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大唐少女饒娥 令唐宋皇帝感慨褒獎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6日, 2018
年少的饒娥悲痛欲絕,在父親打魚的地方,哀傷哭悼。她不吃不喝,寢食俱廢,就這樣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哭出了血淚。圖為元 高克恭《風雨歸舟》。(公有領域)
十四歲的大唐少女饒娥,是一個普通的漁家女兒。出生在尋常百姓家,既沒有享過一天榮華富貴,也沒有見過任何一個朝臣。在她短暫的一生中,饒娥沒做過轟轟烈烈的大事,可是她的故事,不僅令唐宋皇帝感慨,特賜牌匾欽封,也令歷代名臣名相不惜筆墨,為她立碑立傳,由衷傳頌。
饒娥,字瓊真,饒州樂平人(今江西樂平人氏)。她出生在小戶漁家。從小學得一手女紅,善於織布縫紉,做起事來很是勤懇。
饒娥從小學得一手女紅,善於織布縫紉。圖為唐 張萱《搗練圖》局部,宋摹本。(公有領域)
饒娥的父親饒績,為了養家,每天駕船到江裡打魚。有一年,饒父一如既往出去打魚。不料江面陡起風波。因他當天喝了一點酒,有些醉意,無法駕船。這時一陣風浪打來,掀翻了他的船,饒父溺水身亡。風平浪靜後,眾人都沒有找到他的屍體。
饒娥的父親饒績,為了養家,每天駕船到江裡打魚。圖為元 高克恭《風雨歸舟》。(公有領域)
年少的饒娥悲痛欲絕,在父親打魚的地方,哀傷哭悼。她不吃不喝,寢食俱廢,就這樣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哭出了血淚,最後連耳朵和鼻子也都流出了鮮血。因為悲傷過度,饒娥氣絕而死。鄱陽湖附近的百姓都深感悲痛,為饒家父女哀嘆不已。
就在饒娥剛咽氣不久,天空響起劇烈的雷震聲,降下陣陣霹靂,劈死了上萬的水族龜鱉魚類。由於數量實在龐大,導致下游都堵塞了。饒父的屍體也浮出了水面。
鄱陽湖鄉民們看到這一幕,都感到很震驚。於是縣民、鄉民主動出財出力,為饒家父女舉辦葬禮,將父女二人安葬在鄱陽湖的南岸(指陰面)。縣令魏仲光有感於饒娥孝義,特別在墓前樹起圓頂碑石,鐫刻銘文記載此事。
唐德宗建中初年,黜陟使(指詢訪民間疾苦,賑濟貧窮的官員)鄭淑聽說饒娥的事蹟後,嘉獎旌旗表彰饒娥曾經居住的閭巷(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
饒州刺史李吉甫聽說此事後,於是上表奏報朝廷。唐德宗欽賜「天下至孝」匾額,並恩准由官府出資,為饒娥建廟祭祀。
李吉甫還懇請時任禮部員外郎的柳宗元撰寫《饒娥碑記》,褒獎饒娥的孝行,同時銘記鄱陽湖百姓的淳樸民風。柳宗元說,僅僅追思饒娥的孝行,是遠遠不夠的,應當銘刻在石碑上,使她的事蹟流芳百世,使後人路過此地時,都能主動下車,憑弔這位至孝至德,感動天地的少女。
柳宗元肖像。(公有領域)
淳祐六年(1246年),宋理宗趙昀加封饒娥為「德懿夫人」。宋度宗趙禥咸淳九年(1273年),馬廷鸞擔任右丞相兼樞密使時,親自趕赴饒州,主持饒娥廟歲祭大典,寫下祭文《饒娥廟祀神歌》,稱頌饒娥的佳行懿德。
饒娥,一個平凡普通的漁家少女,因她感人的孝義,令唐宋皇帝感慨,也令歷代名臣吟詠稱道。據說,宋朝范仲淹擔任饒州知州時,曾經到過饒娥廟,寫下《題饒娥廟》:
「有唐孝女號饒娥,哭得亡親上碧波。 
古渡清風明月夜,令人不忍聽漁歌。」
一個尋常的少女,在青史一頁留下風采,奇哉,異哉!@*#
------------------------------------------
富貴天定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7日, 2018
「人的生死是由命運來決定的,富貴是由天定,官職應該來就來了,沒有當上何必惆悵呢?」(Fotolia)
唐朝時期,趙冬曦任吏部尚書。吏部參與選拔官員的事情,每年選拔官員的府署,按照慣例可以各選拔一個員外。等到議論推薦自己的親族的時候,大家都請求推薦。
有一個令史叫曲思明的人,兩年之內,沒聽說他推薦自己或別人。冬曦對他說:「選拔官員的慣例,各府署應該得到一個官位,或者推薦別人也有些好處。」思明還是不說,只哼哼答應著就退出了。
冬曦更加奇怪,有一天又召他來說:「憑我現在的權勢,在三千多人的選客中,只要我動動筆,就能從貧到富,丟棄貧賤得到富貴,或飢或飽,都決定在我這枝筆上,每個人都有所請求,然而唯獨你不說話,是什麼原因呢?」
思明說:「人的生死是由命運來決定的,富貴是由天定,官職應該來就來了,沒有當上何必惆悵呢?三千多人,一官一名,這都是命運決定,只是借尚書您的筆。我自己知道我的命運還沒亨通,所以不敢拿閒事來打擾您了。」
冬曦說:「如果像你說的那樣,你真是個賢人,能不能知道自己的禍福呢?」
思明說:「賢人不敢當,思明來年,才應當在尚書下被授予一官,所以一直也沒有請求。」 
冬曦說:「來年將當什麼官?」思明說:「這個事我忘了。」
冬曦說:「為什麼這樣?」思明說:「現在請讓我在這裡寫下來年在尚書手下授官的月日,以及授俸祿多少,再請尚書一同封存。請你把客廳的牆上挖開一小塊,放上這些字記,再找泥封上,假如來年授官的日期有一字之差,我就死在這階下。」說罷就拜辭走了。
冬曦嘴上沒說什麼,可心中卻怪他太狂妄荒誕了,時常想另外批注別人當官。忽然有一天,皇上到溫泉來了,看見白鹿升天,於是改會昌縣為昭應縣,敕令下達到吏部,令批注那裡的官,冬曦馬上就給思明批注到那個縣去了。
等到這事完結,就召思明來問他說:「昨天皇上去溫泉,看見白鹿升天,改那裡的縣名叫昭應。那個縣和長安一萬年也不會相同,現在我已經為你登記到那裡當官,你說的話不是瞎話嗎?怎麼能預先知道呢?」思明拜謝說:「請尚書把牆挖開檢驗一下吧!」
冬曦立刻拆了牆上封記打開驗看,只見思明寫道:來年某月日,皇上到溫泉,改其縣為昭應,蒙注授其官,還有所授的俸祿。無一字之差,冬曦非常驚異,從此以後有什麼事都派人問思明,沒有不像神靈那樣應驗的。
冬曦被免去吏部尚書的職務,派人去問思明,該再當什麼官。思明回報說:「向西將在一個大郡作官。」過了十多天,皇上召見冬曦,問他江西地方的風土人情,冬曦回答很附和皇上的心意,就說:「冬曦真是豫章的父母啊!」於是提升他作江南觀察史。
到郡府之後,冬曦有事還要派使臣去問思明,沒有一次不應驗。又過了二年,冬曦得病很重,派人問思明,思明回報說:「可以部署安排家事了。」冬曦知道自己不會好了,直到疾病越加嚴重而死。#
明 張宏《百祿圖》。(公有領域)
資料來源:《會昌解頤》
-------------------------------
又見冬至 畫說冬至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0日, 2018
歷史上記載最早在三代的有虞氏時的「冬至」就舉行祭天(見杜佑《通典》:「虞氏冬至大祭天於圓丘,以黃帝配坐」)。到了周朝,「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周禮.春官》記載)。舉國從周天子到地方都祭祀天地神明、社稷,家家戶戶也是祭神、祭祖。
漢武帝一朝因為校正曆法的歲差,冬至成為一個節日。《後漢書‧志‧禮儀中》有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就是說,冬至前後,君子要趁此時機好好安頓休養,朝廷停止議政,百官放假。東漢《獨斷·卷下》說,家家戶戶舉行歲終大祭,像過年一樣,團聚在一起,宴飲慶佳節。
清院本《十二月令圖》局部。(公有領域)
在這樣一個「安身靜體」的溫馨節日裡,古人還做些什麼呢?怎樣過節呢?讓我們來看一些名畫,體會冬至的義涵和節俗。
《九陽消寒圖》看數九消寒 
清 乾隆《九陽消寒圖》御題詩(局部)(公有領域)
從冬至起,古人有數九過冬迎春的習俗。魏晉南北朝時,梁朝宗懍所著《荊楚歲時記》有記載:「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冬至這一天,陰極而生陽,「數九」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一天一數,數完九個九,經過八十一日--從冬至歷經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等節氣,「春分」就來臨。
到了清代,「數九」又衍生出「畫九」、「寫九」的習俗,將暖長寒消的情況用圖象表達。然而,不論是「數九」還是「畫九」,人們在記錄節氣、天氣變化的同時,也玩著趣味的益智遊戲。當時,不管是畫的還是寫的,統稱「九九消寒圖」。畫完或寫完八十一天,冰消無痕,艷陽也回來了。
清 乾隆御題 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清宮舊藏。(公有領域)
清乾隆年間蘇州絲織匠人仿宋人繪畫《九陽消寒圖》作《緙絲加繡九陽消寒圖》,其製作之精美,構圖之完善,設色之調和,寓意之深切,都是後代同類型的創作所無法比擬的。乾隆皇帝還在上面題詩曰:
九羊意寄九陽乎,因有消寒數九圖。 
子半回春心可見,男三開泰義猶符。 
宋時創作真稱巧,蘇匠仿為了弗殊。 
謾說今人不如古,以云返樸卻慚吾。
此圖以緙絲加刺繡製成,背景是緙絲,人、動物及花草樹木等是在緙絲上加繡。圖中的天空呈寶藍色,有五彩祥雲及粉色吉祥花、樹密布著,還有假山礁岩。而在水岸平坡上,在花樹之間,穿插繡著三個小童與九隻羊,他們正在歡暢地嬉戲。
九隻羊代表「九陽消寒」,而童子屬陽,三童寓意「三陽開泰」。三童和九羊的動作體態多采多姿,富於變化。畫面似版畫般的平面式排列舖陳,充滿著童稚意趣。整幅畫作的色彩鮮艷,藍紅、紅白等顏色對比強烈。總體來說,物象分明,冬節的祥瑞主題十分突出,滿布歡樂氣息。
履襪饋贈 冬至賀翁姑
古人有獻襪履之儀,以迎福踐長。圖為古代的夫子履。
攝像者: hanfulove/Wikimedia Commons
在冬至這個節日中,民間還有互相饋贈的習俗,其中送鞋襪從國家到家庭都有,很有特色。履襪的造型和鞋面圖案紋樣、花色之美,就是一幅刺繡畫,其藝術價值要遠遠超出它的實用價值。
一國之君接受屬國使節和百官朝賀,同時,還有獻襪履儀式,以示迎福踐長。沈括《宋書‧卷十四志第四‧禮一》記了「魏、晉則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曹植的《冬至獻襪頌表》記載:「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甦……並獻文履七緉,襪若干副。」
富且昌 宜侯王 天延命長絲履。
攝像者: hanfulove/Wikimedia Commons
古代媳婦在冬至日送翁姑鞋襪,祝賀長壽。後魏崔浩《女儀》說:近古婦人常以冬至上履襪於舅姑,踐長至之義也。」
近代婦女常在冬至日贈送履襪給舅姑等至親。
攝像者: Fotolia
民間互送履襪風氣很盛,舅姑叔伯之間競相評比,一般都以實用、適用為主。而上流社會人士互贈履襪,不管是材質、做工、綉工,多是「面子」精緻的佳品。這些履襪甚至可當作藝術品來收藏。
《龢豐協象》看里閭饋歲
清 黃鉞《龢豐協象.里閭饋歲》。(公有領域)
清代的黃鉞所畫的一系列《龢豐協象》,共有十二幅,描寫一般民眾過年過節的各式慶賀活動。
其中,《里閭饋歲》是描寫親朋好友互相贈送禮物,敦親睦鄰。畫中的來客正挑著從山裡獵得的野兔、野鹿、雉雞及自釀的酒來相贈,屋裡的小娃娃聽聞來了客人,也高興地來湊熱鬧,跑出來迎客。畫家靈活地安排人物之間的互動,使畫面充滿了人情味,也把山村人家的質樸熱情都烘托出來了。
本畫的作者使用的是界畫技巧。這是一戶山居人家,簡單明朗的構圖,乾淨淺淡的色調,顯示出山居生活的寧靜、安詳。右側精細描畫的房舍和途中人物為主體,左側空間則彷彿在雲霧縹緲中。環境造就心境,這樣的居家生活,可謂與世無爭。
 《枇杷山鳥圖》冬至說枇杷
冬至是陰消陽長的轉折之時,自此日陽氣歸來的時刻。唐代孔穎達《正義》疏《易經》說:「冬至一陽生」。
感應了天地陰陽的變化,枇杷在冬至前開花,成了這時節的花盟主。
枇杷花不寒不開花,古人說它是「迎寒花」。迎寒花經過一番寒徹骨,醞釀出甜美的黃金彈枇杷果。南宋錢塘(浙江杭州)人林椿畫有 《枇杷山鳥圖》,是枇杷畫中的妙品。
林椿曾於孝宗淳熙年間任職畫院待詔。他的繪畫師法趙昌,筆法精工,設色妍美,頗得寫生之妙。《枇杷山鳥圖》描繪的是一串成熟豐美的枇杷果,在陽光照射下,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一隻綠繡眼被吸引了,棲於枇杷枝上,正想大快朵頤一番,卻在不經意間,發現了一隻螞蟻,因而停下來引頸端詳,神情十分生動有趣。這期間,枇杷仿彿隨著綠繡眼的動作而上下顫動,在無限的靜謐中帶出了些許的律動。
宋 林椿 《枇杷山鳥圖》。(公有領域)
綠繡眼的羽毛先以藤黃加花青,調出不同層次的綠色來暈染,隨後以工整的細膩筆觸有序地刻畫,頭頸、翅膀、尾巴一氣呵成,表現出鳥兒背羽的堅實光滑。腹部以白粉打底,再以極細的牛毛皴勾出蓬鬆柔軟的質感。
枇杷果以藤黃兌些微淡墨,先勾輪廓,繼而填入藤黃,並且不著痕迹地做出明暗變化,枇杷果實不但粒粒飽滿分明,並且在顆粒與顆粒之間都產生了層次感,拉出了前後距離。最後再調加赭石的顏色來點臍,展現枇杷果的成熟豐滿與甜美,更經營出一方小小天地、一個自我完足的小世界。
枇杷葉是以細膩的重彩來表現,層層敷染,不知染了多少層,展現枇杷葉的厚實有緻又輕盈靈巧之感。畫家不僅刻畫出葉片正反向背的各式形貌,更進一步將被蟲叮咬,以及殘損、乾枯的痕跡勾描暈染得如真若實。
這種已臻極致的寫實功力,充分反映了宋代院體花鳥畫的寫實功夫,更凸顯其藝術的高度水準。
冬至之後,白日漸長,古人所說的「冬至一陽生」分明來到。英國詩人雪萊有名句:「冬天來了 春天還會遠嗎!」我們華夏文化說:「冬至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更是展現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科學與生活的智慧。@*#
-------------------------------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3) 擒薛破劉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0日, 2018
唐太宗畫像,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南薰殿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薛舉原是隋朝金城府校尉,李淵起兵時,薛舉據金城郡(今甘肅蘭州)起兵,攻城掠地,占據隴右。七月,稱帝,國號秦。李淵攻克長安。薛舉子薛仁杲兵進扶風(今陝西鳳翔),被太宗擊退。
武德元年(618年),薛舉進犯涇州(今甘肅省涇州)。高祖李淵下令:太宗為元帥,帶領屈突通等大將,將八總管兵以拒之。當時太宗得瘧疾,委軍事於劉文靜、殷開山,且告訴他們:「薛舉懸軍深入,食少兵疲,若來挑戰,慎勿應也。俟吾疾愈,為君等破之。」開山退出後與文靜說:「王慮公不能辦,故有此言耳。且賊聞王有疾,必輕我,宜曜武以威之。」倆人不聽太宗勸告,炫耀軍威,列陳於高址西南,自恃兵眾而不設防備。薛舉從後面偷襲,八總管皆敗,士卒死傷很多,太宗抱病引兵還長安。薛舉占領高址。
隋末唐初大將屈突通,出《凌煙閣功臣圖》。(公有領域)
九月,薛舉死,太宗被任命為元帥攻擊薛仁杲,兩軍在折土庶城相持不下,雙方深溝高壘相持六十多天。薛軍十多萬人,軍勢強盛,多次前來挑戰。太宗堅壁不出。諸將軍請戰,太宗說:「我軍新敗,士氣沮喪,賊恃勝而驕,有輕我心,宜閉壘以待之。彼驕我奮,可一戰而克也。」並下令:「敢言戰者斬!」太宗按兵不動以挫敗其銳勢,最後薛軍糧食吃盡,敵將牟君才、梁胡郎前來投降。太宗知到此時仁杲將士已離心,於是命行軍總管梁實營於淺水原以引誘敵軍出戰。敵將宗羅睺大喜,盡其精銳部隊進攻,梁實守險不出戰。宗羅睺攻之甚急;太宗知賊軍已經疲乏,對諸將軍說:「敵軍銳氣頓失,我軍應當攻擊。」遂派將軍龐玉先在淺水原南扎陣以引誘賊人,賊將宗羅睺集中軍隊前來抗擊,龐玉軍幾乎失敗。但是太宗親統大軍出其不意攻取了淺水原北。宗羅睺遠遠望見,再次回軍抗拒。太宗率領精銳騎兵數十人攻入賊陣,與龐玉軍裡外配合一齊奮力攻擊,宗羅睺全軍潰敗,太宗斬敵首級數千,掉入山澗山谷而死者不可勝數。
太宗親率二千多騎兵追趕逃跑的敵軍,筆直奔赴折土庶。薛仁杲十分恐懼,環城守衛。竇軌叩馬苦諫太宗說:「仁杲猶據堅城,雖破羅睺,未可輕進,請且按兵以觀之。」太宗說:「吾考慮很久,破竹之勢,不可失也,舅舅不用再勸了!」太宗繼續乘勝追擊。仁杲陳兵於城下,太宗據涇水列陣,仁杲驍將渾幹等數人臨陣投降太宗。仁杲畏懼,引兵入城拒守。時至晚上,太宗大軍陸續到來,四面合圍。夜半,守城者爭相下城投降。薛仁杲只好請降,太宗俘獲其精兵一萬餘人,男女五萬口。
諸將皆賀,因問太宗:「大王一戰而勝,遽捨步兵,又無攻具,輕騎直造城下,眾皆以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太宗答道:「羅睺所將皆隴外之人,將驍卒悍;吾特出其不意而破之,斬獲不多。若緩之,則皆入城,仁杲撫而用之,未易克也;急之,則散歸隴外。折址虛弱,仁杲破膽,不暇為謀,此吾所以克也。」眾將皆悅服。
這一仗太宗俘獲精銳騎兵很多,仍令薛仁杲兄弟及敵帥宗羅睺、翟長孫等率領。太宗與他們遊樂騎射,無甚隔閡。投降眾徒感恩太宗寬宏大量,並懾於太宗威勢,都願意以死報效。太宗凱旋歸來,在太廟獻捷。高祖任命太宗為太尉、陝東道行台尚書令,鎮守長春宮,關東兵馬全部受他節制調度。不久又加授左武侯大將軍、涼州總管。
太宗後年途徑破薛舉之舊戰場時特寫詩抒懷:
《經破薛舉戰地》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營碎落星沉,陣卷橫雲裂。 
一揮氛沴靜,再舉鯨鯢滅。於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 
沉沙無故跡,減灶有殘痕。浪霞穿水淨,峰霧抱蓮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
清陳士倌《聖帝明王善端錄》之唐太宗一。(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中雖日益鞏固,但李淵起兵地太原卻陷入危境。劉武周是馬邑人,驍勇善射,善結豪俠,正式反隋。又遣使附於突厥,突厥始畢可汗立劉武周為定楊可汗。劉武周稱帝,國號漢,成為隋末紛亂中山西北部一支重要力量。李淵建唐後,劉武周還經常藉助突厥力量直接威脅太原,非同小可。
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劉武周聯合突厥,進駐黃蛇嶺(今山西榆次北)。太原留守李元吉派張達成驅逐劉武周,結果唐軍覆沒。劉武周攻陷榆次,圍困并州諸縣。其時,河北宋金剛被竇建德打敗,投奔劉武周。六月,劉武周命宋金剛率兵三萬進攻太原,唐將裴寂節節敗退,留鎮太原之李元吉棄城逃回長安。晉州(今山西臨汾一帶)以北城鎮,除浩州(今山西汾陽)以外,全入劉武周手中。劉武周對太原形成包圍形勢。
十月,宋金剛打下澮州(今山西翼城)。夏縣人呂崇茂殺縣令以應劉武周。據守蒲阪(今山西永濟北)的王行本也回應劉武周。唐在黃河東岸只剩下晉西南一隅之地。關中震驚!
高祖下敕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太宗隨即上表,請纓出戰:「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希望能給兒臣精兵三萬,必平定劉武周,克復汾、晉。」此時,也只有太宗可以出征,挽救李唐王朝。高祖下令:關中兵全歸太宗統領,進擊宋金剛、劉武周。
同年十一月,太宗率精兵三萬奔赴龍門關,踏冰渡過黃河,進駐柏壁,背水結陣,擺出「置於死地而後生」的陣勢與宋金剛對峙。太宗同時派兵截斷宋金剛糧道。宋金剛因一路凱旋,未吃敗仗,深入李唐領地,戰線過長,補給困難,並輕視唐軍。太宗抓住戰機,時逢宋金剛大將尉遲敬德、尋相還軍澮州,太宗遣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邀擊之於美良川,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隨即,敬德、尋相引精騎援宋軍王行本於蒲阪,太宗自將步騎三千,從間道夜趨安邑,邀擊,大破之。敬德、尋相僅以身免,太宗悉俘其眾,復歸柏壁。宋金剛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糧道被斷,糧草不給,軍心浮動,敗相始現。
武德三年二月,宋金剛終於因為軍眾飢餓而逃遁,太宗果斷率軍追趕,追及尋相於呂州,大破之。乘勝逐北,一晝夜奔襲二百餘里,途中大小戰數十合。二日不食,三日不解甲,追及宋金剛於介休,又一日八戰,皆破之,俘斬數萬人。尉遲敬德等人率領殘部八千人歸降太宗。
清殿藏本尉遲敬德像(公有領域)
太宗打敗宋金剛後,劉武周見大勢已去,逃奔突厥,終被突厥所殺。宋金剛想要集合殘部再戰,卻已難有回天之力,帶身邊百餘騎北走突厥,也被突厥所殺。太原失而復得。河東諸郡所有劉武周控制地域,都歸大唐管轄。太宗又一次力挽狂瀾,拯救李唐王朝免遭覆滅。#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3) 擒薛破劉 | 傳統文化 | 劉武周 | 李世民 | 大紀元 - https://goo.gl/C4kWFc
--------------------------------
【千古英雄人物】堯舜禹(7) 大禹治長江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8日, 2018
禹貢九州圖(公共領域)
五、治理南方水系
南方水系眾多,主要有長江(大江)、淮河,而長江的支流繁多。
按計劃治理徐州一帶,包括徐州、揚州和豫州的一部分。徐州東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北到泰山。河流有黃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東治理泗水、沂蒙水,向南治理淮水,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河,向東和泗水、沂水會合,東流入大海。沂蒙山、羽山可以種植了。
塗山娶妻
禹年三十尚未娶妻,禹道:「我若娶妻,必有一種奇異的徵應。」
禹等一行在前往治理淮河的途中,一隻九尾的白狐造訪禹,說道:「我家住在南方塗山旁邊的一個塗山國。那塗山國的國君有兩個女公子,美麗非常,才德兼備,要想嫁給崇伯。」禹以異類為由而拒絕。
九尾狐道:「現在我用這個九尾白狐的形象來見你,是因為你前日有一句話,說你若娶妻必定有奇異徵應,所以我才給你個奇異徵應,亦是來給你一個祥瑞。你要我是個人身,這又何難?」說著,將身一搖,轉眼之間便化成一個白鬚老者,仙風道骨,氣概不凡。
大禹見老者不凡,大有來歷。他想,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陽數也,王者之證也。於是大禹答應這門婚事, 禹到塗山國與塗山君的兩個女兒女嬌、女攸成了親。
第四天大禹便辭別女嬌和女攸,啟程前往治理潁河、淮河。史曰:「禹娶塗山氏,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後世在九江、當塗以及江淮地區,以辛、壬、癸、甲之日為嫁娶日,成為風俗。
降服巫支祁
當時,淮河桐柏山一帶有一個神通廣大的水妖叫巫支祁,據《古岳瀆經》記載「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大禹治淮時,巫支祁作惡,干擾治水,被禹降服,鎖於淮井之中,這就是著名的「禹王鎖蛟」的故事。
據說幾千年後,到得唐朝時候,楚州有個漁人,在淮水中釣魚,忽然釣得一條鐵索,其長無窮。刺史李陽聽說此信,召集人夫來挽這鐵索。等到鐵索挽盡,忽然跳出一只青色獼猴,大家正在驚駭,那青獼猴帶著鐵索仍復跳入水中。
三過家門
接下來治理淮河。第一步,疏濬淮水下流;第二步,開鑿塗山與北面的荊山,二山本來相連,鑿開後,淮水從二山之間流過;第三步,就是開鑿硤石山,使淮水亦從兩山之間流過;第四步,治理支流。
一日,大禹又循淮水而上,察看各地工程,行到塗山與荊山開鑿之處。那時塗山國已由江南遷回原地了。忽聞大禹到來,全國歡迎。大禹應酬了一番,沒有顧得上回家,馬上回到工地,然後向淮水上流而去。
大禹再向西行,隨後治理了潁水、汝水,隨後又是沂水。
至此,徐豫二州水患大致已平。經治理後這裡成了物產豐饒富庶之地。
一日,大禹治理揚州路經塗山,路過家門口,聽得裡邊有孩子呱呱的啼哭之聲,大禹依舊沒有能夠回家看望。
又一次,有從塗山過來的人告訴大禹:夫人聽見崇伯治水要經過家門,可以相見,非常歡喜,正抱了公子站在門外一塊大石上盼望。可是禹仍然未能抽出時間看望妻兒。在塗山的東端有望夫石,緣於女嬌曾站在這塊大石上盼望大禹歸來。這就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動人故事。
打通轘轅隘道
在豫州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有一個隘道,名叫轘轅。如果打通轘轅隘道,既可以洩洪,洩洪後又可以作為帝都至嵩山的一條便捷通道。為此,禹決定打通這個隘道。
開鑿轘轅隘道時,岩石變得非常堅硬,很難開鑿。大禹說「我來開鑿!」他手拿開山斧,又取一面鼓來,吩咐眾人道:「我鑿山時,不許上山干擾。竣工之時,聽我擊鼓,方可上山。」
大禹說罷,正要上山,忽報,塗山二位夫人到了。大禹很詫異:怎麼早不到,晚不到,偏偏正要上山,卻一起到工地來了?那時女攸的身孕,將屆十月。面對二位夫人,大禹沒空盤桓,連連對二位夫人搖手道:「沒空,沒空,我現在就要上山,你們且在山下等待,我完工就來。」
二位夫人問:「何時完工?」
大禹指著手中的鼓說:「聽我鼓聲一響,就完工了。」說罷,提起鼓和開山斧,匆匆上山。
二位夫人只得在山下面等候。日將正午,只聽得山上有鼓聲,就說:「工程完了,我們上去見他吧。」說著,女嬌攙了女攸上山。哪知走到山上,並不見禹,只見一條黃龍,執開山斧,專心一志的在那裡開山。後面放著一面鼓,他的尾巴不時觸著它,鼕鼕作響。女攸看了,拖了女嬌往山下跑。
禹知道真形被她們窺破,復了人形,連忙跑下山來想要向二位夫人解釋。哪知女攸卻在路旁化了一塊大石,禹向那化石說道:「你化為石頭,不願見我,但是我的兒子要還我的。」說聲未畢,忽聽一聲響,那化石突然破裂,從中出來一個嬰兒,是男孩。禹因為這個男孩是石啟而生的,所以命名為「啟」。
在有的資料記述中,寫成了禹化黃熊,如前面所述,實際上禹在這裡所化的不是黃熊,是黃能,是能字下三個點,讀音龍,確切地說是黃龍。在開鑿龍門時,也有禹化黃龍的說法。
轘轅之路既通,從河洛到嵩山的路程省去不少,以後遂成南北大路。
治理揚州、荊州
揚州位於淮河以南,南至大海屬揚州。這裡是一片低窪潮濕的土地。洪澤湖、高郵湖、太湖(震澤)、彭蠡湖、杭州灣盡在其中。河流有松江、錢塘江、浦陽江等,禹把這些水系導入黃海,震澤地區也獲得安定了。
接下來治理荊州。從湖北荊山到湖南衡山南面屬荊州,這裡水系眾多。禹自彭蠡湖西行治理洞庭湖及其支流:沅、漸、元、辰、敘、酉、澧、資、湘九水,使它們匯於洞庭湖。在長江北先導荊山,流通沮水和漳水;在鍾祥和荊門之間導內方山,疏通潛水、漢水,把漢水導入長江;又導桐柏山至其山尾水下游安陸的陪尾山,治理雲夢澤;導雞公山至大別山,疏通澴水、灄水、舉水、巴水、浠水。長江的眾多支流大都有了固定的河道。雲澤、夢澤也治理好了,這裡的土地可以耕種了。
禹治理荊州後,向北又進入豫州,治理漢水中游。在桐柏山北治理了外方山和熊耳山,兩山之間是伊水和洛水。從熊耳山開始導洛水,向東北與洞水相會,又向東至偃師與伊水會合,東流於鞏義進入黃河。
禹劈三峽
接下來治理梁州。梁州東與荊州接界,西北與雍州接界,包括今四川全省、湖北西部及陝西、甘肅南部,面積約有一百四十八萬平方公里。梁州位於長江上游,水系繁多,加之四面環山,水路不暢,水就壅塞在那裡。在這裡主要是治理泯江、黑水,開挖沱江,並打通三峽。
大禹鑿通黃牛峽、巴山峽,導泯江之水入於長江。泯江水量很大,為了分解泯江的水勢,大禹在泯江的東面又開挖了一條河道,叫做沱江。這樣泯江之水便順利導入長江。
長江三峽之一的巫峽(Robin from England/維基百科)
開鑿三峽是治理梁州的一個重要工程。巫山三峽綿亙七百里,山山相連,峰峰不斷,岩石堅硬異常。大禹請求雲華夫人幫忙,雲華夫人施展神通,用電轟,用雷霹。堅硬的岩石漸漸變得疏鬆,人們很快就打通了巫山三峽,洪水從巴蜀境內流出來,最後流向大海。
長江的主流在大禹治水之前不是經現在的三峽,而是流經古之南江「涔水」 流下。清代地理學家胡謂在《禹貢錘指》中介紹:大禹治水疏鑿三峽之前,四川魚腹江之夷水,自奉節經長陽過宜都流入大江,這就是古時候長江的主河道。《水經註疏》載:「江水歷禹斷江南,峽北有七谷村,兩山間有水清深,潭而不流。又耆舊傳言,昔是大江,及禹治水,此江小不足洩水,禹更開今峽口,水勢並沖,此江遂絕,於今謂之斷江也。」 就是說「禹斷江」過去是長江主流,大禹治水時,因南江狹小不能滿足洩水的需要,於是大禹便開現在的水道。所以過去的那條稱為「南江」的水便斷了流,稱為「禹斷江」,也就是《東湖縣誌》所稱的「斷江峽」或稱「斷江山」。
大禹決巫山,令江水得東過,終於使長江「東流之注五湖(長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之處,三峽之水從此暢通,長江的主流才改從現在的河道(即北江)流淌。
令地質學家感興趣的是,長江在西陵峽橫切黃陵背斜核心軸部,就是說在三峽形成河道之前,這裡應該是隆起的高山阻擋著水的東流。
傳說大禹治水劈三峽有神牛相助。當時三峽沒有河道,只有在其南部現在叫做「斷江」的小河道,不足以洩洪,於是禹劈三峽。巫山神女請土星相助,土星變作一頭大黃牛助禹打開三峽。為了紀念黃牛助大禹開峽,人們便在黃牛巖下建起黃牛廟。三國時,蜀相諸葛亮重修黃牛廟,並立碑碣。鐫刻碑文《黃牛廟記》。到北宋時期,歐陽修任夷陵縣令時,將「黃牛廟」改名「黃陵廟」。
再下來,大禹治理大澤和低窪濕地的積水,衡山神建議大禹祈禱天帝賜予息土,於是大禹拜求上帝賜息土治理了各大澤的及低窪之地的積水。同時沿長江沿線開挖一些湖泊,用於調節長江之水,豐水期可以洩洪和蓄水,枯水期則用來灌溉。長江沿線的這些湖泊使得長江中下游很少發生大的洪災和改道。
立碑岣嶁峰
一天,禹等路經衡山,登到最高峰,備了牲醴,恭敬祭祀。治水工程十之七八已完成,成功在望。決定刻石立碑,以作紀念。最後選擇將碑石立在岣嶁峰。歷代稱之為「岣嶁碑」,也叫禹王碑。
岣嶁峰,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岣嶁碑」立在一方天然的岩石上,傳說立碑之處即為當時水面的位置。碑高七尺,寬五尺,厚一尺,碑文七十七字,形似蝌蚪,又似鳥篆。這算是中國最古老的碑了。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遊衡山,得見禹王碑,臨拓全文,立碑復刻於長沙岳麓山。圖為岳麓山禹王碑。(Zhangzhugang/維基百科)
大禹在這裡得到嫘祖留下的金簡玉牒,與在宛委山所得的黃帝所藏一個式樣。治水成功後,仍藏書於此。《湘中記》記載:「岣嶁山有玉揲,禹按其文,以治水。」《吳越春秋》記載:「禹登衡山,夢蒼水使者,投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處。」
現代學者馬賀山先生,經二十多年對夏朝文字的潛心研究,破譯了《岣嶁碑》的碑文,碑文如下:
承帝塚然,翼輔雍衛。災降矢發,沮洹往行。三河飛湧。北過冀而奠,似若忘鳥。宿岳麓庭,昶溢酉祈,水廬弗長,往求永定。華岳泰衡。崇楚事裒,勞余神禋,鬯曼吉徙。南瀆衍昌,衣則食備,萬邦皆寧,疆無漾漭。
「岣嶁碑」釋義:
受帝命塚宰應允,輔助舜帝治理雝水和衛水。水災降臨,誓師出發,在沮水恆水之間奔忙。三河洪水氾濫,北過冀州而祭奠祖先神靈,姒忙於浚水忘記故鄉鳥地。治水在外常宿高山庭院,用酒祭祀天地,祈望河水暢通不再外溢,水到房前不要再漲了,希望洪水平定。從華岳到恆山再到泰山衡山,非常推崇有才智的人疏導河流,從此洪災減少,平時治水之餘以煙祭祀神靈,用芬芳的美酒以饗神,神靈昭示:遷徙大吉。南方的溝渠已經順暢,草木豐盛,豐衣足食,萬邦安寧,從邊疆到中原,再不見洪水氾濫。
「岣嶁碑」記錄了大禹受命於舜帝,從冀州出發奔波四方,隨山刊木,導水入河,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治平了洪水。「岣嶁碑」的內容與《禹貢》的記載大體一致,與《史記》中的「夏本紀」篇中關於大禹治水的歷史內容十分吻合。
漢武帝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建禹王殿於此,爾後歷代相繼修繕,清同治九年(公元1878年)重修為廟,占地一千多平方米。
岣嶁碑文中提到祭祀天地神靈,大禹治水每到一地都要祭祀山神,不同山神祭品也不一樣,這在《山海經》中有詳細記載。
黑水立柱
接著治理黑水。黑水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水量很大,水中多蛟龍,水勢波濤洶湧。原來水底有一大穴,直通南海,蛟龍及各種大動物均由此進出。便是潮汐漲落,亦與黑水相通,加重了黑水的水患。大禹命人把蛟龍等通過洞穴驅逐到南海,考慮到蛟龍之性怕鐵,於是用百萬斤鐵鑄了一個大鐵柱,立於黑水底部洞穴之處,阻住蛟龍等來往之路。鐵樁立好之後,黑水得以平復。
梁州全部治理完畢,汶(岷)山、嶓塚山都可以耕種了,蔡山、蒙山的道路已經修好。
至此,治水工程基本完成,最終都導河入海。
大禹又巡查了海外諸國的水土情況,有許多奇異經歷,除掉了一些害人的怪獸,在北方除掉了女魃。至此,宇內海外水土治理完畢。伯益把跟隨大禹治水時所經歷的地理山川、草木鳥獸、奇風異俗、軼聞趣事記錄下來,並畫了圖,成為《山海經》的重要素材。
據「楚帛書」載:禺离(禹與契)治理大地,「以司堵壤」規劃九州,平治「山陵不疏」大地無序的混亂現象。「乃命山川四海,寮氣百氣,以為其疏,以涉山陵,瀧汩凼澫。」言大禹藉助山川四海陰陽之氣,開山導水,在茫茫洪水中堵壤布土,創造出可以生息的有序大地。
水患平息,天下萬民皆得平土而居。
《詩經》讚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左傳》云:「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史記》中也說:「大禹平活水土,功齊天地。」
禹治水有功,被封於河南,國號夏,賜姓姒氏。
治水成功,禹向堯、舜做了報告。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蓋其餘小山甚眾,不足記雲。大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谷也,戈矛之所發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
譯文:大禹說:天下的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行走各條路線的直線距離六萬四千零五十六里(約32028公里)。這些名山分布在大地東西南北中五個山區。因此,把調查記錄整理,定名為《五臧山經》。此外,天下大大小小的山還有很多,就不做詳細記錄了。天下的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座。但《五臧山經》記載的山,只有四百四十七座。有很多山做了調查,但沒有記錄在二十六條山經裡。
大地(今亞、非、歐三大洲相連的陸地)從東到西,直線距離二萬八千里(從東極點的無皋山——今日本盛岡東南、海拔1200米的奧羽山,到西極點——今非洲西部茅利塔尼亞、海拔600米的阿德拉爾高原,直線距離約一萬四千公里);從南到北,直線距離二萬六千里(從南極點——今南非南部、海拔3000米的德拉肯斯山脈,到北極點的無逢山——今俄羅斯北部海拔200米的貝蘭加山脈,直線距離約一萬三千公里)。有溪水流出的山,直線距離八千里(約四千公里),河水流經的地方,直線距離八千里(約四千公里);蘊藏銅礦的山共有四百六十七座,蘊藏鐵礦的山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
這就是天下大地劃分疆土、種植莊稼、建立國家的基礎,也是戈矛(因利益糾紛引起爭端)產生的緣故、刀鎩(發動戰爭)興起的根源。由於自然資源和物質財富分配不均,造成天下百姓貧富懸殊。因此,能幹的人總是富裕有餘,笨拙的人就貧窮不足。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洪水發生之前,天下萬國林立,人口密度很大。由於可耕種的土地是有限的,各個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發動侵略戰爭,掠奪別人的領土和資源。
禹「居外十三年」,「三過其門而不入」,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身先士卒,櫛風沐雨,竟至於形容憔悴,大腿上沒剩下多少肉,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因為長年累月泡在水中,腳趾甲蓋都脫落了。帝堯很感慨,賜給他一張瑤琴和一把寶劍。
大禹治水,「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其面積之廣闊,工程之浩大,空前絕後。西從黑水,東到長江入海口;北從河北、山東,南到長江中下游流域,幾乎包含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從黑水到長江口,航空距離有二千六百公里之遙,僅僅徒步遊覽一周,都需要幾年時間。這在當時若無神助根本不可能,還不要說各種妖魔怪獸的干擾。治水中得到了眾神的幫助,是謂聖天子百靈相助。通過十三年的努力,使「豐水東注」,流入大海,其工程之宏偉震爍古今。
大洪水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可怕的,但也為堯、舜、禹三位聖君開創新的紀元,把一個萬國林立、各自為政的鬆散聯盟,建成一個萬國萬邦統一的天下,開創新宇,提供了契機,最後確立統一天下為九州。
普天同慶
治水成功,大禹計劃親到崑崙向天帝匯報,並拜謝西王母。這時西王母派使者來迎接大禹。在崑崙山,西王母奉天帝之命宴請大禹和眾神,眾神多曾參與協助大禹治水,可謂群仙大聚會,共同慶祝治水成功。西王母說道,治水大功之成,乃天帝的旨意,自己也是奉天帝旨意而行,仰仗天帝大力。從此以後,天清地寧,宇宙上下,同享昇平之福。
為表彰大禹治水之功,帝堯命舜賜給禹一塊表示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尚書‧禹貢》曰:「禹賜元圭,告厥成功。」疏曰:「治水之功,盡加於四海,以禹功如是,故帝賜以元色之圭,告其能成天之功。以元為天之色,天謂之元,故以元色圭以彰顯之也。天下從此太平安定。」
「神州」不僅僅是一個地域上的稱呼,而有其內在因素,有著不同於其它地方的思想、文化、道德體系等深厚內涵。這裡被譽為神的故鄉,是神給人開創的。這裡有著神傳的文化;有著神給人奠定的行為道德規範。「中國」作為這個世界的中心,也體現著神的安排。
---------------------------
禹王碑究竟記載的是什麼?郭沫若花了三年也就辨識出其中3個字
 2017-11-17
「岣嶁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蝌蚪拳身薤葉披,鸞飄鳳泊拿蛟螭。」韓愈的這首詩為我們生動地展現了禹王碑碑文的優美形制。大名鼎鼎的禹王碑發現於衡山的岣嶁峰,因此又被稱為岣嶁碑,碑文雖僅有77字,字體卻蒼古難辨,常被稱為蝌蚪文或鳥篆。據說郭沫若先生花了3年時間也不過辨識出其中的3字。
禹王碑的神秘不光來自奇怪的字體,還來自民間有關這座碑的一個傳說。相傳大禹治水時,禹得到仙人相助,獲得了一幅地圖,禹按照這幅地圖的指引找到金簡玉書,他抱著寶書日夜細心研讀,求得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並按照書上指點,率領眾百姓鑿山開石,疏通壅塞,把危害百姓的洪水引進江河,歸順大海。大功告成後,大禹把金簡玉書送回原來的地方,仍用磐石壓蓋起來,並在岣嶁峰上刻了一塊碑,即禹王碑。故事雖傳奇,不過碑石右側的古刻「大宋嘉定神禹碑刻成」,說明該碑是宋代文物,打破了這座碑來自上古的神話。
自從禹王碑被後人發現,各路專家學者便沒有停止對碑文的破解工作,許多種譯文的版本也不斷誕生。專家們發現,禹王碑所用文字為夏代官方文字,早於商周金文。這種文字到戰國末期逐漸消亡。秦漢文字改革後,絕大多數文人無法識讀了。加上內容多為南楚方言,還有許多通假字,字體採用了對稱型裝飾手法,十分難辨認。加上譯者的思路受到神話傳說的限制,這些譯文仍然多與大禹治水有關。直到劉志一先生將譯文解釋為楚莊王時期,歌頌楚莊王滅庸國的歷史過程與功勳的一篇文章,他將碑文破解出來發現與《春秋左傳》中的記載十分相像,更加堅定了這份譯文的合理性,也得到了學界的眾多認同。
古今稱頌的禹王碑,作為一塊撲朔迷離的歷史瑰寶,在得到眾人關注和猜測的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疑問,等待他們去繼續探尋。
碑的稱謂最早始於漢代,據清代《說文》學家王筠的考證,最早的碑有3種用途,即宮中之碑,豎立於宮前以測日影;祠廟之碑,立於宗廟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諸侯和大夫下葬時用於牽引棺木入墓穴。由於這些實用的目的,最早的3種碑上都是沒有文字圖案的,是後來慢慢出現碑文這種體制。碑文,是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專為刻碑而作。碑文作為體裁時有文,有銘,又有序。選定標題時,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題為某某碑,或題為某某碑銘,或題為碑並序、銘並序之類,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題碑銘等字,直書文章題目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