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東漢名將鄧禹為13兒看相 個個應驗 | 命運天定.撥開迷霧 | 大紀元
【命理】東漢名將鄧禹為13兒看相 個個應驗 | 命運天定.撥開迷霧 | 大紀元
明 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之周武王
明戚繼光在浙江練兵時創立的「鴛鴦陣」。士兵操長槍、藤牌、狼筅等武器形成陣法禦敵
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究竟如何?用定格动画讲述阵型的妙处《戚继光》花絮 [ 浙江卫视官方HD ] - YouTube
隋朝循吏】兩縣百姓都要他來當父母官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26日, 2018
貴鄉的父老鄉親不畏路途艱險,到京城去向皇帝請求,讓魏德深回貴鄉任職。圖為明 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之周武王。(公有領域)
唐朝大臣魏徵、大儒顏師古、孔穎達等人共同修史,編撰《隋書》。他們在循吏傳中提到:「古語說,善於治水的人,引導水流使之平緩;善於教化百姓的人,能安撫百姓使其安寧。水流平緩,就不會沖毀提防,百姓安寧,就不會觸犯律法。」治理好國家,除了需要賢明的帝王之外,還需要公正廉明的能臣幹吏。
《隋書》記載了一位深得民心的隋朝良吏──魏德深。他擔任縣官時,該縣奸猾的人會躲起來,不敢隨便出門。為了希望他擔任父母官,百姓長途跋涉趕往京城,向皇帝提出請求,還引發了一樁奇特的「爭訟」案。
坐鎮貴鄉 全縣大治
魏德深開始時擔任隋文帝的挽郎,後來歷任馮翊書佐、武陽司戶書佐等職,因為有才能,升任貴鄉長官。他處理政務清正廉潔,施政並不嚴厲,卻能使社會安定。
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下詔發兵遼東。遼東戰役期間,為了保障軍餉糧草,各級官府向百姓徵收名目繁多的稅負,使者來來往往,責令郡縣儘快完成。當時由於朝廷法紀鬆弛,不少官員趁機貪污受賄,他們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
魏德深治理的貴鄉,百姓可以互通有無,不用付出全部民力,就能按時繳納朝廷所需。圖為明 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之后稷。(公有領域)
唯有魏德深治理的貴鄉,百姓可以互通有無,不用付出全部民力,就能按時繳納朝廷所需。百姓的生活沒有受到干擾,堪稱大治。那個時候盜賊蜂起,武陽各個縣城多數都被盜賊攻陷,唯獨魏德深坐鎮的貴鄉得以保全。
與民休戚 做出政績
郡丞元寶藏受朝廷的詔令抓捕盜賊。每次作戰失利,兵器也會全部丟失。於是他就各處徵集,繳不出兵器的屬官和百姓,他就說要以軍法論處。這樣的情形有好幾次。鄰近的縣城都將百姓聚集在官衙的廳堂裡,官吏們輪班督促,晝夜不停地製造兵器,還是做不完。
郡丞元寶藏受朝廷的詔令抓捕盜賊。每次作戰失利,兵器也會全部丟失。圖為明戚繼光在浙江練兵時創立的「鴛鴦陣」。士兵操長槍、藤牌、狼筅等武器形成陣法禦敵。
攝像者: Yprpyqp/Wikimedia Commons
而魏德深只是詢問大家分別想承擔哪方面的工作,讓大家各自怎麼方便就怎麼製造兵器。官衙裡面很安靜,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魏德深只是管束著負責監督營造的官吏,命令不要因為製造的兵器數量超過別的縣,就讓百姓過度勞苦。然而因為他的下屬和百姓都盡心竭力地工作,他們製造出的兵器數量,反倒經常是所有縣裡面最多的。
調任館陶縣長 奸人躲百姓歸
不久魏德深調任館陶縣長。他起程去館陶縣赴任那天,貴鄉全城的人都來送他,人們的哭泣之聲不絕於道。他到了館陶,全境的百姓,不論老幼,都像是見到自己的父母一般開心。
館陶縣有一個奸猾的員外郎叫趙君實,和郡丞元寶藏有勾結。之前的多任縣長,都不得不受到他的轄制。但自從魏德深來到館陶後,趙君實只能整日躲在家裡,不敢隨便出門。那些之前逃往他鄉的百姓,聽說魏德深來任縣長,紛紛像趕集一樣回館陶來了。
一樁奇特的「爭訟」案
貴鄉的父老鄉親不畏路途艱險,到京城去向皇帝請求,讓魏德深回貴鄉任職。皇帝答應了百姓的請求,下了調任的詔書交給貴鄉的百姓帶回去。可是館陶的父老又跑到郡裡提出訴訟,說貴鄉拿到的皇帝詔書是假的。郡裡沒辦法做出裁決。
適逢持節使者韋霽、杜整等人到達這裡,兩縣的人就吿到使者這裡。使者最終判決讓魏德深去貴鄉任職。貴鄉的官吏百姓一路歌唱歡呼慶祝,而館陶全縣的人們都悲傷痛哭,跟著魏德搬到貴鄉居住的就有數百家。
《隋書》引用了《詩經》一句話來評價這樣的循吏:「愷悌君子,人之父母」,和樂平易的有德君子,就像萬民的父母一樣愛護教化百姓。魏德深如此深得民心,這句話用在他身上,恰如其分。@*#
(據《隋書‧循吏傳》卷七十三)
金老ㄕ評《龍椅背後的財政祕辛》:一樣打仗興土木,為何隋煬帝與唐太宗評價差這麼多?
隋煬帝與唐太宗的很多行為模式極為相似。隋煬帝三征遼東,營造大運河以及東都洛陽城,唐太宗也曾三征遼東、擴增洛陽宮殿。可為何隋煬帝在後世的評價是「罄竹難書」?唐太宗卻以「貞觀之治」聞名於世?
文:金哲毅(金老ㄕ)
在中國史上,秦漢、隋唐,這兩個時代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前一個朝代很短命,卻為後一個時代的盛世奠定基礎。於是乎,有一個議題就此產生:「秦漢或隋唐的某些君主,行為模式極為相似,可為何一個被後世譽為盛世締造者?另一個卻承擔王朝滅亡的罵名?」
像是秦始皇與漢武帝,兩人皆是大刀闊斧的創新之主,同時也積極地對外用兵,但秦皇在死後3年王朝就煙消雲散,漢武過後卻有著超過百年的大漢盛世。何解?
同樣的,隋煬帝與唐太宗的很多行為模式也極為相似。隋煬帝三征遼東,營造大運河以及東都洛陽城。唐太宗也曾三征遼東(甚至臨死前還策劃第四次進攻),並擴增洛陽宮殿以及營造其他新宮殿。可為何隋煬帝在後世的評價是「罄竹難書」?唐太宗卻以「貞觀之治」聞名於世?
有人說:「唐太宗個人道德修養較好,認識人民的影響性所以能克制。」
這個理由不能說有錯,但其實很不經推敲。歷史上,唐太宗曾大興土木建造私人宮殿(注意,不是為國家建設而是為滿足私人需求喔),由於消耗過多資源,臨死前他還鄭重告誡兒子李治千萬別學他……已經做了才後悔,這叫克制嗎?所謂的克制,應該是明明很想做卻選擇不去做吧?還是我的國文造詣有問題,對「克制」的認識有誤?
又有人說:「這是隋煬帝才能較唐太宗低下,因此無法克服危局。」
這個理由也不能說錯(起碼在軍事上的表現,唐太宗真的比隋煬帝優秀太多),可同樣經不起推敲。且不說隋煬帝本身是個有才的文青,就提他的國家建設理念,首先是營建東都洛陽城,這可是所有定都關中的政權都會幹的事(因為關中盆地雖然易於防守但在資訊上卻相對不流通,所以需要建立一個東方據點好掌握動向),周公做過、武則天也做過,我怎麼就沒聽人說過這兩人才能低下?更別說營建大運河,這可是後世所有人公認的必要之舉,那麼不就能證明首開紀錄的隋煬帝確實有過人之處?
而且非要拿軍事成就來比較,隋煬帝也有擊敗吐谷渾的勝利紀錄,而面對東北高句麗,唐太宗跟隋煬帝都慘遭吃鱉的結局,所以能力低下應該也不是關鍵原因。
我想這時有人要說:「隋煬帝的建設及軍事行動沒有錯,但他短時間內進行過多國家工程才是問題。」
這話說得沒毛病,因為翻看史料,隋煬帝3次征遼東都動用破100萬的人力,唐太宗親征的時候最多只動用了10萬人的部隊(但大家要注意,戰爭往往要加上後勤人力,像為了運輸以及壯大水軍,唐太宗曾動用12州的工人投入生產,這個人力也相當可觀)。所以兩人對國家造成的負擔不一樣……嗎?
如果調查人口資料,隋煬帝的全盛時期,全國戶口數是八百多萬戶(人口約4600萬),而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晚期,戶口數剛超過300萬,估計人口是1200萬。所以與其說隋煬帝耗費太多民力,不如說:「隋煬帝有那個本錢,可以動用比唐太宗更多人力透如國家機器的運轉之中。」
呃……所以老ㄕ是在抬槓嗎?不斷反駁各種原因,是要為隋煬帝翻案?
不不不,歷史結果,就是隋煬帝失敗了,唐太宗成為人生勝利組,所以根本不能翻案。老ㄕ的目的,是企圖更深探究出問題可能的真相。所以看官們請忍耐一下,因為接下來我將提出更多問題,好去解答我們最初的問題。
TangTaizong
Photo Credit: Hardouin@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首先,針對隋唐交替之際的人口銳減(4600萬→1200萬),我想提出一個問題:「隋末動亂死亡人數超過3000萬人?」
我想這題的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回想中日八年抗戰,中華民國也就死了三千多萬人,依照隋唐時代的戰爭規模以及兵器殺傷力,極難達成如此恐怖的傷亡數字。
所以唐太宗時代的人口銳減應該有兩個原因:1.戰亂導致戶口調查困難。2.隋朝的戶口調查能力極強。
昔日隋朝統一天下,立刻實施「大索貌閱」政策。何謂「大索」?直白點來說就是大規模搜索。何謂「貌閱」?就是畫下面容以供閱讀。兩者加在一起,就是大規模且徹底的人口普查。
在古代,由於科技不發達加上政府未必有強大的管制力,戶口普查是件麻煩事(我曾聽ㄕ父說,以前台灣進行人口普查,要事先透過各種資訊管道告訴各家各戶,限定某一時段大家都不許外出,一直要到警察上門完成人口調查為止,如果沒特別原因而不在家者,那可是要被關監牢地,由此可見資訊傳播是否發達、國家力量是否強大、地方單位對自身轄區是否了解夠深,都是人口普查能否徹底實踐的重要原因,這也就不難想像古代人口普查有多難了),偏偏隋朝就把這麻煩事給辦了。
人口普查的好處,是國家對戶口及土地有更確切的了解,從而在徵稅、土地運用、人力徵調上有所依據。
所以根據隋朝開皇九年(589)的土地調查,隋朝掌握了21億畝的土地。
說數字大家可能沒感覺,那我拿一個對比好了,2013年對岸政府能掌握的土地面積是20億畝……What the well?也就是說隋朝的土地面積還超越現在的中國?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隋朝的疆域面積比現在小,調查手段更不可能與現在科技相比,這個數字明顯失真了!
那為何隋朝的土地調查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
這就要提到基層官員的心態。對於基層官員來說,管區的土地及人口數越多,自己的考核成績越高,上司就越開心,自己的待遇也會越好,那為何不把餅畫得越大越好?(我前一陣子就聽一位朋友說,他們的老闆抱怨公司前瞻性不佳,結果基層主管立刻要求員工要把先前提出可預期達成的業績數字提高一倍……與其說歷史不斷重演,不如說人性始終如此)
官員不斷讓數字灌水,而國家則根據這些數據要求它的人民要達成稅收目標,平民老百姓只能承受超出原本該負荷的稅收……這不擺明逼死人嗎?
這時又有一個問題出現:「隋煬帝的法律條文基本傳承致上一代的隋文帝,但是為何隋煬帝搞得天下大亂,而隋文帝卻留下一個『開皇之治』的好評價?同樣的法律,到底兩人差別在哪裡?」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頗為傳統:隋煬帝揮霍。
如果只要維持國家正常的營運開銷,其實正常的稅收不但能應付而且大大有餘,偏偏隋煬帝一直投入最花錢的政治項目:戰爭。
戰爭有多花錢?舉兩個例子可側面說明。
例子一:各位有聽過「文景之治」嗎?漢朝在兩位皇帝的努力下,讓民間經濟復甦,同時國家獲得堆積如山的糧食,結果漢武帝一即位,打了幾場對外戰爭後,國庫就清空了,以至於漢武帝開始鹽鐵酒專賣好獲得更多稅收。
例子二:北宋初期與北方的遼國常有作戰,最終宋遼達成「澶淵之盟」,北宋每年向遼輸送30萬兩的金額獲得和平。搞笑的是,使者談判完要稟告皇帝時,宋真宗正在吃飯,使者不方便直接見皇帝,於是比出3根指頭要人幫忙傳達談判的金額,結果宋真宗以為遼國要價300萬,雖然連喊太貴,但最後也長嘆一聲:「如果這樣能換得和平,那也還能接受。」也就是說,宋遼戰爭的花費每年起碼是300萬兩以上,是和平時期花費的10倍。
當隋煬帝不肯停止遼東戰爭,國庫的稅收被耗盡,地方百姓被過高的稅收壓榨,最終激發民眾的暴動,乃至各地有力人士的反叛,隋朝也因此滅亡。
之後唐朝建立,這個新王朝並沒有執行隋代嚴格的調查措施。這導致許多實際存在的戶口沒有被政府紀錄。一個國家不明白自身的詳細狀況當然不是件好事,但在唐朝這偏偏又不是件壞事。因為掌握資訊有限,唐朝政府能動用的資源不多,即便有所失利,也不至於動搖國本。而民間沒能被徵調的資源(資本、人力),則在極大的自由下蓬勃發展,反倒培植了國力。
至此,我們終於可以解釋最初的問題:「為何隋煬帝與唐太宗的結局有如此大的落差?答案是,隋煬帝因政府不良的效率過高,導致國家崩解;唐太宗之所以征討遼東卻不至亡國,是因為國家機器的效率不彰,限制了用兵程度,這才避免重蹈隋煬帝的命運。」
800px-Emperor_Taizong_gives_an_audience_
Photo Credit: 閻立本@Wiki Public Domain
恭喜各位看完這將近3000字的問題討論,這其實是我在網路爬文時,讓我感到格外有意思的問題,而最後做出以上回答,則要感謝大是文化正好送來一部《龍椅背後的財政祕辛》,讓我有自信解答以上疑惑。
作者郭建龍先生,透過具體的數據統計以及資料收集,以經濟學的角度觀看中國各朝各代的變化。比起抽象道德、才能,鉅細靡遺的數據很多時候更能客觀的呈現事實。同時也在啟示:一個人下決定的背後,往往在無形中受到時代限制下的環境影響。無怪乎古人對於智者的一種解釋是:「聖之時者」(明白時代趨勢且識時務的人);而成功的領導者孫權更說過:「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聖人矣。」說的正是明白趨勢並善用力量的重要性。
這是目前我為介紹一本書,寫過最長的介紹文。之所以如此,正是這本書超級扎實及龐大的知識資訊量。這並不是一本能夠輕鬆閱讀的一本書,但絕對是讓人對中國歷史能深入認識的重量級讀物,保證有滿滿的收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