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神道.” 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中国很多陵墓前都有一条大道--神道.神道两侧置放石人石兽,象征帝王生前的 .


神道又稱天道,語出《易經》"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自漢以降,神道又指"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在中醫中,神道,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沖道。屬督脈。宗教中,神道是日本的本土傳統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屬于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隻。
-----------------------

神道
寺、廟、陵、祠等參拜場所前的道路
典故
《漢書·霍光傳》:"太夫人 顯 改 光 時所自造塋製而侈大之。起三出闕,築神道。"《後漢書·中山簡王焉傳》:"大為修冢塋,開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數。" 李賢 註:"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
如"鬼道"一樣,漢代也把神道中的"道"解釋為道路,認為"神道"即為通向神之道。這種場合的神,是鬼神的意思;因為鬼神同時也包括死者靈魂在內,所以神道是通向死者之道,即為墓道的意思。把神道當作墓道使用是漢代以後的事。漢代大將霍去病的神道是目前被發現最早的神道。神道兩側置放石人石獸,象征帝王生前的儀衛。豎在墓道上的墓表又稱神道表或神道碑。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家有狀,墓有銘,神道有碑,有傳有誄有頌有贊有墓祠,而猶未已也。"
簡介
主神道:中國古代帝王陵區的主神道是公用的,如同大樹的主幹,而去往各陵的輔神道有如分支。最先建陵的皇帝修建的主神道通常會直達其陵前,以後的帝王則在主神道的基礎上,向其他方向延伸輔神道,通往各自的陵前。明十三陵是典型的帝王陵區布局,其祖陵為在北京登基的明成祖朱棣與皇後徐氏合葬的長陵。從大紅門開始的7公裏主神道就直抵長陵。
明陵神道 北京 20世紀初
神道碑
神道碑:「墓前碑碣,未詳所起。按,《儀禮》:"廟中有碑,所以系牲,並視日景。"《禮記》:"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豐碑桓楹,天子諸侯葬時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貫繂索,懸棺而下,取其安審,事畢因閉壙中。臣子或書君父勛伐于碑上,後又立之于隧口,故謂之"神道碑",言神靈之道也。今古碑上往往有孔,是貫繂索之遺像。前漢碑甚少,後漢蔡邕、崔瑗之徒,多為人立碑。魏、晉之後,其流寢盛。」
石象生
陵墓前神道兩側的石獸(即石象生)也有由來。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霍去病是兩漢時期一位年輕的著名軍事家。他18歲隨侍在漢武帝左右,善騎射。20歲時,兩次率兵出征河西走廊找敗匈奴,戰功顯赫。24歲時不幸病逝。漢武帝為表彰這員愛將,特在自己的茂陵之東修建霍去病墓,形式象征祁連山,以紀念他在河西走廊的功績。石匠們參照祁連山的天然石獸,在霍去病墓前鑿刻了躍馬、臥馬、伏虎、臥象、小豬、石魚、人與熊、猛獸食羊等生動的石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踏匈奴",它概括了霍去病短暫一生抗擊匈奴的豐功偉績。這組石刻便是中國古墓前最早的大型石刻。後來的歷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所以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石人石獸。
翁仲
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其來由是: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據說他身長一丈三尺,異于常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懷念他,特製翁仲銅像立于鹹陽宮司馬門外。據說匈奴人來鹹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為翁仲


反書與倒書 當我們第二天來到丹陽蕭順之的墓神道時,卻發現了一種更為有趣的書法現象,那就是石柱上的“反書”碑文。石柱也作表稱,梁朝初年,重申了前朝禁立墓碑的政令,並對葬製作了明確的規定。 “記名位而已”是墓誌的作法,又“唯聽作石柱”,則是允許表立墓前,好像是在立碑與禁碑的矛盾中採取了一種折中的辦法。 一函 | 魏晋南北朝书风中的萧梁反书 - https://goo.gl/Ztb64N


原陵,首創神道的中國帝王陵
目前一般認為,位於今河南省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西南的「漢陵」,就是劉秀的原陵,當地人稱「劉秀墳」。我這裡先說說這處墓地。
劉秀墳,我曾去看過,我當時的印象是,是陵園內的古柏參天,後了解,現存隋唐時古柏多達1458棵,這是全國所有帝王陵中獨一無二的。而當年古柏更多,《孟津縣誌》記載:「陵園裡有古柏三千餘株,為唐人所植。」
原陵山門
陵園南依邙山,北臨黃河,近山傍水,古樸肅穆。整個陵園呈長方形,由神道、陵園、祠院三部分組成,總面積達800畝。我當時還特地繞陵園,後後面的黃河大堤上去看了,陵址離黃河確實很近,就在河南岸邊上。
各位聽眾注意了,在前面介紹秦陵、茂陵時,我沒有說過他們有神道,為什麼呢?因為在東漢之前,帝陵營建時是沒有神道這個安排。東漢帝王陵才出現神道。
原陵前中興碑,碑後就是陵山
東漢陵墓安排神道的記載,見於《後漢書·中山簡王焉傳》,裡面記載:「(劉焉)大為修冢塋,開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數。」這記載的關鍵就是6個字「修冢瑩,開神道」。
劉秀共有11個兒子,都被封分為王,劉焉是劉秀與郭皇后所生小兒子。封王修建陵墓時出現神道,肯定是皇帝老子的陵墓有神道,不然兒子的陵墓不可以越制的。
劉秀帝王像
何謂神道?簡單來說,就是通往陵墓的道路,道旁一般分列文武大臣、祥獸石像。還有一個最突出的地方是,神道起步處立有石柱,即此唐朝章懷太子李賢所謂:「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
神道是西漢後中國古代帝王陵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劉秀原陵的規制是開創性的,雖然規模沒有西漢帝陵那般宏大,但在中國陵墓營建史上是很重要的一座陵墓。
原陵神道
現在大家看到孟津原陵神道已不是當年那條了,是現代恢復原陵景區時復建的。當年原陵神道在現在神道兩米下的地方,經過近兩千歲月的變遷,已被淤沙黃土所淹沒。
原陵神道兩側有左右對稱的望柱和石像生。這裡要說一下望柱。
望柱,傳說源於堯舜時代的「誹謗木」,又稱「表」。墓地神道旁邊的叫「墓表」,宮殿附近的稱「華表」。一般在粗大的石柱上會放一蹲著的小石獸,這個小石獸叫「犼」,這字讀hǒu,傳說是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因為朝天上望,俗稱「望天犼」。為什麼望住柱要用這種獸呢?意在提醒君王勤政
天安門前華表
現在大家看到的天安門前的華表,就是這麼來的。天安門城樓前後都華表,但上面石獸的蓋端坐方向是不一樣的,前面的華表上石獸面南而坐,叫做「望帝歸」,希望皇帝外出早去早回,及時處理朝政,不要留戀風光,遊山玩水。後面的則是面北而坐,叫做「望帝出」,是監視皇帝在宮中的日常行為,提醒皇帝不要沉湎後宮,要外出巡視,體察民情。
望柱上端會還會有方形碑面,供刻字用,說明這裡是誰的墓,如原陵的望柱上就刻有「漢光武皇帝原陵神道」九個隸書大字
原陵神道望柱
由望柱起,通往原陵的神道兩旁依次排列著八對石像生,所謂石象生就是石俑:分別為石象、石馬、石瑞禽屏、石獅、石羊、文石官、武石官、石辟邪。
排列這些石象生是有寓意的——
原陵神道旁邊石獅
石象:象徵吉祥太平,傳說能辨忠奸,而且象最守信用;
石馬:像征保衛邊疆,代表忠誠、勤快;
瑞禽屏:象徵國泰民安,是瑞兆,瑞禽是鳳頭、龍身、鷹爪、雀尾、背生雙翼;
石獅:象徵威武,是獸中之王,是權力與權威的化身;
石羊:象徵善良,羊溫順而又具有犧牲精神;
文武石官,象徵文武全才,代表國之棟樑,通稱「石翁仲」:文官溫文爾雅、執笏[hù]虔誠;武官威猛莊嚴、持長劍而立;
石辟邪:象徵消災保平安。
上面說的,是原陵的石像生,要注意的是,不同朝代神道旁邊的石俑種類會有不同,有的朝代會用石麒麟、石虎替代石獅、瑞獸屏。石辟邪是原陵神道最早使用,南北朝時流行,從造型看應該受到了從絲綢之路傳入的西方文化的影響。
鎮館之寶:辟邪
原物前的石辟邪是1992年12月,當地群眾在神道上挖渠時發現的,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東西:每尊石辟邪重達2000多公斤,高1.9米,身長2.9米,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出土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一尊漢代石辟邪——全中國獨一無二,可把河南的文物專家樂壞了。
原陵出土的石辟邪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身若虎豹,頭類獅子,嘴大牙利,長舌延伸,頭生雙角,頜下卷鬚,身長雙翼,昂首穩立,怒目而視,四肢矯健有力,弧形長尾撐地,是尊禽獸合體的藝術形象,是漢朝石雕藝術精品。原物現在被保存於洛陽博物館內,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jmj22o6.html



許志強︱相看兩不厭:南朝的陵墓神道石刻
2017-09-23 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歷史
神道,又稱隧道、隧路,指中國古代陵墓前所建由陵園入口至墓葬的地面通道。《後漢書·光武十王傳》記載中山簡王劉焉死後,「大為修冢塋,開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數,作者數萬餘人。」李賢注曰:「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設在神道兩側作為陵墓標誌的石刻,便稱為神道石刻。在陵墓前開闢神道,神道兩側對稱列置石刻,這一制度始自東漢。三國兩晉時期受薄葬思想和官方禁令的影響,陵墓前多不立神道石刻。南朝時期,神道石刻已經成為帝王陵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概況
南京作為六朝京畿之地,保留了大量類型豐富、形式多樣的六朝遺物遺存。散落分布於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便是人們尋訪六朝文明的重要標誌性遺蹟。目前已知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共計34處,其中南京22處,句容1處,丹陽11處(表一)。這些石刻體型碩大、雕刻精湛、氣勢恢宏、古樸靈動,對稱列置、兩兩相對,歷經風雨、彼此陪伴了一千五百餘年。1988年1月,國務院正式將散列於南京、丹陽、句容等地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表一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列表
表格基本信息參考《江蘇考古五十年》第287頁。獅子沖石刻原定為「陳文帝永寧陵」,對應的兩座墓葬經考古發掘後,墓主確認為梁昭明太子蕭統及其生母丁貴嬪,蕭統雖未登基為帝,然而其墓葬規模及墓前石刻均與帝陵相同,表中信息據此更改。其餘石刻定名均以國家文物局頒布的文保碑為準。
以現代學術方法對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進行調查研究,始於清末民初上海徐家匯耶穌會士張璜以法文撰寫的《梁代陵墓考》(TOMBEAL DES LIANG)。繼而匯聚朱希祖、朱偰、騰固等多位學者之力而成的《六朝陵墓調查報告》,為國內研究的開山之作。朱偰先生在實地調查基礎上撰成的《金陵古蹟圖考》、《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金陵古蹟名勝影集》等著作,對所涉石刻作了初步考證說明,保存了大量影像資料,成為後繼學者研究的必備參考。建國以後,關於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圖錄介紹層出不窮,如姚遷《南朝陵墓石刻》、姚遷《六朝藝術》、林樹中《南朝陵墓雕刻》、梁白泉《南京的六朝石刻》、徐湖平《南朝陵墓雕刻藝術》等等;相關研究論著更是不勝枚舉,茲不贅述。經過近百年來海內外學者的共同努力,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逐漸進入了學術界和公眾的視野。(圖一)
朱偰先生著作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種類
南朝陵墓列置石刻的制度,史書無明確記載。從現存石刻來看,通常為三種六件,由外向內依次為石獸、石柱、石碑各一對,對稱分布於神道兩側。部分陵墓前所列石刻或有增加,如梁安成康王蕭秀墓前有石碑兩對;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前除去上述三種外,另多出一對石座(圖二)。此外,多處石刻在漫長的歲月中散失或遭到毀壞。
梁文帝蕭順之建陵石刻全景(東-西)
石獸
從造型和等級上看,可分為帝陵前的有角石獸和王侯墓前的無角石獸兩種。有角石獸以虎為基本造型,一隻為獨角,另一隻為雙角;無角石獸以獅子為基本造型。關於石獸的名稱,研究者歷來說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帝陵前的獨角獸為天祿,雙角獸為辟邪,兩者統稱桃拔;王侯墓前無角獸稱符拔,或作扶拔。
二、帝陵前的有角獸統稱麒麟;王侯墓前無角石獸稱作辟邪。
三、帝陵前雙角獸稱天祿,獨角獸稱麒麟;王侯墓前無角獸稱辟邪。
四、帝陵前獨角獸稱麒麟,雙角獸稱天祿(或天鹿);王侯墓前無角獸稱獅子。
五、帝陵前有角石獸為麒麟;王侯墓前無角石獸稱獅子。
六、帝陵前獨角獸稱天祿,雙角獸稱辟邪;王侯墓前的無角獸稱獅子。
七、帝陵前帶角石獸統稱天祿。
實際上自東漢出現墓前石獸以來,陵墓石獸的稱謂一直比較混亂。東漢時一般稱「天祿」、「辟邪」和「獅子」,南朝時又稱「麒麟」、「獅子」、「天祿」,關於同一造型的幾種稱謂往往都有據可依。總的來說,將帝陵前的有角石獸稱為麒麟,王侯墓前的無角石獸稱為辟邪,是各種不同說法中相對摺中的通行意見。因此,若非專門探討石獸的淵源與名稱問題的話,不妨化繁為簡,將兩種石獸分別稱為麒麟、辟邪
帝陵前的麒麟以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梁昭明太子陵保存最好。這兩處石麒麟體型健美,給人以身姿矯捷之感;體態輕盈靈動,動感十足;身上雕刻的紋飾線條十分清晰。以修安陵為例,兩麒麟均為雄性,東西相對,相距33.4米。東側麒麟身長3米,高2.75米,體圍2.52米,雙角;西側麒麟身長2.9米,高2.42米,體圍2.4米,獨角。兩隻麒麟均半張大口,抬頭挺胸,仰望天空;四肢著地,外側兩腿向前伸出,似乎正在高傲地行走;兩側肩膀各帶一隻羽狀翅膀,兩隻後腿微微彎曲,又好像蓄力待發地守衛在陵園門口,隨時準備一躍而起。獅子沖梁昭明太子陵前的兩隻麒麟,除上述特徵外,四隻腳爪均向上抬起,威嚴之中帶著一絲喜感。
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神道東側麒麟(南-北)
獅子沖西側麒麟(南-北)
王侯墓前的辟邪大多保存較好,其中梁吳平忠侯蕭景墓前的辟邪因作為南京標誌性形象出現在南京南站北進站口、中山門外入城口等處而為大家熟知。蕭景墓前地表現存一隻石辟邪,身長3.8米,高3.5米,體圍3.98米,雄性。辟邪昂首挺胸,右腿前伸,長尾拖地,身姿十分雄壯;鬃毛自頭頂垂至後頸,口部大張,舌頭伸出搭在胸上,胸前長毛捲曲直至腹部,肩膀兩側各帶一隻羽狀翅膀。相較於麒麟的矯捷靈動,辟邪體型普遍更為龐大、粗壯,四肢略顯短小,整體更加敦實、厚重。
蕭景墓辟邪(南-北),摘自《南朝陵墓雕刻藝術》
石柱
又名華表、表、表木、標等,起標明、指示的作用。《宋書·五行志五》提到大明七年的一場大風「吹初寧陵隧口左標折」,此處的「標」便是指初寧陵的神道石柱。本文開頭所引《後漢書》李賢注「建石柱以為標」,更是直接指明了石柱的功能。完整的神道石柱由柱頭、柱身、柱座組成。現存南朝陵墓神道石柱以梁南康簡王蕭績墓、梁文帝蕭順之墓、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等保存較好。其中蕭景墓前石柱保存完整、紋飾精美、銘文清晰,最為難得。該石柱通高6.5米,柱頭為覆蓮形圓蓋,蓋上蹲坐一隻小辟邪;柱身為圓柱形,雕飾二十四道刳棱紋;柱身上部有一長方形石額,上刻「吳故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6行23字,楷體反書;柱礎高0.98米,上圓下方,圓形部分浮雕雙螭銜珠紋,方形基座四周雕刻神怪紋飾。石柱上刻寫的銘文字跡清晰,直接指明了墓主身份。
蕭景墓石柱(南-北),摘自《南朝陵墓雕刻藝術》
蕭景墓石柱碑額拓片,摘自《六朝藝術》
石碑
保存完整的南朝陵墓神道石碑存世較少,大多數碑身缺毀,僅殘留龜趺造型的碑座。完整的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龜趺)構成。碑首圓形,側面浮雕交互纏繞的雙龍紋,額有圓孔;碑身正面刻碑文,碑文四周裝飾卷草紋之類的圖案;碑座為龜趺,作引頸爬行狀。現存南朝陵墓神道石碑以梁始興忠武王蕭憺墓保存最為完好,以梁安成康王蕭秀墓最為知名。
蕭憺墓西側石碑已失,僅存石龜趺座。東側石碑保存較好,碑高4.45米,寬1.6米,厚0.33米,龜趺座長1.46米,寬1.6米,高1.15米。碑額題「梁故侍中司徒驃騎將軍始興忠武王之碑」;碑文為東海徐勉撰、吳興貝義淵書,詳細記載蕭憺生平,絕大部分字跡清晰可辨。蕭秀墓前分布四座石碑,兩兩相對,為南朝陵墓制度中的一個特例。前排兩座石碑,碑身已失,僅存龜趺;後排兩座石碑保存較好,部分碑文清晰可見。據《南史·梁宗室下》記載,蕭秀死後,其故吏上表梁武帝請求立碑紀念,獲得批准後,著名文士王僧孺、陸倕、劉孝綽、裴子野四人遂各自撰寫碑文。四篇碑文寫成之後,均文辭卓絕,竟難以取捨,最終四碑並列,成為南朝石刻中的一大奇觀。
蕭憺墓東側石碑(南-北),摘自《六朝藝術》
蕭憺墓東側石碑碑額拓片,摘自《六朝藝術》
蕭秀墓神道石刻全景,摘自《南朝陵墓雕刻藝術》
石座
石座僅見於梁文帝蕭順之建陵,位於石獸與石柱之間,隔神道對稱分布。石座由四塊方形大石構成,四個石塊分據四角,隔空圍城一個正方形。每塊石頭表面各鑿有兩個「T」形凹槽,相鄰兩石塊「T」形凹槽中的豎槽相對(圖九)。關於此種石座的性質和用途,目前仍未有較為合理的解釋,只能寄希望於新發現和進一步研究了。
梁文帝建陵神道北側石座全景、細部
神道石刻與南朝陵墓
散落在地表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並非孤立存在。除丹陽陵口石刻為蕭梁陵區入口處石刻,並不指向某一特定陵墓之外,其餘石刻均有墓葬對應。石刻、墓葬是一個整體,地表石刻是尋找相關墓葬、確認墓主身份的重要線索。目前經考古發掘且墓主身份明確的南朝陵墓較多,規模等級相當於帝王級別而墓主不可考者也有不少。從表一可以看出,地表殘留石刻、且墓葬經過發掘者計有梁桂陽簡王蕭融墓、梁安成康王蕭秀墓、梁南平元襄王蕭偉墓、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梁昭明太子蕭統安陵、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金王陳南朝大墓等。上述墓例中,有些是墓葬信息解決了石刻歸屬的問題,如蕭融墓、蕭偉墓均出土墓誌,明確了墓葬與石刻所屬的墓主;有些則通過石刻確認墓主身份,如蕭秀墓內未出土文字材料,因其與地表石刻的對應關係,而確認為蕭秀墓;另有石刻、墓葬相互印證令墓主信息浮出水面,如獅子沖梁昭明太子墓、齊景帝蕭道生墓等。第三種情況更說明石刻、墓葬作為一個整體對南朝陵墓制度研究的重要意義。關於獅子沖南朝石刻的歸屬,歷來有宋文帝長寧陵、陳文帝永寧陵兩種說法,數十年來爭論不休,難成定論。2013年,南京市考古部門在石刻北側約400米處的北象山南麓發現兩座南朝大墓,兩墓東西並列、朝向一致,從規模和等級來看,屬於南朝帝陵級別的墓葬。幸運的是,兩墓各出土一塊紀年文字磚,確定兩墓時代均為蕭梁時期。其中M1銘文磚「中大通弍(貳)年」(530)為昭明太子蕭統的卒年,M2銘文磚「普通七年」(526)為蕭統生母丁貴嬪卒年的前一年。最終,研究人員綜合考慮了墓葬位置、規模等級、墓葬時代、出土壁畫、陵前石刻及文獻記載等諸多因素,判定兩墓墓主分別為蕭統及其生母丁貴嬪,解決了困擾學界多年的難題。此為石刻、墓葬互證的典型案例。
根據考古調查、發掘資料,南朝陵墓大多具有以下特點:墓地選擇十分注重「風水」,多選擇背依山崗、面臨平地、兩側山隴延伸的緩坡地帶營建墓葬。墓葬均為平面呈「凸」字形的大型單室磚墓,帝後級墓甬道內設兩重石門,王侯級墓甬道內設一重石門,墓室平面為長方形或近橢圓形。墓室內裝飾華麗的花紋磚或大幅磚印壁畫,壁畫題材包括「日」、「月」、 「獅子」、「宿衛武士」、「朱雀」、「玄武」、「羽人戲龍」、「羽人戲虎」、「竹林七賢與榮啟期」、「車馬出行」等。由於南方地濕,為防止墓內積水,墓室內部通常設有排水系統,排水溝往往延伸到墓室之外幾十米甚至數百米遠的低洼之地或水塘。結合考古發現和相關文獻記載,墓葬營建過程大致可以復原為:選擇墓地,平整坡面,開挖墓坑,營造磚室,葬入死者,封門填埋,安放石刻。
除去上述少量石刻、墓葬可以對應外,另有大量僅見石刻不見墓葬,或僅有墓葬而不見石刻的例子存在。將來重新發現地表石刻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而尋找石刻對應的墓葬仍是一項切實可行且頗具意義的工作。期待考古工作者將來能夠發現更多的南朝陵墓,一方面可以極大地豐富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歷史內涵,同時對劃定石刻保護範圍、改善石刻周邊環境亦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獅子沖M1平面圖
金王陳南朝大墓出土磚印壁畫(局部) 摘自《六朝藝術》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現狀與保護
歷經一千五百餘年的風雨,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一直遭受著來自自然和人為兩方面不同程度的侵害。自然損害與氣候和環境密切相關,主要來自酸雨、風蝕、水侵、暴曬、菌類侵蝕等;人為損害主要包括刻意的損毀及對周邊環境的毀滅性破壞。現今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現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罩棚式保護,如蕭秀墓石刻。二、公園式保護,如萬安陵、蕭恢墓、蕭憺墓、蕭融墓、蕭績墓、蕭宏墓、蕭偉墓、方旗廟失考石刻、侯村失考石刻等。三、遷移式保護,如太平村失考墓石刻於1984年遷至南京博物院。四、散落於田野,如丹陽的南朝石刻、獅子沖、蕭景墓、蕭正立墓、耿崗失考墓石刻、宋墅失考墓石刻等。五、散落於生產生活區,如初寧陵石刻、徐家村失考石刻、獅子壩石刻等。
前兩種狀況,石刻處於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環境,便於保護工作的開展。第三種方法作為歷史上搶救文物的特殊應急方案,本無可厚非,然而文物在原始地貌中承載的歷史、地理、環境等相關信息卻無法體現,與當下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背道而馳,已經不符合現階段的保護要求。後兩種狀況下,不僅要考慮石刻遭受的自然侵蝕,更要關注石刻本體的安全。如徐家村失考墓石柱被圍砌在金陵石化化工一廠的一處圍牆內,旁邊大型設備林立,處境令人擔憂。此外,2016年5月發生的南京東郊獅子壩小辟邪被盜事件,將部分南朝石刻存在的安全隱患暴露無遺。萬幸的是,經過南京公安、文物等部門四個多月的全力偵查,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被盜石刻被追回。這一事件為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安全保護工作敲響了警鐘,石刻保護任重道遠……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保護是一項多領域交叉的綜合性課題,也是一個難題,作為一個外行,筆者對此並無發言權,亦無力建言獻策。關於文物保護問題,我們不僅需要秉承謹慎敬畏之心,更要相信專業、相信科學,將專業的工作交給專業的部門和人員。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這些散落的南朝石刻可以繼續留在原地,互相守望陪伴千年、萬年……
許志強︱相看兩不厭:南朝的陵墓神道石刻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r2ct2k



瀋陽墓園之一個夢引發靈感的墓地之永樂青山九龍神道
永樂青山的神道盡頭矗立著九根雕龍的石柱,因此神道又稱為九龍神道。神道即通向死者之道,又稱天道。語出《易經》“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自漢代起,神道又指“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在現代,已經很少有墓園會嚴格按照古代的方式修建了,因此,市面上的大都只是墓區的“通道”,而非“神道”。永樂青山則不然。它嚴格遵照了神道的修建方式,並在其中融合了現代的造型技術,既保持了美觀,也尊重了傳統。神道兩側是鋪滿翠綠草坪的山坡,草坪上暗紅色和綠色的樹籬參差點綴,並且採用了對稱式的造景方式,左右兩邊完全一樣,神道中間由花壇和樹籬間隔開,兩側道路可以通行。一座寺廟位於神道盡頭的正前方,九根雕龍石柱分佈在寺廟周圍。站在底下向上看,這樣的造景方式深邃莊重,不顯得頭重腳輕,也不會過於浮誇。墓區中最忌諱荒涼蕭條,因此很多墓園都選擇種植大量的植物,但不是植物種類太過繁雜就是顏色太過妍麗,總之,過猶不及。而在永樂青山,別管廣場區域種植的植物多麼張揚艷麗,到了墓區這裡也開始低調了起來,顏色搭配也從五彩繽紛變成了低調的綠色跟暗紅色,使墓區不至於單調的同時也不乏莊重嚴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