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滅佛又稱三武之禍,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大規模禁佛事件的合稱。這些在位者的廟號都帶有個武字,因而得名。
又因五代十國時期也有後周世宗也進行大規模滅佛運動,故又合稱三武一宗滅佛,是佛教史上的法難。
北魏太武帝滅佛
主條目: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太武帝滅佛,自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詔,至其駕崩(452年)為止,滅佛時間共六年。史稱「太武滅佛」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原本崇尚佛教,後來受到道士寇謙之等的影響,轉奉道教,於440年改元為太平真君,對佛教有偏見。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九月,誅殺政變未遂的僧領玄高、慧崇等人。七年,太武帝西征抵達長安,見到佛寺僧侶多所破戒,釀酒、私藏兵器、淫亂婦女,司徒崔浩要求滅佛。三月,下詔坑殺長安沙門,並且命令留守平城的皇太子拓跋晃燒毀佛經,處決僧侶。太子因為篤信佛教而緩行,僧侶們得以多作準備,故被殺的不多,但是殿宇多毀。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宦官宗愛謀殺了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為帝,十月又殺拓拔余。大臣劉尼、源賀等立太武帝之孫拓跋濬繼位,是為文成帝。文成帝下詔恢復佛法,佛教又得以恢復。
北周武帝滅佛
主條目:北周武帝滅佛
北周武帝滅佛,自建德三年(574年)始,至其駕崩(578年),滅佛時間共五年。史稱「建德毀佛」。
唐武宗滅佛
主條目:唐武宗滅佛
唐武宗滅佛,自會昌二年(842年)始,至其駕崩(846年),滅佛時間共五年。史稱「會昌毀佛」。
唐武宗喜好道術,開成五年(840年)秋,召道士趙歸真等81人入禁中,於三殿修金籙道場,親受法籙。宰臣李德裕等厭惡佛法,此二人經常在唐武宗面前詆毀佛教[1]。會昌二年(842)十月,勒令僧尼戒行不精者還俗,財物入官,僧許留奴一人,尼許留婢兩人。三年,查點外國僧人,並禁摩尼教等流傳。令「兩街功德使」疏理京城,公案無名者還俗,遞歸本貫,諸州道府皆同斯例。四年,詔禁供養佛牙,毀焚長生殿內道場經像,換為天尊、老君之像。但毀佛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寺院所屬莊園增加,國稅收入減少[2]。加以僧伽腐敗,僧侶不事生產,蠹耗天下[3][4]。會昌五年三月,勘檢天下寺舍奴婢,八月,敕毀佛寺,勒僧尼還俗,下令並省寺院[5]。武宗下令沒收寺院土地財產,毀壞佛寺、佛像,淘汰沙門,勒令僧尼還俗[6]。次年武宗去世,唐宣宗即位,滅佛就此結束。但佛教已受到很大的打擊[7]。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也受到波及,此後逐漸退出中原地區。
後周世宗滅佛
主條目:後周世宗滅佛
後周世宗滅佛,自顯德二年(955年)始,至其駕崩(959年),滅佛時間共五年。史稱「顯德毀佛」。
顯德年間,北方五代更迭,兵革時興,僧尼管理功令漸馳,以致寺僧浮濫,直接影響國家賦稅、兵役[8]。顯德二年(955年),詔令整飭寺院,沙汰僧尼。凡無先代「御匾」之寺宇並皆停廢,親無侍養者不許出家。規定若要出家,男年十五以上,需背誦佛經一百卷(或能朗誦五百卷),女年十三以上,需背誦佛經七十卷(或能朗誦三百卷),陳狀呈上,由本郡考試,上報祠部,給予度牒,方得剃髮。禁止燒身、煉指等眩惑世俗、殘害肢體的行為。存留寺院之外,民間的銅佛像全數沒收入宮,用以鑄作銅錢。此後,華北的佛教日益衰落,而南方佛教仍繼續發展。
---------------------------
什麼是三武一宗滅佛--歷史上的佛教災難
2016-07-31 
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這些在位者的諡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若加上後周世宗時的滅佛則合稱為「三武一宗之厄」。在中國歷史上,這幾位皇帝曾經發動過毀滅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受到很大打擊,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稱為「法難」、「三武一宗之厄」等等。
佛教是外來宗教,佛教的發展,給寺廟和僧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加上佛教寺廟往往享有免稅,田地,女婢,奴隸等特權,這造成了社會財富向佛寺的極大集中,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北魏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起義,有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崔浩勸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毀天下一切經像。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北周武帝不怕死後下地獄的威脅,於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後,針對繼續發展的佛教實體,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10分之1 的人重新成為國家編戶,這對急需兵源和財力的封建朝廷來講,其意義之重要不言而喻。
唐武宗滅佛,實始於會昌初年,而至會昌末年達到高潮。早在會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違戒者還俗,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充入兩稅徭役」(《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會昌四年七月,敕令毀拆天下凡房屋不滿二百間,沒有敕額的一切寺院、蘭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還俗。
在這幾次滅佛事件中後周世宗滅佛,是最有影響的一次。其實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都前後採取過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滅佛則是比較大的一次。從現有的資料上記載,周世宗此次滅佛,並沒有大量屠殺僧尼、焚毀佛經,而是帶有一種整頓佛教的性質,還保留著很多寺院與僧尼。
經歷這些大規模的滅法運動,中國佛教的兩大重要支派(南傳佛教、西傳佛教)受到嚴重打擊,大乘佛教十宗僅剩凈土宗和禪宗。禪宗佛教因其特殊的教規(自耕自食),在這些運動中損失最小。此後迅速成為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與此後隨蒙古、滿清入主中原而來的藏傳佛教,隱然並駕齊驅
-------------
在中國歷史上總共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分別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韓愈諫迎佛骨之後的唐武帝及周世宗,人們以「三武一周」稱之。雖然這幾次滅佛行動各有其不同的時空背景,無論是出於皇帝的個人偏見、或是佛教徒本身的信仰方式出了紕漏,總之,這番朝廷推動的毀佛滅佛,對佛教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第一位禁佛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他原本也跟隨家人信仰佛教,但在宰相崔浩和道士寇謙之的引導下,逐漸成為道教信徒,並於公元四四○年時自稱為太平真君,在京城設立天師道場,「親至道場,受符籙,備法駕,旗幟盡青,以從道家之色也。自後諸帝,每即位皆如之。」以君權神授的方式為拓跋氏政權正名。接著詔令強迫僧侶還俗,責令充當勞役或從軍。更規定若侍奉胡神(即佛陀)或塑造泥、銅像者,一律滿門抄斬,下令焚燒所有佛寺、佛像、佛經,將寺內大小沙門一律活埋。幸虧他的兒子拓跋晃暗中協助佛教徒,大批的佛教文物才得以預先密藏倖存。 
  百年之後,尊崇儒術的北周武帝也為了達成其政經和軍事目的,將所有不曾在儒家禮典中提到過的奉祀完全禁止,「初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北地佛教一時絕其聲跡。五年後,武帝駕崩,新皇帝宣帝又下詔復佛。到了大唐盛世,唐朝諸皇皆篤信佛教,讓佛教得到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許多大型的佛教藝術皆完成於此時,例如武則天就曾經助脂粉錢二萬貫開鑿「龍門石窟」,並在長安建造高達二九四尺的「明堂」祭祀佛骨,後來再建更高的「天堂」用來存放大佛,甚至下令全國斷屠、禁漁長達七八年之久。 
  隨著寺院經濟的極度膨脹、僧尼戒律漸馳、迷戀咒術,甚至有許多淫亂放縱自毀形象的醜事,讓偏好道教的唐武宗在會昌五年(西元八四五年)對佛教展開最嚴厲的屠滅行動,「會昌法難」造成二十六萬名僧尼被勒令還俗,凡不服敕令者當即決殺,全國共有四千六百座佛寺被毀,四萬餘座佛教建築被毀,而收歸國有的寺院土地及財產多不可數,武宗更派專人到法門寺毀碎佛指舍利,所幸受命者以毀碎的「影骨」搪塞過去。隔年,武宗暴疾身亡,佛教又重新恢復。 
  又過了大約一百年,周世宗於顯德二年(西元九五五年)再度頒佈禁佛詔令:「自今不許私度僧尼,及親無侍養者不許出家,無敕寺舍並須停廢。」還特別明令禁止燒身、煉指等過激行為,結果全國共廢佛寺三千三百多所,僧尼僅存一半,這也是歷史上最後一次的滅佛行動。而佛教在經過這四次廢佛的打擊後,歷代的佛學經論、名僧章疏幾乎消失殆盡,元氣大傷,直到宋太祖趙匡胤的強力保護下,佛教才又得以繼續弘揚。(文∕陳世賢) 
--------------
中國歷史上的四次滅佛運動
2017-01-18 由 瀟湘影畫 發表于歷史
據「中國通史」等資料記載「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後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4年)」的四次滅佛運動,即稱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難。
公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盛行就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那個時候社會動亂不安,很多人家庭經濟破產。佛家寺院又有特殊政策保護,可以不交稅,有自己的財產,甚至可以有自己的武裝。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出家是最好的出路了。但是這些人入了佛門,可未必就遵守佛教的清規戒律,可能很多人根本也沒想遵守。所以那個時期的和尚的素質有所降低。這是導致第一次滅佛運動的直接原因。
第一次大規模的滅法發生在南北朝的北魏時期。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畫像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公元446 年)長安發生兵變,太武領兵親征,部隊在長安不遠的地方駐營,附近有個佛寺,兵士們沒事時,到寺里看玩,發現寺里有很多刀槍甲盾,回來就給他們的軍官講,這軍官去看了確實如此,於是報到一個叫崔浩的官員那裡,崔浩上報太武帝,太武下令搜查。這一搜可不得了,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長安叛軍的往來信件等,更有甚者是還搜出多個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樂的年青婦女。太武帝大怒,下令毀長安一切佛像胡經,凡暗藏武器淫樂婦女的,無論老少一律活埋擊殺。其餘罰為奴。並召令四方用長安之法,自此魏境寺不復存,由於太子南安王的保護,有些沙門得以逃走,只留下一條性命。
時隔不到六年,文成帝繼位後的第三年,就將太武帝的滅法措施全部廢除,同時,推行了復興和發展佛教的舉措。他首先在北魏的都城平陽(今大同)附近,大規模地開鑿石窟,接著在五台山被燒毀寺廟的廢墟上大興土木,如對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首先動工新建,特別是北魏孝文帝即位後,對靈鷲寺又進行了擴建,在該寺周圍又新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院。他不僅在台內大修寺廟,而且在台外,也新建了不少寺廟,如佛光寺、嵌岩寺等。故而佛教發展之快、規模之大、僧人之多和寺廟經濟的急劇增加,實令世人驚嘆。據史料記載,到北齊時,僅五台山寺廟就增到近二百餘處,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台頂各建一寺,使佛教發展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高峰。
第二次滅佛發生在北周時期。
在南北朝時,北周的開國皇帝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很虔誠地信佛,佛教在其境內長盛不衰。
北周武帝宇文邕
公元561年,明帝宇文毓駕崩,宇文邕繼位為北周武帝(公元561年至578年在位)。他是一位勵精圖治、負有遠見的皇帝,平時身著布袍,夜寢布被,無金寶飾物。他性格果決,能斷大事,有統一天下的雄心。面對興盛的佛教,他認為:人民信佛,供養出家人會不專心於生產;出家人沒有財產,不從事物質生產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收入。於是,北周式帝宣布廢佛,令僧尼還俗,並允許辯論。這次滅法只毀像破塔燒經,令僧尼還俗,不殺僧人。共還俗僧人300萬人,退寺院4萬座,這是歷史上的第二次滅法。南北朝時期,佛教過於興盛,從北齊始,皇家崇佛,全國有寺廟四萬所,僧尼三百萬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還多,給國家經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南北朝時期,佛教過於興盛,從北齊始,皇家崇佛,全國有寺廟四萬所,僧尼三百萬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還多,給國家經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結果不用說也考慮到了。僧尼還俗給社會增加了勞動力和軍隊士兵來源。廢除寺院,使大量土地回到國家手中,同時從精神上也打破了人們對於佛寺萬能的幻覺。這次滅佛在全國大一統、走向封建制度巔峰的前夕。
第三次滅佛運動,古代的宗教矛盾也是滅佛運動的誘因之一。
佛教在受到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打擊後。並沒有在中國消亡。到了唐朝,經太宗時的玄奘天竺取經,憲宗時的迎取佛骨,佛教地位得到明顯提升。到唐代宗、肅宗時期,宮裡專門開設有道場,養有數百個和尚拜佛念經。
唐武宗李炎
公元841年,唐武宗李炎登基。此時,佛教勢力的影響十分強大,全國大中型寺院將近5000座,小型廟宇更是多達40000餘座,僧尼近30萬人,寺院奴隸達15萬人。全國寺院占有良田數十萬畝,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相對封閉的莊園,寺院內部的經濟大權掌握在住持手中。僧尼們極少耕種,而是靠農民耕種寺院土地以收取地租和發放高利貸作為經濟來源,這種做法使寺院經濟得以迅速膨脹起來,以至達到了「十分天下財,而佛有七八」的程度。在朝廷內部,有30多名僧人被封官重用,其中不乏有司徒、司空、國公等一類的顯官貴爵,有的甚至被封為將軍而參與軍機事務,涉及國家軍事機密:至於那些雖無官爵但與權貴交往密切因而氣焰囂張的僧人,更是屢見不鮮。
由於僧侶隊伍日漸形成的政治勢力,衝擊了正常的國家政治秩序。加之大量青壯年為了逃避賦稅徭役,紛紛投奔佛寺,使國家兵源日趨緊張,財稅收入日益減少。對此,朝中大臣們十分憎惡,剛剛登基的唐武宗也感到擔憂偏好道術的唐武宗登基後不久,即召請道士趙歸真等81人入宮,在三大殿修金籙。第二年6月慶陽節,武宗又設齋請僧人、道士講法,結果兩名道士被賜紫,釋門大德卻什麼也沒得到。這本來只是樁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一個明確的信號已經發出了:新皇上不喜歡佛法。在中國傳法的天竺國僧人聞此極為不滿,未經同意便擅闖內宮,面見武宗請求回歸本國。見他驕狂的模樣和舉動,武宗大怒,當即詔令將天竺僧人收禁5日,不放其歸國。天竺僧人的狂放傲慢,在武宗心中埋下了最終滅佛的種子。
很快,一個接一個對僧人們發難的詔令由皇帝簽署、發布,一樁接一樁的災難降臨到佛教徒的頭上:公元842年,唐武宗開始沒收寺院財產;公元843年,唐武宗下「殺沙門令」,僅因為謠傳有藩鎮的姦細假扮僧人藏在京師,被京兆府在長安城中打殺而死的裹頭僧就有300餘人;
第四次滅佛
後周世宗柴榮
公元 955 年,後周世宗柴榮下詔:惡僧尼耗碩天下,非敕額者悉廢之。上都、東都兩街各二寺,每留僧30人,天下節度使、觀察使治所,及同州、華州、商州、汝州各留一寺,列三等,上留僧20人,中留10人,下留5人。余僧、尼、大秦穆護、妖僧皆勒歸俗。寺非留者,令立毀撤,遣御史分道督之。財貨田產並沒官,寺材以茸公廨驛舍,銅像鐘磬以鑄錢。還俗僧尼261000人,收寺院奴婢15萬人。同樣,這次滅佛也是發生在國家統一,經濟迅速發展的前夕。
迫使僧尼還俗回家,自謀出路,並令將寺廟銅佛全部熔毀鑄錢,國家鑄錢是為了利於商品交換和促進經濟發展。總之,後周世宗的這些重大舉措,對當時經濟發展和加強中央集權都有重大意義。但由於這位封建君主正處在大勢將去的「五代」末期,執政不到六年,就被(宋)趙匡胤滅亡了。
----------------
曆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反佛運動 (圖片來源:資料圖)
  佛教自漢明帝傳入中土以來,曾幾度輝煌。佛教最興盛的時候是在南北朝時期和中唐、晚唐時期。有人當着大眾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鳥,遍體流血卻顏色不變,又有僧人自以鐵鉤掛體,燃點千燈,一日一夜,端坐不動。在這樣的狂熱下,那時的僧尼道眾、廟宇寺院也是遠多於現在,而且那時的僧尼還享有很多的特權。然而盛極必反,宗教也一樣,曆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反佛運動,其中有三次規模較大,而發起這場運動的皇帝的諡號裏都有個武字,所以就稱為「三武滅佛」。
  「三武滅佛」又稱「三武之禍」,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這些在位者的諡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若加上後周世宗時的滅佛則合稱為「三武一宗」。
  一、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為兵。那時,由於沙門曆來可以免除租稅、徭役,所以銳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他還聽信宰相崔浩的讒言勸諫,改信寇謙之的天師道,排斥佛教,並漸次發展為滅佛的行動。
  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起義,有眾十余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崔浩趁機勸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毀天下一切經像。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當時太子拓跋晃監國秉政,一向篤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勸阻,雖然都不被采納,但也由於如此,廢佛的詔書得以緩宣,而使遠近的沙門聞訊逃匿獲免,佛像、經論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國境內的寺院塔廟卻無一幸免於難,史稱太武法難。廢佛後不久,寇謙之病死,崔浩後來也因撰《魏史》,書中蔑視胡族而遭腰斬,其族人被誅者百余人。廢佛後六年,太武帝駕崩,文成帝即位,下詔複興佛教,佛教才又逐漸恢複發展。
  二、北周武帝滅佛
  宇文邕(543—578),字禰羅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他當了十八年皇帝,死時僅三十五歲,史稱北周武帝。北周武帝滅佛,同時也滅了道。這也是和當時北周武帝後來推行的一係列的改革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北魏末年,社會動蕩。公元 515 年爆發過冀州沙門法慶聚眾造反之事,其眾多達 5 萬以上,法慶自稱「大乘」,鼓吹「新佛出世」,所至即毀寺、殺僧、焚經、燒像,故此對當時的僧俗地主統治階級形成了極大的威脅。北魏鎮壓了「大乘起義」後不久,在公元523年,又爆發了規模更大的「六鎮起義」,接着各處紛紛出現反魏起事,群雄並出。當時北方地區的僧、道階層過於龐大。根據《魏書》稱,正光(公元520-525年)以後,不少原屬國家的編戶民眾,為避苛役重賦,相繼投入空門;此外,其時社會政治動亂的加劇,亦令普通百姓尋求相對安全的宗教實體之庇護。以致全國的佛寺竟有3萬之多,僧、尼數目則有200萬之巨,這在當時北中國的人口比例上,達到了極高的程度,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16分之1。士這促使封建國家政權采取極端手段,以擴大經濟來源來充實國力。
  三、唐武宗滅佛
  唐武宗滅佛,始於會昌初年,而至會昌末年達到高潮。早在會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違戒者還俗,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充入兩稅徭役」(《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會昌四年七月,敕令毀拆天下凡房屋不滿二百間,沒有敕額的一切寺院、蘭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還俗。
  會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莊園,又令勘檢所有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為徹底滅佛作好準備。同年四月,即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全面毀佛運動。僧尼不論有牒或無牒,皆令還俗;一切寺廟全部摧毀;所有廢寺的銅像、鍾磬悉交鹽鐵使銷熔鑄錢,鐵交本州鑄為農具。八月,下詔宣布滅佛結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余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同時還「勒大秦穆護、祆三千余人還俗」,以使「不雜中華之風」。
  會昌滅佛給佛教以沉重打擊。據日僧圓仁目擊記述,山東、河北一帶的寺院,到處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淨吃;聖跡陵遲,無人修治」(《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的景象。在江南地區,也是「刹宇頹廢,積有年所」(《修龍宮寺碑》,《金石萃編》卷一○八)的狀況。其後不久,唐末農民戰爭爆發,對佛教又是一次衝擊。由於寺院經濟被削奪,僧尼被迫還俗,寺廟遭毀,經籍散佚,致使佛教宗派失去繁榮的客觀條件。因此,佛教需要新的權勢者的倡導,采取新的生存和發展形式。
  四、後周世宗滅佛
  在這幾次滅佛事件中後周世宗滅佛,是最有影響的一次。其實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都前後采取過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滅佛則是比較大的一次。從現有的資料上記載,周世宗此次滅佛,並沒有大量屠殺僧尼、焚毀佛經,而是帶有一種整頓佛教的性質,還保留着很多寺院與僧尼。但由於整個中國佛教的發展,已經走向了勉強維持的階段,經過這一個打擊之後,就更顯得蕭條衰落了。在這一背景之下,三教之爭,就更趨於緩和,從這之後,儒佛道三教之爭,已不像過去那麼尖銳,也不像過去那樣明顯,雖然還是有,但相對而言,規模都比較小。
--------------
三武一宗滅佛遭驚天果報 貴為帝王難逃厄運
周慧心
          人氣: 603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5-07-17 12:25 AM       標籤: 善惡有報, 因果報應
【大紀元2015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神州華夏是神傳的文化,對神佛的敬仰貫穿著整個五千年的歷史。縱觀中華歷史上仁德之君,無不敬天順道,對修煉人也非常敬重;老百姓普遍信奉神佛,相信天理,遵守神給人定下的生存準則,相信因果。而那些謗佛的人都沒有善果,歷史上記載的最有名的就是三武一宗滅佛造成的災難,不僅百姓受苦,滅佛者也都遭到果報。
中國歷史上有道明君,敬仰神佛,惠澤八方,使萬民安康,文化發達,天下歸順,四海景仰。如漢文帝、唐太宗、康熙分別開創了「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流芳百世。
而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不敬佛的帝王,如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他們都在壯年暴斃,雖情節各異,但結局卻驚人的雷同。「以古為鑒,可知興替」,歷史總是在重複中警示後人:敬神者得善福、謗佛者遭惡報。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南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音:濤,鮮卑族)親率鐵騎踏平四國,一統北方。當時佛法廣傳,很多人出家修行。他438年下詔,令50歲以下僧侶還俗,以解決兵源;444年,又以佛法搞「迷信活動」為由,下詔驅逐僧侶。446年,在重臣崔浩的進言下,發出了最嚴厲的滅佛詔:擊破焚燒佛像及佛經,拆毀寺院,活埋僧侶。
當時,北魏道士寇謙之勸崔浩不要這麼做,並告訴他:「你以後會被殺,而且還會遭到滅門之禍。」但是崔浩不聽勸。
四年之後,崔浩因編寫北魏國史,犯了太武帝的忌諱,被太武帝殺死並滅族。在行刑前,崔浩被裝載在一輛沒有遮蓋的車上,官吏還叫十個人向他口裡撒尿。這樣走了幾里路之後,崔浩不堪困苦,大聲號叫哀求。他生前一共受了鞭笞、杖刑、徒刑、流放及死刑等五種刑,這是古來被判死刑者從未受過的羞辱。而且清河崔氏無遠近以及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崔浩的姻親,都全被處死,滿門滅盡。
兩年後,如日中天的太武帝,被宦官殺死,年僅45歲。他兩個兒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繼死於宦官之手。
452年文成帝繼位後,立即挽回祖父的錯誤,再興佛法,雲岡石窟就是他下詔建造的。從此國泰民安,為以後的魏孝文帝中興打下了基礎。
北周武帝宇文邕
南北朝時,北周和北齊佛教很盛行。北周武帝宇文邕(音:擁,鮮卑族)神勇英武,32歲親征北齊,34歲統一了北方。北周武帝宇文邕當政後,下詔令:「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僧尼)道士,並令還民。」詔令所到之處,佛像被融化,經書被焚燒,佛塔被破壞,寺廟變成俗家住宅,僧尼全部還俗為民。公元577年,周武帝滅北齊後,又把廢除佛教的詔令發佈到北齊境內,下令在原齊國境內滅佛,寺廟全都銷毀。次年6月北伐突厥,大軍齊至,武帝身染惡疾,遍體糜爛而死,時年36歲。
公元581年楊堅廢北周,建隋朝,隋朝在完成了天下統一的大業後,承繼南北朝時的興佛、禮佛、敬佛舉措,重新大舉宏揚佛法,讓自周武帝滅佛後處於低潮的佛教重新興盛起來,並在唐代進入了一個盛傳的黃金時代。
隋朝開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趙文昌忽然暴死,唯獨心上稍微溫暖。家人不敢入殮,之後又活了。說:「我當初死時,有人領我到了閻羅王的住處。閻王問我:『你一生來,作了甚麼福事?』答道:家裏貧窮,無有能力可以建立功德。只有每日勤念佛經。閻王聽了這些話,合掌低頭,讚揚說:『很好』。閻王就派人領我回家。命令讓我從南門出去。
「到了門口,看見武帝在門側的房內,被鎖著三重鉗鎖。他叫我道:『你是我本國的人,暫時來到這裡,我要和你說話。』我立即拜見。武帝說:『你認識我嗎?』我告訴他:『我過去當過陛下的侍衛。』武帝便說:『你既是我過去的臣子,現在回家,替我向隋皇帝說明,我許多罪過都能辯解明白,唯獨滅佛法的罪重,不能夠赦免,望隋帝給我建立小小的功德。希望通過這些善事保釣,使我能夠離開地獄。』我接受囑托而走。等到走出南門,看見一個大糞坑中,有一個人的頭髮浮在上面,便問引路的人,答道:這是秦國大將白起,被囚禁在這裡,罪惡未了。」文昌到家後才復活,就把這些事奏於皇上楊堅。楊堅便命令天下的人按人丁出錢為周武帝做法事超度。設立三日的大祭,並記錄下了這些事,寫入《隋史》之中。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歲時登基。會昌五年八月(845年),開始大毀佛寺,詔書明令拆除寺廟4600餘所,小寺院4萬餘所,佛經大量被焚,佛像燒熔鑄錢,強令26萬多僧尼還俗,古印度和日本和尚也不能倖免。
《傳神錄》中記述,唐武宗李炎在位年間,在長安城的北邊有座古墳,高十餘丈,方圓數十圍,相傳是周穆王的陵墓。於唐武宗會昌六年,正月十五日,有個私塾先生在夜間經過陵下,偶然聽到在樹林中城隍大神與兩個看墓守陵小吏的對話。城隍說:「最近唐武宗李炎破壞神聖的佛法,砸毀佛像,肆意殺戮僧人犯下滔天大罪,天神震怒,下令奪去他僅剩的十二年壽命。非但如此,還要在人間讓他承受難忍的病痛之苦,從而讓世人感受到誹謗神佛、殘害佛門徒眾的報應。然後再把他打到地獄,受各種酷刑,遍受無邊的煎熬痛苦。」
果然沒過兩天,長安城裡就貼出招醫皇榜,懸重賞招名醫給唐武宗治怪病。但沒到二十天,就接到新皇帝頒發的聖旨,讓舉國臣民戴孝,為唐武宗哀悼發喪,死時年僅32歲。後來從給唐武宗治病的大夫口裡得知,唐武宗得的怪病十分怕人,幾乎是頭大如斗,渾身長滿惡瘡,潰爛腥臭無比,眼球痛的突出,口舌流血,疼痛難忍,日夜哀嚎不止。醫藥難治,真是生不如死。
繼位的皇太叔李忱(音:陳,宣宗),登基後的頭一件大事就是下詔,全面恢復寺院僧尼,從此天下修復廢廟的斧斤之聲,不絕於耳。宣宗在位13年,勵精圖治,民富國興,承平安定,史稱「大中之治」。
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繼位的第二年,955年五月,下詔大毀佛寺。境內佛法寺廟,除了有皇帝題字的可保留外,每縣只留一寺,其它盡毀。全國共拆廟30360所,毀佛像鑄錢,近百萬僧尼被逼還俗。
鎮州大悲寺有一尊銅製大觀音菩薩極為靈驗,去砸佛像的人都折斷手腕而死,無人敢再動。柴榮親自用大斧子砍毀菩薩胸部。
《佛法金湯編》卷第十一記載了宋太祖趙匡胤與麻衣和尚的一段對話。趙匡胤看到周世宗柴榮禁佛,把菩薩銅像鑄造為錢,便密訪麻衣和尚。趙匡胤問麻衣:「古代帝王毀滅佛法,與大周相比結果都怎樣?」麻衣說:「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拆除寺廟,焚燒佛經,搗毀佛像,坑殺僧尼,七年後被宦官宗愛謀殺,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毀佛寺經籍,強迫僧尼還俗,不久便身患惡疾,全身糜爛,死時年僅36歲。不到三年,國家也滅亡了。唐武宗李炎毀天下寺廟,滅佛當年就因服食丹藥過量中毒而亡,死時年僅32歲,而後黃巢又起兵反唐。」趙匡胤說:「國家長期混亂,百姓厭倦戰爭。毀佛法不是國家的福啊,該怎麼辦?」麻衣說:「已顯現白氣預兆,過不了多久,就有聖明的皇帝出現。聖明的皇帝興起則佛法也隨之興旺,而且傳世無窮。請您好好記住我的話。」
果然不出麻衣和尚所言,周世宗柴榮4年後,突然發病,胸生惡瘡。不久,胸瘡潰爛而死。後周也很快被趙匡胤所滅。趙匡胤做了宋朝皇帝後,謹記麻衣和尚的囑咐,興修寺廟,賞賜寺院田地,大力弘揚佛法,國家安定繁榮,佛法也隨之興盛。
這四個皇帝不相信神佛的存在,不相信有因果報應。可是,無論你是相信還是不相信,神佛都是存在的。神佛主宰著一切,在決定著一切。那麼,毀佛、滅佛,殺害相信佛的信徒,都是罪業深重的,都是要有報應的。即使貴為帝王,也難逃或身死或國滅的下場。
----------------------------------------
中國歷史上滅佛的四個皇帝結局都很淒慘     
       佛教書籍中記載了宋太祖趙匡胤與麻衣和尚的一段對話。趙匡胤先前擔任五代後周禁軍高級將領時,看到周世宗柴榮禁佛,把菩薩銅像毀壞鑄造為錢幣,便密訪麻衣和尚。趙匡胤問麻衣和尚:「自古以來有滅佛的皇帝嗎?」
       麻衣回答說:「何必問古人的事,請看柴世宗家族即將遭到的報應就可驗證。」趙匡胤問:「主上(周世宗)神武聰明,任人以賢,日夜操勞,勵精圖治,以求統一天下,有唐太宗之風範,不知天下何日能平定?」麻衣說:「到甲子年天下就安定了。」
       趙匡胤於是又問:「古代帝王毀滅佛法,與大周相比結果都怎樣?」
       麻衣說:「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拆除寺廟,焚燒佛經,搗毀佛像,坑殺僧尼,七年後被宦官宗愛謀殺,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毀佛寺經籍,強迫僧尼還俗,不久便身患惡疾,全身糜爛,死時年僅三十六歲,不到三年,國家也滅亡了。唐武宗李炎毀天下寺廟,滅佛,當年就因服食丹藥過量中毒而亡,死時年僅三十二歲,而後黃巢又起兵反唐。」
       趙匡胤說:「國家長期混亂,百姓厭倦戰爭。毀佛法不是國家的福啊,該怎麼辦?」麻衣說:「已顯現白氣預兆,過不了多久,就有聖明的皇帝出現。聖明的皇帝興起則佛法也隨之興旺,而且傳世無窮。請您好好記住我的話。」
       果然不出麻衣和尚所言,周世宗柴榮在滅佛後四年暴死,後周也很快被趙匡胤所滅。趙匡胤做了宋朝皇帝後,謹記麻衣和尚的囑咐,興修寺廟,賞賜寺院田地,大力弘揚佛法,國家安定繁榮,佛法也隨之興盛。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三武一宗」的滅佛事件。滅佛的這四個皇帝都遭到了惡報,結局都非常淒慘,沒有一個能夠正常死亡,而且還導致了國家的滅亡或戰亂。
       這四個皇帝在人世間遭到的惡報是能看得到的,那他們死後又怎樣呢?
       古書上只對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死後事有記錄,其他三位我們不得而知。據史書記載:南北朝時,北周和北齊佛教很盛行。北周武帝宇文邕當政後,他認為:出家人沒有財產,不從事耕種,又不交納稅賦,減少了國家財政收入,會影響他統一天下的大業,於是就下詔令,「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僧尼)、道士,並令還民。」詔令發佈之後,馬上實施。詔令所到之處,佛像被融化,經書被焚燒,佛塔被破壞,寺廟變成俗家住宅,僧尼全部還俗為民。此時不少僧人進京護法,向武帝陳述滅佛的過錯,但都被趕出京城。西元五七七年,周武帝滅北齊後,又把廢除佛教的詔令發佈到北齊境內,下令在原齊國境內滅佛,寺廟全都銷毀。
當時,僧尼們都不敢抗旨,唯獨慧遠和尚面對周武帝的惡行厲聲抗辯:「陛下今恃王力,破壞三寶(佛、法、僧),是邪見人,阿鼻地獄(十八層地獄)不論貴賤,陛下安得不怖?」
周武帝聽後非常氣憤,大怒道:「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 」
慧遠反駁說:「陛下以邪法化人,現種苦業,百姓當共陛下同墮地獄,何處有樂可得?」
       最終周武帝不聽勸告,在原北齊境內大肆滅佛。結果,四萬多所寺廟被賜給王公作宅第,所有佛經和佛像被焚毀,寺院財產被沒入官府,僧尼全部被強迫還俗。
       事過不久,周武帝身患惡疾,周身潰爛而亡。不到三年,隋文帝楊堅殺死其繼承人周靜帝,滅了北周,興起隋朝。
周武帝和秦將白起受地獄果報
      《法苑珠林》記述了這樣一件事:
       隋朝開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趙文昌忽然死亡,唯獨胸口有點熱氣。家人不敢把他放入棺材,他不久又復活了。家人很驚奇,便問趙文昌是怎麼回事。趙文昌對家人說, 我當初死時,有人引我到閻羅王處。閻王問我:「你一生做了什麼福德之事? 」
我回答道:「家庭貧窮,沒有能力建立功德。只是每天念誦《金剛般若經》。」
閻王聽了我的話,稱讚說:「很好,你誦讀《金剛般若經》,功德很大。」
閻王當即派人帶我,向經藏內取《金剛般若經》。我把《金剛般若經》捧至閻王面前,閻王令一人拿著經書站在西邊,我站在東邊,叫我背誦,我背得一字不差。閻王非常高興,就派人送我回家。命令讓我從南門出去。
       到了門口,看見武帝在門側的房內,被三重鉗鎖鎖著。
他叫我道:「你是我國的人,暫時來到這裏,我想跟你說句話。」我立即拜見。
武帝說:「你認識我嗎?」
我告訴他:「我以前當過陛下的侍衛。 」
武帝便說:「你既是我過去的臣子,現在回家,替我向隋皇帝陳說,我許多罪過都能辯解明白,只有滅佛的罪孽太重,不能夠赦免,請求隋帝給我建立一點功德。希望通過這些善事保佑,使我能夠離開地獄。」我答應了他的請求就走。
        走出南門時,看見有一個人在大糞坑中,頭髮浮在上面,我便問帶路的人,這是怎麼回事。
答道:「這是秦國大將白起,他因為坑殺了四十餘萬趙軍降卒,犯下了滔天大罪,被囚禁在這裏,罪惡還未了結。」
        趙文昌到家後活了過來,之後把這些事向隋文帝奏上,隋皇帝便下詔令,國人按人丁出錢為周武帝做法事超度。設立三日大祭,並記錄下了這些事,寫進了《隋史》中。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