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城隍祭/迎城隍神以為之主,即國僑治鄭之遺法也 《春秋傳》:子産為伯有立後,使鬼有所歸,遂不為厲。厲壇之設,正以無主孤魂,或能依草附木,求食殃民,故于季春、仲秋、孟冬歲祭者三。迎城隍神以為之主,即國僑治鄭之遺法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出處    《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文王賢矣,澤及髊骨,又況於人乎!」
釋義    澤:恩澤;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澤及于死者。形容給人恩惠極大。
例句    聖德之君,~,何況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
恩惠德澤施及枯屍朽骨,形容恩惠深厚,遍及萬物。《隋書.卷四.煬帝紀下》:「恩加泉壤,庶弭窮魂之冤;澤及枯骨,用弘仁者之惠。」《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澤及枯骨,西伯之深仁。」
恩惠德澤施及枯屍朽骨,形容恩惠深厚,遍及萬物。
《隋書·卷四·煬帝紀下》:「恩加泉壤,庶弭窮魂之冤;澤及枯骨,用弘仁者之惠。」
《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澤及枯骨,西伯之深仁。」
---------------------
周文王澤及枯骨 天下歸心
文: 鄭念祥 整理打印 | 轉發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三日】
【原文】
文王嘗行於野,見枯骨,命吏瘞之。吏曰:「此無主矣!」
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國者,一國之主。我固其主矣!」葬之
天下聞之,曰:「西伯之澤,及於枯骨,況於人乎?」
【譯】
周文王姬昌,當初擔任西伯侯的時候,有一次到野外去,看見死人的枯骨,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就下令隨行的官吏,把這些枯骨妥善的加以掩埋。
那官吏說:「這些都是沒有人認領的枯骨,還管他們幹甚麼?」文王說:「管理天下的君王,就是整個天下的主人;治理一方的諸侯,就是他所管轄之地的主人。這些枯骨在我的領地上,我自然就是他們的主人了,怎麼能忍心看著這些枯骨,暴露於光天化日的山野之中,沒人掩埋呢?」於是,便命令官吏們,把枯骨給埋葬了。
天下的人聽到這件事後,都說:「西伯侯的恩澤,既然能推及到無主的枯骨,更何況是活著的人呢?」
【解析】
這個故事,見於《資治通鑑外紀》及明代首輔張居正《帝鑑圖說》。本文主要講述了周文王仁愛天下,惠及枯骨,天下人都來歸附他的故事。
周王朝的奠基人姓姬名昌,曾被商紂王封為西伯,故又稱西伯昌、伯昌、周伯昌,死後謚號周文王。在封邦建國的時代,「文王」的謚號只能贈給具有「經天緯地」功勛的統治者。文王即位,繼承其先輩的優良傳統,崇仁敬老,禮賢下士。據說,為了接待來訪的人,他常常忙到中午,還顧不上吃早飯,因此有識之士都願歸附於他。
相傳虞、芮兩個小國的君主,互相爭田,久而不決。後來他們決定一起赴周,請文王評斷。兩人進入周境,看到的是「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等種種謙讓之風,心裏既感動,又慚愧。他們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人以為恥的。我們是小人,不要再到君子的朝廷去獻醜了,去了也是徒取羞辱啊!」於是他們二人,悄悄出了周境,回去以後互相讓田,不再爭執了。
這一次周文王澤及枯骨的故事,被傳開之後,漢南諸侯們,都格外受到教益,紛紛前來歸附文王的,竟達四十國之多。後來,文王又在渭水之濱,訪得政治家姜尚,並封其為「師尚父」,從此如虎添翼。在紂王十九年時,文王伐崇侯虎勝利,把都城遷到豐邑。文王在豐邑建立一座靈台,還挖鑿了一個大的人工湖──靈沼。
後來,又歸附他的有三十國。至此,文王就取得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這個故事,就是「為人君止於仁」的典型,也就是帝王施行仁政的典型。所以,歷代的史家認為:周文王是一切治國之君主都應當效法的榜樣。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多姿多彩的,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統治者最重要的治國信條,就是要關心愛護百姓,重視實行仁政,來取得百姓的認同。而仁政最重要的就是仁德,這是對統治者個人品德修養要求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作為一國的君主,如果不能將恩德廣泛的施予自己的百姓,無法讓百姓感受到自己的仁惠,那麼,他就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明智的君主。所以,歷代明君都會在自身的品德方面進行修養,並且將自己的仁德,真正施予人民,使人民在生活中,得到切身的感受。
必須明確的是,目前統治大陸的中共是逆天叛道的邪黨,和中國歷史上的君王是完全不同的。中共竊奪的政權既不是民眾選舉,也不是像歷史上的君王那樣君權天授,所以中共邪黨的統治沒有絲毫的合法性。中共不僅沒有對上天的敬畏,不僅不施行仁政,反而叫囂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在過去六十多年的時間裏,造成至少八千萬中國人非正常死亡,並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裏,殘忍的迫害修心向善的法輪功學員。中共邪黨已經惡貫滿盈,必將受到天懲。
----------------------------------
為了佔驗天下災異,周文王想在西岐城外建一靈台並配一池沼。老百姓知道了,無不踴躍而來,不過月旬,一座巍峨大觀的靈台就造好了。
在挖掘池沼過程中,眾人挖出一具枯骨來,大家四路拋擲。文王見了,急忙阻止說:“將枯骨取來,放在一處,用匣子盛了,埋到一個地勢高的地方──怎麼能因為我而暴露別人的骸骨呢?” 眾人聽了,都說:“聖賢的君王啊,恩澤及於死去的人(澤及枯骨),何況我們這些老百姓呢?”
“澤及枯骨” 恩澤及於死者,形容給人的恩惠很大。
(出自《封神演義》)
------------------------------------
澤及枯骨 西伯之深仁】
《故事來源》
西漢 劉向的〈新序雜事〉有則記載:文王嘗行於野,見枯骨,命吏瘞之。吏曰:「此無主矣!」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國者,一國之主。我固其主矣!」葬之。天下聞之,曰:「西伯之澤,及於枯骨,況於人乎?」
這個故事是説商朝紂王十九年時,諸侯周文王伐崇侯虎得勝,把都城遷到豐邑。文王在豐邑建立一座靈台,並且挖鑿了一個人工湖,靈沼。
當池沼被挖掘時,發現了許多枯骨,官吏向文王報告。文王吩咐將這些枯骨埋葬。官吏回報:「這些骨骸都沒有後代的枯骨,已經沒有人知道這些枯骨的身分了。」
文王說:「擁有天下者,就是天下的主人;擁有一國者,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這些枯骨是在我國內,我就是他們的主人,理應管他們的事情。」於是文王命手下準備了衣棺,重新埋葬了這些骨骸。
《心得分享》
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應該修養自身品德,關心愛護百姓,才能取得百姓的認同。周文王仁慈寬厚,連無主枯骨都受到恩澤照顧,故能天下歸心,受民愛戴啊!
*圖 姜太公釣魚


--------------------------------------
周文王施仁政,澤及枯骨,可謂天下歸心
2018-09-17 由 歷史品讀君 發表于歷史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且多姿多彩,在漫漫歷史的長河中,統治者最重要的治國信條,就是「以民為立國之本」,要關心愛護百姓,重視實行仁政,來取得百姓的認同。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
而仁政最重要的就是仁德,這是對統治者個人品德修養要求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作為眾多統治者的仁德來說,周文王可以說是佼佼者,也是成功的明慧君主之一。

其中周文王澤及枯骨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並受到百姓青睞。
周史上記:文王初為西伯時,一日出行於郊野之外,見死人的枯骨暴露於外,因吩咐吏人以土瘞埋之。吏人對說:這枯骨都是年久死絕的 人,已無主了。文王說道:天子有天下,就是天下的主;諸侯有一國,就是一國的主。今此枯骨,我就是他的主了。何忍視其暴露,而不為掩藏之乎?乃葬而掩之。時天下之人,聞文王這等一陰一德,都說道:西伯的恩澤,雖無知之枯骨亦且沾及,況有生之人乎?夫文王發政施仁,不惟澤被於生民,而且周及於枯骨。所謂為人君,止於仁者,此類是也,豈非有天下者之所當取法哉?
周王朝的奠基人姓姬名昌,曾被商紂王封為西伯,故又稱西伯昌、伯昌、周伯昌,死後諡號周文王。在封邦建國的時代,「文王」的諡號只能贈給具有「經天緯地」功勳的統治者。文王即位,繼承其先輩的優良傳統,崇仁敬老,禮賢下士。據說,為了接待來訪的人,他常常忙到中午,還顧不上吃早飯,因此有識之士都願歸附於他。
相傳虞、芮兩個小國的君主,互相爭田,久而不決。後來他們決定一起赴周,請文王評斷。兩人進入周境,看到的是「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等種種謙讓之風,心裡既感動,又慚愧。他們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人以為恥的。我們是小人,不要再到君子的朝廷去獻醜了,去了也是徒取羞辱啊!」於是他們二人,悄悄出了周境,回去以後互相讓田,不再爭執了。

這一次周文王澤及枯骨的故事,被傳開之後,漢南諸侯們,都格外受到教益,紛紛前來歸附文王的,竟達四十國之多。後來,文王又在渭水之濱,訪得政治家姜尚,並封其為「師尚父」,從此如虎添翼。在紂王十九年時,文王伐崇侯虎勝利,把都城遷到豐邑。文王在豐邑建立一座靈台,還挖鑿了一個大的人工湖——靈沼。後來,又歸附他的有三十國。至此,文王就取得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這個故事,就是「為人君止於仁」的典型,也就是帝王施行仁政的典型。
所以,歷代的史家認為:周文王是一切治國之君主都應當效法的榜樣。


有應公信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神鬼行者」許獻平說,有應公是相當特殊的信仰文化,可以是失祀的孤魂野鬼、當地人、外國人甚至是牲畜、一顆石頭,有香火後應運而生,這種信仰連結在地開拓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內涵/民間信仰中普遍認為一個人死後便會成為「鬼」,而鬼一但無人祭拜便會成為厲鬼作祟他人,甚至「遊食四方,危害社稷」,有應公信仰便是因此而產生,希望透過祭祀來安撫這些孤魂野鬼,平息祂們的戾氣,甚至在為祂們建廟之後,還能因此獲得回報,保佑鄉里/上窮碧落下黃泉,幽怨不撫不做仙/「有應公」一般都泛指「有求必應」的無祀孤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