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的王后名叫邑姜,她是姜子牙的女兒+唐叔虞/邑姜夢到上天賜子 預知子名和封地/唐叔虞+桐葉封弟/《太平御覽》/唐叔虞的後裔姓氏,主要有晉姓、楊姓、韓姓、何姓、溫姓、賈姓、簡姓、曲姓、解姓、侯姓、欒姓、席姓、先姓、谷姓、冀姓、步姓、籍姓、閻姓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oMoZRb
[青銅器/西周晉侯鳥尊-晉國之瑞-晉侯鳥尊的主人是第一代晉侯燮父-燮父的父親是唐叔虞(姜太公外孫)/-回首的鳳鳥形,鳳尾下彎成一象首,與雙腿形成三點支撐。器蓋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說明該器為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尊彝」是青銅盛酒器,用來盛裝酒漿的,有六尊六彥,六尊包括獻尊、象尊、著尊、壺尊、大尊、山尊;六彝包括雞彝、鳥彝、斝彝、黃彥,虎彝、蜼彝-晉侯鳥尊的銘文“晉侯乍向大室寶尊彝”,這也是迄今為止最早的金文“晉”字/每年在四季固定時間有大的祭祀活動春祠、夏禴、秋嘗、冬烝-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邑姜(?-?),姜姓,齊太公呂尚之女[1]。為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之王后,周成王、唐叔虞之母[2]。
據傳她懷成王的時候,「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胎教之謂也。」[3]山西太原的晉祠就是供奉的唐叔虞和邑姜。
石鼓山三號墓地出土的銅器銘文中有「中臣尊鼎,帝后。」,李學勤認為此帝后就是邑姜。
邑姜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MFmH4v
----------------
晉祠是位於中國山西省太原的祠堂,主要祭祀周朝晉國的開國諸侯唐叔虞及其母親邑姜。晉祠是太原市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之一。
晉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4PHWkk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是清代朱彝尊《晉祠唐太宗碑亭題壁》詩中的頷聯,集自杜甫的兩首詩:《偶題》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句和《重經昭陵》中“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句。朱彝尊巧妙地把這兩句詩連結在一起,用以歌頌唐太宗的文韜武略。
唐朝的“唐”源於此地? ,鴻文軒文章 - https://goo.gl/w1G8pQ
唐朝的“唐”源於此地?
1. 雖膺籙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宏業,實賴神功,故知茫茫萬頃,必俟雲雨之澤;巍巍五嶽,必延塵壤之資。
2. 關於晉祠的最早記錄,出現在酈道元《水經註·晉水》中:“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3. 然則不雨不云,則有炎枯之害;非塵非壤,則有傾覆之憂。
初春的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溫婉靈動,所到之處皆如詩如畫,獨具神韻。賞罷天龍山之美,再去看看當地百姓稱之為“廟”的晉祠。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次攬勝,也不同於行色匆匆的外地遊客,我們沒有按照常規的中軸線路行進,而是直奔聖母殿北側的唐叔虞祠以及唐碑。
筆者雖久居太原,久聞唐叔虞之大名及唐太宗李世民《晉祠之銘并序》之盛名,卻始終未能如願。如今得以拜謁聖地,甚是難忘——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文化遺產價值獨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1961年3月公佈晉祠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公佈晉祠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關於晉祠的最早記錄,出現在酈道元《水經註·晉水》中:“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可見,晉祠最早是祭祀晉的始封之主唐叔虞的祠堂。晉祠的主神曾經一直都是唐叔虞,直到宋代才將唐叔虞從主神位上擠了下去。
根據西周“封邦建國”的分封制度,他最初被封到今山西境內即唐地,就以唐為國號(稱為唐國),所以又被稱為唐叔虞。
唐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形成日後800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後,後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後,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 ,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東魏,建立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後,祠區建築佈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了。
現存的唐叔虞祠是元代建築,分內外兩院。外院有碑廊環繞,陳列歷代名人遊記碑刻,佈局對稱。過庭兩旁陳列著一組元代樂伎塑像,每邊7人共14人,手持不同樂器,組成一個完整樂隊,東邊為管弦樂,西邊為打擊樂。這支樂隊似乎是在為治國有方的唐叔虞歌功頌德,樂伎雖然面部表情雷同,但卻是研究中國音樂發展史的珍貴實物史料。
內院正北即為唐叔虞殿,殿內中央神龕便是唐叔虞塑像,手拿玉圭,身穿蟒袍,修目美髯,神采奕奕,溫良敦厚。分立兩旁的是文武大臣。
祠前的八角蓮池,原來是善利和魚沼二泉匯流地,池中清波粼粼,荷葉片片,在荷花盛開月光明媚的夜晚最為美麗,有蓮池映月之奇觀。
在叔虞祠的東側,保存有李世民的《晉祠之銘并序》碑原物,也是晉祠的一大國寶,現已對外開放。你知道嗎,此碑文用到39個“之”字,卻各有不同。
(《晉祠之銘并序》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行書碑)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會在晉祠立這樣一塊碑呢?
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淵和兒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時,曾經在唐叔虞祠內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並助他們一臂之力。果不其然,父子二人第二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唐王朝。公元646年,李世民東征高麗回來重遊晉祠,當時48歲的唐太宗遙想起18歲起兵,發跡神祠,不禁萬千感慨。於是在貞觀年間某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親筆撰寫銘文,以報神恩。
這裡留下的碑文,堪稱是代表唐太宗晚年時期**思想和絕妙書法的千古名碑。唐碑高1.95米,寬1.2米,厚0.27米,碑額左右分別雕刻有一對齊頭下垂的螭首,是唐代碑額的典型特徵。
《晉祠之銘并序》融史學、文學、書法於一爐,其文辭華麗,氣勢宏大,以政論和抒情相結合,通過歌頌宗周**和唐叔建國的政策,著力宣揚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祈求得到鞏固的**。由於李世民雅愛王羲之墨寶,每日臨池,深得其意。他的書法勁挺秀麗,後世認為是僅次於蘭亭序的行書傑作。
他在文中讚美了唐叔虞的功德“承文繼武,經仁緯義”,稱唐叔虞不愧為周室棟樑、晉國先祖。且以“六合為家”的英雄氣魄,運用“經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晉祠的山光水色給予“施惠、至仁、剛節、大量”的人格化的評贊。最後又以“日月有窮,英聲不匱。天地可極,神威靡墜”的誇張語氣來報答唐叔虞的神恩,結尾並祝“萬代千齡,芳猷永嗣”,期望唐室天下千秋永固。
唐碑歷經1370年,剝蝕漫漶,文跡模糊,字失其形,下部殘損,近二百字無法辨識,雖在乾隆三十五年,清人復刻新碑,但字跡呆板,形制已去,盡失原碑神韻。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是清代朱彝尊《晉祠唐太宗碑亭題壁》詩中的頷聯,集自杜甫的兩首詩:《偶題》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句和《重經昭陵》中“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句。朱彝尊巧妙地把這兩句詩連結在一起,用以歌頌唐太宗的文韜武略。
《晉祠之銘并序》(原文節選)
(唐)李世民
先皇襲千齡之徽號,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誠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發跡神祠,舉風電以長驅,籠天地而遐掩。一戎大定,六合為家。雖膺籙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宏業,實賴神功,故知茫茫萬頃,必俟雲雨之澤;巍巍五嶽,必延塵壤之資。雖是九穗登年,由乎播種;千尋聳日,本藉崇基。然則不雨不云,則有炎枯之害;非塵非壤,則有傾覆之憂。雖立本於自然,亦成功而假助。豈大寶之獨運,不資靈福者乎!故無言不讎,廡德不報。
譯文:我盛唐先王,所以承襲西周叔虞時的“唐”地來做我們的國號,其原因正是為了總結、繼承、發揚周朝八百年長治久安的歷史經驗,用最虔誠的祈禱,以求先祖先宗保佑,神助我偉力,神賜我洪恩。改朝換代,舉兵發跡,始於這塊風水寶地,所以才能以驚人的速度,長驅直入,打下長安,掀起鋪天蓋地席捲全國的全面戰爭,征服四方,平定天下。國家大權受命於天,昌盛繁榮鞏固壯大更離不了神力幫助。萬頃禾苗,有待雨露滋潤,巍巍五嶽為九域添壤增源,豐收須靠勤勞的耕耘播種,萬丈高樓總要從基礎開始。沒有“雲雨”,莊稼枯萎,百姓無安,國家有危,所以雖聽命於天,也須盡職盡力,神的保護和暗助,不能取代權力的合理使用,所以須必行,且行必果,取信於民。
名句賞析
無言不讎(讎,即應答),廡(即無)德(即恩德)不報。
【出處】《詩經·大雅·抑》
【譯文】別人和我說話,無話不答;別人對我有幫助,有機會一定要回報。
【賞析】這是《抑》的作者告誡周王在為人處世方面,時時處處都應謙虛謹慎,遵循禮節。與人交談時,應當尊重對方,舉止莊重,凝神靜聽,不能心不在焉,左顧右盼,更不能傲慢無禮,充耳不聞。別人對自己有所幫助時,應銘記在心,在合適的時候回報對方。
“讎”實際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行為上的尊重,是對別人一種積極友好的回應;二是思想上的敬重,即回答的內容必須誠懇真實,言行一致。
如果缺少感恩之心,將他人的幫助和關心視作理所當然,不懂得感謝,更不知道回報,往往在屢屢碰壁之後方知互助的可貴。
宋太宗《新修晉祠銘并序》碑的前世今生
先更正前文《聖母畢竟是劉娥》裡的一個錯誤:聖母殿主像是劉娥的首位提出者是袁漢臣先生,誤記為張德一先生。二位學者都是精通晉陽地域文化的前輩,尤其對晉祠文化研究精深,貢獻獨特。本文要說的內容,就是在張德一先生的研究成果上的進一步論證。
在晉祠博物館內勝瀛樓東南,立有兩通近年仿製的石碑,這就是著名的唐李世民《晉祠之銘并序》碑和宋趙光義《新修晉祠碑銘并序》碑。
太原地區素有“無字碑”傳說,無字碑指的是宋太平興國九年(984)趙光義在晉祠所立《新修晉祠銘并序》碑,該碑又名太平興國碑,俗呼“宋碑”、“無字碑”。
宋朝立國後,滅北漢,將其國都晉陽火焚水灌,夷為廢墟。宋太宗趙光義毀晉陽後,仿照唐太宗李世民立《晉祠之銘并序》碑的做法也立了一通石碑,尺寸形制幾乎和唐碑無異,碑文歌頌趙宋王朝統一割據政權之莫大功績。趙光義希望以此碑炫耀武功,流芳百世,可是他忘記對晉陽人民做過什麼,老百姓對趙宋毀廢晉陽,火燒平遙、壽陽及每次征伐擄掠百姓的行為痛恨至極,經常有人暗中敲剝宋碑字跡,年長日久竟不著一字,此即晉祠“無字碑”的由來。相傳勝瀛樓北階上的大石碑就是被老百姓敲剝的無字碑,清末學者劉大鵬在《晉祠志》中也說:“……太平興國碑……峙勝瀛樓北,上無庇覆,久經風雨剝蝕,字跡漫漶莫辨……”其實劉大鵬的有關記載是錯誤的,1979年《晉祠志》正式出版時,點校者慕湘(著名長篇小說《晉陽秋》作者)考證出勝瀛樓北殘碑外向為清順治八年(1651)狀元呂宮所撰碑記,內向為元至正年間(1341—1368)王思誠所撰《重修晉祠廟記》。公認的無字碑,原來竟與太平興國碑毫無關係。
唐碑原物以及乾隆摩構碑珍藏於晉祠博物館貞觀寶翰亭。太平興國碑卻不知所踪,它到底哪裡去了?失踪前的碑位置在哪裡?根據史料太平興國碑至清初尚存,朱彝尊入晉會傅山遊晉祠,在《遊晉祠記》記載:“叔虞祠之東有唐太宗晉祠之銘,又東五十步,有宋太平興國碑”。清初康熙二十五年(1686)其時太原縣令周在浚《重修唐叔虞祠記》中有“……叔虞祠東有太平興國碑,碑字剝落不可辨”。這兩個重要文獻中提到,宋碑在唐碑東五十步。我們知道,唐碑亭在乾隆是重修過,北移數步,西向改南向,和原宋碑相對位置變化很小。因此我們仍然可以按照唐碑東五十步尋找宋碑。這個位置正是現在東岳祠前的院子。院子短檻圍繞,內有古樹二章(一為周長齡柏,一為已枯唐槐),正中獻殿一間。我們把目光落在這間“獻殿”上。
晉祠旅游資料稱此為明代建築東岳祠獻殿,是祭祀東岳帝君是擺放供品的地方。然而我們發現,這間獻殿和晉祠內的另外兩個獻殿(聖母殿獻殿、叔虞祠獻殿松水堂)形制格局完全不一樣,它四面設門,牆體厚短而幾乎為柱,內部面積局促,作為擺放供品的地方太小了,而且它比東岳祠正殿更古樸,有明顯的宋代建築特徵,可以判斷,它的建築年代早於東岳祠,設計功能也不是獻殿,那它是什麼呢?根據史料知唐碑亭(宋初把唐碑從晉陽城移到叔虞祠下,是宋朝建築)在乾隆重修前只一楹,修後成為三楹的清代建築。那麼和唐碑亭同時建的宋碑亭也應該一楹,這個獻殿是否就是宋碑亭呢?我們來看看下圖山東曲阜孔廟內的宋金時期的碑亭實物,除了頂部單簷重簷區別,結構幾乎和東岳祠獻殿一致。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東岳祠的這個“獻殿”就是宋太平興國碑亭。這是一座被忽略的國寶級宋初遺構!!!
宋碑亭找到了,宋碑哪去了呢?經張德一先生考證,發現晉祠貞觀寶翰亭中的複制碑長寬與原碑無異,唯是碑身厚度相差2-3厘米,複製碑的碑體與碑額、碑座鑲嵌處也有2- 3厘米空隙。推斷:乾隆年晉陽士族鄉紳摹鉤複製唐《晉祠銘》,一時找不到同樣大小碑料,而同時《新修晉祠碑銘并序》碑字跡剝落殘缺,已經成為一塊廢石,故而磨平宋碑摹鉤唐碑。這就是晉陽人民對殘暴愚昧的趙光義做出的歷史回應。
下圖為唐太宗原碑
下圖為清乾隆摹構唐碑
《新修晉祠碑銘并序》碑歷經宋、元、明、清數朝,民間老百姓對趙宋不滿,對宋碑敲剝破壞;而文人墨客們對趙宋焚城戮民之舉更耿耿於懷,除明嘉靖年高汝行(太原縣東莊人)《太原縣志》收錄《新修晉祠碑銘并序》碑文外,其餘雍正、道光、光緒等縣誌及清嘉慶年所輯《金石萃編》都未再收錄其文,可見積怨之深。因此,說廢棄宋碑複製唐碑亦在情理之中。如今細觀唐晉祠銘複製碑,陰面尚有字跡隱隱可現。
宋太宗《新修晉祠銘并序》碑的前世今生,也可以為當政者鑑——民心不可欺也!
唐代李世民行書《晉祠之銘並序》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1g4kSe
"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屬飛白體,李世民以飛白體所書的碑額,傳世者僅此九字。碑陰有長孫無忌等七大臣的署名。碑題、銘、序共一千二百字。《晉祠之銘并序》是溶史學、文學、書法於一爐的豐碑巨碣。這篇銘文文辭華麗,氣勢很大,以政論和抒情相結合,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國的政策,著力宣揚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祈求得到鞏固的政治;《晉祠之銘并序》是較早的行書碑,由於李世民雅愛王羲之墨寶,每日臨池,深得其意。他的書法勁挺秀麗,後世認為是僅次於蘭亭序的行書傑作。《晉祠之銘并序》以其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仰慕和讚嘆。
觀察古今書法家,認真研究書法作品,能夠做到盡善盡美者,只有王羲之!看其字,點劃字法之功夫,整體章法之巧妙,像雲煙瀰漫,晨露凝結,筆劃時斷,卻仍連結;像風鳥飛翔,蛟龍盤曲,字似傾斜,卻又端正把玩不覺疲倦,細看不知如何寫成內心傾慕,臨摹仿效,唯王羲之而已其餘所謂書法名家,根本不值一。提!
太宗“指意”
「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知,則字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所資心副相參用,神氣衝和為妙,今比重明輕,用指腕不如鋒鋩,用鋒鋩不如衝和之氣,自然手腕輕虛,則鋒含沉靜。夫心合於氣,氣合於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靜而已矣虞安吉雲:夫未解書意者,一點一畫皆求像本,乃轉自取拙,豈是書邪?縱放類本,體樣奪真,可圖其字形,未可稱解筆意,此乃類乎效顰未入西施之奧室也。故其始學得其粗,未得其精,太緩者滯而無筋,太急者病而無骨,橫毫側管則鈍慢而肉多,豎管直鋒則乾枯而露骨。及其悟也,心動而手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粗而能銳,細而能壯,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思與神會,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矣。」(“全唐文”卷十)
其大意是,書法精魂在於寫字之人要有神,其神不清楚,字就沒有態度;人心是字之筋骨,心如果不堅定,那字就沒有勁力和健康;字之皮膚要圓潤。寫字要神氣調和,心氣相合,心要靜。不明寫字之意時,只是模仿原本形態,如同東施效顰。待到了悟,心動而手法均勻,中規中矩,筆體粗卻有鋒銳,筆劃細卻還茁壯,長短恰到好處,想法能和神溝通,能夠同於自然,不知道如何卻能寫對了
晉祠銘
晉祠銘即晉祠之銘並序碑,位於晉祠貞觀寶翰亭內明趙涵撰“石墨鐫華”雲:。「唐得天下後,太宗祀晉侯而為之銘高祖起兵時,曾禱於晉侯之祠而以是報亨之。太宗制文並書,全法聖教,蘭亭而縱橫自如」。
唐太宗書“晉祠銘”(公有領域)
晉祠為祭祀唐叔虞(周武王姬發之幼子)之祠,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曾禱於此。建立唐朝後,太宗於貞觀二十年(646年)重蒞此祠,酬謝叔虞神恩,作銘文歌頌唐叔虞建國策略。
晉祠銘由太宗撰文並書,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八月刻碑。此碑全文一千二百零三字,共二十八行。碑文行書體,勁秀挺拔,飛逸灑脫,骨格雄奇,刻工洗煉,可謂行書楷模。全碑之書寫得心應手,生氣勃勃,神采飛動,精氣過人,體現一代英主之氣度風采。https://goo.gl/LNo8NB
仁厚賢德的邑姜應該是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示意圖。圖為清焦秉貞《歷代賢后圖》冊,絹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姜子牙之女做王后 歷經千年賢名傳 | 姬昌 | 周文王 | 邑姜 | 大紀元 https://bit.ly/39CPNoN
典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的是有著雄才大略和治國安邦之能的姜子牙與周文王相遇的故事。一直隱居海濱的姜子牙在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釣魚,以便與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相見,並輔佐其消滅無道的商紂政權。而姬昌在此期間外出狩獵前占卜的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出獵,果然在渭河之濱遇到姜子牙。姬昌與他交談後大喜,還一同乘車而歸,尊其為太師 。
姜子牙輔佐姬昌後,告訴他要積善修德、明道行仁,這使得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姬昌死後,姬發即後來的周武王即位。姬發尊稱姜子牙為「師尚父」,「師」是三公之首太師的簡稱,「尚」是姜子牙的名,「父」是對德高望重的姜子牙的尊稱。在其輔佐下,姬發成就了功業,建立了周朝。姜子牙因為在興周滅商中功勳卓著,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
不過,姜子牙不僅僅是輔佐大臣,更是周武王的岳父,武王的王后正是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對此,史書業已確證。西晉初年的《春秋經傳集解》裡說:「邑姜,晉之妣也。」杜預的注說:「邑姜,齊太公女,晉唐叔之母。」比杜預稍早的皇甫謐在其《帝王世紀》中也說:「武王妃(一作納),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於內,生太子誦。」
此外,清代王聘珍在《大戴禮記‧解詁》一書中也明確注曰:「后妃,武王邑姜也。」關於邑姜留下的史料雖然不多,但亦可從中窺見其品行。
邑姜嫁給周武王之時,正是武王南征北戰、征討商紂王政權的關鍵時候。作為王后,她盡職盡責。對於邑姜的才幹,武王在與諸侯會盟時的《泰誓》中說:「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意思是我有十位治亂的大臣,這十人同心同德才贏得天下。他們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和邑姜。十人中唯一的女性正是王后邑姜。
一直隱居海濱的姜子牙在渭水之濱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釣魚,以便與周文王相見。圖為明 戴進《渭濱垂釣圖》。(公有領域)
關於邑姜的功績,宋朝理學大家朱熹注釋《泰誓》時認為是:九人主外,一人主內。《禮記‧婚義》有云:「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王后的地位跟王等同,她的職責就是管理後宮,保證王不至於後院起火。
顯然,仁厚賢德的邑姜應該是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嬪妃之間都能和睦相處,孩子教育也是毫不含糊,這讓武王從來不必為家務事操心。
在教育子女上,邑姜從胎教就早早開始。邑姜和武王成婚後,一年後生下了太子姬誦,即後來的周成王。史載,邑姜在懷孕時非常注重胎教,「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大意是站立的時候不東倒西歪,坐著的時候端正嚴肅,獨處的時候不隨地蹲坐,有了脾氣的時候也不隨便亂罵人。由此可見,邑姜是一位注重德行且毅力非凡的女子。
姬誦作太子時,為了保證他的根性純正,邑姜請周公等三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擔任他的老師,分別負責太子的身體、德義和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為了讓太子健康成長,還將其周圍品行不端的人逐去,挑選天下品行端正、孝悌有學問的人和他一起生活。這樣使太子每天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為了太子的成長,邑姜可謂殫精竭慮。
與文王、武王等一樣,邑姜對上天也是非常敬畏的。她在懷第二個兒子太叔時,夢見上天對自己說:「我賜予你的兒子名為『虞』,將把唐國封給他,讓其在那裡繁衍他的子孫。」等孩子降生後,邑姜發現他的掌心中有清晰的紋路,好像一個「虞」字,就給他取名為虞,亦稱叔虞。
武王在與諸侯會盟時的《泰誓》中說:「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圖為清 陳士倌《聖帝明王善端錄(唐虞夏商周).周武王》。(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武王去世後,年僅13歲的成王即位,周公旦輔政。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後,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
叔虞年少時,周成王曾與其戲耍,摘下一片梧桐葉裁成玉圭的形狀交給他,並說:「把這個封給你。」叔虞很高興,就把此事告訴了周公旦。周公旦詢問成王,成王說自己是在與叔虞開玩笑。周公旦嚴肅地說:「我聽說過,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天子一說話,史官就記下來,樂人就吟誦,士人就頌揚。」周成王於是將叔虞封在唐地,叔虞成為唐國國君,故稱「唐叔虞」。果然應了邑姜的夢。叔虞之子燮繼位後,改國號為「晉」。
成王在位22年後,因病去世,其子周康王姬釗即位。邑姜忍著悲痛,以先太后的身分教導康王,讓他尊重大臣、愛護人民。康王在位期間,繼續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東夷叛亂,北征略地,西伐鬼方,進一步加強了統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時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這背後無疑也有著邑姜的功績。
據說,坐落在今天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晉祠,有一座專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築「聖母殿」,殿內聖母像為北宋天聖年間雕塑,已有了近千年的歷史。這說明,邑姜的賢名並不曾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湮滅。@*#
姜子牙之女做王后 歷經千年賢名傳 | 姬昌 | 周文王 | 邑姜 | 大紀元 https://bit.ly/39CPNoN
[青銅器/西周晉侯鳥尊-晉國之瑞-晉侯鳥尊的主人是第一代晉侯燮父-燮父的父親是唐叔虞(姜太公外孫)/-回首的鳳鳥形,鳳尾下彎成一象首,與雙腿形成三點支撐。器蓋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說明該器為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尊彝」是青銅盛酒器,用來盛裝酒漿的,有六尊六彥,六尊包括獻尊、象尊、著尊、壺尊、大尊、山尊;六彝包括雞彝、鳥彝、斝彝、黃彥,虎彝、蜼彝-晉侯鳥尊的銘文“晉侯乍向大室寶尊彝”,這也是迄今為止最早的金文“晉”字/每年在四季固定時間有大的祭祀活動春祠、夏禴、秋嘗、冬烝-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