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起居注》- - https://goo.gl/p872gu

《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

起居注是東亞地區史書的一種形式,為編年體,也就是一種以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為順序,來編撰、記述歷史的一種方式。起居注的特色在於,它是由專門的史官起居舍人對於皇帝每日的行為和言論按時記錄的史書。這和日本在平安時期,由天皇親自撰寫的寬平御記、醍醐天皇御記、宇多天皇御記有所不同,是一種特殊的史書形式。
起源與發展
在中國,傳說最早的起居注是漢朝漢武帝時的《禁中起居注》。其後,在漢明帝時,也有《明帝起居注》,但這些起居注多為中國宮廷內部自行編撰,並未設有專職與專人來負責編撰。
直到晉朝時,開始設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員來編寫起居注。其後一直到清朝,各朝代都曾有起居注的撰寫。但是,由於動亂與本身未成為一個持續性的制度,在清朝以前的起居注,大部份均已不存。
在清朝,最早在清太宗和清世祖順治年間即有撰寫,但斷斷續續,直到清聖祖時才開始設立起居注館,由經筵日講官來專職編修起居注,其職位多由翰林院的官員兼任,起居注的制度,曾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因為黨爭而被清聖祖下令廢止,但又於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開始恢復編撰,此後,此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現存的起居注
在清朝以前,唯一較完整保存的是唐朝初年,由溫大雅撰寫的《大唐創業起居注》。除此之外,明神宗的《萬曆起居注》,由於有多種抄本傳世,故大部分的內容得以保存,主要所藏的公共圖書館有:
天津的天津圖書館:現存萬曆二年至四十三年十二月,缺四年一至三月和九月、十年一至三月、十一年一至二月、十三年一至三月和六至十二月、十五年四至十二月、十八年一至八月、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七年五月、三十三年一至十二月、三十六年一至四月、三十八年五月至四十一年六月、四十一年十一月至四十三年六月。[1]
北京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現存萬曆元年、萬曆五年至六年。[2]
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圖書館:現存萬曆二至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一至三月、十六至十九年六月。[3]
東京的國立國會圖書館:現存萬曆二年至萬曆四十八年,缺三年十月至四年三月、四年六月、四年九月、四年十二月、十年正月至三月、十一年正月至二月、十二年全年、二十五年十月、四十三年正月至五月、四十六年五月至十月。[4]
此外,在清朝,由於輯佚學的盛行,黃奭從類書中,輯錄有多種的晉朝起居注。由於年代較近,清代的起居注保存較為完整。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各藏有3000餘冊的清代起居注,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圖書館也藏有少量的起居注。
編撰方式
負責修起居注的官員,在皇帝公開的各種活動中均隨侍在旁,因此起居注記錄的內容甚為廣泛,包括除了皇帝宮中私生活外的種種言行,其編撰方式,可以分別說明如下:
首先是關於禮儀方面的記事或是行蹤,例如祭天、向皇太后問安等等。
再寫皇帝的聖旨。
次寫中央各部重要的奏摺、題本。
後寫地方官員的奏摺、題本。同類的事情中,則以事務輕重為順序加以記載。
重要性
起居注對於歷史的研究有很多助益,尤其成為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一方面它有對於皇帝相關的國家大事很細緻的記錄,且相較於內容也很豐富,另一方面由後朝皇帝所修的實錄,起居注常常保留了更直接、更不容易受到後人篡改的資料。
已出版或影印的起居注
唐朝
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明朝
《萬曆起居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明抄本《萬曆起居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輯校萬曆起居注》,南炳文與吳彥玲輯校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泰昌天啓起居注》
清朝
《康熙朝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乾隆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嘉慶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清代起居注冊,道光朝》,台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整理,1985
《清代起居注冊,咸豐朝》,台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整理,1983
《清代起居注冊,同治朝》,台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整理,1983
《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台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整理,1987
《光緒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宣統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2009。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北京所藏)本影印。
《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臺北所藏)本影印。

《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


唐太宗和《起居注》)
為約束君王的言行,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家們在制度架構上設計了一種職官,先秦時期,叫「史」(即所謂「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漢唐以降,叫「郎」(起居郎。也有叫起居令、起居舍人的)。這些人隨侍君王左右,專門記錄君王每天的言論和活動。這種日記式的記錄叫《起居注》。
《起居注》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除了君王在宮中的私生活之外,其它的種種言行,比如朝廷詔令赦宥、禮樂法度、賞罰除授、群臣進對、祭祀宴享、臨幸引見、四時氣候、戶口增減、州縣廢置等等事項,都要一一記錄在案。不過,這裡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這一切僅僅作為爾後撰修國史的基本材料,其內容既不能外傳,君王本人也不得過問,正如明末學者顧炎武指出,《起居注》只是「所以防過失而示後王」(《日知錄》)的。所以,這讓那些腦袋尚未灌滿糨糊,又渴望留下好名聲的君王們不能不有所警覺了。一些稍為機靈的君王,特別是那些屁股不乾不淨之輩,對於自己平時的惡言和劣行,也多少有所約束,如果有什麼不檢點的地方,則要遮遮掩掩,力圖一筆勾銷。這樣,他們對待掌握著「輿論」的「史」們、「郎」們,倒也心存幾分忌憚。對於《起居注》中的所記所述,更是想方設法窺探其究竟,一有機會就要篡改歷史,儘量包裝自己。這種現象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即使像唐太宗那樣的一代明君,也難以擺脫封建帝王的這種劣根性。
毋庸置疑,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其文治武功是他人難以比擬的。杜甫有「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的詩句;他自己也以「朕以弓矢定天下」自況,然而,他也有自己的軟肋,最令他不堪回首的恐怕是「玄武門之變」這件事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為爭奪帝位,他指揮部下在光天化日之下,殺害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隨後又逼其父唐高祖退位,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寶座。這讓唐太宗一下子從道德頂峰跌落下來,他害怕起居舍人的秉筆直書,更擔心社會輿論滿天飛。他寢食難安,常常夜不成寐,那血腥的一幕一直伴隨著他的後半生,他時時從惡夢中驚醒,以至於不得不命令勇將尉遲敬德為之守夜。
心病不除,難以自安。隨著歲月的遲暮,唐太宗似有時不我待之感,他對《起居注》所記內容的疑慮更是日甚一日。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憋了將近十年的心腹事,再也難以隱忍下去了,他決心揭開《起居注》的神秘面紗,一覽究竟。當然,他也明白,《起居注》的當事者是不得與聞的,更不能明火執仗地去篡改。於是他採取暗度陳倉的辦法,向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的房玄齡委婉地表達了這個心愿。這讓一向處世圓通的房玄齡也深感為難。據《資治通鑑》記載,當時,唐太宗問房玄齡道:「前世史官所記,都不讓皇上看到,這是為什麼呀?」
房玄齡答道:「史官不虛美,不隱惡,如果讓皇上看到了,一定會不高興,所以不敢讓看。」
唐太宗說:「我的心胸寬闊,與前人不同。我之想觀國史,是為了知前日之惡,為後來之戒。還是請你給我看一看好吧。」
這時,諫議大夫朱子奢勇敢地站出來,對唐太宗說:「陛下聖德,從來沒有過失,史官所記,自然盡善盡美。陛下想看《起居注》,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若陛下開了這個頭,以此傳示子孫,我擔心數代之後的君主心胸不如陛下,他們一定會隱惡揚善,而忠實記錄的史官難免不受到刑誅。這樣,史官為了避禍,只好為之文過飾非。那麼,千載以下就沒有實錄了。這就是前代為什麼規定君王不能看的原因了。」
這一番話有論有據,軟硬兼施,唐太宗碰了個軟釘子,只好作罷。但他並未死心,過了七年,即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唐太宗又給諫議大夫兼起居舍人褚遂良提出了同樣的問題。耿直的褚遂良當即頂了回去,說:「君主的言行,善惡必記,以使皇帝不犯過錯。我從未聽說有哪位君主看過。」唐太宗問道:「朕有過,你也記嗎?」褚遂良說:「我的責任如此,陛下的言行都要記。」站在一旁的黃門侍郎劉洎插話道:「即使褚遂良不記,天下人也要記。」
當時,唐太宗雖然默然無語,心裡不爽倒是確實的。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這時的唐太宗一定會想,自己手中握有無限的權力,難道這點事就做不到嗎?於是,他性格中的陰暗面最終暴露出來,遂以帝王之尊嚴命這些人的頂頭上司房玄齡謄寫清楚「進呈」。
房玄齡是個深謀遠慮的大政治家,曾為「貞觀之治」做出過卓越貢獻,但是,在專制帝王的絕對權力面前卻顯得一籌莫展了。這位重臣深知唐太宗要鉗制輿論的良苦用心,既然不敢有違聖意,就只好順著皇上的思路,在《起居注》中大玩文字遊戲,把包括「玄武門之變」在內的「不妥」之處,盡力作了一番修飾潤色,最終編撰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各20卷。
至於房玄齡在《起居注》中是如何舞文弄墨的,局外人哪裡弄得清楚?不過,從房玄齡等人將新修的《起居注》上呈後,唐太宗立即予以「恩准」來看,完全可以設想,這位「天可汗」一定是另換了一副嘴臉,大概是神采奕奕,龍顏大悅吧,不然,房玄齡們是很難過這一關的。
當時,唐太宗為了讓朝野輿論一律,還讓原來的反對派褚遂良在廟堂之上當眾宣讀了新版《起居注》。臣工們的反應如何,史書無載,後人也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時的《起居注》,已經失去本來的面目了。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78Nad8.html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是清代朱彝尊《晉祠唐太宗碑亭題壁》詩中的頷聯,集自杜甫的兩首詩:《偶題》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句和《重經昭陵》中“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句。朱彝尊巧妙地把這兩句詩連結在一起,用以歌頌唐太宗的文韜武略。

《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

唐朝的“唐”源於此地? ,鴻文軒文章 - https://goo.gl/w1G8pQ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出處】
唐·杜甫·《重經昭陵》
【原作】[提供]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云飛。
【名句賞析】
風塵:喻戰亂。三尺劍:三尺長的寶劍。社稷:指國家。戎衣:軍裝, 勵志歌曲。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身穿戎衣,手持寶劍,在戰亂中取得了天下,歌頌李世民的英武。詩意豪邁,典重高華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重經昭陵》。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身穿戎衣,手持寶劍,在戰亂中取得了天下,歌頌李世民的英武。詩意豪邁,典重高華。

杜甫《過昭陵》詩說:「草昧英雄起,誆歌歷數歸。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這一首五言絕句,短短的二十個字,對於歷史哲學的感慨,既含蓄又坦率,直言無隱

「草昧英雄起」,一開頭就說明生當亂世時期,英雄都起於草澤之中,成王敗寇,很難論斷,到了成功以後,便四海漚歌讚頌,認為是天命有歸,歷數更代,成為不可置疑的真命天子。事實上,他們無非都起於風塵之中,猶如漢高祖,手提三尺劍,斬白蛇而起家。到了以戎衣而平定群雄之後,江山社稷便成為一家一姓的天下了。他由唐太宗的開基創業,而聯想到漢高祖等歷代帝王,幾乎都是一個模式出來的。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 
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 
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 
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 

杜子美這首詩所描寫的人物是唐太宗 
原文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①。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②。 
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③。 
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④。 
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⑤。 
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⑥。 
【注釋】 
①草昧:指國家草創、秩序未定之時,此處指隋末之亂。英雄:指 唐太宗。謳歌:歌頌,讚美。歷數:古代迷信認爲帝位相承與天象運行的次序相應,故稱帝王繼承的次第爲「歷數」。 
②風塵:比喻戰亂。三尺劍:據《史記高祖本紀》載,漢高祖劉邦曾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穀神,用作國家的代稱。一戎衣:《書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安國傳:「衣,服也,一著戎服而滅紂。」後泛稱用兵爲一戎衣。兩句是說唐太宗在隋求戰亂中率兵削平群雄,統一天下。 
③翼亮:指臣子輔佐君王。貞:貞幹同楨幹,支柱、骨幹之意。丕承:大承。揚雄《法言問明》;「成湯,丕承也。或問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戢:止息。兩句是說唐太宗用賢臣輔佐,修文偃武。 
④聖圖:皇帝治下的版圖。宗祀:宗廟祭祀。日光輝:《漢書倪寬傳》:「宗祀日宣重光,光輝充塞,天文粲然。」 
⑤陵寢:帝王的陵墓寢廟。這裏指昭陵。盤空曲:昭陵建在九嵕山上,古時要經過盤曲的棧道才能到達。《唐會要》:「昭陵因九嵕層峰,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爲玄宮,傍岩架梁爲棧道,懸絕百仞,繞回二百三十步,始達玄宮門,頂上亦起遊殿。」熊羆:熊和羆都是猛獸,常用以比喻勇猛的軍隊、武士,此處指昭陵前石刻武士。翠微:青翠的山色。 
⑥松柏路:指昭陵前松柏掩映的道路。五雲:五彩雲。古代認爲帝王雲氣成五彩。 
這首詩是杜甫去府鄜州探家後回長安途經昭陵所作。當時長安已爲唐軍收復,安史之亂即將平定,杜甫在此詩結句說昭陵上籠罩著五彩祥雲,表示他相信唐王朝能夠摧平叛亂、長治久安的願望。 


《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

帝王起居注奇聞:呂洞賓或現身 點化孝子
卿德 整理
宋高宗紹興年間,有一個孝子叫陽大明。他守孝時,遇到一個道人。圖為明 唐寅《畫山水》局部。(公有領域)
更新: 2018-11-18 8:30 AM       標籤: 宋寶藍, 呂洞賓, 夷堅志, 洪邁
宋高宗紹興年間,有一個孝子叫陽大明。他守孝時,遇到一個道人,引發了一件奇聞。地方官員將此事層層上報,一直報到朝廷。皇帝因而下詔嘉獎孝子,還令地方官每逢過節,前去看望。
據《夷堅志》所述,江西南康縣程龍裡有一個讀書人叫陽大明。陽父去世後,他在墳墓旁蓋了一間小房子,為亡父守孝
荒山生活寂寥,小屋方圓十里內都沒人居住。圖為宋 馬遠《梅花書屋》。(公有領域)
紹興12年(1142年),七月七日那天早晨,有個道人從山下上來。當時,陽大明正在教三四個小孩讀書,還有一個僕人在旁邊做飯。荒山生活寂寥,小屋方圓十里內都沒人居住。他想,這名道人一定是攀著藤蘿上來的。
平時陽大明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見到道人來,高興地歡迎他,請他坐下。
道人對他說:「你八月會有災,吃下我的藥,可以免除災難!」說著,從腰間的葫蘆裡取出一粒藥丸,讓大明吞下。
道人問他:「我有求於你。你能答應我嗎?」大明問他:「您有什麼要求呢?」道人手指著木架上的布衣衫,說:「你把這件布衫送給我吧!」
大明想送給他,又擔心有詐,沒有馬上給他。道人一再請求,陽大明不得已才把衣衫交給他。
接下來發生了神奇的一幕。
道人接過衣服,慢慢地捲起來,塞到葫蘆裡。圖為洋彩黃錦地葫蘆形交泰轉心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道人接過衣服,慢慢地捲起來,塞到葫蘆裡。可是,那個葫蘆口只能容下一根手指啊。大明覺得很奇怪,心裡默默地嘀咕著:「難道他在為我變戲法嗎?」
道人說:「難道我真想要你的衣服嗎?只想試探你罷了。既然你能將衣服送給我,也是值得讚許的!」說著,道人從葫蘆裡取出衣服還給了他,遂即向大明要了一碗水。他拿出一小撮藥末,放在碗裡揉搓了很久,最後這些藥末變成了一個紅色藥丸。
道人向大明作揖說:「你能否吃下這粒藥丸?」大明說:「我身體沒得病,不想吃。」道人沒有勉強他,然後自己就把藥丸吃了,並且慢慢地說:「你一直在這兒待著,時間長了,你的生活也會陷入困頓的。我送你一些東西吧。」
道人回首叫來陽大明的學生,讓他們去找一塊比拳頭還要大些的土塊。道人將土塊握在手裡,接著吹了幾口氣,對大明說:「你猜,我的手裡是什麼?」大明回答說:「我不知道。」
道人把手裡的東西放到桌子上,大家一看原來是金燦燦的金塊呀,上面還有五個手指印,清晰可見。道人說:「你可以收下,作為生活費用。」
當時陽大明的母親還健在,孝養母親確實需要費用。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奇人,心想,道人可能是用錢財試探我吧,於是拒絕接受金塊。道人笑著把金塊扔在地上,用腳一踩,金塊就變成了石頭。
那名道人起身準備告辭。大明見狀,還想留他喝酒,道人沒同意。大明指著牆壁上的詩文,說:「這些詩都是友人看望我時寫下的。在下也希望能得到先生的詩文,可以嗎?」
道人同意了,他拿起案上的禿筆,在地上擦了幾下,蘸了蘸碗裡的水,揮手在牆上寫下幾行大字。因為墨色實在太淡,誰也看不出來他寫的是什麼。
大明送道士下山後,回到房裡一看,發現道人寫的字顯現出淡紫色,詩文曰:
「陽君真確士,孝行洞穹壤。
皇上憐其艱,七夕遣回往。
逡巡樂頑石,遺子為饋享。
子既不我受,吾亦不汝強。
風埃難少留,願子志勿爽。
會當首鼠記,青雲看反掌。」
詩文說道:玉皇大帝憐憫你處境艱難,所以七夕這天派「回」(呂洞賓綽號回道人)來看望你。圖為呂洞賓畫像。(公有領域)
詩文是說:陽君真是一個堅貞的人,上天看到你的孝行。玉皇大帝憐憫你處境艱難,所以七夕這天派「回」(呂洞賓綽號回道人)來看望你。我捻石成金,饋贈予你。既然你不要,我也不能勉強你。在紅塵世間不能久留,希望你不要忘記行孝的初心。當你心下生疑,我已經回天上去了。詩文前提「亂漢道人」。每個字都有四寸長。更神奇的是,這些淡紫色的字跡,又顯現出紅色,就像用紅土寫成的一樣。
第二天,大明問遍村民,眾人都說沒有見過這個道人。鄉民聽說此事,爭著來看道人的字跡,但見字體飛動,人們懷疑這是仙人的筆跡。
鄉裡的讀書人將此事報到縣裡,縣令李能一上報到郡守,郡守又上報到朝廷。宋高宗為嘉獎陽大明的孝行,下詔賜給他十匹布帛,還令地方官每逢過節,前去看望他。
五年以後,陳世材從福州來到南康擔任縣尉,親自見到了陽大明,向他問起事件的細節。他們又專程到大明守孝的房子裡。由於時日長久,草屋已經破敗,牆上的詩文也都剝落了,惟獨道人寫的詩依然還在,字跡猶如新寫的一般,清晰可見。詩中云「遣回往」,由於呂洞賓綽號「回道人」,於是人們推測,這名道人一定是八仙中的呂洞賓。
這件事載於官方重要文獻帝王《起居注》,披露這件事的人是《夷堅志》作者、南宋官員洪邁。(編註:《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通常不外傳,一般人也看不到。日後史官編修國史,《起居注》成為採信的重要資料。)
洪邁有幸閱讀《起居注》,獲悉此事。後來,他又通過陳世材,詳細了解了這件事,於是再次記載下來。@*#
出自《夷堅乙志》卷三、《夷堅丁志》 卷八


在唐太宗以前,不論是秦始皇還是晉武帝,而唐太宗成第一位要求看自己起居注的皇帝。(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西漢年間,從呂后到文景二帝,漢帝國用了近百年的時間才實現天下大治;隋文帝也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實現天下大治。唐太宗真是神人,剛當上皇帝短短兩年時間就締造了一個歌舞昇平的天下!真的是這樣嗎?
記述貞觀朝,首先要告訴大家一件事:貞觀朝是第一個編纂帝王實錄的朝代,也是第一個公開篡改歷史的朝代。
春秋時代,史官記載的史料都是公開的;後來,史官為了不受皇權威脅,記錄皇帝日常言行的「起居注」只有史官一人知道,皇帝死後才能公諸於世。對至高無上的皇權來說,史官之筆是一種巨大的威懾,千載之下洗盡鉛華,史書當自有公論。這是一種所有人都認可的規矩,在唐太宗以前,暴戾如秦始皇、聰明如晉武帝,所有皇帝對史官只能恐嚇、賄賂,就是不能篡改原始史料。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開叫板史官、要求看自己「起居注」的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朕之為心,異於前世帝王。欲自觀國史,知前日之惡,為後來之戒,公可撰次以聞)。他不但看到了其父的《太祖實錄》,還看到了自己的《今上實錄》,然後,史料就變成了港臺影視劇——按照他的意思重新寫作的版本(上不從。玄齡乃與給事中 許敬宗等刪為《高祖》、《今上實錄》)。在篡改歷史方面,中國歷史上無人能跟唐太宗李世民媲美,後來的明成祖朱棣雖然也對老爹的實錄大改特改。但是,他做假做得實在太沒技巧,以至於根本就沒人相信他改的是真的。
年年天災還通貨膨脹,貞觀之治可能作假
《貞觀政要》關於貞觀三年的這段歷史記載,與《漢書》文景之治非常類似,如果檢測「抄襲」的軟體能夠意譯,那麼兩段文字的雷同度肯定相當高。如果說史書對文景之治的記載確有溢美之處,那麼,唐初貞觀之治的記載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了。
第一,終唐太宗一朝,所有官員朝廷俸祿居然全部為糧食,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武則天時代。任何時代,商品流通都是衡量社會經濟是否發達的標誌。唐朝初年,封建官僚是最有權勢的社會集團,這些人居然連錢都沒有,商品經濟凋敝可見一斑。
第二,貞觀年間,物價記錄根本不可信。按照《舊唐書》的記載,貞觀年間一斗米的價格平均在五錢左右,遠低於五代蕭齊大通縮時期——即使今天的基因轉殖玉米,也不會這麼便宜。我們仍舊借用彭信威的解釋:「唐初的米價記錄,大概都是各別地區大豐收時的記載」。
第三,貞觀年間,民戶總數遠低於隋朝。在中國古代,民戶數量是衡量一個帝國是否強盛最有效的標誌。民戶數量多,證明人們有能力生兒育女並撫養兒女成人,也為帝國增加了剝削對象。隋煬帝大業二年,《隋書》記載的民戶數為八百萬,貞觀初年民戶數僅為三百萬,而直到唐高宗李治登基,唐朝民戶數不過也就三百八十萬。
第四,按貞觀年間奏本,大唐帝國天災幾乎連年不斷。唐太宗即位後,黃河連續三年大水,貞觀四年,高昌王鞠文泰朝見唐太宗,這樣描寫沿路的景象:洛陽之東,諸州郡具為沼澤,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根本就沒有道路可行(今自伊、洛之東,暨乎海、岱,萑莽巨澤,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進退艱阻)。貞觀元年至二十二年,大唐帝國年年有大災,貞觀十二年「吳楚巴蜀之地二十六州旱遣使賑恤之。」、貞觀十八年「穀、襄、豫、荊、徐、梓、忠、綿、宋、毫、易十一州大水;廬、潦、巴、普、郴五州疾疫」……
第五,按敕令記載,貞觀鼎盛時期,堂堂大唐帝國居然有很多人「揮刀自宮」。貞觀十六年七月,唐太宗發布敕令,禁止國人自斷手足。當時,自斷手足的行為被稱為「福手」、「福足」,因為,按照隋末舊制,肢體不全的人可免服徭役,很多人想藉老辦法逃避徭役。唐太宗李世民用事實告訴大家「揮刀自宮、未必成功」——就是自斷手足,也要繼續服役(今有自傷殘者,據法加罪,仍從賦役)!
這就是傳說中的貞觀之治?
按官職授田,平民中只有壯男可以分得土地
李世民當政二十二年,究竟幹了些什麼?
第一件事:試圖效仿呂后、文景二帝,試圖分配土地,不過,分配的主要對象是封建官僚。
土地代表著財富,在農耕時代就更是如此,「均田地」意味著打破現有利益格局,會得罪所有既得利益者。只有雄才偉略的帝王,才有魄力推行土地改革,也只有前朝末年強勢階層在社會動盪中損失殆盡,新的統治者才可能對天下財富重新洗牌。
隋末戰爭中,大唐帝國的締造者李淵本就是關隴貴族,他和他的繼任者都無法也不可能剝奪自己依靠的物件。所以,西漢、南朝、隋朝授田都是「每丁百畝」,唯獨到了唐太宗這裡,改為按官職授田:從五品至正一品,依官銜分別分配五頃到六十頃土地,六品以下按爵位可占有五頃至一百頃。至於庶民,二十一歲以上「壯男」授田一百畝,至於寡婦、中男、老男、篤疾和廢疾 ,對不起,不在授田之列。
更重要的是,但凡接受授田的庶民,都要從「狹鄉」遷往「寬鄉」。所謂「寬鄉」,就是富庶地區,是長安京城一環以內,是城裡;「狹鄉」就是土地貧瘠、無人耕種的地方,還要把戶籍遷出京城長安!即使在「寬鄉」,朝廷對「壯男」授田實際也只有每戶六十畝授田,較隋朝及前朝各代公認的標準少了四○%。
但在當時,狹鄉幾畝土地本來就可以在寬鄉換到幾十畝土地,這哪裡還是「授田」,說是搶劫都不為過。
李家平天下,硬改《氏族志》排序
第二件事:帝國原是要有點規矩的,最大的規矩就是要服從皇帝,包括所謂以敢於「直言犯諫」的魏徵!
為了確立皇族的統治地位,唐太宗命高士廉修訂《氏族志》,名義上是為魏晉以來的士族高門確定門閥。高士廉是一個很懂事理的人,他在收集全國士族家譜、考證世系的基礎上弄出一份《氏族志》。在最初的《氏族志》中,天下士族高門被分為九等,李姓皇族位列第三。
這已經是高抬了李姓皇族了,在士族高門中,關隴貴族根本就排不上號,不過是一些漢代「豪強」而已。何況李唐皇室在關隴士族中也不應該名列第一。
對於這個很炫的馬屁,李世民還是非常氣憤。
看完初稿後,他指責高士廉:世俗相沿,江南崔、盧、王、謝是源自山東的一等大姓(看來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自己門第不夠)。現在,你必須知道,是我李家平定四海,難道你看不起我賞賜的官爵(赤裸裸的威脅)?所以,絕不得以前世祖先功業,論士族高低,《氏族志》必須修訂,皇族李姓必須排第一!
有這樣的《氏族志》、連老爹都坑、連親兄弟都殺、歷史都敢篡改的貞觀朝,怎麼可能真的存在直言敢諫的大臣?
•魏徵本是瓦崗軍李密的謀士,瓦崗軍敗亡後,魏徵降唐,居然自告奮勇去招降瓦崗寨殘部。
•勸降未果,魏徵再為竇建德所俘,結果:投降。
•竇建德在武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為李建成所破,魏徵為李建成所俘,結果:投降。
•李建成為李世民所殺,魏徵被俘,結果:投降(李世民如果敗亡,估計魏徵一樣能找到一個新主子)。
魏徵根本也不是什麼宰相(僕射),貞觀朝共任用二十三名宰相,二十三人之中馬周、張亮、褚遂良、許敬宗早就是魏徵的晚輩,輪了多少圈,就是沒有這個號稱直犯龍顏的魏徵。
所謂魏徵直言敢諫,除了不許唐太宗喝酒吃肉、玩女人,就是一些求饒的哀鳴:李世民你如果敢殺我,你就是歷史上的昏君(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所以,李世民才說「你們都覺得魏徵說話難聽,我倒是覺得很中聽、很好聽!」(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適為此耳)。
官營高利貸,一人借債,全民有責
第三件事:鑄行「開元通寶」,用於放高利貸、官府放高利貸。唐太宗鑄行的開元通寶確實成色很好,一千錢大概成本在九百錢左右。只不過,貞觀朝「開元通寶」最主要的用途是用這種錢放貸款,即臭名昭著的「公廨錢」。
所謂「公廨錢」就是官營高利貸,官府將錢借給黎民百姓,然後收取本息。「公廨錢」始於隋文帝楊堅,楊堅對公廨錢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只能用於為貧困的農人購買種子和度過荒年。
唐朝的公廨錢,如果承貸者死亡或逃亡,本息就要由子孫償還;如果沒有子孫,就要由親族旁系代償;如果旁系親屬死亡殆盡,就由支族償還;如果族人也沒有,一定要當地的人代償。用彭信威的評價,「公廨錢」就是「一人借債,全體人民有責」。
反正最後要還錢!百姓之利,以權奪之,形同猛火;以商奪之,摧之無形!
非但如此,李世民及其手下還對「公廨錢」進行了金融創新,官府不但可以對黎民百姓放款,大官也可以對小官放款——擺明了就是直接索賄!
李世民親自修訂了《今上實錄》,《舊唐書》、《新唐書》,書中當然不會對「公廨錢」的悲慘之處過多描述。沒有關係,北宋年間這個悲劇會重演,到時候我們再詳細說。
三征高麗,全敗!
第四件事,三征高麗。
貞觀年間,一小撮高麗好戰分子愈來愈猖狂,不但扣住新羅、百濟對唐朝納貢、不允許唐太宗收葬隋朝將士屍骨,還窩裡反殺掉了親唐的建武帝(高麗王)。
以隋朝經濟之鼎盛,隋煬帝三征高麗尚且無功而返,何況疲敝的唐朝初年。果然,唐太宗三征高麗,結果是全敗!唐軍所失,千條萬條,其實就一條,糧食不夠。(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
唐太宗三征高麗,前後耗費了十幾年時間,也耗盡了大唐帝國血脈。貞觀末年,「開元通寶」已經在市面上消失了。貞觀二十三年(西元六四九年),這位在史書上最偉大的帝王,最後一次頒行討伐高麗詔書,未及出師就溘然長逝。

《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起居注》是記載古代帝王每日言行的記錄書/玉皇大帝「遣回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