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滿分作文/科舉制度/科舉制度萌芽於南北朝,創立於隋,至清末廢除,在延續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中,產生了七百多名狀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冥冥之中有定數:狀元錦袍之奇夢 | 大紀元

2020-01-10_175213

591733

萬年不老 冊 父子狀元 - 中國故宮文物


南北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讓我們來到南朝》:高官一大堆,公事無人辦——世族壟斷下的南朝政府特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2NDHVb5
南朝在皇帝身邊典掌機要的官員稱為「中書通事舍人」,即機要祕書之意,大多由寒人出任,工作本是收存檔案、傳達公文等,卻深受皇帝器重,將參與決策、執行政令的機會與權力交給他們。
文:葉言都
高高在上的世族
當南朝的宮廷裡忙著享樂與殺戮時,社會上卻有一批袖手旁觀,或者甚至懶得理會的上層人士。對他們來說,琴棋書畫、老莊佛法、山水風光才是生活的重心,宮廷只是一群暴發戶的戲臺而已,誰興誰亡,與他們並無關係,因為那群暴發戶雖然手握槍桿,卻不敢對他們怎樣。這批人叫做「世族」,或稱「士族」。這一段旅程,且讓我們探訪只有在如此獨特的南朝,才會有的這群如此獨特的人。
南朝世族階級的形成:閥閱、郡望與譜牒
中國古代仕宦顯貴人家的大門外矗立著兩根柱子,左邊的稱為「閥」,右邊的稱為「閱」,家戶的主人用它們來彰顯本戶的成就與地位。閥閱是達官貴人之家的標誌,因此中國古代世代為官的人家又常被稱為閥閱、門閥、門閥士族、閥閱世家等。門閥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備受重視,並以此來區分各色人等,產生森嚴的社會階級,使當時成為中國歷史上極為獨特的時代。
自東漢起,世家大族逐漸形成。曹魏開始採取九品中正制(或稱九品官人法),世家大族的做官之路得以確保。兩晉以來,世家大族為與同姓的一般人有所區分,會強調自己的家族屬於哪個郡、哪個縣,稱為「郡望」。例如王姓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聚居於瑯琊郡(轄今山東東部、南部,郡治在瑯琊,今青島)臨沂縣(今山東臨沂),就稱為「瑯琊臨沂王氏」,簡稱「瑯琊王氏」南方吳姓四大家族朱、張、顧、陸都聚居於吳郡(轄今江蘇東南部、浙江東北部、上海市,郡治在吳,今江蘇吳縣),就稱為「吳郡朱氏」等。在諸多世家大族紛紛標榜郡望之下,社會上郡望充斥,於是再逐漸劃分階級,形成以郡望區別門閥高下的「門品」,例如北方的清河崔氏就看不起博陵崔氏,自認門第比他們高等。這種狀況在南朝更全面固定化,造成強烈階級區分的社會。
世族的地位來自血緣,故極為重視家族的「譜牒」(家譜),以確定家族範圍,避免被同姓的非家族分子冒用,以此維繫門品於不墜。撰寫、保存與研究譜牒,遂在當時成為一門重要的學問,稱為「譜學」,有人專門研究。例如平陽賈氏祖孫三代皆為譜學名家,開創這個家學傳承的是祖父賈弼之,他早在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就撰寫出《十八州士族譜》。以後劉宋的劉湛、南齊的王儉、南梁的王僧孺均撰有《百家譜》,提供吏部,做為詮選官員時使用,是官方認定的私人著作,由此可見社會階級這件事,政府既不願也不敢過問。但凡經過九品中正制度從各地察舉來的人,吏部官員必定先核對官方認定的各家族譜牒,確定出身家籍,考察真僞,才能按照出身的社會階級授官。所以南朝時,不熟悉譜牒之學就不能在吏部任職,這當然使吏部的職位長期被世族占據,世族子弟的政治地位,以及因此而來的經濟與社會等地位,也長久得到保證。
在這種制度下,南朝以門品的高下為標準,確立士庶之別,於是形成嚴格的門閥制度。在此制度下,南朝的官僚社會可分為三種階級:
高門甲族
家族歷代經常任官五品以上,且為清官高位的世族歸入此類,亦稱「華族」、「華閱」、「右姓」。在九品中正制度下,這些家族的子弟經常被評選為一品、二品,從此出任高官,其出身稱為「清流」,這是身分的標誌,與品德操守無關。
次門
門第勢力較低,次於華族的大家族,歷代常任最高為六品官的歸入此類。在九品中正制度下,這些家族的子弟經常被評選為三品至九品,可以出任官職,但無法從專屬清流的官位起家,其升遷也不如華族。
寒門
平民階級進入仕宦之途的官員稱為「寒人」,其出身稱為「庶族」或「寒族」,這也是身分的標誌,並非指貧窮。實際上南朝的寒門官員大多數來自中小型地主或富戶家庭,屬於地方豪強或土豪商人,也有一些是立有軍功的武將、擅長行政的政府吏員等。他們在九品中正制中沒有被評定品級的資格,其出身稱為「濁流」,只能出任濁流官;但因擁有地方勢力、財力或特殊技能而被選入政府。
世族的特權
身為世族,與生俱來就有許多特權,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
政治特權
世族地位崇高,藉由九品中正制,擁有仕宦優先權。以南朝前期而言,世族子弟年屆二十,即可出仕做官,寒門要年過三十才有機會;出身第一流高門者,更可以「平流進取,坐致公卿」(隨著時間逐步攀升,袖手高坐就可以成為公卿)。在此種情況下,世族子弟開始出仕時,當然要選擇某些「在中央、工作少、待遇好、名聲好聽、升遷迅速」的官職,久而久之,這些官職成為門閥世族的禁臠,也是世族子弟升遷高官要職的跳板,稱為「清官」或「清流官」。清流官最有名的例如祕書郎(中央圖書館員,掌管圖書經籍)、著作郎(國史館編修,掌管歷史檔案、編輯撰述國史)、中書郎(掌管詔令)、尚書吏部郎(人事行政部參贊,掌管官員選拔銓敘等資料;尚書各部郎官只有吏部郎是清官,其他都是濁官)等。
世族子弟不論賢愚,皆通過九品中正制進入政府,出任清官。時間既久,代代沿襲,成為固定制度。高高在上的世族子弟既然有清流官的保障,從小也就不必勤學,其素質隨著時間日益低落,談不上政治能力,這樣正好讓他們端起架子,不碰「俗務」。例如劉宋元嘉初年,瑯琊王氏的王敬弘擔任尚書僕射(按,約當今行政院副院長),卻從來不看公文,有一次參加皇帝親臨的訴訟審理,宋文帝問王敬弘對這案子的看法,王敬弘不回答。宋文帝臉色都變了,問左右隨從:「為什麼不給王僕射副本?」王敬弘這才說:「臣得到案件副本讀過,就是不了解。」大臣如此回話,當然使宋文帝很不高興,但他也沒有再說什麼。此後皇帝雖然仍對王敬弘恭恭敬敬,禮數周到,但再也沒有把實際政務交給他。
這種狀況延續到南梁時,社會上出現這樣的諺語:
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祕書。
(上車不掉下來的就當起著作郎,會寒暄兩句「身體好嗎?」的就當起祕書郎。)
這段南朝順口溜可能是那些「濁流官」充滿酸味的不平之鳴,因為與清官相比,濁官正是「常不在中央、工作多、待遇差、名聲不好聽、升遷緩慢甚至無望」的職位,而且永遠由寒門充任。
一個華族出身的人在南朝官場上的過程與為官狀況,可以用劉宋中、後期的王僧達為例。王僧達出身瑯琊王氏,是東晉開國宰相王導的玄孫、南朝首屈一指的僑姓世族子弟,他的平生經歷如下:
從小聰明好學,有神童之稱,也喜歡打獵,還曾親自屠宰牛隻。宋文帝聽聞他的名聲,特別召見,他面對皇帝態度從容嫻雅,宋文帝非常喜歡,指定堂兄臨川王劉義慶的女兒嫁給他。以當時的情況看,皇帝此舉是希望結交瑯琊王氏,以鞏固其統治,有高攀之意。當然宋文帝也不會隨便派個劉家的女孩當王僧達的新娘,而是選擇以劉義慶做他的岳父,顯然考慮到劉義慶是劉宋皇族中最有學問與文名的,這位王爺常與文人雅士聚會,著有《世說新語》。
王僧達經過中正官照例品評後開始仕宦生涯,出任太子舍人(太子侍從祕書,清流七品官)。在任時請病假,卻去橋邊看人鬥鴨,被監察機關糾舉,上級不追究。他又訴說家裡窮(!),請求調任郡太守,等於擺明要到當地撈一票。文帝本想答應,尚書吏部郎庾仲文勸諫道:「僧達沒辦法管理人民。」宋文帝才沒有將他外派;但為了補償,將王僧達連跳四品,升做太子洗馬(太子侍從長,三品官),居然成為獨當一面的首長。此處劉宋的皇帝以平衡方式處理,既不得罪瑯琊王氏,也給了從東晉以來就是世家大族的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庾氏面子,還照顧到地方人民,正是南朝皇帝對待世家大族的標準模式,可謂煞費苦心。
不久母親過世,王僧達休職守喪在家。他擔任郡太守的哥哥卸任回家,送他一百多萬錢,王僧達與這位兄長素來不睦,竟視這筆錢財如糞土,讓家裡的奴婢隨意拿,一夜之間搬光。守喪期滿,調為宣城郡(轄今安徽東南部,郡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總算如願以償。宣城多山,他到任後喜歡入山遊獵,經常三天、五天都不在辦公室,實在緊急的訴訟,就在獵場受理。
其後轉調護軍將軍,掌管全國中級以上武官的選拔考核,王僧達對這個職務毫無興趣,面見皇帝要求外放做徐州郡(轄今江蘇北部,郡治徐州,今江蘇徐州)太守,皇帝不同意,原因應該在徐州是劉宋北方邊防要地,當地太守責任重大,必須能文、能武、能外交,派王僧達去一定搞壞國家大事。王僧達固執地不斷陳述,皇帝只好派他做吳郡太守。吳郡是富庶之地,寺廟尤其積聚財富甚多。王僧達太守到任後直接向當地的西臺寺要錢,西臺寺不給,他竟擄人勒贖,派一個顧姓的部下率眾綁架寺內和尚,勒索到幾百萬錢。這位顧先生應該出身吳郡顧氏,如此就等於僑姓世族、吳姓世族聯手欺壓佛教僧侶以斂財。當時的地方官普遍操守不良,導致人民反叛,南梁政府授權王僧達招兵一千人防備轄區,他卻趁機招來兩千四百人,分為三十隊,形成私人武力,又在吳郡建私人住宅,徵發人民為他做工,可謂無法無天。
雖然如此,他依然沒事。後來劉宋孝武帝召見,王僧達對皇帝絲毫沒有禮貌,瞪著雙眼直視,孝武帝毫無辦法。當時有位出身寒門的何尚之,一度退休後又出任高官,在家中舉行「八關齋戒」(按,佛教儀式,本意為離家一日一夜,加入僧團生活,遵守佛教八項戒律),邀請許多名人參加。大家談佛法、論戒律之餘,主人何尚之依照寺院規矩起身「行香」(按,佛教用語,指用齋後或靜坐前行走,由慢至快),走到王僧達面前時對他說:「希望年輕的先生放下獵鷹和獵狗,不要再游獵。」王僧達回答道:「家裡養了一隻老狗,放掉牠還沒地方去,又回來了。」此話一出,當時已經七十幾歲的何尚之臉色大變,卻仍然對這位頂著瑯琊王氏招牌高傲絕倫、為所欲為、故意諷刺的王僧達無可奈何。
王僧達擅於觀望政治風色,凡有政治重大異動,都會領頭選邊。劉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劉劭殺死後,孝武帝劉駿起兵討伐劉劭,王僧達望風投奔劉駿陣營。這次的選邊對王僧達與劉駿都很重要,因為它又是一次南朝高門世族與皇位競爭者之一合作的典型,代表瑯琊王氏支持劉駿,承認他是劉宋的正統,劉駿當上皇帝後,當然保持王家的特權。難怪雖然王僧達的驕傲自大、言行無禮、求官心切、貪汙勒索、濫用民力、有虧職守、私蓄武力等等,已經達到罄竹難書的地步,孝武帝劉駿還是封他為寧陵縣五等侯,並讓他屢次升遷,最後當上中書令(中書副長官,皇宮副祕書長)。
這種情況在南朝甚為普遍,使一千多年後清代的歷史學家趙翼在《二十二史劄記》〈九品中正〉條中嚴加批評:
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人,無寸進之路。選舉之弊,至此而極。
(階級最高的世家大族,擁有父子兄弟繼承來的榮耀,平民百姓向前進一寸的路都沒有。選拔任官的弊端,至此到達極點。)
南朝實際政務的處理
世族做官的弊端如此,可以想見那些「濁官」眼看「清官」無所事事即飛黃騰達,不免悲嘆自身的命運,悲嘆之餘,有的可能會另覓晉身之階。他們還的確有機會,因為另一方面,南朝皇帝面臨的問題更大。
無論如何,政府必須運轉,公務必須有人去做,南朝政府在世族壟斷下,卻是高官一大堆,公事無人辦,逼得皇帝不得不提拔一些寒人做為心腹,實際推動政令,成為南朝政府的特色。南朝在皇帝身邊典掌機要的官員稱為「中書通事舍人」,即機要祕書之意,大多由寒人出任,工作本是收存檔案、傳達公文等,卻深受皇帝器重,將參與決策、執行政令的機會與權力交給他們。這些寒人位不高而權重,只有他們了解政府如何運作、政策如何決定與推行,他們才是南朝政府實際掌握行政權的人,因此也時常跋扈自大,只有他們敢對世族的同僚甚至長官不假辭色,世族官員對他們辦事既無從置喙,有時也只得垂頭聽命。
南朝皇帝的另一種心腹是稱為「典籤」的五品官員,用以專門對付散布在各地的親王或封疆大吏。典籤本是一級地方政府的文書檔案官,在南朝卻變成皇帝的眼線與監督,用以監視甚至控制這些可能危及皇位的人物,從飲食到行動都在內。典籤與皇帝直接溝通,有事密報,皇帝也會祕密下令他們辦事,包括殺掉被監視的皇族。劉宋、南齊時期這種情形尤其常見,那些皇帝大殺皇族親人的事,都是由派往各地的典籤動手。
相關書摘 ▶《讓我們來到北朝》:孝文帝漢化的隱憂若是一座冰山,太子、皇后之死就是露出的那一角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讓我們來到南朝+讓我們來到北朝(套書)》,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葉言都
回到一千六百年以前,走一趟南北朝的歷史之旅。
歷史學博士葉言都探歷史:這部書就是以歷史旅遊觀點寫出的南北朝歷史書,若稱為「南北朝歷史旅遊導覽」亦無不可。
魏晉南北朝,一個夾在秦漢帝國與隋唐帝國之間,被學者形容為「歷史曲線兩次高峰間的低潮」,在傳統的治亂史觀之下,被當成是一段只有戰亂、複雜難懂又沒有光彩的年代,因此在歷史課上,不是完全被漠視,就是被三言兩語簡單的帶過。
然而,它卻是一個政治大分裂、文化大碰撞與民族大融合的時代,有帝王有權臣,有才士有名將,有陰謀和戰爭,有詩賦與兵法,精彩絕倫,也因此成為知名影視作品:《蘭陵王》、《瑯琊榜》、《楚喬傳》等,皆取材自南北朝。
在這套《讓我們來到南朝》與《讓我們來到北朝》的真實歷史書中,作者葉言都,將帶領讀者,當個穿越時空的旅人,俯瞰那個令人驚心、驚異又驚豔的時代。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持續一百七十年以上的時間,中國分裂為兩半,一南一北、各據一方,都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這段期間就稱為「南北朝」。南北對立之下,雙方互相敵視,南朝稱北朝為「索虜」、「傖」;北朝稱南朝為「島夷」。他們也的確不一樣。
南朝精緻感性、浪漫頹廢、追求內在到極致,北朝粗獷豪放、質樸直爽、追求務實到極致;他們相互對立,持續爭戰,卻也都無法征服對方,直到一股新生的力量從北朝崛起,天下才再度統一,出現隋唐盛世。
大統一的盛世固然重要,亂世中的起伏更是精彩。要了解中國歷史,不可不知亂世,最為關鍵的亂世,就是在漢唐之間的「南北朝」。
《讓我們來到南朝——尋,江南煙雨花落盡》
南朝,從西元四二○年劉裕篡東晉建劉宋說起,到五八九年隋滅陳,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共一百七十年。分裂期間有不斷發生的南北戰爭,有一個比一個匪夷所思的昏君、暴君、亂君,令人瞠目結舌的南朝宮廷女性,以及眼高於頂的世家大族⋯⋯將在此一一現形。
精緻優美的南朝文化、南方的經濟與生活,與南朝最後的歲月也皆在此一一呈現。
這本書將全面引導我們深度認識這個在歷史夾縫中,幾乎會被忽略的朝代。
《讓我們來到北朝——看,北國天下起風雲》
北朝,從四三九年北魏統一北方說起,到五八一年楊堅篡北周,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共一百四十三年。
我們先看到來自東北鮮卑族,他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經歷從大森林開始,走過大草原,進入大片農業地區,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其奮鬥歷程的艱辛與悲壯,它的興起、強盛與衰落,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
而僅僅活了三十三歲的北魏孝文帝,為什麼不顧一切也要推動漢化、遷都洛陽、南征,進行一場場沒有退路的政治豪賭?對應於南朝的昏、亂、暴君,北朝的皇帝又有哪些特色?游牧民族如何影響北朝文化?……
越是天下大亂的時候,就越需要理出一個頭緒來,這本書將呈現歷史上真實的北朝。
《讓我們來到南朝》:高官一大堆,公事無人辦——世族壟斷下的南朝政府特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2NDHVb5


古代貴族官僚家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右邊的叫「閱」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晉政權是世家大族的政權。這一時期,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門閥制度進一步確立起來。
所謂門閥,就是閥閱門第。古代貴族官僚家的大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右邊的叫「閱」常用來張貼戶主的功狀。閥閱成為達官貴人家的一種標誌,因此後來那些世代做官的人家,稱為門閥。門閥制度就是按門戶等級嚴格區別士族與庶族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以維護高門貴族特權的等級制度
門閥制度的形成有個過程。漢武帝以後,出現了兩件景響深遠的事:一是土地所有制的發展,二是獨尊儒術。儒家經典成為世代研究的家學。一些大地主與儒學相結合,就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他們被稱為「士族」或「世族」。「士族」是指他們掌握儒學及文化知識,「世族」是指他們世代做官。東漢以後「選士而論姓族閥閱」,一批累世為官的世家大族開始形成。魏晉以後,地主階級中高門世族與寒門庶族的等級區別進一步確立。
門閥士族除了政治上世代為官這一主要特權外,還有兩種特權:一是經濟上可以按官品占田和本人及家屬、食客、佃客等免除賦役的特權,二是士族犯罪從輕從寬,不論定罪和量刑都另立標準。士族犯罪,按照其特殊的地位和身分,可以減刑或免刑,或者用金錢來贖罪
門閥制度形成以後,高門士族被認為是最高貴的特殊階級,他們被稱為「名族」、「望族」、「冠族」、「高門」等等。另外一些沒有特權的人被稱為「庶族」、「次門」、「役門」等。士、庶之間社會地位和身份完全不同,有不同戶籍,不能通婚,不同席而坐
古代貴族官僚家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右邊的叫「閱」|Zi 字媒體 http://bit.ly/2CwkMRw


烏頭門是唐宋時代體現官階等級的大門建築,只有官階在五品以上(唐朝)或六品以上(宋朝)的官員才可以建立烏頭門。宋朝允許烏頭門傳子孫。
《營造法式》中的烏頭門
起源
最早記載烏頭門一詞的文獻是為北魏人楊衒之所撰的《洛陽伽藍記》:
寺院牆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宮牆也。四面各開一門。南門樓三重,通三閣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門。圖以雲氣,畫彩仙靈,列錢青璅,赫典華麗。拱門有四力士、四獅子,飾以金銀,加之珠玉,莊嚴煥炳,世所未聞。東西兩門亦皆如之,所可異者,唯樓兩重。北門一道,上不施屋,似烏頭門
[1]。
唐宋兩朝,對於官員的住宅規格,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官階在五六品以下,不得用烏頭門。
《唐六典》:
凡宮室之制,自天子至於士庶,各有等差。(天子之宮殿皆施重ㄆ、藻井。王公、諸臣三品已上九架,五品已上七架,並廳廈兩頭;六品已下五架。其門舍三品已上五架三間,五品已上三間兩廈、六品已下及庶人一間兩廈。五品已上得制烏頭門。若官修者,左校為之。
[2]。宋代的官方名稱,沿用「烏頭門」。《宋史》:
凡公宇,棟施瓦獸,門設梐枑。諸州正牙門及城門,並施鴟尾,不得施拒鵲。六品以上宅舍,許作烏頭門。父祖舍宅有者,子孫許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採為飾,仍不得四鋪飛檐。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廈而已
[3]。
構造
烏頭門通常是兩個立柱,上搭一根橫木,稱為額,形成門框,內裝對開門。五代稱為 閥閱:《舊五代史》記載
正門閥閱一丈二尺, 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桷墨染,號為烏頭。築雙闕一丈,在烏頭之南三丈七尺。夾街十有五步,槐柳成列。今舉此為例,則令式不該。
[4]。
從宋代《營造法式》卷三十二第二頁記載的烏頭門圖,可見宋代的烏頭門有兩扇或獨扇木門[5]。每扇木門的寬度等於門高的一半;木門分上下截,上截安裝透空豎檽,下截安裝障水版。柱頭安裝黑色防水罐,(唐宋稱為烏頭),清代稱為「雲罐」。宋代烏頭門左右兩根立柱,高度由八尺至二丈二不等,寬度為柱高的百分之5,厚度為柱高的百分之3.3;立柱前後必須有「搶柱」斜撐。
《元史》、《新元史》中已不見「烏頭門"一詞。
烏頭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2zV3SN

千年櫓梧林氏江東閥閱世家歷史沿革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閥閱 《營造法式》 「其名有三,一曰烏頭大門,二曰表揭,三曰閥閱,今呼欞星門。」 《冊府元龜》
「正門閥閱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筒,墨染,號烏頭染。」

欞星門 - Google 搜尋
--------------------
欞星門是「門」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種形式,靈星指的是角宿天田星,當早晨東方可以看見天田(商朝稱上田),預示著一年農耕的開始,殷人視為農祥之星加以祭祀[1],《宋史·禮志二》:「南郊壇制…… 仁宗天聖六年,始築外壝,周以短垣,置靈星門。至理宗景定間,移用於聖廟。又云國朝郊壇率循唐舊,可知靈星門為唐朝舊制。清陸以湉《冷廬雜識•靈星門》:「聖學櫺星門,當作靈星門。」可知櫺星門與靈星門為同一種建築。壝,《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集韻》起土爲埒,一曰壇邊低垣圍繞者爲壝。牌坊是里坊的坊門,閥閱則偏向私人住宅烏頭門則是指建築形式而非用途。欞星門在明代為南郊、祭壇、學宮、文廟及親王府重要的大門,隨著建築技巧的發展,明代欞星門不一定是無頂的鳥頭門。
出現時間不晚於唐代[來源請求]。欞星門是從唐代的烏頭門發展而來的[來源請求] 清代只有欞星門名稱[來源請求]。因為牌坊也是從烏頭門發展而來的,所以有人認為欞星門是牌坊的一個支流[來源請求]。中國孔廟建築中軸線上的第一座門是欞星門,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又稱文曲星,把孔子比作文曲星,因此得名。也有說欞星門指的就是天門。所以宮室,祭祀建築(如天壇,社稷壇)壇廟和陵寢建築都設有欞星門[來源請求]。
據當地導遊講解,傳說參觀明神宗之定陵時,若走進欞星門參觀寶頂明樓地宮等,離開時須原路離開從欞星門走出,代表離開帝皇冥宮之意。欞星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3OiwRT



中式營造| 古建築烏頭門、櫺星門、牌坊、牌樓、鳥居、華表、闕之間的差別_街坊 http://bit.ly/2NEoCyh
在中國古建築中,有一種非實用性門式建築族群,它們位於神聖建築群的入口處或重要節點上,既起到隔離聖凡兩界的地域標誌,又可作為旌表功德的宗教性設施。它們一式多樣,有不同的造型和名稱,就像一母同胞的幾個兄弟,相互之間面貌有時會分不清彼此,這便是烏頭門、櫺星門、牌坊、牌樓、宮闕及日本的鳥居。
烏頭門
“烏頭”,是指柱子上端加以裝飾的黑色柱頭。“烏頭門”最早見於北魏楊炫之所著的《洛陽伽藍記》中:“上不施屋,用為永寧寺的北門。”宋代《冊府元龜》對“烏頭門”也有明確的記載:“正門閥閱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筒、墨染,號烏頭染。”宋李誡《營造法式》:“其名有三,一曰烏頭大門,二曰表揭,三曰閥閱。”《漢書注》曰:“古者以積功為閥,經歷為閱”,所以烏頭門用於建築防護功能並不突出,而是建在人們必經之處,含有旌表門弟和宣告文書的意義。
因門為木製,為防雨水浸蝕,以黑色瓦罐套之,故稱為“烏頭”門。
《營造法式》插圖烏頭門
香港志蓮淨苑的烏頭門
櫺星門
櫺星原為“靈星”,靈星也叫田天星,在二十八宿之一的“龍宿”的左角主管農業和文運。古時祭天祈年,常造靈星門以表天門。後因靈星門形為窗櫺,故而稱為櫺星門。
其實,櫺星門是從唐代的烏頭門發展而來的。宋代《營造法式》記載的烏頭門圖,可以看出和現在的櫺星門略同。其形式為:在兩立柱之中橫一枋,柱端安瓦,柱出頭染成黑色,枋上書名。柱間裝門扇,古代有以旌表的建築。
自宋代以來,櫺星門不再有防衛的作用而只是起一個標識作用。因此櫺星門上的門扇可裝可不裝,於是,櫺星門在除去門扇後僅剩下了華表柱和作為額枋的橫梁,形成了華表柱遠遠高出額枋的沖天式牌坊。
烏頭門與櫺星門最大的區別在於,烏頭門有兩扇或獨扇木門。每扇木門的寬度等於門高的一半;木門分上下截,上截安裝透空豎檽,下截安裝障水版。柱頭安裝黑色防水罐(唐宋稱為“烏頭”,清代稱為“雲罐”)。烏頭門左右兩根立柱,高度由八尺至二丈二不等,寬度為柱高的百分之5,厚度為柱高的百分之3.3;立柱前後必須有“搶柱”斜撐。
孔廟中設有櫺星門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後方出現的,表示尊孔如尊天。
火焰雲罐華表沖天柱式櫺星門
沖天華表柱式櫺星門(其實說是牌坊更合適)
曲阜孔廟櫺星門
北京天壇櫺星門
牌坊
牌坊,是以宣揚標榜功德為目的的紀念性建築物,主要功能是道德教化,紀念追思,如貞節坊、狀元坊等。
我國從春秋戰國至唐代,城市都採用裡坊制。特別是到隋唐時期,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方塊形的居民區稱為“坊”。當時朝庭為了方便管理市民,在街坊的入口設有大門,天黑之後實行宵禁。街坊的大門比較簡單,就是樹立兩個大柱子,中間安置可以開合的柵欄門。為了標明每個街坊的名字,就在兩根大柱子上橫著釘一個大木板,寫上街坊的名稱,這就是最初的牌坊。
後來,一些坊門吸納了雕工精緻、形制華貴的華表的形制特點,將坊門兩側的柱子改換成華表柱後,形成了一種新的沖天柱式“烏頭門”。
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曾說:“牌坊為明清兩代特有之裝飾建築,蓋自漢代之闕、六朝之標、唐宋之烏頭門、櫺星門演變成型者也。”
上海金山陳胡氏節孝坊(真正意義上的坊門)
狀元坊(帶有牌樓的性質)
歙縣沖天柱式牌坊群
左坊右樓
牌樓
牌樓,是以強化突出其標識為目的的標誌性建築物。主要功能是標誌引導,裝飾美化。
牌樓是由“坊門”演化而來的。此類沒有用高聳的華表沖天柱來替換坊柱,而是吸納了早在春秋時代即已產生的“闕”的形制特點,融入到櫺星門的形制中,在額枋和柱頭加蓋了樓頂,從而使牌坊演變發展成為牌樓。
牌坊與牌樓的區別,牌坊沒有“樓”的構造,沒有斗拱和屋頂,而牌樓有屋頂。由於它們都是我國古代用於表彰、紀念、裝飾、標識和導向的一種建築物,而且又多建於宮苑、寺觀、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長期以來老百姓對“坊”、“樓”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後兩者成為一個互通的稱謂了。
雖然沖天柱式牌坊與屋頂式牌樓要比原有的橫門式坊門更為莊重、美觀、軒昂巍偉,但人們仍覺得美中不足。為此,人們在牌樓的基礎上,將牌樓的立柱提高超出屋頂簷樓頂部,猶如兩根豎立的蠟燭,從而形成了一種既有華美的樓頂,又在樓頂上露有沖天華表柱的沖天牌樓。
不論何種牌坊或牌樓,它們的大小規模都是以間數、柱數和屋頂的多少即樓數為標誌。以其開間數,分為兩柱一間、四柱三間、六柱五間等。它們的頂上也有用一樓、三樓、五樓、七樓甚至九樓的區別。
多間牌坊或牌樓一般是中間一間特別高大寬廣,便於車馬通行,左右兩側各間較為低矮窄小,供行人出入。
應縣木塔前四柱三間三樓牌樓
頤和園四柱三間七樓牌樓(我特意作了各部構件標註)
頤和園四柱三間沖天華表柱牌樓
鳥居
鳥居,傳說是由中國的牌坊演變成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鳥居的存在提醒來訪者,踏入鳥居即意味著進入神域,之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應特別注意。
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
有的鳥居具有附屬結構,常見的有額束、楔、台石等。額束是固定在貫和笠木之間的矩形結構,用於記載神社名;楔是設置在貫與兩柱穿透處的結構,起固定作用;台石是設置在兩柱底端的石製結構,起固定作用。有的鳥居上栓有註連繩,目的是生成結界(佛教用來劃定區域的標誌)以阻止災厄通過。
日本鳥居代表神域的入口
通往神界之大門
鳥居上的連繩生成結界以阻止災厄通過。
華表
又稱諫鼓、謗木或表木。傳說是古代設在大路街口交通要道外豎立的木柱,專供臣民書寫意見之用。後來,立在大道口的謗木不再具有聽納民意的作用而逐漸變為交通路口的一種標誌。
其組成分三段式,由下往上分別為須彌形基座、盤龍柱身和雲板、柱頭上仙人承露盤和望天吼。華表的形狀較望柱稍複雜一些,即在望柱上部柱身上插入兩塊木板,令其十字相交,所謂“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明清以後大板由四出改為兩出,且雕成捲雲紋,名曰雲板。
望柱是柱子的一種,柱子頂部飾以束腰葫蘆形寶珠,下部直插入地,未用礎石。
民國北京天安門前的華表老照片
現代天安門前的華表

闕,又稱作兩觀、象魏,實際上就是外大門的一種形式,與牌樓牌坊的起源有相同之處。闕這種建築物是古代帝王在宮廷大門之外建兩個對稱的台子,在台子上建樓觀,上圓下方,因其兩台子之間闕然為道,所以稱為闕。因為在闕樓上可以觀望,所以又稱之為觀。又因在闕上懸掛法典,所以稱之為像魏,古時候經常把闕作為帝王宮廷的代表。
闕的種類按它所在的位置分大約有:宮闕、壇廟闕、墓祠闕、城闕、國門闕等等。闕的類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獨立的雙闕,雙闕之間不設門,上覆屋頂。這種獨立的雙闕到唐宋時僅用於陵墓,以後就不再用了;另一種是門、闕合一的闕,既在雙闕之間連以單層乃至三層簷的門樓。一般是兩旁各一,稱“雙闕”;也有在一大闕旁再建一小闕的,稱“子母闕”。
漢畫像磚上的闕門
芒碭山漢式闕門
重慶丁房闕
南陽醫聖祠子母闕(上有代表南方神鳥的朱雀圖案)
漢梁孝王陵闕
中式營造| 古建築烏頭門、櫺星門、牌坊、牌樓、鳥居、華表、闕之間的差別_街坊 http://bit.ly/2NEoCyh


臺北孔子廟欞星門


東晉四大門閥家族原來是他們 - 壹讀


門簪古代門第的象徵- 古建微觀-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_古建中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