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植物人父臥床!女兒忍痛拔管「斷食善終」 醫自責險做傻事
不捨植物人父臥床!女兒忍痛拔管「斷食善終」 醫自責險做傻事 https://bit.ly/3RFeN4A
©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學習面對死亡,是生命重要的課題,台灣於2019年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賦予末期病人拒絕急救與維生醫療的權利。從事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師潘迪智分享曾遇過的實際個案,1位父親由於車禍變成植物人,3個女兒從學生時代就打工賺錢養爸爸,直到長大成人。無奈龐大的醫療費壓得她們喘不過氣,即使有社工輔導還是心力交瘁,最後在院方不知情的狀況下,自行選擇斷食善終,等到潘迪智接獲通知,患者已經進入臨終狀態。這種無法幫助病人跟家屬的無力感,令他陷入深深的自責,愧疚不已。
植物人家屬要求斷食善終,令潘迪智非常愧疚。(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YouTube)
不捨植物人父臥床!女兒忍痛拔管「斷食善終」 醫自責險做傻事 https://bit.ly/3RFeN4A
潘迪智在節目《新聞挖挖哇》中提到,這位植物人病患有3個女兒,父女感情非常深厚,女兒還將爸爸的名字刺青在身上,就讀高中的時候就半工半讀,只是長期以來照護壓力,家屬真的不堪負荷,希望可以讓爸爸斷食善終。潘迪智當下雖明白家屬的痛苦,只是想到患者還不到生命的末期,實在沒辦法答應請求。
不捨植物人父臥床!女兒忍痛拔管「斷食善終」 醫自責險做傻事 https://bit.ly/3RFeN4A
在與社工溝通的過程中,家屬先受不了,私下斷食善終。潘迪智得知消息趕到病房時,患者已經是臨終狀態,生命只剩最後的幾個小時。儘管他恪守醫生本分,把程序完整走完,但心中一直留有陰影,「原來人的生死,我們還有那麼多不完美的地方,沒辦法好好幫忙,我明明就是醫生,為什麼沒辦法幫助這樣的病人跟家屬。」
潘迪智坦言,個案結束後,他甚至有了想不開的念頭,靠著諮商治療才慢慢走出憂鬱情緒。他也強調,斷食不一定會善終,還是會承受一些痛苦,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不捨植物人父臥床!女兒忍痛拔管「斷食善終」 醫自責險做傻事 https://bit.ly/3RFeN4A
要追求善終,但身處照護第一線,看多了高齡長者臨終的過程,忍不住要嘆口氣說:好死不容易啊!患者已簽署了放棄急救同意書,家屬卻還是不肯放手的報導,另一例,但就在我們決定停止急救措施前,王先生意外的有個短暫的醒轉時刻,於是我問了王先生本人的意願,他說:「我要活。」在推廣「善終」觀念的當下,我們或許可以思考:我們能不能將推動的時程與內容往回倒一點點,先幫助大家學習在家庭間的好好溝通,相互理解、支持與陪伴?每個人都要珍惜在世的時間,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來活。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在面對放手與否的當下猶豫不定,徒增痛苦與遺憾
https://is.gd/wY9A40
減少病人的無益醫療,應是當代醫者要放在心中的行醫準則。 圖片來源:病人自主權利法 site:nicecasio.pixnet.net/blog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P3NDmY
從事安寧緩和療護的工作,已經進入第15個年頭,一直以尼采的兩句話做為挫折困難時的自我勉勵:「人要活得精彩,死得其時!」
柯文哲市長在TED-Talk〈生死的智慧〉演講時說過:「面對挫折打擊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面對各種挫折打擊,仍沒有失去對人世的熱情。」回顧台灣的安寧療護推動,由個人癌末擴展到非癌生命末期,由醫院病房到導入社區之中,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過程,提供一系列的生命關懷服務,逐漸發展到「慈悲關懷社區」。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可以善用本土大數據分析,預估國人的生命存活期,再提升國人的生命識能,結合各界資源,避免病人受苦,達到人人享有善終的理想。
台灣從2000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到2016年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急診病人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比例逐漸上升,但是透析[1]病人的簽署比例仍是很低,顯示台灣在提升透析病人自主善終意願表達,以及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推動這些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提升全民死亡識能,減少憾事
「有品質的好活」,只靠醫界努力是不夠的,提升全民的「生命識能」才是成功的關鍵。一個人面對生命的態度稱為「生命識能」,包含了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與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可說是一種在生命歷程自始至終持續具備的能力,即個人在面對生死議題時所具有的人生智慧。
因為健保制度的發達,台灣人對於「自己的健康要自己負責」的健康識能其實不高,最近統計顯示,國人有近3成健康識能不足。當健康識能不足時,會把保健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無法正確服藥、理解藥物標籤能力薄弱、流感預防接種率較低、癌症篩檢使用率低,連住院和急診率都相對提高,在未來確定走向超高齡社會的新時代中,面對死亡的態度也會模糊不清。在《病主法》施行之後,必須提升全民的死亡識能,讓善終須自己提早準備的觀念廣為周知,尤為要緊。
死亡識能的概念延伸自健康識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出版之《健康促進辭典》(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其中健康識能詞條寫道:「健康識能是一種認知和社交技能,個人為了要促進和維持自身或社群健康,去獲得、理解和使用與健康相關訊息的動機和能力。」一般民眾自我照護的能力,與健康識能的高低程度有關,健康識能不僅止是能閱讀衛教小手冊、生病時能替自己掛號,更強調能取得並且可以有效使用醫療資訊的能力。健康識能重視的是「賦能(Empowerment)」的概念,具有高度健康識能的人,會透過改變個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等行動,來改善個人和社區健康。
死亡識能則為個人對於末期和瀕死照護相關資訊,獲取、理解及使用的知識和能力。死亡識能是一種對於生命終止做好相關計畫的know-how,需要相關經驗累積與建構。根據澳洲過往研究發現,居家瀕死病人的照顧者,會在照護病人的同時逐漸學習並累積照護的知識和技巧,一步步學習如何能照護病人在家往生。而這些照護經驗及死亡識能的累積,也會逐漸轉化成照護者未來再度面對臨終照護時的照護能量。
死亡識能可以更進一步延伸為──人們在陪伴及照顧瀕死者、學習生死議題的人生智慧。具有高度死亡識能的人,能夠將這些人生智慧付諸行動,實際提供臨終照護的能量。
對於全人醫療的深切期許
台灣預計在2025年成為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面對即將到來的龐大高齡化人口,以及逐年攀升的慢性病與多重共病症之人口,各層級的政府單位和醫療相關單位正全力投入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以因應沉重的照護負擔。推廣並支持「以病人為中心」及「整合型安寧療護」,做為整體醫療照護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可能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台北市聯醫黃勝堅總院長曾說:「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有預防病人受苦的責任。」因此減少病人的無益醫療,應是當代醫者要放在心中的行醫準則。筆者認為,理想的法律規範,要能拉近病人與家屬期待和醫療團隊能力之間的距離,並且對於預防受苦責無旁貸。
我們的醫療保健機構應逐步調整,朝向上述目標來推動,除了照顧病人需求之外,對於病人家屬及投身重症病患照護的臨床醫療人員,給予持續性的支持與關懷,避免其身心靈的疲乏與耗損,才能確保整個照顧環節的延續性,與提供最優質的醫療照護。
最近閱讀《讓日子多一點生命-安寧病房的美味大廚》,有一段話深得我心:「我們無法替生命多增添一些日子,卻可以替日子增添一些生命。」在自利利他的醫者使命感推動下,我們整合醫學的團隊會繼續在崗位上努力,讓台灣百姓都能好活與安老,成為圓滿人生的生命識能大國!
[1] 透析治療(洗腎):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在血液透析中,病人全身的血液必須流經一台機器,「洗淨」血中雜質,再將乾淨的血送回病人體內。透析的過程有時會讓病人感覺不適甚或精疲力竭,也常會伴隨有噁心、盜汗、頭暈、心跳加速、昏厥等現象。病人自主權利法 site:nicecasio.pixnet.net/blog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P3NDmY
正視善終與死亡,全世界都該學習|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人口老化速度,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2018年,台灣正式踏入高齡社會,每7人就有一位老年人。人類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醫療體系卻未能接招。從健康老人到生命最後一哩路,如何活得長,又能活得好,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挑戰。
「我常看到臥床7、8年的老先生,在加護病房插管、洗腎,甚至用葉克膜,老太太在一旁愁眉苦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描述年長者就醫現況。(延伸閱讀: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選擇善終,你至少可以救10條命)
老得很快,但健保沒改
這是台灣目前的老人照護模式。雖然有很好的健保、長照2.0,但現階段的「醫養」——即醫療與養護,是分裂、片段的。走到生命末期,醫療介入愈多,長者得承擔高強度的無效醫療,無法善終。
黃勝堅認為,台灣社會已經到了必須正視老年到死亡,這段歷程的關鍵時刻。
他指出,從老化一路邁向死亡,人可以分成健康老人、亞健康老人、輕度、中度、重度(失智、失能)到死亡。愈到後面的階段,愈應增加生活照顧的比例,減少品質差、花費高又讓病人受苦的無效醫療。(見下表)
突圍1 「醫養合一」改革
因此,黃勝堅建議,台灣的醫療、長照體系,應該往「醫養合一」做改革。
所謂「醫養合一」是指整合醫院及長照體系,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出發點,給予醫療資源及生活照顧。
黃勝堅強調,老化無法用機構解決,一定得走入社區。他推動「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劃」,帶領團隊走進年長者家中,提供「從生到死的照顧」(延伸閱讀:百位醫護的承諾:我們願意走進你家照顧你)
愈健康的老人,要加強「保健預防」,提升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延緩失能。
突圍2 架構新健保生態系
安進全球健康政策中心負責人布魯斯(Andrew Bruce)也有類似的想法。他指出,現行的健康保險多半是以事後治療(break and fix)來做設計,發病後,保險對各項治療去做理賠。但隨著科技進步,健保可以增加預測與預防(predict and prevent)的面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左)和安進全球健康政策中心負責人布魯斯(右)。(黃明堂攝)
舉例來說,AI、基因數據、遠距醫療、智慧藥物等,從貼身手機、穿戴式裝置、生理數據到無形的訊號,都能讓人更準確地預測到疾病高危險群,可以事先預防,減少治療的成本。(延伸閱讀:人口老化逼近 這個醫療照護的想法,必須先改變)
布魯斯表示,高齡社會遭遇的困境是,未來不管政府稅收、經濟發展、健保財務都會有危機,勢必得改革醫療體系。例如健保提供者須考慮定價方式,不該再是論量計酬,而能根據治療成效來支付。
這是一場所有人都得參與的挑戰。要降低某疾病發生率,除了科學新藥、大數據的幫助,健保提供者和利害關係人如政府、醫院、製藥、科技公司等,都要一起腦力激盪,溝通出最好的預防模式。
突圍3 增加死亡識能
面對高齡社會,黃勝堅指出,另一個可以突圍的是增加「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
死亡識能是2013年英國提出的想法。面對死亡,要經由互動,來提升生活品質、照護品質到死亡品質。簡單說,所有人以伙伴關係來創造更多信任,人與人互動之間,不管生老病死,希望提升社會正能量。
今年1月6日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一個開始,更是一種大愛。(延伸閱讀: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最大絆腳石是什麼?)
「生命末期不會進加護病房,那一張床讓出來,至少救一條命。如果躺在加護病房40、50天,每5天救一條命,只要不進去,就救了10條命,」他說。
重新思考、改善醫療照護體制,如健保定價、推動醫養合一;搭配AI大數據等工具發展,預測疾病;透過數據追蹤分析了解疾病的病程,適當介入醫療等,才能讓人從健康老化到善終,每一步都能走得更穩健。(彭子珊協助整理;責任編輯:黃韵庭)
瓊瑤/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臨終不急救,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10項要求,無論最後生了什麼樣的重病,都拒絕任何大手術、插管、急救措施,因為不想承受一點點的痛苦,「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Qgyfjp
遺囑/遺言/DNR/健保卡註記DNR放棄急救/安寧維生/75歲後不作任何預防醫療,不作檢查,不服抗生素,不打預防針,不開刀,不作真治療,只作舒緩治標的處理(palliative)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dMSfMn
DNR/健保卡註記放棄急救/善終/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有26萬人、約1.4%的成年國人,將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的意願註記到健保卡中/在健保卡註記DNR的人數,其中,女性17.5萬人多於男性的8.5萬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NH6jGF
一位只想活到75歲的醫生-到75歲時,子女已經成年,進入人生最豐富的壯年,孫子也已經出生,接受過自己的祝福,他相信自己已經過了一個完滿的人生+75歲後不作任何預防醫療,不作檢查,不服抗生素,不打預防針,不開刀,不作真治療,只作舒緩治標的處理(palliative),類似末期疾病的安寧治療,讓第一個生的病帶他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biPsyU
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安寧」只是軟體的概念,基本運作是尊重患者善終的權利,患者預先簽下DNR(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和ACP(預立醫療自主計畫),自行決定往生的地點和方式,可以是醫院、社區、機構,甚至是家中,不進行無效的、延長生命的醫療。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P4bxev
黃勝堅醫師和台灣人「死亡品質」的提升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自2000年6月實施以來,醫界參與大力推廣DNR的醫護人員不在少數。DNR是Do Not Resuscitate的縮寫,指的是對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的病人,不要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助行為。不急救,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DNR意願書),據說很多老外更直接,怕醫務人員匆忙中沒看到他們病歷卡上的DNR註記,乾脆就把「DNR」刺青在胸前。
不曉得是哪個天才,把前述這些急救行為統稱為「死亡套餐」,醫療人員看多了病房中痛苦折騰的臨終情景,覺得依據醫事倫理,必須提醒病人及其親屬:「順順的走就好」。
在台灣醫界,黃勝堅堪稱「提升台灣人死亡品質」的代言人,他常說,這些人「做仙去了」,並不是悲劇。相反的,簽署DNR對於任何人,男女老少,都是善終的起點,只不過是大家先取得臨終前照護計劃的共識而已。
這位長得很像彌勒佛的中年醫師,活像動畫中走出來的人物,舉手投足,喜感十足。在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期間(2011~2015),他提倡「以人為中心」的社區安寧醫療照護,近年來(2010~2014)成為暢銷書的《生死謎藏》系列三書,更是替「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打下良好的社會基礎。直至2019年1月「病人自主權利法」開始實施,他仍孜孜不倦地奔波各地,告訴大眾預立DNR與臨終照護的重要。
當然,黃勝堅醫師也同時告訴我們,死亡末期不只是DNR,「死亡不是一個點,而是個過程」,過程中對於病患的同理心特別關鍵,尤其是那些已無法開口表達意願的病患,是弱勢中的弱勢,要商量、計畫如何讓他們能夠「順順的走就好」。醫護人員既然承認做不到Cure(治癒),就必須更重視Care(照護)。
2018年11月,《希望你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的:長照》(二泉印月整理,大塊文化)出版,專長神經外科醫師的黃勝堅,現在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頂著寒風,為長照2.0政策以及為隔年1月將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作宣導,進行一場又一場的說明會,解釋到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有何不同?如何競合實施?長照與居家醫療的關係又是什麼?
相較於曾與黃醫師在台大急重症病房長期並肩作戰的柯文哲醫師正在奮鬥市長連任,我們看到「上醫醫國,下醫醫人」這句俗語並不全對。「下醫」同樣重要,或許更重要,或者一般人心目中的「下醫」就是「上醫」。畢竟,沒有國民,哪有國家?
三姊妹下跪的故事,說明醫院「救人」不僅是救「病人」,而且會幫助到所有「和病人有關的人」,會讓他們感到社會還有溫暖。
孝順:讓他們順順的走
黃勝堅團隊參與企畫、製作的《生死謎藏》系列三書,再次證明只要文化界願意鼎力相助,出版物對於政策變遷的影響力,往往遠勝於官方花大筆預算找公關公司協力。這三書雖有偶爾穿插講道理的短文,但主幹就是數十個與善終相關的小故事。生命的真理莫過於人情世故,死亡的真相莫過於面對現實,這些短文成功征服了讀者,看看圖書館等著預約三書的盛況即可知曉。
我個人閱讀過這三本書好幾次,不僅是因為想替家人及自己的死亡預做準備,而且深深感動於故事中庶民社會濃郁的親情展現。死亡是每個家族的最大事件,環繞這主題,文學與電影的藝術表現不知凡幾,但是三書中具體而微的死亡過程,仍然教示著我們:家人的死亡,就是我們的死亡。我們的一部分永遠不在了,而我們也即將重覆類似的過程,亦將消失於人世。
三書中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故事是「回家睡一覺」。田太太因為尿道感染併發敗血症而住院,其後中風兩次,入院以後沒有清醒過。一個月過去了,先生要求帶她回家。黃醫師不同意,認為田太太血壓沒有很差,好像沒有那麼不好;但是先生仍然辦了自動出院,理由是自從太太身體不好之後,就常說日後往生要回到家,而且讓娘家至親一起送她走。現在他家、太太家所有親友都趕到了老家的三合院,大家都同意他太太該回家了。
黃醫師仍然覺得不妥,可是田先生很堅持,只好拔管後給她打一點點嗎啡,才不會那麼不舒服。一週後,田太太的一對兒女來找黃醫師,說是他們把媽媽放在她本來睡覺的床上,「我們看著媽媽,就像平常三更半夜摸回家,進來房間看到她一樣。」就這樣,每個人都跟她道別了,有一天,田太太慣用的鬧鐘照樣在5點鐘響起,「我們跑進房間去看媽媽,爸爸撫摸著媽媽的臉跟我們說,鬧鐘響的時候,媽媽嚥下最後一口氣。」
大家哭成一團,「我爸說,我媽是在等回家,好好睡一覺,有力氣上路了,然後她就走了。」這對兒女是被爸爸派來跟黃醫師道謝的,感激他在醫院把媽媽照顧得很好,「謝謝你,媽媽走得很安詳,在睡夢中過去,謝謝你,幫我媽媽善終。」(《生死謎藏2:夕陽山外山》,黃勝堅口述,二泉映月採訪整理,小瓶仔插畫,大塊文化,2011)
黃勝堅〈生命末期照護溝通與決策〉62張幻燈片。
尊重:圓滿的有機死亡
幸好田太太有一個真正了解她心願的先生,才可能走得如此圓滿。在《生死謎藏1: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黃勝堅口述,二泉映月採訪整理,小瓶仔插畫,大塊文化,2010)中,由於出版時是善終理念推廣初期,負面的例子就比較多了,很適合那些平常就不尊重人,更難尊重家人一切意願的頑固份子閱讀。不過書中有一個病例很奇特,是個80歲的糖尿病末期病人,當醫師問及萬一病情有變,要不要插管,進加護病房?阿嬤毫不猶豫的說:「要,我要插管!」
阿嬤幽幽的說:「我年輕的時候到台北念書,我媽媽死的時候,我來不及趕回南部,為此我愧疚了一輩子。我現在三個小孩都在美國,萬一我不行了,不插管等待,不給他們一點時間趕回來,見到我最後一面,這樣的遺憾痛苦,我不要再發生在我孩子身上。」阿嬤囑咐醫師,所有該簽的文件她都簽,但是等孩子回來都見過面了,「請立刻幫我把該拔的管都拔掉。」(見「不再遺憾的等待」)
這位偉大的母親,即使到達臨終前都在替子女著想,能不令人動容嗎?
從該例我們了解,善終就是一種「最後的尊重」,黃勝堅常說人要「活得快樂、病得健康、死得尊嚴」,若缺乏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其實這三樣都不可能發生。
黃勝堅醫師這麼感慨道:「1960年代之後的高科技,給了人很多不切實際的希望,把很多人的眼睛都遮矇掉了。1960年代之前,病人不行了,社區醫師只要說沒希望了,家屬會認命的讓病人自然壽終,而不是像現在,用高科技拖住病人,救,一樣是救不回來,死亡過程卻備受折磨。」(見《生死謎藏1》)
醫護人員從白色巨塔中走入人群,黃勝堅團隊當然不是唯一,卻是被記錄得比較完整的。例如《生死謎藏3:紅色的小行李箱》(黃勝堅,小瓶仔插畫,大塊文化,2014)中「深山中落葉歸根」那位90歲的阿富阿公,年輕時是勤勉不懈的好爸爸,每天為了養家活口,從山上徒步走3、4個小時,到街上賣菜賣豬肉,從不喊累。直到老病,他堅持住在自己一磚一瓦打造的老家裡,只是兒女們都住太遠,無法天天去探視他。
有一天,阿公的女兒阿樺打電話到金山分院的居家照護辦公室,說爸爸無法下床,並已便秘十幾天了,問他們可否幫忙?於是團隊人馬開動,進入金山深山汽車到不了的地方,機車開上碎石路,還須爬一截克難型階梯,才來到阿公的家,發現他已兩腳萎縮,於是幫他申請新北市長期照顧大溫暖計畫,醫護人員可以每個月到山上探視阿公兩次,做居家醫療。最後,阿公也同意搬到萬里的兒子家,由兒女們輪流照顧。
寫到這裡,似乎已是完美結局,卻沒有完。阿公有一天說出遺憾,是這樣的:「我想要跟少年時批豬肉給我賣的順雄仔父子說聲謝謝!頭家一家對我真的很好,為了讓我可以坐夜車來批豬肉,還清出一個房間給我睡。隔天一早批貨的時候,看我經濟卡困難,還多給我豬血,讓我回去可以多賣點錢。30、40年過去了,不知他們過得好不好?我是否還有機會跟他們說一聲謝謝?」
金山醫院醫療團隊發動志工,在石門的眾多豬肉攤中尋找順雄父子,終於找到了,讓阿公可以在電話上跟他們說聲謝謝。
過去初來台灣的外省人,喜歡形容台灣人「男無情,女無義」,這位阿公及《生死謎藏》三書中出現的許多人物,都可以做為反證。
《生死謎藏》三書系列。
《希望你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的長照》。
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能夠讓病人從容的道愛、道謝、道歉、道別,才談得上善終。黃勝堅醫師常說:「醫療團隊能面對死亡,病人才有機會善終。家屬不放下,醫生不放手,病人無法好走。」
黃勝堅拿「房間裡的大象」來形容那些不願面對病人即將死亡的醫生及家屬,如果只有救命計畫而沒有善終計畫,病人得不到善終的機率絕對倍增。醫生們常常不知道如何談善終,這是必須學習的,事實上,《生死謎藏》三書也是醫護人員的教科書,第一課及最後一課都是講「尊重」,對於生命我們必須「謙卑,謙卑,再謙卑」,只有「尊重,尊重,更尊重」會使我們踏出正確步伐。
在台大金山分院服務期間,黃勝堅醫師的第一位末期病人是個罹患卵巢癌的阿嬤,問她有什麼要幫忙的嗎?那時候正值暑熱,阿嬤虛弱的問:「可以吃粽子冰嗎?」黃醫師剛答應可以,阿嬤的兒子連忙阻止,說肚子會塞住,不能吃。黃醫師知道那是一種傳統的三角冰棒,兒子不大高興,還是不想讓她吃,黃醫師就跟阿嬤商量:「換吃雪糕好不好?」然後對她的兒女說,沒關係啦,只要她有胃口,含一下再吐出來就好了。兒女聽懂了醫師的意思,去買一堆冰棒、冰淇淋,一家三代十幾個人,在病房吃開來了。
黃醫師第二天下午查房,發現阿嬤怎麼不見了,一問之下,她早上就走了。黃醫師心想要被罵慘了,第三天阿嬤的兒子專程跑了一趟,一進院長室便先鞠躬,說:「謝謝院長成全了媽媽最後想吃到的冰。我們之前攔了好幾天不給她吃,現在回想起來媽媽當時好失望,都覺得不安,還好院長你成全了,媽媽走得很安詳,謝謝,謝謝!」(見《生死謎藏3》「是問號還是驚嘆號」)
醫師本來就是「醫生」、「顧死」的嘛,善終沒有SOP,大家的同理心最重要!
黃勝堅〈學習生死議題〉影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