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球星 (2019) - Backdrops — The Movie Database (TMDb)
電影簡介:
《戰火球星/特勞特曼》故事主人公伯特·特勞特曼是二戰中被英國作為戰俘帶回國的德國士兵。一位足球經理發現了他的天賦並讓他加入曼城球隊。這裡的人們對此提出抗議,但他出色的表現最終贏得了大家的尊重。戰火球星/特勞特曼 - Movieffm電影線上看 http://bit.ly/2Jq6VzX
《戰火球星》是由馬庫斯·H·羅森米勒執導,大衛·克勞斯、芙瑞雅·美弗等主演的傳記片,於2019年3月14日在德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二戰中被英國作為戰俘帶回國的德國士兵被一位足球經理髮現了他的天賦並讓他加入曼城球隊的故事。
---------------------
伯特·特勞特曼
伯特·特勞特曼是德國足球的傳奇人物,他是英國人眼中最棒的德國門將,也是德國人心中永遠的足球硬漢。他以高超的技術、頑強的意志和偉大的奉獻精神贏得了這兩個當時水火不容的民族乃至是全世界的尊重。
戰俘歲月
伯特·特勞特曼於1923年10月22日生於德國北部重鎮不來梅。在家鄉的時候,身材高大的伯特·特勞特曼在一家名叫TuRa不來梅的俱樂部足球隊裡司職中鋒,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臨,他不得不拋棄自己熱愛的運動而為希特勒賣命。作為一名德軍的傘兵,伯特·特勞特曼先是在俄羅斯前線感受到了戰爭的恐怖,然後又到了法國戰場體驗生離死別,但是一輩子好運的他卻屢次大難不死。隨後,他被派往比利時負責運送傷病員去戰地醫院,不過在執行任務途中被英軍俘虜。不過在特勞特曼看來,被英軍俘虜是一段幸運的經歷,因為他終於得到“解脫”了。
被俘虜後不久,特勞特曼被轉移到了曼徹斯特附近的阿什頓戰俘營,在那裡他重新踢上了自己心愛的足球,並得到了一個英國名字“伯特”——因為英國人不會發他的德文名簡稱“貝恩德(Bernd)”的音。在一場與一支業餘球隊的比賽中,特勞特曼不慎受傷,被迫充當起了一名門將。正所謂冥冥中自有安排,從那時起,特勞特曼便一直站在了兩根門柱之間,再也沒有走出過禁區。1947年,特勞特曼放棄了被遣送回國的機會,留在了英國。憑藉著在戰俘營比賽中的良好聲譽,特勞特曼在當地一支名叫聖海倫斯(StHelens)的球隊中找到了位置。然而因為他是來自“納粹德國”,當地球迷並不買他的帳。“當我參加比賽的時候,入場人數平均是450人,而當我離開後卻上升到了6000人。”特勞特曼說。
慧眼識才的曼徹斯特城足球俱樂部可不管特勞特曼有多麼的“臭名遠揚”,他們在1949年決定把他簽下,於是一輪“反德熱潮”隨即在曼徹斯特掀起。很多曼城球迷向俱樂部退還季票,他們在報紙上刊登了公開抗議信,還有超過20000人在街上示威抗議。不過特勞特曼並沒有被這些事情所嚇倒,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我那時住在曼徹斯特城外,而我的英文又不是很好,所以我沒有看到或者讀到這些東西,不過他們告訴我人們走到了街上,並且威脅要進行抵制。他們拿著一些標語,上面寫著如果你簽下這名德國人,這名納粹分子,我們就不會到球場去。”不過當然也有人會站在曼城俱樂部一邊,當時就有一位拉比(猶太教法學導師)在一份當地報紙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要求人們不要把戰爭的責任附加在特勞特曼身上,並且希望他們在見識到這名德國人的運動才華之前不要妄下結論。
斷頸門將
1955~1956對曼城是個特殊的賽季,雖然聯賽比同城死敵也是當年的冠軍曼聯少了14分,但第四的排名依然是1937年奪冠以來的最佳成績了,而且他們連續第二次殺進了足總杯的決賽。當時已經32歲的特勞特曼正值職業生涯的巔峰,1956年5月足球記者協會公佈年度最佳球員評選結果,德國門將高票當選,成為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非英倫三島球員。
一個賽季以前,曼城1比3不敵紐卡斯爾痛失足總杯冠軍;這一次,他們的對手是實力更強的伯明翰。比賽還剩17分鐘時,彼得·墨菲全力沖向倒地撲救的特勞特曼,他的右膝撞上了德國門將的脖子。特勞特曼頓時失去了知覺,但他的手依然牢牢地抓著皮球。
特勞特曼逐漸恢復了意識,並倔強地提出繼續比賽,在脖子已經動彈不得的情況下,強忍著劇痛、並伴有暫時性失憶的特勞特曼居然做出了兩次關鍵的撲救,確保球隊贏得冠軍。比賽結束後,特勞特曼在隊友的攙扶下蹣跚地走到頒獎嘉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面前,面帶微笑地接受了冠軍獎牌——“我會沒事的,謝謝。” [1]
但是,這段流芳百世的傳奇故事,居然是特勞特曼從巔峰滑落的轉折點。意外發生幾天后,特勞特曼採取曼徹斯特當地醫院檢查,並查出第二節椎骨骨折。若非第三節椎骨正好頂住了第二節,他甚至很可能因此丟掉性命。特勞特曼在1956年底奇蹟般康復並重返賽場,但他需要馬上克服心理障礙,並不斷通過更高的預判和選位來彌補身體機能的衰退。但是,更加不幸的事又一次降臨在他的頭上。在術後兩週後,特勞特曼在曼徹斯特的兒子突然因車禍去世,當時身處杜塞爾多夫的特勞特曼甚至沒能來得及見到兒子的最後一面。身體和心理的嚴重打擊接踵而至,特勞特曼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精神恍惚,無法從打擊中恢復過來。
"傳教士"
1964年,特勞特曼在前一年老帥麥克道爾離任後也選擇了挂靴。但曼城俱樂部卻絲毫未能表現出對這位傳奇球員足夠的尊敬,甚至沒能兌現他們為他“安排一個俱樂部工作”的承諾,這導致特勞特曼開始四處漂泊。脫下球衣,特勞特曼首先去英國丁級俱樂部斯托克港擔任總經理,工作卓有成效。但兩年後,他就因無法忍受俱樂部主席對他和主教練工作的干預而辭職離去。接下來特勞特曼回到德國,先後任教於普魯士明斯特和呂塞爾斯海姆歐寶隊,但他的工作方式未能得到主席的認同。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和妻子的關係進一步疏遠,最終在1971年底分道揚鑣。在事業與家庭都陷入低谷的時候,特勞特曼的好友、西德足協新聞官格哈特的幫助最終讓他得到了“代表政府前往第三世界國家支援足球事業”的工作。在東南亞,特勞特曼在緬甸任國家隊主帥,同時負責組建教練培訓班,開展一系列足球基礎建設工作。在各方面全力的支持下,特勞特曼在資源和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成果豐厚,帶領緬甸隊贏得了總統杯、東南亞運動會冠軍等多項賽事榮譽。在緬甸工作兩年後,他又先後來到坦桑尼亞、利比里亞、巴基斯坦、也門和馬耳他等國。為這些國家足球在初級階段的發展播下了種子。1988年,特勞特曼選擇了退休。2013年7月19日,特勞特曼因心髒病去世
主要榮譽:英格蘭足球先生(1956年)
解讀詞條背後的知識
特勞特曼原是納粹戰犯,卻意外成為英國足球先生、足壇超級巨星
要知道,由於二戰的影響,英國人對德國人有著極度的反感和仇視,德國人想要長期定居英國都是難事,那特勞特曼又是如何能在英國受到追捧呢?這主要歸功於特勞特曼的另一層身份——足球運動員。
--------------------------
伯恩哈德·卡爾·「伯特」·特勞特曼(德語:Bernhard Carl "Bert" Trautmann,OBE,1923年10月22日-2013年7月19日)是一個在1949年至1964年期間效力曼城足球會的足球守門員。
早年
圖曼出生於德國大城市不萊梅。其父為飼料廠工人。圖曼少時已經常參與球類運動,除足球外還有手球。然而1930年代世界出現經濟大蕭條,圖曼一家甚至要賣掉自己的屋舍,圖曼因而選擇了參軍以維持生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圖曼被編入德國空軍,為一個傘兵。他在東方戰線中戰鬥了三年,得到了五個獎章,當中一個更是鐵十字勳章。戰事後期更被召到西方戰線中,但在戰爭差不多完結時被英軍捕獲。一千個士兵隊伍只有九十個在戰爭後生存,而他則被送到去蘭開夏作為戰俘。圖曼拒絕遣送回國,其後在1948年獲釋,並定居於蘭開夏,成為了一個農民。
球員
在定居英國不入,圖曼已在聖海倫鎮足球會(聖海倫市當地一支足球隊)擔任一個足球守門員。當時只是業餘身份。
1949年圖曼加盟了曼城。因著其德國人身份,圖曼之轉會受到英國人的質疑,蓋因當時才是二次大戰結束不久。當1950年曼城宣告降級時,僵持局面更一度惡化。不過圖曼最終用實力奠定出正選位置,於1951年帶領出球會走回頂級聯賽。
1950年代曼城改變戰術,強調己隊的控球權。而身為守門員之圖曼,更需要加強拋球能力來鞏固控球權。在這戰術下,1955年成功打入英格蘭足總盃決賽,僅僅不敵紐卡索聯。翌季曼城再度發威,不但在聯賽完成第四名,並再次打入英格蘭足總盃。這次曼城贏得了英格蘭足總盃。而圖曼還在同年當選為英格蘭足球先生,是英格蘭第一個守門員贏得此獎,也是英格蘭首個德國人贏得此殊榮。
儘管在英格蘭創出成就,圖曼之國際賽生涯卻幾乎一片空白。一個重要的解釋是,當時的圖曼身為德國人,卻不是在德國聯賽效力,而在當時歐洲國家隊,並不傾向起用在海外打滾的球員。而圖曼本身的德國人身份,也使圖曼不能成為英格蘭國腳。唯一例外,就是1960年曾加入英格蘭聯賽隊,在海外打了數場友誼賽。當時圖曼還是隊長。
隨著傷病困擾使狀態不斷下滑,圖曼終於在1964年離開曼城。當時他選擇轉投當地業餘球隊威靈頓鎮。但因年事已高體力下降,只打了一兩場,便宣告退役。他在曼城效力了十五年,一共出戰了五百多場聯賽。
教練
圖曼於1965年開始轉任教練,首家執教球會為史托港。其後也曾在德國球會任教。1970年代圖曼改到落後國家執教國家隊,至1983年退休為止。
近況
近年他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市定居,已甚少公開露面。2005年獲入選為英格蘭足球名人堂成員。2013年7月19日逝世, 終年89歲。
榮譽
英格蘭足總盃:1955年
英格蘭足球先生:1955年
---------------------------------
從一名納粹戰犯到英國曼城足球明星,這個德國人究竟經歷了什麼?
2019-07-30 由 築壘地域 發表于歷史
1944年,一夥美國大兵在法國某地的穀倉內俘虜了一名德軍士兵。這在二戰後期,不過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兒。但這伙大兵們可能不會想到,這位名叫伯特·特勞特曼(Bert Trautmann)的戰俘,在日後竟然能為英國效力,成為一代冉冉升起的足球明星!1923年10月22日,特勞特曼出生於德國不萊梅(Bremen)市的一個工人之家。童年的特勞特曼對於運動可謂是情有獨鍾,足球、手球、躲避球都是他的最愛。1933年,在「入團即可強身健體」的號召下,年僅10歲的他加入了希特勒少年團(Jungvolk),更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鍊當中。因為其出色的表現,特勞特曼甚至還得過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頒發的榮譽證書!
▲希特勒少年團團員正在向檢閱者行以納粹禮致意,其上一級即是希特勒青年團。
1939年,二戰爆發。此時的特勞特曼還是一位摩托車學徒,未能達到參軍標準。1941年,18歲的他終於如願以償,投身軍旅。與小夥伴們不同的是,特勞特曼選擇了德國空軍,並接受了無線電操作員這一職務的相關訓練。不過,好動的他,對這項坐在辦公室里的活計可以說「毫不刺激」。於是乎,他在同年填報了轉調書,來到位於施潘道(Spandau)的傘兵學校,以求成為一名「綠魔」。在加入傘兵部隊後,特勞特曼跟隨他的團來到波蘭,執行無聊的占領任務。因為無仗可打,所以年輕的他只能以惡作劇與鍛鍊,來打發時間。在一次惡作劇中,他故意在連里某位軍士長的座駕上做了手腳。當這位軍士長因打不著火而下車查看點火系統時,突然竄出的火苗差點要了他的命。幸虧軍士長反應的快,僅有左手手臂被灼傷。因為這個惡作劇,特勞特曼被判處3個月的禁閉。然而,關禁閉的過程中,因為食物太過糟糕,特勞特曼的闌尾炎犯了。軍法官只得將其送往醫院救治。
▲肩扛MG42機槍的綠魔官兵。攝於1942年冬的東線戰場。而特勞特曼因為惡作劇,被從這支「精銳」中開除,轉去了步兵單位。
1941年10月,康復歸隊的特勞特曼,被調至位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epropetrovsk)的第35步兵師服役。在熬過了蘇軍的冬季大反攻後,特勞特曼與戰友們在東線奮力拚殺。待1942年末時,特勞特曼已被晉升為下士,胸前還多了五枚閃亮的勳章,其中還包括了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不過,戰功赫赫的背後,第35步兵師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1941年與特勞特曼一同入列的1000名補充兵,截止1942年末,僅存300人。1944年,特勞特曼與第35步兵師的部分老兵一併轉調至法國,在那裡,他們與數支被打的殘缺不全的友鄰單位合兵一處,阻擋盟軍的諾曼第登陸。但是,在盟軍無窮無盡的炮彈、航彈之下,這伙殘兵敗將被炸的支離破碎。這種情況下,特勞特曼的唯一想法,便是逃回家!因為他知道,自己一旦落入盟軍之手,很有可能會被當成「納粹分子」所處決。
▲被盟軍航彈所重創的德國小鎮——克萊沃(Kleve),而特勞特曼本人親眼見證了這座小鎮被航彈毀滅的時刻。
在逃亡的過程中,特勞特曼躲避著憲兵與盟軍,向著不萊梅逃去。不過,他的運氣很快便用盡了。在法國東北處的某個穀倉里,兩個美國大兵抓住了精疲力竭的他,並將其送到了位於英國的戰俘營中。特勞特曼不是沒有想過逃跑。他也嘗試過。不過,運氣賊差的他,在跳過戰俘營的鐵絲網後,便因腿部骨折被前來的英國兵再一次俘虜。經過此事後,特勞特曼老實了許多。他開始積極參加各項戰後重建工作,並與蘭開夏郡(Lancashire)的農民一同種莊稼。鑒於特勞特曼的服役表現,英國政府於1948年允許這位德國戰俘回家。但是,這位在英國待了3年的德國人,卻表示自己想要紮根於此。
▲攝於不列顛本土的德國戰俘營。特勞特曼除了參加基建,農業活動外,對於孩童時期的「體育夢」仍未放下。在戰俘營組建的足球競賽中,他總是名列前茅。為了能繼續自己熱愛的事業,他果斷選擇留在英倫,而不是回鄉。
對於這樣一位體育人才,大英怎能不留?就在同年,特勞特曼先是加入了一個名叫聖海倫斯(St Helens)的小型足球俱樂部。在該俱樂部內,這位「業餘」以出色的戰術、非正統的打法,很快成長為一名守門「天才」!1949年,著名的曼徹斯特城足球俱樂部找上了特勞特曼,想讓他簽約他們的球隊,全然不顧及,他曾經是個為人所恨的「納粹」!特勞特曼簽約曼城俱樂部的消息很快不脛而走。在俱樂部的門口,多達25000人的遊行隊伍打出「拒絕納粹!」「反對戰爭罪犯入球隊!」的標語,公然展開遊行。一些曼城的球迷甚至宣稱,只要特勞特曼加入俱樂部,他們將會抵制、拒絕購買該俱樂部的門票!直至一位猶太拉比(猶太教的神職人員)出面,表示「原諒特勞特曼從前的過往」,遊行才有所減弱。
▲陳列於曼城俱樂部博物館內的特勞特曼守門像。這位備受歧視的「納粹」,終將用自己的行動,得到人們的認可。
▲頂著「德國佬」「納粹分子」的帽子,這位曼城的德國球員,用自己獨一無二的守門技巧,將曼城俱樂部送進了英格蘭足總杯(英國最高賽事)。
作為英倫曾經的「首席守門員」,特勞特曼最精彩的一次表現,莫過於在1956年英格蘭足總杯。在試圖擋住伯明罕(Birmingham)前鋒彼得·墨菲的進攻中,特勞特曼的脊椎被高速飛來的足球擊中,當場有5處脫臼。但他強忍著劇痛,協助球隊連連防守,擋住伯明罕俱樂部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最終,曼城以3-1的比分,拿到了足總杯的冠軍。而特勞特曼也在同年當選「英格蘭足球先生」,成為了首個以守門員位獲得該頭銜的人。更特殊的是,他還是一名參加過二戰的德國防軍士兵!不過,特勞特曼在英國的輝煌生涯,卻並未使他走向海外。除了因為他是德國人身份,不能代表英倫外,當時的歐洲國家隊也並不傾向使用非本國球員。因此,特勞特曼的「球生」也只能局限於英國。但凡是都有例外。1960年,他以曼城球隊隊長的身份,參加了英格蘭聯隊賽,在海外與其他國家的球員來了多次友誼賽。
▲雖然幫助曼城拿下了英足總杯的冠軍,但特勞特曼仍因脊椎脫臼,戴了數個月的護脖,還為此錯過了多次重大賽事。
▲飛身撲球的一瞬間。
▲手捧「英格蘭足球先生」的特勞特曼
對於足球運動員來說,舊傷難愈,新傷頻發。而特勞特曼最終也不得不選擇退出一線,轉而投奔斯托克港足球俱樂部(Stockport),擔任教練一職。除此之外,他也曾回到德國,執掌德國國家隊。當然,特勞特曼也為一些落後國家的球隊擔任過教練,不過時間並不長。而他的足球生涯,也隨著他在1983年的退休而宣告終結。晚年的特勞特曼來到西班牙,在瓦倫西亞市定居。2005年,他入選英格蘭足球名人堂,並獲得了英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OBE)。2013年,特勞特曼以89歲的高齡在西班牙的拉洛薩去世。這位同時獲得過鐵十字勳章,與大英帝國勳章的德國傳奇,就此謝幕。
▲晚年的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