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kuso] 外國車站加上中華民國元素一秒變身 - 看板 joke - 批踢踢實業坊
MAP-----英國蘇格蘭城市愛丁堡第二大鐵路車站「甘草市場站」車站----------
乾草市場站(英語:Haymarket railway station)是英國蘇格蘭城市愛丁堡的第二大鐵路車站,僅次於愛丁堡威瓦利站[1]。乾草市場車站開出的列車主要為近距離列車,位於愛丁堡市區西部。乾草市場車站開出的列車多是前往蘇格蘭各城市的列車以及通過東海岸主線前往倫敦的列車。乾草市場車站是蘇格蘭第八繁忙的車站[2]。
1846年,這座車站首次開放,這是愛丁堡和格拉斯哥鐵路的原始終點站,然後延長線路經過Haymarket的隧道,於1846年通過王子聖花園。這是愛丁堡的第二條主要火車站,Waverley火車站是這個城市最繁忙的城市,而且這是蘇格蘭第四繁忙的車站。多年來,該站增加了許多變化,其中包括由工程師James Carswell在1894年添加的涵蓋平台,以及多年來不同的隧道電氣化,允許東西海岸線和擴展了我們現在可以前往的各種目的地列表。你仍然可以從東邊的老入口看到車站的大部分老字符,
鐵路局KUSO照
英國車站變台鐵車站,台灣味改圖網路爆紅,是時候該正視「中華民國美學」了
By Facebook, www.techbang.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27日, 2018
一切起源於網友的創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華民國美學」已經成為了「醜陋市容」的代名詞,可能是因為直接罵建築物醜,跟罵人醜一樣都很失禮,所以謙遜有禮的台灣人,才會用「美學」二字來進行替代。
但也有人提出反論,指出台灣的建築物蓋得其實都不醜,尤其許多老建築都還保有十足的韻味,只是因為政府或人民的「加油添醋」,而使得台灣市容變得一蹋糊塗。前兩天在 PTT 上,有網友轉載自 FB 的一篇文章,徹底還原了「讓英國老車站變成台鐵車站」的過程。
▲ 一切都從這張圖開始,這是一張英國蘇格蘭城市愛丁堡第二大鐵路車站「甘草市場站」的照片。
▲ 接著網友開始發揮創意,加上了台鐵風格的「甘草市場站」布幕,頗有「施工中」的感覺。
▲ 施工完畢後,英國老車站擺上了台鐵車站都會有的站名燈箱。
▲ 既然車站蓋好了,人潮就會聚集,而有人潮就會有賣菜阿桑,於是在「禁止設立攤販」的標誌前,出現了堆積如山的菜堆,甚至擋到了出站旅客的通行。
▲ 再加上紅線、水溝蓋、柏油路、違停計程車和遮雨棚之後,讀者有沒有越來越熟悉的感覺呢?
▲ 凸顯台灣總是走在科技尖端的 LED 跑馬燈,也被掛到了遮雨棚上。
▲ 而到了晚上時,燈箱一定不會全亮,本來好好的老窗戶,也被貼上了 LED 燈條。
▲ 接著網友「神楽坂雯麗」再多加畫龍點睛一番,滿滿的台灣味,讓人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台鐵哪個大站。
▲ 最後來張復古風,有沒有歷史照片的感覺啊?
所謂的減法哲學
看完以上「如何將英國老車站變成台鐵車站」的教學,各位應該對「中華民國美學」有足夠的體認了,接下來,我們就該開始正視問題。
如同前面所說的,台灣的建築物「本來」都是非常漂亮、美觀的,姑且不論新蓋的豪宅或公共建設,就以老建築來說,英式風格、巴洛克式風格、日式風格甚至中式風格,在台灣到處都有,這些建築雖然老舊,但就是外觀設計來說,卻是經典不敗。
▲ 還在營運中的台南車站建於1936年,設計採用近代折衷式樣風格,在周遭空無一物的狀況下,呈現出穩重的靜態之美。
▲ 現代的台南車站,於原本的站體上,追加了燈箱、旗桿、數位時鐘和右邊用鐵皮增建的遮雨棚,原本安穩的感覺,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台灣的政府或個人,常貪圖於方便性,為這些原本就很美的建築,加上了不必要的東西,例如上面照片中的遮雨棚和數位時鐘;又或者是將「風格不一致」的物件,強加到這些建築物身上,讓原本已經很漂亮的建築變得醜陋,照片中的台鐵燈箱,即是一例。
在面對這些「老建築」,尤其是像車站這類的「老公共建築時」,如果不能還它原貌加以保存,必須繼續沿用之時,就該提出「減法哲學」,用最小的改變,達到最大的效益。
以開頭的英國愛丁堡「甘草市場站」的照片為例,可以看到「站名標示」被做成條狀,並且符合建築本身的造型,不像台鐵將燈箱「強加」上去;而右邊窗戶下方的一小塊招牌,也十分融入建築本身,不仔細看還看不到。
除了站名條和站名牌外,英國愛丁堡的「甘草市場站」,基本上就維持著他原本的樣子,沒有改時鐘,沒有放旗桿,更沒有遮雨棚,這就是減法哲學的最佳範例。
解決「中華民國美學」
既然台灣人都喜歡在建築上加太多東西,當然最好做法,就是有意識地「減少東西」,將環境回歸到原本該有的樣子。
近期最好的例子,即是本來被忠孝橋引道包圍的承恩門(台北府城北門),在經過引道拆除、整建後,不僅恢復了原本壯闊的風采,周邊也因為重新整理,拆除老舊招牌,再造成了北門廣場,提供民眾遊憩、休閒的天地。
除了減少東西外,打造風格的一致性,也是消滅「中華民國美學」的關鍵。例如高雄鐵路地下化後,將重新復站的「三塊厝車站」,台鐵就選擇採用站體原本的日式木質構造,呼應古蹟及懷舊風格。只要別再加上詭異的燈箱,願意將原本風格就很一致的站名牌掛上,相信三塊厝車站會成為公共建築中美觀的代表。
▲ 上圖:整建後的三塊厝車站;下圖:舊三塊厝車站。
留言列表