,少說也有幾百年,要搞清楚他們內部和他們之間的各種關系(如:血緣關系、名諱、官位、姻親等等),確非易事。再加上許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譜牒,而許多庶姓大族還採取冒名頂替、偽造家世等手段企圖擠進譜牒,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譜牒修撰的艱巨性。東晉初年蘇峻之亂,把原來的譜牒焚毀了,後來重修,稱為“晉籍”,其分量之大競有東西兩庫(《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這樣繁雜的工作,沒有專門學問,不作專門研究,的確是不行的。所以從西晉以後,到南北朝時,畢生研究譜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孫幾代從事譜牒研究,從而出現許多著名的譜學家。
西晉(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譜學家是摯虞。摯氏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僕卿。摯虞才學通博,著述不倦,認為漢末以來天下喪亂,許多世家大族,雖子孫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跡,辨其家族的由來,於是撰《族姓昭穆》十卷,進於朝廷(《晉書》卷五一摯虞傳)。此書早巳遺佚,我們不能確知其內容了。所謂“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謂“昭穆”即父子祖孫的血緣關系,這是現在所知道的當時第一部記載天下士族血緣關系的正式譜牒。因為它“定品違法”,大概是觸動了一些顯赫的大族,為人們彈劾。它有沒有成為官書,我們也不得而知,從晉武奇特詔原諒其“違法”的過失來看,大約是被欽定為官修譜牒了。
東晉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譜學家有賈弼之、賈匪之、賈淵祖孫三人和王僧孺。賈氏為南渡的平陽大族。賈弼之在東晉太元年間由朝廷委任撰修譜牒,於是“廣集眾家,大搜群族”(《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撰成《十八州士族譜》百帙,共七百餘卷,繕寫抄定,藏在秘閣,另抄別本藏於左戶。其子匪之,匪之子淵,世傳其業。齊永明中,賈淵與王儉共同參撰《百家譜》,又撰《氏族要狀》、《人名書》等譜牒,並行於世。譜牒研究成了賈氏世傳的家學。王僧孺出身於東海王氏。他在梁代繼續賈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當是修訂賈弼之之書)、《百家譜集抄》十五卷、《東南譜集抄》十卷( 《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此時的譜牒之學,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北朝(公元350-550年)官修譜牒,大抵均屬集體撰述,故不見研究譜牒之名家,如魏太和中,詔各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作為選士的依據,似乎還沒有把全國士族的譜牒統到一起來。北齊的《類例》以甲門為士族,北周的《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為士族,似乎是他們那個小國的統一的譜牒,除《類例》知道是浮屠曇剛所撰外,《建德氏族》也是集體撰修的,故未留下撰人姓氏。
3、譜牒是選官和通婚的依據
門閥士族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在門閥士族內部選拔官吏和相互通婚。在選拔人才和連結姻親之前,先得查一查人才的和姻家的出身是不是士族,是第幾等的士族。怎麽查呢?查譜牒(又叫簿狀)。只有官修的譜牒才具有法律效力,才能作為根據,所謂“有司選舉,必稽譜籍而考其真偽”(《新唐書》卷一九九柳沖傳),“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鄭樵《通誌》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這個意思。選拔人才首先要查人才的出身門第,那麽負責選拔的官吏,包括吏部官員和州郡中正,必須對全國和本州郡的士族的情況瞭如指掌,否則很可能因為把寒門列入上品或把高門貶為下品而犯錯誤。因此不熟悉譜牒的人是不能當吏部尚書的。如南齊時,齊武帝擬用蕭鸞為吏部尚書,王晏反對說,鸞不熟悉譜牒,恐不可居此官,齊武帝只好作罷(《南齊書》卷四二王晏傳)。又如陳朝時,陸瓊作吏部尚書,人們認為很稱職,就因為他“詳練譜牒”(《陳書》卷三〇陸瓊傳)。通婚的姻家如果不是通家之好,而是不熟悉的家族,也要先查譜牒,以免“婚宦失類”。尤其是發生婚姻糾紛時,譜牒就是解決糾紛的根據了。如王源與滿璋之兩家通婚,媒人劉嗣之稱滿氏為高平舊族,後“索璋之簿閥”查核,竟是“士庶莫辨”(沈約《奏彈王源文》,《文選》卷四十),搞不清楚了。這說明士族連姻,確實是要先查譜牒的。
4。合族與通譜之風盛行
人們的出身門第不同,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門第又主要是根據譜牒來辨認的,所以有些庶族出身的官僚、富戶,就企圖通過權勢成金錢,脅迫或買通士族中的某些人,與士族合為一族(首先得是同姓),將自己的家族上到士族的譜牒中去,從而擠進士族的行列,這就是所謂的合族和通譜。這種採取非法手段合族、通譜的事例,史不絕書。
如宋時劉延孫為彭城大士族,而宋皇帝劉氏雖自雲出身彭城,但實系庶族,與延孫本不同宗。宋文帝為了攀上士族,與延孫合族,並使諸子同延孫序親。對於皇帝來與自己合族,延孫也只好接受(《宋書》卷七八劉延孫傳)。北魏太武帝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陽,要改葬於鄴。杜豹為魏郡庶姓,太武帝嫌不光彩,要在杜姓士族中找一人營護葬事,結果找到京兆杜銓。葬事營畢,杜銓遂與魏郡杜氏合族(《北史》卷二六杜銓傳)。這些是皇室、貴戚同士族合族的例子。
至於民間的合族通譜就更多了。皇室與士族合族,可以公開進行,而一般的庶族要與士族合族,除了要取得與之合族的士族的同意之外,還要買通撰修譜牒的官員,否則就不能合法化。例如賈淵掌修撰譜牒,有一個叫王寶泰的人,買通賈淵,要把自己的家族上到江左第一大高門瑯琊王氏的譜中。事未成而被告發,按律賈淵當處死,由於其子向皇帝叩頭流血乞免,才免去死罪(《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可見當時這種買譜、賣譜的事件也是有的。
五。唐代(公元600-900年)譜牒的重修及其衰落
隋唐廢中正、興科舉,朝廷用人主要根據考試成績,不再完全依據士族的門第出身,士族已經失去了政治上的特權,士族這個頭銜只是一種社會身份的體現了。因此譜牒也不再具有從前據以選官、品人的作用了。可是唐初還屢修譜牒,而且聲勢很大。究其用意,主要是唐太宗等人企圖以唐朝皇室和功臣為主要成份.培植一個新的士族集團,用以代替山東士族和東南望族的舊士族集團,作為自己的社會基礎,鞏固唐王朝的統治。這個新培植的士族集團,要取得社會的承認和法律上的確認,就必須寫到譜牒中去。所以唐初的屢修譜牒,不過是一種培植新士族、貶抑舊士族的措施或行為罷了。
1。唐初譜牒的重修過程
唐初大規模的修撰譜牒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貞觀初年。唐太宗命高士廉、韋挺、岑文本、今狐德等主持撰修譜牒。高士廉等於是召集四方嫻熟士族門閥的官吏、學者參加,並廣泛蒐集天下的譜牒,參考史傳,辨其真偽,於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奏上《氏族誌》一百三十卷(此據《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橄文誌》作一百卷)。高士廉等人大概沒有領會到唐太宗命修譜牒的意圖,是為了擡高新士族的地位,“崇重今朝冠冕”,仍然按照南北朝以來的傳統,把山東士族崔、盧、李、鄭等姓列第一等,這就觸怒了唐太宗,發了一大頓脾氣,指示按照“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舊唐書》卷六五高士廉傳)的方針重修,然而頒布天下,依以為準。第二次是高宗時。此時武則天當政,中書令許敬宗以貞觀《氏族誌》未載武氏的族望,吏部尚書李義府也以《氏族誌》中沒有李氏的世系,於是奏請改修。顯慶四年(659年)下詔,任禮部郎中孔誌約、著作郎楊仁卿、太子洗馬史玄道、太常丞呂才等主持其事,凡在唐朝得五品以上官職者均可入選,這就把士族的範圍大大地擴大了。書成,改名為《姓氏錄》,頒行天下,同時將貞觀《氏族誌》收繳焚毀(《舊唐書》卷八二李義府傳)。第三次是中宗復位之時。當時左散騎常待柳沖認為《氏族誌》、《姓氏錄》頒行已近百年.士族興衰變化很大,於是上表請加以改修。中宗命沖與左僕射魏元忠及史官張錫、徐堅、吳耀等八人依據《氏族誌》重新修撰,幾經波折,至玄宗即位,才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奏上,復又命柳沖及著作郎薛南金刊定(《舊唐書》卷一八九柳沖傳)。此後唐代就沒有再修過譜牒了。唐初,士族還保持著虛假的高貴社會身份,所以那些新貴們還想用重修譜牒的機會擠進士族的行列,此後則已沒有這個必要了。
2。唐代譜學抑制舊士族的性質
如前所述,唐初屢修譜牒的目的是為了擡高新貴們的地位,培植一個以皇室和功臣為主體的新士族集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在重修的譜牒中貶抑舊士族的地位,否則新貴們的地位是提不起來的。唐代譜學的這種抑制舊士族的性質,在太宗、高宗兩次修譜的過程中表現得很充分。高士廉等修《氏族誌》奏上,唐太宗命令不準沿襲南北朝以來以山東士族為高門的慣例,而要以當今的官品作門第高低的根據,沒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即使崔、盧也好,李、鄭也好,王、謝也好,都得把門第品級降下來。原稿中列第一等的清河崔民幹,一下子降到了第三等,這對於以門第高貴妄自尊大的舊士族,無疑是巨大的打擊。高宗時修《姓氏錄》,凡本朝官至五品以上均得列為士族,許多一字不識的窮漢出身的人,因當兵有軍功而官至五品者,也都成了士族。這樣做雖然有點滑稽,但卻等於說當士族根本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地方,它抑制舊士族的意義是十分明顯的。也正因為這一點,《姓氏錄》遭到了舊士族的瘋狂攻擊,說它是“勛格”(意思大約是一種職官品級的表格),他們自己反而認為被收進《姓氏錄》是一種恥辱。舊士族不願意被收入“勛格”,而修譜者卻偏要把他們收進去,讓他們同那些“兵卒以軍功致五品”(《舊唐書》卷八二李文府傳)的人坐在一條板凳上,表示舊士族的地位也不過如此,故意使舊士族面子上難堪。
3。唐初的譜學和譜家
唐初的譜學雖然也很興盛,但作用同南北朝的譜學完全相反,不是維護舊士族,而是貶抑舊士族,維護新士族了。因此,譜學家的任務就變成了論證新士族的合法地位,維護新士族的利益了。唐初的著名譜學家中首先要介紹的是路敬淳。他是高宗、武後時人,勤學不倦,對於歷代譜學素有研究,對於各個士族的門第姓望,能究其根源枝派,曾撰《著姓略記》十卷行於世。史稱“唐初姓譜學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舊唐書》卷一八九路敬淳傳)。另一名家是柳沖,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錄》,“好學多研”,是路敬淳以後的第一人。唐代譜學為柳氏家學,後其族人柳芳著《氏族論》,是對魏晉以來的譜學進行理論上的總結的第一篇論文,為後世研究譜牒的人所必讀(《新唐書》卷一九九柳沖傳)。比柳沖稍後的有韋述,亦是唐代譜學名家。他雅好譜學,在秘閣見到柳沖等撰《姓族系錄》,非常喜愛,乃於工作之餘,親手抄錄,另撰成《開元譜》二十卷(大約是《姓錄》的節本)(《舊唐書》卷一○二韋述傳)。柳芳《氏族論》“唐興,言譜者以敬淳為宗,柳沖、韋述次之”(《新唐書》卷一九九柳沖傳),應是不假的。
唐初譜牒的形式也同魏晉南朝一樣,分為私修的單姓族譜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譜兩種,前面說到的幾次重修譜牒,即是指後一種。隋唐的單姓族譜,如《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和《通誌?藝文略》中提到的許許多多某氏某姓家譜,我們至今只發現了兩件原件的殘片(見《吐魯番出土文書》第三冊,第64,180-184頁),都是用方框、線條、箭頭表示的世系圖表,詳細註明每人的血緣關系、名諱、官職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圖畫清晰,抄字工整,人們看去,一目了然。官修的望族譜,卻在敦煌石室中發現了幾種殘卷,其中以題為《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的最為完整和典型。它的內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區劃,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該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涼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參見王仲犖:《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考釋》、《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考釋》、《敦煌石室出殘姓氏書五種考釋》(均載《蠟華山館叢稿》):多賀秋五郞:《中國宗譜的研究》上卷第一章。)。據我們看,這大約是官修譜牒的一種提綱,而不是修成的譜牒。因為光列每郡的幾個望族姓氏,而不列出某一個人是不是屬於這個望族,是起不到譜牒的作用的。
4。唐初的合族與通譜
隨著世家大族式家族的沒落和門閥士族制度的衰頹,舊士族的政治特權雖已消失,但卻還保持著相當高的社會聲望。新士族中的一些無恥的人,並不以家族列入士族為滿足,仍然趨附舊士族的這種聲望,想方設法同舊士族合族、通譜,追求舊士族社會身份高貴的虛榮。如李敬玄系庶族出身的新士族,長期做吏部尚書,三次娶妻都是山東士族,仍嫌門第不高,而與趙郡李氏合譜(《舊唐書》卷八一李敬玄傳)。李義府官至吏部尚書、中書令,也嫌自己門第不高,謊稱自己出身趙郡,與趙郡李氏敘昭穆。給事中李崇德是真正的趙郡李氏,迫於李義府的權勢,只好答應。後李義府犯罪遭貶,李崇德即削除其譜牒。不久,李義府再為宰相,於是銜根在心,使人誣陷李崇德,竟至下獄自殺(《舊唐書》卷八二李義府傳)。杜正倫雖出自京兆杜氏,但已隨祖落籍相州,不是杜氏的嫡支,身居宰相,還硬要擠進杜氏的嫡系中去,京兆諸杜不同意,於是他向皇帝建議開鑿杜固(諸杜所居之地),以水灌杜氏(《新唐書》卷一○六杜正倫傳)。王鍔官至同平章事(宰相)。為了得到一個虛假的門望,竟無恥地認太原王為從父,甘願去做人家的兒子,並以提拔王子弟多人為“名宦”作交易(《舊唐書》卷一五一王鍔傳)。可見他們為了換到一個山東士族的假門第,用了多少手段。唐太宗批評舊士族“無禮”、“無恥”,其實新士族在這一點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六。唐末(公元900年)譜牒的衰絕
譜牒是適應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門閥士族制度的需要而興起的,在唐末五代,隨著世家大族式家族組織的瓦解,譜牒徹底衰絕了,專門研究譜牒的譜學也消失了,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世家大族式家族組織已經徹底瓦解。
1。譜牒衰絕的過程
如前所述,直到唐代中葉,維系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門閥士族制度的譜牒,還在不斷地重修,譜學還相當興盛,譜學家也代不乏人。可是,在唐中葉以後,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後,情況就完全變了。這時譜牒已經散亡,譜學已經衰絕,我們甚至已無法舉出一個有影響的譜學家來了。這說明世家大族式家族組織徹底瓦解之後,維系它們的統治的譜牒和譜學已完成它的歷史使命,而被送進了博物館。那種專門記載士族門第高下、研究人們血緣世系的官修的譜牒,藏於官府的正本,即人們據以選官和聯姻的天下望族譜,因為長期戰爭和頻繁的改朝換代,大多毀於戰火。後唐時豆盧革說,朝廷選官,據以考查世系的“文書不完”(《新五代史》卷二八豆盧革傳),就是指的譜牒已經殘缺散佚了。至於藏於私家的副本和單姓譜,或者毀於戰火,或跟著它的主人及莊園一齊被消滅,或者在逃亡流徙中散失。五代時,豆盧革一次問侍中郭崇韜:“汾陽王(指郭子儀)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門,是不是他的後人?”崇韜回答說:“經亂失譜牒。曾聽先父說:去汾陽王已經四代。”(《舊五代史》卷五七郭崇韜傳)可見在戰亂中喪佚譜牒是普遍現象。由於譜牒在當時已沒有什麽實際意義,對於它的散亡人們已不怎麽關心,也沒有必要進行重修。譜牒既然在政治上已沒有什麽重大的作用,研究它就沒有多大價值,譜學和譜學家自然也就跟著絕跡了。從北宋以後,許多學者曾經一再談到過譜牒衰絕的這個過程。如蘇洵說,自唐朝衰亡,譜牒就廢絕了(蘇洵:《蘇氏族譜譜例》,《嘉佑集》卷十三);胡應麟說,自五代以後,人們已不崇尚門閥,譜牒之學,遂絕而不傳(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庚部卷三九);歸有光說,魏晉以後,根據門閥高下來選官,所以譜牒之學特別興盛,直至李唐,還十分崇尚,五代衰亂,譜牒就蕩然無存了(歸有光《龍遊翁氏宗譜序》,《震川先生集》卷二)。他們說的譜牒衰絕的過程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2。北宋(公元950-1100年)以後人們均已不知自己的統系來處
譜牒是記錄士族的世系源流、血緣親疏、門第高下的簿籍,是用來區別人們身份地位的高低貴賤的依據。一家士族幾代以至十幾代的發展、繁衍情況及履歷宦績,都在譜牒上記載下來,所以他們對自己家族從始祖以下(一般是從魏晉以來)的歷代祖先,叫什麽名字,任什麽官職,都瞭如指掌,家族內部支派分析的發展脈絡,清清楚楚,人與人之間的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也十分明確。當譜牒衰絕之後,到五代北宋時期,情況就完全變了。歷代皇室以至達官顯宦大都出身於庶族地主,還有不少貧窮士子通過科舉爬到高位,他們中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誰,即使有的人本人心中有數,但也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草野之民。例如宋初的幾位宰相,範質、王溥的家世,只能數到他們的父親,魏仁浦幼時孤貧,父親叫什麽名字,史書上都沒有記載,趙普的世系雖然能數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這種情況均見《宋史》本傳)。他們都是靠中進士這條路爬上高位的,並非由於家族的蔭庇。由於沒有了譜牒的記載,家族的世系脈絡只能靠口耳相傳,時間一久,誰是誰的祖先,誰是誰的子孫,在世的人相互間是什麽血緣關系,也就搞不清楚了,家族的世系成了一筆糊塗賬,即使那些確實出身於歷史上的門閥士族的人們,也搞不清自己的來歷了。這就是張載、程頤等人說的人們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統系來處”的意思。(張載:《經學理窟。宗法》,《張載集》第258頁;程頤:《伊川先生語》,《二程集》第179頁。)
七。宋明(公元1100-1600年)以來,家譜是維系家族血緣關系的主要紐帶
每個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組織,必有一部以至數部家譜。家譜又有宗譜、族譜、家乘等不同的名稱。人口眾多的大家族的家譜,同他們的祠堂一樣,還分為通譜、支譜、總族譜、分族譜、大同宗譜、小宗譜等等。宋以後,隨著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譜的風氣十分盛行。到了明清兩代,在農村中,可以說既沒有無譜之族,也沒有無譜之人。
1。家譜的內容
家譜是一種簿籍性質的東西,其基本內容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一是全族的世系和血緣關系圖表,這是家譜的主要內容,一般佔90%以上的篇幅。世系圖表中詳細記載著全族男子的名諱、字號、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等,以及生幾子幾女、子何名、女適何地何姓等,“至於諱某宇,娶某氏,生幾子,葬某處,壽若幹、鹹備載於後,庶幾可示後昆。”(宋濂:《符氏世譜記》,《宋學士文集。翰苑別集》卷九)有進學中舉、為官作宦者還要記其簡歷。每一代每一人都這樣詳細記錄,不嫌其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家族血緣關系的清楚。世系圖表的基本形式有圖式和表式兩種。圖式是把全家族的世系繪成簡圖。把主要內容註於圖中,使人一目了然,表式是將家族世系排列成表格,將世系的內容用小字註於格內,也可收到眉目清楚的效果。
二是全文刊載本族有史以來制訂的各種家法族規、家訓家範、祖宗訓誡子孫的言論等。“譜列家箴、家禮、庭訓,立宗法實伸國法也。”(《康熙潛陽吳氏宗譜》卷一凡例)如果一個家族有幾百年的歷史,歷代製訂的家法族規就很多,家譜不惜篇幅羅列上去。只有少數興起不久的家族,修譜時還未制訂成文的家法族規,它們的家譜才缺少這部分內容。這類東西是封建家族組織的形態結構的特點之一,載入家譜的用意是便於平時向子孫宣講,要求族人永遠恪守,並使族長能依據此類家法來懲罰不服統治的族眾。
三是祠堂、祖塋、族產公田的座落方位、形勝地圖,以及義田記、墓誌銘、買地契等等。“其各支家祠、條規、祭產地圖,亦宜詳載,以見報本追遠之意,並使後便翻檢”(《道光吳江王氏宗譜》卷首載乾隆間訂《續修家譜凡例》)。祠堂的基本輪廓,幾進幾重、門戶窗欞、圍墻設施。都要繪制清楚,刻入家譜。祠堂如果是建在新近購置的異姓土地上,還要在家譜中記載購置過程,並附刻地契,以防一旦發生產權糾紛時有案可查。一個家族的祖塋往往有多處,大多錯雜在異姓田地之間.拋棄在遠郊鄉野之外,且無專人經管,經過日曬雨琳風蝕,歷年久遠,就會樹折碑殘,失去標記。所以必須在家譜上詳細記載每一墓地的方位、座落和四至,並刻上略圖。“祖塋,或繪形勝地圖,或書世系格內,某山某向,坐落某處,庶免侵占.誌不忘也。”(《康熙潛陽吳氏宗譜》卷一凡例)。
四是家族的歷史。每個家族的家譜,都必有一篇叫做“宗族源流”或“族姓淵源”的小序冠於譜首,敘述本族姓氏的由來,始祖的淵源,遷徙的經過,興盛的始末,祖宗的事跡等等。家族歷史既是家族勢力向族眾進行宗法思想教育的工具,又是核查家族的系統源流確有依據。一般說來,一個家族的來歷清楚,遷徙分析脈絡分明,血緣關係也必然清楚。
2。家譜的“行輩字派”
這也是家譜所包含的主要規矩。行輩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並區分輩份、排行的一些字。行輩字派在進入家譜以前就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起到了鞏固宗族作用的姓名範疇內的東西是姓。姓是部落的名稱,每個人都用同一個姓,表示每個人都是這家族裏的人。後來種族繁衍,人口擴大,家族越分越多,於是出現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漢以後,姓、氏合一,同時門閥制度又興起,社會中很講門第觀念和家族出身,這個時候,人們就考慮用名字來表示行輩了。
首先人們是用來表示行輩的,尤其是表示排行。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長、次、幼、少、元等等。這些字同先秦時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樣的,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個字。長、元都表示排行第一,是在子,比如晉朝王悅字長豫、桓溫字元子,他們都是長子。此外字中用長、元的還有漢司馬相如字長卿、徐庶字元直等等。次,是次子的意思,排行第二。比如東漢時的祭肜字次孫。幼和稚都是小兒子的意思,排行最末。比如東吳主孫堅字文臺,而其幼弟孫靜字幼臺,東晉葛洪字稚川,三國蜀馬謖字幼常等等。少,是弟弟的意思,比如東漢之時許荊就上有兄長,他的字是少張。此外也有用某一個不是表示排行的字來給家裏的兄弟命字的,如袁紹的兒子們的字一律都以"顯"為第一個字。下層人民常以數字為名來表示排行。
魏晉以後,人們逐漸又把表示行輩的字從字轉向名,這就是現在的家譜中一般的行輩字派了。唐朝的杜甫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宗文、宗武,宋朝的三蘇中蘇試與蘇轍是兄弟。他們也代表了行輩字派的兩種主要形式。
一種行輩字派是對各輩人名中的用字的限定。比如某一輩人的名中都用"明"字,另一輩都用"德"字等等。孔氏家族的行輩字派從思晦開始,他規定下一輩均用" 克"字。再往下各輩依次在名中用: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詳、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等等。現在在臺灣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77代孫。
行輩字派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訂的,很多都編成幾句吉祥話,有的文人甚至可以寫成詩。比如浙江《唐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福祿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寧聰"。湖北《汪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於後,世澤延長,齊家有猷。"
行輩字派有的用在名字的頭一個字,有的用在後一個字,以前一種居多。考慮行輩字派,既要考慮其意義,又要照顧讀音,字形適宜人名,而且還可以與大量的字組合成名,不致於因人多而重名。行輩字派快要用完的時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旅長再次將其延長。
這種行輩字派對人名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使雙字名增多,因為這種行輩字派只能起雙字名。但是由於其中一個字屬於行輩字派,家族內的同輩人都用這個字,而且社會上可入行輩字派的字並不很多,所以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字名,只是帶上了家族標誌的單字名。行輩字派還限制了名字的另一個字的使用,這一方面是由於字派的字不多,可與之組合的也不多,另一方面是由於很多人喜歡讓另一個字也互有聯繫,比如杜周的三個兒子分別名叫延壽、延考、延年,壽、考、年都表示壽命,但這種字畢竟不多,如果這一輩有十幾個人,可就十分難辦了。所以行輩字派又往往會造成文意不通的名字和冷字僻名,這是由於宗譜既強調行輩關系,又十分重視名諱,不允許出現重名。
另一種行輩字派是用人名字的偏旁作出規定。像在《紅樓夢》裏,賈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 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艹"旁,比如賈代善——賈敬——賈珍——賈蓉,這種行輩字派的選擇用字範圍似乎更寬泛一些,但是一代一代用下來,為數有限的偏旁也就所剩不多了,而有一些偏旁仍舊是字少或意差,如"犭"旁。
宗譜的行輩字派由於是加強宗法制度的工具,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這一目的,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誠、孝、禮、福、祿、吉、祥、賢、良等等。第二類是希望宗族延續和昌盛的,如:永、傳、昌、盛、興、延、繼、承、世、多等等。第三類是懷念先祖和歌頌皇天恩德的,如:澤、祖、顯、榮、恩、錫、啟、先等等。這也限制了行輩字派的用字。
宗譜在宋元(公元1000-1200年)以後在中層以上的家族中大為風行,甚至影響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輩字派是兩種方法並用,像雍正皇帝一輩的名的第一個字都是"胤",後一個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輩都是"弘"字,後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鹹豐皇帝還分別規定了四個行輩字派:永、綿、奕、載、溥、毓、垣、啟、燾、豈、增、祺。
3。續修家譜的間隔時間
一個家族的家譜,必須定期續修。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家族中總要新生孩子,娶進媳婦,增加人口,還會逝去老人,新增墳墓。族產公田雖不準買賣,但興旺的家族還會購進公產,破敗的家族,族產公田也免不了被不肖子孫偷著出賣,發生變化。所以家譜必須定期續修,把上述種種新的變化反映到家譜上來,這樣才能確保家族血緣關系上的清楚準確。續修的間隔時間,絕大多數家族規定為三十年或三世。“譜必三代一修,恐世遠年久,無不散失,乖離之弊,其所失為不小。”(《光緒春谷東溪王氏宗譜》卷首載乾隆間訂《續修舊譜總綱》)許多家族還規定家譜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族譜重修刻板後,每十年匯稿,三十年續倍,補刻刷印,附裝譜後,以免久遠難稽。”(《道光香山黃氏家乘》卷一《族規》)一個家族三十年不修譜,即被認為不孝,“修譜不宜歷年久遠。古人雲:譜宜三十年一修,若不遵此,即屬不孝”(《民國浦城高路季氏宗譜》卷一《譜訓》),出現了這種情況,對族長及族中執事人員要律以不孝之罪,給予國法和家法的懲治。家譜三十年一修,大體上可以把家族中的兩代人銜接起來。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長時間。每隔三十年續修一次家譜,就能趁老一輩還健在,新一代又已成長的時候,將三十年裏家族中的親緣關系的變化準確記錄下來。如果間隔時間過長,老人陸續死去,族中人丁變化就會記不準確,勢必引起血緣關系的混亂。
4。修譜的義例
所謂“義例”,類似我們今天說的指導思想。家譜能不能起到維系家族制度的作用,關鍵在於遵循什麽義例去修纂。如果指導思想不明確,該寫的不寫,不該寫的又寫了,或者兼收並蓄,有文必錄,非但不能鞏固家族統治,還會適得其反,削弱和渙散家族制度。修撰家譜的最基本的義例是什麽?就是“隱惡揚善”、“為親者諱” 兩句話。這是近代封建家譜在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條基本原則。一是揚善,寫好的,“譜以正宗派,篤恩義,故獨以書善也”(《嘉慶桐城黃氏宗譜》卷一《凡例》)。二是隱惡,不寫壞的,祖先族人做了壞事,不準寫進家譜,“凡有幹譜例,當削不書,違者許房長(即族長)鳴祠處治”(《道光無為查林徐氏家譜》卷首載乾隆間訂《規條》)。
5。家譜的保管
家譜刻印出來,要分發給族人保存,以備必要時查詢,發揮它的作用。家譜一般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譜人由房長充任,也有的家族規定推本房之賢能者為掌譜人。掌譜人領取、保管家譜時,要在族長處登記造冊,註明所領家譜字號,這樣便於檢查家譜保存好壞,有無破損、失落現象,而且可以分清責任。一個家族,往往在家法族規中對家譜的收藏、保管提出嚴格的要求。如必須將家譜裝進特製版木匣,供於祖龕之上,或藏於書室之中,不得隨意亂放,以致褻瀆家譜。木匣不準移作他用,家譜不準鼠蝕蟲蛀、汙損油浸、腐敗黴爛、遺失散落、私自謄錄或借給外姓人觀看,違者依家法處罰。如果領譜人敢於瞞眾覓利、鬻譜賣宗、出賣家譜者,則視為不孝,從重懲治。為掌握家譜的收藏、保管情況,家族每年要檢查一次或數次,檢查時,由領譜人攜帶原發字號的家譜,到祠堂集中,先由各領譜人相互檢查,後由族長評判,保管好者表揚獎勵,保管不善者批評處罰。
從湘潭陳氏和平越楊氏對家譜收藏的規定,可以看出家族對此的重視:“凡領譜者宜各什襲藏之,慎勿[希瓦]借。即被水火之災,亦須急為搬出,以譜之重,無異於契券也。……議定三年一會,公同勘驗,若有汙穢、添改、散遺、鼠嚙及以箱作別用者,重行責罰。”(《宣統湘潭白沙陳氏支譜》卷首《家規》)
“譜牒所載,皆宗族祖、父名諱,見譜即見祖、父也,理宜敬謹收藏,毋得褻瀆。莫如用木匣裝載,置於香火之上,或藏之書室之中,每逢伏日曬晾,勿使少有蛀爛,所以妥先靈,垂久遠也。歲時祭祀之日,各帶原本,到祠會看一次,如有鼠咬、油汙、墨侵以及磨壞字跡者,祠中之人,即在祖宗前申飭,並憑眾罰銀三兩,歸入祠內,以作後日修譜之贄,搞者不得與祭。更有不肖子孫,鬻譜賣宗,或謄寫原本,瞞眾覓利,致使以假混真,紊亂支派者,眾共黜之,不許入祠。”(《鹹豐平越楊氏重修小宗祠譜》卷十《原刊條規》 )
6。家譜對於維系近代家族制度的作用
家譜的作用,在於防止因年代久遠或異姓及同姓異族者遷入本地而造成家族血緣關系的混亂,從而達到“收族”的目的。因此,家譜首先是確認族眾的血緣關系親疏、防止血緣關系混亂的依據。家族既然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結合而成的社會組織,那麽族人在家族中與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在血緣關系中所佔的地位。一般說來,在三四代以內,誰是誰的父祖,誰是誰的子孫,人們是不會搞混的。但是時間一久,族大人多,人們之間的血緣關係就不容易記得很準確。加上族眾中有過繼族人子為嗣者,有養異姓兒為子者,有隨妻帶來異姓子者,有不同家族的同姓遷居本村者,時間一長,就會搞不清楚他們是不是本家族的人。而這些情況在家譜的世系圖表上一查就著,就可以據此確定族眾的地位,賑濟貧困族眾,解決世系糾紛,防止血緣關系的混亂。
其次,家譜在歷史上曾是向族人宣傳宗法思想的工具或課本。宣傳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讀譜。通過祠堂讀譜這種家族的重大活動和盛大典禮,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觀念在族眾的思想上紮下根來,達到團聚族人的目的。
再次,家譜在歷史上還是懲罰族人的一種工具。在封建家族制度盛行的農村,族人的名字列進了家譜,就表示得到了家族的承認,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不準入譜或削去譜名,在人們的觀念上認為是一種奇恥大辱。封建家族勢力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觀念,把不入譜和削譜作為隨意處罰族人的手段。族人倘有不孝不悌,犯奸為竊、玷辱家聲、逆倫傷化者,一慨不準入譜,如果在修譜之後發現了這些“罪名”.還要從家譜上削去名字,嚴重的株連父兄子弟一起削去名字。私生子雖有親近的血緣關系,但也不準上譜。
八。現代家譜的續編
在世界上,很多其它國家也有編制家譜的習俗,但他們大都只有幾百年的歷史。而家譜在中國延續了三千多年,已成為我國的三大文獻(國史,地誌,族譜)之一。僅上海圖書館收藏的家譜就有一萬二千多部(九萬余冊),是目前世界上收藏民間家譜原件最多的圖書館。上世紀五十年代,上海圖書館顧廷龍館長率領一批年輕人跑遍了全國的紙漿廠,從化漿爐前搶下了六千多種家譜收藏。
由於家譜是族人血緣關系的記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軌跡,是以特殊形式記載的關於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遷徙分布、發展興衰的重要史籍,凝結著華夏文明的形成、發展、傳播及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各種內容,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由於家譜記載的內容又可反映當時的一些重要事件及經歷,往往可補充史料的不足,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它對研究我國的人文發展,及其構成有著不可多得的史料價值。
今天,炎黃子孫遍布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華人超過5500萬。每年大批華人不辭艱辛,來到中國祭拜祖先。中國人的這種尋根追祖情結,不能不說與延續數千年的家譜有關。家譜維系的不僅是一個家族,更是一個民族。
現代人續編的家譜,吸取了歷史上編制家譜的精華、棄其糟粕,將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學歷、專業、經歷、婚姻、成就、照片、地址等都記載下來,還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將家譜記載的內容加以了發展,成為家族中維系血緣關系及記載家族歷史的珍貴人文材料,代代下傳。
近年網絡更為分布世界各地的族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聯絡手段。“數字家譜”的出現;“姓氏網站”的不斷誕生;家譜在網上的“動態更新”和在網上瀏覽家譜已成為新時尚。用計算機網絡匯總“炎黃子孫的脈絡”就有了可能。
近數十年中,因族內人員遷移頻繁,往往連絡疏遠。幾千年家譜形成的記載,目前正處在青黃不接時期,一旦中斷,則無法補救。續編和銜接即將中斷的家譜,實為當代人義不容辭和責無旁貸的事。
近年,尤其在南方,我國修家譜之風又再興起。
中國家譜、族譜的起源_浙江趙建飛_新浪博客 http://bit.ly/36XzYVW
宗族是早期
部落(tribe)的概念,亦稱「家族」、「族」。中國的宗族中女姓只是男性的附庸,所謂「婦女有三從之義,無專門之道」,《爾雅·釋親》稱:「父之黨為宗族。」有時「宗族」和「家族」互相混淆使用。宗族建有祠堂祭祀共同的祖先。
三代
《尚書》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於成周而作詩。」
周代已有史官修譜制度,《世本·帝系篇》記錄黃帝至春秋歷代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重點在於「奠系世,辨昭穆」。久佚,清朝有輯本。
《史記·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本於茲」。
漢朝
《漢書·韋玄成傳》:「宗族至吏二千石者十餘人。」
《後漢書·天文志上》:「夷滅述妻宗族萬餘人以上。」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重門閥,推行九品中正制,中央與地方均設譜局,「考之簿世然後授任」[1],「有司選舉,必稽譜牒」[2],「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3]。是以,修譜之風興盛,賈弼「廣集眾家, 大搜群族」,撰有《十八州士族譜》百帙,共七百餘卷[4],王僧孺撰有《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百家譜集抄》十五卷、《東南譜集抄》十卷[5]。又有賈淵與王儉共同參撰《百家譜》,賈淵本人則撰有《氏族要狀》、《人名書》等譜牒。
摯虞為京兆大族,其父摯模曾任曹魏太僕卿。摯虞以為當時世家大族,其子孫已不能明白祖先的事跡,故撰有《族姓昭穆》十卷[6]。
南齊時,齊武帝打算以蕭鸞為吏部尚書,王晏反對說他不熟悉「詳練譜牒」[7]。
當時士族連姻,要先查譜牒。宋文帝為庶族出身,為了攀上士族,竟與彭城士族劉延孫合族,延孫無法反對,只好接受[8]。王源與滿璋兩家通婚,牽線人劉嗣之稱滿氏為高平舊族,再「索璋之簿閥」查核,卻「士庶莫辨」[9]。
唐朝
唐代始有設立族田、族產之舉。
唐初撰修族姓成為一種時尚,唐太宗執政不久,即下令高士廉、韋挺、令狐德棻、岑文本等修《氏族志》[10],貞觀十二年(638年)奏上《氏族志》 一百三十卷[11],唐太宗看了很不滿意,不准沿襲南北朝以來以山東士族為高門的慣例,指示按照「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12]。又如林寶著有《元和姓纂》。
唐中宗命柳沖與左僕射魏元忠及史官張錫、徐堅、吳耀等八人依據《氏族志》重撰《姓族系錄》二百卷[13]。柳芳在秘閣見到《姓族系錄》,非常喜愛,另撰成《開元譜》二十卷[14]。
唐朝宗譜遭到兵戎之禍,至今已蕩然無存,但仍保留有《河南于氏家譜後序》等文獻。
宋朝
宋朝以後,宗族開始組織化。宋儒程頤和朱熹不約而同的提出祠堂制度。
遼國
《遼史》卷45《百官志一》稱「百官擇人,必先宗姓」。
清朝
清代的宗族觀念達到鼎盛,宗族觀念十分強烈,族譜詳細記載著全族男子的名諱、字号、生辰八字、卒年,「至於諱某宇,娶某氏,生几子,葬某處,壽若干、咸備載於後,庶幾可示後昆。」[15],「祖塋, 或繪形勝地圖, 或書世系格內, 某山某向, 坐落某處, 庶免侵占. 志不忘也。 」[16]。甚至記載家族偉業,《袁氏宗譜》記載:「我祖功垂史冊,爵顯天朝。著臥雪之清操,布仁風之善政……欽賜銅釜至寶傳家,分徙栗崗根基穩厚。先分九崗,居九子。後有雙港復雙溪。……於是記世系而並記銅鍋焉。」[17],族人做了壞事,不准寫進家譜, 「違者許房長鳴祠處治」[18]。許多家族規定家譜「三十年一修」[19],「族譜重修刻板後,每十年匯稿,三十年續倍,補刻刷印,附裝譜後,以免久遠難稽。 」[20]。
《紹興縣誌資料第一韓》記載:「張渭,字春江,山陰庠生,習法家言,歷就刑席,辦理積案,平反冤獄,有聲於時。館穀所人,除事畜並撫養弟家外,悉以貲助族黨間之無力婚嫁者及喪葬者……。」
章學誠《汪泰岩家傳》亦言;「啟諱宗魯,字泰岩,號繼元,世居蕭山之大義村。……方君游幕有名,館穀所入,不使有餘蓄,三黨宗親,有孤弱者植之,老而貧者贍之。汪氏數世同一宅居,宅毀於火,眾力不給,君為輯其堂構,以為毋失先人舊。繼母邱,有弟行賈遠去,數十年不復相聞,君游山西,微得之,時邱年己五十,未有室家,君亟使使持金,往助其昏……。」[21]
中華民國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孫中山在廣州國立高等師範學校禮堂三民主義演講中曾表示:「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中國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義和宗族主義,所以中國只有家族主義和宗族主義,沒有國族主義。」[22]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土地改革後,封建族長制知名度廢除,族規蕩然無存。
-------------------------------------
百家譜
譜牒(記載某一宗族主要成員世系及其事蹟的檔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了該宗族歷史,其形式和內容集中了檔案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旨要。)的第三種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狀譜牒”,後來又叫作《百家譜》、《東南譜》、《十八州譜》、《天下望族譜》、某郡望族譜等等。家傳、家譜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須有一種得到朝廷認可的官撰的譜牒,才能據以確定誰是士族,誰是庶族.才能據以選官、論人和通婚。官修的譜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譜,而是全國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譜的彙編或選編,所以叫作“百家譜”(百指約數)等等。
南朝梁時王僧孺所編的官修士族世系譜。亦省作“百家”、“百譜”。
歷史發展編輯
在這種官撰的譜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進去,每姓士族又都詳細列其成員的名字、官位及血緣關係,這就是簿狀譜牒。所謂“考之簿世然後授任”(《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引《晉陽秋》),“有司選舉必稽譜籍”(鄭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這種官修的譜牒。官修譜牒不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關,而且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要對所有自認為是士族,並將其家譜上之於官的家族進行甄別、認定,還要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修訂與重撰,所以朝廷設立專門的常設機構圖譜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來執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載沈約語),並汲收對譜牒有研究的學者參與其事。
東晉南北朝時門閥士族制度充分發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據譜牒來確認,人們入仕做官要根據譜牒來認定門閥的高卑,所以譜牒之學就成了一種專門學問,有專門的人從事研究。天下那麼大,士族那麼多,它們之間的關係又那麼複雜,每個家族的歷史,近的興起於魏晉之際,遠的則要追溯到東漢中葉,少說也有幾百年,要搞清楚他們內部和他們之間的各種關係(如:血緣關係、名諱、官位、姻親等等),確非易事。再加上許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譜牒,而許多庶姓大族還採取冒名頂替、偽造家世等手段企圖擠進譜牒,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譜牒修撰的艱鉅性。東晉初年蘇峻之亂,把原來的譜牒焚毀了,後來重修,稱為“晉籍”,其分量之大競有東西兩庫(《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這樣繁雜的工作,沒有專門學問,不作專門研究,的確是不行的。所以從西晉以後,到南北朝時,畢生研究譜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孫幾代從事譜牒研究,從而出現許多著名的譜學家。 [1]
西晉(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譜學家是摯虞。摯氏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僕卿。摯虞才學通博,著述不倦,認為漢末以來天下喪亂,許多世家大族,雖子孫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蹟,辨其家族的由來,於是撰《族姓昭穆》十卷,進於朝廷(《晉書》卷五一摯虞傳)。此書早巳遺佚,我們不能確知其內容了。所謂“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謂“昭穆”即父子祖孫的血緣關係,這是現在所知道的當時第一部記載天下士族血緣關係的正式譜牒。因為它“定品違法”,大概是觸動了一些顯赫的大族,為人們彈劾。它有沒有成為官書,我們也不得而知,從晉武奇特詔原諒其“違法”的過失來看,大約是被欽定為官修譜牒了。
東晉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譜學家有賈弼之、賈匪之、賈淵祖孫三人和王僧孺。賈氏為南渡的平陽大族。賈弼之在東晉太元年間由朝廷委任撰修譜牒,於是“廣集眾家,大搜群族”(《南齊書》卷五二賈淵傳),撰成《十八州士族譜》百帙,共七百餘卷,繕寫抄定,藏在秘閣,另抄別本藏於左戶。其子匪之,匪之子淵,世傳其業。齊永明中,賈淵與王儉共同參撰《百家譜》,又撰《氏族要狀》、《人名書》等譜牒,並行於世。譜牒研究成了賈氏世傳的家學。王僧孺出身於東海王氏。他在梁代繼續賈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當是修訂賈弼之之書)、《百家譜集抄》十五卷、《東南譜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此時的譜牒之學,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武帝以是留意譜籍,州郡多離其罪,因詔僧孺改定《百家譜》。---《南史·王僧孺傳》
自桓溫首創土斷制,至梁武帝定《百家譜》,都說明士族與朝廷爭奪民戶,朝廷並不能改變這個形勢。---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
湛(劉湛)為選曹,始撰《百家》以助銓序,而傷於寡略。---《南史·王僧孺傳》
北朝顏之推作《觀我生賦》,自註說,中原士族,隨晉元帝渡江的有百家,因此江東有《百譜》(《百家譜》)。---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一節。
百家譜_百度百科 http://bit.ly/2rALkip
-------------------------
賈弼之:中國最早編修家譜的人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CAuWRd
賈弼之:中國最早編修家譜的人
賈淵畫像。
南北朝時期,賈姓多個家族在南北各大政權中非常活躍,說文有文,要武有武,交相輝映,璀璨史冊。如原籍河東郡襄陵縣(與賈逵家族原籍相同)的一個賈姓家族,跟隨晉皇室南渡,出現了以中國家譜學(譜牒學或譜學)重要奠基人、譜學大家第一人賈弼之為首的一大家族;北魏政權中,出現了以賈思伯、賈思同兄弟為首的家族;還有寫出中國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的賈思勰,以及其他在各個領域的突出賈姓人物。
賈弼之修族譜,譜學大家第一人
賈弼之,小名翳兒,歷任員外郎、琊琅府參軍。
晉元帝司馬睿東渡時,中原有100個大姓士族跟隨,他們是東晉朝廷的特權家族,一般的家族不能享受同等的政治權利。
為把他們與一般的家族區分開來,晉孝武帝司馬曜叫賈弼之修撰《十八州士族譜》。
賈弼之「廣集眾家,大搜群族」,撰成《十八州士族譜》100帙、700多卷,繕寫抄定後藏在官府中,由專人看管。由此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譜檔案。
當時非常講究門閥士族制度,而且等級森嚴。賈弼之奉命修撰的《十八州士族譜》有什麼用處呢?
士族內部選拔官吏和相互通婚都得用上它。選拔某個人才前,先得查一查這個人才和姻家的出身是不是士族,是第幾等士族。
怎麼查呢?查譜牒(又叫簿狀)。
作為官修的《十八州士族譜》,具有法律效力,是唯一的根據,所謂「有司選舉,必稽譜籍而考其真偽」,「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
所以,賈弼之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中國譜學大家第一人是名副其實的。
賈弼之有一個傳說故事。據說他在任琊琅府參軍時,一天晚上做夢,夢到一個相貌醜陋、渾身毛髮、鼻子大而丑的人。
這個人對他說:「你長得很帥,我想和你換個腦殼,行不?」賈弼之回答:「開啥子玩笑!人各有自己的頭臉,啷個能換?」
第二天晚上,他又夢到這個人喊換臉。賈弼之被糾纏得有些煩了,隨口說「好嘛,好嘛」。
早上起來,見到他的人都嚇得轉身就走。賈弼之覺得奇怪,拿來鏡子一照,我的天,自己怎麼變成夢中的那人相貌了?
賈弼之明白了,自己真的和夢中那人換了臉。經過解釋,大家才慢慢地相信了他。
此後,賈弼之只有半邊臉能笑,但他能兩隻手同時寫文章,而且寫得文采飛揚。
有人考據說,賈弼之可以說是中國「換臉」整容第一人。
賈思勰塑像。
世代相傳譜學,形成了譜學世家
賈弼之的兒子賈匪之,子承父業,也是家譜學家、歷史學家。撰有10卷《後漢雜事》、3卷《漢魏晉帝要記》等。
賈匪之在劉宋政權中官至太學博士、驃騎參軍。劉劭殺父自立發動宮廷政變時,賈匪之被殺害。
賈匪之的兒子賈淵,字希鏡,曾用名賈泉,繼承家學,成為一代譜學大家,中國譜牒學的傑出人物。
劉宋孝武帝劉駿當政時,青州(今山東淄博市境內)有人挖掘古墓,發現「青州世手,東海女郎」的墓誌。
孝武帝問左右飽學之士,這個「東海女郎」是誰,都沒人知道。
問到賈淵,賈淵說:「她是司馬越的女兒,嫁給了苟唏兒。」通過核對,果然如賈淵所說。
賈淵因此受到孝武帝的器重,由此進入仕途。
前面我們說過,最初跟隨晉室南渡的100家士族享有特權,此後南渡的北方士族就只能是一般的家族。
享有特權的家族很看不起後來的士族,把他們蔑稱為傖人。傖人士族為享受同等權利,削尖腦殼想進入那100家士族家族中。
賈淵在出任長水校尉時,有個叫王寶泰的傖人跑來賄賂賈淵。
賈淵把王寶泰的家族續入琅玡王氏的家譜中,結果被發現了。賈淵因此被捕下獄,論罪該被處死。他的兒子賈棲向南齊明帝苦苦哀求,賈淵最終被赦免。
賈淵一生專攻家譜學,編著有《氏族要狀》《見客譜》《百京譜》《官族傳》《冀州姓族譜》《人名書》《百家譜》《通志》《士族譜》《譜記》等數十部姓氏著作,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譜學大家。
賈淵的兒子賈執,官至梁朝行參軍知譜事,也是家譜學家,撰有100卷《姓氏英賢》、5卷《百家譜》等。
賈淵的孫子賈冠,也繼承家譜學事業,撰寫有《梁國皇太子序親簿》、4卷《國親皇太子傳》等。
賈弼之家族世代相傳家譜學,綿延200多年,形成一個典型的譜學世家,在中國譜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們現在進行相關家譜的研究,真的要感謝賈弼之家族當年留下來的珍貴文獻資料。
賈思伯賈思同,官高位顯皆帝師
北魏時,出現了以賈思伯、賈思同兄弟為首的賈姓家族。
賈思伯,字仕休,齊郡益都縣(今山東壽光市)人。賈思伯是賈誼的後人,第10世祖是賈詡,賈詡兒子賈璣的直系後裔。
賈思伯的父親賈道最,歷任青州主簿、青州中正、齊郡太守;伯父賈元壽,中書侍郎,死後被追贈為青州刺史。
賈思伯幼年聰慧過人,10歲能誦詩,「工草隸,善辭賦,文苑儒宗,遐邇歸屬。」可謂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21歲那年,賈思伯進入仕途,歷任太子步兵校尉、中書舍人、中書侍郎等,很受孝文帝賞識。
北魏太和23年(499),賈思伯隨孝文帝南征。孝文帝臨終時,賈思伯執筆代寫遺詔。
此後,賈思伯又歷任輔國將軍、河內太守、鴻臚少卿、滎陽太守、征虜將軍、南青州刺史、光祿少卿、兗州刺史、給事黃門侍郎、右將軍、太尉清河王府長史、廷尉卿等職務。
正始4年(507),賈思伯以持節軍司身份,跟隨任城王拓跋澄圍攻鍾離郡(郡治在今安徽鳳陽縣臨淮關),結果兵敗。
撤退時,賈思伯負責斷後。拓跋澄認為他是文人,很可能遇難了,沒想到賈思伯後來竟安全歸營。
拓跋澄稱讚他說:「仁者必有勇,今於軍司見之矣!」賈思伯很謙虛地說,他是因為迷路才湊巧脫險,一點也不表功。
太保崔光病重,推薦賈思伯擔任侍講,教授年幼的孝明帝《杜氏春秋》。
賈思伯性格謙和,禮賢下士。走到街上,見到學者,他會停下馬來,誠心誠意地接受學者的指教,沒有一點厭倦的表現。
孝昌元年(525),58歲的賈思伯在洛陽去世,後歸葬於青州,被追贈為散騎常侍、尚書右僕射、使持節鎮東將軍、青州刺史,諡號「文貞」。
他的兒子賈彥始,官至淮陽太守。
賈思伯的弟弟賈思同,字仕明,「少厲志行,雅好經史」,與賈思伯一起在北海拜陰鳳為師。兄弟倆很有志向,勤奮好學,「俱為鄉里所重。」
賈思同歷任彭城王國侍郎、尚書考功郎、青州別駕、鎮遠將軍、中散大夫、滎陽太守、平南將軍、襄州刺史等。在襄州任上,他為官清廉,不濫施刑罰,百姓們安居樂業。
永安2年(529),北海平王元詳的大兒子元顥叛亂,攻入都城洛陽,賈思同堅決不投降。
孝莊帝元子攸平息叛亂回到洛陽,封賈思同為營陵縣開國男爵位。賈思同又與國子祭酒韓子熙並為侍講,教授靜帝元善見《杜氏春秋》。
賈思同在擔任侍講時,國子博士衛翼隆對他講解的《杜氏春秋》提出了63處不同的看法。
賈思同回駁了衛翼隆的10多個錯誤,相互爭論的文章累積達10卷。
皇帝為此下詔,召集眾多學者進行考證。可惜的是,問題還沒完全弄清楚,興和2年(540),賈思同就去世了。
賈思同去世後,被追贈為尚書右僕射、司徒公、青州刺史,諡號「文獻」,與賈思伯葬在一起。
賈思伯和賈思同兄弟兩人都官高位顯,同為帝師,被譽為「雙鳳」。
賈思勰寫農書,《齊民要術》為第一
清朝光緒版《齊民要術》。
與賈思伯、賈思同同一時期的北魏,還有一個鼎鼎有名的賈思勰。
清朝武威籍著名學者張澎在《涼州府志備考》中指出,賈思勰很可能是賈思伯、賈思同的同族兄弟。
理由是,北魏滅掉北涼後,把在姑臧的一些士人、工匠遷到北魏,賈思伯、賈思勰的先輩可能就在此時到了北魏,後來到山東一帶做官。
賈思勰也是齊郡益都縣人,曾任高陽郡(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太守,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以撰寫的《齊民要術》著名,被稱為「農學之父」。
賈思勰出生在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門第,祖上喜歡讀書、學習,尤其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對賈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響。
賈思勰走上仕途後,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認真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向豐富經驗的老農請教,獲得不少農業方面的生產知識。
卸任回到故鄉後,賈思勰開始經營農牧業,掌握了多種農業生產技術。
在前代農學的基礎上,他用11年系統總結了6世紀以前近400年間我國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農業科學技術,尤其是以今淄博市為中心的齊地農業等方面的科學技術,撰寫了農學名著《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是我國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農書,一部確立中國農業大國地位的「第一農書」。
《齊民要術》共分10卷92篇,10多萬字,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列舉的許多經驗技術,比世界上其他先進民族的記載要早三四個世紀,有的甚至更長。
《齊民要術》出版後,受到歷朝歷代的重視。
北宋天禧4年(1020),曾官刻全書,發放各地作為指導農業生產的教科書。
該書在唐宋時傳到日本,19世紀傳到歐洲,也成為研究古物種變化的經典。據說達爾文在研究進化論時,曾參考了《齊民要術》。
為表彰賈思勰所作的巨大貢獻,山東淄博市臨淄區修建了賈思勰紀念館。
1980年11月20日發行的《J58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三組)》郵票4枚,第2枚就是賈思勰的畫像。
賈堅射牛一事,衍生出兩個成語
除幾大家族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賈姓人還有勃海郡(今河北滄州市一帶)人賈堅,雁門(今山西原平市崞陽鎮東)人慧遠、慧持大師,姑臧人賈玄碩,毋級縣(今河北無極縣)人賈顯度、賈智兄弟等。
賈堅,字世固,祖父、父親都曾在晉朝做官。
賈堅少年時崇尚氣節,在後趙政權出任殿中督。
冉閔滅掉後趙建立冉魏後,賈堅棄官回到家鄉,招募當地各大家族子弟,保衛鄉里。
永和6年(350),前燕政權重臣慕容評派人招降賈堅,賈堅堅決不干。
雙方開戰,賈堅被俘,只得歸順前燕,被任命為樂陵郡太守。
昇平2年(358),東晉徐州、兗州二州刺史荀羨向泰山郡山茌縣(縣治在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境內)進攻。
賈堅時任泰山郡太守,駐紮在山茌縣,手裡只有700多士兵。
部屬都認為,固守城池是上策,但賈堅認為只有出戰才有勝算。
賈堅身先士卒,與部屬殺死上千晉軍才回到城裡。
晉軍攻城,眼看守不住了,賈堅讓部屬先逃命,自己騎馬立於城門橋上,拿弓朝左右方射擊,不少晉軍被射死。最後,晉軍把橋弄塌,賈堅跌落被擒。
荀羨想用民族大義招降賈堅,賈堅說,晉朝「自棄中華,非吾叛也」,堅決不投降。
荀羨把賈堅綁在外面淋雨。數日後,賈堅在悲憤中去世。
賈堅死後,他的兒子賈活被任命為任城郡太守。
賈堅臂力過人,射術高超,能開三石之弓。
有一次,前燕皇帝慕容儁想看看賈堅的本事,把一頭牛放在百步外,叫他射那頭牛。
當時已經60多歲的賈堅說,他年輕時射不中,老了就能射中。
慕容儁的弟弟慕容恪聽了大笑,很不以為然。
賈堅射了兩箭,一箭擦著牛背而過,一箭貼著牛肚而過。
慕容恪譏笑著問賈堅還能不能射中,賈堅說,射箭重在以射不中為奇,要射中有什麼難的?說著,一箭射去,射在牛身上。
賈堅射牛這個故事,出了附膚落毛、拂矢賈堅兩個成語。附膚落毛,比喻賦閒無正事可做,拂矢賈堅比喻射術精良。
賈顯度和賈智,弟兄以武居高位
賈玄碩,姑臧人,估計是賈誼的後裔,是前秦開國皇帝苻健的左長史、軍師將軍、中書令,相當於是宰相了,位極人臣。
永和6年(350),氐族人苻健入關,占據長安。
第二年,苻健想當皇帝,徵詢賈玄碩的意見。
賈玄碩不知是真沒理解到苻健的意圖,還是想阻攔,勸諫苻健可以借鑑當初劉備的做法,先稱王。
苻健對賈玄碩很不滿意,但賈玄碩威望高,拿他沒辦法。
第二年,在賈玄碩的推動下,苻健自稱天王、大單于,國號秦,史稱前秦。
由於只當了天王沒有當上皇帝,苻健對賈玄碩恨得咬牙,決定找機會除掉他。
同年,後趙政權的將領王朗、司馬杜洪等與東晉梁州刺史司馬勛聯合,率軍進攻苻健。
雙方在五丈原(今陝西眉縣境內)開戰,司馬勛屢戰皆敗。苻健趁機派人誣陷賈玄碩與司馬勛暗中有勾結,把賈玄碩和他的兒子全都殺死。
賈顯度,無極縣人,父親賈道監,官至沃野鎮長史。賈顯度相貌堂堂,身材偉岸,從小就很有志氣。
北魏建義初年,賈顯度出任汲郡太守、假平東將軍。後又因戰功升任撫軍將軍、光祿大夫、都督,封石艾縣開國公。
元顥叛亂平息後,賈顯度升任廣州刺史、假鎮南將軍,轉任南兗州刺史。
節閔帝元恭普泰初年,賈顯度升任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左光祿大夫。
出帝元脩即位之初,賈顯度出任尚書左僕射(相當於左宰相),不久加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定州大中正等。
賈顯度的弟弟賈智,字顯智,「少有膽決」,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賈智在任都督時,一次戰鬥中,親臨前陣,一支箭射中他的胸口,仍繼續戰鬥,異常勇猛。
在平息元顥的叛亂中,賈智因功被封為持節、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義陽縣開國伯爵位。後又出任假衛將軍,加侍中、驃騎大將軍,東中郎將、加散騎常侍等。
徐州刺史爾朱仲遠舉兵進攻洛陽,賈智堅決不降,招募民眾與其對抗。
孝莊帝元子攸聽說後,非常欣賞賈智,任命他為右光祿大夫、武衛將軍,進爵為侯。
爾朱世隆執掌北魏政權後,封賈智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假驃騎大將軍、荊州大都督,進爵位為公。
出帝初年,賈智任散騎常侍、本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滄州刺史。不過,賈智在滄州任上卻貪污成性,出帝得知後,把他召回京師。
不久,賈智加授侍中,出任濟州刺史。後來,賈智因涉及他人案件被連坐而死,時年才45歲。封面新聞記者黃勇 特别致謝:本期賈姓稿件的採訪和資料,得到四川賈姓研究者賈載明先生的大力支持
賈弼之:中國最早編修家譜的人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CAuWRd
--++++++++++++++++++++++++++++++++++++++++++++++++++++++
周王朝時期,呂氏就有譜牒存在併流傳後世。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曾利用這些資料,在著作《齊太公世家》時將齊國自始祖太公呂尚到康公呂貸的世系一一列明。
北宋仁宗時,呂尚後裔呂大防弟兄六人,其中有五人登科。呂大防的先輩為汲郡人(今河南衛輝),後遷居京兆藍田(今陝西藍田),官居左光祿大夫,宋哲宗時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號稱賢相。後來呂大防遭彈劾被貶,逝世於江西信豐縣,遷葬於廣東潮州海陽縣(今廣東澄海)上華鎮呂厝村,廣東呂氏宗親會在修族譜時尊呂大防為始祖。
台灣呂氏宗親會所制族譜,尊呂尚為呂氏遠祖,常有呂氏後裔來衛輝拜祭。
【族譜文獻】
【河南呂氏】重修宗譜六卷,卷首一卷,(民國)呂光琦纂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福建上杭溪南】呂江氏族譜,(清)江永昌續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
【山西臨晉】呂氏家譜,(清)呂一綸、呂常等修,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毘陵】呂氏譜十八卷,(清)呂子珊、呂佶孫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
【江蘇武進昆陵】呂氏族譜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呂贄庭、呂繼午纂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昆陵】呂氏族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僅存第三~四卷)、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塘洋】呂氏族譜十卷,(民國)呂榮桂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文獻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江都甘泉】呂氏宗譜六卷,(民國)呂國三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江都縣雙溝鄉呂莊村。
【江蘇無錫白沙圩】呂氏宗譜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呂洪裕、呂正興等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餘姚】呂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清)呂銘纂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敬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鄞縣木阜呂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元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鄞縣鄞江鎮蓉峰村。
【浙江鄞縣木阜】呂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文獻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第四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上本阜】呂氏宗譜三卷,首一卷,(民國)呂元賓呂、承烈等纂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平湖】呂氏世系,(民國)呂懋榮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奉化登溪】呂氏宗譜五卷,首一卷,(民國)毛寶清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化獅山】呂氏家譜,(民國)莊崧甫纂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紹興山陰新和里】呂氏宗譜,(清)呂德森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新昌】呂氏宗譜十八卷,(清)呂邦樹等原修,佚名續修,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人民大學圖書館。
【浙江新昌】呂氏宗譜二十四卷,(清)呂氏合族修,清同治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四卷、第九~十卷、第十三卷、第十六~二十卷、第二十二卷。現被收藏在浙江新昌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上虞虞邑西鄉】呂氏宗譜十卷,(清)呂開榮等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斯佑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嵊縣貴門】呂氏宗譜十卷,(清)呂載賡等重修,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明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嵊縣貴門】呂氏宗譜十卷,(清)呂岳孫等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明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嵊縣】呂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十八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嵊縣圖書館。
【浙江嵊縣】呂氏宗譜二十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四卷、第七~八卷、第十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六~十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嵊縣圖書館。
【浙江東陽象岡】呂氏宗譜二十二卷,(清)盧正衍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東陽縣檔案館(存世傳一冊)浙江東陽象岡鄉上灣。
【浙江東陽齊光東平】呂氏宗譜,(民國)卜文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東陽象岡鄉前岡。
【浙江東陽東平瑞山】呂氏宗譜十九卷,(民國)呂甲初纂,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東陽徐宅鄉水豐村。
【浙江常山】呂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一~七卷,第九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獅於口鄉塘底村上張村。
【浙江常山】呂氏宗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獅子口鄉塘底村上張村。
【浙江臨海台臨】呂氏宗譜一卷,著者待考,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博物館。
【浙江縉雲壺溪】呂氏務本公派已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縉雲壺溪】呂氏三才公房譜三卷,(民國)呂鉅仁纘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縉雲縣檔案館。
【浙江縉雲壺溪】呂氏仁化公派己譜十卷,(民國)呂椿年總纂,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縉雲縣檔案館。
【浙江縉雲壹溪】呂氏起操公派房譜七卷,(民國)呂立循總理,呂訪君等編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縉雲縣壺鎮鎮高潮村。
【浙江縉雲谷前】呂氏宗譜三卷,(清)呂志道、呂國盛纂,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縉雲縣檔案館。
【寧海演道山】呂氏宗譜四卷,始修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民國)呂有容主修,嚴企周編纂,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寧海大水坑】呂氏六修宗譜三卷,(清)呂秉鈞主修,章黼華編纂,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安徽旌德】呂氏續印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民國)呂朝熙編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鉛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人民大學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江西婺源灃溪】呂氏續修學要世譜四卷,著者待考,明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山東諸城東武】呂氏家乘,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日照市圖書館。
【山東鄒平】呂氏宗譜四卷,(民國)呂際庚、呂鵬等續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河南固始】呂家族譜,著者待考,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湖北武漢】呂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初期三相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五卷、第七~八卷、第十一卷、卷末。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圖書館。
【湖北州】呂氏重修宗譜六卷,首一卷,(民國)呂光琦主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鉛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鄉】白龍呂氏支譜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白鴻福等修,白家齊等纂,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河東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今僅存第卷首上、下。
【湖南常寧】呂氏宗譜,(民國)呂聲清纂,民國十一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上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武岡】呂氏創修族譜,(清)呂典錞、呂典諧等纂,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廣東廣州嶺南】呂氏家譜一卷,(清)呂綽寬纂修,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廣東潮州】呂氏族譜一卷,(清)呂鍾銹撰,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縉雲雙龍】呂氏宗譜四卷,始修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現代)呂馬昌續修,呂子勛編纂,1996年計算機列印本四冊。
【嵊州貴門】呂氏宗譜十卷,(清)呂岳孫等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明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嵊州貴門呂氏六修宗譜九卷,(清)呂至主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明禋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浙江貴門】呂氏宗譜十卷,(清)呂岳孫纂修,清光緒丁亥年(公元1887年)明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四川隆昌】呂氏世譜,(民國)呂忍太等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隆昌文寶齋石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四川隆昌】呂氏族譜,(民國)呂奉軒纂,民國年間石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四川宜賓】呂氏宗譜,(民國)呂平原、呂平林等纂,民國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四川儀隴】呂氏宗譜一卷,(民國)呂獻忠錄,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儀隴縣檔案館。
【四川宣漢】呂氏族譜一卷,著者待考,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宣漢縣檔案館。
【陝西涇陽船頭村】呂氏族譜六卷,(民國)呂日知編輯,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河東】呂氏族譜,(清)呂嗚恭、呂懿歷等纂,清康熙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三~二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南渡呂氏族譜十二卷,(清)呂志曾等纂,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
【呂氏重修】宗譜二卷,(清)呂楷等重修,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河東】呂氏支譜二卷,(清)呂克淳輯,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l)呂修模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吳江縣圖。
【呂氏重修】族譜四卷,(清)呂光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三居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呂氏族譜,(民國)呂德坤編輯,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安徽績溪績溪仁】呂程繼序堂專績世系譜二十三卷,首三卷、末三卷,(清)程秉耀等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
【浙江永康橋下村】志(主要是朱氏,另外還有梅、呂、夏、潘、李、胡等姓),(現代)朱士岳等修,1992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河頭村志】(呂氏等五十二個姓),(現代)呂鏡湖等修,1994年修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西萬載呂氏三修族譜(萬載嚴坑呂氏宗譜),(清)呂輝元等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河東堂修刻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前山楊村志】(主要是楊氏,還有其他姓氏如呂、桑、胡),(現代)楊慶生主編,1999年計算機排版膠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下徐讓村志】(主要是徐氏,另有杜、陳、呂、駱、金等姓),(現代)徐起龍等修,1995年計算機排版膠印本一冊。
【祥符】呂氏四修宗譜十六卷,卷首上中下三冊,著者待考,民國壬戍年(公元1922年)鉛印本十八冊,缺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萬載嚴坑】呂氏宗譜四卷,(清)呂輝元、綠輝榮纂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河東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呂氏三修族譜)。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河南新安】呂氏宗譜,(民國)呂錫祥重修,洛陽新中華印刷所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北】呂氏族譜,著者待考,三相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今僅存第一~五卷、第七~八卷、第十一卷、卷末。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安徽旌德】呂氏續印宗譜十四卷,(民國)呂炳垣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北】呂氏重修宗譜六卷,首一卷,(民國)呂光琦重修,民國年間寅清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呂族譜簡介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CwxvUi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