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的王后名叫邑姜,她是姜子牙的女兒+唐叔虞/邑姜夢到上天賜子 預知子名和封地/唐叔虞+桐葉封弟/《太平御覽》/唐叔虞的後裔姓氏,主要有晉姓、楊姓、韓姓、何姓、溫姓、賈姓、簡姓、曲姓、解姓、侯姓、欒姓、席姓、先姓、谷姓、冀姓、步姓、籍姓、閻姓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riUW44
晉祠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1961年3月公布晉祠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公布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別旅遊景區。
晉祠,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其文化遺產價值獨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具有漢文化特色。
晉祠三絕
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岩層,終年湧水,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懸掛著清代學者傅山寫的「難老泉」三個字。當年李白來到這裡,曾讚嘆說:「晉祠流水如碧玉」。晉水有三個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魚沼泉,一是難老泉。難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晉水的源頭就從這裡流出,長年不息。
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晉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北周時代種植的柏樹。周柏是北周時代種植的柏樹,至今都還茂盛蔥鬱,位於聖母殿北側,原先本有兩株,名為齊年古柏,如今只剩這一株了。距今已有2800多年,樹幹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唐槐是唐代時種植的槐樹,位於水鏡台前,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
聖母殿內宋代的彩塑。殿內供奉著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聖母邑姜,其餘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聖母鳳冠蟒袍,端坐在鳳頭椅上。眾侍女手裡都拿著侍奉的東西,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精品。
------------------
魚沼飛梁 - Google 搜尋 - https://goo.gl/gNnGK7
-------------------------
建城已有2500年的古城–山西太原市,現存的古跡建築有18118處,除了不復存在的皇室宮殿外,古代建築的種類應有盡有,極具高度的藝術特色與文化價值。
其中一部分古跡,更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孤例,其中,位於太原市郊西南端25公里,懸甕山下的「晉祠」,是一結合歷史文物與自然山水的園林建築。園址背西山面東水,山前清泉環繞,壯觀秀麗。
「晉祠」,古代屬晉國,附近有古「晉陽城」,兩者都是因晉祠園中,終年長流的晉水而得名。晉祠的創建年代和舊址皆不詳,已不可考。相傳北魏年間(西元384年-西元534年)原為晉國開國君王唐叔虞(周武王次子)而建造的。北宋天聖年間(西元1023年-西元1032年)重建時,為追封其為「汾東王」,建造了宏偉的聖母殿,榮耀其母。
晉祠園林中的廟宇,奉祀諸多佛、道、神、人,以及百餘座宋、元、明、清歷代興建的各種殿、堂、樓、亭、台、閣、橋、榭等。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北方古典園林。
晉祠園林中的十字型橋–魚沼飛梁,系承接聖母殿前的泉水,築砌石泉池,稱其為「魚沼」。在魚沼上造了一座十字形的橋樑,名為「魚沼飛梁」。因古人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水池為方形又沼內多魚,故名為「魚沼」。「架橋為座,其型如鳥之展翼若飛也」故稱「飛梁」。「魚沼飛梁」又稱「板橋」。
北魏時,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晉水》記載中說:「沼西際出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亭,結飛梁於水上。」由此可知距今約1500年前,晉祠就已具有相當規模了。
俯看橋的平面呈十字形狀,方形池沼上架設板橋,四面可通達岸上。橋身東西長19.6米,寬5米,高出地面1.3米,東西橋面平坦,為平坡正橋,與獻殿和主建築聖母殿相接。橋身南北長19.5米,寬3.8米,南北下斜為翼橋,橋面橋身兩側傾斜延伸向沼岸,與正橋交叉成為十字型。
該橋建構方式精巧獨特,魚沼方池中築立約30厘米見方的石柱34根支撐,是宋代造型的小八角鐵青石柱,石柱礎上裝飾「復盆式蓮瓣」,則具有北魏建築的風格,其仍為北魏原物。柱上放置大鬥,斗上有十字拱相交,柱頂架斗拱與橫樑接連,以承接梁、額。樑上承托十字形橋面。
建築最初為木質橋面,而後改舖方磚,四周圍繞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欄、柱礎和望柱,多數構件仍為宋朝原物。東端橋頭望柱上,北刻「魚沼」,南刻「飛梁」的字樣。魚沼飛梁之建築結構整體上呈現宋代特色,為宋天聖年間原物。
南北橋面的東西兩側,原有各臥伏一隻宋代石雕的獅子,但現只遺留東北和東南端的兩隻。魚沼前鑄有造型生動的鐵獅,造型均作與幼獅嬉戲狀,是與飛梁為同時期遺物。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於北宋政和八年(西元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
關於魚沼飛梁,還有一段故事。在崛(山圍)山多福寺創建時,那裡什麼都好,就是沒有水。山僧不得不求助於五台山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念其心誠,施與他一錦盒,再三叮囑,不到崛(山圍)山中不得打開。山僧一路艱辛,走到上蘭村時,終究耐不住性子,竟偷偷將錦盒開一小縫想看裡面究竟裝著什麼,突然兩條小龍從盒中騰空而去,一條就落到上蘭村竇大夫遇難處,變成魚沼。這下苦了崛(山圍)山,還是沒水。氣得山僧將錦盒扔在施工現場,還好,錦盒掉到石縫中,居然變成一個淺淺的水井。時至今日,山僧住持就以這一淺池為生活用水。
魚沼飛梁在古枝縱橫之間掩映成趣,唐詩聖李白《詠晉祠》中有「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的優美詩句來形容此清幽古雅的意境。
此種造型優美、形制奇特的十字形橋式,雖然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畫中偶有所見,但目前世界上現存實物,僅有太原晉祠的魚沼飛梁一處,是中國古代十字形橋樑傳世之孤例。同時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十字形橋,也是當代立交橋的鼻祖,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橋樑建築極具價值。
-------------------------------------
中國著名古橋之十二:當代立交橋的鼻祖─ 魚沼飛梁
意文
【正見網2004年12月03日】
建城已有2500年的古城--山西太原市,現存的古蹟建築有18118處,除了不復存在的皇室宮殿外,古代建築的種類應有盡有,極具高度的藝術特色與文化價值。
其中一部分古蹟,更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孤例,其中,位於太原市郊西南端25公裡,懸瓮山下的「晉祠」,是一結合歷史文物與自然山水的園林建築。園址背西山面東水,山前清泉環繞,壯觀秀麗。
「晉祠」,古代屬晉國,附近有古「晉陽城」,兩者都是因晉祠園中,終年長流的晉水而得名。晉祠的創建年代和舊址皆不詳,已不可考。相傳北魏年間(西元384年-西元534年)原為晉國開國君王唐叔虞(周武王次子)而建造的。北宋天聖年間(西元1023年-西元1032年)重建時,為追封其為「汾東王」,建造了宏偉的聖母殿,榮耀其母。
晉祠園林中的廟宇,奉祀諸多佛、道、神、人,以及百餘座宋、元、明、清歷代興建的各種殿、堂、樓、亭、台、閣、橋、榭等。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北方古典園林。
晉祠園林中的十字型橋--魚沼飛梁,系承接聖母殿前的泉水,築砌石泉池,稱其為「魚沼」。在魚沼上造了一座十字形的橋樑,名為「魚沼飛梁」。因古人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水池為方形又沼內多魚,故名為「魚沼」。「架橋為座,其型如鳥之展翼若飛也」故稱「飛梁」。「魚沼飛梁」又稱「板橋」。
北魏時,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晉水》記載中說:「沼西際出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亭,結飛梁於水上。」由此可知距今約1500年前,晉祠就已具有相當規模了。
俯看橋的平面呈十字形狀,方形池沼上架設板橋,四面可通達岸上。橋身東西長19.6米,寬5米,高出地面1.3米,東西橋面平坦,為平坡正橋,與獻殿和主建築聖母殿相接。橋身南北長19.5米,寬3.8米,南北下斜為翼橋,橋面橋身兩側傾斜延伸向沼岸,與正橋交叉成為十字型。
該橋建構方式精巧獨特,魚沼方池中築立約30厘米見方的石柱34根支撐,是宋代造型的小八角鐵青石柱,石柱礎上裝飾「復盆式蓮瓣」,則具有北魏建築的風格,其仍為北魏原物。柱上放置大鬥,鬥上有十字拱相交,柱頂架鬥拱與橫樑接連,以承接梁、額。樑上承托十字形橋面。
建築最初為木質橋面,而後改鋪方磚,四周圍繞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欄、柱礎和望柱,多數構件仍為宋朝原物。東端橋頭望柱上,北刻「魚沼」,南刻「飛梁」的字樣。魚沼飛梁之建築結構整體上呈現宋代特色,為宋天聖年間原物。
南北橋面的東西兩側,原有各臥伏一隻宋代石雕的獅子,但現只遺留東北和東南端的兩隻。魚沼前鑄有造型生動的鐵獅,造型均作與幼獅嬉戲狀,是與飛梁為同時期遺物。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於北宋政和八年(西元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
關於魚沼飛梁,還有一段故事。在崛(山圍)山多福寺創建時,那裡什麼都好,就是沒有水。山僧不得不求助於五台山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念其心誠,施與他一錦盒,再三叮囑,不到崛(山圍)山中不得打開。山僧一路艱辛,走到上蘭村時,終究耐不住性子,竟偷偷將錦盒開一小縫想看裡面究竟裝著什麼,突然兩條小龍從盒中騰空而去,一條就落到上蘭村竇大夫遇難處,變成魚沼。這下苦了崛(山圍)山,還是沒水。氣得山僧將錦盒扔在施工現場,還好,錦盒掉到石縫中,居然變成一個淺淺的水井。時至今日,山僧住持就以這一淺池為生活用水。
魚沼飛梁在古枝縱橫之間掩映成趣,唐詩聖李白《詠晉祠》中有「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的優美詩句來形容此清幽古雅的意境。
此種造型優美、形制奇特的十字形橋式,雖然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畫中偶有所見,但目前世界上現存實物,僅有太原晉祠的魚沼飛梁一處,是中國古代十字形橋樑傳世之孤例。同時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十字形橋,也是當代立交橋的鼻祖,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橋樑建築極具價值。
-------------------------------
太原晉祠魚沼飛梁 世界最早的水陸「立交橋」
2015/07/24 來源:山西新聞網
晉祠「魚沼飛梁」被稱為鼻祖立交橋 本報記者 馬立明 攝
中國作為橋的國度,古橋自然數不勝數。但多如繁星的歷史名橋中,有十座橋樑尤為璀璨奪目——盧溝橋、廣濟橋、五亭橋、趙州橋、安平橋、十字橋、風雨橋、鐵索橋、五音橋、玉帶橋。其中,十字橋說的就是我們山西太原的晉祠十字橋。
這座十字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十字橋。不過,你要是問太原人這座十字橋在哪兒,他們十有八九會搖頭。因為本地人不管它叫十字橋,這座橋,有一個特別特別美的名字——魚沼飛梁。
A架橋為座 若飛也
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有個懸瓮山,山下有座晉祠,是為紀念晉國始祖——周武王的兒子姬虞而建,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這座晉祠舉世聞名,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
晉祠有三寶,魚沼飛梁、獻殿、聖母殿。
魚沼飛梁是一座精緻的古橋建築,其十字形橋是中國現存古橋樑中的孤例,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一級文物。
在太原人的眼裡,魚沼飛梁是一座「神奇而古老的橋」。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因為這座橋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這橋構造奇巧,橋上鋪方磚,兩側有漢白玉石欄杆維護憑依。其次,民間傳說,魚沼飛梁是能工巧匠魯班建造。
但在歷史典籍的記載中,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為了追封叔虞為汾東王,榮耀其母,建造了宏偉的聖母殿,同時,利用殿前的泉水築了砌石泉池。古人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因沼中原為晉水第二大源頭,流量甚大,游魚甚多,所以取名魚沼。
至於所謂「飛梁」,本著「架橋為座,若飛也」「飛梁石磴,陵跨水道」的說法,沼上架十字形板,橋沼內立34根邊長約30厘米的八角形石柱,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樑連接,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即為飛梁。飛梁也叫板式橋。
這座橋橋面為十字形,東西長19.6米,寬5米,高出地面1.3米,前後與獻殿和聖母殿相接,南北橋面長19.5米,寬3.8米,左右下斜連到沼岸。由於橋面東西寬廣,南北下斜與地面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大鳥的兩翼翩翩欲飛。
對於晉祠魚沼飛梁,北魏學者酈道元在其《水經注》上有「枕山際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的記述。而據專家考證,其中34根石柱及柱礎造型仍保留著北朝風格,其它部分則具有宋代建築特點。由此可知,這座被人傳頌的十字橋北魏時已建成,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我國的古代橋樑中,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樑,僅晉祠「魚沼飛梁」一座實物遺存,即使放眼世界,也是惟一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古十字形橋。難怪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讚嘆道:「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
魚沼飛梁東側有一對鐵獅,亦是宋代作品,鑄於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一雄一雌,骨骼強健,造型生動,毛髮拉直,威武而獨特,算得上是古代鑄品佳作。
B飛梁之下原為晉水第二泉
橋是水的附屬。飛梁所臨的魚沼是僅次於難老泉的晉水第二泉源。
關於魚沼靈泉,當地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太原西北有一座因奇景紅葉和名士傅山而著名的崛(山加圍)山。相傳,為在崛(山加圍)山頂創建多福寺,古代兩位高僧每日沿山間小道到遠處的汾河去挑水。他們的真誠和艱辛感動了文殊菩薩,菩薩送給他們一個錦匣,囑其將匣放在修建的大雄寶殿工地上,並一再強調,路上千萬不要打開。
途中,兩僧按捺不住好奇,將匣子拉開一條縫,想看個究竟。不料,突然從匣內鑽出兩條小龍,騰空而去,一條北騁上蘭村化作烈石寒泉,一條南馳晉祠變為魚沼泉,而崛(山加圍)山僅餘一眼錦匣幻化的淺淺水井。
昔日魚沼潺潺,清澈幽然,與難老、善利二泉匯為晉水,綿延數萬年,澆灌和滋潤著晉祠以東方圓數十里良田。可惜由於周邊濫采地下水,善利、魚沼二泉在1972年乾涸,如今魚沼飛梁只能憑人工引水徒以延續著美麗的傳說。
不過,這並不影響魚沼飛梁的獨特存在。魚沼飛梁被譽為當代水陸立交橋鼻祖,除了其造型奇特優美,是中國少有的十字橋樑形式,其建築功能也十分過硬。
據建築專家分析,在方形沼內,有34根石橋柱,柱頭置木斗拱與梁枋,承石頭橋板與石欄杆,石橋面中高兩側面低,木斗拱與梁枋改變了石橋面的推力傳遞方向,使重量垂直傳到橋柱上,橋柱從梁枋荷載角度分布間距寬窄不等。橋樑充分利用材質在三種環境中的特長,石柱水中耐腐,木材韌性與塑性,石橋板耐磨、防火,達到了橋樑堅固、美觀、耐久的效果。
C建在聖母殿前 魚沼飛梁涵義雋永
古往今來,在神州大地上橋樑並不罕見,從涓涓細流到浩浩湯湯的大江大河,大都有形形色色的橋樑橫架其上。而我國古代的橋樑建造者們,除了科學技術上的設計外,更注重其文化品位。不信你看,那些古橋之上,或飾以浮雕,或繪製壁畫,無不滲透和蘊含著民族文化特點與地域文化特徵。這些內容,賦予靜止安詳的橋以生動活潑、絢麗多姿的生命。
魚沼飛梁修建在聖母殿前,是供人們拜謁或參觀聖母殿的通衢要道。人們不僅能從魚沼飛梁雕工精細、優美大方的漢白玉勾欄體會其莊重與華貴,更通過這樣一座不俗的橋樑,進一步感受到聖母殿的威儀。說起聖母殿,這裡面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相傳,宋朝年間,朝廷下旨要在晉祠內修建聖母殿,按照朝廷的旨意,聖母殿內還要擺放43尊塑像。眼看著朝廷限期交工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工匠們還是沒有想出好辦法來,大家焦急萬分卻又不知所措。
突然有一天,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人閒庭信步來到工地上,旁若無人地擺弄起工地上的碎木料。只見他將這些木料左一下、右一下地拼接起來,最後竟搭起一座小小的聖母殿模型。更為絕妙的是,這個模型內竟沒有一根柱子,原來,老人將整座殿宇的受力點放在聖母殿四周的廊柱和檐柱上了!
看到這個模型,工匠們興奮萬分,立刻決定就按照這個模型來修建聖母殿。本想感謝一下幫助了大家的老人,可老人卻已不見,杳無音信。有人說,這位老人是古代木匠鼻祖魯班顯靈。
傳說很美,聖母殿前的魚沼飛梁也很美。這樣一座世界級的珍寶,就這樣靜靜矗立在太原人身邊。無論遊人是否在意,是否留心,是否知曉它們的歷史,它們都在那裡,不悲不喜。
連結
太原與橋有關的地名
在太原,有很多地名與橋有關,比如三橋街、壩陵橋、橋頭街、橋東街……其中,歷史傳說最多的,大概要數三橋街了。
由於年代久遠,關於三橋街名稱的來歷含義,民間有許多神話傳說。其一稱,清武進士楊林 (後官至總兵),醉後歸家不及,醉臥於家門口(在今下三橋街46號院,人稱旗杆院,楊林作總兵時旗杆石還在)。醉夢中,見井裡有三座金橋。其二為,後小河的一湧泉流入飲馬河,河上有三座橋,今七一禮堂處原有一橋(酒仙橋),人民市場後側為第二橋,三橋街三府巷口是第三橋。第三個傳說是,三橋地勢低洼,有一小河從街心流過,河上有三座草橋……
不過,傳說中最有趣的要數晉王李克用的故事。
相傳,唐朝末年,突厥沙陀部族首領李克用率大兵南下進軍晉陽。酷暑炎炎,鞍馬勞頓,將士們饑渴難耐,行軍速度銳減。就在這時,探馬前來稟報:「留後將軍,前面便是古鎮唐明,距北都晉陽約三四十里之遙。」李克用此時也口渴萬分,便決定在此紮寨安營,養精蓄銳。
埋鍋造飯得先有水。士兵發現,附近只有一眼井,但連下了幾隻桶,都沒有弄到一滴水。李克用聞報便向井台奔去。說來也怪,他跑到井台口後,便見井水突然翻騰上涌,直衝井口流溢如泉,而且,水中隱隱約約飄蕩著三座金橋。李克用和圍觀兵士無不驚奇。
這時,從水中傳出一個老態龍鐘的聲音:「克用,此去晉陽不可妄殺無辜,維繫唐祚,自有王爵。」此後兩日,沙陀兵卒果然順利得晉陽,未幾,唐主又下詔,封李克用為晉王。
井中所囑應驗之後,李克用對此井奉若聖明,立即派人在井台砌築琉璃井口,形制八角,取名「琉璃八角井」,並把井所在的那條街定名「三橋街」。據說,此井就是後來下三橋街三府巷的那口琉璃八角井。當地老人說,此井漢代就有,用琉璃瓦砌築,後來因水質苦澀不堪飲用,因而封存。
-------------------------
生長晉人尚有祠五:魚沼飛梁
2006/07/08 10:24瀏覽925迴響0推薦10引用0
生長晉人尚有祠五:魚沼飛梁
過了獻殿,就是連接聖母殿的魚沼飛梁了。
魚沼,是個小水池,古人稱圓形為池,方形為沼,這池因為是四方的形,所以稱為沼。又因為池裡魚多,所以取名為魚沼。可別小看這個小魚沼,它可是晉水的第二個泉源,是晉水的父母哩!
魚沼裡,有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的石柱,柱頂和獻殿一樣,有著較單簡的斗拱和梁木,堆疊托著個十字形橋面,這十字橋,就是飛梁了。這飛梁也很不簡單,它的建築年代很久了,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水經注裡就曾提到「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可見北魏時就有座飛梁橫在魚沼上了,現存的飛梁不一定是當時所建,但一般相信至遲也是宋代的產物,所以是少有的千年老橋呢!
除此外,更難得的它的型制:它東西向的橋面較寬,且比地面高一公尺多,連接著獻殿及聖母殿,是晉祠主軸線上的大道兒;它南北向的橋面較窄,逐漸下斜與地面相接,從高處鳥瞰,東西向的寬橋面像鳥兒挺直的身軀,南北向低斜的窄橋面,就像鳥兒翼展的翅膀,而這十字橋,從這角度看,好似隻翼覆如垂天之雲的大鵬鳥……飛梁之名,果然不虛。
梁思成先生:「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築有極高的價值。」誠然,在梁先生這樣的建築學家眼中,魚沼飛梁的價值是說不盡的……可是即便是遊人的我們,對魚沼飛梁翩然欲飛的美,也領會得的!
--------------------------------
宋晉祠, 木雕盤龍, 魚沼飛梁!
2018-03-22 由 奔跑吧少年 發表于文化
晉祠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後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
晉祠內有古建三絕,聖母殿為晉祠古建三絕之一,依山面水,坐落在漢白玉須彌座之上,開間有七,進深為五,重檐歇山頂上施筒瓦,黃綠相間並組成幾何圖案,正立面的八根木柱上有木雕盤龍,被稱為三絕之二,巍為大其壯觀,古殿在周遭千年古樹的掩映中顯得更加神秘多彩。位於晉祠之前的魚沼飛梁為晉祠古建三絕之三,其建於宋代,橋面呈十字型,把聖母殿和獻殿連為一體,是我國現存古橋中唯一的一座十字形橋。
晉祠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築群,其間山、樹、水三者完美配合,採用借景仿景、障景、縮景的手法造園,西周的柏樹、春秋的水渠、唐朝的御碑、隋朝的槐樹、北宋的彩塑、金代的大鐘、元代的雕像、明朝的石橋、清朝的戲樓、民國的涼亭散布其間,在其中行走,就像穿梭于于兩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之間。是集莊嚴壯觀與清雅秀麗,宗祠祭祀建築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的經典典範,讓在這裡每一種人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片興趣之地,上千年的沉澱積累,無數人的傾心築造,又有誰不喜歡、不稱讚?
----------------------------------------------------
魚沼飛梁在晉祠聖母殿前,北宋時與聖母殿同建。魚沼為水三泉之一,沼上架橋曰“飛梁”,亦稱“板橋”,其結構為水中立小八角石柱三十四根,柱礎為寶裝蓮花,石柱之上置斗拱,梁枋,襯托橋面,東西平坦連線聖母殿與獻殿,南北兩翼下斜至岸邊。
魚沼飛梁位于聖母殿前,是我國現存古橋中唯一的一座十字形橋梁。晉祠的這座魚沼飛梁始建于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整個梁架都是宋代的遺物。橋面呈十字型,把聖母殿和獻殿連為一體,給人以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飛梁”之意,當在于此了。
魚沼飛梁
地理位置
魚沼飛梁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區西南的晉祠聖母殿前。
自然氣候
太原市地處大陸內部,距東海岸線較遠,其西北部為廣闊的歐亞大陸。在全國氣候區劃中,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
旅遊景區
魚沼飛梁是中國少有的一種十字橋梁形式,在方形沼內,置34根石橋柱,柱頭置木鬥栱與梁枋,承石頭橋板與石欄桿,石橋面中高兩側面低,木鬥栱與梁枋改變了石橋面的推力傳遞方向,使重量垂直傳到橋柱上,橋柱從梁枋荷載角度分布間距寬窄不等。橋梁充分利用材質在三種環境中的特長,石柱水中耐腐,木材韌性與塑性,石橋板耐磨、防火,達到了橋梁堅固、美觀、耐久的效果。
魚沼飛梁
聖母殿附近捷運站:嘉定北捷運站距聖母殿直線距離約1米
聖母殿附近公車:三家村(約 1 米)848路
歷史文化
建造歷史
晉祠位于太原市西南約15公裏,是北魏年間(公元384-534年)為晉國始祖叔虞(周武王次子)而建的。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重建時,為追封叔虞為汾東王,榮耀其母,建造了宏偉的聖母殿,同時利用殿前的泉水築了砌石泉池,古人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此方形池中多魚,所以取名魚沼。至于所謂“飛梁”,本著“架橋為座,若飛也”、“飛梁石磴,陵跨水道”的說法,這是晉水的第二源流,沼上架十字形板,橋沼內立三十四根約30釐米見方的小八角形石柱,柱頭卷殺,柱頂架鬥拱與橫梁,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具體做法為柱上交以著柏枋,上置大鬥,鬥上是十字相交,乃以承接梁、額),就是飛梁。
東西橋面長15.5米,寬5米,高出地面1.3米,東西向連線聖母殿與獻殿;南北橋面長18.8米,寬3.3米,兩端下斜至岸邊,與地面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于年代不詳,但至北魏時已存在。《水經註·晉水》記道:“山海經曰:懸瓮之山,晉水出焉……後人……蓄以為沼,結飛梁于上”。
飛梁南北橋面的東西兩側,原來也有師質臥獅一對,但現在隻留下東北和東南端的兩個。造型生動,均作與幼獅嬉戲狀。似與飛梁為同時遺物。
對于飛梁,古時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在最初崛圍山多福寺建立時,因那裏什麽都好,就是沒有水。山僧不得不求助于五台山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念其心誠,施一錦盒,再三叮囑,不到崛圍山中不得開啟。山僧一路艱辛,走到上蘭村,耐不住性子,竟偷偷開一小縫看裏面究竟裝著什麽,突然兩條小龍騰空而去,一條就落到上蘭村竇大夫遇難處,變成魚沼。最後還是苦了崛圍山,沒水。山僧氣得將錦盒扔在施工現場,還算不錯,錦盒掉到石縫中,居然變成一個淺淺水井。直到今天,山僧住持就以這一淺池為生活用水。
-----------------------
晉祠是位於中國山西省太原的祠堂,主要祭祀周朝晉國的開國諸侯叔虞及其母親邑姜。晉祠是太原市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之一。
建造歷史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據《史記·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
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公元466年或472年?——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北齊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後,祠區建築布局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則退處次要位置。
整體布局
晉祠內建築布局由中、北、南三部分組成,中部建築結構壯麗而整肅,為全祠之核心,北部建築以崇樓高閣取勝,南部建築樓閣林立,小橋流水,亭榭環繞,一片江南園林風光。祠內建築由東向西有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其北為唐叔虞祠、昊天祠和文昌宮,其南面是水母樓、難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整個建築群布局緊湊、嚴密,既像廟觀院落,又好似皇室的宮苑。
晉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4PHWkk
----------------------------------------
魚沼飛梁
穿過獻殿,前方就是聖母大殿了,在聖母大殿的前方是晉祠三大國寶建築之二的「魚沼飛梁」。
古人把方形的水塘稱作沼,圓形的水塘稱作池,就我們熟悉的風水觀念,後有靠,前有照,這理事很好的風水寶地。水塘中有游魚,上方有十字板橋跨於其上,而這橋特殊之處,是巧妙地運用房屋建築中的斗栱在橋柱的之上。魚沼飛梁位在聖母殿的東方,東面是頭,西面是尾,兩翼像南北開展,像是飛翔的大鳥。
梁思成先生拍攝 魚沼飛梁
出自 《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第五卷 第三期》
梁思成先生拍攝
出自《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第五卷 第三期 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
參考資料:
1.張德一、楊連鎖編著,山西古籍出版社,《晉陽文化旅遊叢書 晉祠攬勝》
2.梁思成、林徽因,《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第五卷 第三期 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民國24年3月出版)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是清代朱彝尊《晉祠唐太宗碑亭題壁》詩中的頷聯,集自杜甫的兩首詩:《偶題》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句和《重經昭陵》中“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句。朱彝尊巧妙地把這兩句詩連結在一起,用以歌頌唐太宗的文韜武略。
唐朝的“唐”源於此地? ,鴻文軒文章 - https://goo.gl/w1G8pQ
仁厚賢德的邑姜應該是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示意圖。圖為清焦秉貞《歷代賢后圖》冊,絹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姜子牙之女做王后 歷經千年賢名傳 | 姬昌 | 周文王 | 邑姜 | 大紀元 https://bit.ly/39CPNoN
典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的是有著雄才大略和治國安邦之能的姜子牙與周文王相遇的故事。一直隱居海濱的姜子牙在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釣魚,以便與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相見,並輔佐其消滅無道的商紂政權。而姬昌在此期間外出狩獵前占卜的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出獵,果然在渭河之濱遇到姜子牙。姬昌與他交談後大喜,還一同乘車而歸,尊其為太師 。
姜子牙輔佐姬昌後,告訴他要積善修德、明道行仁,這使得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姬昌死後,姬發即後來的周武王即位。姬發尊稱姜子牙為「師尚父」,「師」是三公之首太師的簡稱,「尚」是姜子牙的名,「父」是對德高望重的姜子牙的尊稱。在其輔佐下,姬發成就了功業,建立了周朝。姜子牙因為在興周滅商中功勳卓著,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
不過,姜子牙不僅僅是輔佐大臣,更是周武王的岳父,武王的王后正是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對此,史書業已確證。西晉初年的《春秋經傳集解》裡說:「邑姜,晉之妣也。」杜預的注說:「邑姜,齊太公女,晉唐叔之母。」比杜預稍早的皇甫謐在其《帝王世紀》中也說:「武王妃(一作納),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於內,生太子誦。」
此外,清代王聘珍在《大戴禮記‧解詁》一書中也明確注曰:「后妃,武王邑姜也。」關於邑姜留下的史料雖然不多,但亦可從中窺見其品行。
邑姜嫁給周武王之時,正是武王南征北戰、征討商紂王政權的關鍵時候。作為王后,她盡職盡責。對於邑姜的才幹,武王在與諸侯會盟時的《泰誓》中說:「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意思是我有十位治亂的大臣,這十人同心同德才贏得天下。他們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和邑姜。十人中唯一的女性正是王后邑姜。
一直隱居海濱的姜子牙在渭水之濱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釣魚,以便與周文王相見。圖為明 戴進《渭濱垂釣圖》。(公有領域)
關於邑姜的功績,宋朝理學大家朱熹注釋《泰誓》時認為是:九人主外,一人主內。《禮記‧婚義》有云:「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王后的地位跟王等同,她的職責就是管理後宮,保證王不至於後院起火。
顯然,仁厚賢德的邑姜應該是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嬪妃之間都能和睦相處,孩子教育也是毫不含糊,這讓武王從來不必為家務事操心。
在教育子女上,邑姜從胎教就早早開始。邑姜和武王成婚後,一年後生下了太子姬誦,即後來的周成王。史載,邑姜在懷孕時非常注重胎教,「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大意是站立的時候不東倒西歪,坐著的時候端正嚴肅,獨處的時候不隨地蹲坐,有了脾氣的時候也不隨便亂罵人。由此可見,邑姜是一位注重德行且毅力非凡的女子。
姬誦作太子時,為了保證他的根性純正,邑姜請周公等三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擔任他的老師,分別負責太子的身體、德義和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為了讓太子健康成長,還將其周圍品行不端的人逐去,挑選天下品行端正、孝悌有學問的人和他一起生活。這樣使太子每天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為了太子的成長,邑姜可謂殫精竭慮。
與文王、武王等一樣,邑姜對上天也是非常敬畏的。她在懷第二個兒子太叔時,夢見上天對自己說:「我賜予你的兒子名為『虞』,將把唐國封給他,讓其在那裡繁衍他的子孫。」等孩子降生後,邑姜發現他的掌心中有清晰的紋路,好像一個「虞」字,就給他取名為虞,亦稱叔虞。
武王在與諸侯會盟時的《泰誓》中說:「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圖為清 陳士倌《聖帝明王善端錄(唐虞夏商周).周武王》。(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武王去世後,年僅13歲的成王即位,周公旦輔政。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後,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
叔虞年少時,周成王曾與其戲耍,摘下一片梧桐葉裁成玉圭的形狀交給他,並說:「把這個封給你。」叔虞很高興,就把此事告訴了周公旦。周公旦詢問成王,成王說自己是在與叔虞開玩笑。周公旦嚴肅地說:「我聽說過,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天子一說話,史官就記下來,樂人就吟誦,士人就頌揚。」周成王於是將叔虞封在唐地,叔虞成為唐國國君,故稱「唐叔虞」。果然應了邑姜的夢。叔虞之子燮繼位後,改國號為「晉」。
成王在位22年後,因病去世,其子周康王姬釗即位。邑姜忍著悲痛,以先太后的身分教導康王,讓他尊重大臣、愛護人民。康王在位期間,繼續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東夷叛亂,北征略地,西伐鬼方,進一步加強了統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時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這背後無疑也有著邑姜的功績。
據說,坐落在今天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晉祠,有一座專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築「聖母殿」,殿內聖母像為北宋天聖年間雕塑,已有了近千年的歷史。這說明,邑姜的賢名並不曾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湮滅。@*#
姜子牙之女做王后 歷經千年賢名傳 | 姬昌 | 周文王 | 邑姜 | 大紀元 https://bit.ly/39CPNoN
太原古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