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祖先究竟是誰?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子牙當上了太上老君/姜維/姜子牙武聖。739年唐玄宗下詔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宋朝時姜子牙所著的《六韜》被列入武經七書,他本人被追封為昭烈武成王。在武廟中,更是以姜子牙為首/姜子牙的坐騎應該就是麋鹿。姜子牙是商周時期人氏,那時麋鹿很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pL1VXw


根據盧姓族譜載:盧氏原形成於春秋初期的齊國盧城(今山東長清縣西南),是以采邑名命而得姓。齊國的始祖齊太公名尚,本姓姜,因其先祖于虞、夏之際被封于呂(今河南南陽縣西),從其封姓,故為呂尚(即姜太公,姜子牙)。呂尚因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於西周初期被封于營丘,建立齊國,齊文公的一個兒子叫公子高,他有個孫子叫傒,任齊國正卿,食邑于盧(在今山東長清縣西南),其子孫以封邑為氏,就是盧氏。姜太公之後裔有四十八姓,盧氏為其中一支。傒公為姜太公第十一代子孫,是盧氏開姓之祖盧姓還有兩支出自河南洛陽,是北魏時鮮卑族的吐伏盧氏、莫蘆氏。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也改為盧氏。《范陽族譜》記載:「盧敖第五代:盧敖,任秦五經博士。其子孫一部分到河北范陽,一部分到開封、洛陽(秦代族譜記載六代)。第六代:盧生,秦代文博士,求仙藥不獲,被秦始皇焚書坑儒。」根據山東上清縣歷史資料查證;春秋時代傒公受封的采邑之地,傒公子孫遂以邑名「盧」為氏,從而正式開創了盧氏之始,盧邑因此也成為盧氏子弟第一立身傳世、聚族成群的伊甸園。


秦始皇在琅邪又遣徐市(音福)等東渡大海求仙尋藥並廣傳中華修煉之道。秦始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御草以覆死人面,遂活。有司上聞,始皇遣使賚草以問(鬼谷子)先生。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光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此草是祖洲不死草也。生在瓊田中,亦名養神芝。其葉似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耳。』」(《太平廣記》)「秦始皇聞鬼谷先生言,因遣徐市入求玉蔬金菜,並一寸葚。」(梁‧蕭繹《金樓子‧箴戒篇》)相傳徐市是鬼谷子之徒故秦始皇遣徐市等東渡大海相訪。在日本,徐市被尊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日本歷史研究確認徐市即是日本之神武天皇。


很多著史之人,不懂得修煉,以自己的狹隘觀念取捨史實,使得很多真實修煉之神跡不能被記在史書中流傳。很多史書中對秦始皇與神仙交往、談道不記敘,認為是無稽之談;對秦始皇身體力行,廣傳修煉、返本歸真、成仙之道誤認為貪生怕死,一心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引出一系列荒謬結論,誤導後世若干代人。 秦始皇尋不得安期生,將信拆開,那信中寫道「幾年後,若是有求於我,就請到蓬萊山找我吧!」。後來始皇想長生不老之慾望越加如渴,他就先後派徐福、盧生等幾百人乘船下海去蓬萊尋找安期生,可是船隊下海便遭遇大風大浪的襲擊,因為船隊也就無功而返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3le996y.html

秦始皇 | 大紀元 - https://goo.gl/KKvmMU


秦泰山刻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njScs
----------------------------------------
秦始皇(5) 敬天信神
泰山的碑碣石刻。(Rolf Müller/維基百科)
  更新: 2018-12-03 5:10 PM       標籤: 千古英雄人物, 敬天信神, 泰山封禪, 秦始皇, 千古英雄人物之秦始皇
九、封禪祭天,敬天信神
秦始皇五次東巡,在最後一次東巡中歸天。秦始皇封禪祭祀,敬天信神。
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種儀式。《史記‧封禪書》《論衡》和《韓詩外傳》等典籍均記載了自炎帝以來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實,伏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 都曾到泰山封禪。史載黃帝曾至泰山封禪。在大戰蚩尤於涿鹿之前,黃帝也是選在泰山腳下,大聚眾神。《史記‧封禪書》說,「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帝王當政期間要功勳卓著,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禪、向天報功。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率領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七十人,到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封」,指築土壇祭天;「禪」,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之平地上祭地。並刻石(泰山刻石)立碑: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併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淨,施於後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秦始皇出巡,曾於九疑山(又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對虞舜行遙望而祭之禮,相傳虞舜死後葬於此山。秦始皇還登上會稽山(在今浙江省中部紹興、嵊縣、諸暨、東陽間),相傳大禹當年在這裡大會諸侯,始名「會稽」。秦始皇登此山以望南海,故又名「秦望山」。
十、巡視天下,刻石頌德
秦始皇二十八年東巡(公元前219年),《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復十二歲。作琅邪台,立石刻(琅邪刻石),頌秦德,明得意。」曰: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於海。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姦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併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
其大意為:二十八年,皇帝登基。端正法度,整治萬物綱紀。彰明人事之理,老幼皆適。聖智仁義,宣明道理。親撫東土,慰勞兵士。諸事完畢,巡行濱海。皇帝之功,操勞根本大事。重農抑商,百姓始富。普天之下,眾志成城。統一度量,書字同文。日月照耀之處,車船所到之地,無不遵奉皇命,人人得志滿意。順時行事,惟有皇帝。整惡治俗,跋山涉水。憐惜百姓,日夜不息。除疑定法,人人守紀。欽定各級職位,自負其則治理。舉措得當,整齊劃一。皇帝聖明,視察四方。無論尊卑貴賤,不得違越規章。姦邪不容,務求貞良。事情不分大小,皆應努力不怠。無論遠近,務求嚴肅端莊。正直敦厚忠誠,事業方能久長。皇帝恩德,四方安定。誅亂除害。興利致福。適時勞役,百業繁足。黎民安居,不動兵戈。六親相保,盜寇盡除。歡欣受教,法規盡知。天地四方,盡為皇土。西越沙漠,南達北戶。東起東海,北越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服。功過五帝,恩澤馬牛。無人不受其德,家家安寧和睦。秦王兼有天下,立名而稱皇帝,親撫東土,到達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代帝王,土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受封之土,朝見與否各異。互相攻伐,亂殺不止,猶刻金石,立碑炫耀。古代五帝三王,知識教育不同,法令制度不明,藉助鬼神,欺凌遠方,實不稱其名,故不能久長。他們尚未死去,諸侯業已背叛,法令名存實亡。今皇帝統一海內,設立郡縣,天下太平。顯明宗廟,施行公道德政,皇帝尊號大成。群臣齊頌皇帝,刻於金石,永作典範。」
「皇」,《說文解字注》「大也;從自;自,始也。」後簡從「白」。「王」之上冠「白」(王頭上戴個「白」冠的意思),輝煌之王,以區別於一般「王」。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 「皇」,亦指神話中的神。
中國「皇帝」稱號始於秦始皇,秦以後天子延用此稱號。創世主既然安排秦始皇成為開元第一「始·皇·帝」,所賦予其傲視天地之榮耀與威風不言而喻。更者,人類道德總體趨勢是下滑的,每個「千古英雄」有自己的上天授命。至秦時,人的道德已遠不如堯、舜時代,引用當年治理亦不能奏效,始皇帝更需有大秦新皇朝治理天下,教化子民之律法措施。如此,秦始皇功績甚巨,恩德甚大,不在三皇五帝下之情懷躍然石刻之上。
keshi
宋摹刻「琅琊台刻石」局部(公有領域)
秦始皇在東巡琅邪之中,在嶗山與「千歲翁」安期生相見。安期生師從河上公。安期生與秦始皇「語三日夜」,暢談修煉養生之道,還為始皇留書而去,並說千年後「求吾於蓬萊山」(漢‧劉向《列仙傳》,晉皇甫謐《高士傳》)。
第二年,秦始皇再次東巡琅邪、之罘一帶,在登之罘後,亦刻石(之罘刻石)。其辭曰: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皇帝東遊,巡登之罘,臨照於海。從臣嘉觀,原念休烈,追誦本始。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外教諸侯,光施文惠,明以義理。六國回辟,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皇帝哀眾,遂發討師,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烹滅強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請刻於石,表垂於常式。
大意為:始皇東遊。追溯感懷功業,追誦大業根源。聖理國家,建立法度,突出綱紀。對外施教於諸侯與文惠,使其明達義理。六國之眾,貪婪凶暴無已,殘殺不停。皇帝憐憫百姓,派師討伐,奮發武德。以正義誅之,以正信行之,威德遠及,使其皆賓服。消滅強悍,拯救百姓,安定宇內。普施法律,治理天下,成為永遠之準則。
「東觀刻石」曰:維二十九年,皇帝春遊,覽省遠方。逮於海隅,遂登之罘,昭臨朝陽。觀望廣麗,從臣咸念,原道至明。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強。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闡併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作立大義,昭設備器,咸有章旗。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邇同度,臨古絕尤。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
大意為:始皇春遊。從臣皆感治國之道英明。聖法初興,內治本疆,外誅暴強。軍威通暢,震撼寰宇,終滅六國。一統天下,滅災絕害,永停征戰。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制定大義,明設規矩,有章可循。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百姓改化,遠近皆尊同法,自古絕無僅有。常職既定,後嗣循業,永保聖治。
為紀念道家修煉飛昇之茅濛,秦始皇將每年十二月之臘祭改名為嘉平,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內紀》曰:
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茅)盈曾祖父(茅)濛,乃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昇天。先是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此仙人之謠歌,勸帝求長生之術。⋯⋯因改臘曰「嘉平」。
茅濛之子在秦始皇身邊做侍從,故始皇帝對茅濛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昇天之事瞭如指掌。茅濛後代,茅盈、茅固、茅衷皆修煉成仙,即道家歷代所尊崇之三茅真君。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第四次出巡,從上郡(今陝西榆林)過九原,經雲中、雁門、上谷、漁陽、右北平,至碣石,並且刻有著名的《碣石門辭》。
其辭曰:「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咸服。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徭,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併來田,莫不安所。群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
其大意為:興師用兵,誅滅無道,反叛平息。武力滅暴,平反無罪,民心歸服。論功行賞,惠澤牛馬,恩遍全國。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天下太平。拆除舊城,挖通川防,夷平險阻。地勢既平,民不服徭,天下安撫。男喜耕作,女修其業,事事井然。恩蓋百業,合力耕田,無不安居。群臣敬頌偉業,敬刻此石,永留典範規矩。
十一、身體力行,弘揚修煉
上古時代,人神同在,神跡常顯。人們信神、修煉、得道成仙,並非罕見之事;名山大川之中,修煉得道長命數千歲者大有人在。古代聖皇們,如堯、舜、禹、黃帝等,治理天下的同時,會仙訪道,修身養性,被認為是自然之事。他們在人間的使命完成之後,修煉成功、圓滿飛昇,也非個例。
後世之人,禮崩樂壞,道德下滑,人們離神靈越走越遠,神也越來越不向世人展示神跡,修煉成仙逐漸成為出世修煉人之「秘」事,甚至漸漸被世人視為「神話」、幾乎不可能之事。
然而創世主沒有放棄其子民,因此不斷派使者來提醒人們修煉提升、回歸天堂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和最好歸宿。修身養性、返本歸真之修煉文化,乃是中華神傳文化中最值得珍惜、保護之一部分。
道家修煉法門多為密傳單傳,不示外人。修煉乃修煉者個人之事,不修煉者豈知個中神妙?很多著史之人,不懂得修煉,以自己的狹隘觀念取捨史實,使得很多真實修煉之神跡不能被記在史書中流傳。很多史書中對秦始皇與神仙交往、談道不記敘,認為是無稽之談;對秦始皇身體力行,廣傳修煉、返本歸真、成仙之道誤認為貪生怕死,一心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引出一系列荒謬結論,誤導後世若干代人。
其實始皇帝每次東巡皆留下許多神跡傳說。
秦始皇對修煉之士十分尊重,也常和他們一起討論神仙、真人、長生、修煉之理。始皇曾說:「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史記.秦始皇本紀》)他不只自己潛心修煉,身體力行,還為弘揚修煉、光大正道不遺餘力。不僅在華夏本土民間、宮廷提倡,還多次派遣助手出海弘揚。
東晉王嘉《拾遺記》記載秦始皇和宛渠異人相見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了如親睹。曰:「臣少時躡虛卻行,日遊萬里。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臣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俗多陰霧,遇其晴日,則天豁然雲裂,耿若江漢。則有玄龍黑鳳,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國人今獻此石。或有投其石於溪澗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名其水為焦淵。臣國去軒轅之丘十萬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為大鼎。臣先望其國有金火氣動,奔而往視之,三鼎已成。又見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生,果有慶都生堯。又見赤雲入於酆鎬,走而往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始皇曰:「此神人也。」
秦始皇當年在碣石派遣韓終(又名韓眾,韓種)等出海求仙尋藥,並弘揚華夏修煉文化。今秦皇島市即以秦始皇命名,蓋因當年秦始皇曾巡遊此處。韓終修煉成神,有很多歷史記載,唐代司馬承禎《洞天福地記》載︰「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西嶽真人韓終所治之處。」韓國辰(秦)韓之國名即來源於韓終。古代朝鮮半島新羅國亦是在辰韓基礎上發展而來。李延壽《北史》列傳記錄:「新羅者,其先本辰(秦)韓種也。」
秦始皇東巡遊榮成山為後世亦留下很多遺蹟、傳說。秦橋遺蹟又名秦皇橋,在成山頭南側大海中,由海中四塊巨石天然構成。由於礁石嵯峨,若斷若連,隨潮漲落,出沒海面,其形如橋,似人工架設。
十六國時期《三齊略記》云:「始皇造石橋,渡海觀日出處,有神人召石下,城陽一十三山,岌岌相隨而行,石去不駛,神人鞭之見血,今召石山石色皆赤。」「始皇造橋觀日,海神為之驅石豎柱。始皇感其惠,求見。神曰:『我醜,莫圖我形,當與帝會。』始皇入海四十里,與神見。左右有巧者,潛畫其像,神怒曰:『帝負約,可速去。始皇轉馬前腳才立,後腳遂崩,僅得登岸。
這一段記敘山神趕石為秦始皇造橋與海神相見所用,而海神更為秦始皇驅石豎柱,建成石橋。但秦始皇之隨從者卻偷畫海神之像,惹得海神生氣毀橋,因為海神有言在先,不圖其形,如不畫像,則和始皇相見。
當年,秦始皇調轉馬頭回到岸邊,身後修好之石橋開始崩塌,秦始皇剛登上岸,石橋便全部沉入海底,只剩下近岸邊四個橋墩在波濤中乍出乍沒,時隱時現,一直保存至今。直到現在,成山頭之紅色岩石上布滿道道溝壑,為當年山神鞭撻出血所致。榮成山礁石因秦始皇而聲名遠播,被列入榮成八景之一,流傳至今。
秦始皇第五次東巡,再至琅邪時來到當年與安期生相見處,並為安期生立祠阜鄉亭並海邊十數處,將天台山中湯谷改名為望仙澗。當年始皇帝所建安期公祠之遺蹟至今可見。
近千年後,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為秦始皇圓了千年後再見安期生之宿願,並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說到安期生,詩云:「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輝,白髮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李白還在《古風之七》中描述見到安期公之場景:「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仙人綠雲上,自道安期名。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去影忽不見,迴風送天聲。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詩中所指之盧敖即是當年秦始皇身邊的一位博士盧敖當年深受始皇帝影響,辭官隱居,尋遇真人,授以仙訣,遂遠遁深山修煉,道成飛昇。後世之漢武帝於元鼎四年,還為紀念盧敖,在河南設盧氏縣。
秦始皇在琅邪又遣徐市(音福)等東渡大海求仙尋藥並廣傳中華修煉之道。秦始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御草以覆死人面,遂活。有司上聞,始皇遣使賚草以問(鬼谷子)先生。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光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此草是祖洲不死草也。生在瓊田中,亦名養神芝。其葉似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耳。』」(《太平廣記》)「秦始皇聞鬼谷先生言,因遣徐市入求玉蔬金菜,並一寸葚。」(梁‧蕭繹《金樓子‧箴戒篇》)相傳徐市是鬼谷子之徒故秦始皇遣徐市等東渡大海相訪。在日本,徐市被尊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日本歷史研究確認徐市即是日本之神武天皇。
韓終、徐市等不光帶去中華文字及各種技術,更把中華神傳文化帶到韓國、日本,遂使中華神傳文化在多個鄰國紮根。韓國、日本等至今仍有許多當年韓終、徐市等東渡大海,及所留修煉文化及遺蹟,為這些國家人民在日後得正法、修大道開啟良好之端。
後世許多明君聖主也和秦始皇一樣,不光自己敬神修煉,採藥煉丹,也派遣手下飄洋過海,將中華文明、信神修煉之道傳給周邊國家及人民, 實是對其人民最大善行及最好給予。
另外,求仙尋道,煉丹採藥,為修煉養生的重要部分。很多道家門派中,服藥吞丹,將體內廢物、毒素排出體外,身輕體健,繼之後續其它修煉步驟,乃修煉基理。只是後世,特別是近代之人,深受無神論之害,遠離神靈,道德敗壞,不光不信神敬天,反而癡笑古人。#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安期生(?-?),琅琊人。方仙道術士,秦漢間傳說中的仙人,曾賣藥於東海邊。
生平
關於他的記載,以《史記》為最早。《史記·樂毅列傳》評述漢初黃老之學時說:「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 《史記·封禪書》記載,方士李少君曾語漢武帝曰:「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 於是漢武帝「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
漢劉向《列仙傳》說他是秦朝方士,成仙於漢朝。


漢代開始流傳的仙人傳說-琅琊安期生的故事
2016-04-24 由 葉天君少爺談歷史 發表于歷史
安期生,亦稱安期、安其生。人稱千歲翁,安丘先生。琅琊人阜鄉人。師從河上公,黃老道家哲學傳人,方仙道的創始人道教視安期生為重視個人修煉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稱其事。傳說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駕鶴仙遊,或在玄洲三玄宮,被奉為上清八真之一,仙位或與彭祖、四皓相等。在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列在第三左位,奉為「北極真人」
《史記》說他師從河上丈人習黃帝、老子之學,賣藥東海邊。秦始皇東遊登琅琊台.期問與安期生交談三日夜,賜金璧數千萬給他,但安期生皆置之琅琊阜鄉亭而去,留書及赤玉舄一雙為報。後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萊山,遇風波而返。《漢書》說他為策士,生平與蒯通友善,嘗以策干項羽,未能用。後之方士、道家多謂其居海上之神仙。《史記·封禪書》:「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漢書·蒯通傳》:「通善齊人安其生,安其生嘗干項羽,羽不能用其策。而項羽欲封此兩人,兩人卒不肯受。」
安期生對秦漢燕齊方士活動、方仙道的形成、紊始皇屢遣方士入海求長生不老藥影響很大,成為當時帝王重視、方士尊崇的仙人和中國道家史上的名人。安期生修仙之處在天柱山。
安期生授徒很多,漢代司馬遷在《史記·樂毅傳》中記載:「樂巨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巨公,樂巨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曹相國即漢初平陽侯曹參。此外,安期生的弟子還有臨淄人李少君、馬明生,王老等。《列仙傳》記載「有王老,與魯女生、封君達為友,訪道名山,於東嶽遇一神仙乘白鹿,與侍女約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稱安期生,教以胎息存真一之訣,言訖升天而去」。
安期生開創方仙道的精髓在於凡人可以通過修煉,服仙藥,食仙丹而長生不老,為凡俗夫子脫離苦海羽化登仙提供了一條途徑。《史記·樂毅傳》記載,有人向安期生求長生之道,安期生謂度世之訣日:仙道不遠,近到諸身,無思無為,不吐不納,其一充於內而長生飛升矣。勿使汝思慮重重,勞爾之生也。安期生身上所體現的黃老哲學與方仙道文化被後人推崇備至。「五嶽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對安期生的神仙生活非常嚮往


韓終,秦朝時方士,秦始皇派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1],後來逃走,一說徐福到了日本,韓終到了朝鮮半島。韓終服用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2]。後來小說家加以附會,遂與出自《楚辭·遠遊》的韓眾合二為一[3],解釋為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洪興祖補註引《列仙傳》:「齊人韓終,為王採藥,王不肯服,終自服之,遂得仙也。」郭憲《洞冥記》記載,琳國有玉葉李,色如碧玉,數十年一熟,因韓終曾食之,因名韓終李。


為秦始皇入海求仙藥之韓終是如何「成神」的?

韓終,又作韓眾。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為了見到神仙以及尋找不死藥不斷派遣方士,於始皇三十二年(前211)「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漢明帝末年,谷永亦云「秦始皇初並天下,甘心於神仙之道,遣徐福、韓終之屬,多齎童男童女入海求神採藥,因逃不還,天下怨恨」。可知歷史上確有韓終其人,且在採藥事中為一重要人物。
日本浮世繪《徐福出海》(資料圖 圖源網絡)
韓終身世:齊地方士,曾為秦始皇求藥而自服,遂成仙。
神仙思想本源於燕齊方士,史家稱之為「方仙道」。《史記·封禪書》云:「自齊威、宣之時,騶子之徒論著始終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採用之。而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最後皆燕人,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騶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
韓終亦為齊人,洪興祖補註引舊題劉向《列仙傳》曰:「齊人韓終,為王採藥,王不肯服,終自服之,遂得仙也」,此條今本《列仙傳》佚脫,蓋洪所見宋本猶未佚去。《列仙傳》是「明帝以後順帝以前人之所作也」,故《列仙傳》追述齊地方士之事也是有可能的。
秦時趙高得傳韓終丹法,不畏寒暑。
《拾遺記》卷四記載:秦王子嬰立,凡百日,郎中趙高謀弒之。……(子嬰)囚高於咸陽獄,懸於井中,七日不死;更以鑊湯煮,七日不沸,乃戮之。子嬰問獄吏曰:「高其神乎?」獄吏曰:「初囚高之時,見高懷有一青丸,大如雀卵。」時方士說云:「趙高先世受韓終丹法,冬月坐于堅冰,夏日臥於爐上,不覺寒熱。」趙高死事或不可信,然韓終與趙高先世游,亦未可知。
王剛飾趙高(資料圖 圖源網絡)
西漢時有韓終後裔越海而來,朝廷設「祀韓館」,韓終開始神化。
「祀韓館」的出現,或表明韓終之神化。在漢初就已開始。王嘉(?-約390)《拾遺記》載漢孝惠帝二年(前193):四方咸稱車書同文軌,天下太平,干戈偃息。遠國殊鄉,重譯來貢。時有道士,姓韓名稚,則韓終之胤也,越海而來,雲是東海神之使。……稚於斯而退,莫知其所之。帝使諸方士立仙壇於長安城北,名曰「祠韓館」,俗云:「司寒之神,祀於城陰。」
按「司寒」,《春秋左傳》云:「其藏冰也,深山窮谷,固陰冱寒,於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祿位,賓、食、喪、祭,於是乎用之。其藏之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另據《禮記·月令》,司寒為冬神玄冥,而玄冥「為水官」。至此,韓終與「司寒」、「水官」始有關係,而水官為道教三官之一。
東漢之時,劉根遇韓終成仙,黃景華得韓君丹道飛升。
東漢時,有劉根與黃景華遇韓終事,是韓終的進一步神化。劉根事跡具《後漢書·方術傳》,至葛洪《神仙傳》始言劉根遇韓終成仙事,此說後世頗為流傳。陸龜蒙《毛公壇》云:「古有韓終道,授之劉先生」。宋范成大《吳郡志》卷九《古蹟》:「毛公壇即毛公壇福地,毛公壇福地在洞庭山中,漢劉根得道處也。根既仙,身生綠毛,人或見之,故名毛公,今有石壇在觀旁,猶漢物也」。明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七十一亦云:「秦韓仲為祖龍採藥使者,既而入蜀,煉丹於德陽之秦中觀,遇京兆劉根,授以神方五道,乃服九節菖蒲十二年。體生白毫,以端午日騎白鹿上仙。」
又有韓終丹法,《抱朴子》云:「又韓終丹法,漆蜜和丹煎服之,可延年久視,立日中無影。」梁陶弘景(465-536)《真誥》卷十二云:「(協辰)夫人漢司空黃瓊女黃景華也,韓終授其岷山丹,服得仙。」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百十五亦云:「黃景華者,漢司空黃瓊女也。景華少好仙道,常秘修至要,後師韓君,授其岷山丹方,服之得入易遷宮,位為協晨夫人,領九宮諸神女,亦總教授之。」
漢武帝對方士的崇信推動了韓終的神化(資料圖 圖源網絡)
魏晉南北朝時,有韓終採藥詩與韓終梨的傳說。《拾遺記》卷一云:「暗河之北,有紫桂成林,其實如棗,群仙餌焉。韓終採藥四言詩曰:『暗河之桂,實大如棗。得而食之,後天而老。』」《洞冥記》卷二:「琳國去長安九千里,生玉葉李,色如碧玉,數十年一熟,味酸。昔韓終常餌此李,因名韓終李」。
至南北朝時,韓終已被納入道教神仙譜系。
《太上洞元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云:「中有南極長生之君,中有度世司馬大神,中有好生韓君丈人,中有南上司命司祿延壽益算度厄尊神」,此處「韓君丈人」當即韓終。另《魏書·釋老志》載:牧土(指牧土上師李譜文)之來,赤松、王喬之倫及韓終、張安世、劉根、張陵,近世仙者,並為翼從。牧土命謙之為子,與群仙結為徒友,幽冥之事,世所不了,謙之具問,一一告焉。
綜上所述,從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韓終的神化時期。大概秦漢以降,秦始皇以來的求仙熱情促進了仙作為一種信仰與一種觀念的普及,長壽與「不死」始終是帝王的世俗願望。到漢武帝時,這種信仰迅速發展成為一種令人矚目的現象,武帝開始給一些方士封官賞賜後,燕、齊方士應者甚多,均言有不死秘方,能與仙交通。漢以來廣為人知的淮南王劉安「雞犬升天」的故事也說明求仙在漢代獲得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此外,《太平經》中為帝王求仙藥仙方思想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在此背景下,韓終嘗為秦始皇採藥及成仙之事在漢代頗為流行,韓終採藥詩及韓終梨均與此有關,「秦皇、漢武之所想望,變而為東漢以下一般平民之期求」,劉根、黃景華遇韓終得丹成仙的傳說顯然迎合了人們的這一心理。
宋代之時,在劉棟和林靈素之推動下,韓終以上帝首相之身份入祀神霄玉清萬壽宮。
崇信道教的宋徽宗(資料圖 圖源網絡)
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二月十三日,詔天下建神霄玉清萬壽宮。在此背景下,「韓君丈人」亦被列入國家祭祀。宋陸遊(1125-1210)對神霄殿上祭祀神仙述之甚詳,《老學庵筆記》卷九言:神霄以長生大帝君、青華帝君為主,其次曰蓬萊靈海帝君、西元大帝君、東井大帝君、西華大帝君、清都大帝君、中黃大帝君。又有左右仙伯,東西台吏二十有二人,繪於壁。又有韓君丈人,祀於側殿,曰此神霄帝君之尚賓也。其說皆出於林靈素、張虛白、劉棟。
本文以為,「韓君丈人」列入國家祭祀尤與劉棟有關。
蔡絛云:「劉棟者,棣州人,亦儒士。自雲嘗遇仙人韓君者與之丹,曰剝取丹。服丹,輒復如故。政和中,以其丹上之。上曰:汝師賜服而奪之,以慕長年,非朕所用意也。還焉。靈素乃謂仙人韓君者,乃韓君丈人也。韓君丈人,乃上帝之首相,雖不隸於神霄,而實佐帝君之治。上乃命棟以官為直龍圖閣,又為作韓君丈人觀於其鄉郡,而使棟領之,仍系籍於道流,封先生。」
至此,在國家力量之下,韓終從民間走向了國家祭祀。「神霄派」和劉棟是北宋末年「韓君丈人」被奉為國家祭祀的關鍵性因素。
元明時期,韓終又被認為掌握濟拔幽冥、度人生死之職責。
「韓君丈人」在後世文獻中亦可見。明張宇初(?—1410)《峴泉集》卷七「靈寶鍊度普說」云:伏聞洞真妙戒靈寶玉文,上保國祚於萬年,下超苦爽於浩劫。威禁至重,神力難思。該度亡靈,宿違真道,甘受輪迴,先當普宣法乳,開明真性,俾令猛悟,早離冥途。……又命玉清真王開朱陵火府,出破地獄符。命青華大帝開青華左府,出九龍符。命韓君丈人開朱陵右府,出拔幽魂符。
同卷「授法普說」亦云:昔元始天尊,命玉清真王開朱陵火府,命青華大帝開青華左府,韓君丈人開朱陵右府,三佐真人開黃籙院,出玉清破地獄等符,三簡五符之文,凡行持鍊度,告下幽關,莫不開悟。
也表明明代正一派對宋元以來神霄一派的思想是有所吸收的,至此,「韓君丈人」與道教地獄關係密切。
明代的小說中,亦見「可韓司」和「可韓司丈人」。《西遊記》第五十一回:彼時玉皇天尊聞奏,即忙降旨可韓司知道:「既如悟空所奏,可隨查諸天星斗,各宿神王,有無思凡下界,隨即復奏施行,以聞。」可韓丈人真君領旨,……那可韓司丈人真君,歷歷查勘,回奏玉帝道:「滿天星宿不少,各方神將皆存,並無思凡下界者」。
西遊記中亦有關於韓君丈人的描述(資料圖 圖源網絡)
綜上所述,自宋徽宗時「韓君丈人」奉為國家祭祀以來,其影響延至元明,主要原因在於「韓君丈人」與濟拔幽冥、度人生死有關。這表明:一旦民間信仰在國家意志下形成以後,即使這一力量消失了,民間信仰依然會存留。
從秦時的「韓終」,到漢代「祀韓館」,韓終從人成為神,其後趙高、劉根、黃景華等人的傳說均與韓終有關,是韓終的進一步神化。宋代「韓君丈人」、「可韓司丈人」和「韓真人」信仰則是韓終信仰的鼎盛期,在這一時段中,韓終始終為道教之神。宋元以後,「可韓司丈人」信仰流行,見於明代四大奇書之《西遊記》與《金瓶梅》。考韓終之職掌,則從最初的玄冥「水官」演變到「監長生之籍」,再到主幽冥生死之神,亦即度人之神,這也是宋元以來「韓君丈人」信仰流行的基礎。
然而對「韓君丈人」在民間的流行狀況,卻未見文人記載,這是不是意味著「韓君丈人」信仰僅流行於社會上層呢?從唐五代敦煌卷子中的「保人可韓」來看,寫題記者既有「索清兒」等下層民眾,也有「皇太子暅」這樣的社會上層,因此,「韓君丈人」在民間———至少在棣州應該是有流傳基礎的,否則劉棟也不會聲言遇神仙「韓君丈人」。


高麗棒子徹底傻眼:韓終是韓國人祖先,源於湖南長沙
2016-06-05 由 大同思想網 發表于歷史
韓國人有很多研究成果,例如:孫中山是韓國人的後裔,毛澤東是韓國人的後裔,李時珍是韓國人,熊貓的故鄉在韓國,端午起源於韓國,還不說旗子上的太極、票子上的渾天儀,韓國的一切的所謂研究成果,就是將華夏的的支柱,貼上韓國的標籤,將中國的一切,都要搬到韓國去。
韓國人到底要幹什麼?要證明什麼?還是在極力的遺忘、掩蓋和混淆什麼?
自從看了韓國人的《蚩尤天皇》,我就一直在想這些問題。
在翻開大量的歷史書後,我發現,韓國人的一切努力,只是在進一步證明,韓國就是華夏文化圈的一份子,他們研究去、研究來,從物質到文化,從人種到血統,也跳不出中華文化和中華血統。在韓國人的心裡,其實也明白,就是把中國的一切都歸源於韓國,也只能證明,他們骨子裡,牢牢的烙印,就是中華。
一、韓人的興起和發展
韓人即三韓人,史籍中韓人稱加耶,漢文翻譯為加羅,日本人多數時候稱韓人為任那。他們最早以辰人出現在歷史中,史籍中稱其地為辰國,位於韓半島南半部。有人認為稱其地為辰,是取其地理方位最東之意,韓是其本名。
因史籍簡略,公元前韓人的其他情況不得而知。韓人在中國漢朝初初出現於歷史,當時受封於姬周的箕氏朝鮮國王准為燕人衛滿所逐,南入韓地,稱韓王,死後絕滅。
公元前109年,因為北部衛氏朝鮮阻塞了韓人入貢中央的通道,漢武帝攻伐衛氏朝鮮國。漢朝統一古朝鮮後(只朝鮮北部),在其地設立樂浪郡,郡治朝鮮縣,即今天的平壤。此時韓地不屬樂浪直轄,但朝貢屬樂浪。
東漢光武年間,韓人首領紛紛朝貢,漢冊封了各種官職,韓人和中國由此建立了更加緊密地聯繫,中國人也知道了韓人社會更多的信息。當時,韓分三種,一是馬韓,二是辰韓,三是弁韓。三韓的主體均為馬韓,辰弁二韓雜有他族,三韓有共同的王,稱辰王,當時的三韓只是部落聯合體,還沒有進入國家形態。
馬韓中,有一部叫伯濟,其王不是韓人,是來自於中國東北方的夫餘人。該部東漢時已見於史冊,漢末和遼東公孫氏關係密切。辰韓中,一個叫朴赫居士的人依靠六個村落結成了一個邑落共同體,叫徐伐那,這是新羅最早的核心,也是韓人最早的核心。
曹魏正始七年(246年),中國樂浪、帶方二郡征伐三韓,瓦解了三韓聯合體。在三韓瓦解的情況下,徐伐那的首領南解,聯合附近的其他邑落,建立一個新聯盟,稱新羅(又翻譯為斯盧)。
新羅早期是由各個邑落貴族組成的聯合體,其中三大姓為尊,即朴氏、金姓、昔姓。朴氏是徐伐那傳統的強族,其嫡系六姓來源於早期的六個村落,分別是李姓、崔姓、孫姓、鄭姓、裴姓和薛姓。金姓來自徐伐那西邊不遠處雞林,昔姓來自於倭國。三姓互為通婚,推強者為王,其他各大小貴族分列十七等,各有世職。早期朴姓和昔姓交替為王,四世紀末期,金姓通過婚姻不斷提高權勢,獲得王位。四世紀末、五世紀初,在擊退倭人入侵,保住新羅國後,金姓的王位日漸穩固。
在新羅國成長的同時,伯濟國吞併馬韓各邑落,強盛一時。與此同時,弁韓各部組成加羅聯盟,伯濟、新羅、加羅共同構成了韓人歷史上的前三國。
532年,新羅和平合併了加羅國。660年,中國唐朝滅百濟。668年,唐軍從百濟、遼東、膠東三路進兵,合擊高句麗,滅之。670年,唐朝的安東大都督薛仁貴調入青海,一些高句麗故貴族發動反叛,此時百濟亦處於動亂之中。新羅乘機吞併百濟,三韓統一於新羅。
由於突厥入侵中國,中國隴右、河西一帶形勢惡化,唐朝不得不承認了三韓統一的現實,並將高句麗故地的民戶大部分遷入中原。為了平衡東北地區的形勢,唐將大同江以南的空地賜予新羅,增強新羅實力,以制衡渤海王國,新羅勢力得以擴展到朝鮮半島大部。
自此以後,活躍在朝鮮半島的是韓人。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朝鮮脫離中國獨立。朝鮮王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至此,韓人終於捨棄了朝鮮的稱呼,回到其民族的本源上來了,國名和族名終於統一起來了,同時用自己的行動表明,韓人才是朝鮮半島的真正主人。
二、「朝鮮」和「韓」的作為韓人國名的歷史變化
在周朝時,中國人已經在朝鮮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鮮,是中國商人的後裔箕子所建立,箕子朝鮮是中國周朝的諸侯國,一直存在到中國先秦時代。漢時燕人衛滿建立衛氏朝鮮。此兩朝鮮實際是中國人建立的地方政權,跟韓人歷史無關。韓人直到1392年,才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陽。1894年,又改國號大韓帝國。高句麗、統一新羅、王氏高麗都沒有使用朝鮮作國名。「朝(ZHAO)日鮮明」和朝(CHAO)鮮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韓人使用朝鮮為國號,是李氏冒用、明朝誤給所導致的。
從歷史看,韓人融入中華的時期,就稱高麗和朝鮮,極力建立與中華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脫離中華時,就知道和記起自己是韓民族的本性了。
在韓人的前三國時期,朝鮮半島北部及中國東北分布著扶餘國,高句麗還沒有形成。在朝鮮半島南部,就是韓人。半島兩邊的人,具有絕然不同的文化和血統。
在韓人三國時期,高句麗在漢境興起,漢的樂浪郡被高句麗占領。南部的百濟、新羅利用中國勢力退出半島時機迅速成長:百濟完全消滅了馬韓54國。辰韓也由12國合併為新羅、慕韓、辰韓等數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是這一時期半島的霸主。百濟是朝鮮半島古代西南部的國家由馬韓部落發展起來的,並且在3世紀末完全統一了馬韓54國。新羅是辰韓中一個小部落形成的。新羅以向唐朝稱臣的條件與新興的唐朝結盟。唐朝大軍於公元660年聯合新羅攻滅百濟,次年進攻高句麗。668年唐再次出兵,於當年9月攻克平壤,並在高句麗與百濟舊地建立安東都護府。高句麗政權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676年,唐軍從百濟故地撤退並將該地轉交新羅,新羅最終得以統一朝鮮半島大部。
9世紀,新羅發生農民起義,甄萱稱王,建後百濟國,定都光州;金弓裔稱王,於新羅北及西北建泰封國(先號摩震國),定都鐵原,918年後高句麗的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遷都至自己的家鄉開城(松岳),改國號為「高麗」。新羅935年亡於高麗,新羅時代結束。936年,滅後百濟,建立統一的高麗王朝。以上所有的政權都源自新羅。
1388年高麗國統使李成桂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陽。對中國明朝採取事大政策。
1636年,清軍攻占朝鮮,國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貢,成為清朝的冊封國。1894 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以後朝鮮停止與中國的宗藩關係。
1896年,朝鮮王高宗在俄國支持下稱帝登極,成立大韓帝國,從此朝鮮改為韓國。
日本於1910年8月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韓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逼迫高宗退位,擁立純宗。
1919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成立臨時政府。最後,三處臨時政府在上海合併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1940年9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至當時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朝鮮國內。
1945年日本投降,南北韓分裂,南部繼續使用大韓為國名,體現其民族本性。北部為了體現其獨立性和正統性,恢復使用朝鮮為國號。
三、現在的朝鮮人是古韓人的後裔,
不是高句麗人的後裔
韓國和朝鮮史學家猜想朝鮮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北部而衍變而來,從公元前24世紀,在北部形成了檀君古朝鮮。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現在的朝鮮人應是南部韓人的後裔,北部的高勾麗人大部被唐朝遷移到中原,融入漢族中。
百濟的王室來自扶餘人,但百濟下層人民跟新羅一樣,是韓人。所以在朝鮮統一新羅時代開始前,朝鮮南北的人民並不是同一血緣,也不是同一民族。北部為高句麗人,南部為韓人。
在朝鮮統一新羅時代,由於突厥的侵略,中國隴右、河西一帶形勢惡化,中國唐朝最終不得不承認了三韓統一的現實,同時將高句麗故地的民戶大部遷入中原,隨著新羅的統一,朝鮮半島實際上全部變成了韓人的天下,少部分留下的高句麗人和百濟的王室也融入到了韓人中。所以現在的朝鮮人,應該是古韓人的後裔,而不是高句麗人的後裔。
(一)高句麗人是華人不是韓人
高句麗,是西漢到隋唐時期中國東北地區出現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邊疆民族。其人民主要是居住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的夫餘人、粟末靺鞨、古朝鮮(萁子朝鮮、衛氏朝鮮)遺民。周秦時期,高句麗的先人一直生活在東北地區。韓人一直生活在朝鮮南部地區。新羅統一朝鮮後,韓人成了朝鮮半島的主體民族。
1、從高句麗民族起源看,中國學者大體上有穢貊說、夫余說、商人說、炎帝說等,但無論何種說法,都充分肯定高句麗民族先人的活動範圍在周秦之際就在中國東北地區之內。周武王克商以後,周人的勢力已超越今日東北的範圍。
2、從高句麗政權建立情況看,中外學者大都認同高句麗公元前37年建都於紇升骨,當時屬漢玄菟郡管轄範圍。高句麗政權先後臣屬於漢玄菟郡、遼東郡,不斷上表稱臣、朝貢。
3、自漢至唐,中國歷代王朝,包括分裂時期的各王朝都認為高句麗是邊疆民族政權。如唐太宗視高句麗地區為中國的傳統疆域,實現對高句麗的統一是完成「九瀛大定」的最後一項使命,這也是隋唐兩朝不惜傾全國之力完成統一高句麗的重要原因之一。
4、高句麗也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高句麗給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中央王朝的邊疆地方政權,主動和中央王朝建立臣屬關係。正因為有著這樣的認識,所以在唐朝統一高句麗後,有一大批高句麗人不僅沒有對唐朝抱有「亡國」之恨,反而為維護唐朝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5、從高句麗人的流向看,高句麗滅亡後,大多數遺民都融入了漢族人群中,變成了中國人。只少量融入韓人中。
(二)韓人王氏高麗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 ,王氏高麗、李氏朝鮮都源自新羅
公元918年建立的王氏高麗,儘管襲用了高句麗的稱號,但二者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1、兩個政權建立的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2、管轄境內居民構成不同。高氏高麗轄境內的居民以高句麗族為主。王氏高麗轄境內的居民以新羅人為主,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
3、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是新羅人,即是韓人。
4、源出王氏高麗的李氏朝鮮,在脫離中國後,改用大韓帝國為國號,也證明了其民族性是韓族。
(三) 高句麗、王氏高麗被混淆、朝鮮被冒用的歷史原因
1、中國宋後史書誤記。宋代以前,中國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甚至發生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
《明史》則較前幾史將錯誤發展到極致,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找一個合理的理由,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我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
2、王氏政權冒名頂替高句麗,李氏政權冒用朝鮮。王氏源出於三韓的新羅,跟高句麗沒有聯繫,但王氏高麗在與中國交往時,為了獲得中國的認可和冊封,穩固自己的地位,自稱是高句麗的繼承者,中國王朝誤加認可,其結果導致不僅「高麗」這一中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所用的「朝鮮」冒認在自己的頭上,導致中國周秦漢時期的東北地方政權「朝鮮」成今日的朝鮮的源頭。韓人冒用中國的歷史成果,從這時就開始了,沒有引起中國王朝的警覺。
(四)韓人冒認高句麗為祖的陰謀用心
朝鮮與韓國在20世紀實現國家和民族獨立之後,分別進行了高句麗史的研究,其共同的特點是認為高句麗是朝鮮歷史上的國家,並且漢朝四郡本來是朝鮮之地,高句麗曾經英勇地抵抗過中國的侵略。其本來歷史事實是,漢朝四郡本來是衛氏朝鮮之地,衛氏朝鮮繼承萁子朝鮮,朝鮮是中國人建立的地方政權,一直是中國的屬國,所以漢朝四郡本來是中國地,只是把統治權由地方侯國收回中央。高句麗人當時起源於中國漢代的高句麗縣,其實也是中國人。
朝鮮學者認為,朝鮮史學只以新羅為主體的敘述朝鮮歷史是錯誤的,高句麗、新羅、百濟—新羅渤海—高麗才是朝鮮歷史的正統,這種史學觀點是為北韓希望確立半島北方為朝鮮「正朔」,以提高北韓的歷史地位而造說。
韓國在建立後的二十年內,主流史學界對高句麗問題均不重視。但是進入七十年代以後,隨著經濟騰飛,國力強盛,興起了「高句麗熱」。韓國軍方出版的歷史讀物,聲稱要追憶起「我們民族在滿洲原野馳騁的榮光」以及「民族獨立和雄飛的歷史」,其實是笑話。南韓人認高句麗為祖,是為其達到民族自大,與中國爭奪歷史資源的目的而造說。
四、韓人為什麼認蚩尤為祖?
韓人的《蚩尤天皇》,直接認為蚩尤是韓人的祖先,這表明韓人很清楚地記得自己的民族本原。
(一)蚩尤、三苗和楚人
1、誰是蚩尤?
「蚩」,《說文解字》釋為「蟲也」。 「尤」為部落名。尤又作由,意為農。 「尤」是依傳聞所記名稱,與「由」為同音異字。故「尤」即「由」,亦即農。
由史籍所載,蚩尤聯邦因得鹽池之利,金屬冶煉之法,成為以神農氏為首的農耕古國聯盟中實力最雄厚的一個古國聯盟——蚩尤氏族國家聯邦。
蚩尤見之正史,載於《史記·五帝本紀》。因其有與黃帝爭戰失敗的經歷而聞名。蚩尤活躍於歷史舞台之時,正是「神農氏世衰」之時。當時中國史前氏族國家及氏族國家聯邦林立,各古國依仗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武力互相爭鬥,不再服從由於發明耒耜的功績而自然形成的古國聯盟首領神農氏的約束。「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蚩尤最為暴」。這裡所講「諸侯」,是指原始社會末期的中華大地上的上萬古國的國君。蚩尤是其中之一,是蚩尤聯邦之君。
蚩尤與黃帝之戰,《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
蚩尤戰敗後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以致秦始皇東遊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蚩尤戰敗被殺是可能的,但其民眾不可能被殺光,因為原始社會末期的戰爭,目的是爭奪土地、人口和生活資料。蚩尤氏族聯邦中一部分遷到北方,與葷粥(匈奴之別名)有族源關係。蚩尤氏族聯邦中的南遷者,與苗民、三苗有族源關係。蚩尤氏族聯邦的大部,融入黃帝聯邦中,成為了華夏族 。
2、蚩尤是三苗的祖先
在榕江一偏僻苗塞中發掘出的「苗族古歌」,解答了榕江西山上「苗王廟」的千古之謎,同時解釋並確認了「苗王廟」所供的祖像是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現在的苗人普遍認蚩尤為始祖。
蚩尤部落遺裔的南逃,不見歷史記載,但存在口碑。黔東南苗族史詩《楓木歌》,說苗族始祖姜央(炎)是從楓樹樹心中生出來的。苗族學者聯繫《山海經·大荒南經》記:「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論證苗族為蚩尤之裔,《苗族簡史》載:「川南、黔西北一帶有蚩尤廟,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尚書·周書·呂刑》將蚩尤與苗民相提並論,指斥苗民沿襲了蚩尤之習性。時至今日,布依族仍稱苗族為「布由」。布依族「布」意為「人」或「族」。 「布由」意為「由族」亦可記為「尤族」。與蚩尤的族稱一致。
古三苗居地曾及於湘贛間。據《史記·吳起列傳》記:「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陽湖。因此,三苗極可能是蚩尤(農氏族)之遺裔發展而來的游耕農部落群。苗族普遍存在長時間遠距離遷徙的傳說歷史。這是與其較長時間地保持游耕農業經濟的生產方式分不開的。
根據研究,苗族原初的族源即呈現出多元性。苗族古稱「有苗」或「三苗」。除了蚩尤(農部落)與「苗民」、「三苗」有直接的族源關係而外,黃帝之裔縉雲氏、顓頊之裔驩頭也都分別是三苗、苗民的主要族源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蚩尤是中國苗族的直系先祖。
3、楚人的王族是華夏族,楚人的主體是三苗
蚩尤戰敗以後,其勢大衰,但他們還據有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廣闊地區。到堯、舜、禹時期,他們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聯盟。這就是史書上說的「三苗」,又稱為「有苗」或「苗民」。三苗這種部落群體的發展,最後形成了氏族君長國。
到商、周之際,華夏族的顓頊帝的後裔的一支,沿丹水到漢水中游,建立了楚國,後來,荊楚的社會經濟日益發展,日漸強盛,發展成為春秋戰國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國。楚國的主體居民就是「三苗, 「三苗」又被稱為「荊楚」,有時也被稱為「南蠻」,這些「三苗」人以蚩尤為祖。楚的上層也逐漸苗化,秦滅楚統一天下後才重新融入華夏。
(二) 韓人是楚人,其民族歸屬是三苗,蚩尤是其先祖
辰韓在中國《三國志》、《後漢書》有明確的記載:「辰韓嗜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韓國《三國遺事》也有同樣記載,大量事實表明,韓國歷史上的韓人,是秦朝時期逃來的中國人。
中國《三國志.魏書》記載了當時辰韓無數的部落國家:莫盧國、駟盧國、萬盧國、楚山塗悲離國、楚離國,顯著的特點就是以「盧」和「楚」作國名,所以,當時逃到韓國的韓人,來自中國的「楚」和「盧」。
「盧」在那裡呢?公元前8世紀,楚國有個附庸國就叫「盧國」,其地理位置在湖北襄陽縣西,是由盧戎建立的國家,是炎帝姜族的後裔。因最初生活於盧水的上游,得名盧。在唐堯時期,三苗因威脅到中國天子的統治秩序,被虞舜遷移到西部三危山,與古羌(西戎)混住,部分三苗人融入古羌,但苗的主流依然以有苗而存在,只是深深打上了羌的烙印,信仰白虎,以炎帝為祖。在大約公元前11—8世紀,有苗到盧水地區(岷江),一支沿漢水南下到達漢水中游的襄陽地區,建立了羌化苗人的盧國,是楚國的附庸。所以盧也來自楚地。由於這支羌苗又回到了苗故地,所以儘管有羌的遺蹟,但還是三苗。
韓國的地名,就是搬用楚國地名。
韓國的地名,江陵、丹陽、襄陽、漢陽、漢江,都跟楚地地名相同,地理位置以漢江為坐標,也是一致的。朝鮮的以上地名設置有600多年了,中國的這些地名至少在周代已經存在。這又是韓國人冒用的證據。
端午節的習俗,就直接證明韓國的民俗,就是中國楚地民俗。
韓國將中國的端午節「申遺」,當作其民族的傳統,就直接證明韓國的民俗,就是中國楚地民俗。所以我們楚地人,不必要仇恨韓人,因為他們就是楚的遺民,有發揚光大楚文化的權利。
結論是,辰韓人(三韓人),來自楚國,當然是被秦所滅的楚國。辰韓人是楚人,其民族歸屬是三苗,蚩尤是其先祖之一。
所以,韓國有部《蚩尤天皇》的網絡文章,認為蚩尤是他們的祖先,是有道理的。只是,蚩尤沒有打敗軒轅大帝,而且蚩尤也是中華民族的三源頭之一。韓人,就是華夏人,韓文化,就是華夏文化在朝鮮半島的發揚光大的結果。
五、三韓人來自被秦所滅的楚,
是楚地羅盧兩氏族的後裔
1、韓國羅氏族譜證據證明,羅氏來自楚地,是楚之附屬國羅國的遺民
韓國1982年版的《羅州羅氏大同譜》記載:周代成王因大羅氏有功封羅國,為楚附庸,後被楚屈氏所滅,是為豫章羅氏,也說羅氏是祝融氏後裔,表明與楚同源的事實,跟楚一樣,王族和貴族來自華夏,人民是三苗,所以羅國其實也是苗化的華夏,本質是苗。
羅國在現在的襄陽縣西南《左傳》杜預注「羅國,熊姓國」。楚武王是滅羅國,子孫以國為姓。羅被滅後,被先遷移帶枝江,後到長沙。同時被遷移的,還有同時滅國的盧國的子孫。
2、韓國盧氏歷史表明,盧氏來自中國,當是楚地盧國的後裔
韓國的盧姓,一直自認為來自中國的山東。但根據歷史記載,盧戎是羌化的三苗,在回到荊楚故地後,又回歸了三苗。盧戎在商代就是盧水上游強大的部族,《尚書》記載跟隨武王滅商的隊伍中就有盧人,周封姜尚為齊侯時,一部分盧人隨姜尚在山東建立了盧子國,還有一部盧人到漢水建立了另一盧子國,楚地的這一盧國,才是韓國盧氏的祖先,山東盧國早就融入了齊國,不可能是韓國盧氏的祖先。
由於羅盧兩國同時被楚所滅,兩氏遺民約3000人,同時被先遷移到枝江,後到長沙,最終在長沙生活相當長的時間,相同的命運將兩氏族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共同面對暴秦的壓迫下,最終選擇離開中國、尋找世外桃源是符合歷史規律的。
另外,一部分盧人還被遷移到辰州(現在的湘西辰水鳳凰城的苗人還存在白虎信仰就是遺蹟),這裡的盧人可能也有部分參加了外逃行動,這可能是辰韓的辰的真來歷。
3、韓國的開國神話,表明韓與楚的聯繫,證明了韓人與羅盧的血緣關係
韓國的開國神化,就是「檀君神話」。古時候有天神桓因知道庶子桓熊想下凡,於是就選定三危、太白二地,並給了桓熊三個天府印作為神仙的標識。桓熊率領3000之徒,降到太白山頂的神檀樹下,建立神市。自稱桓熊大王。他設置風伯、雨師、雲師,主管人間360件大事。當時,有一熊一虎同住在一個洞中,他們請求桓熊把他們變成人。桓熊天王給他們一柱艾和12枚蒜,並告戒他們,吃了蒜後100天不能見人光。熊照辦了,只用了21天就變成了一個女人,虎沒有照辦,就沒有變成人。桓熊天王與熊女結合,生下了檀君,即王險,成為朝鮮的開國君主。
說明1:韓國的開國神話的發源的在中國。中國不但有太白山(在秦嶺南,漢水源頭,在楚地),而且有三危山(在敦煌,也有學者認為就是岷山,也在楚地),所以這故事中的兩山都在楚地,在中國。朝鮮學者認為,太白山指朝鮮平安道的妙香山,三危山是中國敦煌附近的三危山,跟中國還是有聯繫。
說明2:韓人起源在楚地。蒜、艾的風俗,是楚地風俗,到現在楚地還有門上掛艾的獨特傳統。韓國的開國神話保留了濃厚的楚文化特色。
說明3:韓人是羅盧兩族的後人。「有一熊一虎同住在一個洞中」,表明了崇熊崇虎的兩族人生活在同一地方,楚國上層來自華夏的顓頊後裔,是有熊國的後代,當然是崇熊的,楚國國君以熊為姓,就是證明。楚國的附庸國羅國,也是熊性,跟楚同源。楚國的附庸盧國是崇虎的,熊虎共生於楚地。所以熊代表的是羅,虎代表的是盧,韓人是羅盧兩族的後人,即楚人。
六、韓終是大王「桓熊」,是韓人的直系祖先
韓國的開國神話中熊虎是誰我們已經清楚了,但誰是大王「桓熊」呢?根據學者研究和大量歷史資料,大王「桓熊」應該是韓終。
1、羅盧進入韓國的條件
羅盧兩族人要進到韓地,逃離秦的統治,最好的途徑是渡海。這就必須有豐富的航海技術,但作為內陸人,儘管羅盧兩族生活在湖北水鄉,航海終歸不是其特長。
2、誰會航海?
秦漢之際,中國最活躍的一類人,就是方士。從戰國開始到秦漢,方士得到了皇帝的重視,尤以秦始皇、漢武帝為最。方士是那個時代的科學家,通曉天文地理、醫術算學,特別聞名的是航海。為求得不老仙丹,他們常常在海上尋找蓬萊仙島,徐福就是傑出代表。見於歷史記載的,還有韓終、盧生、侯公等。他們都先後為秦始皇入海尋找仙藥。徐福到了日本,盧生、侯公等死在中國,只有韓終到哪裡,沒有結論。
根據學者研究,韓終一行到了辰韓。
3、羅盧與大王韓終
韓終,齊地方士,《後漢書。張衡列傳》記載:韓謂齊仙人韓終也,為王採藥,王不肯服,終自服之,隧得仙。韓終修煉的地方,正在長沙,羅氏盧氏也在長沙。羅氏盧氏先被楚所滅,現在又被秦所壓迫,自然有舉族遷移的想法。韓終的方術,也不被秦始皇重視,所以韓終極其門徒,也正在尋找新的出路,他們一方有技術,一方有人力,三股力量就自然就結合在一起了,在韓終的帶領下,他們終於到達半島南部,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4、韓終為什麼是大王?
從韓開國神話我們也看到了檀君即王險的結論,這就將韓國的歷史跟萁子朝鮮和衛氏朝鮮聯繫在一起了,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聯繫。
我們知道,在中國漢朝初年,當時受封於姬周的箕氏朝鮮國王准為燕人衛滿所逐,南入韓地,稱韓王,死後絕滅。箕氏朝鮮國王准不可能是韓國的直系王族,萁子就不可能有大王的地位。而衛氏朝鮮在漢武帝時被中央取締,跟韓拉不上關係,衛滿也不可能有大王的地位。況且在以上事件發生時,韓人已經出現在半島南部了。
而韓終不同。韓終出行在秦始皇時期,在漢初韓人才出現,與歷史相符合。當時,由於韓終有技術、有能力、有智慧,是當時的科學家,而且門徒中能人眾多,自然有管理人間360件大事的力量和能力,他就成了當然的領袖,當然的大王了。韓終娶羅氏女為妻,生下了韓國的開國之君檀君,「韓」就成了這3000之徒的共同旗號了。由於這批人能使用華字,是最先進的力量,所以以其強大的優勢,由眾韓到三韓,再到統一新羅,最終融合半島各族,成為半島主體居民。「韓」是韓人自己選用的對自己稱呼的漢字,不是漢人強加給韓人的,所以韓來自韓終是合理的。
七、題外話
作為中華文化的一支,朝鮮15世紀才發明窗形文字,在這之前使用的是漢字,接受的是漢化,正是有了使用漢字的優勢,才使韓人成為半島的主人。朝鮮一直是中華帝國的附庸國,是中華政治經濟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可否認的是,朝鮮對中華文化也有很大的貢獻,特別在保存中華文化的傳統上比中華中心地區好。特別是經過滿清300年的統治,中華漢人成了滿人的奴才,奴性十足,創新能力不斷喪失,漸漸落後於世界。
在滿清統治時,韓人一直把自己當作中華的正統,內心視滿清為蠻夷。日本把滿清統治中國作為他們窺視中國的理由,認為自己源出中華,同文同種,更有理由統治中國。
可以看到。中國強大時,中華秩序就是世界上最為穩固和持久的秩序,在中國衰弱時,穩定就是空話,都想挑戰中華的權威,代而成為中華的中心。
韓人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在中國相對微弱時,為中華換標籤,極力用大韓代替中華,這樣就可以北拒中國,南壓日本,做自己的大韓正統夢。
關於大同思想網:成立於2012年9月1日。由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原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青年學者枕戈、天地人律師事務所鄒紅艷律師、嶽麓書院唐宏站博士發起,並有學界代表人物鄭佳明、盧德之、秋風、林安梧、伍繼延、何真臨、曾亦、杜文忠、韓秉欣、黃守愚等一大批學者支持的文化學術網站,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實踐法治中國為當下目標,弘揚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並希冀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求大同,存小異」,也是大同思想網的基本出發點和立場,希望藉此促進各種思想學術派別的平等對話和全面融合、達成共識,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巨變時期的歷史變革貢獻微薄力量。


---------------------------
盧敖,世稱盧生,秦朝方士,燕國人,一說齊國人。官至博士。據說修煉方術而成仙,漢朝時為了紀念盧敖,設置了盧氏縣,在今日河南省。
簡介
秦始皇派徐福出海求仙人,前215年,派盧生求羨門、高誓。
盧生後來後,上圖書「亡秦者胡」,秦始皇派蒙恬出擊匈奴。前212年,在盧生的鼓動下,秦始皇自稱真人,不再稱朕,有人透露皇帝行蹤都被處死。
韓的方士侯生對盧生說秦始皇大權獨攬、剛愎自用,不能為他求仙藥。兩人逃亡。秦始皇認為自己厚待盧生,盧生還誹謗自己,命令告發誹謗皇帝的博士諸生:「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被告發的士人全部被坑殺,就是坑儒事件。
據《史記集說》記載,山東諸城有盧山盧敖洞,盧生在此避禍。
-------------------------
﹝盧敖﹞
即盧生,生卒年不詳,秦代博士,本齊國〈一說燕國〉方士。曾為秦始皇尋求古仙人羨門、高誓及芝奇長生仙藥,秦始皇賞賜甚厚,進為博士。秦王朝立官職設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成為中央行政的中樞。其下又設太僕、衛尉、郎中令、奉常、少府、治粟內史、宗正、典客、廷尉九卿之官,各司其職。「博士」之官屬奉常府,奉常府掌管邦禮,即執宗廟禮儀,兼作選試,(漢改為太常)歷代專司祭祀禮。另「博士」還專司博通古今,向皇帝提供古今史事咨詢及書籍典守。後見秦始皇剛愎拒諫,專橫失道,遂避難隱遁,居於故山〈今諸城市區東南十三公里處〉。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終因未得而作罷。故山後改名盧山,山前有盧山洞,內置盧敖像。
根據盧姓族譜載:盧氏原形成於春秋初期的齊國盧城(今山東長清縣西南),是以采邑名命而得姓。齊國的始祖齊太公名尚,本姓姜,因其先祖于虞、夏之際被封于呂(今河南南陽縣西),從其封姓,故為呂尚(即姜太公,姜子牙)。呂尚因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於西周初期被封于營丘,建立齊國,齊文公的一個兒子叫公子高,他有個孫子叫傒,任齊國正卿,食邑于盧(在今山東長清縣西南),其子孫以封邑為氏,就是盧氏。姜太公之後裔有四十八姓,盧氏為其中一支。傒公為姜太公第十一代子孫,是盧氏開姓之祖。盧姓還有兩支出自河南洛陽,是北魏時鮮卑族的吐伏盧氏、莫蘆氏。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也改為盧氏。《范陽族譜》記載:「盧敖第五代:盧敖,任秦五經博士。其子孫一部分到河北范陽,一部分到開封、洛陽(秦代族譜記載六代)。第六代:盧生,秦代文博士,求仙藥不獲,被秦始皇焚書坑儒。」根據山東上清縣歷史資料查證;春秋時代傒公受封的采邑之地,傒公子孫遂以邑名「盧」為氏,從而正式開創了盧氏之始,盧邑因此也成為盧氏子弟第一立身傳世、聚族成群的伊甸園。
--------------------------------
《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
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盧敖與之語曰:『惟敖為背群離黨,窮觀於六合之外者,非敖而已乎!敖幼而好游,長不喻解,周行四極,惟北陰之不闚,今卒睹夫子於是,子殆可與敖為交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寧肯而遠至此。此猶光乎日月而載列星,陰陽之所行,四時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猶窔奧也。若我南游乎岡{宀/良}之野,北息乎沉墨之鄉,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濛之光。此其下無地而上無天,聽焉無聞,視焉無眴。此其外,猶有汰沃之汜。其餘一舉而千萬里,吾猶未能之在。今子游始於此,乃語窮觀,豈不亦遠哉!然子處矣!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上,吾不可以久。』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雲中。」東漢·高誘注:「盧敖燕人,秦始皇召以為博士,使求神仙,亡而不反也。」
例句
長憶映碑逢若士,未曾攜杖逐壺公。 唐彥謙 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盧敖(前275-前195年),字雍照,徙居范陽(今河北涿州市)。秦代博士,本齊國(一說燕國)方士。曾為秦始皇尋求古仙人羨門、高誓及芝奇長生仙藥,秦始皇賞賜甚厚,進為博士。後見秦始皇剛愎拒諫,專橫失道,遂避難隱遁,居於故山(今諸城市區東南13公里處)。秦始皇大怒,下令搜捕,終因未得而作罷。
13世祖盧敖(約公元前275-前195),號雍熙,秦始皇召為五經博士,居范陽涿郡(今河北涿縣),後世稱其後代為范陽盧氏。妣陸氏宜人,生子:生,號方士,文,號大士,其子孫一部分居涿郡,為范陽涿人,一部份分派開封、洛陽。 
文獻記載
原文
《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
盧敖遊乎北海,經乎太陰,入乎玄闕,至於蒙谷之上。見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軒軒然方迎風而舞,顧見盧敖,慢然下其臂,遯逃乎碑。盧敖就而視之,方倦龜殼而食蛤梨。盧敖與之語曰:“唯敖為背群離黨,窮觀於六合之外者,非敖而已乎?敖幼而好遊,至長不渝,周行四極,唯北陰之示窺,今卒睹夫子於是,子殆可與敖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寧肯而遠至此?此猶光乎日月而載列星,陰陽之所行,四時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猶窔奧也。若我南游乎岡[宀+良]之野,北息乎沉墨之鄉,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濛之光,此其下無地而上無天,聽焉無聞,視焉無眴,此其外,猶有汰沃之汜。其餘一舉而千萬里,吾猶未能之在,今子遊始於此,乃語窮觀,豈不亦遠哉!然子處矣,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雲中。盧敖仰而視之,弗見,乃止駕,柸治,悖若有喪也,曰:“吾比夫子,猶黃鵠與壤蟲也。終日行,不離咫尺,而自以為遠,豈悲不哉!故莊子曰:“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言明之有所不見也。 
譯文
盧敖漫游到了北海,經過太陰,進入玄闕,到達蒙谷山。發現有個人在那裡,此人眼眶深陷,鬢髮烏黑,脖子粗短,雙肩聳起像老鷹,上身豐滿,下身瘦削,正迎著風翩翩起舞。此人回頭看見了盧敖,慢慢放下手臂停止舞動,逃避到山腳後面。盧敖走近去觀察,此人正蹲在龜殼上吃蛤蜊。盧敖於是上去與他搭話:“唯有我盧敖離鄉背井,遠離人群,觀覽遍六合之外的所有地方,這樣的人恐怕難找第二個吧?我盧敖從小喜歡周遊四方,長大以後這種興趣也沒改變。我遊遍了四方極遠的地域,只是還沒見過北陰。今天我在這裡突然與你相遇,不知你願意與我為友嗎?”這時這位人士露齒而笑說:“嘿嘿,您是中原人,竟然遠道來到這個地方。不過這裡仍然日月照耀,滿天星辰,陰陽運行,四季變化,這兒與那個叫不出名稱的地方相比,還只是個小角落。像我向南游過的無邊無際的空曠之地,在北方休息在寂靜幽暗的地方,向西跑遍幽深邊遠的地方,往東一直來到日出之處。這些地域是下無地而上無天,聽不到任何聲音,看不清任何物件。此外還有水天相連的海洋的邊岸,我儘管一動就是千萬里,但我還是無法達到那裡。現在你才遊歷 這裡,就認為看盡了一切地方,與我上述說的那些地方比,你不覺得差遠了嗎?不過你呆在這裡好了,我與汗漫先生已約好在九垓之外會面,所以我無法在這裡久留陪你。”說完,此人一舉臂、一聳身便飛入雲端。盧敖仰面瞭望,已看不見此人的身影了;於是盧敖停下了馬車,驚懼困惑,若有所失,自言自語說:“我和這位先生相比,就如同黃鵠與小蟲一樣。我整天奔波不停,卻還在咫尺之地漫遊,但我卻自以為很遙遠了,這不是顯得很悲哀嗎?”所以《莊子》說:“壽命短的不了解壽命長的,小聰明不理解大智慧,朝生暮亡的菌類不知月的晦朔,蟪蛄不知一年中的春和秋。”這是說視力好的也有他無法看到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