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白居易曾經說過:「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兩碗茶》(白居易)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大致意思就是:吃完睡一覺,睡完了起來喝兩碗茶。抬頭看看日頭,又到了西下的時候。樂觀的人可惜這日子過得可真快啊,悲觀的人則厭惡這日子怎麼就那麼慢呢。那些無喜無怒的人,也不在乎時間的長短了,一切就順應自然吧!
白老的詩一向平實易懂,這首詩表達了他對閒適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同時把茶與人生作比較抒發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情懷,不受喜怒哀樂的困惱,坦然面對人生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唐宋明清四朝代不同的飲茶方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的國家,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擁有著古老的華夏文明與眾多少數民族相互交融形成的歷史文化,而我們悠久的茶文化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歷史的發展中,茶葉生產加工進步,伴隨蘊育而生的飲茶習俗,以其多姿多彩的方式,豐富著我們的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這樣的說法:“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或解渴,或提神,或品味,或鑒賞,或感悟,茶飲已成為我們尋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我國的飲茶方式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飲茶禮儀和飲用方法,按歷史時間的先後順序大致可以這樣分:唐前時期、唐代煎茶、宋代點茶、明清泡茶、當代飲茶五個階段
  一、唐代烹茶
  唐人飲茶已開始注重品飲藝術,這與唐之前茶主要作為藥用或者是粗放型的解渴的飲用形式相比,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唐朝茶的發展是從以茶為藥開始,以茶為羹再到茶之為品飲的演變過程,而這個過程的裡程碑就是《茶經》。
  唐人飲茶講究鑒茗、品水、觀火、辨器。在飲茶方式上,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
  唐中葉盛行煎茶。陸羽在《茶經》中力倡煎飲法,對煎茶方法做了詳細的敘述。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煎茶法用的茶是餅茶。餅茶須經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干燥,謂之“炙茶”。炙烤茶餅,注意不要在通風的地方或用余火烤,因為風吹,使火焰驟急,飄忽不定,致使冷熱不能均勻。要靠近火烤,同時不斷地翻動,等到茶葉被烤出像蛤蟆背一樣的疙瘩時,然後離火五寸繼續烤。如果卷曲的茶餅又伸展開來,則按開始烤茶的方法再烤。待到茶餅變軟或透發出香氣時趁熱放在紙袋子裡,以免茶葉的香氣散失。等到茶葉冷了,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狀。好的茶末像細米粒,不好的像菱角。碾成的茶末還要經過籮的細篩,篩下的茶即成待烹的茶末,存放在茶盒裡備用。
  另外,烤茶的燃料用炭最好,其次是用火力猛的木柴,如桑、槐、桐、櫟等類的木柴。像烤過肉、染有膻味和油膩的木炭,或是含有油脂的木柴,如柏、桂、檜之類和朽壞了的木器,都不可用來烤茶。
  燒水用的燃料也是如此。木炭要用炭撾打碎,再投入風爐燒水。煎茶包括燒水與煮茶。先將水放到兩側有方形耳的大口鍋中燒開。水的選擇,以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再次之。
  煮茶分為三個階段,即“三沸”。當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沸聲時,是第一沸。這時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鹽調味,嘗嘗水味,不要因為味淡而多加鹽。當鍋邊緣連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時,是第二沸。舀出一瓢開水,用竹夾在水中攪動形成水渦,使水沸度均勻,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再加攪動。過一會兒,水面波浪翻騰著,濺出許多沫子時,也就是第三沸了。將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開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時,要把茶沫上形似黑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為它的味道不正。而且“三沸”之後,不宜接著煮,因為水已煮老,不能再飲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則味道就淡薄了。
  陸羽認為茶湯的精華是茶湯上面的沫餑。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而輕的叫花。花就像棗花在圓形水池上面浮動,像曲折的潭水和凸出的小洲間新生長的青萍,又像晴朗天空中魚鱗狀的浮雲。沫就像浮在水邊的綠錢,又像散在杯盤裡的菊花瓣。餑是指煮茶的渣滓,水一沸騰,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疊積聚於水面,一片純白狀如積雪。
  然後開始酌茶,即用瓢向茶盞分茶,其基本要領是使各碗沫餑均勻。從鍋中舀出的第一碗茶湯叫雋永,雋味永長的意思,也指最好的東西。舀出放在熟盂裡面,以備止沸和育華的時候用。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餑要均勻。要想喝到鮮香、味濃的茶,除雋永外,一鍋煮出的頭三碗最好,較次一等的最多煮到第五碗。若有數個客人,則五人可分酌三碗,七人可分酌五碗,六人則按五人計,不要計較碗數上是否差了一個人的,只要用雋永補給喝不足的人。若多到十人,就應煮兩爐。
  飲茶要趁熱,將鮮白的沫餑、鹹香的茶湯和嫩柔的湯花一起喝下去。茶湯熱時,重濁的物質凝結下沉,精華則浮在上面。如果冷了,精華就隨熱氣散發掉,沒有喝完的茶,精華也會散發掉。
  唐代茶的飲法除煎茶法外,還有庵茶、煮茶等。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干、舂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為庵茶。“庵”(音yan淹)字原意為半臥半起的疾病,在此用來稱庵茶,是夾生茶的意思。在唐代庵茶法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樂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
  唐代另一種飲茶法是唐以前就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蔥、姜、棗、橘皮、薄荷等物與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湯更加沸騰以求湯滑,或者煮去茶沫。這種方法在唐代已經過時,陸羽就認為這種方法所煮出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就如同應倒在溝裡的廢水一樣不堪飲用,而世人一向的習慣就是這樣的。現代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為原始煮茶遺風。
  唐朝是我國飲茶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到唐代中期飲茶已蔚然成風。陸羽寫出了《茶經》,創制二十四器,還將飲茶分為賞茶、鑒水、列具、烹煮、品飲等若干環節,每個環節都使人感受到在飲茶過程中置身於美的境界之中。這就把茶飲的方法程序化,並輔以美學思想,從而形成優美的意境和韻律,將飲茶上升到了藝術的高度。所以說,唐代飲茶開啟了品飲藝術的先河,使飲茶成為精神生活的享受。
  二、宋代點茶
  宋代飲茶方法在唐代基礎上又邁進了一步,迅速發展了合於時代的、高雅的點茶法。點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講究,包括炙茶、碾羅、候湯、焰盞、點茶等一套程序。
  宋代點茶用餅茶。餅茶也需炙烤加工後使用,炙茶的過程與煎茶相同,也是用炭火烤干水汽。然後將茶餅碾碎成粉末,再用叉羅篩過,茶粉越細越好,所以要求茶羅十分細密。候湯則是要掌握點茶用水的沸滾程度,這是點茶成敗的關鍵。掌握水沸的程度,衝點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湯,只能憑點茶人個人的經驗來完成。
  在點茶之前,還要用沸水衝洗杯盞,預熱飲具。
  點茶尤為不易。先要將適量的茶粉放人茶盞中點泡一些沸水,將茶粉調和成清狀,然後再添加沸水,邊添邊用茶筅擊拂。點泡後,如果茶湯的顏色呈乳白色,茶湯表面泛起的“湯花”能較長時間凝住杯盞內壁不動,這樣才算點泡出一杯好茶。點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不摻任何雜質,並且十分注重點茶過程中的動作優美協調。點茶以茶粉作為原料,再用沸水點衝,所以人們飲用時要連茶粉帶水一起喝下。與唐代煎茶相比,宋人更喜愛典雅精致的點茶藝術。結果發展到從城市到鄉村,皇帝貴族、文人、僧侶、百姓無不點茶。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又經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傳至日本,後經日本茶道創始人千利休改造而成日本茶道。宋代飲茶之風熾盛,風行評比調茶技術和茶質優劣的鬥茶,也稱茗戰。我國鬥茶始於唐而盛於宋,隨著貢茶的興起應運而生。在由於產貢茶而聞名於世的唐代建州茶鄉,新茶制成後,茶農們為了評比新茶品序而進行比賽活動。這種活動後來被廣泛傳播,時間也不再限於采制新茶之時,參加者也不僅限茶農,目的也不限於評比茶葉的品第,而更重視評比鬥茶者點湯、擊拂技藝的高低。
  宋代鬥茶選用的茶以建茶(福建建安所產)中的白茶為最佳,一般是加工精細的餅茶。茶餅要堅密、干燥、純淨,然後經碾茶、過羅、置於盞中、加注沸水、用茶筅攪動等程序,直到茶湯表面浮起一層白色茶沫為止。
  鬥茶既為鬥,就一定要決出勝負。決定勝負的因素有二:一是湯色,二是湯花,最後綜合評定味、香、色。湯色指茶湯的顏色,當時的標准是以純白如乳為上,其他色澤則等而下之。湯色是制茶技藝的反映,如果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制作精良;如果色偏青,則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則蒸時過了火候;色泛黃則茶葉采制不及時;色泛紅則烘焙時火候太過。民間一般將湯色純白如乳的叫冷面粥,因為這種湯色的茶湯會像白米粥一樣冷卻後稍有凝結,所以茶面通常又叫粥面。湯花是指湯面泛起的泡沫。湯花的色澤和湯色的要求是一致的。湯花泛起後,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攪動都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就可緊咬盞沿,而且久聚不散,這種效果叫作咬盞。湯花散退較快的叫雲腳渙散。湯花散退後,茶盞內沿與湯相接的地方就會露出水痕,宋人稱之為水腳。湯花散退較早,先出現水痕的為負。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評茶湯,茶湯要做到味、香、色三者俱佳,才能算是最後獲勝。不過,鬥茶決勝負不限二次,如果共鬥三次。則以兩勝為最後勝利。
  鬥茶所用的茶盞以建安產的兔毫盞為佳。建安建窯以出產黑釉瓷聞名,黑釉瓷釉色黑如漆,瑩潤閃光,條紋細密如絲。因其結晶所顯斑點、紋理各異,故分為兔毫釉、油滴釉、曜變釉、鷓鴣斑釉、鱔皮釉等品種。兔毫盞為其中珍品,因紋理細密,狀如兔毫得名。它大口小底,形似漏鬥,造型凝重,古樸厚實。因其黑,而襯出茶湯之色白,且可清楚看出咬盞及水痕的情況。因其厚實,預熱之,則熱難冷,易使茶香散發,所以鬥茶者青睞兔毫盞。
  宋代鬥茶之風普及民間,不僅帝王將相、達官顯貴、騷人墨客,連市井細民、浮浪哥兒也喜鬥茶。宋徽宗趙佶經常在宮中召集群臣鬥茶,直至將他們全部鬥倒為止。
  與鬥茶同時,宋代還流行一種泡茶游戲——分茶。分茶又稱茶百戲,始於宋初,帝王與庶民都玩。玩時將茶末放入茶盞,注人沸水,用茶筅擊拂茶湯,使茶乳變幻成圖形或字跡。茶湯在泛出湯花時,湯花在轉瞬間就消失殆盡,要使湯花在這極短的時間內顯現出奇幻莫測的物像,需要高超的技藝。還有一種方法更是技高一籌:此法只需單手提壺,將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茶末的茶盞之中,茶面立即顯現出奇麗的圖形或文字。
  分茶法今已失傳,我們只能從古代文獻記載當中去感受這種高超的技趣。
  三、明清泡茶
  元代作為宋明兩代的過渡期,雖然歷史較短,但是在飲茶法上卻進一步走向成熟,可以說這一時期是中國茶飲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階段。元代除了繼續餅茶的生產和使用外,散茶也漸漸在茶葉消費中占有了一度之地。餅茶的使用主要在宮延貴族之中,散茶的消費則主要在民間。除了繼承前人的飲茶方式外,元代的飲茶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
  唐之前至唐宋時期,人們飲茶時加入蔥、姜、鹽等香料調料與茶混煮的習慣,到了元代逐漸被人們摒棄,而代之以更為簡單的清飲方式。據《飲膳正要》中載:“玉磨末茶一匙,入碗內研勻,百沸湯點之。”只不過是用茶末而非今日我們常用的焙干的茶葉。
  飲茶風尚發展到明代,發生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隨著茶葉加工方法的簡化,茶的品飲方式也走向簡單化。宋元時期“全民皆鬥”的鬥茶之風已衰退,窮工極巧的餅茶被散茶所代替,盛行了幾個世紀的唐烹宋點也變革成用沸水衝泡的瀹飲法。明代飲茶方式發生如此巨大變革與大環境的變化有直接關系。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貢茶改制就是其中之一。朱元璋此舉是從體察民情,減輕負擔的方面來考慮的,但卻對元朝以來“重散略餅”的趨勢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促進了散茶生產技術的發展。從餅茶生產向散茶生產的轉型是茶品生產工藝由繁到簡的過程,隨著這種轉型而來的則是茶飲方式的簡約化。
  最早提倡飲茶方式從簡,並且在實際操作上改革傳統的茶具和茶藝的是明朝的寧王朱權。朱權的“崇新改易”主要體現在對於點茶、煎湯的具體要求,比起宋人繁瑣的程序更簡單。
  朱權的煎湯法要求用活火來煎湯,並且須經“三沸”之後才算煎好。這些前人都已做過要求,但較之宋朝的極其講究,朱權的煎湯法更易掌握。朱權對點茶的要求與宋人要求大同小異,又不似宋人那樣十分重視點茶效果;朱權烹茶使用的器具也簡易了許多,除保留了一些必不可少的,如茶爐、茶磨、茶碾、茶架、茶瓶之外,他還自創了“茶灶”一具。雖有所增創,比之陸羽的“二十四器”以及宋人的茶器,還是大大減少了;此外,古人對於茶具多崇尚金銀制品,朱權卻追求自然、簡樸,偏愛石、竹、椰殼等自然之物;他對於茶的要求,也以葉茶為最。
  由朱權倡導的簡約的飲茶風氣影響後人而形成了瀹飲法。瀹飲法逐漸取代了煎點法的主導地位,成為中國人至今都在使用的飲茶方法。瀹有浸、漬的意思。瀹飲法,即以沸水直接衝泡葉茶的方法。
  明朝前期煎點法仍是主流,直到明末清初瀹飲法才成為品飲的主要方式。瀹飲已無須經過以往的炙茶、碾茶、羅茶三道工序,只要有干燥的葉茶即可。首先要用上品泉水洗滌茶具,務鮮務潔。然後以熱水洗滌茶葉,水不可滾,滾則一洗無余味矣。以竹筋夾茶於滌器中,反復滌蕩,去塵土黃葉老梗淨,以手搦干置滌器內,少傾開視,色清香洌,急取沸水潑之。
  候湯仍是重點。辨別湯是否純熟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從外觀上辨別,如果湯中只冒出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般大小的氣泡,此時僅是初沸,直到湯中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純熟。第二種方法從水的響聲來辨別,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為初沸,到水沒有響聲時才是純熟。第三種方法則從水的冒氣情況辨別,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則都是水剛開的樣子,要氣直衝貫方是純熟。投茶有序,先茶後湯,稱為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稱為中投;先湯後茶,稱為上投。春秋季宜中投,夏季宜上投,冬季宜下投。投茶多寡宜酌,茶多則味苦香沉,水多則色清氣寡。
  茶湯應香、色、味俱全。味以甘潤為上,苦澀為下。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經點染,便失其真,如在水中加鹽,茶湯中加作料或果子之類,都會使茶湯失其真味。
  隨著衝泡散茶的興起,茶具中出現了茶壺,且以窯器為上,錫次之。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壺小則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只有一時。太早則味不足,太遲則已過。窯器中又以宜興紫砂為最,古樸雅致的紫砂茶具由於瀹飲法的興盛而發展起采。同時由於瀹飲對茶湯色、香、味的追求,刺激了白瓷以及青花瓷的發展。
  這種沸水衝泡散茶的飲用方法還促進了我國茶葉生產技術的進步,散茶的品種迅速增多,除綠茶外,紅茶、烏龍茶、花茶、黑茶等茶類也出現並發展起來。
  瀹飲法只要懂得茶中趣理,具體程序不像前人煎茶、點茶那樣嚴格,給人留下自我發揮的空間。明清以來,這種品飲方式廣泛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植根於廣大平民百姓之中,成為整個社會的生活藝術。


喝茶如何能不了解一點茶歷史/唐代煮茶法-宋代點茶法-明代泡茶法
茶的三個階段
藥用
發現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時期,我國第一步藥物專著《神農本草》中就有「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藥用,生嚼內服,清熱,外敷消炎解毒。
食用
從生嚼到煮食,茶葉可以和糧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撈起,加調料。今雲南基諾族仍有「涼拌茶菜」。
飲用
飲用源於食用,從食用到飲用,是出於對茶之本味的追求。現代仍然有食用茶的風俗,牧區將茶摻入牛奶共飲,少數民族地區有擂茶和打油茶。
飲茶方式的轉變
唐代煮茶法
煮茶前,先把茶葉碾碎,燒開水後將調料放入,再將茶粉撒入鍋內。飲用時,趁熱將茶渣和茶湯一起一起喝下去,謂之「吃茶」。
唐人煮茶一度喜歡往茶湯裡添加調味料,如鹽、蔥、薑或橘皮等等,中唐時陸羽極力反對這一煮茶的方式,煮茶的時候最多加一點鹽調味。此後唐人飲茶開始提倡茶湯的原味。
宋代點茶法
宋代的飲茶方式上升到了審美的高度,到達了極致。他們在茶餅上裝飾了很多龍鳳的花紋,十分精緻,叫做「龍鳳團茶」。
喝茶時,先將餅茶碾成細細的粉末,用沸水沖點茶。為了使茶末與水融為一體,用茶筅快速擊打,茶水充分交融,並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於此。
明代泡茶法
到了明代,製茶法和飲茶法一再簡化。朱元璋大力推廣散茶導致了茶類的異化,以前只有綠茶,後來慢慢又出現了別的茶類。明朝人認為這種飲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
茶葉沖泡的方法也延續到了今天,泡茶不加任何調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時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簡化了很多,更利於茶文化的傳播。
歷朝歷代茶的發展
神農時代
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煮著喝,把茶葉拿來當藥用。
西周、東周
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
秦代
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
漢代
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化,成都成為我國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東漢:1500年左右,開始製作茶餅,以便運輸
唐代
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茶經》的倡導,唐代飲茶文化盛行。
宋代
1000年以前,泡茶技藝的改進,水質的講究,鬥茶成了一種風潮。
元代
700年以前,開始出現散茶。民間則以散茶為主,餅茶主要為皇室宮廷所用。開始出現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沖泡茶葉。為明代散茶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明代
600年以前,朱元璋廢團改散,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
清代
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製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
近代
1846-1886年:中國茶葉的興盛時期,茶園面積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迅速增遞,有力的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
1886-1947年: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政治、經濟方面、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失敗。
1950-1988年: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發展時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定發展之路。使得茶葉生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茶經歷了從藥用到食用到飲用,又經歷了從煮茶到點茶到泡茶,歷朝歷代不斷發展演變。
歷經千年,茶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對中國人而言,茶不僅是一種飲料,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

https://bit.ly/2WqErhr


https://bit.ly/2McvbcQ


https://bit.ly/2M9HhmW


唐朝人喝茶全是用煮的。先用茶碾子把茶磚碾碎,碾成粉狀的茶末,再用茶羅把茶末過濾一下,然後放在滾水裡,像煮餃子一樣煮上三滾,最後喝那鍋茶湯。
宋朝人喝茶先用小勺子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裡,沖入滾水,一邊沖一邊攪,快速攪動讓茶末和滾水充分混合,這叫「點茶」。點好的茶上面會泛出一層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諾咖啡,又好像日本的抹茶。
宋朝茶道中,燒水是關鍵步驟。宋朝人點茶一般不用鐵鍋燒水,而用陶瓶燒水。燒水的陶瓶是特製的,宋朝人稱為「砂瓶」,耐高溫,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裡裝大半瓶水,一會兒就燒開了。由於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見水開,只能聽聲,聽聲辨水是宋朝茶藝界的絕活。
宋朝茶瓶是泥陶,茶碗則用瓷器。早在唐朝,上流社會鄙視瓷器,喝茶用銅碗、銀碗或金碗,甚至用鐵碗,卻拒絕用瓷器。後來出了一個叫做蘇廙的茶道高手,他說金銀太貴重,銅鐵太俗氣,這些金屬茶碗都有腥味,影響茶湯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壓倒一切的理想茶具。蘇廙的見解非常科學,開啟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風氣。
宋朝已經可以燒造紫砂茶具,但是紫砂並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歡,一是因為紫砂透氣性太強,茶湯很容易被滲透進去,喝完茶不容易刷乾淨(現在流行紫砂壺,人們常說茶能養壺,其實就是指紫砂的細孔填充了茶葉渣,既不衛生,又影響下一道茶的表現);二是因為紫砂有一種天然的土腥味兒。
唐人煮茶,宋人點茶,今人沖茶。點茶無需茶壺,所以宋朝並不生產茶壺,只燒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種,南宋景德鎮燒造的茶碗屬於影青瓷,胎薄釉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這種茶碗並不受歡迎。宋朝人最喜歡的茶碗是建州窯出產的小黑碗,胎特別厚,造型古樸,看起來很笨重,但是耐高溫,導熱慢,適合點茶。
現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宋朝人則喜歡用黑瓷碗,因為宋朝最好的茶湯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突顯茶湯的顏色,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效果就不好了。


史上最全茶圖(整理了兩天,不收藏可惜了)
【唐、五代茶畫】
魏晉南北朝時期,飲茶迅速普及開來,到唐代成為「比屋之飲」(陸羽語),體現大唐飽滿的時代精神孕育而出的品飲嗜好。陸羽所著《茶經》是對當時飲茶的一個文本總結。
雖然煮法是唐、五代時期的主流飲茶方法,但是宋元時期主流的點法和明清時期的泡法在當時都已經出現。唐、五代時期的茶畫為我們細膩地展示了品茶生活的內容和意義。
《蕭翼賺蘭亭圖》根據唐代何延之《蘭亭始末記》,畫蕭翼為唐太宗從辯才處騙取《蘭亭序》墨寶的故事。這裡所選的是現存的兩個宋人摹本。畫面中辯才趺坐禪榻,正與來客蕭翼款款而談。畫面左部是唐代具代表性的茶末入鐺煮法。
《蕭翼賺蘭亭圖》描繪了客來煮茶的場景,成為現存最早表現唐代煮茶法的繪畫,展示了初唐時期寺院煮茶待客之風尚,提供了唐代煮茶法的形象史料。從初唐起,飲茶就已經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由此可知,陸羽(733—804)所著《茶經》,是對茶在當時「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渝間,以為比屋之飲」的文本化總結。
此屏風畫1972年出土於新疆吐魯番地區,畫面以弈棋為中心,描繪貴族婦女生活。左圖的侍女手抬一盞茶。
《宮樂圖》以工筆重彩繪寫十二佳麗奏樂飲茶賞曲場面。該畫也表明茶飲在當時已與上流社會日常生活以及高雅藝術緊密結合。
此畫是中唐時期中小貴族階層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
西晉弘君舉《食檄》描寫宴會「寒溫即畢,應下霜華之茗」,即酒宴客來,寒暄後先上茶。畫面背景襯以花朵流雲,更烘托出歡快的氣氛。
此圖格調簡率自然,不拘繩墨,人物神情鮮活,妙趣橫生,線條自然流暢,生動活潑。作者以近乎寫意的筆致,描繪出富有個性的形象,是一幅珍貴的歷史風俗畫。
《調琴啜茗圖》以工筆重彩描繪園林中貴婦品茗聽琴的優雅情調。
周昉(約745—804),又名景玄,字仲朗,唐代著名畫家,善畫仕女、肖像和佛像。
畫面表現了女子在七夕節擺上茶果供品,乞求心靈手巧的情景。
點茶是用茶箸或者茶匙、茶筅在容器中將沸水(宋人稱「湯」)與茶粉調出泡沫的技巧。點茶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在茶盞中點飲;一種是在茶盆中點好,飲用時用勺舀到茶盞里。在茶盞中直接點,如李嵩的《羅漢圖》;茶盆點茶,可參見劉松年的《攆茶圖》。
【宋代茶畫】
宋代將茶飲上升到品玩的遊戲層面,鬥茶之風盛行。宋徽宗就是鬥茶、分茶藝術的高手,不僅自己親為,自己書畫,而且承唐開宋,引領宋代成為中國繪畫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時代,人們借茶來內省,來探求人生美的理想。
篤信道教,自稱「道君皇帝」的宋徽宗趙佶,藝術天賦極高,創辦宣和書畫院,培養書畫人才,引領書畫藝術的審美品格,使北宋繪畫走向輝煌。今天欣賞存世的宋代作品,令人嘆為觀止。這幅《文會圖》就是宋徽宗所畫的茶宴傑作。
宋徽宗趙佶(1082—1135)精於茶事,撰有《大觀茶論》。宮中舉行茶宴時,他常常親手點茶賞賜群臣。此畫是精於茶道的宋徽宗對於宋代龍鳳團茶點法和品飲環境的生動寫照,細緻的筆法刻畫出園林里點茶品茗的盛況。
《春遊晚歸圖》描繪了一老者踏青後騎馬回府時的情景,十個侍從前後簇擁著老者,或搬椅,或牽馬,或挑擔。其中的擔子揭示出野外品茶歸來的信息。前擔是茶爐,上有點茶用的湯瓶;後擔是都籃,內置茶具。老者坐於馬上,持鞭回首,仿佛意猶未盡。圖中景物十分幽雅,柳林成浪,宮城巍峨,充滿春天的氣息。
《瑤台步月圖》描繪了中秋時節仕女登台拜月、賞月、品茶的場景。
劉宗古,京師(今河南開封)人。北宋末南宋初宮廷畫師,工人物、山水。
《童嬉圖》中,畫面右前方有船形茶碾一隻,茶碾後有一黑皮朱里圓形漆盤,盤內置曲柄鋸子、毛刷和茶盒。該壁畫真切地反映了遼代晚期的點茶用具和方式。
北宋晚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代表了古代風俗性繪畫的最高成就。它描繪了北宋首都東京汴梁(今開封)的繁華市景。畫面以虹橋為中心,展示出汴河兩岸的城鄉景象、節日風俗和汴河上漕運的繁忙與進城以後市肆百業的實況。其中就有很多供人歇腳品茗的茶鋪,再現了當時市井中的飲茶風貌。
此圖描繪宋代點茶場面,有具體過程、用具等。在棕櫚樹前峭立的太湖石邊,左前方一人坐在矮几上,正在轉動碾磨磨茶,磨邊有茶帚、篩茶的茶羅、貯茶的茶盒等,是宋代點茶品飲的真實寫照。
此圖描繪松林下幾個文士正在鑑賞古玩,有細細端詳者,有若有所悟者,有默默揣摩者,神情不一。旁有僮子扇火烹茶。畫面表達了清靜脫俗的閒情逸緻。
描繪細緻,人物生動,一色的民間衣著打扮,這是宋代民間鬥茶的真實寫照。
鬥茶,或稱「茗戰」,先是從比賽茶葉質量的好壞開始的,而後發展為好玩的遊戲,人們從中獲得細微感受自然奧妙的契機,得到極大的娛樂滿足。茶味、茶香是鬥茶的基礎,由此而生的茶湯藝術化視覺美感,設定了鬥茶的遊戲規則。關於鬥茶的更多知識,編者在個人號:dydy280 上有詳細的文章介紹,感興趣的可以添加好友交流。
鬥茶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茶藝是宋人的分茶。分茶有兩個概念,一是水沸後,一瓢一碗分到茶碗裡;一是演繹碗裡茶湯的圖像變幻。分茶玩法指後者,是宋茶的絕技,更成為表演觀賞的一種雜技,堪稱遊藝化茶道之極。
「傳移模寫」使中國繪畫古蹟得以留存,從中也可看出一代代高手摹仿演繹過程中對畫作的理解和時代氣息的變化。雖然宋代興極一時的點茶隨元帝國的建立而衰落,至明清已不存,但栩栩如生的畫作,使我們又回到了那個時代。
《鬥茶圖》畫有六人,兩邊各三,相對比試,一決雌雄,是存世最多的畫面結構。錢選也畫有這麼一幅,現存於日本大阪美術館。人物一律頭戴幞頭,腰挎雨傘。每人有一都籃(便於隨身攜帶,可存放所有茶具的竹編容器,陸羽《茶經》設定),或手提,或放於地上。都籃內有湯瓶,下置茶爐,旁有炭、扇、火箸、茶碗、茶合等茶具。湯瓶瓶嘴細長尖利,便於點茶時急緩曲直的水流把控。茶合內應是散葉茶磨成的茶末,便於取點、斗試。
【元代茶畫】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文人士大夫大多隱居山林,水墨山水畫是他們表達心境的方式,品茗成為一種人生寄託。
此圖墨筆畫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之意,以古托今,借陶淵明田園生活抒發自己的懷抱,其中繪入了當時的點茶場景。以工細白描作人物,以較粗放的筆畫山水樹木,其繪畫手法既有宋時遺韻,又開元代逸筆先路。據卷後題跋知,此圖為畫家九十歲時所作。
此圖以重屏的方式表現了園林品茗的悠閒情趣。這種畫中有畫又有畫的構圖,稱為「重屏圖」。
劉貫道,字仲賢,中山(今河北定縣)人。元朝宮廷畫家,善畫人物、釋道、山水和花鳥。山水師法郭熙,人物、花鳥集各家之長。
《茶道圖》生動地再現了元代點茶場景。長桌後三人正在配合著點茶:中間一著朱紅衣男子雙手執湯瓶,正往旁邊女子手中的盞內注水;女子左手端盞,右手用茶箸攪茶沫;右側一著紅衣女子雙手托一茶盞注視著他們,等待點下一盞茶。長桌上放著點茶器具,有內置茶勺的大碗、黑托白瓷茶盞、綠釉小罐、雙耳瓶。桌前側還有一女子跪在炭爐前燒水候湯。
《道童》繪一面帶喜色的道童,手持帶托茶盞奉客。應是春日,那湖石後的牡丹正盛開著,幾株修竹前的茶案上有一疊茶托與茶碗,風爐上有茶鍑,風爐旁有一帶蓋茶合,上斜貼長方形紙條,書「茶末」二字。畫面再現了千年前園林點茶奉客的場景。
此圖繪遠處青峰疊嶂,古寺掩映,近岸陂陀老松,水邊泊一扁舟。舟船上置?長方矮几,一翁左手撫琴,右手輕搖羽扇,一僮子弓腰烹茶。畫左上方有張翥題詩:「傲兀扁舟雲水濱,筆床茶灶曰隨身。底須別覓君家號,又是江湖一散人。」
這是以「茶聖」陸羽隱居苕溪為題材的山水畫,體現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理想。
遠山近水,有一平緩的山岩突出水面,一軒宏敞,堂上一人撫膝而坐,旁有僮子擁爐烹茶。畫前上首押「趙」字朱文方印,題「陸羽烹茶圖」,後款以「趙丹林」。
此圖梅枝橫斜而出,枝條簡疏。枝節交叉處梅花競相吐蕊,表現了野梅的清絕韻致。筆墨精練蘊藉,主幹以淡墨揮灑,濃墨點苔,蒼古老拙。分枝以中鋒勾撇,挺拔堅韌。梅花以圈花法繪出,頗得揚無咎筆意。圖上自題長跋,敘述至正六年(1346年)暮春時節,與友人鄭文中、釋隱雲遊歷浙江金華龍壽覺慈寺,受到貞叟師設茗款待,特畫墨梅以贈的經過,並賦詩以記。
圖繪園居閒適之景。一文士閒坐軒中,左側廊中一僮子雙手捧盞前來奉茶,草堂四周高梧環繞,間以桂樹和竹林。此畫筆法秀雅,設色工麗。
【明代茶畫】
明太祖朱元璋罷進龍鳳團餅茶,改進芽茶。煮法、點法逐漸淡出,飲法改為簡便的芽葉沖泡。明代城市化發展迅速,茶館林立,園林興盛。文人士大夫優遊于山林,品茗活動的內容有:琴、棋、書、畫、詩、酒、花、香。品茶,作為一種符號,紀游、餞別、雅集、卜居,都有它的身影。明代茶畫是當時人們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的形象資料。繪畫風格上,雄強浙派及文雅吳派各領風騷。
畫面上兩人相對坐於地,年少者雙手捧紫砂壺,仰頭面向年長者,若有所問;年長者左手撫下頦,若有所答。兩人神態喜樂恬淡。年長者身後的條几上,花瓶內插著玉蘭花。畫面左下角風爐上擱著東坡提梁壺燒水,旁邊放著蒲扇。表現了初春煮茶問道的景致。
《西園雅集圖》描繪的是北宋駙馬都尉汪詵府邸中的園林雅集活動。王詵請善畫人物的李公麟,以白描手法,把自己和友人蘇軾、蘇轍、黃魯直、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涇、晃補之以及僧圓通、道士陳碧虛十六人畫在一起,主友加上侍姬、書僮,共二十二人,取名《西園雅集圖》。
由於蘇軾、蘇轍、黃魯直、李公麟、米芾等人都是千年難遇的翰苑奇才,後人景仰之餘,紛紛摹繪《西園雅集圖》。著名畫家馬遠、劉松年、趙孟頫、錢選、唐寅、尤求、李士達、石濤、丁觀鵬等,都曾畫過《西園雅集圖》。以至於「西園雅集圖」成了人物畫家的一個常見畫題。其上往往畫有烹茶品茗的場景。
此圖工筆繪寫三文士舒坐於松蔭下品茗、讀畫、吹奏樂器,一僮汲澗水,一僮烹茗。所謂一人品茗得茶神,三人品茗得茶趣,與友松下泉邊文會品茶半日,一期一會,可抵塵夢十年。此幅畫佚名印,《石渠寶笈三編?延春宮》著錄。
《衡山先生聽松圖》畫文徵明坐於松下石上,僮子煮茶。畫面左上題:「嘉靖辛卯九月為衡山先生六十歲小像。東山許至震寫。」
許至震,字東山,浙江嘉善人。善寫真。
《琴士圖》主角為琴師楊季靜(約1477—1530),琴師坐松林泉石間品茗撫琴,僮子焚香煮茶,松風琴韻茶煙,意境清幽,令人兩腋生風,塵慮滌盡。題款「唐寅為季靜作」,鈐印「南京解元」、「唐伯虎」。
《煮茶圖》畫茅屋置於水岸,隔水遠山,茅屋前山石上兩株古松蔽屋。門前一人正執扇煮茶,與茅屋內擁書而坐的高士目光相接。此畫引首有「六如墨妙」四篆字,拖尾有祝枝山楷書盧仝茶歌。
仇英(約1498—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少年時當過漆工,後改學畫,曾得到名師周臣指授,深受文徵明等文人畫家的影響和薰陶。他悉心臨摹唐宋名跡,在工筆重彩人物和青綠山水上取得突出成就,名馳畫壇,為「明四家」之一。
此圖集山水與人物於一體,畫中遠山近水,山泉飛瀑,草亭築於松溪石畔,亭內坐一文士,手握羽扇,注視著攜罐汲泉備茶的僮子。亭前的樹蔭下有茶爐、茶壺一組,一旁石上放著茶壺、茶罐和茶杯等茶具,體現了品茶賞畫的悠閒情趣。
此圖左側畫蒼松巨岩,臨水平坡上,有二僮子在樹下汲水煮茶,二文士席地而坐,欣賞畫卷。人物形神畢肖,頗有生活情趣。山石採用小斧劈皴法,方硬嶙峋,富有質感。畫面意境清曠,靜中見動。左側岩上款:「吳郡仇英為谿隱先生制。」
此圖反映了明代中葉蘇州繁華的商業、手工業面貌和社會風俗,其中有許多與茶有關的細節,如所選局部上有一茶食鋪,上有白色方形的「細巧茶食」招牌。
此圖繪高帽長髯的文士,與《東坡品古》中的形象相似,當是描寫蘇拭、米芾等文人園林品茗雅集博古的場面。屏風上的山水畫和滿月夜的花鳥畫,更增添了畫面的空間縱深感和詩情畫意。構圖通過屏風和欄杆的匡合,繁而不亂。畫面細膩精到,色彩古艷。人物衣紋,略仿周文矩的戰筆描。
《賞荷啜茗圖》畫一士人舒坐於地,一手展卷一手執扇,向上側頭,若有所悟。他身前地上有茗盞和書,身側有古琴和瓶荷,身旁一僮子跪坐持扇對風爐煮茶。畫面表現了明代士人的閒居品味。作者是明代畫家王鑑,不是同名的清初「四王」的王鑑。
此圖畫龍井茶山下,修篁石林間的亭閣中,有三人圍坐。其意境正如元代虞集《次鄧文原游龍井》詩中所云:「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晝。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畫面左上題款「龍井。懋晉」,白文印「明之」。
宋懋晉(?一1620年後),字明之,松江(今屬上海市)人。明代畫家,從宋旭受業,參以宋元遺法,為時所稱。宋懋晉時,龍井茶名已盛。
文嘉(1501—1583),字休承,號文水,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文徵明子。畫承家學,精山水。
《惠山圖》作於明嘉靖乙酉年(1525年)。上一年,文嘉偕友為觀摹王紱的書跡而游無錫惠山,此圖系回憶當時品茶說道之作。畫法雖較粗澀生硬,但猶見文人氣息。加上構圖疏朗,使人觀賞時的視覺頗感舒展。款題「乙酉十一月望前一日,補畫於萬笙軒。文嘉」,鈐「文休承」白文方印。
《山靜日長圖》畫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文中「山靜日長」一節的意境,畫面體現晚明文士在飲茶生活中參悟人生,參悟天地宇宙的玄機,達到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境界。
《煮茶圖》是繼王紱《竹爐煮茶圖》後的又一幅以竹爐煮茶為題材的畫作。畫面左邊一文士席地而坐,正欣賞著自己剛寫完的長卷,一書僮幫助展卷;右邊一文士正對著竹爐候湯烹茶。
王問(1497—1576),明代中期文人畫家,字子裕,號仲山,江蘇無錫人。
《品茶圖》畫山崖下、清泉邊,蘭花盛開的環境中,一人對風爐扇火煮茶,二人坐於條凳上品茗,方桌上放著青銅器等古玩。
孫克弘(1533—1611),字允執,號雪居,上海松江人。官至漢陽太守。能詩善畫。《銷閒清課圖》繪林下清課二十幅,從中可窺見當時士人生活之清雅。其中畫面右上角題有清課之一「烹茗」的這幅,畫水岸山台奇石之間、茂林之下,三人款話,二僮烹茗。山水園林之勝,茶友交談之親,現烹現點及茶具之美,呈現出令人神往的理想氛圍。
《釣船享茗》畫柳蔭下江中一船,船頭有高士垂釣,佐以香茗;船尾有僮子對風爐烹茶。船中還設有古琴、書籍和捲軸等,足見主人情趣之高雅。
《仕女人物圖》繪石几前一文士捻須啜茗,目光淡定,一佳麗手持梅花,相伴於側。畫面右上書款:「道心韻事,平生自許。名花美人,晨夕與處。其為仙耶?人耶?吾目中少見此侶。洪綬題。」這正是佳人佳茗,味同甘露,兩腋生風,飄然欲仙。
【清代茶畫】
清初,正統派「四王」和個性強烈的「四僧」引領畫壇,康乾時期全國經濟中心揚州成為藝術家謀生的最佳之地,各路藝術精英雲集,「揚州八怪」應運而生。1840年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揚州的地位被上海所取代。異彩紛呈的茶畫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風尚。
《山水圖》描繪下棋烹茶觀景于山水懷抱中。畫面右上自題曰:「不識何代山,黃斑上綾絹。若是《輞川圖》,記取茱萸沜。擔當。」以意筆墨韻表達雲煙出沒的石磯上風爐烹茶,三五好友相與為樂的場面。
《攜琴訪友圖》畫船系在岸邊,岸上置風爐、扇、火箸等烹茶器具,一人攜水壺正要燒水,一人雙手靠几案,像是等待約客。而畫面左部樹叢中高士策杖,僮子攜琴依隨,正赴約行進中。水墨筆意表達了江天浩淼,瀑布泉流,樹色蒼蒼,大自然中攜琴訪友的茶會禪意。畫面右上有款:「滿眼百雜碎,一筆打合了。此是指頭禪,天下皆不曉。擔當。」
蕭雲從(1596—1673),字尺木,號無悶道人,晚稱鐘山老人,安徽蕪湖人。善畫山水,體備眾法,筆意清疏韶秀,晚年放筆,自成一格。
《石磴攤書圖》,山峰峻厚,氣勢雄壯,是全景山水的法式。山中茅舍二棟,松樹數株,飛瀑匯潭,石橋凌跨。二高士盤坐於石磴之上,高談闊論;稍遠處,一僮子揮扇煮茗,以應高士陸羽之嗜。圖上自題七絕一首,詩云:「攤書石磴意逍遙,松下時聽燕語嬌。山間不知昨夜雨,瀑飛如練出丹霄。」款署「己酉初夏,七十四翁雲從」。
《納涼竹下》,畫洞壑竹林下,一人坐石上,僮子水邊烹茶對語。筆意簡淡,風格輕靈秀逸。自題:「納涼竹下。仿范中立意也。」鈐「無悶」白文印。
《關山行旅圖》,畫高山、瀑布,山麓屋宇數進,泉流相繞,屋中二人對坐,邊屋中一人備茶,屋前松下有二馬,大約為屋中二人關山行旅之坐騎。
《墨醉圖》畫茶壺梅花,自題:「廟後秋茶發細香,窗前枝影斗明妝。未妨水厄傳新語,好與梅精作醉鄉。石濤。」鈐「瞎尊者」朱文印。
《蕉陰品茗圖》表現的品茶情景和茶具,與現在類似。園林中,蕉蔭下坐三人。石案前一官人坐石上持盞品茗,案上放著三把紫砂壺和盛滿茶水的公道杯、茶盞。中間一人雙手端紫砂茶壺俯身要給官人。官人對面的繡墩空著,石案上有茶托,放著兩盞茶。畫面左下部有一人,坐地上執扇對風爐燒水。風爐旁的石案上放著茶盤,茶盤上合撲著茶盞。此畫線條圓勁,設色古雅,人物神態生動。
呂煥成(1630—1705),明末清初畫家,字吉文,號祉園山人,浙江餘姚人,善畫人物、花卉,兼工山水。
葉欣(17—18世紀),字榮木,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流寓金陵(今江蘇南京),擅山水,學宋趙令穰法,復師明姚允在之意,能獨抒性靈。為「金陵八家」之一。
此兩幅品茶山水冊頁,布局空曠,用筆輕靈,墨色淡雅。山水圖之六,所畫只占畫面一小角,兩棵樹旁,潺潺溪流,一文士擁書席地而坐,轉頭背對畫面,向天際望去。一僮子燒好水,泡好茶,捧茶壺向他而來。畫面幕天席地,景致悠遠,意境秀雅,具所謂「淡遠又淡遠,淡遠以至於無」的韻味。山水圖之七,用陸心源在其《穰梨館過眼錄》中記述的「秀澹精微四字,堪為榮老傳神點睛」來描述非常貼切,這種韻味正是茶的韻味。
《蕉蔭品茗圖》繪寫蕉蔭下一文士傲坐竹榻上,放下書展望前方。文士右邊太湖石後有三僮子在備茶,一持扇對風爐燒水,一執壺泡茶,一前去給文士奉茶。畫面上三僮子畫得很小,以襯托文士不凡的氣度。
《平台幽興》繪臨泉高台上垂釣、品茗、觀泉的幽興。梧桐樹下高台上,有高低兩個石案,一置茶壺、茶杯,一置風爐、茶鐺和茶碾,二人居高品茗觀泉,山水之中充滿詩情畫意。戴本孝(1621—1691),字務旃,號前休子,一生布衣,隱居鷹阿山,故又號鷹阿山樵,安徽休寧人。繪畫多寫黃山勝景,擅用干筆,意境清曠,趣味高逸。
《課茶圖》畫一文士坐水邊石上啜茗,側身看僮子煮茶,僮子對爐扇風,回頭聽文士指導茶藝。右上題「課茶聲細爐中雨」。「爐中雨」指水沸聲,宋羅大經有寫水沸之句「松風檜雨到來初」。蕭晨(1656—1705後),字中素,號靈曦,江蘇揚州人。工詩,善畫山水、人物,師法唐宋傳統畫法,功力極深。
高翔(1688—1753),字鳳岡,號西唐,又作犀堂、西堂等,揚州人。擅山水、花卉,間作佛像人物。篆刻與汪士慎、丁敬齊名。又與高鳳翰、潘西鳳、沈鳳並稱「四鳳」。
此圖右上題詩點出畫面主題:「乍暖輕涼正及晨,筆床茶灶總隨身。冶春漫道風流歇,剩有漁洋一輩人。」描繪了一群老少,不負春光,在山水中品茗賦詩的閒情逸緻。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等,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舉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以繪畫召為內廷供奉,從蔣廷錫、高其佩學畫,畫風工細。後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受石濤等影響,轉而放筆寫意,大膽潑辣,揮灑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氣勢。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影響。
《壺梅圖》畫茶壺和墨梅,一把破蒲扇,來表明茶爐燒水,富有茶趣。畫面上部題款曰:「峒山秋片,茶烹惠泉。貯砂壺中,色香乃勝。光福梅花開時,折得一枝,歸吃兩壺,尤覺眼耳口舌倶游清虛世界,非煙火人可夢見也!花溪有此稿,李鱓少變其意。」
《採茶翁圖》左上方自題:「採茶深入鹿麋群,自剪荷衣積綠雲。寄我峰頭三十六,消煩多謝武夷君。」後鈐「黃慎」朱方印、「癭瓢」白方印。畫中一老者席地而坐,右手持羽扇,左手著地,身後置長杆、竹籃,籃中盛滿茶葉。老者為深山隱士,皓髮長髯,面部略顯疲憊。草草數筆而具超然之趣,其摯友曾感嘆黃慎的寫意人物:「畫到精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
華喦(1682—1756),字德嵩,更字秋岳,號新羅山人、布衣生、離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1704年定居杭州。工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脫去時習,力追古法。善書,能詩,時稱「三絕」,為清代繪畫大家、揚州畫派代表人物之一。
此圖畫三間房舍,依山臨水,幽木環抱,筆墨清勁,具南宗意韻。左上題元好問詩,點出了房舍內主人的情致:「詩腸搜苦怯茶甌,信手拈書卻枕頭。檐溜滴殘山院靜,碧花紅穗媚涼秋。」鈐白文「頑生」。元代開始,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熔於一爐,互相生髮,成為中國畫的一大特色。此圖畫清秋山院,屋檐滴雨,有「山靜似太古」之感,主人品茶吟詩,一賞秋艷,畫中之意,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金屋春深圖》,透過窗的簾櫳,畫一美人坐茶几上品茗。茶能清神,有消膩去脂的美容功效。畫面上部款:「金屋春深晚起遲,雲鬟慵整亂如絲。內廚幾日無宣喚,不向君王索荔枝。乙卯夏日寫於簾屋,新羅山人華喦。」鈐朱文長印「小園」、朱文圓印「布衣生」和白文印「華喦」、「解弢館」。從題詩可知,此圖所畫乃楊貴妃,表現的是楊貴妃曉妝晚起的情景。雖然所畫之人為唐人,但其衣著乃清人服飾,畫風亦為典型的清代式樣。
https://bit.ly/2WtQt9N
---------------------
唐人喝茶要放香料?!
2017-05-16 由 享茶樂 發表于文化
#古人怎么喝茶#系列,帶你走進古代茶人的世界,聊一聊他們的茶學文化!
今日分享——唐人的煮茶法
茶,作為中國的國飲,一直被譽為天地靈物,根據《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在長沙漢代馬王堆古墓中發現記載著「檟笥」的竹筒和木牌文,有專家認為這是「茶一箱」的意思,那時,茶葉還是南方貴族才能享用的珍品;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茶開始從「朱門」走向「柴戶」,逐步發展成大眾的日常飲品。
雖然關於茶的紀錄可上推至神農時期,但是茶一直被寫作「荼」,一直到唐中期,「茶」字才真正出現。
在漫長的歷史中,除了茶本身的說法、寫法之外,它的品飲方式也發生了許多變化,比較通俗、簡易的說法是,「唐人煮茶,宋人點茶,明人淹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唐朝人是如何喝茶的」。
唐人喝茶的方法可以概括為「煮茶」,這煮的方式也有細微的差別,兩種不同的煮茶方式大致可以以茶聖陸羽作《茶經》來分期。
在陸羽之前,唐人煮茶的方法是:先用茶碾子把茶磚碾碎,碾成粉面狀的茶末,再用茶羅把茶末過濾一下,然後把茶末投放到滾水裡,再加入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大米等一起煮三滾,最後喝一碗茶湯。
小編試想了一下那個味道,簡直是把大多數人都嫌棄的味道放在一起煮,總說要傳承古人的茶道、茶意,不知道您敢不敢試試呢?
唐中期的時候,陸羽出現了,他所作《茶經》也被世人當做喝茶的典範和規則,陸羽極力反對以上煮茶的方式:「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屬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
他將這種加了調料的茶湯視為溝渠內的廢水,陸羽提倡在煮茶的時候,最多加一點鹽調味。而此後唐人飲茶開始提倡茶湯的真香真味,為茶道之興奠定基礎。
可以說,唐代就是我國茶道的起始,那時茶道程序繁複,分為禮佛、凈手、焚香、備器、放鹽、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聞茶、吃茶、謝茶等。受邀參與茶會的文士用彈琴、吹笛、舞劍烘托茶會氣氛和答謝主人。
大唐時期「茶道」的呈現標明,喝茶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法,仍是一種境地,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而在唐代之前,人們飲茶多為粗放式豪飲,或為解渴,飲則升斗,或看重的是茶的藥用功能。
那麼唐人想要喝一碗茶湯,究竟需要經過什麼工序呢?具體說來,有以下步驟:
法門寺地宮出土茶器
1.炙茶:用竹夾夾茶餅放在火上或置於烘籠中烘烤,夾著的餅茶要靠近火,不斷翻轉,直至茶餅出現「蝦蟆背」為適度,後在放入紙囊中不讓香氣外泄;
2.碾茶:茶餅晾涼後,用手將其掰成塊狀,放入茶碾槽中,再用墮(即碾輪)碾成碎末;
鎏金鴻雁紋銀茶碾
3.羅茶:將碾碎的茶末用羅過篩,細末存放於盒中;
4.煮水:以釜盛水,放在風爐上煮開;
鎏金摩羯魚三足銀鹽台
5.投茶:第一道水開時,投入適量的鹽或其他香料;第二道水開,先舀出一勺沸水放置一邊,稱之為「雋永」,另用竹夾攪拌,並將茶末投入水中;第三道水開,將第二道沸水投入止沸,以培育湯花,而湯花往往根據其厚薄和細輕,分別稱為沫、餑和花。在煮茶過程中,還要將茶渣用茶器清理乾淨,置於渣斗中;
6.分茶:將煮好的茶分到各個碗中,「酌分五碗」,沫和餑要均勻,同時茶要趁熱飲下。
鎏金銀茶匙(唐)
對比今人喝茶,唐人明顯更為繁複、講究,這一碗茶湯煮的不僅僅是茶香,還是我國最傳統的茶道文化。有人說,唐宋乃是茶道發展的頂端,但經過元朝草原文化的入侵,原始的茶道美學已經遺失,到了明代,人們甚至不知何為「煮茶」,更是棄用茶餅,而選擇直接淹泡茶葉。到現今,還有不少人為「中國到底還有沒有茶道」而爭論不休,「茶道」是一回事,「茶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兩者看似相同,卻有著天差地別。
但是,時代是發展的,文化和傳統也在不斷變革。只要堅守內心對茶的恭敬、對天地大美的崇拜,那麼,隱於山野,聚水煮茶是「道」;隱於鬧市,靜守茶台,又何嘗不是「道」呢?
https://bit.ly/2WrnK5A
-------------------------
《鬥茶圖》中國元代趙孟頫作。描寫中國元代鬥茶的情形。鬥茶興起於中國唐代,成為「茗戰」,宋朝稱作「鬥茶」,是一種民風民俗。參與者烹製、品評茶葉品質,比較茶藝的高下。圖中四位鬥茶手分成兩組,每組二人。左邊鬥茶組組長,左手持茶杯,右手持茶壺,昂頭望對方,助手在一旁,右手提茶壺,左手持茶杯,兩手拉開距離,正在注湯沖茶。右邊一組鬥茶手也不示弱,準備齊全,每人各有一副茶爐和茶籠,組長右手持茶杯正在品嘗茶香。


清 錢慧安《烹茶洗硯圖》
2018-07-09 
【名稱】清 錢慧安 烹茶洗硯圖
【年代】清代
【簡介】立軸,紙本,設色,縱62.1厘米,橫59.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此畫在兩株虬曲的松樹下,有傍石而建的水榭,一中年男子倚欄而坐。榭內琴桌上置有茶具、書函,一侍童在水邊滌硯,數條金魚正游向硯前;另一侍童拿著蒲扇,對小爐扇風烹茶。人物線條尖細挺勁,轉折硬健,師法陳洪綬而不受所囿,其技法已臻純熟,儀容閒雅,設色清淡,為清末海上畫派的風格。這是同治十年(1871),作者三十九歲時,為友人文舟所作的肖像畫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
2018-06-18 由 說茶網 發表于文化
在一位友人的私人小茶室里,看到一幅對聯,頓時被吸引。「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硯、墨、魚、茶、鶴,都是雅潔意象。作者筆致空靈,一幅煮茶弄鶴的唯美畫面仿佛就在眼前了。這幅對聯出自於一首詩。
達人輕祿位,居住傍林泉。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嫻惟歌聖代,老不恨流年。靜想閒來者,還應我最偏。
以瀟洒之筆,寫幽居之趣。意象清奇,境界高遠。這首詩的作者,叫做魏野。一生以農耕、編織為業。閒暇時刻苦讀書,彈琴賦詩,樂於清貧,自築窯洞居住,曰「樂天洞」。
魏野在耕作之餘,植竹栽樹,種草養花,引泉環繞。在春光明媚的季節,桃杏滿院,鳥語花香。魏野在此悠然自得,快樂無比。還給自己取了個號,叫做:草堂居士。
魏野是北宋年間人,那個年代朝廷對這些清雅隱士頗為愛賞,常有徵召。《古今詩話》記載,魏野曾在宋真宗西祀時被召過,可他「抱琴逾垣而走」了。
他不是不能做官,而是不屑為之。友魚鶴,伴硯墨,品茶賦詩,老之將至而無憾。茶產于山林,隱士隱於山林。隱士的生活里往往少不了茶。茶聖陸羽本人也是一個給官不做的隱士。
「結廬於苕溪之湄,閉關對書,不雜非類,名僧高士,談宴永日」。陸羽身隱心也隱。填補他生活巨大空白的,是潛心於茶葉的種植、烹茗方法的研究。用畢生的精力寫了《茶經》。
可以說,他是「茶隱士」的典型代表。沒官位、沒固定收入,一生大隱於茶。元代著名散曲家張可久有首小令很有趣。你見麼,我愁他,青門幾年不種瓜。世味嚼蠟,塵事搏沙,聚散樹頭鴉。自休官清煞陶家,為調羹俗了梅花。飲一杯金谷酒,分七碗玉川茶。嗏!不強如坐三日縣官衙。
作者在說,如果能夠脫離官場,跳出功名利碌誘惑的陷阱,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飲一杯好酒,品幾杯好茶,萬事不掛心,睡到自然醒,無憂無慮,無所顧慮,不比在縣衙里當官做老爺強多了。
古時文人飲茶,在品茗中讀書對課、吟詩繪畫、著書立說,賦予中國文學藝術以茶香風格。時過境遷,在如今這個社會,飲茶的人越來越多,什麼階層的人都有。但,脾氣急躁的人,喝不了茶。茶需要細品。一道一道的韻味,需要一顆細膩的心去體會。
功利心太重的人,喝不了茶。茶是飲品,可它區別於一般的飲品。它沒有飲料那麼快捷,開蓋即喝。在功利心重的人眼裡,喝茶太費時,是一件性價比不高的事情。
很多茶館都喜歡掛「禪茶一味」這幾個字。泡茶、喝茶,可以說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為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的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喝茶和修禪是一個味道。
跟很多茶藝師打過交道。大部分的茶藝師臉上都有一種從容。那是經年累月被茶香薰染出來的淡然。你不會看見喝茶的女子大喊大叫的罵人。茶,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作者:陳小乖丨弘益茶道美學撰稿人,來源:弘益茶道美學)


陸羽所著《茶經》中說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意思是說山泉水最好,江中水次之,井水最後。不過今天,我們可以簡單先從「軟水」和「硬水」來區分就好,軟水帶甘甜,硬水容易泡出苦澀味;基本上從逆滲透取出的水就是軟水,而一般地下水便屬於高度的硬水。
泡茶第一泡要倒掉?6個「泡茶眉角」送給新手,軟水、硬水很重要,碧螺春最不適合用滾水! https://bit.ly/3y9uAvB
台灣有兩百多年的茶文化,製茶技藝也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但你是否對手搖店的菜單了解,比「茶葉本身」還要多呢?其實自己泡茶既健康,又是個能陶冶性情的小嗜好──就像自己沖咖啡、做菜一樣。今天儂編要跟大家介紹 6 個「泡茶小眉角」,從茶壺、水質到「溫潤泡」,帶著輕鬆享受的品茗心情來看這些小細節!
延伸閱讀:台北老宅茶館推薦Top5,大稻埕「南街得意」蔡英文來訪,西門町「八拾捌茶」蔬食套餐也很讚
1. 茶壺會影響風味
若想在家裡泡杯好茶,茶具如茶海、茶杯、茶匙之類的或許可以省,但「茶壺」至少得找一個合適的。茶壺的材質會影響茶湯的風味,如「陶壺」導熱緩慢不燙手,適合鐵觀音、高山烏龍這類重烘焙的茶葉,講究點的很推薦「紫砂壺」,壺身及茶湯都會越用越有韻味。「瓷壺」光滑不沾味的特點則適合東方美人茶、紅茶;「鐵壺」更適合風味濃厚的老茶、普洱。可以依照家裡有多少人喝來找適合的茶壺容量,不過一般來說建議在 250ml 以下。
延伸閱讀:酪梨籽泡茶瘦更快!日本女星都在用「酪梨籽茶」減肥法,2週大瘦8公斤
2. 陸羽告訴你:「水」很重要
碗中的茶湯就簡單兩個元素──茶葉與水,許多人找了好茶卻忘了水質的重要性。陸羽所著《茶經》中說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意思是說山泉水最好,江中水次之,井水最後。不過今天,我們可以簡單先從「軟水」和「硬水」來區分就好,軟水帶甘甜,硬水容易泡出苦澀味;基本上從逆滲透取出的水就是軟水,而一般地下水便屬於高度的硬水。
延伸閱讀:網瘋傳湯匙、茶包改善泡泡眼?只要3分鐘補救睡眠不足,浮腫眼睛
3. 不是每種茶都用滾水
水的溫度也有細節,並非每一種茶葉都適合用100°C的水沖泡。嫩葉茶若用高溫沖泡會導致葉片燙傷、風味不佳,如碧螺春及白茶,適合 70°C-80°C 的水溫; 80°C-90°C 適合綠茶、輕發酵的烏龍茶;90°C 以上適合紅茶、高山茶、凍頂烏龍等。其實,現在的茶葉包裝很多會附上建議的水溫與茶水比,我們可以依此為準,慢慢品茶、摸索出自己喜歡的口感比例。
4. 到底該放多少水,多少茶葉?
很多人對多少水該放多少茶葉感到困惑。茶葉在熱水裡需要舒展的空間,放得太多對風味有反效果。以國際標準茶葉競賽來說,茶水比例為 1:50,意思是放 3 克的茶葉至少得加 150ml 的水,再依個人濃淡喜好調整比例。葉子較嫩的茶或高級茶葉用量可以少一些;老的茶葉、烏龍、普洱茶則可以多放一點,甚至有些烏龍茶、紅茶要投進茶壺容積一半的茶葉。給各位一個較直覺的方法──把茶葉鋪滿壺底就好,喝過之後再調整出自己最喜歡的濃度。
延伸閱讀:綠茶養顏美容又遠離癌症!多喝綠茶的5大功效,2杯綠茶就等於跑步10分鐘,還能順便固牙齒
5. 泡茶,能以 60 秒為基準
茶葉泡得太久,苦澀味容易跑出來。以一般的烏龍茶來說,加入熱水,建議第一泡的時間在 60 秒,第二泡因為茶葉舒張可以縮短時間為 50 秒,之後依次數第三、四、五泡則以 60 秒往上加 10、20、30 秒,茶越好可以沖越多次。紅茶則是第一、二泡約 60 秒,第三泡起往後增加 50秒。當然,時間上的控制不必那麼精準,能夠以 60 秒為基準,依照個人喜好、經驗增加或減少。
6. 茶的「第一泡」要倒掉嗎?
很多人聽過第一泡的茶湯要倒掉,因為含有農藥或其他化學物質。不過農委會已經替我們闢謠過,只要茶葉的品質好,其實第一泡是不必倒掉的,不但沒農藥還可以喝下更多營養。「第一泡倒掉」類似有個叫做「溫潤泡」的門道,就是指用熱水溫潤過茶葉、再快速倒掉的技巧,能夠讓茶葉香氣的釋出更快速。例如凍頂烏龍、高山茶就建議經過溫潤泡的手法,只要將熱水蓋過茶葉輕輕晃動茶壺,潤過 5 秒再將茶葉倒出,就能準備開始你的第一泡茶了。
參考資料:Wolftea"溫潤泡的用意與方法"、遊山茶訪"泡茶時間好難控制?4大泡茶步驟教你如何泡出回甘好茶"、山茶堂"泡茶時間都抓不好嗎?3分鐘茶葉泡茶技巧:溫度、時間控制、茶葉放置量教學"
泡茶第一泡要倒掉?6個「泡茶眉角」送給新手,軟水、硬水很重要,碧螺春最不適合用滾水! https://bit.ly/3y9uAv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