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婆(1245年-1330年),松江府華亭縣烏泥涇(今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人,生活在宋末元初。
生平
生於南宋淳祐五年,由於家庭貧苦,十多歲時被賣為童養媳,婚後不堪家庭虐待,隨黃浦江海船逃到海南島崖州。在崖州隨黎族人學習紡織。淳祐九年,回到松江烏泥涇,從事紡織,教當地婦女棉紡織技術,並且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從此,松江的紡織業發達起來。


關於黃道婆其人的籍貫、族屬本已有許多爭論不休的謎團,但奇怪的是,在另一個看似更缺乏可靠證據的問題方面,學界反倒有著相對較為一致的看法,那就是:黃道婆究竟向誰學藝。
湖北籍土家族學者譚曉靜在其專著《文化失憶與記憶重構——黃道婆文化解讀》中,對黃道婆的身份判斷較為謹慎,但卻斷言她“傳授了從黎族人民那裡學習的棉紡織技術,並革新了棉紡織工具”,並宣稱“學術界誰也沒有否認黃道婆在三亞黎族中生活過37年,學習過黎族人民當時較為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這裡的問題在於:唯一能確證黃道婆的陶宗儀、王逢這兩種原始史料中,只說她從崖州來,既未說到​​她在崖州是生活在黎族中、更沒有所謂“37年”的記載,也不曾提到她傳授的技術是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甚至沒肯定這一技術就一定在海南島學到的。
確實有許多人讚成黃道婆在松江傳授的紡織技術來自黎族,如上海東華大學紡織史學者屠恆賢即持此說。然而也是在1980年代以後,在對黃道婆籍貫問題深入研究後,終於開始有人懷疑這一觀點。在海南本土學界,關於“黃道婆究竟向誰學藝”這一點,已有三種假說:當地漢族、臨高人或“熟黎”。
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一個難以解釋的現象:如果說黃道婆是向黎族學習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那麼這種技術為何在黎族中卻失傳了?儘管也有人提出黎族有傳統黎錦,且明人羅曰褧《咸賓錄》卷八已提到“黎人女工紡織,得中國彩帛,拆取色絲和吉貝織花,所謂被服及鞍飾之類,精粗有差”,但這不僅難以證明其技術是獨立發展而非從漢區引入的,且這里分明說的是藉用漢人買來的現成色布再拆成紗線來織布的,何況這裡的“黎人”很可能是被漢人同化的所謂“熟黎”。更令人吃驚的是:1950年代中南民族學院一批民族工作者對海南島的黎族社會深入調查後發現,黎族人在手工棉紡織方面的技術相當落後,新中國建立後甚至連原先自紡自織的土布也已被漢區買來的布所取代,青年男子已全部改穿漢裝(農民裝)。更重要的是,當時黎族人不僅沒有像樣的織機,黎語中也沒有“紡織機”之類的紡織詞彙,更不會養蠶抽絲,很難想像一個曾有過發達技術的文化,竟會沒有相應的詞彙遺存下來。到1980年代試圖保護黎錦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人們發現黎族社會“已經看不到穿桶裙的黎人,找不到簡單的腰織機,甚至連會紡織的老太太也屈指可數了”。
1990年,曾在1950年代就調查黎族社會的民族學家梁敏發表《黃道婆究竟向誰學藝》一文,質疑黃道婆向黎族人習得紡織技術的舊說。他在引證海南黎族紡織技術是“相當簡單、原始的”之後,斷言“在黃道婆生活的宋末元初,黎族人民的紡織機具決不會比今天更高明,染色技術也不見得很出色… …由此可以證明黃道婆不是跟黎族人民學習紡織技術的”。儘管如此,他仍然認為“黃道婆在崖州學習紡織技術是確有其事”,只不過她師從的是也曾被視為黎人的臨高人(熟黎):“黃道婆在崖州學藝的師傅只能是'臨高人',而不可能是紡織機具比較原始落後的黎族人民。”這一觀點頗有人信從,但在邏輯上仍依據三段論假設,即:黃道婆的技術是在崖州學的,而崖州當地只有臨高人具備較高紡織技術可能,因此黃道婆必定是向臨高人學藝的。
很多人都注意到黎族紡織技術的落後,以及如何在邏輯上解釋黃道婆學藝這一難題。1998年,楊先保撰文否認了黎興湯在《黃道婆研究》中提出的觀點:“黃道婆是向海南島的'閩籍漢人'學習治棉工具和紡織技術”,認為她是向“熟黎”學習的,他的文章標題就是結論性的:《從黃道婆看海南“熟黎”對宋元棉紡織業的貢獻》,其依據則是歷史上的黎錦。但黎錦是否在黃道婆的時代就已在技術上成熟、甚至黎錦本身是否就是從漢人那裡習得,在歷史上都無法確證。
趙岡、陳鍾毅在《中國棉紡織史》中認為,早在黃道婆到來之前的11世紀,江南可能就已種植棉花,甚至在北宋的《清明上河圖》中就已有棉花店,而中國西南地區原本生長的土著纖維植物可能並非長纖維的木本亞洲棉。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紡織技術”卷中,德國漢學家庫恩雖然將棉紡織技術的革新歸功於黃道婆,卻認為在黃道婆去上海之前,當地就已生產棉花多年並有了相當不錯的棉紡織技術。這種推測很可能更為合理,即黃道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進了這一技術,正如現在學界也公認蔡倫並非造紙術的發明者而是改良者。《現代歐洲史》在談到印刷術起源的爭議時說得對:“我們對印刷術起源相對不了解也確有好處,這樣我們就不會錯誤地把一項複雜的科技發明歸功於某一個人,這種不了解也讓我們認識到,在任何情況下,一項發明都不像一首詩或一幅畫那樣是由一個人創造出來的,它是一種社會產物。”
由於王禎《農書》中所描述的紡織技藝與黃道婆傳藝相隔不多年,因而許多學者都判斷這些工具與黃道婆的技術創新有關。然而這同樣需要一系列假定:黃道婆傳授的技藝迅速傳播,王禎在撰寫《農書》時了解這些革新紡織工具並因此收錄到自己著作中。關於黃道婆到松江的確切時間也有五種說法,時間從宋末元初(1280年左右)到大德年間(1297-1307)不等,如以較可信的元貞年間(1295-1296)而論,王禎《農書》的完成時間則基本上在1300年左右。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一個普通婦女傳授的技術能如此快地推廣開來,並由一個在外地任職(王禎當時在皖南旌德縣、江西永豐縣任縣令)的官員記錄進專著,卻又未提到是她的發明,這一系列巧合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正因此,沈關寶、楊麗在仔細考核相關技術文獻後認為,“將王禎《農書·農器圖譜》中所收錄的落地式手搖攪車,歸功於是黃道婆所做出的改造和革新,實在有待於商榷。”這更有可能是王禎在描述相關工具和技藝時,它們已被普遍使用了數十年,王禎恐怕也未必知道黃道婆其人,她只是在松江當地才作為一個紡織專家受到地方性的紀念。
在討論這一問題時,史料的匱乏同樣使得邏輯推導中需要依靠大量假設來填補空白,但卻幾乎沒有人回到原始史料去逐一核實這些假設,即便是懷疑某些舊說的學者,也對另一些在最初的史料中並未明確的假說(如“黃道婆是在崖州學得棉紡織技術的”)堅信不疑。事實上,在1949年之前關於黃道婆的任何記述中都不曾提到她是向黎族人學習紡織技術這一關鍵細節,它是在新中國的語境下,適應民族團結、推崇少數民族文化的話語而產生的。或許也是因此,直到1980年代社會政治氛圍有所改變之際,才開始出現質疑的聲音。
---------------------
黃道婆的故事
黃道婆小的時候,由於無依無靠,只得在一富貴人家做童養媳,鄰里都喊她黃小姑。在這段期間,黃道婆的故事可實在是艱苦啊,飽受夫家的折磨,日日都在干粗活、重活,一年到頭都沒有個停歇,穿不暖也吃不飽,詩歌手指都長滿了凍瘡,簡直過著非人般的日子。
黃道婆《天涯織女》張鈞甯劇照
春天來了的時候,有時候黃道婆犯了春困,一時倦乏未能及時早起,她的婆婆就馬上扯著她的耳朵,揪著她的辮子,一邊罵一邊狠心地把她從硬板床上拉起來。夏季來臨,有幾天實在熱得不行,黃道婆累得快要中暑了,實在支撐不住就想要去樹蔭下乘會涼透個氣,這時要是被婆婆看見了,就會惡狠狠地衝到樹蔭下來,一棒頭將累得無力的黃道婆趕到田地里去。
秋天來臨,天氣逐漸轉涼,黃道婆穿得不夠多,剛想把單衣翻成袷衣,只見婆婆一把將成捆的稻草塞至她手中,命令她趕緊搓繩,袷衣慢慢翻,等到下雪前都還來得及。直到冬季大雪嚴寒之際,全家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襖,而黃道婆卻還是單薄的一件袷衣,還沒等到她將袷衣翻成厚厚的棉衣,婆婆就將幾籮筐的棉花端到她面前,說現在才剛下雪並沒有那麼冷,雪融化的時候更冷,到那時再翻棉衣穿就行了。過了幾日,黃道婆終於將棉花都剝完了,想著終於等到烊雪翻棉衣了,婆婆卻說這會都出太陽了,再翻棉衣早已派不上用場,還是及時幹活吧。
黃道婆的故事就是過著這樣慘無人道的日子,饑寒交迫,一年到頭都在幹活,最終她終於忍無可忍,逃出了夫家的魔爪,尋求新的人生。
黃道婆發明了什麼
黃道婆自從進入黎族以後,憑藉自己的聰明與勤奮,很快就熟悉了所有的紡織工序與工具,因此回到自己的故土後,她將先進的技術帶給鄉親們,除此之外,她不僅傳承了優秀的紡織技藝,她還是個發明家,那麼黃道婆發明了什麼呢?
黃道婆發明的紡織機
一方面,她全面改革了棉紡織工具,比如帶來了新的剝棉花擀籽法,她教婦女們把籽棉放在石板上,用小鐵棍來攆,這樣就不必再用手一顆一顆地剝籽棉,一次性就能有個六七個,方便多了。但黃道婆並沒有因此就滿足,她不斷尋求更好更便捷的方法,某天她突然想到腳踏車的原理,心中豁然開朗,經過幾天琢磨後,她造出了一台軋棉機,一人餵棉,兩人搖柄,棉絮與棉籽被快速分離到兩側,又快捷又省力,鄉親們都開心極了。
除此之外,黃道婆還改進了彈棉花的工具,她加長弓身,弓弦以繩代線,用棒椎代替手指來擊弦,這樣彈出來的棉花又松又乾淨。還有紡紗工具,她造出了三錠腳紡車,能同時紡出三根紗,是當時全球最為先進的紡車,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發明。關於織布方面,黃道婆發明了什麼呢?我們如今能穿上用上各式各樣的花布料全都要得益於她的革新。她將我國傳統的絲織技術與崖州被的織法相結合,研究出配色、織染等工序,最終創造出多種多樣的花紋圖案,艷麗如畫,聞名全國。
黃道婆哪裡人
黃道婆,被稱為布藝的始祖。那麼這麼偉大的一個女人出生在哪,是怎樣的山水才能孕育出這麼好的人才,俗話說得好,山清水秀出人才,而黃道婆就生在人傑地靈的海濱地區。她出生在松江府烏泥涇鎮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匯的華涇鎮,照現在來說也算是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了。
黃道婆書籍封面
黃道婆出生的時候,中國還是處在南宋時期,備受侵略,人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小黃道婆就是在這個時候降生在長江之濱,年少的她,因為戰亂,親人都相繼離她而去,留她一人在世上孤苦無依。但是小黃道婆很努力,也很勤奮,跟著周圍的相親努力勞作。下田,剝棉花籽,彈棉花,織布等,只要是能幹的活,小黃道婆都努力學著去干。但是由於年紀太小,經驗也不足,彈出來的棉花,織出來的布趕不上那些成年人。
在那個年代,成年的婦女即使有手藝也很難養活自己,更何況年僅十幾歲的黃道婆,沒辦法,黃道婆就只有去到富人家給他們當童養媳,每天做牛做馬的伺候一大家子人。那個時候的黃道婆已經深深的喜歡上紡織,整日有空就鑽研,但那個時候長江之濱的技術並不發達,小黃道婆也只能自己瞎鑽研。
後來由於難以忍受婆家的虐待,黃道婆出逃了。逃到了紡織業發達的黎族的部落,在那裡學到了很多技術,並且還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了改進,對以後推動家鄉的紡織業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黃道婆在黎族少數地區生活了三十多年,可以算那裡的一份子,但追本溯源,她的根還是在長江之濱。
黃道婆簡介
黃道婆,出生於公元1245年,於公元1330年逝世,享年85歲,這在古代是算作高壽的,大概因為她的生平事跡不同尋常,為後代做出的貢獻積澱的福壽吧。很多人聽過這個人,卻不一定熟悉黃道婆簡介。
黃道婆紀念塑像
黃道婆,這名字聽起來倒像是某位媒婆的稱呼,可她卻是一位為世人敬仰的傳奇人物。黃道婆又被稱為黃婆,還有後人尊其為黃母,在當時的松江府一個叫做烏泥涇鎮上生活,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匯區下面的華涇鎮人。在歷史上被稱之為南宋末年元代初期傑出棉紡織家和改革家。歷史書中對於黃道婆這一人都有所介紹,看見她在棉紡織業和紡織器具改革方面的重要地位。
在說這一重要歷史地位之前,先來說說黃道婆不同尋常的命運。黃道婆小的時候生活非常貧困,備受封建奴隸主的壓迫,還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道觀為家,是悲慘的勞動農民階級。在生活十分窘迫的時候,被父母親賣給人家當做童養媳,當時也就十二三歲的黃道婆早已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後來幸虧得到當時的黎族的接納,這些熱心助人的同胞們還教給了她紡織技術,而黃道婆也是具備紡織天分的,後來根據前人的紡織技術和自己紡織經驗的積累,不斷改進紡織技術並對紡織工具進行改良。而她也毫無保留的將這些技術傳授給他人,並推動了當時紡織技術的進步和松江地區紡織行業的發展,使其成為當時全國棉織業的中心。在後來的清朝,更被尊稱為布業始祖。了解黃道婆簡介,對於我們傳承她的精神品德具有深遠的意義。
黃道婆的丈夫
相信很多看過《衣被天下》的觀眾都被劇中黃巧兒與林慕飛、萬寧之間的情感糾葛深深出動,這部以黃道婆為原型的電視劇不僅講述了黃道婆的生平故事,還添加了情感故事豐富劇情,此外舞台京劇《黃道婆傳奇》則是加入了一條關於黃道婆與趙阿貴、張明謙之間的纏綿情路,那麼拋開這些影視作品,真實歷史中黃道婆的丈夫是誰呢?
《衣被天下》張鈞甯飾演黃道婆
說起黃道婆的丈夫和她的婚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段十分悲涼的經歷。黃道婆生於戰亂年代,曾經富饒的江南地區也在外敵的踐踏下淪為災區,她小小年紀就失去了雙親,為了活下去,只能到較富足的人家去做童養媳,她也就在這戶人家遇到了自己的丈夫。
只可惜那樣的情況,哪有什麼美滿的婚姻感情可言,她不過是一個勞動苦力罷了,丈夫和婆婆都對黃道婆極其惡劣。她一年做到頭,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了,不僅要伺候丈夫的吃穿,還要服侍全家人的日常,下地幹活與牛羊一同出歸,小小年紀早已失去童年的快樂,甚至沒有個人樣。
說到底這只是一場買賣,並不是實質上的婚姻,黃道婆的丈夫從未給過她半絲溫暖,甚至連日常的關懷都沒有,還時不時的與婆婆一起虐待她,不給她吃飽、不讓她穿暖,迎接她的只有沒日沒夜永遠干不完的苦活、累活、髒活,最終黃道婆終於忍受不了這非人的日子,逃出了夫家的魔爪,也迎來了自己全新的生活面貌。
黃道婆的精神
有的人滿腹私心,只一心向社會索取,他們人雖活著,卻有如死去一般;而有的人終身奮發向上,一心為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努力,即便他們的生命停止了,但其精神卻永遠留在大家心中。而黃道婆就是後者,黃道婆的精神是我們全社會不斷前進的明燈。
黃道婆塑像
道婆的精神之一是堅持,黃道婆是中國紡織第一人,教會了人們製作制棉工具,以及崖被的織法,為中國當時的紡織技術做出了巨大貢獻,世人都很崇敬他,這一切的成就都是她不畏艱苦,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得來的。她的頑拼搏、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向她學習,她就是我們在困難時的榜樣。
黃道婆的精神還有頑強、樂觀,她雖然出身貧苦,在那樣戰亂的年代,家人也很早就離開她,留下她一個人面對世上的起起落落。但是黃道婆一點都不怨天尤人,而是很努力的讓自己活下去,跟著大人們,下田、包棉花、彈棉花、織布,不管什麼重活累活都干。在殘忍的現實面前,她學會了自力更生。
此外,黃道婆的精神還有革新,她只要一有時間就鑽研她喜歡的紡織,但是那個時候長江一代的技術都很落後,黃道婆嚮往更先進的技術,就出逃至閩廣一代學習已相當純熟的紡織技術,並且不安於現狀,不斷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為世人創造了無數先進的工具與織法。
黃道婆是哪個民族
我們如今穿的用的所有紡織品都與黃道婆的貢獻脫不了干係,黃道婆又叫黃母,或者是黃婆,然而不管何種稱呼,她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都是不變的,是傳承布藝的始祖。那麼黃道婆是哪個民族的呢,為何既有人說是漢族,此外還有黎族的說法呢?她的生平又如何呢?
黃道婆 畫像
黃道婆年紀輕輕就痛失親人,跟著鄉親學習技術,養活自己。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是兒時的她很好學,對紡織也飽含興趣。黃道婆出生在南宋時期的長江之濱,所以按理說黃道婆應該是漢人。但是又有人說黃道婆是黎族人,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她小時候在無法養活自己的情況下,無奈十幾歲的年紀,只能去給別人當童養媳,恰巧又碰到惡毒的婆婆和丈夫,小黃道婆難以忍受虐待,終於在又一次被打後選擇出逃。央求船家帶她去閩廣一代,為了她心中的紡織夢開始了旅程。
到達海南島後,黃道婆去到了紡織技術很發達的黎族地區,那裡的民風淳樸,黎族姐妹們,也沒把黃道婆當外人,盡心盡力地傳授紡織技術。黃道婆很感激她們,自己也很盡力地學,並且還會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改進。黃道婆這一呆就是二三十年,但心中始終牽掛著家鄉。看到元朝改變統治策略,便毅然決然的回到家鄉,由於她帶回的是黎族的技術,而當時認識她的人也大都不在了,所以有些人會以為她是黎族人,其實不是,她是個地地道道的漢人。
黃道婆紀念館
根據黃道婆的經驗與方法,織出的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淞滬地區迅速發展成為紡織業的中心,甚至有松江布匹「衣被天下」的美譽,並且拉動了整個長江流域的紡織業發展,然而黃道婆的紀念館正好也就位於上海
黃道婆紀念館
因為黃道婆的功績,後人為表懷念和尊重,在順帝至元二年就為黃道婆立了祠堂,但是後來因為戰亂被毀了。後來明熹宗時期,張之象為黃道婆在寧國寺立了塑像,嘉慶年間,在上海渡鶴樓邊上的西北小巷,也為黃道婆立了一個小廟。現在黃道婆的紀念館在上海徐家匯華涇鎮東灣村,在紀念館旁邊的就是幽靜的黃道婆墓了,兩地相伴,也算是後人對黃道婆最崇敬的敬意了。
該紀念館於2003年3月對大眾公開,整館占地面積三百平米,一踏進院中就能看到高達二米二的黃道婆塑像,兩邊掛有其對聯,中間則是由周谷城先生所寫的「衣被天下」。
紀念館共有三個展廳,主展廳主要展示的是黃道婆的簡介、生平事跡以及她對於我國紡織業所作出的歷史貢獻;另外兩個展廳則分別展示不同年代的紡織具以及紡織品。在紡織工具的展廳中,有著彈花用的、紡織用的、織布用的種種機具,造型千秋各異,一共三十多台,令人眼花繚亂。而在棉紡織品展廳中,各式各樣的棉土布、印花布、棉衣褲、被單套等等,共有三百多建,甚至有不少清朝的時期的傳世珍品,令參觀者眼前一亮。
黃道婆圖片
黃道婆作為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女人,甚至引領整個元朝的紡織技術取得重要的進展。那麼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或丑或美,或高或矮,或柔弱或堅強......都很讓人好奇,我們網絡上搜索黃道婆,可以看到關於她的圖片數不勝數,或年少的,或中年的,或年老的,看著這些圖片仿佛能夠逐漸認識到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郵票上的黃道婆
其實一定程度上,人們在圖片中所刻畫的黃道婆的樣貌,就是她留在世人心中的固有形象。年少時的黃道婆,小小的臉上有生活的艱辛,但是炯炯有神的大眼裡,閃爍的是她對命運的不屈,足以看出這個小丫頭不是那麼簡單的人,將來一定會做出一番成就。小時候的黃道婆要跟著鄉親下田勞作,小小的人兒,在一大片的黃土中,顯得那麼的渺小,但是黃道婆卻始終努力揮下手中的鋤頭,不偷懶,不怕累,這是有怎樣的毅力才能做到這點,要知道一個大人一天勞作下來都會覺得很辛苦,但是她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感染著每個看到這樣景象的人。
此外,還有織布時候的黃道婆,彈棉花的時候,她眼裡流露出的對紡織的熱愛是任誰都無法忽視的,仿佛整顆心都撲在紡織上。也正是有她這麼的熱愛,並願意為之努力,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而年老的她,圖片上更多的顯示出她為家鄉做出貢獻後的欣慰。如今黃道婆的形象被印到書本中、郵票中,我們隨處可見。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87n6xR.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