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咸豐重寶」,高於當五十計值稱為「咸豐元寶」
大錢,錢幣學術語。根據不同的語境,可能指幣值大的錢幣,如當二、當五錢,與小平錢相對
鑄小平錢可獲三成利潤
小平錢是銅錢最普通的形制,即一文小錢,又稱平錢,它是使用銅錢時代的最小貨幣單位,其直徑約2.4—2.5厘米,重約3—4克
小平錢是銅錢最普通的形制,即一文小錢,又稱平錢,它是使用銅錢時代的最小貨幣單位,其直徑約2.4—2.5厘米,重約3—4克,又有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甚至當百、當千大錢。
古代貨幣名。每錢值一。
《宋史·食貨志下二》:“ 政和 元年詔:‘錢重則物輕,錢輕則物重,其勢然也。今諸路所鑄小平錢,行之久而無弊,多而不壅,為利博矣。’”
-------------------------
清朝小平錢鑄幣重量
2017-10-15 由 百姓收藏那些事 發表于歷史
清朝關於鑄幣單重定製重量的部分資料摘抄如下: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每文錢重一錢。」(這是沿用明崇禎小平錢單重的定製)
順治二年。「二年題准鑄錢每文重一錢二分。」、「定製錢每文重一錢二分。」、「戶部議言,錢文尚輕,應更舊制每文重一錢者為一錢二分。凡七文准銀一分,舊錢以十四文准銀一分。」(這是清朝鑄幣最初的單重定製)
順治八年。「增定製錢,每文重一錢二分五厘,仍照定製每錢百文准銀一錢。」、「八年議准寶泉局鼓鑄制錢每文改重一錢二分五厘。」
順治十四年。「各省鑄爐一概停止,獨留京局,比舊鑄體質更加闊厚,每文重一錢四分。」、「十四年題准寶泉局鑄錢改重一錢四分。」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更定錢制,每文重一錢。因私毀過多之故。」、「議准鼓鑄制錢每文重一錢。」
康熙四十一年。「改鑄每文重一錢四分,因私鑄競起之故。並定新制錢每千文准銀一兩,舊制錢每千文准銀七錢。」、「四十一年復准寶泉局鼓鑄制錢仍照順治十四年錢式,每文重一錢四分。」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鑄一錢二分。」、「題准制錢改鑄一錢二分頒行開鑄省份照式鼓鑄。」
乾、嘉、道時期鑄幣單重定製以一錢二分為主流,咸、同、光時以一錢為主流,光緒末宣統時一錢及六分同行。
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鑄重一錢。」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6年),兩江總督劉昆一奏請鑄錢,每文重七分,允准。
光緒二十二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鑄六分錢。(《清季外交史料》第120卷)
光緒三十一年十月,戶部奏:「從前戶、工兩局舊鑄制錢每文重一錢,後雖減之八分。然核以銅本鼓鑄各費,公家虧損尤巨……應定為每文重六分,以銅五成五,鉛四成五配合鼓鑄。」(賈士毅《民國財政史》)
-------------------------------------
小小的小平錢,而現如今都是大珍!
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也就是雕母或祖錢,鑄錢時用祖錢作模,翻鑄母錢。雕母的文字細瘦高挺,字口深峻,筆畫剛勁有力,全身經過細緻修整,無鑄造痕跡且銅色金黃。
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咸豐重寶」,高於當五十計值稱為「咸豐元寶」,以區別於小平錢「咸豐通寶」傳世以雕母、大樣、小平錢、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
陝西省局的"陝"字、江西省局的"江"字、廣東省局的"廣"字以及湖廣省鄖陽府、常德府等局鑄造的順治錢,至今未見實物,這也成為了中國錢幣發展史中的一大令人費解之謎!
宣統帝即位三年,僅寶泉局鑄過一種重一錢的「宣統通寶」小平錢,數量也不多,分為大小兩種,新疆地區有「宣統通寶」紅錢。
祺祥通寶是清始鑄,還未發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廢除,「祺祥」年號僅存69天。鑄幣回爐鑄為「同治」錢(1861年),與祺祥重寶一起並稱為中國壽命最短的錢幣。
---------------------------------
大錢,錢幣學術語。根據不同的語境,可能指幣值大的錢幣,如當二、當五錢,與小平錢相對;可能指小平錢中較大的規格
大錢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9%92%B1
鑄小平錢可獲三成利潤
錢幣 -生活中的必備物品:錢幣。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
https://www.itsfun.com.tw/%E9%8C%A2%E5%B9%A3/wiki-5308985-0535865
錢幣
生活中的必備物品
錢幣。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殷商冶煉技術出現,鑄造了仿真貝的銅貝,其範圍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時期簡單的手工冶鑄作坊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鑄造工場。侯馬春秋鑄銅遣址出土的煉爐、坩堝以及空首布的陶範和泥內範,顯示出一座古代鑄幣工場的規模與工藝水準。泥範由泥沙加工製成,錢幣銘文反刻範內,經澆鑄取出銅幣,範即毀壞,一範隻用一次。幣材多為青銅,含銅70-80%,餘為錫、鉛、鋅等。晚期布幣多為各諸侯國所鑄,鑄有城邑名稱,初要在本城邑內流通,後範圍逐漸擴大。
錢幣,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殷商冶煉技術出現,鑄造了仿真貝的銅貝,其範圍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時期簡單的手工冶鑄作坊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鑄造工場。侯馬春秋鑄銅遣址出土的煉爐、坩堝以及空首布的陶範和泥內範,顯示出一座古代鑄幣工場的規模與工藝水準。泥範由泥沙加工製成,錢幣銘文反刻範內,經澆鑄取出銅幣,範即毀壞,一範隻用一次。幣材多為青銅,含銅70-80%,餘為錫、鉛、鋅等。晚期布幣多為各諸侯國所鑄,鑄有城邑名稱,初要在本城邑內流通,後範圍逐漸擴大。
鑒別方式
1、憑手感,聽聲響。多數偽鈔用紙偏薄,質地偏差,不及真鈔挺括,尤其是做舊以後,更顯得軟弱無聲。當然,這隻是一般情況,對于特殊情況,則要作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2、看文字圖案製作。錢幣收藏品從巨觀上看它是否符合所處時代的特征,以及區域特征和特定社會的環境。
3、看紙張用材。各種鈔票紙的材料,都不一樣。譬如,元鈔的材料取用桑樹皮製成,紙紋粗糙而有韌性。近現代的鈔票紙,一般都是特定生產的專門用紙,紙漿中要配製專門用料,多數是目測者所不能分辨的,但也有的在紙漿中加入彩色纖維,則是一目了然。
4、看花押、簽字和印章。古鈔多有花押、印章,私帖也有花押或簽字,即使是機器印刷的現代紙幣,也有簽字或印章,特別是手書的花押或簽字,不易模仿得完全真切。
5、看雕刻工藝。關鍵是手工雕刻部分,如人物頭像及其他主景的手工雕刻,不僅一般人不易仿製,即使本人再刻,也難做到絕對一致。
6、看印刷技術。國家發行的鈔票,都是採用當時比較先進的印刷技術,譬如人民幣的彩色接線技術、對印技術、凸凹印交錯使用技術等等,仿製者一般不易做到。
7、看油墨色澤和印泥朱砂的顏色。因為仿製的油墨,很難將顏色調得和原鈔的色澤完全一樣,而現代鈔票在印製時,油墨中往往要註入常人所不可得知的某些配料。古鈔中所用的印泥朱砂,各時期也完全不同。
8、看各類暗記。包括不同的冠寧、編號、水印、安全線、微縮雕刻,以及隱藏在圖紋中的種種暗記符號。
錢幣種類
鑄幣:指鑄成一定大小形狀,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額價純正的中國古代貝幣值,充當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屬貨幣,古代鑄幣材料以銅為主,以後相繼出現金銀鑄幣。在中國,金銀鑄幣的出現盡管比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主要還是在近代現代。
貝幣:中國古代以海貝充當的原始貨幣。貝幣以“朋”為計算單位,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貝產于海,不敷流通,就用仿製品來代替,遂有珧貝、蚌製貝、骨貝、石貝、陶貝等,乃至出現向金屬貨幣形態過渡的銅貝。
布幣:對春秋戰國時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
刀幣: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
圓錢:圓形貨幣的總稱,包括圓孔圓錢和方孔圓錢兩種,一般指後一種。
空首布:春秋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聳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布,異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圓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晉和燕國地區。西周貝幣銖兩貨幣:指中國隋以前鑄行的以銖,兩為重量單位,重量為錢名的貨幣,如半兩,五銖等。
五分錢:西漢高後六年鑄,屬于半兩錢的一種。
交子:交子被認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發行于北宋時期1023年的成都。
三分錢:西漢武帝建元五年發行的貨幣,屬半兩錢的一種。
比輪: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大小輕重並行,大錢稱“比輪”,形容其大如車輪。
四文:即一錢當小錢四枚用,一般指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中大小適合的錢。
小平錢:值一文的小錢,也稱平錢,小錢,一般直徑在2.4釐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錢:當二文使用的錢,一般直徑在2.8釐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錢:當三文用的錢,一般直徑在3.1釐米左右。重10克左右。《以此類推》刀幣大錢:大面值錢和大型錢的總稱,六朝時稱標準大小的五銖錢為大錢,
文:錢幣的基本單位名稱,一枚小平錢稱一文。
貫:一千釷稱貫,又鑄錢場所穿在錢孔中的方形木條也稱貫
小樣:指錢徑小于同類型錢者。
大樣:指錢徑大于同類型錢者。
面:指錢幣之正面。
面文:錢幣正面的文字。
背:錢幣的背面,又稱幕。
背文:錢背文字,也稱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圓者叫圓穿,圓孔。
廣穿:指錢孔較大者。
狹穿:指錢孔較小者。
內郭:指錢孔四周這突出部分,又稱好郭。鹹豐寶直當五十樣錢廣郭:指內部較寬者
狹郭:指內部較狹者。
重郭:指兩重內郭。
決文:指錢身方孔之一角或數角尖出者。
四決文:指錢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稱四決。
粟角:是一種特殊的四決文,方孔四角尖出處呈小點狀。
四出文:指錢身方孔四角有陽文延伸至郭外,又稱四出,四道。
外郭:指錢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稱外緣,外輪,肉郭,邊郭。
寬緣:外郭較寬,又稱寬輪,寬邊,
狹緣:外部較狹,又稱狹輪,狹邊。
重輪:指二得外郭。
額輪:指外郭外高內低,多見于王莽錢。
削邊:指外郭向外斜削,正與額輪相反。
磨邊錢:指磨去外郭邊緣之錢。
肉:指錢幣的內外郭之間無文字圖案部分,厚者稱厚肉,薄者稱薄肉。日:指錢背之凸起的圓圈,又稱日文
月:指錢面,背之凸起圓弧,又稱月文,甲文,月痕,圓弧向上稱仰月,向下做工精湛的民國25年(1936)一分紫銅幣正面稱偃月
星:指錢面,背之凸起圓點,又稱星文。
圈星:指錢背下凹之圓圈。
孕星:指背的仰月上星。
光背:指錢無文,又稱素背,光背,素幕。
合背:指誤用二件面範鑄成的錢。雙面均有錢文。
合面:指誤用二件背範鑄成的錢,雙面均是錢背。
直讀:錢文按上下右左次序排列,也稱順讀,對讀。
旋讀:錢文按上右下左次序排列,也稱環讀。
左讀:指錢文由左向右讀。
傳形:指刻成正字的陰文範鑄成之錢,錢文呈反字狀,見于先秦至六朝時期。
離郭:指錢文遠離內郭
接郭:指錢文均與內郭相連。紀念幣中國連體鈔隔輪:指錢文遠離外郭不相連線。
連輪:指錢文與外郭相連。
深字:指錢文特別深峻。
隱起文:指錢文高低粗細不一。
聚頭:指錢文之首均對內郭,又稱聚首。
並足:指錢文之首均對外郭。
重文:指錢身上出現重復錢文,又稱搖頭,因為範身上有重影印痕所致。
生坑:指新出土之錢,表面氧化嚴重。
老生坑:指出土已久的銅錢銅銹被傳世色澤所掩。
熟坑:指未經入土的傳世古錢。
傳世古:指流傳世上未經入土之錢表面的顏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澤,又稱黑漆古。
包漿:指銅錢傳世色澤,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紅色,橙黃色等多種。
水銀古:出土古錢表面之一種銀白色氧化層,又稱水銀銹,水銀沁。
雕母:用銅,錫,鉛,牙,骨,木等材料雕成的錢幣模型,又稱祖錢。
母錢:翻鑄時作模之錢,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鑄而成。
鐵母:指鑄造鐵錢之母錢,本身為銅質。
鐵範銅:以鐵錢範型翻鑄的銅錢。
樣錢:試鑄及初鑄的樣版錢.
部頒樣錢:由中央戶,工兩部監製頒發各省作為標準的樣錢,也可稱作母錢用。
進呈樣錢:地方進呈有關當局審查的樣錢。
剪鑿錢:剪邊錢與延環錢的總稱,即將一枚圓錢剪鑿成內外二枚。
剪邊錢:被剪鑿去外圈之錢。又稱對文
餅錢:王莽時厚型貨泉的俗稱。後來在北宋時寬緣厚型的鹹平,祥符錢也稱餅錢。
對錢:指錢文對稱之錢,其錢文,輪郭,大小,厚薄,銅質等相同,惟採用不同的書體,但字形筆勢仍互相吻合,又稱和合錢。始于南唐,盛于兩宋。
公式女錢:南朝梁武帝時所鑄無外郭的五銖錢,也稱女錢。
男錢:王莽時布泉的俗稱。
紅錢:清代新疆鑄行的銅錢,因紅銅岳而得名。
製錢:封建時代本朝鑄行的錢幣。
正用錢:作為正式通貨的錢幣。
厭勝錢:屬壓邪取吉性質的非用錢,多作吉慶,上梁,供奉,懸掛,佩帶之用,又稱壓勝錢,押勝錢。
宮錢:封建時代皇宮內節日慶典作裝飾,賞賜用的特製錢。
佩錢:古人佩帶在身上作為裝飾品的錢幣。
供養錢:寺觀內作為供品的錢幣,一般藏天佛像腹中或掛于佛龕之旁,又稱佛髒錢。
春錢:元代的一種金銀小錢,婦女用作首飾。
秘戲錢:帶有簡陋的男女性交圖案的錢幣。
打馬錢:打馬遊戲中的棋子,又稱馬錢。
金背:明代用四火銅(經過四次熔煉的銅)鑄的銅錢。
火漆:明代用二火銅鑄的銅錢。
旋邊:用旋車對鑄錢進行挫磨加工。
惡錢:唐代劣質私鑄錢的稱謂。有鐵錫,銅沙,銅蕩,穿穴等名目。
夾錫錢:北宋微宗年間蔡京主行的一種夾錫鐵錢。
錢範:鑄錢模型,印錢幣正面的稱面範,印背面的稱背範。
印子金:即金鈑,是戰國時期楚國鑄造的黃金貨幣。形狀有龜背形、長方形、方形等數種,多出土于安戰國刀幣一枚微、江蘇、河南等地。目前發現的印子金印文有郢爰、陳爰、、專鍰、、爰等
歷史演變
一直以來黃金、白銀因其價值高、美觀、堅固、不易氧化銹蝕的特徵,在世界上很早就用來製作貴重的器飾,並且因其價值相對穩定,可任意分割,適于交換、收藏和轉讓,也很早就用作貨幣。
在中國,金銀作為貨幣也有著久遠的歷史,《管子》一書中談戰國的貨幣是“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在《史記·平準書》中又記載著:“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白金即是白銀。所以春秋戰國時期,金銀已不僅表示著財富,而且已進入了貨幣領域。
中國金銀幣的貨幣性很早就體現了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在大量先秦文獻中,先秦使用黃金的記錄很多,主要用于貴族之間的朝貢、賞賜、饋贈、大額支付等。與銅鑄幣不同,中國古代金銀整體而言屬稱量貨幣,須稱重計值,而非計枚行使,故在各個時期往往並未被製作為統一形製、統一重量、統一成色的鑄幣。金銀幣稱重時使用天平、砝碼等,衡製單位先秦有的地區用“斤”,合16兩。有的地區用“鎰”,合20兩。秦統一全國後,法定專用“鎰”。漢改為“斤”。魏晉以後用“兩”為單位。
從古代金銀幣的使用看,秦統一時,法令明定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東漢開始,銀始見文獻有用于賞賜、賄賂之用,魏晉前後黃金使用一度減弱,唐宋時,金銀幣使用有了很大發展,民間也開始使用,特別是銀幣逐漸成為通貨,宋時銀已用以表示物價,流行于社會之上,直至明中葉銀幣正式成為法定貨幣,確立了銀兩製度,政府的田糧、稅收都折收銀兩,官俸和國庫開支用銀支付,實施了銀、錢平行流通的幣製。與白銀在流通領域的發展相對的,自明中期之後黃金逐漸減少了在流通領域的使用。清朝延續了銀、錢並行的貨幣體製,清時期的銀幣其形態變得多樣化,並隨之產生了相關銀貨幣製造、流通、兌換、成色鑒定等多方面的問題。後來,隨著西方貨幣和金融製度進入中國,銀兩的使用受到銀鑄幣--銀元的大力沖擊,舊式的銀幣漸漸被近代貨幣銀元等所取代,至1933年當時的政府實施了“廢兩改元”的貨幣政策,終至結束了銀兩製度,舊式的銀幣才退出了貨幣流通領域。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幣成為國家的法定貨幣,金銀等貴金屬體現于貨幣領域是從1979年發行第一套金銀紀念幣開始,至今已大大豐富了人民幣幣種,現已成為社會公眾喜愛的、用于藝術收藏和投資理財的貨幣品種,同時也成為中、外文化和工藝技術交流的重要載體。
名稱由來
錢幣名稱的由來
一、以幣面文字命名。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明刀”,漢、魏、晉、南齊等時期的“五銖”以及唐朝以後的“元寶”、“重寶”、“通寶”等,都是因幣面的文字而得名。
二、以幣面圖案命名。清末各省多鑄銀元,因錢幣中央有蟠龍紋,故稱“龍洋”。
三、以幣體形狀命名。春秋戰國時期的“針首刀”、“圓首刀”、“三孔布”,漢代的“莢錢”,以及秦後的“方孔錢”,都是根據幣體的不同形狀而命名的。齊刀幣四、以幣體重量命名。秦始皇時全國統一鑄幣“半兩”和開始鑄于漢文帝五年時的“四鑄”,都是以當時每枚錢幣的實際重量命名的。
五、以流通地域命名。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銀行、晉察冀邊區銀行、豫鄂邊區建設銀行等發行的貨幣,都在本區內流通,故稱“邊幣”。
六、以譯意命名。維吾爾語“普爾”譯意為錢,“普爾錢”由此得名。
七、以通稱命名。“番餅”是舊時對流入中國的銀元的俗稱。過去在廣東通稱外國為“番”,中國舊稱銀幣為銀餅,故對外國銀幣稱“番餅”。
八、以幣材產地命名。朱提銀是漢代一種白銀名稱,產于雲南昭通的朱提山。後世稱銀為朱提,即由此而來。
九、以幣材與幣形結合命名。“馬蹄銀”因其製作材料為銀,又形如馬蹄,故名。光緒元年馬蹄銀錢:周朝有一種鏟形的耕具叫錢,它的形狀和漢字“大”差不多,古人經常把它作為交換的媒介物,後來金屬貨幣又仿它製
造,“錢”就成為貨幣的通稱。
泉:漢代統治者出于聚斂財富的願望,將“錢”改稱為“泉”。泉是由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直到現在,集幣迷們仍以“泉友”相稱。
白水真人:王莽代漢稱帝後,十分嫉惡劉氏,因為錢字有“金刀”,而“劉”字正是由“卯、金、刀”組成(皆指繁體字),王莽便改稱錢為“貨泉”。“泉”字由“白、水”兩字組成,故稱“白水真人”。
孔方兄:又稱“孔方”、“家兄”,古人把一百來個半成品銅錢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銼外沿,圓棍穿錢,修銼時來回轉動,方棍穿錢,就避免了這些麻煩,于是銅錢中間有了方孔。錢為何稱“兄”?錢字由“金、戈、戈”組成,“戈”“哥”音同,于是“稱兄道弟”。
青蚨:這是虛構出來的一種蟲,見于晉幹寶的《搜神記》。據說其蟲生子必依草葉,大如蠶子,取其子,母即飛來,無論遠近。以母血塗錢八十一文,買東西,無論先用母錢或先用子錢,皆復飛歸,輪轉無已。這則傳說寄托了錢久用不減的心願。
沒柰何:宋人洪邁《夷堅志.支志》記載,宋人張循王家中富有,怕人盜取,為此,他讓人把每一千兩白銀熔成一個大球,稱為“沒奈何”,意思是誰也奈何它不得。
老官板:我國明朝時把壞錢叫做“板兒”,稱好錢為“老官板兒”,簡稱老官板。此典出于官局鑄錢每板為六十四個,板板一個模樣,故有此別名。民間諺語中給予了新的含意,用“板板六十四”來形容拘泥呆板不善隨機應變的人。紀念幣1999年五元除上述古錢別稱外,尚還有很多代名詞如紫紺,錯刀和赤仄等。銅錢,則是民國時期對歷代古錢的稱呼,上海人側讀作銅細的,以來區分民國流通的銅元,直到今天,還被廣泛地作為財富的象征,鈔票的代用詞,成為我國古錢稱呼中家喻戶曉至今尚在使用的錢幣代用詞。
古代
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殷商冶煉技術出現,鑄造了仿真貝的銅貝,其範圍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時期簡單的手工冶鑄作坊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鑄造工場。侯馬春秋鑄銅遣址出土的煉爐、坩堝以及空首布的陶範和泥內範,顯示出一座古代鑄幣工場的規模與工藝水準。泥範由泥沙加工製成,錢幣銘文反刻範內,經澆鑄取出銅幣,範即毀壞,一範隻用一次。幣材多為青銅,含銅70-80%,餘為錫、鉛、鋅等。晚期布幣多為各諸侯國所鑄,鑄有城邑名稱,初要在本城邑內流通,後範圍逐漸擴大。
秦
秦半兩亦用泥範澆鑄,鑄出的錢輕重相差很大,秦半兩與布幣不同之處在于秦半兩是國家統一和度量衡統一情況下多為官爐所鑄,布幣則是各城邑自造。西漢鑄錢技術略有提高,所鑄四銖半兩始採用銅範,鑄出錢大小一致。漢代五銖錢鑄造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已十分工整。山西有多處漢代五銖錢範出土,可知漢代山西仍是鑄錢重地。山西定襄曾出土一具五銖鐵範,很少見。
錢幣
北魏
北魏時,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冬十二月,尚書崔亮奏請于王屋等山採銅鑄錢,“詔從之。自後所行之錢,民多私鑄,銷就小薄、價用彌賤”。王屋就在山西垣曲縣境內。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詔漢王諒,聽于並州立五爐鑄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仍置錢監于洛、並、幽、益等州”。到唐天寶年間,“天一爐九十九:絳州三十……”,山西已是全國主要鑄錢之地。乾元二年(759)絳州諸爐“更鑄重輪乾元錢”,徑一寸二分,其文亦曰乾元重寶,“一當五十,二十二斤成貫”,“于是新錢與乾元、開元通寶錢三品並行”。其時,“每爐歲鑄三千三百緡(每千文為一緡),役丁匠三十,費銅二萬一千二百斤、邋三千七百斤、錫五百斤。每千錢費錢七百五十。天下歲鑄三十二萬七千緡”。山西所鑄錢約為全國的四分之一多一些。唐錢私鑄多,錢濫惡,“河東舊使錫錢,民頗為弊,宜于蔚州置五爐鑄錢”,“自是河東錫錢皆廢”。足見當時惡錢充斥山西。
宋
宋鑄錢規定“凡鑄錢用銅三斤十兩、鉛一斤八、錫八兩,得錢千,重五斤”。初對“諸州輕小惡錢及鐵邋錢悉禁之”,但難以禁住。“又請因晉州積鐵鑄小錢。及奎徙河東,又鑄大鐵錢于晉、澤二州,亦以一當十,助關中軍費。……于是奎復奏晉、澤、石三州……鑄小鐵錢,獨留用河東。河東鐵錢既行,盜鑄獲利什六,錢輕貨重……”。民間私鑄鐵錢,甚至使官爐罷鑄,對這種情況,熙寧八年(1075)“詔河東鑄錢七十萬緡外,增鑄小錢三十萬緡,于是知太原韓絳請仿陝西令本重模精,以息私鑄之弊”。山西宋錢官家鑄額頗大,如張州垣曲監每年鑄26萬貫銅錢,鑄額在全國鑄錢監中居前。北宋末年,“唯河東三路聽存舊監,以鑄銅、鐵錢;產銅郡縣聽存,用改鑄小平錢”。並“俄詔並河東罷鑄夾錫錢,止用舊法鼓鑄”。南宋時山西在金統漢下設有阜通監,在代州,鑄大定通寶。宋錢鑄行數量極大,大額交易用錢已不便,往往用銀,錢隻為小額買賣所用。
錢幣
金元
金元鑄錢基本襲用舊製,因銀、紙幣行用漸漸盛行,鑄錢自然相對減少。明鑄造錢較少,山西有爐局鼓鑄,母錢有用銅、錫製成的,鑄錢用範鑄,錢幣輕重、成色有匠頭專司其職,鑄費較高。萬歷五年(1577)山西巡撫高文《錢法十議》中,提到鑄錢費用為:工料銅價每百斤值銀七兩,工匠雜費二兩二錢,可鑄錢10000餘文。明鑄爐規模已擴大,每爐每年7832貫,較唐代每爐每年3300貫多了一倍多。洪武二十六的(1893),山西有鑄爐40座,每年鑄錢23328000文。山西明初用鈔少用錢多,後錢鈔兼用,以紙幣為主,錢為輔;紙幣膨脹跌價後,一切以銀、錢支付。
清代
清代製錢在山西的鑄造可上溯到順治年間,當時戶部設寶泉局,工部設寶源局,鑄順治通寶錢,並“頒行各省,開爐鼓鑄”,錢文為漢、滿兩種,正面鑄“順治通寶”四個漢字,北面鑄“寶泉”兩個滿文。“直省則以局名……山西曰原”。“雍正七年更定各省錢文……山西曰‘寶晉’”,此後,山西鑄錢局名“寶晉局”。寶晉局原設六爐,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後“隻開四爐”。道光四年(1824)後因銀貴錢賤,全國鑄爐漸減至道光九年,山西鑄錢爐“一並停止”,後道光二十三年又“遵戶部咨,先以四爐開鑄”。鹹豐初年,全國各鑄錢局開鑄當十到當千大錢。寶晉局在鹹豐四年(1854)亦開鑄當十大錢,因“成本過重”,“每年共虧折錢五萬九百餘串,合銀二萬餘兩”。隻得暫行停鑄,並“移爐就鐵,……在平定州設局安爐,鑄鐵錢解京”。“原由戶部派員督辦,在準部改為晉省接辦”。鐵錢鑄出“無法暢使,難以流通”。後鑄爐時有停開,光緒十三年(1887)山西“寶晉避遵旨派員赴天津買銅(進口銅)開爐鼓鑄”,“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先開一爐”,“光緒二十六年添一爐鼓鑄製錢”。以後,製錢漸被銅元所代,各省競相改鑄銅元,製錢鑄爐即告終結。
錢幣
清白銀地位更加重要,山西多有銀元寶鑄造,上嵌有縣名,由當地銀爐鑄造,尤其是五十兩一錠的大寶,山西所鑄數量之多居全國之首。
清末民初銀元漸多,廣為流通,銀兩雖依然在山西部分地區使用,但已不如以前,製錢仍有少量行用,據載民國6年(1917)流行在山西境內的製錢經約有3億枚左右。
山西銅元鑄于民國5年(1916),當時閻錫山為適應市場流通需要和從中取利,在陸軍修械所內設銅元局,用製錢改鑄銅元,當十銅元(即一枚銅元相當製錢十文)共造451608172枚,當二十銅元共造23257023枚。銀元鑄造目前發現山西僅有二角銀輔幣一種,因製作粗劣,當為私鑄。
紙幣印行可上溯至宋,據記載,潞州設交子務專管山西交子一應事務。
金是先印行紙幣,紙幣交樂印行權交由各路單管,交鈔上印有準流通區域,並規定兌換之州、府,如陝西東路交鈔可在河中府(今永濟)、潞州(今長治)兌換;平陽、太原府路印行交鈔可在平了、太原路官倒換錢券。元代紙幣印行也襲舊製,但其借貸、勞務、物價、交易都用銀,並以銀作紙幣發行手段,低幣印製用木版或銅版,加蓋印鑒。元各種鈔發行額較大,並已不限流通年月。官票寶鈔“先于京師行用,後流通漸廣……頒布各省,一律遵辦”同時對民間的銀錢私票行用仍聽其便。
清官票寶鈔行用于山西,已是鹹豐十一年(1816),其行用也不是當做完全法償幣,商民繳納釐稅、官兵俸餉都是隻能搭用幾成,一般是三成左右。晚清山西交納田糧賦稅,分為銀四成、製錢三成、米豆三成,內中三成製錢即準搭用鈔票,就是這樣,鈔票的行用依然令“商民恐慌,市肆混亂”。及至鹹豐末年,對官票寶鈔不得不加以清理。到同治年間,除捐稅、納官、贖當偶有搭配使用外,基本上已停用。值得一提的是大清寶鈔負責製多用山西白色雙抄毛頭紙。金、元、明、清山西紙幣發行機關多為政府或稍後的官錢局、官辦銀行等(如大清銀行)。民國初年統計山西官銀號官錢局發行紙幣2077236元。稍後,山西紙幣更加復雜,種類繁多,幣值各異。直至民國8年(1919)山西省政府統一幣製後,才禁止各種雜鈔的發行,由山西省銀行及鐵路墾業、鹽業銀號發行的晉鈔取代。山西四銀行號發行的鈔票壟斷山西貨幣市場達20年之久。
錢幣 -生活中的必備物品:錢幣。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
https://www.itsfun.com.tw/%E9%8C%A2%E5%B9%A3/wiki-5308985-053586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