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演變先秦大篆秦漢小篆唐代隸書宋元明清正楷


隸書為秦書八體之一[1],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風格,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相傳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變,是漢字由小篆演變為隸書的過程,大約發生在秦漢之間,是漢字發展的轉折點,對後世的漢字有很大的影響。中國文字在小篆以前仍然遵從「六書」造字原則,漢隸則不再遵守「六書」原則,自行變化造形[2]。現代的楷書和行書寫法絕大部份和隸變之後相差不遠。
名稱
過去一般認為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但近來指出「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
發展
起源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漢字從小篆到隸書的演變過程稱為「隸變」,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逐漸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因為在竹簡、木簡(簡牘)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傳說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獄吏程邈整理的新字體,並將其命名為「隸書」。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嬴政妄改文字後,漢朝恢復和發掘傳統文字的歷史 :「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蓋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也有人認為,作為秦國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例如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採用了隸書」來評價其重要性[3]。
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引孫暢之所言,指臨淄人發掘古塚,得到稱齊太公六世孫胡公之銅棺,上面只有三個是古字其餘與隸書同,可隸書非始於秦朝[4]。北宋《宣和書譜》更據此推論胡公先始皇時已四百餘年,懷疑」隸書與篆籀相生,只是未通行於當時,搞不好是程邈知此體,就自作一家上奏朝廷來解雲陽之難,否則隸書怎會在胡公之棺出現「[5]。近年出土《青川木牘》、《天水放馬灘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等,至少證明戰國後期的秦國已有隸書雛形。[6][7]
繁盛與變化
西漢初期仍然沿用秦隸的風格,到新莽時期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到東漢時期,產生了眾多風格,並留下大量石刻。《張遷碑》、《乙瑛碑》、《曹全碑》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再創高峰
魏晉以後的書法,草書、行書、楷書迅速形成和發展,隸書雖然沒有被廢棄,但變化不多而出現了一個較長的沉寂期。
了清代,在碑學復興浪潮中隸書再度受到重視,出現了鄭燮、金農等著名書法家,在繼承漢隸的基礎上加以創新。
---------------------
漢末魏晉之際,八分亦稱【分書】、【分隸】。
晉衛桓的<四體書勢>中說:【鵠弟子毛弘教于秘書,今八分皆弘法也。】
、隸書即八分書,為分辨釐清從漢至唐【楷隸不分】而取名
    近來啟功考據是準確說明隸書是:【用在石刻碑碣上的渾號】。
漢末至晉間,人們生活中常用隸楷之間的字體或楷書,當時也都叫隸(書),(唐人稱楷書為隸書)用筆都不作蠶頭燕尾,唯在碑碣上時才寫完全的隸書,【八分】之名是為表明與時人平常所用的隸書有所分別。
衛敬侯碑陰文記載:【群臣上尊號奏及受禪表,并在許繁昌尊號奏鍾元常(鍾繇)書,受禪表衛顗(衛夫人之祖),並金針八分書也。】
<唐六典>卷十:【四曰八分,為石經碑碣之用。】
鍾元常(鍾繇)書:是楷書的第一位大師,用筆輕靈,神韻極佳。
    受禪表衛顗(衛夫人之祖父),也是楷隸之間的書體。
貳、       史上對八分書體有其他不同說法
一、   八分是篆隸之間的過渡書體,為王次仲所創
       唐張懷瓘的<書斷>引用<序仙記>說:【王次仲變蒼頡書為八分,在篆隸
       之間。】
二、   認為隸之後才有八分,是誇張的隸書或隸楷之間的書體
       南齊蕭子良雲:【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
三、   八分書被擴大解釋到包括初期的楷書
   唐張懷瓘<書斷>一書中,把書體名臣毛弘、張昶、王羲之、王獻之等列  
   為八分書體【能品】、【妙品】的作者。
參、       八分被取名含義
大多數人相信八分是依字體的左右相背規律而取名。據唐張懷瓘說:【蓋其歲深,漸若八字分散,又名之為八分。】
其他說法:
一、依長寬比例來取名
北朝王愔說:【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二、從書體數目而定名
宋郭忠恕說:【書有八體,漢蔡邕以隸作八分體,蓋八體之後又生此法,謂之八分。】
三、經考證為偽託的另一種說法
漢蔡文姬轉述其父蔡邕的話:【割程邈隸字八分取二分,去李斯篆二分取八分。】
---------------------------
什麼是八分書?
2017-05-10 由 純盧書法 發表于文化
篆、隸、楷、行、草,是大家最為熟知的五種字體,迄今仍屬於「書法」範疇,為大家所經常學習和創作之用。但實際上,在幾千年的書法演變過程中,出現過很多種過渡性字體,只不過後來未能流行而被遺忘,八分書就是其中一種。
為什麼單說八分書,而不說其它各種字體,如飛白體、鳥蟲體,等等?因為八分書曾一度很是流行,翻看古代書法典籍時,總是繞不過它,比如,在張懷瓘的《書斷》中,八分書是與大小篆、章草、行書等字體並列的重點介紹的字體之一,篇幅甚重。傳為秦代王次仲所作,因為經常出現像「八」字一樣向兩邊取勢的筆法,故稱為「八分書」。也有人說是取二分篆書,八分隸書(秦隸)之意。
八分書是小篆和漢隸之間的過渡字體,曾經非常重要,後來也有很多人仍然在學習,如,
蔡邕「工書,篆隸絕世,尤得八分之精微。」「八分飛自入神,大篆、小篆、隸書入妙。」
張昶(草聖張芝張伯英季弟)「章草入神,八分入妙,隸入能。」
師宜官(袁術手下部將)「八分稱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時空至酒家,因書其壁以售之,觀者雲集,酤酒多售」 。
梁鵠(三國名人,先後為劉表和曹操重用)「以善八分書知名」。
楷書鼻祖鍾繇「繇善三色書,最妙者八分」 。
韋誕(三國名人,擅制墨,與張芝筆,左伯紙,並稱「三絕」)「八分、隸書、章草、飛白入妙,小篆入能」。
王羲之和王獻之時,八分書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書體,「逸少隸、行、草、章草、飛白五體具入神,八分入妙。」 王獻之「隸、行、草、章草、飛白,五體皆入神。八分入能。」
----------------
八分體是隸書體的兩種形態之一。隸書的兩種形態(也可以代表兩個階段)分漢隸和八分。
這兩種形態從西漢末年八分形成至漢末一直長期共存。在東漢,漢隸還廣泛使用,並不因八分的流行而完全取代漢隸,最明顯的例證是書於公元186年的《張遷碑》和書於公元185年的《曹全碑》 。前者為漢隸,後者為八分。漢隸和八分雖為兩種筆法系統,但兩係長期共存,一般認為漢隸是平畫寬結結構類型的源頭,八分為斜畫緊結結構類型的源頭。
“八分”的名稱在書史中最早見於《晉書》。“八分”的名稱又見於宋人輯錄的《古文苑》中。《古文苑》卷十七收錄魏詞人牟準的題《衛敬侯(凱)碑陰》一文,雲:“魏《大饗群臣上尊號奏》及《受禪表》顗(凱之誤)並金針八分書也,”若此文不偽,則“八分”最早出現於魏時,則“八分”書的形成時間肯定在魏之前。關於八分書的作者,有王次仲和蔡邕兩說,前文已言,蔡邕造八分是不符合實際的,歷代書論中均認為蔡邕是漢代八分書成就最高的書家。一般都認為王次仲為八分的整理者。關於王次仲為何時人又有三說,一為漢章帝建初時人(王愔說),一為漢靈帝時人(蕭子良說),一為秦人(北魏酈道元,唐張懷瓘《書斷》引《序仙記》,楊固《北都賦》皆持此說)。由於時代懸隔久遠,王次仲究為何時人,我們現已無從考定,但我們從出土隸書資料來看,“ 八分書 ”的形成大致可以劃定在漢成帝時期。至西漢末年,八分應已相當成熟。筆者猜測,“建初”或為“ 建始 ”之訛,(從訓詁意義看,“初”、“始”意義相當,《爾雅》:“初,始也”。)若果真如此,王次仲可能為西漢成帝時人,則王次仲整理八分書的時間與出土材料正相吻合。
何謂“分”法?“分”,《說文》“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八”,《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從“八”之“小”、“詹”、“公”、“半”諸字均有“分別”、“相背”之義,故知“八分”非言數而言勢,證之尹灣名謁木牘正相吻合,如其上之“太”、“史”、“奉”、“不”、“吏”、“令”諸字挑、捺左右分飛,分別相背之形已極盡誇張之美。“八分”的筆法與小篆相關涉但又不同,這就是書史上艷稱的“外拓”法和“內擫”法,八分書外拓,小篆內擫,千年筆法導源於此,後世書家,鍾繇一路擅長外拓法,右軍一路擅長內法。但不管是外拓法還是內擫法,這種筆法的“下筆處”在字的上方,書家是通過運肘來完成的。外拓法從上方運筆下來,左右相背,內擫法從上方運筆下來,左右相抱,沈尹默先生總結右軍筆法為“轉左側右”真乃不刊之論。
發展
八分體一詞,現在用得很少。阿累在1936年回憶魯迅的一篇文章《一面》中提到:“他從架上扳下一本書來,版式紙張和《毀滅》一模一樣,只是厚一點點,封面上印著兩個八分體的字:《鐵流》。”
形態
通覽編年資料,首先,我們可以從宏觀上將秦漢隸書劃分為古隸、漢隸和八分三種形態:古隸就上面排列資料來看,古隸的流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即從秦武王時期至漢武帝晚期。這只是大致的分期。實際上,古隸的存在時間很長,公元前52年的丞相御史律令冊(漢24)還是古隸體。古隸包括十七批資料,即秦1-7,漢1-9,漢24。古隸的特徵為:縱向取勢,橫不平,豎不直。漢隸廣義的說,所有漢代的隸書都是漢隸,包括漢初的古隸、漢隸(狹義的漢隸)和八分書。狹義的漢隸是指西漢使用最廣泛的隸書體,五鳳元年簡(漢22)和定縣漢簡(漢23)是其成熟的形態。漢隸較古隸規範,又不像八分那樣具有裝飾性,是西漢直至漢末的通用書體。從編年資料來看,漢隸包括21批資料,即漢10——23,漢25——27、漢29、漢31、漢33——34。漢隸的特徵為:取橫勢,突出橫畫,橫平豎直.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總結的平畫寬結類。八分在編年資料中,尹灣名謁木牘是有別於古隸和漢隸的一種新出現的形態。與其形態相近的還有居延陽朔元年牘(漢28)和敦煌始建國天鳳元年牘(漢32)。有意思的是這三批資料均書寫在木牘之上,這也許不是一種巧合。尹灣名謁木牘從形態上看應為八分書無疑(除第十八號木牘反面為漢隸體外),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是:取左右分佈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所總結的斜畫緊結類。其次,通過上述41批資料的排比,我們還可以發現: ①漢武帝時期是隸書發展的轉折時期,此時隸書由古隸階段向漢隸階段過渡。至漢宣帝時期,漢隸完全成熟,五鳳元年簡(漢22)和定縣竹簡(漢23)是其典型形態。②大約於漢成帝陽朔年間,隸書又產生一種新體——八分。西漢末年的尹灣名謁木牘中,八分已相當成熟,但在我們的編年資料中,八分還少量地在較寬的木牘中出現。我們認為八分在西漢末年形成,但不是隸書的主流形態。其後八分書在東漢廣泛流行。③ 漢隸和八分是隸書的兩種形態(也可以代表兩個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